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7:1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42427.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三)
                                                                                                                                                                                                    内容简介                                                                                            
  程恩富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以及《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被部分高校(如同济大学)指定为“经济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程恩富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或《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精心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
  1.程恩富《政治经济学》(第3版)笔记与课后习题详解
  2.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
  3.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模拟试题】
  我们参照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教材核心知识点,根据各高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与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教材相配套的三套模拟试题,并提供详尽、标准解答。
  圣才学习网│经济类(www.100xuexi.com)提供全国各高校经济类专业考研考博辅导班【同门师兄师姐一对一辅导(网授)、网授精讲班等】、3D电子书、3D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经济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程恩富主编的《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师生参考。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五大特色:
1.720度立体旋转:好用好玩的全新学习体验  圣才e书带给你超逼真的3D学习体验,720度立体场景,任意角度旋转,模拟纸质书真实翻页效果,让你学起来爱不释手!

2.免费下载:无须注册均可免费下载阅读本书  在购买前,任何人均可以免费下载本书,满意后再购买。任何人均可无限制的复制下载圣才教育全部3万本3D电子书,既可以选择单本下载,也可以选择客户端批量下载。
3.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  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对该产品的内容有所修订、完善,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版本的产品内容。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4.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本书具有“记录笔记”、“全文检索”、“添加书签”、“查看缩略图”、“全屏看书”、“界面设置”等功能。
  (1)e书阅读器——工具栏丰富实用【为考试教辅量身定做】

  (2)便笺工具——做笔记、写反馈【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5.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  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特别说明:本书的部分内容参考了部分网络资料及相关资料。但由于特殊的原因,比如作者姓名或出处在转载之前已经丢失,或者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等,因而可能没有注明作者的姓名或出处。如果原作者或出版人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是一家为全国各类考试和专业课学习提供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的综合性学习型视频学习网站,拥有近100种考试(含418个考试科目)、194种经典教材(含英语、经济、管理、证券、金融等共16大类),合计近万小时的面授班、网授班课程。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900-8858(8:30~23:00),18001260133(8:30~23:00)
  咨询QQ:4009008858(8:30-23:00)

  详情访问:http://www.100exam.com/ (圣才考研网)
       http://jingji.100xuexi.com/ (圣才学习网|经济类)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
1.生产方式
答:生产方式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类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必须获得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种谋得物质资料的方式,马克思称之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不存在没有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也不存在没有生产关系的生产力。一定的生产力和一定的生产关系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构成一定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起决定作用。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基本上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社会思想和社会文化,即有什么样的社会。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整个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
2.物化劳动
答:物化劳动即死劳动,是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从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来看,所消耗的生产资料是物化劳动的耗费,是旧价值的转移;科学技术则是一种物化劳动的形式,商品的新价值只能由活劳动所创造,而物化劳动形式的科技本身不创造新价值。
3.绝对剩余价值
答:绝对剩余价值指通过延长工作日长度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工作日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就会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此外,提高劳动强度也是资本家用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常用手段。它表现为在内涵上增加劳动量,从而增加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量。
4.资本原始积累
答:资本原始积累是新兴资产阶级运用暴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使他们沦为无产者,而把财富集中到自己手中并使之转化为资本。所谓原始积累的过程,只不过是通过暴力来实现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的初始资本的形成过程,不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进行的资本积累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是使直接生产者转为雇佣工人的主要方式,它是形成资本原始积累全过程的基础。对货币财富的剥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因素,这是通过殖民制度、国债、重税、保护关税和商业战争等暴力手段进行的。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历史过程。
5.按生产要素分配
答: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指按投入的生产要素的贡献向要素投入者支付报酬。生产要素,指的是资本、技术、土地、房屋、生产工具、经营者才能等。所谓生产要素的贡献,指它投入生产经营后所起的作用,所带来的收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要求是:按照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多少分配社会财富。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分配领域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通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实现的一种通行的分配方式。在实际生活中,生产要素的贡献有时很难计算,于是便以投入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来替代,作为支付报酬的标准。
6.社会保障制度
答:社会保障制度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各项不同性质、作用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它主要是由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安置等制度组成。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包括对军人和军烈属的优待安抚工作。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是有主有次、相辅相成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险为主,以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为辅。
二、简答题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生产力是指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变化。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一般总是先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生产力的发展,使旧的生产关系与它不相适应,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从而引起生产关系的相应变化。从根本上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历史上每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归根到底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不是消极和被动的因素。它一旦形成,便会积极地反作用于生产力。同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落后或者超前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生产关系不能过分长久地处于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状态,迟早要被能适应生产力性质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为什么说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答: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格或价格的原因在于:
(1)工资形式给人以假象,似乎是工人进行劳动,投资者根据劳动付给的报酬,多劳多得,工资的本质就是劳动的价值和价格。实际上,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只是一种虚幻的外观或现象。若把经济现象当作经济本质,则是一种不正确的说法。这是因为:
①如果劳动是商品,价值量就无法计算。商品价值是耗费在商品生产上的抽象劳动的凝结,商品的价值量是用它所包含的劳动量来计量的。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它有价值,那么劳动的价值由劳动来决定的说法,是毫无意义的同义语反复。
②劳动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不能作为商品出卖。假如劳动能够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卖,它必须在出卖前就已经存在。但是,当工人以卖者的身份走进资本家的工厂时,劳动过程还没有开始。当劳动过程开始时,劳动已不再属于工人,也就不能再被工人出卖了。在出卖以前能够独立存在的劳动,只有物化劳动,即以劳动产品形式存在的劳动,而如果出卖的是这个东西,那么,他出卖的就是商品而不是劳动了。
③把劳动看作商品,不是违反价值规律,就是违背剩余价值规律。假定劳动是商品,资本家用货币(物化劳动)同作为商品的活劳动直接交换,只能发生两种情况:一是如果要获得剩余价值,只能实行不等价交换,这就违反了价值规律的要求;二是等价交换,这就不能获得剩余价值,就否定了剩余价值规律的存在。
(2)劳动不是商品,劳动力才是商品,劳动者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因此,工资不过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由工资的特点及其支付形式本身产生的。这是因为:
①工人的劳动能力存在于活的人体内,使用前看不见,人们看到的只是生产过程中一定时间的劳动,因此工人出卖的虽然是一定时间的劳动力,但看起来好像是一定时间的劳动,于是工资就好像是劳动的价格。
②在劳动力的买卖上,货币是充当支付手段,因为资本家通常在工劳动以后才支付工资。这使人们误认为它不是对劳动力而是对劳动的支付。
③在工资形式的实际运动中,也显示出许多现象,似乎企业支付给工人的不是劳动力的价值,而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例如,工人为企业劳动的时间越长,或生产产品件数越多,得到的工资也越多;劳动的强度不同,劳动熟练程度不同,得到的工资也不相同。
④劳动对工人来说,是作为谋生的手段,所以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的工资,往往也看作是他的劳动换来的。
总之,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马克思在将劳动和劳动力加以区分的基础上,创造了科学的工资理论。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组织(无政府)状态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是诱发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也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经济不断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而这一基本矛盾又是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或根源。
(1)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经济无组织状态的矛盾会不断激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并且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和打败竞争对手,就要不断地加强和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随着资本主义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管理上的应用,资本主义企业在内部表现出较高的计划性和组织性。但是,这些资本的所有者并不是按社会的需要来组织生产,而是根据自己的私利来组织生产。由于生产资料是私人所有,因而资本家只关心自己所属企业的生产、技术、组织效率和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利润的最大化。这样整个社会就不可能形成统一计划和管理,从而处于无序或半无政府状态中,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组织状态的矛盾。
(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会不断激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要求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工艺过程中的迅速应用,又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这就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存在无限扩大的趋势。商品生产的不断扩大,要求有相应的社会购买力。而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又会采用更多的方式来加强对劳动者的剥削,劳动者只能获得劳动力的报酬——T资,而不能参与社会剩余产品的分配,社会剩余产品全部被资本的所有者占有了,劳动者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生活,因此,劳动者的消费能力与整个社会的扩大生产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使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同资本主义的生产扩大相比呈现出相对缩小的趋势,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生产和消费之间出现严重的脱节和对立。

4.从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垄断为什么不能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
答: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在于:
(1)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市场竞争的一般基础。市场竞争是市场主体实现经济利益的方式和途径。垄断虽会在某个经济部门暂时地减弱竞争,但长期内,垄断企业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动因必然驱动其进行更为激烈的垄断竞争。在自由竞争基础上产生的垄断并不改变市场经济运行方式,并不消除竞争的基础和动因,垄断必然与竞争并存。
(2)不存在“绝对的垄断”。原因在于:
①不可能形成某一家垄断组织独霸天下的局面。在现实生活中,剧烈的兼并虽然使极少数垄断组织达到空前巨大的规模,但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垄断组织足以把其他垄断组织全部吃掉。而且,由于技术的和经济的原因,各垄断企业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垄断组织的实力对比经常发生变化,以致很难保证某一个垄断组织稳定的绝对优势。
②社会经济生活错综复杂,社会需要又极其多样而且多变,垄断不可能囊括一切,全部直接包办。
③中小企业还必然大量存在。这不仅因为中小企业有生存和发展的广泛空间,有适应恶劣环境的灵活性和顽强性,而且因为利用广大中小企业符合垄断资本的利益,是巩固垄断统治的需要。既然不存在“绝对的垄断”,那么在垄断组织之间,在少数垄断组织同大量非垄断中小企业之间,竞争就不可避免。
(3)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和创新是激发垄断竞争的重要因素。这体现在:
①现代科技的层出不穷能突破人为垄断的种种限制。新科技不断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和投资场所,不断创造出新的替代品,从而使市场竞争加剧。掌握新科技的经济主体是市场潜在进入者。现代科技的应用将更直接、更迅速地突破人为垄断,促进垄断竞争。因此,垄断结构产生以后,垄断者仍然面临着多种多样的竞争。
②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又会缩短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趋于缩短会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这就导致任何技术和相关产品生产都不可能持久地垄断。垄断企业在技术、产品和产业领域等方面都充满着激烈的竞争。
总之,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产生了现代垄断。现代垄断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但它并没有,也不可能一般地消除竞争,只是在某些方面限制了自由竞争,却又同时引起了更为激烈、复杂的垄断竞争。
三、计算题
1.年内商品价格总额为14000亿元,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为3500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4000亿元,互相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2500亿元。根据经验统计测定单位货币每元年平均流通次数为8次,当年发行纸币2000亿元。
试计算:(1)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
(2)纸币每元贬值了多少?纸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
(3)请写出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公式。
(4)通过上述的计算,说明纸币流通规律与货币流通规律有什么关系?
解:(1)根据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当年所需要的货币流通量为:
(14000+4000-3500-2500)÷8=1500(亿元)
(2)纸币贬值后每元值=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发行货币量=1500÷2000=0.75(元)。
则纸币每元贬值了1-0.75=0.25(元);纸币贬值后每元值0.75元。
(3)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公式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用公式表示:


(4)通过上述的计算,说明了纸币流通规律是以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的,因为纸币只是价值符号,其发行限于它象征性代表的金银的实际流通数量。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即出现通货膨胀。
2.某企业年产18万件商品。投资固定资本价值200万美元,平均使用年限为10年;投入流动资本50万美元,周转时间为2个月;雇佣工人400人,月平均工资1000美元;每件商品社会价值100美元。
求:(1)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2)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为多少次?
(3)年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解:(1)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为:

=生产周期的剩余价值量/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

(万美元)

(万美元)

即剩余价值率为308.3%。
(2)根据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计算公式:

可得该企业年预付资本周转次数为:


(3)年剩余价值率为:


四、论述题
1.试述产业资本循环是两个过程的统一和三个阶段的统一。
答:(1)产业资本的循环是指,资本顺次改变自己的形式,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完成三种职能,实现价值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整个运动过程。产业资本的总过程饱含了两个过程,一是流通过程(购买阶段和销售阶段),另一是生产过程。资本循环是这两个过程的统一,也是三个阶段的统一。在资本循环的过程中,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过程,但是流通过程也不可缺少,他为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的生产准备了条件,它使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实现。同时,资本运动如果在第一阶段停下来,货币资本变成贮藏货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不能够买,也就不能进行生产。资本在第二阶段停下来,生产要素不能发挥作用,也就不能生产出商品,实现价值增殖。如果在第三阶段停下来,商品销售不出去而积压起来,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就不能实现,资本循环也就不能进行再生产。
(2)产业资本的循环不仅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是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三个阶段的统一,还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资本循环形式的统一。要实现三个阶段的统一,必须具备以下两个互相联系的必要条件:
①它的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并存
要保持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连续不断,必须使其在循环中所采取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同时发挥职能。为了实现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就必须把产业资本分割为三个部分,而且要在三个部分之间以及每个部分内部资本价值与物质要素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当产业资本不仅按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部分,而且每一个部分内部也都保持应有的比例,才能使这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并同时发挥作用。
②它经历的三个阶段在时间上是顺次继起的
产业资本循环是顺次经历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的运动。只有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一个阶段跟着一个阶段地顺利通过,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才能周而复始地连续进行。
产业资本连续循环中三种职能形式的同时并存和三个阶段的顺次继起,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只有把产业资本按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使它们在空间上并存,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才能顺次继起。从另一方面讲,三种职能形式的同时并存,又只能是三个阶段顺次继起的结果。这是因为循环的三个阶段都能顺利通过、依次继起,货币资本才能不断转化为生产资本,再转化为商品资本,最后回到货币资本形态上;生产资本才能不断转化为商品资本,再转化为货币资本,最后回到生产资本形态上;商品资本才能不断转化为货币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资本,最后回到商品资本形态上,从而才能保持三种职能形态的同时并存,也才能在产业资本连续循环中形成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的三个循环形态的统一。
2.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调节微观经济的独特性。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某种共同性,又有不同性质和特征。因此,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调节微观经济的某些特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适用性的一面,又有不适用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调节微观经济有自身的独特性:
(1)社会主义国家调节微观经济的经济基础,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截然不同。
①它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基础上。从整个所有制结构看,非公有制成分将占一定比重,在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中,与市场经济兼容较好的集体与合作经济成分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企业内部所有制结构看,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处于竞争性行业的企业将在公司制的框架下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以公有制为主的混合结构。
②它是建立在按劳分配为主体、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基础上。这种个人收入分配的方式是在讲求效率、适当拉开收入差距的同时,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因此,国家不仅要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领域,而且要渗透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在事先积极预防和事后认真纠正各种分配不公的现象,坚持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原则。
(2)社会主义国家对微观经济的调节不仅是管理微观经济,而是作为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产权的所有权的主体,具有所有权主体的功能,其控制经济的活动范围大,承担的功能多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了社会利益总代表的地位,不仅要对市场竞争制度、市场秩序等进行强有力的干预调节,而且还要代表全社会的总体利益自觉地调节、引导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多种复杂的经济利益活动,以保证在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要求。显而易见,没有强大的国家功能,单纯依靠市场竞争与价格机制的作用,是不可能自动实现这个目标的。
(3)社会主义国家调节微观经济又具有不发达国家经济调节的特征。国家在进行微观经济调节时更加强调以下几点:①更加注重培育市场、完善市场,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经济环境;②更注重积极引进先进技术;③更强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的福利状况;④更强调提高人口素质;⑤更高度重视防止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4242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6 06:39 , Processed in 0.08441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