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常用有机物的毒性以及处理(转)

[复制链接]
talentmonkey 发表于 07-3-21 18: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甲烷
理化性质】 甲烷(methane,CH4)为无色、无臭、易燃气体。分子量16.04,沸点-161.
49℃,蒸气密度0.55g/L,饱和空气浓度100%,爆炸极限4.9%~16%,水中溶解度极小为0.0024
g%(20℃)。

甲烷由于C-H键比较牢固,具有极大的化学稳定性,不与酸、碱、氧化剂、还原剂起作用
。但甲烷中的氢原子可被卤素取代而生成卤代烷烃。

【职业接触】 甲烷是油田气、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也存在于煤矿废气内。作为原料
主要用于制造乙炔、氢气、合成氨、炭黑、硝基甲烷、二硫化碳、一氯甲烷、二氯甲烷、
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氢氰酸等,并可直接用作燃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均有机会接触


【毒性】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只有在极高浓度时成为单纯性窒息剂。甲烷浓度增加能置
换空气而致缺氧。87%的浓度使小鼠窒息,90%使致呼吸停止。80%甲烷和20%氧的混合气体
可引起人头痛。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人出现窒息前症状,头晕、呼吸增快、脉速
、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精细动作障碍,甚至窒息。煤矿的“瓦斯爆炸”是甲
烷的最大危害。有人报告58名甲烷中毒患者均有中毒性脑病,以全身电流计和心电图测定
脑循环容量,发现容量减少26.1%。皮肤接触液化气可引起冻伤。

【防治】 甲烷中毒者应立即脱离现场,解开上衣及腰带,注意保温,对症治疗,间歇性
吸氧,控制抽搐。心跳、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复苏。禁用抑制呼吸的药物如吗啡、巴比
妥类等。

接触甲烷的生产环境,特别是矿井中,要注意通风,使甲烷浓度在安全限值以下。建立
瓦斯检查制度,甲烷浓度达到2%时,工作人员应迅速撤离现场。

2.乙烷

【理化性质】

乙烷(ethane,C2H6) 为无色、无臭气体。易燃。分子量30.069,沸点-88.63℃,闪点-1
35℃,爆炸极限为3.2%~12.45%,蒸气密度1.04g/L。

【职业接触】

乙烷主要用于制造乙烯及氯乙烷、溴乙烷等卤代烃,也可用作冷冻剂和燃料。它存在于
油田气、天然气、炼厂气和焦炉气中。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均有机会接触。

【毒性】
乙烷浓度在50%以下时,无任何毒作用,高浓度时,由于能置换空气而致缺氧,引起单纯
性窒息。
豚鼠接触乙烷浓度2.2%~5.5%,2h,表现轻度呼吸不规则,但停止接触可迅速恢复。15%
~19%的乙烷与氧气混合时,为心脏致敏剂。
空气中浓度大于6%时,人可出现眩晕轻度恶心轻度麻醉和惊厥等缺氧症状。

3.丙烷
【理化性质】 丙烷(propane,C3H8)常温下为无色、无臭气体。易燃、易爆。化学性质稳
定。分子量40.09,熔点-187.7℃,沸点-42.17℃,蒸气密度1.52g/L,爆炸极限为2.1%~9.5
%,在650℃时分解为乙烯和乙烷.

【职业接触】 丙烷主要存在于油田气、天然气、炼厂气中。用于制造乙烯、丙烯、含氧化
合物和低级硝基烷。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均有机会接触。

【毒性】 丙烷属微毒类,为单纯麻醉剂,对眼和皮肤无刺激,直接接触可致冻伤。
1.急性毒性 当丙烷浓度〈3600mg/m3时无明显作用。1%浓度使狗血液动力学改变,3.
3%时可降低心肌收缩力,致使平均主动脉压心搏出量减少,肺血管阻力增加。对猴,10%浓
度对心肌产生影响,20%时加重,且出现呼吸抑制。大鼠和小鼠吸入混合气体(丙烷占50.
15%,乙烷占19.3%,丙烯占15.1%)50g/m3,均无中毒症状;5~65g/m3时条件反射异常;110~1
26g/m3时,轻度麻醉;达到400~500g/m3时,表现为麻醉状态,部分动物出现深度麻醉,但均无
死亡。
人在1%浓度下无影响,10%可出现轻度头晕,但无刺激症状。
2.慢性毒性 每日暴露于丙烷为主的混合气8.5~12.16g/m3,2h,连续6个月,动物除体重
略低于对照组外,一般情况尚好,浮游试验时间缩短,神经活动早期2个月以抑制为主,后以兴
奋为主。体温调节有轻度改变,早期低,后趋正常。血红蛋白轻度减少,脱离接触后可以
恢复。组织学仅有轻微变化,表现为肺少量出血,肝肾有不明显的蛋白变性。

[ 本帖最后由 talentmonkey 于 2007-3-21 06:25 PM 编辑 ]
 楼主| talentmonkey 发表于 07-3-21 18: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床表现】 接触较高浓度丙烷、丁烷混合气,可出现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
、呕吐、流涎,血压较低、脉搏慢、神经生理反射减弱,但不出现病理反射。严重者可出
现麻醉状态,甚至意识障碍。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100~300g/m3的丙烷、丁烷者,出现头晕、头痛、睡眠障碍、易疲倦
、情绪不稳定及多汗、脉搏不稳、立毛肌反射增强、皮肤划痕症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现象
,并有发生肢体远端感觉减退者。
已烷

【理化性质】

已烷(hexane,C6H14)理论上有五种构体,常见的有正已烷[CH3(CH2)CH3]和新已烷[(CH3
)3CCH2CH3]。常态下为微有异臭的液体。分子量86.17。 沸点:正已烷为68.74℃,新已烷
为49.7℃。几乎不溶于水,溶于醚和醇。商品正己烷常含有一定量的苯和其他烃类。

【职业接触】

从石油馏分、炼厂气、天然气中分离正已烷时;作为溶剂,特别在提取植物油和作为合成橡
胶溶剂、化验试剂以及低温温度计的溶液时;以及用作航空及车用汽油添加剂时新已烷有很
高的辛烷值,均有接触机会。

【毒代动力学】

1.吸收

正己烷虽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机体,但职业中毒仅见于经呼吸道吸收者。正已
烷吸收入血有剂量-反应关系。大鼠暴露于浓度1800、3600、10800 和3600Omg/m3,6h后血
中正已烷半减期为1~2h;人接触360mg/m3,安静下4h血半减期为1.5h;生理负荷3h后,半减
期为2h。人按触正已烷313.2~439.2mg/m3及其他溶剂,测定呼出气,平均吸收27.8%± 5.
3%,呼吸道存留5.6%±5.7%。

2.分布

正已烷在体内分布与器官的脂肪含量有关,主要分布于脂肪含量高的器官,如脑、肾、肝
、脾、睾丸等。

3.转化

正已烷的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及细胞色素C直接参与其氧化代谢。代
谢产物有2-已醇、3-已醇、2-已酮 (甲基正丁基甲酮)、2,5-已二酮等。

【毒性】

正已烷属低毒类,但其毒性较新已烷大,且具有高挥发性、高脂溶性,并有蓄积作用。毒
作用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轻度抑制作用,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多发性周
围神经病变。

l.急性毒性

正已烷小鼠吸入LC为120~15Og/m3(2h),麻醉浓度为100g/m3 (lh)。大鼠经口LD50为24~
29ml/kg。兔涂皮2~5ml/kg(4h),引起共济失调与躁动。人吸入单纯正已烷180Omg/m3,3
~5min无刺激;2880mg/m3,l5min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5040~720Omg/m3,lOmin,有恶心
、头痛、眼及咽刺激;1800Omg/m3,lOmin, 出现眩晕、轻度麻醉。经口中毒可出现恶心、
呕吐等消化道刺激症状及急性支气管炎,摄入50g可致死。溅入眼内可引起结膜刺激症状。


2.慢性毒性

正已烷慢性毒作用主要为多发性神经病。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甚至肌肉萎缩。严重者可引
起肝肾损害。大鼠每日大入2.76g/m3,143天,仅有夜间活动减少,但体重、血象、血清蛋
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处死后组织学检查见网状内皮系统有轻度反应,末梢神经有髓鞘
退行性变、轴突轻度变性,腓肠肌肌纤维轻度萎缩。18000mg/m3,每周16h,共4周,周围神
经运动传导速度明显下降,肌力降低。小鼠 吸入360mg/m3,每周6天,经1年,未引起神经
病;9OOmg/m3,引起轻度神经病; 180Omg/m3,出现步态不稳、肌萎缩。长期职业性低浓度
接触正已烷的工人,可发生周围神经病,特点是隐匿性和进展缓慢。轻症者多为远端感觉
型周围神经病;较 重者出现运动型周围神经病;严重者可发生下肢瘫痪及肌肉萎缩,并可伴
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正已烷可刺激皮肤,引起潮红、水肿、水疱、皮肤粗糙。正已烷无
致癌活性。也未见致畸报告。
 楼主| talentmonkey 发表于 07-3-21 18: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急性吸入高浓度正已烷可引起眼与呼吸道刺激及中枢神经系统麻醉症状。口服中毒可出
现急性消化道和上呼吸道刺激。

2.慢性中毒

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正已烷可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起病隐匿而缓慢。

(1)轻症: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型神经病,出现指趾端感觉异常和感觉低下; 即麻木,
触、痛觉和震动、位置觉减退,以下肢为重,肌肉疼痛,登高时明显,肌无力,腱反射减
退。感觉减退一般呈手套、袜 套样分布。

(2)重症:出现运动型神经病。首先表现下肢远端无力,合并肌肉疼痛或痉挛,腓 肠肌压痛
。腱反射消失较少,且仅限于跟腱反射。上肢较少受累。感觉运动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也
以运动障碍为主,触、痛觉消失限于四肢远端手足部,震动觉、位置觉仅轻度减退。严重
者出现下肢瘫痪及肌肉萎缩,并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此外,正已烷可抑制血胆碱
酯酶,并可用解磷定复能。

【实验室检查】

1.尿正已烷与25-已二酮 两者皆与环境中正已烷浓度正相关,尤其后者为较好的监测指
标。有人报告约2.2mg/L 2,5-已二酮与暴露在144mg/m3正已烷环境相对应。

2.大脑脊液与生化检查偶见蛋白增高,神经纤维变性可能已上升至脊神经根。

3.肌电图检查 轻者肌肉最大收缩时呈混合相,肌肉小力收缩时,20个运动单位平均时限延
长20%以上,多相电位增多(〉20%)或出现自发电位。重者出现正锐波、纤颤电位及肌肉动
作电位波幅降低。

4.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轻者可正常或属正常下限。重者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性减 慢,并与肌
无力程度成正比。

5.神经活检 轻者光镜及电镜检查正常,或偶见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神经细支异 常;中、重
者结旁轴突极度肿胀,伴髓鞘回缩。电镜见轴突肿胀,包括lOnm神经微丝积聚,也有脱髓
鞘、髓鞘再生与正常再生。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长期密切接触正已烷的职业史,以及以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临床症状、体征和
神经-肌电图改变、尿正已烷、2,5-已二酮测定结果,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和空气中正已
烷浓度测定资料,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后,可诊断正已烷中毒。

【治疗】

对症处理。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患者应尽早脱离接触,及时治疗。为保证职业安全、预
防正已烷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有人认为生产环境正已烷的安全浓度应低于180mg/m3
 楼主| talentmonkey 发表于 07-3-21 18: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急性吸入高浓度正已烷可引起眼与呼吸道刺激及中枢神经系统麻醉症状。口服中毒可出
现急性消化道和上呼吸道刺激。

2.慢性中毒

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正已烷可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起病隐匿而缓慢。

(1)轻症: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型神经病,出现指趾端感觉异常和感觉低下; 即麻木,
触、痛觉和震动、位置觉减退,以下肢为重,肌肉疼痛,登高时明显,肌无力,腱反射减
退。感觉减退一般呈手套、袜 套样分布。

(2)重症:出现运动型神经病。首先表现下肢远端无力,合并肌肉疼痛或痉挛,腓 肠肌压痛
。腱反射消失较少,且仅限于跟腱反射。上肢较少受累。感觉运动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也
以运动障碍为主,触、痛觉消失限于四肢远端手足部,震动觉、位置觉仅轻度减退。严重
者出现下肢瘫痪及肌肉萎缩,并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此外,正已烷可抑制血胆碱
酯酶,并可用解磷定复能。

【实验室检查】

1.尿正已烷与25-已二酮 两者皆与环境中正已烷浓度正相关,尤其后者为较好的监测指
标。有人报告约2.2mg/L 2,5-已二酮与暴露在144mg/m3正已烷环境相对应。

2.大脑脊液与生化检查偶见蛋白增高,神经纤维变性可能已上升至脊神经根。

3.肌电图检查 轻者肌肉最大收缩时呈混合相,肌肉小力收缩时,20个运动单位平均时限延
长20%以上,多相电位增多(〉20%)或出现自发电位。重者出现正锐波、纤颤电位及肌肉动
作电位波幅降低。

4.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轻者可正常或属正常下限。重者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性减 慢,并与肌
无力程度成正比。

5.神经活检 轻者光镜及电镜检查正常,或偶见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神经细支异 常;中、重
者结旁轴突极度肿胀,伴髓鞘回缩。电镜见轴突肿胀,包括lOnm神经微丝积聚,也有脱髓
鞘、髓鞘再生与正常再生。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长期密切接触正已烷的职业史,以及以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临床症状、体征和
神经-肌电图改变、尿正已烷、2,5-已二酮测定结果,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和空气中正已
烷浓度测定资料,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后,可诊断正已烷中毒。

【治疗】

对症处理。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患者应尽早脱离接触,及时治疗。为保证职业安全、预
防正已烷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有人认为生产环境正已烷的安全浓度应低于180mg/m3
 楼主| talentmonkey 发表于 07-3-21 18: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5.乙烯

【理化性质】

乙烯(ethylene,CH2=CH2)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分子量28.05,密
度0.5674g/cm3(20/4℃),冰点-169.2℃,沸点103.7℃。易燃,爆炸极限为2.7%~36%。几乎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职业接触】

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
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尚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

【毒性】 属低毒类。麻醉作用较强,但对呼吸影响较小。

本品主要经呼吸道吸入,经肺泡扩散,小部分溶解于血液中。吸收后乙烯的绝大部分以原
形通过肺迅速随呼气排出,如停止麻醉2min后,即在血液内消失。只有在极高浓度(80%~9
0%)时,乙烯在血液内消失后,还能在组织中存留数小时。故乙烯麻醉迅速,苏醒亦快。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人吸入含37.5%乙烯的空气,15min可引起明显记忆障碍;含50%乙烯的空气,使含氧量降至
10%,引起人意识丧失。若吸入75%~90%乙烯与氧的混合气体,可引起麻醉,但无明显的兴
奋期,并迅速苏醒。吸入上述混合气体25%~45%可引起痛觉消失,意识不受影响。

乙烯气体对皮肤无刺激性,但皮肤接触液态乙烯能发生冻伤。对眼和呼吸道粘膜可引起
轻微的刺激症状,脱离接触后数小时可消失。

2.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乙烯的工人,常有头晕、全身不适、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个别与胃肠功能
紊乱,体征无特殊发现。对白细胞及肝功能的影响尚无定论。

【防治】

急性吸入中毒按一般麻醉性气体中毒处理。注意防止呼吸中枢麻痹。

提炼乙烯的车间,宜采用露天框架式建筑,便于乙烯扩散稀释。用乙烯作原料的工业要
注意阀门及管道的密闭。液态乙烯钢瓶应加强保管和定期检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楼主| talentmonkey 发表于 07-3-21 18: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6.丙烯

【理化性质】

丙烯(propene,CH2=CHCH3)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分子量42.08,密
度0.5139g/cm3(20/4℃),冰点-185.3℃,沸点-47.4℃。易燃,爆炸极限为2%~11%。不溶于
水,溶于有机溶剂.

【职业接触】

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丙烯腈、异丙烯、丙酮和环氧丙烷等。

【毒性】 属低毒类。

1.急性毒性

丙烯的麻醉作用及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较乙烯强。吸入40%~50%时,小鼠、大鼠、猫、
狗均被麻醉,其特点是麻醉作用产生和消失都很迅速。当浓度为20%~50%时,猫狗均能引
起室性早搏和心动过速。猫吸入65%丙烯和35%氧的混合气体时,血压下降。在浓度70%~8
0%时,猫狗都能因血压下降,心力衰竭,呼吸停止而迅速死亡。

2.慢性毒性

小鼠在58天内,用35%的丙烯反复麻醉20次后,仅引起肝脏的轻微脂肪浸润。

【临床表现】

丙烯主要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吸入6.4%浓度,历时2.25min,有感觉异常和注意力不集中;
12.8%,1min同样的症状较明显;15%,30min或24%~33%,3min可引起意识丧失;40%以上
时,仅6s即意识丧失,并引起呕吐眩晕。数分钟接触后,尚可引起眼睑及面潮红、流泪、
咳嗽;50%2min引起麻醉,然而停止接触可完全恢复。

丙烯嗅觉阈为17.3mg/m3,近1mg/m3时眼轻度敏感。丙烯的慢性影响与乙烯相似。
 楼主| talentmonkey 发表于 07-3-21 18: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7.丁烯

【理化性质】

丁烯(butylene,C4H8)有四种异构体:正丁烯包括1-丁烯(CH3CH2CH=CH2)和2-丁烯(C
H3CH=CHCH3),异丁烯(CH3C(CH3)CH2);有顺式和反式。丁烯各异构体的理化性质基本
相似,常态下均为无色气体,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易燃、易爆。正丁烯有微弱芳香
气味。分子量56.1,密度0.5951g/cm3(20/4℃)。异丁烯有不愉快臭味。爆炸极限为1.8%~
9.6%.沸点-6.90℃.

【职业接触】

正丁烯主要用于制造丁二烯,其次用于制造甲基酮、乙基酮、仲丁醇、环氧丁烷及丁烯聚合
物和共聚物。异丁烯主要用于制造丁基橡胶、聚异丁烯橡胶及各种塑料。

【毒性】

丁烯各异构体毒性相似,均属低毒类。毒性基本上与其他烯烃相似,但低于戊烯,大于丙烯4
.5倍,主要是单纯窒息、弱麻醉和弱刺激作用。液态丁烯可引起皮肤冻伤。

1.急性毒性

1-丁烯浓度在易燃范围为麻醉剂,小鼠吸入2h,绝对麻醉浓度为350g/m3,LC100为600g
/m3,LC50为420g/m3。40g/m3时,兔屈肌反射受抑制。

2-丁烯对小鼠约300~400g/m3浓度时引起深麻醉,对粘膜刺激作用小。

异丁烯LC50,小鼠吸入2h为415g/m3;大鼠吸入4h为620g/m3。麻醉作用与脑内浓度间呈
线性关系。

2.慢性毒性

小鼠100mg/m3整天接触,连续140天,36天后拮抗肌时值比值减小;53天后全血胆碱酯酶
活性下降,白细胞总数减少,并可见吞噬活性减弱和吞噬指数降低等。

【临床表现】

人接触25g/m3,5min出现上呼吸道刺激症状。805~989mg/m3(92.9%为2-丁烯的不饱和烃
混合气体)2h出现粘膜刺激症状、嗜睡、血压稍升高,有时有脉速等。高浓度可造成昏迷。


长期接触以丁烯为主的混合气体的工人,有头晕、头痛、嗜睡或失眠、易兴奋、易疲倦
、全身乏力和记忆减退,有时有粘膜慢性刺激症状。
 楼主| talentmonkey 发表于 07-3-21 18: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8.丁二烯

【理化性质】

丁二烯(butadiene,CH2=CH-CH=CH2)又称丁间二烯。在常态下是一无色略具甜味和芳香气
味的气体。分子量54.1,冰点-108.9℃,沸点-4.4℃。可溶于有机溶剂,水中溶解度为0.38
%。易燃。爆炸极限为2%~11.5%。

【职业接触】

为合成丁苯橡胶丁腈橡胶的主要单体或原料,也是生产ABS树脂、绵纶-66、己二腈和聚氯
乙烯增塑剂癸二酸的重要原料。

【毒性】

属低毒类。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其麻醉作用比丙二烯强,但仅为丁烯的一半。

【临床表现】

1.急性毒性

人吸入1%浓度可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口干、嗜睡、脉速等,并伴有上呼吸道刺激症
状。17.6g/m3,8h接触,除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外,无其他症状。人在30%~35%浓度下,
很快出现头痛、头晕、咽喉痛、耳鸣、全身无力、口有甜味、恶心,有时有呕吐、醉酒状
态、皮肤苍白、胸闷呼吸、困难和表浅、脉速,后转入意识丧失和抽搐。脱离接触后迅速
恢复,但头痛和嗜睡有时可持续一段时间。

2.慢性毒性

长期接触一定浓度丁二烯,对人的慢性影响有头晕、头痛、全身乏力、易激动或表情淡
漠、失眠、记忆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鼻及咽喉不适、恶心、嗳气、胃烧灼感、心悸、
嗅觉减退等。也常有角膜反射迟钝、腱反射亢进及眼睑、舌和手震颤。合成橡胶工人长期
接触产品100mg/m3左右的浓度时,有类神经症,血压偏低,血沉偏快,血红蛋白偏低,血
液中性粒细胞吞噬活动减低,C-蛋白反应阳性,眼和鼻咽粘膜轻度刺激症状等。有的橡胶
厂调查尚发现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并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降
低及总胆固醇含量明显升高的现象。

3.皮肤损害

气体丁二烯偶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液体可造成皮肤冻伤。

【防治】

预防主要是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定期检修生产设备,防止跑冒滴漏。在低温和低压下保
存本品。

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
lilingfiles 发表于 07-9-2 22: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好心!
谢谢!
king243397357 发表于 07-12-6 14: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LZ,强烈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30 11:58 , Processed in 0.10593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