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属于汉语文化学院。 “汉语文化学院”是在原“对外汉语教学中心”(1965—1996)和“对外汉语教育学院”(1996-2000)的基础上建立的。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方面,已经有了近40年的经验。 汉语文化学院作为北师大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担负着培养前来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各国留学生(其中包括本科生和长期、短期语言生)以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两个专业的中外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担负着培训国内外汉语教学师资以及有关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学术研究的任务。学院以教学和科研为主体,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实体,每年在学院学习的各种类型的留学生千余名。 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65年的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办公室,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国家级基地。学院现有教职工54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讲师23人,行政教辅人员3人。下设对外汉语教师培训中心、辞书研究与编纂中心,以及7个教研室。 汉语文化学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学院的课程安排、师资水平、教学方法、教学设施和教学效果等都得到了国内外同行、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已经成为北京师范大学享誉国际的一个知名品牌。根据教育部学位教育发展中心(2007-2009)评估,我院面向留学生的“汉语言专业”在全国76所院校排名中位居第一。 “十五”期间,学院累计培养留学生5282人(不含数量大致相当的寒暑假短期班学生),其中包括长期汉语进修生4862人,汉语言专业本科生420 人。目前,每学期在我院学习汉语与中国文化课程的留学生都在1300名左右,其中包括本科生近300名。来自6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正在北师大的校园内紧张地学习、愉快地生活着。 学院拥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博士点和硕士点;拥有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点。目前在学的各类硕士、博士研究生350人。在全国24所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工作中期检查中,学院取得排名第一的成绩。 学院还担负着国内外汉语教学师资培训任务。从1996年起,学院陆续接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汉办交给的海外汉语教师培训任务。2009年暑假,共培训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60名汉语教师。同时,学院教师还承担着每年赴海外培训教师的任务。 汉语文化学院不仅在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且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佳绩。学院教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撰写了大量学术论文。“十五”期间,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369篇,其中发表于核心期刊的124篇;出版学术专著9部、编著与论文集各1部,出版教材多部;承担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校际横向科研项目2项。目前,在研的国家级社科项目3项、教育部社科项目2项、北京市社科重点项目1项。形成了本体研究、应用研究并重的科研特色。 我们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达慕思大学、加州大学,日本金泽大学、大阪大学、明海大学、神奈川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成均馆大学、京畿道外语研修院等国外院校有着紧密的学术合作关系。 学院目前承担着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孔子学院的合作建设任务。我院派出的教师出色的表现和杰出的工作成绩受到当地中国使领馆、国家汉办、合作院校的一致好评。2007年暑期,英国教育部资助、曼彻斯特大学孔子学院承办的“英国大学生中国夏令营” 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共有200名英国大学生参加,效果良好、影响广泛,被称为海外“孔子学院”最具有示范意义的活动之一。 2005年7月,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召开以后,国家对外汉语教学政策发生重大变化,跨越式、集成式发展的特点更为突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工作重心从“请进来”变为“走出去”,全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机构都面临一次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此形势下,学院把“十一五”期间的目标确定为:顺应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致力于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事业,服务于学校“十一五” 建设目标,确保北师大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方面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地位,把学院建设成有广泛国际影响的汉语教师培训基地。 师资团队 教 授 :11人 许嘉璐 张和生 贾 放 马燕华 朱志平 丁崇明 朱瑞平 崔立斌 冯丽萍 王学松 徐彩华 副教授 :21人 胡秀梅 冯建明 白 荃 李彦春 宋志明 李 彤 盛双霞 申东月 李凤林 王健昆 吕俞辉 李炜东 刘兰民 亓 华 卢华岩 吴成年 张 会 王建喜 杨 泉 讲 师:21人 孙立峰 王丕承 周威兵 史芬茹 陈 颖 汝淑媛 娄 毅 尚 平 周 奕 马新宇 赵宏勃 吴方敏 孙红娟 伏学凤 李晟宇 贾笑寒 黄晓琴 汪 琦 步延新 柯 航 李 娜 院办公室 :7人 马世华 李焕 赵嵘 吴迪 吴月华 安秀玲 彭玉兰 赵 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