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略说--易、儒、道三句真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ruirui69 发表于 07-3-21 12:3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立文    光明日报

易、儒、道三句真言(道)

 道家思想属于黄老系统。它的源头之一是以坤卦为首卦的《归藏》。道家是讲“逍遥”的,你们可以看看庄子的《齐物论》和《逍遥游》,那是极富想象力的,庄子能把你的思想带到广袤的宇宙空间去遨游。在宇宙之中,人虽然看起来很渺小,但在道家看来,人也是很了不起的,是“四大”之一,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从这里来看,道家并非否定主体人的作用,也不是“避世”的(这一点我可能跟传统的看法有些不同),其实,他是讲如何批判社会的,他从批判现实社会中,提出了自己一套独特的看法,阐发了自己独特的价值理想和超越境界。我把道家核心思想概括为三句话:一、无为而治;二、有无相生;三、道法自然。

  第一、无为而治

  为什么讲“无为而治”,这就是道家所探讨的独特的治理世界的方法。他这样讲:“为无为,则无不治”,就是说把“为”当做“无为”,把“无为”当做“为”,这样就可以治理国家,我想这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一个领导,他事无巨细,什么都管,你想能管得好吗?肯定管理不好,所以,道家就讲“道常无为无不为”。“道”经常是“无为”的,但是它“无所不为”。一个领导,你看他无为,其实他什么都为了,因为他制定方针、政策、战略、策略,制定工作的方案、制度和秩序,按照这个制度的规范去做,就能够做好,对不对?这样,实际上他都为了。对于老百姓来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百姓自然教化,这里“正”字很重要,过去就讲,皇帝“正”就能够正朝廷,朝廷“正”就能够正百官,百官“正”就能够正天下。宋代理学家们的思想是比较开放的,因为当时赵匡胤有一个“佑文政策”,这个政策重要的特点就是不杀知识分子,这样知识分子就可以大胆的发言。朱熹上奏折的时候,他就大胆地说,皇帝的“心术不正”。他在奉召当侍讲的时候,朋友们问朱熹给皇帝讲什么?朱熹就说要讲“正心诚意”,朋友说你这样讲不行,皇帝不爱听,朱熹反问,我不讲“正心诚意”讲什么?他认为如果皇帝的心术不正,百官的心术就不正;百官的心术不正,百姓的心术又怎么能正呢?所以老子讲的“我好静而民自正”,皇帝正了,百姓自然正,不需要一个个地“正”,我们现在就很辛苦!如果你自己“正”了,你自己不贪污、不盗窃、不走后门,我想别人也不敢,这样就可以“我无为而民自化”,人民就可以自己教化自己,自己改恶从善,这就是老子讲的“无为而治”。
  中国历史上,有两次是用道家的思想来治理国家的,却获得了两次盛世,这就是“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文景之治”我们可能很熟悉,影片《汉武大帝》里有所描述。当时窦太后把儒生辕固生投到了猪圈里面,想让野猪杀死他,结果是猪被他杀了,这看出当时儒道两家斗争是很激烈的。
  另外一个是“贞观之治”。唐初受当时“士族”门阀制度的影响,想从李姓当中找一个最有名的人,以提高自己的门阀,他们找到了老子。因此,在唐朝开始的时候,虽然儒释道三教并用,但道家的思想是排在第一位的。当时,也是与民休养生息,取得了好的政治效果。

  第二、有无相生

  老子不是只讲“无”,他也讲“有”,他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好理解,万物、人类都属于“有”的范畴。但是“有生于无”就不好理解。
  我们看看老子讲的。他是这样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譬如说房子。如果房子是一个实体,你们能在礼堂里听我讲吗?当然不能,所以老子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又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用泥巴做一个杯子,中间必须是空的,如果中间是实的,那就没有用,不能装水。还有“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车轱辘中间必须是空的,它才能转动,所以说“有无相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道德经》,“道”就是“无”,是形而上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德”呢?如果就具体的行为来说,它就是“有”。你待人接物,就是一个具体的事件,是你生活的一种“样式”。从一定意义上说,《道德经》的“道”是讲“无”,“德”是讲“有”,这就构成了道德经。反过来,就像马王堆帛书里面那样,“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这是说它对形而下的人们的道德行为更加重视,所以讲“失道而后德”、“大道废,有仁义”。《老子》书当中,在讲“无”的时候,并没有忽视“有”,所以“有”、“无”相反而相成,两个是互补的相生的。

  第三、道法自然

  老子》中有句话叫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效法地的,地是效法天的,天是效法道的,道是效法自然的。那么“自然”是什么?它是一种自然而然,正因为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的最高的境界也就是一种自然境界。老子对自然有一种描述。他举了一个例子,“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飘风、骤雨不终朝日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体现出自然本身的一种状态。它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说明,用无为思想“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辅助万物的自然而然。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道”的自然而然的本质是什么呢?第一点,不能加它一点,也不能减它一点,不能加减,不能损益;第二点,“道”是不主宰,既不主宰别人,也不要别人主宰它,它是这样的一种品格;第三点,它不需要超越别的东西,而是自然而然地超越;第四点,它既是万物之母,又不自以为是万物之母;第五点,是相辅相成,双赢互补的,也就是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它背负着“阴”,而抱着“阳”,是这样的一种状态。你们可以闭上眼睛想象“负阴而抱阳”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它的“和合”化生了第三者,就是“冲气”。
  儒道两家正好构成了中国思想当中的两条路向,这两条路向又是互补的。它们又像是中国思想中的两条大河,气势磅礴、亘贯古今,两者既相反相成,又相得而益彰,在交融互设中维护着民族精神的平衡。我们人的手心是阳,手背是阴;人的躯体是阳,内脏是阴。任何事物都可以做这样两方面区分。所以中国的思想是非常有生命智慧的,它既讲这一面,也讲另一面,两个又是互补的。这就构成了中国思想的伟大之处,也构成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精妙和深刻之处。大家了解这一点,就应该为中国哲学思想的独特性而骄傲。
沙发
 楼主| ruirui69 发表于 07-3-21 12:37:11 | 只看该作者
易、儒、道三句真言(儒)

《周易》开启了儒家的思想,它是儒家思想的源头活水。孔子读《周易》曾经“韦编三绝”,把用来穿竹简的绳子翻断数次,可见对《周易》做了很深入的研究,所以后人把《易传》归于孔子的名下。儒家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经世致用”。我把儒家的核心精神概括为三句话;一、以治平为本;二、以仁为核;三、以和为贵。

  第一、以治平为本

  《大学》中按照朱熹排列次序第一章就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叫做“八条目”。不管是天子、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以上是“内圣”问题,“修身”以下则是“外王”问题,“内圣”也就是“超凡入圣”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而诚意、正心,身修而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内圣”可以直通“外王”。现代新儒家熊十力也认为可以直通,而他的学生牟宗三则认为不是直通,而只能“曲成”。需要经过“良知坎陷”,然后才能开出“外王”。换言之,内圣的“心性之学”只有这样才能开出“外王”的科学和民主来,这是他作的一个现代的解释。但是从《大学》来看,“格物”、“致知”是一个知识论问题,如果把这些做好了,然后“诚意”、“正心”,其实是可以开出“外王”来的。
  现在为什么一些人,甚至一些高级领导干部,出现了很多贪污受贿问题?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格物致知,提高认识,然后正心诚意,去做修身的功夫。只有自己身修好了,才可以管理好家庭,如果连家庭都管理不好,他如何能治国呢?这当然会出问题的。现在很多高官倒台,都与此有关系。
  治平为本,在政治上看,孔子是主张“德治”的。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从政时,你用政令和刑罚来压服,那么百姓可以做到不犯罪,但是并不能使他有羞耻之心;如果你用道德来教化他,用礼来引导他,那么他就不会犯罪,并且有了羞耻之心。这是两个层面,一个是“自律”的,一个是“他律”的,只有把这两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我想问题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政治上孔子要求君应遵君德,官应遵官德,为政者要端正,所以说“政者,正也”。如果只有命令,自己不以身作则,下面也不会执行的。用俗语讲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这是治平的根本。
  治平为本,从经济上看,就是从“小康”到“大同”的社会目标。小康是“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自己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子当儿子去爱他。“大同”社会是“天下为公”,那么就不能仅“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是要把这种亲情也推及到别人亲人的身上,“不独亲其亲,子其子”。
  治平为本在道德上的要求,是要遵循“孝、悌、忠、信、仁、义、智、勇”这样一些道德条目,这是社会治平的保证。
  从教育上讲,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受等级的限制。譬如周代就有这个限制,要上“国子学”,必须是三品以上的子弟,入“太学”必须是五品以上的子弟,入“四门学”必须是七品以上的子弟。孔子的伟大之处就是打破了这种等级制度,使得每个人都有学可上。同时他打破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率先私人办学,为广大人民开辟了上学的方便之门。

  第二、以仁为核

  《吕氏春秋·不二篇》说:“孔子贵仁”。“仁”,《说文》上言:“亲也,从人从二”。是讲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呢?要“仁者爱人”。后来有人讲“仁”是对别人而言的,是重人的价值取向;“义”是对自己而言,重我的价值取向。“义”是你自己要做到,它由外在的道德行为内化为端正自我。“仁”则要求爱别人,人往往有一种本能的自爱心理,而丧失爱人的意识,所以强调爱人,只爱自己不是太自私了吗?因此,“仁”是由己及人。“仁”包括三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93年通过了一个“全球伦理宣言”,这个宣言提出了四条金规则,一是不杀人,也就是不要战争;二是不说谎;第三条是不偷盗;第四点是不奸淫,男女是平等的。这四条“金规则”的指导思想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说自己“立”起来了,也要使别人“立”,自己通达了、发达了,也要使别人通达、发达。就像现在评教授,自己评上了,就不让别人上,这就不对了。还有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总是制裁不发达的国家,不让不发达国家发展,限制你的发展。发达国家自己发达了也要让别的国家发达,这才是“己欲达而达人”,这才符合孔子的思想。
  三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广泛地给予老百姓以好处,又能帮助老百姓生活得好,而且要帮助不发达国家发达起来。

  第三、以和为贵

  孔子的弟子有子说过“礼之用,和为贵”。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涩泽荣一在经济领域中成就显赫,他创办了五百多个企业,六百多个慈善机构。但他很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著名的论点就是“《论语》加算盘”,并在他的家乡立了一块“以和为贵”的碑。
  “和”是中国哲学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最高的价值目标。在尧的时候,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国家大概有三千多个,到了周代还有八百多个,到了战国还有“七雄”。我在《和合学》中就讲,当时,中国就是一个国际社会,虽然国家小,但毕竟是一个国家。当时如何“协和万邦”?就提出了国家和国家之间应该协和、和谐,黎民百姓才能和谐相处。
  《诗经》上也出现“和羹”一词,“羹”就是肉汁,“和羹”就是说如何能够让肉汁好吃。晏子和齐景公对话的时候,就讲到了“和同之辩”,他认为要让肉汁好吃,就必须把各种各样的调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油、盐、酱、醋等,把它们加到一块,又恰到好处,多种元素的和合,才能美味,才是“和羹”。《礼记》中讲“和”的地方就更多。《五经》里面都讲“和”。孔子把“和”与“同”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人格的标准,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从这个意义上讲,“和”在儒家的思想系统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中国哲学中,关于天地万物是从哪里来的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你从哪里来的呢?这个大家好像没有考虑过,而且也觉得不需要考虑。其实,哲学就是对这种问题的追问,他们首先考虑的就是天地万物从哪里来的问题。中国古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和实生物”。“和”就是“以他平他”,也就是事物与事物之间是平等的、平衡的。也就是说你和我和他之间,不是你吞掉我、我吃掉你,而是一种平等、平衡的关系。对他者应该尊重。如何“和实生物”?他讲“土与水、火、金、木杂而成百物”,不同的元素“杂合”才能生成百物。韦昭对“杂”有一个解释,“杂”就是“合”的意思,因此,“杂种”是优生的一种方法。日本人称自己的文化是杂种文化。“杂”能使万物融突和合化生。
  我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中国从思维的源头上,是讲天地、男女、父母等多种元素、事物融突和合而后化生万物的,它不是有一个绝对的、唯一的、全知全能的上帝来产生万物。正因为这样,所以中国的思维就从源头上开创了多元的、包容的、没有独断的这样一种思维方式;西方是由唯一的、绝对的东西产生万物就开出了二元对立的、独断的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就会认为只有我才是唯一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东西都不是真理。这种情况下,对不同的意见就会采取排斥的方法。而中国思维方式从源头上便具有包容性。譬如在中国人的宗教信仰里,儒、释、道三教之神可以在一个寺庙里供奉,其他宗教可能吗?所以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国文化能够包容各家思想的一个原因。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讲,中国文化开出的是一个“和合”的思维方式,而西方开出的是一个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从思维源头上讲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的文化之所以伟大,之所以生生不息,确实有它的原因,这就是和合。世界上的四大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除了中华文明外,都曾断裂过,现代的欧美文明是有今无古的,唯有中华文明是亘古亘今的,它没有中断过。这是中华文化以和为贵的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表现。
板凳
 楼主| ruirui69 发表于 07-3-21 12:42:31 | 只看该作者
易、儒、道三句真言(易)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根,也是中国思维方式的活水,它开启了中华学术的一个范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周易》是中华思想和民族精神的源头,是一部由巫术包裹着的百科全书。它不仅深刻地展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特点,渗透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里,而且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比如说莱布尼兹关于“二进制”的思想,就得到了《周易》的启发;同时,它也开启了儒家、道家和墨家等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思想流派。
  易道广大,乾坤并健,阴阳消长,与时偕行。它的三句真言可以这样概括:一、生生之谓易;二、保合太和;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第一、生生之谓易

  “生生之谓易”包括这样两层涵义:一是“富有之谓大业”;二是“日新之谓盛德”。
  什么叫“生生”?《周易》上讲“天地之大德曰生”,意谓天地最大的品德就是“生”。《周易》各卦产生的过程就体现了“生”的品格。《说卦》上讲,“乾,天也,故称为父;坤,地也,故称为母。”父母交感变化就化生了震、坎、艮、巺、离、兑,三男三女,他们与乾、坤两卦合起来便形成了八卦,八卦的不断重叠产生六十四卦,这个过程就是生生不息的过程。这种思想就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思维方式。
  只有变易才能生生,生生才能富有,此谓“富有之谓大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富有,富有应该包括每人的道德水平、科技知识以及财富积累等,也就是说要成功立业,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富有,还有精神财富的富有。《系辞》讲:“夫易圣人所以崇德广业也。”就是说要注意道德这个层面的建设。一个人道德的缺失,可能会使他整个的财富化为乌有。中国人讲“富不过三代”,为什么?是因为后继者没有一种创业的意识和道德。
  生生和富有另一层涵义是“日新”。所以它把“日新”作为一个重大的德性。“日新”就是“日日新”,用现代的话讲就是不断地创新。如果没有不断地创新,就不可能“富有”,也不可能“生生不息”,所以《周易》上讲“日新之谓盛德”。怎样才能保持不断地生生和富有?就要依据《周易》乾卦九三的爻辞所讲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终日要勤奋不懈地工作,到了晚上又能够不断的反省自己,这样就不会有灾祸。一个不会反省自己的人是不会进步的。

  第二、保合太和

  《周易·乾·彖》上有句话叫做:“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里提到了“保合太和”,在太和的“天道”内蕴涵着浮沉、升降、动静、相感的性质,因而产生氤氲、屈伸、胜负的变化,变化有一定的规则,在变化的过程中,每个事物都得到了它应有的位置,并“各得其所”,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取得一种协调、和谐。这种思想影响很大。
  我们可以看看故宫的建筑。第一个殿就是“太和殿”,第二是“中和殿”,第三是“保和殿”,后面还有三个殿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故宫六个大殿的建筑就是按照《周易》六爻所建。这里有了“太和”、“保和”,为什么还有一个“中和殿”?如果知道《周易》的既济卦(上坎下离),我们就可以清楚,“既济”卦是“离”卦和“坎”卦的重叠,“离”在下,“坎”在上,“离”是火,“坎”是水,在“既济”卦里面,九五是阳爻,在阳位;六二是阴爻,在阴位。五是奇数,二是偶数,阴在偶数位,阳在奇数位,称为“得位”,九五为至尊的位置,古代皇帝称“九五至尊”,与其相对应的六二阴爻,是臣位,君臣和谐为“得中”。九五、六二两爻阴阳相应,叫做“和”,既当位又相应,所以称为“中和”。“乾清宫”是皇帝平时办公的地方,“坤宁宫”是皇帝结婚的地方,皇后、太后可以在那里活动,中间是“交泰殿”,“泰”卦是“坤”在上,“乾”在下,这时候,阳气向上,阴气向下,便可以交感。《周易·泰·彖》上讲,“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天地不交万物就不通,上下不交万物就不成,“交泰殿”就是取《泰·象传》:“天地交泰”的意思,也就是“乾清宫”和“坤宁宫”的一个交合,这是故宫仿照《周易》思想的一个排列次序。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保合太和”实际上是讲“和”的思想。
  《周易》六十四卦都是相反相成的,讲和合、和谐的思想,八卦的天地、水火、山雷、风泽,也是融突而和合、和谐。“和”的思想后来得到儒家、道家、墨家等的阐发,成为中国思想上一个核心的范畴和首要的价值观,影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

  第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这句话被看作是《周易》中的“易道”。“易”有“三义”,一曰变易,二曰不易,三曰简易。“不易”讲的是“易道”,“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不易之道。这里提出了三个概念:“理”、“性”、“命”。这三个概念在后来“理学”开山之祖周敦颐那里做了重要的发挥,他在《通书》中有专门一篇文章叫做《理性命》。
  “穷理”就是穷“易道”。朱熹讲只有“格物”而后方能“穷理”。王阳明年轻时笃信朱学,依朱子所说格他父亲王华北京官署里的竹子之理,结果未果而中途病倒。“穷理”用我们现代的话讲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认识事务现象的背后是什么。比如桌子的背后是什么呢?背后的东西能不能被认识?也就是“理”能不能被我们“格”出来?大家应该想一想。王阳明按照朱熹的方法没有“格”出来,那么这个“理”究竟在什么地方?王阳明穷尽儒、道、佛之书,后来他找到了“理”就在心中,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就是理。这样他就开出了与朱熹不同的路向,一个是“理学”的路向,一个是“心学”的路向。
  何谓“尽性”?首先,“性”就是我们说的人性,对“性”的本性,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人性是善的,有人说性是恶的,也有人说性是善恶混的。其次,“性”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郭店楚墓竹简》里讲“性自命出”。这说明“性”是“天”给我们的,是先天的。孟子讲人性本来是善良的,但是它常常被私欲所蒙蔽,因此才堕入恶。所以我们应该去除私欲,把我们放逐的“本心”找回来,这叫做“求放心”。把原来的“本心”恢复起来,这就得“尽心”,即认识我们的“本心”是什么。所以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只有能够“尽心”,才能够“知性”、“知天”。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命”可以理解为“天命”和“命运”。“命”和“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说“命”是“天”赋予的、不可改变的必然性,那么“运”则是可以自己掌握的。人可以在“性”和“命”的互动中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周易》上讲:“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就是说我们只要“穷理尽性”就可以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吉凶,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掌握它,孔子就说:“五十而知天命”,从这个意义上看,《周易》上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可以说开启了后来的宋明理学以及儒家的理性命话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7 09:25 , Processed in 0.21846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