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湘雅校友、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协和医院院长鲁重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wangshuo1688 发表于 07-2-22 09: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庆五十周年时,中央某媒体记者来到北京协和医院,欲从历史病案中寻找与共和国同龄的人。病案科同志告诉他们:“您不用查了,我们院长就是。”
  那位院长叫鲁重美。

200毫升鲜血,使她传承了父业,毅然走进湘雅园,踏上行医治学之道

  这是个平凡的世家女子。
  鲁重美小时也并未显露什么特殊天份,父母都在湘雅医院。兄弟姊妺六个,她排行老四,父母没来得及把她作为掌上明珠捧着,自己还来不及撒娇、任性,两个弟弟又相继问世。她便与其他同龄男女一样,从小就得接受劳动锻炼。16岁,就来到湖南汽车电机厂当了一名工人。细心的人们发现,这位体格并不强壮的小姑娘,干活特别卖劲,下班后,总是在啃着书本,描描画画着什么。原来,她来到机械厂后,很快便对机械原理产生了兴趣,一有时间,就学着机械制图。她本以为要与这些图纸打一辈子交道,可是,不久,文革开始了,“四个面向”变为“一个面向”——19岁的鲁重美打起背包领着弟弟,来到了怀化盈口公社,成了一名下乡知青。一天劳动下来的成果就是挣得10个土分,折合9分钱的收入。
  在全公社找个高中生都困难的盈口,那些有点学问有见识的知识青年,简直成了当地农民的福星。特别是鲁重美,这位长沙市一中毕业的高中生,一年后,很幸运地成为了当地的一名小学教师,不久,又被推荐到公社当起了广播员。就这点特殊待遇,鲁重美都很珍惜,于是她更刻苦了。她一边自学理论知识,一边琢磨着要为公社建起广播站。她走村串户,摸索着基本方法,她爬上高压电杆架设电线,不久,公社广播站还真被她建起来了。
  在那里,年轻的鲁重美在感受农民纯朴善良的同时,也感受了农村的贫穷落后。而在那偏僻的山村,缺医少药已是见怪不怪的事了
  在1970年的春天,一位在地里干活的农民突然吐血不止,晕倒在地,在一旁的人们一时都不知所措。“快叫鲁重美!”不知哪位知青灵机一动,想到了医生子弟鲁重美。此时的鲁重美被人们当成了救命的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鲁重美顾不上什么了,背起从城里携带的药箱,使出全身浑数,给病人扎起了针灸,还将病人送还医院,并为那位农民兄弟献出了200毫升血,……农民兄弟获救了。
  这就是鲁重美的初次行医经历,这可是胆识、智慧与血汗的体验啊!
  那一晚,鲁重美失眠了。她想起了那一双双无助的眼睛,那一群群无知的兄弟姐妹;她也想起了在城里医院工作的父母亲,想起了作外科大夫的父亲早出晚归、病人随喊随到的身影,难怪父母亲要培养两个姐姐学医,难怪作护士长的母亲为了能让父亲难得的一个午睡睡得清静,经常搬个板凳坐在门口“值班”,医生的职业真有这般神圣?
  “悬壶济世”,这四个字的份量有多重!幂幂之中,这四个字慢慢地便化成了一个个宿愿融入了她的梦魇。
  终于,机会来了,1973年,大学招生恢复考试,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就在张铁生交“白卷”的当儿,24岁的鲁重美却以数、理、化全百分、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湖南医学院。
  进了大学殿堂,“悬壶济世”不再是梦幻。多年的求知欲望即将实现!她如饥似渴,秉烛夜读,拼命汲取知识的甘露。终于她又一次靠勤奋成为当年唯一的留校子弟。

  “从头做实习医师!”恩师张孝骞逼出了她的看家本领

  尽管鲁重美留校了,但被分配在病理科,“不安分”的她又开始了新的设计。“我也要学父亲作一名临床医师”,父亲的职业诱惑着他。“我该学什么科呢!”她思忖着,“父亲是普外科,我就选学消化内科吧!”潜意识里,她想与父亲走得更近些。况且,在乡下时,初次临床抢救的就是胃出血病人。想到这,她锁定了消化内科这个目标。
  不到两年,她又一次以优异成绩金榜题名,考进了协和医科大学,有幸成了我国医学泰斗、消化内科学家张孝骞教授的关门弟子。毕业后,留在协和医院。
一想到能做一名临床医生了,鲁重美兴奋不已!可进到协和医院,也许是太紧张的缘故吧,第一次随上级医生查房,当医生把病历推到她面前时,她却连第一句“台词”都给忘了。“重新作一年实习医生!”严师张孝骞掷地有声,这无异于给了这位湘妹子当头一棒!“为什么别的同学可以直接做住院医生,而我非得要从实习医生做起,而且还要做一年呢?”她百思不得其解,便向时任科主任陈敏章求援,请求减轻“刑罚”,或者只做一个月实习医生。然而同样严格的陈敏章也委婉地拒绝了她。
鲁重美只好就范,重新做起了实习医生,乖乖地写起了大病历。可她并不怕吃苦,早在下乡时就已磨炼出了吃苦耐劳的品质,一年下来,写成的大病历就达100多份。慢慢地,她的勤奋与一丝不苟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新的感受和新的收获,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有一次,一位年资较深的医生向张孝骞教授讨教写大病历的体会,张教授毫不犹豫地向他推介了鲁重美,“你找鲁重美,她有体会”。的确,一年的实习医生,练就的是什么?是看家本领。后来,鲁重美根据经验写了一篇关于写大病历的论文,呈给导师张孝骞斧正,张教授看了三遍,改了38句话,其中给她印象最深的就是“采集的病历是客观的,诊断是主观的……。”意思就是,行医一定要尊重客观事实,所谓“慎之又慎、如履薄冰”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导师已对她的学生大加赞赏了。这下鲁重美明白了:原来导师是在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手段逼她练就本领;原来作医生是不允许跳跃式发展的。
  这就是内功!苦练内功的同时,也使鲁重美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科学实际上是一门艺术。就说寻问病史吧,有的病人会“顺杆爬”,有的则始终问不出一句话,面对这些病人,既不能诱导,又要取得其信任,这分析诊断的过程,不就是体现一个医生水平的过程吗?这一道理,在1984年作张孝骞教授的秘书时,她似乎感悟更深。后来,她惭惭明白了导师所谓的“工休情感学”实际上是一个医生最基础的职业操守,行医生涯便是从这个起点开始的。她运用这样一种特有的问诊方式,可以从一般人不会在意的各种可能切入,从而抓住诱发病因的微小细节。她常说,作实习医生的基础,也是她后来行医治学、为师做人的基础,使她一辈子都受益。
  如果说写大病历是鲁重美的一大看家本领(实际上也是协和的看家本领),那么,严谨、求精应该说是她的另一大看家本领了。
  从湘雅到协和,湘妹子进京,这可不是去逛大街,而是做学问。在举目无亲的京城,一个女子能立足吗?家里人担心了,朋友们也在期待。可也怪,鲁重美打从踏进协和大门的那一刻起,就象进了家,感觉同湘雅是那样的相近,从规章制度到工作作风,到病人的态度,到那里的医生怎么都和他父亲一个样,更奇怪的是,协和与湘雅连建筑都相似。于是,她在协和这个大舞台上,一点也不“怯台”,在父亲与老师之间,她琢磨着,比较着,每当老师做出一个令她敬佩的举动时,她总是说:“我父亲也是这样做的”。
  一位32岁的男子,不知怎的,总是容易骨折。有次在乘坐公交车时不慎肋骨骨折,便来到医院找张孝骞教授。鲁重美不解,怎么坐公共汽车也会肋骨骨折呢?可张教授并不感到奇怪,只见他使出内科医生常用的手法,顺着病人的肋骨往下摸,终于摸到了一个肿块,立即作了切除,原来,那男子是长了个间胚肿瘤,而使肋骨变脆了,并非骨折。肿块一切除,病人也很快康复了。这是鲁重美作住院医生的第一天留下的印象。尽管这在张孝骞教授来说,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病例而已,但对鲁重美而言,却是她践行“严谨、求精”院训的开始,从那一刻起,她就学会解读病人,把握病理玄机,设身处地理解病人的苦痛,真正把病人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也就从那一刻起,她强迫自己不断向高深玄奥的医学领域进军,就这样沉沉稳稳地走到了今天。

  别人新官上任“三把火”,她却在就职演说上画了“三个圈”

  1997年春节,鲁重美接到卫生部部长陈敏章的电话,说是有要紧事商量。来到陈部长家,才知道组织上有意让她出任协和医院院长。
这可是鲁重美不曾想到的。这位从医学世家走出来的本分女子,这位已将“悬壶济世”作为人生最高境界的湘妹子,如今要做“官”?她有些惘然,一想到从此便没有了那种准确诊断病人的酣畅和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救过来的成就感,她有些舍不得。
陈部长曾是她的老师,他太了解这位稳重而干练的湘妹子了,凭她的才智,协和院长非她莫属。“不错,你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医生,但你想到过没有,作医生,你发挥的只是个人的才智,而作领导,你却能发挥全医院人的力量啊!”部长的一席话,使她再也没有理由拒绝。
  1998年底,鲁重美上任了。
  面对一个历史悠久,名医汇集,而且有着明显的医院文化特色的群体,这位女院长将如何“出牌”?协和上下都在等待着她的招数。
鲁重美很低调,就象平时给病人会诊一样,平静如镜。她没有立即烧起“三把火”,但在全院职工大会上,她用粉笔画了“三个圈”:被包围在最里面的一个圈是“病人”,中间一个圈是“医、护、技”,外面一个圈则是管理等其他人员。这就是她的就职演说。
  一位后勤人员很风趣地对鲁院长说:“院长,您把我们安排在‘四环’了?”鲁重美报之以诙谐的回答:“是的,我也住‘四环’。”
这三个圈便成为这些年来她管理协和的治院理念。医护人员为病人服务,管理为医护人员服务,就这么简单。她说,这不算创新,而是协和的文化、医院的特色使她必须这样做;她还说,这也是从导师张孝骞及父辈那儿潜移默化学来的。鲁重美理性而聪明的这一招,后来竟成为全国各地医院纷纷效仿的管理理念。人们也许还记得,在那不久,卫生系统开展的创建“全国百佳医院”的活动,其主题就叫“以病人为中心”。
  一位来自贵阳的患者来到协和,被检查发现有嗜铬细胞瘤。为了拯救这一名普通百姓,医院出动8个科室联合作战,将他从死亡线上救了过来。这便是协和人对院长“三个圈”的解读。
  有人问鲁院长:“现如今作医院院长有多种类型,有管理型的,有经营型的,有学者型的,还有创新型的,您是怎么为自己定型的?”鲁重美回答很干脆:“是管理型的,也就是服务型的。”的确,那三个圈就足以说明问题。她将协和家底全搬出来作了一次“盘底”,然后问自己,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协和人?!我凭什么让协和人接受我?面对协和厚重的历史和那一张张纯朴的面孔,鲁重美出了两张牌:真诚和大气。
  协和的老同志不会忘记,协和的那幢高干病房向他们敞开了,那是新院长作出的规定:“凡85年升了正高的,即能住高干病房。”于是他们便更敬业了,因为他们得到了尊重。
  中层干部都说鲁院长会做人的工作,心直口快,却严中有爱,一位年资较深的科室领导曾因方法不当,气走了好几个人,经院长指点,他恍然大悟,直夸“这个湖南妹子辣得有方。”
  角色变化了,但鲁重美对人的诚心没有变,就象对病人一样,鲁重美很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协和人。
  凡大智者必定大气。鲁重美便是这样。面对“舍弃”与“追求”这条人生轨迹,鲁重美无论是作为女人,还是作为院长,都处理得很理性。
  早在1987年底,那时候还没作院长,鲁重美被派往法国巴黎进行肝病课题的研究,一去就是五年。临走时,女儿才四岁,她只得将女儿送回长沙由年迈的父母抚养。五年后,科研大获全胜,而自己的女儿却羞羞怯怯地叫了她一声“阿姨”。这种尴尬不是一般女人所能承受得了的,可她愣是在这种尴尬中挺了过来。在事业与家庭的天平上,鲁重美无法向家庭一端倾斜,她说,打从进了协和,就感觉有条无形的鞭子在抽打着自己,不进也得进,这种感觉在作了院长和校长之后,便更加强烈了。生活上,她只得自己安慰自己:有舍才能有得。
  鲁重美出任院长的时期,也正是改革大潮冲击医疗行业最激烈的时期。站在潮头,鲁重美思忖着:协和是政府办的,有着80多年的品牌传统,不容许市场化。于是,她在医院内部管理改革上动起了大手笔,出台了一套“低成本,高效益”的经营管理策略:成本核算制度出台了,相应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也出台了,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也相继实施,接着,特色门诊、专科专病门诊、远程教学也引人注目。而在人才培养方面,更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他们每年从卫生部属院校中选拔部分实习生,原因是“协和不搞近亲繁殖”,诸如此类的改革,使协和人尝尽了甜头,占尽了先机,你说是改革也好,是创新也罢,协和人都认了,服了。而更使他们对这位院长敬佩不已的是,别看她平时低调沉稳,对中央首长都没有特别的做作,但她居然将协和流失在外的近亿资产追了回来,“真有两下子!”协和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
这位从湘雅园走上协和大舞台的湘妹子成功了,这位共和国的同龄人成长了,她说这都得益于培养她的湘雅与协和相同的文化底蕴及文化氛围,她是那样贪婪地吮吸着这些文化养份,你瞧,她还牵着宝贝女儿走进了湘雅,以延续那种情愫。这不,女儿在湘雅都大三学生了呢!
沙发
hsccsh 发表于 07-7-31 03:30:35 | 只看该作者
哇哇!!!!!!!!!!
是镶牙人啊!!!!!!!!!!!!
板凳
hsccsh 发表于 07-7-31 03:31:11 | 只看该作者
牛!!!!!!

没想到啊
协和医院老大是镶牙的
地板
JOJOJIN 发表于 09-9-4 18:51:47 | 只看该作者
真的没有想到啊
5#
风飞柳絮飘 发表于 10-4-13 20:02:28 | 只看该作者
以前还真不知道啊,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3 05:52 , Processed in 0.17775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