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献给吴淞和李茌时代的老校友---念母校,怀故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thread 发表于 06-4-30 04:2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段时间收到同济前辈发到同济网信箱的若干邮件,推荐我们发布一些老校友为母校百年撰写的纪念文章

献给吴淞和李茌时代的老校友---念母校,怀故友
1941届测量系毕业生高时浏


(一)
1940年冬母校从昆明搬到四川李庄。共有五个部分都分住在李庄小镇及周边。(工学院、高职、新生院、附中、医学院前期)而医学院后期则迁往宜宾县。有的系没有全部修完就在昆明毕业。我们由于叶雪安主任的严格要求,不让我们在昆明毕业。当时我们测量系毕业班只有六位同学。1940年冬迁往呈贡县,由叶老夫子唱独角戏(讲授四门专业课)。其他时间,如做大地测量、天文测量和地面摄影测量等实习,则由他和一位助教协助担任。
到1941年春从云南呈贡迁往四川李茫,在李庄三个月的时间,聘请北碚地理研究所的夏坚白教授来李庄讲授地球形状学及矿山测量学。聘请王之卓教授讲授空中摄影测量学以及几何光学并携带有关仪器到宜宾做多倍投影制图仪,及纠正仪的实习。回忆当年抗战时期,生活是多么艰苦困难但人们对教育和工作,讲授和学习又是多么认真、负责、刻苦、奋进!这几位从德国学成回国的教授又是多么学识渊博,一人可授两三门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每周可以上十多小时课,这种刻苦认真,不为名,不图利的精神,今何在?忆往事,比今日,不胜感慨!
(二)
1941年夏我从测量系毕业后留校当助教,经常从所住的曾家院子教工宿舍到对面的学生宿舍与机械、土木系同班又同乡的五年级同学刘礼和、陈兆镛、蔡学彬等人聊天,因此就认识了机械系的向正泉和土木系的张怀铭兄。等到1942年他们毕业,我也因某种原因辞职离开了李庄母校,就聘于贵阳前国防部测量学校。此后我们各奔东西,既因专业不同,又因时局动荡不安,一别就是半个多世纪,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武汉地区校友举行庆祝母校九十华诞大会,我们才得再次欢聚。当时还有土木系的张怀铭兄已老态龙钟(可惜他已于前年作古)。另有一位同班机械系的戴义德兄。他曾任武钢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七十年代武钢办07工程德语培训班时,我们经常在红钢城会晤。现在他因年迈体弱,很少外出,不易见面。蔡学彬乡兄原在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任职,八十年代曾见过一次面,不幸英年早逝。刘礼和乡兄在福建对电力工程多有建树。五十年代中期他因公出差上海时,曾来母校光临舍下共进午餐。那时期正是我们发挥各自才能为国为民效劳的光辉时代。我们为祖国的未来建设,为和平统一台湾的事业充满了壮志和信心。
(三)
改革开放以后,85年3月3日在母校80周年校庆之前,倪文馨学长和我曾发起并组织一次工学院老校友聚会,参加者有二十七人,绝大部分是吴淞时代校友如夏以昆、薛宗柏、纪增觉、崔希璋、郭惠申、沙钟瑞、龚谨、郭懋镆、沈禹迹、陈适等。另一部分则是李薤时代的校友如张怀铭、向正泉、何鑫、周庆龙、张海根、沈禹昌、张善言等。此外从长沙来汉探亲的土木系戴耀本老学长和从郑州来汉探亲的机械系的同班同学余昌贵(伯禹)也恰好参加了这场盛会。
(四)
提起吴淞时代的母校,那是我一生一世中最难忘,最欢快的大学预科生活了。那个优美安宁的环境,充满德国传统严谨、勤朴的学风、艺术、文化音乐的熏陶,如今再也找不到了。
希腊式雄伟的大礼堂,一长排学校办公室和工学院大教室,宽敞、清洁、明亮,走廊挂满中外名人画像、楼梯找不到痰渍、烟头和纸片。各班都有自己的教室,装上纱门纱窗,没有苍蝇蚊子,夏有电扇、冬有暖气。每人都有一张大书桌,上面除可安放一块绘图板外还有空间可供上课时抄写笔记。桌下还有一大两小的抽屉。至于宿舍,大学生住第一宿舍,有纱门、纱窗,有暖气无电扇,无蚊子。朝南三人一间,朝北两人一间,女生住第二宿舍,去访问的男客只能在会客室等,不准闯入寝室。实习科及附中学生则住第三宿舍,每间4—5人,学生们睡的全是钢丝单人铁床,绝无木板床和上下铺的双人床。食堂均为私人开设的餐馆,有川菜馆、湘菜、粤菜馆,北方馆或江浙馆,林立于校内外。一日三餐采用饭票制,每半月一本,价4—5元。(早、中、晚各一张饭票每本45张,不限日期)。早餐肉丝丐或稀饭、加咸菜馒头、油条加咸菜,中晚餐,两菜一汤。米饭不限量,有亲友来访,同样吃同等客饭。有一次,我家中汇款还没到(通常每学年交一次性学、宿、杂费不到五十元,其余生活费,每月十元,每两月汇一次),我不愿向同学借钱,此时只好吃馒头或阳春丐充饥,等待家中汇款。
校内有各种实习工厂、实验室、图书馆、解剖馆、体育馆、田径运动场、篮球、排球、网球场、乒乓球室、回力球室、武术室、溜冰场、游泳池等。有人造校河环绕校区并蜿蜒于校内,最后通到后门外的一条可通到黄浦江的河滨。校河边停有几艘小艇可供划船运动。大礼堂内有钢琴室、排练厅、化装休息室。
1937年5月适逢母校30周年大庆,有两晚举行音乐会及文艺晚会,使我最难以忘怀的就是上海音专应尚能教授男中音演唱的几首德国名曲和附中毕业班学生同德籍教授家属联合演出的德语话剧。这次晚会引起了我这一生对德国音乐和文化的兴趣和逐求。我梦想着有朝一日留学德国。“8•13”的炮火,日寇的侵略破灭我的留德美梦,从此走上了八年流浪的生涯。母校在八年抗战中的五次迁徙,历尽了千辛万苦,上自校长,下到工友,他们为全校师生操劳,为保护母校图书仪器、档案等设备及资料而献出血汗和生命,我至今犹念念不忘。
(五)
在五次迁徙中,在广西八步只住了两个多月,在金华赣州也未满一年,在四季如春,山青水秀的昆明也未超两年。因此母校的第二家乡要算四川李庄了。从1941年直到抗战胜利复员返沪为止,整整六年。我从1936年进吴淞算起其间虽然离校两年,但45—46年仍回到李庄母校任教并随校复员上海,整整十年。这十年的光阴给我无穷难以忘怀的回忆。尽管有时是极其艰辛和困难的,但是充满朝气和希望,欢乐和光明的。难以忘怀的几个“故乡”除了吴淞和昆明外要算四川李庄。吴淞时代的校友如今在武汉还活着的,经过这一周的电话调查后,人数不到半打,而李庄时代的校友却有二十多人,在全国各地有相互联系的为数也不会超过一百人。我衷心希望有那位热心的校友带头搞一个较详细的调查编写一本能方方面面反映母校的回忆录,以迎接母校百年华诞。让母校光荣的传统,辉煌的发展,艰辛的历程以及八年抗战的岁月中被日寇摧毁的吴淞旧址,在日机轰炸下五迁所留下的克服困难,坚持教与学的那些师生员工足迹走过的城市与村镇记载下来,留给后人一份珍贵的资料与财宝,以资借鉴和学习。
(六)
李庄是南溪县的一个面江背山东西长条的乡镇。西上联宜宾,东下接南溪,都要乘轮船。母校西起东岳庙,它是工学院的办公室及教室。向东行百余米走进很狭窄的一条街道叫“羊街”。北有“曾家院子”混住着十几家的教授讲师和助教。院子前面向北有一块大草坪,可作为运动场和散步、集会的场所。广大草坪的边沿就是长江和轮船码头。曾家院子的对面,隔着羊街有一家大院子便是工学院学生宿舍。再向东在李庄镇中心有一座禹王宫,是当时的大学总办公室所在地,禹王宫内有一座大戏台,充当了全校的文艺晚会和抗日宣传活动的演出台。盛极一时的曹禹名话剧如《日出》、《雷雨》以及1946年将要复中迁回上海的最后一次演出话剧《野玫瑰》都在这戏台上举行。还有一次盛大的告别音乐会,虽无钢琴,但有风琴、大小提琴及国乐伴奏。有抗战歌曲《抗敌歌》、《旗正飘飘》等混声四部大合唱,也有男、女声独唱,工学院男高音李志学、生物系毕业生男低音钱国桢独唱的舒伯特名曲Erkoenig(魔王)。可以说90年来母校还没有一个学生能超过他的水平。禹王官的后面,在羊街的南侧是慧光寺,是当时女大学生宿舍,北侧有一座餐馆“留芳”是当时教授们常顾之所。价格公道,也可吃包月伙食。再向东走出小镇,有一区叫“麻柳坪”是大小教授们的宿舍。当时名人郑太朴、唐哲、梁之彦都会集在这些简陋平房中,德国教授也无特殊照顾,只有一小批资深教授如叶雪安、夏坚白、王之卓、谢苍离等人则住在当地最大仕绅“习颐园”府,另有一批大学生则住宽敞的“光分太乙”。麻柳坪的东端是附中。1945年我曾在此担任过数学老师、班主任和训导主任一年,同数百名高中生共同度过了难忘的欢乐时刻。
(七)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庄时期,住在“光分太乙”的机械系学生周建枢等人竟能自刻自印出版了一本12"“国立同济大学云雀社”名义的英、德、意、法四国文字101首五线谱世界名曲。1946年由国立同济大学大风社编印的14首英德文世界著名小夜曲,由晓枫(笔名)汉译的简谱23首中德文名曲《还乡曲》。1945年由附中毕业生毛树璋主编、李光谟、廖忠雯和Prof Bern Stuer wald等提供的,有的是由Stuer wald教授凭记忆口唱笔录的51首德国民歌取名《鸿雁》第一集,由国立同济大学鸿雁体育会宣传股音乐组编印。当时是在抗战胜利前夕,物质极端缺乏情况下用手工抄写乐谱及中外文字,用腊纸油印或石印,那是多么需要耐心与毅力啊!这种精神是我们同济人值得自豪的。
(八)
正泉兄李庄毕业后进民生公司从事造船工业。抗战前造船系原是母校闻名全国独一无二的名系。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齐全。机械系教学也占了光。正泉兄颖而好学,继承母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传统学风,再加上他的平易近人,广交朋友的实干,巧干的才能在造船事业上颇有建树。现在他虽已年过85,但精力充沛,奔走于深汉路上开展实业,发挥余热,子孙满堂,天伦之乐,幸福晚年,我等同班级友中只有东北沈阳的陈兆镛兄堪与之相比,我则自叹不如也。
衷心祝愿正泉兄合家欢乐,宣扬抗战时期艰辛相互的遗风与母校求实的传统,让我们互相勉励,多活几十年就能亲眼看到祖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到那时候贪污腐化、浪费、虚假伪劣几乎绝迹,公正诚信的社会展现眼前,让我们在李庄毕业的百岁老校友能有朝一日在母校100周年(2007)或110周年(2017)华诞时在上海欢聚一堂,痛叙母校光辉历程,激励年青后辈,以完成我等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5 21:06 , Processed in 0.34466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