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当代文学习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ruirui69 发表于 07-3-21 11:3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from Kaoyan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综述了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至1949年9月30日止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状况,对三个时期现代文学的流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现代文学发展概况有基本的了解。对每个阶段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论争、文学流派及思潮状况要重点掌握。
考核内容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晚清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发起的诗界革命;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裘廷梁等的白话文运动。
文学革命的发生历背景及其过程。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新青年》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思想启蒙运动如火如茶展开。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发表,文学革命由此兴起。钱玄同、刘半农纷起响应,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确立文学革命的方向,鲁迅《狂人日记》发表,震惊文坛。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八事”主张,以进化论的眼光断定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并旗帜鲜明地反对拟古主义和摹仿主义创作风气。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为建设新文学的宗旨。胡适的《尝试集》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他的《终身大事》是最早的白话戏剧。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提出文学改革主张。他的态度比胡适更为坚决。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他表明了鲜明的政治及文学立场。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的《平民文学》则强调了新文学应以表现普通人的真挚的思想情感为主,标志着人生派文学的发端。

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以现实主义为主潮,浪漫主义也有所发展,代表人物是郭沫若,现代主义掺杂其中。

“五四”时期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林纾(琴南)。1919年,他发表《致蔡鹤卿书》,攻击新文化运动,又发表小说《荆生》,《妖梦》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蔡元培在《答林君琴南函》中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

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实现了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双重革新,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开放。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二节 新文学社团的涌现和多元的文学新思潮

1921年以后,文学革命篷勃发展,社团和报刊大量涌现。

1912年文学研究会成立,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社团,其主要文学主张是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对新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1年创造社成立,是文学革命中出现的最大的浪漫主义社团。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提倡文学无目的论,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1925年后,创造社转向提倡革命文学。

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也是一个浪漫主义的社团。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提出“三美”主张,后被称为新月诗派,他们使中国新诗走上了较为严谨的发展道路。1928年以后的新月派提出“健康”与“尊严”的原则,与左翼文学发生论争。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致力于现代白话散文的创作。

莽原和未名社由鲁迅发起和领导,是倾向于现实主义的文学社团。浅草社1922年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林如稷、冯至等人。沉钟社1925年创立,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是一个专门做情诗的团体。

20年代中国话剧艺术也有了较快发展。1907年由曾孝谷、欧阳予倩等成立的春柳社是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曾上演《黑奴吁天录》。话剧当时被称为新剧,或文明戏。“五四”文学革命后,“爱美剧”出现,标志着中国话剧进人一个新的发展期。民众戏剧社、上海戏剧协社、南国社成立。

1921~1927年的现代文学,以“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为主潮。浪漫主义文学也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开始萌生。

象征派诗人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是20年代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迥异的一个诗人群体。穆木天、王独清在关于新诗的通信中提出了著名的“纯诗”观念。

1923年~1924年邓中夏、恽代英、沈泽民等倡导革命文学。“五卅”运动前后至1927年,茅盾、郭沫若、郁达夫、鲁迅等开始与革命文学靠拢。

文化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论争。1919年,“问题与主义”之争(李大钊与胡适);1919年到1922年,“整理国故”之争;1924年,《语丝》与《现代评论》之争。

鸳鸯蝴蝶派。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前后,代表人物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等。鸳蝴派小说的主流是言情小说,代表作有《玉梨魂》、《广陵潮》等,主要刊物《礼拜六》。受到文学研究会等现实主义作家的批判。

学衡派。因《学衡》杂志而得名,吴宓、梅光迪、胡先骕为其主将,反对言文合一,反对新文化运动。

甲寅派。因《甲寅》杂志而得名,代表人物章士钊,提倡复古读经,反对新文化运动。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的原因。

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是创造社和太阳社。创造社主将有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阳翰笙等。太阳社有蒋光慈、钱杏邨、洪灵菲等。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的主张:强调文学的阶级性及工具性,作家要获得无产阶级意识。主要错误:对中国社会缺乏准确分析,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主要任务、对象存在错误观点;夸大文学作用;宗派情绪浓厚。

革命文学论争的双方:创造社与太阳社;鲁迅和茅盾。革命文学论争产生了积极的后果。

1930年左联成立于上海,这是左翼文学的统一战线组织,主要刊物《北斗》、《萌芽》。1936年左联解散。

左联主要贡献:①组织各种团体,推动左翼文学发展;②同国民党文化“围剿”展开斗争;③重视理论批评,研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④开展文艺大众化运动;⑤开展文艺思想斗争和论争;③重视培养文学青年。主要错误:①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和机械论;②组织上的关门关义、宗派主义。

1930年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1932年中国诗歌会成立。

两个口号的论争。围绕“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展开的争论。1936年《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发表,文艺界达到广泛团结。
第四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

两大文学思潮及其论争(1927~1937)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得与失:革命文学思潮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其中掺杂了“左”的机械论的错误,这集中表现在文学与革命的关系和文学与群众的关系上。

文学大众化思潮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中国诗歌会的创作方面。

与革命文学思潮相比,自由主义文艺思潮强调文艺的独立品格,或文学脱离政治的自由。30年代自由主义文艺思潮主要有“京派”、“论语派”、“新月派”、“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等文学流派。

“京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等,刊物有《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要求艺术和政治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立品格。京派以“乡村中国”为其主要创作内容。

“论语派”因林语堂创办的《论语》杂志而得名,提倡幽默、闲适、性灵的文学。

后期新月派也提出了超脱的文艺观,崇奉“健康”与“尊严”的原则。梁实秋以“人性论”来攻击无产阶级文学,遭到鲁迅及左翼作家的批评。

“自由人”指胡秋原,“第三种人”指苏汶,他们极力反对文艺的阶级性而誓死捍卫文艺的自由。左翼作家对其进行批判。1932年张闻天发表文章,既批评了“留声机”论也批评了非政治主义的观念。

1930年到1931年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属于国民党的右翼文学组织,宣扬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意识,遭到鲁迅、瞿秋白等人的批判。

3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更加壮大,浪漫主义思潮大为减弱,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有所发展。

现代诗派是30年代较为成熟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等,主要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来进行诗歌创作。
心理分析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施蛰存。其小说深人、细致地剖析了人物的潜意识、隐意识及性变态心理。
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穆时英、刘呐鸥。他们的小说用缤纷的色彩和快速的节奏来表现半殖民地的病态文明,注意挖掘人物深层次的感觉与印象。
第五节 抗战时期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937~1945)
抗战爆发后,抗战文学运动迅猛发展。
1938年,“文协”成立于武汉。其会刊《抗战文艺》是战时历时最久的刊物。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推动文艺大众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抗战初期,朗诵诗、街头诗等小型作品涌现,缺点是流于概念化和内容空疏。
1938年后,郭沫若等建立文化工作委员会,成为国统区进步文艺活动的中心。
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上海租界的文艺活动被称为“孤岛文学”。孤岛文学的成就表现为杂文和戏剧创作。杂文有唐弢、柯灵等“鲁迅风”杂文创作,戏剧有阿英的南明史剧等。
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①重视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②现实主义是抗战文学主潮,但浪漫派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仍然存在。
1940年前后发生了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向林冰强调民间形式为主,葛一虹则对旧形式全盘否定。郭沫若、茅盾、胡风都发表了不同的见解。
40年代最大的一个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七月诗派”,主要成员有艾青、田间、绿原等,他们以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自由诗体为主要风格。

1945年发生了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战斗精神”的讨论。

4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仍处于主潮地位,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则处于较弱地位。徐讦、无名氏的后期浪漫派小说,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仍富于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是40年代重要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穆旦、辛笛、陈敬容等人,他们的创作较多吸收了西方现代派诗的艺术技巧,其作品标志着现代新诗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战国策派因1940年陈铨、林同济创办的《战国策》半月刊而得名,它们宣传法西斯主义与权力意志,适应了国民党专制主义的需要。

1938年梁实秋发表了文艺与抗战无关的观点,受到张天翼等作家的批评。

第六节 解放区文学的兴起

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1942年5月,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此次会议旨在解决作家队伍的思想面貌、作家与大众的关系、文学的普及与提高等问题,在会上毛泽东发表了《讲话》。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从生活、思想、艺术三方面论述了创造人民文艺的必须的途径,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讲话》还论述了普及和提高的问题,《讲话》认为文艺从属于政治,并把政治标准作为衡量文艺作品的第一标准。这种提法有失偏颇,但由于特殊的时代环境,它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解放区文艺出现了新的面貌:新秧歌运动出现;大批作家深人生活;出现了一批主题和题材新、人物新的作品。

解放区文学思潮的特点:①现实主义成为唯一思潮,一花独放,现代主义、浪漫主义黯然失色。②从文学大众化思潮发展到工农兵文学思潮,解放区文学成为工农兵文学。文学思潮艺术方法和手法单一,缺乏丰富多彩和开放性,产生了某些公式化、概念化和图解政治的作品。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开展了整风运动。王实味强调文艺要暴露黑暗,其文章《政治家•艺术家》和《野百合花》受到批评。

延安文艺座谈会对国统区文学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标志着现代文学开始进人当代文学。

重点内容提要
1.分析“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2.简析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月诗派、象征诗派、东北作家群、孤岛文学创作、左联、文协、七月诗派、九叶诗派。
3.简析鸳鸯蝴蝶派、学衡派、甲寅派、战国策派。
4.分析评价左联的成就。
5.简析两个口号论争。
6.分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意义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文学革命开始于     年,它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2.1915年9月     主编的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3.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     ,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4.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     的口号。
5.胡适创作的现代最早的白话戏剧是     。
6.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文学革命的     。
7.周作人在其《平民文学》一文中提出     与     的创作原则。
8.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     占主潮地位。
9.1917-1921年郭沫若的文学思想,集中表现在论文     和通信集     中。
10.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反对文学革命的是     ,他在《新申报》上发表     、      、等文言小说,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
11.1921年1月成立于     的     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12.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有     和     。
13.文学研究会被称为     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4.1921年7月成立于     的     ,是五四时期第一个浪漫主义文学社团。
15.创造社在思想上倾向于       。
16.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     和     。
17.在创造社中还有象征派诗人     、      、     。
18.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有     、     、     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19.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上主编《诗镌》周刊,提倡     ,被称为     。
20.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三美”主张,即     、     、     。
21.新月社后期,梁实秋宣扬      ,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22.语丝社成立于      年,其主要成员有     、     、     。
23.语丝社对中国现代      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4.成立于1925年的      和      ,都是鲁迅发起和领导的。
25.狂飚社的主要成员有      、      等,受     思想影响较深。
26.台静农的的小说集      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
27.      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其前身是      。
28.湖畔诗社成立于     年,其成员主要有     、     、     、     ,他们以     为特色。
29.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     ,成立于      年。
30.中国最早改编的话剧是     。
31.话剧在“五四”以前被称为     或     。
32.中国话剧进人第二阶段的标志是产生了      。
33.田汉1923年成立了       ,创办了        。
34.五四时期除文学研究会外的现实主义文学社团还有       、     、     等,五四时期除创造社外的浪漫主义文学社团还有     、    、     等。
35.现代主义有许多流派,包括     、    、     等。
36.中国初期象征派诗人有     、     、     、     。
37.李金发早期诗集有     、      、     。
38.朱自清将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诗坛分为三派:     、     、     。
39.蒋光慈、沈泽民等于1924年组织了革命文学团体      ,鼓吹革命文学。
40.1919年,李大创与胡适之间发生了      之争。
41.1919年12月,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提出了      的口号。
42.现代评论派的代表人物有     、     、      。
43.鸳鸯蝴蝶派文学始于      ,盛行于     ,又被称为       。
44.鸳鸯蝴蝶派的主要作家有     、     、      等,其小说的主流是      。
45.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有    和     ,其作者分别为     和      。
46.学衡派     年成立于      ,其代表人物有     、     、     等。
47.甲寅派主要人物是      ,提倡读经、维护封建性教育。
48.最早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是    和     。
49.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年成立于     ,由      、     和     三部分人组成。
50.1932年9月,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    成立,发起人有      、     、    等,出版会刊     。
51.左联时期曾进行    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
52.普罗文学作品最主要的错误倾向是     。
53.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学内部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即    和    之争。
54.30年代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主要有     、     、      、     、     等。
55.京派成员主要有     、      、     等,主要刊物有    和      ,京派作家以表现    为主要内容。
56.论语派成员主要有     和     ,倡导     文学。
57.1931年~1933年,左联又和“     ”、“     ”展开思想论争,论争的中心是     。
58.自由人指     ,第三种人指     。
59.1930年到1931年,由潘公展等国民党党员组成了     ,其代表作有     、    。
60.东北作家群代表作家有     、     、    。
61.现代诗派成员有     、    、     等,创作风格以     为主。
62.心理分析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     ,其代表作品有      、     。
63.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      ,其代表作品有     、     。
64.曹禺的      是具有浓重现代主义色彩的剧作。
65.1938年3月27日,      在武汉成立,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66.《     》是抗战时期历时最久的文艺刊物。
67.在文协成立大会上,提出了     的口号,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密切与工农兵群众的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68.     是抗战时期街头剧的代表作品。
69.孤岛文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     和      上。
70.七月诗派代表人物有     、     、     等。
70.      是胡风文艺思想的核心。
72.后期浪漫派小说家有      和      。
73.九叶诗派诗人有     、     、     、      等,其主要创作阵地有     和    。
74.1940年,陈铨,林同济等创办      半月刊,被称为      。其代表作是      。
75.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     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76.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贯彻《讲话》精神在文艺上显示最初成绩的是      。
77.整风运动中,王实味因强调     而受到批评。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文学革命开始于()
  A.1915年  B.1917年  C.1919年  D.1921年
2.下列哪位文学家创造了“报章”体?()
  A.谭嗣同  B.梁启超  C.夏曾佑  D.黄遵宪
3.胡适在下列哪部作品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宗旨?()
  A.《易卜生主义》B《文学改良刍议》C.《建设的文学革命论》D《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4.谁曾骂桐城派、文选派为“桐城谬种”、“选学妖孽”?()
  A.胡适  B.陈独秀  C.刘半农  D.钱玄同
5.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下列哪种占主潮地位?()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一  C.现代主义  D.新浪漫主义
6.文学研究会成立于()
  A.1919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4年
7.提出“三美”理论主张的是()
  A.闻一多  B.徐志摩  C.梁实秋  D.朱湘
8.下列哪一社团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A.莽原社  B、未名社  C.语丝社  D.浅草社
9.被鲁迅称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是()
  A.语丝社  B.浅草社  C.沉钟社  D.新月社
10.1928年后,下列哪一社团在文学上提出“健康”和“尊严”的原则?()
  A.语丝社  B.创造社  C.新月诗派  D.新月社
11.下列哪个社团受尼采思想影响较深?()
  A.新月社  B.未名社  C.狂飚社  D.莽原社
12.“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新文学社团是()
  A.湖畔诗社  B.创造社  C.浅草社  D.新月社
13.辛亥革命后,新剧(话剧)以演下列哪种剧型为多?()
  A.社会剧  B.家庭伦理剧  C.悲剧  D.才子佳人剧
14.中国最早的话剧社团诞生于哪一年?()
  A.1907年  B.1909年  C.1919年  D.1921年
15.田汉1923年创办了()
  A.民众戏剧社  B.上海戏剧协社  C.南国社  D.春柳社
16.鲁迅的哪部作品主要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表现方式?()
  A《朝花夕拾》  B《野草》  C《呐喊》  D《故事新编》
17.提出“象征即兴”说的是()
  A.朱自清  B.李金发  C.周作人  D.王独清
18.最早鼓吹革命文学的社团是()
  A.创造社  B.春雷社  C.太阳社  D.后期新月社
19.1919年提出“整理国故”口号的是()
  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茅盾
20.在发刊词中提出“论究学术,闻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复古主义流派是()
  A.甲寅派  B.学衡派  C.国粹派  D.礼拜六派
21.提倡复古读经,压迫学生运动的复古派人物是()
  A.吴宓  B.梅光迪  C.章士钊  D.林纾
22.在革命文学论争中,强调“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的作家是()
  A.茅盾  B.鲁迅  C.蒋光慈  D.钱杏邨
23.提出“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的团体是()
  A.左翼戏剧家联盟  B.艺术剧社  C.中国诗歌会  D.后期新月派
24.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的是()
  A.京派  B.左翼作家  C.论语派  D.中国诗歌会
25.30年代以倡导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为主的散文流派是()
  A.语丝派  B.论语派  C.京派  D.现代派
26.30年代提倡战斗的小品文的是()
  A.《论语》 B.《人间世》 C.《太白》 D.《宇宙风》
27.30年代被鲁迅、瞿秋白等骂为“宠大派文学”的是()
  A.战国策派  B.民族主义文学  C.学衡派  D.新月派
28.心理分析派的代表作家是()
  A.穆时英  B.刘呐鸥  C.戴望舒  D.施蛰存
29.1940年前后民族形式论争中,认为“喜闻乐见”应以“习闻常见”为基础的是()
  A.葛一虹  B.向林冰  C.茅盾  D.胡风
30.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
  A.七月诗派  B.现代诗派  C.中国诗歌会  D.九叶诗派
31.战国策派的代表作是()
  A《黄人之血》  B.《陇海线上》  C.《国门之战》  D.《野玫瑰》
32.因强调暴露黑暗被错误处决的解放区作家是()
  A.胡风  B.王实味  C.萧军  D.向林冰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人物属于“诗界革命”倡导者的有()
  A.梁启超B.黄遵宪C.胡适D.夏曾佑
2.下列文章出自胡适之手的有()
  A.《文学革命论》B.《谈新诗》C.《文学改良刍议》D.《我之文学改良观》
3.下列作品能够体现郭沫若早期(1917-1920)文学思想的有()
  A.《生命底文学》B.《三叶集》C.《女神》D.《人的文学》
4.下列人物属于封建复古派的有()
  A.林琴南B.吴宓C.章士钊D.沈泽民
5.下列哪些人物属文研会成员?()
  A.沈雁冰B.许地山C.周作人D.鲁迅
6.属于早期象征派诗人的有()
  A.戴望舒B.李金发C.穆木天D.王独清
7.属于新月诗派的人有()
  A.徐志摩B.闻一多C.朱湘D.梁实秋
8.鲁迅发起或领导的团体有()
  A.语丝社B.论语派C.莽原社D.未名社
9.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的新文学社团有()
  A.语丝社B.莽原社C.未名社D.沉钟社
10.主导倾向是浪漫主义的新文学社团有()
  A.浅草社B.弥洒社C.湖畔诗社D.南国社
11.下列流派属现代主义的有()
  A.象征主义B.未来主义C.自然主义D.意识流
12.新文学早期作品中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有()
  A.《野草》B.《女神》C.《赵阎王》D.《微雨》
13.李金发的诗集有()
  A.《微雨》B.《食客与凶年》C.《为幸福而歌》D.《圣母像前》
14.下列哪些人物是现代评论派成员?()
  A.胡适B.徐志摩C.陈西滢D.王独清
15.下列人物属鸳鸯蝴蝶派的有()
  A.包天笑B.徐枕亚C.林纾D.周瘦鹃
16.学衡派的代表人物有()
  A.吴宓B.梅光迪C.章士钊D.林纾
17.中国诗歌会的成员有()
  A.穆木天B.王独清C.杨骚D.蒲风
18.早期普罗文学中具有“革命的浪漫蒂克”倾向的作品有()
  A.《复兴》B.《短裤党》C.《菊芬》D.《地泉》
19.属于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有()
  A.京派B.论语派C.后期创造社D.后期新月派
20.下列刊物是京派人物主编的有()
  A.《新月》B.《骆驼草》C.《文学季刊》D.《水星》
21.下列人物属现代诗派的有()
  A.臧克家B.戴望舒C.路易士D.卞之琳
22.穆时英的作品有()
  A.《石秀》B.《夜总会里的五个人》C.《梅雨之夕》D.《上海的狐步舞》
23.属于“孤岛文学”的有()
  A.《碧血花》B.《杨娥传》C.《王昭君》D.《长夜行》
24.七月诗派的成员有。()
  A.路翎B.艾青C.田间D.阿垅
25.后期浪漫派小说的代表人物是()
  A.徐讦B.张爱玲C.孙犁D.无名氏
26.战国策派成员有()
  A.陈铨B.林同济C.黄震遐D.王平陵
四、名词解释
1.“八事”主张2.人的文学3.文学研究会4.创造社5.新月诗派6.语丝社
7.湖畔诗社8.南国社9.现代主义10.象征诗派11.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
12.学衡派13.甲寅派14.左联15.中国诗歌会16.普罗文学
17.“两个口号”论争18.京派19.论语派20.民族主义文学21.东北作家群
26.孤岛文学27.七月诗派28.主观战斗精神29.九叶诗派30.战国策派
五、简答、简析题
1.简析周作人《人的文学》一文的内容及意义。
2.简析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
3.简析创造社的文艺思想。
4.为什么说1917-1920年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占主潮地位?
5.为什么说浪漫主义是五四时期主要的文学思潮?
6.简析文化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几次论争。
7.简析鸳鸯蝴蝶派文学。
8.简析文学革命时期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派的三次论战。
9.左联成立后进行过哪几次思想论争?
10.简析“两个口号”论争的背景及意义。
11.简析京派的文学主张。
12.简析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
六、论述、分析题
1.“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及意义。
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起的背景。
3.试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们的主张及其不足。
4.试析左联的成就。
5.分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主流及缺失。
6.分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意义。

[ 本帖最后由 ruirui69 于 2007-3-21 03:24 PM 编辑 ]
推荐
 楼主| ruirui69 发表于 07-3-21 11:43:28 | 只看该作者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是最早发表白话新文学作品的刊物。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独幕话剧是     ,作于     。
3.刘半农被誉为     ,他的代表诗集是     。
4.沈尹默的     被认为是“第一首散文诗而备具新诗美德的”佳作。
5.周作人的        借助象征手法表现了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广受好评。
6.陈衡哲的代表作是     。
7.康白情的代表作是     ,俞平伯的     交织着新思潮的哲理与旧文学的意象,既有对理想的憧憬,也不无自身的彷徨。
8.“五四”时期有两大文学现象与文学研究会的小说家关系密切,一是    热,二是    的崛起。
9.“问题小说”热的出现,与     在理论上的阐释分不开。
10.“问题小说”的出现,间接受到过当时作过较多介绍的易卜生的     和有“提出问题的文学”之称的     的影响。
11.“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     的      。
12.     形成了“五四”时期最早的小说流派,对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格局也有长远的影响。
13.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刊物     ,是由文学研究会诗人    、    、    主持的。该会8位诗人的诗合集     从内容到形式代表着一种平实的诗风。
14.瞿秋白20年代初写的      和     ,向国人报告社会主义苏联建国初期的情况,被视为现代      的滥觞。瞿秋白在30年代还写有杂文集      ,见解深刻独特,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15.创造社作家张资平带有自传性的      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16.女作家冯沉君的代表作      与      表现了毅然向传统挑战的精神历程。
17.     被鲁迅赞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18.20年代中期与冰心齐名的“闺秀派”作家是     ,她的代表作有散文集      和自传体长篇小说     。
19.      是新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性的散文(杂文)刊物。
20《语丝》的作者队伍大致可分两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     的小品,以鲁迅为代表      的       的杂文。
21.林语堂“五四”以后潜入鼓吹幽默、抒写性灵一路,由     的偏锋成为      的主帅。
22.新月派诗人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     ,主张     ,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      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23.女作家凌叔华的代表作有     、      等,风格清新、优雅、透逸,别具一格。
24.丁西林的      在初期的剧坛上独树一帜,代表作    、     。
25.新月派中人还曾积极提倡将“写意”的传统戏曲与“写实”的外国话剧结合起来的     。
26.以     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出现于20年代中期,此外还有     、     、     等诗人。
27.胡适的《尝试集》是       诗体大解放理论指导下的认真实践。
28.田亚梅女士是胡适的独幕剧      中的主人公,这部话剧是胡适介绍挪威作家     的          副产品。
29.周作人对现代文学最可贵的贡献在于他对      的倡导与创作。
30.叶绍钧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和最有成就的        。
31.      是叶绍钧唯一的一部长篇,曾被茅盾赞誉为“扛鼎之作”。
32.叶绍钧的《多收了三五斗》反映30年代初      的畸形社会现实,是当时动乱的农村的一幅灰色剪影。
33.     在童话创作上是现代中国的开山,著有童话作品集     和     等。
34.     、     、      的交织融合构成了许地山初期小说倾向于浪漫主义的三个主要因素。
35.标志着许地山走上切实沉着的现实主义创作大道的,是他1934年发表的       和1940年发表的      。
36.许地山唯一的一部散文集是      。
37.      是《空山灵雨》的基本内容。
38.王统照1922年创作的     ,是新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
39.1927年发表的    及稍后的     代表了20年代后期王统照的艺术转向:从“问题小说”步入     。
40.发表于1933年的      是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
41.标志着王统照从早期的象征趋向写实的重大转变的作品是      。
42.冰心“爱的三部曲”是      、     和      。
43.冰心诗的主要内容是对      、     与      的讴歌。
44.冰心1926年出版了散文集     。
45.朱自清的长诗    是最早的抒情长诗之一,带有朱自清当时遵奉的      的思想投影。
46.庐隐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      。
47.      在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了女大学生们的生活。
48.庐隐的小说基调,深受       和     的影响,低沉郁闷、悲戚哀愁。
49.郁达夫的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50.1927年发表的     与1928年发表的      ,形成郁达夫创作路向的转折。
51.郁达夫的小说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    的哀怨。
52.郁达夫小说大多带有    的色彩,在相当多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个人出身、经历、个性……乃至相貌的投影。
53.闻一多是前期      的重要代表和     理论的奠基者。
54.闻一多的新诗创作主要集中在      间,诗集只有两部:    和      。
55.闻一多诗论的核心是讲究诗的     ,即     、      、      。
56.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是    、     。
57.在冯文炳早期的小说创作集      中,表现出他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对乡民命运的同情。
58.阿毛姑娘是废名小说      的主人公。
59.废名小说在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文学的写作路径之外,开辟了    的别一支派,为中国现代      、       作出了独到贡献,对后起的      有直接影响。
60.民间艺人陈老爹,是废名小说       里的人物。
61.冯至在诗坛上确立地位的第一部诗集是      。
62.冯至20年代的叙事诗代表作有     、      和     。
63.冯至的      是中国十四行诗成熟的标志。
64.冯至1943年写成了中篇历史小说      ,具有深广的历史文化内涵。
65.      是李金发在国内最早发表的一首诗作。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最早发表白话新文学作品的刊物是()
  A《新潮》B《少年中国》C《小说月报》D《新青年》
2.谁被称为“平民诗人”?()
  A.胡适B.刘半农C.俞平伯D.康白情
3.张资平的哪部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A《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B.《冲积期化石》C《梅岭之春》D.《木马》
4.谁被鲁迅赞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A.冯至B.戴望舒C.徐志摩D.俞平伯
5.《草儿》是哪位新诗人的作品集?()
  A.胡适B.刘半农C.康白情D.俞平伯
6.《冬夜》是哪位新诗人的作品集?()
  A.胡适B.刘半农C.康白情D.俞平伯
7.哪位诗人的《蕙的风》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大胆反抗与对纯真爱情的热烈追求?(  )
  A.汪静之B.冯雪峰C.潘漠华D.应修人
8.散文集《绿天》是谁的代表作?()
  A.陈衡哲B.苏雪林C.凌叔华D.冰心
9《草莽集》的作者是,()
  A.朱湘B.孙大雨C.饶孟侃D.陈梦家
10.“五四”女作家中,谁的小说受到英国浪漫主义女作家曼殊菲尔的影响较大?()
  A.陈衡哲B.苏雪林C.凌叔华D.冰心
11.哪位戏剧家的世态讽刺剧在初期剧坛上独树一帜?()
  A.田汉B.欧阳予倩C.丁西林D.洪深
12.曾被茅盾誉为“扛鼎之作”的是叶绍钧的()
  A.《倪焕之》B.《多收了三五斗》C.《夜》D.《潘先生在难中》
13.下列作家中,谁的作品以其异域色彩而引人注目?()
  A.王统照B.彭家煌C.台静农D.许地山
14.王统照创作的新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是()
  A.《黄昏》B.《一叶》C.《春华》D.《双清》
15.受爱尔兰象征主义诗人叶芝影响较大的新文学小说家是()
  A.王统照B.许地山C.庐隐D.叶圣陶
16.下列哪部作品标志着王统照从早期的写实趋向象征的重大转变?()
  A.《春桃》B.《一叶》C.《山雨》D.《沉船》
17.庐隐的《海滨故人》是在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哪些人生活的作品?()
  A.知识女性B.新女性C.女大学生D.大学生
18.深受中国古典言情小说和“婉约派”诗词影响的女作家是()
  A.凌叔华B.陈衡哲C.冰心D.庐隐
19.真挚地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哪位诗人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
  A.闻一多B.徐志摩C.李金发D.冯至
20.表现程小林与史琴子、细竹之间情与爱,堪称诗化小说的代表作的是废名的()
  A.《桃园》B.《桥》C.《竹林的故事》D.《河上柳》
21.哪种诗的创作是冯至20年代对中国新诗发展所作的独到贡献?()
  A.叙事诗B.抒情诗C.新格律诗D.象征诗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作家属于《新潮》作家群的有()
  A.杨振声B.许地山C.俞平伯D.罗家伦
2.下列属于20年代“问题小说”作家的有()
  A.冰心B.庐隐C.叶绍钧D.台静农
3.下列属于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的有()
  A.彭家煌B.许地山C.鲁彦D.许杰
4.《诗》月刊的创办人有()
  A.郑振铎B.叶圣陶C.刘延陵D.朱自清
5.下列社团中,赞同文学研究会“为人生”主张的有()
  A.民众戏剧社B.南国社C.上海戏剧协社D.弥洒社
6.下列作品属于社会问题剧的有()
  A.《幽兰女士》B.《获虎之夜》C.《赵阎王》D.《泼妇》
7.下列作品属于浪漫剧的有()
  A.《琳丽》B.《咖啡店之一夜》C.《少奶奶的扇子》D.《获虎之夜》
8.下列作品属于湖畔诗派的有()
  A.《湖畔》B.《昨日之歌》C.《蕙的风》D.《春的歌集》
9.以下作品为自传体形式的有()
  A.《棘心》B.《冲积期化石》C.《漂流三部曲》D.《倪焕之》
10.新月诗派的理论主张有()
  A.诗体大解放B.理论节制感情
  C.追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D.借鉴欧美格律诗体
11.朱湘的作品有()
  A.《草莽集》B.《王娇》C.《北游及其他》D.《永言集》
12.丁西林的世态讽刺剧有()
  A.《兵变》B.《一只马蜂》C.《幽兰女士》D.《压迫》
  13.象征诗派的诗集有()
  A.《微雨》B.《红纱灯》C.《圣母像前》D.《旅心》
14.周作人曾在哪些社团(刊物)中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A.《新潮》B.《语丝》C.文学研究会D.《论语》
15.属于王统照前期小说创作中的人物有()
  A.惜官B.春桃C.尚洁D.加陵
16.王统照的长篇小说有()
  A.《黄昏》B.《山雨》C.《倪焕之》D.《春华》
17.构成冰心小说创作“爱的三部曲”的作品有()
  A.《超人》B《烦闷》C.《分》D.《悟》
18.“小诗”派的作者有()
  A.冰心B.徐志摩C.徐玉诺D.宗白华
19.冰心的散文集有()
  A.《寄小读者》B.《绿天》C.《往事》D.《春水》
20.庐隐创作的长篇小说有()
  A.《归雁》B.《女人的心》C.《象牙戒指》D.《玫瑰的刺》
21.标志着郁达夫创作路向转变的作品是()
  A.《过去》B.《春风沉醉的晚上》C.《迷羊》D.《采石矶》
22.徐志摩的诗集有()
  A.《翡冷翠的一夜》B.《猛虎集》C.《云游集》D.《红烛》
23.徐志摩的散文集有()
  A.《落叶》B.《巴黎鳞爪》C.《自剖》D.《卞昆岗》
24.废名(冯文炳)创作的短篇小说有()
  A.《竹林的故事》B.《桃园》C.《桥》D.《浣衣母》
25.冯文炳的作品较多受到下列哪些作家的影响?()
  A.托马斯•哈代B.乔治•艾略特C.陶渊明D.曼斯菲尔德
26.冯至20年代的叙事诗作品有()
  A.《帏幔》B.《蚕马》C.《吹箫人的故事》D.《王娇》
27.“五四”时期,属于开创性的叙事长诗作品有()
  A.《王娇》B.《十五娘》C.《蚕马》D.《帏幔》
28.李金发的诗集有()
  A.《微雨》B.《红纱灯》C.《为幸福而歌》D.《食客与凶年》
四、名词解释
1.问题小说2.乡土文学3.语丝文体4.美文5.小诗6.零余者7.“三美”理论
五、简答、论述题
1.简析文学研究会的“问题小说”热产生的原因、特点及缺失。
2.简析“乡土文学”产生的原因、特点。
3.简析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特色。
4.简析创造社作家的创作特色。
5.简析新月诗派对中国新诗的贡献。
6.简述象征诗派的艺术追求。
7.分析“五四”文学的基本特色。
8.分析评价《尝试集》的思想艺术形式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9.简析周作人对“美文”的贡献。
10.分析评价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与风格。
11.简析叶绍钧“教育小说”的思想内容与成就。
12.分析倪焕之形象及其意义。
13.分析叶绍钧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和风格。
14.简析许地山小说的浪漫主义倾向。
15.简析许地山散文集《空山灵雨》的思想和艺术。
16.简析冰心“问题小说”创作的发展过程。
17.分析评价冰心创作中“爱的哲学”的内容。
18.分析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色。
19.简述庐隐《海滨故人》的思想和风格。
20.试析郁达夫小说的思想内容。
21.分析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
22.评价郁达夫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3.分析闻一多爱国主义诗篇的内容。
24.分析评价闻一多诗歌“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及其创作实践。
25.简析徐志摩前期诗集的思想。
26.分析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
27.简析冯文炳小说的艺术特色。
28.简析冯至的诗集《十四行集》的思想内容。
29.简析李金发诗的艺术特色和缺失。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新青年》2.《终身大事》1919   3.“平民诗人”《扬鞭集》4.《月夜》
5.《小河》6.《小雨点》7.《草儿》《冬夜》8.“问题小说” “乡土文学”
9.周作人10.“问题剧”俄罗斯传统11.鲁迅《故乡》12.“乡土文学”
13.《诗》叶圣陶 刘延陵 朱自清《雪朝》
14.《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报告文学 《乱弹及其他》15.《冲积期化石》
16.《隔绝》《旅行》17.冯至18.苏雪林《绿天》《棘心》19.《语丝》
20.“言志” 战斗21.“语丝派”“论语派”22.新格律 理性节制感情 散文化
23.《花之寺》《女人》24.世态讽刺剧《压迫》《一只马蜂》25.“国剧”
26.李金发 穆木天 王独清 冯乃超27.“文学的实验主义’
28.《终身大事》易卜生29.“美文”30.“教育小说家”31.《倪焕之》
32.“丰收成灾”33.叶绍钧(名圣陶)《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34.异域色彩 宗教氛围 爱情线索35《春桃》《铁鱼的鳃》36.《空山灵雨》
37.对人生哲理的玄想38.《一叶》39.《沉船》《刀柄》“乡土文学”40.《山雨》
41.《山雨》42.《超人》《烦闷》《悟》43.母爱 童真 自然44.《寄小读者》
45.《毁灭》“刹那主义”46.《海滨故人》47.《海滨故人》
48.中国古典言情小说“婉约派”诗词49.《沉沦》50.《过去》《迷羊》
51.“零余者”52.自叙传53.新月派 新格律诗54.1920-1927年《红烛》《死水》
55.三美 音乐美 绘画美 建筑美56.真挚地独抒性灵 追求个性解放
57.《竹林的故事》58.《桃园》59.田园小说 乡土小说 抒情体小说 沈从文
40.《河上柳》61.《昨日之歌》62.《帏幔》《蚕马》《吹箫人的故事》
63.《十四行集》64.《伍子胥》65.《弃妇》
二、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A 5.C 6.D 7.A8.B9.A10.Cll.C12.A13.D14.B 15.AI6.C17.C18.D19.B20.B21.A
三、多项选择题
1.ACD2ABC3ACD4BCD5AC6.ACD7.ABD8.ACD9.ABC.10.BCD      11.ABD12.BD13.ABCD14.ABC15.ACD16.ABD.17.ABD18.ACD19.AC20.ABC    21.AC22.ABC23.ABC24.ABD25.ABC26.ABC27.ABCD 28.ACD
四、名词解释
1.问题小说是20年代初期出现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热潮,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现实和“五四”作家热心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相碰撞的产物,其内容广泛涉及婚姻恋爱、就业、家庭等问题,代表作家有冰心、叶绍钧、庐隐等。
2.乡土文学是20年代初期出现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热潮,是一些以“为人生”为目的的作家们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来表现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封建的陈规陋俗。代表作家为鲁彦、彭家煌、许杰等。
3.语丝文体是指语丝社作家融会英国随笔和中国古代笔记的笔法,自筹新体,于“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同时,又不失其含蓄蕴藉、稳健持重的风度,在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上可谓一时重镇。
4.美文的产生与周作人的大力倡导有关,周作人1921年发表《美文》一文,提倡多写“记述的”、“艺术性”的美文,王统照、胡适等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等进行创作实践,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
5.1921-1924年间,冰心、宗白华、徐玉诺等人受泰戈尔《飞鸟集》,日本徘句的影响开始写作小诗。所谓小诗多是以一至四行的体式抒写个人即时的感兴,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且常以哲理入诗,表现作家“零碎的思想”。
6.零余者指的是郁达夫创作中具有连贯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是一个以“自我”为原型、浸透着作者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文学形象,在这个形象身上既有卢梭式的自白,也有维特式的自怜,自惭、自卑与自尊、自傲相纠结,构成了时代的“零余者”的心史、情绪史。
7.“三美”理论是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的,也是新格律诗论的核心,指的是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的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绘画的美主要指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建筑的美主要指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
五、简答、论述题
1.“问题小说”热产生的原因:①周作人在理论上的阐释;②冰心、叶绍钧、庐隐、许地山、王统照等文学研究会会员的创作实践;③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现实和“五四”作家热心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相碰撞的产物;④间接受到易卜生的“问题剧”和“提出问题的文学”的俄罗斯传统的影响。“问题小说”的特点:广泛涉及婚姻恋爱、教育、就业、家庭、儿童等问题,其中最受作家关注的,则是对人生意义这一问题的思索与探究,表现了作家们关心社会、注目现实、探究人生的创作热忱和社会功利意识,使“五四”文学具备了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精神。“问题小说”的缺失:社会功利的倾斜使“问题小说”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弊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所冲淡,削弱了这些作品的审美价值。
2.“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一些文学研究会的年轻作家和语丝社、未名社作家接受鲁迅的影响,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以其刚健、清新、朴野之气一新创作界的面目,又由于挟带着各种乡情民俗的记实和描写,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乡土文学”创作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大多数小说注重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人物性格比较鲜明生动,开始显示了较为突出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乡土文学”形成了“五四”时期最早的小说流派,对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格局也有长远的影响。
63#
沈小韩 发表于 16-8-28 11:23:4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未完待续啊~~~求更新
62#
crazyCat喵 发表于 16-3-30 23:26:59 | 只看该作者
[a:3]谢谢楼主,太厉害了,我会好好利用的
61#
yuanyuanhappy 发表于 13-5-23 15:24:49 | 只看该作者
不胜感激
60#
美好の视界 发表于 12-9-25 11:41:0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
59#
keranfeng 发表于 12-4-20 16:24:3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58#
角落里的人 发表于 10-11-15 11:55:20 | 只看该作者

回 2楼(ruirui69) 的帖子

谢谢啦 很好
57#
zhuhanliling 发表于 10-9-19 00:52:1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但是没完、、、、
56#
xiaobailang 发表于 09-4-16 23:46:51 | 只看该作者
真好,要系统点,就完美了
55#
cyyzc 发表于 09-4-4 00:52:55 | 只看该作者
实在是太有用了,非常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7-1 05:23 , Processed in 0.095763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