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岱年的文化概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水瓶小桃 发表于 08-10-26 21:0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文化概论》大纲要点(上篇重点)
绪论
教学目的:
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中国文化的概念,涉及范围,基本宗旨以及学习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为以后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
对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认识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内容:
一、“文化”的涵义
(一) “文化”界说
文化概念的界定,是个复杂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要说明“什么是文化”,并不是一个经院式的学究问题 ,而是一个牵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具体问题。
“文化”一词早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化”在中国古代本指“以文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应,即所谓“文治武功”。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文化的原始提法。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有一种精神和人文的指向。而西方语言中的文化一词与汉语的文化有相近的一面,又有相异之处。英语中的Culture和德语中的Kultur均由拉丁语的Cultura转化而来。拉丁语系的Cultura则是从对物质文化的解说开始的。
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是由近代欧洲人开创的。
(二) 文化的定义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 “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二、 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
文化犹如一具血肉丰满的肌体,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且其内涵外延差异较大。为了深入了解文化的概念,将其分成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一) 广义文化
指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也称“大文化”。
(二) 广义文化的结构层
1、物态文化层
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务,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2、制度文化层
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
3、行为文化层
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它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
4、心态文化层
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蕴化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它还可分为以下两部分:
(1)社会心理: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风貌,是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
(2)社会意识形态: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它们往往是由文化专门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物化形态--通常是著作、艺术作品--固定下来,播之四海,传于后世。
(三) 狭义文化
指“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也称作“小文化”。
三、文化的功能(略讲)
文化的功能是指文化系统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能适应和满足个人和社会多种需要的重要作用。文化功能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记录功能
(二) 认知功能
(三) 传播功能
(四) 教化功能
(五) 凝聚功能
(六) 调控功能
四、 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唯一存在的实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世界上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文化。
(一) 中国文化
由中华民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
1、中华民族: 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民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
2、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 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 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
(二) 中国传统文化
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
1、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1) 中国传统文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
(2) 中国传统文化是连续性与变革性的对立统一。
(3) 中国传统文化又是独立性与通融性的统一。
2、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的开掘所应遵循的原则
(1)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应持彻底批判与摒弃的态度。
(2)对传统文化中那些糟粕与精华并存的成分,则要善于辩证的扬弃,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内在依据。批判的予以继承。
(3)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则是我们必须着意继承并大力弘扬的。
3、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 目的和意义
1、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2、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3、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的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
4、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质。
5、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 方法
1、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2、典籍研究与社会考察相结合
3、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思考题
1、什么是文化?
2、什么是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3、广义文化是由哪几个层次构成的?
4、结合实际谈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教学目的:
通过对历史地理环境的介绍使学生树立一种文化与环境交互影响的观念,使其了解地理环境与文化的辨证关系,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
教学重点:
地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开放与封闭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地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式:
以讲解为主。
课时分配: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疆域、政区
(一)从秦统一到清乾隆年间的疆域状况,建立疆域变动的概念,区别目前国际法意义上的疆域观念与历史的疆域观念。
(二)概略介绍中国古代政区二级制与三级制度的交替情况,可重点介绍清代的地方政区情况。
(三)省的出现及演变。元朝是一个转折点。
二、民族、人口
简单提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的融合与演化状况,可介绍民族打的“多元一体”观念。
(二)提示人口的变迁。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口数量一直居世界前列。南北人口构成比例的变化。历史上的几次人口的迁徙,提示在人口迁徙过程中伴随着文化的交融。
三、地形、地貌
这本分内容中学已经学过,这里以自学为主,提示学生思考多元地形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四、气候
略讲,提示古代曾经有过温度与湿度的变化。
第二节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这部分详讲,一些理论问题要讲透。
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
1、与历史、文化相联系的“地理环境地理”的内涵。详细讲解
2、环境发生影响的范围与程度,这些哲学层面的问题要充分理解,讲透。
(二)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要详细讲清楚下面三个问题:
1、 中国早期文明发端于黄河流域与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黄土的肥沃性与易开发性哺育了中华文明。
2、 地理环境影响着中原王朝的有效统治范围。
3、 相对自足、资源丰富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突出对中国文化延续性的影响。延续性是指文化无突变、中断的稳定性。
(1)幅员辽阔为中国文化提供了缓冲的空间
(2)周围高山、隔壁、大海使中国文化在一个相对对立的范围内成长。
(3)其他大文化体系对中国文化系统的冲击不大。
三、地理环境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介绍复杂的地形与多元的地理单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情况有着很大的影响,但地理环境并不是决定中国文化开放与封闭的唯一原因。澄清中国文化并不能以开放与封闭一言以蔽之,而是随着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特点,这种观念一定要建立。
思考题
1、 中国文化是封闭型文化吗?
2、 如何理解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3、 如何认识古代各国疆域不断变化与现代领土神圣这一事实?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自然经济及其长期延续的情况,了解中国古代商业、手工业长期束缚与封建肌体、其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的事实,进而对中国文化所植根的经济基础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教学重点:
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商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唐中期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魏晋以来随着大批中原人口的南迁,江南得到开发。唐安史之乱之后,江淮地区成为重要的经济区,宋代以来,南方已经取代北方成为经济中心。对江南的开发。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与融合
三、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经济成分
重点介绍商业、手工业在西汉前期的发展状况,以及汉武帝的盐铁官营等官方垄断重要商品的制度,讲透这种制度之下,商业已经完全被束缚在封建肌体之上,形成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商业运作模式。联系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延续的问题。可以将第三、四节有关内容放在该处讲。
较为全面地介绍古代的经济情况
四、内敛的海洋贸易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一、地主、自耕农、皇帝三阶层之间的经济关系
(一) 地主与皇帝在特权、地位上的相互依赖与对地租的争夺
(二) 自耕农与地主的矛盾主要在于对于土地的控制,打破相对平衡,就会造成流民泛滥,引起动乱。
(三) 自耕农与皇帝的矛盾与依赖。清官好皇帝的经济根源。
(四) 三种力量的平衡与失衡是造成周期性治乱的原因所在。
(五) 中国文化的延续性,从这种力量的动态平衡来解释中国社会的周期性及其延续性。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萎缩
(一)大一统的政治环境、多样的自然条件是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汉武帝的垄断政策与商品经济的萎缩
(三)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情况对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的原因
介绍学界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观点,介绍明清江南商品经济发展的概况。
以下内容自学:
一、社会既早熟又不成熟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
第四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一影响
本节内容自学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思考题:
1、中国周期性治乱的经济原因。
2、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3、汉武帝的政策与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因此在介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是本章的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1.宗法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2.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宗法观念对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的渗透
2.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文化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课时分配: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所谓宗法制度即血缘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解决政治权力和财产分配,维护世袭统治秩序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宗法制度的完备和确立,是西周建立以后的事情。创立者是周公。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嫡长子继承制。规定只有天子的正妻之长子,即嫡长子有王位的继承权。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的核心。
2.封邦建国
即分封制。这是古代国君分封王族成员到各地做诸侯,使他们“受民受疆土”,对地方进行分区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3.宗庙祭祀制
宗庙是包括天子在内的各级大宗供奉祖先神位的场所。宗庙祭祀制度是为了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度。其核心是强调尊祖敬宗,家族本位。
第二节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1.家天下的延续
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政治化。在中国古代,家天下自周代确立,一直延续到清代,可以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史。
2.封国制度不断
封国制度本是西周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废分封,建立郡县。汉代却又采纳分封制。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仍然沿用了分封制,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家族是中国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每个社会成员依据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确定其在宗族中的位置。对于一般家族成员来说,他们基本上没有个人的权利,家长却对他们有绝对的支配权力。
4.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机构方面具有一致性和共同性。
宗法制度的特点是:一方面社会用自然的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限制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宗法制度经历了一个渐趋完善的过程。周代的宗法制度,从上层的政治意识形态领域,初步奠定了中国传统社会“家国一体”或“家国同构”的大格局。春秋时期孔子的孝悌思想则从亲情伦理道德的角度为其打下了坚实的民间基础。汉代董仲舒用“天人感应”、“君权神受”的幌子,又把人道和王道羼杂在一起,构建了一套“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纲常规范。至此,宗法原则、孝悌思想和纲常观念,就象一组牢不可破的遗传密码一样,成为中国超稳定的社会政治结构的遗传基因,无论怎样改朝换代,它的功能却历久弥新,每个统治者都心领神会。
第三节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一、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主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其特点如下:
(一)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中国的君主专制主义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数千年。它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延续到清末。它的社会基础是封建宗法制度,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集权的皇帝制度。它的支柱是庞大的官僚集团和军队,以及宣扬君主神化和君主至上的宗教势力。在武力的征服下,中国的宗教势力不得不沦为君主专制制度的附佣。
(二)经济基础稳定
君主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曾进行过一系列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如商周井田制、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制、北魏均田制、唐朝租庸调和两税法、明朝一条鞭法、清朝摊丁入亩等等。这些制度的建立,都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农耕经济。君主专制依赖于农耕经济,君主专制在农耕经济下愈演愈烈。
(三)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集权制度,经历过不同的形式。秦始皇设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九卿辅助皇帝料理国事;魏晋以后,随着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建立,三公九卿的权力逐渐被代替和分割;到了隋唐,三省六部取代了三公九卿的权力,成为实际的行政部门。明代的内阁,清代的军机大臣都是皇帝的办事机构。
(四)对人身控制严密
中国古代对平民百姓的人身控制主要是通过严密的户籍制度和颁布有关法令来实现的
二、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传统社会政治结构中,宗法制度和君主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其正面影响是:
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以亲亲为基础、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持久凝聚力的精神保障,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文化动力。即使在国家分崩离乱的时候,中国文化仍然能保存传承,就得益于中国有一个以亲情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系统,这是中华民族重新走向聚合的社会基础。
其负面影响是:
(一)在伦理政治的束缚和限制下,人们一生下来就固定在一定的名分之内,循规蹈矩是社会对每个人的要求,因而极易养成惟上、惟书、惟亲的奴性人格。
(二)君主专制制度缺乏民主机制。中国人往往对个人(主要指统治者)的权威和权力存有盲目的崇拜心理,因此“官本位”现象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严重阻力。
(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等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桎梏了人的个性发展。
思考题:
1.家族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它与中国传统的社会秩序关系如何?
2.在现代市场经济与都市生活背景中,家族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3.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的
通过对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了解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脉络,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对传统文化形成系统认识。
教学重点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政策及文化成就。
教学难点
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及诸子百家的学派特征;隋唐文化气派及艺术成就;两宋士大夫文化特征及成就;明清文化特征及成就。
教学方法
精讲、略讲与自学相结合。
教学课时
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略讲)
“上古”是指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一、中国人起源
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距今170万年的元谋猿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的历史确证。
中国人人种类别: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蒙古人种。
二、原始物质文化
工具(石器)是最早出现的物质文化。火的使用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农业、畜牧业的发明使原始物质文化更为丰富。陶器广泛出现。
三、原始观念文化
(一)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二)原始艺术:陶塑、陶绘、原始雕刻、岩画。
四、原始社会组织
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
五、上古文化的分布
华夏文化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即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分布区。
东夷文化集团:活动区域大致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及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
苗蛮文化集团:主要活动于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
第二节 殷商时期:从神本走向人本(略讲)
一、殷商神本文化
丰富的殷商文化。神本文化的特色。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
(一)宗法制度的建立。
(二)一整套礼乐制度的确立:1、“亲亲” 贯彻血缘宗族原则。 2、“尊尊” 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
第三节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历史上把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22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500余年称为春秋战国。这是一个“礼崩乐坏”、诸侯竟相争霸的时期。中国文化就在这种大动荡、大变革中迎来了她空前的辉煌。
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一)士阶层的崛起,形成了专门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
(二)战乱使文化得以传播和重组。
(三)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四)文化官员从宫廷走向民间,直接推动了私家学者集团的兴起。
二、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一)诸子百家主要流派:司马谈六家之说(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刘歆十家之说(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
(二)儒、道、法、墨、阴阳等各学派思想特征:
儒学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正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
道家学派尊崇“天道”,向往“自然”,倡导“无为”,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
法家学派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严刑峻罚,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墨家学派主张“尚力”,“节用”,“兼爱”,“天志”,“尚同”,典型地反映出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性格。
阴阳家运用阴阳消长模式论证社会人事。
三、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中原地区各古老部族,在诸侯国的兼并战争中被几个大国逐渐吞并。到战国后期,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的中华民族。
第四节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略讲)
一、宏阔的文化精神
(一)秦汉王朝宏大的规模和气象:秦与罗马、孔雀王朝为并立而三的世界性大国。汉与其同时并立的世界性大国惟有罗马。
(二)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秦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兵马俑、长安昆明池、汉赋、《史记》均为秦汉文化精神的统摄下产生出来的辉煌巨制。
(三)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国文化从东、南、西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外文化交流更为便捷。
二、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
(一)文化统一: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
(二)思想统一:秦——焚书坑儒 汉——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三、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
(一)儒学“定于一尊”的显赫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政策的执行,使儒学成为汉代文化思潮的主流。《诗》、《书》、《礼》、《易》、《春秋》被尊为“五经”。
(二)官方哲学——“经学”:尊“五经”,复“立五经博士”,推行“以经取仕”的选官制度,使传经之学和注经之学成为专门学问。
(三)经学内部的学术纷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略讲)
一、玄学崛起
玄学崛起的社会原因:统治阶级的腐败、社会大动乱、儒学神圣光圈的黯然失色使玄学应运而生。
(一)玄学的宗旨及最高主题:“贵无” 。 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
(二)玄学的学派特征:玄学的思维特点。玄学与美学的内在联系。玄学对理想人格作理论上的建构。
二、道教创制及佛教传播
(一)道教的酝酿、发展与定型:酝酿于东汉,发展于魏晋,至南北朝时基本定型。
(二)道教鲜明的民族性格:思想渊源、神仙世界、教旨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显现出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明显不同。
(三)佛教的传播:佛教融进了南北朝文化系统。
三、儒、玄、道、佛相与激荡
儒、玄、道、佛的调和与排斥造成意识形态结构的激烈动荡,使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显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第六节 隋唐:隆盛时代
一、文化背景
门阀世族势力急剧没落。科举制度打破了文化垄断的旧秩序。
二、“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
(一)宽松的文化政策使唐文化兼收并蓄。
(二)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使唐文化更加丰富多采。
三、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
诗歌领域的辉煌成就:唐代是诗歌创作空前活跃的时代,清代所编《全唐诗》收录作品48900余首,诗人2300余家,涌现出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等难以数计的天才诗人。
书法艺术的黄金时代:篆书、草书、行书、楷书成就辉煌。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大家成为中国书法的宗师。
绘画艺术的极盛时期: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使唐代画坛充满活力。吴道子成为名传千古的“画圣”。
散文创作的丰硕成果: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第七节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一、理学建构
理学的学派特征。理学的深远影响。
二、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
雅化的宋词:词小而狭,巧而新,侧重音律和语言的契合,造境摇曳空灵,取径幽约怨悱,寄托要眇怅惆,极为细腻、精致。
精致的宋代绘画:两宋绘画富于潇洒高迈之气与优雅细密、温柔恬静之美。
其他领域的雅文化:古文、诗歌、饮茶、瓷器、服饰等无不雅致清秀。
三、市民文化的勃兴
傀儡戏、参军戏、市人小说、杂剧、讲史、说书、皮影、角抵、花鼓等市民文化迅速崛起并跻身于文化系统中,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存在。
四、教育和科技成就
(一)宋代教育的特色:学校教育制度上等级差别不断缩小。重视发展地方学校。
(二)宋代科技成就: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大发明。
第八节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略讲)
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
忧患意识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
二、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
(一)元杂剧兴盛的原因:汉族士人文化被游牧民族践踏的支离破碎。科举制度的中断使元代文人仕进堵塞。他们投身于杂剧的创作,使元代杂剧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二)元杂剧的文化意义:谴责黑暗。表达时代悲愤。讴歌非正统的美好追求。
三、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中外文化交流的社会背景:元帝国对欧亚的征服、中亚交通的开辟为中外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二)中外文化交流的深远意义:异邦的先进技术,如阿拉伯天文学、数学流入中国科技界;中国的火药、印刷术、历法、数学、瓷器、茶、丝绸、绘画、算盘等在欧亚大陆广泛传播,世界文化总体面貌因此更为辉煌灿烂。
第九节 明清:沉暮与开新
一、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
(一)文字狱盛行,文化领域气氛恐怖。
9#
victory2017 发表于 17-5-5 12:33:1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8#
NATHALIE2009 发表于 09-7-13 13:48:17 | 只看该作者
谢楼主分享~~~~
7#
崔妞 发表于 09-4-5 13:16:5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啦  不胜感激……
6#
emily0910 发表于 09-4-5 04:05:0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咯

有效帮助看书,不知有课后题的答案没啊,自己总结的不是很好啊
5#
yuling78 发表于 09-3-29 21:04:3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地板
陶陶86 发表于 09-2-14 20:26:39 | 只看该作者

不全呢?

剩下的章节呢??
板凳
 楼主| 水瓶小桃 发表于 08-10-26 21:10:5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节 辉煌的远古艺术(略讲)
一、原始彩陶
原始彩陶是指我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烧制的陶质器皿,其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造型优美、纹饰丰富多彩等方面。
原始彩陶暗含了两个艺术法则:其一,“无始无终,回味无穷。”其二,“仰观俯察、由上观下”。这两个法则对后世的艺术影响很大。
二、青铜纹饰
青铜器主要指我国自夏代末期至秦汉时期用铜、锡制作的各种器物,其中商周时期的礼器最有艺术价值。
青铜纹饰有两个明显的现象,这两个现象体现了两个艺术法则。一是重组变形法则,饕餮纹代表的是重组变形法则。二是人兽共生,人兽共生图案的演变显示出上古观念演变的逻辑阶段。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
中国艺术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远古至春秋,艺术与文化从原始向理性的演化相联系。第二个时期是战国至西汉,各门艺术以其自身的功能在寻找自己的定位。第三个时期是魏晋以后,各门艺术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基本确立。
一、建筑(精讲)
1、宫殿
宫殿建筑以皇宫为代表,北京的故宫是中国宫殿建筑的代表作。古代宫殿的特点是高、大、深、庄。这些特征都是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
2 、陵墓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基本保存完好。历代帝王陵墓的特点是高、大、深、庄,实际上是宫殿建筑风格的延伸。
3、寺庙
寺庙主要指佛寺与道观。宗教建筑的主要特征是:追求整体对称,力求肃穆效应。
4、 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是由人造的建筑物、山水、花木、匾联、文物等要素综合构成的综合艺术品,包括私人园林和皇家园林。我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是人造景物与自然景物相交替,组成有韵律的景观;二是追求千姿百态、充满诗情画意的气氛,能满足人们欣赏大自然的情趣 。园林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情趣。
二 、雕塑(略讲)
雕塑包括雕刻和雕像。俑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遍布各地的石像、宗教造像以及小型民间雕塑品也是中国古典雕塑的精华。
我国古代雕塑主要由四个集群组成:一是陵墓集群,包括陵墓表饰、墓室雕饰等。二是宗教集群,即佛道寺庙和佛教石窟的塑像和浮雕。三是建筑装饰,包括各种古建筑上的装饰性雕塑。四是工艺雕塑,主要指小型的工艺雕塑。以上四类,凝结着较厚重的文化内容的是陵墓和宗教场所的雕塑。
中国雕塑的特点:一是强调整体的服从性。中国的雕塑没有脱离建筑整体而独立出来,因此雕塑品总是服从于整体建筑。雕塑的各种形象本身也有等级森严的服从性。二是具有两个绘画的特点:特点之一,注重平面性,精雕细刻的是形象的正面。特点之二,在雕塑品上着色施以彩绘,使得形象更逼真。
三、书法(精讲)
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是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是在汉末魏晋出现的。中国书法从字体类型上主要分为篆、隶、楷、草、行五类。
1、篆:起源于周末,流行于战国时的秦国一带,至秦始皇时达到鼎盛,汉代开始衰退。习惯上人们把东周时秦国的石刻称为大篆,将秦始皇时流行的篆书称为小篆。
2、隶:隶书又称为八分。隶书是在篆书和秦隶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到了汉代,隶书得到了广泛采用,并逐渐走向完善和成熟。
3、楷:又称为正楷。楷书起源于魏晋时代,南北朝时分流发展,到隋开始融合,入唐以后开始成熟并出现了众多楷书艺术家。
4、草书:正楷的草体叫草楷或今草,介于行书与草书之间的可称为行草,草书之上还有狂草。汉末到魏晋的草书,还带有隶书的味道。到东晋,经过王羲之的“变体”,才脱胎换骨。唐代草书趋于成熟并出现了大家。
5、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法艺术。东晋的“书圣”王羲之尤其擅长行书。其代表作是《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 在行书方面,宋代的苏、黄、米、蔡也很有名。
书法与中国文化之道紧密相连,它反映自然之象,体现建筑结构之美。
四、绘画(精讲)
中国绘画的历史沿革。1、原始彩陶和青铜纹饰确定了中国绘画整体着眼、以线为主、平面构图的基本原则。2、秦汉是各类绘画的初创期。3、魏晋是绘画的形成期。4、隋唐是绘画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5、宋代是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6、元代文人画发达,出现了诗、书、画、印四者巧妙结合的作品。7、明代民间绘画盛行,版画得到发展,出现了不同流派。8、清代的民间年画开始大行其道,山水、花鸟画更为精美。中国古代出现了无数著名画家和杰作。
古代绘画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1、宫廷绘画
是指出现在宫廷墙壁上的壁画和挂在宫廷中的图画。宫廷绘画主要追求精巧,其最佳载体是彩墨画。
2、文人绘画
文人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地位最高,其要旨是抒情达意,其最高顶峰是水墨画。文人绘画的共同特征是追求写意传神,以形写神,但又不失掉生活的真实性;题材上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技法上有工笔、写意、钩勒、水墨等;画面上往往与诗文、书法、篆刻相得益彰;所使用的材料为中国特制的毛笔、墨、砚台、宣纸、绢。
3、宗教绘画
宗教绘画出现于寺庙和石窟之壁,多为彩色壁画,宗教绘画的目的是解释宗教内容。宗教绘画的精华是壁画,最著名的是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4、市民绘画
主要指小说戏曲读本中的插图。在明清小说和戏曲读本中,有一些表现市情趣的与小说、戏剧故事内容相连的插图,在版画上达到妙境。
5、民间绘画
民间绘画表现平民百姓趋福避害的愿望,在题材上主要反映民间习俗,在表现形式上以年画为主。
中国绘画中共同的美学原则 :
1、散点透视。就是不受一个固定观察点的局限,表现作者想表现的任何东西。通过这种手法,重在表现对象的精神气质,可以把不同空间和时间内出现的相互联系的事物完整地表现在一幅画内。而西洋画多采用“焦点透视”法,画面上只能有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描写视力以内的景物。
2、以大观小。要求画家站在一个宏伟的高度,以大观小,“神仪在心”,然后把心中的构图在图画的精神仪态上表现出来。
3、遗貌取神。就是说绘画不仅重视形似,而且更重视神似,神似比形似更重要。为了取得传神的效果,必要时可将所画对象的形貌进行变异。
4、平面色彩与骨法用笔。中国绘画主要是用平面色彩和笔法的浓淡干湿墨线条表示事物的各个方面,不重视描绘物体上的光及物体上的色彩因受光的影响而引起的变化,这与西方绘画注重色调的明暗不同。骨法用笔,是讲究线条轮廓的勾勒要刚健有力。
五、音乐(略讲)
中国音乐起源甚早,并形成了与其它文化不同的独特体系。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独特的五音阶(宫、 商、 角、 徵、羽)体系。
古人创作了数不胜数的名曲,最著名的有琴曲《高山流水》、《萧湘云水》,琵琶曲《十面埋伏》。
古代音乐按其功能大致可分为四类:
1、仪式音乐,用于祭祀、宗庙、大典,也包括宗教寺庙的仪式音乐。其特点是音域不宽,节奏缓慢,肃穆庄重。
2、宫廷舞乐,又称燕乐,宫中乐。主要用于帝王在宫中饮宴、游乐。如唐代的《霓裳羽衣曲》。
3、声乐。声乐指用人的嗓子演唱的音乐,声乐用歌词的内容来规范音乐表现的多样性。
4、独奏器乐。独奏器乐是不需要伴奏就能独立地演奏曲子的器乐。中国古代的许多乐器是可以独奏的。
5、民乐。即民俗庆典中的音乐,多以吹奏乐和打击乐为主,在民间遇有婚丧嫁娶等活动时往往以民乐来烘托气氛。
中国音乐的特色:
1、旋律为主。所谓旋律,就是声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的运动。弦乐最能表现旋律之美。
2、节奏喧泄。人们在演奏打击乐器时,通过敲打有节奏的节拍,使人们的情绪激动,从而宣泄情感。古代的打击乐表现的主要是节奏之美。
3、理性精神。古代歌舞更强调表现人的内心情怀。但即使是情怀的表现,也要“发乎情,止乎礼。”古代的音乐强调合乎礼节和规范。
六、戏曲(精讲)
戏曲的沿革。汉代的百戏可以看作中国戏曲的萌芽。唐代产生了“参军戏”。宋代的南戏是元杂剧的前身。元代杂剧把戏曲艺术推向了高峰,出现了众多优秀作家和作品,其剧目可分为“末本”和“旦本”两种,其歌唱艺术也有很高成就,不少知名演员都是出色的歌唱家。传奇盛行于明代与清代前期,它篇幅长大,戏曲情节的组织、乐曲的联套布局、以及词句四声的和谐、韵脚的流畅等,都极讲究。中国古代戏曲中最优秀的地方戏是昆曲,国剧是京剧。
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
1、综合性。中国的戏曲要求演员运用唱、念、做、打、翻等综合艺术手段进行表演,在演出中把音乐、舞蹈、文字、雕塑、绘画等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
2、程式化。在角色分行、脸谱划分、穿戴类型、唱法分类等方面都是程式化的。程式剔除了生活原型中粗糙和不美观的部分,对富有特征的部分加以适当的夸张,使它更富于艺术性。
3、虚拟化。所谓虚拟即利用舞台的假定性,通过夸张的变形来表现生活。戏曲反映生活多用虚拟手段,舞台上的场景多靠演员的动作表情表现出来,演员好象一个魔术师,一个手势,一个表情,就可以突出各种各样的事物。
第三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略讲与讨论相结合)
1、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
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所谓气韵生动,就是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再现生活、反映生活时,要有生气,有风韵。气韵生动要求艺术家塑造的艺术形象含蕴无限情趣和勃勃生机,从而给欣赏者带来“形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想象空间。
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的根本准则。所谓虚实相生,就是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反映生活时,首先必须创造出鲜明生动的实在形象,但艺术不必把客观事物的形象全部表现出来。唯有虚实相生的艺术品,才能产生“气韵生动”、“思而得之”的效果,虚实相生的手法被广泛运用于诗歌、小说、绘画、书法、戏剧、园林等艺术门类。
2、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
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从美学角度来分类,大致可分为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阳刚之美就是壮美,其特点是显得伟大、雄伟、壮丽、威武、坚强。阳刚之美能引起人的愉快、崇高、振奋等情感。青铜器的纹饰、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打击乐演奏的音乐等主要体现阳刚之美。
阴柔之美就是秀美。其特点是让人觉得娇柔小巧,感到优美或秀丽。原始彩陶的造型和纹饰、园林的建筑和布局、行书和草书的线条都体现出阴柔之美。有些优秀的艺术品,同时包融有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中国古代艺术所体现出来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有其历史根源,那就是阳刚之美受儒家思想影响,阴柔之美受道家思想影响。
3、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
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和”。包括人与人相和,人与社会相和,人与宇宙相和。中国古代艺术家用“和”的基本精神来感受生活,并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和”,把“和”作为最高境界。在书画中,都力求整体布局的和谐,整体匀称。戏曲中的大团圆结局,也是追求和谐的体现。
中国古代艺术门类中所表现的“和”与“中”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艺术门类都追求“中和”的境界,“中”在艺术上表现为对中心的追求。在古典建筑中,所有建筑必须围绕中线对称地摆设,必须有一个高于其他建筑物的主体建筑。绘画中总要突出主要人物或景物。书法要“每字中立定主笔”。
思考题:
1、原始彩陶暗含了哪两个艺术法则?青铜纹饰有哪两个明显的现象?
2、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可分为哪三个时期?
3、古代建筑艺术分为哪四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4、古代雕塑具有哪些绘画的特点?
5、书法从字体类型上分为哪几类?书法为什么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
6、古代绘画分为哪些门类?各有哪些特色?它们显示出哪些共同的美学原则?
7、古代音乐按其功能分为几类?有何特色?
8、为什么说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9、论述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
10、论述中国艺术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教学目的:
通过对中国古代史学成果(典籍及各种作品)及其特点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中国传统史学的优秀成果,体会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初步的浏览史籍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
中国古代史籍的种类、特点,各种体裁的史学都形成一个从古代到清朝的系列。中国史学的核心精神。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史籍的种类极其特点。史籍浩如烟海,本课的核心在于抓住要害,简洁地勾勒出不同体裁史学著作的特点。
教学方式:
讲授有播放课件相结合。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 略讲
简单介绍一下史学的大致发展历程:先秦童年时期,秦汉发展时期(正史奠基),隋唐转折(官方史馆的建立),两宋发达(各种体裁成熟),明清深化(专门史、历史考据的兴盛)。
二、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略讲
说明十三经、二十四史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
第二节、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本部分要有重点地讲透
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 提示自学
二、编年体的开创与定型
(一)、从《春秋》、《左传》到《两汉》编年体的定型
(二)、《资治通鉴》及其续作,《通鉴》系列
三、纪传体、《史记》与二十四史的形成
(一)、详细介绍《史记》的体例及其价值
(二)、介绍正史系列
四、典制体史著 三通、九通与十通
解释清楚典制体史著的内涵,讲清“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介绍“九通与十通”形成另一个相沿袭的系列。
五、记事本末体系列与史评论
(一)、详细讲解《资治通鉴纪事本末》的由来、特点,解释“纪事本末体”的特点。
《绎史》、《左传纪事本末》、《资治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清史纪事本末》形成另外一个系列。
(二)、《史通》与《文史通义》史学理论的代表作 略讲
(三)、《廿二史考异》、《廿二史札记》、《十七史商榷》等史评、史考体著作,略提
第三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一、学兼天 人会通古今
学兼天人指史学家的哲学素养,会通古今指其对纵向历史的通贯与理解,出自司马迁“通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一语。
二、以古代为镜 经世致用
注重史学的借鉴作用成为中国史学的一个不变的传统,史学家都富有政治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注重当代史研究、又是经世致用的一个体现,司马迁、黄宗羲就是代表。史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对史学的正、负面影响。
三、秉笔直书 书法不隐
可以较为详细地介绍齐太史、南史以及当代吴兢(《贞观政要》的作者)的故事以突出中国史学中不绝的传统:秉笔直书。书法就是记载历史的方法,出于《论语》“懂狐,古之良史,书法不隐”。与秉笔直书互文见义。
四、德识别为长,才学并茂
(一)、刘知己与才、学、识史学家三方面修养的提出,解释其具体含义,这一点要讲透。
(二)、章学诚提出史德,对事、文、义的论述。
思考题:
1、谈谈你对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特点的看法。
2、列举古代贯通古今的不同体裁的史学典籍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借鉴和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美德。加强德性修养,充实自我心性。
教学重点:
中国十大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
当今的道德建设中如何批判的借鉴传统伦理道德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
第二节 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略讲)
一、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1、 先秦——中国伦理精神的蕴育展开阶段
2、 汉唐——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阶段
3、 宋元明清——中国伦理思想的辩证综合阶段
二、中国伦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中国伦理体系的基本结构要素是:“礼”的法则,“仁”的原理,“修养”的精神。
1、 人伦关系原理
2、 道德主体品格要求
3、 人性的认同
第三节 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开掘
一、传统伦理道德的清理与开掘
在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清理与开掘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现实,在清理的基础上既合理吸纳又更新和超越传统伦理文化。这样我们才可能真正建构起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伦理道德文化。
二、传统伦理道德对当今道德建设的启迪
(一)传统伦理道德对公共道德建设的启迪。
(二)传统伦理道德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启迪。
(三)传统伦理道德对家庭道德建设的启迪。
第四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仁爱孝悌:这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仁”发端于人类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基于家族生活中的亲情。“仁”德的核心是爱人,“仁者爱人”。其根本是孝悌。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由此形成一种浓烈的家族亲情,对家庭关系,从而也对中国社会的稳定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民族团结的基石。
二、谦和好礼:“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礼”根源于人的恭敬之心、辞让之心,出于对长上、对道德准则的恭敬和对兄弟朋友的辞让之情。礼之运作,包含有“谦和”之德。谦者,谦虚也,谦让也。“德”即“和德”表现为“和气” 、“和睦” 、“和谐”。由此和睦家族、邻里,最终协和万邦。“礼”、“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还情操。
以“诚”为基础,形成了许多相关的道德,如“诚实”“诚恳”“忠诚”。“信”与“诚”是相关的品德。“报”即知恩思报。
四、精忠爱国:即对祖国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精忠爱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是最质朴的情感和品性,是爱亲、爱家、爱乡之情的直接扩充。
五、克己奉公:“公”之核心是去私意,“背私之谓公”,“克己”即克制己私超越自我,服从整体。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的精神。
六、修己慎独:己强调自己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文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己,戒慎恐惧。
七、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以义治利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
八、勤俭廉正:勤劳节俭、廉明正直。
九、笃实宽厚:宽宏大度,宽宏大量。中国人在为人处事方面以“实”为标准,反对虚伪、虚妄。
十、勇毅力行:“勇”指凭力气的血气之勇,凭意志的意气之勇和恪守道德信、念的“大勇”。“毅”指坚忍不拔的毅力。人格的完善、社会的进步重心不在知与言,而在于行。
思考题:
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什么?
2、在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中,如何批判性的借鉴传统伦理道德?
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和研究,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发展过程。了解和掌握中国道教发展过程、基本教义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了解和掌握佛教的基本教义和在中国的传播,深刻认识中国化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
1、道教的创立及其发展,道教的基本教义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佛教的东传,基本教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
1、道教的形成、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为什么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远古宗教
一、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属于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宗教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人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盲目信仰和崇拜,这使得它与象征人类文明之理性、理智在相当程度上是对立的。
二、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1.宗教的产生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结果
2.宗教的发展与各种文化现象有联系
三、中国远古宗教
1.自然崇拜:太阳、月神、山神、河神。
2.动植物崇拜和图腾崇拜:虎豹、熊、罴、貔、貅、龙、凤
3.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
第二节 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一、道教的创立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点,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一种宗教。
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或者说道教的起源,主要有五个方面:
1.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
2.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
3.秦汉时期的黄老道。
4.道家哲学与阴阳家思想对道教的影响较大。主要是老子和庄子的哲学、邹衍的阴阳五行术。
二、道教的发展
中国道教兴起于东汉,基本格局则完成于魏晋南北朝,明确以“神仙”作为它的终级关怀。这一历史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
1.东汉顺帝以前是道教产生的准备阶段。
2.东汉顺帝至东汉末年,是道教的草创阶段。创始人张陵。以《老子五千文》(《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东汉时道教另一个教派叫“太平道”,是由河北巨鹿人张角于汉灵帝熹平年间(公元172——178年)创立的。信奉黄老道《太平经》。
3.魏晋时期,适应士族社会的需要,开始形成“神仙道教”,天师道逐渐在上层社会流传。此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东晋时的葛洪。
4.南北朝时期,士族道教徒开始有意识地改革道教。
5.隋唐两代是道教的兴盛时期。
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各宗派逐渐合流,到元代归并于以符箓派为主的 “正一道”。同时,金元时期,王重阳创立了以道为主、兼容儒释的“全真道”。从元代开始,道教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教派。明代仍继续流传,清代日渐衰落。
二、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道教信奉神的最高神是“三清尊神”。
道教的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道教有一个庞大的神仙谱系。
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真。
三、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一)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二)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三)道教对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
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一、原始佛教
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佛教的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公元前565——前485年),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二、原始佛教的基本内容
(一)佛教的理论基础
缘起论。“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缘起说认为:世间万物万事均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万事万物都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并随着因果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二)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的经典很多,最有代表的是“四谛说”,这四谛是:
1、苦谛---是对社会人生及客观世界所作的哲理性价值判断。
2、集谛---集谛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
3、灭谛----指苦的消灭。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根源。
4、道谛----指超脱苦海、达到涅磐的理论方法和修持方法。
(三)原始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和消亡
佛佗逝世后一千六百年中,印度佛教在组织上和教义上经过分化、发展和衰退,最后消亡于12世纪末期。
1、原始佛教时期。佛教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
2、大乘和小乘时期。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小乘追求个人自我解脱;大乘则着重利他,追求大慈大悲、普渡众生。
3、大乘中观学派兴盛时期。
4、大乘瑜伽学派兴盛时期。
5、密宗盛行时期。
(四)原始佛教的核心:宣扬人生一切皆苦,追求自我解脱。其特点是:苦行、渐修、觉行圆满。
第四节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一、佛教的东传:
公元前2年,西汉末年汉哀帝元寿元年时,佛教正式传入中国。
二.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1.汉代佛教
这个时期(公元2、3世纪)的代表人物除摩腾、竺法兰外,还有安息国(今伊朗地区)的安世高。他以《阿含经》和“禅法”之学为主,属小乘学派。月支国的支娄迦谶,他以《般若经》和净土信仰为主,属大乘学派,二派同时并行。
2.魏晋时期
玄学与佛教合流之后形成了“六家七宗”。按其基本教义又可分为三派,即“心无派”、“即色派”、“本无派”。这时的代表人物有西晋时期的僧人道安(公元312——385)。鸠摩罗什(343——413)他翻译的经论著作,有《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维摩经》、《法华经》、《大、小品般若经》、《金刚经》等,以及《大智度论》。
3.南北朝时期。佛教学说得到了门阀士族和统治者的进一步支持。代表人物是:慧远(公元334年——416年)、梁武帝、竺道生。
4.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期。其中最有影响的有八个佛教宗派,按最明显的成立时间的先后,分别指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禅宗和密宗。
综合这八家来看,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密宗四宗基本上是纯粹的天竺宗教,并无太多的哲学意义。净土宗、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最具中国特色,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特别深远。应该说,从天台宗至华严宗到禅宗,佛教己彻底完成了其中国化的进程,成为纯粹的中国佛教。
5.宋元佛教
宋代南禅宗的“五家七宗”先后兴起,各派势力迅速状大。辽代“华严宗”占了上风。元代,西藏的喇嘛教受到皇帝的高度重视。元朝的“国俗”是先受佛戒,然后即位登基。因此元代大修寺庙做佛事。
6.明清佛教
明代皇帝极力保护佛教,大建寺庙。清朝承袭元明尊崇佛教的政策,皇帝亲修佛经,康熙、雍正、乾隆无不如此。
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可具体分为三大系统,即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其中除南传佛教是小乘佛教外,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都属大乘佛教的范畴。中国化佛教的基本特征是,四大皆空、精神不灭、因果报应、顿悟成佛。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对哲学的影响
(二)佛教对艺术的影响
1、佛教对中国文学作品的影响
2、佛教对中国建筑雕塑的影响
3、佛教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4、佛教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影响
我国最著名的石窟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等。
(三)佛教与四大名山:
第五节 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功能
传统儒学具有宗教色彩
1.先秦儒家“天命观”的宗教色彩
2.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说与今文经师的的谶纬使儒学更加宗教化
3.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
心性学说、修行方法、禁欲主义
思考题:
1.道教是怎样形成的?它对中国文化有什么影响?
2.如何从佛教传入中国这一事件理解多种文明交流的必要性?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
教学目的
学习中国古代各派哲学及其思维成果,了解儒、道、释诸家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基本趋向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古代哲人的思想智慧,注意吸取时至今日仍然有用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1、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资源。
2、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传统。
3、儒、道、释诸家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
1、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的思想及方法。
2、儒、道。释诸家的宇宙观念、人生境界及争辩。
3、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
4、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影响和借鉴、改造。
教学时数
4-6学时
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宗教、风俗等莫不受其引导和影响。中国哲学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它5千文明发展的智慧结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宗教的功能基本上是由哲学来承担的。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宇宙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对生活意义的解释、对价值信念的确立以及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终极依据,都是透过哲学加以反映、凝结和提升的。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一、古代哲学的萌芽与发展
古代哲学萌芽于殷周之际。殷周时期有了原始的“阴阳”观念。西周初年《尚书•洪范》提出“五行”学说,以水、火、木、金、土为构成世界的基本事物。《周易》古经以八卦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哲学思想异常活跃,涌现出许多如孔子、墨子、老子等重要思想家,形成儒、墨、道、名、法、阴阳、兵、农家等学派。
东汉以降,印度佛教传入,经过改造而成为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哲学包含了很多的哲学思想传统。
宋明时期,理学亦称道学主承儒家学说,吸取道、释家之思辨,形成了以程(颢、颐)朱(熹)理学和陆(九渊)王(阳明)心学。
明清之际,以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方(以智)、颜(元)、戴(震)等思想家们在承接哲学思想传统的同时,以初步的民主意识和科学意识呼唤“启蒙”,显露出走向近代哲学思维的熹微光亮。
二、原始儒家
原始儒家代表人物有孔(丘)子、颜(回)子、曾(参)子、子思、孟(轲)子、荀(况)子等,其经典有《诗》《书》《礼》(《乐》,失传)《易》《春秋》的“五经”,还有《论语》《孟子》《荀子》和《礼记》中的《中庸》《大学》等。
原始儒学提出创造性的生命精神,强调“天道”“地道”“人道”思想,重视“天”“地”“人”的三才思想,通过“正德、利用、厚生”去“立德、立功、立言”,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完成人之生命。
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仁”。“仁”是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仁” 的具体含义是“爱人(一种博大的同情心)”。“仁”是生命的相互感通,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互相滋养润泽,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孔子所说的“仁者”把自己和天地万物看成一体。
儒家主张通过仁爱之心的推广,把人的精神提扬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儒家学说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
三、原始道家
沙发
 楼主| 水瓶小桃 发表于 08-10-26 21:10:16 | 只看该作者
(二)统治者崇正宗、灭异端,中国文化遭到巨大浩劫。
二、早期启蒙思潮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高扬了人的主体性,造成对正宗统治思想的一种反叛,成为晚明人文思潮的哲学基础。
早期启蒙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从不同侧面与封建社会晚期的正宗文化—程朱理学展开论战,甚至批判锋芒直指专制君主。
(一) 短篇小说创作空前繁荣。
1、《金瓶梅》、“三言”、“二拍”是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社会现实的反映。
2、《儒林外史》、《红楼梦》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病端,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3、明清进步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之比较: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三、古典文化的大总结
(一)图书典籍方面:编纂了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大型字典《康熙字典》、大型丛书《四库全书》。
(二)古典科技方面:问世了一批科学技术巨著—李时珍《本草纲目》、潘季训《河防一览》、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以及《徐霞客游记》、《物理小识》等,成为封建社会晚期科学成就的高峰。
(三)学术文化方面:对中国古代文献的整理与考据规模空前。
四、西学东渐及其中断
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西学东渐的中断。
思考题
1、诸子“百家争鸣”是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唐文化的隆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谈谈宋代文化的雅与俗。宋代在教育与科技方面有何成就?
4、结合事例,谈谈明清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哪些方面进行了总结。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融的有关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曾对亚欧各国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
教学重点
1、 少数民族在文化方面所作的贡献。
2、中国文化对亚欧各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中原文化与北方及南方文化交融的途径。
2、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大交汇。
教学方式
精讲、略讲与自学相结合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华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一、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
(一)中原农耕民族的文化特征:有城廊可守,墟市可利,田土可耕,赋税可得,婚姻仕进可荣。
(二)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无城廊,耕地,迁徙无定,以游牧为主,全民族善骑战,勇猛彪悍。
(三)农耕与游牧两种经济类型的交互关系:冲突、战争是一个侧面;另一个侧面是文化互补,民族融合。
二、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
(一)南方山地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①耕作方式上采用“刀耕火种”。②过着迁徙无定的游耕生活。③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中原农耕民族相比尚处于不成熟水平。
(二) 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历代王朝对南方少数民族一方面设官治理,羁縻柔远政策与强硬镇压并重,另一方面推行教化。
三、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一)经济生活。
(二)衣着服饰。
(三)日常起居。
(四)音乐舞蹈。
(五)文学。
(六)史学。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一、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
时间:从汉代到唐代。
外来文化主体:先是西域(即中亚和西亚)文化,后是南亚次大陆文化。
内容: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入中国的外来文化的主体。中国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而且还在再创造的基础上,又反输给其它文化系统。中国文化正是因为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再加上本民族的文化积淀,才形成了汉唐时期的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
二、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
时间:从汉代到唐代。
外来文化主体:欧洲、美国、日本文化。
内容:欧洲的古典哲学、逻辑学、美术、音乐及自然科学。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
(一)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半岛文化的影响。
(二)四大发明推动了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
(三)中国科技、艺术、文学、哲学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考题:
1、中外文化的二次大交汇的特点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主要在哪些方面?
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本民族语言的结构特点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了解中国文字、中国古代书籍的形态及其演变过程,以及中国各代文化典籍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
1、汉语的结构特点
2、汉语的神韵
3、中国文字的形态及其演变
4、中国古代文化典籍
教学难点
1. 汉语的神韵
2. 汉语言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教学方式
精讲、略讲与自学相结合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汉语的结构及其人文精神 (精讲)
一、汉语的结构特点,汉语的神韵
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化,靠词序和虚词表示语法关系;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的构词手段;汉语中有大量的同音词;汉语的语言结构无一定规,随上下文和逻辑环境自由运用;汉语语词的意义往往可以虚实转化,体现出语言表达中强烈的主体意识。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语素-音节文字,是在二维平面上构形;中国人整体观照世界的思维方式,表现在汉语语言的“神而明之”、“以神统形”。
二、中国文字的形态,汉字形态的演变过程
从原始记事到文字产生,中国汉字的文化形态经历了一个不断符号化的嬗变过程,由图画文字向象形文字过渡。
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第二节 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 (略讲)
一、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过程
金刻------石刻-----简牍----简策----缣帛----纸写本---卷轴。
二、 古代书籍形态的特点
(一)简牍、简策的特点:成本低,修改方便;但比较笨重,不易翻动。
(二)缣帛的特点:使用方便,轻便便于携带,但不易修改而且成本高,价格昂贵。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 (略讲)
一、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四大部类
(一)经学著作中重点介绍《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和《论语》。
(二)史学著作在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一章中详讲。
(三)诸子百家著作在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一章中详讲。
(四)诗文集只介绍《诗经》、《楚辞》、《乐府诗集》、《全唐诗》、《欧阳文忠集》等重要诗文总集,具体篇章在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一章中详讲。
二、类书与丛书
掌握《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几部重要典籍的特点。
思考题:
1、汉语汉字有哪些主要特征?
2、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分哪几类?
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教学目的:
通过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及其特点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感受中国文化中这方面的成就与不足,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精神(科学的实质是什么),初步认识中西科技的不同,并正确看待这种不同,反对盲目自大与民族虚无主义。
教学重点: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这点需要讲深,讲透。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的区别,近代科学的基础及核心精神是什么。借此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正确态度。
教学方式:
讲授与播放课件相结合。
课 时: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一、天学
(一)、天象记录 这部分以“解”为主,解释这些成果的科学意义。
太阳黑子的记录是当代研究太阳活动的在重要科学依据,它与新星、超新星一起是代宇宙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这种记录的全面性、系统性是其他文化系统所缺乏的。新星、超新星就是恒星的突然爆炸,也许发生早好多光年以前,反映了宇宙的演化历史。
(二)、天体测量 主要知识点是天体测量的仪器及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是中国及印度、阿拉伯的为天体定位的坐标系统,是一个星座群,分为东南西北四个部分(四象)与欧洲不属于同一个体系。可以穿插一些关于二十八宿的故事,如牛郎织女及成语,如气冲牛斗,参商等等。
(三)、历法 可略讲,但要突出其精确性。
二、数学
(一)、十进位 强调其为中国发明,而不是阿拉伯 略讲
(二)、《九章算术》与魏晋南北朝算学
(三)、宋元算学 这两点结合起来讲,特点仍然是计算见长
三、医学
(一)、中医学 这一点最好详讲解,因为这方面不仅是中国科技在现代仍然起作用的部分,而且中医典型地体现了在中国传统思想指导之下所形成的独特的科学体系,优点、缺点都集中在这里。
要解释清楚五行学说、脏像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天人学说的确切内涵,可选一、两方面展开,如脏像学说、经络学说。经络学说中包含着对当代科学体系挑战的成分。
简单介绍中医的基本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柜要略》、《神农本草经》
(二)、中药学 (自学)
第二节 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技术的伟大成就
本节以自学为主,但要提醒学生注意四大发明在世界历史上的影响,必须讲清楚科学与技术的根本区别,这是培养科学精神所必要的。
一、火药 (自学)
注意火药的发明时间,传入欧洲的时间、渠道,对世界的影响,以下三项与此同。
二、指南针 (自学)
三、造纸 (自学)
四、印刷术 (自学)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本节要精讲,讲清楚中国古代科技的几个特点,讲清楚中西方近代科技的基础,突出科学精神,科学的实质。
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一)、实用性 实用是科技的最终归趋,但中国古代科技的实用性主要表现在其学理倾向性方面,即缺乏一种和常识、当时日常实用的一种疏离,其实用面及前瞻性受到影响,缺乏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品格”。
(二)、整体观 这是中国古代科技,尤其是科学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整体观的优点在于避免了西方近代科学机械性的知分析、轻综合的弊病,与现代科学的精神某种程度相符合。缺点是重宏观而忽略了微观、内在的方面,难以进一步深入,所以“整体观”往往流于经验性。尤其要切实将清楚传统科技与西方当代科学的相似只在于思路,而两种科学还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事实,不可误导学生。
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一)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 (讲透)
1、重综合,抽象深度不够,科学的“生殖”能力不强,重复发明,长在技术,
2、缺乏演绎推理系统,科学的“形式化”不够,近代西方科学就是建立在用抽象演绎及数学系统对实验材料概括的基础之上的,伽里略的例子。中国缺乏这种严密的概括体系,是以科学的可持续性不强。
3、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
解释“道器”这一哲学范畴。“道”为原理,器为器物,技术,但中国传统文化把“道”解释为政治伦理的原理,而不是科学理论。可举李时珍的例子。
(二)封建制度的扼制
1、科技人员地位低下
2、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
3、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还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近代科学的基础?
2、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3、如何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整体观。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重视教育的情况及教育思想的特色,理解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深刻领会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教学重点:
中国古代教学思想
教学难点:
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
一、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教育
(一)教育源远流长,成就巨大
1、四五千年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西周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制度。
教学机构: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
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教师队伍:教师由当时的现职官员或退休官员担任,分工明确,级别分明
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学生入学年龄及学习年限、考查、奖惩、皇帝视学等制度。
3、私学兴起
4、汉代,开创太学。地方政府办学,郡国曰“学”,县曰“校”,乡曰“庠”,聚曰“序”。以儒学经典为教材。选士方法:察举、征辟
5、晋代中央学制分两种,国子学和太学。选士制度魏晋南北朝新增“九品中正制”
6、唐代学校体系更加完备,“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弘文馆、崇文馆)健全发展了隋代开始的科举考试制度。
7、宋代书院兴起。“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
8、明清时代的国子监
明清科举制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种,科举制优缺点。
(二)突出教师的崇高地位,提倡全社会尊师。
《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师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荀子在《礼论》中进一步突出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君师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亡,必贱师而轻傅”韩愈又在《师说》中具体论述了教师的作用。这些思想影响了社会风气,促成了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子之所以在封建社会受到空前尊重,正是历代尊师的缘故。
(三)强调读书的神圣地位,引导全社会敬学。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长期封建社会,无论帝王还是臣民都把读书当作神圣事业,不允许有任何的轻视和亵渎行为。而科举制度以高官厚禄为诱饵,更加刺激了全社会敬学的心态。
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一)综合观,即大教育观
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认识到教育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许多教育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必须把它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解决。而教育问题的解决,又必然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辨证观,即对立统一观
古代教育家强调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即“德智统一观”
(三)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重视启发内心的觉悟,相信主体内在的力量。
第二节:中国古代教学思想 自学
一、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二、温故知新 学思并重
三、循序渐进 由博返约
四、长善救失 教学相长
五、言传身教 尊师爱生
思考题:
1、什么说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教育?
2、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何特色?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理解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人文魅力,以便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古代文学”中阻碍科技进步、“人”的解放的不利因素,对传统文化应持科学的扬弃态度。
教学重点
1、 文学的文化地位
2、 文学的发展历程
3、 文化的文学具现
4、 文学的辉煌成就
5、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教学难点
1、文学的文化地位
2、文学的辉煌成就
3、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教学方式
精讲与略讲、自学相结合
课时分配
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 (略讲)
一、文学作品在古代文化典籍的比重。
上古时期:文学尚未取得独立地位,但在文化活动中已经占有很大比重。
《卜辞通纂》中富有诗意的辞句;《易经》中的优美歌谣;春秋贵族外交活动中的政治手段——“赋诗”;儒家的“诗教”文学观。
魏晋时期:文学觉醒,曹丕提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观
魏晋以后:士大夫几乎无人不写文学作品。
唐:文学发达 作家、作品之多、作家身份之杂是世界文化史上所罕见的。此处需以概略式的事实,具体突出这一观点。
结论:在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古代典籍中,文学所占的比重是首屈一指的。古代集部图书远远超过了经、史、子各类。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文学确是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 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概讲,突出线索性)
有悠久的历史,3000多年,“一代有一代之所胜”是其主要特征。
(一)诗歌:突出诗歌的主要功能是抒情,艺术上追求的目标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先秦:《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公元前6世纪已编定)、四言诗。楚辞,公元前4世纪,楚地出现,杂言体,句末多以感叹词“兮”字结尾。汉代:五言诗和七言诗开始兴起。魏晋南北朝:在声律和丽辞两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唐:五、七言律诗的格律成熟。之后:又有词、曲等诗歌样式的发展,但五、七言古体诗和律诗一直极受重视。
(二)散文:散文的三大功能:叙事、论说、抒情。渊源: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形成:《尚书》 内容 地位。先秦散文:蔚为壮观,偏重记述的历史散文、偏重论说的诸子散文。秦汉以后:古文和骈文两大类。古文,以散行的单句为主;骈文,以骈偶的对句为主,二者也有互相交融的情形。二者发展的不平衡:魏晋六朝是骈文形成并占据文坛主导地位的时期,之后,中唐古文运动,古文又渐渐地确立了它的统治地位,直至近代白话文兴起为止。
(三)叙事文学:有小说和戏曲两大门类。源头:上古神话和史传作品。魏晋:真正的小说创作。有志怪和轶事两大类 。唐代传奇小说。已开始有意识的虚构作品,在情节结构、人物描写等方面已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宋代:在民间说话艺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成熟的白话话本小说。元代:元杂剧臻于成熟。(简述戏曲发展的历程,指出中国的戏剧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成熟阶段的事实)明清:出现了许多长篇章回小说,标志这古典小说达到了高峰。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
主要表现在审美功能及认识功能上,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桥梁,是其它国家民族了解中国文化的最佳窗口。
指出中国古代文学 “‘一代有一代之胜’的时代颠峰” 情况(可结合作品概述)
需指出并结合作品论述:中国古代文学以生动的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应和第二节的成就部分互为照应,此处应突出“面”)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中国古代文学的分期有“三古七段”说,这里结合文学的发展,从体制方面加以分析。
一、《诗经》与《楚辞》
(一)、〈诗经〉
1、 文学地位 第一部诗歌总集 集体创作 现实主义
2、 编定 公元前6世纪 乐师 孔子
3、 组成 按音乐分类,可分三部分。风、雅、颂。
4、内容 一是周族的历史 ;二是描写各种劳动情景;三是描写战争和徭役的情形;四是控诉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五是叙述爱情和婚姻。
5、 文化意义: 写实 美刺传统
6、 艺术特征 现实主义 赋、比、兴。
(二)《楚辞》
1、“楚辞”与《楚辞》的含义
南北结合的楚地新诗体。诗集:西汉刘向编集《楚辞》、东汉王逸《楚辞章句》。
2、内容 两个方面:身世、追求。
3、《离骚》的文学地位 第一首个人政治抒情诗;浪漫主义(奇丽的楚地文化色彩、 奇特的想象 );发展了比兴手法。
4、文化意义:伟大的人格魅力 (强烈的爱国情感、执着的人生追求、鲜明的爱憎、顽强的斗争精神)
二、先秦散文及汉赋
(一)先秦散文
1、散文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史实 和 个人言论《左传》: 内容 艺术
2、散文 以论说(思想、政治主张)为主要特征
发展可分三个时期
语录体:《论语》: “礼”、“仁” ;简练明白、深入浅出、人物个性突出(应突出哲人的思想精粹)。
对话体:《孟子》: “仁政”; 雄辩、浩然之气(应突出古代文学展现的政治智慧)。
《庄子》内容:“老庄”并称,道家哲学。艺术:奇诡、寓言。(应突出先哲的参悟人生、大智若愚的至高境界)
专著体: 《荀子》、《韩非子》 学术论文集。
(二)汉赋
1、特有的文学样式(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 不歌而颂 铺陈扬厉 曲终奏雅)
2、形成和发展: 战国后期产生 汉代鼎盛 六朝骈赋 唐律赋 宋文赋
3、分类、特点、代表作
大赋:以铺陈排比为主要手法的“体物大赋”、恢弘的气度。
滥觞:枚乘《七发》,假设楚太子与吴客的问答 虚构七个方面、“七”,辞采、气势极盛
汉大赋:润色鸿业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假托对话,歌功颂德 曲终奏雅 劝百讽一; 《大人赋》
扬雄 《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扬马”; 讽刺成分增加东汉 京都大赋 更注意实际的地理形式及物产民俗等内容。
班固 《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小赋:抒情述志的短赋 (稍提)《吊屈原赋》《归田赋》《刺世疾邪赋》
大赋的文化意义: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积极乐观的时代精神、对世界整体把握的思维特征。
三、唐诗 宋词
(一)唐诗(文学成就最高)
1、分期:一般以四期分
2、盛唐文学的繁荣: 50年
原因 :国力空前 统一;经过长期的发展
表现:诗歌派别多 山水田园 边塞
名家辈出 李白 杜甫 (突出作家作品的文化意义)
篇什繁复: 55000首
3、 两大诗派:
元白诗派:白居易为首,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正视现实、抨击黑暗,强化了诗歌的讽谏美刺功能;语言通俗流畅、风格平易近人。
韩孟诗派:韩愈为首,孟郊、贾岛、李贺等;刻意求新,勇于创造 语言戛戛独造、风格奇崛、多样。
4、“盛唐气象”所蕴含的文化因素:热爱和平、热爱祖国、反对侵略、不畏强暴、忧国忧民、仁爱精神、反抗黑暗势力与庸俗风习、刻于求新、勇于创造等(应结合作品、作家进行分析)
(二) 宋词
1、宋词的兴起: 初盛唐 宋初 与诗的关系 词的格律特点
2、分类、特点及代表作家
婉约词:“艳科”;尤以男女爱情为主;细腻、柔靡、委婉含蓄
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秦观、李清照、姜夔、柳永、吴文英
豪放词:题材多样;士大夫抒情;豪放、高妙、慷慨激昂 沉郁悲凉
范仲淹、苏轼、辛弃疾
3、词的传统特征及美学特征
婉约词的传统源远流长 题材 表现功能 风格倾向上,委婉含蓄。
四、元杂剧与明清小说
(一) 元杂剧
1、涵义
元杂剧是汇融了歌唱、舞蹈、说白、杂技等多种技术形式的综合艺术,是中国独特的戏剧形式——戏曲的第一种成熟形态。
2、代表作品 作家 内容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鲁斋郎》《单刀会》马致远、《汉宫秋》白扑、《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曲状元:王实甫《西厢记》
3、主要题材(五类,参见教材)
4、 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意义
叙事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
意味着作者和读者都进一步走向民间
5、 元杂剧的文化意义,三个方面。
第一、高扬的反抗精神,抨击黑暗势力、落后观念与丑陋风习,歌颂了不畏强暴、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叛逆形象。
第二、褒贬分明,剧中人物的忠奸美恶判若泾渭,其价值判断具有民主倾向进步意义。
第三、体现了中国戏剧文学的一个特征:以浪漫的理想化方式处理现实主义题材。
(二) 小说
1、 发展阶段 ;笔记小说(先唐)、传奇小说(唐)、话本小说(宋元)、长篇章回(明清)
“ 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双璧”:《儒林外史》、《红楼梦》
2、 六大小说
《三国》罗贯中 历史演义小说 动荡时代的全景式的历史图卷。人物类典型化塑造
《水浒》 施耐庵 英雄传奇小说 108位英雄聚义梁山 “忠义”、除霸安良 伦理道德观念
《西游》 吴承恩 神魔小说 孙悟空的反抗和取经 传统文化精神的两面性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文人独立创造 世态人情 日常生活为题材 文化转型期的失序社会的艺术体现
《儒林外史》 吴敬梓 批判对准科举考试制度 讽刺艺术
《红楼梦》 曹雪芹 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 百科全书
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的深刻反思。
3、《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成功在对封建制度及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
此处,应该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一、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内涵:关注人间而不是天国,崇拜代表自身力量的人间英雄而非上天神灵。
神话:女娲 后羿 大禹 夸父 精卫
传说:有巢氏 燧人氏 神农氏 嫘祖 仓颉
神话信史化的倾向
神话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中国上古神话体现了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
二、“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内涵;以诗文为教化手段的文学功用观,是古代最重要的文学观念
发展阶段:春秋:儒家积极提倡
其它诸子 都是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设计,体现了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
唐宋古文家: 文以载道 文以贯道
影响:正、负两方面
三、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1、写意手法
1) 内涵 抒情
2) 文化特征 首先,心灵史;其次,神似 空灵艺境
2、中和之美
1)中庸的内涵:、中正、合适、标准;不易,无过无不及
2)“诗教”说:温柔敦厚的内涵,在文学作品中有节制地宣泄情感,而不是把情感表达的过分强烈。
3)影响 中和之美 遵循“诗教”的精神。
思考题:
1、“诗教”说
2、“文以载道”的内涵及其影响
3、文学与文化的关系
4、文学是如何体现民族性格、信仰、精神、品德的
5、中国古代文学以生动的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你如何理解?
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各门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文化角度把握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达到熟悉并热爱古典艺术之目的。
教学重点
1、建筑、书法、绘画、戏曲的历史沿革、基本类型和美学原则。
2、中国古代艺术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教学难点
1、 原始彩陶与青铜纹饰的艺术法则。
2、中国雕塑和绘画的特色。
3、中国音乐的独特体系。
4、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和虚拟化。
教学方式
精讲、略讲、讨论与自学相结合。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0 17:23 , Processed in 0.09831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