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5:1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9592.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第一章 导 言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一篇 产品市场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三章 生产者选择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四章 企业与市场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五章 市场结构分析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六章 博弈论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二篇 要素市场
 第七章 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八章 劳动市场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九章 资本市场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章 自然资源市场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一章 风险与资产选择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三篇 市场经济问题研究
 第十二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三章 不完全信息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四章 外部经济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1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五章 公共产品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1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六章 政府与市场
  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1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内容简介                                                                                            


  黄亚钧教授主编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教材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也被河海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众多高校指定为经济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员更好地学习这两本教材,我们精心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
  1.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3.黄亚钧《微观经济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4.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5.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6.黄亚钧《宏观经济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本书是黄亚钧《微观经济学》教材的配套e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黄亚钧主编的《微观经济学》(第3版)为主对本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微观经济学》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经济学相关资料对黄亚钧主编的《微观经济学》(第3版)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名校考研真题。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名校近年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所选考研真题基本体现了各章的考点和难点。
  (4)最新补充内容,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后期会进行修改完善,对于最新修订完善的内容,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圣才学习网│经济类(www.100xuexi.com)提供全国各高校经济类专业考研考博辅导班【同门师兄师姐一对一辅导(网授)、网授精讲班等】、多媒体e书、多媒体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经济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黄亚钧主编的《微观经济学》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师生参考。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四大特色:
1.免费下载:无须注册均可免费下载阅读本书  在购买前,任何人均可以免费下载本书,满意后再购买。下载地址为:http://www.100eshu.com/DigitalLibrary/ajax.aspx?action=Download&id=19592(请复制到浏览器上面打开)。任何人均可无限制的复制下载圣才教育全部1万本多媒体电子书,既可以选择单本下载,也可以选择客户端批量下载。
2.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  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获得最新考试真题,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真题及高清视频。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3.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本书具有"记录笔记"、"全文检索"、"添加书签"、"查看缩略图"、"全屏看书"、"界面设置"等功能。
  (1)e书阅读器——工具栏丰富实用【为考试教辅量身定做】


  (2)便笺工具——做笔记、写反馈【圣才电子书 独家推出】

    (3)答案遮挡——先看题后看答案,学习效果好【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4.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  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是一家为全国各类考试和专业课学习提供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多媒体e书、多媒体题库】的综合性学习型视频学习网站,拥有近100种考试(含418个考试科目)、194种经典教材(含英语、经济、管理、证券、金融等共16大类),合计近万小时的面授班、网授班课程。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900-8858(8:30-23:00),18001260133(8:30-23:00)
  咨询QQ:4009008858(8:30-23:00)

  详情访问:http://www.100exam.com(圣才考研网)
       http://jingji.100xuexi.com(圣才学习网|经济类)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章 导 言
1.1 复习笔记
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稀缺性
(1)经济学的含义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选择行为的理论。更明确地说,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种选择对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影响。人们进行选择的原因在于资源的稀缺性。
(2)稀缺性的含义
稀缺并不是指资源在绝对数量上的多寡,而是指相对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的需要来说,用以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即有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的。同时,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可利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有限的。
(3)稀缺性与选择
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生产,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消费,稀缺性就要求人们做出选择。对社会来说,稀缺性体现在生产资源的相对不足。社会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不仅要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中进行选择,还要在消费和投资中做出选择。对个人来讲,稀缺性体现在消费资源(收入)的相对不足。个人在一定的收入条件下,不仅要在不同商品的消费中进行选择,还要在消费和储蓄间做出选择。
(4)稀缺性在经济学中的作用
资源的稀缺性是一切经济学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人们不可能拥有无穷无尽的不受任何限制的物质资源,也不可能拥有无限的时间来享受和利用这些资源,稀缺性始终要求人们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而选择意味着“取舍”,这正是经济学产生的根源。
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生产什么
“生产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择用总量既定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哪些产品,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也就是资源配置问题。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任何形式的资源配置都会产生成本,这种成本就是人们选择所产生的成本。如果某人选择了某一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这就意味着他同时放弃了这一资源的其他用途,而其他用途所产生的价值就构成了使用这一资源的成本,经济学上称之为“机会成本”。
(2)如何生产
由于选择生产什么需要成本,由此产生了“如何生产”的问题。“如何生产”要解决的是在生产同一种产品的许多种不同方法(如多用资本和少用劳动的方法或少用资本多用劳动的方法)中选择一种成本最低或者最有效率的方法,这既要从技术角度考虑,也要从经济角度考虑。一种生产方法是有效的,是指不可能增加一种产品的生产而不从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中抽取资源,从而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3)为谁生产
“为谁生产”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这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不同社会制度、不同风俗习惯、不同道德规范会有不同的看法。
3.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微观或“小型”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如消费者、投资者、工人、厂商以及单个行业和市场等。微观经济学提供了认识各种层次的经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因为,所有的经济决策最终是由个体经济单位(消费者、工人、厂商等)做出的,微观经济学包含了对影响这些决策的各种因素的研究。这些个体决策的加总就构成了一个总体经济的运行。
4.市场经济
(1)市场与市场经济
“市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商品买卖的场所,而是涵盖了在商品和服务的生产、销售、购买等活动中的所有潜在的买方、卖方之间的相互作用。市场经济是指经济的运行靠的是市场的自发作用。
(2)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个人所有
在市场经济中,一切生产要素都归个人所有,即个人可拥有劳动、知识和技能(又称人力资本),也可拥有机器、建筑(又称物质资本),还可以拥有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货币资本。不同的人在各种要素的拥有量上会有很大的不同。
②私人利益
在市场经济中,个人被假定为“理性”的,其含义是,其做出决策的出发点是私人利益,每个人都在寻求私人利益极大化。在市场经济下,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尽可能使自己的利益极大化。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只要保证政府行使基本的维持法律和秩序的功能,许多不相干的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事实上也是在为社会的利益服务。一群“自私”的个人却组成了一个稳定有序、不断发展的社会。
③小型经济
为了处理上的方便,“市场经济”还要进一步被抽象、简化为一个“小型经济”,通常假设市场上只有两个消费者、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等。
二、经济学的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1)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方法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实证分析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提出的命题是可以测试真伪的,如果这个命题是正确的,那么,它必须在逻辑上站得住,并且还要与经验证据相符。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中,采用的主要是实证分析方法,这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理论分析方法。
(2)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方法回答“应该怎么样”的问题。从本质上说,规范分析不如实证分析那么精确、科学,因为它是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牵涉到个人道德准则和好恶的价值判断,是无法证明其正误、真伪的。
2.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1)均衡与均衡分析方法
①均衡
在经济学分析中,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各个经济决策者(消费者、生产者等)所作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会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
②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方法是假定外界诸因素(自变量)是已知的和固定不变的,然后再研究因变量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在均衡状态下,当事人的决策对个人来说,已使私人利益极大化,或已达到最优。
(2)边际与边际分析方法
①边际
边际指一个微小的增量带来的变化,即数学中的微分的含义。有关边际的概念概括起来分为两大类:一是边际收益(

),二是边际成本(

)。前者指稍微增加某种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增加的利益(如货币收入、满意程度等);后者指稍微增加某种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增加的成本或减少的利益。
②边际分析
寻求利益极大化的个人总是遵循这样的边际原则:当某项经济活动(如生产、消费)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人们会扩大这种活动;反之,则减少这种活动,直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此时的这种经济活动处于最优状态,也就是达到了均衡。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1)静态分析
在均衡分析中,一般假定外在因素是已知的和既定的,来考察内在因素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和在均衡状态下的情况,这种分析被称为静态分析。如果自变量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发生了变化,先对变化之后的自变量再作一次静态分析,分析自变量变化后因变量达到均衡状态的情况,然后对变化前后两套不同外界因素条件下的因变量值进行比较,但不考察从原均衡状态到新均衡状态的变化过程,这种分析方法被称为比较静态分析。
(2)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是指考察两个均衡状态之间的变化过程的方法。通过动态分析,可以了解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后,经济活动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所需的时间、经过的路径等。动态分析方法的主要运用是蛛网模型。
4.经济模型
要对某一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通常要将这一现象高度简化抽象为一个模型,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或解决最本质的问题。经济模型中涉及许多变量,这些变量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变量是可以直接测定出来,或假定为既定的和已知的,称为外生变量;另一类变量则必须通过模型的求解过程才能计算出来,称为内生变量。
三、需求与供给
1.需求、需求量与需求曲线
(1)需求
经济学中的需求包含两层含义:①需求来自消费者的嗜好或偏好,是一种纯粹主观上的需要;②需求也受到消费者收入预算的客观条件的约束,需求必须是有支付或购买能力的需求。因此,需求是主观爱好和客观能力的统一。
(2)需求量
在经济学中,需求量和需求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需求量是指在某一时期内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商品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之间的一种关系,它反映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商品的需求量。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取决于许多因素: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年龄、教育水平、预期等,而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说是该商品的价格。
(3)需求法则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大;而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则越小。
(4)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表示了在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所愿意购买的商品的数量,也可以用另一种等价的说法,即需求曲线代表了对某一商品的市场投放量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需求曲线曲线由左上方往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反映了“价高量减、价低量增”的需求法则。
(5)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
除了价格之外,还有一些因素也对市场需求起着重要作用,主要有:
①偏好。偏好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喜爱程度。人们只有喜欢某件商品才有购买的欲望,因此,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对商品偏好的上升会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
②收入。一般说来,收入与需求是正相关的,即在别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越多,这是因为较高的收入代表了较高的购买能力和支付能力,而需求是受支付能力约束的。
③相关商品的价格。需求不仅取决于商品自身的价格,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其他商品价格的影响。在其他商品中,有两类商品的价格影响最大:
a.替代品,即在消费中相当程度上可互相代替的商品。一般说来,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越高,就显得这种商品相对便宜,因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会增加;反之则相反。
b.互补品,即经常放在一起消费的商品。当某种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涨时,这种商品的需求也会随之减少。
④人口。人口对需求的作用与收入大致相同,人口的上升会使市场消费者的数量增加,从而增加市场的需求。
⑤预期。对商品需求产生影响的是社会的群体预期,而无论这种预期正确与否。如果人们普遍预期某一商品未来价格会显著上涨,则会增加现时的消费,或多购买一些贮存起来。预期效应有时会带来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的反常现象,这是因为人们普遍有“买涨不买跌”的心理。
综合上述因素,需求函数可表达为:

其中,

代表需求量,

代表价格,

代表偏好,

代表收入,

代表替代品价格,

代表互补品价格,

代表人口,

代表预期价格。
(7)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和与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属于内生变量对需求量的影响,需求曲线本身不会发生变化;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属于外生变量对需求的作用,因此,需求曲线会发生变化。价格的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如果其他因素,如收入、替代品价格、人口等发生了变化,在图中就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如图1-1所示。

图1-1需求曲线的移动
2.供给、供给量与供给曲线
(1)供给
供给包含两层含义:①供给取决于厂商(生产者)的生产能力,与厂商的技术水平相关;②供给也受到厂商成本等经济因素的约束,供给总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的供给。因此,厂商的供给是技术状况和经济条件的统一。
(2)供给量
供给量和供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供给量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厂商愿意向市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而供给是指商品供给量与该商品价格之间的一种关系,它反映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商品的供给量。厂商愿意生产和出售多少商品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技术发展水平、原材料的价格、工资水平、厂商对今后市场走向的预期等。
(3)供给曲线
①含义
供给曲线表示各种价格与该价格对应下的生产者愿提供的商品的供给量的所有组合情况。供给代表了整个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整个供给曲线,而供给量仅指曲线上在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某个量,是供给曲线上的一个点。
②供给法则
供给法则是指: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越大;而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的供给量则越小。也就是说,供给曲线斜率为正。
(4)供给变动(供给曲线的移动)的影响因素
①技术状况。技术进步通常会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产量的提高,因此与任一供应量相对应,生产者的要价降低了,这等价于在每一价格下,生产者愿意供给更多的数量,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右或向外移动。
②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包括工资、原材料的价格、租金、利息等。生产要素价格的提高会使生产成本相应上升,与任一产量相对应,生产者的要价会提高,也就是说,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所愿意提供的产量会减少,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左或向内移动。而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则相反。
③其他商品价格。如果其他商品价格上升了,那么,生产者很可能被吸引到其他商品的生产中去,在一定的价格下,会减少原商品的产量。
⑤厂商的数目。在同一行业中,由于市场的供给是单个厂商供给的加总,因此,厂商的数目增加,市场的供给就会上升;反之则相反。
⑤政府税收。政府税收直接影响生产成本,如果税收增加,则事实上使商品成本提高,在相同的价格下供给量会较前减少,也就是说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⑥预期。与消费者一样,生产者也对未来的市场价格有预期。如果预期未来价格上涨,则生产者会尽量减少现时供给;预期价格下跌则相反。
综合上述各因素,供给函数可表示为:

其中,

代表供给量,

代表技术进步,

代表生产要素价格,

代表其他商品价格,

代表厂商数目,

代表政府税收,

代表预期价格。
(5)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与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属于内生变量对供给量的影响,供给曲线本身不会发生变化;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属于外生变量对供给的作用,这样,供给曲线就会发生变动。如图1-2所示。

图1-2供给曲线的移动
3.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
①含义
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即:

②对于弹性值的计算的几点说明。
a.弹性是数量变化与价格变化百分比之比,而不只是数量变化与价格变化之比。
b.即使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值是不同的。
c.弧弹性是根据需求曲线上两点的相应价格、数量而得到的,代表的是两点之间这一段曲线的弹性。解决弧弹性的缺点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在计算公式中



均用两点的平均值,即:


第二种方法是计算“点弹性”,这是弧弹性中两端点无限接近的极限值,用微分来表示就是:


③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按照需求弹性值的大小,需求价格弹性可分为五类:

,需求富于弹性;

,单元弹性;

,需求缺乏弹性;

,需求完全缺乏弹性;

,需求完全富于弹性。
④需求弹性值的大小的影响因素
a.商品的必需程度。如果某种商品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那么需求弹性比较小。通常将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称为必需品,将富于弹性的商品称为奢侈品。
b.商品的可替代性。某种商品的替代品越多,替代性越强,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c.在总开支中的比重。如果一种商品在消费者总开支中只占很小的份额,那么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变化不会很敏感,因此需求弹性较小。如果该商品是一项大开支,则弹性较大。
d.商品类别的大小。需求弹性的大小与考察对象类别的大小很有关。如果考察的是某一大类商品,那么,它们的替代品很少,需求弹性很小。如果考察的是大类商品中的某一种,那么它们的需求弹性会很大。
e.时间的长短。需求弹性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大。因为时间越长,消费者越容易找到替代品或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用

表示

商品价格(

)变化引起

商品需求量(

)变化的弹性,则有:



替代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正,互补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如果两种商品几乎毫不相关,那么它们的交叉价格弹性近乎为零。
(3)需求收入弹性
①含义
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需求的收入弹性(

)可表示为:



②需求的收入弹性的类型
a.

,即收入增加1%而需求量增加超过1%的商品,称之为奢侈品,如名牌时装、旅游等。
b.

,即需求量增加幅度不超过收入增加幅度的商品,称之为必需品,如粮食、盐等。
c.

,即收入上升需求量反而下降的商品,这类商品比较特殊,称之为劣质商品。
(4)供给价格弹性
①含义
供给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供给的价格弹性可表示为:



②分类


,称供给富于弹性;如果

,称供给完全富于弹性,在图像上表现为一条水平的供给曲线;如果

,称供给是单元弹性;如果

,称供给缺乏弹性;如果

,称供给完全缺乏弹性,在图像上表现为一条垂直的供给曲线,表示不管价格情况如何,供给量始终固定不变。
③供给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
a.进入和退出的难易程度。如果某一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很少,厂商可灵活根据价格和需求情况进入或退出该行业,则该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反之则相反。
b.供给者类别的大小。如果考察的是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弹性,那么一个人扩大产量的能力是有限的,供给弹性较小。如果考察的是一个行业的供给弹性,则要大得多。
c.时间的长短。在极短时期内,供给量限于已有库存,无法随价格变化而变化,弹性近乎为零;在短期内,厂商能够在固定资产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流动投入来扩大产量,因而弹性增大;在长期内,现有厂商可彻底调整生产规模,新厂商也可以进入该行业,故供给弹性变得非常大。
d.产量的大小。从某一行业来说,在产量很小的时候,要扩大产量是很容易的,供给接近完全富于弹性;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生产该商品的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开始显露出来,要进一步增加要素的投入难度加大,成本上升,从而供给弹性变小;当产量达到一定极限,所有相关要素都已耗竭,要进一步增加产量几乎不可能了,而不管价格如何上扬,此后,供给弹性近乎为零。
4.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1)均衡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使需求量恰好等于供给量的价格称之为均衡价格,在均衡价格下决定的产量称之为均衡产量。在供求曲线图形中,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产量和价格,如图1-3所示。如果经济中出现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市场的自发力量能通过价格的调整而达到新的均衡。

图1-3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决定
(2)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①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如图1-4(a)所示,在需求变动前,市场均衡点为

,形成的均衡价格为

,均衡产量为

。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需求曲线

向右移动至

,在供给状况不变的情况下,与供给曲线

相交于

点,由

点决定的均衡价格为

,均衡产量为

。因此,需求增加的结果是均衡产量增加和均衡价格上升。反之,需求减少会导致均衡产量减少和均衡价格下降。

图1-4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②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如图1-4(b)所示,初始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分别为



。如果技术进步使生产者的成本降低,供给曲线

向右移动至

,在需求状况不变的情况下,与需求曲线

相交于

点,由

点决定的均衡价格为

,均衡产量为

。可见,供给增加会使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下降。
③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同时移动对均衡的影响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同时移动会形成新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需求增加的结果是均衡产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而供给增加的结果是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下降。如果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变动的方向是不确定的。均衡价格变动的方向取决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斜率以及需求和供给变动的相对幅度。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既定的情况下,如果需求增加的幅度大于供给增加的幅度,那么均衡价格上升;反之则相反。在图1-5中,由于需求增加的幅度等于供给增加的幅度,均衡价格不变,仍然是



图1-5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3)达到均衡的过程——蛛网周期
①蛛网周期的类型
a.循环周期
在图1-6(a)中,假定一开始,某农产品每年供应量为

,供给曲线为

,需求曲线为

,当

数量的商品投放市场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为

,因而

点成为一个暂时的均衡点。

的价格在生产者看来十分具有吸引力,因为只要价格不低于

,生产者就会愿意提供

。而在

的价格下,按照

点,生产者愿意提供

。然而到了第二年,当

数量是农产品被提供到市场上时,消费者只愿意支付

的价格。由于农产品不易贮存,当年必须“出清市场”,于是只能按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出售,暂时均衡点在

点。在

点的价格下,生产者的积极性大受打击,再下年供给量又减少到



点),而价格会再度涨到

,重新回到

点……如此循环往复,年复一年。从图1-6(a)中可见,在循环周期中,只要生产者继续按照滞后的供给曲线进行决策,潜在的均衡点

永远不能达到。

图1-6蛛网周期
b.收敛周期
在图1-6(b)中,也是从

的供给量和

的价格开始,但是虽然价格在不同年份之间上下交替波动,但波动幅度越来越小。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一数量周期逐渐缩小,沿着

……的路线,最后收敛于

。这种蛛网周期被称为收敛周期。
c.发散周期
图1-6(c)的情况与(b)正好相反,价格波动的幅度一年比一年大,价格一数量周期沿着

……的路线日趋发散,离均衡点

越来越远,这种蛛网周期被称为发散周期。
②形成蛛网周期的原因
a.生产者开始生产某种商品到最后将该商品提供上市有一定时滞,比如说一年;
b.正因为存在时滞,生产者根据开始生产时的价格决定供给量,因而某一年的供给量事实上是决定于上一年的价格;
c.蛛网周期商品均为不耐贮藏商品,为了在当年出清市场,价格取决于在该供给量下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即成交价格是使既定的供给量全部卖出去的价格。
③形成不同类型蛛网周期的原因
不同类型蛛网周期的形成与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相对斜率有关:如果供给曲线斜率大于需求曲线(绝对值),那么蛛网周期是收敛的;如果供给曲线斜率小于需求曲线,那么周期是发散的;如果两者相等,则形成永远循环的周期。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959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9 04:18 , Processed in 0.10741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