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传播方向论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迷! 发表于 05-5-16 17:5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欢迎大家把自己觉得好的论文传上来 同时谢绝没内容的回复</P>
沙发
 楼主| 迷! 发表于 05-5-16 17:52:00 | 只看该作者
2004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





刚刚过去的2004年,虽然没有像2003年那样发生较多的涉及新闻传播的重大事件,但是社会变迁依然对我国传媒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要求新闻业界不断改革创新,要求新闻传播学界作出理论解释。这里谈到的话题也许不能完全概括这一年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全景,但是值得读者关注。






一、两个新闻从业人员的调查报告发人深省






2004年发表了不少有关新闻传播的各类抽样调查报告,见多了,就有可能被忽略掉什么,但是有两个报告让人难以忘怀。






中国最大的商业网站新浪网进行的《媒体从业人员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了2003年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生活状况,尽管网上调查(单项最多的有效问卷1717)难以代表整体,但是调查的结果还是不能不让人震惊。被调查的新闻从业人员中43%没有任何劳动合同,没有工资,没有工作证,没有记者证,没有社会保障。他们中享受病假的仅占10%,享受产假的仅占7%。分析文章指出,当前很多媒体的老总并非不知道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而不签订这些,一年可以为媒介集团节省几千万元。传媒无偿而大量地使用新闻实习生,使用不签合同、薪金低廉的临时工,也造成记者的越发年轻化。2003年8月湖北电视台集体清退临时记者200多人,理由竟然是“避免交通事故”。文章引证说:“媒体的临时工往往是一个媒体最前线的员工,他们干的是最危险、最有挑战性的工作,但是他们享受的却是最不能接受的现实:稿费打折,生活无保障,人身不安全。”文章认为,记者的生存困境和激烈的竞争,造成新闻报道煽情、片面、忽略、夸张、造假。这也是新闻难有深度的原因,因为很难想象没有丰厚生活阅历和广博知识的实习生能够写出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东西。[1]






也许与上面谈到的情形有关联,另一个《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调查报告》(在全国55家传媒回收问卷1061),报告了2003年传媒人对有偿新闻的看法。对于记者拉广告,16.8%同意,56.5%态度暧昧,这两部分占整体的近四分之三;对于为自己的栏目或节目拉赞助,26%同意,54.1%态度暧昧,这两部分占整体的五分之四强;对于主动淡化不利于重要广告客户的新闻,12.1%同意,54.2%态度暧昧,这两部分占整体的三分之二;对于接受被采访方用餐,21.5%同意,62.8%态度暧昧,这两部分占整体的六分之五强;对于接受被采访方免费旅游,10.7%同意,55.1%态度暧昧,这两部分占整体的近三分之二;对于接受被采访方现金馈赠,6.3%同意,40.5%态度暧昧,这两部分占整体的近半数;对于记者为企业公关,9.9%同意,42.8%态度暧昧,这两部分超过整体的一半。[2]






与1997年在全国、2002年在上海的同类调查对比,情况差不多,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六年!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和对于基本职业规范的遵循状况,仍然十分低下,没有前进一步。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开始显露。记者生活状况的无保障,可能是原因之一,但不会是惟一的原因。关注我国新闻职业意识和职业规范,可能将成为以后的一个重要话题。






二、“民生新闻”遭遇学理剖析






两三年前,电视新闻“南京零距离”受到学界关注,被称为 “民生新闻”。描述这种现象的文章,大多交口称赞。2004年的研究文章开始转向对这类电视新闻的学理分析,公关性质的赞扬被批判意识所替代。






有两位作者指出,这种新闻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形象。但是,当下的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新闻样式,它是在市场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精英和白领意识形态、百姓和平民意识形态等多重复合的掩护下,推行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的电视策略,旨在提升党的形象及合法性。另一位作者认为,虽然它反映了普通人的生存状态,记录了凡人的生活,具有人文因素,带有平民文化特征,但从总体看,这是经过合成加工的文化“产品”,属于媒介制造而不是平民创造,在现代传媒的精致包装下失去了原生态。传媒在力图贴近平民的同时,实质上正在脱离平民,靠近一个面目模糊的“大众”(mass),与其说它反映了平民生活,不如说它给大众生活提供了谈资和消费的新选择。[3]






第四位作者运用叙事学原理,梳理了关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类电视新闻的文化语境,指出四点:1,它鲜明地突出了讲述对象,暗示讲述者与被讲述者的一致,巧妙地规避了问题的关键――谁讲述、怎样讲述;2,它构成了一部由小人物写成的历史,但这部历史被镶嵌到更大的以成功人士为核心的历史叙述中,因而无助于老百姓真实生活的表达;3,它提供了老百姓“观看”自己的空间,生活中的种种不平、屈辱和压迫,在“表现”的过程中,往往被赋予有意义的、可理解的甚至乐观向上的形式,让人自觉地以此种意义理解生活;4,它努力隐去摄像机的存在,营造真实的现场感,这是电视运用各种技术和艺术手段制造的“超级真实”,注释和改写着溢出轨道之外的真实,催生出一种真实的幻觉,似乎所有的表演者都在自由地言说,其实不然。[4]






鉴于广播电视“研究”中有太多的关于节目的公关性质的顺心文章,这种对广电节目的批判意识是很可贵的。







www.freekaoyan.com欢迎来到免费考研网
板凳
 楼主| 迷! 发表于 05-5-16 17:53:00 | 只看该作者
三、讨论:记者还是一种受尊敬的职业吗?





2004年关于记者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的文章显著增多,涉及新闻真实、有偿新闻、冷血心态、制造事实、媒介审判、自我公关等等。在这些众多的文章中,上海《新闻晚报》内部一场讨论的文章,因随后发表在刊物上而引起反响。它们一发表,就被中国人民大学作为新闻传播学博士生中期综合考试的考题之一,用来考察学生的职业道德认识。






该报记者李宁源采访回来后写了一篇文章《一名新记者的困惑》,叙说他采访在阿富汗被恐怖分子打死的某民工家属时遇到的事情。该民工的家里人为不让88岁的老太太因获悉儿子的噩耗而发生意外,拒绝记者采访,记者退出后,村主任陪着当地领导和一群记者浩浩荡荡来到该家,硬是冲进家门,领导在老太太哭天喊地的悲痛中完成了“亲切慰问”,随行记者抓拍到了具有震撼力的悲痛镜头。李为此发出疑问:职业与道德面前,我们记者应当如何选择?






该报副主编胡廷楣告诉这位新记者:“你看到了那些为了完成任务而向一个88岁高龄的老人残酷地‘挖新闻’的场面。你表达了你的困惑。那正是你心中的良知还没有泯灭,请你保护这样的感觉,那是一个真正好记者的必须。” [5] 最近几年,记者编辑对所报道的有关人的生命、人的尊严的事实表现出漠然和冷血的事例越来越多,2003年从非人性角度报道人乳宴、2004年从非人性角度报道胎盘宴,2004年电视台在报道俄罗斯别斯兰事件的同时,进行死了多少人的“有奖竟猜”等等,都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这些新闻业界的现象和当年发表的调查都表明,我们的记者在竞争中,丧失基本的职业精神,缺乏职业规范的约束问题已经十分严重。2004年新闻学界发表的文章,无形中集中于各种违规的新闻行为,因为它已经成为传媒健康发展的瓶颈。






四、“媒介审判”的是是非非






所谓“媒介审判”,是指传媒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件涉案人做出定性、定罪、定量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以煽情的语言激起公众对当事人憎恨或同情,诸多传媒联手单向度地宣传,有意无意地压制相反意见。新闻学界对此的看法通常是:媒介审判是媒体角色的越位或错位,这种情形往往与新闻炒作有关,形成的舆论氛围会影响司法公正地进行审判。[6]这年周泽的长篇论文,从舆论是“正义之秤”的角度谈到“媒介审判”。他认为,司法是否公正,理应接受民众的评判,舆论评判作为民众对司法审判活动的评价,乃是对司法公正的检验,是一种正常而合理的现象,而非对法庭独立审判的干预或僭越。所谓“媒介审判”,可能是完全公正的评价,即使评价不准确,也不致于影响审判,因为司法公正的决定性因素是法官而不是媒体。目前司法实践中受到媒体不当报道的误导,主要是传媒通过影响法官的上级领导而间接形成的,司法不独立才是主要原因。司法审判是制度性评价,而媒体报道和公众舆论是自发性评议,两者的运行规则不同。司法审判中存在的问题只能从司法权力的配置和运行中来得到解决,把责任归咎于“媒体审判”,试图通过抑制舆论和媒体报道的方式来得到司法公正,是徒劳的实践和有害的想法。[7]






而另一篇徐迅写的文章,则根据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惯例,提出了媒体报道司法的十大自律规则:1,案件判决前不做定罪、定性报道;2,对当事人正当行使权利的言行不做倾向性的评论;3,对案件涉及的未成年人、妇女、老人和残疾人等的权益予以特别关切;4,不宜详细报道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案情;5,不对法庭审判活动暗访;6,不做诉讼一方的代言人;7,评论一般在判决后进行;8,判决前发表质疑和批评限于违反诉讼程序的行为;9,批评性评论应避免针对法官个人的品行学识;10,不在自己的媒体上发表自己涉诉的报道和评论。[8]






如何在司法审判过程中,媒体既要遵守法律法规,同时尽最大可能保障舆论的自由流通,这个形式上的悖论得以提出,反映了微观新闻法研究在这年提升了一步,在学术上是有意义的。






五、“新闻线人”终获新闻传播学界的关注






“新闻线人”出现于1993年,这个不大的问题现在有批量的讨论文章,说明它已经成为媒体业务与经营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不予以重视和规范了。






有的文章把新闻线人视为一种职业,由于国家政务公开,人们对知情权和发言权的要求日高,人们才会把自己看到、听到的新闻线索提供给媒体,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线人队伍的不断扩大,媒体采纳他们的信息日益增多,传媒生态正在悄然嬗变。另一篇文章认为,新闻线人带来了观念的冲击,因为这种现象突破了新闻信源无偿的传统,突破了新闻制作流程由传媒包办的传统,也是对传媒社会监测功能的进一步强化。与此相关联的,是对于线人线索真实性的辨别、报料涉及个人隐私的保护、线人安全的保护、对线人私利的抑止、线人缺乏新闻价值素养、线索内容庸俗,以及形成信息源管理制度和对线人的职业培养等等的问题。[9]






六、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公司的模式分析






在2004年众多关于媒介经济的文章中,尽管内容有所变化,但是熟悉的论证模式和概念太多,难以引起注意。而周鸿铎标题为“中国第一个媒介产业化集团”的文章,由于产生疑问而引人阅读。我国第一个报业集团不是广州日报集团吗?第一个广电集团也比所说的这个集团早得多。2004年5月,经牡丹江市政府批准,牡丹江广播电视集团以资本运营的方式兼并牡丹江报业集团,更名为“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公司”。就广电业与报业重组而言,它也不是第一家。但是,规模化地运用市场机制实施产业内部的兼并,它是首创。因而,关于这个集团的分析值得关注。






周分析了这个集团若干产业化的特征。例如,该集团董事长和其他领导成员不再享受公务员待遇,实行全员聘任制,没有行政级别意识,比贡献,比业绩。该市市委和市政府尊重集团根据市场做出的决策,例如,实现跨区域合作,协调组织东北广播网、兼并牡丹江报业集团等,都是由集团自己做出的决策。集团的前身牡丹江广播电视集团亦是产业化集团,实行“政产分开”。其领导体制是“三会管理”,即董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党委会是市委的派出机构,在大政方针、政治导向、干部等方面行使监督职能;监事会是国资委的派出机构,行使对国有资产运营和财务的监督职能。该集团的频道经营者拥有节目的设置权、用人权、分配权。他们组建产业集团的方式是:项目合作、内部资源整合、巩固和壮大核心实体、行业兼并、跨区域联合等等。作者认为,“我国是一个大国,是一个拥有多种媒介实体的国家,不可能用一种经营模式强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一定要强调独立性,充分体现本土化的特色”。[10]







www.freekaoyan.com欢迎来到免费考研网
地板
 楼主| 迷! 发表于 05-5-16 17:55:00 | 只看该作者
七、传播渠道霸权终结后的两个制高点





就在几年前,广电频道和报刊刊号还属于稀缺资源,只要有了传播渠道,社会效果、经济回报就都有了。现在应如何看待变化了形势?喻国明及时分析情况,提出一个新观点:渠道霸权时代已经终结。渠道变成稀缺资源是行政配置的结果,而市场的手永远比行政的手在配置资源方面显得有效、公平。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渠道资源几乎可以无限制地增多,渠道过剩了。不论是“媒体联动”还是“集中轰炸”,在众多频道存在的情况下,每个渠道的平均影响力已经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于是,两个新的传媒竞争的制高点开始显现,一个是上游产业的内容、原创能力;一个是对下一轮资源和产业的控制、服务和延伸能力。






就内容而言,在外部资源社会共享程度很高的条件下,新闻很难抢到独家,事实报道的准确、客观、迅速、全面、平衡等等,就会成为一种常规,不再是竞争的要点,竞争主要集中在对信息的加宽、加值方面,独家的选择、制作、组合和视角,独家的价值判断显得更为重要,文化选择的多样性、深刻性考验着竞争中的传媒。就销售终端的掌控能力而言,要精确把握终端客户,延伸服务产品在市场上的服务链条。例如跨媒体形态的合作,从传统媒体间的合作扩展到各种“亚媒体”;跨行业的多元化发展,进入所有依赖广告程度高的行业。这些行业的产品或服务差异有限,它在人们心目中的高低、好坏是通过品牌塑造的,品牌需要传播,传媒进入这样的行业,有天然的自身优势。[11]






喻的这些观点具有前瞻性,尽管在一些发展较慢的地区,这种情形可能感觉不到,但是在传媒发达、竞争激烈的地区,看清形势,理论上认识竞争方向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谁能够及时抢占这两个制高点,谁就会在未来传媒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八、报业集团管理改革中的十大悖论






自从报业集团出现,关于报业集团的文章多得让人有点烦,现在急需的是梳理问题或观点,让人清晰地看到问题所在。以这个要求为标准,邵培仁、陈兵的文章值得一读。






他们开列了报业集团管理改革中存在的十个悖论:1,报业的性质是公益事业还是文化产业?2,组建集团是市场行为还是行政意志?3,本质上是报业集团还是“翻牌公司”?4,报业的规模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5,报业集团是先做大还是先做强?6,经营结构决定于个体理性还是群体理性?7,组织结构是层峰制还是扁平制?8,战略取向是全球化还是本土化?9,发展战略是多元主义还是专业主义?10,市场定位在于大众化还是小众化?作者希望:“在没有前例和政策层好像处于观望的情况下,报业集团应该敢于以创新确立核心竞争力。我国的报业集团需要一场全新的革命。……尽管竞争愈演愈烈,悖论的解决有待时间消化和实践验证,但市场化和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将会使报业集团的管理走向现代化。”[12]






找出问题的症结,等于解决了一半问题。这些问题在讨论具体问题的许多文章中可以接触到这一点或那一点,现在站在一个较高的视点全面把握,悖论相互间的关联便看得较为清晰了。






九、以批判为己任的传播学批判学派遭遇批判






近年传播学研究中引证批判学派分析我国传媒中出现的消费文化、文化霸权,以及关于意识形态的分析等等的文章,渐渐多起来,但缺乏对批判学派总体认识方面的文章。因此,黄旦、黄燕虹关于批判学派的代表派别法兰克福学派的分析就显得重要了。






批判固然深刻和犀利,它给人带来的启发也是多方面的。这种批判的自身缺陷在于:1,批判的目的不是为了消除某种弊病,也不是为了纠正传播结构,而是进而怀疑现在秩序下人们所理解的所有有价值的东西,全然不相信社会由以建立起来并提供给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2,这个学派创造力的迸发,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的孤立状态,因而也造成他们与社会的隔膜。他们讨论的传播背景几乎停留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无视大众传播在技术和形态上发生的重大变化。3,他们批评传播技术造成人的单向度,但批判的取向仍然是一种单向度的循环观,忽略了甚至是故意忽视技术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因而他们关于意识形态传播效果的结论,几乎与“魔弹论”如出一辙,尽管看起来,批判学派和经验主义行政学派各据一端势不两立。[13]






在传播学研究中,各种理论假设和传播模式都有具体的提出背景,批判学派的观点带有较多的个人生活背景和书斋学术的特征,运用它们分析中国的问题时,需要一种对不同的传播学方法论的总体认识和把握,这样才可能防止生搬硬套和片面性。






十、深刻反省卢梭“公意”理论意料之外的恶果






现代舆论概念最早是由卢梭提出的,他将舆论划分为“公意”和“众意”,公意来自众意,一旦来自“众意”的东西被多数人确认,一瞬间就变成了“公意”,人们服从公意是一种直接民主。然而落实到实践中,则是法国大革后近百年的政治动荡和流血,人权和自由荡然无存。二百多年来,卢梭理论和实践间的悖论一直是萦绕学界的重要话题。我国学者朱学勤1994年出版的专著《道德理想国的覆灭》讨论过这个问题,我在1999年也谈到这个问题。[14]但是对这个涉及新闻传播政策的理论问题,长期以来新闻传播学界没有人研究。现在李兆丰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了。






李的文章详尽分析了各种历史文献,从而说明:直接民主,即由人民在广场上决定公共事务,会导致政治上的“多数人的暴虐”。直接民主没有约束地追求所谓公意,结果无异于表达自由的滥用。法国大革命中公意和对公意理想化的盗用,排除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妥协的可能性,没有反对者和不同歧见的容身之地,人们只能谈论什么使他们走到一起,却把真实的分歧小心翼翼地遮盖起来。这种公意表达最终走到自己的反面,1.7万多人在革命恐怖中被处决。没有比以人民的名义发号施令的政府更难以抗拒的了,因为它可以假借大多数人的意志所形成的道义力量,坚定、迅速和顽固地去实现独夫的意志。作者认为,这种逻辑已经二元地体现在《人权宣言》当中,吊诡的是,革命的演进恰恰使得《人权宣言》不能成为保障革命者的武器。[15]






十一、传播全球化带来新的帝国传播时代?






近年新闻传播学界关于传播全球化问题的文章很多,它带来的诸多益处和伴随的问题不知被讨论了多少遍,现在缺乏的是从宏观上对这个时代的认识或把握。英尼斯上个世纪40年代写的《帝国与传播》,讲述的是过去年代的帝国传播,现在我们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是否再次遭遇新的帝国传播?李希光的观点是肯定的,因而他的文章标题就是“帝国传播时代朝我们走来”。作为一家之言,他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的传播理想是:“人们能够充分地享受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新闻报道应该是多信源的,人们能够听到多元的声音,不应该只能听到一种声音。”但在全球化时代,全球媒体的画面可以使没有全球意义的事件,变成全球性的东西,而真正需要全球关注的事件,由于全球媒体对新闻的选择性,得不到应有的关注。今天人们在重大国际事件的报道上,只能看到一个画面,听到一种声音,因为我们生活在全球性媒体的笼子里,这就是帝国新闻传播模式。






关于这个观点的论证逻辑如下:传播全球化造成新闻来源集中化。少数精英控制媒体,就会出现新闻专制,媒体由民主变成反民主。人们想要完整地获得真实的信息和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受到媒体背后利益集团的限制,或被埋葬,或被忽视,或被曲解。人们发现,新闻传播正在变成一种操作和选择过程,新闻学是删减和选择的艺术。因而追求信息的对称,是作者的现实要求,他最后写道:“在全球传播时代,新闻工作者是否应该在信息的对称中求得新闻的真相?”[16]






全球化一定程度造成强势媒体对世界的更大影响力,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作者在这样一个被描绘为新闻专制的新帝国的传播环境中,却能够如此清晰地获得那些被强势媒体埋葬、忽视、曲解的新闻,并且拿来论证,这与作者的基本观点本身是否矛盾?现在的传播技术,已经不可能封闭信息的全面传播,只要想获得,依然可以较为轻易地的获取。换句话说,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以外,尽管不够理想,信息是多元的,倒是我们生活的具体环境,很像作者描绘的帝国。无论如何,在新传播技术发展的今天,任何企图回到古代帝国的努力都是反动的,也是不能得逞的,在这个意义上,我站在作者的理想一边。






十二、对“半岛电视台”的误读让我们思考点什么?






伊拉克战争中,除了的美国的FOX、CNN出名以外,设在卡塔尔的被我们成为“半岛”的阿拉伯语电视台,因经常发表美国媒体没有获得的不利于美国的新闻而出了名。如何认识这个电视台?这两年我国新闻传播期刊上的多篇文章,均以赞扬半岛为基调。现在,这些“赞扬”被李仕权梳理成若干条,一一给予质疑。这个话题似乎微小,但反潮流的标题“被误读的半岛电视台”,不能不让人把它列入2004年的新鲜话题内。






作者指出了五点误读:1,自由岛卫星电视台被误读为半岛电视台。该台英文名称“Al-Jazeera Satellite TV Channel”,前半部分是阿拉伯语的音义,本意“岛屿”,懂得一点阿拉伯语的人都知道,它的引申义是“汪洋大海中的自由之岛”。该台台标下还有一行文字“意见、及其异见”,显然与电视台的名称呼应。该台曾为中国的错误译名向外交部反映过,但答复是已经约定俗成。2,该台1996年成立,发展缓慢,步步为营,现在被我们说成一夜成名。3,该台的立场“亲美”,却由于它看重新闻价值,抢先发表了一些不利于美国的新闻而被我们说成“反美”。4,从新闻业务角度看,半岛电视台不是理想化的遵循新闻专业主义的媒体,它是全球化、西方化的产物,以“新闻就是冲突、争议和斗争”为圭臬,不具备冲突性的话题被排除,而我们把它视为传媒的标准典范。5,该台经济上入不敷出,而我们却想当然地判断它“经营成功”。[17]






为什么我们的多数关于半岛电视台的文章都出现以上的误读?学术上急功近利和浮躁心态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更为关键,即习惯性的黑白分明的政治思维,误以为只要与美国唱反调的媒体就自然是我们这一边的,什么好话都往上堆。不抱任何怀疑态度的思维,自然无实事求是之心,只有所谓“阵营”意识,对已有的误读和无根据想象,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把个半岛电视台从译名到基本情况,说得越来越离谱。这个教训,新闻传播学界要切记。

www.freekaoyan.com欢迎来到免费考研网
5#
 楼主| 迷! 发表于 05-5-19 09:48:00 | 只看该作者
<b><FONT size=2>:[转载笔记]程曼丽论公共关系传播

</FONT></b>公共关系传播,是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手段。离开了传播,公众无从了解组织,组织也无从了解公众。如果我们把社会组织看作公共关系工作的主体,把公众看作公共关系工作的客体,传播就是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组织与公众的沟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信息传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误解,也往往是由于信息不畅造成的。因此,一个社会组织不但要有明确的目标、符合公众利益的政策和措施,还要充分利用传播手段开展公关活动,赢得公众的好感和舆论的支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也许“公共关系”、“传播”与“交际”、“拉关系”、“拉拉扯扯”在词义上容易产生混淆,也许在公共关系实践中确实出现过偏差,从这门学科引入我国之日起,对它的疑惑和误解就没有停止过。有人甚至作出这样的推断:“公共关系=美女+交际”,“公共关系=公关小姐”,“公共关系=不正之风”。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与指导,公共关系人员在利用媒介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也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宣传效果。
为了进一步总结公共关系传播的内在规律,为公关工作者提供参考,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理论问题,即它的原理、特性、理论模式及其运行过程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公共关系传播界说
  为了弄清楚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内涵,有必要将它与含义相近的几个概念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同中之异”。
  (一)人际传播泛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与彼此往来。它与公共关系传播有许多共同点:两者都属于社会范畴,都是能动的交流行为,都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过程,都具有相互作用的功能。而且,人际传播可以作为公共关系传播的辅助手段。
  但是,它们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首先,人际传播和公共关系传播的主体——人的含义不同。前者指单个的个人,后者指组织化了的个人;前者研究的是人已人之间的交往及信息交流活动,后者研究的则是代表组织的个人有目的、有计划地传递组织信息的过程。
  第二,从社会关系的总体上看,人际关系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社会关系,而公共关系则是从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较高层次的社会关系。与此相适应,它们所采用的传播手段各不相同。人际传播手段一般比较简单,而公共关系传播手段相对复杂一些。
  第三,人际传播的对象可以是一群人,也可以是一个人,而公共关系的传播对象则是已组织有着某种特定联系的群体。
  (二)公共关系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
  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群体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向为数众多的读者、听众、观众传递信息的过程。它具有公共关系传播的一般特性,是公共关系传播的组成部分。
  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大众传播的主体是以传播信息为职业的团体或个人;公共关系传播的主体则是一般的社会组织,是代表组织行使传播职能的公共关系机构或公共关系人员。 其次,大众传播的内容是由职业传播者根据新闻价值规律采编的、需要告知公众的信息;公共关系传播的则是由组织部门行使传播职能的人根据公共关系计划编制的对组织有利的信息。  第三,大众传播的渠道一般不大由感受器官和简单的表达工具组成,而是包括大规模的、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分发设备和分发系统。因此,专门的信息传播机构既需要充足的资金、设备,又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公共关系传播则不受技术水平和专业化政府的限制,它的制作过程也相对简单一些。
  第四,大众传播的流程在很大程度上说是单向的,因为它的主导者始终是传播者,受传者既不确知,也不稳定,很难取得直接的反馈。而公共关系的传播对象是可知的和相对稳定的,它的传播过程具有明显的双向性特点。具体表现在:组织通过信息传播将自己的目标、政策和具体措施告诉公众,公众则通过被调查或主动回报两种方式把自己的要求、意见和建议告诉组织。与大众传播相比,公共关系传播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取得反馈。 以上我们将公共关系传播同其含义相近的概念进行了比较。那么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
公共关系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它的目的是沟通传播者与公众之间的信息联系,使组织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公共关系传播可以利用的媒介很多。比如,各种会议和讲演可以聚集数十、数百人,发传单、贴海报可以让成百上千的人看到,用扩音器做报告可以让成百上千的人听到,举办展览或表演可以吸引成千成万的人。但是在今天的社会里,要想与公众取得广泛的信息交流,最有利的手段莫过于大众传播媒介了。这是由大众传播媒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它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大众传播媒介,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几乎家家必备,人人必听、必看,影响面非常广,可以满足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的需要。因此,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能够达到与理想的传播对象接近的目的。 其次,它具有迅速、及时的特点。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今天的大众传播媒介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向公众传递信息。在这方面,电子传媒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只有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信息传播才能不失时效。 公共关系传播的客体是公众。公众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组织内部公众,另一部分是同组织有着某种特定联系的外部公众。内部公众是构成组织的基本因素。它对于组织,犹如人民对于国家一样,是不可或缺的。公共关系传播的目的之一,就是沟通、疏导组织内部上下之间、成员之间的信息联系,消除各种不利因素,为组织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外部公众是公共关系传播的主要对象,对于政府机构来说,它是自己所面向的那一部分群众;对于工商企业来说,它是与组织密切相关的协作者、竞争者、用户和消费者。公共关系传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影响这一部分公众,改变他们的态度,引起与组织期望相应的行为。 至此,我们可以为公共关系传播下一个定义了。
  公共关系传播是组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辅之以人际传播的手段,向其内部及外部公众传递有关组织各方面信息的过程。
  这个定义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公共关系传播的主体是组织,不是专门的信息传播机构。
  第二,公共关系传播的客体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组织内部公众,另一部分是组织外部公众。
  第三,公共关系传播以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主要手段,以人际传播作为辅助手段。
二、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要素
  1948年,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补充提出了传播过程五因素的公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这个公式描述的虽然是单向传播现象,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传播过程的简易的模式。因为其中包含了构成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和传播效果。
  公共关系传播是组织运用传播手段向公众传递信息的过程,它经历了由传播者到受传者的全过程,因此,也应当包含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


[日期:2005-4-25] 来源:教育图书网  作者:教育图书网 [字体:大 中 小]
6#
 楼主| 迷! 发表于 05-5-19 09:48:00 | 只看该作者
对哈罗德·拉斯韦尔的传播五要素稍加改变,就形成了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要素:公共关系传播者、公共关系传播内容、公共关系传播渠道、目标公众以及公共关系传播效果。
  (一)公共关系传播者
  公共关系传播者是组织信息的采集、发布者,是代表组织行使传播职能的人。在我国政治组织中,该角色一般由党和国家的新闻发布机构、新闻发布人以及各级党和政府的新闻、宣传部门担任(在其他一些国家还包括政府中的公共关系人员);在各种福利组织和赢利性组织中,该角色由组织内部的宣传部门、公共关系部门或宣传人员、公共关系人员担任。
  公共关系传播者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因为它是构成传播过程的主导因素。在协调公众关系、改善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在树立自身形象、提高信誉的过程中,在沟通内外联系、谋求支持与合作的过程中,公共关系传播者居于主动地位,起着控制者与组织者的作用。它的任务,是将外部的信息传达给组织内部公众,将有关组织的信息发布出去,传递到目标公众那里。
  (二)公共关系传播内容
  公共关系传播内容是指传播者发出的有关组织的所有信息。它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两类:
  一类是告知性内容,即向公众介绍有关组织的情况:它的目标、宗旨、方针、经营思想、产品和服务质量等等。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告知性内容往往以动态消息或是专题报道的形式出现。前者是关于组织新近发生的某一事件的基本事实的描述,通常包括五个“W”,比如关于商店开业、展览会闭幕、新产品问世、超额完成产值等情况的报道。后者是对事件全景或某一侧面进行的放大式描述,它不但包含五个“W”,而且包括对基本事实具体情节的勾勒。例如介绍新产品的设计过程、制作工艺、用途、专家鉴定情况等等。
  另一类是劝导性的内容,即号召公众响应一项决议,呼吁公众参与一项社会公益活动,或者劝说人们购买某一种牌子的商品。在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宣传的过程中,政党、政府及其他非盈利性组织发布的劝导性的内容,往往以社论、评论、倡议书的形式出现,而盈利性组织发布的此类内容,则多以商业广告的形式出现。
  (三)公共关系传播渠道
  所谓传播渠道,是指信息流通的载体,也称媒介或工具。人们通常把用于传播的工具统称为传播媒介,而把公共关系活动中使用的传播媒介,称之为公共关系媒介,可供公共人员利用的传播媒介有两种:一种是大众传播媒介,一种是人际传播手段。具体来说,公共关系传播媒介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常见的是语言媒介,像报纸与杂志、书籍与纪念刊、海报与传单、组织名片与函件等;有电子媒介、像广播、电视、录音、录相、幻灯和电影等;有标识、像摄影与图片、商标与徽记、门面与包装、代表色等;此外还有非语言传播媒介,像表情、体态、目光等等。我们也可以把公共关系媒介分为基本媒介和综合媒介两种。所谓基本媒介,主要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广播、电视、印刷品、摄影作品、电影等;综合媒介则包括与新闻界的联络、特别节目、展览、会议等。显然,所谓综合媒介是各种基本媒介的集大成。
  (四)目标公众
  目标公众(即组织外部公众)是指那些与组织有着某种利益关系的特定公众。它们是大众传播受传者中的一部分,是组织意欲影响的重点对象。这类公众的特点是:
  第一,目标公众是有一定范围的,是具体的,可知的,也是相对稳定的即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特定公众。
  第二,公众是复杂的。尽管某些个人由于某种共同性构成了某一组织的公众,但他们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
  第三,公众趋向集合。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变得突出时,原来松散的公众集合体就会趋于集中,显示出它特有的集体力量。
  第四,公众是变化的。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结束了,这一类公众就不复为该组织的公众。
  组织要想有效地开展公关工作,分辨自己面对的公众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说来,辨认公众可分几个步骤,层层深入。比如,首先把组织面对的公众无一遗漏地罗列出来,然后按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根据组织内外有别的原则,可以把公众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根据公众对组织的影响程度,可以把它们分为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根据公众对组织重要性的不同,可以把它们分为主要公众和次要公众。当组织开展一项具体活动时,还可以对公众作出更进一步的分类,以便确定具体活动针对的目标公众。
  (五)公共关系传播效果
  公共关系传播效果,是指目标公众对信息传播的反应,也是公共关系人员对传播对象的影响程度。
  人们对传播效果的研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先是提出“传播万能论”,继而提出“有限效果论”(以“两极传播”为主要内容),后来又由“两极传播模式”发展为“多级传播模式”。传播效果理论的演变告诉我们,大众传播媒介固然能够改变受众原有的观念,但其效果不是无限的。在实际工作中,公共关系人员不能把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唯一的手段,而应当将它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以便收到更好的效果。同时,受众的被动地位是相对的,他们对信息的注意、理解和记忆都是有选择的。公共关系人员可以通过各种调查手段(如观察、访问、文献分析、抽样调查等)了解公众对信息的接受程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外,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还要重视专家、学者、社会名流等“意见领袖”的中转作用,设法通过他们影响公众。
三、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在对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要素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借助于模式这种思想辅助工具,对传播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确实存在、但又无法看到的联系进行描述和解释(见下图)。
  (图略)
  如图所示,公共关系传播的出发点是组织(用A表示),是代表组织行使传播职能的个人或机构(公共关系传播者)。
  从组织内部结构看,一般组织(赢利组织比较明显)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决策层是组织的实权机关,一般由组织内部的决策性人物,如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组成。它负责确定组织的目标、纲领和实施方案,进行宏观控制。管理层是决策层的下属机构,包括生产管理部门、计划管理部门、物资、销售管理部门等。其职责是把决策层制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中去,对日常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和协调。执行层在决策层的领导和管理层的协调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把组织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这三个层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维系着组织自身的发展。
  在这里,组织传播担负的任务是多重的:首先,他要把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给大众传播媒介(这一过程用CAC表示),满足经媒介传递给目标公众(这一过程用CB表示);其次,他要想法设法吸引媒介,使大众传播媒介主动了解并采集有关组织的信息(这一过程用CAC表示),并传达到目标公众那里;此外,他还要在组织不成员之间进行信息联络,充当组织关系的粘合剂;最后,他还要代表组织同目标公众进行面对面的接触,为组织取得直接的信息反馈。由此可见,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参谋,公共关系人员仅有可人的外貌和善于交际的本领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具备与公关职业相应的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必备的工作技巧。
  需要对公共关系传播者在组织中的位置问题作一说明。在一些有关的学术论著中,作者常常把公共关系传播者,即公共关系部门或类似的部门安置在管理层中,与生产管理部门平行。这或许有它的道理。但是笔者认为,公共关系传播者的地位是比较特殊的,它是决策层的助手,是管理部门的协调者,又是上、中、下三个层次之间的信息沟通者;它处于决策层的直接领导之下,又很难说属于哪一个层次。因此,在公共模式中,我们赋予它一个特殊的位置。
  在公共关系传播链条的第二个环节——传播媒介中,我们借鉴了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关于“守门人”的论述。
  “守门人”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来的,现在已经得到美国大众传播学者的普遍承认。学者们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向公众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起着过滤的作用。拿新闻来说,通讯社决定发布的新闻只占已发生的重要新闻的百分之一,而读者最后从报纸上看到的新闻又只占通讯社发布的新闻的百分之一、二。主管这种过滤工作的记者和编辑,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守门人。公共关系传播者发出的信息,只有顺利通过守门人这一关,才能经媒介流向公众。对于公共关系人员来说,这将是一个考验。


[日期:2005-4-25] 来源:教育图书网  作者:教育图书网 [字体:大 中 小]
7#
 楼主| 迷! 发表于 05-5-19 09:48:00 | 只看该作者
<b><FONT size=2>转载笔记

</FONT></b>  公共关系传播的下一个环节是公众。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将公众分为非目标公众和目标公众。前者指大众传播媒介面对的分布广泛的、不确定、不确知的公众,后者指与组织有着某种特定联系的集合群体。公共关系传播的目的,就是要使组织发出的信息经过传播媒介准确无误地传达到目标公众那里,并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取得信息反馈进一步调整自己的传播行为。
  前面提到,公共关系传播不但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还要利用人际传播的某些手段。因此,公共关系传播模式还应当包括人际传播部分。
  公共关系传播中的人际沟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组织内部的人际交流,如组织内部的员工大会、工作情况汇报会、工作经验交流会等等。其二是公共关系人员与目标公众之间的面对面的接触。它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接待来访、举办展览、召集消费者开座谈会等等。
  以上我们对公共关系传播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了描述。在模式图中,fBA表示传播者直接总目标公众那里取得的反馈,fCA指传播者从媒介那里间接取得的反馈,fBC指从目标公众那里流向媒介的信息反馈。
  下面我们对公共关系模式中的两个主要部分——“CAC”和“AC”的运行过程进行简要的说明。
  “CAC”和“AC”的传播过程都是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实现的。不同的是,前者指传播者通过制造和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引起媒介的注意,促使它主动进行宣传报道的方法;后者指传播者向媒介提供有关组织的信息,通过它传播出去,或是花钱购买新闻媒体的时间和空间,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作宣传的形式。
  “CAC”是一种无须付费的宣传方式只要传播者肯动脑筋,善于挖掘和策划,把媒介吸引来,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60年代初期,精工表质量和性能均属上乘,虽然生产精工表的公司花去大笔广告费,却很难打入国际市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这家公司采用了吸引舆论的手段,一举获得成功。他们派飞机在澳大利亚投下许多精工表,阳光下,人们被天空中突如其来的金光闪闪的东西惊呆了,当捡起一块块从高空坠地后依然完好无损的精工表时,无不为之叹服。新闻界对此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报道,精工表从此打开了销路,精工产品也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在我国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前几年,上海有一家名叫“蓓英”的服装店特约经销牛仔裤,在当时服装行业日趋萧条的情况下,店主想出一条妙计,特意制作了一条近两米长的牛仔裤挂在店堂,上面别着一张纸条:“合适者赠送留念”。它很快吸引了新闻界的视线。《上海经济透视》、《新民晚报》等以题为“腰围1.3米的牛仔裤被穿走了”、“穆铁柱穿上了牛仔裤”的文章分别作了报道。一时间,各大报刊相继转载,上海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也播放了这条新闻。“蓓英”不花一分钱广告费就明噪天下,光顾者络绎不绝,营业额翻了几番。
  这种传播形式的优点是:
  第一,既可不花一文,又可以达到扩大影响、提高组织知名度的目的。
  第二,精心策划出来的新闻事件,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容易引起记者们的注意,得到他们配合。
  第三,这类事件大多带有戏剧色彩,奇特有趣比起一般的商业广告,更容易吸引公众。
  “AC”是组织最常采用的一种原料形式,它包括传播者向媒介提供新闻稿件和利用媒介做广告宣传两个部分。
  撰写新闻稿是公共关系人员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公众施加影响的必要手段,利用这种形式进行宣传,要求公关人员了解新闻媒介的性质、特点,熟悉新闻报道题材,掌握新闻写作技巧,以便向媒介提供具有新闻价值、合乎新闻学原理、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稿件。与“吸引媒介”的宣传方式相同,这种宣传亦无须付费,不同的是公关人员提供的新闻稿不能直接发布出去,而要经过媒介“守门人”这一关,这就有被选用和不被选用两种可能性。
  刊登广告。也是组织(尤其是赢利性组织)利用大众传媒的最常见的形式。这是一种付费的宣传方式。以这种方式进行的宣传有两种,一种是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节目中常见的产品或商品广告,如各类机床、车床广告、家用电器广告、化妆品广告以及金银首饰广告等等。我们熟知的许多商品,像雀巢咖啡、“长城”电扇”、“威力”洗衣机等,就是通过这种形式名扬四方的。刊登商业广告的目的在于宣传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使之产生购买欲望和行为,促进产品销售额的增长。
  另一类是非商品性广告,主要指大众传播媒介中以广告形式出现的有关企业的生产、产品、经营管理、领导与员工等方面情况的介绍,包括节目祝词、节目赞助、开业及庆典消息等等。我们常见的“XX长向全国人民拜年”的广告,即属此类。与商业广告不同,这类广告的侧重点不在推销商品,而在于与公众进行感情交流,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提高它的知名度。
  这两类广告宣传形式的优点是:
  第一,利用这种传播方式,组织具有较多的自主性,可以自行决定广告的形式与内容,选择媒介的时间与空间,不必受外界的左右。
  第二,组织可以有充分的时间编制广告计划,确定宣传方案,在比较的基础上对费用、媒体等问题作出通盘考虑,而不必临时磨枪、仓促上阵。
  第三,由于组织花钱买下了新闻媒介的频道或版面,可令其反复播放或刊载,并持续一段时间,因而有利于突出商品的特性,加深人们的印象。
  总而言之,“CAC”和“AC”两种传播形式对于组织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们各有特点,也各有利弊。在实际工作中,公共关系人员可以根据组织面临的具体情况对此加以选择和利用。
8#
 楼主| 迷! 发表于 05-5-19 09:52:00 | 只看该作者
<P><b><FONT size=2>要说明的是程曼丽论公共关系传播这篇论文我大概是03年就见到了 一是很老了 二是质量其实是很一般的 </FONT></b></P><P><b><FONT size=2>如果是刚刚接触这门课 那么看看还可以 没必要太迷信权威 只是别的论坛有 我就转过来了 并不代表我欣赏这篇论文 或是我觉得这个论文对研究生入学考试有什么比较有意义的作用 特此说明 </FONT></b>
</P>
9#
 楼主| 迷! 发表于 05-5-24 23:01:00 | 只看该作者
<b><FONT color=#ff6600 size=3>陈卫星《传播的观念》笔记</FONT>
<HR SIZE=1></b><DIV align=center><FONT size=2>陈力丹(2005-04-29)</FONT></DIV>

<FONT size=2><P>(传播这个词的历史考证) 传播是一切社会交往的实质。P1 <P>传播学的三大学派:经验-功能学派、控制论学派、结构主义方法论学派。P4控制论学派看重人机交流的理性功能设计;经验-功能学派的着眼点出于既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考察对大众的劝说和暗示;结构主义符号学派则探索符号-认识-权力之间的相互运作。P15 <P>施拉姆1963年在the Science of Human Communication中说:“传播学不是一个我们称谓物理学或经济学那样的学科。传播学更像是一门十字路口上的学科,有很多学科予以穿插,但没有停下来。”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门类相比,这是一个少有的学术现象。P4 <P>今天的传播学可以说在众多的社会科学门类当中,触及面最广、横断面最大,以至普遍被认为是一门跨学科学科。首先,传播学与经济领域中的先导——计算机工业、通讯产业和服务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和微观管理当中,各种社会生产、服务机构、社会组织都成为信息的发送者。……信息已取代其他资源,成为战略资源。……第三、传播学所面临的是一个文化媒介化的时代……P5 <P>20世纪80年代以后,传播学在学术发展上形成相对自足的理论领域,传播学学术活动的目的:通过理论来理解和把握象征符号和符号系统的生产、处理、效果,以便解释与这些生产、处理、效果相关联的现象。这些现象本身从社会经济意义上的再生产和象征意义上的再生产转向全球化运动。传播网络发展同新世界的出现具有有机的联系,想象在传播机器的环境中被引入和疏导。传播工业占据如此核心的位置,在新的规模和组织上使人接受适应于世界空间的新结构。传播是当今世界生产的主要内容,从事传播、合作以及各种情感的生产、再生产已经在市场经济的构成中占据核心位置。新的权力支配关系成为知识生产的根本性条件之一。人类对知识的依附和支持程度,超乎前人所有的想象。P7-8 <P>传播学要研究的无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和一个被表现的世界之间的关系。传播的社会现象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传播本来是为了建立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关系,但经常需要通过技术的中介,虽然技术本身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传播大系统,正是传播学本身这种复杂循环的结构。才使得传播学让人疑惑、彷徨,不知所云乃至被虚无化甚至被庸俗化。 P450-451传播学所要研究的,就是社会建构的叙事。P453 <P>利用被传播的象征符号来操纵人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是一个随时都要有所警觉的问题。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所有社会结构都可以根据它们致力于维护社会行动者的无知或异化的方式来分析。站在传播学的学术立场也就意味着一种横断面的学术批评。三个学派,没有哪个人的观点能够充分说明任何一个单一传播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P451 <P>信息和传播的膨胀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逻辑现象,其中最核心的构成是媒介。传播秩序的定位是一种全球化秩序。P9 <P>今天的人生活在一个被传播媒介包围的环境中,需要寻找一种认识框架来界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传播关系成为社会关系,成为人们思考社会问题的组织方式,甚至成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制度必须被信仰,因此它必须置于大众传播的常规行为当中。具体说来,就是如何看待信息交换和信息传播通过媒介形式所产生的对社会的冲击作用和主体身份的建构作用。P10 <P>传递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成本越来越低,而查找知识的成本却越来越高。信息传播媒介成为人们重新征服时空、占领市场和建构存在意识的工具,是现代社会的发动机。这同时也使媒介化这一社会现象变得日益复杂,比如信息戏剧化和媒介麻痹症的并存。通过传媒反映出来的信息与人的关系,目前成为个人、集体乃至社会利益的中心。P11 <P>思考和批评精神是靠文字才得以发展,怀疑思想不是来自天上,批评精神依赖于积累技术,即知识之间的比较。P14 <P>传播学是研究关系到被组织的、有目的的、有技术工具和没有技术工具的信息传播过程。P15 (没有被组织的传播就不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P>引导人的艺术就是统治的艺术。P21 <P>在英文电码中,E使用率最高,Z使用率最低。P24 <P>对传播学而言,信息一方面是将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涌现的内容(即资料)转换成抽象的、自主的、可以认识的东西,即将内容置于形式中,产生秩序与意义;另一方面这种秩序和意义就是某种告之(inform),某种形塑。可以说,信息的形成意味着自我的形塑,将自己放入某种形式的载体中,并获得意义。P25 <P>构成接收和使用信息的过程是一个我们跟随并适应环境偶然性的过程,有效地在这个环境中生存。现代生活的需求和复杂性使这个过程变得更加必要。我们的报刊,博物馆,科学实验室,大学,图书馆和我们的教材不得不满足这种过程的需要。否则,就达不到这种目的。有效的生活,是和完全充分的信息在一起生活。(维纳)P33-34 <P>讯息越不稳定,信息越少。控制论的推理拒绝先天区别开躯体和精神,机体和环境,人和机器,微观和宏观。控制论的理论实质是理解熵然后对之进行有效地斗争。从这个角度来说,传播被考虑成一种信息行为,和它周围的环境产生永恒的反应。“传播不是一个特定科学的对象,它是所有学科的痕迹,因为它允许理解在每个现象当中什么是最本质的,什么构成了最深刻的本质。”(一个法国人语)传播是一些信息和另外一些信息之间永恒的游戏,而只要人类存在,透过信息的人际互动将持续下去。P34 </P></FONT>
10#
 楼主| 迷! 发表于 05-5-24 23:02:00 | 只看该作者
<P>信息的第一个传输功能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一种接触或一种关系,与其说是让人知道一件事,不如说是让人重新确认一件事。这种传播在传播主体和客体之间产生了感染性和复杂性,以此强化了关系。P312 <P>维纳极力主张建立民主、自由的社会。“内部传播通道的完整性乃是社会福利不可或缺的条件。”“社会学和人类学,基本上属于传播学这一总范畴。”P35 <P>知识和信息的传播速度提升和流量的扩增是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社会加速现象,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给予或生产一个信息,本身就有组织和评估的意义,这就是无所不在的反馈现象。P36 <P>传播动作本身总是和其他东西相关联,如社会经济基础、文化符号系统、媒介技术特性、对信息起扩散放大和中继站作用的传播体制等等。广义的传播学是要研究信息传播中的象征符号的流动性和复杂性,而控制论是第一种方法论的考察方式,使我们在信息面前获得更多的自由。控制论思想在整个传播学当中起着奠基性作用。P37 <P>information是1386年乔叟最早使用的,含义是“赋予形式”。信息是由个人在同他的环境的无休止的相互作用中建构的。P38-39 <P>信息是不定性减少的量,信息就是两次不定性之差。P40 <P>接受一个肯定信息就是减少一个否定信息。信息所涉及的,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能说什么。信息社会的基本要素不是原子,而是比特(BIT)。比特没有重量,易于复制,可以在极快的速度中传播。它传播时,时空障碍完全消失。原子只能能由有限的人使用,使用的人越多,价值越低;比特可以由无限的人使用,使用的人越多,其价值越高。(尼葛洛庞蒂)P41 <P>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有下列要素:一,发出的信息量越大,人们对其的依赖性越高。二,有各自的技术类型。三,一个公共媒介面对大量处于分散的受众。这几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信息意义的产生形态有决定性作用,如信息的数量化过程、结构化过程。P42 <P>信息论意义上的传播理论(若干W线性传播模式之类)本质上是一种结构主义理论,把环境分解成碎片,调整系统装置,然后重新搞一个信息模式,得出一个环境的类像。(simulacre)P43 <P>在网络状态的传播条件下,各种传播过程中的内外因素在传播横断面上介入,使得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成为一个地道的博弈过程。P46从电话传播提炼出来的线性传播模式启发了社会学家和生物学家,传播不是偶然性过程,所有传播都涉及公众性和开放性,涉及信息发送与接受者之间的不平等,二者之间存在制度性的调解问题。例如,一旦噪音理解为制造和影响传播的工具时,噪音本身就成为权力的工具,一旦实现对传播的独占和对噪音的控制,就成为确保权力的条件。P46 <P>每一种媒介的技术条件水平不同,社会接受状态不一样,这涉及元传播问题,即对传播的传播,传播者被置于他自己的传播之外。比如他选择媒介类型并组合信息(图像、文字、声音)本身就使信息赋予一定的意义。P48 <P>(新闻价值)一个事件的发生的概率越小,关于这个事件的信息价值就越大;某信息和状态中包含的不确定性越大,信息量就越大。还有接受者对信息源的期待程度。还有,情理之中的事情不会对人产生吸引力,意料之外的事情至少会使人感到新奇,产生联想,从而强化信息的渗透力。P48(关于熵的内涵,是不是说反了?) <P>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活体的本性是选择,甚至是创造环境。环境被有机体感知,是一个选择性提取的结果:在整个可以支配的现象中,个人只保留对他有意义的那一部分。和我们处理过的信息数量相比,有符号价值的仅仅是极少数。P51 再参见P201前后 <P>冗余度是传播中不可少的润滑剂。信息被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有可能扩大受众范围,加强信息对受众的影响。传播中一定的冗余度,有利于克服噪音。P49(站在正面评价它合适吗?法西斯主义) <P>在两个信息的比较中,最贴切的将是那个触及边界的信息,那个更新我们常态思维的信息。P51 <P>系统论的一个重要命题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可以解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屡见不鲜的社会大众在一个组织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那种革命性和毁灭性力量的内在机制。P54 <P>组织化水平越高,选择性越强。P63 <P>所有传播学理论都包括两个理论要点,一是关于人的主体性,一是关于社会组织。控制论方法的意义在于说明信息在系统内部的循环所起到的组织作用,信息的第一个目的是寻找系统的稳定。P61所有的传播呈现为两个方面:内容和关系,后者囊括前者,并因此成为元传播。P62 <P>亚里士多德《修辞学》认为对话的三个要素是:说话者、话题、听者。听者决定对话的目的和对象的要素。亚里士多德的传播思想是以说服为重点,以听者为中心。P64 <P>现代社会是依赖媒介的社会。P68 <P>所有的解码也是一种新的编码。P204 <P>发端于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学术思潮孕育了后来影响全世界的经验-功能学派,其理论意义在于,从社会实用功能的角度较好地解释了人们与大众传媒的关系、与大众传媒机构的关系和与大众传媒职业群体的关系,成为从传播学角度来参与和指导社会管理的一个理论工具。P67 <P>从20世纪初开始,杜威、帕克、库利三杰,从经验研究出发试图在社会科学的意义上建立传播学,是具有理论先驱意义的第一个理论流派。P70他们把传播研究建立在应用社会学的基础上,将统计与现象观察结合起来,奠定了经验-功能学派的基础。他们不仅把传播看成一个信息的传递,而是文化建构的象征过程。因此,传播也出现在艺术、建筑、规范、仪式甚至政治当中,公共生活在他们的传播学概念中占有一个中心地位。P70-71 <P>库利和人类学家米德一起被看作象征互动反应学派的开创者。库利:传播的历史是所有历史的基础。“传播的方式包括手势、讲话、写作、印刷、信件、电报、照相及艺术与科学的手段――即所有能把思想和感情由这个人传给那个人的方式”。1909年他的著作《社会组织》是第一本对社会传播进行分析的著作。P73 <P>帕克是第一个大众传播理论家。P74 <P>重新定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传播学研究能够成立的社会基础,因为个人与社会的接触关系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大众传媒来实现,并予以规范和诱导的。P76 <P>19世纪以来西方人类行为的社会科学所奠定的实证学术方法,即通过社会调查的结果来说明社会问题、解释社会问题,通过相关的实践、道德、审美和政治立场,来宣称一种普遍性(普遍的贴切、适用和有效)。也就是说,把知识制度化。这是经验-功能学派的基本要点。先驱拉扎斯菲尔德。P76其前提服从于西方的社会观念:信息自由和经济自由。这两点构成了对整个媒介职业领域的调整模式。 <P>在经验-功能学派看来,大众传播媒介以一致的方式影响个人和社会机构,会为社会带来不可预期的利益,因此假定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倾向,同时是自主的和自动校正的。P77把学术研究和商业利益结合起来,尤其是得到私人企业的赞助,这是经验-功能学派的特点。P78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5-7 07:18 , Processed in 0.10419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