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qinsi107 发表于 16-7-9 21:4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察研究法

  1、观察法的类型
  观察法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了解分类及其特点,以便在研究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加以运用。
  (1)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根据教育观察的环境是在自然状态还是在人工控制状态,可将教育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所要求的环境一般是在自然状态下,即事件自然发生、对观察环境不加改变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观察。
  实验观察法是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的系统的观察。
  (2)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设备,可将教育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是指直接通过观察者的感官考察被研究者活动的方法。
  间接观察法是指观察者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考察研究对象活动的方法。
  (3)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
  根据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者所进行的活动,可将教育观察法分为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前面所讲的直接观察法包括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而间接观察就只能是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法是指观察者参与到观察对象的活动之中,通过与观察对象共同进行的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
  非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不参与被 观察者的任何活动,完全以局外人的身份进行观察。
  (4)有结构观察法和无结构观察法
  根据观察是否有统一设计的、含有一定 结构的观察内容、项目和相应的要求,可将教育观察法分为有结构观察法和无结构观察法。
  有结构观察法在观察前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而且在观察时严格按计划进行,能对整个观察过程进行系统的、有效的控制和完整、全面的记录。
  无结构观察法中,观察者只有一个总的观察目的和观察要求,或仅有一个大致的观察范围和内容,没有详细的观察计划和观察指标体系,观察时要依据观察目的按观察者的理解有选择地记录观察结果。
  2、概念
  观察法就是科学地观察事物的方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在自然状态下对客观事物进行考察而获取其事实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3、观察研究法的步骤
  观察研究是一个循环研究,它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1)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在观察中要了解什么情况,搜集哪方面事实材料),确定观察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也就是回答为什么观察和如何观察等问题。
  (2)通过检索资料、专家访谈等,搜集有关观察对象的文献资料,并进行阅读分析,对所要求观察的条件有一个最一般的认识,为观察做好充分准备。
  (3)编制观察提纲。对观察客体单位要进行明确分类 ,对所观察的事物确定最主要的方向。
  (4)实施观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全面而系统的观察。
  (5)资料收集记灵。
  (6)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沙发
 楼主| qinsi107 发表于 16-7-25 20:51:59 | 只看该作者
一、教育制度
  (一)、什么是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法规、条例等。但是,在教育学里,人们通常把教育机构与组织的管理规则当作教育管理问题来专门加以论述,所以教育制度这个题目论述的重点便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
  (二)、教育制度的特点
  1、客观性:这个客观性主要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2、取向性:任何教育制度都是其制定者根据需要而制定的,因而,是有一定价值取向的。
  3、历史性:教育制度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又反映制定者一定的价值取向,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会有不同的教育制度。
  4、强制性:在某种意义上,教育制度独立于个体之外,对个体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二、学校教育制度
  (一)、何谓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学校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1、政治因素。不同的政治体制下往往存在不同的教育行政制度。政治体制总的来说,可以分为集权制、分权制,相应地,教育行政制度也可以划分为集权制、分权制两种类型。原苏联、法国基本上属于集权制,美国、英国基本上属于分权制。
  2、经济因素。最终决定学制的性质和状况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
  3、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类型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类型,影响到教育制度。例如,同为资本主义国家,法国在教育行政上实施集权制,而美国在教育行政上实施分权制;同样是实施分权制,美国的分权制又与英国的分权制不同,各自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这些都是由于文化的不同引起的。
  4、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因素。
  5、教育制度传统以及对国外教育制度积极的学习和借鉴等
  (三)、学制的类型
  1、双轨学制
  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文化历史条件的影响下,由古代演变而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样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中学;另一轨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及其之后的职业学校。这两规极不相通,也不想接,这样就剥夺了在国民学校上学的劳动人民子女升入中学和大学的权利。后来,国民教育学校一轨从小学发展到中学时,才有了初中这个相对应的部分。
  2、单轨学制
  单轨学制最先产生于美国。北美多数地区最初都曾沿用双轨学制,哈佛、耶鲁就是牛津、剑桥的翻版,拉丁语学校则是文法学校的翻版。后来,文实中学取代拉丁语学校成为中等教育的主要机构。到19世纪,由于产业革命和美国没有特权传统的原因,致使美国学制中原有的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却被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的群众性小学和中学所淹没,从而形成美国单轨学制。美国单轨学制的结构是: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美国学制的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
  3、分支型学制
  沙皇俄国时代的学制也是双轨学制。十月革命后,苏联制定了单轨的社会主义统一劳动学校。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又恢复了原来文科中学的某些传统和职业学校单设的做法,于是就形成了既有单轨学制特点又有双轨学制特点的苏联型学制。这种学制不同于欧洲的双轨学制,因为它一开始并部分轨,而且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有权进入对口的高等院校。但它和美国单轨学制又不同,因为它进入中学阶段又开始分支,这就是苏联的分支型学制。
  (四)、1949年以来我国学制
  1、1951年学制的特点
  (1)、学校系统分为幼儿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包括小学、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中等教育(包括中学,工农速成中学、业余中学、中等专业学校)、高等教育(包括专科学校、大学和专门学院校以及研究部)和各级政治学校、政治训练班等。
  (2)、改学制还有各类各类补习学校、函授学校及聋哑、盲人等特殊学校。
  (3)、与1922年学制相比,该学制推迟了小学入学年龄,改6岁为7岁;缩短了小学修业年限,从6年改为5年,实行5年一贯制,后又暂缓实行;中学的入学年龄和修业年限基本没有变化;大学也缩短1年,增加了研究部。该学制最突出的就是增加了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的工农和业余教育系统,而且与高等教育相通;逐步废除私立学校。这些充分地反映了建国后新民主主义“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教育精神,标志着我国现代学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1958年学制改革
  (1)、法律基础: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的妥善的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学制积极的进行典型试验,并报告中央教育部。经过典型试验取得充分经验后,应当规定全国通行的新学制”。
  (2)、改革特点
  “提早入学年龄,进行了六岁入学的试验;为了缩短年限,进行了中小学十年一贯制的试验;为了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创办了农业中学、半工半读学校,进一步发展业余学校”。
  3、文化大革命的学制改革
  (1)、改革指导思想: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
  (2)、改革特点
  第一、和当代中学学制延长的趋势相反,毫无根据的将中学学制缩短,把初高中都缩短到两年
  第二、和当代中等教育结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相反,对中专和技校大家砍杀,盲目发展普通高中
  第三、和当代高等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发展趋势相反,把高等教育年限缩短为三年,并取消很多学校、院系和专业
  第四、和当代成人教育、业余教育及终身教育发展趋势相反,把这类教育形式全部取消,扼杀了职工提高文化科学水平和知识更新的机会。
  4、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制改革
  (1)、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2)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3)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4)建立了终身教育制度
  (五)、我国现代学制建立和发展的基本历史经验
  1、现代学制的建立和发展不仅要考虑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20世纪以来我国学制的改革对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考虑是不够的。1902-1903学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基本上是照搬日本的;1912年学制主要完成的是政治上的革命,1922年学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所考虑,这一点是很好的。1951年的学制改革又侧重于学制的政治性质,强调学校要向工农开门也主要是从政治方面来考虑的。50年代后期开始的所谓学制改革主要就是要突出政治、突出阶级斗争的需要,对于当时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发展几乎没有考虑。“文化大革命”时期在这一方面更是达到了荒唐的地步。1985年的学制改革主要是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考虑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这是中国学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的进步。
  2、学制改革要走自己的道路,不能成为国外学制改革的“应声虫”,或者像陶行知先生解放前所批判的那样,在学制改革问题上“拉洋车”。
  3、学制改革是一件非常严肃的工作,涉及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质量,所以一定要科学化、理性化、因地制宜。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特点
  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3、高等教育大众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30 15:51 , Processed in 0.08284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