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笔记] 2012GG心理学背诵宝典(100小时搞定)【第二版完成!!!】(不会再出新版)

    [复制链接]
5#
 楼主| 光爱哈赫 发表于 11-8-10 22:44: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13 14:34 编辑

四、感觉
(一)感觉概述(一般两道单选或一道简答)
要点:三大定律+十二大现象+六大理论
1、感觉的含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的的意义:1、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2、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肤觉)和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机、内脏感觉)
3、感觉测量:揭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这种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E)和绝对感觉阈限(R)成反比)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最小刺激量叫差别阈限,这种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韦伯定律)K=△I/I (刺激增量与原刺激量之比是韦伯分数)
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只适用于中等强度。
感觉强度与感觉大小存在两种关系:费希纳的对数定律斯蒂文斯的乘方定律
对数定律 PK logI(P为感觉量,即感觉强度;K为韦伯定律中的常数;I为指的是刺激量。)
公式表明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上升。当物理量迅速上升时,感觉量是逐步变化的。
注意:费希纳的对数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研究的,所以该定律只有在中等强度的刺激时才适用。
乘方定律P=KIn(P为感觉的大小;I是指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实验的常定特征。)
4、感觉现象(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适应,后像,融合,对比,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补偿,联觉)
(二)视觉
1、视觉的含义
光波作用于人眼产生的感觉
适宜刺激是380—780nm电磁波
2、视觉现象
光波有什么特性相应的,人就会产生什么感觉
光的特性有:强度,空间分布,波长和持续时间
相对应的感觉有:明度,视亮度,视敏度,对比,颜色,适应,后像,闪光融合和视觉掩蔽
明度:明暗程度的感觉,取决于照明强度和本身的反射系数
视亮度指从黑色表面到白色表面的感觉连续体,只由表面反射系数决定
椎体细胞对红绿光更敏感,棒体细胞对蓝紫光更敏感。所以在傍晚,蓝花比红花更亮。因为傍晚主要是夜视的棒体细胞占主导作用。也叫普肯耶现象。
颜色:光波作用与人眼产生的视觉经验,包括(色调,明度,饱和度)
色调取决于光的波长,哪种波长的光占优势,就报告哪种颜色
明度和上面的明度是一回事
饱和度指颜色的纯度,高饱和度的颜色很正。低饱和度的颜色会掺杂其它颜色。
颜色混合:包括色光混合(光波的混合,加法过程)和颜料混合(在调色板上的混合,减法过程)
色弱:对三种波长的感受性低于正常人
色盲:丧失对某种颜色的感受性。全色盲只能看见灰白,缺乏椎体细胞。
视觉对比:明暗对比(光强在空间分布不同),颜色对比(对象的颜色会朝着背景颜色的补色变化)
马赫带现象: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用视角来表示。
最小可见敏度(分辨最小物体的能力,觉察存在),游标敏度(分辨两条线段相对移动),最小间隔敏度(区别物体间最小间隔的能力)
视觉适应: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时间为30—40分钟。
明适应: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过程。时间为5分钟。
视觉适应的意义在于:利用他的规律可以提高视觉的效果,避免异常情况下光对眼睛的破坏。带红色眼睛加快暗适应。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正后像和原刺激物相同,负后像和原刺激物相反。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菲利波特定律认为亮度和闪光融合频率成对数关系。
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动画)
3、视觉的生理机制
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折光机制:光线到达角膜(屈光作用),经晶体,房水,玻璃体(屈光介质)把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中央凹部位
感觉机制(换能:光化学反应):也就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主要是通过视网膜上的棒体细胞(夜视器官,感受明暗,1.2亿,棒状,中央窝没有,距离中央窝在16°到20°处最多)和锥体细胞(昼视器官,感受颜色和细节,600万,短粗,只有中央窝有,对光最敏感区域)来完成的,另外,在视神经进入的地方,是对光不敏感的区域叫盲点。
传导机制(聚合作用):从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传导至双极细胞(第一极)到视神经节细胞(第二级)到外侧膝状体发出的神经纤维(第三级)最后终于于大脑枕叶纹状区。其间会对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另外也会受到侧抑制的作用(相邻感受器之间相互抑制的现象:产生马赫带)
中枢机制:大脑枕叶纹状区(直接投射)及邻近脑区(进一步加工),休伯和威塞尔对视觉感受野的研究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中枢机制。大脑皮层的视觉感受野是视网膜上的一定区域或范围。其间包含的特征觉察器可以自动识别外部事物的个别属性,如:直线,角等)。另外,有大细胞通路(M通路):处理运动和形状,小细胞通路(P通路)处理颜色信息。
4、视觉理论:
三色说
托马斯·杨假定人的视网膜上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一种光波敏感,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只有红色的光才产生红色颜色,类似特异化理论)
赫尔姆霍茨进行了改进,光刺激作用于人眼时,将在三种感受器引起不同程度的兴奋。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比例活动而产生的。(红光来,都能激活只是强度不同。类似模式理论)
但有缺陷,就是无法解释色盲。因为红绿色盲能看到黄色。但按照该理论红绿色盲缺少红绿感受器,黄色由红绿混合而成,也就看不到黄色了。
对立过程理论(四色说)
黑林提出了四色论,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赫尔维奇和詹米逊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证实了黑林的对立过程理论。发现了三种对立细胞:黑白、红绿、黄蓝。其中黑白细胞与明度有关,红绿和黄蓝细胞与颜色编码有关。
(他们是合成和分解的关系,光强时,黑白视素分解,表现成白色,光弱时合成后表现成黑色。)
(三)听觉
1、听觉的含义
声波作用于人耳产生的感觉
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16赫兹至20000赫兹)
2、听觉现象
声波的物理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相应的心理特性:音调、音响、声音的掩蔽
音调:取决于声波的频率。音乐一般在50赫兹—5000赫兹,言语一般在300赫兹到5000赫兹,1000赫兹—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区域。
音响:取决于声音强度或声压水平。(0db—130db),另外音响还和声音频率有关(等响曲线,不同频率音响相同)
声音的掩蔽:同时作用的其他声音使听觉阈限上升的现象。1、和掩蔽音频率接近的声音,掩蔽作用大。2、低频音对高频音的掩蔽作用大于高频音对低频音的掩蔽作用。3、掩蔽音强度提高时,作用也增加,覆盖范围也增大。
3、听觉的生理机制
声波传递:经由耳廓和外耳道,将声波传进来,引起三块听小骨的机械运动(生理性传递),引起耳蜗液的震动。
感觉机制(换能):液体的振动引起基底膜上的柯蒂氏器上的毛细胞的震动,产生动作电位实现换能。
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听神经—脑干髓质—内侧膝状体—大脑皮层
4、听觉理论
  1,频率理论也叫电话理论。是1886年,物理学家罗.费尔提出来的。  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原有的频率相适应。如果我们听到一种频率低的声音,联结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次数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如果声音刺激频率提高,镫骨和基底膜都将发生较快的振动。该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频率理论很难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底运动。
       2,共鸣理论也叫位置理论。赫尔霍姆茨认为,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刺激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反之,长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人的基底膜约有24000条横纤维,它们分别反映不同频率的声音。共鸣理论强调了基底膜振动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因而也叫位置理论。 后来人们发现基底膜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
       3,行波理论生理学家冯.贝克西发展了共鸣理论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  认为20世纪40年代,生理学家冯•贝克亚西提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步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部位也不同。声音频率越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镫骨处)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音频的分析。但是行波理论难以解释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但可以用频率理论解释)
       4,神经齐射理论韦弗尔提出的。  认为:当声音低于400赫兹以下时,听神经的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对它作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以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用齐射原则可以对5000赫兹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声音频率超过5000赫兹,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惟一基础。但是,对于5000赫兹以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
(四)其它感觉
皮肤感觉(触觉,冷觉,温觉,痛觉)
触压觉:触觉(轻微变形)压觉(明显变形)振动觉和痒觉,感受器是神经末梢包括(迈斯纳触觉小体,毛囊神经末梢,环层小体)。面部对压力最敏感,两点阈限手指最敏感,定位最准确在指间和舌尖。
温度觉:皮肤表面温度叫生理零度,温觉(40°更敏感,感受器是罗弗尼氏小体),冷觉(15°最敏感,感受器是克劳斯式球)
痛觉:(感受器是皮肤下各层的自由神经末梢)
嗅觉:由有气味物质作用于鼻腔上部的嗅细胞中引起的。
味觉:溶于水的化学物质作用于味蕾引起的。舌尖:甜,舌中:咸,两侧:酸,舌后根:苦。
内部感觉:有机体内部状态和变化的感觉(动觉,平衡机和内脏感觉)
动觉:反映身体各部分位置,运动和肌肉的紧张程度,感受器分别是,肌梭,腱梭和关节小体
平衡觉:由人体做加速或减速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引起的,感受器是,前庭和半规管
内脏感觉:内脏作用于脏器壁产生的,是缺乏准确定位的“黑暗感觉”。

后记
感觉这一章是心理学导论当中算是最长的一张了,考点很多,特别是相关现象和理论,其中视觉的生理机制和听觉理论比较繁琐。大部分内容,我都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一下,一般能把选择题对付过去,理论我基本上和书上一样,这个答大题要用专业的话比较好。要认真理解。不过背起来应该还是比较顺利的。

介绍
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773~1829 )英国医生、物理学家,光的波动说的奠基人之一。他不仅在物理学领域领袖群英、名享世界,而且涉猎甚广,光波学、声波学、流体动力学、造船工程、潮汐理论、毛细作用、用摆测量引力、虹的理论……力学、数学、光学、声学、语言学、动物学、埃及学……他对艺术还颇有兴趣,热爱美术,几乎会演奏当时的所有乐器,并且会制造天文器材,还研究了保险经济问题。而且托马斯·杨擅长骑马,并且会耍杂技走钢丝。
赫尔曼·赫尔姆霍茨 Hermann von Helmholtz 1 1821.08.31-1894.09.08,德国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兼心理学家,被后人誉为达尔文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出生于德国柏林附近波茨坦市,因病逝于德国柏林夏洛滕区。
贝克西,乔治·冯(BEKESY,GEORG VON 1899—1972)美国心理学家。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G·冯·贝克西家族,起初在伯尔尼大学学习,1923年在布达佩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2—1946年执教于布达佩斯大学,1946年转入斯德哥尔摩的查理一世皇家学院。1949年受聘于哈佛大学,在S·S·史蒂文斯手下担任心理物理学方面的高级研究员。从1966年起直到去世,他一直是夏威夷大学主司感觉研究的教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0 金币 +50 收起 理由
别追了我不帅 + 20 + 50

查看全部评分

地板
 楼主| 光爱哈赫 发表于 11-8-10 22:43: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31 23:08 编辑

三、意识和注意(一般两道单选或一道简答,09年还考过综合)
要点:四大品质+六大理论
(一)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的含义
(1)意识是一种觉知(觉察存在)(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调控心理活动)(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觉醒、警觉)
2、意识的种类
无意识:个体不曾觉察要的心理活动过程
无意识现象:1、无意识行为,自动化行为(边骑自行车边讲话)2、对刺激的无意识,没有觉察到刺激对他们行为产生的影响(在电视节目中插播一个短到你看不见的广告,但无意识能觉察到,你对它的好感度就会上升)3盲视,由脑损伤引起的对刺激的无意识。(一个盲人穿过一条摆满杂物的走廊——他没有碰到任何障碍物,顺利通过了,现场的研究人员也没有发现他使用过什么特殊伎俩。这就是曾在科学史上引起巨大争议的盲视现象:眼睛看见了某个物体,自己却不知道,而且很多正常人也拥有这样的“超能力”。)。
前意识: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经验一瞬间未被意识到,但随时可以进入意识。(比如你的长时记忆,不问你的话是不会去提取的)
潜意识:对正在进行的某种心理活动和行为,本身毫无察觉。(口误,笔误)
3、意识的功能
1、觉知功能,不仅能意识到客观物体的存在,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以及行为与环境是否和谐,内在关系怎样。
2、计划功能,人的心理与行为是有计划的,动物没有
3、选择功能,人能够选择最有效的刺激,过滤并限制无关信息的输入,减少不断输入的能量。
4、监控功能,了解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信息,调节和控制他们之间的关系
4、睡眠与梦
睡眠包括四个阶段+快速眼动睡眠
觉醒:β波,频率高,波幅小
休息:α波,频率较低,波幅稍大
第一阶段:浅睡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波,持续10分钟,容易惊醒。
第二阶段:偶尔出现,短暂爆发,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叫睡眠锭,持续20分钟,较难唤醒。
第三阶段:频率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δ(德尔塔)波(频率更低,波幅更大),有时也会出现睡眠锭,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大多数脑波开始呈现δ波时,说明进入深度睡眠阶段,有时发生梦游,梦呓(说梦话),尿床。
后两个也叫慢波睡眠(sws)前四个阶段大概要持续1个小时到90分钟。
快速眼动睡眠:脑电迅速改变,δ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α波出现(与清醒时类似)。眼球开始左右上下运动,报告梦境。另外血压和心率不规则,呼吸急促,如清醒时一样,但肌肉依然松软。
解释:1、功能恢复理论:工作了一天,累了,身体要休息。有人提出,快速眼动睡眠对心理健康很重要。
2、生态学理论:祖先晚上躲山洞里,为了减少能量消耗和避免受到伤害,进化后,演变成周期性变化的一个环节。
睡眠的特征:1、普遍性2、必须性(人都是要睡的,不睡会死的)
:在睡眠中产生想像的影像、声音、思考或感觉。
梦功能的解释
1、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康庄大道。被压抑的潜意识,以某种形式得到释放。
2、生理性观点,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随机神经活动的体验。关于奇异梦境的研究。
3、认知观点,福克斯认为梦可以将个体的知觉和行为经验重新编码和整合,使之转化为知识。如REM睡眠剥夺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夜晚帽可以记录睡眠的眼动和脑波,斯腾浩瑞关于梦境转换的研究发现,转换也是有一定规则的。
(二)注意概述
1、注意的含义
注意是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选择某个对象而忽略另一些对象。集中性是在指向某个对象后,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集中性高时,指向性就小。
注意和意识的关系
区别,(1)注意不等于意识,注意是心理活动,意识是心理体验(2)注意比意识更为主动和易于控制
联系,(1)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比较清晰。(2)注意所指向的内容,一般处于意识的中心。
2、注意的功能:
1、 选择功能,有选择性的指向符合自己需要的事物,而排除无关事物的影响。
2、  维持功能,注意能使心理活动稳定在选择对象上,直至达到一定目的为止。
3、  调节与监督功能,觉察事物的变化,调节心理与行为相适应,是个体能及时发现错误并给予纠正。
3、注意的种类:
1、  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依赖于刺激物本身的特性(突然闯进来一个人)。
引起原因: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相对强度)2、人本身的状态(需要,期待)
2、  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只有人才有。(比如背重点)
引起原因:1、任务和目的(目标越明确越具体,越容易引起)2、兴趣(有趣的事物容易,且对活动结果的兴趣即间接兴趣也可以)3、活动的组织(有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的人容易)4、过去经验(熟悉的话,容易理解,便能较好的维持)5、人格(顽强人格容易,薄弱人格难维持)【注:P191彭书上每点后加有依从性,我认为可以省略,加了反而理解困难】
3、  随意后注意:有一定的目的,但是不需要意志努力。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引起原因:1、直接兴趣 2、熟练程度
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1、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朝向反射)2、无关运动的停止(鸦雀无声)3、呼吸变得轻缓(屏息凝视)。但是不排除有人是装的。
2、注意的生理机制
1、朝向反射,由新异刺激物引进的反射,表现为朝向刺激物,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并会伴随生理唤醒,有助于提高感官的感受性。
2、脑干网状结构,负责维持大脑觉醒,保证大脑能有效加工特定信号。
3、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
边缘系统负责对新旧刺激进行选择,如果损坏会出现高度分心现象。
大脑皮层,主动调节行为,对信息进行选择。如果额叶损伤会表现出对新异刺激过分敏感。原因是额叶有抑制兴奋的作用。
(四)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一瞬间内意识到对象的数量。速示器测定表明0.1s知觉到的数量可作为注意的广度。成人一般把握8—9个黑色圆点。3-4个没有联系的汉字。一目十行反映注意的广度
影响因素:1、对象的特点(有关联)2、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知识丰富,任务简单的广度大)3、注意策略。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能持续的时间。用警戒任务来测定。与它相反的品质叫注意分散。
但是长时间的注意同一物体,注意会不随意的厉害该物体,称为注意动摇或起伏。周期为8—10秒。
影响因素:1、对象本身的特定。(复杂,注意稳定,单调则不稳定)2、活动的目的和任务(任务明确则稳定)3、人的主观状态(对事物的兴趣)4、个体差异
3、注意分配,在同一时间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是后天学习和训练的结果。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的是注意的分配。通过双作业任务来检测。
影响因素:1、活动的熟练程度 2、同时进行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联系紧密有利于分配)
4、  注意转移,根据一定的目的,主动的把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与注意的分散不同,注意的转移是主动的。
影响因素:1、原来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2、新事物的性质和意义(吸引力越强,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转移就迅速)3、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五)注意的认知理论
1、注意的选择认知理论
聚焦在对信息的选择在哪个阶段
1、 过滤器理论
布罗德本特根据切里的双耳分听的实验结果认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预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其他信息就被阻断在外面,而完全丧失了。
2、 衰减理论
特瑞斯曼根据格雷的双耳分听实验认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了。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激活阈限低的,在出现在非追随通道时,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如火警,自己的名字)
3、 后期选择理论
多伊奇提出,诺尔曼完善。认为所有信息在进入过滤装置前已经收到了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装置。
4、 多阶段选择理论
约翰斯顿等人认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需要的认知资源也就越多且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二)注意分配的认知资源理论
聚焦在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与认知活动的
1、认知资源理论
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而且认知系统有一个自己负责资源的分配。受我们控制,这样我们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2、双加工理论
谢夫林等人认为,人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受到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在经过大量练习后有可能转变为自动化加工。(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


后记
这一章内容说的是意识和注意,放在第三章,作为认知的开头是非常合适的,也说明了他贯穿于与整个认知活动的重要性。这一部分没有什么难点。主要是后面几个理论,要掌握。他们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不断在前一个理论上发展起来,最早认为注意是对信息进行选择的过程,布罗德本特认为不被选择的信息完全被过滤了,特瑞斯曼认为只是强度上变弱了。多伊奇认为其实在过滤前已经分析过。约翰斯顿认为,任务的要求对选择有影响,根据任务可能在不同的阶段发生选择。这样其实选择信息利用率其实越来越高了。后面认知兴起以后,认为人有一个自主的选择机制,会按照需要自动选择。最后提出了不受认知资源限制的自动化加工。

介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忻学派的创始人。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流派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教育学、哲学、人类学、文学艺术、伦理学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荣格(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后来由于两人观点不同而分裂。与弗洛伊德相比,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
布罗德本特(1926-1993),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主张用信息加工理论研究注意、感觉和记忆等认知过程,提出了注意的“过滤器模型”,为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做出了很大贡献。197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75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0 金币 +50 收起 理由
别追了我不帅 + 20 + 50

查看全部评分

板凳
 楼主| 光爱哈赫 发表于 11-8-10 22:43: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11 07:34 编辑

二、心理学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般两道单选)
要点:四大脑区+一大优势+四大学说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神经元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机构和机能的单位。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1891年瓦尔代耶提出。数量大概为100亿个
组成: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将冲动传向胞体。
轴突较长,将冲动传出胞体。且每根神经元上只有一根。
分类:按突起数目分为单级双极和多级神经元按功能分为内导(感觉),外导(运动)和中间神经元
胶质细胞:位于神经元之间,数量有1000亿个
功能:1、为神经元生长提供了线路。2、在神经元周围形成髓鞘,使冲动得以快速传导。3、给神经元运输养分。
神经冲动两种传导方式:细胞内是电传导,细胞间是化学传导。
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轴突内负外正,-70毫伏
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内正外负,+40毫伏
电传导:服从全或无法则,即强度不减弱,类似放鞭炮。
2、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
结构: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
负责化学传导,通过释放递质来完成的。是脑内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递质有兴奋型(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和抑制性(多巴胺,甘氨酸)两类。
神经回路:神经元通过突出建立的联系,包括发散式,聚合式和环式。是脑内处理信息的基本单位。
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脑神经(12对)主要负责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也有一般内脏感觉。
脊神经(31对)主要负责躯体的感觉和运动。也有内脏运动和感觉。
植物性神经:由莱尔提出,兰格莱将它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主要作用是支配内脏运动和腺体分泌。交感神经在紧急情况加快新陈代谢以应付危机。副交感神经起着平衡作用,抑制过度兴奋,使他们获得必要的休息。两者拮抗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脊髓:低级中枢,中央是灰质,外面是白质。作用:1、脑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桥梁。2、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膝跳反射)。
:包括大脑,小脑,脑干,间脑,边缘系统
大脑:顶叶(头顶),枕叶(脑后),额叶(额头),颞叶(耳朵)
表面是灰质,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的神经纤维,即大脑皮层。
里面是白质,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
中间相连的部分叫胼胝体
小脑:负责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运动。
脑干:包括延脑,中脑,桥脑
延脑:生命中枢,中脑:视听觉反射中枢,负责身体姿势与随意运动。红核损坏会出现舞蹈症。桥脑:桥接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脑干广大区域有网状系统,负责集体的觉醒和意识状态,对保持大脑的兴奋性和维持注意有密切的关系,如果破坏重者昏迷。也对肌肉的活动有关。
间脑:包括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是中继站,对除嗅觉外的所有感官信息进行初步加工。也是网状系统的一部分对睡眠和觉醒有重要意义。
下丘脑: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皮下中枢,对维持体内平衡和内分泌有重要意义。也可产生快乐和不快乐的情绪体验。
边缘系统:大脑内侧最深层的边缘。与本能活动有关。出现最晚。海马对记忆,杏仁核对情绪都要重要作用。
(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
视觉区:枕叶,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如破坏则全盲
听觉区:颞叶,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如破坏则全聋
机体感觉区:中央后回,产生触压觉,温度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躯体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头面部是左右交叉上下一致的。投射面积取决于他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
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
初级运动区:中央前回,发出动作指令,调节身体姿势和运动躯体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头面部是左右交叉上下一致的。投射面积取决于他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
3、言语区:言语运动区,布洛卡区,控制舌头和颚的运动,如果损坏则说话不流利,漏词,形成电报式语言。言语听觉区,威尔尼克区,损坏将不能理解口语,不能重复刚才听过的句子,不能完成听写活动。言语视觉区,角回,损坏将不能理解书面语言,看不懂文字材料,失读症。
4、联合区:范围很广居于整合或联合功能的脑区,不接受感觉的直接输入,也不直接支配运动。进化水平越高所占面积越大,人脑占4/5。如果损坏回得“不识症”如视觉联合区损坏,有光感但不能识别形状,能看见物体但不认识。颞叶联合区与记忆有关,运动联合区负责精细运动和活动的协调,如损坏,提琴家虽能动手指但不能演奏乐曲。前额联合区,与高级认知活动有密切关系。也与行为控制和人格发展有关系。
5、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
当时用于治疗癫痫病人,通过切除胼胝体,人为的将大脑两半球分开了。斯佩里根据割裂脑的研究认为两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语言功能定位在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和逻辑思维。右半球主要负责,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但是一侧化也不是绝对的,只不过优势半球相对激活程度更高。另外,右利手的人,大部分右脑的机能也被定位在左半球了,如果损坏也会丧失诸如空间方位这些机能。
实验过程
斯佩里设计了一种带有左右两个显象屏幕的测试装置,能使一侧屏幕上出现的视觉信息(字)只能到达人的对侧大脑半球。实验结果表明,若在右侧屏幕上出现“苹果”两字,病人很容易读出来,并能用右手写出这两个字。这两个字若出现在左侧屏幕,病人就不能读出,或者仅仅能主诉看到了一个闪光。
(三)脑机能学说
1、定位说
大脑的机能定位在大脑的不同区域。
起源于加尔和斯柏兹姆的颅相学。开始于波伊劳德认为语言位于大脑额叶。布洛卡,运动性失语症,左侧额叶受损。维尔尼克,听觉性失语症,颞叶受损。潘菲尔德,电刺激颞叶,回忆童年往事,记忆定位在颞叶。海马——记忆,杏仁核——情绪,下丘脑——进食和饮水。
2、整体说
大脑是以整体发挥作用
弗洛伦斯,鸡和鸽子,局部损毁法,开始很少运动,后来会恢复,认为,功能的丧失与特定部位无关与受损面积有关。
拉什利,白鼠,脑损毁术。结论也是功能的丧失与特定部位无关与受损面积有关。从了提出了均势原理:大脑各个部分几乎也相同的程度对学习发生兴趣。总体活动原理:学习效率与受损面积成反比与受损面积无关。
3、机能系统说
鲁利亚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机能系统。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损,会影响高级心理机能。并把大脑分为三个机能系统。
第一机能系统,动力系统。负责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
第二机能系统,信息处理系统。负责信息接受,加工,处理。
第三机能系统,行为调节系统。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
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彼此间又各自起不同的作用。
4、 模块说
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有高度专门化,并且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施复杂而精细认知功能的基础。                                                        





后记:
拉什利后来做的实验比弗洛伦斯先进之处在于原先的鸡和鸽子,没有新皮层,而白鼠有。虽然实验几乎一样。结论也差不多。基本上国外稍有点改进就会马上作为一个新理论提出,吐槽下。
另外机能系统说的提出真是认知心理学兴起的时候,所以带有早期认知的色彩,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大脑,认为,大脑先激活然后加工最后产生行为这么个简单的机制。
模块说是认知心理学占主导以后,这时主要是和电脑进行类比,把人脑看做电脑。正因为,cpu,硬盘,内存的巧妙结合,电脑便能工作了,认为人脑也是如此。
看到前额联合区,我想起了,《美少女特工队》和《禁闭岛》两部电影,很多年前对于精神病患者,特别是有暴力倾向的那种,要实施前额脑叶切除手术。该手术可以减少攻击行为,所有患者的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据说手术工具是一把锥子和一把榔头,然后从病人眼眶打进去。(真恐怖!)结果大部分病人从疯子变成了痴呆!?现在已经取消了。

介绍
瓦尔代耶 德国解剖学家。1836年10月6日生于不伦瑞克;1921年1月23日卒于柏林。提出了神经元学说,并首先提出染色体的名称。
斯佩里 (1913—1994)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用测验的方法研究了裂脑病人的心理特征,证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具有显著差异,提出两个脑的概念。曾荣获国家科学奖,196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81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拉什利LashleyKarl Spencer18901958),美国生理心理学家。1890年6月7日生,1958年8月7日卒于巴黎。1915年获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学位。1929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验很有贡献。1929年他的重要专著《大脑机制与智能》出版,提出的大脑功能两大原理著称于世,即①均势原理②总体活动原理
鲁利亚(1902~1977) 苏联心理学家。神经心理学创始人。1902年7月16日生于喀山,1977年8月15日卒于莫斯科。1921年毕业于喀山大学社会科学系。1937年毕业于莫斯科第一医学院。先后获得教育科学博士和医学博士学位。1945年起任莫斯科大学教授。1968年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1969~1972年担任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副主席。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0 金币 +50 收起 理由
别追了我不帅 + 20 + 50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楼主| 光爱哈赫 发表于 11-8-10 22:43: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18 12:16 编辑

《心理学导论》
前言
这门课占100分,是最大的部分,也是考研出题最细致的地方,当然也是大家拿分的主要环节,这里的题目一遍都很基础。
结构一般是(19个单选+4个多选+2个简答+1论述),不过每年可能不一样,大致差不多。
这部分参考书目如下: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11年版)教育部考试中心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2011年版)高教
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第三版 北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
心理学导论 梁宁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普通心理学 第四版 叶奕乾 何存道 梁宁建(2010年版)
社会心理学 金盛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心理学统考重难点手册 2011第三版
MJ心理大纲详解(小白修订版)
[心理学].Peter.O.Gray.Psychology.5th
开始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般两道单选)
要点:两大关系+五大方法+七大流派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宏观上包括个体心理,团体与社会心理和动物心理,狭义上主要指人的一切精神活动。
一般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有的书叫个性)
心理过程: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
包括:1、认知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者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2、情绪情感过程: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应。
3、意志过程: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是人意志的体现,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注意是伴随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性。
人格(个性)
人格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的总称。即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或独特性。
1、心理动力(个性倾向性)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是人从事活动的指向性与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因此,心理动力制约着心理活动的性质与变化,并且对人的行为习惯起着最高的调节作用。
2、  心理特征
是人在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个体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两大关系】
心理过程中三者的关系:
认知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同样,只有在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上,人才能自觉地进行意志行动;反过来,情感,意志过程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心理过程和人格之间的关系:
人的心理过程与人彼此密切联系而构成整体。没有心理过程,人格无法形成。反之,人格又反作用于人的心理过程。首先,心理动力与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总是在某种心理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其次,心理特征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如果没有对自己和客观环境的认知,产生情绪情感和意志行为,心理特征就不可能形成,更无从表现;已经形成的心理特性又会影响和制约人的心理过程。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适用条件:1、所研究的对象无法控制。2、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的出现可能产生影响
3、  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优点:1、适用范围较大。2、简便易行。3所得材料比较真实。
缺点:1、难以进行重复验证。2、没有对无关变量加以控制,结果难以精确。3、难以控制目标现象的出现。4、受观察者主观影响较大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包括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优点:1、可揭示因果关系 2、可重复、可检验 3、数量化指标明确
缺点:1、实验条件控制的人工人为性 2、实验干涉程度高 3、对于复杂行为无法测量
4、  不适用于探索性研究
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优点:1、量表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可靠。2、量化程度高,数据易于处理。3、有常模进行比较。4、种类多,灵活方便。
缺点:1、难以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 2、不能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3、对施测者要求较高 4、有非人为因素的干扰。
调查法: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方法。
包括:问卷调查法和晤谈法
问卷法:通过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以测量人的行为和态度方法。
优点1、可获得大量有效数据 2、可以测量出个人态度和观点
缺点1、问卷回收率低 2、自我报告的真实性 3、选择无偏向样本困难
晤谈法: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方法
优点:1、可以对个别被试进行深入研究 2、可以对复杂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缺点:1、收研究者的主观倾向影响较大 2、对被试的错误的回忆无法识别
个案法:对某个被试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优点:探索性强,可以为所研究的问题提供详尽,全面的深层资料。
缺点:花费时间多,结论难以推广
几乎非实验法的缺点都可以加上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经验分为感觉、意想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
  研究方法:内省法
  评价:构造心理学的诞生使心理学摆脱了思辨,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但这个学派所从事的纯内省分析,严重脱离实际,因而其结局必然是短命的。
2.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等
  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强调意识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变化的整体,即“意识流”,反对把心理学指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评价:机能主义是在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过程中产生的,其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的发展。
3.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主要观点:1、行为主义根本就不同意将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认为心理学应是行为的科学,其对象应该是可以观察的行为,应该遵循刺激—反应的公式,认为研究的目的是寻找预测和控制行为的途径。2、行为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学习的结果。
研究方法:实验法
评价:行为主义学派的主张过于极端,否定意识研究的重要性,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但他们对于研究客观性的强调,对于使心理学沿着客观科学的道路走下去有着积极的意义。
4.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主要观点:格式塔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该学派主张心理的整体性,著名观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存在。因此心理过程都该作为整体来研究。
研究方法:实验法
评价:尽管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论,但该学派反复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理论观点则是正确的,且他们对于知觉、学习及思维等的研究成果至今还具有积极的意义,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5.精神分析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
主要观点: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一切个体和社会的行为,都会不断受到无意识的影响,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行为中。
研究方法:自由联想,个案法等
评价: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但是他们过分强调无意识的作用,早期的理论具有泛性论的特点,这些都是错误的。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精神分析学派修正了弗洛伊德原有的理论,更强调其他因素对产生精神疾病和人格发展的影响。
6.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主要观点:人本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人类不同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经验,人物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强调人在充分发展自我潜力时,力争实现自我的各种需要,从而建立完善的自我,并追求建立理想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评价: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去研究人性,冲淡了心理学纯科学的色彩,,被誉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但其理论体系仍不完备,其人性本善的观点也还有待商讨。
7.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奈瑟、纽维尔、西蒙等
主要观点: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不是被动的刺激物接受者,人脑中进行着积极的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认知过程)。他们将人与计算机进行类比,认为人的系统和计算机一样,知识的获得也是以个对信息的输入、转换、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研究方法: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等
评价:认知心理学的出现使得科学家们相信,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的脑机制,特别是认知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才能真正揭示脑的秘密,了解人的心理功能的特点,在新世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有望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0 金币 +50 收起 理由
别追了我不帅 + 20 + 50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5-18 02:06 , Processed in 0.09369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