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6: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36126.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三)
                                                                                                                                                                                                    内容简介                                                                                            
  宋涛老先生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我国众多高校采用的政治经济学优秀教材,也被部分高校指定为“经济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宋涛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程》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精心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
  1.[3D电子书]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2.[3D电子书]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3.[3D电子书]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
  4.[3D电子书]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0小时高清视频】
  5.[3D电子书]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模拟试题】
  我们参照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教材核心知识点,根据各高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与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教材相配套的三套模拟试题,并提供详尽、标准解答。
  圣才学习网│经济类(www.100xuexi.com)提供全国各高校经济类专业考研考博辅导班【同门师兄师姐一对一辅导(网授)、网授精讲班等】、3D电子书、3D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经济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宋涛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程》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师生参考。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五大特色:
1.720度立体旋转:好用好玩的全新学习体验  圣才e书带给你超逼真的3D学习体验,720度立体场景,任意角度旋转,模拟纸质书真实翻页效果,让你学起来爱不释手!

2.免费下载:无须注册均可免费下载阅读本书  在购买前,任何人均可以免费下载本书,满意后再购买。任何人均可无限制的复制下载圣才教育全部3万本3D电子书,既可以选择单本下载,也可以选择客户端批量下载。
3.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  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对该产品的内容有所修订、完善,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版本的产品内容。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4.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本书具有“记录笔记”、“全文检索”、“添加书签”、“查看缩略图”、“全屏看书”、“界面设置”等功能。
  (1)e书阅读器——工具栏丰富实用【为考试教辅量身定做】

  (2)便笺工具——做笔记、写反馈【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3)答案遮挡——先看题后看答案,学习效果好【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5.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  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特别说明:本书的部分内容参考了部分网络资料及相关资料。但由于特殊的原因,比如作者姓名或出处在转载之前已经丢失,或者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等,因而可能没有注明作者的姓名或出处。本书责任编辑为郑炳,如果原作者或出版人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速来信与我联系(2850152970@qq.com),我定当聆听您的意见并遵旨酌办;如果有侵权行为请及时通知我,我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是一家为全国各类考试和专业课学习提供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的综合性学习型视频学习网站,拥有近100种考试(含418个考试科目)、194种经典教材(含英语、经济、管理、证券、金融等共16大类),合计近万小时的面授班、网授班课程。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900-8858(8:30~23:00),18001260133(8:30~23:00)
  咨询QQ:4009008858(8:30-23:00)

  详情访问:http://www.100exam.com/ (圣才考研网)
       http://jingji.100xuexi.com/ (圣才学习网|经济类)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
1.生产方式
答:生产方式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类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必须获得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种谋得物质资料的方式,马克思称之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不存在没有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也不存在没有生产关系的生产力。一定的生产力和一定的生产关系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构成一定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起决定作用。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基本上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社会思想和社会文化,即有什么样的社会。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整个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
2.物化劳动
答:物化劳动即死劳动,是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从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来看,所消耗的生产资料是物化劳动的耗费,是旧价值的转移;科学技术则是一种物化劳动的形式,商品的新价值只能由活劳动所创造,而物化劳动形式的科技本身不创造新价值。
3.绝对剩余价值
答:绝对剩余价值指通过延长工作日长度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工作日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就会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此外,提高劳动强度也是资本家用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常用手段。它表现为在内涵上增加劳动量,从而增加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量。
4.资本原始积累
答:资本原始积累是新兴资产阶级运用暴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使他们沦为无产者,而把财富集中到自己手中并使之转化为资本。所谓原始积累的过程,只不过是通过暴力来实现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的初始资本的形成过程,不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进行的资本积累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是使直接生产者转为雇佣工人的主要方式,它是形成资本原始积累全过程的基础。对货币财富的剥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因素,这是通过殖民制度、国债、重税、保护关税和商业战争等暴力手段进行的。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历史过程。
5.按生产要素分配
答: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指按投入的生产要素的贡献向要素投入者支付报酬。生产要素,指的是资本、技术、土地、房屋、生产工具、经营者才能等。所谓生产要素的贡献,指它投入生产经营后所起的作用,所带来的收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要求是:按照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多少分配社会财富。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分配领域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通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实现的一种通行的分配方式。在实际生活中,生产要素的贡献有时很难计算,于是便以投入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来替代,作为支付报酬的标准。
6.社会保障制度
答:社会保障制度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各项不同性质、作用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它主要是由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安置等制度组成。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包括对军人和军烈属的优待安抚工作。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是有主有次、相辅相成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险为主,以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为辅。
二、判断分析题
1.货币形式无非就是一般等价物固定于金银商品上的一般价值形式。
【答案】该观点正确。查看答案
【解析】当某种商品(主要是金和银)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货币形式替代一般的价值形式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唯一的区别只是一般等价物固定于金银商品上。金银之所以能够取得货币商品的特权地位,是由于它的自然属性,使它最适宜充当货币的材料。金银质地均匀,便于分割计算;质地坚固,不易损坏,宜于长期保存;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2.固定资本更新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
【答案】这种观点表述不科学。查看答案
【解析】所谓固定资本的更新,是指用新的先进的固定资本去替换旧的落后的固定资本。大规模的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所以能以周期性的方式进行,原因在于再生产周期中存在着推动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就是固定资本的更新。固定资本更新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暂时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阶段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当经济进入停滞阶段,出于竞争的需要,资本家开始了新一轮投资,对原有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并大量增加新的技术含量更高的技术设备。大规模的投资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从而使生产摆脱危机,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投资以加速的方式进行,把经济迅速推向繁荣的极限,从而为下一次经济的全面失衡创造了条件。
(2)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在推动了生产增长的同时,又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大规模的技术更新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更进一步层次上的激化创造了条件,这表现在:一方面,新的、效率更高的技术设备的采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日益提高的资本有机构成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或绝对减少,这又进一步推动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从而使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进一步减少。这两方面因素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趋尖锐化,并孕育着下一次危机的到来。
所以,该观点的表述不科学,固定资本更新不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而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基础。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与资本主义市场没有区别。
【答案】这种观点不正确。查看答案
【解析】社会主义市场除了具有市场的一般属性外,还有以下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市场;社会主义市场是多种经营方式的市场;社会主义市场是多种流通渠道的市场;社会主义市场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
4.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与工业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一样,都是由中等生产条件的企业的产品价格决定的。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查看答案
【解析】因为,如果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像工业品一样,由中等生产条件的个别生产价格来决定,那么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就不能获得平均利润,这样就无人愿意经营劣等土地。但是优等地数量有限,仅靠优等地生产的农产品不足以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只能以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来决定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这样,经营中等地或优等地的农业资本家不仅可以获得平均利润,还可以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这一部分超额利润就会由于农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而落入土地所有者手中,成为资本主义级差地租。
三、简答题
1.价值规律的涵义是什么?其发生作用的形式是什么样的?
答: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这是贯穿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随着供给和需求关系的不断变化,商品价格不断地和价值发生着上下偏离。商品价格与价值偏离的现象,实质上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正是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运动中,作为一个平均数、一种倾向、一种趋势存在并贯彻下去的,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指出:在商品经济中,在价格形式中,价格背离价值量,“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地,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
2.说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不同部门产品比价关系的影响。
答:产品比价是指国民经济不同部门所生产的不同种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实质是不同种商品的价值对比关系。
在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各个商品不是按照价值出卖,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出卖,也就是说生产价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各部门之间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但是并没有排除各个资本家企业之间的利润率的差别。商品是按照部门平均生产条件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出卖的,因此在各部门利润率趋同的情况下,不同部门产品比价关系取决于部门的平均生产条件,而部门的平均生产条件又受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影响。
具体来说,当一个部门由于技术进步、管理优化等原因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时,该部门生产一种产品的平均所需要的时间减少,部门的平均生产条件也得到优化,从而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条件下,产品销售价格降低。因此一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该部门的产品价格相对于其他部门下降。相反,当一个部门劳动生产率降低时,该部门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升高,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条件下,产品的销售价格上升,因此一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下降,会导致该部门产品价格的相对下降。
前面所分析的是其他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一个部门劳动生产率变化对产品比价关系的影响。事实上,随着技术的进步,国民经济的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都又提高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不同部门产品比价关系的变化取决于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快慢,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的部门的产品价格相对下降较快,劳动生产率提高较慢的部门的产品价格相对下降较慢,如果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相同,则这种劳动生产率变化对部门间的产品比价关系不会造成影响。
3.超额利润和垄断利润有何主要区别?
答:(1)含义的区别。超额利润指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是由于个别资本家率先采取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利润。超额利润也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垄断价格来实现,其源泉归根结底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2)获得方式的区别。超额利润是通过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获得的。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由于技术进步、管理科学使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而获得的,各企业在追逐超额利润的过程中,提高了社会的生产效率,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而垄断利润就是以利用某种特权或者是政府上的特权,或者是经济上的特权,或者是世袭的特权占据某一方面的垄断。这种情况不仅是一种短期行为,而且会助长腐败,会使企业不去创新,不去进行公平竞争,不去改善自己的管理,不去推进技术的进步,就靠垄断取得利润。对整个社会发展是不利的,而且企业也不能长期维持这种垄断价格。
(3)影响的区别。一般超额利润的存在有利于加剧竞争,从而促进资本的转移,最终超额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而垄断利润的存在一般是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的,减少了社会福利,不利于公平的竞争。
4.资本积累的动因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答:资本积累是指在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1)资本积累的动因。
实现价值增殖是资本的本质要求,它是决定资本积累的内在因素。资本积累本质上是把资本的增殖转化为实现资本进一步增殖的手段。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在市场上运营的资本扩大自身规模,以便提高其竞争力;这种外在的竞争压力会转变为内在的资本积累的动力。资本增殖和市场竞争,不仅都是资本积累的动因,而且二者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实现价值增殖的本质欲望,推动着资本的市场竞争;而市场竞争的成败又影响着资本价值增殖的程度。
(2)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①在剩余价值量一定情况下,积累量由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的比率来决定。
剩余价值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由资本家用作个人消费,另一部分用作资本或积累起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剩余价值分割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大小。如果在一定量剩余价值中资本家个人消费的比例大,积累量就小;反之,资本家个人消费的比例量小,积累量就大。
②在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已定的情况下,积累量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因素:
a.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剥削程度越高,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量越多,资本积累数量也就越多。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主要手段是:第一,把工资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资本家往往把工资压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从而把工人的必要消费基金转化为资本家的积累基金。第二,延长工作日和提高劳动强度,可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增大积累。同时,由于延长工作日和提高劳动强度而获得追加劳动,没有不变资本部分的相应增加,更有利于积累的扩大。
b.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和科学技术进步。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剩余价值会相应增加,资本积累会随之增大。这是因为:第一,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积累。第二,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使积累增加。第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部门来说,可增加相对剩余价值;就企业来说,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从而有利于资本积累。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增大。所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全部资本。所费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资本。所费资本是以其整体参加生产发挥职能,但是它们却是逐渐磨损的,因而是一部分一部分地丧失其价值,并把价值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产品上去的。这就使这些劳动资料所使用的价值与所耗费的价值之间发生差额,所使用的是全部资本价值,而所耗费的只是磨损和转移的小部分资本价值。因此,所用资本总是大于所费资本。而且,随着资本的增大,所使用的资本和所耗费的资本之间的差额也相应增大。这样,劳动资料的价值虽然逐渐地转移走了,转移走的价值继续发挥资本的作用,但它们的使用价值并不会同比例地丧失掉。它们依旧在生产中发挥着原有的作用,就像自然力一样,无代价地为资本家提供服务。
d.积累量的大小还取决于预付资本的大小。因为在劳动力的剥削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剩余价值量是取决于被剥削的工人的人数,而工人的人数则是与预付资本量相适应的。因此,预付资本量越多,生产规模也就越扩大,因而越能增加资本的积累。
5.如何理解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之间的关系?
答:(1)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两个基本目标之一。产业结构合理化指一国产业结构中各产业或行业之间总体上保持较密切的有机关联性和比例协调性,使结构不均衡的损失最小化或协调性效益最大化,导引经济增长过程呈稳态运行。其具体要求是:①各产业间的素质协调。②各产业间相对地位协调。③产业间关联方式协调。④供给与需求的数量和结构协调。
(2)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基本目标之二。产业结构高度化指通过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使资源或要素在各产业间的配置格局,即产业结构,由低度水准向高度水准演进,进而促进产业结构效应显著提高的过程。
(3)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并不是相互孤立或割裂的单方面运动,二者相互贯通、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协调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
①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坚实基础来自于合理化,后者是前者的首要保证。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离不开协调化,在结构不均衡情形下就单方面强调创新,盲目推进高度化发展只能适得其反,造成虚高度化外壳掩盖下结构进一步畸形化。因此,只有适时推进产业动态协调至具备一定基础,进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总体趋势不变,才能推动高度化。换句话说,在此条件之前,应保持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②合理化与高度化是有机结合的,要实现前者必须在后者的动态过程中进行,结构协调是一个不断调整产业间比例关系和提高产业间关联作用程度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内在的各种具体结构和要素配置均相应直接、间接地得到优化调节,产业整体素质也得以提升。以合理化促进高度化,以后者带动前者,推动结构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协调,相互在本身的运动中实现对方,才能达到产业结构优化目的。
可见,从长期动态过程看,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演进过程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存在时空上的连续性与继起性的统一,不能看作是两个或两次过程。
6.政府经济职能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答:(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是重要的政治组织,同时又是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组织。作为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组织,政府的主要职能是:
第一,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一是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基本制度与规则,以奠定市场经济顺畅运行的基本前提;二是提供道路、交通、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投资;三是保护各类产权主体合法的财产权利;四是提供社会治安与社会秩序,进行国防建设,维护领土完整与主权独立,维持一个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和平稳定环境。
第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政府通过健全法律体系,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第三,管理国有资产。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代表,行使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但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情况下,政府在行使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时,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的前提下,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实行宏观的管理和调节。
第四,调节收入分配。政府通过调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征收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实行直接的转移支付制度及对商品和劳务的国家分配政策等措施,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调节收入分配与缩小贫富差距,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第五,制定与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政府制定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确定全局性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决定其他必须由政府统一决策的重大事项。例如,对城市建设进行整体规划,保护土地资源,为保护资源而控制某种资源消费方式、控制人口增长等。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政府职能,主要的要求是政府必须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实行宏观调控。所谓宏观调控,是指政府按照社会主义经济满足人民需要的基本要求和国民经济能以较快速度稳步协调发展的需要,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政府职能,实行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有其必要性,这是因为:
第一,实行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个根本目的是通过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发展目标体现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虽然占有基础地位,但单纯地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通过市场竞争所达到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目标不一定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完全吻合。为了将市场的自发调节纳入整个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轨道,实现社会主义预定的目标和预期目的,政府自觉地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完全必要的。
第二,实行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觉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需要。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按比例地配置资源,建立起适合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总量关系和结构关系,保证社会各个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顺利进行。但是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失衡,结构失衡往往难以完全避免,因而需要国家经常从宏观上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这是保持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实行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需要。市场虽然能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弱点和不足的方面,所以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难以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这就有必要由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其他调控手段规范和调节市场,并通过市场引导国民经济按照宏观经济的目标运行。
四、论述题
1.马克思是如何从“20匹麻布=1件上衣”来分析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的?
答:“20匹麻布=1件上衣”是简单价值形式的表达。在这种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的商品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左边的商品处于主动地位,要求把自己的价值相对的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为相对价值形式;而右边的商品则处于被动地位,是等价物,起着表现左边商品的价值的作用,因此叫等价形式。
(1)马克思在“20匹麻布=1件上衣”的式子中,是透过对相对价值量的质的揭露来分析其量的规定性的。相对价值形式是商品交换中使自己的价值得到相对表现的形式。首先,从质的规定上考察,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麻布,其价值是通过上衣的使用价值来表现的。上衣和麻布都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是同质的,是能够相比较的,而且是能够相等的。在麻布和上衣的价值关系中,上衣的使用价值成了麻布价值的表现形式,从而使麻布取得了一个与自己的自然形式不同的价值形式。即具有了相对价值形式。其次,从量的规定性上考察,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商品的价值量是通过处于等价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量相对表现出来的。这一表现的前提是价值形式两极的商品包含有等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从量的方面来考察,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的价值量相对地表现在等价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商品的相对价值量取决于相交换的两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例如在“20匹麻布=1件上衣”公式中,假定生产一只羊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00小时,生产一把斧子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50小时。如果生产一只羊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不变,而生产一把斧子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减少到25小时。这样,一只羊=四把斧子。可见,相对价值形式价值量的变化,取决于等价两边的商品价价值量的变化,因此这是一种相对的价值量,即价值量的相对表现,而不是其绝对的表现。
(2)随条件的变化对相对价值量的规定性可做具体的分析。凡是价值要被表现的商品,都是一定量的使用物品,如15蒲式耳小麦、100磅咖啡等等。这一定量的商品包含着一定量的人类劳动。因而,价值形式要表现一定量的价值,即价值量。“20匹麻布=1件上衣”这一等式的前提是:1件上衣和20匹麻布正好包含同样多的价值实体。就是说,20匹麻布或1件上衣耗费了同样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生产20匹麻布或1件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织布和制衣的生产力的每一次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变化对价值量的相对表现的影响如下:
①麻布的价值起了变化,上衣的价值不变。如果生产麻布的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那么麻布的价值也就增大一倍。这时不是20匹麻布=1件上衣,而是20匹麻布=2件上衣,因为现在1件上衣包含的劳动时间只有20匹麻布的一半。可见,在商品B的价值不变时,商品A的相对价值量即它表现在商品B上的价值量的增减,与商品A的价值量成正比。
②麻布的价值不变,上衣的价值起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生产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现在是20匹麻布=1/2件上衣。因此,在商品A的价值不变时,它的相对的、表现在商品B上的价值的增减,与商品B的价值变化成反比。
③生产麻布和上衣的必要劳动量可以按照同一方向和同一比例同时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不管这两种商品的价值发生什么变动,依旧是20匹麻布=1件上衣。只有把它们同价值不变的第三种商品比较,才会发现它们的价值的变化。如果所有商品的价值都按同一比例同时增减,它们的相对价值就保持不变。它们的实际的价值变化可以由以下这个事实看出: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现在提供的商品量都比过去多些或少些。
④生产麻布和上衣的各自的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它们的价值,可以按照同一方向但以不同的程度同时发生变化,或者按照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等等。
可见,价值量的实际变化不能明确地,也不能完全地反映在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即相对价值量上。即使商品的价值不变,它的相对价值也可能发生变化。即使商品的价值发生变化,它的相对价值也可能不变,最后,商品的价值量和这个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同时发生的变化,完全不需要一致。
通过对这一简单价值形式量的分析还可以发现,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只是当作使用价值,它的价值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只是当作价值,它的使用价值成了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材料。这样,潜藏在商品中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部对立,就通过两种商品之间的外部的对立表现出来。
2.试比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异同。
答:经济体制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它主要包括一定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结构、经济决策权力结构、经济利益和动力结构、经济管理和调控体系等基本要素,是由这些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组成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层次经济组织及其运行的有机整体。其主要任务是如何组织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如何划分经济管理中各经济利益主体的权限和责任以及相关组织机构的设置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
(1)相同点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从共性来看,即从市场经济所应具有的一般特征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存在根本的区别。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如下。
①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
②所有企业都具有进行商品生产经营所应拥有的全部权力,从而能自觉地面向市场,自主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③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而是通过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来调节和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
④所有经营活动都按照一套法规体系来进行,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
(2)不同点
①在所有制结构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和资本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以生产资料的个人私有制为经济基础。
②在经济运营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是高度垄断的资本主义经济,垄断统治的确立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是通过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领先其垄断地位规定的产品的价格。垄断利润最终来源于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垄断不但不消除竞争,反而加剧了竞争。
③在分配制度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撇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垄断资本家通过无休止的榨取剩余价值剥削工人,工人的实际工资不断地降低。
④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是一种自由放任的经济,政府很少干预,干预经济活动的实质也是为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随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加,必然引起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性,不断的发生经济危机,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准备着充分的物质条件。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3612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0 22:03 , Processed in 0.09512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