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5-1-13 21: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诗界革命” 2、《语丝》 3、《生死场》 4、“新启蒙文学思潮”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李劼人“大河三部曲”的艺术结构及渊源。 2、简述1980年代“后朦胧诗”的文学史意义。   
三、论述题(二选一,共25分) 1、试述曹禺四部戏剧作品(《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的象征意义。 
2、试述从新中国成立到1990年历史题材小说的演变情况。   文学理论部分(共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语言本体论” 2、“卡塔西斯” 3、“各师成心,其异如面” 4、“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苏轼“空静”观的主要内容及渊源。 2、简述尧斯新文学史观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共25分)  
美国批评家莱斯利•菲德勒《文学是什么?——高雅文化与大众社会》中说:“有时候同样的作品可以双管齐下,比如肯•凯西的《飞越疯人院》同时就在转译成课堂材料和流行电影两个方面大获成功。所谓流行电影,用制作商的话说,简言之,就是做成了文化产业、演艺事业的产品。但是大体上看,小说的走向是在两种趋势中非此即彼,择其一端。这不是在作品写成且给自我意识鲜明的批评家和市场的盲目机制分门别类之后方才确定的命数,而是在它们构思之日,早在作品面世之前就见分晓了。这一点与日俱增,见出它果不其然。因为越来越多的作家学会预先在这两种相互排斥的模式中做出选择。故此,起笔要么是写给学院,要没事写给好莱坞。即是说,希望作品被教授、分析和阐释呢,还是被包装、广告然后变成票房?就此而言,故而有可能提出这一论点,那就是小说真正是死了——就它作为一种最终形式,本身即是目的,无须转译为另一种媒介或另一种语境而言,它是死了。”请结合相关文学理论知识和当代文学状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6 09:47 , Processed in 0.09911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