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外交与对外关系》教案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外交学的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bbcc 发表于 06-2-10 11:0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外交与对外关系》教案
作者: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倪保志  时间:2005年04月24日


●课程名称:   中国外交与对外关系
●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为国际政治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这门课系统的学习和阅读,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调整变化的基本线索,熟悉中国外交史上重大外交事件的前因后果,掌握各个时期中国政府外交政策及其决策的背景、依据、指导思想、目的、政策内容和实施效果等。初步掌握对外交事件和外交政策进行分析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在中国外交外事及国际事务领域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学习这门课程,要注意史论结合、全面把握与重点掌握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等等。
●授课层次:本科生
●课程学时:72学时
●教材:李宝俊著:《当代中国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其他主要参考书目:
1、外交部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2、外交部编:《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3、外交部编:《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4、《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卷。
5、杨公素:《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励志出版社2002年版。
6、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7、刘山:《中国外交新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8、韩念龙:《当代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9、王泰平:《新中国外交50年》(上、中、下),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10、曲星:《中国外交五十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外交思想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李丹慧:《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裴坚章:《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14、卫灵、孙洁琬:《邓小平外交思想探究》,中央文献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5、孙其明:《中苏关系始末》,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韩景云:《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楚树龙:《冷战后中美关系走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张蕴岭:《合作还是对抗:冷战后的中国、美国和日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9、杨洁勉:《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0、唐希中等:《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张暄:《当代中日关系四十年》(1949-1989),时事出版社1993年版。
22、刘宏煊:《中国睦邻史——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23、滕藤:《邓小平理论与世纪之交的中国国际战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1949-1975)》,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25、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6、阎学通:《中国与亚太安全》,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
27、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九卷、十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28、杨福昌:《跨世纪的中国外交》,“中国外交辉煌50年”研讨会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29、贾庆国:《未实现的和解:中美关系的隔阂与危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30、沈志华:《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郑宇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稿》,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版。
32、军事科学院:《抗美援朝战争史》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3、郭明:《中越关系四十年》,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4、军事科学院编:《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35、肖佳灵、唐贤兴:《大国外交——理论·决策·挑战》(上、下册),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
36、期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外交》、《当代中国史研究》、《国际问题研究》等。

[ 本帖最后由 清辉私语 于 2006-2-11 05:40 PM 编辑 ]
24#
lsq20050301072 发表于 10-8-22 23:02:0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外交与对外关系
23#
LKYyun 发表于 10-4-15 16:02:47 | 只看该作者
恩恩!!!
不错!!!
是个好东东!
22#
lichunyuan 发表于 07-3-28 23:38:22 | 只看该作者
haoa
21#
tiannuts 发表于 07-2-27 20:52:4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20#
cjw123 发表于 06-11-26 15:15:1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

十分感谢
19#
小兽孩 发表于 06-10-22 08:39:59 | 只看该作者
18#
笨小孩 发表于 06-3-24 20:16: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17#
清辉私语 发表于 06-2-11 17:39:41 | 只看该作者
孔孟之乡的学子学习都很用功。
16#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11:4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外交学的资料!
15#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11:3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外交与对外关系》第十四章
作者: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倪保志  时间:2005年04月25日


第十四章    冷战后的中国外交
●本章重点掌握
1、苏联、东欧巨变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2、“韬光养晦”战略的背景与内容。
3、如何评价冷战后中国的国际环境。
●教学要点
一、后冷战时代中国外交战略
1、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宣告战后雅尔塔两极格局终结。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严重挫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1989年北京的政治风波和随后发生的苏东剧变,对中国外交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和制裁政策,给中国的国际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苏联、东欧国家基本保持谨慎观望的态度和立场。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同中国保持着友好合作的政策。
如何认识和应对这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中国的政治稳定和改革开放创造有利的条件,是当时中国外交的首要课题。严峻的局面,要求中国共产党人采取正确决策,迎接挑战。
2、“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方针的提出
(1)客观分析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
苏联与东欧巨变从政治、战略、经济等各个方面看,虽然给国际形势造成带有根本性的变化,给中国的国际环境和处境也造成了某些不利因素,但国际形势变化中也包含着有利的因素,如我国北面的威胁被根本解除,中国与东欧国家的关系有可能更加迅速的发展,等等。
更重要的是,中国经过十年的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更加巩固,在混乱的局面中,国际社会实际上要求中国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这种要求更加强烈和迫切。
(2)“韬光养晦”外交方针的提出
在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中国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面前,邓小平同志审视度势,高瞻远瞩,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做出了精辟的分析和判断。1989年9月4日,他在同中央领导人谈话时提出了“韬光养晦”的方针。其核心思想就是准确认识国际形势,集中力量于国内的经济建设。邓小平指出,要冷静观察,决不当头。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把自己的事情搞好。在对外政策上,要不当头、不扛旗、不树敌、超越意识形态。其具体内容包括: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等一系列概念,并成为90年代以来跨世纪中国外交的基本战略。
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这一外交策略,是实事求是和深谋远虑的。
邓小平的28字外交战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冷静观察,决不当头,是指在西方反共反华的浪尖上,不要争意识形态方面的风光。但是在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捍卫第三世界的正义事业上还是有所作为的。邓小平说:“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
在这一外交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外交很快走出了六四风波后的困境,稳妥地处理了罗马尼亚事件、苏联的“八一九”事件,抓住时机积极发展同东欧及中亚新独立国家的关系,在地区冲突中采取超脱的立场和态度,并逐步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制裁。中国外交迈向了一个全方位的新局面。
稳定与发展中美关系
冷战结束给中美关系带来的最大冲击,就是摧毁了支撑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中美关系能否正常发展,取决于双方能否在战略合作被严重削弱的情况下,解决好双边关系中暴露出来的分歧,并同时为中美关系重铸新的基础。为了稳定中美关系,中国政府提出了“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的十六字方针
中美双边关系中主要存在三类问题。第一类包括台湾、西藏等涉及中国主权与领土的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台湾问题,它曾经导致中美关系在1995年夏季大幅倒退,并使双方在1996年春发生军事对峙。第二类是当时以人权问题为焦点的意识形态冲突,它一直严重制约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在深层次上影响着中美关系的各个方面。第三类是经济贸易方面的摩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知识产权问题,它曾经几次将中美推到贸易战的边缘。由于基础受到严重削弱,解决上述双边关系中的问题,确实是对双方的真正考验。
1997年秋两国领导人共同提出建立“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这表明中美关系终于走出谷底,其意义首先在于确认了中美关系赖以维系和发展的新基础。这个新基础是以互利的经济贸易关系为核心、以贸易和安全方面的合作为支柱的。
中美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有其特殊的条件。首先是两国决策层都表现出希望发展关系的愿望,这种愿望产生于中美各自主要的国内政策。发展互利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的共同愿望,成为中美两国决策层决心改善双边关系的主要动力。第二个条件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与之相适应的对外政策不出现根本性的逆转和美国不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
当前中美关系正在向一个新的阶段发展。与前一阶段主要是处理双边关系中的问题相比,共同面对和处理重大的国际事务以及就当今国际秩序中的重大原则进行对话和争论,将在中美关系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二、冷战后中国对外关系的新格局
1、发展大国伙伴关系
中美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与中美关系的动荡。1997年秋两国领导人共同提出建立“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这表明中美关系终于走出谷底,其意义首先在于确认了中美关系赖以维系和发展的新基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基本矛盾的解决。特别是小布什政府执政后,中美关系一度出现倒退。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1996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中俄发表第三个联合公报,宣布建立全面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与欧盟“全面伙伴关系”的建立。冷战结束后,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在经历一段曲折后,迅速向前发展。1998年3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报告,要求与中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6月29日欧盟15国外长会议批准了该文件。
与日本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1998年江泽民访问日本,双方签署了“关于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和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表明了双方通过合作,解决两国关系中的严重矛盾和问题的意愿,并制定了加强中日关系、进一步推动合作的一系列措施。
2、全面推动睦邻外交
睦邻政策和睦邻外交一直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重要方面。睦邻外交,为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国际环境,正是有所作为的重要表现。冷战结束后,中国的睦邻政策有了新的发展,为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
中国同朝鲜、缅甸、巴基斯坦等的友好关系得以保持和进一步发展;同印度尼西亚、越南、蒙古、老挝、印度恢复了正常的国家关系;同韩国、新加坡、文莱等建立了外交关系,与东盟建立了长期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在对原苏联国家关系上,中国政府本着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尊重各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原则立场,宣布承认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各国政府,并先后同它们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国同绝大部分有领土接壤的国家,通过和平协商,妥善地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领土问题、华侨问题等。
中国为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解决热点问题如朝鲜半岛、柬埔寨、阿富汗等问题,作出了积极和重要的贡献。
3、积极发展多边外交
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是90年代中国外交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内容,经过改革开放,中国逐步创造出了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的主客观条件。在许多全球和地区的重大问题上,中国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在全球和地区性的国际组织中,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责任,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中国的多边外交涉及了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所有领域,包括联合国、裁军、经济与贸易、国际人权、环境与能源,打击恐怖主义与其他跨国犯罪活动等等。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是中国正日益深入地融入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    思考题
1、中国崛起的安全环境与中国的对外政策。
2、如何认识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
3、名词解释:韬光养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9 07:15 , Processed in 0.091242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