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产生与发展 | 流行地区 | 特点 | 代表剧目与演员 |
黄梅戏 | 清乾隆末期由传入安徽安庆一带的湖北黄梅采茶调逐步发展而成 | 流行于安徽和湖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 | 唱腔分花腔、彩腔、正腔三类 | 传统剧目《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等,著名演员有严凤英等 |
豫剧 | 系明代山陕梆子传入河南后,同当地民歌小调结合而成。一说由清代北曲弦索调演变而成。清乾隆年间已有职业班社 | 流行于河南及临近各省的部分地区 | 有豫东调和豫西调两大支流。以梆子击节、板胡为主要伴奏乐器 | 传统剧目近800个,《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现代戏较为有名,著名演员有常香玉等 |
昆剧 | 元末昆山(今属江苏)一带民间流行的南戏腔调,经顾坚等人整理加工,明初已有“昆山腔”之名。至嘉靖年间,吸收海盐、弋阳等腔和当地民间曲调加以丰富。明末至清前期是昆腔的鼎盛时期,清中叶以后,逐渐衰落 | 明万历以后,逐渐流传各地,有的同当地语言、曲调结合,成为地方化的昆曲(如北昆、湘昆等);有的成为当地剧种的腔调之一(如川剧、婺剧等),形成昆腔这一声腔系统 | 曲调舒徐婉转,称“水磨调”。伴奏乐器有笛、箫、笙、琵琶和鼓、板、锣等。以演唱传奇剧本为主 | 《十五贯》等传统剧目。昆曲的演员主要来自民间戏班职业艺人、士大夫蓄养的家班和业余的“串客”三个方面。著名演员有周凤林、姜善珍等 |
越剧 | 清道光末年由浙江嵊县一带的曲艺“落地唱书调”为基础发展而成 | 流行于浙江、上海以及许多省区的大城市 | 越剧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音乐 | 《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著名演员有袁雪芬等 |
粤剧 | 起源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始于清初,以弋、昆、秦、徽诸腔为基础吸收广东民间音乐逐步发展而成 | 流行于广东、广西南部和香港、澳门等地,在东南亚和大洋洲、美洲华侨聚居区也有演出 | 唱腔以梆黄(西皮、二黄)为主 | 《关汉卿》、《搜书院》等。著名演员有千里驹、红线女等 |
秦腔 | 一般认为明中叶以前在陕西、甘肃、山西一带的民歌基础上形成,明末清初流传各地 | 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 | 音调激越高亢 | 《血泪仇》等现代戏,传统剧目《赵氏孤儿》、《三滴血》等。秦腔的优秀演员有清代的名冠南北的大艺术家魏长生 |
吕剧 | 清光绪末年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成 | 流行于山东以及河南、江苏、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区 | | 《李二嫂改嫁》等现代戏 |
川剧 | 清乾隆年间,昆腔、秦腔、胡琴、乱弹等剧8种和当地民间灯戏经常同台演出,逐渐形成共同风格,清末统称“川剧” | 流行于四川和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 | | 《柳荫记》、《夫妻桥》等 |
汉剧 | 清中叶已盛行。旧名“汉调”、“楚调”,1921年后改今名 | 流行于湖北及河南、湖南、陕西、四川部分地区 | | 传统剧目《宇宙锋》 |
沪剧 | 渊源于上海附近农村的民歌,清末形成上海滩簧(当地称“本滩”),后发展为舞台剧“申曲”,1941年改名“沪剧” | 流行于上海和江苏、浙江的部分地区 | 曲调富有江南乡土气息,擅长表现现代生活 | 《罗汉钱》、《星星之火》、《红灯记》、《芦荡火种》等 |
晋剧 | 一般认为系蒲州梆子流传至晋中后演变而成。一说系祁太秧歌和汾孝秧歌吸收蒲剧艺术发展而成。清咸丰、同治年间发展迅速 | 流行于山西、内蒙古和冀北、陕北等地 | | 《打金枝》、《三上桃峰》等 |
湖南花鼓戏 | 由民间歌舞花鼓灯发展而成,大多形成于清末 | 流行于湖南、湖北、安徽、陕西、广东等省 | | |
江西采茶戏 | 由民间歌舞采茶灯发展而成的戏曲。大多形成于清末 | 流行于江西和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部分地区 | | |
藏戏 | 相传14世纪末、l5世纪初僧人汤东杰布为化募修桥而创。l7世纪脱离寺院宗教仪式,出现专业班社 | 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的部分地区 | 伴奏以鼓、镲为主。唱时有帮腔。过去多在广场演出,人物大多戴面具 | 《朗莎雯波》、《文成公主》、《诺桑王子》等 |
评剧 | 19世纪末在河北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20世纪30年代以后,日趋成熟 | 流行于我国华北、东北一带 | | 《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小二黑结婚》等剧目。著名演员有新风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 |
话剧 | 中国早期话剧产生于1907年,当时称“新剧”或“文明戏”;五四运动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1928年,戏剧家洪深提议定名为“话剧” | | 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也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形式的戏剧 | 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田汉的《关汉卿》等,都是我国著名的话剧 |
四、中国书法 时间 | 作者 | 作品 | 简介 |
西汉 | | 《轪侯墓主生活图》 | l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一幅帛画。该圈墨线细描,上彩,基本上和楚墓帛画的人像画法相似,但描写得更为生动细致,构图也复杂得多,色彩主要为朱、黄、黑、白等。 |
东汉 | | 《乐舞百戏图》 | l972年出土于内蒙古和林格尔。以黑、白、米色画墓主和其家属坐观乐队及杂技人员演出情景,其中有载竿、倒立、跳丸、飞刀舞轮、对舞等,形象很生动。 |
东晋 | 顾恺之 | 《女史箴图卷》 | 此图绢本设色。顾恺之博学有才气,世称“虎头三绝”——才绝、画绝、痴绝。画用游丝描,人物形象生动,山、树和人的比例则大小不相称,表现了中国早期绘画的古拙状态。 |
《洛神赋图卷》 | 设色画。根据汉曹植所作《洛神赋》中的故事,分段描写赋名,构图连接。泼画山川树石形态古拙,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画树真像“伸臂布指”一样,表现了早期绘画的特点。 |
隋 | 展子虔(传) | 《游春图卷》 | 大青绿设色画。春山平湖,游骑泛舟、花树繁密。山石、树干空勾轮廓,不加皴斫,即用青绿赭石涂染,树叶也很匀整平板。画法古拙,但人马、山树的比例已较合适。比《女史箴图卷》技法进步了许多。 |
唐 | 阎立本(传) | 《历代帝王图卷》 绢本 | 设色画。画了汉昭帝刘弗陵至隋炀帝杨广共l3位皇帝,形象神态刻画尽致;笔法线条,凝重有力。 |
李思训(传) | 《江帆楼阁图轴》 | 设色画。长松高岭,桃竹掩映;山径殿廊曲折,数人乘马及步行游赏。山外江天空洞,风帆缥缈。山石设青绿色,略有简单的皴斫。 |
吴道子 | 《天工送子图》 (宋摹本) | 纸本、墨笔画。人物形象生动,神采奕奕,衣带飘扬,笔法流利。 |
王维(传) | 《雪溪图》 | 绢本、墨笔画、雪景山水。坡石有渍染而无勾皴。画面宁静清远。 |
周昉(传) | 《簪花仕女图卷》 | 设色画。贵妇五人,女侍一人,有远近大小之分,纱衣长裙,髻发极高,又多插牡丹等花朵。衣纹笔法古拙,色彩多用朱紫、粉白,卷末画辛夷一株。 |
五代 | 顾闳中 | 《韩熙载夜宴图卷》(宋摹本) | 设色画,画南唐国大臣韩熙载夜间在家中饮宴中听笙乐观舞伎的场面。画分五段,用屏风床榻来分隔,构图极为巧妙,人物形象描写得非常细腻传神。 |
董源 | 《溪山行旅图轴》 | 绢本、墨笔画。山店市桥,人马杂沓,描写来往行旅之状。笔法圆润简朴,气势雄厚。 |
宋 | 范宽 | 《雪山萧寺图轴》 | 绢本,淡设色画。雪岭高耸,山坳深藏古寺,林木尽秃,倍见严寒景象,笔法雄劲削瘦。 |
赵佶 | 《听琴图轴》 | 绢本设色。高松绿竹下,一人正坐抚琴,二人侧坐俯仰静听,童子侍侧。笔法细秀,设色精丽,人物刻画精微,神情毕露,为宣和画院高手杰作。 |
张择端 | 《清明上河图卷》 | 绢本淡设色。画汴京当日繁盛热闹的城乡、街市、水道间的形形色色,刻画细致,是一幅反映古代社会生活情况的历史艺术名作。 |
王希孟 | 《千里江山图卷》 | 绢本,大青绿设色。山石不见勾皴墨骨,丛树竹林,寺观庄院,茅舍瓦屋,桥亭舟楫,繁密不可胜计,水纹用笔纤细,一览无尽。 |
元 | 黄公望 | 《天池石壁图轴》 | 绢本,设色。多用赭色,重峦叠嶂,杂木长松,构图繁而用笔简,烟云流润,气势雄浑,构图繁而用笔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