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历年真题(1997----2005)
1997
古代文学专业
一,名词解释
两都赋与二京赋、 明清文学短篇小说、 狭邪小说 、雷锋塔传奇
二,论述
1,屈原与老子作品艺术特色比较
2,南唐五代词对北宋词的影响
专业基础
(1)评价钟嵘《诗品》
(2)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
(3)评价朦胧诗
(4)试论汉初的“文景之治”与“休养生息”政策。
1998
古代文学专业
一,名词解释
郊寒岛瘦、 温李 、班马 、常州词派 、元曲选
二,论述
a,黄庭坚诗论及其创作艺术成就
b,大小谢山水诗成就及地位
c,《三》《水》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成就
d,《诗经》《离骚》比兴手法异同
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
神韵说 、甘露之变 、词源 、新旧党争
二,论述
a,评论汉武帝
b,从“诗言志”到“诗缘情”
c,评述曹禺,闻一多的创作成就
d,评述“寻根派”文学
1999
古代文学专业
一,标点,并解释下加横线的词语(略)
二,简释(5/30)
1,二南 、2,吴声西曲、 3,《诗式》、 4,神魔小说、 5,花部与雅部 、6,《雷锋塔传奇》 三,论述
1,简论《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散文的不同风格
2,陈子昂说:“汉魏风骨,晋宋莫传”试结合诗歌发展史加以评论。
3,论辛弃疾词的成就及其对南宋词坛的影响
4,对比分析《儒林外史》中杜少卿与〈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
专业基础
一,论述
1,简评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2,简述从汉代到唐代选举制度的变迁
3,为什么鲁迅把自己“五四”时期的创作称为“遵命文学”?试结合具体作品 加以分析
4,试分析汪曾琪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
二,简释
1,淝水之战 、2,陈桥兵变、 3,〈艺概〉、 4,〈文学改良刍议〉
2000
古代文学
1.试论《诗经》六文。
2.六朝志怪小说的特点,举出三部代表作
3.谈谈宋词中的“易安体”。
4.汤显祖与沈颢在戏剧创作上有何不同主张?
5.《楚辞》与《汉赋》的联系
6.北宋古文运动对唐代古文运动的发展和继承
7.为何说白居易和韩愈代表中唐诗歌运动的两种倾向?
8.举出《聊斋志异》的二个代表作,分析其艺术构思、文体特征、表现手法。
专业基础
一、论述:
1.“文以气为主”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在古代文艺思想发展史上起何作用? 30
2.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的过程 30
3.谈谈你对“新写实小说”的看法 10
4.谈谈矛盾的〈子夜〉 10
二、名词解释(5分一题):
1.党锢之祸
2.《文镜秘府论》
3.意境
4.《尝试集》
2001年
专业基础
一、简答(10/40)
三家分晋 元朝行省制度 明清中央政府编撰的类书、从书 《原诗》
二、论述题(30/60)
1、《礼记.乐记》对于儒家文艺观之影响。
2 、以现当代作家、作品为例说明古代文化修养之作用。
2002
古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5分一题):
1.《涉江》
2.沈诗任笔
3.倚声
4.《清平山堂话本》
二、根据下面一段曲词谈谈其内容和艺术特色(15分)
马致远《汉宫秋》元帝别离昭君回宫一段。
三、论述:
1.试述先秦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0分)
2.联系中唐诗歌发展背景谈谈李贺与李商隐诗歌的艺术表现特色。(25分)
3.根据文言小说发展分析《聊斋志异》的文体特征。(20分)
专业基础
一、简答:(10分一题)
1.简述《文赋》关于创作灵感的观点。
2.“绍兴和议”
3.试述“文学研究会”的创始人和文学观点。
二、论述:
1.试述金圣叹对于小说的评点。(20分)
2.孝文帝迁洛和改革的措施、结果和意义。(25分)
3.评论“五四”新文学运动对传统文学的批判。(25分)
2003
古代文学:
名词解释:
三家诗 太史公书 连珠体 《龙筋凤髓判》《四时田园杂兴》《青琐高议》
衬字 常州词派、感遇三十八首
论述题:
1 论先秦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2 试论初盛唐之际诗歌艺术的发展
3 论关汉卿的喜剧创作
专业基础:(二)
论述:
1 简论唐与域外文化交流
2 刘勰钟嵘文学思想之比较
3 论闻一多的诗歌理论和创作
2004
古代文学
1.名词解释(6*5)
《诗经集传》 七体 太康文学 徐庾体 《太和正音谱》 花雅之争
2.论述题(4*30)
1 以〈史记〉为中心论述先秦两汉史传文学的发展情况。
2 试评述白居易和元稹为代表的诗歌运动的理论。
3 谈谈陆游、范成大和杨万里的关于乡村题材诗歌的创作情况。
4 关于〈三国演义〉的虚实之争,请你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专业基础(2)
1 党锢之祸和东汉晚期的现实政治。(35分)
2 结合曹丕的〈典论•论文〉具体内容,给出你的评价。(30分)
3 结合现代作家的文学创作,谈谈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之间的联系。(35分)
2005
名词解释
“七体” 《云谣集杂曲子》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子弟书 《孽海花》
简答
1 试论诸子散文从语录体到论说体的演变。
2 试论建安风骨及其对诗歌史的影响。
3 试论宋初到庆历前后诗风的演变。
4 简论《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创作特点及其在戏曲史上的地位。
专业基础
一 名词解释
西周“共和” “文”与“笔” 三《通》
二 简答
1 概述明朝对外关系及其政策。
2 略论性灵理论的源流演变。
3 论郁达夫的小说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