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郭羽诞《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3 12:0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27311.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导 论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四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五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六章 贸易保护理论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七章 国际贸易政策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八章 贸易政策经济效应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九章 国际资本移动与跨国公司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章 世界贸易组织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一章 国际服务贸易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三章 经济全球化及其面临的挑战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四章 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郭羽诞《国际贸易学》教材的配套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郭羽诞主编的《国际贸易学》为主对本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国际贸易学》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郭羽诞主编的《国际贸易学》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最新补充内容,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后期会进行修改完善,对于最新修订完善的内容,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章 导 论
1.1 复习笔记
一、国际贸易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1.国际贸易的含义
从经济学意义上把国际贸易理解为具有独立关税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或服务的交换活动。
2.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贸易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具有各自经济利益的不同关税区,即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内容
①国际贸易的历史与现状;
②国际贸易理论;
③国际贸易的政策和措施;
④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各种理论与现实问题。
3.国际贸易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是研究一切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在研究国际贸易的时候也必须坚持这些方法。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国际贸易的历史与现状,必须抱着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态度。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因而理论应该通过实践来进行检验。
(3)基本的经济学分析工具
以下介绍一些在国际贸易研究中运用的最基本的经济学分析工具。
①生产可能性曲线
西方经济学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表示一国的生产能力。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一国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其资源所生产出来的各种商品数量组合。图1-1是在一个坐标图上画出的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

图1-1 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如果机会成本不变,生产可能性曲线在坐标图上就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如图1-2中的a所示。如果机会成本是递增的,则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1-2中的b所示,其形状是向外凸出的一条曲线。机会成本递减时,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1-2中的c所示,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图1-2 不同情况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②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指能使消费者得到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点的轨迹,如图1-3所示。在同一个坐标图上可以画出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比较高,离原点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比较低,且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图1-3 无差异曲线
③生产均衡点
把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社会最佳利用资源的生产均衡点。图1-4显示了这种情况。

图1-4 生产均衡点
二、国际贸易的分类及有关概念
1.国际贸易的分类
(1)按交易标的物的特征可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①当贸易的标的物是物质产品,如粮食、棉花、铁矿石、煤炭、石油、机器、车辆、船舶、飞机等,就把它称为货物贸易,因为这些贸易标的物具有可触摸、可看见的外在物理特性,因此又把它称为有形贸易。传统意义上的国际贸易就是指这类贸易。
②当贸易的标的物不是物质产品而是服务,如运输、保险、银行服务、旅游、租赁、技术咨询等,就称它为服务贸易,因为这些贸易标的物不具有可看见和可触摸的外在物理特性,因此又称为无形贸易。
(2)按货物移动方向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复出口贸易、复进口贸易及过境贸易。
①出口贸易指把本国或本地区生产的商品销往其他国家或地区。
②进口贸易指购入外国或其他地区生产的商品。
③复出口贸易是指输入本国或本地区的商品未经加工就出口的情况。
④复进口贸易是指输出国外或其地区的本国产品未经加工又进口的情况。
⑤过境贸易是指贸易国之间的商品交易需通过第三国国境的情况。
(3)按结算方式可分为现汇贸易与易货贸易
如果国际贸易中采用可自由兑换货币来结算,就称为现汇贸易。以货易货指双方的商品经过计价以后,用等值的不同商品互相交换。政府间的易货贸易需要签订贸易协定和支付协定,故又称为协定贸易。
(4)双边贸易和转口贸易
两国(或地区)之间的直接贸易称为双边贸易,或直接贸易。在这种贸易中,不需要第三国(或地区)的交易者插手其间。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的交易若要通过第三国(或地区)的交易者来完成,就称为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的区别在于,商品的所有权在转口贸易中先从生产国出口者那里转到第三国(或地区)商人手中,再转到最终消费该商品的进口国商人手中。而在过境贸易中,商品所有权无需向第三方转移。
(5)按统计边界不同可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在对外贸易统计时,若以国境为界,凡进入国境的商品算作进口,离开国境的商品算作出口,则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额之和便为该国的总贸易。若以关境为界,凡运入关境的商品算作进口,运出关境的商品算作出口,则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额便为该国的专门贸易。
(6)按贸易方式可分为包销、代理、寄售、招标、拍卖、商品交易所交易、加工贸易、对等贸易、租赁贸易等
①包销是指出口企业为了在别国推销自己的产品,和国外的某家企业达成包销或独家经销协议,把某一种或某一类商品在某一地区的独家经营权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对方的行为。
②出口企业也可以通过和国外企业达成代理协议,委托代理商在市场上招揽生意,或从事其他委托的事务。根据代理商职权范围大小,可分为独家代理和一般代理。
③寄售是指出口企业和国外的代销商订立寄售协议,把货物运交代销商,代销商出售货物后,扣除协议规定的销售费及佣金后把钱交付给寄售商。
④招标是指招标单位需要采购商品或兴办某工程时,说明有关条件,邀请有兴趣的企业在指定期限内按照一定程序报价,即投标;然后由招标人开标与评标,选择最满意的投标人进行交易。这种方式在国际贸易中经常采用。
⑤拍卖是拍卖行接受货主的委托,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在拍卖场以公开叫价的方法,把货物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的一种交易方式。
⑥商品交易所是指按一定规章程序买卖特定商品的有组织的市场。商品交易所经营的商品,一般是标准化的原材料,且按照标准化的合同交易。商品交易所里有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以期货交易为主。
⑦来料加工是指国内生产企业接受外商提供的原材料或零部件,按照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产品,并把产品交给外商,收取加工费。进料加工则是国内企业自主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原材料或零配件,自行加工成产品,并自营出口,自负盈亏。
⑧对等贸易是指贸易双方用某种协议使进出口平衡的一种贸易方式。具体有多种形式,如易货贸易、互购、补偿贸易等。
⑨租赁贸易是指设备拥有者与承租人订立租约,把设备交付给承租人使用一段时间,同时收取一定租金的交易方式,可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
2.国际贸易有关概念
(1)国际贸易值和贸易量
当用某种货币(通常是美元)来表示贸易规模时,称为贸易值或贸易额。当用某种物理量,譬如数量、重量、容积、面积、体积等计量单位来表示贸易规模时,称为贸易量。
一国的对外贸易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该国出口贸易值和进口贸易值之和,通常用本国货币或国际货币美元来计量。世界贸易总值是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世界各国出口商品以FOB价的计算之和。
(2)国际收支与贸易收支
①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有经济交易的收入和支出的系统记录。若收入大于支出,就是国际收支顺差(又称黑字);若收入小于支出,就是国际收支逆差(又称赤字);收支相等则称国际收支平衡。
②贸易收支
贸易收支是国际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时期内出口值与进口值之间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若出口值大于进口值称为贸易顺差或出超;反之为贸易逆差或入超。在贸易顺差情况下,其差额称为净出口;在贸易逆差情况下,其差额称为净进口。
③贸易条件
一国贸易收支情况会受到该国贸易条件的影响。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通常用某一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来表示。如果该指数大于1,表明该国贸易条件好转,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如果该指数小于1,则表明该国贸易条件恶化,出口一单位商品只能换回较少的进口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贸易条件恶化,通常会使贸易逆差扩大或贸易顺差变小。
(3)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进出口总值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公式。

式中,X为出口总值,M为进口总值。一国的外贸依存度越高,表明该国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越大。
(4)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①各类商品在各国进出口贸易或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例,称为外贸商品结构或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②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对世界来说,它表示各国在世界贸易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对一个国家来说,它表示该国的出口值和进口值的国别和地区分布情况。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2731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8-5 22:52 , Processed in 0.09552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