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肖东发《中外出版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20:1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8177.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上 篇 中国出版史
 第一章 古代出版(上):竹木简牍时代(上古—1世纪)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 古代出版(中):写本书时代(2—9世纪)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三章 古代出版(下):印本书时代(10世纪—1840年)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四章 近代出版:变革与发展共存(1840—1911年)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五章 现代出版:在斗争中前行(1912—1949年)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下 篇 外国出版史
 第六章 外国古代出版史(史前—5世纪)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七章 外国中世纪出版史(6—15世纪)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八章 外国近代出版业(16—18世纪)
  8.1 复习笔记
  8.2 复习笔记详解
  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九章 外国现代出版业(上)(19世纪)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十章 外国现代出版业(下)(20世纪)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肖东发主编的《中外出版史》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肖东发《中外出版史》的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编辑出版考研(博)真题,这些学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博)参考教材。所选考研(博)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
(3)解析课后习题,补充典型题。本书参考大量出版史相关辅导资料,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针对每章的重难点补充整理了典型题,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4)最新考研真题和答案,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每年都会进行修订完善,补充最新的考研真题和答案。对于最新补充的内容,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内容预览
上 篇 中国出版史
第一章 古代出版(上):竹木简牍时代(上古—1世纪)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文字的产生及图书的起源
1.文字的产生
(1)文字产生的过程
①“有声无言”阶段
人们只能靠声音或动作来表达感情,与其他动物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②“有言无文”时期
人们可以利用口中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来表达感情,即出现了语言,人与人之间可以互相对话、沟通思想、交流经验。但是,此时文字还没有出现。
③文字出现
语言出现以后,在语言和实物的基础上,又经结绳记事、契刻和图画三个阶段,文字才得以产生。
(2)文字产生的传说
关于文字的产生有很多传说,最常见的是仓颉造字。但是,这种说法是不可信的。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从野蛮时期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古人在长期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创造的,它是集体经验积累的结果,绝不可能是一人一时的功劳。
而关于文字产生的年代,学界现在也未有定论。我们只能依据社会历史背景,以不断发现的地下文化遗物为证加以推测。1988年,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内,出土了一批甲骨,据测定与校正,这批甲骨的时代距今约8000年。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3)文字产生的意义
文字的出现拓宽了人们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方式,使人际交流和群体交流更加便捷,同时也使得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流传后世。
2.图书的起源
(1)河图洛书说
中国最早的古籍《易经》有“河出图、洛出书”的记载。另一部古籍《尚书》中也有同样的说法。有人进一步解释说:“伏羲统治天下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
启示:在文字发明以前,就先有了图画和一些简单的符号作为传播信息的工具;我国文明的最早发生之地是在黄河、洛水一带的中原地区。
(2)伏羲产生说
关于伏羲造书的传说,多种史籍都有记载。根据唐代的司马贞在补《史记·三皇本纪》中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黄河流域远古社会从野蛮进入文明的具体情景。“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标志着伏羲时代人们已开始创制文字、制造文书,准备接受文明的洗礼,告别结绳记事的历史。
伏羲造书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代的现实。但这毕竟只是一个传说,还缺乏科学依据。
(3)夏代产生说
尽管至今未发现夏朝的文字和文献实物,但根据其他文献判断分析,可以得出以下推论:在夏这一历史时期即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完成了由文字到文献典籍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其论据如下:
①《史记》和《竹书纪年》都载有夏代帝王的世系表,尽管两者的记载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这说明两者是以同一份原始文献记录为依据的。
②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多士》中有这样一段人们经常引用的文字:“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说明夏商更迭之际已有典册。
③据古籍记载,夏代典籍有《夏书》、《夏时》等,《左传》、《国语》、《墨子》等多次提到《夏书》并引其文。
④夏代已总结出天文历法和农业知识。
⑤有关夏末地震和陨石的文字记录。
⑥夏末有太史和典籍等文献记载。
⑦殷墟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它一定经过了比较长期的发展。
(4)殷商产生说
持此种观点的人认为书籍产生于殷商时期,理由是这一时期出现了掌管图书的人员——史官。但是,图书的产生应该早于掌管书籍的史的产生,因为没有书籍,何来史官?
(5)春秋末年产生说
春秋末期官学衰落,私学兴起,出现了学术下移与百家争鸣,并且兴起著书立说之风,因此,有学者认为图书的产生年代应是春秋末期。春秋时期是图书写作、生产、传播的一个繁荣期,但是,我们不能由此认为此前就没有图书存在。
3.早期的文字记载载体
(1)甲骨和甲骨文
甲是龟甲,契刻在龟腹甲(少数刻在背甲)上的文字称为甲文;骨是兽骨,骨(主要是牛肩胛骨或鹿头骨)上契刻的文字称为骨文。甲文和骨文合称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朝后期的一种文字记录,发现于商后期盘庚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小屯)的废墟遗址,因而又称殷墟甲骨。其内容主要是殷王朝的占卜记录。甲骨文又称殷墟卜辞、甲骨刻辞、殷墟书契等。
(2)青铜器和铭文
①青铜器
青铜器的出现是我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之一,这意味着人类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标志着社会向前发展了一大步。青铜器在书史上的意义主要体现于它的铭文。
②铭文
古人在制作青铜器时,往往在上面铸刻一些文字,这种文字称为“铭文”。因为青铜器是用金属制作的,所以青铜器铭文又称金文;又因为这些文字是铸刻于钟、鼎、彝器上的,所以又被称为钟鼎文。铭文多刻于器底或器壁上,也有少数是铸刻于铸器的盖内、柄把或耳、口上的。
由于铭文内容关系着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记载着许多重大事件,它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历史文献。现存青铜器铭文最长的是西周时期的毛公鼎,上面的铭文长达497字。
(3)石刻文书
现存刻石实物中,最早的是唐代陕西凤翔县出土的春秋时期的石鼓。
古代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及诸侯与士大夫之间为了在政治利益上相互约束,经常把向神盟誓时的话刻在玉石上,这种文书又称“盟书”。1965年冬,山西侯马晋国都城遗址出土大批盟书,其中最大的长32厘米,宽3.8厘米,形态规整,呈深灰色。据考证,这是春秋时期盟誓活动的“盟书”,被称为“侯马盟书”。
而古代的刻石文字保留至今且影响比较深远的则是儒家经典的刻石,其次是释、道的经典刻石。
(4)竹木简牍及其影响
①竹木简牍
写了文字的竹片称为简,写了文字的木板称牍。竹木简牍流行的时间长达数千年,经过三国、两晋,纸被广泛用作书写材料之后,简的使用才逐渐减少。直到东晋桓玄下令“以纸代简”,我国古代书史的简牍时期才宣告结束。
古简,是研究简牍时期图书的内容和形式的实证。而简牍制度是我国最早的书籍制度。
②竹木简牍的影响
a.图书的计量单位称“册”,文章的计量单位仍称“篇”,许多从竹、从片、从木的字都与书籍有关,如籍、簿、笔、符、笺、笈、籀、版、牒、牍、本、札、检、榻、檄、椠。
b.不少词汇和成语反映了竹木简牍的深远影响,如尺牍、三尺法、版图、检署、杀青、汗青及罄竹难书、入木三分、学富五车、汗牛充栋、连篇累牍、断简残篇、韦编三绝等。
c.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的书籍都是直排文字,由上至下书写,从右到左排列,这种行文格式就是来源于简策。
d.发展到卷轴制度和册页制度以后,要在纸上打出宽窄与竹简差不多的行格。
e.今天的衬页和环衬与“赘简”之制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5)帛书
贵重的丝帛除用于书写一般文字之外,还有其特殊用途,比如丝帛可用以绘画、绘制地图、绘制简书中的附图、记载有纪念意义或重要的事情等。
现今所见到的古代帛书,最早的是1942年在湖南长沙发现的一件战国时期的帛画,其次则是两汉、晋初的遗物。仅从内容分析,已发现的实物大致可分为信件、绘画、书籍三种类型。
二、上古至西汉的图书出版业
1.上古至秦朝的图书出版业
(1)殷周时期的图书出版业
我国在殷周时期已经有早期史书和诗书的著述和编纂活动,但这一时期“学术统于王宫”,著书、编书、藏书以及利用书的人大多是王室诸侯阶层的史官、采诗官、乐官等文化官员,范围极为有限。编辑出版活动主要体现的是统治阶层的意志。
(2)春秋战国时期的图书出版业
①春秋战国时期的图书出版业概况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开始发展,进而推动了学术文化的普及和文化思潮的发展。这一时期学术风尚非常良好,著书立说也成为风尚,出现了一大批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涉及哲学、历史、教育、文学、军事、医学和农业等各个方面,并出现了一次影响比较深远的编辑出版活动——孔子整理删定《六经》。
②孔子与《六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曲阜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他搜集鲁、周、宋诸国文献档案,并以此作为教本,进行讲学。
孔子先后整理、删订了六部著作,即《易经》、《尚书》、《诗经》、《礼》、《乐经》、《春秋》,这受到封建统治阶级重视,被奉为“经典”。这六部书,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孔子的这次整理删定工作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重要的图书整理、出版活动。
③书同文与焚书坑儒
a.书同文
“书同文”就是针对文字异形采取的统一文字的措施。
文字异形与迅速发展的经济文化是很不适应的,对于封建国家的统一也极为不利。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即命李斯等人校定文字,依古籀文,创制出一套笔画字形相对简省整齐的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
秦以后,六国文字中与秦篆异形的字基本上绝迹。小篆以外,秦始皇还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隶书对篆字作进一步改进,笔画由圆变方,书写省便,更适于官方文件应用。于是,隶书很快就代替了小篆,成了普遍通行的一种文字。到了汉代,隶书还继续广泛使用。
b.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李斯建议废私学,除史官所藏秦国史记以外,别国史记一概烧毁;除博士官所藏图书,私人所藏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书一概送官府焚烧;民间的书籍,除医药、农书、占卜之类以外,概不许收藏,违者及议论《诗》、《书》的人一律处死,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实行禁书法令,并于第二年活埋了460多个儒生、方士。
焚书坑儒实质上是专制主义封建思想在文化上的必然反映。文化上的专制是此后2000余年封建统治的必然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积极的作用。但秦始皇不是用发扬一种文化来进行文化专制,而只是一味地用焚书坑儒这一野蛮的手段去打击异己文化,结果使中国文化蒙受了巨大损失,对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2.西汉的图书出版业
(1)西汉的图书出版业概况
①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及文化事业的繁荣,西汉旧有的图书收藏日渐增多,同时,新的学术著作也出现了不少。两者汇集起来,反映了西汉时期图书事业的发展。
②“以经断事”成为西汉时期政治生活的风气,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也大多以阐发、解释儒家经典为己任,因此儒家著作激增是这一时期图书出版事业的重要特征之一。
③私人藏书在西汉也开始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④西汉末年,西汉一代聚集起来的图书遭到王莽之乱的浩劫,图书事业的发展再一次受到沉重的打击。
(2)西汉政府的整书校书工作
①西汉政府的整书校书工作概况
西汉政权建立后,就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图书编校工作。由于当时对兵家较为重视,对兵书的编校活动也较多。
公元前26年,皇帝诏令由刘向统领,组织专家学者对国家收藏的图书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理,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进行的古籍整理工作,并编制了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综合性图书目录《七略》。
②刘向父子的图书编校活动
a.刘向整理藏书的步骤
首先将政府所收藏的一书的不同本子汇集起来,同时广泛利用私人和政府其他部门的藏本,进行比勘选择,剔除重复,挑选出一个比较好的写本作为正本,用其他的本子与之校对。将每一篇的文字校对完毕后,抄写清本,撰写一篇叙录,说明本书撰者生平事迹、全书内容大意及校对、缮写情况等等。
b.刘向父子图书编校活动取得的成就
刘向去世时,这一工作尚未完成,由其子刘歆继任其事。经过20年时间,刘向领导的政府校书整书工作完成了,一共整理了13269卷,596家。西汉一代的国家藏书最终得到了全面而系统的整理,这也标志着西汉图书编辑出版事业鼎盛时期的到来。刘向、刘歆父子编辑校定的图书,从学科内容和品种数量上看,几乎包括了当时所能见到的全部古籍;从分类体系和校勘质量上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刘向父子称得上是“我国编辑出版工作的奠基人”。
c.《别录》和《七略》
刘向、刘歆父子在编校群书的同时,又相继编撰了综合性藏书目录——《别录》和《七略》。据后世文献记载,刘向在编撰叙录时,除将其随书抄录献给皇帝外,又“别录”了一份并按类汇集起来,称之为《别录》,其后刘歆又将其简编为《七略》。《七略》大约完成于汉哀帝建平二年(前5年),是当时西汉政府藏书的一个总记录。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中对《七略》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它不只是目录学、校勘学的开端,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一部极可珍贵的古代文化史。”
(3)西汉时期的图书流通
两汉时期图书贸易正式开展起来的标志是书肆的出现。西汉末年(公元1—8年)和王莽的新朝时期(公元9—23年),中央太学的规模不断扩大,太学生的数量也空前增多。在这种环境下,在长安太学附近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书籍集市——槐市。
与民间贩卖者经营的书肆不同,槐市有自身鲜明的特点:①定期举行,集市每半月一次;②参与主体身份比较集中,都是长安太学生;③买卖物品并不局限于图书,而是包括了“笙磐乐器”及各地特产等物品;④有交往论学的功能;⑤受到政府的直接影响和监督,政府设有专门的机构管理槐市。
槐市不仅对当时的官方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更促进了图书流通和贸易的发展。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817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9 04:12 , Processed in 0.08472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