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8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名师讲义、真题、预测三合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3 12:1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29204.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核心讲义与历年真题详解
 第一章 轻工纺织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1 核心讲义
  1.2 历年真题详解
 第二章 化工石化医药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1 核心讲义
  2.2 历年真题详解
 第三章 冶金机电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3.1 核心讲义
  3.2 历年真题详解
 第四章 建材火电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4.1 核心讲义
  4.2 历年真题详解
 第五章 社会区域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5.1 核心讲义
  5.2 历年真题详解
 第六章 采掘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6.1 核心讲义
  6.2 历年真题详解
 第七章 交通运输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7.1 核心讲义
  7.2 历年真题详解
 第八章 水利水电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8.1 核心讲义
  8.2 历年真题详解
 第九章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9.1 核心讲义
  9.2 历年真题详解
第二部分 预测试卷及详解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预测试卷及详解(一)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预测试卷及详解(二)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我们根据最新考试大纲、参考教材和相关案例编写了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的辅导资料(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名师讲义、真题、预测三合一
本书是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科目《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的配套辅导书。全书由两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核心讲义与历年真题详解。由圣才名师根据多年的考试辅导经验浓缩总结而成,基本覆盖了考试要求的所有命题点,并对大纲的重难点内容进行了相应地拓展。每章后配有2005~2015年真题分章详解,以便考生巩固知识,灵活运用。
第二部分为预测试卷及详解。根据历年考试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两套预测试卷,其试题数量、难易程度、出题风格与考试真题完全一样,方便考生检测学习效果,评估应试能力。
圣才学习网│工程类(gc.100xuexi.com)提供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等各种工程类考试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考生,也适用于各大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核心讲义与历年真题详解
第一章 轻工纺织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1 核心讲义
【大纲要求】
1.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和政策、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采用的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分析;
(2)建设项目与环境政策及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2.项目分析
(1)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和途径,识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核算物耗、水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源强;
(2)从生产工艺、污染物产生、资源能源利用、废物回用利用等方面分析建设项目清洁生产水平;
(3)分析计算改扩建工程污染物排放量变化;
(4)评价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
(5)分析废物处理处置合理性。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
4.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
(2)选用评价标准;
(3)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4)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5)选择、运用预测模式与评价方法;
(6)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含非正常工况)。
5.环境风险评价
(1)识别重大危险源并描述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
(2)提出减缓和消除事故环境影响的措施。
6.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2)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3)分析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对策的适用性;
(4)制定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7.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
(1)检查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和生态保护措施落实情况与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文件的相符性;
(2)检查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的效果;
(3)判断环境保护补救措施的合理性;
(4)确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重点;
(5)判断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结论的正确性。
【要点详解】
一、轻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此类项目的建设需要符合产业政策与规划发展要求,同时要符合调整原料结构与产业结构向规模大型化、产品高档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和生产清洁化发展的要求。因此,评价需要结合案例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方面给予侧重。
(2)工程分析的重点在于污染物和污染源。此类项目多数具有特殊的污染物和污染源,因此在评价的时候应该明确各类污染物的特性、评价标准以及污染物可能带来的影响。此类工程应当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制约项目的主要环境问题,列出详细的环境保护目标与敏感点。
(3)项目的所在地一般为特殊地区,比如造纸企业多数选择在林木资源丰富的地区,同时配有育林规划,某些项目由于排污的问题,可能设置在沿海、沿河地区,由于不同地区环境的不同,地理条件、生态等各方面均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评价的时候应当重点考虑这些不同的地方,针对特定的信息进行特定的评价。比如项目工程废水排海,对近海的环境影响能否接受项目选址可行性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评价的时候要求较详细地了解评价区域海域功能区划、主要自然保护区位置与生态环境现状,并且提出环境影响预测所选用的特殊模型和评价方法等。再比如浆纸林基地建设,要根据项目特点给出当地完整的林业发展规划,天然林、生态公益林和经济商品林区规划,另外还要特别重视当地的农田保护以及污染物排放等。
(4)此类项目多涉及特征污染物,因此应当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出发,明确如何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做到特殊污染物达标排放,如果出现事故隐患应该如何积极应对等。对于污染治理,应当提出多套方案供讨论,对于排污口位置选址及排污方式应优化论证,对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如浆液、染墨等可能有的需要提出高浓度废水治理措施,达标排放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都应当加以论证。某些生产工艺存在无组织排放的情况,在评价中应当特别注意。
(5)应当针对评价过程中提到的各类特殊污染物,给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这些具体措施包括设备的使用、管理方法等,应从多角度去寻求最好的治理方案。
二、纺织化纤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对纺织化纤类项目建设来说,国家对于重复建设有限制,要求此类项目在调整、优化结构等的基础上,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同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因此对于此类项目的改建、扩建应当谨慎评价。
(2)此类项目的核心问题在于环境敏感点或区域,以及针对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此类项目如果是改建、扩建,那么在原有污染物的基础上,是否增加了污染排放的量,污染物的浓度是否加大等成为重点考虑的问题。建设地区周围的水体、居民区、风景区、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等都是环境敏感点,在施工期和营运期都应当注意保护这些敏感点,使之受到最少影响。
(3)此类工程也有着特殊的污染物和污染源,有些可能不但产生废气、废水,而且还会产生特定的废渣,这些废渣可能含有某些特定的污染物质,或者废渣仍然有重复利用的价值,因此在评价的时候,需要考虑经济因素和环境影响两方面,如果可以重复利用各类资源,那么应当在评价的时候指出。对于现状评价应当正确地选择污染因素和监测方案以及监测方法,使获得的数据能客观反映出工程污染情况,同时提升环境预测结果的可信度。
三、典型轻工、化纤项目复习要点——造纸项目
1.主要相关产业政策、环评技术导则及常用标准
(1)《造纸产业发展政策》(发改委公告2007第71号)
(2)《关于做好淘汰落后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生产能力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发改运行[2007]2775号)
(3)《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2001.02.07)
(4)《制浆造纸工业环境保护行业政策、技术政策和污染防治对策》
(5)《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
(6)《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
(7)《草浆造纸工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19991273号)
(8)《清洁生产标准造纸工业(漂白碱法蔗渣浆生产工艺)》(HJ/T 317—2006)
(9)《清洁生产标准造纸工业(漂白化学烧碱法麦草浆生产工艺)》(HJ/T 339—2007)
(10)《清洁生产标准造纸工业(硫酸盐化学木浆生产工艺)》(HJ/T 340—2007)
2.工程分析要点
工程分析部分的重点是污染因素分析、清洁生产分析、环保措施分析,必要时应对厂址选择、总图布置提出意见或建议。
(1)工程简介
内容为工程名称、建设性质、地点、规模、项目组成(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等)、产品方案、建设投资等,如涉及原料林基地建设应对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2)生产装置、工艺路线
详细说明原料来源、生产工艺方法、操作控制条件,根据采取工艺的不同,用标注产污节点的污染源流程图及相对应的表来说明产污过程、排放点位置、污染物成分、数量、浓度、去向。对使用的辅料(如使用的化学品等)进行说明,明确其物化性质、贮存、运输、使用情况,同时要考虑非主体工程的污染源。
(3)污染源及环保措施分析
①采用类比调查(类比调查应以已投产的同类产品企业实测数据为依据)与物料平衡分析(有物料平衡和水平衡)相结合的方法,对生产各单元逐一核算污染源强(包括无组织排放及非正常工况排放),特别注意工艺过程与污水处理厂恶臭源强的估算,以及AOX(可吸收有机卤化物)排放量的核算。按污染物产生量、削减量、排放量给出本项目污染源强汇总表。
②做好给排水平衡,计算水的重复利用率,提出降低新鲜水消耗的途径和措施。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热电厂的,须做好全厂热平衡,给出自备热电站热电比、总热效率,按国家有关规定论证其建设的合理性。
(4)总图布置分析
(5)清洁生产分析
从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方面进行清洁生产分析。
3.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主要污染因子
①施工期同一般建设项目、大型项目,特别是建原料林基地的项目要考虑对区域生态的影响。
②运行期
a.废水污染因子:应包括装置生产废水(蒸煮黑液、筛选废水、漂白废水、纸机废水、污冷凝水等)、事故排水量(非正常工况排水量)、前期雨水,一般污染因子包括COD、BOD5、SS、pH、特征因子(如可吸收有机卤化物AOX等)。
b.废气污染因子:应包括配套电站锅炉、碱回收石灰窑、漂白塔尾气等,考虑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及非正常工况和事故排放量,一般污染因子包括SO2、NOx、烟尘、粉尘,特征污染物如TRS、恶臭等。
c.固废污染因子:根据工程分析,按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固废、生活垃圾分别考虑。
d.生产设备运行噪声。
(2)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①废气治理和控制主要措施:一般锅炉烟气安装脱硫除尘措施;石灰窑、漂白塔尾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相关治理;恶臭则采用控制原辅材料和工艺的方法进行防治。
②造纸行业生产废水处理难度大,首先应采取清洁生产工艺,对废水分类治理后进行综合利用,然后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其中预处理工艺包括隔油、浮选、破乳;后续处理工艺根据具体情况定,一般有好氧、厌氧及化学凝聚等处理工序。
③造纸过程产生的废渣要分类贮存和处置,其中废碱、污水处理污泥等属危险废物,必须建符合环保要求的安全处置设施,或交由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
4.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具体项目与产业政策符合性及相关规划的兼容性,特别关注环境制约因素,如项目原料林资源、水资源供给可靠性,同时要注意废水排放对地表水、地下水的影响。对于林纸一体化项目或规划,要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出发论证产业发展规模、布局、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并根据当地土地、经济等资源所能承载的原料林基地规模来确定制浆能力。
(2)注意项目选址、布局与当地城市规划的符合性,对于改扩建项目要进行造纸行业原料结构调整与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分析,做到“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必要时提出区域污染削减方案。
(3)对于不同制浆工艺产生的特征污染物(如AOX、恶臭)应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从源头控制。
(4)污染治理措施需要多方案比选与技术经济论证,注重废水治理措施达标排放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同时要进行废水排污口位置选址及排污方式论证。
(5)对废水处理设施厌氧处理系统产生的恶臭无组织排放,应采取有效的减缓措施并给出合理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6)环境风险评价重点对生产过程和危险化学品储运、使用、处置等过程中产生事故的环境风险进行分析,如需要二氧化氯,必须对二氧化氯制备和液氯储运、使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予以充分分析论证。
(7)涉及到造纸林基地建设的项目,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章节应有针对性地提出生态影响的具体防治对策与减缓、恢复及补偿措施。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2920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8-6 19:45 , Processed in 0.08777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