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术硕士· 广播电视]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三阶段和两飞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design-chen 发表于 08-12-29 11:0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三个阶段和两次飞跃

  我国的广播电视虽然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但是起步并不算晚,如果从1905年袁世凯在天津举办无线电训练班算起,已有百年的历史。但是,这里所说的“我国的广播电视”并不是指它的全部发展历程,而是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管理的中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历史。

  194012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我国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广播业的诞生,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195851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开始试播,同年92日正式播放节目,它标志着中国人民电视业的诞生,距今已有46年的历史。这就是说,以广播业为起点的我国广播电视业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这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中,我国的广播电视业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和两次根本性的飞跃。

  所谓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主要是指1940年至1978年、1978年至1997年和1997年至今的三个阶段,由于每个阶段的社会环境的不同以及人们对广播电视认知度的差异性,我国广播电视所采用的模式也就不同。与这些不同的模式相适应,广播电视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上所发挥的作用也就不同。我们应该通过对我国广播电视发展所经历的这三个阶段的回顾,科学地规划21世纪我国广播电视的运营模式,充分发挥作为信息产业群中的重要产业部门——广播电视产业的作用。

  

(一)1940年至1978年是我国广播电视业发展的第一个大的阶段。

  在这38年间,我国的广播电视业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一样,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途径的四个阶段。由于长期的革命战争,人们已形成了“以政治为核心”的观念。在革命战争年代,人们为了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始终把政治放在首位。正是由于这一正确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理念,在经济及其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解放了全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时期,我们又用“政治”这一武器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当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我们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更不懂得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简单的借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积累的经验,大搞阶级斗争,把人民弄得人心惶惶,个个自卫,无心思投入社会主义建设。

由于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阶级斗争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已发展到了顶峰,把经济恢复时期所积累的“家底”几乎耗尽,使我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同这种宏观经济社会状况相适应,我国的广播电视业采用了事业性的“单一宣传型”的运营模式,只会宣传,不会服务。人们把这种“单一宣传型”的广播电视机构称为“喉舌”、“工具”,把过分强调“喉舌”、“工具”的理论称为“喉舌论”、“工具论”。由于广播电视承担着单一的宣传任务,又定性为事业单位,所需经费完全由国家财政负担。但是,由于财政拨款的有限性和我国经济上的困难,在这38年间,我国的广播电视业发展十分缓慢。

(二)1978年至1997年是我国广播电视业发展的第二个大的阶段。  在这19年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得到了持续高速发展,同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广播电视业出现了历史上所没有过的高速度,其表现是:(1)在规模上,1997年广播电台发展到1363座;无线电视台发展到980座,有线电视台发展到1200座;同时还出现了相当多的经济电视台和500多家企业电视台;(2)在经济来源上,已由单一的财政拨款转变成为拨款与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许多电视台基本上实现了自收自支;(3)广播电视的单一宣传功能被宣传功能与产业功能所代替,所有的电台、电视台都有自己的经营收入。尽管如此,这个阶段的广播电视发展还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即思想认识因素和体制因素。从思想认识的角度分析,集中表现在否认广播电视的经济属性和产业功能。 在一些人看来,广播电视只有政治属性和宣传功能,其理论依据就是“喉舌论”、“工具论”和广播电视的事业性。在这种传统思想的指导下,不允许广播电视部门开展经营活动,不允许实行“制播分营”制度,人为地把广播电视产业集团定性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四不像“实体”,一个能代表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深度和广度的机构——广播电视产业集团变成了一个空壳,变成了“第二个广播电视局”。 从经济体制的角度分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大致经历了五次变革: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指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经济体制的“高速”变革,对广播电视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很难按照产业化的模式发展。从政治体制的角度分析,由于广播电视的事业性,主管部门并没有把电台、电视台视为一种信息产业经营实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电台、电视台看作一级行政机构,台长都是不同级别的行政官员,经常将行政干部任命为“台长”,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在广播电视领域严重存在着。这就是1978年至1997年间我国广播电视业发展的背景。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业为何又能高速度发展呢?其主要原因是:(1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确定了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正确方针,明确提出了要“自己走路”、要“以宣传为中心”、要“以新改革为突破口”、要“四级办节目、四级混合覆盖”、要“开展多种经营,广开财源”的发展思路。(2)政策上允许电台、电视台开展广告经营,这样就使电台、电视台由“一无所有”变成了“非常富有”,有经济实力搞好宣传,有经济实力实现自我发展。(3)广播电视经济理论有了突破性发展,明确了广播电视的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以及同其相适应的两种功能,即产业功能和宣传功能。(4)人们对广播电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认知,并积极地寻找广播电视的新资源。(5)信息社会的到来和知识经济在我国初露端倪,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产业在整体信息产业群中的地位。   (三)1997年以后至今是我国广播电视业发展的第三个大的阶段。   由于广播电视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外传媒的进入,迫使决策者必须从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实际出发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出正确的决策,以便能在国际媒介市场竞争中占居优势地位。正是鉴于这种考虑,从1999年起,广播电视行业开始了产业化管理,并着手组建广播电视集团。虽然组建广播电视集团的手段是非科学的,目的是不明确的,定性是错误的,但是,从政策上允许使用产业化经营、集团化这个概念,也应该说是一个进步。早在1998年时,我曾提出过“产业化、集团化是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总趋势”,但是同时也提出:“千万要避免今天组建广播电视集团,明天就开始整顿现象的出现”。不幸言中,当广大地区还没有组建广播电视集团,全国仅仅出现了几家广播电视集团时,许多问题都暴露出来了,已到了“非整顿不可”的程度。 这种现象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组建广播电视集团是广播电视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并不是现在已经具备了组建集团的条件;其二,组建广播电视集团的目的不是为了充分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资源,而是借组建集团安排剩余人员或显示主管领导者的政绩。正因为这样,在组建集团过程中出现了“五八”现象、“五九”现象,甚至提出了“限期为我组建集团”的口号。针对这种现象,从2003年党的十六大开始,广播电视系统展开了全面的调研活动,并在认真研究过去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广播电视的“转制”问题,今年又提出了“产业化年”的口号。 在我国,广播电视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事业型转化为产业型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它经过了两次根本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是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的“四级办”,调动了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一个仅仅有中央和省级政府的积极性扩大到全国各级地方政府,这样既节约了中央财政的开支,又办成了仅*中央财政所不能办的事情。第二次飞跃是由我国理论工作者长期坚持的,1999年由决策者认定的“产业化”。 “产业化”既调动了国营广播电视产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又调动了民营广播电视产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可以说这是一种全民性的大动员。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分析,产业化的实施可以集中全社会的广播电视精英去经营广播电视产业,为把广播电视产业做强做大作好了人才方面的准备;从资金的角度分析,产业化的实施可以吸纳社会资金,为把广播电视产业做强做大作好了资金方面的准备;从物资的角度分析,产业化的实施即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又可以充分地利用社会上的设备,在可投资的情况下,又为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作好了物资方面的准备;从广播电视节目角度分析,可以在增大节目生产量的条件下,有效的提高节目的质量。同时,产业化的实施又为开发广播电视产业的附加性资源提供了条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包括现阶段的产业化经营,所谓广播电视产业的经营收入基本上是单一的广告经营收入,有关附加性资源基本上处在尚未认知阶段,更提不上开发。实施产业化经营可以把对广播电视主业的经营与对附加性资源的经营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广播电视资源的辐射性作用。
沙发
LNLYMML 发表于 09-1-31 10:18:17 | 只看该作者
是啊,现在真是发展迅速啊.
板凳
寻找缪斯 发表于 09-8-6 12:47:3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3 15:12 , Processed in 0.09675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