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的选择,专业的冷与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yujin1226 发表于 09-10-30 22:0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专业的冷与热
国家教育部1996年公布的研究生专业共有近400个,可谓名目繁多。近年来各高校改革热火朝天,院系调整频繁,专业名称和目录也有不小的变化。按照社会上的一些评价以及报考人数、录取难度等标准,可以将这些专业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热门专业。热门专业主要指那些切合时代热点,社会需求强劲,因而显得就业前景灿烂的专业,例如建筑、土木工程、微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药物化学、财政金融、贸易、会计、民法、经济法、新闻等等。这些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报考人数爆满,竞争激烈,实际录取分数线也水涨船高。例如一些名牌高校的法学院,分数线往往比全国最低线高出好几十分。

  ●传统专业。传统专业主要指那些由于社会总体需求量有限,或者从事的研究比较"冷",跟社会热点不合拍,因而似乎"钱"景暗淡的专业。常见的如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冶金、地质等等。与经济、法律、计算机这样的热门专业相比,传统学科显得有些冷落。但由于多年积累的严谨的治学体系,传统学科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无可替代的。同时,传统专业最大的好处在于它们的竞争不太激烈,考取的把握相对大一些。

  ●新兴专业。新兴专业就是那些过去默默无闻或者没有设立,现在由于时代发展、社会需求而迅速"窜红" 的专业。例如保险精算、行政管理、社会学、城市与环境科学等等。这些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广阔,同时兴起不久,报考人数一般也还不太多,从而竞争程度要小一些。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仅仅是一种粗线条的分类,主要依据的特定时间内社会需求和学校人才供给之间的对比关系,因此往往处于快速的变动之中。有些专业今天是热门,但由于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填补空缺,几年后人才饱和,于是就不再那么热了。有些专业是因为社会经济某一方面突然畸形增长,导?quot;泡沫需求",几年过去,泡沫破灭,重归冷静,例如前几年房地产人才需求。还有些专业现在很冷,是因为社会需求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还没有被开发出来,可能将来某个时候就会热起来,比如心理学,一旦国内心理咨询业务广泛开展,无疑将会十分火爆。
正确判断专业的冷热
说到底,多数人考研还是为了一个文凭,为了两、三年毕业后找个更好的工作,因此,还是想选一个比?quot;热门"的专业。然而问题在于"热门"这东西变的很快,往往让人大跌眼镜。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正确的判断一个专业呢?关键还得根据社会的发展来判断人才供求关系,以及看专业本身的教学情况。
  ■把握经济和社会的宏观走势,判断社会各行业微观需求。例如,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因此象计算机这样的人才很长一段时间内肯定都是走俏的。再比如,中国目前第三产业急需发展,又面临WTO,那么象金融、贸易这类人才短期内也难吃饱。

  ■了解行业情况,分析需求总量。有些行业伸缩性很大,向其它行业渗透也很厉害,因此很难"饱和"。例如法律专业,除了司法部门,其它各行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都在逐渐增大,社会对法律人才的总需求极大。而其它一些专业性比较强、分界明显的专业,就总会有饱和的时候,例如外贸人才。这时,你就需要大致了解这些专业目前缺口多少,每年毕业生量又有多大,会不会几年后就出现人才过剩。

  ■参照国外情况。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各个国家在发展的近似阶段对人才的需求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相似性。因此,发达国家的今天可能就是我国的明天,那么看看他们的专业人才需求变化情况,可能会有借鉴意义。例如,西方心理咨询业务如日中天,而据有关报道,中国目前心理有问题的人一点不比美国少,只不过暂时还没有闲钱和意识。等再过十数年,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因此心理学专业应该是大有前途的。

  ■看专业办学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学校的所谓热门专业其实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根本就不具备相应的师资、经费和条件,仅仅为了赶时髦就开张了。例如有些地方性的师范学院开办什么金融专业等等。这种专业,考进去也学不到什么东西,耽误时间;等几年后毕业,它的名声已经臭了,反而会连累你。
选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
如何选择专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这很可能涉及到你未来的职业和前途。我们建议在选择专业时要综合衡量以下自己的几方面,就是"兴趣第一、扬长避短、考虑需要"。
  ●兴趣是选择专业的首要因素。一方面,如果一个人一生都要和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打交道的话,日子会过得很难受;另一方面,兴趣也决定了你能不能有恒心毅力坚持考研复习、并保证较高效率。调查表明,强打精神的复习考研,最后大部分是考不上的。

  ●考虑未来就业。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就业率相差很大。例如本科毕业生中,政治学、林业工程、材料、仪器仪表等学科毕业生的即时就业率在90%以上,而体育、植物生产、水产、中医学、农业经济管理等就业率低于50%。研究生毕业时的情况要好得多,但总的情况也仍然如此。

  ●实力也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孟尝君养士三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甚至包括鸡鸣狗盗之术。大到人生能否成功,小到考研是否顺利,都要看能不能很好的扬长避短。首先是看现有基础。如果你从未接触过计算机,数学学得又不好,现在却要报考清华计算机专业,那么最好还是不要冒那个险。其次,还要看客观学习能力。如果自己的逻辑思维确实不够发达,那么复习起理工科专业来确实会非常吃力,效果不见得好。如果记忆力不强,报考历史专业恐怕也成问题。

  ●是否志在必得。前途宽广,本科毕业后工作无忧,今后深造机会也还有,那么建议你选择一个自己最想去的专业拼一把,成则更好,不成也无所谓。要是你指望通过考研来改变一生命运,志在必得,那么建议专业目标定得别太高,这样稳妥一些。

  ●个人的客观需要。这一点很现实,也很无奈。比如家庭原因或个人原因要求你必须尽快取得一份薪水可观的工作,那么即使你对文学情有独钟,也可能不得不考虑现实情况。

  选择专业,除了对自己的综合情况要有一个大概的科学估算外,还应该避免常见的几种毛病。

  一是鼠目寸光。判断专业如何,就业前景好坏,是否有市场,只盯在鼻子尖上。时间过得快,专业胜衰更快。几年工夫,足够从大红大紫落到无人问津。大三起码要大概地看到5年以后(研究生毕业)专业的发展趋势。

  二是人云亦云。自己对自己缺乏认识,没有判断力。明明读懂一个法律条文都要花上半天,看到别人一窝蜂报法律,自己也要去凑热闹。

  三是过于急功近利。绝大部分情况下,选择专业其实主要依据的就是"功利"标准。但凡事不能过头,太急功近利反而欲速则不达,因为那样会蒙蔽你的眼睛,造成专业选择上的失误。

  四是对专业选择要有正确认识。计划经济时代,一个人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去什么岗位,都是很死板的,而且往往一辈子不动窝。今天,所学专业和就业去向已不再死板地对接,学语言的去了公司,学哲学的去了企业,都是很常见的现象。而且,职业生涯早也不再从一而终,跳槽成了家常便饭。据对北京地区高级白领的调查表明,95%的人有过跳槽经历;62%的人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原先的专业无关。许多知名企业的老总并非企业管理专业出身,相反倒有不少哲学、中文的毕业生。因此,选专业不要抱着"一辈子跟定它了"的想法,看开一些。其实,不论哪个专业,关键是要搞出点名堂来。只要有成就,其他一切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回报都只是水到渠成的东西。
选择满意的报考单位
确定报考专业之后,就需要确定报考单位。
  目前,全国开列在招生计划目录上的招生单位有近700个,主要集中在首都、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北京地区有招生单位217个,上海有59个,其它一般在一省数十个到十数个左右。经济较发达省份的招生单位要多一些,而人口较少、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招生单位也要少得多。例如江苏、广东,分别有53个、33个招生单位,而贵州省只有8个招生单位。
  招生单位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高等教育单位。平时一提到研究生招生单位,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就是XX大学、XX学院,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单位,因为开办本科教育而为学生所熟知。这些单位本科、研究生教育是连贯的。

  ●专业研究单位。常常为人所忽视的另一类报考单位是各类研究院、研究所,如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各研究所、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等。其实,这类招生单位数量很多,例如北京市的招生单位中,研究院、研究所就占二分之一强,达135个,每年招生人数相当可观。由于许多人不太了解此类招生单位,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压力也可能会小一些,值得试试。

  选择招生单位时,以下几个方面需要仔细斟酌。

  ■质量高低。在质量高的单位可以真正学到一些东西,时间不会浪费。判断质量通常可以看这几个方面:在该专业领域内的地位;导师质量;单位近年来学术成就等。

  ■名气大小。名气其实往往是质量的一个外在评价指标。而且,响当当的单位,有利于研究生开展研究,也有利于就业。

  ■竞争态势。各招生单位由于质量高低、地理远近的缘故,同一专业的报考人数可能相差很大,竞争态势也就高低不同。结合自己的实力,可以尽量避开竞争焦点,提高自己的录取概率。
沙发
cashghx 发表于 10-11-7 11:11:24 | 只看该作者
好多字。。懒得看完。。回了先
板凳
赵建兴 发表于 11-2-22 14:08:1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7 22:38 , Processed in 0.087458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