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传玺版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详解 (申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sjj石俊杰 发表于 10-4-3 19:5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传玺版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详解 (申精)
[url=]好友动态[/url]



[url=]关闭[/url]
好友动态

小小  
774917111@qq.com
编辑






往来邮件  
正在加载...





纯文本 | [url=][/url][url=][/url] [url=][/url]
收件人:





备 注:








张传玺版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详解 (申精)
兄弟将盛传的张传玺版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详细解释逐步贴上来,希望大家多多交流,并不吝赐教。
今日先来秦汉的一部分。

秦汉
三公九卿
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嬴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 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秦汉时掌管政务、魏晋以后逐渐不具实权的朝廷诸官。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帝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物;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事务。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到两晋,直至隋文帝创三省六部制。从结构上影响三省六部制,并左右中国封建中央官制约达700年。可以说,三公九卿制,上承夏商周,下接隋唐宋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郡县制
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形成于战国时期。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土空前广袤,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治调整,增至四十余郡。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由朝廷任命,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政财、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和平时的检查,对县令、县长的工作进行考察。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有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术士、儒士的事件。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此即为“坑儒”,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成功;但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不利于社会发展,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并且手法残忍,残暴。它毁灭了古代许多典籍,造成文化史上难以弥补的损失。加快了秦朝的灭亡。
灵渠
中国和世界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建成于公元前214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北方六国之后,又于公元前211年对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地区的百越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征服活动。为改善和保证交通补给,秦将史禄劈山凿渠。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使援兵和补给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推动了战事的发展,最终把岭南的广大地区正式地划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匈奴
原本是活跃在中亚蒙古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从公元3世纪开始了漫长的西迁。战国末,常扰掠秦、赵、燕北边,三国相继筑长城以拒之。汉初,匈奴不断南下侵掠。公元前200年,围汉高祖刘邦于白登山,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曾3次(前127、前121、前119)大举出兵反击匈奴,匈奴势力渐衰。汉代,匈奴由于天灾、人祸及汉军的打击,发生过两次分裂:一次是公元前57年左右出现的五单于并立局面。结果是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归汉,引众南徙阴山附近。公元前36年,汉西域副校尉陈汤发西域各国兵远征康居,击杀与汉为敌的郅支单于,消灭了匈奴在西域的势力,公元前33年,汉元帝以宫人王嫱(昭君)嫁呼韩邪单于,恢复了和亲。另一次是王莽篡汉后,匈奴的势力有所发展。但到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日逐王比袭用其祖父呼韩邪单于的称号,请求内附,得到东汉允许。匈奴又一次分裂,成为南北二部。南下附汉的称为南匈奴,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公元91年,汉军围北匈奴单于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北匈奴战败后部分西迁,余众后来归附于兴起的鲜卑。多数学者认为,西迁的北匈奴就是欧洲史上的匈人。



长城
长城是人类历史上持续修筑时间最久的建筑工程。它的修建,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辽、金及明代等10余个朝代,持续近2000年的时间。早在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时代,楚国最早修筑了防御别国入侵的"楚方城"揭开了中国历史上长城修建的帷幕。战国时期,齐、魏、赵、秦、燕和中山等国也相继修建了"诸侯互防长城"。其中,秦、赵、燕三国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秦统一后,废弃了隔离各国的长城,将秦、赵、燕北部边境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展和修缮,第一次形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万余华里的长城,万里长城由此出现。明代,是长城修筑史上的极盛时期。历数各个朝代,明长城修筑的刻间最长规模最大、质量最高、建筑也最为精美。洪武初年,为了防止元朝蒙古贵族南下骚扰,明王朝就开始修筑长城。明中叶后,东北建州女真兴起,对明朝形成新的威胁,长城的修筑更显重要。在明代统治的270余年间,长城修建贯穿始终,从未停止。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长城高大雄伟,形成中国北部东西向的坚强防线。长城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和平安定的保障。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统治者凭借长城,多次击退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为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相对利平的生产环境,也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定阿房宫
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在消灭六国统一全国以后,在都城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其中所建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认为都城咸阳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宫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河以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新朝宫。这座朝宫便是后来被称为阿房宫的著名宫殿。依据当代现有考古证据,阿房宫并未建成。
骊山陵

骊山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东骊山被麓,建于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10年,历时36年,是中国现存第一个规模比较完整的帝王陵墓,现存墓高达76米。骊山陵是秦始皇发百万民夫,耗费巨万,花了三十多年才筑成的陵墓。陵墓高五十丈,四周约五里,而陵墓的设计更体现了秦始皇至高无上的威严和权力。
大泽乡起义
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民变的一部分,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政权,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东南刘村集)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根据秦朝法律,过期要斩首。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将尉,发动兵变,口号是“大楚兴,陈胜王”。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大泽乡起义因为陈胜得势后骄傲,加上秦将章邯率秦军镇压而失利。
巨鹿之战
秦末农民战争中,项羽率义军在巨鹿击溃秦军主力的一次决定性战役。薛地会议后,项羽与秦军在钜鹿大战。秦二世二年(前208)八月,秦将章邯出击赵军,并攻占了赵都邯郸。赵退守钜鹿。章邯以王离二十万人包围赵军,钜鹿守军兵疲食少,危在旦夕。赵王遂派人向楚怀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北上救赵。楚军抵达安阳后,宋义驻兵不进,企图坐观秦赵二军相斗,待两败俱伤,才进而取之。但项羽则欲渡漳河救赵,内外攻击以破秦军。惜宋义不听,由是项羽怒杀宋义。楚怀王故改命项羽为上将军。后项羽先渡漳河救赵,随后下令烧毁军营,破釜沉舟,以示誓死之决心。至钜鹿,围困王离军,章邯率军迎救,但被楚军击退。城内赵军亦进攻秦军,俘虏秦将王离,杀副将苏角,解钜鹿之围。之后,楚军又在漳南大破秦军,章邯向项羽投降,秦军主力至此丧失殆尽。钜鹿一战,有力的支援了刘邦进军关中推翻秦朝,决定了秦灭亡的命运,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战例之一。
约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兵进入咸阳后,秦王子婴迎降。刘邦本欲住在秦帝宫殿里面,后经张良等人劝谏,封存秦宫中财宝,退出咸阳,驻军灞上。又召集诸县父老豪杰,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官复原职。秦人闻之大喜,唯恐刘邦不为王。此举看清形势,稳定大局,争取了民心。
异姓王
秦统一中国后,废除封建,设立郡县。秦末,抗秦起义风起云涌,各地封建纷纷恢复。西汉重新统一后,一方面继续推行郡县制,同时保留了一部分封国,大者为王,小者为侯,分封给异姓功臣,主要的有七人: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张耳和吴芮病死。燕王臧荼谋反,被刘邦亲兵讨平。楚王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被吕后处死。梁王彭越被贬,之后也被吕后处死。淮南王英布谋反,被刘邦抱病征讨,后被妹夫吴臣所杀。
同姓王
汉初刘邦错误吸取秦亡经验,先后分封了一批功臣和子侄为王侯。高祖在世时,就削平了异姓王的叛乱。后来同姓王势力逐步壮大,又成为巩固中央集权的障碍。以高祖的侄子吴王刘濞为代表的地方割据势力,准备伺机夺取政权。景帝时,大臣晁错建议削藩,前154年,发生吴楚七国之乱,景帝迅速镇压了这次叛乱。武帝即位后、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法、使王国的封地逐渐变小,势力逐步减弱。王国问题得以逐步解决,维护了中央集权。
郡国并行制
西汉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汉高祖刘邦建汉之初,中央机构继承秦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在地方上则实行“郡国并行制”,即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分封同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后来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汉初诸侯王国地位远在汉郡之上。景帝三年(前154)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以后,诸侯王国支郡逐渐被削,诸侯王特权被夺,王国地位降格,与郡同为一级行政区划。汉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遂行郡(国)县两级制。
中朝
也称“内朝”。汉武帝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提拔一批低级官吏为郎,加以侍中、给事中、常侍等头衔,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决策机构“中朝”;原以丞相为首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为“外朝”。中朝决策,外朝执行,丞相、三公九卿的权力被大为削弱。中朝完全秉承皇帝旨意,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刺史
古代官名。武帝元封初年,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巡行郡县,以“六条”问事监察高官。东汉刺史权力逐渐扩大,实际已为一州军政首长。汉代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刺史制度是维护皇权的有力手段,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刺史制度在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地方官化。
司隶校尉
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始置于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京城的治安而置司隶校尉,监察京师百官和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及弘农七郡的官员。东汉初年,司隶校尉获得更大的权势,朝会时和尚书令、御史中丞一起都有专席,当时有“三独坐”之称。司隶校尉在曹魏、西晋时职务与两汉基本相同,至东晋罢废。

匈奴
原本是活跃在中亚蒙古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从公元3世纪开始了漫长的西迁。战国末,常扰掠秦、赵、燕北边,三国相继筑长城以拒之。汉初,匈奴不断南下侵掠。公元前200年,围汉高祖刘邦于白登山,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曾3次(前127、前121、前119)大举出兵反击匈奴,匈奴势力渐衰。汉代,匈奴由于天灾、人祸及汉军的打击,发生过两次分裂:一次是公元前57年左右出现的五单于并立局面。结果是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归汉,引众南徙阴山附近。公元前36年,汉西域副校尉陈汤发西域各国兵远征康居,击杀与汉为敌的郅支单于,消灭了匈奴在西域的势力,公元前33年,汉元帝以宫人王嫱(昭君)嫁呼韩邪单于,恢复了和亲。另一次是王莽篡汉后,匈奴的势力有所发展。但到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日逐王比袭用其祖父呼韩邪单于的称号,请求内附,得到东汉允许。匈奴又一次分裂,成为南北二部。南下附汉的称为南匈奴,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公元91年,汉军围北匈奴单于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北匈奴战败后部分西迁,余众后来归附于兴起的鲜卑。多数学者认为,西迁的北匈奴就是欧洲史上的匈人。



长城
长城是人类历史上持续修筑时间最久的建筑工程。它的修建,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辽、金及明代等10余个朝代,持续近2000年的时间。早在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时代,楚国最早修筑了防御别国入侵的"楚方城"揭开了中国历史上长城修建的帷幕。战国时期,齐、魏、赵、秦、燕和中山等国也相继修建了"诸侯互防长城"。其中,秦、赵、燕三国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秦统一后,废弃了隔离各国的长城,将秦、赵、燕北部边境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展和修缮,第一次形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万余华里的长城,万里长城由此出现。明代,是长城修筑史上的极盛时期。历数各个朝代,明长城修筑的刻间最长规模最大、质量最高、建筑也最为精美。洪武初年,为了防止元朝蒙古贵族南下骚扰,明王朝就开始修筑长城。明中叶后,东北建州女真兴起,对明朝形成新的威胁,长城的修筑更显重要。在明代统治的270余年间,长城修建贯穿始终,从未停止。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长城高大雄伟,形成中国北部东西向的坚强防线。长城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和平安定的保障。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统治者凭借长城,多次击退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为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相对利平的生产环境,也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定
阿房宫
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在消灭六国统一全国以后,在都城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其中所建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认为都城咸阳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宫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河以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新朝宫。这座朝宫便是后来被称为阿房宫的著名宫殿。依据当代现有考古证据,阿房宫并未建成。
骊山陵
骊山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东骊山被麓,建于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10年,历时36年,是中国现存第一个规模比较完整的帝王陵墓,现存墓高达76米。骊山陵是秦始皇发百万民夫,耗费巨万,花了三十多年才筑成的陵墓。陵墓高五十丈,四周约五里,而陵墓的设计更体现了秦始皇至高无上的威严和权力。
大泽乡起义
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民变的一部分,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政权,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东南刘村集)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根据秦朝法律,过期要斩首。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将尉,发动兵变,口号是“大楚兴,陈胜王”。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大泽乡起义因为陈胜得势后骄傲,加上秦将章邯率秦军镇压而失利。
巨鹿之战
秦末农民战争中,项羽率义军在巨鹿击溃秦军主力的一次决定性战役。薛地会议后,项羽与秦军在钜鹿大战。秦二世二年(前208)八月,秦将章邯出击赵军,并攻占了赵都邯郸。赵退守钜鹿。章邯以王离二十万人包围赵军,钜鹿守军兵疲食少,危在旦夕。赵王遂派人向楚怀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北上救赵。楚军抵达安阳后,宋义驻兵不进,企图坐观秦赵二军相斗,待两败俱伤,才进而取之。但项羽则欲渡漳河救赵,内外攻击以破秦军。惜宋义不听,由是项羽怒杀宋义。楚怀王故改命项羽为上将军。后项羽先渡漳河救赵,随后下令烧毁军营,破釜沉舟,以示誓死之决心。至钜鹿,围困王离军,章邯率军迎救,但被楚军击退。城内赵军亦进攻秦军,俘虏秦将王离,杀副将苏角,解钜鹿之围。之后,楚军又在漳南大破秦军,章邯向项羽投降,秦军主力至此丧失殆尽。钜鹿一战,有力的支援了刘邦进军关中推翻秦朝,决定了秦灭亡的命运,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战例之一。
约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兵进入咸阳后,秦王子婴迎降。刘邦本欲住在秦帝宫殿里面,后经张良等人劝谏,封存秦宫中财宝,退出咸阳,驻军灞上。又召集诸县父老豪杰,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官复原职。秦人闻之大喜,唯恐刘邦不为王。此举看清形势,稳定大局,争取了民心。




异姓王
秦统一中国后,废除封建,设立郡县。秦末,抗秦起义风起云涌,各地封建纷纷恢复。西汉重新统一后,一方面继续推行郡县制,同时保留了一部分封国,大者为王,小者为侯,分封给异姓功臣,主要的有七人: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张耳和吴芮病死。燕王臧荼谋反,被刘邦亲兵讨平。楚王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被吕后处死。梁王彭越被贬,之后也被吕后处死。淮南王英布谋反,被刘邦抱病征讨,后被妹夫吴臣所杀。
同姓王
汉初刘邦错误吸取秦亡经验,先后分封了一批功臣和子侄为王侯。高祖在世时,就削平了异姓王的叛乱。后来同姓王势力逐步壮大,又成为巩固中央集权的障碍。以高祖的侄子吴王刘濞为代表的地方割据势力,准备伺机夺取政权。景帝时,大臣晁错建议削藩,前154年,发生吴楚七国之乱,景帝迅速镇压了这次叛乱。武帝即位后、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法、使王国的封地逐渐变小,势力逐步减弱。王国问题得以逐步解决,维护了中央集权。
郡国并行制
西汉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汉高祖刘邦建汉之初,中央机构继承秦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在地方上则实行“郡国并行制”,即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分封同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后来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汉初诸侯王国地位远在汉郡之上。景帝三年(前154)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以后,诸侯王国支郡逐渐被削,诸侯王特权被夺,王国地位降格,与郡同为一级行政区划。汉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遂行郡(国)县两级制。
中朝
也称“内朝”。汉武帝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提拔一批低级官吏为郎,加以侍中、给事中、常侍等头衔,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决策机构“中朝”;原以丞相为首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为“外朝”。中朝决策,外朝执行,丞相、三公九卿的权力被大为削弱。中朝完全秉承皇帝旨意,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刺史
古代官名。武帝元封初年,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巡行郡县,以“六条”问事监察高官。东汉刺史权力逐渐扩大,实际已为一州军政首长。汉代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刺史制度是维护皇权的有力手段,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刺史制度在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地方官化。
司隶校尉
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始置于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京城的治安而置司隶校尉,监察京师百官和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及弘农七郡的官员。东汉初年,司隶校尉获得更大的权势,朝会时和尚书令、御史中丞一起都有专席,当时有“三独坐”之称。司隶校尉在曹魏、西晋时职务与两汉基本相同,至东晋罢废。


推恩令
西汉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重要法令。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于元朔二年(前127)采纳主父偃建议,颁行此令。规定诸侯王得推恩将其封地分封给继承王位的嫡长子以外的子孙,并上报朝廷,由皇帝制定列候封号,诸侯王无权废除或更改。所分王子候其过归郡统辖,不得过问政事,仅收纳封地内租税。此后诸侯王权势、封地俞益俞减,名存实亡。彻底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贵粟
古代一种以提高粮价和粮食地位来促进农业生产的主张。汉文帝时提出“贵粟政策”,人民可以用粮食向国家买爵位,也可以用粮食赎罪。这项政策的实行,国家的存粮大增,农民的生活和生产都一度得到改善。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
马复令
西汉关于因养马而免去徭役、赋税的政令。晁错提出“马复令”,民家养马一匹,可以免三人徭役,鼓励人民养马。文景两代都大力推行,民间的马匹繁殖迅速。大量的马匹为汉武帝与匈奴长期军事对抗创造了有力条件。
五铢钱
中国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始铸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钱重五铢,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武帝时,在桑弘羊的主持下,进行彻底的币制改革,货币混乱的问题终于获致解决﹐币值得以长期保持稳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铸币权统一收归中央。货币统一以后,封建国家的经济力量得到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也进一步获得了经济上的保证。
均输与平准
均输,西汉时为克服贡物运输征用大量农民从事劳役,妨碍农业生产等弊端,桑弘羊主持在各郡国设置均输官吏,一般贡品则按当地市场价格,折合成当地丰饶而价廉的土特产品,交给均输官,由他负责运到其他价高地区销售。既可免除各郡国输送贡物入京的烦难,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又可避免贡物在运输中损坏和变质,使国家财政也能增加收入。平准 是封建国家运用手中掌握的大量物资和经济力量,贵时抛售,贱时收买,以稳定市场物价的一种经济活动。桑弘羊于西汉元封元年在京师长安设置了平准机构施行此方法。
算缗告缗
元狩四年(前119年)在御史大夫张汤的建议下和桑弘羊等的具体筹划下,武帝颁布了算缗告缗令。所谓算缗,就是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所谓告缗,就是向朝廷揭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隐产漏税的违法行为。这既是为解决财政困难的燃眉之急,也有打击豪商的用意。算缗、告缗令的具体实施是凡是从事工商业的人必须申报个人的财产,以一千钱为一缗,每二千缗纳税一百二十钱,作为一算。另外,凡百姓家有小形马车,或有五丈以上船只的,都要征算。凡隐匿财产不报,或申报不实的,罚戍守边塞一年,钱财没收。凡告发别人隐匿财产的人,赏给被告发者财产的一半。
漕渠
出于都城长安的运输需要,西汉时在关中开凿的大型人工运渠
五均六筦
新莽实行的经济垄断政策。在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六大都市立五均司市、钱府官,行赊、贷之法,并掌管物价;设六管之令,对酤酒、卖盐、铁器、铸钱以及从名山大川开采物资者,统一由朝廷征税,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新朝灭亡。
轮台罪己诏
西汉汉武帝中后期,由于好大喜功,连年战争与赋敛压迫沉重,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又因巫蛊之祸造成父子相残、太子刘据自杀,种种打击使武帝心灰意懒,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颇有悔意。公元前89年,在拒绝桑弘羊在轮台屯田的提议后下轮台罪己诏。至此汉朝的统治方针发生转变,回到了与民休息、重视发展经济的轨道,从而避免了像秦朝那样迅速败亡的结局。
*丝绸之路
*西域都护
官名。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西汉宣帝第二年(公元前68年)派侍郎郑吉屯田渠黎(今新疆尉黎一带),与匈奴争夺东师,使护卫鄯善以西“南道”诸国安全。至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逐日归降汉朝,郑吉派兵迎之,宣帝又命郑吉监护车师西北方(北道)各国的安全,因总领两道,遂号都护,此后“都护”就成为西汉派驻西域的最高长官的正式官名。西域都护官秩二千石,相当内地郡守,其下设副校尉、丞、司马等属吏。西域都护的设置,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加强了民族间的团结和经济文化交流,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同时,因其在当地实行屯田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域农业生产的发展。王莽时期撤除,东汉或设或撤,安帝永初元年(107年)撤除。
西南夷
汉代对分布于今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和甘肃南部广大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


合市
民族间由官方组织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商业交换关系,叫做“合市”或“互市”。合市在西汉已出现。东汉时期,汉和匈奴之间,定期“合市”。每次合市,汉商以巨量的铁器、丝织品和其他手工业品,交换匈奴的数以万计的牛马。汉和羌、乌桓、鲜卑以及西南各族之间,也定期合市。合市这一交换形式在促进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尚书台
官署名。汉武帝始置。东汉中枢机关。直到魏晋至宋的也是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始名尚书台,后称尚书省。东汉光武帝刘秀鉴于西汉末年大权旁落于贵戚大臣,所以竭力把权力集中于君主,凡机密之事全部交给尚书,以此制约三公。因而加重了尚书的职权。因尚书的官署在宫禁内而称为台阁,故有尚书台之称。东汉尚书台权力极重,既出诏令,又出政令;朝臣选举,由尚书台主管;还拥有纠察、举劾、典案百官之权;参预国家重大政事的谋议、决策,对朝政有着重大影响。但台官职高位卑,便于皇帝掌握。
御史台
官署名。御史台是监察机构,自秦汉以来,历代都设此机构,掌监察之事。西汉初御史大夫之官署称御史府。后期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东汉称司空),御史之长由其副职御史中丞担任。中丞原在殿中兰台办事,为御史之长后仍留台中,因而称其官署为御史台。历代沿袭,并有宪台、兰台的别称。唐高宗时曾以宪台为正式名称。武则天时一度改名肃政台。元在御史台以外,尚有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及陕西诸道行御史台。明初亦设御史台,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都察院,御史台之名遂废。
水排
利用水力鼓动鼓风设备向铸铁炉里压送空气的工具,东汉杜诗创造了利用水力鼓风铸铁的机械水排,这个水排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的发明,是机械工程史上的一大发明,约早于欧洲一千多年。
《白狼歌》、
《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记载的一首使用藏缅语族语言写作的诗。又称《白狼王歌》。是现存反映藏缅语族语言特点的最早的历史文献。对研究藏缅语族语言有较大的历史价值。
度田事件、
东汉初年光武帝为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与劳动力的控制,增加政府租税与赋役收入而采取的政策。建武十五年(39),汉光武帝下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名为“度田”。州郡官吏多为豪强地主,不愿如实丈量土地,呈报户口,损害自身的经济利益。特别是对河南、南阳地区那些“近臣”和“帝亲”的豪强地主,度田官更是不敢对之度田。一般豪强地主,也凭借财势与度田官相勾结,大量隐瞒土地。度田官则借度田之名蹂躏百姓,不仅丈量农民的小块耕地,而且连住宅村落都丈量在内,把地主的租税负担转嫁到农民头上,引起农民的反抗。汉光武帝知悉度田不实的情况后,对舞弊官吏进行严厉惩罚,并重申严格检查田亩和人口。这更引起豪强地主的普遍不满,“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予东汉王朝以极大威胁。事件表明,东汉政权建立伊始,各地豪族、郡国大姓势力即十分强大。
*太平道、
道教早期教派之一 。东汉灵帝熹平、光和年间,巨鹿人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利用《太平经》传播道教,教练弟子,以跪拜首过、符水咒语为人治病。张角分遣弟子8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10余年间,徒众增至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依军事组织形式,设置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以统其众。东汉末年,水旱频仍,疾疫流行,朝廷腐败,豪强横行,农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张角顺应时势,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号召教徒起来反抗汉朝统治。中平元年(184年,甲子年)举事,起义者皆头戴黄巾以为标志,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梁称地公将军,张宝称人公将军。起义军在各地焚烧官府,攻占州郡,旬月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东汉朝廷立即派遣重兵围剿,经10个月激战,张角病死,张梁、张宝阵亡,起义归于失败。其余众在各地继续活动,直至汉献帝建安初年(196),被曹操降服。以后,太平道在民间流行中,融合于五斗米道。


*黄巾军、
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因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帜,故称黄巾军。
五斗米道、
又称正一道、天师道、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据史书记载,在东汉顺帝时期,由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北)创立。据《后汉书》、《三国志》记载,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得此名。东汉末年,领袖张鲁据汉中,建立持续达近三十年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后投降曹操。西晋后,五斗米道逐渐分化,一部分传播于官僚中,另一部分仍秘密活动于农民中。东晋时五斗米道领袖孙恩、卢循领导了长达十余年的农民起义。北魏时,嵩山道士寇谦之“革新”五斗米道,自称奉太上老君之命,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 ,创立新天师道。此后五斗米道改称天师道。并得到太武帝的赞许。唐宋以后的道教正一派,上承三张世系,以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为中心,是为江南各符箓道派之正宗。
《说文解字》、
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作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它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
《论衡》、
《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现存文章有85篇。针对当时儒术和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进行批判。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
《史记》、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班固未完成便卒,由班昭与马续续写完成。
浑天仪、
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是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所制的
地动仪、
候风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又一传世杰作。在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中央有一根铜质“都柱”,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还有巧妙的机、关。樽体外部周围有八个龙头,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对着龙头,八个蟾蜍蹲在地上,个个昂头张嘴,准备承接铜球。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时,樽体随之运动,触动机关,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到铜蟾蜍的嘴里,发生很大的声响。于是人们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

《伤寒论》、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东汉末年张仲景撰。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时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文经、
 以 秦汉通行的隶书记载的经书。西汉自惠帝起,开始重视儒家经典,派人四处访求老儒,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将老儒背诵的经典本文和解释记录下来,一一写成书,如“书”出自于伏生,“礼”出自于高堂生,“春秋公羊传”出于公羊氏和胡毋生。因为这些经典都是用当时流行的文字——隶书写下来的,故称为今文经,传授今文经的学说也就叫今文经学。
古文经、
“古文”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传授经典的学者,所持底本是用战国时古字写的即为“古文家”
《太平经》、
《太平经》是道教是的主要经典,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就穷、自食其力。又名《太平清领书》
《乐府》、
乐府是汉代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诗歌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这种形式却相沿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太初历》、
是中国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它的朔望月和回归年的数据虽然不比四分历精确,但有以下显著进步:以正月为岁首,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使月份与季节配合得更合理;将行星的会合周期测得很准,如水星为115.87日,比今测值只小0.01日;采用135个月的交食周期,一周期中太阳通过黄白交点23次,两次为一食年,即1食年=346.66日,比今测值大不到0.04日。太初历还把二十四节气第一次收入历法,这对于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蔡侯纸
造纸术的改良者为东汉和帝时中常侍蔡伦(62-121)。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此法所制称蔡侯纸。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起初要求品状兼备,后逐渐以门第定高下,成为门阀士族把持权力的工具。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这一制度创始于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衰落于南北朝时期,废除于隋朝,随之科举制形成。
*占田制,
西晋颁布的土地、赋税制度。是战国、秦汉以来「名田」制度和限田政策的产物。晋初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土地兼并渐趋严重,为加强对自耕农民的控制,及限制土地兼并,以保证国家赋税徭役的徵发,太康元年(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后,西晋政府遂颁布占田、课田令。占田、课田令规定: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减半,次丁女不课(男女年十六以上至六十为丁,十五以下至十三、六十一以上至六十五为次丁)。官吏以官品高卑贵贱占田,从第一品占五十顷,至第九品占十顷,每品之间递减五顷。此外又规定可依官品高低荫庇亲属,最多可至九族。
*户调制,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按户征收的制度,起始于东汉末年。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正式颁布户调令,规定每户征收绢2匹、绵2斤。这是历史上首次颁布的户调制度。户调的实行,取代了汉朝以来的算赋和口赋,从此与田租一起成为国家的正式赋税。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晋制定户调式,规定了男为户主的户每年纳绢3匹、绵3斤,以妇女为户主或次了男为户主的户每年征收减半;边郡民户只纳规定数目的2/3,更远者纳1/3;少数民族按地方远近,每户纳賨布1匹或1丈。以上户调数额只是平均标准,实际征收时采取九品混通的办法,按资产的多少将农户分为九等,按其等位高低征收不同数量的绢绵,但征收总量必须与各地丁男、丁女和次了男户数须纳户调总额相等。西晋灭亡后,在南方,东晋南朝继续实行户调制。北魏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实行均田制后,改为按丁征收赋税,户调制从此废止。
泉州渠,
东汉末,曹操所开。从泉州县东南引滹沱水,北过县东,又北过雍奴县(在今武清县旧治东八里)东,距雍奴一百二十里,中间过沼泽地一百八十里入鲍丘河(即白河),会合处名泉州口(在今宝坻县西北)。
戾陵堨,
古水道名,(考这个就太变态了,连辞海里都没找到)
*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之间的一次军阀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199年,袁绍率军南下,恃兵多粮足,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与处劣势的曹操相持。次年曹操利用袁绍轻敌和内部不稳之机,成功地突袭其后方屯粮重地,袁绍军心动摇。曹操乘机挥军全线出击,大破袁绍主力,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一带用火攻大破曹军,曹操败退北方,刘备借机进占荆、益州。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的战事。
*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爆发于公元222年,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和蜀汉(刘备)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八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221年七月,刘备以替大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气势强劲。东吴国君孙权立即以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军的攻势,在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军。东吴守住了荆州,而蜀汉受到重创,元气大伤。此战两国实力都受到影响,因此为后来蜀吴重新和好抗击曹魏铺平了道路。
*南中,
历史上的南中指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缅甸北部。三国时期,南中成为蜀汉的一部分。在唐朝南中地区被牢固占据,后白族人在此建立大理政权。
八王之乱
西晋时期,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动乱。惠帝继位,贾后专权,赵王司马伦等发动政变,从291年开始到306年,共持续16年。这场动乱从宫廷内权力斗争开始,而后引发战争,祸及社会,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也加剧了西晋的统治危机,成为西晋迅速灭亡的重要因素。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山越,
汉末三国时期分布于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部分山区古越族后裔的通称。百越的一支(见越)。由于秦汉以来长期民族融合的结果,山越已与汉人区别不大,其中还包括一部分因逃避政府赋役而入山的汉人。所以山越虽以种族作称谓,但实际上是居于山地的南方土著,故亦称“山民”。以农业为主,种植谷物;山出铜铁,自铸兵甲。他们大分散、小聚居,好习武,以山险为依托,组成武装集团,其首领称“帅”,对于封建中央政权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賨人,
又称寅人,巴人一支,他们早在春秋战国之前,便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国都就建在今达州市所辖渠县的土溪城坝。西晋末年,賨人李特起义,李特在奋勇抵抗之后,战败牺牲。他的儿子李雄继续率领流民战斗。公元304年,李雄自立为成都王。过了两年,又自称皇帝,国号大成。后来到李雄侄儿李寿在位时,改国号为汉。所以历史上又称“成汉”。
*夷洲,
夷洲,系陈寿所著之《三国志》《吴书》〈孙权传〉中所提到的一个地名,大部分的中国大陆学者和部分台湾学者认为就是今天的台湾
*侨置,
东晋初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应付大量南下移民,东晋南朝政权利用侨寄的方法,设立了众多的侨州、侨郡和侨县,以安置北方南迁来的移民。政府在流民聚居之地,按流民原籍之州、郡、县的名称设立临时性地方行政机构,进行登记和管理,并以流民中的大族担任刺史、太守和县令。侨州郡县原意本是寄寓,并无实土,侨州郡县的户籍亦只属于临时性质,著籍者可享受免除徭役的优待。由于侨州郡、县数目繁多,所以在行政管理上造成诸多不便,统属十分混乱,行政区划亦十分混乱。侨置一方面使控制人口变为合法,另一方面也稳定了统治秩序。
*土断,
西晋末,北方人民大量南流,东晋建立后,政府设立了许多侨州、侨郡、侨县予以安置(见侨州郡县)。他们只在这种侨立的地方机构登记,称为侨人。侨人的户籍称为白籍,不算正式户籍,入白籍者不负担国家调役。各州侨人既和原来的江南土著百姓杂处,又彼此相互混居,却分属于不同的州、郡、县管理。流民南下之初,为了安抚他们,凭借他们的武力为北伐资本,也不能不给以优复特权。但北伐多次失败,重返绝望,居处既久,人安其业。侨人中的上层已多占有田园别墅;下层的除了沦为部曲、佃客、奴婢者外,也通过开荒或其他手段取得少量土地,成为自耕农民。他们与土著百姓生活无异而负担不同,容易引起侨旧矛盾。而且许多江南农民也逃亡而变成豪强私附。这些都不利于东晋政府的统治,因此东晋政权在江南站稳脚跟之后,便要实行土断政策。整理户籍,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以便政府统一对编户齐民的剥削。为了编定统一户籍,必须划定郡县疆界,取消一些流寓郡县,同时从南方旧郡县的领土中分割出一部分作为保留的侨郡县的实土。又调整其隶属关系,或把新获实土的侨郡县交旧州郡领导,或把旧郡县割归新立的侨州郡管辖,使州郡与所属郡县不至于相互隔越。与此同时,清查隐匿漏户,把逃亡农民和由豪强隐占的私属搜括出来,充作政府的赋役对象
*庚戌土断,
土断是东晋废除侨置郡县、使侨管土著编入所在郡县户籍的办法。东晋曾在其管辖地区内用北方地名设立郡县(即侨置郡县),安置北方士族,保持其封建特权。当时侨置郡县无一定的边界,不征租税徭役。这些士族广造田园,兼并激烈,影响朝廷财政收入。咸康七年(公元341年),晋成帝司马衍为了整理户籍,增加财政收入,命侨寓的王公以下都以土著为断,把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户籍。东晋大司马桓温(312—373)执政时,又于兴宁二年(公元364年)三月庚戌日(初一)行土断法,史称“庚戌土断”。这次严厉清查户口,对隐匿户口的贵族地主也予以惩处。土断之后,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亦增加了赋税收入。
侯景之乱,
南朝萧梁末年,投靠南梁的侯景发动的一场叛乱。梁武帝为收复中原而招纳东魏将领侯景,封为河南王。梁宗室子弟萧渊明被东魏俘获,梁武帝打算用侯景与东魏进行交换。这件事激怒了侯景。公元548年举兵反叛。他率军攻入京城建康,将皇宫围住。第二年,攻破皇城,困死萧衍,自己当丞相,执掌朝政。到了551年,他进而自封为帝。侯景在起兵反叛的过程中,大肆烧杀抢掠,激起南方人民的反对,不得人心,封帝的第二年便被梁朝原兵将所杀。侯景之乱给社会带来混乱,给人民带来灾难。侯景之乱促成了梁的灭亡。



*宗主都护,
北魏的基层统治制度。由于北魏初年无力扫平地主地方武装势力,故由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豪强地主趁机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徭役,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在孝文帝改革后被三长制取代。
九品混通,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征收户调时的一种原则性规定。东汉末,曹操颁布租调令,租按田亩收谷物,调按户收绢 、绵,按户征收实物称为户调。九品混通或称九品相通,是作为户调征收的原则 。 其所谓品就是户等 ,共分为上上、上中 、上下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九品,按家产多少划定 , 每年政府给地方官规定按户征调的定额,地方官根据这个定额 , 由县宰召集乡邑三老 ,计赀、划等、定课,做到富户多纳,贫户少纳或不纳。但州县上交的实物,须达到当地每户平均定额的总和。这种按户计赀定课的户调制到南北朝中期后,逐步改变成为按丁征收,九品混通的办法也随着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均田制,
北魏至唐中叶封建政府推行的土地分配制度。西晋末年,中国北方在长期战乱之后,户口迁徙,土地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主要规定:(1)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耕牛1头授田30亩,限4头牛。授田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奴婢和牛的授田随奴婢和牛的有无而还授。(2)男子授桑田20亩。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可卖其多余的,也可买其不足20亩的部分。产麻地男子授麻田10亩,妇人5亩,年老及身死后还田。受田以后,百姓不得随意迁徙。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地方官吏按官职高低授给数额不等的职分田,刺史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各8顷,县令、郡丞各6顷,不准买卖,离职时交于继任者。北齐、北周、隋、唐都沿用均田制,具体办法有所变更。北齐男子18岁开始授田。唐代女子不授田,男子授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狭乡减半。永业田、口分田均不得买卖,但迁徙和身死无力营葬者可卖永业田,从狭乡迁往宽乡者可出卖口分田。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使农民摆脱豪强大族的控制成为国家编户齐民,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唐中叶以后,人口增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实行的基础——土地国有被破坏。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
*三长制,
北魏后期的基层政权组织。魏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时﹐各地宗族坞堡林立。北魏政府利用各地“宗主”“督护”地方﹐实行宗主督护之制。魏孝文帝元宏改革时﹐为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民的实际控制﹐采纳给事中李冲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三长制规定: 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三长制与均田制相辅而行﹐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北魏后期社会经济明显的恢复和发展﹐当与此有密切关系。北魏的三长制后来成为北齐﹑隋﹑唐时期乡里组织的基础。
露田,
露田亦称「正田」,北魏均田令中所受土地之名称。不栽树者,谓之露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受田三十亩,丁牛一头,限四牛。至于老、小、残、废为户主者可受田二十亩,寡妇守志亦然。为别于供休耕所给之倍田,故又称正田。诸地狭之外,有进丁受田而不乐迁者,则以其家桑田为正田分。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殁则还田,不得买卖。北齐更其名为口分田。
桑田,
桑田为北魏均田令中所受土地的名称。男夫一人给桑田二十亩,可种桑五十株、枣五株、榆三株,但限三年种毕。桑田为世业田,身终不用归还官府,恒从见口。奴婢亦依良受桑田。桑田逾限可卖其余,不足可买其缺。至北齐更其名为永业田。
府兵制,
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535~551),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停废,历时约二百年。




*五胡,
两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晋室的衰落与南迁,原居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纷纷南下,与汉族比邻,并先后建立了五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四燕(前燕、后燕、北燕、南燕)、三秦(前秦、后秦、西秦)、二赵(前赵、后赵)、大夏等十五个北方政权和一个西南政权成汉。由于这些政权主要是由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即「五胡」)所建,史称「五胡十六国」。其中,前赵、大夏、北凉为匈奴所建,后赵为羯族所建,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为鲜卑所建,前秦、后凉为氐族所建后秦为羌人所建,成汉为巴氐族所建,前凉、西凉、北燕为汉人所建。所谓的五胡十六国,实际上是由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北方少数民族,西南巴氐族,汉族共同建立的十六个政权。“五胡”统治北方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
六镇,
北魏前期在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以北边境为防备柔然设置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但太和十八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着重经营中原,六镇将士地位日益低下。鲜卑贵族子弟受到歧视,进仕艰难。以后派往北镇防戍的人,多为流犯或死囚,称为“府户”、“兵户”,与六镇将士统称为“镇户”。加以朝廷派往北镇的镇将贪污者多,边防士卒与高车等少数民族都受到残酷的剥削压迫,生活日益贫困。太和二十二年,怀朔以东诸镇高车人举行大规模暴动。孝文帝被迫暂停与南齐作战,北上镇压。暴动虽然被平息,六镇却已被严重毁坏。正始年间,对六镇及御夷镇进行了迁移重建,别置诸戍,明设亭侯,以备不虞。但矛盾并未由此缓和,正光四年,沃野镇民破六韩拔陵率众起义于高阙戍,揭开了六镇起义的序幕。诸镇华夷之民,纷起响应。连克武川、怀朔二镇。北魏政权联合柔然镇压起义民众,六镇起义失败。六镇兵民二十万人被遣散到河北定、冀、瀛三州,至此,六镇遂告废弃。
僧祗户,
北魏时僧官所辖人户。为管辖寺院的机关僧曹所领,不属个别寺院,实为寺院团体的佃客,向僧曹输纳僧祗粟。一般不服杂役。其身分与屯田户相似。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年)下诏灭佛,僧祗户划归郡县,纳入编户。   
寺户
指附属于佛教寺院的民户。


附件(10 个)
普通附件  全部下载 (已通过卡巴斯基杀毒引擎扫描)


1.txt (25.54K) 下载  打开



2.txt (47.81K) 下载  打开



3.txt (31.77K) 下载  打开



4.txt (32.36K) 下载  打开



5.txt (49.04K) 下载  打开



5.txt (49.04K) 下载  打开



8.txt (3.05K) 下载  打开



9.txt (25.12K) 下载  打开



第七讲.doc (114.50K) 下载  打开  HTML方式查看



对西方外交制度的反应与晚清外交的近代化.doc (46.50K) 下载  打开  HTML方式查看






您的朋友 小小 为这封邮件插入了背景音乐 - [url=]下载[/url]  播放

播放器加载中...
为保护您的系统安全,邮件中的网页脚本已被过滤。点击查看未过滤的原文
[url=]快捷回复[/url]

正在发送...

此邮件已成功发送。[url=]再回一封[/url]
[url=]关闭[/url]

快捷回复给:小小, 774917111

切换到完整写信模式




下一封未读:

[url=]小小    重点大学专业试题[/url]



  [url=]上一封[/url]  [url=]下一封[/url]
沙发
zx412331566 发表于 10-4-26 01:45:39 | 只看该作者
打包~带走~~谢谢楼主~~
板凳
hzy1226 发表于 10-4-29 10:48:28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谢谢
地板
左右左右 发表于 10-5-1 12:47:35 | 只看该作者
没弄懂啊?怎么下载啊?
5#
jjcbqyjmx 发表于 10-9-27 15:51:21 | 只看该作者
xiexie
6#
liu.lijie1985 发表于 10-10-7 14:13: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非常感谢
7#
txdrhebei 发表于 12-1-11 19:20:48 | 只看该作者
怎么下载啊?
8#
头图 发表于 12-2-20 23:58:20 | 只看该作者
十分感谢楼主!   你真是个好人
9#
ejex1234 发表于 12-2-25 11:48: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可是,不能下载?
10#
龙战于野1234 发表于 12-6-11 11:31:42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6 13:09 , Processed in 0.10523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