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中国新闻事业史》简答论述题整理

[复制链接]
hit 发表于 08-1-20 02: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新闻事业史简答论述题2005年整理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新闻传播从口头到文字
唐代新闻传播媒介的演进(02什么是“开元杂报”?)
宋代的邸报和小报
元明清三代的新闻传播(04年-报房京报的产生、内容和性质如何?)
人类新闻传播活动出现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原始人群在群居互助的过程中必然发生信息的交流,他们逐渐形成氏族社会,于是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便由手势语言进步到不完善的语言,真正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是在语言形成后出现的,新闻传播是语言产生后较高层次的大众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报纸产生前我国出现了哪些新闻传播形式?口头传播;烽烟;旗鼓
@@唐代官报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情况如何?
1)唐朝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并有国际交往。百官要了解朝政,对外也需作宣传介绍,这种形势必然促进政治、经济信息的公开传播。2)传播工具如:笔、墨、帛、纸等都已具备。于是,新兴的传播媒介即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便应运而生了。
@@宋代邸报的改革情况如何?
1)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2)内容上:抄报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中央发布更具有权威性,传播速度也快。3)管理上:在宋代还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定本”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编辑和发行是宋代官报最大的特点。
@@小报产生的情况及其特点如何?
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人们暗中把小报称做新闻,这是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小报的发行人是使臣和在政府机关中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及书店主人。小报报道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令,臣僚的议疏章奏等,但由于触犯了统治者的议论朝廷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所有就受到了统治者的查禁。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
战争后香港报业的勃兴
上海报业的崛起
外报在华的扩展和影响
近代报刊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如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走向国外扩张的道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对他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当时的中国大门紧闭,在尚不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话政策。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怎样创办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
1813年应马礼逊请求英国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工作,经考察他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于1815年1月15日创办了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该刊为免费赠送宗教月刊,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1842-1860年是香港报纸大发展的阶段,其中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有四家:《中国之友》(1842对港英政府持反对态度对太平天国持同情态度);《香港纪录报》(1827将<三国演义>译为英文连载);《德臣报》(1845历史129年);《孑子剌报》(1857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英文日报)。1861年发展逐步落后于上海,退居全国第二位。
出现最早的报纸是《香港钞报》(1841);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遐迩贯珍》(1853最早使用铅字印刷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首次出现收费广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刊《香港船头货价纸》(1858)。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19世纪50年代上海就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贸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报业迅速崛起,外国人办的外文报刊、宗教报刊、商业报刊称霸上海报坛。60-70年代教会报刊有近10种,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1868美-林乐知)。90年代上海英文报纸形成《字林西报》(1864出版时间长达101年)《华洋通讯》《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取代了香港、广州成为全国新兴的报业中心。
第一家报刊是《北华捷报》(1850被视为英国官报);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最有影响的外文报纸《字林西报》;最早的教会报刊,第一家中文月刊《六合丛谈》(1857);《万国公报》;第一份中文近代化商业报纸《上海新报》(1861美-伍德);第一家由外国人创办,中国人主持笔政的商业报《申报》(1872英-美查)。
@@怎样评价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
史实证明,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其表现为:1)为武力侵华,政治说辞,提供了情报;2)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3)宣传西方文明,进行西化,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
尽管外报本身就是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的一种表现,但客观上也对我们产生过重要影响:1)带来了近代报刊,体现了民主观念。2)介绍西方文化,开拓读者视野。3)促进中国人自办报刊,推动了中国报刊的发展。
@@请你介绍一下《申报》的创办和它早期新闻业务的特点是什么?
《申报》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1872年英商美查创办,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中国人主执笔政的,《申报》是第一家。《申报》对新闻业务进行的改革:1)发表政论文章。2)改革新闻报道。重视新闻的真实性-日本侵略台湾事件;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连续三年报道“杨乃武冤案”3)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4)经营副业。①创办文艺杂志;②出版白话新闻报;③编印画报;④印书。
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开端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
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和办报活动
康有为与强学会报刊
梁启超的报刊活动(01评述梁启超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维新派的其他报刊和报人
国人办报高潮和维新派对报刊事业的贡献(03评述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办报思想)
国人办报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的?
•简述王韬的办报思想。
•简述王韬的报刊思想及其创办《循环日报》的经过和意义。
思想:1)办报目的是为了宣传变法自强的主张。2)强调报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言论自由,准许民间办报。4)强调记者的素质和文风。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并主编《循环日报》,这是我国近代第一家鼓吹变法自强的报纸,是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于1959年停刊,是国人早期自办的报纸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他的新闻观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早期的维新变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以后的康梁等人影响很大。
@@什么是“新文体”?它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
甲午战后,改革浪潮汹涌澎湃,西方新知识、新思想大量涌入,原来的桐成派古文形式拘泥,束缚思想。于是以康梁为代表在争论写作中不断突破框框进行革新,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其特点是疾呼救亡,直陈时弊,介绍西学,要求变法,谈古论今,条理清晰,感情充沛,语言半文白,又是还夹有口语、俚语,因而平易畅达,易于表达新思想。这种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政论最为典型,故被称为“时务文体”。
简述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及特色。
1)与外报相反的发展路线;2)与外报相比,国人所办的这些报刊均属政治家办报;3)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4)品种多样;5)办报与办学会、办学堂相配合。
-第四章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的兴起(04“苏报案”的起因、经过和意义如何?)
戊戌政变后改良派的报刊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和革命派报刊的大发展(01什么是“竖三民”?)
清政府加强对报业的控制
报刊宣传的特点和业务改进
•《中国日报》早期的宣传内容主要集中在哪个方面?
•《中国日报》创刊的背景和意义如何?它早期宣传了哪些革命内容?
两件事促使孙中山决心办报:1)伦敦蒙难2)保皇派报刊的失败。《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报纸,1900年在香港创刊,其宣传内容主要包括:1)揭露清政府的腐朽和卖国行径,宣传排满反清2)宣传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介绍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倡导共和3)支援留日学生的革命运动,宣传和声援义和团的反帝反侵略行动4)谴责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号召人民起来救国5)批判资产阶级保皇派
早期留日学生的革命报刊活动情况如何?
第一个具有革命倾向性的刊物是1900年在横滨出版的《开智录》,由郑贯公、冯自由、冯斯栾创办。《译书汇编》与1900年12月在东京创刊,由我国第一个留日学生团体“励志会”的部分成员创办,主张推翻清廷进行革命。《国民报》革命倾向较为明显,1902年由秦力山等人在东京创办。《湖北学生界》1903-1由湖北学生会在东京创办,以“收入东西之学说,唤起民国之精神”为宗旨。《浙江潮》湿1903-2由浙江留日学生同乡会在东京创办,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斯巴达之魂》就发表在此刊。《江苏》1903-4由江苏留日学生同乡会在东京创办。除此还引发了一批革命宣传的小册子,影响最大的是邹容的《革命军》和陈天华的《猛回头》。
•《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的内容,结果,性质和意义:
•两派报刊大论战的内容、结果和意义是什么?
《民报》创刊后,为从思想上扩大革命派的影响,主动向改良派报刊《新民丛报》发起攻击,双方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论战:1)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这是整个论战的中心。2)进行民权革命?3)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4)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论战中,《新民丛报》虽然具有一些合理的观点,但总体上违背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民报》从总体上把握了人民的心声,时代的潮流,即革命。
在《民报》的带动下,革命派在海外和香港的各家报纸也纷纷与当地的改良报刊展开了论战,论战持续了两年多,最终以改良派的失败而告终。
《新民丛报》失败的原因:1)《民报》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坚持的改良道路更符合人民的愿望和要求。2)《民报》立论以事实为依据,《新民丛报》只是推测,难以说服读者。3)《民报》一方由孙中山坐镇,参与论战的有二十余人;而《新民丛报》只有梁启超一人招架。
论战的性质和意义:1)这次论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向保皇派及其报刊发动的一次全面猛烈的政治进攻,革命派占了上风于是着革命即将胜利。2)这次论战是一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三民主义深入人心。3)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许多改良派的人转变立场。同时通过论战革命派还培养起一批革命骨干。
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有何特点?1)政党报刊在报业中占突出地位。2)资产阶级革命派是这一时期办报的主角。3)政论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4)办报地区、读者对象逐渐扩大。
简述辛亥革命时期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1)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2)提出办报的四条标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3)提出健全舆论的主张:常识;真诚;直到;公心;节制。4)提出了宣传的方法:侵润法和煽动法。
清政府制定了哪些报刊法规?
1906年7月清廷颁布了《大清印刷物专律》,对报刊的注册、审批、处罚等都作了严格的规定;1908年1月,清廷正式颁布《大清报律》。
@@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均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但是,他们的新闻思想与改良派的也有质的不同,他们更注意汲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内涵,因而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1)公开承认革命报刊的党派性。2)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3)把报纸视为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4)记者应该先知先觉。
第五章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
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04简述国民党初期报界反袁宣传)
著名记者和报刊业务
•民国初年报业出现短暂繁荣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有人称民国初期为“报界的黄金时代”,试述当时我国新闻事业短暂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给我国新闻界注入了新的活力。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的报纸由100多家猛增至500家,总销数达到4200万份,这两个数字都超过历史最高纪录。民国成立后,在“政党政治”潮流的影响下,短时间内全国出现了大大小小三百多个政党。它们为了在国会中占有更多的席位,争相创办机关报来为自己宣传。国民党-《民立报》;共和党-《实事新报》;自由党-“横三民”《民权报》《中国民报》《民国新闻》。
@@什么是“癸丑报灾”?它说明了什么?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统治,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据统记,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初的500家少了2/3,同时有大批报人受迫害。新闻记者中至少24人被杀,60人被捕入狱。这段历史,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被称为“癸丑报灾”。
民国初期新闻业务有何变化?出现了哪些著名记者?
首先是军政消息在报纸中的比重增大,电讯在版面中占主要地位。其次是新闻通讯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欢迎。再次,报社加强了采血力量。这一时期我国报纸日益重视国际新闻报道;副刊的表现在当时报纸普遍设立副刊栏目或辟有固定版面。著名记者:黄远生、邵飘萍、刘少少、徐彬彬、林白水、胡政之、张季鸾。
•黄远生新闻通讯的特色是什么?黄远生提出的记者“四能”的内容是什么?
1)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2)报道重要的人物事件3)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4)语言通俗生动。“四能”要求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为什么人称邵飘萍是“新闻全才”?
他既办通讯社又办报纸,既精通采写业务又善于经营管理,既从事新闻实践又从事新闻教育,并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
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前后新闻事业的发展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02论述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大改革)
《新青年》是怎样创办的?它对新文化运动有何贡献?
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代表现代报刊的开始。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成为主要阵地。从创刊到1922年7月止,共9卷。陈独秀主编。宣传贡献:1)批判封建的旧道德,抨击尊孔复辟逆流,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新道德新思想。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3)发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敬告青年》提出六方面要求?①自主的而非奴隶的;②进步的而非保守的;③进取的而非退隐的;④世界的而非锁国的;⑤实利的而非虚文的;⑥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提倡的科学内容包括了科学和民主。
@@《每周评论》(1918-北京陈独秀)对于五四运动起了什么作用?他的报道和评论有什么特色?
在众多的报刊中,《每周评论》对于五四运动的报道尤其起了舆论先导的作用。它对运动作了连续系统的报道,及时评论,给予支持与引导,并赞扬它是中国学生和中国人民的一个“创举”。第一次提出学习“五四运动”的精神,即在关系中国民族危亡的时候所表现的“学生牺牲、社会制裁和民族自决”的精神。
•试述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及特点。
•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其中哪些是具有代表性的刊物?其特点是什么?
1)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报刊和通讯社宣告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广泛传播。3)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发起组成了共产主义小组,这就为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思想旗帜、编者作者队伍和组织领导力量等必要条件。特点:①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③注意联系群众,并在工人中进行组织活动。
第七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中国共产党初创阶段的报刊
国共合作后报刊的发展演变
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新闻事业(02什么是《大公报》的“四不”方针?03简述邵飘萍的遇难经过)
•评述《向导》《中国青年》等报刊的创办经过、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中国青年》的宣传内容包括几个方面?
1922年上海创刊,蔡和森为第一任主编,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经过两年多持之以恒的宣传,终于使“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深入人心。读者赞扬《向导》的创办是中国“二千年来历史上破开荒的荣誉作业”,称赞《向导》是当时中国新闻界中“真敢替受压迫的工农阶级呼冤而确能指示民众以革命大路的”惟一报纸,把《向导》看做是“黑暗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1923年10月上海创刊。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等先后担任主编。宣传内容:1)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学习、工作、生活,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2)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3)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批判各种侵蚀青年的反动、错误思想。
国共合作后,革命报刊有哪些重要发展?
国共合作后,《向导》《中国青年》等党团中央报刊继续坚持独立的出版,同时又新办一批地方报刊,形成一个粗具规模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党团报刊网络。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共产党的报刊一概被查封,无奈革命报刊的出版中心转到武汉。虽然革命报刊蓬勃发展的局面遭到破坏,但已初步积累正反面经验,几个月后共产党、共青团的中央机关报在上海重新秘密出版。
•简述大革命时期私营报纸的发展及意义。
•私营大报在这时期有何变化?
大革命时期一些大报突破重重困难,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在读者中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北京-邵飘萍1918《京报》;天津-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组成新记公司《大公报》;上海-《申报》《新闻报》。这一时期《申报》《新闻报》等私营大报向现代化企业报业发展,突出了赢利目的,报纸的编辑方针、新闻业务、经营管理等均以是否赢利为转移。大报企业化标志着我国报业向现代化报业迈步。他们在经营管理和新闻业务改革方面的经验为新闻界、政党报纸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国广播事业是怎样产生的?
1923年美商奥斯邦创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英文报《大陆报》合办的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开播,这是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1924年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了史上第一部《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允许民间装设收音机;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广播,呼号XOH,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有何发展?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高等新闻教育奠定基础的时期,约有12所大学办起了新闻学系。新闻学研究进一步开展,据统计1922年1927年出版新闻学著作10多种,较有影响的是任白涛的《应用新闻学》、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等。戈共振的《中国报学史》也是在这一时期写作出版的,它全面系统地记叙了中国新闻事业历史的著作,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第八章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
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事业(04论述1935-1937年间范长江西北采访的经过,成果及意义)
国民党的新闻事业网和新闻统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有何特点?为什么说它是反动的?
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后,《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和中央广播台等中央宣传机构为国民党新闻事业的中心。此外,国民党较有影响的新闻机构还有军方的机关报《扫荡报》,另外积极创办地区党报、政府机关报,这样国民党组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事业网。国民党还采用各种办法加强新闻统治,钳制社会舆论,但同时又发出《保障正当舆论》等通令,造成了放宽言禁保障舆论的假象。就是通过这种软硬两手政策,对全国新闻事业进行垄断、控制和迫害的。
简述《布尔塞维克》等地下报刊的出版情况和主要特色,分析其经验教训。
1927年上海出版,瞿秋白任主任的编委会。它全力揭露叛变革命的国民党真面目,先后用大量篇幅热情报道“八一”南昌起义和揭露国民党所谓的“改组”目的。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查禁,采取了伪装封面和目录及化名出版。由于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给革命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
•《红色中华》的宣传报道有哪些方面?
•简述红色中华通讯社和《红色中华》《红星》等报刊的创办经过、特点,并论述革命根据地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
红中社是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主办的一个新闻机构,1931年江西瑞金成立,1937年改名为新华社。它以出版《红色中华》报为主,实行报、社合一。
《红色中华》1931瑞金创刊,为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机关报,宣传报道为1)配合党政中心任务,积极进行了建设和巩固工农民主政权的宣传。2)帮助党和政府进行了多方面的战争动员工作。3)宣传贯彻党的抗日救国的主张。
《红星》1931创刊于瑞金,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它是为了提高红军的政治文化素质,实现“使红军成为铁军的任务”而创办的。被称赞为“战士的良友”“革命战争的一只有力的喇叭”。
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有着鲜明的特色:艰苦奋斗的办报作风;紧密配合党政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推进政权建设;面向工农大众办报,实行通俗化办报方针等。
简述鲁迅和左翼文化团体以报刊为阵地反动国民党文化“围剿”的斗争。
鲁迅为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帅,和左翼文化团体通过报刊和多种新闻活动,在国民党统治区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批判了“民族主义文学”等反动文化思想派别。1)他们注意守住营垒,发扬“韧”的战斗精神。2)他们重视发挥杂文的战斗作用,促进报刊上杂文文体的生长。
@@史量才之死说明了什么?
蒋介石国民党忌恨其社会政治经济实力和舆论影响,对他施加了种种压力,企图笼络制服他,均未奏效。最后,蒋介石亲令军统特务组成特别行动组,与1934年11月13日,在沪杭公路上杀害了史量才,这一事件使人们进一步看清了国民党政权的法西斯面目。
试述邹韬奋的新闻出版工作如何体现了我国人民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
邹韬奋的服务精神和办报经验对今天的新闻工作者有何借鉴作用?
优良传统:1)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2)发扬为读者服务的精神。3)倡导创造的精神,办出报刊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4)推崇“视事业如生命”的傻子精神。
借鉴作用:1)在报刊上尽力供给一般大众读者所需的最新“精神食粮”。2)尽心竭智的处理好读者来信。3)在报刊的经营管理方面着眼于服务,注重为大多数民众谋福利,不以赢利为最后目的。
简评斯诺在华的采访活动及其作品的内容与意义。
1936年经宋庆龄介绍,斯诺勇敢的进入陕北红色区域采访活动4个月,成为进入革命根据地采访的第一个外国记者。1937年撰写出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热情描述了根据地人民的革命理想和崭新生活。为了便于在沦陷区和国民党统治区发行,后改名为《西行漫记》。他的陕北之行的报道,突破国民党多年的封锁,向全世界详尽传播了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看法和主张。
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01延安《解放日报》经过整风改革,在新闻理论上有哪些发展?)
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01简述“青记”成立的经过及意义)
香港和海外华侨与华人的华文抗日报刊
沦陷区的新闻事业
简述延安新闻广播电台创建的经过与意义。
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这是中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随即中共中央成立广播委员会,周恩来任主任;广播电台属于新华社的一个部门,即口语广播的部分,稿子由新华社的广播科提供。延安新闻广播电台不仅加强了中央与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而且从空中突破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封锁。
•简述《新华日报》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风格。
•简述《新华日报》创办的经过、坚持斗争的情况和意义。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1938年在汉口创刊。围绕着反对新闻检查,反对封锁新闻来源,反对破坏发行工作,争取言论出版自由方面,与国民党展开了长期艰苦的斗争。在复杂的环境中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的党性原则,是《新华日报》的主要特色,也是它的基本特色:1)有坚强的领导,有一支团结战斗的革命队伍,是《新华日报》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2)《新华日报》一贯注重把高度的原则性和必要的灵活性结合起来。3)编好、印好报纸是《新华日报》工作的基本环节。
@@简述上海“孤岛”时期进步新闻界的斗争。
@@在上海“孤岛”时期,爱国报人是怎样坚持斗争的?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尚未被日寇占领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被称为“孤岛”。爱国的中国新闻工作者利用英美法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借用外国人的名义,创办了一批中文抗日报刊。这种挂出洋人旗号的做法被称做办“洋旗报”。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译报》(1937)《每日译报》(1938)《导报》(1938)《文汇报》(1938)。
第十章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国统区国民党新闻统治的重建与新闻界的斗争
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04简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
中国新闻事业的划时代巨变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迅速在上海等地办报有何重要意义?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统区新闻事业的中心向上海、南京一带转移。面对国民党集团大肆抢夺新闻阵地的情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方针,领导人毛泽东、周恩致电中共中央并转华中解放区负责人,只是华中解放区尽快派人去上海、南京等地办报。
@@评述“拒检运动”的经过与结果。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仍沿用战时的一套办法,严密控制新闻界;1945年8月7日,重庆国讯书店在其他进步出版机构的支持下,自行出版了黄炎培写的《延安归来》一书,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重庆杂志界联合声明自9月1日不再送检;后扩展到成都、桂林、西安等地,使国民党当局陷入被动局面,宣布自10月1日起废止战时新闻检查制度。
•标榜“第三条道路”的报刊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结局如何?
•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报刊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结果怎样?
是国共两党激战之际国统区新闻界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所谓“第三条道路”就是既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又反对共产党的人民政权,试图在中国实现英美式资产阶级专政,是一条代表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道路。对于鼓吹“第三条道路”的宣传活动,濒临崩溃边缘的国民党当局则采取法西斯高压政策,大肆迫害与推残进步人士。至此,美帝国主义者寄予厚望的“第三条道路”彻底破灭,以失败告终。
•新华社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解放日报》停刊后,新华社同时担负起党中央机关报、通讯社和广播电台三重任务。
•建国前夕,新华社是怎样改进和加强新闻报道的?
新华社将新闻业务学习与研究列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提出了改进与加强新闻报道问题。1)新闻报道要有全局观点,在报道上,虽立足于本地区的新闻,还需照顾对全国的意义和影响;2)努力扩大报道范围,要大大加强城市报道,特别是城市工人运动和经济建设的报道;3)新闻报道要有连续性和系统性;4)新闻报道必须准确、迅速、简练。
毛泽东《对晋绥人民日报编辑人员的讲话》和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两篇文章分别阐述了哪些重要问题?
《晋绥》-1)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2)关于办报的路线与方针3)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4)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
《华北》-1)深刻阐述了新闻工作的作用与任务2)提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四个条件:要有正确的态度;必须独立的做相当艰苦的工作;要有马列主义理论修养;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
•试述中共中央是怎么处理新解放城市中旧有新闻事业的。
•中共中央是怎样正确处理新解放城市中旧有新闻事业的?制定了哪些原则与政策?
为此中共中央颁布了一系列文件,从清理接管工作的基本原则、政策界限到具体的工作方法,都作了明确的指示与规定。1)对于国民党党政军系统和反动党派所主办的报刊、通讯社和广播电台一律由人民政府接管。2)对于各民族党派、人民团体主办的报刊与通讯社予以保护与支持。3)对于私人经营的报刊、通讯社与广播电台,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4)对外国人在华的新闻事业,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5)对于帝国主义国家在华设立的新闻机构,一律予以封闭。6)对于旧有新闻事业的工作人员,采取区别对待、妥善处理的政策。
第十一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事业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闻报道与新闻业务建设
1956年的新闻工作改革(01《人民日报》在1965年做了哪些重要改革?)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这一时期经济宣传报道始终是新闻工作的重要内容:1)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2)突出报道国家重点建设的成就,展示国家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全貌。3)让人民群众充当宣传报道的主角,突出宣传人民群众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
新中国成立初,关于新闻业务的建设是怎样展开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新闻建设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和变化。新闻界推出了不少有利的建设性措施,从最基本的纯洁语言文字到注重语法修辞。此后,还开展了练笔运动,接着,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行汉语规范化。培养了大批的新闻业务人才,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闻事业的需求。
•怎样评价新闻工作“学苏联”?
通过学习苏联经验,我国新闻界系统地学习了列宁、斯大林的办报实践、办报思想和苏联新闻工作的传统,加深了对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认识,并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建设我国新闻事业新体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但是在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中,也出现了脱离中国实际、一位照抄照搬的教条主义弊病,以致束缚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批判《武训传》、批判胡适、批判胡风的宣传,为什么失误?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动的3次较大规模的学术文化讨论与批判运动,因采用了领导政治斗争的方法而造成了严重的失误:1)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实为政治批判,过于片面、极端和粗暴。2)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和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思想,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加以批判,在精神上伤害了一些知识分子。3)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揭露运动,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阻碍了学术文化研究的正常开展,报纸的点名批评,严重伤害了一批同志。
第十二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事业
反右派斗争中的新闻事业
“大跃进”与“反右倾”中的新闻事业
新闻工作的调整与改进(04论述20世纪60年代新闻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背景做法及意义)
革命化宣传与学术文化批判
新闻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教训是什么?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标志着反右派斗争的开始。之后新闻媒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右派宣传报道。一批新闻工作者被错划分为右派分子。这场运动仅持续3个月,但对于右派观点的批判一直持续到1958年,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试述“大跃进”时期新闻宣传报道的严重失误。
•为什么说关于“大跃进”的宣传报道是严重失误?
对于迫切盼望改变国家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人民群众来说,“大跃进”确实是催人奋进的口号。但其脱离了客观实际,违背了新闻规律,对新闻的真实性、指导性、“集体组织者”等问题理论问题的理解,存在偏差和误解。在宣传报道中具体表现为:声势大、变化快、调子高。
•为什么要提倡“全党办报”和“政治家办报”?
•为什么要提倡“政治家办报”,加强党的领导?
“全党办报”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由于强调贯彻这个方针,党委加强了对新闻机构的领导,非专业的新闻队伍有了较快发展。1957年毛泽东提出“政治家办报”,实际上即是对新闻工作者的提出的要求:看问题要有政治家的眼光和气魄。
•《燕山夜话》、《三家村礼记》、《长短录》等专栏的作品有何特点和意义?
•《燕山夜话》等作品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
1)以杂文为主2)题材广泛,寓意深刻,表彰先进,匡正时弊,给人以启迪3)深受读者欢迎。意义:这样的文体及文风活跃了人们的思想,增加了知识,提高了认识,符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如何看待对《海瑞罢官》的批判?
•批判《海瑞罢官》为什么是错误的?
总的来说对《海瑞罢官》的批判是错误的,分析如下:1)吴晗是明史专家,他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撰写剧本是应演员马连良的邀请,并非怀有政治目的。2)《海瑞罢官》演出后,恰逢庐山会议批判彭德怀,毛认为这是为彭鸣冤叫屈。但这种观点只是他个人的,并非中央的一致意见。3)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目的是把斗争锋芒直指吴晗。4)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是持反对态度的,至少认为不应作为政治运动来进行。
第十三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白卷事件”“白卷英雄”“小学生来信事件”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新闻宣传
“文化大革命”中期的新闻宣传
“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新闻宣传
•试述《文汇报》和《解放日报》的夺权事件。
•新闻界的“夺权”意味着什么?
1966年上海红卫兵要求将载有批判《解放日报》文章的《红卫战报》同《解放日报》一起发行,当要求遭到拒绝后,大批红卫兵冲进报社,使报纸无法发行。最终以接受红卫兵的条件而告终。“一月革命风暴”后“夺权”之风迅速刮遍全国。新闻界的夺权意味着林彪江青一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新闻舆论。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闻事业
拨乱反正中的新闻事业(03简述1978年报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经历及意义)
改革开放中的新闻工作(0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闻媒介如何加强经济报道?)
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新闻事业
•20世纪90年,新闻工作有哪些新的改革,存在什么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要改革?
1)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宣传质量和宣传艺术,扩大信息量。2)在报道形式上,深度报道、系列报道被广泛用到报纸广播电视宣传中。3)新闻媒介注意改善自身结构,形成报纸、电视、广播三大媒介鼎足之势。4)在经营管理方面,各新闻单位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建立健全责任制取得很大成效。5)随着报纸经济效益的提高,办报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得到改善。
@@简述新时期的新闻改革。
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闻改革从酝酿步入实践阶段。2)在报道内容上,经济新闻成为媒体的主要内容,各种经济报刊和节目不断涌现。3)对政治新闻的报道,尤其是对重要会议的突破,新闻报道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4)深度报道的崛起是改革的一大成果。5)新闻单位对自身内容经营管理机制也进行了探索和改革。6)新闻教育、新闻研究和受众调查取得显著成就。7)新闻采访编辑编播手段和通讯技术的革新。
第十五章台湾、香港、澳门的新闻事业
台湾的新闻事业(03台湾“报禁”政策有哪些内容?)
香港的新闻事业(04名解《明报》)
澳门的新闻事业
@@试述《中央日报》、《联合报》和《中国时报》三大报系的形成过程。
为台湾地方性报纸中规模最大、影响较大的报纸。《中央日报》系统的报纸都是国民党党、军、政部门的机关报;《联合报》1951创刊于台北,和《中国时报》是两大地方性报业集团,由《民族报》《全民日报》《经济时报》三家合并而成;《中国时报》集团以《中国时报》为中心,前身是《征信新闻》,为台湾岛发行量最大的报纸,85年改名《时代周刊》,92年又改名为《中国时代周刊》。
澳门有哪些重要新闻机构?
报刊:1822年创刊的葡萄牙文报纸《蜜蜂华报》是澳门出版的也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第一份英文刊物为1828年马礼逊创办的《澳门杂文编》;19世纪的最后几年中国人在澳门创办《镜海丛报》(1893)和《知新报》(1897);1958年《澳门日报》创刊,后发展为澳门地区最大的报纸。
广播电视、通讯社:澳门电台(1933)是澳门最早的无线电广播电台;澳门的电视事业起于1984-5-13开播的澳门电视台;通讯社重要的有新华社澳门分社、澳门新闻社、时事新闻社、宇宙新闻社、金星通讯社等。
其他:澳门记者联合会是澳门新闻界最早建立的社团;澳门的新闻司是官方的报刊新闻管理机构。
《华侨报》:1937赵斑斓创刊于澳门,是香港《华侨日报》的澳门版。其新闻和广告比例约个占50%,以报道经济新闻、商业信息见长,一般不发表社论,电讯稿采自美联社。该报销量在澳门报纸中名列第二位。
dingpingyexiao 发表于 08-4-8 12: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好帖子啊!顶!
912476504  欢迎交流啊!
popul 发表于 08-4-8 20: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谢谢整理...
vanehoo 发表于 08-4-10 11: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非常感谢!!!
ECHO33 发表于 08-4-13 17: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顶[s:4]
neee 发表于 08-4-14 15: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楼主辛苦啦~~
ligangccnu 发表于 08-4-17 20: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版本和我考的一样么,但是谢谢了,
园梦兮 发表于 08-4-22 22: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hit 的帖子

您是个好人~谢谢楼主
wanglong 发表于 08-4-27 11: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楼主辛苦[s:2]
sophy2008 发表于 08-4-27 17: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 yo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2 20:00 , Processed in 0.094043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