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8年宏观经济学考博真题与难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3 11:5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26028.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1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1.1 名校考博真题详解
 1.2 考博常考难题
第2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理论——消费、投资、货币需求理论
 2.1 名校考博真题详解
 2.2 考博常考难题
第3章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IS-LM模型、AD-AS模型
 3.1 名校考博真题详解
 3.2 考博常考难题详解
第4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4.1 名校考博真题详解
 4.2 考博常考难题
第5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
 5.1 名校考博真题详解
 5.2 考博常考难题
第6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6.1 名校考博真题详解
 6.2 考博常考难题
第7章 经济增长理论
 7.1 名校考博真题详解
 7.2 考博常考难题
第8章 宏观经济政策
 8.1 名校考博真题详解
 8.2 考博常考难题详解
第9章 宏观经济学流派
 9.1 名校考博真题详解
 9.2 考博常考难题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1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1.1 名校考博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实际GDP[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博]
答:实际GDP,即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又称“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是根据可比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于它剔除了价格因素,所以比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更好地反映了物量的实际增长情况。
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价格可能会发生强烈变化,故为方便比较而引入实际GDP的概念。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式为: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
2.名义GDP和实际GDP[中国传媒大学2005博]
答: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名义GDP的高低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利用名义GDP可能会高估或者低估实际的生产率。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两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价值。
3.潜在GDP[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博]
答:潜在GDP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GDP水平。它不是一个实际产出量。一般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时,才有可能实现潜在国内生产总值。而实际产出和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差额,称为国内生产总值缺口。增加潜在GDP的途径是增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实现技术进步。
4.个人可支配收入[东北大学1999博]
答:个人可支配收入指人们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个人收入不能全归个人支配,因为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予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的生活水平。
二、简答题
1.解释GNP和GDP的区别。[上海理工大学2004博]
答: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两者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范围不同
GNP是本国国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是一个国民概念,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的是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有常住单位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它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是一个地域概念。“常住单位”,其内涵与“常住居民”相同。一国的“常住居民”包括:①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②暂居(一年以内)外国的本国公民;③长期(一年及一年以上)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居民。也就是说,在一国领土范围内,其居民无论国籍如何,只要符合本国常住居民定义,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价值都可算作本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价值形态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增加值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产出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
(2)衡量方法不同
GNP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GDP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比方说,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创造的增加值就应该计算在中国的GDP中。
(3)内容不同
国内生产总值是“生产”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是“收入”概念。
(4)两者的数值不一定相等
在经济封闭的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在经济开放的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国外净要素收入是指从国外得到的生产要素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可见,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国外的净要素收入。生产要素的提供者不一定都是本国居民,有时也有外国居民,本国居民也有向外国的经济活动提供要素的。国内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收入,作为要素收入,既分配给本国居民,也分配给外国居民,相反,国外的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收入也分配给本国居民,这两项的差额就是国外净要素收入。
2.简述国民收入核算体系(SNA)的主要内容。[中国人民大学2002博]
答:(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SNA)又称“国民收入账户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全面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一整套统计方法、概念、指标和账户表格。它是在国民收入核算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种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应用在市场经济国家,在这种核算体系中,把物质产品、服务产品、信息产品等的产出都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予以统计和计算。产品的价值是由投入的各种要素所贡献出来的,即产品的价值分别是由投入的资源、原材料、固定资本、劳动力所贡献出来的,那么产品的价值就应当相应地分配给各种要素。
1953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公布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辅助表”(俗称“旧SNA”),这标志着国民账户体系的正式诞生。旧SNA公布的目的在于指定一套标准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便提供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国民收入统计框架;同时拟将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际收支核算均纳入该体系,但由于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准备都不足,未能如愿。1960年和1964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领导的专家小组对1953年公布的国民账户体系进行了两次小的修订。1968年,经过重大修订后,新的国民账户体系公布于世,称为“新SNA”。新国民账户体系在运行了25年后,1993年五个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欧洲共同体委员会)联合对它进行了修订,并将其公布。这次修订标志着国民账户体系的成熟,其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更新、澄清、简化、协调。
(2)1993年版国民账户体系的基本组成结构为:
①核心部分为三大综合经济账户,即经常账户、积累账户、资产负债表。经常账户包括生产账户和收入账户(又称“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收入账户又分为:收入初次分配账户(细分为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收入二次分配账户(又称“收入再分配账户”)、实物收入再分配账户、收入使用账户(细分为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和调整后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积累账户包括资本账户、金融账户、资产其他变化账户(细分为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和重估价账户)。资产负债表包括期初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变化表、期末资产负债表。
②国外部门账户(又称“国外账户”、“对外交易账户”)分为:对外经常账户、对外积累账户、对外资产负债表。对外经常账户包括对外货物和服务账户、对外原始收入和经常转移账户。对外积累账户包括对外资本账户、对外金融账户、对外资产其他变化账户(细分为对外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和对外重估价账户)。对外资产负债表包括对外期初资产负债表、对外资产负债变化表、对外期末资产负债表。
③专门类别账户分为交易账户、资产和负债账户两种。
④详细反映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的一组账户,即货物和服务账户、供给和使用表、投入产出表。
⑤社会核算矩阵。
⑥表明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相互关系的一组恒等式。
3.GDP的缺陷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当前的修正思路是什么?[西南财经大学2005博]
答:(1)西方国民收入核算通常通过GDP来衡量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衡量经济发展的程度和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这一指标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①统计中不包括非市场交易活动,即一部分产品和劳务给漏掉了。例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的生产以及个人私自交易等。
②国民收入指标不能说明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和成本。例如,它无法反映人们的闲暇,无法反映污染程度等。
③西方国民收入核算把所有的市场交易活动都包括进来,并不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无法反映人们从产品和劳务消费中获得的福利状况。例如,在赌博盛行地区,也许GDP很高(如拉斯维加斯),但并不说明该地区的人民过得幸福。
④由于不同国家产品结构和市场价格的差异,两国国民收入指标难以进行精确比较。例如,由于GDP中包含有劳务,两个国家虽然可以拥有相同的GDP,但一个生产粮食,一个生产歌曲,显然,两国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可能会不一样。
(2)鉴于以上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加以修正,提出经济净福利、物质生活质量指数等计算方法和指标。近年来,经济学家试图采用“扩充国民收入账户”来修正国民收入衡量的缺陷。其中一项加项为地下经济,但不是所有的地下经济都是加项,例如,医生、保姆、农民的地下活动应计入加项,而赌博、贩毒等地下经济则不计入。另一个减项为环境的破坏。
三、计算与分析题
已知某经济社会的数据如下:
工资 100亿元
利息 10亿元
租金 30亿元
利润  30亿元
政府支出 90亿元
投资支出 60亿元
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 30亿元
出口额60亿元
进口额70亿元
所得税30亿元
政府转移支付 5亿元
求:(1)按收入法计算GNP;
(2)按支出法计算GNP;
(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
(4)计算储蓄额;
(5)计算净出口。[东北大学1999博]
解:(1)按收入法计算GNP
GN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100+10+30+30=170(亿元)
(2)按支出法计算GNP
GN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90+60+30+(60-70)=170(亿元)
(3)政府预算赤字=政府支出-税收
其中,税收=所得税=30(亿元)
政府支出=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30+5=35(亿元)
所以,政府支出-税收=35-30=5(亿元)
即政府预算有赤字5亿元。
(4)收入分配为消费、储蓄和政府净收入,即:
收入=消费+储蓄+(税收-转移支付)
储蓄=收入-消费-税收+转移支付=170-90-30+5=55(亿元)
(5)计算净出口
净出口=出口-进口=60-70=-10(亿元)
四、论述题
1.说明GDP的含义及三种衡量方法。[宁波大学2015博;北京林业大学2004博]
答:GDP指一个国家(地区)领土范围内,本国(地区)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1)支出法
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总支出是指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消费

包括耐用消费品(如家电、家具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劳务(如理发、旅游等),但不包括个人建筑住宅的支付。
经济学中的投资

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厂房、设备、住宅和存货)的支出。资本产品和中间产品虽然都用于生产别的产品,但不同的是前者在生产其他物品的过程中是部分被消耗,而后者则是完全转化。资本产品的损耗一方面包括实际的物质损耗,另一方面还包括精神损耗(指的是由于技术进步或者是出现了更高效的新设备而导致原设备贬值)。存货投资指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即期末存货可能大于(或小于)期初存货。公式中的

为总投资,而净投资=

重置投资。重置投资指的是当年以前资本产品的折旧消耗。

为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转移支付(救济金等)不计入。

为净出口,可正可负。
(2)收入法
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严格说来,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公式如下:
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其中:工资、利息、租金是最典型的要素收入。工资中还需要包括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利息是指提供资金给企业使用而产生的利息,所以需要剔除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租金除了租赁收入外,专利和版权的收入也应归入其中。
利润是指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红利、未分配利润等。
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
(3)生产法
生产法是指从生产的角度,按产业部门汇总新创造出来的物品和劳务增加值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是指当期生产的新增产值,即总产出与中间产品消耗的差额。最终产品价值等于整个生产过程中价值增加之总和,因此,GDP可以通过核算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生产中的价值增值来求得。
理论上讲,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应该是相等的,但在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所以需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
2.用“收入法”解释GDP的构成并解释其中每一个项目。[南京大学2003博]
答:收入法就是从生产要素的投入市场加以统计,从而核算出GDP的一种方法。任何产品和服务被提供到市场上通过交易所获得的收入,必定会通过厂商分配到各种生产要素中去。例如,支付给所雇劳动力工资,支付给资源拥有者租金,支付所借资本的利息,还有利润,而利润被看成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等。收入法的具体统计项目如下:
(1)工资
其中包括工人的工资,此外还包括其他福利补助项目,包括工资收入者必须缴纳的已被扣除的所得税。
(2)净利息
和工资一样,其中包括利息收入的税收。但是在这一项目中不包括政府公债的利息,因为这种利息被当作为转移支付,故不能计入GDP。
(3)租金
其中不仅包括房主出租房屋时所获得的租金,而且还包括房屋主人自己居住的房屋的租金,该租金一般按市场正常房租计价。把这一项计入GDP的意义有两方面:一是正确地反映国民的生活水平;二是一旦当租房者把他所住的房屋购买下来时,可以不改变租金收入的数字。由于人们并不呈报上述“自己付给自己”的租金,因而这项目的数量只是估价的数字。此外,租金一项也包括租金收入应交的税收。
(4)企业间接税
这是指企业和零售商在生产过程中被征收的税,已被加在产品价格中。当产品在出售时,其价格已包括了间接税。因此,在统计生产要素的代价时,必须计入间接税。
(5)折旧费
(6)非公司企业收入
这是指西方国家中除了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组织的收入。其他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人业主制”;另一种是“合伙制”,由几个人合资经营,其经营规模比单人业主制大,其数量也不少。非公司企业在GDP中占重要地位,因而不容忽视。非公司企业收入中也包括所得税。
(7)利润
这是指纳税前的公司利润。它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股息(分给股票持有者的红利)、公司所得税以及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净储蓄)。
在这七项收入中,前三项工资、净利息和租金,以及第六项非公司企业收入可以视为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可以分为本期用于消费的收入和不用于本期消费的收入(即储蓄)。以

表示消费,以

表示储蓄,则居民收入可以记为(

)。第四项企业间接税是政府收入,记为

。第五项折旧费是不用于本期消费的企业收入,也可以归入储蓄

。第七项利润中的公司所得税是政府收入,记为

;公司未分配利润是企业收入,记为

;股息是居民收入,它将分流为消费

和储蓄


可见,从收入方面核算GDP,GDP等于居民收入加企业收入加政府收入,也等于消费加储蓄和税收,即


3.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国民生产总值。[西南财经大学2003博]
答: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用支出法核算国民生产总值,就是通过核算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是用支出法核算四部门经济的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它表示四部门经济的国民生产总值等于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等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1)消费

包括耐用消费品(如家电、家具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劳务(如理发、旅游等),但不包括个人建筑住宅的支付。
(2)投资

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厂房、设备、住宅和存货)的支出。资本产品和中间产品虽然都用于生产其他产品,但不同的是前者在生产其他物品的过程中是部分被消耗,而后者则是完全转化。在资本产品的损耗中,一方面包括实际的物质损耗,另一方面还包括精神损耗(指由于技术进步或者出现了更高效的新设备而导致原设备贬值)。存货投资指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即期末存货可能大于(或小于)期初存货。公式中的

为总投资,而净投资=

-重置投资。重置投资指的是当年以前资本产品的折旧损耗。
(3)政府购买

为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政府花钱设立法院,提供国防,修建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支出。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些部分(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
GNP。
(4)净出口(

)指进出口的差额。用

表示出口,用

表示进口。进口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同时,也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出口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为出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它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2602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8-2 11:43 , Processed in 0.09693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