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7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案例考试》历年真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3 12:1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28503.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2014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详解
2014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案例考试(下)》真题及详解
2013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详解
2013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案例考试(下)》真题及详解
2012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详解
2012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案例考试(下)》真题及详解
2011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详解
2011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案例考试(下)》真题及详解
2010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详解
2010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案例考试(下)》真题及详解
2009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详解
2009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案例考试(下)》真题及详解
2008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详解
2008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案例考试(下)》真题及详解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执业资格考试,我们根据最新考试大纲、参考用书和相关规范、标准等编写了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考试”的辅导资料(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案例考试》历年真题详解
本书是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执业资格考试《专业案例考试》的历年真题详解。精选了最新历年真题(包含上午卷和下午卷),按照最新考试大纲、指定教材和相关规范、标准等对全部真题的答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圣才学习网│工程类(gc.100xuexi.com)提供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方案【3D电子书、3D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也适用于各大院校电气工程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2014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详解
[案例题是4选1的方式,各小题前后之间没有联系。共25道小题,每题分值为2分,上午卷50分,下午卷50分,试卷满分100分。案例题一定要有分析(步骤和过程)、计算(要列出相应的公式)、依据(主要是规程、规范、手册)。如果是论述题要列出论点]
题1~5:一座远离发电厂与无穷大电源连接的变电站,其电气主接线如下图所示:

题1~5图
变电站位于海拔2000m处,变电站设有两台31500kVA(有1.3倍过负荷能力),110/10kV主变压器,正常运行时电源3与电源1在110kV 1号母线并网运行,110kV、10kV母线分裂运行。当一段母线失去电源时,分段断路器投入运行,电源3向d1点提供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为4kA,电源1向d2点提供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为3kA,电源2向d3点提供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为5kA。
110kV电源线路主保护均为光纤纵差保护,保护动作时间为0s,架空线路1和电缆线路1两侧的后备保护均为方向过电流保护,方向指向线路的动作时间为2s,方向指向110kV母线的动作时间为2.5s,主变配置的差动保护动作时间为0.1s,110kV侧过流保护动作时间为1.5s。110kV断路器全分闸时间为50ms。
1.计算断路器CB1和CB2回路短路电流热效应值为下列哪组?(  )
A.18kA2s,18kA2s
B.22.95kA2s,32kA2s
C.40.8kA2s,32.8kA2s
D.40.8kA2s,22.95kA2s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第5.0.13条第2款规定,确定短路电流热效应计算时间,对电器宜采用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加相应断路器的开断时间。因此,断路器CB1和CB2回路短路电流热效应值计算步骤如下:
①断路器CB1短路电流热效应,应按110kV 1号母线短路时,流过CB1的最大短路电流进行计算,断路器CB1电流由线路指向母线,动作时间为2.5s,即Q1=

=42×(2.5+0.05)=40.8kA2s。
②断路器CB2短路电流热效应,分两种情况考虑:
a.按d2点短路时,流过CB2的最大短路电流,即电源3提供的短路电流4kA进行计算,此时断路器CB2的电流方向为由母线指向线路,动作时间为2s,即Q21=

=42×(2.0+0.05)=32.8kA2s。
b.按110kV1号母线短路时,流过CB2的最大短路电流,即电源1提供的短路电流3kA进行计算,此时断路器CB2的电流方向为由线路指向母线,动作时间为2.5s,即Q22=

=32×(2.5+0.05)=22.95kA2s。
取两者之大值,即Q2=32.8kA2s。
【说明】校验断路器CB1、CB2的短路电流热效应时,应按最严重情况考虑,即电源1和电源3出口断路器拒动。
2.如2号主变110kV断路器与110kV侧套管间采用独立CT,110kV侧套管与独立CT之间为软导线连接,该导线的短路电流热效应计算值应为下列哪项数值?(  )
A.7.35kA2s
B.9.6kA2s
C.37.5kA2s
D.73.5kA2s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第5.0.4条规定,确定短路电流时,应按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运行方式,不应按仅在切换过程中可能并列运行的接线方式。由题知:正常运行时电源3与电源1在110kV 1号母线并网运行。
根据第5.0.13条规定,确定短路电流热效应计算时间,对导体(不包括电缆),宜采用主保护动作时间加相应断路器开断时间。主保护有死区时,可采用能对该死区起作用的后备保护动作时间。
主变配置的差动保护,差动保护无死区,因此采用其主保护动作加相应断路器开断时间,短路电流采用正常运行方式,电源3和电源1至d3点的最大短路电流为(4+3)kA,则软导线的短路电流热效应为:Q=

=72×(0.1+0.05)=7.35kA2s。
3.若采用主变10kV侧串联电抗器的方式,将该变电所的10kV母线最大三相短路电流从30kA降到20kA,请计算电抗器的额定电流和电抗百分数应为下列哪组数值?(  )
A.1732.1A,3.07%
B.1818.7A,3.18%
C.2251.7A,3.95%
D.2364.3A,4.14%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第14.2.1条规定,普通限流电抗器的额定电流,主变压器或馈线回路按最大可能工作电流考虑。考虑变压器1.3倍过负荷能力,则电抗器的额定电流为:


根据条文说明第14.1.1条规定,按将短路电流限制到要求值

所必需的分裂电抗器的等值电抗百分值

,与普通电抗器的电抗百分值的计算公式一样:

式中,

为基准电压,kV;

为基准电流,A;

为超瞬变短路电流有效值,A;





为基准的计算到电抗器前的网络抗标幺值;

为电抗器的额定电压,kV;

为电抗器的额定电流,A。
因此,电抗器的电抗百分数为:


4.该变电站的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开关柜,请计算确定10kV开关柜内部不同相导体之间净距应为下列哪项数值?(  )
A.125mm
B.126.25mm
C.137.5mm
D.300mm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第13.0.9条,单纯以空气作为绝缘介质时,开关内各相导体的相间与对地净距必须表13.0.9(见题4表)的要求。当海拔超过1000m时,不同相导体之间的净距按每升高100m增大1%进行修正,即:


题4表 开关内各相导体的相间与对地净距(mm)

【说明】不建议依据《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352—2006)表8.1.3条及附录B进行修正,因附录B中图B.1无10kV对应曲线,无法准确计算数据。
5.假如该变电站10kV出线均为电缆,10kV系统中性点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若单相接地电流为600A,请计算接地电阻的额定电压和电阻应为下列哪组数值?(  )
A.5.77kV,9.62Ω
B.5.77kV,16.67Ω
C.6.06kV,9.62Ω
D.6.06kV,16.67Ω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第18.2.6条,接地电阻的额定电压为:


接地电阻值为:


题6~10:某电力工程中的220kV配电装置有3回架空出线,其中两回同塔架设,采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作为雷电过电压保护,其雷电冲击全波耐受电压为850kV。土壤电阻率为50Ω·m。为防直击雷装设了独立避雷针,避雷针的工频冲击接地电阻为10Ω,请根据上述条件回答下列各题(计算保留两位小数)。
6.配电装置中装有两支独立避雷针,高度分别为20m和30m,两针之间距离为30m,请计算两针之间的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高度应为下列哪项数值?(  )
A.15m
B.15.71m
C.17.14m
D.25.71m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第5.2.6条相关规定,不等高避雷针、避雷线的保护范围按下列方法确定:①两支不等高避雷针外侧的保护范围分别按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确定;②两支不等高避雷针间的保护范围按下列步骤计算确定:
各算子为:h=h1=30m,hx=h2=20m,P=1,D=30m;
由于h>0.5hx,可得:rx=(h-hx)P=(30-20)×1=10m;
则:D-D′=10,所以,D′=D-10=30-10=20m。
通过避雷针顶点及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的圆弧,弓高为:


两针之间的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高度为:h′=hx-f=20-2.857=17.143m。

题6解图
7.若独立避雷针接地装置的水平接地极形状为口形,总长度8m,埋设深度0.8m,采用50mm×5mm扁钢,计算其接地电阻应为下列哪项数值?(  )
A.6.05Ω
B.6.74Ω
C.8.34Ω
D.9.03Ω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附录A第A.0.2条规定,均匀土壤中不同形状水平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为水平接地极的接地电阻,

;L为水平接地极的总长度,m;h,水平接地极的埋设深度,m;d,水平接地极的直径或等效直径,m;A,水平接地极的形状系数,可按表A.0.2(见题7表)的规定采用。
题7表 水平接地极的形状系数

因此,接地电阻为:


8.请计算独立避雷针在10m高度处与配电装置带电部分之间,允许的最小空气中距离为下列哪项数值?(  )
A.1m
B.2m
C.3m
D.4m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第5.4.11条第1款规定及式(5.4.11-1)可知,独立避雷针与配电装置带电部分之间的空气中距离为:Sa≥0.2Ri+0.1h=0.2×10+0.1×10=3m。式中,Ri为避雷针的冲击接地电阻,

;h为避雷针的校验高度,m。
【说明】此题不严谨,根据5.4.11条第5款规定,除上述要求外,对避雷针和避雷线,独立避雷针与配电装置带电部分之间的空气中距离Sa不宜小于5m,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发电厂或变电所接地网间的地中距离Se不宜小于3m。
9.如该配电装置中220kV母线接有电抗器,请计算确定电抗器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最大电气距离应为下列哪项数值?并说明理由。(  )
A.189m
B.195m
C.229.5m
D.235m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第5.4.13条第6款第3项的规定,架空进线采用双回路杆塔,有同时遭到雷击的可能,确定阀式避雷器与变压器最大电气距离时,应按一路考虑,且在雷季中宜避免将其中一路断开。本题220kV配电装置有3回架空出线,其中2回同塔架设,因此,应按2回架空线考虑。
根据5.4.13条第6款第1项规定,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与主变压器间的最大电气距离可参照表5.4.13-1(见题9表)确定,对其他电器的最大距离可相应增加35%。因此,电抗器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最大电气距离为:S=140×(1+35%)=189m。
题9表 MOA至主变压器之间的最大电气距离(m)


10.计算配电装置的220kV系统工频过电压一般不应超过下列哪项数值?并说明理由。(  )
A.189.14kV
B.203.69kV
C.267.49kV
D.288.06kV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第3.2.2条规定,相对地暂时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标幺值的基准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当系统最高电压有效值为

时,工频过电压的基准电压(1.0p.u.)应为


根据第4.1.1条第3款规定,对于110kV和220kV系统,工频过电压不应大于1.3p.u.。因此,最大工频过电压为:


题10表 标称电压35kV以上至220kV的交流三相系统及相关设备的标准电压

【说明】Um为最高电压,可参考《标准电压》(GB/T 156—2007)第4.4条规定。
题11~15:某风电场地处海拔1000m以下,升压站的220kV主接线采用单母线接线,两台主变压器容量均为80MVA,主变压器短路阻抗13%,220kV配电装置采用屋外敞开式布置,其电气主接线简图如下:

题11~15图
11.主变压器选用双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变比为230±8×1.25%/35kV,变压器铁芯为三相三柱式,由于35kV中性点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因此变压器绕组连接采用全星形连接,接线组别为YNyn0,220kV母线间隔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至主变压器间的最大电气距离为80m,请问接线图中有几处设计错误(同样的错误按1处计),并分别说明原因。(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352—2006)第5.1.7条规定,66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靠断路器侧,线路隔离开关靠线路侧,变压器进线开关的变压器侧,应配置接地开关。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并联电抗器的高压侧应配置接地开关。图中线路隔离开关靠线路侧缺少接地开关,为错误一。
根据《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352—2006)第5.1.8条规定,对屋外配电装置,为保证电气设备和母线的检修安全,每段母线上应装设接地开关或接地器。图中母线缺少接地开关,为错误二。
根据《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GB/T 17468—2008)第4.9条规定,尽量不选用全星形接法的变压器,如必须选用(除配电变压器外)应考虑设置单独的三角形接线的稳定绕组。图中无稳定绕组,为错误三。
35kV中性点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但图中无接地电阻,为错误四。
【说明】对题中一些迷惑信息澄清如下: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P71“电压互感器的配置”第4条规定,当需要监视和检测线路侧有无电压时,出线侧的一相上应装设电压互感器。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P72“避雷器的配置”第14条规定,110~220kV线路侧一般不装设避雷器。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352—2006)第5.1.5条规定,110~220kV配电装置母线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宜合用一组隔离开关。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第7.3.4条规定,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与主变压器间的最大距离可参照表12确定,即195m。
12.图中220kV架空线路的导线为LGJ-400/30,每公里电抗0.417Ω,线路长度40km,线路对侧变电站220kV系统短路容量为5000MVA,计算当风电场35kV侧发生三相短路时,由系统提供的短路电流(有效值)最接近下列哪项数值?(  )
A.7.29kA
B.1.173kA
C.5.7kA
D.8.04A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P120表4-1、表4-2、式(4-10)及P129式(4-20),具体计算如下:
①设Sj=100MVA,查表可知与220kV的基准电压为Uj=230kV,基准电流为Ij=0.251kA。
②系统电抗标幺值为:


线路电抗标幺值为:


变压器电抗标幺值为:


③三相短路电流标幺值为:


因此,35kV母线最大三相短路电流有名值为:Ik=I*kIj=4.673×1.56=7.29kA。
13.若风电场的220kV配电装置改用GIS,其出线套管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设置一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计算该组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和额定电压应为下列哪项数值?(  )
A.145.5kV,189kV
B.127kV,165kV
C.139.7kV,181.5kV
D.113.4kV,143.6kV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第4.4.3条规定及表4.4.3(见题13表),采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作为雷电过电压保护装置时,应符合下列要求:①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和额定电压应不低于表4.4.3所列数据;②避雷器能承受所在系统作用的暂时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能量。
题13表 MOA持续运行电压和额定电压

因此,持续运行电压为:


额定电压为:0.75Um=0.75×252=189kV。
14.若风电场设置两台80MVA主变压器,每台变压器的油量为40t,变压器油密度为0.84t/m3,在设计有油水分离措施的总事故储油池时,按《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的要求,其容量应选下列哪项数值?(  )
A.95.24m3
B.47.62m3
C.28.57m3
D.9.52m3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第6.6.7条规定,当设置有油水分离措施的总事故储油池时,其容量宜按最大一个油箱容量的60%确定。
即:V=0.6×40÷0.84=28.57m3。
15.假设该风电场迁至海拔3600m处,改用220kV户外GIS,三相套管在同一高程,请校核GIS出线套管之间最小水平净距应取下列哪项数值?(  )
A.2206.8mm
B.2406.8mm
C.2280mm
D.2534mm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352—2006)第8.1.1条规定,不同相的带电部分之间(A2值)距离为2000mm,其A1值为1800mm。
根据附录B中图B.1,可查得海拔3600m的A1值约为2280mm。
附录B注解:A2值可按图之比例递增,则:


题16~20:某2×300MW火力发电厂,以发电机变压器组接入220kV配电装置,220kV采用双母线接线。每台机组装设3组蓄电池组,其中2组110V电池对控制负荷供电,另1组220V电池对动力负荷供电。两台机组的220V直流系统间设有联络线,蓄电池选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贫液、单体2V),现已知每台机组的直流负荷如下:
UPS 2×60kVA
电气控制、保护电源15kW
热控控制经常负荷 15kW
热控控制事故初期冲击负荷 5kW
直流长明灯8kW
汽机直流事故润滑油泵(起动电流倍数为2)22kW
6kV厂用低电压跳闸35kW
400V低电压跳闸20kW
厂用电源恢复时高压厂用断路器合闸  3kW
励磁控制 1kW
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电源 1kW
发电机灭磁断路器为电磁操动机构,合闸电流为25A,合闸时间200ms。
请根据上述条件计算下列各题(保留两位小数)。
16.若每台机组的2组110V蓄电池各设一段单母线,请计算二段母线之间联络开关的电流应选取下列哪项数值?(  )
A.104.73A
B.145.45A
C.174.55A
D.290.91A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14)第4.1.1条、第4.2.5条、第4.2.6条、第6.7.2条相关规定,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①根据第5.1.1条规定,控制负荷包括:电气和热工的控制、信号、测量和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负荷。
②根据表5.2.3,控制负荷中的经常负荷如下:
电气控制、保护电源  15kW
热控控制经常电源15kW
励磁控制1kW
变压器冷却器控制1kW
③根据表5.2.4,负荷系数均取0.6。
④110kV蓄电池组正常负荷电流为:
Pm=15×0.6+15×0.6+1×0.6+1×0.6=19.2kW;
Im=19.2÷110=0.1745kA=174.5A。
⑤根据第7.2.2条3款规定,母线分段开关和联络回路,可按全部负荷的60%选择,即:In=0.6×174.5=104.7A。
17.计算汽机直流事故润滑油泵回路直流断路器的额定电流至少为下列哪项数值?(  )
A.200A
B.120A
C.100A
D.57.74A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14)第6.5.2条第2款,直流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回路的最大工作电流。直流电动机回路,可按电动机的额定电流选择。断流能力应满足直流系统短路电流的要求。
根据附录A第A.3.2条相关规定,直流电动机回路,直流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应符合:

。式中,InM
为电动机额定电流。因此,直流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为:


【说明】汽机直流事故润滑油泵为直流动力负荷。
18.计算并选择发电机灭磁断路器合闸回路直流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和过载脱扣时间应为下列哪组数值?并说明理由。(  )
A.额定电流6A,过载脱扣时间250ms
B.额定电流10A,过载脱扣时间250ms
C.额定电流16A,过载脱扣时间150ms
D.额定电流32A,过载脱扣时间150ms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第6.5.2条第2款,断路器电磁操动机构的荷载回路,可按0.3倍额定合闸电流选择,但直流断路器过载脱扣时间应大于断路器固有合闸时间。因此,直流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为:In≥Kc2Ic1=0.3×25=7.5A,取10A。载脱扣时间为:tn>200ms,取250ms最为接近。
19.110V主母线某馈线回路采用了限流直流断路器,其额定电流为20A,限流系数为0.75,110V母线段短路电流为5kA,当下一级的断路器短路瞬时保护(脱扣器)动作电流取50A时,请计算该馈线回路断路器的短路瞬时保护脱扣器的整定电流应选下列哪项数值?(  )
A.66.67A
B.150A
C.200A
D.266.67A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附录A第A.4.2条第1款和第4款,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①保护(脱扣器)动作电流按断路器额定电流倍数整定,即:IDZ1≥KnIn=10×20=200A。
按下一级断路器短路瞬时保护(脱扣器)电流配合整定,采用限流直流断路器,动作电流为:IDZ2≥Kc2IDZX/KXL=4×50÷0.75=266.67A。
取两者较大值,即266.67A。
②根据断路器安装处短路电流,校验各级断路器的动作情况,限流系数为:
KL=IDK/IDZ=5000÷266.67=18.75>1.25,满足要求。
20.假定本电厂220V蓄电池组容量为1200Ah,蓄电池均衡充电时要求不脱离母线,请计算充电装置的额定电流应为下列哪组数值?(  )
A.180A
B.120A
C.37.56A
D.36.36A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第4.1.2条规定,动力负荷中经常负荷仅为直流长明灯,则经常负荷电流为:


根据附录D中第D.1.1条规定,满足均衡充电要求时,充电装置的额定电流为:
Ir=(1.0~1.25)I10+Ijc=(1.0~1.25)×1200÷10+36.36=156.36~186.36A,取180A。
题21~25:某单回路单导线220kV架空送电线路,频率f为50Hz,导线采用LGJ-400/50,导线直径为27.63mm,导线截面为451.55mm2,导线的铝截面为399.79mm2,三相导体a、b、c为水平排列,线间距离为Dab=Dbc=7m,Dac=14m。
21.计算本线路的正序电抗X1应为下列哪项数值?有效半径(也称几何半径)re=0.81r。( )
A.0.376Ω/km
B.0.413Ω/km
C.0.488Ω/km
D.0.420Ω/km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P16式(2-1-2)及式(2-1-3)可知,单回路单导线的正序电抗计算如下:
①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为:


②线路正序电抗为:


22.计算本线路的正序电纳b1应为下列哪项数值?(计算时不计地线影响)(  )
A.2.70×10-6S/km
B.3.03×10-6S/km
C.2.65×10-6S/km
D.2.55×10-6S/km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P16式(2-1-7)及P21式(2-1-32)可知,单回路单导线相分裂导线的等价半径和正序电纳计算如下:
①单回路单导线相分裂导线的等价半径为:


②线路正序电纳为:


23.请计算该导线标准气象条件下的电晕临界电场强度E应为下列哪项数值?导线表面系数取0.82。(  )
A.88.3kV/cm
B.31.2kV/cm
C.30.1kV/cm
D.27.2kV/cm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P30式(2-2-1)相关规定,对同轴圆筒及平行导线,其临界电场强度最大值为:

式中,m为导线表面系数,对绞线一般可取0.82;

为相对空气密度,

;p为气压,Pa;t为气温,℃;r为导线半径,cm。
因此,代入已知参数后,可计算出临界电场强度最大值为:


24.假设线路正序电抗为0.4Ω/km,正序电纳为2.7×10-6S/km,计算线路的波阻抗Z。应为下列哪项数值?(  )
A.395.1Ω
B.384.9Ω
C.377.8Ω
D.259.8Ω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P24式(2-1-41)规定,通常送电线路的电阻与其电抗和容抗相比是十分小的,因此可以忽略不计。忽略线路电阻后波阻抗变为:

因此,线路波阻抗为:


25.假设导体经济电流密度为J=0.9A/mm2,功率因数为cosφ=0.95,计算经济输送功率P应为下列哪项数值?(  )
A.137.09MW
B.144.70MW
C.130.25MW
D.147.11MW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电力系统设计手册》P180式(7-13),代入已知参数,可计算出经济输送功率为:


【说明】本题也可查阅《电力系统设计手册》P186表7-17的数据,但计算结果为127.3MW,略有偏差。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2850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8-5 16:05 , Processed in 0.09773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