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援成《货币银行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5:0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1085.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 信用、利息与利率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三章 现代金融体系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四章 金融市场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五章 商业银行:体制与业务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六章 商业银行:管理与创新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七章 其他金融机构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八章 中央银行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九章 货币需求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章 货币供给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二章 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
 12.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三章 货币政策:宏观理论与实践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四章 金融稳定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1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五章 金融监管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1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六章 中国金融改革
 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1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内容简介                                                                                            


  《国内外经典教材辅导系列?金融类》是一套全面解析当前国内外各大院校金融类权威教科书的辅导资料。我国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国内外通用的权威教科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试(特别是硕士和博士入学考试)和培训项目作为指定参考书。这些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内容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给许多读者在学习专业教材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与国内外教材配套的复习资料,整理了各章的笔记,并对与本书相关的历年考研真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胡援成主编的《货币银行学》(第4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是我国众多高校采用的货币银行学优秀教材,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金融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作为该教材的学习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胡援成主编的《货币银行学》的课堂笔记基础上,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配套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以胡援成主编的《货币银行学》为基本依据,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货币银行学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名校真题,囊括所有考点。本书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来自指定胡援成主编的《货币银行学》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并对每道题(包括概念题)都尽可能给出详细的参考答案,条理分明,便于记忆。
  4.补充难点习题,强化相关知识。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各章知识难点的复习,每章参考了名校题库、众多教材及相关资料,精选了部分难题,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可以说本书的试题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博选众书,取长补短。
  本书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16章,每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对课后习题进行了详解的分析和解答;第三部分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精选近年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
  圣才学习网│金融类(www.100xuexi.com)提供全国各高校金融类专业考研考博辅导班【专业课保过班、一对一辅导(网授)、网授精讲班、真题解析班(网授)等】、多媒体e书、多媒体题库(免费下载,送手机版)、全套资料(免费下载,送手机版)、金融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胡援成主编的《货币银行学》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货币银行学的师生参考。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四大特色:
1.免费下载:无须注册均可免费下载阅读本书  在购买前,任何人均可以免费下载本书,满意后再购买。下载地址为:http://www.100eshu.com/DigitalLibrary/ajax.aspx?action=Download&id=11085(请复制到浏览器上面打开)。任何人均可无限制的复制下载圣才教育全部1万本多媒体电子书,既可以选择单本下载,也可以选择客户端批量下载。
2.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  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获得最新考试真题,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真题及高清视频。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3.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本书具有"记录笔记"、"全文检索"、"添加书签"、"查看缩略图"、"全屏看书"、"界面设置"等功能。
  (1)e书阅读器——工具栏丰富实用【为考试教辅量身定做】

  (2)便笺工具——做笔记、写反馈【圣才电子书 独家推出】

  (3)答案遮挡——先看题后看答案,学习效果好【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4.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  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是一家为全国各类考试和专业课学习提供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多媒体e书、多媒体题库】的综合性学习型视频学习网站,拥有近100种考试(含418个考试科目)、194种经典教材(含英语、经济、管理、证券、金融等共16大类),合计近万小时的面授班、网授班课程。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900-8858(8:30-23:00),18001260133(8:30-23:00)
  咨询QQ:4009008858(8:30-23:00)

  详情访问:http://jr.100xuexi.com/(圣才学习网|金融类)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1 复习笔记
一、货币概论
1.货币的定义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货币定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把货币定义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①货币是特殊的商品。
其特殊性在于它具有一般等价物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它是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第二,它具有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成为一般的交换手段。
②货币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货币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即反映产品由不同所有者所生产、所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即社会生产关系。
(2)西方经济学中有关货币的观点
①货币金属论。货币金属论认为货币也是一种商品,其自身必须有价值,它的实际价值是由货币金属的价值所决定的,金银天然就是货币。
②货币名目论。货币名目论认为货币是一种便于交换的技术工具,是换取财富的价值符号,是一种观念的计算单位,是一个票券。
③货币职能论
货币职能论认为货币是为社会公众普遍接受的、作为支付货款与服务的手段。
④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价值是由货币供给的数量所决定。
2.货币的职能
就一般意义而言,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四种职能。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能够表现和衡量商品的价值,这是货币的首要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来实现的。
要发挥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必须首先确定单位货币的价值量,这种人为规定的单位货币名称及所包含(或代表)的价值量,叫做价格标准。
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区别是:价值尺度是测量商品价值的,价格标准则规定每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一定量的价值,它是为货币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一种技术性规定;同时,价值尺度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形成的,并不依靠国家权力,而价格标准则是由国家法律确定的。
(2)流通手段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流通手段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3)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独立存在而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即充当延期支付的标准。
(4)贮藏手段
暂时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的货币,发挥着贮藏手段的职能。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的特点:一是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二是必须是具有稳定价值的货币材料。
二、货币形态的变化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货币形式。货币形式通常有三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①按币材的自然属性,可分为实物货币、非实物货币和超物货币;
②按发行者的身份,可分为私人铸币、国家铸币或银行纸币和国家纸币;
③按货币的实际价值与代表的价值之间的关系,可分为足值货币和非足值货币。
从货币的发展阶段看,可划分为实物货币和非实物货币阶段。与此相对应的货币形式有实物(商品)货币、纸币、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货币形式发展的第一阶段,它又可分为非金属货币和金属货币两个发展阶段。
最初的实物货币是非金属货币。为了便于商品流通,适应经济发展对货币的新的要求,国家便把金属块铸成一定的形状并打上面值,这样就出现了铸币。
所谓铸币,就是指由国家统一铸造,具有一定重量和成色,铸成一定形状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虽有许多优点,但以贵金属为基础的支付制度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1)称量和鉴定成色十分麻烦;
(2)流通费用较高,运送货币成本较大,安全性也较差;
(3)人类拥有可作为货币使用的金属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商品流通对币材的需要。
2.非实物货币
非实物货币的本身的价值低于其所代表的价值,属于信用货币。其典型代表是纸币、存款货币,以及目前越来越流行的电子货币。
(1)纸币
从纸币自身的发展过程来看,大体经历了附属、独立和完全独立于黄金三个阶段。
纸币附属于黄金阶段,也称可兑现的银行券阶段。此阶段,纸币(主要指银行券)是代表黄金流通的,各国都规定有银行券的含金量,并可按其含金量兑换金币。因此,必须保留足量的黄金作保证,这就使得银行券发行量受到限制。
纸币摆脱黄金货币的独立阶段(20世纪30~70年代),或称不可兑现的银行券阶段。这一时期的纸币虽规定有含金量,但不能兑现黄金。
纸币完全独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纸币既不规定法定的含金量,也不能兑换黄金,其价值形式也不再用金的价值表示。
纸币的使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①纸币突破了金属货币物质价值总量的限制,能够满足经济规模的扩大对货币的需要,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了流通领域的障碍;
②纸币体现了国家强制力的作用。纸币的使用使货币的供给集中在国家手中,国家可以充分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③纸币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商品流通速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2)存款货币
存款货币是非实物货币的另一种主要形式,它体现为各单位、个人在银行账户上的存款。
支票是一种见票即付的借据(IOU),它使人们无需携带大量通货便可进行交易。支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支付制度的效率。
定期存款是一种潜在的购买力,因为它只有转化为活期存款或被提取成现金后,才成为现实的购买力,故又被称为“潜在货币”。
(3)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是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机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支付功能的非现金货币。
银行利用计算机进行电子货币支付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利用计算机处理银行之间的货币汇划业务;
②银行计算机与其他机构计算机之间资金的汇划;
③利用网络终端向客户提供各项服务,如自动柜员机(ATM);
④利用销售点终端(POS)向客户提供自动扣款服务;
⑤电子货币通过公共网络直接进行购物,转账等业务。
纸币、支票和电子货币均属于信用货币。信用货币具有三个特征:
①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
②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
③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
三、货币制度及沿革
1.货币制度概述
(1)货币制度的形成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法律形式所确定的有关货币流通的系列规定。货币制度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和信用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最早是伴随着国家统一货币铸造而产生的。
(2)货币制度的内容
货币制度的内容是指:确定本位货币,规定制作本位币和辅币的材料;确定本位货币的名称及货币单位;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规定银行券的发行准备等。
①确定本位货币币材。本位货币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货币。
本位货币是整个货币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建立货币制度首先要确定以何种材料充当本位币币材。不同的货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制度。
②确定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货币名称是各货币发行国所规定的本国货币的名称。
货币单位是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
价格标准是国家法定的每一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
③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及流通。
本位币的铸造与流通。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在纸币制度下,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
辅币的铸造与流通。辅币是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供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辅币通常是用贱金属铸造的。辅币的特征:是不足值的铸币、限制铸造、有限法偿。
④规定货币的发行和保证制度。发行准备制度也称发行保证制度,是指通过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依靠什么来保证其币值稳定的制度。
⑤规定货币的对外关系,如能否自由兑换、汇价的确定办法等(详见本章第四节)
概括地讲,货币制度可分为两类:
一是金属本位制,即以贵金属作为本位货币;铸币与银行券的发行必须以充足的货币金属作为后备;
二是信用货币本位制,又称纸币本位制或不兑现本位制,是指不以有价值的商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2.金属货币制度
金属货币制度是货币制度的初级形式,它以本身具有价值的贵金属黄金和白银作为货币,执行货币的职能。
金属货币制度可分为单本位制和复本位制。单本位制是以黄金或白银一种金属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复本位制是同时以金、银两种金属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
(1)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最早的货币制度之一。它是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2)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这两种铸币均可自由铸造及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均可以自由输出入,辅币和银行券均能与之自由兑换。
金银复本位制有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两种类型。
①平行本位制。平行本位制是金银两种本位币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国家对两种货币的交换比率不加规定,而由市场上金和银的实际比价自由确定金币和银币比价的货币制度。
②双本位制。为了克服平行本位制的缺陷,法律规定了金、银币比价,金、银币仍同时作为本位货币,这就是双本位制。
(3)金本位制
在金本位制度下,一国的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关系。
金本位制按基本货币单位与黄金的联系程度又可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①金币本位制。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它的主要内容是:以一定数量与成色的金币作为本位货币,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
金币本位制是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汇率的稳定;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在金币本位制下,各国的国际收支是自发进行调节的。这种调节机制如表1-1所示。
表1-1
  
  
  国际收支逆差国
  
  国际收支顺差国
  
  本币汇率
  
  下跌到黄金输出点
  
  上涨到黄金输入点
  
  黄金
  
  流出(货币供给量减少)
  
  流入(货币供给量增加)
  
  物价
  
  下跌
  
  上涨
  
  进出口
  
  出口增加
  扭转逆差
  进口减少
  
  出口减少
  扭转顺差
  进口增加
  

但随着维持金币本位制的基础遭到破坏,金币本位制日趋不稳,其原因是:
第一,由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世界黄金分布的极端不平衡。
第二,各国为了备战,大量增加价值符号的发行,使自由兑换成为不可能。
第三,为了防止黄金外流,各国都实行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使黄金的自由输出入受到限制。
②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在这种货币制度下,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黄金退居准备金地位,集中存储于政府,由国家发行代表一定重量和成色黄金的纸币来流通,而纸币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只能按规定的含金量在一定数额以上、一定用途内兑换金块。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在这种货币制度下,货币单位仍规定有含金量,但国内不流通金币,以国家发行的银行券当作本位币流通。银行券不能直接在国内兑换黄金。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不稳定的货币制度,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国内均没有黄金流通,由于黄金失去了流通手段的职能,从而也就不能自发地调节流通中货币量;
第二,银行券与黄金的自由兑换均受到限制,因而削弱了金币本位制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
第三,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一方面,其货币依附于他国,一旦所依附国家的币值变动或不履行义务,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国家的币值就会随之变动,且在政治上、经济上受制于人;另一方面,若金汇兑本位制国家大量提取外汇储备兑换黄金,则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通货稳定也必然受到威胁。
③金本位制的崩溃。
导致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是:
a.金本位制的稳定性是以黄金的充分供应为前提的,然而黄金的供应量是有限的。尽管部分准备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黄金不足的困难,但货币的供给仍受到金准备数量的制约。可见,货币供给的制约与经济增长对货币需求的增长之间的矛盾是导致金本位制崩溃的内在原因。
b.从国际经济关系看,金本位制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是以没有贸易管制及外汇管制、没有关税壁垒、货币供给量受黄金数量的制约为前提的。但到了金本位制后期,货币的数量与黄金的增减失去了严格的联系。各国政府出于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考虑,纷纷采取各种强制干预措施。如实行外汇倾销和限制进口以避免贸易逆差;当逆差发生时,政府卖出外汇阻止本币汇价下跌和黄金流失等。于是,金本位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在政府的干预下名存实亡。
3.信用货币制度
信用货币制度是货币制度的高级形式,它使用国家的强制手段,以本身没有价值的纸币代替金银执行货币职能。
(1)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①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②纸币本位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的;
③纸币本位制下,非现金结算占据主导地位;
④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2)区域性货币制度和跨国货币制度
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建立是以“最适货币区”理论为依据的。
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①低级阶段:各成员国仍保持独立的本国货币,但成员国之间的货币实行固定汇率并可自由兑换;对国际储备实行部分集中保管;各国保持独立的国际收支和财政货币政策。
②高级阶段:设立联合中央银行,发行成员国共同使用的货币,并对成员国政府提供融资。各国中央银行不再拥有货币政策的决策权;区域内实行单一货币;各成员国不再保持独立的国际收支,实行资本市场的统一和货币政策的统一。
(3)人民币制度
①人民币制度的形成。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正式宣告成立,并开始发行人民币,人民币成为国家的本位货币。
②人民币制度的内容。人民币制度是信用货币制度的一种形式,其内容包括人民币的单位、发行、流通、汇率以及保护人民币的规定等,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a.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单位为角、分。
b.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国家,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由国家授权掌管人民币的印制和发行工作,并集中管理货币发行基金。
人民币发行是指中央银行向社会投放现金的行为。人民币的发行坚持两个原则:
一是集中统一,集中统一是指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中央。
二是经济发行,经济发行是指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来发行人民币。
发行基金是尚未发行的货币,它不是流通中货币,发行基金由中国人民银行的发行库调入商业银行的业务库,就是货币发行,这时发行基金就转化成流通中货币。
c.国家规定,在我国境内只允许流通人民币,禁止金、银及外币在境内流通。严禁伪造、变造人民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d.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是完全自由兑换货币,但目前已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账户)下的可兑换。
e.金、银及外汇储备等是国际支付的准备金,由中国人民银行集中掌管、统一调度。
四、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国际交往中使用什么样的货币——金币还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安排,是盯住某一种货币,还是允许汇率随市场供求自由浮动;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机制(各国外汇收支不平衡如何调节)。国际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三种国际货币体系。
1.国际金本位制度(1880~1914年)
典型的国际金本位制度具有以下特征:以黄金充当最终清偿手段,实行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度,各国货币的汇率由它们的含金量比例所决定,在价格-现金流动机制作用下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失衡,同时是一个无组织的松散体系。
2.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1)以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确立黄金和美元并列的储备体系。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双挂钩”汇兑平价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确定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35美元=1盎司黄金,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2)实行固定汇率。实际上是一种“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各国货币的平价,必须以黄金或美元来表示,以各国所规定的货币的含金量为标准计算。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的上下限1%的幅度内波动,各国政府有责任在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活动,以保持外汇市场的稳定。
(3)实行多渠道的国际收支调节。逆差国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取得贷款来弥补逆差,也可以通过汇率的调整,来纠正国际收支的基本不平衡。
(4)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货币事项进行磋商,维护汇兑平价体系。
进入20世纪50年代,西欧、日本等国的经济开始崛起,突破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垄断和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国外汇收支逆差迅速增加,黄金储备大量外流,市场上大量抛售美元,西方主要国家的货币对美元也都实行浮动,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已全部丧失
3.牙买加体系(1973年至今)
《牙买加协议》可以说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扬弃。主要内容有:
(1)浮动汇率合法化。会员国可以自由选择任何汇率制度,可以采取自由浮动或其他形式的固定汇率制度。但会员国的汇率政策应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督,并与其协商。
(2)黄金非货币化。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各国可在黄金市场自由买卖黄金;取消会员国相互之间、会员国与基金组织之间用黄金清算债权债务的义务。
(3)国际储备多元化。修订基金组织增加创设的特别提款权(SDRs)有关条款,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SDRs和欧洲货币单位(原欧洲共同体国家创设的一种综合货币单位)的储备作用在不断加强。
(4)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相互补充。牙买加体系条件下,各国主要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动用国际储备资产、国际金融机构的协调和国际金融市场来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牙买加体系当前的运行特点:
(1)黄金非货币化后,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但地位削弱。目前,欧元、SDRs、英镑、日元等都与美元共同承担国际外汇储备的职责。
(2)国际汇率制度呈现出以浮动汇率安排为主、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基本格局。
目前,全球有三类基本的汇率安排:一是独立浮动汇率安排;二是固定汇率安排;三是“中间道路”安排。
(3)国际金融市场在国际收支调节中作用显著。
国际金融市场的存在,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大大降低了各国国际收支调节的代价。它也产生了新的不稳定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它使一些国家放松内部约束,滥用财政扩张政策,延误必要的国内经济改革和调整。
(4)随着各国资本管制的不断放松,国际资本流动迅猛扩张。国别选择上,常常发生“饱饥综合症”,即当看好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时,国际资本大规模涌向那里,而当这些国家因为资本过度流入而出现危机迹象时,国际资本又快速离去。
牙买加体系主要问题有:
(1)浮动汇率制度不够稳定,外汇风险比较明显;而固定汇率制度又有失灵活性,难以实施自主的经济政策;
(2)大国侵害小国利益,南北冲突远没有解决;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几种渠道各有局限性,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4)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资本流动使各国内外均衡的矛盾更加突出,发展中国家频繁遭受金融危机的打击,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不稳定的根源。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108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8 11:05 , Processed in 0.09902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