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战后国际关系笔记(颜声毅) [打印本页]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5
标题: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战后国际关系笔记(颜声毅)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战后国际关系笔记(颜声毅)

颜声毅,1940年 10月生,福建永春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改编——荒野村夫等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6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6
第一章 战后国际关系的主旋律——两极格局下的东西方关系
第一节 东西方关系的形成及其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制度超越了一国范围,欧洲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和民主德国,亚洲的越南、朝鲜、中国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苏联和个人民民主国家通过签订友好条约结成同盟,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和其他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也结成同盟。国际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两大对立的阵营,他们进行着针锋相对的斗争,形成了战后东西方关系。
东西方关系既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地理概念,但主要是政治概念。它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1991年底这段时间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关系,其中主要是美苏关系,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主要角色,以它们之间的合作、冲突和争霸为主要内容,由有关国家参与而构成的一系列活动关系。
东西方关系是当代世界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并存的产物。由于东西方关系是消灭了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人类社会最后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尖锐性。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的多极均势,形成了美苏两强以绝对优势压倒其他国家的两极局面。
战后40多年,东西关系包含两个基本方面,即社会主义国家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抗和苏联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在40-50年代,东西方关系已两个阵营的对立为基本特征。作为帝国主义阵营霸主的美国,凭借其在战争中极度膨胀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为了谋求世界霸权,到处建立军事基地,拼凑军事集团,发动侵略战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和人类的安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则执行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打败了侵略者发动的战争,努力维护世界和平。60年代后期,苏联走上了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东西方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这时,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成为东西方关系的核心,原来东西方关系中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则退居次要地位。美苏争霸所涉及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与人类命运和前途息息相关的战争与和平问题,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使世界和平面临严重威胁,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中,各国人民往往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这是战后国际关系中出现的重大事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总体上看,战后东西方关系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从大战结束到60年代后半期的“冷战”;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的缓和;从80年代由僵硬对抗到出现新的缓和。

第二节“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关系
一、“冷战”的爆发
所谓“冷战”,就是指战后两大阵营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紧张激烈的对抗而又没有爆发直接的武装冲突,简单地讲就是不用枪炮的战争。
冷战的产生是复杂的,但也是必然的。战后美苏冷战局面来源于战争结束时的形式,触发点是战后西方对东欧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欧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西方(特别是美国)对此事不能容忍的,它们妄图在这个地区重建亲西方的政权,恢复资本主义制度,遭到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人民的反对,于是东西方形成对峙之势,终于爆发了冷战,它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政策的产物。
二战结束后,美国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力量还是政治影响都是举世无双的。美国还控制着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泛美同盟等国际组织。雄厚的实力使美国领导人的政治野心大大膨胀,认为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的美国世纪已经到来,声称决心担当起领导世界的责任。二战后苏联作为政治、军事强国在欧洲的崛起使欧洲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不同于战前的重大变化。这对于妄想称霸世界的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严重障碍。对此,美国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杜鲁门上台后,加紧推行称霸全球的计划,他摈弃了罗斯福大国合作的和平缓进战略,利用其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对核武器的垄断地位,企图把介于美苏之间的广大中间地带控制在自己手里,于是杜鲁门政府制定了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
为了遏制苏联,美国统治集团有意识地制造了苏联利用共产主义进行扩张的舆论。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去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以及美国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全面的分析和建议。凯南断言,苏联无视“理智的逻辑”,却对“武力的逻辑”十分敏感,如果美国拥有足够的实力,并且表明准备随时动用的话,那么用不着真的动武便可遏制住苏联,甚至迫使苏联退却。不久,凯南在长电报的基础上又写了一篇分析苏联主权以及美国应采取的政策的文章,并以《苏联行为的根源》为题发表。这篇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凯南8000字电报中的观点,指出美国必须“把苏联看作是对手,而不是伙伴”,必须“灵活而警惕地运用对抗力量加以遏制”,最终导致“苏维埃政权的瓦解或逐步趋于软化”。这样,凯南为杜鲁门政府提供了一整套所谓“遏制”苏联的战略,这套战略很快就成为美国对苏政策的指导方针。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攻击苏联奉行扩张政策,威胁欧洲和世界和平。他危言耸听地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他呼吁英美结成联盟,是双方的军事力量、道义力量和其他物质力量联合起来,有效地遏制铁幕后面苏联的扩张。丘吉尔的演说是美国准备发动对苏冷战的信号。与此同时,美国内部也加紧研究对付苏联的长远方案。1946年9月24日,杜鲁门的白宫主力克里福德提出了长达50页的《美国对苏联关系》的报告。这时美国政府内部全面分析美苏关系,确定对苏方针的重要文件。报告提出的对苏方针的着眼点,实际上是在反对苏联扩张的旗号下控制处于美苏之间的广大中间地带。
经过一年多的思想和舆论准备,杜鲁门政府认为公开发动对苏冷战的时机已成熟。1947年2月,英国因经济困难和镇压希腊革命的失败,决定3月底从希腊撤军,停止向希腊、土耳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英国政府照会美国,强调这两个国家军事上和战略上的重要性,希望美国挑起这副担子。美国利用这个机会大力渲染希、土危机的严重性,乘机抛出了酝酿已久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纲领。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声称希、土危机表明“自由世界”受到“极权主义”扩展的威胁,美国的安全也受到危害,要求国会授权向希、土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并派文职和军职人员前往希、土参与“重建”。这一咨文在国内外引起巨大震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处于顶峰时期的美国遏制苏联、独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他把美国政府内部酝酿已久的遏制战略作为基本国策公诸于众。这时美国公开推行对苏冷战的重要步骤,它用援助盟友、遏制苏联代替了大国合作和集体安全,从而使美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盟友变成了敌人。它是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重要标志。此后,美苏之间和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和较量进一步发展,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严重对峙
冷战从欧洲爆发,以欧洲为主要战场。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欧洲处于与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首要地位,是美国竭尽全力要加以控制的战略重点。欧洲是美苏争夺和东西方矛盾的焦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已不存在这种、经济、军事上力量雄厚、影响巨大的强国。同时,美苏两个强国的军事政治力量在中欧相遇,形成对峙局面,昔日的欧洲列强,如今成了“别人的棋赛中的小卒子”。西欧的这种局势为美国控制西欧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战争结束后,美国加紧制定控制西欧的政策和计划。1946年冬至1947年春,美国逐步形成了对西欧的总政策,即大西洋联盟政策,其重要步骤和具体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提出了一个“欧洲复兴”计划。他在演说中首先强调,欧洲已是一片废墟,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美国给予援助,否则将发生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对于苏联准备参与该计划的表示,美国提出,在美国给予苏联援助之前苏联必须做出根本立场上的转变,并坚持要制定欧洲统一经济计划,并要各受援国提供本国的经济情报。苏联在弄清了马歇尔计划的意图后,宣布不参加该计划。在一片“反对苏联威胁”的鼓噪声中,美国国会于1948年4月2日通过了“1948年对外援助法”,经总统签署后马歇尔计划开始正式付诸实施。杜鲁门主义是美国遏制苏联的全球性战略宣言,马歇尔计划则是杜鲁门主义的延伸。杜鲁门主义提出了一个反共反苏纲领,而马歇尔计划则是为实现这个纲领而提出的具体方案。两者的精神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策略上有所不同,前者着重军事和政治对抗,后者则侧重经济手段。
杜鲁门认为,西欧光有经济复兴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合作运动”之后搞一个“共同自卫运动”。在美国的支持下,1948年3月17日英、法、比、卢、荷五国在布鲁塞尔签署了为期50年的多边军事政治条约,它的公开目的是防止“德国侵略政策复活”,但真实意图显然是为了对抗和遏制苏联。西欧国家对没有美国的加入始终怀有疑虑,希望美国加入,承担保卫西欧的义务。许多美国政界人士也认为,现有的布鲁塞尔条约还不足以对付苏联,美国的直接参与是必不可少的。1948年3月,美、英、加三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谈,通过了美国一手包办的“五角大楼文件”,提出了拟定北大西洋区域集体防务协议的初步设想。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范登堡提出的关于建立北大西洋区域组织的决议案。这一决议的通过,解决了美国可以在和平时期与别国缔结军事同盟的问题,为美国政府缔结北约开了绿灯。1948年9月,美、加与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成员国经过谈判一直通过了“华盛顿文件”,对北约的性质、范围、缔约国的责任义务及其与其他组织的关系等作了具体与明确的规定。1949年4月4日,美、加、英、法、荷、比、卢、丹、挪、冰岛、葡、意等12国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的建立使美国既达到在军事上把西欧同美国拴在一起,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又保留了由美国国会按照“宪法程序”决定提供什么援助和怎样提供援助的行动自由。它是美国推行遏制苏联、称霸世界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约组织的建立使杜鲁门主义所包含的控制欧洲、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逐步具体化,它是美苏关系和整个东西方关系笼罩了一层浓重的阴影,导致冷战在欧洲不断加剧。
美国推行对苏全面冷战政策严重威胁了苏联的安全。斯大林认为,在目前形势下已无法继续实施大国合作的方针,美苏对抗在所难免。1946年11月,斯大林在庆祝十月革命29周年的演说中提出世界存在两大阵营的对抗。1947年9月,苏联驻联合国代表维辛斯基指出:“(马歇尔计划)在英法帮助下正在把欧洲分裂成两大阵营,从而最终完成西欧国家集团形成的任务,达到威胁东欧民主国家特别是苏联的目的。”面对美国在欧洲咄咄逼人的攻势,为了稳定东欧,使东欧各国进一步团结在苏联周围,保障苏联的安全利益,苏联也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1947年9月,苏、波、南、罗、匈、保、捷、法、意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在波兰举行会议,决定成立情报局。会议通过的《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指出,世界已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一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宣言揭露了美国作为帝国主义的主导力量和全世界反民主的反动势力的堡垒,为了建立世界霸权,在军事、经济和思想各方面进行的具有特殊侵略性的活动,指出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全球开展总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了反击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苏联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东欧各国的经济合作关系。1947年7—8月,苏联与东欧各国签订了一系列双边经济贸易协定,初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经济圈。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等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讨论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的问题,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随后不久阿尔巴尼亚和民主德国相继加入。
冷战爆发后,苏联为了巩固东欧这一安全地带,保障国家安全,在军事上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与美国抗衡。苏联加强了与东欧的军事合作,缔结双边同盟条约,形成了以双边条约为形式的苏联东欧同盟体系。1954年11月,针对美国重新武装西德并加紧遏制苏联的举动,苏联与东欧七国(保、匈、罗、波、捷、阿、东德)在莫斯科召开了保障欧洲和平与安全的会议。1955年5月,苏联与东欧七国在华沙召开第二次保障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同时签署了关于成立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的决议。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相抗衡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一,它的成立是苏联对西德加入北约组织公开做出的反应,它标志着战后欧洲正式出现了敌对的军事同盟体系。
三、围绕德国问题的反复较量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德国以其特殊敏感的战略地位牵动着欧洲局势的第一根神经,成为东西方政治斗争的焦点和军事对垒的关键地区。围绕德国问题特别是柏林问题的斗争成了反映东西方关系和国际局势变化的晴雨表。美国在战后德国问题的决策是同与苏联对抗的战略方针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对苏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问题的实质在于,战后德国被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因而形成几个不同的经济、政治实体,由于各占领国都想把对的问题的处理纳入本国的战略轨道,盟国管制委员会性同虚设,在非军国主义化、非纳粹化、非卡特尔化等问题上,美苏各自提出不同的主张,并在各自占领区内实行不同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德国事实上的分裂。
在1947年11月至12月的伦敦外长会议上,美苏在德国问题上最后公开决裂,这是冷战全面爆发的必然结果。1948年2—6月,美、英、法、荷、比、卢六国举行会议,决定建立西德政府。不久,美、英、法占领当局于6月18日宣布在西占区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所谓“B”记马克,在西占区流通。这是正式分裂德国的第一个重大实际步骤。针对美国分裂德国的计划,苏联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进行反击。1948年4月1日,苏联占领军当局对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陆路交通实行限制措施,并从6月24日起全面切断了西占区与西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和货运,并宣布在苏占区与大柏林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所谓的“D”记马克。西方只好派大批飞机向西柏林空运,在西占区和西柏林之间架起了“空中桥梁”。同时,美英法也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东西方严重对峙,气氛非常紧张。这就是所谓柏林危机,它形成了战后美苏冷战的第一个高潮。经过美苏之间的斗争和妥协,1949年5月5日双方达成协议。从5月12日起,双方取消封锁。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6
柏林危机结束后,美国加快了分裂德国的步伐。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1948年9月20日的意志联邦共和国正式成立。同时,苏占区也积极筹建东德国家。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至此,德国正式分裂为两个国家。不久,联邦德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民主德国加入华沙条约组织,东西欧之间的分野也于此最后完成。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它在德意志民族的历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一页。由于德国位于欧洲中心,具有十分敏感的战略地位,所以它的分裂不仅关系着德意志民族的命运,而且牵动着整个欧洲局势的发展。
斯大林逝世后,东西方关系开始松动。1955年7月,苏、美、英、法四国首脑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德国统一和欧洲安全问题。西方坚持德国在不搞中立化、不搞非武装化、不退出北约的条件下,“经过自由选举”实现统一,企图把德国完全纳入西方联盟。苏联则主张承认两个德国存在的事实,分两个阶段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先让东西德以平等国家身份分别加入两个集团,各国承担和平解决一切争端,保证不使用武力的义务。然后取消两大集团,代之以包括美国在内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这个建议遭到西方国家的拒绝。
1957年,苏联首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此后又以西方忧心忡忡的“导弹差距”来恐吓欧洲,结果反被美国用作将核武器引进西德的借口。1958年3月,联邦德国议院通过了以原子弹武装西德军队的决议。苏联认为,一个经济上取得重大成就而又有原子武装的联邦德国对苏联和东欧是一个严重威胁。11月27日,苏联政府照会美、英、法政府,要求它们在6个月内撤走在西柏林的驻军,是西柏林成为一个在联合国监督下的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否则,苏联将单独和民主德国签订和约并把进入西柏林的通道交民主德国管理。此后,尽管在柏林问题上美苏之间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但双方的分歧依旧。
其间,出现了东德人逃往西德的高潮,1961年7月每周约达一万人。据西方统计,从战后初期到1961年夏天,约有350万人离开东德,其中不少是技术人员和专家。这不仅是严重的政治问题,在经济上和国防上也给民主德国带来严重的问题。1961年8月,华约成员国首脑会议支持民主德国提出的保卫首都和国家安全的措施——在西柏林周围的民主德国国境修筑一道墙。8月13日,苏联和民主德国在这一地区筑起一道高达13英尺的“柏林墙”。西方对此提出抗议,美国表示要不惜动用武力保卫西柏林。美苏双方出动坦克部队在柏林墙两边对峙,接着两国竞相恢复核试验,持续三年之久的第二次柏林危机达到高潮。
柏林墙巩固了德国的分裂,它再次说明,柏林是一个神经脆弱的地方,它发生的事情总要牵动整个欧洲的神经。
冷战期间,东西方关系有几个特点:一、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在西方就是反共色彩,并把反共和反苏结合起来。二、德国问题是东西方关系的焦点。两次柏林危机几乎使东西方迎头相撞,随着东西德分别加入两大军事集团,终于使德国的分裂局面合法化和固定化。三、集团间的对峙是东西方斗争的重要形式。四、东西方关系有时紧张到了极点,甚至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但美苏两国间没有发展成为“热战”。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两国几乎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只要一勾动扳机就会发生战争,两国搞的都是战争“边缘政策”,都是以讹诈对讹诈,但最后危机并没有酿成战祸,双方都避免爆发东西方直接冲突的全球性战争。


第三节   缓和时期的东西方关系
一、缓和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
70年代,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东西方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缓和代替了“冷战”。
缓和时期东西方关系的基本特点是:政治气氛比较和缓,东西方各国领导人特别是美苏首脑频繁接触,达成许多协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经济关系普遍得到发展,贸易往来有了很大增长,签订了各种长期贸易协定和科技合作协定,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合作形式;军事方面举行了一系列军备控制谈判,美苏之间达成了限制战略核武器协定。
缓和局面之所以出现,首先是由于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和美苏实力对比的变化。侵越战争的失败使美国遭到伤筋动骨的削弱。尽管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耗资3000多亿美元,伤亡几十万官兵,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一切武器,但得到的结果却是侵越战争从失败走向更大的失败。这从根本上削弱了美国来一维持侵略战争的基础。从1967年起美国全国的反战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连美国统治阶层也不能不承认侵越战争的失败。由于巨额军费开支,美国的经济日趋恶化,财政赤字扶摇直上,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国际收支逆差越来越大,美国国际金融霸主的地位也被彻底动摇。相反,苏联则利用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之机,加紧发展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经济上,美苏两国的差距大大缩短。军事上,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全力发展军事实力,全面扩展军备,实力增长很快。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的军事实力已赶上(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过)了美国。苏联还利用美国陷入越战之机加紧在世界各地渗透,美苏战略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东西方缓和的基础。
其次,西欧、日本崛起,它们已不再是美国俯首帖耳的小伙伴,而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戴高乐首先向“美国治下的和平”发起了挑战。联邦德国也提出了“新东方政策”。西欧在许多问题上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愿屈从美国,它们或批评美国的越南和中东政策,或微波美国意愿与苏联、东欧打交道。日本则在经济上同美国发生激烈的摩擦。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动摇了。
再次,第三世界的兴起。它们加强团结,联合行动,坚持反帝反霸斗争,使美国顾此失彼,陷于被动挨打的困境。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国际政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总之,到60年代末,国际政治力量经过激烈的分化组合,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东西方国家都在战略上和政策上作了新的调整。
尼克松上台后,提出了五大力量中心论,指出对抗的时代已经过去,谈判的时代已经来临。美国对其全球战略部署作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把以前的扩张战略转为收缩战略,将战略攻势变为战略守势,从亚洲收缩,从越南脱身。尼克松主义外交战略的主要特点是推行均势政策,而“实力”加“谈判”是维持均势,特别是美苏均势的主要手段。
同样,勃列日涅夫也把“缓和战略”作为苏联对外政策的“长期战略方针”。他在苏共24大上提出了以缓和为中心的六点和平纲领。这样,东西方关系逐渐走上了缓和的道路。而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则揭开了东西方缓和的序幕。
二、美苏关系的缓和
美苏关系的缓和是东西方缓和的重要体现。这种上,双方首脑进行了平凡的互访和接触,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军事上,双方签订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核武器协定;两国经济关系也得到较大发展,签订了许多经济技术协定。
三、欧安会和中欧裁军谈判
早在1954年,苏联就提出召开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但遭到西方国家的拒绝。到60年代末,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又一再提出召开欧安会的建议。西欧国家对苏联的建议做出了积极的响应。美国起初反对召开欧安会,但在欧洲出现要求改善东西欧关系的强大潮流面前被迫改变态度,以免被置于全欧会议之外。从1973年7月至1975年8月,欧安会分三个阶段举行。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通过了赫尔辛基最后文件。文件包括10项原则、7项条款和3项有关后续措施的规定。最后文件主要反映了东西方在苏联一贯坚持的欧洲各国边界“不可侵犯性”和西方历来鼓吹的“尊重人权”、“人员和文化交流”两个问题上的斗争和妥协。
欧安会是东西方化和的高潮,从东西方关系发展的态势来看,可以说是20年来欧洲形势发展的一个总结。
欧安会召开期间,1973年10月,除法国、冰岛以外的北约成员国和华约成员国举行了中欧裁军会议。由于双方都想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保持或争取优势,因而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但它反映了东西欧要求相互接触,关心欧洲地区安全的趋向,也可以作为东西方缓和的一种体现。
总的来说,在70年代,无论是美苏关系还是整个东西方关系,与冷战时期的封锁、隔绝、激烈对抗形成鲜明对比,东西方缓和对国际局势的改善和东西方关系的发展是有益的,它加强了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趋势,因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6
第二章 重要的战略问题——南北关系
第一节 南北关系的根源和实质
南北关系是指广大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多位于地球的南半部,所以通常被称为南方国家;而发达国家大多位于地球的北半部,所以通常被称为北方国家。但南北关系主要不是地理概念而是政治概念。
当代的南北关系问题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独立之前绝大多数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南北关系就是战前帝国主义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关系在战后的延续和演变。而南北关系的形成是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相联系的。二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整个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几乎所有原来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都获得了政治独立(战后独立的国家由近百个,加上战前独立的,共有130多个)。由于民族独立的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政治统治,恢复了国家主权,所以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个以所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为一方,以所有民族独立国家为一方的新的国家间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南北关系。
南北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关系,其他关系都是由它派生并为它服务的。南北经济关系包括商品交换关系、金融货币关系、资本输出输入关系、技术转让关系等。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仍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它们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从总体上看,南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第二,产业结构低级。第三,对外经济关系的依附性。
发展中国家这些基本经济特征是帝国主义控制、掠夺和剥削殖民地附属国的产物。战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但反映国际垄断资本利益的世界经济体系即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却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仍然是控制与被控制、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是一种不公正、不平等、不合理的关系,发展中国家依然受到旧的国际经济关系的束缚、限制和损害,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㈠国际生产体系中旧的国际分工。㈡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㈢国际金融领域的不平等关系。㈣技术转让中的控制与被控制。


第二节 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与南北谈判
一、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要使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从落后向先进转变,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过渡,对外经济关系从依附性向独立性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就必须改革和破除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1961年不结盟国家第一次首脑会议提出废除国际贸易不平等交换及稳定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等要求,开始涉及反对经济旧秩序的问题。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发表的宣言要求重建世界经济体系,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口号。在1974年4月召开的第6届特别联大上,第三世界国家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议。会议通过了“七十七国集团”起草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行动纲领》。指出,国际经济新秩序应是建立在所有国家的公正、主权平等、相互依靠、共同利益和合作的基础上的各国的经济关系体系,这种秩序将纠正不平等和现存的非正义,并且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日益扩大的鸿沟有可能消除,并保证目前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在和平与正义中稳步地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文件要求富国尊重穷国的主权和权益,考虑穷国的利益,对世界财富和收入进行公平的分配,保证在世界范围内对资源作合理的配置,使穷国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有平等的地位,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两份文件是发展中国家声讨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檄文,也是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纲领性文件。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目标是,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起公正、平等、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这个新秩序的基本特点是:⑴主权平等。⑵公平合理。⑶互利合作。⑷共同发展。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是:⑴要求改革旧的国际商品贸易制度,改善贸易条件,提高并稳定初级产品的合理价格。⑵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制,使发展中国家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发展基金,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的投票权,对重大国际金融问题有平等的发言权和决策权。⑶要求增加发展援助。⑷要求监督跨国公司的活动,确保发展中国家对本国资源的永久主权。跨国公司的活动必须受到所在国的法律约束,不能超越民族国家的管辖范围。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6
二、发展中国家维护经济主权和本国资源的斗争
战后以来,第三世界为改变不平等、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新型的南北关系,谋求民族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领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其中以维护石油权益的斗争、反对海洋霸权的斗争、保护原料资源的斗争最为突出。
1.维护石油权益的斗争。1960年9月14日,中东的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拉美的委内瑞拉在巴格达聚会,宣布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OPEC),决心以集体力量维护第三世界的石油价格。从此,石油输出国组织开始了收回油价决定权的斗争。第三世界产油国的斗争宣告了廉价石油时代的结束,向全世界表明,第三世界使本国自然资源的真正主人。
这次石油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具有极大的意义:
⑴大大增强了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实力,国际收支得到了很大改善。
⑵有效地孤立和打击了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美国。
⑶西欧和日本为了自身利益不顾美国的阻挠,纷纷与产油国进行对话,西方阵营分化加剧。
⑷大大鼓舞了第三世界的信心,加强了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南南合作。
2.反对海洋霸权的斗争。在产油国斗争的前后,拉丁美洲也掀起了反对海洋霸权的斗争。为了保护沿海的自然资源,捍卫合法的领海权,维护自身的安全,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同超级大国的海洋霸权主义进行了数十年的斗争。早在1947年,智利、秘鲁就率先宣布它们的领海宽度为200海里。此后,200海里领海权成了整个拉美国家斗争的焦点。这个斗争还广泛扩展到整个第三世界。1973年,第10届非洲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关于海洋法问题的宣言》,宣布沿海国家有权在其领海以外划定专属经济区,范围可达200海里。同年9月,第四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决议,支持沿海国家的要求。到70年代前半期,在110多个沿海国家中,已有80多个国家同意上述主张,这使美苏等少数国家陷入极度的孤立中。1982年,《联合国海洋公约法》以绝对多数票获得通过,公约规定,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领海主权和在领海外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权利以及对大陆架资源的主权。
三、南北谈判
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同发达国家进行对话和谈判,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开始认识到与发展中国家对话的重要性。在这种背景下,南北谈判拉开序幕。南北谈判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是南方国家制定政策、进行组织准备的阶段;70年代是南北对话全方位展开阶段;80年代以来,南北谈判陷入僵局。
1.60年代的南北谈判。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后,迫切要求改变旧的国际经济关系,实现经济独立。在南方国家的推动下,1964年3月召开了联合国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拉开了南北谈判的序幕。从此,南北谈判就成了联合国议程中的重要问题,南北谈判的进程不断发展和制度化。这一时期是南北谈判的初始阶段,第三世界开始通过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联合国贸发会议等,向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起了冲击,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为这一斗争作了组织准备。
2.70年代的南北谈判。70年代是南北谈判迅速发展的一个时代,出现了一个高潮,取得了一些成就。在这一过程中,“七十七国集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南北谈判的成就主要有:联合国贸发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生产和出口的条约;一些发达国家同意减免部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和表决权有所增加。其中最大的成果是《洛美协定》的签订。1975年2月,欧共体与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46个南方国家签订了一项贸易和经济协定,为期5年,在协定中欧共体做出了较大的让步。
3.80年代的南北谈判。与70年代也一样,80年代的南北谈判仍然主要体现在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上。不同的是,70年代南方国家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80年代情况则发生逆转,南方国家经济日益恶化,由攻势转为守势,南北对话陷入僵局。
1981年10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了一次关于国际合作与发展的会议,参加者有14个南方国家和8个北方国家的代表。这是自南北对话以来进行的第一次最高级会议。但由于美国的阻挠,会议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果。此后,美国对南方国家提出的一系列谈判要求以及联合国的呼吁都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态度,南北谈判陷入僵局。这一时期南北谈判的唯一成就是,欧共体与非加太国家间签署了第二个、第三个和第四个洛美协定。
四、南南合作
所谓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在集体自力更生的思想基础上,以互相尊重主权、平等互利和共同发展为原则,不断加强彼此间的经济合作。在南北谈判陷入僵局的情况下,南方国家开始了他们彼此间的合作进程。
1.南南合作的历程。
1955年4月,亚非25个发展中国家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了有名的万隆会议,这次会议最早确立了南方国家间经济合作的原则基础,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年代初,南方国家间开始成立一些原料生产和出口国组织,加强了南方国家间的政策协调。1961年,25个发展中国家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成立了不结盟运动组织,1964年成立了著名的“七十七国集团”,这两次会议和这两个组织是南南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除了这两大发展中国家国际在之外,这一时期还成立了一系列其他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如1960年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和“非洲国家咖啡组织”;1967年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1968年成立了“阿拉伯国家石油输出国组织”;1973年成立了“加勒比共同体”;1980年成立了拉美一体化协会;1981年成立了海湾合作委员会;1985年成立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此外还成立了“非洲花生理事会”、“非洲油料生产国组织”、“非洲发展银行”、“西非货币联盟”、“中非经济和关税联盟”、“东非共同体”等。
2.南南合作的局限性。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由于种种原因并不一帆风顺,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障碍,这些问题和障碍主要表现为:
第一,南方国家自身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南方国家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单一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国际分工不发达;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通讯等十分落后,从而为开展相互合作增加了难度。
第二,政治上的相互敌视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和共同发展。第三世界国家纷繁复杂,社会制度各异,加上以往的历史纠纷、领土争端、宗教冲突、部族矛盾等,第三世界国家间常常处于长期的敌对中,甚至彼此间战争不断。两伊战争、海湾战争、波黑战争、伊拉克战争、非洲大湖地区的战争等。
第三,发展中国家经济利益的不同制约了它们的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严重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各国所关心的具体利益不尽相同,石油输出国关心的是维护石油资源的主权、石油价格的决定权和石油收入等,新兴工业国则比较关心制成品出口市场、商品信贷以及汇率的稳定等,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国主要关心初级产品的资源开发、生产和加工等。这些利益的分歧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协调与合作。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7
第三节  冷战结束后的南北关系
一、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挑战
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苏联、东欧剧变后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加强了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压力和干涉,力图将西方的经济政治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发展中国家。某些西方国家甚至肆无忌惮地侵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干涉其内政。苏联解体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将安全战略的矛头对准第三世界,美国和北约制定了所谓北约“新战略”概念,将北约的行动范围扩大到北约成员国以外,特别指出将对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内部的冲突和纠纷进行干涉。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方国家所处的政治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语,更加不利。
经济上,⑴由于科技革命迅速发展,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⑵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贫困化进一步加剧。⑷发展中国家的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突出,南南差距在扩大,两极分化日益突出。这使发展中国家往往难以“用一个声音说话”。而西方发达国家则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支持某些国家打击另一些国家。
二、冷战后南北关系的主要方面
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问题成为世界角逐的主战场,以及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不断加深,南北关系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南北关系也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向政治、军事等领域扩展。冷战以来的南北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外债问题。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严重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各国所关心的具体利益不尽相同,石油输出国关心的是维护石油资源的主权、石油价格的决定权和石油收入等,新兴工业国则比较关心制成品出口市场、商品信贷以及汇率的稳定等,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国主要关心初级产品的资源开发、生产和加工等。这些利益的分歧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协调与合作。
2.发展援助问题。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大会曾做出决议,要求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把国民生产总值的0.7%作为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其中0.15%用于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援助,但是到1989年,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只有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法国达到了联合国规定的发展援助指标,美国只有0.15%,英国为0.31%,日本为0.32%,德国为0.41%,美国最低。1995年,经合组织的发展报告再一次指出,美国的发展援助比例最低。而且,在发达国家的援助中优惠性资金(如赠予、无息贷款等)的份额下降,非优惠性资金比重上升。发展中国家一再呼吁发达国家执行联合国决议,实现规定的目标,并要求:⑴增加援助数额;⑵援助不附加任何条件。但这些呼吁并没有得到发达国家的积极响应,而且在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后,发达国家的援助条件更加苛刻,援助国用经济援助手段对受援国施加政治影响的意图也更加毫不掩饰。欧共体明确将民主、人权确定为发展援助的必须条件,美国则进一步表示,实行多党制是美国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援助的前提。可以预见,今后南北双方在援助数额和援助条件方面的分歧和斗争将会继续下去。
3.军备控制问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过去意义上的东西方军备竞赛已不复存在,但第三世界的地区性军事冲突明显抬头,西方越来越关注第三世界的军事威胁,把避免核武器、化学武器、弹道导弹的扩散,避免地区性军事冲突升级或失控,作为国际战略的重点之一。据瑞典国际和平研究所估计,目前第三世界的军费开支约占世界军费开支的20%,全世界20支最大的武装部队中有15支是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美国已把限制核武器、化学武器和弹道导弹在第三世界的扩散列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总之,冷战结束以来,南北双方在军备控制问题上不断交锋。
4.环境保护问题。首先,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竞相到东南亚、中南美洲和非洲采伐森林资源,发展中国家的森林资源则遭到严重破坏。近几年来,全球森林面积每年以采伐2000万公顷的速度递减,其中热带雨林每年减少1100万公顷,日本进口的热带雨林原木占世界热带雨林原木总进口量的52%。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700万公顷耕地沙漠化,其中600万公顷成为沙漠。迄今,全球沙漠化面积已达40多亿公顷。更为严重的是,第三世界还是发达国家转嫁环境污染的对象。1986—1988年,发达国家向亚非拉国家输出的危险废物多达600万吨,亚非拉成了发达国家危险废物的堆放地核垃圾箱。发达国家还进行“环境侵略”,不断把一些污染严重而难以治理的产业向第三世界转移。第三世界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对环境的破坏也负有一定的责任。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贫困、饥饿和沉重的债务负担,不得不过分开发利用和廉价出卖自己日益贫瘠的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恶化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不论从总量还是按人均水平来看,发达国家在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上仍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环境恶化负有主要责任。例如,美国人口仅占世界人口总量的5%,但却排放了21%的二氧化碳,全世界每年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由2/3来自工业发达国家。为此,南方国家要求北方国家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承担起更多的义务。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环境会议”,通过了《21世纪行动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等文件。美国借口维护其国家利益,拒不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上签字,对落实《21世纪行动议程》所需的资金也没有任何承诺,在会上空前孤立。另外,小布什政府更公然撕毁了它已经签署的有关保护全球环境的《京都议定书》。
5.反毒品问题。毒品的原料种植地主要集中在亚洲的“金三角”、“金新月”地区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据联合国统计,1988年秘鲁、玻利维亚和哥伦比亚三国的古柯叶种植面积达35—36.5万公顷,其中玻利维亚和秘鲁的古柯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哥伦比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加工国,其可卡因产量几乎占世界产量的75%。近年来,位于泰、缅、老三国交界处的“金三角”和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边界的“金新月”的毒品产量迅速增长。“金三角”1989年的毒品产量达2000吨;而欧洲毒品市场上出售的海洛因有80%则来自“金新月”。世界毒品的消费市场主要在欧美发达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麻醉品消费国,美国消费的各种毒品占世界毒品总产量的65%。
目前,毒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贩卖和消费已形成一个盘根错节的国际性网络。全世界的非法毒品交易额每年达5000亿美元,仅次于军火交易,全世界吸毒人数约5000万。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有10万人死于吸毒。多年来,有关国家展开了规模不等的扫毒战,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收获并不十分大,吸毒、贩毒现象仍然广泛存在。
在反毒品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严重分歧。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根除毒品来源是扫毒的关键,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认为,毒品泛滥的主要原因是欧美地区,尤其是美国有巨大的毒品需求,从而刺激了毒品的生产。为了彻底消除毒品的非法种植和生产,第三世界国家提出把扫毒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支持毒品生产国以其他经济作物取代毒品原料的种植,解决依赖种植毒品的农民的生计问题,要求发达国家提供援助。
三、南北关系的前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北对话陷入僵局,第三世界提出的在联合国举行谈判和一揽子解决方案的要求均未得到发达国家的积极响应。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力图维护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对第三世界改革国际经济旧秩序的要求持僵硬态度,南北关系的改善受到严重挫折。今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南北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控制与反控制、干涉与反干涉仍将是南北之间的主要矛盾,南北矛盾会进一步加深。发展中国家应当不断推进南南合作进程,以南南合作来促进南北对话,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7
第三章  “富国俱乐部”  ——西方发达国家间关系
第一节 美国与西欧的关系
战后初期,西欧的严重困难和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促使美欧之间结成了大西洋联盟,50年代中期以后,西欧各国经济实力开始恢复并走向联合,逐渐对美国产生了离心倾向。60、70年代,欧共体的迅速发展、法国西德独立外交政策的提出逐渐导致了美欧同盟的分化。这种分化在80年代曾一度改善,但90年代以来,美欧关系逐渐进入一个合作与矛盾并存的调整时期。
一、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大西洋联盟是战后初期国际局势和国际斗争的产物,是美欧相互需要的结果。
作为二战中唯一没有遭受战火破坏的交战国,美国在战争期间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在战争中大发战争横财,战后一跃成为拥有西方世界一半工业产量、三分之一出口量和四分之三以上黄金储备的超级强国。它一度还垄断了曾被认为“足以改造世界命运”的原子弹。在海外占有大量的军事基地和托管地,并对许多国家拥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在雄厚的势力基础上,美国的政治野心急剧膨胀,称霸世界成为其首要战略目标,按杜鲁门的话说:“全世界都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为此,美国力求控制对其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欧洲,利用西欧来增强遏制苏联这一主要对手的力量。
除了称霸和遏制苏联的因素外,经济考虑也是促使美国与西欧结盟的重要因素。出于避免经济衰退的考虑,美国也不得不拉拢西欧,在西欧这一经济基础良好、市场广大、需求又十分紧迫的地区为过剩商品和资金寻找出路。
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动力推动美国在1947年前后逐步形成了以支持西欧的复兴与联合,进而促使其与美国紧密合作为要点的大西洋联盟政策。
在美国采取主动的同时,处于困境中的西欧各国也有着向美国靠拢的强烈愿望。战后,西欧各国在经济和政治上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中。为此,各国在经济和政治上都需要美国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大西洋联盟就具备了充分的现实性。大西洋联盟的形成是从美国在经济上援助西欧开始的。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马歇尔计划”。
在以经济援助笼络西欧的同时,美国还致力于在西欧建立服从于本国战略利益的政治与军事集团。杜鲁门表示:“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西欧鉴于自身力量不足,也希望借助美国防止德国东山再起和与苏联抗衡。为此,在美国支持下,1947年3月,英法两国在顿刻尔克签署了英法同盟互助条约,率先确立了两国在战后的战略同盟关系。1948年3月,在英法同盟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布鲁塞尔条约组织,这是一个以军事同盟为核心,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的西欧集团。这一集团名义上是防御德国,但实际上却是针对苏联。经过反复磋商,1949年4月4日,12个西方国家正式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1955年5月5日,美国又将西德拉入北约,最终建成了以美国为主导、囊括了西欧主要国家的大西洋联盟。
二、西欧的联合与美欧关系的发展变化
50年代中期以后,美欧势力对比发生变化,西欧各国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日益走向联合,实力重新开始增强,美国则因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实力相对削弱。适应这种变化,美欧关系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变化时期。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失败不仅使美国的政治威信遭到沉重打击,而且给它的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实力地位的下降,使美国失去了控制盟国的最有效的手段。
与美国的情况相反,50年代以后,西欧各国在美国的经济援助下经济状况逐渐好转,实力逐步恢复。
实力对比的变化造成了美欧同盟关系的分化和内部裂痕的扩大。西欧不再单纯依附于美国,而是日益注重提高自己的地位,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美欧关系的这种变化在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美欧经济矛盾日趋上升。美欧经济矛盾最初出现于60年代初期,集中于货币、投资和贸易三大领域。
第二,西欧走向联合并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1951年,在“舒曼计划”的基础上,西欧6国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将成员国的煤炭和钢铁工业置于同一机构的管理之下。1957年,6国有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1967年7月,三个组织合并为统一的欧洲共同体,成为实力最强大的区域性经济组织。
欧共体成立后发展十分迅速。虽然其内部各国基于不同的利益考虑时有争端,但在10多年的时间里其成员国由最初的6国扩展为80年代的12国,先后形成了同一的关税同盟,实施了共同农业政策,初步建成了一个商品、资金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欧洲共同市场。70年代以后,又开始向统一的货币体系方面迈进。到79年代末,欧共体在国民生产总值、外资总额、黄金外汇储备方面均超过美国,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经济对手。此外,欧共体还加强了政治合作,将每年两次的外长会议定期化,成立了欧洲理事会,选举了欧洲议会,开始作为一个新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并逐渐在对苏政策、中东政策等问题上同美国唱反调。
第三,法国和联邦德国提出独立的外交政策。
70年代以后,美欧同盟关系进一步变化,双方从战后初期的“主从关系”、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分化竞争关系”逐渐演变为70、80年代的“平等伙伴关系”。标志着这种新型关系确立的,是“新大西洋宪章”的制定。
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以后,意识到美欧关系已经出现一种裂痕。为此,上任之初他就出访西欧5国,提出了建立美欧伙伴关系的口号。1973年4月,基辛格宣布该年为美国的“欧洲年”,建议美欧共同制定一份“新大西洋宪章”。在美国的一再倡议下,1974年6月,除爱尔兰之外的欧共体8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约15国首脑共同签署了被称为“新大西洋宪章”的“大西洋关系宣言”。宣言强调,美欧间要在“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之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
“伙伴关系”建立以后,美欧关系与60年代相比有所改善,逐渐形成了军事上和政治上相互依存和相互配合、经济上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新态势。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7
三、调整中的美欧关系
进入90年代,随着苏联的瓦解,西方发达国家的实力在当今世界的领先地位进一步突出,国际影响力急剧上升。但由于共同敌人的消失,美欧之间虽然总体上还继续保持着战略同盟关系,但其纽带已大大松弛,相互间的矛盾和摩擦也远比过去复杂和激烈。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特别是从1992年起,美国经济经历了一个长达8年的持续增长时期,既超过了几十年前的“德国奇迹”,也超过了“日本奇迹”。在实力基础上,美国重新确立起领导“世界新秩序”的战略目标,在它看来,“在世界各国中,只有美国同时具有道义上的声望,也具有维持着一声望的手段。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护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继续把美欧关系放在重要位置,强调“集体安全依然是美国的战略中心”,美欧联盟和伙伴关系至关重要。只不过这种关系的要点是使美国“在平等的伙伴关系中居于领导地位”。
联合的欧洲90年代以来的发展也十分引人注目,虽然每一个单一的欧洲国家经济实力都远远不及美国,但作为一个整体,欧共体的实力却十分强大,在一系列重要经济指标上甚至超过美、日成为世界第一。同时,欧共体内部的一体化进展也十分迅速。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标志着欧洲经货联盟最终形成。2002年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的货币,各国货币退出历史舞台。1995年1月1日,欧盟接纳瑞典、芬兰和奥地利,其成员增加到15国,随着欧盟东扩进程的启动,到2004年5月1日,将有10个国家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将进一步增加到25国。欧洲联合的扩大和发展史欧洲的政治雄心随之增强,力图“承担其他的全球责任,以一个声音说话、行动一致”,并“使未来的欧美关系成为平等的伙伴关系”。显然,相近的实力地位和战略目标必然导致美欧关系呈现出与过去极不相同的态势,开始进入一个矛盾进一步增多、摩擦进一步加剧、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调整时期。
在政治方面,应该肯定,美欧之间仍会以合作为主。尽管苏联这一共同的敌人以不复存在,但由于其继承者俄罗斯继续被视为潜在的威胁,同时冷战结束以来欧洲地区性冲突明显增多,欧洲的安全和稳定仍面临重大威胁,因此美欧联盟仍有存在的必要,欧洲的安全仍离不开美国的保障。但是,同过去相比,美欧政治关系中各行其是,甚至互相拆台的现象更为显著。如在波黑冲突、北约东扩、科索沃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等问题上,欧洲与美国的立场明显不同,甚至几乎反目。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上,美欧间也存在重大分歧。特别是在重建欧洲安全机制以及美国在这一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上,双方分歧更大。看来,美欧在欧洲未来安全体制上的分歧将会进一步加大,在由谁来主导未来欧洲安全的问题上,美欧将有可能彻底分道扬镳。
经济方面,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双方的经济关系则表现唯一矛盾和摩擦为主要景观。
文化方面。冷战后,美欧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实际上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总体上看,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同属于西方文化,向全世界传播西方的民主制度、市场经济模式和人权价值观念使它们共同的战略目标,它们也都怀有强烈的改造世界的使命感,充满狂热的“布道”、“传教”感情。但美国的文化中拥有更多的强权和霸道色彩,更多的是以实力为基础,用拳头说话,因而遭到各国不同程度的反感和反对,而欧洲文化中带有更多的人道和普世色彩,人情味较浓,更容易被人接受。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它们在对外政策上的不同和矛盾,也使得二者在许多问题上不可能站在同一个立场上。
总之,未来美欧关系的主调仍是合作与斗争并存,但斗争的一面将不断上升,合作的一面将不断下降。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7
第二节 美日关系
在很长时间里日本是美国的“小伙伴”,依靠美国提供安全保障。20世纪60年代,日本创造了经济奇迹,迅速上升为西方第二大经济强国,此后日本于70年代初提出了“多边自主外交”的口号,在强调与美国的同盟关系时力争更多的外交自主权,同时在经济上日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加快了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日美关系成出现了前景不明朗的状况。但随着美国经济的重新崛起和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以及美日对中国迅速强大的担心,美日重又在政治和军事上接近和联合起来。
一、美日安保体系的建立
美日安保体系建立的前提是美国对日本的单独占领。
为了有效地控制日本,占领初期美国在日本一度采取了较严厉的管制措施,按西方模式实施了大规模的民主化改革。这些改革措施有:解散军队,逮捕战犯和整肃军国主义势力;修改宪法,变绝对天皇制为相对天皇制,确立议会内阁制,规定日本永远放弃战争权力;解散作为日本军国主义经济后盾的财阀集团;取消秘密警察,国家神道分离;教育自由主义化;在农村推行农地改革等。这些改革尽管并未彻底贯彻,但推动日本走上了民主化的道路,同时也为日后长期的美日主从关系创造了条件。
冷战爆发后,适应美国全球遏制战略的需要,美国逐渐改变了过去压制日本的做法,转而对其加以重建和扶植,使之成为太平洋地区美国最大的战略基地。1951年,美国抛开新中国在旧金山召开了片面的对日和会,9月18日48个国家签署了所谓“对日和约”,一方面确认日本重新获得国家的政治独立,同时又规定外国武装部队在缔结双边或多边条约后可以在日本领土驻扎,实际上确认了美国在日本驻军的合法性。在旧金山和约签字后仅仅5个小时,两国就签署了“美日安全保障条约”,规定美国可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军队,用于“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和日本免受外来武装进攻之安全”,“也有权镇压日本国内爆发的大规模暴动与骚乱”。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日美安保体系的正式确认,从此,日本便被牢牢地帮在了美国的战车上,日本在获得美国提供的军事安全保障的同时,不得不在政治和外交上追随美国。
在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日本政府也要求在维护日美安保体制的前提下,修改日美安保条约,提高日本在日美同盟中的地位。1960年1月,日美两国在华盛顿签订了“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对日美安保体制作了一定的修正和调整。
二、日本的雄心——从经济大国到政治大国
从1946年起,日本开始走上艰难的经济恢复之路。在恢复经济初期,日本实行了以牺牲其他产业为代价的超重点倾斜生产方式,将经济稳定和恢复的赌注押在煤炭和钢铁两大工业上。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战争期间美国向日本进行了大量持续的军事订货,这强有力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增长。1951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恢复到战前平均水平,1955年超过战前39%。从1955年开始,日本经济进入起飞和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60年代后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经济奇迹。从1968年起,日本的经济实力超过西德,成为西方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经济上的巨大成功使日本逐渐树立起政治雄心,从70年代起,日本开始改变战后长期在国际事务中采取的低姿态,试图在经济大国的基础上争当政治大国。1972年,日本田中角荣首相首次提出以提高日本国际政治地位为目标的“多边自主外交”,强调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日本的国家利益自主决定外交政策,逐步承担与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国际责任。自田中之后,79年代的历届日本政府都提出过类似的政策主张。与此同时,日本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出现了重大调整,积极恢复和发展了日中友好关系,巩固和扩大了同亚太地区各国的经济和政治联系,首先倡导了“环太平洋合作构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日美关系的重大变化。
20世纪70、80年代美日关系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在日美同盟中的地位日渐提高,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最大的战略伙伴和盟友。进入80年代,日本全力加强了与美国的政治和军事合作,日本自卫队将防卫范围扩大到了1000海里,防务开支年均增长7%,突破了占国民生产总值1%的传统限制。此外,日本自卫队还积极与美军展开联合军事演习,制定联合作战计划。
三、美日经济关系与经济摩擦
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发展与美国的大量援助和多方扶持密不可分。1950—1967年间,日本除接受美方大量的军事订货外,还先后从美国引进27亿美元资本,占其引进外资总额的66%。1950—1970年间,日本还从美国获得了4619项新技术,为日本经济的腾飞和技术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5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发展,美日经济关系开始呈现出摩擦和协调并存的态势,与双方不断加强的军事政治同盟关系形成了鲜明对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⑴实力对比的变化是根本因素。⑵除客观因素外,主观上美国对日本的不满情绪也在逐渐加强。⑶日美经济摩擦还与日本在与美国分享经济权利方面信心逐步增强有关。
日美经济摩擦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当时处于经济起飞初期的日本利用本国劳动力相对廉价的优势,大力向美国输出日用小百货、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则在国内生产商的要求下宣布对这些商品实行进口配额制度,这是战后美日双方首次贸易摩擦。60年中期以后,双方在投资、贸易、货币领域的矛盾均有所上升,摩擦开始呈激化之势。
进入80年代,日美经济摩擦从以前的局部和间歇性矛盾扩大为在经济的各个方面频繁发生的“综合摩擦”。而且在运用经济手段难以平衡美日贸易逆差的情况下,美国开始动用行政手段,以经济制裁相威胁迫使日本让步。
应该看到,在美日经济关系方面,日本对美国的依赖始终远远大于美国对日本的依赖,这使得日本在两国发生经济摩擦时不得不始终以维护日美战略关系为重,采取妥协和息事宁人的让步政策。加上美国也十分需要借重日本的经济实力为其全球战略服务,因此90年代以前的美日经济关系总体上是以协调为主。
四、冷战结束以来的美日关系
战后持续40多年的美日战略同盟的重要后果之一是,日本凭借美国的军事安全保护得以放手发展经济。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增长的步伐开始放慢,尤其是1992年以后更是处于所谓“综合不景气”状态。
实力地位的变化,加上苏联瓦解后共同敌人的消失,给持续40余年的日美战略同盟造成了巨大冲击。美国不再需要日本作为对付苏联的战略基地,日本由于安全威胁的减弱对美国的依赖性也大大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大大松弛了冷战后初期连接日美两国关系的纽带。但随着美国将中国和俄罗斯确定为其潜在的竞争对手,将遏制中俄、称霸世界作为其未来战略的重点,日本的作用又重新凸显出来。
20世纪90年代一开始,日本就提出了修改宪法、加入联合国维和行动、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更大的政治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以实力为基础、立足亚洲、走向世界的战略步骤,处处以亚洲代言人和世界强国的身份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扮演重要角色。1991年,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明确表示:“西欧和日本同美国一样,作为应发挥主要作用的国家显得越来越重要。”
但是,美国对日本的政治大国态度并不积极,美日政治关系出现了越来越不和谐的声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互间的不信任和不满情绪日益上升。二是防务矛盾日益加深。
除政治和安全方面的矛盾外,经济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是当前美日关系中最大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克林顿上任以来,将经济安全列为外交政策的首要支柱,从而导致双方经济矛盾进一步激化。首先,在美国对日贸易巨额逆差这一焦点问题上。其次,美日金融摩擦进一步激化。再次,高科技领域的摩擦愈演愈烈。
90年代美日关系的动摇和矛盾的加深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两国长期的合作和联盟,但应该看到,日本还远远不足以成为美国的全球对手,尤其是政治和军事方面更是如此。整体上讲,在可预见的将来,美日关系仍将以合作和协调为主,矛盾和摩擦将始终被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7
第三节  战后发达国家间关系的特点
战后美欧日同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与冷战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间经济联系的空前加强是密不可分的。美国实力的相对突出及其拥有的足以给欧洲、日本提供安全保障的能力保证了同盟关系的相对稳定性。而且,十分引人注目的是,自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之间第一次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没有发生战争和武装冲突。战后西方发展国家建国心中的这些重要现象,反映出一些显著的特点。
一、共同对手下的联合
战后西方同盟关系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于它们是在面临苏联的崛起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联合起来的。西方阵营是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它在战后初期形成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没有苏联的崛起及其被西方各国视为共同的敌人,很难想象它们会联合起来成为一个对外一致的政治和军事集团。此外,在整个冷战期间,西方联合态势的强弱也受到苏联这一共同对手威胁大小的巨大影响。
二、与力量对比变化相适应的控制与反控制
西方联盟的形成也与战后美国实力的相对突出有着密切关系,正是在美国的主导下,曾经互为对手、相互矛盾和斗争达数百年的西方各国才得以在“保卫自由世界”的旗帜下走上联合的道路。同样由于这一点,也使西方联盟内部始终存在着与各国实力相适应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这种斗争也构成了战后发达国家间关系的重要特点之一。
战后初期,美国凭借其绝对超强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制定了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遏制苏联,也有必要控制西欧和日本,将其纳入自己的战略轨道,使西欧和日本不再构成对美国地位的挑战,同时利用它们作为抗衡苏联的前沿阵地。
然而,随着西方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其联合的程度也呈现出不同的态势。为了提高各自的国际地位,西方联盟在战后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充满着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随着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和西欧、日本实力的增强,这种斗争日趋激烈。
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西欧、日本经济实力的恢复和迅速发展,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更加显著,各国不顾美国立场而自行其是的事例比比皆是。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各国实力对比的进一步变化,这种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进一步得到强化。
三、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
除政治关系方面的特点外,经济上战后西方发达国家间关系的最显著特点是,它们在经济上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这一点也是战后西方阵营得以形成并始终充满矛盾和摩擦的重要原因。
四、行之有效的内部协调与磋商机制
二战以后,尽管国际社会仍然战争不断,在40多年的冷战时期全世界共发生了170多次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社会主义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等都先后发生国直接的武装冲突。只有发达国家间较成功地避免了战争,成为各类国家集团中最稳定、合作程度最高的一个。而发达国家之间之所以能取得这种成绩,除了共同面对苏联的威胁之外,还在于他们内部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协调与磋商机制。
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形成的协调与磋商机制是全方位的。从层次上看,包括:㈠共同的协调和磋商,即在对待全球性事物或共同关心的事物时采取一致行动;㈡多边的协调与磋商,即就西方内部需要解决的军事、政治和经济问题举行的协商和磋商;㈢双边的协调与磋商,即两国在发生矛盾和摩擦时采取协调行动;㈣一国主动采取克制和和解举措,即出于更高的利益考虑,在与别国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冲突时主动妥协。从渠道和方式看,主要包括:㈠全球性渠道,西方各国常常通过联合国、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世界性组织协调彼此的立场,化解矛盾。㈡国际会议和多边谈判。每年定期举行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北约部长理事会等都有效地协调了各国的政策和行动。㈢领导人的互访和双边谈判。这是战后西方各国最常采取的协调和磋商行动,它使许多过去可能导致两国兵戎相见的矛盾得以在谈判桌上解决。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7
第四章   巨龙腾飞——中国在国际舞台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东方巨龙已经觉醒。中国外交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中国顶住了超级大国的压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它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日益密切、日益广泛的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经济、贸易、文化往来,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它坚决支持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斗争,对争取维护民族独立、捍卫世界和平、加速经济发展、促进人类进步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为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第一节  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脉络
一、新中国独特的外交风格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从此,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新纪元,中国外交也开始了新的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战后国际关系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对战后世界政治结构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就同鸦片战争以来历届中国政府推行的屈辱外交、投向外交彻底决裂。40多年来,中国外交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领导下,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并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外交风格。主要有:
第一,不畏强暴,坚持原则。这特别突出地表现在同美国和苏联的霸权主义斗争及坚持一个中国,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等问题上。
第二,伸张正义,爱憎分明。中国总是站在被压迫、受侵略的国家和人民一边,坚决支持他们争取民族独立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第三,注重信义,说话算数。中国外交历来以信为本,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始终重视履行同别国达成的各项协议。
第四,求同存异,平等待人。在对外交往中,中国领导人总是以平等的身份,协商的口吻同别人磋商,不强加于人。
第五,审时度势,通权达变。能够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顺应时代潮流,把原则性和灵活性巧妙地结合起来。
中国在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的基本国策;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二、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阶段
根据中国对外战略重心的转移,40多年来中国外交大致经历了一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50年代末。其战略重心是联合苏联,反对美国。为了同旧中国的投向卖国外交彻底决裂,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毛泽东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大外交决策。
第二阶段,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这是中国外交经受严峻考验的阶段。我们的战略重心由联合苏联反对美国,转为既反对美国又反对苏联。在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美国和苏联的严重威胁。在反对美国和苏联霸权主义的同时,中国大力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全力支持印度支那三国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支持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并且通过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原则同一系列国家签订了边界条约,圆满解决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但在后期,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出现了重大失误,同不少国家发生了外交纠纷,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
第三阶段,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这是新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时期,战略重心是联合美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在外交上推行“一条线”战略方针。中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同日本恢复了邦交并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国还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第四阶段,从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这是中国外交出现崭新局面的时期。我们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努力创造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对外政策作了重大调整:第一,改变了对国际形势的估计,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作出了新的科学论断;第二,改变了“一条线”的战略策略,不与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构想,进一步加强独立自主地位;第三,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论亲疏,不以哪个大国划线,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第四,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圆满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第五,实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把它作为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由于实行了这些调整,我国外交出现了崭新局面,中美、中日关系继续向前发展,中国与苏联和东欧国家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国与第三世界的团结进一步加强。
第五阶段,80年代末以来,面对国际风云的巨大变化,中国坚决顶住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在经济、政治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赢得了极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7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独立自主外交的发展与完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在继续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同时,根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国内任务的需要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使我国的对外关系出现了新局面,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为加速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也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共同解决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做出了新的科学论断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国曾过分强调战争的不可避免性,认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要准备早打、大打,不仅要准备打常规战争,而且要准备打核大战。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了新的判断,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思想。这是一个意义十分重大、影响极为深远的战略决断,它为我党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邓小平作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第一,当今世界上有资格大世界大战的只有美苏两家,它们拥有大量核武器,足以消灭对方多次,处于“恐怖平衡”中,这是他们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第二,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第三,美苏两国争夺战略要地,进行战略部署,受到各方面的反对和牵制,它们发动的侵略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第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大大削弱了爆发世界大战的根基;第五,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邓小平提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新办法,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二、改革开放以来独立自主外交的新特点
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基石,也是新中国外交思想的核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在国内进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有了很大发展,更加成熟,更加完善,具有更鲜明的特点。
首先,两极格局解体以前,国际关系的重要特点是两个超级大国通过各种条约成立对立的军事集团、控制各自的盟国、进行激烈的争夺。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不仅不依附于任何大国的压力,也不同任何大国结盟,不同它们建立战略关系。这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新发展。
其次,在国际关系中不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来决定亲疏好恶,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重大国际事件,按照事物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做出判断,决定对策。在国际事务中坚持正义,主持公道,不迁就于一时的事变,不拿原则作交易。
再次,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同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经济交流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这是我们的外交领域更加扩大,外交内容更加丰富。
三、建立新型的党际关系
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独立自主地处理和发展同其他兄弟党的关系,坚决抵制和反对“老子党”的控制和指挥。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也存在一些把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强加于人的做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了建立新型党际关系的准则:“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这些原则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政党的理解和支持。
四、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香港和澳门问题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庄严宣布,香港、澳门是中国领土,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为了实现香港、澳门的回归,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经过谈判,在1984年和1987年分别与英国和葡萄牙签署了联合声明,圆满解决了香港和澳门的问题。1997年和1999年,香港和澳门已顺利回到祖国的怀抱。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对外政策的调整,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更加充实、更加完善,它为中国外交开创了崭新的局面,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合作,促进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8
第三节  中国同各国关系的发展
一、中国同美国、苏联关系的演变
如何处理与美国、苏联的贡献。是当代中国外交的最大课题。
40多年来,中美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政府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企图把社会主义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在政治上进行遏制和孤立;在军事上进行包围和侵略;经济上进行封锁和禁运。针对美国的反华政策,我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中国倡导并积极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许多国家冲破美国的阻挠与中国建交。在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着美国遏制、孤立中国的政策彻底失败。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的军事、经济政策也完全失败。在中国的倡议下,从1955年之1970年,中美双方进行了136轮大使级会谈,但由于美国缺乏诚意,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1969年尼克松上台后,调整了美国的对外战略。1971年7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28日,两国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尼克松访华和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的敌对状态。1979年1月1日,中美双方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建交后,两国关系得到较大发展,双方领导人互访频繁,双边的经济、政治关系发展迅速。但在台湾问题上,两国关系仍存在很大障碍。1979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实质上继续把台湾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公然违背两国共同达成的协议。两国关系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售台武器问题。经过谈判,双方于1982年签署了“八一七公报”,美国承诺逐步减少直至完全中止向台湾出售武器,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且美国一再违背“八一七公报”,不断扩大对台武器出口的规模,提高武器质量。
1989年“六四事件”之后,美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宣布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中止两国领导人的接触,并在人权等问题上大肆攻击中国,使两国关系严重受挫。中国为发展中美关系做出了不懈努力。1992年以后,中美关系逐步恢复正常化。
中苏关系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过程。50年代上半期,两国关系是友好的。苏联第一个同中国建交,政治上两国结成了同盟;经济上两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苏联对中国进行了大量援助。1956年苏共20大之后,中苏两党在一系列理论问题上出现了较大分歧;1958年苏联提出的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主张遭到中国的拒绝,两国关系出现阴影。以后,在中印边界冲突中,苏联公然站在印度一边对中国进行指责。1960年,苏联宣布撤回在中国帮助建设的全部专家,撕毁了中苏两国政府签署的12个协定和300多个合同。中苏关系宣告破裂。此后,两国边界不断爆发武装冲突。苏联在中苏、中蒙边界屯兵百万,对中国的安全形成了巨大威胁。同时,苏联还着手组织反华包围圈,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并出兵入侵阿富汗。中国则实行了“一条线,一大片”策略,以图组成国际反霸统一战线。双方进行了进展激烈的对抗。
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发表塔什干讲话,表示愿意改善中苏关系。中国政府也对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改变了过去的“一条线”策略,希望与苏联改善关系。中国提出了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问题,要求苏联必须解决。1986年7月,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发表讲话,表示接受中国的要求。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标志着中苏关系的正常化。
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中国与俄罗斯顺利实现了从中苏关系到中俄关系的转变,并且经过谈判解决两国的边界问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国与独联体国家和原东欧各国的友好关系也得以保持和发展。
二、中国与日本、西欧各国关系的发展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有着两千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相当长时间内,由于日本政府追随美国、亲蒋反华,中日关系处于不正常状态。在民间交往的促动下,1972年中日关系开始出现转机。9月田中首相访华,29日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结束两国的不正常状态,日本政府对过去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不幸和重大损失表示深刻反省。日本政府承认中华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此后,中日关系发展迅速。日本目前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由于日本政府在对过去侵华战争、日台关系和钓鱼岛等问题上一再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因此两国关系存在很大的阴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国与西欧国家关系的局面没有打开。1964年1月法国同中国建交,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西欧国家。70年代,由于中美关系的解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西欧国家基本上结束了他们的殖民统治,这位中国普遍与西欧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扫清了道路。中国与西欧国家出现了建交高潮,形成了既大力发展这种合作又迅速扩大经济交往的新局面。1975年,中国与欧共体建立了外交关系。80年代,中国与西欧各国的关系继续发展,双方高层互访频繁,经济合作发展迅速。1989年“六四事件”后,西欧国家跟随美国宣布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使中国西欧关系受到损害。从1992年后,西欧逐步解除了对中国的制裁,双方的关系在以前基础上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8
三、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
中国是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地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不断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40多年来,在处理同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的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传统:第一,坚定不移地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正义斗争。第二,中国绝不为自己本国本民族的眼前利益而牺牲第三世界国家的根本利益。第三,中国不仅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取得政治独立,而且大力帮助他们发展民族经济,取得积极独立,把帮助第三世界国家摆脱贫困作为自己的任务。第四,中国在与第三世界的交往中,总是力戒以大国自居,始终坚持平等相待的原则。第五,中国十分珍惜和大力维护第三世界的团结,认为这是第三世界国家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
80年代以来,除了继续发扬过去好的传统外,我们同第三世界的关系又有了新发展。首先,我们在处理与第三世界的关系时,不再以某个大国划线。其次,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同第三世界国家的交往中大都采取单方面提供援助的方式,但由于中国本身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因此局限了我国与第三世界国界的经济合作。80年代以来,我们在向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的同时,强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双向互利的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再次,改变了中国共产党过去没有同第三世界国家民族主义政党建立党际关系的做法,积极发展同他们的关系。


第四节   在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在联合国中努力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在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上,中国始终坚持原则,伸张正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公正、合理解决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作了不懈努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举世瞩目。
中国在联合国努力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坚决支持有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担任联合国秘书长。中国积极促进地区热点问题的合理解决,在柬埔寨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等问题上也都严格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法准则,积极促进问题的合理解决。中国还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持和平行动,认真参加联合国的裁军行动。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及有关国际机构关于裁军问题的审议和谈判,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合情合理的裁军主张,为促进军备控制和裁减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二、大力加强和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加多边经济领域的活动,恢复了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参加了亚洲开发银行以及联合国所有的下属经济委员会、发展业务机构和积极性专门机构的活动。从1986年起,中国为恢复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作了不懈的努力,并于2002年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在多边经济活动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友谊的旗帜,按照“有给有取”的方针,努力开拓和开展多边经济合作,谋求解决国际经济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
三、积极参与亚太区域的合作活动
亚太地区是当今政治上比较稳定、经济增长最快、发挥最有活力的地区。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地区性冲突的逐步解决,以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一体化趋势的推动,亚太地区的区域合作也得到迅速发展。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成员,中国积极参与了亚太区域合作。
中国关于亚太经济合作的主张主要有:第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之间有许多差别,但共同的经济利益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应继续坚持促进区域经济合作这一宗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求同存异。第二,该组织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经济多元化,区域经济合作的活力在于把这些多样性变为互补性,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方式符合客观现实,有利于挖掘合作潜力。第三,组织推行机制化的进程应循序渐进,同各成员国的意愿相一致,适当照顾发展中成员国的利益和要求。第四,组织应继续坚持开放性的原则,不仅要在内部相互开放,而且要求对其他区域合作组织开放。第五,该组织不能也不应代替区域内其他合作组织和机构,它们之间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8
第五章  国际竞争的主战场——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是国际社会政治生活的物质基础,是影响和决定世界一切问题的最终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并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冷战结束后,世界仍充满激烈的竞争和矛盾,经济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国际战略和国际关系的重点,世界主战场转向经济领域。
第一节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战后经济恢复时期(从大战结束到50年代初);经济迅速发展时期(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滞胀”动荡时期(从79年代初到80年代初);缓慢增长时期(从80年代至今)。
一、经济恢复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许多国家蒙受了巨大损失,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因此,战争结束后,除美国之外,许多国家都经历了一个经济恢复时期,美国则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凭借其经济实力,确立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1.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呈现出一片萧条景象。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遭受了巨大损失。
二、经济迅速发展时期
50年代初,世界经济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的基础上进入了一个经济加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持续了20年,其发展速度之快,持续时间之长是历史上罕见的。西方经济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作战后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但这一时期经济增长世纪不平衡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中发展原因也有所不同。
1.在这一时期,西方发达国家每年平均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3—5%,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18年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2—3%,战后这20年的经济增长率要比战前高出一倍以上。就其原因,主要有:首先,战后相对统一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其次,科技革命为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国家全面调节经济,促进了经济高速增长。最后,廉价的能源和原料供应是战后西方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条件。
2.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经过战后经济恢复时期后也实现了一段时期的经济快速增长。这一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弊端尚未充分暴露,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为苏联提供了一个迅速扩大而且稳定的国外市场,东欧国家的经济建设也得到了苏联的援助,从而对东欧经济的快速发展期到了一定作用。
3.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比较快。原因是:首先,战后一大批民族国家获得政治独立,解脱了原宗主国对它的超经济剥削,并采取了种种有利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民族经济。其次,一些发展中国家获得政治独立后原来的一些宗主国为了保持与原殖民地、附属国的经济联系,增加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和资本输出,客观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再次,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仍处于与西方发达国家垂直分工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它们的经济发展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很大。
三、“滞胀”动荡时期
进入70年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巨大转折,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一度高速增长的阶段结束了,进入了一个普遍性的“停止滞胀”阶段,前苏联与东欧国家也大大放慢了积极作战高速度,广大发展中国家虽然一度保持了相对高速的增长,但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中。70年代后半期经济增长速度也开始放慢,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低速发展和激烈动荡的时期。
1.西方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仍然是决定性的,造成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大转折的主要原因有:首先,国际环境的恶化。其次,西方发达国家内部经济条件的变化。再次,发展中国家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斗争。
2.在7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都比50、60年代有所减慢,苏联的经济增长率在70年代下降到只有50年代的一半。
3.70年代与西方经济发生的巨大转折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仍维持了一个阶段的较快增长,而没有与之明显地同步放慢经济作战高速度。
四、低速增长时期
自70年代以来,由于长期事项凯恩斯主义的膨胀性财政金融政策,以使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陷入了经济“滞胀”的困境之中。80年代后,为了摆脱“滞胀”困境,西方发达国家不得不对传统的经济政策进行调整。西方国家大幅度调整经济政策始于美国和英国。
由于西方各国相继调整经济政策,加强了国际协调,加上能源、原料价格的下降,1982年以后,以美国经济复苏为契机,西方经济开始有所恢复和发展,通货膨胀有所缓和。
80年代,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放慢,这与苏联、东欧国家进一步受军备竞赛的拖累、经济体制改革一再反复进展不大有关。
同一时期发展中国家受西方发达国家紧缩政策的影响,又受到初级产品价格下降、贸易保护主义加强以及利息率的大幅上升的压力,它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国家缓慢。
进入90年代后,在美国“新经济”的带动下,世界经济发展势头明显好转。特别是美国连续8年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新的经济“奇迹”。
第二节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战后世界经济的变化是极其深刻和广泛的,在经济结构、经济管理和国际经济关系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动向,产生了许多具有重要政治、经济意义的新特点。
一、产业发展的逐步集约化
所谓集约化,就是投入较少的能源、原料和劳动力,创造出更多的产品和价值。
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产业集约化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从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为第一阶段。其产业结构和生产程序是从资源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化。70年代初以来为第二阶段,是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化。
产业集约化的结果是使经济发生结构性变化,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在国民生产中的地位降低,知识、技术在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已不是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资源来扩大生产,而是依赖技术进步。
二、世界经济活动的高度国际化
经济活动国际化是生产社会化在国界以外的扩大和延伸。战后,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经济活动国际化无论是规模还是范围都显著扩大,几乎席卷所有国家和一切经济领域。经济活动国际化主要表现在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贸易国际化和金融国际化几个方面。
1.生产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脱胎于国际分工,战后科技进步推动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二战前,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和农业的分工日益削弱,而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世界范围内新的分工与协作已成为现代生产国际化的主要趋势。
2.资本国际化。战后新技术革命推动了生产国际化的发展,是资本流动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战后大批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民族经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积极吸引外资,都大大促进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增长迅速,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第二,资本国际流动的地理配置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资本回流、西方国家资本东流、区域化、集团化资本内流,发展中国家资本外流。
3.商品流通的高度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还使各国对外商品流通迅速扩大,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各种类型国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范围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在国际市场上流通的食品数量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贸易出现许多新特点。首先是世界贸易已飞快的速度增长,贸易增长高于生产增长的速度。其次,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业品比重上升,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再次,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也有变化,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比重下降。最后,技术贸易发展迅速。
4.金融国际化。金融的国际化、全球化,就其规模和速度来说,远远超过了生产、贸易等物质经济领域的国际化,已成为一种越来越脱离物质经济领域的、相对独立的国际经济活动形式。
5.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生产国际化的承担者、组织者和推行者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市场、商品、资本国际化的发展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在经济活动国际化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三、经济调整和改革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70年代末以来,一股强劲的经济改革之风吹遍了整个世界,各种类型的国家都在进行经济调整或改革。形成这股改革潮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世界经济从从70年代起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从高速发展转为低速增长,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都遇到了困难和挫折,需要寻找出路;另一个是新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国际化、信息化、自由化和金融化的发展,为了适应世界经济的这一变化,必须对经济体制或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或改革。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大调整是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其经济调整包括经济政策、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三个方面。经济政策的调整主要是从凯恩斯主义转向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的经济政策。经济关系的调整主要是调整发达国家间的货币汇率,协调彼此间的金融、贸易矛盾,解决经济关系的严重失衡,争取实现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建立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改善世界贸易体制和平息贸易保护主义。经济结构的调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需要结构调整。二是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
70年代末以来,社会主义国家掀起了改革浪潮。中国、苏联和东欧国家都相继开始了深刻的经济改革。
8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遇到了严重困难,甚至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克服困难和危机,发展中国家进行了积极调整和改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带有根本性、长期性、整体性和战略性的特点,主要内容有:第一,朝自由市场经济方向进行调整和改革。减少国家干预,实行私有化,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第二,发展战略的再调整,大都强调实行出口导向战略,有的主张实行综合发展战略。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纠正长期形成的重工轻农的产业结构。第四,由长期执行的扩张性经济改革转变为紧缩性经济政策,减少赤字,控制通货膨胀,力争走出危机。
四、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从60年代末开始,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选的更剧烈、更突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和南北方之间发展不平衡以及世界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
1.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主要反映在西方各国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和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
2.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不仅发展不平衡,而且两极分化。
3.南北之间的经济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第一,人均收入差别在拉大。第二,南北产业结构与进出口商品结构发展不平衡。第三,国际资本南北流向不平衡。投到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下降,而且出现资金倒流现象。
五、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演变
战后初期,美国在经济上占有一系列压倒优势,世界经济结构表现为单极结构。到60年代,苏联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增长,许多主要工业品产量甚至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到60年代末,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形成美国、苏联两级经济结构。70年代,由于欧共体的扩大、发展和日本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形成了两个新的经济中心,美国经济地位衰落,出现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六、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
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的同时,世界范围内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区域集团化倾向,随着经济竞争的加剧,这种趋势也不断加强。这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有一个重要特征。

第三节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兴起和发展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形象。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世界经济结构,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一种重要的新动向。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类型
所谓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就是指同一区域内的一些国家(地区)为了达到对内部加强合作,对外增强竞争力等目的,维护它们的共同经济利益,通过协定、条约等形式组成经济共同体或贸易集团。区域经济集团化由于发展程度不同通常被分为不同类型。
1.自由贸易区。它是在成员国区域内取消商品贸易的限额,分阶段减免关税,实现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但对非成员国仍独自实行不同的贸易和关税政策。
2.关税同盟。它不仅在成员国的区域内取消了所有贸易限额和贸易壁垒,实行了自由贸易,而且对外部世界也采取了统一的贸易和关税政策。
3.共同市场。它不及包括关税同盟的内容,还包括成员国间实现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目标。
4.完整的经济联盟。它除了包括共同市场的内容,还要求统一成员国的社会经济政策,包括货币、财政、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政策等;它不仅要求各成员国在经济上取消国界,实行统一的经济政策,而且要求在政治上有共同的权力机构,拥有各国政府授予全权的中央会议及其执行机构,并要在近期内付诸实施。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8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类型
所谓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就是指同一区域内的一些国家(地区)为了达到对内部加强合作,对外增强竞争力等目的,维护它们的共同经济利益,通过协定、条约等形式组成经济共同体或贸易集团。区域经济集团化由于发展程度不同通常被分为不同类型。
1.自由贸易区。它是在成员国区域内取消商品贸易的限额,分阶段减免关税,实现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但对非成员国仍独自实行不同的贸易和关税政策。
2.关税同盟。它不仅在成员国的区域内取消了所有贸易限额和贸易壁垒,实行了自由贸易,而且对外部世界也采取了统一的贸易和关税政策。
3.共同市场。它不及包括关税同盟的内容,还包括成员国间实现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目标。
4.完整的经济联盟。它除了包括共同市场的内容,还要求统一成员国的社会经济政策,包括货币、财政、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政策等;它不仅要求各成员国在经济上取消国界,实行统一的经济政策,而且要求在政治上有共同的权力机构,拥有各国政府授予全权的中央会议及其执行机构,并要在近期内付诸实施。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三、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动因
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它之所以成为一种趋势,有其一定的客观基础和必然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建立区域性经济集团是经济活动国际化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的需要。战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得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垄断所有重要技术。科研的复杂性、规模和费用的不断提高使得许多科研项目需要更多的公司和国家通力合作,分担费用和风险。加上其他因素,说明世界经济国际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日益加强。
第二,世界经济竞争的加剧是推进区域经济集团化的直接动力。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全球性的加剧竞争日益加剧,原先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为了防止优势或地位下降,企图以区域经济集团为依托保持和加强自己的实力。与此同时,经济地位上升的国家为了打破原有格局,争取有利地位,也在寻求自己的经济势力范围,以便和其他区域集团抗衡。
第三,战后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促进了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自70年代以来,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普遍抬头并日益加强,极大地阻碍了国际经济交往和合作。到90年代初,98%的国际贸易产品必然受到一个国家以上的非关税壁垒的限制。这些情况使世界各国不得不寻求加强本区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发展区域性经济集团,以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和对外竞争能力。
第四,国际政治局势走向缓和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提供了客观环境。
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极大地促进了各集团内部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各经济集团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虽然不同,但这些经济集团的一个共同点是有利于集团内各国经济的发展,加快其经济增长的速度。各区域集团的经济发展必然提高整个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使世界经济在合作与竞争并行中获得发展。
2.促进经济集团内部的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和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随着世界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发展,各经济集团内部的贸易成为促进各集团成员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集团内部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和一体化将不断加强。与此同时,各经济集团之间虽然不是完全封闭的,但由于存在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它们之间的经济竞争将更加激烈,甚至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由此产生的经济摩擦和冲突必然将增多。
3.促进各国更加着重于经济科技力量的较量。在当前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各国竞争的重点已经转到以经济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情况下,各国已把经济科技竞争作为夺取和占领新的商品市场的基本手段。
4.将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没有参加经济集团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更加恶化。这是因为:第一,各经济集团内部的贸易将成为各集团成员国贸易的主要渠道,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参加了近由发达国家组成或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国家组成的加剧集团,它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商品需求减少。第二,经济集团化的趋势是许多发达国家主要将资金投在本经济集团内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以便尽快占领本经济集团的市场获奖资金投到别的经济集团的发达国家以便绕过贸易壁垒,占领别的经济集团的市场。这样,发展中国家将更加缺少发展经济、增加出口所需要的资金。第三,发展中国家现在的主要贸易对象是发达国家,出口的大多数是初级产品,由于经济集团趋势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将受到影响。第四,由于经济集团化趋势使各国之间的加剧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为削弱发展中国家经济竞争能力,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转让的条件更加苛刻。
5.加速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





第四节  世界经济竞争的主要领域
80年代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政治局势的缓和,国际角逐的主战场日益转到经济技术方面,经济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重点。当前,世界经济竞争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一、资本的竞争
经济的发展与投资和金融业发展的因果关系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在整个80年代,对外投资发展正在广泛地改变着世界经济结构。世界著名的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迪安妮.朱利叶斯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认为,外国直接投资的大幅度增加已达到了开始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之间建立一系列性质不同的联系的程度。
二、金融业的竞争
货币汇率是反映世界经济发展和实力的晴雨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核心的,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美元的中心地位发生了动摇。随着欧元的诞生,美元遭到了强劲的冲击。金融界的竞争已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主要领域之一。
三、贸易领域的竞争
随着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国、西欧、日本的贸易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在50、60年代,美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但进入70年代后,除了少数年份,美国一直处于逆差。而日本、德国却连年大量顺差。贸易地位的变化引发了它们之间的贸易战,并使之不断加剧。据专家分析,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各国的贸易纷争,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旷日持久的的贸易战还将继续下去。
四、势力范围的争夺
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取得经济优势,还通过促进以本国为中心的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加紧争夺经济势力范围。80年代,以美国、西欧、日本为中心的北美、欧洲、亚洲的区域性经济合作以及一些次区域合作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进入90年代以来,美欧两大区域经济集团加紧扩大地盘,划分世界经济势力范围。这些国家除了构筑以本国为中心的势力范围以外,还积极在其他地区争夺主导权。这突出表现在近年各国对亚太当地取得争夺上。8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各国越来越重视亚洲,纷纷调整对亚洲的政策,制定新的“亚洲战略”。
争夺势力范围已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争夺呈集团对抗之势,并加强了世界经济竞争的范围和规模,使世界经济竞争向更高层次和更尖锐的方向发展。
五、产业优势的竞争
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增强竞争力,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争夺产业结构优势。它们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促使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朝高级化发展。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正朝着“立体型农业”、“农业电子化”、“生态农业”方向发展,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如“行业农业”生产模式、“交替农业”生产模式等。另一方面,它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在这方面展开了激烈竞争。
总之,当前世界各国为了争夺下新世纪的国际格局主导权,正在进行跨世纪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其主战场在以上五个方面为主要的经济领域,这场竞争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各国在制定对外政策时,都把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作为主要出发点和目标,以争夺经济优势作为对外战略的重点,经济外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经济摩擦已成为当今国际矛盾的突出表现,从而使经济因素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首要因素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8
第六章 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是跨国界的一种多国机构,是国家之间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和任务,根据共同同意的国际条约而创立的常设性组织。它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联系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国际关系为基础的,构成了当代国际关系总格局的重要方面。战后,随着国际社会日益走向组织化和集团化,国际组织得到了迅猛发展。它作为国际关系的一种非国家行为体,在战后的国际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第一节 战后国际组织的蓬勃发展
国际组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又缓慢的过程。在19世纪,国际组织仅有几十个,作用甚微。进入20世纪后,国际组织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二战以后,国际组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高,作用不断增强。
一、战后国际组织发展的特点
战后国际组织以联合国的成立为发端,蓬勃发展,呈现出了一下特点:
1.国际组织的数量呈爆炸性地增长。据布鲁塞尔国际协会联合会(UIA)编写的《国际组织年年鉴2000-2001》统计,全球各类国际组织的数量在20世纪经历了这样一个增长过程:1909年总数为213个,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IGOs)37个,非政府国际组织(INGOs或NGOs)176个;1954年的数字分别为1126、118和1008;1962年的数字分别为1715、163和1552;1970年的数字分别为3621、242和3379个;1981年的数字分别为14271、1039和13232;1992年的数字分别为32068、4878和27190;1998年的数字分别是48350、6250和42100个;2000年的数字分别是52203、6556和45647。与此同时,国际组织的成员组成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普遍,某些全球性国际组织甚至囊括了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如联合国……191个成员)。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进步、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组织有日益增加之势。目前几乎所有国家都参加了某一类或某几类国际组织,一个国际组织也不参加的国家是不存在的。
2.国际组织成员的普遍性、组织的严密性和权威性大大加强。战后以来,各类国际组织的成员基本上包括了个大洲、本专业领域涉及的或本区域内的国家。这就是的国际组织更具代表性,在协调各国行动时更有普遍效力。据统计,目前参加国际组织最少的国家是东帝汶,只有7个;最多的是法国,先后加入了6567个国际组织,我国目前参加的国际组织只有2205多个,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约263个。
战后国际组织的自身运行机制也不断发展完善,在组织上呈现高度严密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目前,各类国际组织大都有较完备的章程、公约等纲领性文件,详细规定了宗旨、原则、会员国的权利和义务等个方面的内容;建立了会员大会、理事会等多重行使权力的架构及秘书处、执行局理事会等常设行政机关;健全了各具特点的会议制度、表决制度和活动程序。
另外,战后国际组织的实际权力和权威性也有不断增强的趋势。随着国际交往、对话、协作的日益频繁,各成员国让渡给各类国际组织的实际权力也不断增加。各类国际组织在其章程中也大都明确规定了成员国必须履行的义务,执行该组织通过的决议,并大都伴有相应的强制执行和惩戒措施。
3.国际组织的活动范围已遍及国际社会各个领域。除了联合国因具有广泛的职权而普遍开展工作之外,今天几乎国际社会的所有领域都有专业性的国际组织在进行活动。战后国际组织名目繁多,包罗万象,上至外层空间,下及海床洋底,都有其相应的国际组织存在。
4.国际组织间的相互协调日益加强。随着国际组织数目的大量增加,各种国际组织的彼此协调就显得愈来愈重要。虽然,早在本世纪初的1909年曾成立过一个国际协会联盟从事国际组织间的协调、联系工作,国际联盟盟约也有相应的规定,但都成效不大。战后联合国的成立,使得国际组织间的协调日益加强。联合国宪章对国际组织间的彼此协调作了专门规定。此外,其他各类国际组织在其基本文件中大都对互相协调问题有相应规定,并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彼此的合作。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8
二、国际组织的分类
世界上的国际组织名目繁多,形式各异,宗旨、目标和性质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1.根据国际组织成员的地位构成,可以将国际组织分为两大类: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前者的参加者全部是主权国家,后者的参加者则包括各类民间团体、社会组织或个人(如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工会联合会、国际奥委会、大赦国际等)。
2.根据国际组织的宗旨和职权范围,也可以将国际组织分成两类: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前者有范围广泛的宗旨、活动领域和权限,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安全、民族、宗教等各个方面,如联合国、非洲统一组织(非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等。后者一般只具有专门的目标和有限的职权范围,主要以某种专业技术性的活动为主,如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
3.按成员所处的地域范围划分,国际组织可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两类。前者不问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地理位置、民族构成、宗教信仰等因素,面向一切国家,对一切国家开放,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联合国。后者则是由同一区域的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而且其职权也局限在该地区,如东南亚国家联盟、美洲国家组织、西非经济共同体等。
4.根据国际组织的社会政治标准,国际组织可分为三类:普遍性国际组织、发达国家国际组织、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普遍性国际组织不问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制度如何一律平等对待,每一个主权国家都可以参加,因而其成员国比较多(如联合国)。发达国家国际组织的参加者主要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都实行西方式的政治民主和市场经济制度(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西方七国集团、欧盟等),参加这些组织不仅需要达到其经济标准,也需要达到其政治标准。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的参加者主要是经济欠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往往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或存在种种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如七十七国集团、二十四国集团、孔塔多拉集团等)。
5.根据国际组织的功能,国际组织可分为下面四类:综合性国际组织、经济性国际组织、政治性国际组织、军事集团性国际组织。综合性国际组织不仅关注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以及经济发展问题,而且也关注人权、非殖民化、国际法建设、卫生、文化、科学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功能是多方面的(如联合国)。经济性国际组织主要以经济协调和合作为主要功能(如欧洲经济共同体、亚洲开发银行等)。政治性国际组织主要是以寻求政治上的一致或扩大政治影响为目的(如美洲国家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军事集团性国际组织实际上是一种军事同盟,以保障集体安全或实现某种政治目的为主要功能(如北约、东南亚防务条约组织、中央条约组织等)。
6.根据与联合国的关系,可以将国际组织分为两类:与联合国有关的国际组织和与联合国无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是全球国际组织体系的核心,许多国际组织都与联合国有直接联系或间接联系。据统计,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大约占政府间国际组织的10%,在全部国际组织中所占比例还不到1%。但由于联合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与其他国际组织的联系是十分广泛的。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多种划分方法,可以进行更多的分类。这也是当代国际政治现象复杂化的一个标志。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
战后,国际组织无论在数量、种类、活动范围、相互协调等方面均有了巨大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国际组织逐渐具备了一定的国际法律地位,体现了它们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长期以来,国际关系中承认的国际法主体仅有主权国家一种。国际法是以法律形式体现出来的国际关系,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力量对比条件下,各国相互冲突的利益、政治原则和价值观念达成妥协的产物。随着战后国际组织的蓬勃兴起,随着国际关系实践的深入发展,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作用日益显著。特别是具有广泛职能的联合国的出现,说明国际组织已深入参与了国际关系的运行和演变,国际事务、国际社会已离不开国际组织了。国际组织已成为国家间法律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必须要指出的是,在讨论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问题时,这里主要指的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而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由于其构成体谈不上有什么法律地位。当然,这并不排斥他有一定的国际行为能力,对国际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出于完成其宗旨和目的的需要,战后国际组织与各国之间,某一国际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之间越来越多对发生各种关系,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增加了一个新的十分突出的行为主体。这在客观上使得国际组织中必须具有缔约权,取得、处置动产和不动产以及从事诉讼的行为能力。它本身及其代表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同时,国际组织由各主权国家政府所组成,是主权国家集体的组织。他依据主权国家所签订的国际条约而成立,享有和承担该国际条约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并可以据之进行其独立的国际交往活动。既然如此,显然各国都同意而且也只能接受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的主体。所以,国际组织经过战后的迅速发展,其作为国际法主体的法律资格应该是具备的。
总体来说,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国际组织一般具有下述几项显示其法律地位的具体权利:第一,它们能够直接参与国际关系。它们能够与各国或其他国际组织建立经常性的、持久的正式关系,在各国派驻常设机构或代表,与各国或其他国际组织进行谈判和协商,协调国际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等。第二,国际组织可以与各国或其他国际组织缔结协议,通常这种协议是国际条约,是国际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国际组织的总部及其他常驻机构的建筑不受侵犯,并如同外国使馆一样在驻在国享有特权和豁免。第四,国际组织享有通讯权,有权使用密码电报,其外交邮袋不得随意开拆。第五,在其建筑物及交通工具上,国际组织有权使用本组织的徽章、标记,悬挂本组织的旗帜。第六,国际组织的各成员国代表团因参加组织的活动,出席组织的会议,在国际组织所在国或会议召开地所在国享有其工作范围内的特权和豁免;其工作人员或雇员在上述国家内,在其职务需要的范围内享有特权与豁免。第七,当国际组织的财产及其他权利受到侵害时,国际组织有权向加害国政府或加害者所属国政府提出交涉,保护自己的权利,并要求予以赔偿。国际组织成员国代表及其官员、工作人员及雇员享有的特权和豁免,或其人身及其他权利受到侵害时,国际组织有权出面交涉,对上述人员提出保护,并要求加害者所属国道歉、惩罚加害人并做出赔偿。第八,国际组织的章程、规约、公约等纲领性文件,通过的有关决议和协议,成为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的重要渊源。第九,国际组织有提起或接受国际诉讼的权利。第十,国际组织有权组织整理、编纂本组织职权范围所涉及的国际惯例和国际法。
尽管战后国际组织通过自身发展和不断参与国际关系实践运作,其法律人格逐步确立,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也不断上升,但必须指出,国际组织在国际法中的地位与主权国家的法律地位还是有重大区别的。国际组织只能被认为是一定程度上具备法律人格的国际法特殊主题。这是由于下述两个方面的原因所决定的:一方面,国际组织和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地位的来源不同。国家驻有主权,这是其自然属性之一,是理所当然的国际法主体。而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地位来自于创建国际组织时各主权国家订立的协议。它们享有的国际权利,是参加该组织的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9
主权国家所赋予的,是派生的。因而,它们的职权范围和享有的权利、义务都要受到这类协议的限制。另一方面,国际组织和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所享有的国际权力的范围不同。国家因为有主权,其享有的国际权利是全部的,具有完全的权利能力。而国际组织只能在成员国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享有部分权力,它的活动只能限于组成该组织的章程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不能超越。而且,国际组织毕竟与主权国家不同,它们不向国家那样拥有自己的领土;它们的官员、工作人员和雇员来自各国,各自持有本国国籍;除了具有某些执行组织内部行政法规的机构之外,它们不具有像国家中的行政和司法机关一类的组织。因此,国际组织所享有的国际权利只能是部分的、有限的。
正因为如此,国际组织上不能与主权国家在法律地位上相提并论。它们与各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交往仅限于执行其职务的范围内,不可能建立和发展国家间的那种全面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关系。国际组织驻地所占用的土地是有驻在国提供的。该土地的法律地位是由国际组织与驻在国政府达成的协议加以确定的。但是,由于国际组织不拥有常备军和警察部队,因此它们往往要借助驻在国对其所占用的土地,拥有的建筑物提供保护,以免受到侵害和骚扰。由于国际组织是设在某一国家内,因此各国驻国际组织的常驻代表、参加组织活动的代表、组织的官员、工作人员以雇员的特权和豁免,实际上是要求组织所在国政府加以确认和同意给予的。国际组织所能承担的某些义务也是有限的。如果国际组织的官员、工作人员与雇员,在其担任组织职务期间,在非其国籍所属国领土上从事了不法行为或犯有罪行,国际组织会因此而承担责任。但是,国际组织所能承担的这类责任是有限的。除了道歉和做出物质赔偿外,在惩罚犯有上述行为的官员、工作人员和雇员方面,国际组织所能采取的最严厉的措施仅仅是依照组织的行政法规将此类人等解雇或开除。这类人等个人应负的刑事或民事责任有赖于他们国籍所属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加以制裁。
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事实上,我们都不能因为战后国际组织的蓬勃发展而在法律地位上把它们与主权国家一视同仁。国际组织的确应当是国际法主体,但只是特殊的主体形式。当然,国际组织具备国际法主体地位,大大推动了国际法本身的发展,也使得适用国际法的国际社会有高度分权状态走向较为有组织的状态,有利于国际关系逐步走向理性和有序。
第三节 国际组织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战后国际组织的蓬勃发展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各个国际组织成立的背景各不相同,参加过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各不相同,成员的普遍性也差异悬殊,活动的方式和设计的领域也是千差万别。而且国际组织本身也在发展变化,并受其内部力量对比和宏观国际格局变化的制约,以至于有的国际组织在成立初期和以后发展中,其性质和作用不尽相同,履行其宗旨和贯彻其原则的程度也前后不一。因此,对各类国际组织在战后国际关系中发挥的作用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历史的评价。
当然,从各类国际组织成立以来的总体发展看来看,它们对推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及国际关系的积极发展发挥了相当作用。总的来说,战后大多数国际组织开展的活动有利于世界人民的反殖、反帝和反霸斗争;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调节国际争端;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维护主权和联合自强的斗争;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和人民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国际经济交往和合作的开展;有利于各国加强协调,促进彼此社会发展和共同解决全球性难题的努力。总之,国际组织推动着国际关系下向民主化、合理化、有序化方向发展。当然,也有一部分国际组织,因受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利用,成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在国际关系中起了消极的作用。
一、普遍性国际组织——联合国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有普遍性,影响最广泛,规模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成立以来的50多年边历史表明,联合国在诸如反对种族歧视和压迫,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促进和平解决地区争端,维护和发展国际友好与合作,以及在协调解决世界共同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文献、卫生等全球性问题上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联合国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各会员国中重要的国际讲坛。联合国是战后最重要、最广泛的世界性组织,各国都把它看成是宣传自己对外政策的重要讲坛。而联合国的一大优点就是各会员国不论大小强弱都拥有平等的发言权。各国代表可以利用它来申明本国政府的政策和对国际事务的主张,特别是那些弱者、被压迫者的被强权政治的损害者都能在联合国得到申诉和发言的机会,并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
2.维护世界和平,缓解国际冲突的重要渠道。联合国的首要职责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成立50多年来在这方面所作的工作,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促进和发展和平友好关系,提出解决国际冲突的建议。为此,联合国发表了许多关于和平、合作及和平解决争端的决议和宣言。这些决议、宣言及联合国提出的许多有利于和平的建议,总的说来符合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利益,对违反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为是一种谴责和制约,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遗憾的是,由于某些国家,特别是超级大国的消极态度,许多决议并没有得到认真贯彻执行。
其二,采取强制措施,解决争端,促进和维护和平。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规定很容易被某些大国利用来干涉别国内政,而且对涉及安理会及五大常任理事国的问题,由于否决权的存在而无法采取实质性行动。
其三,和平斡旋和调停。
其四,维持和平行动。几十年来,从1948年向中东派遣联合国巴勒斯坦停战监督观察部队到1995年向波黑地区派遣维和部队,联合国共实施了50多次维持和平行动。事实证明,联合国维和行动对调解许多地区冲突是有实际效果的。
其五,裁军和军备控制。联合国成立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在这方面也成绩显著。
此外,联合国还加强了对美苏双边裁军和军备控制谈判的监督和推动,直接指导了许多国际裁军谈判,有力地推进了谈判进程。1995年,有顺利通过了将《核不扩散条约》无限期延长的决议。
3.推进世界非殖民化进程的坚强堡垒。战后,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性大进军中,大批冲破殖民枷锁的亚、非、拉新兴国家走上国际舞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使世界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非殖民化运动取得重大胜利。这首先是殖民地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但联合国在一大批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
4.制定国际法和国际规范的主要立法机构。首先,《联合国宪章》本实施一部战后最重要的国际法文献,它规定的基本原则和精神都是各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应尽的法律义务。其次,在联合国主持下所缔结的数以百计,内容十分广泛的国际公约,构成了现代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许多宣言和决议,已成为国际法渊源的一个部分。尽管这些决议、宣言一般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由于大会是全体会员国参加的代表机构,因此大会决议具有巨大的政治影响力,有一些也具有法律意义或效力,并明文规定违反的国家应承担“国际责任”。
5.促进国际交流,加强国际合作的有效场所。50多年来,联合国不失时机地抓住了由于科学技术、通讯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病引起人类日益关切的大量问题。它为促进国家间友好关系和为解决国际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联合国系统为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作了很大努力。这集中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联合国在援助发展中国家,促进落后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第二,联合国相继成立了有关国际经济和社会的各种机构和组织,在各自专业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以便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第三,联合国举行了一系列国际经济与社会问题的国际会议,讨论了环境、人口、妇女、住房、水资源、新能源、老龄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国际解决有所促进。第四,在人权方面,联合国积极支持保护人权的斗争。
应该说,50多年来联合国为实现其宗旨作了巨大努力,成就和问题、生理和挫折交织在一起。冷战结束后,对联合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冷战结束使得两极对抗结束,为联合国提供了新的环境和发展动力,联合国地位和作用也因为对他的希望和实际需要上升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联合国安理会由于“大国一致”的复活,形成会外磋商机制,否决权极少被使用,日益呈现出生机。但联合国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几十年来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联合国,未能彻底解决,新霸权主义和新干涉主义有从另一个方面对联合国发出了挑战。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9
二、区域性国际组织
区域性国际组织是指以维护该区域利益为目的,在相同地域内的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出现早于全球性国际组织。但大多数区域性国际组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有非洲统一组织(1995年以后改为非洲联盟)、欧洲联盟、美洲国家组织和东南国家联盟等。
一般说来,区域性国际组织主要有下列几个特征:其一,成员位于同一地理位置,活动范围限于确定的区域,具有鲜明的区域性质。它们的成员往往疆域相邻,比较容易也确有需要发展睦邻关系。其二,成员国之间往往有千丝万缕的历史、语言、文化或精神联系,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对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有相当密切的贡献。这成为它们结成组织的社会政治基础。其三,各成员国有在本区域内加强交流和合作的迫切需要,并以无限的共同条约等纲领性文件为基础,职能广泛。通常它们不仅具有政治方面的职能,也具有促进和特征本区域内社会经济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作用,对于保护区域利益,促进区域发展,对抗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起来,区域新国际组织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密切成员国之间各方面的联系。第二,协调彼此间的政治活动,捍卫独立和主权。第三,全面考虑该区域的事务,维护其成员国的利益。第四,发展成员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科技、卫生等方面的关系,并彼此进行紧密的合作。第五,用和平方式解决成员国之间以及成员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争端。
三、专门性国际组织
专门性国际组织是指其职能主要限于从事经济、社会或文教等行政或技术方面的单一活动的国际组织。它的成员国及其规范,有别于区域组织;但其活动范围又仅限于某一领域,又与普遍性组织不同。
目前,重要的专门性国际组织大都是与联合国建立关系的专门机构。根据《联合国宪章》有关条款的规定,联合国专门机构是指根据特别协定于联合国建立关系的,或根据联合国决定而创设的那种对某一特定业务领域负有国际责任的政府间专门性国际组织。联合国专门机构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是政府间国际组织,由各国政府制定一定的基本创建文件而成立。第二,是对某一特定业务领域负有广大国际责任的专门组织,有别于区域组织和一般综合性国际组织。第三,同联合国具有法律关系。目前,联合国专门机构共有18个。但必须指出的是,专门机构并非联合国的直接下属机构,仅仅与联合国按照协定发生关系而已。它们本身是独立自主的,有其自己的成员国、组织文件、体系结构、议事规则、经费来源及工作总部。它们的决议和活动也不需要联合国批准。
专门机构与联合国之间的关系包括下面几项内容:联合国承认专门机构的职权范围,专门机构承认联合国有权向其提出建议并协调其活动。并同意定期向联合国提出工作报告;同意互派代表出席彼此的会议,耽误表决权;经请求时,相互把议事项目列入会议议程;彼此交换情报,协调人事、预算与财政方面的安排等。所以,专门机构是独立的国际机构,与联合国处于平等地位。
战后,联合国专门机构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内开展了大量活动,为发展各国人民的友好交流,促进本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国际关系向民主、合理、有序的方向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国际经济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迫切需要,各国经济生活不断走向国际化,国际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世界大市场逐步形成,各国经济与科技联系不断强化,国际经济组织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蓬勃发展。现在,国际经济组织已成为国际组织中数量最多、活动频繁、影响极为广泛的一类国际组织,是国家间经济交流与合作的一种经常形式。同时,国际经济组织的活动由进一步扩大了国际经济发展的规模与范围,反过来刺激了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
国际经济组织从作用范围来看,可以分为联合国系统的经济组织与专门机构,即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以及区域性和专业性的国际经济组织三大类。
1.联合国系统的经济组织包括经社理事会下属的非洲、亚太、欧洲、拉美和西亚等区域经济委员会,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联合国计划开发署、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等几十个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是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此外,在联合国系统内对国际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还有各种同联合国建立关系的专门机构,其中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贸组织)影响与作用最大。
2.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遍布于全球各大洲,在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浪潮推动下,其地位与作用日趋重要。主要有:欧洲共同体、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南方共同市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其中,1967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发展最为完善。
3.专业性国际经济组织主要指原料生产过和输出国组织。主要包括石油、铜、铝土、木材、天然橡胶、可可、咖啡、香蕉等初级产品。全球有近30个此类组织,尤以石油输出国组织最为有名。
国际经济组织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国际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其一,促进合作和提供援助。国际经济组织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力工具和实践者。
其二,促进国际经济法、贸易法和发展法的逐步发展与规范化。战后有关国际经济组织和机构拟订和通过了大量涉及经济发展领域的条约和法律文件。这些都已成为各国从事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行为规范。
其三,谈判与对话的场所。联合国贸发会议、关贸总协定就曾多次组织过全球多边经济谈判,均取得了明显效果。
其四,解决国际贸易争端。世贸组织有严格的解决争端的程序和较强的解决争端的权利和能力。
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关系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组织将在新的国际形势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首先,在新、旧格局交替时期,战略力量失衡,许多过去被东西方冷战所掩盖的矛盾尖锐起来,天下并不太平。因此,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仍是国际组织的主要任务。特别是联合国,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其次,当前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成为许多国家制定和调整国内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经济竞争的战略正在代替军事对抗的战略而成为各国的战略中心。发展经济成为各国制定内外政策优先考虑的问题。然而,不合理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仍然存在,并严重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国际组织的重要责任。再次,除了大家关心的和平与发展问题外,当前世界还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如:环境污染、人口爆炸、温室效应、恐怖主义、贩毒吸毒、艾滋病等。这些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存与安全。这些全球性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进行协调与合作。因此,解决人类的共同问题也是国际组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9
第四节   国际组织行为能力的内部制约因素
概括起来,影响国际组织行为能力的内部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共同利益与因素利益的相互作用、国际组织内的力量对比和大国因素、意识形态因素等。
一、共同利益与因素利益的相互作用与制约
因素利益是指参加国际组织的各方的利益,一般地说主要是国际组织中的民族国家的国际利益。国际组织自身也有其利益,各因素利益的趋同和聚合构成国际组织中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是国际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共同利益和因素利益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国际组织内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共同利益是国际组织存在与发展的基石。没有共同利益,不能给参与方带来比单独行动更大的收益,国际组织就不可能产生,更谈不到进一步深化合作和发展了。联合国之所以能够建立,就在于它有利于维护世界人民的利益,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这种共同利益的存在吸引着世界各国加入联合国,以分享利益和维护本国权益。欧洲联盟的一体化进程很好地说明了共同利益对国际组织的作用。
2.因素利益是共同利益的前提。因素利益常常对国际组织起制约作用,使之难以成为一个有效运行的行为体。参与国际组织的各方都有其因素利益,各因素利益则决定着参与方的政策和行为,影响着国际组织的运行和发展。对于国际组织来说,完全从成员国本国的因素利益出发而不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因素和共同利益是毫无益处的,只有在充分考虑各方因素利益的基础上突出和强调共同利益在能巩固和发展国际组织。在英国加入欧共体问题上,可以明显看出因素利益的作用。
3.共同利益与因素利益相互交织。在现实的国际政治生活中,共同利益与因素利益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参与各方特别是大国能否取得利益上的妥协极大地影响着国际组织的行为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组织的建和发展过程就是共同利益与因素利益相互作用、不断冲突协调的过程。
从前述英国加入欧共体的事例中可以看出,共同利益与因素利益使矛盾和冲突的,成员国往往把国家利益置于共同利益之上,试图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尽可能大的报酬,或者尽可能少地承担义务而享受尽可能大的权利。
成员国加入国际组织是它权衡国家利益得失所作的慎重选择,虽然国家利益至上,但为了维护长远的共同利益,有时需要牺牲部分国家利益。要不断地协调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找到适当的结合点,推动国际组织的发展。国际组织也应当注意协调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维护成员国正当权益的同时,通过促进共同利益的发展增强自身的行为能力。
二、国际组织内的力量对比和大国权力因素
国际组织内的力量对比是绝对不平衡的,其中大国权力因素尤为突出。这对国际组织的行为能力形成制约性影响。
第一,国际组织内部的力量对比状况错综复杂,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对国际组织的行为能力产生影响。在联合国内,力量对比明显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曾是联合国内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但冷战结束后,发展中国家为了各自的最大利益,内部发生了分化组合,它们不再是团结的力量。西方发达国家则一如既往地借联合国维护其利益,主导着联合国的运行。少数几个西方大国,主要是拥有雄厚军事经济实力的超级大国,往往凭借其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及主要捐资国的地位,利用联合国来操纵国际事务,把联合国纳入其战略利益轨道。联合国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规则基本上是按照少数经济实力强大的北方大国的利益需要而定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虽然坚持独立自主,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但在联合国里毕竟势单力薄,改变不了西方国家主导的局面。在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美英法都属于西方集团,这种力量对比状况妨碍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不利于南北关系的改善,也使得联合国不能有效公正地运转。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通过联合国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在国际社会中,实力决定利益和政策,大国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着非同一般的作用,有时会使国际组织成为大国推行自己政策的工具,从而影响国际组织行为的道义性和合法性。联合国安理会的维和行动虽然成绩卓著,但其中的大国因素是显而易见的,联合国也多次成为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众所周知,《联合国宪章》强调集体安全和主权平等,但这是通过大国合作来维护的。联合国确立的体制是一种大国统治体制。维和行动若没有大国的支持便寸步难行。而大国也正好借此机会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海地危机中,美国就是这样行事的。海湾战争的全部控制权,包括战略和战术的制定,都是由美国一手掌握的,联合国根本无法插手。而美国恰恰利用联合国的授权极力在中东建立由它主导的和平,维护和扩张它在海湾地区的利益。在海地危机中,美国也是利用联合国的940号决议,在海地大肆推行霸权主义。美国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行径在联合国授权的和平进程中暴露无遗。对于联合国所进行的这种维和行动,很难说它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实际上,它们更多地暴露了大国权因素的危害以及联合国自身行动的乏力。
第三,国际组织中大国间的纷争使国际组织的行为能力受到严重制约。尤其是当国际组织中居于支配型地位的两大国或两大集团相互争斗时,国际组织有可能陷于瘫痪。冷战时期的联合国就是如此。在整个冷战时期,尽管联合国为解决各种问题作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和争霸,联合国基本上失去了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国以往实施的维和行动基本上都是在美苏势力范围之外但美苏又有重大利益的地区,如中东、南亚、非洲等。一旦涉及美苏势力范围,或有美苏卷入的国际冲突,联合国就无法采取行动。如美国入侵越南和格林纳达、苏联入侵阿富汗和斯洛伐克,这都是对《联合国宪章》的严重侵犯,但联合国对此却无可奈何。
毫无疑问,任何国家在处理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时都存在一个利益问题,都会把本国利益置于首位,把国际组织看作是实现其国家利益的工具。在这方面,大国权力因素的作用更为突出,国际组织往往成为它们相互争斗的场所和推行自己政策的工具,这会对国际组织的行为能力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国际组织中的大国作用不应变成大国控制。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否认,大国权力因素也正是国际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推动因素之一,没有大国的支持与合作,国际组织将难以有大的作为。就联合国维和行动而言,其成败往往取决于大国的参与程度。因此,对于大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作用,还是应充分重视的,断不可一概否定。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9
三、意识形态因素
意识形态一直是国际关系中的一大因素,在冷战时期,联合国活动中的意识形态因素比较明显,它突出地表现为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斗争,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团结求生存和发展的活动。冷战结束后,联合国内的意识形态因素依然存在,更多地表现为西方大国维护和扩展其民主价值观和民主制的活动。意识形态在国际组织中对国际组织的行为能力也具有重大影响。
第一,国际组织内的意识形态因素可能会导致力量的分化组合,从而影响国际组织的行为能力。在这方面,联合国内的情况最为突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一分为二,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思想体系和两大阵营的尖锐对抗。同样,在联合国内也分化出两大相互对立的阵营:社会主义集团和资本主义集团。这就是联合国难以遵照联合国宪章的精神有效运转。苏美关系缓和以及苏联解体后,由于意识形态因素和国家利益的作用,联合国内的各种力量开始分化组合,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分化组合。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实行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国家不断增多。目前,联合国内依然存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斗争。
第二,国际组织内的意识形态因素会深化国际矛盾,产生对抗,阻碍国际合作的发展,是国际组织的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对于成员国政治文化比较相似的国际组织来说,意识形态因素会促进成员国间的合作,推动国际组织的发展。但对于构成成分复杂的国际组织来说,其中的意识形态差异很可能会造成对抗,产生矛盾,从而制约国际组织的行为能力。在冷战结束前情况尤其如此。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有所淡化,各国强调超越意识形态差异来发展利益关系,在国际组织中情况基本上也是这样。但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仍然客观地存在着,仍不可避免地对国际组织产生影响。而且,西方国家的民主价值观攻势一点也没有削弱。在此形势下,国际政治中仍会保持意识形态色彩,国际组织中意识形态因素的制约性影响还将继续存在下去
第七章 国际关系的重大转折——两极格局的解体
1989年以来东欧发生巨变,苏联急剧解体,二战后支配世界40多年的两极格局彻底瓦解,这不仅是二战后而且也是本世纪最重大的事变之一。两极格局瓦解的直接动因是苏联、东欧一极的坍塌,但也同国际上各种基本力量消长变化密切相关。由于两极格局已经解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在这一过渡时期,国际关系存在一些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当前国际局势急剧变化,错综复杂,世界向何处去——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美国关于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同国际旧秩序的强权政治、大国垄断国际事务没有本质区别。其他发达国家主张建立一个它们能在其中发挥重大作用甚至主导作用的多极格局。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则要求建立一个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因此,新秩序的形成将是一个不断斗争的复杂过程。
第一节 转换中的国际格局
所谓国际格局,是指在一个时期内世界各种力量的对比和组合,特别是对世界事务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国和大国集团的力量结构,这种力量结构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国际关系的走向。格局是一种历史合力,是各种基本力量相互牵制和抗衡而形成的相对平衡状态。
一、苏东剧变,两极格局解体
两极格局解体的过程大约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其起因是苏联的急剧衰落和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于是他决心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彻底的调整和改革。1987年10月他出版了《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宣扬“公开性”、“民主化”、“多元性”和“人道主义”,使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致使苏联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苏联陷入了全面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苏联作为统一的联盟国家岌岌可危。
苏联的衰落和政策的转变对东欧局势变起了关键作用。在雅尔塔体制下,东欧地区汇集了东西方矛盾、苏东矛盾和东欧内部社会矛盾三大方面的问题。苏联以军事力量和强权政治维系它在东欧的势力范围,从而保持了社会主义大家庭。戈尔巴乔夫大规模地调整了对外政策,宣布苏联不再以武力干涉东欧内部事务,对东欧政策发生了转折性变化,这对东欧局势的变化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苏东关系中一些历史事件的重新评价成为东欧国家政局动荡的最初借口……法国前总统战略事务顾问沃特雷诺认为:东欧剧变既不是西方颠覆的结果,也不是东欧内部革命的结果,而主要是苏联改变政策的结果,如果苏联尚能用武力维持其在东欧的势力范围,那么在东欧什么事也不会发生。和苏联一样,从80年代未起东欧各国也政局急剧动荡、经济严重恶化,终于发生了剧变。
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的共产党相继被赶下台,罗马尼亚的事变更具有突发性,1989年12月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夫妇被处决……。在东欧政局动荡中,民主德国的变化和两德统一最为引人注目,1990年10月3日,民德加入联邦德国,统一后的德国使用联邦德国的国名、国旗和货币以及政治经济制度。
随着东欧的剧变和两德统一,华约组织难以为继。1991年4月1日,华约组织宣告解体。6月28日,经互会宣告解散。战后苏联在东欧苦心经营的政治、经济军事集团全部瓦解。东欧的剧变是苏联衰落和政策转向的产物。反过来,东欧的剧变又进一步削弱了苏联的国际地位,是苏联失去了二战后在欧洲获得的势力范围——苏联同北约之间的缓冲地带,苏联的前沿防线一下子从东西欧交界处退回到苏联同东欧的边界。
与此同时,苏联迅速走向解体。到1991年12月,苏原有的15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外均宣告独立。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俄等11年国家首脑会正式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至此,苏联宣告彻底解体。
两德统一、华约解散和苏联的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终结。
二、国际格局转换的特点
第一,与以往不同,这次格局转换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从法国大革命以来,世界格局历经沧桑,发生过多次变化,其中突出的有3次。第一次是拿破仑战争失败后形成的“维也纳体系”;第二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三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这几次格局转换,都是通过战争来实现的,而这次格局的解体是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自行解体造成的。也正因为如此,这次格局转换更加复杂和不明朗,也更加充满了危机、不稳定性核不确定性。
第二,全球层次的缓和与地区层次的动荡并存。有人称其为大缓和小动荡的“热和平”(Warm Peace)。随着苏联的解体,美俄关系从对抗走向合作,原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愈演愈烈的军备竞赛和争夺世界霸权,以及由此导致的国际局势一直处于战争边缘的状态不复存在,国际安全环境大为改观,世界大战,特别是核大战的威胁和大国之间武装冲突的危险已大大减少,原来以两霸为背景的地区冲突大多已经缓解或得到政治解决(如阿富汗、柬埔寨、中东等)。国际裁军有了突破性进展。美俄签订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从全球层次看,整个国际形势趋向缓和,各国都把主要精力转向国内的经济发展上。然而,天下并不太平,由于历史遗留的矛盾、冷战遗留的矛盾和新的大国争夺的矛盾,以及民族、宗教、种族矛盾等,地区性的冲突接连不断。如前南斯拉夫内战、前苏联一些共和国的冲突以及非洲地区的动乱等。这些冲突和战争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了重大威胁。有的学者认为,如这些动乱得不到控制,有可能演变成全球性动乱。如布热津斯基在其《大失控和大混乱》一书中曾描绘了一个大动乱地带,他说:“激烈动荡的漩涡的地理界限可在欧亚大陆的地图上划成一个长椭圆形,它从西向东,由亚得里亚海到巴尔干各国,一直到中国新疆地区的边界;由南向北,环绕波斯湾,包括中东部分,南面的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北面的俄罗斯——哈萨克边界的全部中亚地区,一直到沿俄罗斯——乌克兰边界。”在这个地带中,民族、宗教、种族、边界冲突不断,此起彼伏,使用局势变得极其为复杂。这种看法未免过于悲观,事实上,冷战后在欧亚一些地区出现的动荡,大都是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余波,主要发生在原苏联和东欧地区,从全局看,当前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
第三,受地缘政治差异的制约,这次格局转换的进程和方式很不平衡。冷战时期,欧洲从军事、政治到经济都是典型的两极结构(几个一分为二)。东欧巨变,苏联解体,欧洲首当其冲受到最大的影响,成为世界旧格局坍塌震荡的中心。东西方冷战对抗的终结同时也揭开了积蓄已久的矛盾和冲突的盖子,原先被掩盖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急剧爆发,酿成激烈的冲突,导致国家分裂,甚至引发局部战争,结束了战后欧洲只有冷战没有热战的历史。原苏联、南斯拉夫的分裂和解体使政治、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民族矛盾、领土纠纷、宗教纷争愈演愈烈,不断出现新热点。原南斯拉夫地区的战争是战后欧洲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素有“欧洲火药库”之称的巴尔干再度战云密布,危机重重。以民族分离和民族重聚为特征的新民族主义在全欧泛滥,对一些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西欧一些国家极右势力抬头,新纳粹主义猖獗,种族排外事件迭起,使欧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激烈动荡的地区之一。
同欧洲相比,亚太地区相对稳定。雅尔塔体制不仅划分了欧洲的势力范围,也划分了在亚洲的势力范围,因此,在战后初期,亚太地区也有明显的两极色彩。但新中国的成立和一系列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实际上已经冲破了雅尔塔体制的格局。随着中苏关系破裂,日本经济腾飞,东盟崛起,美国侵越战争的失败,到70年代,亚太地区已出现多极化趋势,并且形成相对平衡的状态。因此,两极格局的解体对亚太地区冲击相对较小,故能在冷战结束后保持相对稳定的局面。亚太地区形势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这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缓慢,有些地区甚至还没摆脱不景气状况,形成鲜明对照,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亚太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首要原因,就是因为有关国家具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国内环境和能保证其发展的地区和平环境,以及制定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富有生机活力的亚太经济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带动世界经济前进的火车头作用。冷战结束之初,亚太地区的热点普遍降温,阿富汗、柬埔寨问题获得了政治解决,朝鲜半岛紧张局势走向缓和,中国与俄罗斯的友好关系得到了加强,特别是长期困扰两国关系的边界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然而,冷战后日益强化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对该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构成了严重障碍。由于美国明确将朝鲜确定为“邪恶轴心国”,确定了改造朝鲜政权的目标,使得朝鲜半岛局势重新紧张起来。同时,大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又开始盛行,美日经济磨擦加剧,一些热点地区仍没完全解决,一些民族、宗教、领土等矛盾以及恐怖主义仍将影响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第四,世界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后,国际关系中的矛盾结构随之发生了变化。原有的世界基本矛盾虽然依旧,但主要矛盾已开始发生变化。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是东西矛盾,集中表现为美苏矛盾,即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冷战结束后,世界基本矛盾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主要是三类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西西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南北矛盾)、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东西方矛盾)。这些矛盾在国际体系的发展过程中是经常起作用的世界基本矛盾。在这三类矛盾中,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融入西方,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虽然西方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正以新的形式发展,但东西方矛盾已降为次要地位。冷战结束后,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南北矛盾更加突出,但由于北强南弱,双方实力悬殊,南北矛盾也不可能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有人把针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恐怖主义看成是南北矛盾的表现,但这恐怕台牵强)。随着冷战结束,西方失去了共同对手,同盟的基础发生了根本动摇,美国的领导地位面临严重挑战,它们之间的矛盾进一步上升,因此,发达国家之间,特别是美、日、欧之间的矛盾,正在上升为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它们之间矛盾的发展,对国际关系发展的进程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国家集团之间的矛盾,其性质是国际垄断资本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竞争的客观规律下所必然产生的根本利益的矛盾。随着国际关系发展的重心发生变化,发达国家间矛盾的运行机制,同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矛盾对抗,有着明显的不同(所谓矛盾的“运行机制”,主要指矛盾中的斗争与合作、冲突与协调的相互关系,以及解决矛盾的手段)。西方国家不战而取得冷战的胜利,但西方国家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西西矛盾进入新的阶段。在政治外交领域,它主要表现为争夺地区和世界事务的主导权。美国竭力维护其西方盟主地位,试图建立由其独家领导的世界新秩序。1992年1月,布什总统在堪萨斯的讲话中声称:“我们在冷战中获胜,我们在竞争战中也会获胜……我们是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受人尊敬的领导。”日本则欲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加快迈向政治大国的步伐。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曾致信布什总统,公开提出“必须以日美欧三极为主导来形成世界新秩序”。西欧则加紧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自己把握欧洲事务的主导权,管理“欧洲人的欧洲”,在世界上发挥独立一极的作用,反对美国的“单极世界”企图。在经济领域,美、日、欧的矛盾和摩擦不断发展,为了在激烈竞争的经济战中取得主动,美、日、欧分别或正在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区域经济集团。日本学者公开宣称,要以日本的“经济霸权”取代美国的“军事霸权”,建立“日本经济力量控制下的和平”。在军事安全领域,日、欧都在加强自身的独立防务,试图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美日欧矛盾的实质是争夺领导权,这是国际垄断资本对世界霸权的争夺,而争夺世界经济主导权是其核心内容。它们之间矛盾的解决,既不同于二战以前的方式,用战争打败对手,也不同于冷战时期的方式,用军备竞赛拖垮对手,而是进行综合国际的较量,进行激烈的经济战和科技战。它们之间的协调框架仍继续存在,以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但这种宏观经济协调不会象冷战时期那样旨在支持美国的战略利益,而视为自己的国家利益或集团利益服务。
第五,国际角逐的主战场发生重大变化。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竞争主要在军事领域,核心是轮番升级军备竞赛,以争夺军事优势特别是战略核武器的优势。冷战结束后,国际争夺的主战场发生重大变化,已从军事领域转为以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军事力量虽然仍十分重要,但无论如何已不可能成为国际竞争中居于第一位的因素。各国也无意和美国搞军备竞赛。
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到底在向什么方向发展?这是一个目前各方意见还难以统一的问题。有人认为,冷战后的世界是一个正在走向多极化的世界,这是世界潮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人又根据目前世界局势的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势认为,当今世界是一个单极世界,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这一世界已无可置疑地得到了实现和加强。我比较倾向于后者。但我也认为,世界最终将走向多极,单极霸权不可能长久。从各方面来看,目前世界的力量框架是一超多强。从综合国力看,美国独占鳌头;从军事实力看是美俄两极,但俄罗斯这一极正在丧失平衡美国的地位和力量;从经济实力看是美欧日三足鼎立;从政治影响看,有美、俄、日、欧、中五大力量中心。在过渡时期内还可能出现某些地区强国和力量中心。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必须集中力量加快发展自己的经济、科技和国防力量,这也是世界多极化的客观要求。
三、国际格局转换的原因
这次两极格局的瓦解是由于东欧、苏联一极坍塌造成的。苏联的变化是战后世界格局解体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在分析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是,必须对导致苏联瓦解的原因进行深入的考察。促成苏联解体的原因非常复杂,有其内因和外因,也有其近因和远因。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内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是外因。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是苏联解体的近因。从远因看,主要有:第一,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第二,高度集权的中央政治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民主制度不健全,个人独断专行,官僚主义严重,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领导干部终身制,使他们高踞于群众之上,严重脱离群众,招致群众不满。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加上党的自身建设不够,一些领导干部贪污腐化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因此,在反对派起来反对苏共领导时,其中也就漠然处之,不关心党的成败兴旺了。第三,过渡的军备扩张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历史证明,扩张过度是所有大国衰落的主要根源。为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苏联大肆扩充军备。军费开支占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0—35%(美国为6%左右)。其结果,经济上不去,人民生活水平不能迅速提高,严重削弱了自己,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可以说,苏联是被军备竞赛拖垮的。第四,苏共领导在民族政策上的失误和民族分离主义。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100多个民族,苏联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制,所有政治、经济权力都集中于中央,各加盟共和国没有独立自主权。同时,由于奉行指令性计划经济,全苏内部实行严格的专业性分工,使一些加盟共和国的落后状况长期得不到解决。其次,苏共领导打俄罗斯民族主义问题严重。另外,苏联领导人在民族政策理论上也有错误。
从国际政治层面看这次格局变动,则有更广阔的因素和更深层次的动因。二战后两个最重要的结果,一是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对峙。二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一方面,美苏对峙和争霸,必然要加强对其盟国的控制和争取广大新兴国家的支持。另一方面,美苏的盟国和第三世界国家不愿受制于人,要求在国际舞台上有过高的地位和影响。这就不可避免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随着第三世界的兴起,成为国际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它们的和平、中立和不结盟运动以及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为国际关系注入了新的内容,震撼着美苏主宰的两极格局。
从更深层次上讲,各国谋求经济发展,各国间科技、经济实力的变化是引起格局变动的终极因素。决定国家实力强弱的判断标准愈来愈侧重于经济、科技实力而不是传统的标准——军事实力。苏联的阶梯归根结底是经济没有搞好。美国的衰落也正是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9
第二节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构想
在国际关系中,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国际格局是指世界上具有强大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分布以及它们在斗争中所形成的战略态势。而国际秩序则是主要国家的当权者根据他们对世界局势的认识和判断,而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的运行规则和机制。历史上任何一次国际秩序的更迭,都是和国际格局的变动、交替联系在一起的,一定的国际秩序总是要受一定的国际格局的制约和影响,并与之相适应。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解体,以雅尔塔体制为代表的旧的国际关系秩序已经瓦解,于是,建立国际新秩序就成了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问题,实质上是对未来世界向何处去这个总问题的集中体现,涉及当今各国的大战略。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关系到各国的利益,关系到各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迄今为止的一切国际关系秩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由少数几个强国垄断国际事务,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这是一切旧国际秩序的要害和本质特征。今天,世界各国人民所寻求建立的,是一种既能反映当前时代的特点,又能为各国接受并付诸实施的国际新秩序,即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因此,未来国际新秩序的构想,应当反映世界的客观发展趋势和本质动向,而不应当是一种主观蓝图和阶级偏见,更不应重温大国霸权梦。
一、雅尔塔体制的本质特征
所谓“雅尔塔体制”,是指大战后期在以雅尔塔会议为核心的一系列重大国际会议上美英苏三大国所达成的协议和谅解。它的基本内容是关于战后世界的安排,主要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划分势力范围、建立联合国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等。其特点是:⑴打破了长期以来欧洲列强主宰世界事务的状况,从而结束了近代以来国际关系的欧洲中心时代,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取而代之;⑵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结构的稳定性和集团对峙的长期性以及集团内部“一主多仆”的家长制模式在过去也未曾有过;⑶战后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联合国组织,在其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中提出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则。⑷还有,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以“冷战”的形式展开,同过去以战争形式进行的霸权争夺也有所不同。
二、各国关于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当今世界格局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1988年底,邓小平在会见印度总理拉•甘地时指出:“世界上现在有两件事情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冷战结束后,各国领导人、政治家、战略家纷纷提出了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设想和主张。
1.美国关于“世界新秩序”的主张。从美国领导人的讲话和美国全球战略的特征以及外交政策的趋向看,美国“世界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是:⑴美国是世界的“领袖”、“灯塔”。⑵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西方价值观,使世界成为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美国认为,它的价值观——民主、自由、人权、私有制、市场经济、议会制、多党制等必须是世界新秩序的“指南”和“基础”,是“唯一正确的政策方针”。近年来,美国越来越露骨地把接受西方的价值观作为它提供对外援助的先决条件,动辄挥舞“人权”大棒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推行“人权帝国主义”。⑶以西方联盟为基础,协调联盟各国的行动,在美国领导下共同分担责任。美国防部长切尼指出:在建立世界新秩序过程中,“集体安全依然是美国战略的中心,与友好国家的联盟和伙伴关系至关重要。”在西欧,美国要维持美英特殊关系,建立美德特殊关系。在亚洲,维护美日联盟。协调西方联盟的利益和行动,为共同事业分担责任,同时加强对盟国的制约和控制,特别是防范德国和日本迅速发展成为有悖于美国全球利益的强大对手,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⑷建立地区新秩序,遏制地区冲突,必要时不惜使用武力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美国领导人一再强调地区稳定对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建立世界新秩序的重要性,认为在当今世界,地区冲突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区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与外部国家都有着很大牵连。当某些地区紧张局势可能威胁到美国战略利益时,美国不惜使用武力,以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⑸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利用联合国为美国的战略利益服务。
从上述构想中可以看出,美国的所谓“世界新秩序”没有反应当今世界局势的客观发展趋势和本质动向,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没有体现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本质上是世界旧秩序的翻版,是维护西方利益的美国化秩序。加纳元首罗林斯指出,美国的构想“以新国际主义的面貌出现,但实际上,它是超级大国垄断的翻版。”
2.西欧、日本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西欧各国对世界新秩序的主张不尽一致,但有许多共同点。主要有:⑴建立一个以西方价值观为基础,美、欧、日三极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西欧的目标是要在未来欧洲新秩序中发挥主导作用,在世界新秩序中争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反对美国独霸世界。⑵加快欧洲共同体和全欧一体化的进程,立足欧洲,放眼世界。为使欧洲真正成为多极世界中强有力的一极,欧共体制定了分三步走的蓝图。⑶联合国应在国际新秩序中发挥更大作用。英国和法国使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他们要保持住这种地位,统一后的德国随着国力的增强要成为世界政治大国,特别是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西欧希望利用联合国来建立由西方大国共管的多极世界。
雅尔塔体制的崩溃为日本走向“政治大国”,成为世界一极创造了条件。1990年3月2日,日本首相海部俊树在国会提出了国际新秩序要达到的五个目标:⑴确保和平与安全;⑵尊重自由和民主;⑶通过开放的市场经济保证世界繁荣;⑷保护环境;⑸在对话和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国际新秩序。同年7月,它在《日本的构想》一文中又阐述了日本政府对构筑国际新秩序的构想。日本关于世界新秩序主张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一个以西方价值观为基础的、美日欧起主导作用的“三极”世界。其要点有:⑴在新世界中,决定性因素是经济、科技实力,而不是军事力量,日本拥有强大的经济、科技力量,所以日本不能接受未来世界是“美国治下的和平”或美国领导下的“一极世界”。1990年5月,日本外务省次官栗山尚一提出了一个所谓“5:5:3”的理论,即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为20亿美元(1988年的数字),美国、欧共体各占5万亿,日本占3万亿,因此“建立90年代国际新秩序的责任必须由日美欧等先进的民主国家共同承担”。⑵以“自由民主”、“市场经济”作为世界新秩序的目标,以西方模式建立世界新秩序。⑶推行“积极进取”外交,在建立世界新秩序中发挥经济大国的政治作用,履行其“新的国际责任”。这主要是指,广泛开展“大国外交”,积极参与地区争端和冲突的解决,谋求在国际安全与和平中发挥政治作用,提高日本在联合国的地位和发言权,扩大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争取早日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3.发展中国家和中国关于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国际格局的变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讲是严峻的挑战,为了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第三世界国家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归纳起来主要内容有:⑴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中一直受到不公正、不平等的对待,第三世界许多地区的长期动荡、纷争和战乱都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关。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强烈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由以两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命运。⑵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无权地位,使发展中国家能更充分、有效地参与国际事务的决策过程。⑶改变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不平等的经济关系。这是指,改变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分工;改变世界经济中不合理的生产、消费和贸易格局,保证发展中国家对其资源的开发实行有效的控制。⑷加强联合国,使之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起主导作用,并增加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中的发言权。发展中国家认为,要防止联合国被大国控制和利用,要求联合国进行改革,使各国在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享有同等的权利,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使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由更大的发言权。
中国主张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种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是:⑴新秩序应该是同过去那种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基础的旧秩序相区别的一种崭新的国际关系;⑵新秩序必须规定各国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参与协商解决世界事务;⑶新秩序必须承认各国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把某种特定的发展模式强加给别的国家;⑷新秩序必须规定各国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坚持国际争端应通过和平谈判合理解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武装入侵和用战争手段解决中断;⑸必须改变不公正和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代之以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国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当作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因为该原则概括了最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完全、彻底摆脱了旧国际关系的不公正、不合理因素,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
作者: bbcc    时间: 06-2-10 11:39
三、各国关于国际新秩序构想的比较
各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反映了各国对世界形势及其未来发展的不同看法,也反映出各国的不同利益。
西方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存在很大分歧,主要表现在:
1.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还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
2.是一两个或少数几个大国操纵、垄断国际事务,还是世界各国共同解决国际问题。
3.新的国际秩序应以何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作为基础。
从西方看,日、欧的构想大同小异,它们与美国的构想有较大分歧。分歧的焦点在于美国要独家领导建立世界新秩序,而日、欧则主张由美、日、欧三家共管。
四、建立国际新秩序是一个复杂、艰难的历程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需要进行长期的斗争。因为建立一个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意味着要彻底改变旧秩序的本质特征。目前的形势是,旧秩序虽然已经瓦解,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一旧秩序的基本特征并没有随之消失。要真正建立起国际新秩序,必然会遇到旧秩序既得利益者的顽强抵抗。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实力政治仍然有很大的市场,而当前国际社会力量对比存在着诸多不平衡:一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不平衡,西强东弱;二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力量对比不平衡,北强南弱;三是各地区力量对比不平衡;四是发达国家之间力量发展不平衡。这些都将影响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总的说来,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处于明显的优势,而社会主义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处于明显的劣势,而主张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正是处于劣势的国家,而真正建立起这样的国际新秩序,从根本上说有赖于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家大大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这是短期内无法实现的。
另外,建立国际新秩序关系到每个国家的利益,各国都希望建立有利于自己的国际新秩序。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因此它们的要求和希望也不相同,围绕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问题的斗争,既存在于全球范围,也存在于地区范围,既存在于政治领域,也存在于经济领域,既存在于不同制度和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也存在于相同制度和相同类型的国家之间。要解决它们之间的分歧,进行利益的协调、斗争和妥协,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











第三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一再强调:“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局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当今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时期,国际社会各种矛盾深入发展,呈现出一幅扑朔迷离的复杂图景,但是,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世界的两大主题。因为这两大问题,不仅关系到世界人民的利益,而且也决定着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是世界人民面临的共同战略任务。
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战略问题的著名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理论意义。邓小平关于时代两大主题的论断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时代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时代的理论是列宁提出来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根据对世界基本矛盾的分析,提出了“帝国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的论断,认为由于帝国主义的激烈争夺,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而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激化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世界革命。也就是说,当时世界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以及战后初期汹涌澎湃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列宁论断的生动体现。但是,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世界主题逐渐发生了转换,即由过去的战争与革命演变为和平与发展。这是因为,首先,战后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和平运动对防止世界大战的爆发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摆脱了殖民统治之后,面临的最紧迫的首要任务是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迅速发展民族经济。再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不存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势。还有,战后新技术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客观上制约了世界大战的爆发,并为人类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实际意义。⑴邓小平这一论断为我党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正确地估计形势,把握时代的主题,是正确制定战略方针的前提。在“文革”期间,毛泽东曾对国际形势作了错误的判断,强调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迫在眉睫,提出要准备打仗,而且要“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提出“当前世界的主要倾向是革命”。是我们在很长时期内没有把工作重点放到经济建设上来,耽误了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对形势的估计失误,使我们遭受了巨大损失。例如,“从打仗出发,急急忙忙搞三线建设,前后花了十多年时间,投入两千多亿元,并且按‘山、散、洞’原则布局,难以正常运转,经济效益甚低,许多已变成包袱。”据《人民日报》1988年4月6日所引资料,195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份额是4.7%,而1980年下降为2.5%;196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日本相当,而1980年仅为日本的1/4;50年代上半期,韩国人均收入与我国差不多,而80年代上半期超过我国6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根据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⑵邓小平的论断为建立国即政治、经济新秩序指明了方向。将来建立的秩序是否新秩序,必须看它是否真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⑶邓小平的论断为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它突破了某些传统的框框和过时的看法。
作者: yiqilai    时间: 06-2-11 20: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i@0422    时间: 06-2-17 00: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不懂    时间: 06-2-18 14: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rawiner    时间: 06-2-20 18: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zfx213    时间: 06-2-25 01: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99943073    时间: 06-3-2 13: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ejieming020    时间: 06-3-5 11: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ejieming020    时间: 06-3-5 11: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林の声音    时间: 06-3-5 18: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eavenblue    时间: 06-3-6 20: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wzz_00    时间: 06-3-8 08: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iamdonne    时间: 06-3-8 11: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尤文宇。。    时间: 06-3-9 13: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阿诺酷林    时间: 06-3-18 09: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蝉的月亮    时间: 06-3-21 10: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ashington66    时间: 06-3-27 11: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uhu12    时间: 06-3-29 09: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anges    时间: 06-3-29 15: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liceo    时间: 06-3-30 13: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ingheruizhi    时间: 06-4-1 23: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忆江南    时间: 06-4-1 23: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nnoy_0001    时间: 06-4-4 23: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xuancheng    时间: 06-4-8 21: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yq81317    时间: 06-4-27 00: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lp19850624    时间: 06-5-30 22: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vocan    时间: 06-5-30 22:22
顶,不错的。谢谢
作者: laisimandewan    时间: 06-6-3 17: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edapple246    时间: 06-6-9 14: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edapple246    时间: 06-6-9 14: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umu366    时间: 06-6-14 19: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iablo1987    时间: 06-6-20 10: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osex    时间: 06-6-22 14: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王宝胜    时间: 06-7-10 14: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uminliuqing    时间: 06-7-15 12: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abbitmoney    时间: 06-7-19 16:02
好啊
作者: wwlove    时间: 06-7-24 09: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uedaxiake    时间: 06-8-2 16: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我遂我愿    时间: 06-8-5 19: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elia224    时间: 06-8-7 13: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ongpp    时间: 06-8-7 19: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otang1210    时间: 06-8-8 11: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allace203    时间: 06-8-16 18: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rank119    时间: 06-8-17 09: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苏木可可    时间: 06-8-17 14: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nsky8    时间: 06-8-28 11: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1980322    时间: 06-9-2 10: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spirin    时间: 06-9-18 20: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anglangshou    时间: 06-10-7 07: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xiongying721    时间: 06-10-12 09: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unxiaotian    时间: 06-10-14 00: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enghanchang    时间: 06-10-21 09: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uodajxnu    时间: 06-10-22 09: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韬光明言    时间: 06-10-23 10: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韬光明言    时间: 06-10-23 11: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sxxeyai    时间: 06-10-25 14: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uangl    时间: 06-10-30 08: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betterday    时间: 06-11-3 22: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h2003    时间: 06-11-7 23: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ukiebaby    时间: 06-11-21 22: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jw123    时间: 06-11-26 14: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水光    时间: 06-12-14 13: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弘亮    时间: 06-12-15 19: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hitesheep2004    时间: 06-12-31 15: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elar    时间: 07-1-23 13: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hafengke    时间: 07-2-3 08: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uchao1128    时间: 07-3-11 17: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ZWW4226    时间: 07-3-15 13: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ULYRAIN    时间: 07-3-15 20: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iss    时间: 07-3-16 12: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ssssssss    时间: 07-3-19 18: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易水寒    时间: 07-3-20 10: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io123    时间: 07-3-29 11: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ourmagic    时间: 07-3-29 17: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ae888    时间: 07-4-1 00: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aliaobu    时间: 07-4-1 09: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bbs.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