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叶企孙师生谱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fishme 发表于 08-9-14 01:5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叶企孙师生谱系

学生(清华大学物理系、理学院)学生的学生
王淦昌1929届周光召、程开甲
赵九章1933届钱骥
张宗邃1934届、胡宁1938届于敏
彭桓武1935届
钱三强、王大珩1936届
陈芳允1938届
屠守锷1940届清华航空系
邓稼先、朱光亚1945届


叶企孙其人
  叶企孙于1898年出身于上海的一个书香门第,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去美国留学,先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物理系,并于192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4年回国,应东南大学之聘任物理学副教授。1925年清华学校创立大学部,他接受清华之聘就任物理学副教授,次年升教授,并创建清华物理系出任系主任。1929年,清华大学理学院成立,叶企孙出任院长,并被推选为决定学校大政的7位评议员 教授会议的最高议事机构 之一。此后,叶企孙一直是清华大学的领导核心人物之一,并几度以校务委员会主席和代校长名义主持校务。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北大、南开三校辗转至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 ,叶在联大任教。1941年9月至1943年8月,他赴重庆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是当时中国科学界实际上的领导 名义上,国民党的朱家骅是院长 。叶企孙还是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并几度出任理事长、副理事长。1945年,叶企孙出任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还曾主持西南联大的校务。
  1949年春,北平解放,5月他出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9月,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时,叶企孙当选为学部委员 即今天的院士 ,并为中科院数理化学部常委。
  1952年10月,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叶企孙随清华物理系一起调到北京大学,从此,他“淡出”中国科技、教育界的核心圈子,“文革”中更因他的得意门生熊大缜的冤案而身陷囹圄,于1977年1月悲惨死去。
  1993年,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在《纪念叶企孙先生》一文中,这样评价叶企孙的一生:叶企孙先生“是我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和我国物理学界最早的组织者之一,为我国物理学研究与理科教育、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叶企孙的过人魅力
  叶企孙为什么能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 概括地说,一是他的人格高尚,二是他的方针正确。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叶企孙的人格高尚是有口皆碑的。王大珩说:“叶先生不仅教我学知识,更重要的、使我终身受益的是,我从这位老师身上学到爱国的、无私的人格。”仅举一例足以说明叶企孙的无私人格:1928年叶企孙请吴有训到物理系任教时,把吴的工资定得比自己系主任的还高,以示尊重。后来他发现吴有训的工作能力很强,就于1934年推荐吴当物理系主任。1937年,叶又辞去理学院院长之职,荐吴有训接任。叶企孙的辞职,一不是自己不行,二不是众人反对,三不是已到退休年龄,相反,他辞职时年仅38岁。因此,他的辞职真正是一种礼贤下士、举贤自让的行动,这样的行动只能完全出于公心,也正是他无私人品的体现。正是叶企孙的无私举贤,使吴有训脱颖而出,成为后来的中央大学校长,解放后又成为中国科学院的第一副院长。
  正是这种无私的品格,保证了叶企孙能按正确的做法办好清华物理系。已故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也是叶企孙的信条。他无论在当物理系系主任时,还是在做理学院院长时,始终把聘任第一流学者到清华任教列为头等大事。从1926年到1937年,他先后聘来了熊庆来、吴有训、萨本栋、张子高、黄子卿、周培源、赵忠尧、任之恭等一批年轻有为的科学家到清华理学院任教。有了这批“名师”,“高徒”就不断从清华理学院涌现,以致1955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时,数理化学部半数以上的院士均来自清华。
  叶企孙能聘请这么多名师到清华来,主要是他没有门户之见,不搞近亲繁殖,所以名师就凝聚在他周围。清华物理系第二届毕业生、原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冯秉铨,在毕业四十多年后还写信给叶企孙,深情地说道:“四十多年来,我可能犯过不少错误,但有一点可以告慰于您,那就是我从来不搞文人相轻,从来不嫉妒比我强的人。”冯秉铨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1930年他毕业时,叶企孙对他们几位毕业生说:“我教书不好,对不住你们。可是有一点对得住你们的就是,我请来教你们的先生个个都比我强。”这是多么伟大的胸怀
  叶企孙不仅尊重教师,而且热爱学生,“尊师爱生”构成了他教育工作的主旋律。王淦昌回忆道:“我和叶先生是同时进清华,他当先生,我当学生。叶先生非常关心学生,我经济困难没钱回家,叶先生就给我钱让我回家。”在清华如此,到北大后他仍是视学生如子女。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国家为了照顾著名学者,给他们“特供”一些牛奶,叶企孙也是其中之一。但是,当他看到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有人患浮肿时,就把自己的牛奶一定让这学生喝下去,他说:“我没有什么可以帮助你们的,这点牛奶你们一定要喝下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向自己敬爱的老师叶企孙学习,他的老学生和老同事185人于1992年5月捐赠了几万元,成立“叶企孙奖”基金,以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唐朝大诗人韩愈说过:“事业功德,老而愈明,死而益光。”叶企孙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了,但是,他的英名永远流传在全世界亿万炎黄子孙中间。叶企孙先生没有子女,可是他为中国培养了千万英才;叶企孙先生没有遗产,可是他为民族树立了永恒的典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1 11:21 , Processed in 0.094608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