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41行政管理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5:3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28707.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详解
2012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2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详解
2011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1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详解
2010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0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详解
2009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08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08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详解
2007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4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07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4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详解
2006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4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06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4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详解
2005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4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05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4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详解
2004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4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04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4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详解
说明: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41行政管理学中841是2008~2014年的科目代码,2004~2007年的科目代码为441。
                                                                                                                                                                                                    内容简介                                                                                            
  考研真题是每个考生复习备考必不可少的资料,而拥有一份权威、正确的参考答案尤为重要,通过研究历年真题能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要考点,能有效指明复习方向。
  为了帮助参加北京科技大学“841行政管理”考试科目的考生复习备考,圣才考研网精心编著了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
  1.[3D电子书]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41行政管理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3D电子书]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详解
  3.[3D电子书]张国庆《公共行政学》【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0小时高清视频】
  4.[3D题库]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5.[3D电子书]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6.[3D电子书]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7.[3D题库]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8.[3D电子书]魏娜《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9.[3D题库]魏娜《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41行政管理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由圣才考研网组织人员严格按照北京科技大学“841行政管理”考研指定参考教材和北京科技大学教师的授课讲义等精心编写而成。解题思路清晰、答案翔实。本书总结北京科技大学“841行政管理”历年专业课考试高分考生的答题经验,对除2009年以外的2004~2013年的全部真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帮助考生在熟练掌握知识点的同时,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以提高应试能力,从而增强信心,提高考试分数。
  圣才学习网│公共管理类(www.100xuexi.com)提供全国各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考研考博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北京科技大学“841行政管理”科目考试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公共管理的师生参考。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五大特色:
1.720度立体旋转:好用好玩的全新学习体验  圣才e书带给你超逼真的3D学习体验,720度立体场景,任意角度旋转,模拟纸质书真实翻页效果,让你学起来爱不释手!

2.免费下载:无须注册均可免费下载阅读本书  在购买前,任何人均可以免费下载本书,满意后再购买。任何人均可无限制的复制下载圣才教育全部3万本3D电子书,既可以选择单本下载,也可以选择客户端批量下载。
3.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  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对该产品的内容有所修订、完善,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版本的产品内容。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4.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本书具有“记录笔记”、“全文检索”、“添加书签”、“查看缩略图”、“全屏看书”、“界面设置”等功能。
  (1)e书阅读器——工具栏丰富实用【为考试教辅量身定做】

  (2)便笺工具——做笔记、写反馈【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5.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  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是一家为全国各类考试和专业课学习提供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的综合性学习型视频学习网站,拥有近100种考试(含418个考试科目)、194种经典教材(含英语、经济、管理、证券、金融等共16大类),合计近万小时的面授班、网授班课程。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900-8858(8:30~23:00),18001260133(8:30~23:00)
  咨询QQ:4009008858(8:30-23:00)

  详情访问:http://gggl.100xuexi.com/(圣才学习网|公共管理类)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详解
北京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841 
试题名称:行政管理学(共3页)
适用专业:行政管理
说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题(第1-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序贯决策
答:序贯决策即动态决策,它与单项决策不同,要求做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决策。一般说来,序贯决策有两个特点:
①它做出的决策不是一个,而是一串决策,因而又可称为“一揽子决策”;
②这一连串决策不是彼此无关的,而是前一项决策直接影响后一项决策,前后项决策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关系:即前一项决策是后一项决策的准备和基础,后一项决策是前一项决策的继续和完成。这些决策往往是一连串相互关联的决策,前一步与后一步,即前一项决策与后一项决策都伴随着时间先后的动态变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它叫做动态决策。
序贯决策是由一系列单项决策构成的,我们可以把序贯决策系列中的每一项具体决策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单项决策,但并不是任何几个单项决策相加都构成序贯决策,只有那些在时间上存在着先后顺序、在内容上存在着逻辑关系的多项单项决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构成我们所说的序贯决策。
2.帕累托分析法
答:“帕累托分析法”又叫“ABC重点管理法”或“分类管理法”,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种类繁多、错综复杂的事务或问题进行分析排队,并根据一定的数量标准划分类别,以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一种定量的科学管理技术。ABC技术引导人们把主要精力集中于重点问题的管理,同时兼顾其他次要问题,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具体地说,就是对管理对象根据其不同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类,以此来确定哪些是管理的重点对象(A类),哪些是管理的一般对象(B类),哪些是管理的次要对象(C类),并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的管理方法。
ABC管理法的做法是依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把事务或管理对象按照影响因素,或按事务属性,或按所占比重,划分为A、B、C三类,分别给予重点和一般等不同程度的管理,以达到经济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目的。习惯用法通常是,把累积百分数由0%一80%的那些因素称为A类因素,是主要因素;累积百分数在80%一90%的为B类,是次要因素;累积百分数在90%一100%的为C类,在这一区域内的因素是最次要因素。在区分了这些不同的类别之后,再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管理。ABC管理技术要求对于A类因素给予特别的注意,慎重处理;对于B类因素要比较慎重地处理;对于C类因素则一般处理,以保证重点,掌握关键因素,使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3.大部制
答: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Large department system),是指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的部门、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实质是一种政府治理模式。大部门体制改革应该是政府组织架构调整与政府运行机制再造的统一。大部门体制是大部门体系和机制的有机统一,缺一不可。大部门体系是一种由核心化的行政决策中枢及其办事机构、综合化的政府组成部门、专门化的执行机构三个要素形成的政府组织架构。大部门体系应采取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4.行政责任
答:行政责任是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行政责任的属性可作如下理解:
(1)应为行政责任与不应为行政责任。其一,行政责任在性质上是政府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权、开展国家行政活动、实施公共行政管理所承担的责任。这种责任在理论和实践上均表现为政府及其官员有做一定事情的义务,即负有应为行政责任。其二,行政责任在后果上规定政府及其官员有不超越行政权限、不实施非行政管理、不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责任。这种责任在理论和实践上均表现为政府及其官员有不做一定事情的责任,即负有不应为行政责任。
(2)广义行政责任与狭义行政责任。
从广义上说,行政责任是指政府作为国家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通过实施国家行政管理对国家权力主体负责。在现代民主宪政国家里,全体国民是国家的最高权力主体,国民授权是国家行政权的权源。因此,政府应当为国民谋利益,并接受国民的监督,从而承担广泛的行政责任,即广义行政责任。
从狭义上说,政府公务人员作为政府的构成主体,在代表国家实施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当其违背与其公务身份同时产生的义务和职责时,就必须承担责任即承担狭义行政责任。狭义行政责任又有两种情况,即法律上的行政责任和普通的行政责任。前者主要指因触犯法律而产生的行政责任,其主体恒定属于个人,他人不能为之承担或互换;后者则主要指因具体的工作制度或道德品质而产生的行政责任。在通常情况下,普通行政责任不涉及法律问题,有时还存在因为公务的因果关系而产生的连带变化。所以,普通行政责任常常可以互换承担。
5.柔性授权
答:柔性授权,即上级领导者对工作不做具体安排,仅指示出一个大纲或轮廓,下属可以随机应变、因地或因事制宜地处理工作,有比较大的自由。这种情况要求精明能干的下属。
二、简答题(第1-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
答:(1)国家政府职能的含义
国家政府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的国家职能,是相关政治权利主体按照一定的规则,经由一定的过程,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实现彼此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的契合,从而赋予的国家行政机关在广泛的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各种任务的总称,是国家行政机关因其国家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地位而产生,并由宪法和法律加以明示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各种职责的总称。其中,行政职能主要包括包括:维持职能、保卫职能、扶助职能、管制职能、服务职能、发展职能。
(2)国家政府职能的内容
①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a.精英政治盛行:在消极的意义上则是指所谓精英统治,即社会的极少数人及其组合的集团,实际控制甚至垄断了国家权利,国民实际政治权利因此受到限制、侵害甚至被剥夺。而在积极意义上可以提高效率,有利于统治,使国家越来越重视民主。
b.公共支出增长:由于公共产品不属于生活必需品,而社会对公共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又将逐步提高,从而导致公共产品的扩张,且日益挤占消费结构中私人产品的相对份额。公共产品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构成了公共支出不断膨胀的原始动力,而公共资本存量与私人资本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则构成了公共支出日益扩大的客观要求。这样,凭借巨额公共支出及其不断增加,政府相应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影响力,在某些条件下甚至是支配力。很多学者提出了民主、公平的理论。
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对于政府和市场的争论,很多的学者发表了言论,亚当斯密、凯恩斯、费里德曼等都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这些理论适应了当时的经济发展,但是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理论的不足也显现出来。
③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关于公平与效率的争论是广泛和持久的。在这方面,大体上存在“效率优先论”、“公平优先论”和“效率与公平平衡论”三类观点。效率优先论认为,个人权力是效率优先的前提、基础和结果。效率是个人勤奋工作的结果,直接反映个人努力的程度,而勤奋的人理应占有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多的报酬。公平优先论认为,只有通过运用公共权力,即通过政府干预才能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和社会权力分配的均等。最后,效率与公平平衡论认为公平与效率同等重要,主张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关系,即以最小的公平代价换取最大的效率结果。
(3)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行政功能较之传统行政得到了大大的扩展。由于享有立法创议权,且获得了广泛的委托权,国家行政机关事实上已经涉足相当多的立法功能、司法功能和检察功能,即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政府行政职能的扩展是一种世界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它一方面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发展问题的重视和关切,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国家职能和传统法制原理的再认识,同时反映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从发展趋势上说,当代社会有三个较为突出的特征:首先,发展变化的节奏明显加快,发展变化的内容趋向多元化、丰富化、复杂化;其次,诸种“新”的事物层出不穷,譬如新思想、新观念、新学科、新技术、新行业、新文化、新财富、新需求等等并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再次,竞争日趋激烈,并使各类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进一步趋向错综复杂。如前所述,在这样一种历史条件下,“法律有限、人事无穷”的现象明显增多并造成和激化了传统国家组织体制、领导制度、管理方式与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一种能够对现实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并有效解决问题,对未来需要做出前瞻性判断并提前进行战略性规划的力量。
2.简述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基础。
答:(1)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含义
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是指一个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心态的综合性概念、行为和过程。政府(国家行政机关)是这一概念、行为和过程的主体。在政治和法律的意义上,这种主体地位是以本质的政治合法性即多数国民认同与宪政的合法性即宪法和法律的明确规定为基础的。在公共管理的意义上,这种主体地位则是以合法合理的权力即公共行政权力为基础的。政府从这种权力地位出发,通过履行特定的职能,实现国家对广泛的社会生活的有效管理。“行政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获得并保持权力,行政官员的职位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这个目标是完成其他目标的先决条件”。但是,行政权力是典型的国家公共权力,这种权力的获得和行使这种权力的方式,都不能脱离既定的由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国家体制。换言之,公共行政权力注定了只能是一种制度的或体制内的权力。
(2)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基础
国家公共权力机构一部分的国家行政机关,以国家名义进行的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基础。在现代民主宪政社会中,这种基础由两大部分构成:其一,经由宪法、法律以及政治传统、社会习惯合法认定和授予的政府行政职能。没有这种合法认定和授予的职能,政府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国家公共行政管理事实上将无从谈起。关于政府职能的问题,我们将在相关章节全面介绍和讨论。其二,政府在义上享有、在实际上行使的国家公共行政权力。
①首先,公共行政权力是一种权力。所谓权力,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支配关系,即权力主体之于权力客体的支配关系。权力是一种存在于无形而又实际作用于人们关系、并可以转化为物质存在的力量。
②其次,公共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所谓公共权力,从狭义上说,是一种基于广泛的社会契约、并以现实力量的对比和历史的连续性为条件的、对契约各方均有约束力的权力。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共权力的产生及其效力,通常是通过民主的程序、经由法定的民意代表和机关授权、并由宪法和有关法律所确认的;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则适用一切经过公决而产生、并对决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权力。公共行政学所说的公共权力,主要指前一种意义而言。
③再次,公共行政权力是一种政治权力。所谓政治权力,主要指国家公共权力。有的学者认为,它是所有权力中最高的权力。其基本特征,一是以国家武装力量为后盾,因而具有极大的强制力,二是适用于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所涉及的每一个领域,即权力范围广大,实际上包括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从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上说,公共行政权力适用的唯一例外,是所谓的“人权”,即人的自然权利。但对“人权”的内涵和外延,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又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法律规范。
3.简述公共管理职业伦理的内容。
答:行政组织层面的伦理主要指跟行政组织的程序与制度相关的伦理道德。它包括:
(1)程序公正
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政府的活动和程序应该是为公众和顾客提供服务。但是,由于提供公共服务需要足够的权力和权威,所以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有一个极大的道德危险,那就是权力的价值有可能超越服务的价值,导致目标置换现象的产生。行使权力原本是公务人员提供公共服务的手段,却有可能变成他们的目的。程序设计的目的变成了为官员服务,而非用之为公众服务。这样,妄自尊大便取代了仁慈,政府官员的便利比社会公众便利更加重要。延误和诡秘甚至成为规范。因此,为了保护社会公众在一定程度上免受官员妄自尊大之苦,程序公正就成为公共道德的基石和公共伦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2)组织信任
信任意味着期望与义务的一种良性循环关系,意味着一种勇于承担义务的机制。信任关系作为一种公共管理的社会资本,它可以为公务人员的集体行动提供便利。高度信赖的行政组织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来满足公民所寄托的期望。组织内部的信任关系是行政管理成功的保障,也是政府赢得公民信赖的前提。组织外部的信任关系表明政府的合法性程度,反过来影响到行政权力运作的成功。但需要清楚的是,由于信任是一种义务与期望之间的关系,因而它属于“一种暗含的利益的表达”。所以,良好的信任关系有赖于良好的利益达成机制。
(3)民主责任
如前所述,行政伦理责任包括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两个方面。如果说主观责任表现为公务人员个人的责任心,那么客观责任可以说表现了行政组织制度的“责任心”。行政组织的客观责任一般包括五大部分:a.组织要求的责任;b.法律方面的责任;c.职业方面的责任;d.政治方面的责任;e.社会道德方面的责任。客观层面的行政伦理责任是由制度和职业关系所客观决定的。一方面,组织制度规定了公务人员在其中的角色,从而规定了公务人员的客观责任。另一方面,行政组织本身也承担着公共管理主体的角色,组织的集体责任也由制度所规定。公共组织是为着公众的利益而存在的。世界银行把公共责任作为判断一个政府对社会进行良好治理的重要标志。
(4)制度激励
行政组织的伦理还体现在组织激励的层面。这一点是较早为人们所认识到的。自从人际关系学派产生,科学管理运动中的非人道主义就已经开始被清算。组织制度对于人本、人性问题的考虑也就成为组织伦理的重要内涵。作为伦理问题的组织激励主要是人本主义价值观的体现,它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如何实现组织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平衡;其二是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又和组织制度的约束机制相关,也和政策伦理相关。
4.简述公共行政执行的基本原则。
答:(1)公共行政执行特指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体的多元社会组织,为了落实和实施国家意志、国家目标,依法贯彻法律、法规、公共政策的诸活动的总称。其中对政策的执行也称为政策执行,行政执行的概念包含了政策执行的概念。
(2)公共行政执行的基本原则
①执行目标与政策目标统一原则
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每项政策有政策作为整体的政策目标,政策执行会有具体的执行目标。执行目标与政策目标相统一的原则要求政策执行者要认清政策总体目标,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政策总体目标上来。要防止和避免把执行目标即政策的分目标去取代、干扰甚至破坏政策总体目标的实现。只有加强对政策执行过程的督查和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偏离政策总体目标的执行行为,政策执行才能科学、合理。
②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原则
政策作为指导和规范人们正确行动的依据和准则,它本身体现着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有高度的原则性。原则性是政策本质的体现。只有坚持政策的原则,才能维护政策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政策执行的灵活性是指在政策允许的限度内,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执行方法和手段,创造性地执行政策。灵活性也是客观实际的本质要求。政策执行之所以必须具有灵活性,是因为:
a.从纵向来看,政策具有层次性。一般来说,中央的政策是高层次的政策,是面向全国的,往往带有方向性、原则性的规定,既是明确的又是原则的,特别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中,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用统一的详细规定、统一的具体方法去处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发展程度的问题。这就要求政策执行者必须因地制宜地执行政策。
b.从横向来说,国家规定的政策,除了总政策外,往往还有许多国家机关制定的具体政策。这些政策常常具有相关性。从总体上看,它们是统一的,从局部看难免会出现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执行者灵活掌握。
c.即使是同一个政策,也总有一个具体的作用幅度和界限,这也给政策实施的灵活性留下了余地。政策执行不是依葫芦画瓢,其中要融进执行者的智慧、才干、创造力和能动性。只有灵活地执行政策才能真正把政策目标落到实处,发挥政策的功效。机械地、盲目地执行,必然会带来政策执行的低效率,使政策执行不好甚至执行不了。
③刚性制约与柔性协调互补原则
政策的刚性指其权威性、强制性、原则性的统一,它是针对无政府性、随意性和无规则性而言的。刚性制约是权威的、强制的,是权力的体现。政策执行的柔性协调主要体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组织上下级、平级以及执行者之间的相互协调、信息沟通、相互配合等。
刚性制约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障政策执行的作用,但是这种制约是严格依照组织职权划分来进行的,容易忽视诸如组织机构内部的复杂状况、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中人员的心理反应等因素。这就需要有柔性协调来配合。如果只一味地采用刚性制约的强化落实,就会受到组织内部的复杂性和人员心理反应的抵制,就会超越客观环境的许可,刚性制约也就会失效。因此,为了政策的有效执行,必须实行刚性制约与柔性协调互补。
④时效性与稳妥性兼顾原则
政策执行的时效性是由实现政策目标的总体计划和要求所决定的,大凡政策都有时间的要求。但是政策执行也不能一味地盲目求快。过快了就可能不好。操之过急,反而会欲速则不达。这就需要在注重速度的同时兼顾稳妥。
⑤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原则。
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对上负责,就是要坚决执行上级政令,支持和配合上级的工作,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中“下级服从上级”的具体体现。政策执行中的对下负责,就是对政策对象和广大群众负责,执行政策时,摸准下情,及时全面了解群众的要求和情绪,结合实际,注意执行的方式方法、把政策执行的落脚点放在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上,从而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⑥信息传递与信息反馈并举原则
在现代管理中,管理系统就是信息系统。政策执行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同样存在信息传输和信息反馈的“信息流”。公共政策以计划、指令等多种形式传递到执行者和政策对象。信息传递的要求是必须准确、及时、全面。信息反馈是政策控制的出发点。
坚持信息反馈原则的目的主要在于:
a.为了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偏离政策价值、政策目标的行为,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政策价值和目标的实现。
b.要通过实践对政策的检验,为政策的完善和追踪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⑦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要贯彻政策执行的民主集中制,就要实行政策执行的公开化,让人民群众了解和知晓执行过程,倾听他们对政策执行的意见和建议,并主动接受他们对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在实行民主的同时,也要实行集中。做好标的群体中少数对政策有抵触情绪的成员的思想转化工作,引导他们服从大局。实行必要的集中,就是要敢于与个别歪曲、干扰甚至破坏政策执行的人和事作坚决的斗争。
三、论述题(第1题20分,第2题20分,共40分)
1.我国政府官员问责制存在什么突出问题?应如何维护官员问责制的严肃性,强化问责的实效?
答:(1)行政责任的含义
行政责任是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2)行政责任的问题
①我国政府官员问责制出现在法律制度上,缺乏完整的确立和确保行政责任的体系,于宪法之下既没有配套成龙、分门别类的具体法律、法规,也没有统一的法典,包括国家责任、国家工作人员责任、国家赔偿、行政诉讼、行诉程序、追究行政责任的法律主管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及其职权等内容在内的行政责任制度,不是没有,就是尚不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现实生活中的行政责任难以确保、宪法原则在一定意义上停留于形式的状况。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纵容或助长了政府内部的某些不负责的官僚主义现象和侵害人民的行为。近一个时期以来,党和国家为改变这种状况做了相当的努力,并继续在做出努力,但距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要求仍然相差较多。
②在理论研究上,缺乏完整、清晰、正确的概念和较长远的理论规划,轻视系统的理论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行政责任制度的指导意义,因而在实践上常常混淆社会主义的正当的公民权利与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之间的界线,用国家至上、集体至上否定个人的合法的利益与要求。在这方面,国家豁免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国家豁免说是造成公民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而不能得到赔偿或全部赔偿的主要原因。另外,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盛行的个人迷信,也是造成行政责任陷于形式的间接原因。
③在体制结构上,国家政治体制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不够清楚,尤其是党政关系不够清楚。在我国历史上,由政府执行而由执政党导政谋政、制定的大政方针乃至具体政策所导致的失误与过错、由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而由党组织决议或决定所造成的违法与侵权并不少见,这就都很难由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负责或负完全责任,由于执政党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居于领导地位,这就容易造成党比法大、党纪比国法和政纪重要,用党纪制裁代替国法追究行政责任的现象,失却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对宪法、民法、刑法和行政法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在这方面,应当在确保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的前提下,通过进一步立法,来确立我国的行政责任体制。
④在政府内部,机关各部门之间、工作人员之间缺乏明确、细致、稳定、长期的职位、职务、职权、职责相一致的工作责任制度,权大责小造成胆大妄为、专横跋扈,权小责大则造成谨小慎微、缩手缩脚以至于具体的行政责任主体常常模糊不清,使某些因侵权、损害、失职行为而产生的行政责任问题因责任主体不清而无法追究,不仅破坏公民的合法的民主权利,而且伤害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妨碍行政纪律的执行以及行政效率的提高。
(3)维护官员问责制的严肃性,强化问责的实效的做法,赋予相应的权利
①基本权利
a.人格保障权。行政官员(在资本主义国家与文官重合)在工作中享有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政治派别、种族、肤色、宗教、民族、性别、婚否、年龄或身体状态如何,不因上述因素而受到歧视,包括同工同酬和因工作优异而获得同等刺激和奖励的权利。人格保障权是确立和确保行政责任的首要内在条件。
b.身份保障权。行政公务人员一经正式任用就成为一种终生职务,按照法律规定,非有重大过失而不得对其加以免职或开除,辞退或解聘。
c.职务保障权。行政公务人员非依法不得被撤职、降职以及给予其他足以影响其职务的行政处分。同时,政府为揭露违法行为、管理不善、浪费资财、滥用职权、危害公共健康或公共安全的官员提供保障,使之不受打击报复。还有相应的一般权利包括:
②一般权利
a.公物使用请求权。包括公物与公款。行政机关和行政公务人员为完成国家所委任的行政管理事务、开展行政活动,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就必须有使用必要的国家物材和资财的权利。比如房屋、设备、用具、差旅费和其他行政开支。没有这种权利或在名义上有这种权利但在实际上却不能得到落实,那么,相应的行政责任就是不公平的,因而在事实上也是难以确立和确保的。
b.行使职务了解权。行政机关和行政官员在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有权了解与其职权、职务、职位相关的表现如资料、材料、文件、指示等的一切国家信息,包括属于国家机密和工作机密的信息。这种权利是特定的行政行为主体全面了解背景、准确判断情况、以正确做出行政决策、开展行政管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这种权利及其实现,特定的行政行为主体,就很难进行无论在内容上或在行政行为方式上都完全符合国家整体行政管理需要的行政活动,没有这种权利而强调行政责任,不仅使行政责任流于形式,而且抑制工作积极性。
c.执行公务保障权。任何妨碍行政机关和行政官员执行其职务的行为都在法律、法规禁止之列,并要受其追究和制裁。这是因为,国家行政管理以广泛的社会生活和公民为对象,其行为主体以国家作为法人形象,即代表国家,国家一切行政行为都以法的原则和规定为依据,因此,任何妨碍行政行为的行为都要受到法的追究。国家的法权地位正在这里得到体现。另外,只有行政行为能够得到保障,国家行政管理活动才能顺利进行,行政责任也才能得以确立。
d.行政裁量权。又称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机关和政府官员在一定的法律规范之下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享有的自由酌量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权力,即有条件的行为选择权。这种权利主要表现为行政机关和行政官员在既定的范围以内,可以采取自以为恰当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处理所管辖的行政事务。例如,《日本破坏活动防止法》规定:公安审查委员会对于以团体活动进行暴力主义破坏活动的团体,可以酌情给予三种处分之一种,即行使行政裁量权。
e.自由申辩权。行政机关和行政官员有就自身的行政行为进行申辩或
说明理由的权利。特定的行政行为主体在承担一定的行政任务后,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达到预期要求和目的,或者被指控违背法的原则和规定,这时就会产生追究行政责任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特定的行政行为主体就应当本着对国民负责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法定追究主体及时做出说明,解释造成既定事实的客观原因,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合理性辩护。对特定行政行为主体来说,“如不能判断和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就此向国家权力主体或向上级主管部门做出详尽的汇报或申辩,就不算是尽到了责任”①。但是,自由申辩并不等于狡辩,更不等于推卸责任,而是对既定事实陈述真相和制约因素,以避免不恰当的行政处分以及其他追究行政责任的形式。
f.确认事实权。行政责任的内涵,包含着对违法失职行政行为主体的责难和处分,而责难和处分的前提是事实清楚无误。因此,行政责任的内在实施条件就包含对行政行为主体具体违法失职事实的确认。反过来说,事实不清楚就不能追究行政责任。
2.在论述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各自要点的基础上,对这两种理论进行比较。
答:(1)新公共管理理论
①新公共管理或管理主义是一个多维度的宽泛的概念。其理论假设是:“公共组织和私营组织的管理在本质上是相似的”。认为只有引入自由市场的竞争运行机制,更多地接受商业部门的管理技术,进一步执行消费者取向的政策制定标准,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政府公共管理的绩效。通过行政改革进行自我解构,全面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模式,塑造“企业型政府”,是政府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②政策主张
a.改造公共部门。公共部门正在变得无法接受,因此必须进行改造。其直接目标包括:提高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工作效率;增加政府的各种计划、项目的有效程度;通过职能转移,缩小公共部门及其人员的规模,削减政府的预算开支;丰富和改善公共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公共服务对公众需求的反应力,使公众更加容易获得公共服务;增加行政行为的透明度,使公共权力内部化的机会最小化;完善公共机构的责任机制,使公共机构及其主管人员更好地对政务官和议会负责。
b.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无论公共部门的管理还是私人部门的管理,其在本质上是相似的,两者的不同仅存于一些次要方面,而私营部门具有卓越的管理水平,这表现在灵活、效率、质量、服务水平、创新能力等许多方面。因此,政府首先有必要引入“企业家精神”,改造行政文化,进而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应对或应变能力的政府。同时,有必要借鉴企业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式、管理原则、管理技术,包括吸收企业的管理人员来改造政府,以克服政府管理的弊端,提高行政绩效水平,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
c.建立顾客驱动制度。其精髓在于比照“顾客至上”的市场通则,视公众为公共机构的顾客,尊重顾客选择“卖主”的权利,顾客满意应是政府施政的目标。在公共部门建立顾客导向制度的意义在于,公共目的即实现公民和公众利益,才是关于公共行政研究和政府管理的最终价值判断标准,才是人们真正关注的焦点,同时,公民或公众才是公共行政研究和政府管理的最终评判者。因此,建立顾客导向制度是开创民主行政研究和服务型政府的基础。为了实现顾客导向制度,公共部门有必要提出明确的服务标准,向顾客做出服务承诺,实行顾客意见调查,以实现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的目的。
d.引入竞争机制。为了提高政府效率,优化公共产品,降低行政成本,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是唯一可靠的选择。为此,比照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等价交换”一类的规则获取经费等资源,同时需要与其他组织进行竞争。为此,有必要在公共部门推广信息技术,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高政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在政府内部广泛实行绩效管理,明确规定公共机构应达到的工作目标,并且创造诸如量化绩效评定、签订短期就业合同、直接给予物质奖励等等合用的方式和技术方法,对最终的工作结果予以评价,同时奖励那些达到或超额完成预期目标的机构及其人员。
e.重视行政结果。主张公共行政研究和政府管理的重点应当转向“结果”而非“过程”。传统的公共机构是按照一系列正式的规则和一整套固定的程序设计的“刚性”系统。为了维持这个系统的运转,投入了太多的公共资源,与此同时,效率低、反应慢和僵化却是这个系统经常性的问题。这显然不能适应后工业化一信息化时代的社会要求。因此,有必要从传统的重视工作过程和投入的行政价值取向,转向注重结果和产出行政价值取向。其目的,在于实现由规则驱动型组织向任务驱动型组织的转变。与此相联系,“解决问题”是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
f.推行社会合作。政府应当满足于充当“领航员”的角色,除必须由公共部门单独承担的职能外,许多传统的管理职能,大可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来实现。为此,公共部门首先必须改变行政理念,打破政府部门对公共资源的垄断,广泛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和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通过诸如公开竞标、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等方式,将公共服务承包出去,同时实现有效的监管。
(2)新公共服务理论
①新公共服务是以罗伯特·登哈特和珍妮特·登哈特夫妇为代表的一批公共行政学者批判和反思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是企业家政府理论的理论结果。所谓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论”新公共服务基本的理念是,全体公民才是国家、政府乃至全部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所以,政府的基本职能既不是、也不应是“掌舵”或“划桨”,而是回应公民诉求,为公民提供服务。换言之,在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公共服务的价值必须置于企业家精神之上,而打破“政府僵局”或“难以治理”解决“公共需求”与“政府能力”失衡的途径,在于建立具有良好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
②政策主张
a.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政府的重要角色在于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共同的利益需求,而不仅仅是控制或引导社会发展的新方向。事实上,公共政策过去是,现在和将来还是多种价值观、多重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不仅仅是政府“领航”的结果。在信息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公民参与”是大趋势。与此相联系,政府需要的越来越不是传统的管理控制,而是与民主政府理念相一致的协商、调解、中介以及新的解决冲突的技巧。
b.公共利益是目的(目标)而不是产品。政府应建立集体式的公共利益观念,进而创造共享利益和共同责任,而不是基于民选的政治领袖或被任命的公共行政官员个人的选择寻求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法则。为此,政府有责任促进公众的关于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广泛、真诚的对话和协商,有责任鼓励公众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集体意识和采取一致的行动,同时有责任确保经由对话和协商程序而产生的解决方案完全符合正义和公正、公平的原则,更有责任确保公共利益居于主导地位。
(3)二者的不同之处: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它所主张的是在公民社会建立关注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的公共管理。然而,它并不否定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某些合理性。他们的观点是:即使在一种思想占据支配地位的时期里,其他思想也从来不会被完全忽略。然而,在民主社会里,当我们思考治理制度时,对民主价值观的关注应该是极为重要的。效率和生产力等价值观不应丧失,但应当被置于民主、社区和公共利益这一更广泛的框架体系之中。在这个框架中,其他有价值的技术和价值观(比如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或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都可能粉墨登场。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争论肯定还会持续若干年。但新公共服务理论提供了一个令人振奋的观点,即未来的公共服务将以公民对话协商和公共利益为基础。
四、案例题(第1题15分,第2题20分,第3题15分,共50分)
[案例一]
2011年1月6日《都市时报》报道,河南省交通厅厅长董永安因涉嫌违纪被纪检部门“双规”。河南省交通厅官方网站已删除董永安厅长简历和活动报道等。此前,河南省交通厅曾连续有三任厅长被查出违法犯罪事实。外界评论,在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的同时,河南省的交通厅在十三年里创出四任厅长前仆后继的连续腐败新记录。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7年到2009年,全国共有18名交通厅长因交通建设腐败被判刑,相当于年均一个半厅长因腐败落马。这意味着,“交通厅长被双规”不仅在河南省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实际上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人民论坛》杂志2010年进行的一项“官场十大高危岗位”调查结果显示,“交通厅长”成为仅次于“国土局长”的公认第二高危官场岗位。
【问题】
(1)结合案例和所学知识,分析“交通厅长”成为高危官场岗位的原因。(6分)
答:“交通厅长”成为高危官场岗位的原因有:
(1)交通部门的部门属性。交通部门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关系到国家民生的重要部门,居民的日常出行,国家的贸易发展都离不开它。而经济的发展往往需要交通部门很好的辅助,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便是这个道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政府会增加对交通运输的资金投入,进而使交通部门资金增加,给很多官员以可乘之机,行业内出现腐败现象的几率大大增加,所以会导致这种高危官场岗位的出现。
(2)官员个人职业道德的缺失。公正、廉洁、高效是行政管理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就历史与现实的行政管理实际看,这些目标的实现殊非易事。行政管理当中的重大难题之一是行政主体本身的行为失范。行政管理中的失范现象是腐败的重要表现之一。腐败是人类政治生活当中的顽疾。行政伦理失范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病症。弄清这种病症的病理,有效地预防和克服之,是行政管理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官员的职业道德中诚信、负责、服务的缺失。某些官员自身抵挡不住诱惑,收受贿赂,贪图享乐,忘记自身的职责,从工作中谋取利益。
(3)国家行政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国家的监管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避免和发现行政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能起到很好的监督的作用。由于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行政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出现了高危官场岗位的出现。
(2)“每修一条高速公路,就倒下一排干部”的交通腐败问题怎样才能得到有效的根治?(9分)
答:交通腐败问题的出现反应出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官员自身和公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根治。
(1)政府: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完善相应的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大惩处的力度。加强对于官员的监督,在选拔官员的时候也应该多注重官员自身的品德和修养,同时给予官员定期的培训。可以创新管理方式,使用高效的管理方式,充分的利用网络等高科技为公民的监督提供更多的渠道。
(2)官员自身: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认真的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清正廉洁。自觉抵制金钱方面的诱惑,做到身在其位要谋其职。加强官员间相互的监督,可以有效的发现抑制腐败现象的滋生。
(3)公民:加强对于关于官员的监督,通过写信、网络等方式积极的参与。关注国家大事,关注政府的新动态,多提建议。
[案例二]
2011年3月,北京市发布的2011年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指南显示,2011年北京市将继续利用社会建设专项资金,向社会组织购买5方面、40个类别共300个公共服务项目,涵盖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公益服务、社区便民服务、社会管理服务以及社会建设决策研究信息咨询服务等多种服务内容。社会组织申报的公共服务项目获得批准后,将获得政府提供的资金支持。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非常广泛,从较小的方面看,像2011年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指南上列入的扶老助残、就业创业帮扶、社区“一老一少”照护、社区矫正帮教、社会组织孵化等等,都是政府购买服务的内容。从较大的方面看,如教育、医疗、住房作为“民生三大件”,其中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三项公共服务,除了由政府兴办的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国有房地产企业提供外,政府也可以通过向民办学校、民营医院、民营房地产企业购买而获得。以保障性住房服务为例,一些地方政府动用公积金增值收益或专项财政资金,集中购买市面上的中低价商品房,作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的储备房源,在政府购买保障性住房服务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看来效果不错。
【问题】
(1)何谓政府购买公共服务?(5分)
答: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就是政府通过把资金投入在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等方面,购买公共产品,使人们受益。
(1)政府的资金来源于人们的税收收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结果,这样既保证人民受益,又可以推进政府工作的进行。
(2)政府这样做是发挥政府职能的表现,政府具有:管理、发展、扶住、服务等多种职能。政府服务是典型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取之于国民的税赋,用之于国民的福祉,公共设施、公共卫生、公共交通、公共通讯、公共咨询、公共信息、公共教育等政府投资兴办及监管的事业,都属于政府公共服务的范畴。扶助各界公民、公民团体、工商组织均衡发展,主要是政府确定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进而通过广泛的产业政策、关贸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政策规制和政策倾斜,帮助各界顺利发展的职能。扶助弱者生存主要是政府保障和救济职能,包括由政府组织或监管的退休金、健康保险、失业救济、老弱病残者救济等等。政府关于扶助职能的理解,履行扶助职能的意愿、能力和实际状况,直接关系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2)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对于政府自身的改革和职能转变,对于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能起到哪些积极的推动作用?(10分)
答:这一做法的积极作用是
(1)可以很大的促进政府职能的转换,有利于推动政府向服务形政府的转变。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减少管理开始增加服务,通过把财政资金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不断的为人民群众做事实做好事,把发展成果惠及到全体人民。政府只有很好的行使服务职能才能为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更相信政府从而接受政府的领导。
(2)可以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获取民心,也积极推动政府管理、服务、扶助等其他职能的实现。政府职能并非仅仅是管理和服务,还有其他的职能,而如何把各种职能都充分发挥,需要去不断的实践。
(3)有利于政府创新发展以及政府改革的实现。政府的创新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也需要通过改革去除自身的弊端。
(3)社会组织从事公共服务目前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什么?(5分)
答:(1)首先,社会组织机构分为三类:
①正在发展壮大的大量企业组织;
②第三部门组织的行业组织、中介组织;
③处于社会基层的社区、村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
(2)社会组织面临的障碍
①社会组织作为非国家的组织,资金来源比较的单一,缺乏相应的资金作为保障,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就无法实施一些方案,去实现社会组织的目标。很多时候,社会组织的方案很好但缺乏资金的支持。
②社会组织缺乏影响力和公信力,来号召人们的加入。造成成员人数少,缺乏专业人员的加入,没有新鲜活力的注入。同时推行一些方案时得不到认可。
③缺乏正规的组织领导和相应的专业人员的帮助。没有专业人员会制约社会组织的发展,会使组织的发展缺乏动力和创新。
[案例三]
据调查中国8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形势,几年前各地纷纷启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一些地方对高龄、困难及特殊老人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助金,该补助金来自于政府财政拨款。过去大多数地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补助都以现金形式发放,于是就存在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未把补助金用于购买服务而留作它用和他用。
深圳市2008年12月18日召开社区居家养老总结推进会, 会上公布新修订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方案》推出新举措,决定深圳居家养老服务补助资金从2009年起不再以现金形式发放, 改由“居家养老服务券”形式发放到服务对象手中。“居家养老服务券”作为服务对象享受养老服务而使用和结算的一种凭证。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服务、日托服务、心理咨询、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享受补助的条件、标准如下:(1)60岁以上享受低保且生活不能自理(介护)的老人,人均500元/月;(2)60岁以上非低保对象但生活不能自理(介护)的老人,人均300元/月;(3)……。总之,补助资金只能用于向服务机构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或聘请保姆,不得用于支付药费、购买其他商品或作其他用途。
对于这一转变,部分过去领取现金补贴的老人觉得转换成服务券后不方便了,甚至觉得有“被消费”之嫌。对此,深圳大学某位教授的评论是:“政府采取发券方式,是为了让政府的有限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要为纳税人负责,无论是从政府的责任感还是满足老人的需求看,都是为了确保把投入用到老人的身上”。
【问题】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公共支出政策效应理论,分析深圳市居家养老服务补助金发放形式的转变所带来的政策效应的变化,并回应深圳大学这位教授的评论。(15分)
答:(1)公共支出政策的理解: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以“瓦格纳定律”的方式预言: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公共部门在经济活动中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具有一种内在的扩大趋势,公共支出因此将不断膨胀。这一预言在一百多年来许多国家的实践中一再得到验证。在同一问题上,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1857年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消费者用于那些对物质福利并非必需的物品和劳务等支出的比重将不断增加。其结果,由于公共产品不属于生活必需品,而社会对公共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又将逐步提高,从而导致公共产品的扩张,且日益挤占消费结构中私人产品的相对份额。公共产品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构成了公共支出不断膨胀的原始动力,而公共资本存量与私人资本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则构成了公共支出日益扩大的客观要求。这样,凭借巨额公共支出及其不断增加,政府相应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影响力,在某些条件下甚至是支配力。
(2)对于深圳大学这位教授的理解:政府收入主要来源于居民的税收。政府把钱用在居民身上,主要是希望他们能够用于购买支出,进一步的刺激生产力,达到既可以促进发展又可以用于民生的目的。从而提高效率,而一些老人把钱用于其他地方则破坏了这一平衡。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2870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9 07:46 , Processed in 0.10931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