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大学哲学系考研指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guowu 发表于 11-10-2 12:2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大学哲学系

作者:涟韦

  北大如今在中国的声誉之隆除了清华可说的上是无出其右了,但清华1952年以来没
有文科,90年代后才成立经管学院和人文学院,所以谈及文科,虽有南大、复旦、南开
、人大、武大、中山、山大欲求抗衡,但毕竟阵容不整,唯偶露峥嵘尔,北大的确是风
光揽尽。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北大不仅是高考精英们的角斗场,更是考研大军的论剑池。
1998年报考北大的考生有11000多人,1999年达到13000多人,估计世纪末情绪和考研收
费的担忧将使2000年的报考人数向历史最高记录飙升。
所谓水涨船高,即使象哲学系这样被公认为冷门的专业也成为众多考生心仪已久的人生
标的。
当然北大哲学系不至于成为冷门自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她雄厚的师资力量,北大这所
百年老校的隆盛声誉几乎完全是文史哲这些传统人文科学树立和支撑起来的。
北大哲学系在国内成立最早,近百年间,胡适、梁漱溟、汤用彤、冯友兰、赫麟、朱伯
昆、张岱年、金乐霖、汤一介、陈来、李泽厚、刘小枫等再这里任教或者接受熏陶,他
们的影响至今仍然保存在这儿的学者中间。
北大哲学系每年一般招收35-45名硕士研究生,其中本校保送生占1/3到1/4,保送缓读
者极少,但去年有一名申请缓读,今年将返回。
招收专业包括: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现代哲学、美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
技术哲学、东方哲学以及外国哲学研究所等。
著名教授和导师主要有:
中国哲学,陈来教授、许抗生教授、陈鼓应、王博副教授、李中华教授等
西方哲学及外国哲学研究所,赵敦华、靳希平、陈嘉映、张翔龙、韩水法、朱德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黄楠森、王东
中国现代哲学,王守常、郭建宁
美学,叶朗、阎国忠、李醒尘
伦理学,万俊人、何怀宏
宗教学和东方哲学,张志刚、楼宇烈、王宗昱、孙尚扬、魏常海、姚卫群
科学技术哲学,孙永平、冀建中、程练
其招生时所考专业和参考教材大致如下,
中国哲学:需考专业及参考教材
1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北大哲学教研室编写;《中国哲学史》萧捷复、李锦全
,《中国哲学史》任继俞著
2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冒从虎著,南开大学出版社;《西方现代哲学》 上下两
册,刘放桐著;《西方哲学史通论》第一卷,赵敦华著;《西方哲学史》全增古著
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西方哲学:需考专业及参考教材
1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冒从虎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2现代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著
3中国哲学史,与上同
宗教学:
1中、西哲学史,与上同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上同
3宗教学概论,原理占40分;《宗教学通论》吕大吉著,社科出版社
佛、道、基督教三个方向任选一种,占60分。其参考教材分别为《佛教哲学》方立天,
人大出版社;《中国道教史》卿希泰,人大出版社;《基督教哲学1500年》赵敦华,北
大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考专业及参考教材
1马克思哲学原理,与上同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中下三卷,黄楠森著
3中、西哲学史,与上同
伦理学:需考专业及参考教材
1中、西哲学史,与上同,其中西方现代哲学里只看分析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即可。
2伦理学原理,《伦理学教程》魏英敏著;《中国伦理学史》陈少峰著;《良心论》、
《选举社会及其终结》何怀宏(由于他将可能成为北大伦理学教研室主任,并进而成为
出题人,故其思想可从其专著中见出)
3马克思哲学原理,与上同
科学技术哲学:需考专业及参考教材
1综合考试,包括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恩格斯;人大或者北大版本的《辩证唯物
主义》
科学史及科学思想史 《科学思想史》林德宏,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 基本与上同,但可适当参考罗素和梯利分别撰写的《西方哲学史》
2数学,高等数学(四)
3马克思哲学原理,与上同
中国现代哲学,需考专业及参考教材
1中、西哲学史,与上同
2马克思哲学史,与上同
3中国现代哲学史,《中国现代哲学》
东方哲学,需考专业及参考教材
1西方哲学史,与上同
2中国哲学史,与上同
3日、韩、印度、伊斯兰任选一
沙发
 楼主| guowu 发表于 11-10-2 12:28:55 | 只看该作者
下面我将针对美学专业谈一下考研的具体情况
一 专业情况
美学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其实是由于很偶然的原因形成的,即50和80年代关于美的标准
的讨论总是同真理的客观标准以及哲学的党性斗争相联系的,所以造成美学在中国学术
界的地位另人惊讶地突出,这和国外的情况差别很大。
也正因为如此,美学专业的考研竞争在哲学系里属于很激烈的,1999年美学专业虽然录
取了六人,但其总分平均超过哲学系其他专业。
北大美学专业有三个方向,即西方美学史、中国美学史、美学原理
导师主要有叶朗教授,中国美学方向;阎国忠,美学原理方向;李醒尘,西方美学方向
,此外还有张启群(西美方向)、彭枫(中美方向)、王锦民(中美方向)、张中秋(
美学原理方向)目前后两人均在国外。而到2000年李醒尘将不再带硕士,由于教授和导
师的减少估计2000年将会外聘,同时2000年后被录取考生在选定硕士毕业论文题目之前
不再先选择导师。
北大美学专业的三个方向考试科目和内容都是一样的。其考试科目和参考书大致如下:

1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教程》李醒尘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西方美学史》朱光
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中国美学史,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走出古典》阎国忠著;《中国小说美学
》叶朗著
3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杨辛、甘霖著;《现代美学体系》叶朗主编
以往占考试成分很大的中西马哲学史和原理的部分将会在2000年被大大压缩,所以准备
时不必在哲学上花费太多的时间。
二 复习准备
美学这门学科是典型的“看上去很美”,当你安静下来仔细审视时就会发现美学虽然以
美或者审美为研究核心(当然国内甚至是北大对美学的研究对象都很有争议,我的说法
只是权宜之言),但是同具体的审美活动和艺术创造却有很大的不同,它的研究方法一
般不会象文艺批评或者艺术学那样直接具体的针对审美活动或者审美对象本身,而是要
求从本体论的角度,运用概念和范畴在具体特殊偶然的审美活动和审美现象中抽象归纳
出最根本的东西,当然这不是说美学的目的就是为美或者审美找到了一个固定的标准,
从此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审美活动中一切的烦扰和分歧,而恰恰是要把审美活动视为一
个在时间和历史的流体中不断积累演变和变革的群体个体互动的社会现象。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的宿舍接受了几十人次的咨询,他们其中很多人报考该专业的初
衷就是他们对“艺术”很感兴趣,其中有些人还从事具体艺术创作,他们以为这就足够
了。首先我怀疑他们是不是更适合中文系的文艺理论或者美院的艺术学,其次即使是他
们有从哲学的角度探讨艺术的动机,我也担心他们对美学理论以及其思维方式是否有足
够的准备。一个简单的例子,康德对具体艺术的了解和关注非常欠缺,但他是美学史上
无法超越的巨人,而相反许多杰出的艺术家本人对艺术的理解却远远落后于他们取得的
艺术成就。
认识到这一点对端正自己的心态非常必要,曾经和我一起准备考美学专业的同窗就是在
准备了两个月后突然放弃了,“我没想到这东西这么枯燥”他说。然而宝贵的时间却不
会因为他的一相情愿的轻率而有丝毫的犹豫。
下面我根据我个人的特殊经验谈一下三门专业的准备。
对于西方美学史,我觉得关键有两点。其一是要机敏的把重要美学家及其美学命题同相
关的哲学背景联系起来,虽然哲学的成分会被压缩,但北大的导师仍然认为美学按其来
源和性质确实是哲学的分支,所以要想在考试中显示出优势这是很关键的。 其二是廓
清流派和倾向,在答题中指出某美学命题所显示出来的美学潮流转向或者所属的美学流
派,会增加答案的厚度,显得融会贯通,诸如是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审美中的功利主
义与非功利主义等。
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上下两卷,分析精道、资料丰翔、文笔晓畅,北大的导师
也非常推崇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缺少尼采和叔本华之后的现代部分,同时对古代和近
代的美学家介绍中遗漏了一些人物,不过这些缺憾可以完全由李醒尘的《西方美学史教
程》来弥补,这部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全面并且简洁。
对于中国美学史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古代美学命题和概念的分散、模糊。因为我们的确
是要用现代的逻辑概念范畴等方法来解析散见于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关于审美和艺术
的只言片语,加之我们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古典文化教育的先天不足,所以困难就很突
出,但幸好国内目前还有一部中国美学通史——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而你恰好
又考的是北大美学专业的研究生,所以抱定这本书作为复习中国美学史的宝典也不过分
。这本书的主旨和优点(至少对考研者来说)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他在纷繁芜杂的中
国古典经史子集诗词评话里很清晰的归纳出了几条脉络,由于他本人非常强调理论感,
所以他历史上各家的美学思想纷纷连缀到一条条线形发展的概念书树上,当然这几条线
中最重要的还是物象-意象-意境的发展。
除了《中国美学史大纲》之外,中国近现代的重要美学家也不能掉以轻心,1997年就出
人意料地在问答题中考了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尤其是阎国忠目前对本世纪以来的中国美
学史非常着力,宗白华、朱光潜等在他们的百年诞辰纪念刚过后估计也会受到出题者的
重视。
至于美学原理,目前的框架基本上还是原来的建构,即本体论、审美活动、艺术论三块
。目前国内虽有人提出“审美意识史”但叶朗和大多数系内导师更倾向于把中国美学史
的研究范围限定在已经上升到理论或准理论的古代美学思想。
当然美学原理还是要从马克思经典理论出发,从人类的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历史过程
来解释人类审美活动和艺术的产生、发展、演变。但由于目前北大对所谓的后实践美学
比较关注,其间也有来往,可能对审美活动与生命的本能之间的关系,审美的超越性也
会有所认同。
美学原理的参考书不是很好选。杨辛、甘霖的《美学原理》嫌陈旧,叶朗主编的《现代
美学体系》又显得太驳杂。但所幸美学原理在国内进展不快,掌握了一些最根本的结论
后相对来讲可以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考试和面试
考试的题型一般是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
考试时最关键的是几个度的问题。
一是要把握好人与己的度,即答题时是自己发挥的和复述成规的。一般来讲对于西方美
学史和中国美学史最好是以复述成法稳妥些,因为对于西方美学史考生在仔细研读原版
经典前很难有独立新颖的见解,而北大的西方美学史方向相对力量较弱,能准确复述即
可。对于中国美学史由于参考书以叶朗的书为主,并且目前还没有别的书能够与之相比
,所以最好也忠实于《中国美学史大纲》,而美学原理只要不触动唯物主义的最低临界
多发挥些是可以的。复述时最关键的是清晰、准确、有逻辑脉络。
二是要把握好人与人之间的度,即答题时不要对某一家过于赞誉或者贬低,尤其是对于
现当代的美学家更该注意。
三是要把握好新与旧之间的度,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现代或者后现代美学思想不
要流露出过于明显的倾向,不要触动马克思主义的最敏感神经,大谈存在主义和达达主
义。
至于面试,应对上除了要注意上述分寸之外,也要根据提问者的特殊情况来趋利避弊。
这不是圆滑,因为在北大美学教研室导师对你的印象可能对你将来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而这其中细情又“不足为外人道焉”了。
板凳
艾斯文。 发表于 11-10-8 16:36:38 | 只看该作者
值得一览.....
地板
蓝色木偶人 发表于 11-11-27 13:55:33 | 只看该作者
可以看一下。
5#
luoyangzhuce 发表于 16-4-1 15:56:49 | 只看该作者
目标虽不是美学,但是仔细阅读楼主的帖子之后真的有很多收获,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1 23:27 , Processed in 0.50087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