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5:0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1472.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第一章 发展论
 第一节 全球化与比较文学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渊源
 第三节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溯源
 第四节 比较文学在21世纪文学研究中的发展走向
 第五节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
第二章 本体论
 第一节 关于“比较”与“文学”这两个概念的语言分析
 第二节 比较文学重要概念的介绍及其定义分析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
 第四节 五种相关学科的概念界分及比较文学的定义
 第五节 比较文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
第三章 视域论
 第一节 比较视域的多元性及开放性特征
 第二节 比较视域中的文学对话
 第三节 比较视域中的跨学科研究
 第四节 比较文学与国外汉学的学科同异性
第四章 学派论
 第一节 法国学派与影响研究
 第二节 美国学派与平行研究
 第三节 俄国学派与历史诗学研究
 第四节 中国学派与阐发研究
第五章 类型论
 第一节 文类学与“形式”
 第二节 主题学与“流变”
 第三节 形象学与“他者”
 第四节 类型学与“通律”
第六章 范例论
 第一节 互动:中国文学与欧美文学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接受:中国文学与俄苏文学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影响: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的比较研究
 第四节 身份: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母体文化的比较研究
第七章 译介论
 第一节 译介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内涵
 第二节 译介学的理论属性
 第三节 译介学的理论取向及进展
 第四节 西方与中国译介学研究范式的现状与未来
第八章 诗学论
 第一节 比较诗学崛起的中西方学术背景
 第二节 中西比较诗学的可比性、必要性和方法论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语境下的比较诗学研究
 第四节 中国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及其可能性
第九章 思潮论
 第一节 接受与过滤: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
 第二节 影响与重构: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
 第三节 呼应与阐发:西方马克思主义诗学与中国现当代诗学
 第四节 对峙与对话:摆脱西方中心主义和本土主义
 第五节 差异与变体:后殖民批评与宗教文化传统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比较文学概论》(第3版,杨乃乔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比较文学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比较文学”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第3版)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
  1.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详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3.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本书是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第3版)教材的配套e书,参考大量比较文学相关资料,对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第3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质量上乘,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
  圣才学习网│中文类(www.100xuexi.com)提供全国各高校中文类专业考研考博辅导班【一对一辅导(面授/网授)、网授精讲班等】、多媒体e书、多媒体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中文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第3版)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比较文学的师生参考。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四大特色:
1.免费下载:无须注册均可免费下载阅读本书  在购买前,任何人均可以免费下载本书,满意后再购买。下载地址为:http://www.100eshu.com/DigitalLibrary/ajax.aspx?action=Download&id=11472(请复制到浏览器上面打开)。任何人均可无限制的复制下载圣才教育全部1万本多媒体电子书,既可以选择单本下载,也可以选择客户端批量下载。
2.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  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获得最新考试真题,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真题及高清视频。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3.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本书具有"记录笔记"、"全文检索"、"添加书签"、"查看缩略图"、"全屏看书"、"界面设置"等功能。
  (1)e书阅读器——工具栏丰富实用【为考试教辅量身定做】

  (2)便笺工具——做笔记、写反馈【圣才电子书 独家推出】

4.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  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是一家为全国各类考试和专业课学习提供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多媒体e书、多媒体题库】的综合性学习型视频学习网站,拥有近100种考试(含418个考试科目)、194种经典教材(含英语、经济、管理、证券、金融等共16大类),合计近万小时的面授班、网授班课程。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900-8858(8:30-23:00),18001260133(8:30-23:00)
  咨询QQ:4009008858(8:30-23:00)

  详情访问:http://hanyu.100xuexi.com/(圣才学习网|中文类)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章 发展论
第一节 全球化与比较文学的多元文化语境
1.如何理解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及其对比较文学的未来发展的意义?
答:(1)对全球化的理解
①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
②作为一个历史的或历时的过程,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
①全球化起源于经济全球化,即全球经济的市场化,此后衍生出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军事全球化、环境全球化等不一而足。
②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3)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对比较文学未来发展的意义
①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以语言——地域为界定标准的“民族文学”概念构成了挑战。
a.比较文学被放置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多元文化语境下。它超越了语言和种族的界限,单一的文学语境被双边的、比较的视野所取代,对于更广泛地理解各文学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b.全球化的多元文化语境再次使民族“想象的社区”和民族文学的构成边界成为问题,同时也给比较文学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②全球化给比较文学学科在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a.与传统的国别文学研究的单一性和封闭性相比,比较文学的研究框架内纳入了异质的文化因子,可以置换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阐释本土文学传统。
b.比较文学跨文化、跨学科的特质使它更适于在流动开放的全球化语境中沟通不同的文化体系,使西方与东方文化可能进行建设性的对话。
c.因此我们似乎不应该视文化全球化为洪水猛兽,反而可以借之使弱势文化、边缘文化被更多的他种文化了解,使“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化格局为之一变。
2.请思考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应该如何自我认识和定位?
答:文化的挑战被视为全球化的最大挑战,因此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全球化与本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以及对本土文化如何重新认识和自我理解的问题。
(1)对发展中(或弱势)国家的民族主义者而言,全球化是帝国主义的代名词
全球化是从外部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WT0的本质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制度(以美国民主制为其标志)的扩张与征服。所以在他们眼中,全球化是“西方”现象的代表,与殖民主义、“新世界秩序”有千丝万缕的瓜葛,而文化全球化更显得像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蚕食策略,从而引起文化民族主义者呼吁保护本土传统文化,抵制文化全球化。
(2)狭隘的文化保护主义不利于重新定位本土的文化身份
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空前频密的全球化时代,旧的身份逻辑被终结了,任何固定不变、静止绝对的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不可想象的,无法以新的参照系返观自己。按比较文学所致力建构的比较视域来看,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和维持均需要他种文化的存在,“自我”身份的构建离不开“他者”,同时“他者”有助于对“自我”的重新阐释和理解。尤其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更需要突破国别和本土文化疆界的束缚,以更加灵活开放的态度对待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的问题,切忌僵化的二元对立的文化认知模式,如我——他、主——仆、中心——边缘、我们——他们、殖民者——被殖民者、男性——女性等等。
(3)置换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阐释本土文学传统
在全球化背景下,与传统的国别文学研究的单一性和封闭性相比,比较文学的研究框架内纳入了异质的文化因子,可以置换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阐释本土文学传统。比较文学跨文化、跨学科的特质使它更适于在流动开放的全球化语境中沟通不同的文化体系,使西方与东方文化可能进行建设性的对话。总之,我们不能视文化全球化为洪水猛兽,反而可以借之使传统文化中的弱势文化、边缘文化被更多的他种文化了解,使“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化格局为之一变。
3.何谓大众文化,文化全球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如何?
答:(1)大众文化的含义
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2)文化全球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文化全球化是全球文化大众化的重要契机,其结果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日渐式微,经典文化受到挤压排挤,代之而起的是好莱坞大片、MTV、通俗小说、时尚报刊、网络文学等“快餐文化”。甚至传统的比较文学和经典文学研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大众文化以及文化研究的影响和冲击。
4.你认为全球化的趋势是文化同质还是文化多元,为什么?
答:全球化的趋势是文化多元,原因在于:
(1)全球化既造成了文化的同质和一体,也有促成文化多元并存之功
若无全球化的普及,各种文化仍然只是自为的存在,很难产生相互了解和沟通的需求。正因为全球化,才出现了西方主体性之外的“他者”,东方文化才作为一种可与西方相对照的力量出现,文化多元才成为可能。
(2)全球化一向被视为抹煞了文化的差异、制造文化趋同的罪魁祸首而为人所诟病
特别是遭到多元文化主义者的批驳与抵制,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之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化并不等于一切文化可以平起平坐,毋宁说全球文化共享是处于优势的文化给我们制造的一个幻像。
5.请思考比较文学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语境下有什么样的前景?
答:国际比较文学界一直对多元文化主义非常关注,对学科的发展而言,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语境下,比较文学如何定位发展,如何发挥其作用。比较文学在多元文化主义语境下的前景主要有:
(1)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语境下,未来真正富有生命力的比较文学研究应当既是跨越国界和文化传统疆界,同时也是跨越学科界限的。
(2)当代的比较文学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它利用跨学科、跨文化的特点积极地参与多边的文化交流和对话,加强了世界各地的思想互动。
(3)未来的世界或许既不是文化霸权主义者自以为的一体化世界,也非文化孤立主义力图实现的诸文化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世界,而是比较文学所致力建构的独特性与互补性共存、差异性与沟通性共存的多元化的世界,一个“道并行,不相悖”的和而不同的世界。
(4)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不会演变成一种同质化的世界文化,而是充满差异和复杂性的多元“世界体系”。全球化给这个多元化世界所提供的无非是一个全球性的文化场景,一个使各种文化互相看视的平台。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147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0 12:46 , Processed in 0.10913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