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关系专业课资料! - 转自外交学院网络国法论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1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外交学院网络国法论坛 左罗哥们的帖子

给大家借鉴一下

以后找到了再随时补充吧,其他各位xdjm也可以贴在后面哦,算是汇总吧!

国际关系史部分

缓和时期的东西方关系
一、缓和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
70年代,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东西方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缓和代替了“冷战”。
缓和时期东西方关系的基本特点是:政治气氛比较和缓,东西方各国领导人特别是美苏首脑频繁接触,达成许多协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经济关系普遍得到发展,贸易往来有了很大增长,签订了各种长期贸易协定和科技合作协定,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合作形式;军事方面举行了一系列军备控制谈判,美苏之间达成了限制战略核武器协定。
缓和局面之所以出现,首先是由于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和美苏实力对比的变化。侵越战争的失败使美国遭到伤筋动骨的削弱。尽管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耗资3000多亿美元,伤亡几十万官兵,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一切武器,但得到的结果却是侵越战争从失败走向更大的失败。这从根本上削弱了美国来一维持侵略战争的基础。从1967年起美国全国的反战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连美国统治阶层也不能不承认侵越战争的失败。由于巨额军费开支,美国的经济日趋恶化,财政赤字扶摇直上,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国际收支逆差越来越大,美国国际金融霸主的地位也被彻底动摇。相反,苏联则利用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之机,加紧发展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经济上,美苏两国的差距大大缩短。军事上,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全力发展军事实力,全面扩展军备,实力增长很快。
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的军事实力已赶上(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过)了美国。苏联还利用美国陷入越战之机加紧在世界各地渗透,美苏战略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东西方缓和的基础。
其次,西欧、日本崛起,它们已不再是美国俯首帖耳的小伙伴,而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戴高乐首先向“美国治下的和平”发起了挑战。联邦德国也提出了“新东方政策”。西欧在许多问题上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愿屈从美国,它们或批评美国的越南和中东政策,或微波美国意愿与苏联、东欧打交道。日本则在经济上同美国发生激烈的摩擦。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动摇了。
再次,第三世界的兴起。它们加强团结,联合行动,坚持反帝反霸斗争,使美国顾此失彼,陷于被动挨打的困境。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国际政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总之,到60年代末,国际政治力量经过激烈的分化组合,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东西方国家都在战略上和政策上作了新的调整。
尼克松上台后,提出了五大力量中心论,指出对抗的时代已经过去,谈判的时代已经来临。美国对其全球战略部署作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把以前的扩张战略转为收缩战略,将战略攻势变为战略守势,从亚洲收缩,从越南脱身。尼克松主义外交战略的主要特点是推行均势政策,而“实力”加“谈判”是维持均势,特别是美苏均势的主要手段。
同样,勃列日涅夫也把“缓和战略”作为苏联对外政策的“长期战略方针”。他在苏共24大上提出了以缓和为中心的六点和平纲领。这样,东西方关系逐渐走上了缓和的道路。而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则揭开了东西方缓和的序幕。
二、美苏关系的缓和
美苏关系的缓和是东西方缓和的重要体现。这种上,双方首脑进行了平凡的互访和接触,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军事上,双方签订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核武器协定;两国经济关系也得到较大发展,签订了许多经济技术协定。
三、欧安会和中欧裁军谈判
早在1954年,苏联就提出召开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但遭到西方国家的拒绝。到60年代末,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又一再提出召开欧安会的建议。西欧国家对苏联的建议做出了积极的响应。美国起初反对召开欧安会,但在欧洲出现要求改善东西欧关系的强大潮流面前被迫改变态度,以免被置于全欧会议之外。从1973年7月至1975年8月,欧安会分三个阶段举行。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通过了赫尔辛基最后文件。文件包括10项原则、7项条款和3项有关后续措施的规定。最后文件主要反映了东西方在苏联一贯坚持的欧洲各国边界“不可侵犯性”和西方历来鼓吹的“尊重人权”、“人员和文化交流”两个问题上的斗争和妥协。
东西方缓和的高潮,从东西方关系发展的态势来看,可以说是20年来欧洲形势发展的一个总结。
开期间,1973年10月,除法国、冰岛以外的北约成员国和华约成员国举行了中欧裁军会议。由于双方都想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保持或争取优势,因而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但它反映了东西欧要求相互接触,关心欧洲地区安全的趋向,也可以作为东西方缓和的一种体现。总的来说,在70年代,无论是美苏关系还是整个东西方关系,与冷战时期的封锁、隔绝、激烈对抗形成鲜明对比,东西方缓和对国际局势的改善和东西方关系的发展是有益的,它加强了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趋势,因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关系

所谓“冷战”,就是指战后两大阵营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紧张激烈的对抗而又没有爆发直接的武装冲突,简单地讲就是不用枪炮的战争。冷战的产生是复杂的,但也是必然的。战后美苏冷战局面来源于战争结束时的形式,触发点是战后西方对东欧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欧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西方(特别是美国)对此事不能容忍的,它们妄图在这个地区重建亲西方的政权,恢复资本主义制度,遭到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人民的反对,于是东西方形成对峙之势,终于爆发了冷战,它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政策的产物。二战结束后,美国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力量还是政治影响都是举世无双的。美国还控制着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泛美同盟等国际组织。雄厚的实力使美国领导人的政治野心大大膨胀,认为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的美国世纪已经到来,声称决心担当起领导世界的责任。二战后苏联作为政治、军事强国在欧洲的崛起使欧洲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不同于战前的重大变化。这对于妄想称霸世界的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严重障碍。对此,美国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杜鲁门上台后,加紧推行称霸全球的计划,他摈弃了罗斯福大国合作的和平缓进战略,利用其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对核武器的垄断地位,企图把介于美苏之间的广大中间地带控制在自己手里,于是杜鲁门政府制定了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为了遏制苏联,美国统治集团有意识地制造了苏联利用共产主义进行扩张的舆论。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去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以及美国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全面的分析和建议。凯南断言,苏联无视“理智的逻辑”,却对“武力的逻辑”十分敏感,如果美国拥有足够的实力,并且表明准备随时动用的话,那么用不着真的动武便可遏制住苏联,甚至迫使苏联退却。不久,凯南在长电报的基础上又写了一篇分析苏联主权以及美国应采取的政策的文章,并以《苏联行为的根源》为题发表。这篇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凯南8000字电报中的观点,指出美国必须“把苏联看作是对手,而不是伙伴”,必须“灵活而警惕地运用对抗力量加以遏制”,最终导致“苏维埃政权的瓦解或逐步趋于软化”。这样,凯南为杜鲁门政府提供了一整套所谓“遏制”苏联的战略,这套战略很快就成为美国对苏政策的指导方针。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攻击苏联奉行扩张政策,威胁欧洲和世界和平。他危言耸听地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他呼吁英美结成联盟,是双方的军事力量、道义力量和其他物质力量联合起来,有效地遏制铁幕后面苏联的扩张。丘吉尔的演说是美国准备发动对苏冷战的信号。与此同时,美国内部也加紧研究对付苏联的长远方案。1946年9月24日,杜鲁门的白宫主力克里福德提出了长达50页的《美国对苏联关系》的报告。这时美国政府内部全面分析美苏关系,确定对苏方针的重要文件。报告提出的对苏方针的着眼点,实际上是在反对苏联扩张的旗号下控制处于美苏之间的广大中间地带。经过一年多的思想和舆论准备,杜鲁门政府认为公开发动对苏冷战的实际已成熟。1947年2月,英国因经济困难和镇压希腊革命的失败,决定3月底从希腊撤军,停止向希腊、土耳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英国政府照会美国,强调这两个国家军事上和战略上的重要性,希望美国挑起这副担子。美国利用这个机会大力渲染希、土危机的严重性,乘机抛出了酝酿已久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纲领。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声称希、土危机表明“自由世界”受到“极权主义”扩展的威胁,美国的安全也受到危害,要求国会授权向希、土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并派文职和军职人员前往希、土参与“重建”。这一咨文在国内外引起巨大震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处于顶峰时期的美国遏制苏联、独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他把美国政府内部酝酿已久的遏制战略作为基本国策公诸于众。这时美国公开推行对苏冷战的重要步骤,它用援助盟友、遏制苏联代替了大国合作和集体安全,从而使美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盟友变成了敌人。它是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重要标志。此后,美苏之间和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和较量进一步发展,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严重对峙:冷战从欧洲爆发,以欧洲为主要战场。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欧洲处于与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首要地位,是美国竭尽全力要加以控制的战略重点。欧洲是美苏争夺和东西方矛盾的焦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已不存在这种、经济、军事上力量雄厚、影响巨大的强国。同时,美苏两个强国的军事政治力量在中欧相遇,形成对峙局面,昔日的欧洲列强,如今成了“别人的棋赛中的小卒子”。西欧的这种局势为美国控制西欧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战争结束后,美国加紧制定控制西欧的政策和计划。1946年春,美国逐步形成了对西欧的总政策,即大西洋联盟政策,其重要步骤和具体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提出了一个“欧洲复兴”计划。他在演说中首先强调,欧洲已是一片废墟,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美国给予援助,否则将发生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对于苏联准备参与该计划的表示,美国提出,在美国给予苏联援助之前苏联必须做出根本立场上的转变,并坚持要制定欧洲统一经济计划,并要各受援国提供本国的经济情报。苏联在弄清了马歇尔计划的意图后,宣布不参加该计划。在一片“反对苏联威胁”的鼓噪声中,美国国会于1948年4月2日通过了“1948年对外援助法”,经总统签署后马歇尔计划开始正式付诸实施。杜鲁门主义是美国遏制苏联的全球性战略宣言,马歇尔计划则是杜鲁门主义的延伸。杜鲁门主义提出了一个反共反苏纲领,而马歇尔计划则是为实现这个纲领而提出的具体方案。两者的精神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策略上有所不同,前者着重军事和政治对抗,后者则侧重经济手段。杜鲁门认为,西欧光有经济复兴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合作运动”之后搞一个“共同自卫运动”。在美国的支持下,1948年3月17日英、法、比、卢、荷五国在布鲁塞尔签署了为期50年的多边军事政治条约,它的公开目的是防止“德国侵略政策复活”,但真实意图显然是为了对抗和遏制苏联。西欧国家对没有美国的加入始终怀有疑虑,希望美国加入,承担保卫西欧的义务。许多美国政界人士也认为,现有的布鲁塞尔条约还不足以对付苏联,美国的直接参与是必不可少的。1948年3月,美、英、加三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谈,通过了美国一手包办的“五角大楼文件”,提出了拟定北大西洋区域集体防务协议的初步设想。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范登堡提出的关于建立北大西洋区域组织的决议案。这一决议的通过,解决了美国可以在和平时期与别国缔结军事同盟的问题,为美国政府缔结北约开了绿灯。1948年9月,美、加与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成员国经过谈判一直通过了“华盛顿文件”,对北约的性质、范围、缔约国的责任义务及其与其他组织的关系等作了具体与明确的规定。1949年4月4日,美、加、英、法、荷、比、卢、丹、挪、冰岛、葡、意等12国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的建立使美国既达到在军事上把西欧同美国拴在一起,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又保留了由美国国会按照“宪法程序”决定提供什么援助和怎样提供援助的行动自由。它是美国推行遏制苏联、称霸世界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约组织的建立使杜鲁门主义所包含的控制欧洲、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逐步具体化,它是美苏关系和整个东西方关系笼罩了一层浓重的阴影,导致冷战在欧洲不断加剧。美国推行对苏全面冷战政策严重威胁了苏联的安全。斯大林认为,在目前形势下已无法继续实施大国合作的方针,美苏对抗在所难免。1946年11月,斯大林在庆祝十月革命29周年的演说中提出世界存在两大阵营的对抗。1947年9月,苏联驻联合国代表维辛斯基指出:“(马歇尔计划)在英法帮助下正在把欧洲分裂成两大阵营,从而最终完成西欧国家集团形成的任务,达到威胁东欧民主国家特别是苏联的目的。”面对美国在欧洲咄咄逼人的攻势,为了稳定东欧,使东欧各国进一步团结在苏联周围,保障苏联的安全利益,苏联也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1947年9月,苏、波、南、罗、匈、保、捷、法、意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在波兰举行会议,决定成立情报局。会议通过的《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指出,世界已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一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宣言揭露了美国作为帝国主义的主导力量和全世界反民主的反动势力的堡垒,为了建立世界霸权,在军事、经济和思想各方面进行的具有特殊侵略性的活动,指出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全球开展总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反击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苏联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东欧各国的经济合作关系。1947年7月,苏联与东欧各国签订了一系列双边经济贸易协定,初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经济圈。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等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讨论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的问题,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随后不久阿尔巴尼亚和民主德国相继加入。冷战爆发后,苏联为了巩固东欧这一安全地带,保障国家安全,在军事上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与美国抗衡。苏联加强了与东欧的军事合作,缔结双边同盟条约,形成了以双边条约为形式的苏联东欧同盟体系。1954年11月,针对美国重新武装西德并加紧遏制苏联的举动,苏联与东欧七国(保、匈、罗、波、捷、阿、东德)在莫斯科召开了保障欧洲和平与安全的会议。1955年5月,苏联与东欧七国在华沙召开第二次保障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同时签署了关于成立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的决议。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相抗衡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一,它的成立是苏联对西德加入北约组织公开做出的反应,它标志着战后欧洲正式出现了敌对的军事同盟体系。三、围绕德国问题的反复较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德国以其特殊敏感的战略地位牵动着欧洲局势的第一根神经,成为东西方政治斗争的焦点和军事对垒的关键地区。围绕德国问题特别是柏林问题的斗争成了反映东西方关系和国际局势变化的晴雨表。美国在战后德国问题的决策是同与苏联对抗的战略方针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对苏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国问题的实质在于,战后德国被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因而形成几个不同的经济、政治实体,由于各占领国都想把对的问题的处理纳入本国的战略轨道,盟国管制委员会性同虚设,在非军国主义化、非纳粹化、非卡特尔化等问题上,美苏各自提出不同的主张,并在各自占领区内实行不同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德国事实上的分裂。在1947年11月至12月的伦敦外长会议上,美苏在德国问题上最后公开决裂,这是冷战全面爆发的必然结果。1948年2月,美、英、法、荷、比、卢六国举行会议,决定建立西德政府。不久,美、英、法占领当局于6月18日宣布在西占区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所谓“B”记马克,在西占区流通。这是正式分裂德国的第一个重大实际步骤。针对美国分裂德国的计划,苏联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进行反击。1948年4月1日,苏联占领军当局对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陆路交通实行限制措施,并从6月24日起全面切断了西占区与西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和货运,并宣布在苏占区与大柏林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所谓的“D”记马克。西方只好派大批飞机向西柏林空运,在西占区和西柏林之间架起了“空中桥梁”。同时,美英法也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东西方严重对峙,气氛非常紧张。这就是所谓柏林危机,它形成了战后美苏冷战的第一个高潮。经过美苏之间的斗争和妥协,1949年5月5日双方达成协议。从5月12日起,双方取消封锁。柏林危机结束后,美国加快了分裂德国的步伐。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1948年9月20日的意志联邦共和国正式成立。同时,苏占区也积极筹建东德国家。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至此,德国正式分裂为两个国家。不久,联邦德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民主德国加入华沙条约组织,东西欧之间的分野也于此最后完成。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它在德意志民族的历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一页。由于德国位于欧洲中心,具有十分敏感的战略地位,所以它的分裂不仅关系着德意志民族的命运,而且牵动着整个欧洲局势的发展。斯大林逝世后,东西方关系开始松动。1955年7月,苏、美、英、法四国首脑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德国统一和欧洲安全问题。西方坚持德国在不搞中立化、不搞非武装化、不退出北约的条件下,“经过自由选举”实现统一,企图把德国完全纳入西方联盟。苏联则主张承认两个德国存在的事实,分两个阶段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先让东西德以平等国家身份分别加入两个集团,各国承担和平解决一切争端,保证不使用武力的义务。然后取消两大集团,代之以包括美国在内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这个建议遭到西方国家的拒绝。1957年,苏联首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此后又以西方忧心忡忡的“导弹差距”来恐吓欧洲,结果反被美国用作将核武器引进西德的借口。1958年3月,联邦德国议院通过了以原子弹武装西德军队的决议。苏联认为,一个经济上取得重大成就而又有原子武装的联邦德国对苏联和东欧是一个严重威胁。11月27日,苏联政府照会美、英、法政府,要求它们在6个月内撤走在西柏林的驻军,是西柏林成为一个在联合国监督下的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否则,苏联将单独和民主德国签订和约并把进入西柏林的通道交民主德国管理。此后,尽管在柏林问题上美苏之间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但双方的分歧依旧。其间,出现了东德人逃往西德的高潮,1961年7月每周约达一万人。据西方统计,从战后初期到1961年夏天,约有350万人离开东德,其中不少是技术人员和专家。这不仅是严重的政治问题,在经济上和国防上也给民主德国带来严重的问题。1961年8月,华约成员国首脑会议支持民主德国提出的保卫首都和国家安全的措施——在西柏林周围的民主德国国境修筑一道墙。8月13日,苏联和民主德国在这一地区筑起一道高达13英尺的“柏林墙”。西方对此提出抗议,美国表示要不惜动用武力保卫西柏林。美苏双方出动坦克部队在柏林墙两边对峙,接着两国竞相恢复核试验,持续三年之久的第二次柏林危机达到高潮。柏林墙巩固了德国的分裂,它再次说明,柏林是一个神经脆弱的地方,它发生的事情总要牵动整个欧洲的神经。冷战期间,东西方关系有几个特点:一、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在西方就是反共色彩,并把反共和反苏结合起来。二、德国问题是东西方关系的焦点。两次柏林危机几乎使东西方迎头相撞,随着东西德分别加入两大军事集团,终于使德国的分裂局面合法化和固定化。三、集团间的对峙是东西方斗争的重要形式。四、东西方关系有时紧张到了极点,甚至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但美苏两国间没有发展成为“热战”。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两国几乎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只要一勾动扳机就会发生战争,两国搞的都是战争“边缘政策”,都是以讹诈对讹诈,但最后危机并没有酿成战祸,双方都避免爆发东西方直接冲突的全球性战争。
沙发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16:06 | 只看该作者
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是1962年10月由于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而使美苏两国接近战争边缘的一次重大对抗。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于1961年4月制造吉隆滩事件,美古关系不断恶化。从1962年7月开始,苏联把进攻性导弹秘密运进古巴,以加强对美国的威慑力量。6月下旬,美空军发现导弹发射场。9月4日,肯尼迪表示美国不会容忍进攻性武器运入古巴。10月22日,肯尼迪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观察员监视下,迅速卸除和撤走武器。次日又签发禁止进攻性武器运往古巴的公告,宣布从24日起,将拦截并强行检查可能前往古巴的舰船。面对美国的军事讹诈,赫鲁晓夫被迫退却,并致信肯尼迪表示,以下令撤除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同意让联合国代表核查,并要求美国撤销封锁和保证不再入侵古巴。美国随即声明同意给予不进攻的保证。至此,加勒比海上的一场严重危机遂告平息。这场危机,差一点引发一场核战争,使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在人类进入核时代以来,在美苏军备竞赛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中,没有任何一次危机达到如此惊心动起的程度。此次危机暴露了苏联对美国的差距,其国际形象大大受损,使其继续加紧生产核武器,另一方面也使苏美两国开始走到核裁军的谈判桌上。

超越遏制战略
   是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一项对外战略。
  1989年5月12日布什在得克萨斯州农业和机械大学发表的一次讲话中正式提出,并表示是整个90年代美国的对苏政策,提出要建立一个开放、统一和自由的欧洲。基本内容:①超越遏制不仅仅是遏制苏联的扩张主义,目标是使苏联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②美国希望苏联的改革引导它同过去彻底分裂;③西方应该鼓励苏联朝着开放社会方向发展,实行持久的多元化和尊重人权;④苏联拥有令人畏惧的军事力量,为了防止苏联扩张,美国必须保持强大。
  这一战略反映了美国对苏战略由武装对峙转向寄希望于其内部的变化,对促使后来苏联社会的剧变有很大影响。

乔治 . 凯南遏制理论
1946年 2月 22 日,美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一份八千字电报,后来又发表了一篇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的文章,从而提出了一整套 “ 遏制 ” 苏联的理论和政策。  主要内容:
  一,苏联行为动机的根源。 “ 根源在于俄国人那种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 ” 。 
  二,苏联行为的理论根源。凯南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苏联维持国内 “ 独裁制度 ” 和同外部资本主义世界进行斗争的理论依据。
  三,苏联的政策目标。是从一切方面致力于提高苏维埃国家的实力和威信,力求分裂和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和影响。
  四,美国的对苏政策。 “ 遏制俄国扩张倾向的政策 ” 。
  五,遏制苏联的目标。遏制苏联势力范围的扩大,并竭力促使其内部发生变化。
  乔治。凯南遏制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对苏战略和政策的确立和执行产生了直接的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成为自杜鲁门起美国历届政府的一项基本对外政策。

英国 “ 三环外交 ”
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正式提出了英国 “ 三环外交 ” 的总构想。
  第一环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
  第二环是英美联盟。
  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是最重要的一环。
  丘吉尔认为:我们是这三环的每一环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丘吉尔的战略构想是,以第一环作为力量的基础,利用第二环英美特殊关系,借重美国的力量重建世界大国地位,进而利用第三环联合起来的欧洲,谋取西欧的领导权,并利用力量对抗苏联。
  丘吉尔提出的 “ 三环外交 ” 政策思想被当时英国艾德礼政府所接受,成为英国外交的指导方针,他对维护战后初期英国的大国地位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却挽回不了大英帝国衰落的总趋势。

第一次柏林危机
  二战后初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际危机。根据二战期间苏、美、英、法四国的协议,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柏林。柏林位于苏占区,东柏林为苏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占领。美英为了进一步分裂德国,1948年 6 月 18 日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 “ B ” 记马克。苏联针锋相对, 6 月 22 日在东柏林发行 “D ” 记马克,并作为整个柏林的流通货币。西方于 23 日下令将 “ B ” 记马克引入柏林西区。国际局势顿时紧张,爆发了 “ 柏林危机 ” 6 月 30 日,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西方国家对西柏林实行空中运输供应,封锁失去实际意义。
  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于 1949 年 5月达成妥协。5月12日封锁结束, “ 柏林危机 ” 渐趋缓和。

哈尔斯坦主义
  联邦德国 50-60 年代推行的一项外交政策。
  1955 年9月联邦德国与苏联达成建交协议。为了避免其他国家仿效同时与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保持外交关系,联邦德国政府提出一项外交原则,即联邦德国在国际法上单独代表整个德国,拒不承认民主德国,不同与民主德国建交的任何国家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苏联作为主要战胜国之一,对德国的统一负有责任,因此这一原则不适用于苏联。这一政策时1955年 12月在波恩召开的联邦德国驻外十届会议上,由外交国务秘书哈尔斯坦确认的,故名。1957年,联邦德国据此原则与南斯拉夫断交,1963年又与古巴断交。
  60年代中期以后,联邦德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不再坚持这一原则。1969年勃兰特总理宣布推行新东方政策,彻底取代了哈尔斯坦主义。
板凳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16:16 | 只看该作者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全称《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条约》。美、苏、英为了巩固其核垄断地位于1963 年 8 月 5 日在莫斯科签订的, 1963 年 10 月 10 日生效。
  美、英、苏关于禁止核试验的谈判始于1958 年11 月,但是美、英和苏的立场相距甚远,久未形成协议。后来由于 1960年法国核试验成功,中国也在加快核试验的步伐,中苏关系日益恶化,美苏均感到核垄断地位受到了威胁。从而双方立场逐步接近,终于导致最后的签订。
  条约规定:缔约国保证在大气层(包括外层空间),在水下(包括领海和公海)禁止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任何其他爆炸;保证不引起、鼓励或以任何方式参加上述这种核试验。
  条约回避了监督与检查问题,条约也不禁止地下核试验。嗣后,又有约 100 个国家加入本约。中法等国未加入。

里根主义
  是里根政府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的政策。1986 年 3 月14日,里根向国会提出了《自由、地区安全和全球和平》的咨文,把里根主义推广到全世界。
  其主要内容: 1 ,地区安全关系到美国的切身利益, “ 只有在一个其他民族也能在不受国内外的高压或暴政压迫的情况下,由自己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 ,美国未来的和平与繁荣才能得到最可靠的保证。苏联在发展中国家继续冒险是对全球安全的威胁。 2 ,苏联在全世界的扩张使美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美国要为苏联实现其野心设置障碍,并鼓励苏联自我克制; 3 ,美国反对以任何形式出现的暴政,谴责苏联式的独裁政权对世界和平构成的一个几乎独一无二的威胁; 4 ,美国要用军事力量和经济活力支持自由战士,作友邦的后盾,防止地区冲突的扩大,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里根主义使美国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特别是争夺拉丁美洲的政策。

富尔顿演说(铁幕演说)
为了在美国国内外制造苏联 “ 扩张 ” 和 “ 威胁 ” 的舆论。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的一次反共演说。1946年 3 月 5 日,丘吉尔访问美国,在美国总统杜鲁门陪同下前往密苏里州富尔顿城,在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题为 “ 和平砥柱 ” 的演说,即 “ 富尔顿演说 ” 。在演说中,丘吉尔称共产党 “ 到处构成对基督教文明的日益严重的挑衅和危险 ” , “ 从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一副纵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 他鼓吹英美两国结成军事同盟,加强实力,以对付苏联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这一演说是二战后西方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发出 “ 冷战 ” 的信号,是战后美苏 “ 冷战 ” 的前奏。

第二次柏林危机
围绕西柏林地位问题苏美之间发生的第二次冲突事件。1949年9-10月,东西德分别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柏林驻有英法军,在政治经济上与联邦德国关系密切。西方国家利用西柏林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断地对民主德国和东欧国家进行渗透。西柏林成为东西冷战的 “ 前哨城 ” 。1958 年末,赫鲁晓夫提出要巴西柏林变成非军事化的 “ 自由城市 ” ,限定西方三国在 6 个月内撤军。艾森豪威尔毫不退让,形势一度紧张,出现新的 “ 柏林危机 ” 。1959年 3月,赫鲁晓夫决定收回 6 个月内解决西柏林问题的期限,危机暂告平息。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1954 年 12 月 2 日,美国政府同台湾当局在华盛顿签订的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的军事条约。主要内容: 美国对台湾当局进行军事援助,帮助其发展武装力量, “ 以抵抗武装攻击及由国外指挥而危害其领土完整与政治安定的共产党颠覆活动 ” ;台湾当局则向美国提供向台湾、澎湖及附近部署陆、海、空军的权利。条约宣布双方将采取行动 “ 对付共同危险 ” ,甚至规定条约的适用范围经双方协议还可以扩大到台湾以外的 “ 其他领土 ” 。12 月 8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这个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 1979 年 1 月1 日中美建交时,美国宣布该条约将按规定于 1 年后终止。


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演变

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不变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上述两大目标的因素。因此,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但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和美国自身实力消长,美国反共和争霸世界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

⑴ 杜鲁门政府(1945-1953年)的“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是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变,表明美苏已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立和对抗,它奠定了战后几十年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基础。

遏制战略的主要内容有:①推行杜鲁门主义,对苏联实行冷战。②实行“马歇尔计划”,对西欧、日本推行扶植、援助和控制政策。③推行第四点计划,疯狂镇压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推行新殖民主义。帮助蒋介石在中国打内战,发动侵朝战争,企图在亚洲建立美国控制的反共堡垒,以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发展。④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外交上不予承认的政策,妄图扼杀新生政权。⑤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把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力量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这个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是欧洲,主要对手是苏联,主要目标是在亚、非、拉扩张和控制西欧、日本。

⑵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年)的“解放”战略和“艾森豪威尔主义”

朝鲜战争后,艾森豪威尔政府调整了美国全球战略:① 提出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解放”战略,其核心是力图用战争以外的手段,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纳入到西方“自由世界”中。军事上,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② 在亚非拉地区,加紧扩张。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

⑶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1961-1969年)的“和平战略”

“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其实质就是运用和平与战争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在军事战略上,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实行“灵活反应战略”和针对苏联和中国的“两个半战争”。

⑷ 尼克松、福特政府(1969~1977年)的“尼克松主义”

所谓“尼克松主义”是指60年代末、70年代初,尼克松在美国实力地位严重削弱,国际战略地位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而提出的一整套外交思想和对外战略。尼克松主义最初是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就美国的亚洲政策发表谈话时提出的。尼克松主义有三大支柱:“伙伴关系”、“实力地位”和“谈判”。尼克松主义的内容有:①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②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③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④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尼克松主义的实质: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它是在美国处于战略守势的不利情况下提出的,目的是为了继续维护美国全球霸权。补充: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体现出美国对华政策的重大转折。这与当时美国内外交困的处境有关:①是美国调整亚洲政策的需要。侵越战争的失败,导致国内反战运动风起云涌,美国希望尽快从越南脱身;②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变化。尼克松提出五大力量中心说,中国是其中之一,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有助于美国与苏联的争霸;③美国经济霸权地位的丧失,美元危机的频频爆发,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最终崩溃,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落。

⑸ 卡特政府(1977-1981年)的“世界秩序战略”。

卡特政府初期延续尼克松主义,上台后提出了“世界秩序战略”,其主要内容包括:① 加强日美欧三边合作关系。② 发展南北政治、经济关系,减少第三世界对美国的敌视,削弱苏联的影响。③ 把缓和东西方关系作为“首要目标”,强调以经济力量和道义力量对付苏联的扩张。④ 把美中关系作为美国“全球政策的一个中心环节”,推进与中国的关系正常化,谋求同中国建立对抗苏联的战略合作关系。⑤ 重视人权外交。1979年2月伊朗霍梅尼革命胜利、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沉重打击了卡特政府的对外政策。1980年1月,“卡特主义”出台,美苏关系再趋紧张。

⑹ 里根政府(1981-1989年)“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战略

里根是在美国内外交困的时刻上台的。里根放弃了前几任缓和和维持均势的战略,提出了 “重振国威”、“扩军抗苏”的口号,制定了以下几点政策:①1985年里根政府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谋求美国对苏联的战略优势,并且促进美国经济发展和拖垮苏联。②对苏联推行强硬政策,在第三世界和军备上同苏联激烈争夺。③努力恢复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力图通过强有力的对外政策,使盟国服从于反苏的总战略。④里根执政初期,美中关系起伏波折,随后趋于平稳。中美经贸关系发展迅速。

⑺ 老布什政府(1989-1993年)的全球战略

老布什总统任期内,跨越冷战前后两个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有了很大变化。①1989年初,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所谓“超越遏制战略”是指:在不放弃军事遏制的条件下,以经济援助为诱饵,以“和平演变”为灵魂,抓住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通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非军事手段,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模式,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亲西方的反对派,最终将苏联东欧纳入西方体系。②1989年底,提出了建立欧洲新格局的“新大西洋主义”:主张把北约、欧共体、欧安会三大机制作为建立欧洲新格局的基础,其实质是要在重塑欧洲格局的过程中保持和加强美国的领导地位,确保美国在欧洲的政治、经济利益。③对中国推行既维持美中关系的基本框架,又诱压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的两手方针。④更加重视第三世界的动荡对美国的影响,加强美国处理地区危机的能力。1991年实施沙漠风暴计划,打击伊拉克。⑤提出美国“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实质是要在美国的领导下按照美国的价值观改造世界。

⑻ 克林顿政府(1993-2001年)的“参与和扩展”战略

“参与和扩展战略”有“一个目标”、“三个支柱”。所谓“一个目标”,就是在全世界巩固和扩大美国的“领导地位”,即美国的世界霸权。为此,美国提出要防止潜在的战略对手和新的超级大国,控制西欧、东亚、西南亚和前苏联地区,重点遏制有那些有潜力成为全球大国的国家,如中国和俄罗斯。所谓“三个支柱”,是指经济安全、军事实力、民主人权。其内容是:①把经济问题放在对外政策的中心地位。②突出美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在外交中大力推行美国“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力图在全球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③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应付新的安全挑战。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政策一度摇摆不定,美国统治阶层陷入“遏制”还是“接触”中国的争论之中。经过反思,克林顿政府确立了对华“全面接触”政策,即希望通过接触而不是对抗保证美国战略利益的实现;通过与中国交往影响中国内外政策,改变中国;通过吸引中国参加国际体系,约束中国,使之按美国倡导的国际规则、规范从事。

⑼小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2001年1月-?)

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采取的对外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奉行单边主义政策,谋求建立美国霸权地位。②强调军事优先,注重培植美国的军事实力。③注重美国本土安全。④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作为小布什政府对外政策的中心任务。⑤美国的全球战略进一步向亚洲太平洋地区转移。⑥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同意,发动针对伊拉克的战争,意在控制中东石油,在中东推行美国式的民主,塑造中东地区新格局,影响国际政治。⑦提出先发制人战略,对“无赖国家”和恐怖分子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地板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16:25 | 只看该作者
西欧、日本的对外政策

⑴战后西欧对外政策

战后西欧对外政策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

①20世纪50年代追随美国反苏反共。当时欧洲国家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离不开美国的帮助,因此,在外交政策上惟美国马首是瞻,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英法等国完全站在美国一边。

②20世纪60-70年代寻求独立自主、联合自强。法国的戴高乐主义、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和欧共体的洛美协定是最突出的例证。

戴高乐主义核心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恢复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它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反对美国在联盟中的霸权,谋求法国独立地位。争做核大国,1960年核试验成功。第二,1966年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第三,改善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第四,主动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第五,积极推进欧洲联合,提出“欧洲人的欧洲”口号。

“新东方政策”是1969年前西德勃兰特政府上台后推出的一条旨在与苏联、东欧缓和的外交政策。主要内容是:放弃主张东西方对立的“哈尔斯坦主义”,宣布在加强与西方合作的同时,争取达成与东方的谅解;承认战后欧洲各国的现有边界,改善与苏联、东欧的关系;承认东德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表示愿意实现两德关系的正常化,并表示以和平方式谋求德国的统一。戴高乐和勃兰特的成就在于集中概括地反映了西欧要求独立发展的政治倾向。

《洛美协定》是1975年2月28日欧洲经济共同体九国同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46个发展中国家在多哥首都洛美签订的经济贸易协定,称为《洛美协定》。其主要内容是:非、加、太地区签字国的全部工业品和942%的农产品可免税不限量地进入欧共体成员国,欧共体成员国向46国出口时只享受最惠国待遇;欧共体建立稳定出口收入基金,以补偿46国12种初级产品出口下跌造成的损失;欧共体5年内向这些地区的国家提供42亿美元的经济援助。洛美协定明显地有利于非、加、太地区46个发展中国家。后来,欧共体曾3次续签洛美协定,直到2000年被新协定所取代。

③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欧一体化进程加快。1991年底马约的签订,确立了经济与货币联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司法与社会政策合作三大支柱,使欧洲一体化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当前,欧盟正积极争取成为世界的重要一极。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积极使欧盟东扩;推进南下战略;实施“新亚洲战略”;改善和发展对华关系;谋求与美国建立新型的、平等的伙伴关系;对俄罗斯奉行“既合作又防范”的政策。

⑵战后日本的外交政策

战后日本外交大体分4个阶段:

①战后初期的“追随外交”。当时日本被美国占领,丧失外交权。当务之急是争取美国帮助,重返国际社会。1951年9月,签订片面和约,恢复了主权国家地位。1951年和1954年同美国签订《日美安全条约》和《共同防御援助条约》,驻日美军合法化,并组建日本防卫力量。1956年12月,加入联合国,此前,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实行“经济外交”。此时,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但国内资源稀缺,岸信介政府提出“经济外交”口号,即在美国庇护下以经济力量为手段向外发展,达到发展经济、培育国力的目的。经济外交的重点是东南亚。日本通过战争赔偿、贸易、投资等向东南亚实行经济渗透。同时还不断加强与美欧的经济交流。

③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经济实力增长,推行“多边自主外交”。当时,面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石油和美元危机的冲击,美国战略收缩及调整亚洲政策,日本田中内阁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走“多边自主外交”路线。具体内容是:以日美同盟为基轴;借助中国,抗衡苏联,1972年9月,中日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1978年8月签订了《中日友好和平条约》;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联系,如制定了“新中东政策”,多方开展对中东、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的经贸联系与合作。

④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开始“政治大国外交”。1981年5月,铃木首相访美,关于“第三次远航”的谈话是个标志,紧接着1982年中曾根内阁公开举起“要做政治大国”的旗帜。此后,历届政府都把“政治大国”当作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为此,日本作了一系列的努力: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科技立国”代替原来的“贸易立国”;增强日元的国际货币职能;扩充军费,由“专守防卫”,转向“攻势防卫”;坚持“西方一员”的基本立场,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稳定、发展中日关系,继续与苏联对抗,同时不放弃对话。

⑤冷战结束后开始全力推进“积极进取”外交,加快向政治大国迈进,“政治大国外交”有新发展。主要表现在:提出以美日欧三极为主导形成世界新秩序;利用日美政治军事同盟与国际维和行动这两个框架实现军事大国化,加强军事力量,日本军队装备是亚洲最先进的,而军事开支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在法律上制定国际和平合作法,积极突破向海外派兵的禁区,并且还与美国签订《防卫合作指针》,把“日本有事”改为“日本周边有事”,为日本今后介入地区争端埋下伏笔;积极开展联合国外交,为争取跻身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做准备;调整和改善与中国、俄罗斯的关系,在发展中日关系的同时,防范中国的倾向在加强,日俄关系有所突破,双方达成暂时搁置北方领土问题,加强经济合作的协议,但进展缓慢。日本实现政治大国目标,既有许多有利因素,又有许多不利因素,根本问题在于它实行什么样的政策,能否正确处理大国关系,能否正确对待世界人民维护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愿望,能否正确对待曾经发动过侵略战争的历史。
5#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16:35 | 只看该作者
战后初期法德和解的原因及影响?


(1)欧洲一些政治家从两次世界大战皆祸起欧洲而且欧洲列强由此沦为2、3流国家的教训出发,认为西欧必须抛弃历史宿怨,实行联合,达到互相依存的地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欧洲地区的和平,振兴西欧国家的经济,加强其在世界的地位。

(2)处于地缘的原因和历史的宿怨,法国对德国的戒备和恐惧之心比其他欧洲大国敏感的多。它唯恐德国东山再起,重新称霸欧洲,同时又想利用德国资源,恢复和发展本国经济。

(3)处于对苏联和共产主义的共同恐惧,且美国也想利用西欧联合武装联盟德国来增强对苏联的防御力量,德国也想乘机和解解除枷锁,恢复大国地位。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战后初期法德慢慢走向和解。

(4)法德和解,促使西欧国家走向联合。欧洲钢铁联营、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延续,终于使西欧成为以法德为主体的“以一个声音说话”的世界一极。但同时也考虑到法德和解,使重新武装德国成为可能。重新武装后的德国加入北约诞生了一个以美国为盟主,以联邦德国为支柱的西方军事集团。这一事件加剧了东西方的对立,催生了与之对立的华约,对国际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的法英德关系及对国家关系的影响?

答:(1)战后的欧洲各国面对美苏两超的控制和威胁,认为唯有联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做到独立自强。5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西欧走向联合,而法英德关系就是围绕这一事件而展开。

(2)历史的教训使法国认识到德国是长期仇敌,同时也是欧洲地区最主要的威胁。为使德国不再与法敌对,最好的办法则是在经济上同它联合起来,控制德国的工业不再向战争方向发展。而且法的合作还能使法国在欧洲处于“领导者”的角色。西德的想法则是政治上作为战败国,要改变处境,最好的办法是同法国联合,取得法国在政治上的谅解;从经济利益着眼,走联合的道路也对它最为有利。于是法国提出“舒曼计划”,1951年4月,两国又同其他国家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后来发展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而英国对煤钢联营的态度则犹豫不决,既不参加也不反对。

(3)但在欧洲的联合过程中英法德的想法则是各有动机的。丘吉尔想利用“三环外交”的第三环即联合起来的欧洲,由英国充当盟主,戴高乐则毫不示弱:联合起来的欧洲,法充当领导当仁不让,而阿登纳则一心指望通过联合的欧洲恢复德国的平等地位逐步壮大自己,以求最终实现德国的统一。

(4)在筹建欧洲煤钢联营的同时,美又策划武装联邦德国,这自然得到法国的强烈反对,但德国认为对其“结束盟国与德国之间的战争状态”有利。法觉得武装德国对其极为不利,但又无法抗拒美国的压力,只好提出一个折衷方案——普利文计划,提议组成“欧洲军”。由于受到美国的压力普利文计划作了不少修改,又使法国忧虑重重最后终于被国民会议否决。而美国的目的就是通过重建德国来加强对西欧的安全保证,防止德国再度落入军国主义控制或者倒向苏联。最终使德国得到重新武装并成为北约的主导力量,西德加入北约促使另一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从此,西欧进入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状态。

(5)英国虽然极力支持西欧联合运动认为它可利用这一组织作为其反苏堡垒及处理与美国关系的后盾,保持其世界大国地位,但又认为英国若成为其一员则与其世界大国地位不相称。英国看出舒曼计划所具有的超国家性质以及对欧洲一体化的深刻政治意义,认为它与自己非一体化的主张格格不入,再加上它认为加入舒曼计划无助于英国经济利益,会影响英国与美国、英联邦的关系的考虑,故英国表示了坚决拒绝参加的态度。


欧洲一体化的起源及影响?


答:(1)西欧一体化是战后西欧国家的一种联合形式,是为了通过经济、政治、防务和外交等方面的合作来建立超国家的共同体。

(2)原因分析:西欧原来就是资本主义的发达地区,各国的经济基础和水平相近,资本主义的统一市场使各国间早有密切的经济联系。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各国联合起来,共享资源和市场互通有无而在地缘上各国的疆界相连,客观条件具备建立经济区域一体化。

战后西欧面对美苏两超的控制和威胁,迫切要求得到自身的独立和发展,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做到真正的独立自强。因此,走联合之路成为各国共同的愿望和需要。

促使西欧首先由法国提出然后得到联邦德国的积极响应。历史的教训使法国认识到德国是长期仇敌,同时也是欧洲地区最主要的威胁。为使德国不再与法敌对,最好的办法则是在经济上同它联合起来,控制德国的工业不再向战争方向发展。而且法的合作还能使法国在欧洲处于“领导者”的角色。西德的想法则是政治上作为战败国,要改变处境,最好的办法是同法国联合,取得法国在政治上的谅解;从经济利益着眼,走联合的道路也对它最为有利。但在欧洲的联合过程中英法德的想法则是各有动机的。西欧联合运动初期得到英国的有力推动,因为丘吉尔想利用“三环外交”的第三环即联合起来的欧洲,由英国充当盟主,作为其反苏及处理与美关系的盾牌,以利于保持其日趋衰弱的世界大国地位。戴高乐则毫不示弱:联合起来的欧洲,法充当领导当仁不让,而阿登纳则一心指望通过联合的欧洲恢复德国的平等地位逐步壮大自己,以求最终实现德国的统一。而美国则极力主张并大力促进欧洲联合,因为这样便利于它把西欧作为一支力量同苏联对抗,也更有利于它控制西欧特别是遏制德国的军事法西斯再起的“双重遏制”。

(4)欧洲一体化包括经济一体化、防务一体化和外交一体化。苏满计划和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促进了联营各国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法德和解,加深了他们的经济和政治联系,为欧洲经济共同体乃至政治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评述欧洲一体化

答:(1)1951年4月,法、德、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并与1952年正式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正式生效宣告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2)欧共体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A、建立关税同盟。1957年《罗马条约》规定经济共同体的目标是建立关税同盟和实现农业一体化。1961年底,成员国间贸易限额全部取消,1968年完全取消对内关税和对外统一关税建立了关税同盟,促进成员国之间贸易的迅速扩大,并保护各成员国的利益。

B、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即在共同体内部实行对农产品的保证价格,对农业生产者提供鼓励出口的各种补贴,并保证收购过剩农产品。这些政策大大促进了共同体农业的发展。

C、建立共同体的货币体系。1978年12月,建立欧洲体系,并创建立了欧洲货币单位ECU和欧洲货币基金。1986年底,又决定逐步取消内部的外汇管制,实行资本自由流动。

D、建立科技共同体。1985年“尤里卡计划”,促进了一体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

E、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1987年生效的《罗马条约》修正协议《单一欧洲法令》,宗旨是建设欧共体统一大市场。它使共同体内的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实现自由流动的“四大自由”成为可能。

F、欧共体成员的扩大。

(3)欧洲的政治、防务一体化。

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道路是为了实现自立自强,不再受超级大国的控制和欺负,并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他们搞欧洲共同体,最终目标不仅是要建立经济集团更要建立由强大经济实力作后盾的政治及权;甚至是一个政治实体。经济一体化必然导致走向政治一体化,而经济一体化又需要政治一体化的措施予以保证。共同市场建成后共同体国家不仅提出了建立经济货币联盟的计划,而且迫切希望加快政治联合的步伐。

外交协调:1973年,“哥本哈根报告”,促使了“欧洲政治合作”制度的建立。此后,欧共体9国又提出应力争在国际事务中“用同一个声音说话”,以体现“欧洲原则”。

1973年10月爆发的中东战争和石油危机,促使“用同一个声音说话”首先在中东得以体现。其次是对苏东推行“防务+缓和”的政策,基本上维持了欧洲的安宁,增强了欧洲独立自主一体化,并对东欧和苏联的和平演变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防务联合:70年代末,美苏在欧洲地区的新一轮核对抗,西欧成了他们对抗的“核人质”。使西欧国家深切地感到,没有自身的防务能力,独立自主就是一句空话。为此,法国率先采取主动行动,得到联德的积极支持,两国决定加强军事合作,推动西
欧防务联合。

西欧防务联合的主要进展有:

A 法德在防务领域的合作明显加强。1988年1月成立“防务理事会”,“法德混合旅”。

B 在法德携手推动下,西欧联盟得到恢复和改造。它逐步取消了对德国的歧视条款,成为西欧国家专门讨论防务问题的论坛。

C 军工合作有了长足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是西欧防务联合自战后以来进展最快的时期。但总的来看,还处于较低的起步阶段,远未达到实施共同防务的程度。西欧国家争取的现实目标是通过他们之间各种形式的防务合作,加强北约作之中的“欧洲支柱”。
6#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16:44 | 只看该作者
克什米尔争端起源
  印度与巴基斯坦本来同属一个国家。1947年英国结束对南亚地区的殖民统治,公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根据这一方案,克什米尔可以自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当时,克什米尔的穆斯林要求加入巴基斯坦,而统治克什米尔的印度教王公则主张加入印度,印巴争端由此而起。经过联合国的调解,双方在1949年初实现停火,7月在卡拉奇签署协议,划定了停火线。印度控制克什米尔3/5的地区和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克什米尔2/5的地区和1/4的人口。
  但印巴双方都视整个克什米尔是自己的领土。在54年的漫漫岁月里,克什米尔的归属争端一直是在南亚地区建立持久和平与稳定的绊脚石,也是印巴3次大规模战争的导火索,是印巴不和的主要原因。巴方当局希望,根据联合国决议,由克什米尔当地民众投票决定其归属。但印度拒绝了这一提议,宣称克什米尔是印度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尽管双方努力为会谈营造气氛,但在印控和巴控克什米尔边界停火线地区的枪声仍给会谈蒙上了阴影。

13、联合国: 二战后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而建立的国际组织。成立经过: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个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继续对德、日、意等轴心国协同作战。“联合国”一词,是在1941年12月起草宣言过程中,由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的。美国认为,只有建立一个以几大国组成的国际安全机构为核心的单一的普遍性国际组织,才能维持战后世界秩序和国际和平。1943年10月30日,中、苏、美、英四国在莫斯科发表《普遍安全宣言》,提出有必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1944年8~10月,苏、英、美三国代表和中、英、美三国代表先后在华盛顿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谈,讨论和拟订组织联合国的建议。1945年 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波兰因故未参加)的282名代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6月26日,51国代表签署《联合国宪章》(波兰事后补签)。宪章规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定实质性问题时采取“大国一致”规则,即中、法、苏、英、美 5个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同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51个宪章签字国为创始会员国。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但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直到1971年10月才得到恢复。宗旨和原则:《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促成社会进步和在更大自由中的更好的生活水平。联合国遵循下述原则:“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应该忠实履行它们依宪章规定所承担的义务”、“各会员国应该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它们的国际争端”、“各会员国对联合国依照宪章采取的一切行动应给予一切援助”、“宪章任何规定均未授权联合国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项”。机构及其作用:主要机构有 6个:①大会:联合国主要的审议机构,由全体会员国组成。宪章规定,大会有权讨论宪章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托管、法律等问题,并向会员国或安全理事会提出建议。②安全理事会:负有维护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的机构。在联合国各机构中,只有安理会有权作出根据宪章规定各会员国必须执行的决定。安理会由中、法、苏、英、美 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在实质性问题上拥有“否决权”。③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在大会权力之下负责协调联合国和各专门机构的工作,研究国际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事项,并就这些问题向大会、各会员国和专门机构提出建议。④托管理事会:负责监督托管领土的管理,以促进托管领土的自治或向独立方向逐渐发展。⑤国际法院: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构。⑥秘书处:任务是为联合国其他机构服务,并执行这些机构制定的计划和政策。秘书处的首脑是秘书长,由大会根据安理会的推荐任命。联合国其他机构有: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同联合国建立关系的机构有: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万国邮政联盟,国际电信联盟,世界气象组织,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等。这些机构在促进世界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的发展和保护妇女儿童、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总部: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欧洲办事处设在瑞士日内瓦。大会、安全理事会和其他机构的会议,通常都在总部举行。

14、杜鲁门主义:杜鲁门接任总统以后,美国正处在扩张势头上。杜鲁门政府采取了对苏“强硬”政策,大造苏联“扩张”的舆论,制造国际紧张气氛,并制订了以欧洲为重点的遏制战略。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咨文,以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引子,提出了美国政府内部酝酿已久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他宣告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必须而且能够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以确保美国的安全和繁荣。杜鲁门这番关于外交政策基本原则的讲话很快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成为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公开破裂、美国发动对苏“冷战”的重要标志。

15、富尔敦演说: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市发表的题为《和平砥柱》的著名反共演说,提出“铁幕一词”。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富尔敦演说公开而明确地发出了冷战的信号,表明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把苏联看成是最大的威胁,表明美苏对抗的局势已不可避免。

16、马歇尔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通过联合国救济总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给英国的特殊贷款,向西欧提供了90亿美元的援助。但到了1947年春,欧洲各主要国家的经济仍未能走出恶性循环,加上1946—1947年冬普遍的特大自然灾害。人民极度困苦,罢工频繁,社会动荡。美国害怕强大的法国、意大利共产党会在这种情况下得势;同时,欧洲国家的巨额赤字使它们无力购买美国货物。于是美国感到自己的利益已经同西欧的复兴联系在一起了。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了一篇著名演说,提出欧洲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已极为恶化,急需帮助,如无实质性的外援,任其发展,必然引起社会动乱。这种情况对美国经济必将带来严重后果。因此,美国就应该尽其可能帮助欧洲恢复正常和健康的经济。同杜鲁门的讲话不同的是,马歇尔在讲话中有意不强调反共,只是含沙射影地说:“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在马歇尔的演说中强调的有以下三点:(1)其宗旨不是反对任何国家,而是反对贫困、饥饿和混乱,促使欧洲出现一种政治和社会条件,以使“自由体制”得以继续存在。(2)欧洲的复兴是欧洲人的事,倡议和计划必须来自欧洲,然后美国再根据需要给予帮助;(3)美援不能零散地分配给个别国家,而是要求至少一部分欧洲国家,联合提出一个总的计划,作为美国考虑援助的基础。在此之后,经过几个月的酝酿,到1948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经济合作法”,第一年拨款40亿美元援助欧洲,到1952年这项计划结束时,美国共援助欧洲130多亿美元。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计划。它的作用是:a.对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输血•的作用;b. 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

17、北约:西方主要国家组成的军事集团。1949年4月4日,英美等12国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组织,8月24日,该组织正式成立。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研制统一战线和行动计划,并就重大问题交换意见协调立场。组织机构有:北大西洋理事会、防务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及其常设小组和五个地区性军事计划小组等等,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北约的建立是美国有了向西欧扩张和遏制苏联的工具,标志着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形成。

18、第四点计划:为了在世界各地削弱和排挤英法殖民势力、抵制共产主义的影响和阻遏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以达到全面控制亚非拉的目的,1947年,杜鲁门提出了援助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实质是加强对外经济扩张,揭制共产主义,控制不发达国家的受援国,是战后美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一个步骤。

19、三环外交: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在英国保守党年会上提出的英国战后外交的总构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走向衰落。前首相丘吉尔极力想恢复大英帝国的昔日荣耀,于1948年10月9日在保守党年会上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3个大环一旦连结一起,就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向他挑战。而英国恰恰居于三环的交接点,起着重要作用。丘吉尔的战略构想是,以第一环英联邦和英帝国作为力量基础。利用第二环英美特殊关系,借重美国的力量重建世界大国地位,进而利用第三环联合起来的欧洲谋取西欧的领导权,并利用西欧的力量来对抗苏联。“三环外交”思想称为战后英国外交的指导方针,对维护战后初期英国的大国地位起到一定得作用,但它并未能防止英国地位的下降。
7#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16:56 | 只看该作者
20、“ 遏制 ”理论:1946 年 2 月 22 日,美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一份八千字电报,后来又发表了一篇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的文章,从而提出了一整套 “ 遏制 ” 苏联的理论和政策。 主要内容:一,苏联行为动机的根源。 “ 根源在于俄国人那种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 ” 。 二,苏联行为的理论根源。凯南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苏联维持国内 “ 独裁制度 ” 和同外部资本主义世界进行斗争的理论依据。 三,苏联的政策目标。是从一切方面致力于提高苏维埃国家的实力和威信,力求分裂和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和影响。 四,美国的对苏政策。 “ 遏制俄国扩张倾向的政策 ” 。 五,遏制苏联的目标。遏制苏联势力范围的扩大,并竭力促使其内部发生变化。  乔治。凯南遏制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对苏战略和政策的确立和执行产生了直接的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成为自杜鲁门起美国历届政府的一项基本对外政策。

21、哈尔斯坦主义 :联邦德国 50-60 年代推行的一项外交政策。 1955 年 9 月联邦德国与苏联达成建交协议。为了避免其他国家仿效同时与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保持外交关系,联邦德国政府提出一项外交原则,即联邦德国在国际法上单独代表整个德国,拒不承认民主德国,不同与民主德国建交的任何国家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苏联作为主要战胜国之一,对德国的统一负有责任,因此这一原则不适用于苏联。这一政策时 1955 年 12 月在波恩召开的联邦德国驻外十届会议上,由外交国务秘书哈尔斯坦确认的,故名。 1957 年,联邦德国据此原则与南斯拉夫断交, 1963 年又与古巴断交。  60 年代中期以后,联邦德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不再坚持这一原则。 1969 年勃兰特总理宣布推行新东方政策,彻底取代了哈尔斯坦主义。

22、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一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1944 年 7 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一个有美、英、苏、中、法等 44 个国家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实力,迫使与会各国接受了美国提出的方案,通过了 “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 。协定确认美国政府规定的 35 美元等于 1 盎司黄金的官价,其它货币定出各自的法定的含金量,以此确定与美元的汇率,并可用美元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这一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就叫布雷顿森林体系。 60 年代后期起,美元信用动摇,其它国家纷纷将 “ 过剩美元 ” 向美国兑换黄金。 1971 年,美国被迫公开宣布美元贬值并停止兑换黄金。 1973 年美元再次贬值,于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不再承担维持美元汇率的义务。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的垮台,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也反映了美国国际经济地位的下降。

23、第一次柏林危机: 二战后初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际危机。根据二战期间苏、美、英、法四国的协议,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柏林。柏林位于苏占区,东柏林为苏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占领。美英为了进一步分裂德国, 1948 年 6 月 18 日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 “ B ” 记马克。苏联针锋相对, 6 月 22 日在东柏林发行 “ D ” 记马克,并作为整个柏林的流通货币。西方于 23 日下令将 “ B ” 记马克引入柏林西区。国际局势顿时紧张,爆发了 “ 柏林危机 ” 6 月 30 日,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西方国家对西柏林实行空中运输供应,封锁失去实际意义。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于 1949 年 5 月达成妥协。 5 月 12 日封锁结束, “ 柏林危机 ” 渐趋缓和。 柏林局势虽然进展,但双方都没有下决心走向冲突,经过谈判双方在解决了“柏林危机”但是,大柏林的分裂却成为现实。

24、第二次柏林危机:围绕西柏林地位问题苏美之间发生的第二次冲突事件。 1949 年 9-10 月,东西德分别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柏林驻有英法军,在政治经济上与联邦德国关系密切。西方国家利用西柏林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断地对民主德国和东欧国家进行渗透。西柏林成为东西冷战的 “ 前哨城 ” 。 1958 年末,赫鲁晓夫提出要巴西柏林变成非军事化的 “ 自由城市 ” ,限定西方三国在 6 个月内撤军。艾森豪威尔毫不退让,形势一度紧张,出现新的 “ 柏林危机 ” 。 1959 年 3 月,赫鲁晓夫决定收回 6 个月内解决西柏林问题的期限,危机暂告平息。

25、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 “ 经互会 ” 。是二战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合作,对付帝国主义遏制政策的一个经济组织。 1949 年 1 月在莫斯科成立。成员国最初为苏、罗、保、匈、波、捷 6 国。后来阿尔巴尼亚和民主德国也加入。 1962 年 6 月,经互会修改了章程,非欧洲国家也可以加入。蒙古、古巴、越南先后加入。经互会的主要任务是交流经济管理经验,互相提供经济和技术援助。但由于苏联对经互会的控制和其他经济政治原因,经互会内部矛盾不断增加。随着 80 年代末苏联、东欧的剧变, 1991 年 6 月 28 日,成员国在布达佩斯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签署解散议定书,至此,在法律上宣布经互会解体。

26、《旧金山对日和约》:1951 年9月8日美、英、法等国与日本签订的片面和约。因和约在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签订,故名。在和约上签字的国家只有美、英、法等48国。和约除前言外,包括和平、领土、安全、政治及经济条款、要求及财产、争议之解决、最后条款等。1952 年 4 月28日生效。主要内容有:日本与各盟国之间的战争状态自条约生效时起即告终止 ;各盟国承认日本是一个主权国家,日本对领土与领海拥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和要求;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 ;日本有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 , “ 可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同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 。同一天美日两国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中国政府于1951年9月18日和1952年5月5日两次发表声明,拒绝承认这个片面和约

27、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日本和美国签订的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9月8日签署。条约规定美国有权在日本国内及其周围驻扎陆海空军,根据日本政府的请求美军可以镇压日本发生的暴动和骚乱。1952年2月28日,日美两国根据《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又在东京签订了《日美行政协定》。详细规定了驻日美军的地位及特权,如日本向美军提供基地和设施,承认美国使用、管理和保卫这些基地及设施的权利;美国军人及其家属犯罪,日本无审判权;日本每年向美国支付1.55亿美元的防卫经费等。1952年4月28日《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和《日美行政协定》同时生效。1960年1月19日,被《新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所代替。与旧条约相比,增加了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合作,以及在日本行政管辖下的领域内日美任何一方受到攻击时将采取共同行动,行使武力时两国事前协商等内容;删除了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

28、艾森豪威尔主义: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对中东的政策纲领。美国为填补英国、法国因侵略埃及战争失败撤出中东,从而造成这一战略要地形成的“力量真空”,于1957 年1月5日由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向国会提出了由杜勒斯所拟定的关于对中东政策的特别咨文。其主要内容是:对中东国家实行“经济合作”和军事援助计划;授权总统在他认为必要时使用武力来“保护”任何请求军事援助的国家,以维护它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防止“共产主义侵略”;两年内额外拨款4亿美元,向中东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并可随时使用美国武装部队。以后,这个中东政策纲领也被用于中东以外地区。

29、毛泽东建国前夕提出的三大方针 :毛泽东在 1949 年春、夏之间,先后提出了 “ 另起炉灶 ” 、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和 “ 一边倒 ” 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 “ 另起炉灶 ” 就是说,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把他们当作普通侨民对待,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就是说,帝国主义总是想保留一些在中国的特权。对于帝国主义同中国建交的问题, “ 我们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 ” 。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中国要在同他们建立外交关系以前把屋子打扫一下。 “ 一边倒 ” 就是说,当时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对立的局面下,新中国将倒向社会主义一边。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新中国完全依赖于苏联的。 (意义) 这三大方针有效地防止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和武装干涉,回答了新中国建立之初如何制定自己的外交方针,如何对待帝国主义国家和如何对待社会主义国家等问题,为新中国外交关系规定了方向与原则,为迎接 50 年代第一次建交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30、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思想: 1974 年 2 月,毛泽东在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谈话时第一次提出该思想, 4 月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上详细阐述了这一战略思想。 主要内容: 美苏是第一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 这个战略思想同以前提出的 “ 中间地带 ” 观点在具体的敌我友组成的某些内容上虽然不同,但是所使用和根据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一致的。三个世界的划分,为当时的国际统一战线提供了战略依据。它从中国是第三世界观点出发,我们必然加强同第三世界团结,争取第二世界,联合反对第一世界的控制,在反对第一世界霸权的时候,要集中力量反对更加危险的苏联的扩张。

31、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不但是联合国的创始国,而且是 5 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尽管如此,新中国成立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外长致电联合国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应该取消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的一切权力,并派张闻天为出席联合国的首席代表,在联合国内还有苏联等国提出应该由新中国的代表代替蒋介石集团代表在联合国的席位,但由于美国政府操纵联合国的表决机器,直到 1971 年 10 月 25 日,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才得到正式恢复。 美国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大的合法席位的策略,可以分为 5 个阶段:①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前,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中国为所谓 “ 侵略国 ” ,以阻止中国恢复合法席位;②从 1954 到 1960 年,则以 “ 时机不宜 ” 为理由,阻止将此列为议程。③从 1961 年起,又以所谓 “ 重要问题 ” 需要三分之二的多数始可通过为借口。④ 1970 年起,提出了所谓 “ 双重代表提案 ” ⑤在 1971 年美日两国提出 “ 两个中国 ” 都具有联合国会员资格,但安理会席位属于北京的主张,但遭到了失败。中国以乔冠华为首的代表团于 1971 年 11 月 25 日正式出席了联合国全体会议。

32、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来中国访问。 2 月 28 日中美双方签订了《联合公报》。双方声明:①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 ②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 ③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 —— 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④任何一方不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和谅解。 台湾问题:中国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反对 “ 两个中国 ” 。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3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论渊源) ①列宁的 “ 和平共处 ” 理论②斯大林关于 “ 三大矛盾 ” 学说③近代中国思想家所追求的 “ 平等 ” 。 ( 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 1 、新中国建立后,外交政策的过渡性,有两个转变:①中国共产党由革命政党向执政党的转变②中共领导人由革命运动领导人向国家领导人的转变。 2 、中国国内的经济建设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 3 、中国领导人对中国外交的重新思考和调整。表现在: ①重新调整对两大阵营理论的认识。②对国家外交政策认识的深化,把国家作为外交的对象。 (提出的过程) 1953 年 12 月 31 日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中第一次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作为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得到印度的赞同,并写入 1954 年 4 月 29 日签订的《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中。同年 6 月 28 日和 29 日,在中印和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都确认了五项原则(把 “ 平等互惠 ” 改为 “ 平等互利 ” )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准则。 1955 年 4 月在印尼召开的万隆会议(把 “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 改为 “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 ),通过的和平相处十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 (意义) 1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阶段性界碑,是由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对外关系转变的关键性步骤。 2 、从中国外交的发展全局来看,在当时对中国突破西方遏制,扩大对外交往产生重大的积极作用;从后来的发展来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中国外交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政策,对中国外交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34、77国集团:77国集团 (Group of 77 -- G77) 是发展中国家在维护自己经济权益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虽然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在经济上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独立,依然受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影响。1963年第18届联合国大会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时,73个亚、非、拉国家和南斯拉夫、新西兰共同提出一个联合宣言,形成“75国集团”。后来肯尼亚、韩国、越南加入,新西兰宣布退出。1964年6月15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尖锐分歧。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联合起来,再次发表了《77国联合宣言》,要求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并以此组成一个集团参加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谈判,因而该集团被称为77国集团。虽然后来成员国逐渐增加,但集团名称仍保持不变。它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工业发展组织中的活动非常活跃。每届联大和贸发会议举行之前该集团通常举行部长级会议,协调立场,研究对策,部长级会议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该组织成立多年来,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组织中共同利益的代表。它在促进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为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以及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主持的谈判中达成了一系列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国际公约和协定。

35、多米诺骨牌理论:1954年4月艾森豪威尔提出所谓「多米诺骨牌理论」,声称如果印度支那陷入共产党统治,东南亚其它地区将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很快陷落。他警告说,这种局势对西方来说,后果不堪想象。鉴于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考虑,艾森豪威尔在1954年法国撤离印度支那后,开始大幅度援助及扶持1954年建立的吴庭艳政府直接插手越南内战,以至于后来美国越陷越深直至不能自拔的越南战争。

36、古巴导弹危机:1959年古巴人民推翻独裁统治建立共和国,古巴成为美国在拉美地区的最大障碍。赫鲁晓夫乘机控制古巴,且图把它作为与美进行交易的筹码。1962年8月29日,美国侦察飞机发现苏在古巴建有导弹发射场。美国表示严重不满,但苏联不称根。随后美国开始对古巴进行封锁,美军进入戒备状态,核大战一触即发。最后在美国的强烈姿态下,赫鲁晓夫不得不退却,从古巴撤出导弹。评价:赫鲁晓夫的冒险是为了改变美苏力量的对比,使德国问题向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古巴导弹危机标志着苏联已经走上了在全球范围内同美国争霸的战略。

37、“布拉格之春: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合国涌起改革的热潮,史称“布拉格之春”。改革的目标要摆脱苏联一手操纵的华沙条约和经互会的控制,走出斯大林僵化制度的误区,从捷克的国情出发,建设捷克型社会主义。苏共认为这是20年前南斯拉夫事件的重演,“威胁了社会主主义大家庭的利益”与之置于死地。1968年8月]20日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捷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改革被武力镇压,“布拉格之春”夭折。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不仅是违反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一切原则,而且是“无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造成社会主义阵营最终解散的隐患。
8#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17:06 | 只看该作者
38、戴维英会谈:赫鲁晓夫上台后力求美苏合作共同筑在世界。1957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他在戴维营举行会谈,但艾森豪威尔在柏林问题和涉及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问题上寸步不让,在戴维营期间,艾森豪威尔环希望何鲁晓夫对中国施加压力,赫不但对中国施加压力环试图制造两个中国,当然遭到反对。戴维营会谈标志着美国开始承认苏联的大国地位。

39、PKO法案: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日本以向美国提供130亿美元“资助”的代价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自卫队走出国门的梦想。这是二战结束后日本首次向国外派兵。打着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旗号,1992年日本通过《协助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法案》,即PKO法案。为消除其他国家对日本的怀疑和为自卫队出国提供法律保障,日本在制定PKO法时还提出了所谓的PKO5原则。这些原则对自卫队在参加维和行动时的武器使用、行动内容等做出了规定。

40、不结盟运动: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针对当时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使夹在其中的广大中、小国家深受其害的情况,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倡议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25个国家出席了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文化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呼吁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不结盟运动不设总部,无常设机构,也无成文的章程。它定期召开首脑会议、外长会议、协调局外长会议及纽约协调局会议等。首脑会议为最重要的会议。从1961年到2003年,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先后举行了13次首脑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涉及国际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的宣言或行动纲领,为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不结盟运动各种会议均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   不结盟运动现有115个成员国(2004年5月19日,塞浦路斯退出不结盟运动),都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并于1992年9月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

41、“三和政策“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他是赫鲁晓夫初期苏联外交政策的总方针。借助“三和政策”苏联向西方国家展开一个声势浩大的“和平运动”,迫使西方国家承认了苏联在东欧的利益和大国地位但是赫鲁晓夫企图把美苏之间的“和平共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总路线,要求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服从于苏联的国家利益,这就引起其他国家的反感。“三和路线”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分裂的思想渊源。

42、朝鲜战争:冷战中唯一的一次热战,朝鲜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独立和统一的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国鸭绿江,抗美援朝开始。中朝人民并肩作战,连续进行5次战役,使战线稳定在38度线附近,迫使美国与1951年7月接受停战谈判。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在朝鲜战争中美帝国主义遭受到可耻的失败,但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朝鲜战争的胜利,为新生的共和国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但中国是以牺牲解放台湾的机会和推迟国内建设的代价来取得的。

43、 巴以问题:主权之争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地,迦南人在这里繁衍生息,迄今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而犹太人原属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闪族的一个部落,居住在今天的伊拉克巴士拉地区。公元前18世纪,他们在部族领袖亚伯拉罕的带领下,沿着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商路开始迁徙,辗转于叙利亚地区,最后扎根于当时已有较高文明水平的迦南地,同当地的土著人和睦相处。经过几个世纪的休养生息,犹太人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并于公元前11世纪建立了以色列国。公元70年,古罗马大军占领耶路撒冷,摧毁犹太教圣殿。公元135年,犹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由此开始了持续1800多年的漂泊生涯。看来,无论是迦南人(即现在的巴勒斯坦人),还是犹太人,都是生长在同一块土地--巴勒斯坦地区的兄弟。然而,就是这样的兄弟历史却成为了他们以后冲突的根本原因:巴勒斯坦人宣称自己是古迦南人的后裔,几千年来他们一直在此生息繁衍,自然是巴勒斯坦这块地的主人;而犹太人则主张他们才是巴勒斯坦的真正主人,他们的祖先曾在这里生活了2000年,并建立过强盛的王国。

犹太复国主义:从被逐出故土那天起,犹太人就没有忘记过重返故园。19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大规模反犹太主义浪潮,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也由此相应兴起。针对当时欧洲到处可以听到的\"犹太人滚出去\"的口号,1896年,匈牙利犹太律师赫茨尔继俄籍犹太医生平斯克尔出版了《自我解放》一书后又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想。他这样写道:\"我现在要以最简单的形式提出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要\'出去\'吗?到哪里去呢?\"\"应该把地球的某一部分的主权授予我们,其面积足以满足一个民族的正常需要;其余的事情将由我们自己来做。\"赫茨尔的著作在犹太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这个民族家园究竟建在何处,犹太人内部也有过分歧。他们设想过在南非和阿根廷,还认真考虑过乌干达,并为之进行过投票。直到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上,才将其最终定在犹太人心目中的文化根--巴勒斯坦。

  《贝尔福宣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被英军占领,战后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写信给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查尔德,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此信后被称为《贝尔福宣言》。犹太人据此开始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但是,此举遭到巴勒斯坦当地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以暴动和罢工的方式向英国施加压力,要求限制犹太人移民。这场动乱一直持续了3年之久。面对阿拉伯国家的反抗,1939年5月,尽管英国政府马上改变初衷,主动向阿拉伯各国示好,提出了所谓的《巴勒斯坦白皮书》,限制犹太人的进入。然而,《巴勒斯坦白皮书》公布之时,恰是欧洲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苦苦寻求安身立命的绿洲之日。在纳粹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全世界1/3的犹太人被杀害,遇难者总数达600万,欧洲犹太人所剩无几。加之战后很多国家还是不能接受犹太人,就连素以移民国家著称的美国都不愿敞开大门。犹太人别无所去,此时,惟一张开臂膀欢迎他们的,就是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于是,犹太人纷纷奔向巴勒斯坦。以色列立国犹太人纷纷奔移巴勒斯坦,而阿拉伯人则坚决反对,两方都不能得罪,英国自觉力不从心,于是将这个烫手山芋移交给联合国。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强。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国的领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犹太国则不然,犹太人虽仅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大部分又位处沿海地带,土地肥沃。 1948年5月14日下午,身高1.6米的\"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独立宣言》,以色列建国;然而,遗憾的是,联合国决议中提到的阿拉伯国家却因为阿拉伯人国家的普遍抵制决议并没有同时成立。中东战争:1948年5月15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这次战争史称\"巴勒斯坦战争\"。由于参战的阿拉伯各国彼此之间心存疑忌、内部不和,使得只有游击队实力的以色列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以色列宣布停火后,趁机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78%,超过\"分治决议\"规定面积5700多平方公里;而巴勒斯坦也因此被分为三部分:约旦河西岸归约旦管辖;加沙地带归埃及管辖。近百万巴勒斯坦人从此成为难民。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在英、法唆使下入侵埃及领土西奈半岛。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全部撤出埃及领土。第三次中东战争:即六·五战争。又称\"六天战争\"。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袭击。战争于6月11日结束。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耶路撒冷城的约旦管区、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达6.57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使近50万阿拉伯人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第四次中东战争:即十月战争。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在巴勒斯坦和其它阿拉伯国家的支援下,向以色列发起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战争。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入侵黎巴嫩,在6天之内占领了黎巴嫩1/4的领土,攻陷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大部分基地。难民死结: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特别是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背井离乡,沦为难民。联合国现已确认,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全球有350万巴勒斯坦难民有权要求以色列对他们在中东战争中损失的财产和生意作出赔偿,并允许他们回国。目前,部分巴勒斯坦难民已加入当地国籍或移居欧美。另有约110万难民仍居住在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等地的难民营中。此外,还有约250万巴勒斯坦人也被确认为具有难民身份。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随着移民人口的增加,以色列不断修建新的犹太移民定居点。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军占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等阿拉伯土地。以政府虽未正式吞并这些土地、但犹太移民却在当地建造了大量定居点。但以色列认为他们对目前生活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的大多数以色列人的定居点拥有主权,以方有权根据定居点人口的自然增长进行扩建。近几年来,以色列在它所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色列已经建立200个定居点,犹太移民达1.4万人。以色列的移民政策是谋求通过改变其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从约旦河直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国。巴勒斯坦方面认为,被占领土上的犹太人定居点是非法建立的,应全部取消。多年来,阿拉伯国家要求以色列遵照联合国242号决议和338号决议,在被占领土上停止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撤出1967年其占领的领土,以\"土地换和平\"。但目前巴方不得不同意维持现状,并由以军维持其安全。

戈兰高地: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几乎所有的中东国家都在闹水荒,正如佩雷斯说的那样:\"中东地区水比石油更重要。\"在中东和平进程的历次重大谈判中,水资源总是有关各方激烈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戈兰高地之所以长期成为叙以谈判的焦点,与其丰富的水资源不无关系。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很快意识到水及其源头对于其生死存亡的作用,并数度为此而发动战争。在1967年的阿以战争中,以色列军队占领了约旦河水资源的大部分,并在1978年和1982年对黎巴嫩开战,企图掌握利塔尼河的控制权。目前,以色列近40%的水来自约旦河西岸。经过几次中东战争后,阿拉伯国家失去的不仅是土地,还有与生命息息相关的水资源。围绕着水资源问题,阿以进行着殊死的斗争。巴勒斯坦在西岸被占领土开采水的行动遭到禁止,这使巴勒斯坦人更加感觉到收复失地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在被占领土上,以巴双方的用水极不平衡。在希伯伦的5000名犹太定居者,一天可以得到1.7万立方米的供水,而生活在这个城市的40万巴勒斯坦人,每天总共只能得到7000立方米的水。

 圣城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位于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中部,全城由旧城(东城)和新城(西城)两部分组成。旧城多宗教古迹,是巴勒斯坦人主要居住区。新城是在19世纪后逐渐建设起来的,主要是犹太人的居住区。耶路撒冷是一座具有5000年历史的城市。历史上,不同的民族,包括犹太人、亚述人、罗马人和阿拉伯人等都在此繁衍生息,于是成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耶路撒冷问题是指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联大在通过第181号决议时,就考虑到耶路撒冷问题的复杂性,因此将耶路撒冷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194 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耶路撒冷被分为以色列辖区(西耶路撒冷)和阿拉伯即约旦辖区(东耶路撒冷)。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由麦加夜行到此登霄的地方,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地,据《古兰经》记载,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曾踩着亲真寺里面的石头登天接受真主启示后返回人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的地方。对于犹太人来说,早在公元前10世纪,他们的祖先大卫王就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以色列王国\",因而耶城无论如何都应归他们所有。1950年,以色列就自行宣布耶城为其首都。在1967年的\"六·五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大片阿拉伯领土,并于1980年7月宣布合并后的耶路撒冷为其永久的首都。
9#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17:16 | 只看该作者
国际关系理论部分

安全困境
  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环境中,民族国家或地区间相互不信任,相互惧怕,安全成为首要目标。为获得安全,各国竭力增加军费,力图获得军事上的优势,改善自身的安全状况,但由于军备竞赛是互动的,无止境的,一国的军事优势很快被其他国家同样的扩军势力所打破,因此,绝对的安全是不可能得到的,各国陷入了一种无法解决的困境之中。

国际准则
  是各个国际行为主体在实施其对外行为,处理其对外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它或者是由国家间,国际组织内或其他国际行为主体间的规章,协议,宣言等形式明确表示出来,或者以各行为主体的普遍共识或在实践中自觉贯彻的形式而存在。
  国际准则也可说是指各类行为主体有形或无形的普遍共识,认可和自觉遵循的规章和原则。有形表现为协议,宣言,声明和条约;无形表现为默契,主要来源于习惯,多属道德规范。国际准则属于长期适用和被普遍承认的原则,既是行为主体间权利和义务关系以及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为主体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它与国际法原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国际合作
  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基于相互利益的一致或部分一致,而在一定的国际领域或双边关系中所进行的协调,联合行动乃至结盟或一体化。它一般都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是互利的,即合作的各方均确认,采取某中形式的合作或联合有助于维护各自的利益,从而结合在一起。但也存在非自愿性合作的情况,即一方强迫另一方采取某种合作形式,这种合作往往是不平等的,是非互利的。国际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涉及几乎所有的国际关系领域。普遍存在于所有国际关系行为主体乃至非行为主体的国际政治经济实体之间的关系中,是自国家间关系出现后就一直存在的一种国际相互作用形式,并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深化。它也是人类社会关系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新现实主义
70年代以后,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取代了行为主义在西方国际关系领域的统治地位。1979年,华尔兹发表的《国际政治理论》是新现实主义出现的标志。新现实主义不同意行为主义关于价值中立的观点,但与传统的现实主义也有区别。华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中写道:“在建立一门国际政治理论时,新现实主义保留了现实政治的主要内容。然而新现实主义理论对于手段和目的、原因与结果的考察是不同的。”新现实主义对传统现实主义做了两点修正:对于权力的认知。传统现实主义如摩根索认为,“理性的”政治家应当追求权力和权力的最大化,因而权力被视为目的本身。新现实主义则认为,“权力是一种可能有用的手段,明智的政治家总是力图拥有适度的权力。在重要关头,国家最终关心的并不是权力,而是安全”。关于因果关系的转换。传统现实主义通常认为因果关系是单向的,倾向于主要从处于相互作用中的个人和国家那里寻找原因,从个人和国家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中寻找原因。新现实主义则重新考虑了相互作用的单位与国际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强调:“国际政治的规律并不是单向地从相互作用的单位到其所产生的后果,而是双向地进行的。必须承认,某些国际后果存在于相互作用的单位层次上。但是,既然假定的原因的变化与人们观察得到的结果的变化并不总是一致的,我们就必须承认,还有某些原因存在于不同的层次上。存在于单位层次上的原因是与存在于结构层次上的原因相互作用的,因此仅仅从单位层次上去进行解释,肯定会误入歧途。因此,既要注意单位层次,又要注意结构层次,这样才能全面把握国际体系内的变化和延续。”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在对国际体系及其结构的分析方面。“结构现实主义所展示的是一幅国际政治的系统性画面,依据构成单位的排列方式对其进行阐释。国家作为一个统一的、以生存作为最低目标的行为主体,从理论构架的角度被视为国际体系的构成单位。国际体系的基本结构特征是无政府状态,即不存在合法的集中控制力量,结构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国际体系的变化,是由各单位实力对比的变化所造成的。更简单他讲,是由大国数量的变化而造成的。未来的结果的变动范围是依照假定的单位动机以及单位在其中活动的体系的结构而定的。”新现实主义还从国际体系的结构特点对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现象做了解释。华尔兹写到:“国家间的竞争和冲突直接来源于无政府状态下国际生活的两个彼此相联的现实,这就是:在一种无政府秩序下,国家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安全,而对国家的现实威胁或可能的威胁随处可见。每时每刻都注视着这种威胁,集中各种手段以应付这种威胁已成为国际生活的基本方式。由于相互关系总是处于紧张状态,因而行为者总是相互猜疑,并且经常彼此敌视,尽管就其本性而言,它们并不愿意相互猜疑和敌对。就个别而言,国家可能只是以此来全力保障自己的安全。且不论每个国家是否具有侵略性,从整体上讲,它们的行为本身却导致了军备竞赛和联盟体制。这种不安定状态由于与之相似的“安全困境”而更加恶化了。在“安全困境”中,一国为保障安全而采取的措施,意味着降低了其他国家的安全感。在无政府状态下,一方聊以自慰的源泉则成了另一方为之忧虑的根源。因此,一个国家即使是为了防御的目的而积聚战争工具,也会被其他国家视为需要做出反应的威胁析在。而这种反应又使前者确信,它是有理由为自己的安全担忧伪,与此类似,一个出于防御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联盟要加强内部成员间的团结一致,扩大自立的力量,必然会无意中危及到敌对的同盟,招致对方采取反措施。”换言之,国际体系的结构导致了国家间冲突和战争的一再爆发。新现实主义结束了行为主义的价值中立的假说,在继承传统现实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国际体系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在西方国际关系学史上至今影响不衰。

行为主义
20世纪50-60年代,现实主义的理论遭到了科学行为主义的激烈攻击。行为主义指责现实主义的传统研究方法即历史的、法律的和制度的方法,主张用行为科学如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理论和方法研究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他们注重实证研究,力图将国际关系系统化、一般化和定量化;他们还主张价值中立。具体在国际关系理论上,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如多依奇、卡普兰和辛格等提出了沟通理论、国际体系模型理论和计量国际政治学。在1968年出版的《国际关系分析》一书中,多依奇提出了行为主义的3个研究途径:即一体化、相互依存和博奕论,统称为沟通理论。多氏批评现实主义强调势力均衡的片面,认为一体化和集体安全更重要,应强调沟通和结盟;国家不是国际社会的唯一行为者;各国相互依存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政治学不应再以国家为中心,要注重国家间的相互关系。但是,科学行为主义由于过分注重方法,而忽视了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实质,因此在70年代就开始走向衰落。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他们对于人性和自然状态的看法影响了西方现实主义流派的许多代学者。1948年,美国学者摩根索发表了《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一书,标志着现实主义学派的成熟。在书中,摩氏总结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辩论,提出了对于实际的人性和实际的历史进程的看法,系统地阐明了政治现实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推向了新的阶段。什么叫现实主义?摩根索提出了著名的6项原则:1、政治与整个社会相同,是受来源于人性的客观规律的支配的。为了改良社会,首先必须理解社会赖以存在的规律。2、帮助政治现实主义在国际政治原野上找出一条道路的主要路标是把利益确认为权力的这一观念。这个观念把试图理解国际政治的理由,同需要去理解的事实联系起来。这个观念把政治定为独创行动的领域,予以理解并同诸如经济等其他领域区别开来。3、现实主义认为它的最重要的概念—把利益确认为权力—是一个客观范畴,是普遍有效的;但也并不是说这个概念的含义是永远不变的。利益的确是政治的精髓,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影响。4、政治现实主义了解政治行动的道德意义。他也了解道德标准与成功的政治行动的要求这两者间必不可免地会发生矛盾。它不愿掩盖和抹杀这种矛盾,以至把政治和道德问题搅在一起。5、政治现实主义认为某个特定国家的道德抱负同天下服膺的普遍道德规范不能相提并论。我们应当把所有国家视为追求各自按把利益确认为权力的政治实体。6、政治现实主义者并非不知在政治领域,除政治标准外,还有其他思想标准。但作为政治现实主义者,他们只能使其他标准服从政治标准。政治现实主义反对理想主义的道德主义和法律主义观念,主张赤裸裸地追求国家权力和国家利益,这些适应了50年代美国在全球称霸和与苏联进行冷战地需要。但是,它强调国家是国际政治的唯一行为体,主张完全理性以及在研究方法上的传统特性,引起了行为主义的批评。

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又称法理主义或规范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是对格劳秀斯和康德等理想主义外事哲学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的代表人物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1889年,威氏发表了《国家论》,提出应当使国家和世界民主化,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实现道德理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他制定了十四点和平计划,诸如公开外交、集体安全、国际法律、民族自决等等,被称为“威尔逊主义。”在威氏的倡导下,西方国家在1919年成立了国际联盟。后来法、美等国又在1929年签定了“非战公约。”理想主义的理论前提是道义和法律,其基本主张是实现欧洲政治上的民族自决是消除战争的主要条件。秘密外交是导致敌对结盟和冲突的根源,而公开的协议则是避免战争的途径。摒弃传统的均势体系,代之以集体安全体系。建立普遍的安全机构—国际联盟。诉诸公众舆论,因为公众舆论是维持世界秩序的强大武器。理想主义的实质是在帝国主义时代用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因此它的破灭是必然的。1919年成立的国际联盟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30年代起,理想主义的主张开始受到人们的批评。
10#
 楼主| bbcc 发表于 06-2-10 11:17:42 | 只看该作者
摩根索的“权力政治论”
  摩根索的国际关系理论实质是权力政治论。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等人的思想,认为:
1、人性是自私的。摩氏讲,“当今世界从理性的观点来看虽有弊病,但它却是人性中固有的力量所造成的结果。如要改良世界,就必须顺应这些力量;而不是与之对抗。从内在性讲,当今世界是一个包含着各种相互对立的利益,各种利益又彼此冲突的世界,道德准则从来不能完全实现:不同的利益永远只能暂时妥协,彼此的冲突永远只能勉强解决,所以,道德准则只能近于实现。”
2、这种自私本性和生存意志在政治上表现为“权力意志”在国际关系中则表现为国家权力的“权力意志“国际政治一如其他一切政治,也是一种权力斗争。不管国际政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权力总是眼前的目的。”摩氏认为,权力不仅仅指暴力,而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施加影响和控制的能力。在国际政治中,权力就是一国在国际舞台上控制他国影响国际事件的能力。对权力要做4种区分:权力与影响力、权力与武力、可运用的与不可运用的权力、合法的与非法的权力。国家权力说到底就是国家的实力。至于权力的构成,他认为主要包括地理、自然资源、工业能力、军备状况、人口、民族特征、国民士气、外交素质和政府质量等等要素。
3、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各主权国家的利益和权力不可调和。因为国际政治处于“自然状态”即无政府状态,各国可以采取一切手段去获取更大的权力和追求各自的国家利益。“只要世界在政治上还是由国家构成的,那么国际政治中实际上最后的语言就只能是国家利益。”但是,国家利益是由国家权力来界定的,一国实力的大小决定了该国所能追求的国家利益的多少。国家利益是构成国家生命攸关的需求的高度概括。摩氏区分了6种国家利益和3种国际利益6种国家利益是:首要利益,如生存和安全;次要利益,如保护本国侨民和驻外使馆人员安全;永久利益,如较长期的利益;可变利益,如一国因党派政治而对国家利益的不同选择;普遍利益,如涉及广泛区域和许多国家的经济贸易利益;特殊利益,如受特定时空条件影响的利益等。种国际利益是:认同利益,如两国或两国以上国家的共同利益;互补利益,如两国之经贸上的互补关系而形成的利益。冲突利益,既非共同,又不能互补的利益。据此,他还把国家利益划分为核心的利益和相对永恒不变的利益,如国家的生存和安全利益;以及可以环境而改变的利益,如次要利益、特殊利益等。
  摩根索的权力政治论,适应了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需要,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遏制政策,还是均势战略,都有摩根索强权政治的影子。


地缘政治理论
地缘政治理论是国际政治中的最古老的理论之一,属于现实主义学派。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著作《历史》中曾谈到地理与政治的关系。中国古代军事战略家孙子在其兵法13篇中首篇就把地理因素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五道之一。孟子也曾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春秋战国时期苏秦、张仪、范睢等人提出的“合纵”、“连横”和“远交近攻”等主张,也可视为中国古代的地缘战略方案。三国时期,诸葛亮提出的“三分天下”的主张则是对当时国际地缘战略格局的精辟构想。那么,什么是地缘政治学呢?地缘政治学是现代地理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地缘政治或地缘政治学的概念最初是由瑞典政治学家契伦提出来的《科学的政治学》(1901年)。1914年,契伦还对地缘政治学下了一个定义,即地缘政治学是把国家作为一个空间的地理有机体或现象即陆地、领土、地域,加以研究的科学,或者最为特别的是作为一种政府的理论。美国学者格拉斯勒认为,地缘政治学通常被视为在全球空间现象的背景下对国家的研究,它试图理解国家权力的基础及其国家之间互动的本质。英国政治地理学家帕克则主张,地缘政治是“从空间的或地理中心论的观点对国际局势背景进行研究,整体的认识。”现代西方地缘政治学主要分为3个派别,即海权派、陆权派和空权派,其中陆权派的影响最大。海权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海军将领马汉。他在其著作《海上霸权对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和《海上霸权对法兰西革命和帝国的影响》等著作中,通过对大英帝国发迹史的研究,认为,制海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谁控制了海洋,就能掌握世界的财富,从而统治全世界。马汉的海权论,具体包括6个方面海洋强国与大陆强国的对抗是世界历史的一条主线。俄罗斯由于占据了欧亚大陆的中心位置,它倾向于向东西两翼海洋方向扩张,因此海洋国家如美、英、日等要联合起来从东西两翼进行围堵,控制欧亚大陆边缘地带,同时防止俄罗斯南下印度洋实行中间突破。成为海上霸主的6个条件。马汉以英国为例,强调一个国家要成为海上强权必须具备6个条件:地理位置、天然良港、领土面积、人口数量、劳动者素质和政府体制等。海上力量应是一个统一体系的思想。马汉认为,海上力量包括商船队、海运、海军和基地体系。只有拥有强大商船队和发达的海运,才能为海军奠定坚实的基础。控制海洋和海上交通线是国家海洋政策和海军战略的主要目标。海洋是人类主要的交通方式,控制海洋就能确保本国的海洋通道,并能随时切断敌国的海上通道。与敌国海军舰队决战是夺取制海权的主要方法。要控制海洋,确保制海权,就必须在海战中把歼灭敌国舰队作为首要战略任务,而把威胁破坏敌国海上交通线作为第二位的战略任务。确保制海权必须采用有效的海军战略。他认为海军战略的4要素是:集中和达成集中的方法;中心线或中心位置;由中心位置所表现出的内线运动;海上交通对于后勤供应与胜利的关系。他说:“集中的方法是海军战略的人门”;“威力的方程式是力量加位置”,占据中心位置便于实施内线机动和先敌展开于有利海域;海上交通线是海上作战舰艇的生命线,对海战胜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陆权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拉采尔、麦金德、豪斯浩费和斯皮克曼等。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说。拉采尔(19041868年毕业于海德堡大学,学习动物学、地质学和比较解剖学。1870年从军,在普法战争中两度负伤,1872年曾作为流动记者访问意大利,年访问墨西哥和美国,1875年返回德国,辞去报纸职务,担任慕尼黑技工专科学校的地理讲师,1880年升为教授,1886年受聘莱比锡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人类地理学》(1882)、《政治地理学》(1897)等。在1897年出版的《政治地理学》一书中,拉采尔首次对政治地理学作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国家有机体”说,被人誉为“政治地理学之父”。他的“国家有机体”说主要包括如下的内容:1、国家是一个空间的有机体。拉采尔把达尔文进化论中的有机体概念引入对国家的研究,认为国家是指以人类集团为基础所区划的一块地域组成的、领土与人民紧密相连结的生活体。这个生活体是人民和土地的统一,具有生长、扩张和衰亡的生命周期,但归根结底是一个空间性的有机体,“国家是属于土地的有机体”,“国家就是一群人和一群土地”的有机体。 2.就像生物进化过程中存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现象一样,国家生活中也充满了竞争。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然要扩展其领土,“所谓生存竞争即是争夺空间的竞争。”国家的衰落就是由于对空间观念淡薄所致。“一个国家必然和一些简单的有机体一样地生长或老死,而不可能停滞不前,当一个国家向别国侵占领土时,就是他内部生长力的反映,强大的国家为了生存必须要要有生长的空间。”“地理的扩张,更加如此的是政治扩张,是运动中物体的所有特性,交替地前进扩张和倒退收缩。这种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国家而征服空间。”3.国家生长遵循7个法则:A.国家面积的大小随其文化而增长;B.国家的增长也是人口增长的另一明证,但其必须出现在国家增长之前;C.较小单位合并成的集合体发生在国家增长之前,与此同时,人与土地的关系日益紧密;D.边界是国家的边缘器官,是国家实力的显示器;E.国家在增长过程中往往把最富有政治价值的土地包括进来;F.国家空间增长的刺激首先来自外部;G.领土转换的趋势,随着国家转换而得到发展和增长。
麦金德的“心脏地带”说。麦金德(1861一1947年)1861年2月生于林肯郡的盖恩斯巴勒,1880年入牛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和近代史,1899年担任牛津大学地理系主任,1903年担任伦敦经济学院院长。他还是英国国会议员,英国枢密院顾问兼帝国经济委员会主席(1926),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一度被选为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副主席。主要论文及著作有:《历史的地理枢纽》(1904)、《民主的理想与现实》(1919)等。麦金德认为,世界历史是海上霸权与陆上霸权的不断对抗的历史,但陆权比海权重要。因为随着铁路、公路等陆地交通的发展,陆权将越来越占有优势。麦金德将欧亚大陆和非洲合称为“世界岛”,其中东欧到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被称为枢纽区或心脏地带。在心脏地带以外,是巨大的内新月形地带,包括德国、奥地利、土耳其、印度和中国;再向外是外新月形地带,包括英国、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日本。1919年在《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中,他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控制心脏地带的著名公式:“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豪斯浩费的“生存空间说”。豪斯浩费受到了拉采尔和麦金德的影响,提出了“生存空间”理论。他认为,地缘政治学的任务就是为国家有机体争取生存空间提供科学的基础。因为空间决定人类的历史,生存空间是指足以供养一国人口的土地面积和自然资源。伟大的民族必须突破狭小的空间,它“必须冲破过去年代中由于被压制和被支解而形成的生存空间限制。如果整个地区不为最优秀的民族开放,那么这是注定要发生的事情,”因此扩张是具有取得“生存空间”资格的国家的天然权利。国家的疆界也是可以变动的,一个国家可以而且应该争取在自己的周围建立一个居民稀少的缓冲地带,以便与其他强国相隔离。未来世界将由4个泛地区组成:即美国为中心的泛美地区;日本为中心的泛亚地区;苏联为中心的泛俄地区和德国为中心的泛德地区,其中德国居于世界的支配地位。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在《和平的地理学》(1944)一书中,斯皮克曼认为,麦金德过分夸大了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在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实际上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更为重要。世界的空间位置以气候带、海陆分布,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内陆、岛屿和边缘。在海洋强国与陆地强国的较量中,最受重视的是处于边缘位置的国家。他指出:“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处在大陆心脏地带和边缘海之间,必须被看成是一个中间区域,在海上势力和陆上势力冲突中,起着一个广大缓冲地带的作用。它面对两个方面,必须起海陆两面的作用。”斯氏还以米勒投影世界地图说明美国面临的处境和应采取的战略。他说:“美国在地理上是被欧亚大陆以及非洲和澳洲包围着的。从面积上讲,欧亚和澳非之间地区加起来比新世界大一倍半;从人口上讲,要多十倍;从能的生产量上来说,大约相等。在我们东面的西欧,就人口密度和机械能两方面来说,是一个实力中心。在我们西面有另外一个庞大的实力中心,它的势力大半由人口密度来表现。”因此,美国“在和平时期就一定要经常注意不让任何国家或几个联盟国家以优势的力量出现在旧世界这两个区域的任何地方,以免我们的安全受到威胁。因此,显而易见,欧亚大陆各国之间的内部实力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政策方向。”根据这些分析,斯皮克曼对麦金德的著名三段论公式进行了修改,提出“谁支配着边缘地带,谁就控制欧亚大陆;谁支配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的命运。”空权派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军事学家杜黑。早在1909年,杜黑将军就提出:“天空即将成为战场。现在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了制海权的重要性,但不久的将来,制空权的获得将是更为重要的,飞机在未来的战争中将起主宰作用。”1921年,杜黑发表了《制空权》一书,该书对各国空军建设和战略革命起了巨大影响。主要思想有:航空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活动领域—空中领域,结果就必然形成一个新的战场。飞机的使用,引起了战争样式的革命,夺取制空权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夺得制空权就是胜利;在空中被击败就是战败,并接受敌人愿意强加的任何条件。”空军应集中使用,平时高度戒备,作战时应强调进攻。“航空兵的特性就是长于进攻。”实行“打击城市”的大规模轰炸战略,攻击敌方的交通要道、供给和生产中心及居民中心,“粉碎敌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抵抗。”在军事资源分配上向空军倾斜,建立强大的独立的空军。“独立空军的含义定为,组成能够夺得制空权的空中力量的所有航空兵器的整体,”“只有具有足够力量的独立空军才能确保国防。”大力发展民用航空事业,作为空军的后备力量。时代发展到今天,制天权比制空权具有了更大的意义。“航空”与“航天”,一字之差,其领域却大不相同。航天领域直接进入了太空。正如我国著名战略学家潘石英指出:“一般认为,120公里以内作为实用大气层,是航空器活动的空域;300公里的近地轨道,是目前人类航天活动最为频繁的空域;再向外延伸,其高度大约达到30000多公里的空域,被称为地球同步轨道或远地轨道,人类的航夫活动已进入这个领域;最后,在30一40万公里的距离上构成的地球一月球空间,是人类迄今所能到达的最远空域。航天技术又称空间技术或宇航技术,作为由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地面测控技术构成的高技术群,它是一个国家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体现和标志。航天技术在经济领域和军事领域都能广泛应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地缘政治理论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影响。尽管在纳粹时期,它曾经堕落为法西斯侵略扩张政策的工具,但空间与政治的交互作用是永远也无法忽视的,而且这常常成为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或战略的基本考虑之一。


均势理论

均势理论也是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极为古老的理论之一。它最早源于古希腊城邦国家、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实践。均势的含义很广,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指特定的权力分配的状态,如两种或两种以上力量势均力敌的情势;二是指一种国际体系,如1648-1789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815-1914年的维也纳体系等;三是指一种外交政策,如英国的均势外交传统。从历史上看,均势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马基雅维利、黎塞留、塔列朗、梅特涅、卡斯尔累、帕姆斯顿、俾斯麦、摩根索、基辛格等。当然,这些人对均势的理念看法不完全相同。正如基辛格提出:“梅特涅的体系是从18世纪把宇宙看作一个大钟表结构的观念中得到启发的。钟表的部件相互错综 合,干扰了一个部件就会打乱其他部件的均衡。俾斯麦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在他看来,均衡不是和谐和机械的平衡,而是不断消长的力量的平衡。与他相适应的哲学是适者生存观念。俾斯麦标志着政治概念从理性主义到经验主义的变化。”均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情况下,均势是维护国际安全的最可靠的手段。摩根索讲:“力量均衡及旨在维持均衡的政策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主权国家的社会里的基本稳定因素。”均势体系的首要目标是稳定,而不是和平,均势不能消除战争,但均势的破坏肯定会导致战争甚至世界大战,和平是稳定的副产品。在均势体系下,存在着几个势均力敌的强国,这些国家按其政策,可区分为维持现状的国家或帝国主义国家。维持均势的主要手段有分而治之、补偿政策、军备、联盟与反联盟。对均势操纵国而言,为了维持对自己有利的均势,在必要时应与敌人的敌人结成同盟,因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二战以后,由于核武器的出现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传统的均势体系发生了变化,如战后形成了美苏在核恐怖下的两极均势。后来中、美、苏大三角的形成则是对力量均衡的巧妙运用,它抵御了前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维护了世界的稳定与和平。均势理论在历史上屡建奇功。依据均势理论创建的维也纳体系曾经维系了欧洲国家近百年的和平。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发生转换,美国一家独大,同时又存在多个地区性强国,世界力量对比出现了严重失衡。在这种新的格局下,均势理论对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以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将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5 00:18 , Processed in 0.12510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