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会学总论-----社会思潮及流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快雪时晴~ 发表于 07-5-26 19:1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社会学总论-----社会思潮及流派


【 文献号 】98102
【原文出处】国外社会科学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199804
【原刊页号】88~89
【 标  题 】当代社会学
【 作  者 】P.恩萨勒
【作者简介】〔法〕P.恩萨勒
【 正  文 】
    我们向读者介绍法国社会学的4种思潮,尽力把它们间的区别和“共同点”都表达出
来。然而,社会科学的理论争辩存在着大量的兼容关系(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政
治的等等),我们因此无法把它视为终结性的分析。作为对这一问题可能存在的观点,
我们想提请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关系到文化-哲学联系:二是法国社会固有的各种参数
和矛盾。呈现在我们面前的4种理论框架,无一不是在新水平上,继承和发展了始自19世
纪的一种与之相应的世界观。同时,其中每一种都与法国社会的各个社会阶层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尽管有些联系不能算作“牢固关系”。
    比尔·布尔季耶把自己的学术渊源归结于结构主义运动和对机械结构主义的批判理
解上。而结构主义最早的提出者是19世纪的社会学家,随后迪尔凯姆用其武装了自己,
创建了社会现象学。正是他把社会现实作为客观现实来对待,这种现实可以借助精密科
学的认识论、方法论手段得以了解。比尔·布尔季耶的研究在这一学术观点基础上,弱
化其实证方面,用康德哲学加以武装,甚至追随马克思之后,但马克思关于认识资本主
义制度的规律,可以直接促成被压迫阶级解放的思想,他又完全不接受,并始终认为,
对各种形式社会决定论的认识是最好的制胜办法。
    布尔季耶社会学把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结构的重复、再现上。他首先重视的是社会不
平等的再现,其中包括被统治阶级文化资本的被剥夺。该社会学把“揭露”社会体系作
为热点批评目标。诸如以宣传均产主义思想为目的,再现社会不平等的教育体系等都包
括其中。为了再现已存的强权控制体制,社会对下层阶级施行隐秘或象征性强制手段正
在渐渐成为批判分析的主要客体。
    若尔日·巴兰季耶社会学与比尔·布尔季耶社会学之间的距离明确表现在对结构主
义的态度上。前者不接受后者在认识论上所表现的偏激,只把其视为解决次要问题的方
法。巴兰季耶在研究1950年到1955年非殖民化社会巨大变化时,致力用“改变”、“突
变”、“摧毁”这样的术语来描述和解释农民分化、工业化、都市化过程,而不用“结
构”、“再现”之类的术语。对他来说,问题不在于如何解释结构的功能化,而是如何
描述和解释改变的过程以及尽可能范围内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过程。
    巴兰季耶动力社会学所展开的研究领域,即使不全与社会本身的转换有关,至少涉
及到有关政治或制度上的改进动向,因此他就像结构主义一样提出,社会研究空间要能
显示出它的相合处和再现性。动力社会学的课题与社会发展时期、时间和节奏有联系。
该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便是认识社会时期,了解处在这段时期变化中的政权状况
及其冲突和妥协。
    米舍利·克罗济耶的组织社会学提出更为自信的社会领域研究思想。克罗济耶断言
,当代社会关键性问题表现在组织水平上,在诸如行政机构和企业等的“社会架构”水
平上,因而形成自己全球性社会思想,并由此推翻其他观点。这一思想若明若暗地驳斥
有关社会是社会阶级总和,阶级“划分”是社会发展基本因素的原理。归根结底,该思
想反对在研究社会组织方面,从生产和需求逻辑观点出发的经济动力主义。组织社会学
要求重新审视“社会”概念的总和,看到主要问题不在于阶级斗争,不在于政治保守主
义,而在于官僚主义造成的功能失调,在于“制度”障碍和组织的不得力,要求实现他
们所宣布的发展目标。
    自由主义思想体系和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无论有怎样的差距,两者间总存在着一定
的联系。正如莱蒙·布尔所强调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即个人的偏向被看成是
评判社会政治制度最主要的衡量标准。
    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与上述所分析的其他社会学研究方法一样,同某些社会人员有
着特别要紧的联系。首先,坦城布公的个人主义观点把主体个人的自由选择放在高于一
切的地位,这一观点却未必会得到那些有着最优异社会条件的人的响应,恰恰是他们在
主体个人的选择遇到阻力时,有能力加以克服。这种观点也难以在广大劳动大众中得到
支持,因为方法论个人主义对集体行为所持的怀疑主义态度,劳动阶层未必赞同。另外
,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某些潜在接受者之间存有实在联系。例如,那些在经济、文化领域
享有很大自由度的社会主体便存在着理解的可能。
    正如存在主义的个人主义一样,该理论以最多种的形式切断与过去,与文化传统的
联系,要求破除社会生活继承性、再现性的观念,并把如何加以破除的方法摆在首要位
置上。该观点将会对某些社会主体感到亲切,他们不把时代理解为不断破旧,而是不断
修复;不理解为传统的延续,而是选择的结果。
    (杨伟民摘自俄《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3期)
【 文献号 】97109
【原文出处】齐鲁学刊
【原刊地名】曲阜
【原刊期号】199702
【原刊页号】56-60
【 标  题 】社会思潮的起源、作用及发展趋势探析
【 作  者 】王家忠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它不仅由一定理
论形态的思想作主导,而且还交织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因素。社会潜意识是其深层社会
心理基础,它不仅为社会思潮的产生提供主要的感性思想材料,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地
决定着社会思潮的社会性、叛逆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征。社会思潮一经形成,就
在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社会思潮产生、发展和消亡的
过程,同时也是社会潜意识涌动、凝聚和分化的过程。笔者认为,联系社会潜意识考
察社会思潮,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 正  文 】
    如何深入揭示社会思潮的形成机制和特征,把握其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既是
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重要的现实问题。笔者试联系社会潜意识,就社会思潮的上述
问题加以探讨。
            一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它不仅由一定理论形态的思想作主导
,同时还交织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因素。社会思潮是介乎普通意识与理论意识之间的一
种中介意识层次。具体来说,社会思潮的构成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社会心理因素。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突出矛盾的
反映,是特定背景下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矛盾冲突的产物和表现。清人梁启超说
:“今之恒言,曰‘时代思潮’。此其语最妙于形容。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
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
与呼应汹涌,如潮然。”[①]一般说来,当社会处于正常发展阶段时,社会的信息反
馈机制还比较完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也能够比较充分地反映绝大多数社会成员
的利益,因而很少有社会思潮产生。但当社会面临重大转轨时期,社会的信息反馈机
制严重失调,旧的意识形态已不能也来不及吸收和处理来自基层的社会信息,势必造
成社会潜意识的大量产生和郁积。在诸种思想观念中,“其中必有一种或数种之共通
观念焉,同根据之为思想之出发点。”[②]这些潜隐的社会心理因素,既是社会思潮
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又是社会思潮的基本构成因素。
    (二)思想体系因素。普列汉诺夫指出,“一切思想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
即某一时代的心理。”[③]这就是说,任何思想体系都是对社会心理的反映和概括。
但社会思潮的直接社会心理基础不是社会普通心理,而是社会潜意识。社会潜意识与
意识形态的背离和冲突,为社会思潮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一些思想敏锐的思想家或一
定阶层的代言人以“弄潮儿”的身份出现,将潜隐的意识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形成
一定的思想体系,在社会上进行传播,引起广泛的共鸣,对群众性的思想倾向推波助
澜,从而形成社会思潮。
    (三)思想运动因素。思想体系形成后,对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产生强烈反响,
导致社会观念的震荡和变革,势必会演变为思想运动。正如梁启超所说,“凡时代思
潮,无不由‘继续的群众运动’而成。”[④]
    社会思潮的三种基本构成因素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其中思想体系因素是社会
思潮的“硬核”。这种思想体系硬核是一定社会思潮的理论代表,通常也是人们直接
考察的对象。而思想体系是对社会心理的概括和反映,社会思潮的形成也有着相应的
社会心理基础。但社会心理又有“显”与“隐”两个层次,即社会普通心理与社会潜
意识。社会潜意识是对于缺乏公开表达条件的受到压抑和抑制的诸种社会心理因素的
概括和反映。按照形成机制和深浅程度的不同,社会潜意识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
层次:表层为社会前意识,是由于非合理压抑而造成的不能公开直接表达的那些社会
心理;中层为社会自觉潜意识,是由于自觉性抑制而造成的不愿公开直接表达的那些
社会心理;深层为社会自发无意识,是由于历史文化积淀而造成的自发地支配人的思
想和行为的社会心理。从意识主体的角度,社会潜意识又区分为个体潜意识与群体潜
意识。个体潜意识是通过个人独特的经历和阅历而形成的带有社会性的潜意识;群体
潜意识是一定的社会共同体(阶级、集团、政党、民族等)所共有的潜意识。在诸种
群体潜意识当中,民族潜意识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潜意识。它主要是一定民族
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由社会压抑和历史文化积淀而造成的各种潜隐的民族心理因素
。[⑤]社会潜意识是社会思潮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是社会思潮的主要感性思想材料
来源。不仅如此,社会潜意识还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社会思潮的某些基本特征。
    首先,社会潜意识决定着社会思潮的社会性和群体性。社会思潮是反映特定环境
中人们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社会关系的变革
,必然引起人们诸种利益的再分配和各种利害关系的重新分化组合。旧的占统治地位
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正统心理已不能充分表达人们的合理愿望和要求,乃至成为人们解
放思想、变革社会的严重障碍。于是社会的离心倾向逐渐增强,各种不满情绪在一定
群体乃至社会范围内传播和凝聚。各种社会群体由于共同的社会地位、经济利益和生
存环境,逐渐形成共同的群体潜意识。这种群体潜意识涌动、凝聚,在特定背景下便
迅即转化为社会思潮。
    其次,社会潜意识决定着社会思潮的叛逆性和在野性。在社会意识的构成中,社
会普通心理是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它们构成了一定社会中主导的肯定
的意识层面;社会潜意识则是与社会思潮相一致的,它们构成了该社会中非主导的否
定的意识层面。社会思潮之所以具有鲜明的叛逆性、在野性,主要是由它赖以产生的
感性思想来源——社会潜意识的形成机制所决定的。社会潜意识的形成机制主要是非
合理压抑、合理性抑制与历史性积淀。社会潜意识总是程度不同地与占统治地位的意
识形态和社会正统心理相隔阂、背离和冲突的。在社会变革时期,旧意识形态和正统
社会心理总是要对旧的体制和秩序加以维护,表现出其保守性、僵化性,而社会潜意
识则往往体现基层群众渴望变革的心态和愿望,从而表现出其反叛性、变异性,在此
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思潮也必然带有鲜明的叛逆性、在野性。因此,社会思潮往往是以
“异端”的姿态出现,常常是对旧制度的批判与否定。也正以其具有鲜明的叛逆品格
,在特定背景下才更容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共鸣。
    再次,社会潜意识还决定着社会思潮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某一民族社会思潮的形
成和发展,难免会受到国际上社会思潮的影响,这种民族思潮也必然会带有某些国际
性质。但是,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之所以会产生某种社会思潮,首先是由于本民族的
经济政治关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变化而引起的,这种社会思潮也正是对该民族特定的
社会存在及其变革的敏感反映。一定民族的群体潜意识,特别是其中的“文化——心
理”结构部分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该民族的思想家以何种方式加工制作思想体系,
形成什么样的社会思潮。通常,一定民族的成员也会自觉不自觉地从本民族的群体潜
意识出发,来理解和接纳异族思想文化和外来的社会思潮,使其打上本民族的烙印。
梁启超说,“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
,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也。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
昂进之时代也。”[⑥]一个民族面临社会转型时期,必然面对文化的碰撞与选择,社
会思潮正是特定时代文化撞击的产物。
            二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普列汉诺夫最早把社会意识区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两个基本层次。那么在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之间还有没有中间环节呢?回答是肯定的
。社会思潮就是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社会思潮是多种社会因素和诸种社会力量综合
作用的产物。它既不同于成熟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也有别于朴素的社会心理,是居
于普通意识与理论意识之间的一种中介意识层次。在此,笔者不赞成有的学者将社会
思潮划归于普通意识的观点[⑦]。社会思潮在社会意识构成中的地位,如图表所示:
    (附图  {图})
    社会思潮的中介地位,决定着其在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
作用。一方面,社会心理尤其是社会潜意识需要通过社会思潮的中介才能实现向意识
形态的转化。社会潜意识的形成机制及其性质,决定了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
直接地实现向意识形态的转化。只有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思潮的酝酿和涌现,
才能使潜隐的意识因素大量地喷发出来。社会潜意识是一股“潜流”,社会思潮则是
在特定背景下形成的“漩涡”、“浪潮”。社会潜意识正是以社会思潮为突破口而发
泄出来,受压抑愈深,暴发愈烈。一种社会思潮形成之后,就从一定角度使社会潜意
识因素由“隐”而“显”转化,由感性向理性提升,从而更加集中剧烈地冲击意识形
态,并为意识形态的变革与完善提供各种思想材料。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形态也需要
社会思潮的中介而熔铸、沉淀到社会心理特别是社会潜意识之中。社会意识形态必须
沉淀到社会心理之中化作人们的行为动机和内心信念,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这个
过程正是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而实现的。社会思潮不仅使社会心理中潜隐的意识因素
明朗化、理性化,而且汲取了意识形态中的某些因素,并从本阶层的利益出发而重新
加以建构。因此,一种社会思潮形成之后就在意识形态与社会潜意识之间搭起一座桥
梁,使它们之间相互撞击、理解和沟通。意识形态就通过社会思潮得以传播和扩大影
响,并逐渐沉淀到社会心理之中,形成人们的社会心理定势来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社会意识形态也正是借助于对社会思潮的调控和引导,间接地制约和影响着社会潜
意识的存在和发展。
    从动态上看,任何社会思潮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始焉其势甚微
,几莫之觉。侵假而涨——涨——涨,而达于满度,过时焉则落,以渐至于衰熄。”
[⑧]梁启超曾将思潮“例分四期”(启蒙、全盛、蜕分、衰落),其依据是所谓“佛
说一切流转相,例分四期。曰:生、住、异、灭。”[⑨]其实,事物矛盾演变的辩证
过程,一般有三个阶段(潜在、展开、解决),因而,社会思潮的分化和衰落本属于
同一个阶段。梁启超在分析清代学术的沿革时,也没有固守四期说,而认为“清学之
蜕分期,同时即其衰落期也。”[⑩]因此,受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决定和制约,社会
思潮的发展一般经历这样三个基本阶段:(一)潜伏启蒙阶段。经济关系面临变革,
上层统治出现裂痕。社会潜意识大量产生和郁积,社会思潮处于酝酿形成之中。(二
)全盛高潮阶段。社会思潮纷纷涌现,思想派别林立对峙。(三)蜕分衰落阶段。社
会思潮发生分化,或者上升为意识形态,或者融汇成社会普通心理,或者沉淀为社会
潜意识。可见,社会思潮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潜意识涌动、凝聚
和分化的过程。
    当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刚刚确立时,新的意识形态是与新型经济关系相适应的。意
识形态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特别是上升为统治地位以后,更会受到政治上
层建筑的维护,从而与变化发展着的社会心理产生隔阂。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
社会的不满情绪日益加剧,社会潜意识与意识形态的对抗尖锐化,势必会引起大的社
会震荡,导致社会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无论是自下而上的自发地产生,还是自上而
下自觉地进行,都会由于社会秩序的新旧交替而引发一场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意识
形态来不及甚至不可能加以吸收和处理的情况下,诸种社会心理涌动、凝聚并迅即转
化为社会思潮。社会意识形态必须以社会思潮为纽带,与社会潜意识进行不断地沟通
、理解、调适,才能保持社会意识的内在活力与良性运营。
            三
    联系社会潜意识考察社会思潮,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只有考察特定时代的社会潜意识,才能唯物地说明某种社会思潮的起源问
题。对一种社会思潮的认识和评价,往往会产生各种分歧和偏差,这固然是与所考察
对象的复杂性有关,但同时也是由于考察者的方法、立场不同所致。普列汉诺夫曾强
调指出,要了解某一国家的思想文化的变迁,只知道它的经济是不够的,必须知道如
何从经济进而研究社会心理;对于社会心理若没有精细的研究与了解,思想体系的历
史唯物主义解释根本就不可能。[①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对社会思潮的考察与
评价,同样不能脱离特定时代的社会历史环境及其直接反映的社会心理状况。
    其次,只有联系社会潜意识来考察社会思潮,才能辩证地把握社会意识的形成过
程及其发展的内在动力。传统的社会意识理论往往都缺少层次性和中介环节,对于社
会基本矛盾的分析,也只注重了横向把握而忽略了纵向探讨,似乎作为社会存在的经
济基础一经形成,就直接制约着作为社会意识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其间转化的条
件、机制、形式等都一概被忽视了。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
的终结》一文中曾指出,社会经济基础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还存在着“一些中介环节
”。普列汉诺夫通过深入研究,在经济基础与思想体系之间找到了社会心理这一重要
的联系环节。进一步考察还会发现,社会心理又有社会普通心理与社会潜意识之分,
在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之间还有社会思潮这一中间环节。由此可以把社会意识的
形成描述为一个由低到高、由隐而显的辩证发展过程,即社会潜意识→社会普通心理
→社会思潮→非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与政治
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需要意识形态的中介;经济基础和观念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需要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的中介。在社会意识内部,社会普通心理与占统治地位的意
识形态构成了肯定的意识层面,社会潜意识与社会思潮构成否定的意识层面,这两大
意识层面之间以及不同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对立、作用和转化,正是社会意识发展的
内在动力。
    风起于青萍之末。社会思潮看似来势突然,其实它本身也有一个由“微”而“著
”的过程。当社会经济结构需要变革的时候,首先在群众心理中得到反映,产生各种
情绪、愿望和要求。这些群众心理如果不能以“民意”的形式公开表达出来,便会受
到压抑和抑制,形成“民隐”。群众的合理要求和隐痛长期引不起重视,积久成怨,
酿成“民怨”。随着社会矛盾的进一步加剧,当新旧体制转轨的时刻,郁积已久的社
会潜意识迅速涌动、凝聚,终于酿成社会思潮。可见,社会思潮的产生也有一个由矛
盾潜在到矛盾展开、激化,由量的积累到引发突变的辩证过程。
    最后,只有联系社会潜意识来考察社会思潮,才能合理地处理好社会思潮问题,
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增强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我国社会正进行着一场深刻
的变革,各种思想观念之间的交流和撞击异常激烈,诸种社会思潮涌动迭起,社会信
息量空前膨涨。社会潜意识与社会思潮是社会变革的敏感反映,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
了广大群众对改革糠藕拖执侍獾娜鲜丁⒁蠛推兰邸J?通各种信息渠道,及时
发掘群众心理和各种进步思潮中潜藏着的那些“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东
西(马克思语),有益于充实和繁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一般地,每次社会思潮过后,总有一个析取和沉淀的过程。注意分析和总结我国当
代的各种社会思潮,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社会潜意识与社会思潮
都具有较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必须加以调控和引导才能合理地存在和发展。要保障
社会意识的良性运营,就应充分发挥先进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加强对社会潜意识与
社会思潮的调控和引导,坚持社会意识发展的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要更好地发挥其
社会功能,也必须驾驭各种社会思潮,使科学的理论原理熔铸、沉淀到人们的社会心
理因素之中,化作人们的内心信念和行为定势。为此,理论工作者不仅要深刻领会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基本路线,还要深入了解广大群众的情绪、愿望与追求,努
力实现科学的理论真理与群众心理状态的自觉结合。
    注:
    [①][②][④][⑥][⑧][⑨][⑩]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中华书局1954
年版,第1、2、5页。
    [③][①①]《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第196页;第2卷第272—
273页。
    [⑤]参见拙文《论民族潜意识与民族文化》,《齐鲁学刊》1994年第3期。
    [⑦]参见《哲学研究》1992年第3期。*
【 文献号 】99028
【原文出处】社会学研究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199901
【原刊页号】50~56
【 标  题 】社会学危机的涵义
【 作  者 】吴小英
【作者简介】吴小英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内容提要】本文从科学哲学角度对社会学危机的涵义进行辨析。作者认为,社会学方
法论的内在分裂和客观性困境都不能成为社会学危机的理由,因为它们自社会学诞生之
初就早已存在,其根源在于对科学与科学方法的误解。社会学的危机是伴随着科学主义
的衰落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它表明了正统社会学范式的危机,恰恰为社会学的多元化发
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 正  文 】
            引言
    社会学危机的说法由来已久。早在1970年,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文·古德纳(Alvin W
.Gouldner)就写了一本极具影响力的书《正在到来的西方社会学危机》(The Coming Cr
isis of Western Sociology)。书中指出,美国社会学界几十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帕森斯
主义,代表了西方社会与社会学理论之间的一种相互适合(fit)。而60年代后各种社会冲
突、运动浪潮的出现,使原有的社会秩序以及关于秩序和进步的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
冲击,主流社会学和社会学家也遭遇到严峻的挑战。社会学危机是以社会本身的历史和
文化变迁为基础的,这至少表明了社会学的价值无涉(value-free)理想的可疑性,因此
古德纳倡导建立一种“反身社会学”(Reflexive Sociology)来取代传统社会学,尽管他
从根本上并没有放弃帕森斯时代那种将社会学的更新视为社会重建的一部分的传统观念
(Gouldner,1970)。
    古德纳的说法直到今天看来仍有意义。此后的学者在对主流社会学理论进行抨击或
修正的同时,都要从理论上、方法上对社会学的传统、现状和目标进行探讨,对社会学
的学科反省已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社会学领域的新观
念、新方法、新流派不断涌现,但是均未能形成大气候。随着帕森斯时代的逝去,社会
学的黄金时代似乎一去不复返了,危机的阴影始终笼罩在社会学上空,关于危机的争论
和探讨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1994年6月,美国社会学期刊《社会学论坛》(Sociol
ogical Forum)专门以这一问题为主题在社会学家中展开讨论。主编斯蒂芬·科尔(Step
hen Cole)写了一篇名为“社会学出了什么问题”(What's Wrong With Sociology?)的文
章,指出社会学令人担忧的现状,即无论从制度(institutional)方面还是从智识(inte
llectual)方面看,社会学都没有作出我们所期望的那种进步(Cole,1994)。前者包括社
会学系和研究机构资金的缺乏,有些面临关闭的威胁;社会学家在公众中的形象和声望
的下降;社会学在学术领域中被其它学科轻视或排挤;社会学研究生的教学和分配成问
题,等等。后者包括社会学中可用于经验研究的理论的缺乏;学科中认知统一和统一范
式的缺乏;未能取得如同自然科学那样的进步;未能有效地解释或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
,等等。这场延续好几年的讨论,虽然没有得出什么结果或结论,但提出或揭示了一些
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其中大多牵涉到社会学的方法论问题。本文试图从科学哲学角度
就这一问题进行探析,以便理出一条关于社会学危机的真正涵义的可能思路。
            一、社会学方法论的内在分裂
    参加社会学危机讨论的学者大多指出了社会学学科内部的分散和分裂、统一范式和
核心的缺乏、解释现实问题的理论无能,等等。他们将原因归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
究对象的不同(物与人)、主题性质的不同(稳定与易变)所造成的研究方法上的不同
要求(实证与理解),认为自然科学所崇尚的实证方法和客观性原则在社会学中无法坚
持到底,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导致了社会学领域的支离破碎和多元化(缺乏
凝聚力和统一的目标使命),因而无法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进步,从而丧失了社会支持。
(注:参见SociologicalForum,Vol.9,No.2,1994,pp129-291;Vol.10,No.2,No.3,1995;
Vol.11,No.4,1996的有关文章。)也就是说,他们将社会学的危机主要归于社会学方法
论的危机,而这种危机的核心又在于社会学方法论取向上的内在分裂。
    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上,向来有方法论的一元论与二元论之争。一元
论者主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遵循着同样的方法论准则,社会科学应以自然科学为标准
模式,建立统一的知识体系。二元论者认为社会现象有其独特的性质,因而不能盲目效
仿自然科学方法,而要确立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这两种基本观点的论争可以追溯到韦
伯(M.Weber)的同时代人。在以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科学主义(scientism)盛行的时
代,德国的新康德学派将精神科学或称文化科学从科学中分离出来,试图确立其独立的
地位,指出自然科学以解释因果关系为目的,文化科学则以个体化的体验和理解方法研
究人的行为。这种争论反映在社会学领域,就表现为社会学中两大研究传统的分裂,即
自然主义、实证主义传统和人文的、理解的传统,分别以古典社会学大师涂尔干(E.Dur
kheim)与韦伯为代表。涂尔干在他的《社会学方法论原理》一书中,明确提出社会学的
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这种社会事实外在于个人意识,并且对个人意识具有强制作
用,作为独立科学的社会学要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将因果律原理应用于社会现象
的普遍研究,才能树立社会学的权威。韦伯则将社会学的任务规定为试图对社会行动作
出解释性理解,以便使其前因后果得到相应说明,也就是以理解的方法探究行动背后的
主观意义和价值,力求通过移情作用理解行动者的意义,同时力求把行动同意义和目的
联系起来得出因果性说明。
    社会学中这两种传统的并存代表了研究社会的两种不同程序。自然主义或实证主义
社会学对“科学建构”的强调依赖于把自然科学作为社会理论构造的模式以及社会学的
精密性,由于对这种精密性的追求,许多社会学理论以数学和统计性为取向。相反,人
文或理解的社会学则强调人类行为中那种使人类能唯一进入创造性领域的性质,认为人
们应该从日常的、平凡的事物出发,研究人类对社会现象作出的解释以及赋予它们的意
义,而不是简单地还原于自然规律的水平(波洛玛,1989)。这两种传统的争论从社会
学诞生之初就开始了,并且始终没有结果,但它似乎并不妨碍社会学的发展,反而给社
会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可能。原因在于这种分裂是表面的、虚假的和人为的
,缺乏方法论的依据,因为两种传统共同源于对自然科学方法的误解。这种误解包括以
下两个方面:(1)认为自然科学本身存在着一种抽象的、普适的方法;(2)正是这种方法
的权威构成了科学权威的基础。因此社会学想要取得类似自然科学的成功,关键在于找
到这种普适的方法。结果只有两种选择,或者移花接木,照搬具有普遍声誉的自然科学
方法;或者另辟蹊径,挖掘社会领域自身宝藏,创立新的普适方法。两种传统的一个共
同特色是,它们都没有对自然科学模式的优势提出质疑,都将描述与解释、实证与理解
对立起来,只不过实证主义社会学强调实证的一面,人文主义社会学强调理解的一面,
试图确立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独立而平等”(separate but equal)的地位,因此
本身也可视为向科学主义的一种退让。
    然而,当代科学哲学的研究已经赋予科学更加丰富的内涵。科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
模式和认知方式,同时还是一种社会进程。从历史上看,科学的成功是由众多因素引起
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它所推崇的实证精神极大地满足了资本主义发展对于程序、效率的
追求。在这种追求过程中,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得到极大张扬,使科学得以战胜文化中
的其它力量而上升到主流地位。科学事业与资本主义逻辑相互推波助澜,科学所获得的
权力最后归由方法来代言。然而,方法本身是多元的、可变的,它只相对于具体的研究
过程而存在。如波普(K.Popper)所认为,科学方法是由科学目标决定的,研究方法和手
段只相对于具体目的才有意义(波普,1987)。所谓描述和解释、实证和理解并非绝然
对立,而是相互包含的。因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而问题的提出本身包含着理论预设和
背景知识,也包含着对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不存在纯粹的、中立的观察和绝对的、原始
的事实,所谓经验描述必然包含着解释,解释本身也可以视为一种描述。实证需要用观
察来检验假设,这个检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理解和认同的过程。因此,这种二元对立
元论对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来说都是不成立的。
    在社会学中,方法论的二元对立带来正反两方面的效应。一方面,这种实证的与理
解的分野导致社会学领域的内在分工。一些人致力于获取社会世界的“真实”信息,描
述有关社会结构以及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的“实在”,同时为这种描述创建更加精确可
靠的框架和模式。这种实证社会学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使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和分析模
式越来越走向数量化、精确化和专门化,给社会学这一关注流行文化和公众话题的领域
,包装上了越来越远离公众的专业外形。另一些人则致力于社会人际交往中行动的价值
和意义的探究,并相信人们的意识是可以相互沟通的,因此可以通过参与的方式获取这
些意识的认同。这种研究取向也使一些参悟性的精细方法得以发展起来,并形成了其特
有的概念框架,在近几十年西方反主流文化的背景中获得了极大的扩展空间。然而,另
一方面,这种内在分工也导致社会学内部两大传统之间无谓的争论,这种争论表面上是
方法论上的对立,实际上是文化领域中长期以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的体现,具体
地则表现为两个阵营之间争夺学科正统的斗争,斗争的焦点最后集中于社会科学何以存
在的合理性问题,而合理性的依据又在于对方法论的核心——客观性的认识。
            二、客观性认识的陷阱
    参加危机讨论的学者大多认为,在社会科学中贯彻客观性原则比自然科学中困难得
多,或者说社会科学根本就没有客观性可言,原因在于其研究对象是有意志的人,有其
独特的行为方式,较自然科学更为复杂;由于研究主体与客体属于同类,他们之间会产
生相互交流、作用和影响,使得主体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到客体的反应以及研究结果,
这就导致研究结果的客观性限度依赖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程度。因此,在社会科学
中,它所期待的以自然科学为模型的普遍性目标从未真正实现过,包括预见性、可控性
、可量化的准确性等。这里同样包含着人们对客观性的一种偏见,即将客观性与绝对的
价值中立等同起来,姑且称之为“客观性认识的陷阱”。
    客观性认识的陷阱典型地体现在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科学的“公认观点”中。
他们认为科学的权威就在于认知的权威,认知的权威就在于方法的权威,而科学方法又
以客观性准则为核心。客观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与真理相联系的知识的客观性,即认
为科学是“自然之境”的科学实在论观点;二是保证它得以实现的方法或认知方式的客
观性,即具有笛卡尔式确定性的价值中立的研究规则、标准和方法。这种客观性准则要
求研究主体和过程、结果完全排除主观的、情感的、价值的因素,按客体未来的面目加
以真实的描述,这就要求主体必须不带任何偏见,具有一种超乎寻常的“上帝之眼”。
然而,这种科学方法论是不符合科学史发展的真实历程的,因为科学研究不是在真空中
进行,科学家作为研究主体必然会将个人的偏见和意识形态带入研究过程,共同体的研
究传统和背景假设也影响了问题的提出、材料的取舍、证据的解释、理论的评价和选择
,不存在不受理论和假设沾染的所谓原始材料或纯粹的观察,也不存在超越历史和文化
情境的透明、中性的科学描述语言。因此,逻辑实证主义所强调的所谓发现的情境与证
明的情境的划分、以及观察与理论、事实与价值的区分都是没有意义的,这几乎已成为
后实证主义科学哲学中的“公认观点”。
    客观性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在较强的意义上指的是客观性的可达到性(attai
nability)问题,即客观性在何种程度上可以实现、如何实现;在较弱的意义上指的是客
观性的可想望性(desirability)问题,即客观性目标本身是否有意义、是否值得追求。
无论是实证的还是理解的社会学都没有对后一种意义上的客观性作为社会学的研究规范
提出异议,然而对于前一种意义上的客观性却都缺乏足够的信心。古德纳将社会学传统
的两种取向分别对应于人类知识追求的两种类型:一种是将知识视为信息(information
),视为有关实在的经验上证实的论断。如同人们通过物理科学获取自然界信息是为了控
制自然一样,人们希望通过实证社会学获取社会世界的信息以控制人类自身。这样一种
社会学观念假定人是可以像其他物一样被认知、被运用和被控制的,人本身被物化了,
这种模式导致不断增强的实用文化(utilitarian culture)的发展。另一种知识的最终目
标不是为了获取关于社会实在的中立信息,而是与人类自身变化着的兴趣、希望和价值
密切相关的知识;不是为了方便他们控制社会,而是为了提高人们对自身在社会世界中
的位置的意识。视为意识(awareness)的知识不关注外在于知者的社会世界的真理发现,
而是将真理看成是在知者与世界的相遇中将自我的体验融合进去而产生的。因此知者关
于自我的认知和关于他人、社会世界的认知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种社会学观念
中,主体和客体之间不仅相互关联、而且相互构造,因为没有一种世界的知识不是我们
自己对它的体验并体现了对它的关系(Gouldner,1970,p.491-494)。可见,社会学的两种
传统都不可能达到由韦伯率先提出的学术社会学的最高目标——价值中立,相反,他们
恰好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
    社会学客观性的破产似乎宣告了社会科学模仿自然科学的失败,然而这种结果并没
有导致社会科学家对客观性的可想望性的怀疑,而是将怀疑指向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先天差异”。即使像吉登斯(A.Giddens)这样的社会学大家,也
相信“自然科学的理论和发现与它所关注的客体和事件所构成的世界之间是泾渭分明的
,这一点保证了科学知识和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种‘技术’关系;而社会科学
不可避免地要和作为其研究主题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关联,它能够参与到对象世
界的构成过程本身,这使社会科学话语自身具有一种“实践内涵”(吉登斯,1998,p.4
89-497)。客观性认识的陷阱就是建立在这种二元论的认识模式基础上,认为真正的客
观性须以主客体的绝对分离、事实与价值的绝然分割为前提,而社会科学之所以未能取
得类似自然科学的进步,就在于其先天不具备、后天也难以达到这种二元分离。
    虽然吉登斯的这种观念仍建立在对自然科学的过分理想化的想象基础上,但是他对
于社会科学的实践内涵的强调是富有启发意义的。后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家在对客观主
义的批判过程中,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即客观性由一种传统的认知标准退化为共同体
的一个实践范畴,强调价值中立的客观性神话被一种负载价值的情境化的“主体间性”
(intersubjectivity)所取代(伯恩斯坦,1992)。如波普认为,所谓客观性就在于批评
方法的客观性,这对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来说都是同样的。“可被描述为科学的客观
性的事物完全建立在批评传统之上,这种批评传统总是不顾任何反对,使人们能批评占
统治地位的教条。换言之,科学的客观性不是个别科学家的事情,而是相互批评的社会
结果,科学家中友好与敌对的分工的社会结果,他们的合作的社会结果,也是他们的竞
争的社会结果。由于这个缘故,它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使这种批评成为可能的整个一系
列社会和政治的环境”(波普,1996,p.104-105)。因此在波普眼里,价值无涉的客观
性对于科学家来说不仅是达不到的,而且是扼杀人性的,它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价值追求
。所谓客观性只能是一种可批判性、可交流性,社会科学的逻辑可称之为是一种“情境
逻辑”,这使科学方法和认知过程具有了一种社会特征。库恩进一步将这种社会性赋予
“科学共同体”的概念之中,客观性成为一种不排斥主观价值的可判断性,而共同体所
拥有的“范式”替代了抽象的科学方法,成为科学家之间进行对话、磋商的依据。如此
说来,客观性本身若离开了共同体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这种
使客观性走出了自身的认识陷阱。
            三、社会学危机的文化诠释
    社会学方法论的内在分裂和客观性的困境之所以不能构成社会学危机的理由,在于
它们共同源自对科学与科学方法的误解,这种传统的科学观和知识见解迎合了公众的常
识,满足了人类对于普遍性和终极目标的追寻欲望,早在社会学诞生之前它们就已经存
在。因此,社会学方法论意义上的危机并不能解释其社会学意义上的危机,科尔所阐明
的社会学学科在社会建制方面遇到的问题,与其说是智识学术方面问题的表现,不如说
是社会文化变迁造成的结果。
    从历史上看,社会学的诞生是作为一种文化思潮的科学主义的直接产物,科学主义
的兴衰伴随着社会学的兴衰,因此其危机也可视为科学主义衰落的必然结果。16、17世
纪牛顿—伽利略经典科学的成功所带来的惊喜,不仅仅在于科学对自然现象无与伦比的
解释力使人们消除了对自然界的神秘感,而且在于科学这种具有魔力的东西自身所具有
的神秘色彩。人们希望找到这种能够探求自然法则的奥秘所在,并利用这一奥秘去探寻
社会法则。当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竖起理性的旗帜时,就已将科学奉为理性原则的
最高象征。科学不仅能够控制自然秩序,而且能够控制社会秩序,从而给人类生活带来
福祉。这种科学主义信念,使得科学取代宗教上升到文化的霸主地位,并在知识领域中
表现为以科学模式作为一切知识模式的范例、将科学方法作为权威方法模仿推广的运动
。孔德的实证哲学和社会学设想就是在这种文化土壤中萌生出来的,其直接目标就是创
立研究社会的自然科学,或者说寻求科学地研究社会的途径。
    知识领域的科学主义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分化,在各门学科不断走向专门化、
精细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学科分工所导致的知识分野的日益僵化,甚至两种文化的分
裂现象也在社会科学中日益明显地体现出来,社会学中实证的与理解的两种研究传统的
争论就代表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种价值取向的断裂,这种断裂本身就是由于科学主
义日益膨胀的结果。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带来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
类生活的巨大变迁,使现代文明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另一方面,也带来全球问题和人类
精神上的种种困惑。一种关于科学和文化的忧虑蔓延开来,促使人们对主流科学和科学
观进行重新审视。科学不仅作为一种现代文明的基础和标志遭到人们的抨击,而且作为
一种知识形式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在知识领域,科学哲学家的工作结束了以逻辑实证
主义为极端表现的科学主义形式,正在创立多元化的、更具实践意义和人文关怀的知识
理论;在社会文化领域,60年代后西方反主流文化的兴起,使对现代化与科学文化的批
评成为一种时尚,作为意识形态和文化霸权的科学主义正在走向终结;在学科思想领域
,占统治地位的正统学说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后现代思潮的泛滥,使作为学科基础的
普遍主义追求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
    科学主义所受到的冲击直接影响了社会科学的代表学科——社会学的命运。华勒斯
坦(I.Wallerstein)认为,科学主义的衰落伴随着本世纪60年代以来知识结构内部出现的
两个显著的发展动向,一个是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的新发展,使得牛顿——笛卡尔式的
经典科学模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强调非线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新科学与社会
科学中的一些传统不谋而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超级领
域”之间的强硬区分;另一个是人文领域的文化研究所取得的新进展,使得不同学科出
现了一种语言转向的趋势,后现代怀疑主义正在逐渐取代现代批评,一切宏大理论都遭
到了毫不留情的抨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两个超级领域之间
的组织分界。这两个发展动向使得“两种文化”的区分失去了现实性和有效性(华勒斯
坦,1997)。这对社会科学来说应该是个发展契机,因为它们从此不再因为游离于两种
文化之间而处在一种内部分裂状态,“也不再是站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这两个对立的
家族之间、不知该投靠哪一方的穷亲戚,恰恰相反,它们业已成为自身的潜在调和的场
所”(同上,p.73)。
    然而社会学危机的呼声恰恰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这可以合理地解释为科学主义
的衰败使得社会学失去了支撑的依据,那种试图寻求帕森斯式的社会秩序普遍话语的主
张遭到了釜底抽薪式地破坏。因此如布尔迪厄(P.Bourdieu)所说,社会学的危机可理解
为正统社会学的危机,而多元化的“异端学说”的增加,反倒意味着学科的进步。因为
“对于社会学场的分析很可能会表明:在文化资本的类型与社会学的形式之间存在着很
大的关联作用,不同的研究者控制了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本,而他们又把自己所采用的社
会学的形式作为唯一合法的形式来加以维护”,因此不同学派的论争代表着学术市场中
争夺地位的斗争(布尔迪厄访谈录,1997)。为了在学科领域和社会文化中获得类似科
学的合法地位,社会学曾经建立了一种虚假的范式。如今两种文化的融合趋势使得占统
治地位的范式发生动摇,这意味着社会学的不同范式之间必须重新开展为争取学术场中
自身合法性的垄断而进行的斗争。同样,这种融合趋势也改变了学术领域内智力劳动的
内部分工,模糊了各门学科包括社会学的边界,相邻学科之间在研究对象、方法以及所
面临的问题方面的趋同性和交叉性,也使它们在学术资源上日益趋于共享,因此每一学
科所面临的生存竞争也日趋严重。作为统一学术前提的合法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效
应,而对眼下学术市场中的结构变化和流行话语的生疏和不充分反应使社会学失去了应
有的份额,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学的危机问题超出了学科环境的有限范围(Henry,1995)
。由华勒斯坦等人组成的一批国际知名学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开放社会科学”,因为
他们已经认识到“知识是通过社会而构成的,这意味着更有效的知识也将通过社会而成
为可能”,条件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过去的研究实践所受到的种种批评,并建立起更
加实在的多元主义和普遍主义结构”(华勒斯坦,1997,p.100)。在这个意义上,社会
学的危机恰恰预示了一种新的发展空间的扩展,用参加危机讨论的女性主义社会学家的
话说,“社会学的问题所在实际上正是其有利所在”(What's wrong with sociology i
s actually what'sright)。(注:女性主义是这场有关社会学危机讨论的参加者中唯一
唱反调的。他们批判正统社会学价值中立的标榜和打着普遍主义旗帜的男性中心霸权话
语,指出社会学的危机为来自边缘人群的观念和知识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同时边缘化学
问通过对核心知识的批判,提供了有意义的问题、以及有价值见解的工具和原动力,形
成了新的研究范式和对现代社会的更加充分的、多元化的理解。参见Fitzgerald,et al
.,1995.)
【责任编辑】张宛丽
【参考文献】
    1  玛格丽特·波洛玛,1989,《当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
    2  卡尔·波普,1987,《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华夏出版社。
    3  卡尔·波普,1996,《通过知识获得解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4  理查德丁·伯恩斯坦,1992,《超越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光明日报出版社。
    5  安东尼·吉登斯,1998,《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
    6  华勒斯坦等著,1997,《开放社会科学》,三联书店。
    7  包亚明译,1997,《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人民出
版社。
    8  Cole,Stephen,1994,"Introduction:What's Wrong with Sociolgoy?",InSocio
logical Forum,Vol.9,No.2.
    9  Fitzgerald,Tina,et al.,1995,"What's Wrong is Right:a Response to theS
tate of the Discipline",In Sociological Forum,Vol.10,No.3.
    10  Gouldner,Alvin W.,1970,The Coming Crisis of Western Sociology,New Yo
rk:Basic Books,Inc.
    11  Henry,Paget,1995,"Sociology:After the Linguistic and MulticulturalTu
rns",In Sociological Forum,Vol.10,No.4.
【 文献号 】97162
【原文出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原刊地名】武汉
【原刊期号】199606
【原刊页号】78-82
【 作  者 】胡国祥
【 标  题 】社会力:社会分析的新视野*
【 正  文 】
    社会力是指社会有机体的运动所蕴含和表现出来的能量,或者说是社会系统所表
现的功能。在社会力概念中,社会是指“社会有机体”,社会力概念包含了三个基本
因素,即社会要素、社会系统和社会运动。在社会力的三个构成因素中,社会系统是
主要的,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中,社会要素才能形成,社会要素的最显著特征就是
具有系统性。社会运动是社会要素在社会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同时,社会运动产生社
会系统,社会系统又是社会运动的前提条件。
            一、社会力与社会客观性
    所谓社会的客观性,是指人类社会是从自然界发展而来的,它是不依赖于社会意
识的客观存在,社会与自然界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
质过程。
    社会客观性一般主要是通过生产力概念来分析和认识的。我们知道,社会是一个
极其复杂的活的有机体,社会客观性本质包含在繁杂的社会现象之中。唯物史观分析
社会客观性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抓住它的最本质的方面,即社会生产力,然后把错综
复杂的社会关系分成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并从这个有机体的三个方面——生产力、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勾划出社会发展的一般的客观辩证过程。
这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最终决定整个上层建筑。正如列宁指出:“只有把社会
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
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①]
    我们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以生产力分析社会客观性的
思路。我们知道,社会存在也反映了社会的客观性本质,而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
条件也是以生产方式为主的,其他物质因素都取决于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的统一体,而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变化,是生产方式中
的主导因素。因此,社会的客观性仍落实、归结到生产力上来。
    但是我们发现生产力概念在反映社会客观性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两
个方面。
    第一,生产力概念所反映的社会的客观性,实质上是指社会生产的决定性。把社
会的客观性本质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决定性等同起来,这样必定存在着某种片面性。因
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决定性是相对于社会意识系统来说的,而客观性本身是绝对的,它
没有相对的因素。社会意识系统也有客观性,它一方面表现为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同时社会意识作为一个系统本身,它也有其自身的客观性。而这种除社会生产以外的
其他社会系统自身的客观性,是生产力概念表达不了的,只有社会力概念才能既揭示
以社会生产为主的社会存在的客观性,也可以揭示社会生产以外的社会存在的客观性

    第二,传统生产力概念在反映社会生产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我们通过对
生产力三因素的分析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知道,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获得物质
生活资料的能力或物质力量,它表示物质生产过程中人同自然界的一种物质交换关系
。生产力作为系统而存在,有其复杂的多层次的结构,它是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
程的一切物资的、技术的要素的总和。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劳动对象、以生产
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
    首先,我们来分析劳动对象要素。劳动对象本来被定义为“人们在生产过程(劳
动)中进行加工的一切对象”,但是我们却往往对这“一切对象”作了一个限定和划
分,认为劳动对象分两类:一类是自然对象,即进入生产过程中的未经过人们加工的
自然资源;另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对象,即通常讲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其实,这里
所说的劳动对象,只是传统产业或者说是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的劳
动对象。而现代社会中的第三产业的劳动对象就不再是这种未经过人们加工的自然资
源或者原材料或半成品了。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保险、旅游、服务等产业,它们的劳
动对象就是非自然的信息等。与第三产业有关的是这样的一个客观事实:社会越发达
,第三产业在社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值也就越大。西方国家平均达到60%,美国则
高达74%。与此相应的另一个事实是:许多自然资源丰富的社会并不发达,而许多
发达的社会自然资源却并不丰富。如果究其原因,至少从劳动对象这个角度来说,我
们仍可指出这样一个事实:社会生产的劳动对象已经不再是以具体的物质单元为主,
而是以具体的社会系统,或者是某一社会系统中的要素,甚至某些社会结构为主。例
如,金融业的劳动对象就是社会系统或流通系统中的资金运行结构。银行正是通过对
这些系统的资金运行结构的渗透获得自己的利益。而旅游业的劳动对象——旅游资源
则是一个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服务设施、社会环境(政治、治安、民俗民风)
等多要素在内的资源系统。
    其次,再来看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工具”这一词的原始意义就是可以
利用的能够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因此,我们可以把生产工具理解为就是影响社会生
产的一切手段,这种手段就是影响社会生产的系统与生产系统的功能联系。在现代社
会生产中,工具一词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定具体的物质形式了。例如在信息产业中,“
作为硬件的技术产品固然是很重要的,但作为软件的程序设计系统似乎比前者在经济
、政治等诸领域中发挥的作用更大,并且由软件和硬件构成的有机系统,仅用工具这
一名词是难以表达清楚的。”[②]总之,我们把工具和劳动资料都看作是一种系统
和功能的存在。我们这里所说的功能,就是影响社会生产的系统与生产系统联系,而
这种联系又是系统存在的。
    再次,我们简单地谈一下劳动者,我们所说的劳动者已不再只限于工人和农民,
广大的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也是劳动者。实际上,所有“职员”都是劳动者。
    从上面的分析一方面可以看出生产力概念的局限性,即现代社会的生产已经突破
了传统的生产力概念的范畴;另一方面它也显示出现代社会生产正是我们所说的社会
力的内容。从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者来论,它们都是一个社会系统的存在
。这一问题从另一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社会力概念表明,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概括
地说就是整个社会系统,具体地说就是某一特定系统——本身是社会生产力的一个构
成因素。因此,我们说社会力概念具体准确地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实质,即生产的社会
性,而不仅仅是物质性。生产的社会性包括了生产的物质性,这是社会客观性的真实
含义。正因为此,我们说社会力概念更准确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客观性本质,需要指
出的是,生产的社会性与物质性不是绝对对立的,社会性包括了物质性。社会力概念
包括了生产力概念,社会力概念所揭示的社会客观性本质比生产力概念所揭示的要更
深刻、更广泛。
            二、社会力与社会的规律性:社会运动规律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说:“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③]。这里所说的人
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就是指它是一个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社会有其
内在规律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的规律性的一般内容。
    规律,一般来讲就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用列宁的
话说,“规律就是关系”,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④]社会规律就
是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从规律的概念本身可以看出,“
本质”是规律的核心,这点在列宁的论述中已被明确指出。那么什么是本质呢?所谓
本质是事物所固有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事物中比较深刻、稳定的方面
。显而易见,规律、本质都是关系范畴,联系是其核心内容。离开了联系,也就无规
律和本质了。社会力概念所揭示的正是社会的联系内容:所谓社会系统就是社会要素
相互联系的共同体,社会运动就是社会联系。因此可以说,社会力和社会规律具有相
同的内涵,它们都以社会的联系为主要和核心的内容,只不过社会规律强调的是社会
联系的特征,即稳定性、普遍性;而社会力则强调了社会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即社会
系统和社会结构及社会运动。因此,社会力是社会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即社
会联系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社会力与社会规律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存在一些差别,
正是这种差别表现出社会力对社会规律的一个转换问题,即社会力通过对社会系统、
社会要素和社会运动的揭示,使社会联系具体表现出来,成为可认识和把握的对象。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力是认识和分析社会的方法和途径。
    为了更进一步地探讨这个问题,使这一观点更明确,我们引进“社会技术”这一
概念。社会技术是与自然技术相对应的,它们是本文所用技术范畴的两个方面。本文
所用的“技术”范畴不同于一般所说的技术范畴。那种认为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
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⑤]的观点
并没有反映技术的本质。我们认为技术的本质要素有两个:一个是“使用”,一个是
“范围”。每一个技术物或技术载体都包含一定的技术,因而也就包含有这两个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技术的最显著特点就是使用,使用是技术的生命所在。正是对使用
或者操作的要求使技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和提高。当我们说技术是某种操作方法和
技巧时,我们正是强调它的“使用”因素和特征。另一方面,一门技术的诞生和使用
,它实际上标志着一个范围和领域的诞生和出现。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一定的操作规
则离开了它的领域就变得毫无意义。规则本身并无意义,只有在和范围联系起来时,
它才有意义。从这个角度讲,是范围赋予规范(操作)以意义。
    如果我们把这种“使用”理解为功能,把“范围”理解为系统,那么社会技术就
与社会系统直接联系起来。这就是说,具体的社会技术是与一定的社会系统相联系的
。社会技术首先使社会要素得以明确和存在,然后使之协同化,并因而使之构成一个
系统。社会技术的“使用”就是社会系统的要素所组成的结构及其功能表现;社会技
术的范围就是社会系统本身。社会技术的进步就是社会系统的不断分化和社会系统功
能的不断加强。总之,社会技术是社会力的存在形式,是从操作(动态)意义上看的
社会力。
    我们以法律为例来具体认识以上的论述。就法律的社会性来说,它是一种典型的
社会技术。法律有三个显著的特征,这就是它的成熟性(稳定性)、可操作性和有效
性。我们强调法律这种社会技术的典型性,就是指它的成熟性和稳定性。法律的操作
性和有效性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说的法律的操作,指的是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
作用,或者说这种操作就是法律的效用显示的过程,而实际就是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技
术的“使用”特征和“功能”特征。它的使用就是使某一特定方面能够被规范、掌握
并由此产生积极效应。所谓规范,就是找出其中的一些基本因素并确定一些具体规则
。一旦我们对某一领域加以整理并确定了具体运行的规则,那么这个领域就成了一个
由法律这种社会技术的操作和使用而成立的范围,也就是因为某种要素的确立,某种
功能的显示、运作而存在的社会系统。这种社会系统正是社会力概念所包含的要素。
            三、社会力与社会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特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系统整体不等于各孤
立要素部分之和,系统整体性和功能在原则上既不能归结为组成它的要素的特性和功
能,也不能从有关组成部分中推导出来。第二,系统整体所获得的新的特性和功能是
各组成要素在孤立状态时所没有的。第三,系统整体的特性和功能是由系统的整体结
构和运动方式决定的,只有当各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和运动方式构成整体时才表现出
来。我们所说的社会力,就是指这种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前面我们已经指出,社会
系统是社会力概念的核心和基本内涵。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同样有这三个层次的内涵,
这一点已经十分明确,现在我们换个角度,即从“资源”和“劳动”的角度对此作些
分析。
    社会整体的力的特征即社会力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资源,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系统
的整体性功能存在,这种资源直接源于社会,应该称作社会资源。首先发现这个问题
的,应该说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在马克思以前,经济学总是把价值与某种具体
的物联系起来,或者是在价值问题上出现一种模糊与矛盾的观念。重商主义者把货币
看作是唯一的财富,把黄金和白银的自然属性看作是货币的实质。重商学派之后的配
第(1623—1687)认识到了创造价值的劳动和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的不一致
,但他仅仅能停留在这一点,并且在另外的场合就把两者混为一谈,说“劳动是财富
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⑥]。以魁奈为代表的重农学派则认为价值是由自然即土
地所提供的,他们将价值归结为使用价值,归结为物质。这种错误和模糊的认识在亚
当·斯密(1713—1790)那里发展到了顶峰。他的价值二重学说把使用价值
和交换价值相区分,并且认为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是劳动,把商品的价值归结为一般
的社会劳动。但是,由于他并不了解这种劳动的社会性质,因此,仍然认为价值既是
生产商品中消耗的劳动,又是购买商品中得到的劳动。马克思在吸收了英国古典经济
学中关于价值学说的有益部分的基础上,提出了真正的劳动价值学说。在马克思的劳
动价值学说中,决定商品价值的是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一般劳动。马克思坚决排除了
以往价值学说中“使用价值”即物的因素。一方面,马克思通过这种劳动价值学说揭
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它不是来源于资本家所掌握的资本和原料,而是来源于工人的
剩余劳动,从而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另一方面,马克思之所以在价值学说
上能够取得突破,主要是因为马克思把价值与劳动联系起来,与社会本身联系起来。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劳动远不止是仅仅把材料变为财富,它甚至“是整个人
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⑦]恩格斯并且指出,我们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并不仅是就
人自身的进化(直立行走、语言和思维的产生等)而言的,就人的本质而言也是如此
。因为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来说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与
人是同时出现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由于随着全面形成的人的出现而产生了新的
因素——社会”[⑧]。人的最后形成和人类社会的最后出现是同一的,它们都由于
同一个机制——劳动。总之,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劳动创造了人,也产生了社会
。社会因劳动而存在。
    用社会力的观点看,正是劳动才使得社会要素能以一定的结构形式构成一个社会
系统存在,人的劳动就是社会的运动。劳动是社会系统从人的活动角度来看的普遍的
运动方式。按照前面的分析,系统的整体性由一定的运动方式所决定并通过它表现出
来,因此,这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是劳动才使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表现出来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只有劳动才创造财富。
    ①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页。
    ②  刘冠军:《认识论透视下的人工自然》,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
年第2期。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8页。
    ④  《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8页。
    ⑤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
7年版,“技术”条。
    ⑥  转引自鲁友章、李宗正主编;《经济学说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104页。
    ⑦  ⑧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9、15
3页。                            责任编辑  邓宏炎
    *收稿日期:1996-07-03
沙发
 楼主| ~快雪时晴~ 发表于 07-5-26 19:21:09 | 只看该作者
【 文献号 】97162
【原文出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原刊地名】武汉
【原刊期号】199606
【原刊页号】78-82
【 作  者 】胡国祥
【 标  题 】社会力:社会分析的新视野*
【 正  文 】
    社会力是指社会有机体的运动所蕴含和表现出来的能量,或者说是社会系统所表
现的功能。在社会力概念中,社会是指“社会有机体”,社会力概念包含了三个基本
因素,即社会要素、社会系统和社会运动。在社会力的三个构成因素中,社会系统是
主要的,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中,社会要素才能形成,社会要素的最显著特征就是
具有系统性。社会运动是社会要素在社会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同时,社会运动产生社
会系统,社会系统又是社会运动的前提条件。
            一、社会力与社会客观性
    所谓社会的客观性,是指人类社会是从自然界发展而来的,它是不依赖于社会意
识的客观存在,社会与自然界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
质过程。
    社会客观性一般主要是通过生产力概念来分析和认识的。我们知道,社会是一个
极其复杂的活的有机体,社会客观性本质包含在繁杂的社会现象之中。唯物史观分析
社会客观性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抓住它的最本质的方面,即社会生产力,然后把错综
复杂的社会关系分成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并从这个有机体的三个方面——生产力、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勾划出社会发展的一般的客观辩证过程。
这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最终决定整个上层建筑。正如列宁指出:“只有把社会
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
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①]
    我们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以生产力分析社会客观性的
思路。我们知道,社会存在也反映了社会的客观性本质,而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
条件也是以生产方式为主的,其他物质因素都取决于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的统一体,而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变化,是生产方式中
的主导因素。因此,社会的客观性仍落实、归结到生产力上来。
    但是我们发现生产力概念在反映社会客观性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两
个方面。
    第一,生产力概念所反映的社会的客观性,实质上是指社会生产的决定性。把社
会的客观性本质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决定性等同起来,这样必定存在着某种片面性。因
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决定性是相对于社会意识系统来说的,而客观性本身是绝对的,它
没有相对的因素。社会意识系统也有客观性,它一方面表现为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同时社会意识作为一个系统本身,它也有其自身的客观性。而这种除社会生产以外的
其他社会系统自身的客观性,是生产力概念表达不了的,只有社会力概念才能既揭示
以社会生产为主的社会存在的客观性,也可以揭示社会生产以外的社会存在的客观性

    第二,传统生产力概念在反映社会生产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我们通过对
生产力三因素的分析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知道,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获得物质
生活资料的能力或物质力量,它表示物质生产过程中人同自然界的一种物质交换关系
。生产力作为系统而存在,有其复杂的多层次的结构,它是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
程的一切物资的、技术的要素的总和。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劳动对象、以生产
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
    首先,我们来分析劳动对象要素。劳动对象本来被定义为“人们在生产过程(劳
动)中进行加工的一切对象”,但是我们却往往对这“一切对象”作了一个限定和划
分,认为劳动对象分两类:一类是自然对象,即进入生产过程中的未经过人们加工的
自然资源;另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对象,即通常讲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其实,这里
所说的劳动对象,只是传统产业或者说是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的劳
动对象。而现代社会中的第三产业的劳动对象就不再是这种未经过人们加工的自然资
源或者原材料或半成品了。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保险、旅游、服务等产业,它们的劳
动对象就是非自然的信息等。与第三产业有关的是这样的一个客观事实:社会越发达
,第三产业在社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值也就越大。西方国家平均达到60%,美国则
高达74%。与此相应的另一个事实是:许多自然资源丰富的社会并不发达,而许多
发达的社会自然资源却并不丰富。如果究其原因,至少从劳动对象这个角度来说,我
们仍可指出这样一个事实:社会生产的劳动对象已经不再是以具体的物质单元为主,
而是以具体的社会系统,或者是某一社会系统中的要素,甚至某些社会结构为主。例
如,金融业的劳动对象就是社会系统或流通系统中的资金运行结构。银行正是通过对
这些系统的资金运行结构的渗透获得自己的利益。而旅游业的劳动对象——旅游资源
则是一个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服务设施、社会环境(政治、治安、民俗民风)
等多要素在内的资源系统。
    其次,再来看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工具”这一词的原始意义就是可以
利用的能够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因此,我们可以把生产工具理解为就是影响社会生
产的一切手段,这种手段就是影响社会生产的系统与生产系统的功能联系。在现代社
会生产中,工具一词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定具体的物质形式了。例如在信息产业中,“
作为硬件的技术产品固然是很重要的,但作为软件的程序设计系统似乎比前者在经济
、政治等诸领域中发挥的作用更大,并且由软件和硬件构成的有机系统,仅用工具这
一名词是难以表达清楚的。”[②]总之,我们把工具和劳动资料都看作是一种系统
和功能的存在。我们这里所说的功能,就是影响社会生产的系统与生产系统联系,而
这种联系又是系统存在的。
    再次,我们简单地谈一下劳动者,我们所说的劳动者已不再只限于工人和农民,
广大的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也是劳动者。实际上,所有“职员”都是劳动者。
    从上面的分析一方面可以看出生产力概念的局限性,即现代社会的生产已经突破
了传统的生产力概念的范畴;另一方面它也显示出现代社会生产正是我们所说的社会
力的内容。从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者来论,它们都是一个社会系统的存在
。这一问题从另一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社会力概念表明,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概括
地说就是整个社会系统,具体地说就是某一特定系统——本身是社会生产力的一个构
成因素。因此,我们说社会力概念具体准确地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实质,即生产的社会
性,而不仅仅是物质性。生产的社会性包括了生产的物质性,这是社会客观性的真实
含义。正因为此,我们说社会力概念更准确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客观性本质,需要指
出的是,生产的社会性与物质性不是绝对对立的,社会性包括了物质性。社会力概念
包括了生产力概念,社会力概念所揭示的社会客观性本质比生产力概念所揭示的要更
深刻、更广泛。
            二、社会力与社会的规律性:社会运动规律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说:“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③]。这里所说的人
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就是指它是一个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社会有其
内在规律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的规律性的一般内容。
    规律,一般来讲就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用列宁的
话说,“规律就是关系”,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④]社会规律就
是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从规律的概念本身可以看出,“
本质”是规律的核心,这点在列宁的论述中已被明确指出。那么什么是本质呢?所谓
本质是事物所固有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事物中比较深刻、稳定的方面
。显而易见,规律、本质都是关系范畴,联系是其核心内容。离开了联系,也就无规
律和本质了。社会力概念所揭示的正是社会的联系内容:所谓社会系统就是社会要素
相互联系的共同体,社会运动就是社会联系。因此可以说,社会力和社会规律具有相
同的内涵,它们都以社会的联系为主要和核心的内容,只不过社会规律强调的是社会
联系的特征,即稳定性、普遍性;而社会力则强调了社会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即社会
系统和社会结构及社会运动。因此,社会力是社会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即社
会联系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社会力与社会规律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存在一些差别,
正是这种差别表现出社会力对社会规律的一个转换问题,即社会力通过对社会系统、
社会要素和社会运动的揭示,使社会联系具体表现出来,成为可认识和把握的对象。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力是认识和分析社会的方法和途径。
    为了更进一步地探讨这个问题,使这一观点更明确,我们引进“社会技术”这一
概念。社会技术是与自然技术相对应的,它们是本文所用技术范畴的两个方面。本文
所用的“技术”范畴不同于一般所说的技术范畴。那种认为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
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⑤]的观点
并没有反映技术的本质。我们认为技术的本质要素有两个:一个是“使用”,一个是
“范围”。每一个技术物或技术载体都包含一定的技术,因而也就包含有这两个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技术的最显著特点就是使用,使用是技术的生命所在。正是对使用
或者操作的要求使技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和提高。当我们说技术是某种操作方法和
技巧时,我们正是强调它的“使用”因素和特征。另一方面,一门技术的诞生和使用
,它实际上标志着一个范围和领域的诞生和出现。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一定的操作规
则离开了它的领域就变得毫无意义。规则本身并无意义,只有在和范围联系起来时,
它才有意义。从这个角度讲,是范围赋予规范(操作)以意义。
    如果我们把这种“使用”理解为功能,把“范围”理解为系统,那么社会技术就
与社会系统直接联系起来。这就是说,具体的社会技术是与一定的社会系统相联系的
。社会技术首先使社会要素得以明确和存在,然后使之协同化,并因而使之构成一个
系统。社会技术的“使用”就是社会系统的要素所组成的结构及其功能表现;社会技
术的范围就是社会系统本身。社会技术的进步就是社会系统的不断分化和社会系统功
能的不断加强。总之,社会技术是社会力的存在形式,是从操作(动态)意义上看的
社会力。
    我们以法律为例来具体认识以上的论述。就法律的社会性来说,它是一种典型的
社会技术。法律有三个显著的特征,这就是它的成熟性(稳定性)、可操作性和有效
性。我们强调法律这种社会技术的典型性,就是指它的成熟性和稳定性。法律的操作
性和有效性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说的法律的操作,指的是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
作用,或者说这种操作就是法律的效用显示的过程,而实际就是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技
术的“使用”特征和“功能”特征。它的使用就是使某一特定方面能够被规范、掌握
并由此产生积极效应。所谓规范,就是找出其中的一些基本因素并确定一些具体规则
。一旦我们对某一领域加以整理并确定了具体运行的规则,那么这个领域就成了一个
由法律这种社会技术的操作和使用而成立的范围,也就是因为某种要素的确立,某种
功能的显示、运作而存在的社会系统。这种社会系统正是社会力概念所包含的要素。
            三、社会力与社会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特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系统整体不等于各孤
立要素部分之和,系统整体性和功能在原则上既不能归结为组成它的要素的特性和功
能,也不能从有关组成部分中推导出来。第二,系统整体所获得的新的特性和功能是
各组成要素在孤立状态时所没有的。第三,系统整体的特性和功能是由系统的整体结
构和运动方式决定的,只有当各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和运动方式构成整体时才表现出
来。我们所说的社会力,就是指这种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前面我们已经指出,社会
系统是社会力概念的核心和基本内涵。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同样有这三个层次的内涵,
这一点已经十分明确,现在我们换个角度,即从“资源”和“劳动”的角度对此作些
分析。
    社会整体的力的特征即社会力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资源,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系统
的整体性功能存在,这种资源直接源于社会,应该称作社会资源。首先发现这个问题
的,应该说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在马克思以前,经济学总是把价值与某种具体
的物联系起来,或者是在价值问题上出现一种模糊与矛盾的观念。重商主义者把货币
看作是唯一的财富,把黄金和白银的自然属性看作是货币的实质。重商学派之后的配
第(1623—1687)认识到了创造价值的劳动和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的不一致
,但他仅仅能停留在这一点,并且在另外的场合就把两者混为一谈,说“劳动是财富
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⑥]。以魁奈为代表的重农学派则认为价值是由自然即土
地所提供的,他们将价值归结为使用价值,归结为物质。这种错误和模糊的认识在亚
当·斯密(1713—1790)那里发展到了顶峰。他的价值二重学说把使用价值
和交换价值相区分,并且认为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是劳动,把商品的价值归结为一般
的社会劳动。但是,由于他并不了解这种劳动的社会性质,因此,仍然认为价值既是
生产商品中消耗的劳动,又是购买商品中得到的劳动。马克思在吸收了英国古典经济
学中关于价值学说的有益部分的基础上,提出了真正的劳动价值学说。在马克思的劳
动价值学说中,决定商品价值的是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一般劳动。马克思坚决排除了
以往价值学说中“使用价值”即物的因素。一方面,马克思通过这种劳动价值学说揭
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它不是来源于资本家所掌握的资本和原料,而是来源于工人的
剩余劳动,从而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另一方面,马克思之所以在价值学说
上能够取得突破,主要是因为马克思把价值与劳动联系起来,与社会本身联系起来。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劳动远不止是仅仅把材料变为财富,它甚至“是整个人
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⑦]恩格斯并且指出,我们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并不仅是就
人自身的进化(直立行走、语言和思维的产生等)而言的,就人的本质而言也是如此
。因为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来说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与
人是同时出现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由于随着全面形成的人的出现而产生了新的
因素——社会”[⑧]。人的最后形成和人类社会的最后出现是同一的,它们都由于
同一个机制——劳动。总之,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劳动创造了人,也产生了社会
。社会因劳动而存在。
    用社会力的观点看,正是劳动才使得社会要素能以一定的结构形式构成一个社会
系统存在,人的劳动就是社会的运动。劳动是社会系统从人的活动角度来看的普遍的
运动方式。按照前面的分析,系统的整体性由一定的运动方式所决定并通过它表现出
来,因此,这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是劳动才使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表现出来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只有劳动才创造财富。
    ①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页。
    ②  刘冠军:《认识论透视下的人工自然》,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
年第2期。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8页。
    ④  《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8页。
    ⑤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
7年版,“技术”条。
    ⑥  转引自鲁友章、李宗正主编;《经济学说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104页。
    ⑦  ⑧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9、15
3页。                            责任编辑  邓宏炎
    *收稿日期:1996-07-03
【 文献号 】97040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战线
【原刊地名】长春
【原刊期号】199704
【原刊页号】224-229
【 作  者 】周长城
【 标  题 】理性选择理论:社会学研究的新视野
【 正  文 】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社会学研究一改对经济学方法冷漠的态度,开始对经济
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颇为注意,并把它们运用到社会学的研究之中。[1]而今天,
用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研究社会学问题是社会学界的新趋势。最为著名的是美国芝加哥
大学的经济学和社会学教授加里·贝克尔(Gary Becher)的研究,贝克尔抱守“经济人
”的信条,坚持用经济人假设,即寻找最大利益的理性代表之假设,解释人类的行为
,坚信市场机制能够比其它人为组织更好地解决大多数经济和社会问题。理性选择理
论(Rational Choice Perspective)则是社会学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社会学问题最为重
要的理论之一。理性选择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以理性的行动,以满足自己的偏好,并
使效用最大化。
    理性选择理论的出现说明当今社会科学的研究呈跨学科态势。对理性选择理论的
贡献应分别归功于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这三门不同的学科。社会学对理性选择的
贡献最早始于乔治·霍曼斯(George Homans)的《交换的社会行为》,他运用社会心理
学家的群体动力学以及其它理论重新解释了小群体的行为,从而构建了社会交换的形
式。霍曼斯的开山之作为学者们在以后的社会心理实证研究中提供了社会交换的理论
基础,随后,布劳(Peter Blau)在其著作中运用社会交换思想研究了正式组织以外的
非正式组织的社会交换。[2]政治科学引进理性选择理论几乎与社会学同步,首先是阿
诺(Kenneth J.Arrow)把理性选择理论应用于福利经济学,其主要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
《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之中。虽然此书发行于1915年,但是由于领域的限制,没有
在其他学科产生影响。阿诺的学生唐斯(Anthony Downs)在《民主的经济理论》一书中
涉及了政治系统,唐斯的著作反映了新古典经济学在政治科学中更广泛的应用。布坎
南和塔洛克的《赞同微积分》、奥尔森(Mancur Olson)的《集体行为的逻辑》相继问
世,同时《公共选择》期刊出版,这些都说明学者们在政治科学研究领域广泛地使用
了理性选择理论。需要说明的是布坎南、奥尔森等多为经济学家,但他们研究了政治
科学。换句话说,上述著作、期刊尽管不属于社会学领域,但都涉及社会学中源于霍
布斯及其他社会契约理论家的最经典的集体决定问题,因此,这些研究吸引了许多社
会学家,并导致了大量的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问世。[3]
    虽然理性选择理论也源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然而,理性选择理论却广泛地用
于经济学以外的领域。加里·贝克尔的《歧视经济学》是理性选择理论的早期运用的
例证。贝克尔在人力资源、犯罪、家庭等方面的研究中也广泛应用理性选择理论。受
贝克尔的影响,一些经济学家也开始在贝克尔研究的领域以及其他社会学领域广泛地
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弗朗克(Robert Frank)在“选择权力”一文中分析了涉及个人择
业的社会系统,他指出,一个人选择工作时不仅仅考虑自己工资的多少,而且还考虑
同一公司中与其他人工资对比的情况;威廉姆森(Williams-on)和一些新制度主义者也
考察了其他方面。
    1984年,阿克塞尔罗德(Axelrod)出版了《合作的进化》一书,受阿克塞尔罗德的
影响,理性选择理论的后期发展引入了进化博弈论,并将博弈论作为社会理论发展的
工具。社会学家钟情于博弈论的原因是博弈论涉及交际和社会结构的假设,同时也因
为博弈论中行为者相互模仿对方的偶然行为,另外,行为的结果在博弈论中可作详细
的解释,因而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范式被广泛接受。理性选择理论用于宏观社会始于
1983年,然而,宏观社会学中的历史和其他方面的研究似乎是理性选择理论应用的重
要领域,主要原因是由于这种研究关注社会系统功能或变迁的解释,而社会学的其他
研究仅仅强调个人行为的解释,由此可知,理性选择理论不适合非理性的个人行为。
    随着《理性与社会》期刊的出版(1989年)和1990年国际社会学协会理性选择研
究分会的诞生,理性选择理论开始完全进入运用阶段。《理性与社会》杂志是一本刊
登理性选择理论运用的最高级别期刊。科尔曼于1990出版了《社会理论的基础》,在
该书中,科尔曼试图用理性选择范式研究传统的社会学问题。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
默顿(Robert Merton)评价该书时说:“自半个世纪前帕森斯所著《社会行为的结构》
问世以来,这本书是有关社会理论的一部最重要的著作。……科尔曼教授在分析批判
传统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社会行为理论。他对‘法人行为动者’的分析,
是具有深远影响的新思维”,[4]可见这部著作的伟大意义。该书1992年获美国社会学
学会的著作奖。
    “行为”这一概念在理性选择理论中十分重要,尽管“行为”源于新古典经济学
,但理性选择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有着明显的不同。如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在社会学
理性选择理论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若在一个把个人行为转变为系统结果的模式
中,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是给定的;在其他情形下,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是未定的。
另外,社会学家感兴趣的是理性的个人为什么使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产生,又如何维
持其运转。
    作为社会学研究的新视野,理性选择社会学有着广泛的应用。这里不讨论其一般
的应用,而只讨论理性选择社会学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因此,所讨论的理性选择理
论并非等同于解释与分析社会学问题的理性选择理论。经济社会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
有八个关键的要素,其中四个要素源于新古典经济学,其余要素源于社会学。
            一、来自新古典经济学的四个关键要素
    (一)方法论的个人主义(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理性选择理论并不是一种解释行为的理论,而是一种解释和说明社会与经济系统
之功能发挥的理论。从结构上讲,理性选择理论包括行为者和系统这两个层面。将理
性选择理论社会学与行为经济学加以比较,可把握理性选择理论社会学的特征。新古
典经济学注重从简化的公设中推导出其应用范围,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信息是完全的,
那么从系统层面到行为者层面的转化看成是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之间的信息转换;假
定个人是理性的,则行为由效用最大化公设决定。行为经济学研究个人偏离理性行为
的心理异常行为,社会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相对新古典经济学而言,也在行为经济学
研究的领域探索。理性选择理论注重从行为者层次向系统层次的转化,同时接受新古
典经济学中行为者层次的理性假设,由此来考察社会失范。行为经济学认为心理失范
是系统偏离了个人理性所致;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认为失范是系统偏离了新古典经济
学的完全市场的假设所致。公共物品问题是社会失范的典型例子,所有个人理性行为
的结合便产生一种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但又不可能由个人理性行为单独得出的结果,
默顿称之为“有目的行为的不期望之结果”。社会学中理性选择理论的特征是部分个
人理性假设的综合以及用具有内生和外生的社会结构替代完全市场的假设,而且这种
社会结构把个人蕴藏于系统之中。在此结构中,决定的必然结果是潜在的集体既得利
益,但缺少社会结构把潜在集体成员整合为一个行动者。为了使行为满足个人利益,
个人就损害他人的利益,而这种被损害的利益是全体成员所共享的。
    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在多数情形下并不关心从微观到宏观运动中的社会结构存在
与否,然而却关注决定宏观结果的社会结构的存在(一般以稳定的制度形式表现)。
从特征上讲,为了与新古典经济学中完全市场中假设的社会结构相一致,这种社会结
构并不分化。
    (二)行为者最优化原理(the principle of actor optimization)
    有别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是个人行为效用最大化,更广泛地说,假设个人是目
标导向的,一旦目标确定,就认为所采取的行动是达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在理性选
择理论中,尽管假设的范围可宽可窄,但却是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推导其使用范围
的源泉和基点。可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人们可能承认公共利益的激励结构,一
个人得到的利益取决于所有参与者的贡献,很少仅取决于自己的行为不依赖他人的行
为。对理性选择理论而言,以上论述可得出推论,即尽管公共利益的好处大大超过贡
献的代价,那么除非自己贡献所得到的好处比他所付出的代价大得多,若没有一种附
加激励,一个理性的人将不再作贡献。由此得出的另一推论是公共物品不会自愿供给
,这一推论可解释一些社会现象,如为什么人们不主动交纳税款等问题。
    (三)社会优化(social optimum)
    理性选择理论中,行为者最大效用原理是行为者层面的概论,而且最大效用原理
是驱动系统的引擎。社会优化则是理性选择理论中系统层面的概念,社会优化在理性
选择理论和功能主义理论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在理性选择理论中,如果双方自愿交换
没用外在影响的资源,双方均能获取较多的利益,没有任何一方被伤害。如果这种交
换发生在非竞争性的结构中,交换率将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在这种结构中,所有使双
方获利的交换完成后,便达到一种最佳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社会优化(或称帕累托优
化)。当系统中的个人按效用最大化原则行动时,帕累托优化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发生
。社会优化是行为的可能结果,而不是行为的引擎;相反,在功能主义理论中,社会
优化是驱动系统的引擎。
    功能主义理论的主要公设表述为社会系统的行为是为了维持其自身的存在,即产
生社会优化。功能主义理论用社会自动平衡原理(homeos-tatic)解释社会制度,换言
之,靠社会制度维持系统的优化状况从而完成其功能。戴维斯(Davis)和摩尔(Moore)
对分层系统的解释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认为由于职业在维持系统方面的重要性不
同,所以,不同职业得到不同的报偿。
    由此可知,理性选择理论与功能主义理论具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之处在
于两者共享同一公设,即在特征上社会是自动平衡的。不同点在于功能主义理论的社
会平衡原理用来解释行为的系统层面;而理性选择理论的社会平衡原理用在低于解释
系统的层面。由此可知,功能主义不能解释与说明个人的衰竭与偏好的改变,但能解
释系统的破坏与变化;理性选择理论则不能解释系统的破坏与变化。同时,理性选择
理论要求除构造社会系统理论的公设外的附加要素。由于理性选择理论是两个层面的
理论,所以有两个附加要素,一个是显示有关个人宏观或系统层面的效果要素关系;
另一个是微观层面的行为的宏观层面效果要素关系,即个人行为的结合而产生的系统
效果。
    (四)系统均衡(system equilibrium)
    在理性选择理论中,社会均衡(亦称纳什均衡)是独特的概念,而且不同于社会
优化。社会均衡是一个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组成的战略组合,也就是说,在给定
别人战略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单个参与人有积极选择其他战略,同时也没人去积极地
打破这种均衡。换言之,均衡是缺乏改变激励的结果。社会均衡和社会优化的区别可
由两人游戏来说明,在游戏中,两人的结果均取决于双方的行动,参与者一方控制着
对方的结果,自己的结果也由对方控制。也就是说,个人的效用函数不仅取决于自己
的选择,还依赖对方的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对方选择的函数。图一说明了满足上
述条件的行为结构。图中每个格子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行为者A的报偿,第二个数字是
行为者B的报偿。若行为者A采取行动2,那么A可使自己的境况改善一个单位;同样,
若行为者B采取行动2而不采取行动1,那么B可使自己的境况也改善一个单位,行为者
A的境况则恶化两个单位。在这种结构中,均衡是行为者A和行为者B都采取行动2的状
态,此时两者的报酬都是零,这是唯一的双方都无意改变的状态。由社会均衡定义知
道,此时构成了社会均衡。社会优化则是行为者A采用行动1,行为者B采取行动1的状
态,两者都比其中之一采取行动2时的境况好。
    (附图  {图})
    社会均衡与社会优化的比较
    社会均衡与社会优化的不同之处在于集体行为和个人行为的不同。理性选择理论
中的社会均衡源于个人行动的相互影响;而社会优化是一种结果,这种结果是以没有
一人境况变坏,而且使一些人境况更好为目标,在某人的指导下集体取得的。在有些
行为结构中,社会优化也会与社会均衡凑合在一起;有些情形下,两者会截然不同。
社会均衡可能有几种不同形式,但那仅仅只是社会优化的子集;同样,社会优化有几
种不同的形式,也只是社会均衡的子集。社会优化与社会均衡的区别是理性选择理论
的显著特征,这种区别再次说明理性选择理论与功能主义之间的不同。在功能主义中
,社会均衡就是社会优化,社会优化也是社会均衡
            二、来自社会学的四个关键要素
    上述讨论的来自新古典经济学的四个关键要素把理性选择理论与其他社会学理论
区别开来,下面谈论来自社会学的四个关键要素,它们将把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与新
古典经济学区别开来。
    (一)放弃控制而获得效用
    新古典经济学关注的是稀缺资源在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个人之间的分配,其假设是
:一个人若能获得对资源的控制,则他能获得效用;若失去对资源的控制,则失去效
用。在此假设下,一个人仅仅当他获得对某种喜欢物品的控制时才从事交换。但也有
个人单方面放弃对资源控制而获得效用的可能,一个人放弃对自己行动的控制而获得
效用即是一例。若一个人认为将自己的控制转让给另一个人能得到更好的结果,那么
把自己的控制转让给另一个人的行动是理性行为。一般来讲,一个人可由另一个人影
响他自己;或者信任另一个人的判断而不相信自己的判断;或者放弃对自己行为的权
力;或者追随其他人的行为。在这些情形下,一个人都放弃了自己行为的控制权或对
其他人的控制权。这样的转让、信任、影响是所期望的,尤其在信息不完全或者信息
稀缺时,也就是说,当一个行为的结果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时。
    在上述情形下,系统可能发生大的变化,变化之一是由一伙独立个人向权威结构
形成转变,当一伙人把他们行为控制权转让给一位超凡脱俗的领导时,超凡权威便形
成了;系统的另一种变化是朝着没有均衡过程的失稳系统变化。由于单方面放弃对一
种行为的控制,资源不再是“稀缺”的,而且不需均衡,追随投资专家的投资者就是
这方面极为恰当的例证。在一定情形下,可能导致系统失稳或失控。如果人们不仅转
让行为控制权给一位领导人物,而且还观察其他人决定转让控制权给一位领导人物,
那么滚雪球效应极可能发生。在不稳定的条件下,上述行为都可能是理性行为。然而
,在一个行为系统中,这种理性行为将引起系统极度的不稳定,将产生流行、时髦、
疯狂、恐慌、妄想和崩溃。在经济行为中这些现象比非经济行为更重要,特别在股市
和期货市场产生的则更为恐怖。
    (二)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非正式社会组织的一个方面,这种非正式组织为一个或者更多的行动
者构成了一个可生产性的资源。社区中特有的文化和学校强有力的规则对教育孩子的
父母来讲,构成了一种社会资本;研究生期间的同一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每位成员的研
究训练提供了社会资本;朋友、熟人之间的网络是一个人工作的社会资本。
    个人也许会在社会资本方面进行理性的投资,朋友、熟人关系的形成就是社会资
本的投资。然而,由于社会资本的公共物品特性,社会资本的多数形式将会是投资不
足。社会资本本质上是社会性的,而且社会资本的多数形式是通过几个或者更多的人
的共同行为而存在的。每个人的不同决定对其他人也有相同的结果。一户人家为了寻
找较好的机会,决定自原居住的社区迁出。由于社会资本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构成的,迁出则切断了与原有的某些关系的联系,原社区的居民可能遭受损失,因为
他们无法控制这种原有关系的中断。这种损失削弱了协助法律发挥作用的各种规范和
惩罚措施,也削弱了帮助父母和学校教育孩子的各种规范。在社区内部,每个家庭由
于他们无法控制的关系中断所遭受的总体损失大于他们自己可以控制的极少数决定中
获得的利益。然而,对一个家庭而言,它从可控制的决定中获得的利益远远超过这些
决定可能为它造成的最低程度的损失。
    社会资本取决于社会结构的财产,尤其取决于社会网络的启闭、社会关系的继续
和关系的复杂程度、关系的多样性等。因此,一定的社会结构产生广泛的社会资本。
新古典经济学忽略社会结构的存在,将社会结构视为内生的。而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
在分析系统功能时毫不犹豫地称社会结构为外生的。
    (三)权力的社会来源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权力是不被注意的,但是在理性选择理论中,权力的分配和
权力的来源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既定的情形下,理性行为取决于权力的分配,然
而,如同社会过程有结果一样,权力有其来源。个人借助于集体共同建立的权力分配
从而理性地行动以提高自己的所得利益,从这里可以看出,行为有其等级制度,在这
种等级制度中,一个层面的行动决定低级层面的权力。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不被重视而
在理性选择理论中处于举足轻重位置的权力的社会来源的另一特征是冲突。权力的社
会分配导致了不同利益群体的产生,从另一角度讲,不同利益之间冲突应属理性选择
的分支公共选择研究的范围。从这点看,理性选择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研究起点,但却
解决新古典经济学以外的问题。
    (四)制度
    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的第四个元素是制度的中心性。新古典经济
学不研究制度;在古典经济学中,完全市场是一种制度,但与其说完全市场在新古典
经济学中视为制度,还不如说完全市场作为假设存在于新古典经济学中,因为完全市
场作为制度在完成交换后的市场结清的价格层面上就解决了。
    制度在理性选择理论中扮演两种角色,一种角色是在从个人行动者层面到产生系
统的结果中,制度把个人的行动结合在一起。这样,市场制度在取决于特殊制度的价
格上重新分配资源;选举制度产生来自个人投票的团体结果,而且结果变化较大。在
实践中,决定团体结果的是制度的有效性。公共选择理论的许多研究集中在考察不同
的政治制度对政策结果的影响。[5]为了取得一致的结果,以制度协调个人行为的方式
构建科层制。制度所扮演的另一角色是影响个人行动的取向系统之状态转变。传播媒
介构成了这种制度的主要类型,它通过对个人认知世界的改变方法来影响其偏好乃至
行为。
    在研究关于个人行为或系统结果特殊制度结构的效果时,用理性选择理论的观点
来看,无论通过从微观到宏观形成,还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联系发生,都可以把制度视
为外生的。在有些研究中,为了发现个人的理性行为是如何产生制度的,可视制度为
内生的。例如,日本汽车公司和西方汽车公司的多种组织可以看成对限制与制约的反
映,这些限制与制约是这些公司生存的制度结构所形成的。
    以上就理性选择理论的渊源、背景以及理性选择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社会学的
相同点和差异进行了介绍、分析与比较。如前所述,本文仅仅讨论理性选择理论运用
于经济生活的特例,并未涉及其他方面,旨在抛砖引玉。理性选择理论作为社会学研
究的新视野、新方法必将产生极大的影响。理性选择理论的引进给处于静寂的社会学
的理论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注释:
    [1]周长城,“经济社会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12期。
    [2]Blau,Peter.1964.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NewYork:Harper.
    [3]Coleman,James ,S.1964.Collective Decisions Sociological Inquiry 36:
166—181.
    [4]科尔曼著,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北京.
    [5][美]丹尼斯.缪勒著,张军译,《公共选择》,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
                            作者单位:华中理工大学社会学系
【 文献号 】98158
【原文出处】科技导报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199803
【原刊页号】62~64
【 标  题 】利他之谜及其博弈论分析
【英文标题】The Altruism Puzzle and an Analysis on the Game Theory
【 作  者 】刘鹤玲
【作者简介】刘鹤玲,华中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武汉430070

【 正  文 】
            利他现象的普遍存在
    达尔文进化论确立以后,人们特别关注生物进化中的生存竞争和适者生存。但是,
生物乃至社会集团、民族和国家之间即使在利益部分冲突的情况下也存在着利他现象。
为了研究这一现象,1964年,伦敦大学学院的生物学家汉密尔顿创立亲缘选择理论。19
76,牛津大学生物学家道金斯用基因观点对这个理论作了发展。但是,亲缘选择理论不
能解释非近亲甚至非同一物种个体之间的利他现象。1971年,哈佛大学生物学家特里弗
斯提出互惠理论解释利他现象。1981年,密歇根大学政策科学家阿克塞尔罗德与汉密尔
顿合作,分析了策略在合作进化过程中的性质。同时,有许多实验生物学家对生命有机
体的回报行为进行了实验室和野外观察。此后,关于互惠理论的研究工作大量涌现,成
果迭出,文献量数以千计,对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局面的形成,在很大程
度上得益于博弈论工具尤其是囚徒困境分析方法。
            互惠利他主义的条件
    从博弈论来看,利益部分冲突的两个个体之间的博弈是非零合博弈,博弈者之间采
取的行动有合作和背叛两种。互惠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利益部分冲突的个体之所以采取
合作行为,是因为它可能在今后与受惠者相遇时得到回报。威斯康星大学哲学家斯蒂芬
斯给出了互惠利他行为及其进化满足的必要条件。其中,互惠利他行为的必要条件有四
个。这就是:(1 )该行为必须减少施惠者的与某个自私的抉择有关的适合度;(2)受
惠者的适合度相对于非受惠者必须得到提高;(3)该行为的完成必须不依赖于某个直接
利益的接受;(4)条件(1)、(2 )和(3)必须适用于参与互惠帮助的两个个体。这
里,条件(1)和(2 )是使该行为互惠的条件,条件(3 )把互惠利他主义与互助主义
区别开来,条件(4)使利他主义互惠。这四点分开是必要条件, 合起来是充分条件。
斯蒂芬斯并指出,互惠利他主义要能够进化,还必须满足另外两个条件,这就是:(5)
必须存在察觉“骗子”的机制;(6)必须存在交换帮助的大量(不定)机会。条件(5
)保证利他主义者有惩罚不合作的有机体的办法,条件(6)保证博弈的局数不定。
    互惠理论把有机体采取一个步骤(合作或背叛)得到的结果称为适合度收益,在博
弈论中叫做支付。自己背叛对方合作叫做背叛的诱惑,其收益用T表示;双方都合作叫做
对合作的奖励,其收益用R表示;双方都背叛叫做对背叛的惩罚,其收益用P表示; 自己
合作对方背叛叫做对傻瓜的欺骗,其收益用S表示。如果对手合作自己背叛结果最好,
对手背叛自己合作结果最差,双方合作比双方背叛结果要好,那么支付值的大小顺序就
是T>R>P>S。这称为指令条件。如果合作的奖励比对背叛的诱惑和对傻瓜的欺骗的平
均效果好,则R>(T+S)/2。这称为反剥削条件。鉴于这两个条件刻划了关于囚徒困
境的假说,所以人们把它们定义的互惠利他主义称为标准囚徒困境模型。
    这里,反剥削条件是为了保证困境的存在,因为对合作的奖励比对背叛的诱惑和对
傻瓜的欺骗的平均效果好。但是在迭演(就是博弈多次进行)的情况下如果R≤(T+S)
/2,困境仍然存在。R≤(T+S)/2意味着一对有机体轮流获得T(诱惑)和S (欺骗
)回报的效果不会比轮流获得R(奖励)的效果差, 这是一个允许博弈者交替剥削和滞
后合作的条件。去掉反剥削条件我们得到T>R>P>S且R≤(T+S)/2,满足这两个条
件的互惠利他主义模型称为修正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
    上述两个模型都满足指令条件,R大于P和S,就是说, 除了自己背叛对方合作的情
况之外,双方都合作的效果最佳。但是,观察结果显示,情况并非总是如此。有时同步
合作的收益(R )大于同步背叛的收益(P)。这就像过多的厨师会弄糟一锅汤一样。于
是, 就有了以下三种情况,即T>P>R>S且Z>(Y+X)/2、T>P≥R>S且P≤(T+S
)/2、T>P>S>R且P≤(T+S)/2。 这就是斯蒂芬斯提出的“厨师困境博弈”。不
过,在这三种情况下,虽然同步合作不会使博弈者受益,但是非同步合作还是会相互受
益,所以互惠利他主义仍然存在。在上述三个厨师困境模型中,第一个模型是不稳定的
厨师困境博弈,因为两个博弈者由于同步背叛而做得更好。第二个模型中R≥P,是强厨
师困境博弈。最后一个模型称为弱厨师困境博弈。
    上述模型对一些实际的观察结果,如鲈鱼的性角色变换、猎神狒狒交配中的雄性个
体联盟、野蝙蝠的血液反哺等均作出了很好的解释。
            合作进化的链条
    以上条件给出了互惠利他主义及其进化的可能性。但是,现实世界中的情况是复杂
的。这些条件并不意味着,利他者总是采取合作行为,因为采取这种行为的有机体若是
面对总是采取背叛行为的有机体是会败下阵来的。这样,采取合作行为的有机体就会被
淘汰而不会进化。就是说,利他主义者也可以在必要时采取背叛行为。博弈论中把支配
博弈者采取合作和背叛行为的规则称为策略。策略有许多种。以上讲的任何时候都合作
和任何时候都背叛分别称为全合作和全背叛策略。有一种交替策略,随机地选择合作或
背叛,但采取合作和背叛的机会各占一半的次数。全报复策略决不首先背叛,但是只要
对方有一次背叛,就从此一直背叛下去。一报还一报策略是第一步采取合作行为,然后
采取对方上一步采取的做法,就是说,如果对方背叛它就背叛,如果对方合作它就合作
,但是第一步它不知道对方的做法时就采取合作行为。两报还一报策略是第一步合作,
然后如果对方连续两步背叛它就背叛一次,在其他情况下都采取合作。这些都是简单、
常见的策略。
    阿克塞尔罗德把策略的进化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对应于一个性质完全不同
的问题,从而把利他之谜放到进化链条中并更加精细化。这些阶段和问题分别是:
    1.起始阶段:一个利他的策略如何能够在一个不合作占优势的环境中取得立足之地
?这个问题称为策略的初始成活性问题。
    2.中间阶段:什么类型的策略可以在一个由采用其他多种复杂策略构成的多样化环
境中繁荣起来?这个问题称为策略的强健性问题。
    3.最后阶段:在什么条件下,这样的策略一旦完全建立就能抵抗变异策略的侵犯?
这个问题称为策略的稳定性问题。这个问题中涉及到的变异策略、策略侵犯和稳定策略
概念是梅纳德·史密斯提出来的。可以这样理解这些概念:假设一个群体中的成员除了
个别变异个体之外都采用某一特定策略,而这个变异个体采用的另外的不同策略就是变
异策略。如果这个变异个体所得收益高于群体成员的平均值,则称这个变异策略能侵犯
这个群体采用的策略;反之,如果一个策略不能被其他策略侵犯,则称这个策略是集体
稳定的。假设一个群体的成员采用几种策略,如果其中一种策略的收益值大于其他策略
的收益值,则称这种策略是进化稳定的。
    假设一个群体开始都采用全背叛策略,而且这个策略是进化稳定的。有两个机制可
以使基于合作的策略成活。第一个机制是亲缘关系的作用。当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因为亲
缘关系而对某一个近亲成员采取利他行为时,合作就会出现。这样,合作就会逐步使有
近亲关系的一个小群体受益。当远亲成员对利他行为不回报时便会得到背叛的反应。这
样,合作就会逐步扩散到无亲缘关系的群体之中去。在两个个体再次相遇的机会足够大
时,基于回报的合作就会繁荣并且稳定下来。第二个机制是采用基于合作的策略的小群
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要这个小群体的成员相互作用的比例和它们相遇的机会足够
多,这种策略就会成活并且稳定。阿克塞尔罗德组织了两次计算机竞赛,分别有14和62
种策略参赛。后来,他又用生态模拟策略竞争过程。两次竞赛和生态模拟的结果都是一
报还一报获胜。这说明基于合作的策略可以是进化稳定的。当然,上述两种机制还可以
相互作用。总之,合作可以在一个无条件背叛的世界里产生,以相互回报合作为宗旨的
小群体之间,一旦有交往的可能,合作便会出现。这样,基于回报的策略能够在许多不
同类型的策略组成的环境里成长起来,并且能够抵抗其他不太合作的策略的侵犯。
            稳定策略的理论命题
    阿克塞尔罗德系统总结了在标准迭演囚徒困境情况下集体稳定策略的特征,把它们
概括为8个理论命题,并且对之作了证明。
    有两个概念对于理解这些命题是重要的,一是不同步骤博弈的收益值,二是策略相
遇时的收益值。前者是从历时维度看,后者是从共时维度看。先介绍前一个概念。博弈
者之间能合作是因为他们有可能再次相遇。但是,现在比未来更为重要,因为一般认为
未来所得的收益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并且现在的博弈是现实,而再次相遇只是
可能,迭演博弈可能会终结于对手的职业改变、居住地迁移、死亡或者破产。所以,同
样的行为相遇导致的收益,下一步与当前一步相比并不相同,前者要打一个折扣。在计
算迭演囚徒困境中的收益值时,我们用一个折扣系数W表示下一步相对于当前一步的权重
或重要性,它的值在0与1 之间。后一个概念前面曾间接提到。如果策略A与策略B相遇,
策略A 的收益值用V(A/B)表示;同时策略B也要与自身作用,策略B 与自身作用的收
益值用V(B/B)表示。就是说,如果一个采用B的群体中有个别个体采用A的话,采用B
的个体除了要与采用A的个体打交道之外, 还要与同样采用B的其他个体打交道。如果策
略A侵犯策略B,就可以表示为V(A/B)>V(B/B)。
    现在我们分别讨论这些命题。
    首先我们看是否存在无条件的最佳策略。答案是否定的。假设对方采用全背叛策略
,那么这一方的最优策略就只能是全背叛,因为合作没有任何意义。再假设对方采用全
报复策略,那么这一方的最优策略就只能是全合作,因为对方不首先背叛但又决不饶恕
任何一次背叛。可见,策略的优劣,依情况而论。就是说,只要折扣系数W足够大, 就
不存在独立于对方策略的最优策略,这是命题1。
    命题2是,一报还一报是集体稳定的,当,且仅当W至少大于(T -R)/(T-P)和
(T-R)/(R-S)二者中的较大者。 这个命题的证明稍复杂一些。其大体思路是,全
背叛和交替策略不能侵犯它,所以没有其他策略能够侵犯它,因此它是集体稳定的。通
俗地讲,这个命题的意义就是,如果一个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采用一报还一报策略,只
要未来足够重要,那么这个群体中就不会有哪个个体采用其他策略而能更多地受益。
    那么,包括一报还一报在内的所有集体稳定策略有没有共同特征呢?有。命题3给出
了以合作开始的策略集体稳定的条件。 这就是:任何可能首先合作的策略,只有当W足
够大时,才可能是集体稳定的。 有人说,商业中最有力的道德执法者是持续的关系。如
果供应商濒于破产,那么其客户往往以种种理由要求拒付贷款。下次选举中可能落选的
议员很难与其他议员进行立法交易。这都是因为W 不够大而导致首先合作的策略不稳定

    命题4给出了善良策略集体稳定的条件。 所谓善良策略就是不首先背叛的策略。一
个善良策略要成为集体稳定的,它就必须能被对方的第一次背叛所激怒。就是说,当对
手第一次背叛之后,他也必须以自己的背叛来报复对手,否则,由于其收益值减少就会
被背叛的策略侵犯。
    当然,在所有集体稳定的策略当中,也有无条件的稳定策略。命题5告诉我们,全背
叛策略总是集体稳定的。这个命题是容易明白的, 因为群体成员中的每个个体每一步都
背叛,都将得到P, 而任何采取合作行为的个体的收益总是S,而且永远别想会得到回报
。可见, 如果采用其他策略的单个个体进入“小人”(相对于“君子”而言的)世界的
话,这个世界完全可以抵抗这个个体采用的任何策略。正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
清”。
    不过,可以使我们不至于太悲观的是,如果采取其他策略并进入全背叛的“小人世
界”中的不是单个个人而是一个小群体,即使这个小群体与采取全背叛策略的大群体相
比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只要采取这种策略的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比例足够大,这个新策
略就可以侵犯全背叛策略。在满足这个条件的情况下,侵犯全背叛策略的那些策略当中
,对采取新策略的个体的相互作用的要求是不同的。命题6告诉我们, 能以最小p值的一
小群体侵犯全背叛策略的是那些具有最大识别力的策略, 如一报还一报。这里的p 是采
取侵犯全背叛策略的新策略的个体之间相遇的比例。如果采取一报还一报的个体与采取
全背叛的个体相遇,它的第一步是合作,但此后都是背叛;如果它与采取相同策略即一
报还一报的个体相遇,就会总是合作下去。这就很容易识别采用两类不同策略的个体。
这种识别力可以使采用它的小群体侵犯“小人”世界。
    接下来的问题自然是,善良策略会不会像全背叛策略那样,虽然不能被某单一个体
侵犯,但却能被这类个体组成的小群体侵犯呢? 命题7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否定回答。这
个命题说,如果一个善良策略不能被某单个个体侵犯,那么它也不能被这类个体的小群
体侵犯。这种情况正好与全背叛策略的情况相反。全背叛策略可以抵抗任何由单独个体
采取的其他策略的侵犯,但却不能抵抗这样的小群体的侵犯。善良策略只要能抵抗由单
独个体采取的新策略的侵犯,它就能抵抗这样的小群体的侵犯。这是善良策略在进化过
程中优于全背叛策略之处。政治学中这方面的例子甚多。
    策略的侵犯可以像上述讨论中的情况那样,由采取某种新策略的个体或小群体进入
一个采取老策略的大群体来实现,也可以在这样的个体或者小群体并不进入采取老策略
的大群体的情况下实现。
    博弈者的活动领域称为领地,它可以是地理或物理空间如居住地等,也可以是抽象
的空间如产品类别、政治见解等。一个领地的主人可以不进入其邻居的领地,而使自己
采取的策略侵犯其邻居领地或者被其邻居的策略所侵犯。命题8的内容就是,如果一个策
略是集体稳定的, 那么它也是领地稳定的。这个命题可以理解为,领地系统中的博弈者
抵抗其他策略的侵犯并不比博弈者相遇的情况下抵抗其他策略的侵犯更难。
    囚徒困境中的策略有很多,我们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总结,可以逻辑地设计,还可以
通过对生命、有机体的行为进行观察获得。但是,各种策略的竞争,都会满足上述8个命
题。
    [编者注:参考文献(主要是外文)全部删去,需者请与作者联系]
【责任编辑】蔡德诚
板凳
 楼主| ~快雪时晴~ 发表于 07-5-26 19:23:58 | 只看该作者
【 文献号 】97127
【原文出处】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原刊期号】199604
【原刊页号】73-82
【 作  者 】江丹林
【 标  题 】整体论、决定论还是中心论
    ——兼论当代西方关于非西方社会的发展理论
【 正  文 】
    当今世界,非西方社会的各种发展形态引起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理论界的空前重
视。西方学者开始从各个领域和视角进行探索,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如韦伯
的世界文明比较理论;帕森斯的社会演变和文化传播理论;罗斯托的结构变动理论以
及“现代修正学派”和“强大政府学派”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
非西方社会发展的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予了新的启示。今天非西方社会的现代
化将沿着整体论、决定论还是西方中心论的方向发展,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作者江丹林,1950年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和第三世界的兴起,迫使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理论界对之作出解释,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获得了空前的重
视。西方学者开始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等不同的视角,对之
进行多方面的探索,提出自己关于非西方社会如何实现现代化的新理论,经历了一个
由分析到综合、一般到个别的理论嬗变过程,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这些成果
为我们深化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思想,提供了新的理论来源,但也提出不少
挑战。本文注重当代西方各种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学说之间的整合,选择几个最有代
表性的学派,从总体上梳理其发展的内在逻辑线索,以便为我们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
义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寻求新的理论来源。
            一、整体文化效应:宗教精神与资本主义
    马克斯·韦伯的世界文明比较论虽然不是直接研究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但他
在对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伦理导因和中国(以及印度)社会经济发展之谜以及东方儒
教和西方新教伦理的对比研究中,直接涉及到了非西方社会发展问题,从而对之产生
了深刻、持久的影响。以至在当代,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对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
的研究,必然就有韦伯的理论相伴随。
    韦伯的世界文明比较论思想,主要集中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
5——1906)和《诸世界性宗教的经济伦理》中。前者相当于他的世界文明比较
论的导论,主旨是探讨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兴起的伦理要素。后者则在与之比较中
,转向了更加广阔的非西方社会。
    就新教伦理与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兴起而言,所谓新教伦理,指的是16世
纪欧洲宗教改革所兴起的基督教新教,韦伯是按照下面的逻辑展开自己的这一思想的

    1.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兴起是与“资本主义精神”分不开的。在韦伯看来
,工作就是目的本身,必须具有“天职”观念,它是“资本主义的一条首要原则”[
①]。这就与前资本主义工作的目的就是财富的拜金欲划清了原则的界限。
    2.“资本主义精神”属于“理想类型”的概念,而不是描述性的概念和规范性
的概念。这样它可以作为揭示西方现代资本主义起源座标图上的原点和设置一个概念
上边界明晰的参照点,从而达到客观地理解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产生过程中人们行
动的主观内容,进而对这一行动与社会环境的因果联系作出合理性解释,说明西方现
代资本主义文明起源的真正原因。
    3.“资本主义精神”源于新教伦理。在这里,韦伯面对一个“二律背反”的问
题:就一般意义而言,宗教活动与经济活动是互相排斥的,因为前者是出世,对入世
的经济活动兴趣不大;后者是入世,往往对出世的宗教活动兴趣不大。那么,“资本
主义精神”为什么会源于西方宗教中的新教伦理呢?韦伯通过对新教伦理中的加尔文
教的“命定论”(Predestination)的剖析,走出了“二律背反”的困境。加乐文教
的“命定论”认为,《圣经》是信仰的唯一准则,始主亚当堕落犯罪后,整个人类本
性都已变坏,故人类无法自救;谁将得到救赎和谁将永远沉沦,是由上帝早已“命定
”的。所以,谁也无法预测自己未来的命运而陷于恐惧之中,其唯一的出路是每一个
人都有责任自信自己已被上帝“命定”选中而得以赎救,通过自己的心来理悟上帝,
在对上帝的绝对信仰中得到安慰;获得被选中的自信的唯一途径,是尽力劳作于自己
的职业来侍奉于上帝。“资本主义精神”中工作就是目的本身的“天职”观念,就是
这样产生的。
    在韦伯看来,源于新教伦理的“资本主义精神”在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产生之
后,逐渐丧失了自己的作用,资本主义经济转而由其自身的种种机制而运转,另一套
与早期“资本主义精神”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因而与之呈现出深
刻的矛盾。
    韦伯认为,新教伦理和由其产生的“资本主义精神”,仅仅是现代资本主义文明
出现在西方而非东方的诸原因中的一个。其它原因包括:新的能源取代人力,导致了
工业技术化的过程;由饥饿所逼被迫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劳动者的出现;合理化簿记方
法在工业企业中的运用;自由竞争市场的出现;理性化的法律系统的逐步确立;股票
和其它纸币的使用和经济生活的全盘商业化。显而易见,韦伯在这里深受马克思的影
响。
    就东方宗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互相排斥而言,韦伯是通过与西方现代资本
主义文明相比较的视角来进行的,这里仅以他对中国的研究为例,作一分析:
    1.中国历史的发展长期处于停滞之中,其原因在于中国社会的社会结构具有与
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不同的特点:(1)就城市而言,西方的城市是享有政治自主权
的市民自治城市,而中国的城市则并不如此,产生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血缘亲
属关系未被打破。(2)就政治体制而言,在地理环境(如大河流域所要求的水利工
程的建设等等)特殊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城市无法成为西方市民自治
城市的又一个重要原因。(3)就宗教而言,中国缺乏如西方那样强有力的、由教会
控制世俗统治者的宗教团体组织,而是政教合一,皇帝同时又是宗教的最高领导者,
宗教仅仅是其控制、驯顺人民的有用工具。(4)上述三个特点的相互作用,在中国
形成了一种僵化的社会结构模式,最终导致了中国历史的停滞和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
强有力的抵制。这就是说:血缘亲属关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机制的运行;土地出卖或
因国家禁止或因家规反对而十分困难;世袭制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形成了庞大的有利
可图的官僚集团,这种阶层为了自身的利益又反过来维护世袭的中央专制统治。上述
因素形成了阻碍法制发展的阻力,从而在中国实行的是实质(伦理)法,而不能建立
起适合现代资本主义文明需要的法律体系。
    2.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近代中国有利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产生的条件的出现
及其夭折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儒教。韦借正确地看到17世纪以后的中国,也确实
出现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现代文明产生的条件,诸如私有财富的增加、土地买卖的
较大松动、人口的增加、移居流动以及职业选择的较大自由、水利的改善和耕作技术
的提高。然而,最后的结局却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文明并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这样一
来,韦伯面临着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中国社会结构的血缘亲属关系、土地买卖因
国家禁止和家规反对十分困难以及世袭制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所形成的庞大官僚集团
所导致的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所必需的法律制度不能建立,决定了中国纵向历史发展的
停滞性以及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不可能产生。那么,为什么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中
国能够产生有利于当代资本主义文明产生的条件呢?
    3.同理可证:在韦伯看来,正如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在西方起源的重要原因是新
教伦理(基督教新教)一样,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在东方中国不能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
也在于中国特有的儒教。中国传统僵化的社会结构被中国特有的儒教所强化,从而使
17世纪所形成的有利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产生的条件最终未能打破中国传统僵化的
社会结构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发展所造成的种种障碍和桎梏,而不得不中途夭折。韦
伯在这方面的比较研究纵横交错、极为复杂。本迪克斯在《马克斯·韦伯:一幅知识
肖像》中作了比较全面的归纳分析。
    在韦伯看来,儒教与基督教新教虽然在表面上有不少相同之处,如都基于一定的
终极宗教信念,主张清醒节制和自我控制,自觉慎重地处理现世事务,不反对财富的
积累等;但在本质上是相互排斥的,代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精神:儒教过于重视由血
缘关系和人身依附所构成的家庭关系;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必要
条件是打破这一关系,在市场面前人人平等,经济计量成为一切人和一切活动的公正
尺度,而新教伦理把工作作为目的本身,通过侍奉上帝达到对现实生活的主宰,主张
打破血缘亲属关系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束缚。正是这种本质上的对立,决定了现代资本
主义文明只能起源于西方而不是非西方社会的中国。
    必须在这里作一辨析和说明的是:主要在韦伯看来,文化价值观念确实是现代资
本主义文明能否产生的主要原因,但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它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播是
不同的。同样,儒教在历史上曾经成为扼杀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但它不一
定会成为扼杀资本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原因。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理论观点。由上
可见,韦伯在西方和非西方的对比研究中,提出了不少富有启发的思想观点:1.冲
击了西方的线性历史观。韦伯在对西方和东方宗教深入广泛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认为
东方宗教有自己特有的理性,不能用西方的发展来解释东方的发展。2.突出了非经
济条件的文化价值观念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一个有力的启迪,对于非西方
社会落后国家发展而言,现代化应该是全方位的。在一定的意义上,离开了文化价值
观念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经济的现代化。3.看到了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局限
性——人成了外物的奴隶。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在实现其现代化的过程中,对此必须
要有清醒自觉的认识。4.说明了在文化价值观念问题上,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
兴起和它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是不同的。由此可以推导出这样一个合理的观点:非西
方社会落后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其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对借鉴现代西方资本主
义文明成果也有积极意义,必须对之作辩证的分析。
            二、线性演化的社会发展模式
    以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学派的人类历史社会进化的
演变模式和文化传播理论,直接受到了韦伯理论的影响,但其为了维护传统的线性历
史观的西方式现代化理论,仍然采用东方停滞说,抛弃了韦伯理论中对西方线性历史
观冲击的合理思想。
    帕森斯深受韦伯“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范畴的影响,其理论出发点是“社会行
动”,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涵:(1)行动有机体系统,承担适应功能,可用英
语字母A(Adaptation)表示;(2)人格系统,承担目标获取功能,可用英语字母G
(Goal attainment)表示;(3)社会系统,承担整合功能,可用英语字母I(Inte
gration)表示;(4)文化系统,承担着潜在模式维持功能,可用英文字母L表示(
Latency,Patern maintenance)。在帕森斯看来,这四个方面的内涵相互作用,共同
构成一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结构。这就是他用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著名的“
AGIL模型”。
    正如“社会行动”是由“AGIL”四个基本要素及其功能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构成一样,在帕森斯看来,社会系统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自身也由四个要素及其
功能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与“AGIL模型”相适应,它可以用英语小写字母
agil表示,构成“agil模型”。具体说来:a——经济,承担适应功能,意指社会系
统通过经济活动与外部环境交换,获取自身所必需的资料,并在系统内各个部分之间
进行分配。g——政治,承担目标获取功能,即由社会政治部门负责确定社会总体目
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对社会成员的动员。i——综合,承担整合功能,指由种种
原因形成的社会群体和共同体承担对社会系统各个部分以及每个部分的各个单位在各
种层次上的协调统一,特别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和整体运动的协调一致。l——价值托
管,承担潜在的模式维持的功能,“潜在的”的含义是指按某种规范原则指导进行的
行动暂时中止,但规范原则仍然存在,一旦行动恢复,规范原则也同步恢复指导作用
。因此价值托管具有本质上是根据一定的规范原则确保社会系统内行动连续性的功能

    帕森斯认为,在人类历史中,社会系统的四个部分并不是同步发展的,而是有先
有后、错综复杂的。据此,帕森斯运用“agil模型”建构了人类历史社会进化的演变
模式——“四过程和五阶段说”。“四过程”是指在社会的进化中,必须经过分化、
适应性升级、包容和价值普遍化四个过程。“五阶段”是指社会系统四个部分从原始
状态中有先有后地分化和发展的程度不同所形成的社会进化的五个阶段。它们是原始
阶段、古代阶段、中间阶段、温床阶段和现代社会阶段。
    当帕森斯把人类历史社会进化演变模式的理论具体地应用到人类历史时,他得出
了如下的结论:从原始阶段经过古代近东、罗马、阿拉伯国家,特别是经过希腊、以
色列到现代西方,构成了这一演变的主线,围绕着这一主线同时也有许多支线。然而
,从东非的部落到中国、俄国、伊斯兰等许多伟大的文明都走上了这一演变支线的道
路,未能完成这一演变模式而成为失败的落伍者。而且越接近现代社会,这些支线的
失败也就越多。西方成了唯一的成功者,进化几乎变成了单线。他运用社会系统“ag
il模型”,说明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人类历史社会进化的推动力,在于分化、整
合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仅仅只有源于古希腊、以色列的文明才真正具备,其表现是使
契约和财产制度化。社会进化的标志是法制的完善,以便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分
化的需要。在这个意义上,现代社会的标志是“独立的司法制度”,而在非西方社会
中的中国、印度等文明古国,由于缺乏人类历史社会进化所必需的分化、整合能力,
因而都未能进入现代社会而不能不成为失败的落伍者。那么,非西方社会怎样才能实
现进入现代社会呢?帕森斯根据他从西方社会中抽绎出来的标准,运用文化传播理论
,认为非西方社会现代化的唯一出路是西方化——采用西方的法制和价值观念。
    帕森斯深受韦伯的影响,高度重视文化在人类历史社会进化中的作用,认为在“
AGIL模型”的四个部分虽然互相依赖、互相作用,但起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文
化系统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中,文化系统必然要
影响到社会系统内部的经济、政治、综合和价值托管四个部分,为社会系统内部的成
员提供基本的价值指导和行为规范的原则。
    所以,“AGIL模型”以及下一个层次的“agil模型”,不仅可以运用于整个
人类历史的社会进化,而且可以把它们的运用结合起来。
    以此为立论的依据,帕森斯着眼于人类历史社会进化的总体,把各个社会内部的
文化系统发展过程看作人类历史社会进化总体上的文化系统发展总过程中的一个相互
作用的组成部分;把世界上各个不同的民族、国家的文化系统看作这个总体上的文化
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因而一个特定的社会内部的文化系统的发展,如果达到了当代
总的文化系统的最高水平,便有可能超越这个社会的界限而向外传播,从而成为一种
世界性的文化,对整个世界的各个民族、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据此,帕森斯认为在人类历史社会进化的演进模式中,应当区分非西方社会支线
的失败和西方社会主线的成功,作为支线的非西方社会可以没有西方社会成功的一整
套条件(就“agil模型”而言),但可以接受西方社会的文化传播,实现自己的现代
化。所以,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只能是西方式现代化。
    不用怀疑,在帕森斯的理论中有某些合理的见解,如看到非西方社会纵向发展上
的停滞,用文化的传播引起非西方落后国家跳跃式的发展来突破其停滞的状态,注重
社会法制体系的建设。他的“AGIL模型”以及下一个层次的“agil模型”,作为
对人类历史社会进化分析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并在这一分析过
程中提出了不少令人深思的思想,如看到在人类早期生活中血缘亲属关系的重要作用
,看到了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与经济、政治发展的关系等等。然而,在他的理论
中充满了线性历史观的“西方中心论”以及“资产阶级社会永恒论”的偏见;夸大了
文化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此外,文化传播理论还过于夸大了外因的作用,看不
到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有着自身实现其现代化的内在动力。所以,必须加以扬弃。
            三、经济视角:从线性到结构的社会变动模式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线性阶段模式”的理论代表
。罗斯托的理论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形态色彩,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化是非西方社会落
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出路。为此,他坚决反对社会主义道路。在1960年出版
的《经济成长:非共产党宣言》一书中,罗斯托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划分为五个依次
演进的阶段:传统社会、“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
费阶段。在1971年出版的《政治和成长阶段》一书中,他在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后
面又增加了一个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罗斯托看来,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论”中,其贫困和落后
是由一连串的因果联系的链条组成的。“起飞”就是突破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经济的
停滞状态,在其工业化初期较短的时间内(20—30年)实现基本经济和生产方法
上的剧烈转变。实现“起飞”的两个必要条件是:1.资本积累率要达到10%。2
.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指发展较快、能带动其它部门而本身又能创汇的工
业部门)。在罗斯托看来,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实现的“起飞”相比较,
非西方社会的发展中国家“起飞”的困难主要有两个:(1)人口增长率高;(2)
国内政治动荡引起资金和人才外流。有利条件也有两个:(1)有西方现成技术可以
利用;(2)有“国际援助”可以加快“起飞进程”。为此,非西方社会发展中国家
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十个问题:1.防止出现“早熟消费”(“消费超前”);2.着
重进行“基础结构”建设,如港口、交通性、动力等;3.降低人口出生率;4.发
展“创汇部门”;5.解决“隐蔽的失业”问题;6.国家在干预经济方面起较大作
用;7.防止人才和资金外流;8.动员国内闲散资金,必要时实行“强迫储蓄”。
9.吸引外资,并有制度保证。10.加紧推广新技术。其中的核心是“资本”问题

    应当肯定,在罗斯托的上述理论中,存在相当合理的思想,特别是在具体问题上
,更是如此。例如,上面提到的必须特别注意的十个问题,有针对性,发人深省。然
而,按照罗斯托这一理论实施的非西方社会发展中国家却没有能够实现现代化的“起
飞”。实践的检验充分暴露了其理论上的重大弱点:
    1.作为反对社会主义的一种发展理论,不敢正视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正视其民主革命的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

    2.作为一种线性历史观的发展理论,把西方资本主义化看作是非西方社会落后
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出路,因而虽然在现象上强调其特殊性,但在本质上无视非西
方社会特殊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
    3.作为一种研究人类历史社会进化的发展理论,用传统社会、“起飞”准备阶
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的演进模式理论框架去分析历史,
离开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类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而不能正确地揭示人类历
史社会进化的“重复性”、“常规性”和“顺序性”,也不能科学地说明传统与现代
化的真实关系。
    4.作为一种研究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却掩耳盗铃地无
视西方资本主义殖民掠夺以及不平等的国际分工严重地制约着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的
发展。
    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提出,后经耶鲁大学的费景汉和拉
尼斯等人发展的“结构变动模式”理论,以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不发达的经济利用什
么样的经济机制才能从仅能糊口的传统农业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以制造业和劳务业为主
的现代化、城市化和多样化的社会为中心研究课题。他们提出了“结构变动模式”理
论建构的三个假设前提:1.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不发达的经济可以划分为两个部门
: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现代化部门;农村中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2
.劳动无限供给,即农村中由于劳动和其它生产要素相比供过于求而使“边际生产率
”等于零,其劳动力相对过剩,农业部门中存在着大量隐蔽性失业人口,因而对城市
工业部门而言,劳动可以无限供给。只要城市工业部门资本积累增加就能吸收农业部
门中的剩余劳动。3.工资水平不变。这就是说,传统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的劳动无
限供给,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被城市吸收完之前,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不会随劳
动生产率提高而提高,始终保持不变的水平。
    根据三个前提,他们提出了“结构变动模式”的运行机制。
    这里所谓的“变动”,是指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化。因为只有现代化的城
市工业部门才是增长的主要部门,传统的农业部门只能是消极被动的部门。城市工业
部门增长的动力是资金积累,它来自利润的再投资,利润来自对剩余劳动的利用。同
时,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又是密切相关和同步进行的。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和技术的
不断进步,农村中的剩余劳动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快地被吸收到现代工业部门中去;当
农村剩余劳动被吸收完而这一过程中止时,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也就实现了现代化。
    由上可见,“结构变动模式”理论着重分析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经济结构内部工
业和农业两大部门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经济发展过程中
城乡对立的客观规律,看到了这一过程中农业部门大量隐性失业人口问题,强调了资
本积累和技术的同步进行,并考虑到了体制等方面的因素,在具体的理论观点上具有
相当的合理性和启发性,与“线性阶段模式”为主的西方发展经济学相比,体现了认
识的前进性,这也是它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赞同以及被许多非西方社会发展中国家采
用的原因所在。但由于这一理论以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指导和以西方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历史经验为根据,主张在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发展西方式资本主义,这就决定
了其在本质上的非科学性。其具体表现在:
    第一,唯心史观与形而上学。这就是说,唯心主义地离开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
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谈论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的现代化,形而上学
地把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看作是一种线性发展的历史,进而把西方式资本主义现代化
作为其目标以及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机械地套到了非西方
社会发展中国家的头上。
    第二,前提的虚假性。在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中,不仅农村有大量隐性失业人口
,而且城市也同样如此,因而城市工业部门的发展,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城市失业人口
。虽然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失业人数不断增加,但工业部门的工资无论在绝对量
上还是在相对量上,与农村相比都在上升,而不是不变。此外资本积累和就业机会并
不是同步扩大,因为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后者必然相对落后于前者。所以,农
村进入城市的人口是不可能都获得就业机会的。
    第三,人为地扭曲工业和农业的关系。这就是说:(1)忽视农业发展在促进工
业发展方面的基础作用,没有看到因农业增长而出现剩余产品是农业部门的人口流向
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2)无视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生产增长和收入提高的必要
性和可能性,片面夸大城市工业部门扩大吸收农村剩余劳动的作用,最终必然形成城
市的畸形发展。(3)回避了城市工业发展过程中工业资产阶级对农村农民的掠夺。
    第四,曲解西方社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非西方社会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这就是
说,掩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平等地位以
及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主张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片面夸大二者互相依存的一
面,回避了前者对后者的剥削是后者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阻力这个铁一般的事实。
            四、现代化:政治决定还是经济决定
    经济的现代化,离不开政治的现代化。当代西方学者在思考非西方社会发展中国
家如何实现现代化问题的伊始,有的学者对此就有一定的认识。英格尔斯在《人的现
代化》中提出现代人就是政治人的思想。D·伊斯顿提出了政治系统分析理论,认为
其生存力在于能否“权威性地为社会分配价值”[②],即能否发挥自己最主要的中
心功能。在此基础上,G·A·阿尔蒙德提出了分析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政治发展
”的理论框架——结构功能主义,认为非西方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增加其政治体制在解决这一过程中所遇基本问题的能力。
    从总体上讲,上述学者坚信非西方社会发展中国家虽然其历史、传统、文化与西
方社会不同,但毫无例外地都要走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开辟的工业化道路。因
为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代表着非西方社会发展中国家的“终级状态”和得以拯救的
唯一“诺亚方舟”。所以,其政治的现代化过程也就是其西方化的过程。
    但这种离开了非西方社会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国情,硬套西方社会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政治体制模式的做法是注定行不通的。非西方社会发展中国家一再发生的军事政变
、政治屠杀以及腐败现象的泛滥,迫使西方学者在研究这一问题时,由原来单纯的理
论逻辑推导,进入到对实际情况的考察。由此直接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如下情况:1
.政治发展极度不平衡,政治变化发展的现代化过程几乎全部集中在城市并为政治精
英所控制,农村几乎原封不动地保持着传统的、原有的政治结构。这种政治发展不平
衡的矛盾,不仅不能使政治机构有效地对整个社会作出正确的反映,而且势必引发政
治上的动乱。2.最大的政治变化是如何满足群众维持起码生活要求的迫切愿望,处
于极度贫困和恶性循环的非西方社会发展中国家,迫使社会一切都纳入政治的轨道。
    这样一来,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被尖锐地提了出来——既然经济和政治的现代
化不可能同步前进,那么谁应当放在更优先的位置上呢?政治现代化,离不开经济的
现代化;经济的现代化,又需要政治现代化。虽然球又被从经济领域踢回了政治领域
,但其研究关注的中心不再是原先单纯的如何向西方的所谓政治民主发展的政治现代
化问题,而是如何建立一个稳定而又有权威的政权,以便保持社会的稳定,推进经济
的发展。
    “现代化修正学派”和“强大政府学派”的理论由此应运而生。他们反对把非西
方社会落后国家简单地划分为“传统”与“现代”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认为传统社
会也不是如死水一潭般静止不动,其本身也是一连串变化的产物并形成了一个由不同
方面、部分甚至是矛盾和对立的方面和部分构成的整体。“传统”和“现代”也决不
是绝对对立的,实现现代化不一定就要消灭传统,在适当的条件下,“传统”本身也
可以推进现代化。所以,在非西方社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现代化过程中,“传统”发
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他们提出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是社会稳定,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从而把过去以西方
民主制作为非西方社会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目标转到了政治秩序稳定上来。因为由
“传统”向“现代”的发展必然是一方受损和一方得益的过程,无论是“传统”的政
治机构和“移植”西方式政治机构都无法吸收和承担这种由一方受损所引起的参与政
治强烈要求的压力。否则,就会引起政治崩溃和腐朽的泛滥,导致整个社会长期的动
乱。
    他们认为政治与经济相比,占有首要的地位,建立一个强大而有效率的政府成为
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从亨廷顿到A·佐尔伯格、M·哈尔彭等学者,都持这一观点
。亨廷顿引用了恩格鲁玛的一句名言,来强化自己的这一观点:即“尔等先寻觅到一
个政治王国,就会获得一切。”因为在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中,政治常常是经济变化
的决定性因素而不是相反。
    他们还坚持非西方社会发展中国家政治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西方式资本主义政治
制度,认为为其付出痛苦的代价是必要的和值得的,因为一旦这一目标的实现必将带
来加倍的补偿。
    由上可见,“现代化修正学派”和“强大政府学派”的理论,深化了政治在非西
方社会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思想,提出了许多促人深思的理论观
点。然而,它们除了线性历史观和把西方化当作非西方社会唯一出路等局限外,又陷
入了经济与政治关系的两难困境:社会的稳定离不开强大而又有效率的政府,政治目
标占有首要地位;但从根本上讲,强大而又有效率的政府又必须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
,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又是强大而又有效率的政府;这种循环论证是由其世界观上的
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所决定的。
            五、挑战与启示
    反思当代西方学者关于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新成果,对我们今天研究马克思主
义的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并提出了新的挑战。
    就启示而言:他们提出在整体中把握部分,注重从世界有机整体来考察非西方社
会的现代化,强调必须从西方引进资本、科学技术等等,并把非西方社会的发展置于
国际经济发展史的宏观框架中来加以考察,这在方法论上是很有意义的。他们注重理
论的可操作性。强调实证性研究,运用归纳的方法,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
、对外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整体研究,吸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
而比较贴近生活。他们对非西方社会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些
具体问题,提出了不少合理的见解。例如,防止“消费超前”,注重基础建设,降低
人口出生率,发展“创汇部门”,解决“隐蔽的失业”,吸引外资并有制度保证,防
止人才和资金外流,国家在经济方面应起较大作用。等等。
    就挑战而言:1.他们指责马克思主义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是西方传统的线性历
史观,根据主要是,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认为“
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③],
以及他在19世纪50、60年代主张非西方社会资本主义化的论述。线性历史观直
接来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自从达尔文揭示了生物由简到繁和由低到高的进化规律之
后,研究历史的许多学者坚信这一规律也适合人类社会历史的演进。据此,非西方社
会现代化的唯一出路在于资本主义化。自从本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主义发展
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第三世界许多国家按资本主义模式进行现代化建设遭到重大失败
和挫折之后,传统的线性历史观受到冲击。这一冲击也波及到了马克思,有的西方学
者指责马克思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是“欧洲中心论”影响下的“单线论”,有的西方
学者甚至以马克思生活在西方和他一生接触的材料大部分是西方的为立论依据,来论
证马克思是“欧洲中心论者”。这里需要澄清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非西方社会发
展道路理论究竟是不是“单线论”?它与“欧洲中心论”关系究竟如何?2.他们指
责马克思是经济决定论。西方学者往往把马克思与韦伯加以比较,认为马克思注重从
经济运动来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强调经济技术的作用;韦伯注重从文化、宗教
发展来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强调它们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因而
是文化决定论。有的西方学者认为可以离开社会制度的性质,中性地研究现代化的发
展,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上。英国学者罗斯托研究现代
化理论的《经济成长阶段》一书,副标题就是“非共产党宣言”。有的西方学者,把
价值观和历史观割裂开来,指责马克思只注重从无产阶级的价值取向出发,来进行现
代化理论研究,因而不能客观地研究这一问题。例如美国学者弗农·V·阿斯巴图在
研究现代化理论时认为“由于马克思和列宁都是人文主义者,而不是科学家,因此马
克思主义的预言成份超过科学的成份,是不足为奇的。他们首先关心的是社会的变化
,而不是科学的变化,科学的变化从属于社会的变化。”“非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往往相对不关心价值、目标和意识形态,因为现代化的目的即其过程本身。”[④
]在这里,不能回避的问题是:马克思在研究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时究竟是不是一个
经济决定论者,能不能离开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发展来研究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价值
尺度和历史尺度的关系究竟如何?
    当代西方学者关于非西方社会现代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非西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
的启示和挑战还有许多,他们将从各个方面提供我们去作深入的思索。
    注:
    ①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出版社,第37页。
    ②  兰德尔与西奥博尔德:《政治变化与不发达国家》,麦克米兰公司1985
年英文版,第2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页。
    ④  《现代化理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5—86页。
                                                (责任编辑:刘潼福)*
【 文献号 】97154
【原文出处】学术交流
【原刊地名】哈尔滨
【原刊期号】199701
【原刊页号】67-70
【 作  者 】赵瑞政
【 标  题 】《资本论》建立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学
【 正  文 】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最重要的著作,是工人阶级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最根本
的理论根据,它的科学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为世人所认同。从社会学角度研究
《资本论》为再现和挖掘它的价值开僻了一条新途径,不仅是对《资本论》经济学研
究的促进,而且也是深入研究和把握《资本论》精神实质的内在需要。这对于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发展同样是重要的。
            一、为什么《资本论》也是社会学
    《资本论》的第一卷于1867年9月问世,第二卷、第三卷是在马克思逝世后
由恩格斯准备付梓和出版。《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最主要的著作,是工人
阶级的圣经,人所共知《资本论》就学科性质属于政治经济学,但《资本论》是马克
思主义基本精神的集中而全面的体现,因而它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学,也是一部具有丰
富社会思想的完整的社会学。
    第一,《资本论》贯穿着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主线,把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个有
机整体和历史发展中的产物来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指出,
“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生产
方式是社会形态,即社会有机整体。离开了社会,不存在生产方式。社会是人们相互
作用和活动的总和,相对于自然而言,包括人的活动的各个领域,相互关系的各个侧
面及其总体,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关
系与经济关系之间,社会关系是人的各种关系的总和与本质,经济关系是人的社会关
系的核心部分、基础和利益体现。《资本论》研究的经济,并不是“纯经济”,它是
从社会出发,而集中研究经济,最后又回到社会整体上来;它是以社会为出发点和归
宿的。恩格斯在1805年给朗格关于《资本论》研究的信中批驳了“纯经济”的观
念,“对于现代资产阶级的发展来说,最可耻的是它还没有超出动物界的经济形式。
在我们看来,所谓‘经济规律’并不是永恒的自然规律,而是既会产生又会消失的历
史性的规律,而现代政治经济学大全,只要是由经济学家正确地客观地编纂出来的,
对我们来说不过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赖以存在的规律和条件的总汇,一句话,是这个
社会的生产条件和交换条件的抽象的描述和概括。因此,在我们看来,任何一个只要
是表现纯粹资产阶级关系的规律都不是先于现代资产阶级社会而存在的;那些或多或
少地对过去的全部历史起过作用的规律则仅仅表现了以阶级统治和阶级剥削为基础的
一切社会所共有的关系。”这就论证了超脱社会的纯经济观念和永恒不变的经济规律
是不存在的。任何经济规律都是社会的规律、历史的规律,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关
系的体现,是在一定社会中存在和发展的,它也会随着历史上一定社会关系的消失或
改变而消失或改变。
    第二,《资本论》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解放
和发展的规律。《资本论》所研究的物的关系,商品关系、生产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
的关系,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反映。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
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
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①a]反过来说
,物与物的社会关系就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物的商品形式反映的是人的社会关系。
“私人劳动在事实上证实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只有由于交换使劳动产品之间,使
生产者之间发生了关系。”[①b]人的研究,是一种人的研究的深刻理论。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不仅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也使人的发展突破历史的局限,
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只有在大工业中,人才学会让自己过去的,已经物化劳动的
产品大规模地、象自然力那样无偿地发生作用。”[②b]大规模地创造财富,是人
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展,与原始社会和中世纪相比,从此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
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时期中
,人的内在本质的这种充分发挥,表现为完全的空虚,表现为全面异化。随着资本的
集中、垄断及其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也不断发展壮大。当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生存发展受到难以忍受的威胁和压迫的时候,工
人阶级及各阶层人民就会改变现存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使自己获得彻底解放。
    第三,《资本论》的最重要成果是发现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指出,“
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
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③
b]马克思通过发现剩余价值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社会发展
的历史总趋势。
    以上三者可以证明,在一定意义上,或从研究社会的角度看,《资本论》是人类
思想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社会学巨著。
            二、商品和劳动的社会分析是资本主义社会学的起点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普遍的存在物,千百万人天天看它、摸它、用它,却没有
人认真研究它。正如黑格尔所说,太熟悉的东西,反而容易被忽视。马克思是历史上
第一个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商品的人。《资本论》开篇就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
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
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列宁在分析《资本论》的逻辑起
点时说,“开始是最简单的、普通的、常见的、直接的‘存在’:个别的商品(政治
经济学中的‘存在’)。把它当做社会关系来加以分析。”[⑤b]个别商品这种政
治经济学中的“存在”,也是社会学中的“存在”;它是社会关系的代名词。为什么
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从商品分析开始,因为商品是最简单、最普通、最常见、最直接的
社会存在。从商品出发,就是从普遍的社会存在出发,分析最普遍社会事物的共性和
个性,才能进而探索社会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
    马克思分析商品的抽象方法是科学的社会分析方法。对商品价值形式的分析,从
简单的价值形式开始,经过扩大的价值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而达到货币价值形式。
这是一种“具体——抽象——具体”的方法,即从历史的具体开始,经过抽象分析,
达到现实社会的科学具体。整个分析体现了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这种社会分析方法
的社会性在于:“在这里,在每一步分析中,都用事实即用实践来进行检验。”[⑥
b]
    马克思的商品分析揭示了商品形式的奥秘: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
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
生产者同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
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马克思把表现
人们自己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商品所采取的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称之为商品拜物教
,也就是货币拜物教,这种拜物教的性质来源于生产商品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它
在资本主义世界具有社会普遍性。
    《资本论》在以商品作为社会分析的起点的同时,也把劳动作为社会研究的开端
。劳动的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也是认识社会学的关键。劳动作为使用价
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
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劳动的二重性在于,就
使用价值来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
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在前一种情
况下,是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在后一种情况下,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
的问题。劳动的计量是把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这
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总之,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
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把劳动产品表
现为只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物的一般价值形式,通过自身的结构表明,它是商品
世界的社会表现。因此它清楚地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中,劳动的人类的性质形成劳
动的特殊的社会性质,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
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三、剩余价值的发现奠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学的基础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
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
黑暗中摸索。”马克思所发现的资本主义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他的社会学的基础。
    在商品生产中,工厂主所关心的是这样两点:第一,他要生产具有交换价值的使
用价值,要生产用来出售的物品、商品。第二,他要使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大于
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总和。他不仅要生产使用物
品,而且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
且要生产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生产的决定性目的是剩余价值。因此,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
余价值或者通过劳动使资本增值的劳动者才被看作是生产的。例如,一个教员所以是
生产劳动者,并不是因为他训练他的学生的头脑,而是因为他为校董带来了大量的财
富。校董不把他的资本投入灌肠工厂,而投入教育工厂,这是他的事情。从此以后,
生产劳动的概念不只包含活动和有用效果之间的关系,生产者和产品之间的关系,而
且还特别包含一种使劳动成为增殖资本的直接工具的社会关系。
    把工作日延长,使之超出工人为提供自己的生活费用的等价物所必需的时间,并
把这部分剩余劳动交给资本,这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
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中,
工作量已经分成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这两个部分。为了延长剩余劳动,就要用各种方
法缩短生产工资的等价物的时间,从而缩短必要劳动。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劳动
的持续时间有关;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变化,
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随着严格意义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剩余价
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剥削和发展的根本秘密,资本主义发展的总趋势就是由这一规律决
定的,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特有的社会现象的根源也在这里,因此这一规律奠定了资本
主义社会学的基础。
            四、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研究是资本主义社会学
        的中心内容
    马克思叙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全过程的中心线索就是揭示这种商品生产中的人与
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里,一般的社会生产关系是这样的:生产
者把他们的产品当作商品,从而当作价值对待,而且通过这种物的形式,把他们的投
入劳动当作等同的人类劳动来互相发生关系。在资本主义世界人们的生产关系所采取
的不受他们控制和不以他们有意识的个人活动为转移的物的形式,就是通过他们的劳
动产品普遍采取商品形式表现出来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中,商品所有者是独立的私人生产者,生产关系和生产
体系使他们联系为一个整体。商品爱货币,但是“真爱情的道路决不是平坦的。”把
自己的“分散的肢体”表现为分工体系的社会生产肌体,它的量的构成,也象它的质
的构成一样,是自发地偶然地形成的。所以我们的商品所有者发现:分工使他们成为
独立的私人生产者,同时又使社会生产过程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关系不受他们自
己支配,人与人的互相独立为物与物的全面依赖体系所补充。”[①c]
    资本家是在商品流通中获取剩余价值的。流通是商品所有者的全部相互关系总和
,在流通以外,商品所有者只同他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我们那位还只是资本家幼
虫的货币所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
终了时必须取出比他投入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他变为蝴蝶,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
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这就是问题的条件。[①d]一切社会关系都表现为人与人的关
系。在劳动力商品市场上,“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
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
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②d]这就彻
底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残酷的社会关系。
    资本家在商品市场买到物的因素——劳动资料和人的因素——作为商品的劳动,
然后投入生产,消费他购买的商品,劳动力。就是说,让劳动力的承担者、工人,通
过自己的劳动消费生产资料,生产出他所需要的商品,他要使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
大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总和。商品的绝对价值
本身,是生产商品的资本家所不关心的。他关心的只是商品所包含的,在出售时实现
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一方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一方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利
益,双方从资本主义诞生起就不断展开斗争,这种斗争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上的斗
争。《资本论》论述了工人阶级为缩短工作日同资本家进行的斗争。马克思指出:“
正常工作日的规定,是几个世纪以来,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斗争的结果。……我们看到
,这些按照军队方式一律用钟声来指挥劳动的期间,界限和休息的详尽的规定,决不
是议会设想出来的。它们是作为现代生产方式的自然规律从现存的关系中逐渐发展起
来的。它们的制定、被正式承认以及由国家予以公布,是长期阶级斗争的结果。”[
③d]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段的斗争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
    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一般表现为金钱至上,货币万能。“金钱是一个奇妙的东西!
谁有了它,谁就成出了他想的一切东西的主人。有了金钱,甚至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
。”(《哥伦布寄自牙买加的信》1503年),但是,商品世界的这个已经获得的
固定形式,商品的货币形式,只是掩盖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以及生产者的社会关系,
而不是把它们揭示出来。《资本论》的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科学地论证在商品货币形式
掩盖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
            五、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是《资本论》所建立的资本主义社
        会学的目的
    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是《资本论》全书的基本线索。《资本论》的最重
要的社会学成果就是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发现和预见了社会发展规律及其达
到的结果。马克思非常明确地把《资本论》确定为无产阶级的理论,他指出,“德国
社会特殊的历史发展,排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在德国取得任何独创的成就的可能
性,便是没有排除对它进行批判的可能性。就这种批判代表一个阶级而论,它能代表
的只是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
。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④d]把自己的理论归属为无产阶级及其历史使命,
这证明这种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为无产阶级的前途和斗争方向
做出科学的论证。
    《资本论》最终探寻到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为人类社会指明的前进方向是:人类劳
动过程的每一个一定的历史形式,都会进一步发展这个过程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形式。
这个一定的历史形式达到一定的成熟阶段就会被抛弃,并让位给高级的形式。资本一
方面会导致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社会上的一部分人靠牺牲另一部分人来控
制和垄断社会发展(包括这种发展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利益)的现象将会消灭了
,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又会为这样一些关系创造出物质手段和萌芽,这些关系在一个
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内,使这种剩余劳动能够同一般物质劳动所占用的时间,显著缩短
结合在一起。人类社会的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作为目的本身的
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邓永新〕
    ①a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8、89、425
页。
    ①b  ②b③b④b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⑤b  ⑥b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357页。
    ①c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6页。
    ①d  ②d③d④d《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8
9、200、300及301页、第18页。*
地板
 楼主| ~快雪时晴~ 发表于 07-5-26 19:24:57 | 只看该作者
【 文献号 】98142
【原文出处】国外社会科学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199803
【原刊页号】85~86
【 标  题 】二十世纪理论社会学的演变
【 作  者 】H.达维多夫
【作者简介】〔俄〕  H.达维多夫
【 正  文 】
    本文观点的出发点是:当代能决定社会学命运的两次“巨大”的危机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遗憾的是尚未引起重视。危机向理论社会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挑战。第一次危
机早在上世纪末就已开始,在本世纪20年代达到顶峰;第二次危机的高潮形成于60至70
年代,其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了10年。
    如果从一般观点来分析,不管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危机,其深刻内容都在于:暴露
出“社会学唯实论”和“社会学唯名论”相互关系中根本意义上的二律背反。它们共存
于以独特的“妥协形式”为基础的社会学理论稳定化的时期。在霍布斯和洛克时代,这
种妥协以唯名论思潮占上峰为标志,贯穿其间,而在康德和马克思时代则相反,它的标
志是唯实论思潮明显占优势,一直到临近上世纪末,唯名论才有所加强。人们追求唯实
主义程度的加深,导致两者方法论目标相互间的平衡被破坏,而即便这种情况没有,平
衡也并非稳定。
    两次危机不单单是所持续时间相吻合,而且与某种世界观危机有着“选择性相似”
之处。世界观危机在19世纪到20世纪之交表现得最为明显,它以60年代“反文化”形式
反复表现。这两次所指的情况已不是社会学里某种“科学性”概念上的危机,而是关于
对世界理解的危机。在世界观危机第一次“爆发”的时代,它的临床病症和代表思想,
一是尼采哲学和他的“重新估价一切价值观”;二是已聚集起力量的、雅斯贝尔斯称之
为当代三种“反理性”思想之一的种族主义。在这种具有原始意义上极右色彩的危机进
入尾声时,又产生出了极左思潮,这正是危机意识派的新马克思主义者的说法(年轻的
卢卡奇和追随他之后的法兰克福学派)。
    新马克思主义把种族主义“反理性”思想与另两种思想,即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
主义(正是它们和种族主义一起组成雅斯贝尔斯的三段式)相对立。尽管它在第一次“
世界观危机”的氛围中产生,但要起推波助澜的决定性作用还太早,要到第二次危机期
间才行。此时,新马克思主义的队列中不仅有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还有左派存在主
义者,其中包括萨特,他被以存在主义为方向的哲学家、社会学家梅洛—庞蒂称之为“
极端布尔什维克”,他自己也这样自称。法兰克福派的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萨特的存
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梅洛—庞蒂的现象学马克思主义在极其矛盾的相互作用下,其组合
已经进入定型阶段。这种组合,除了可用“社会学激进主义”来定义外,别无选择。这
种激进主义从一开始就表露出要把社会学提高到哲理高度的倾向,由此确定了第二次全
面危机的理论方法学内容。
    第二次社会学理论堪称总的或全面的巨大危机,很大程度要比第一次大得多(因为
无法指出一个西方发达国家,首先是在这方面早就落后的美国,他们对社会学中社会科
学基础知识在进步过程中的分解无动于衷,甚至在那时还认为基础是稳固的)。如此规
模,注定使这一学术领域“稳定意识”的前景黯淡。
    从19世纪下半叶起,社会科学分为以稳定和危机为内容的两派,它们相互对立,对
立程度到了从一方面看符合科学,而从另一方面看则不符合科学的地步。再说,处于发
展初期的新马克思主义本身拒绝谋求“资产阶级”的学术地位,把自己看作以揭露资产
阶级思想体系,特别是其中社会学组成部分为宗旨的“批判理论”或“社会批判理论”
。不管怎么说,它们在足够长的一段时期内,从同一枝干上长出对社会认识的两个分枝
,它们都以符合“绝对真实性”自居,相互对立。只是在理论社会学第二次共同危机到
来期间,当用极左社会学武装起来的新马克思主义还在为自己争得社会学一席之地时,
它和经典社会理论已是平起平坐了。顺便提一下,由此证明,经典社会学发生重大变化
已是在70年代末了。
    应该指出,当我们谈及理论社会学时,如不考虑从深层次哲学世界观出发,用社会
学方法区分产生分裂和危机的根源,我们就会一无所知。甚至当社会学家,那些认真保
守自己出身“家世秘密”或按弗洛伊德说法不肯去揭“祖上疮疤”的理论家无所顾忌时
,也不能加以忽略。共同世界观作为先决条件的逻辑奠定社会学理论的基础(如果它的
确是理论,而非相互对立主张的罗列),这不取决于我们记住或忘记它们事实上存在着
的根源。
    在任何情况下,“危机意识”的内部根源与新黑格尔主义有关。这一理解有助于我
们更深刻地认识由20世纪社会学史学家所指出的新马克思主义宏大的反实证主义特点。
新马克思主义的“秘密”只不过是用有关马克思主义学说唯物主义的言词和各种“自然
主义”的复旧来加以掩饰,其实质仍然还是包括在新黑格尔主义的唯心主义之中。这种
唯心主义本身也是一种新康德主义和生命哲学合题的尝试。这一“秘密”说明了法兰克
福学派反实证主义的内在联系。法兰克福学派已发展到了置任何事实以及他们革命主义
于不顾的地步。如果在黑格尔(和新黑格尔)精神中把任何客体化和异化视为相同,而
异化又被视为“资产阶级”现象,则宏大的反实证主义将会提出这一要求:与这一彻头
彻尾的“资产阶级”世界分手。
    理论社会学的各种思潮、派别、趋势的相互对抗,我们习以为常。如果我们把“唯
名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意向的对立也归结到所有司空见惯的分裂和分歧中去,则
完全可以看到:所有这些“集中”和“合并”都不能不引起(正如20世纪所发生的那样
)社会学理论共同危机的效果,而且每一次的危机在社会学家团体范围内都引发要去克
服它的意愿。这种危机不能不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决定着理论社会学的命运,直到这种命
运掌握在致力于社会学理论稳定化的学者们自己手里为止,而最主要的是能够给稳定事
业作出必要贡献的人。
    以上便是本世纪理论社会学进化的动态过程。该动态还由另一个20世纪理论社会学
很有特点的发展现象所决定。它是指各种社会学理论,确切地说,由这类理论的“复兴
”所决定。这类“复兴”的共同基础,如果指“危机意识”社会学的代表人物诸如马克
思、韦伯、和齐美尔的“复兴”,第二次危机则显得格外深刻、极端和有害。因此,在
第一次危机时(特别是在产生社会学稳定化意向之前的背景下)所表现出的破坏性观点
到了第二次危机时,开始显露建设性的一面,大有某种类似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发
展。
    在本世纪临近结束之际,历史理论研究正成为理论社会学的发展形式。我们有足够
的理论论证一种新的综合,即历史和普通社会学的综合。
    杨伟民摘自俄《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8期
【 文献号 】97126
【原文出处】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原刊期号】199604
【原刊页号】46-50
【 作  者 】陈铁民
【 标  题 】当代西方发展理论演变趋势
【 正  文 】
    摘要  当代西方发展理论演变的主要趋势是:1.从注重物的发展到强调人的发
展;2.发展观念不断更新,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到社会发展、综合发展;3.从
强调欧洲中心到主张发展道路多样化;4.重视发展负效应的探索。
    关键词  西方  发展理论  人的发展  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
    明确提出发展问题,是半个世纪以来的事情。二战以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大批亚非拉国家相继宣告独立。独立了的国家,面临着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而资
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发展也需要不发达国家提供资源和市场,但亚非拉一大批国家由于
经济落后,难以满足其要求。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停滞不前,势必拖发达国家的后腿。
所以二战后,西方学者开始重视发达与不发达关系的研究,把发展作为理论热点,各
种发展模式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以帕森斯为代
表的现代化理论、以佩鲁为代表的新发展观以及弗兰克的依附论、沃勒斯坦的世界体
系等等。模式不断更迭,新模式否定、修正旧模式,提出一些新的观点,但往往因不
能解决现实问题又陷入困境,引出了新的争论。应该肯定,每一种模式对不发达国家
的发展都作了有益的探索,为后人的深入思考、研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思想材料。总
体上说,经过西方学者几十年的艰辛探索,不断转换视角,更新观念,其演变的趋势
愈来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他们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值得我们研究、
借鉴。当然,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也有它的局限性,其世界观历史观本质上是唯
心主义的。有些学者出于阶级偏见和世界观的对立、分歧,肆意歪曲、攻击马克思主
义的发展理论。同时,他们比较侧重于发展机制的运行和操作方面的研究,忽视发展
哲学理论的研究。现就其演变过程的启示作如下分析:
            一、转换视角,从物到人,把人的发展确定为发展的根本目标。
    早期发展理论如刘易斯的发展经济学的出发点是物、产品。他们只看到人必须消
耗一定的产品方可维持生命有机体的持续存在,从而把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
的增长作为评判发展的首要甚至唯一标准,把储蓄、投资的增加以及科技进步、知识
增长等视为发展动力。70年代以后,西方发展理论家对早期发展理论进行反思,转
换视角,从物转向人。法国著名学者佩鲁批评增长论是一种唯经济(经济主义)的观
点,具有相当大的片面性和狭隘性。他认为,经济增长论“是由那些忽视甚至排除活
动者及其活动的经济学家提出来的”[①]。这些人不明白增长的目的和目标,忽视
人类的行为和历史,他们只讲投资、储蓄、工资这类经济活动,但对行为者的态度、
他们的志向和对待特定情境作出反应的能力却不加说明。佩鲁强调要从“人的活动及
其能力”来研究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发展的目的是“以促进该共同体每个个别成员的
个性全面发展”[②],“普遍地重视人则是一个社会能够正常运行和保持稳定的关
键之一”。[③]
    在人的需要的观念上也发生重大变化,从满足人的物质要求转换为人的自我实现
,侧重于人的能力、要素、个性的自由发展。M·A西纳索说:“发展远远超出了满
足人类需要这一简单的道德要求。”[④]人是沉浸于一定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的,
人不仅有物质的需要,而且有精神文化的需要,同时还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实现
。已故罗马俱乐部主席贝切伊认为,人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发展除了
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这个低层次的要求外,还有更高的层次即自我实现,不断提高人的
素质、发掘人的潜力,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有的论者还提出发展必须优化人的心理素质,健全人的心理状态。1971年,
在维也纳发展研究所举行的“发展中的选择”讨论会上,智利学者萨扎·班迪博士深
刻地指出,落后的和不发达不只是一堆社会经济图景的统计数字,也是一种心理状态
。美国现代化专家阿历克斯·英格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也认为,国家落后也是
一种国民的心理状态。社会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首先是观念的现
代化,心理素质、精神状态、思维方式以及创造能力的现代化。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如何优化人的心理素质,健全人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值
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发展观念不断更新,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从经济发展到社
        会发展、综合发展。
    按早期西方传统发展观念,发展即是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被等同于经济增长
。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就是持这种观念。在他看来,发展即是经济增长,亦
即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佩鲁批评刘易斯一再重申他的研究与产品的
使用无关,只涉及产品和经济增长,因此,“他的著作只与增长有关,除增长外概不
涉及其他问题:在他的笔下竟然偶尔也露出发展或进步的字样,但这只是为了使叙述
有所变化而已。”[⑤]
    实践证明,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模式并没有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真正的经济
增长,并没有实现西方发展理论家所设计的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相反地,
还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如巴西、伊朗、巴基斯坦等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导致了经济失衡、通货膨胀加剧、失业人数增加、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等恶果。发
展论者对此进行反思,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虽有一定联系,但两者不是同一的
概念,不容混淆。经济增长是指人均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而经济发展还
包括经济结构、经济组织、宏观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市场结构等方面的变革和
调整。经济增长只是量的方面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结构的优化、素质的提高,因而不
一定就是经济的发展。美国学者西尔斯在《发展的含义》一文中,区分了“增长”与
“发展”两个不同的范畴,认为增长不一定意味着发展,发展除了经济增长外,在减
少不平等、失业和贫困方面都要取得进展。他说:“问到一个国家的发展情况如何,
应当指出:贫困情况有何变化?失业情况有何变化?不平等情况有何变化?”[⑥]
    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而且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如果忽视社会改革和进步,就谈
不上真正的发展。到了80年代,西方学者对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总体性有了更进一
步的认识,提出综合发展观。例如,佩鲁超越了经济学的范畴,从哲学与经济学的结
合上重新认识发展问题,认为发展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⑦]。
托达罗认为,“应该把发展看为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的多维过
程。除了收入和产品的提高外,发展显然还包括制度、社会和管理结构的基本变化及
人的态度,在许多情况下甚至还有人们的习惯和信仰的基本变化。”[⑧]美国学者
伊利奇和巴加瓦说:“一些经济学家至今提出的那些主要战略只是在非常特定的环境
下才有实用价值。而且,这种环境并不是单由经济因素来决定的。它们还决定于重大
的政治、社会和行政因素。……唯一可行的‘发展’战略是有政治家在其中起作用的
跨学科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产物。”[⑨]发展不能只局限于经济收入和产品的提高,
而且应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所以,必须多方位地研究发展问题,不仅从经济还
要从政治文化、管理结构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可见,跨学科地对发展
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是当代发展理论研究的特点和必然趋势。
    综合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核心,充分考虑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发展观。美国学者基
思·格里芬提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术语正面临过时的危险,正在逐渐被
“人类发展”这一术语所取代,他强调把人作为综合发展的落脚点。佩鲁申明“我个
人的信念是,对发展问题的注意预示着经济学及其所应用的分析工具领域中的各种根
本变革。其要点在于,发展同作为主体和行为者的人有关,同人类社会及其目标和显
然正在不断演变的目的有关。一旦接受了发展的观念,就可望出现一系列新的发展,
与之相适应的是人类价值观念方面的相继变革,在历史上,这些价值观念正是以这种
方式转化为行为和活动。”[⑩]综合发展观从人出发,以人为目标,把人的价值引
入发展活动和行为中,说明只有人的价值观念的变革、更新,才能有人的活动和行为
的创造性的业绩。
            三、突破欧洲中心论,强调发展道路多样化。
    从50~70年代,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现代化理论家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两
分法出发,认为美国社会是整合最高的“一般社会”、“现代社会”,而第三世界国
家则属于传统社会,现代社会是传统社会未来追踪的发展模式。他无视不同国家的历
史条件、国情的不同,把美国社会现代化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现代特征视为不发达国家
现代化必须仿效、照搬的一般特征,认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正是
不发达国家现代化所要解决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道路正是不发达国家要
重复的道路。在帕森斯看来,现代化即是西化、美国化。艾森斯塔德在《社会进化与
发展》一书中说:“从历史上看,现代化是一个朝着欧美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系统
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于十七至十九世纪就在欧美各国完成了。”[①①]
    70年代以后,欧洲中心论受到多方的批判。例如,佩鲁指出:“人民曾受到愚
弄,消极地接受那些不仅从未以其自身经验为基础而获得的,而且是由西方人向他们
灌输的思想、公式和战略。”[①②]不少学者主张放弃追踪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
模式,从不发达国家的实际出发来考虑发展问题。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赫
尔曼·卡恩指出:“现代化不再意味着美国化或者西方化,虽然还可从西方学到许多
东西。……每个国家将寻求自己的道路。”[①③]弗兰克指出:“不曾先了解清楚
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不发达地区居民过去的经济史和社会史如何造成他们现在的不发
达状态,就不能指望为他们制订适当的发展理论和政策。”[①④]美国普林斯顿大
学国际事务中心主任西里尔·布莱克在《现代化动力》一书中否定了现代化就是西化
、美国化的观点,极力反对欧洲中心论,认为每个国家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及其演变
过程所形成的独特的历史遗产,因而每个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都具有自身特色。他还认
为,不发达国家要有选择地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有益的符合自己具体情况
的经验,要使外国的模式适应自身的需要、习俗和能力,不能盲目照搬、机械模仿。
    从不发达国家的国情出发来探索发展问题,这是对欧洲中心论的重大超越、突破
,拓开了探索不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新途径,改变了一系列传统的陈旧观念。例如,
在不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关系问题,刘易斯根据西方现代化
的经验,提出把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中去是不发达国家发展经济
的关键。这在客观上忽视了农业发展。6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的约翰·C·H费和
古斯塔夫·拉尼斯在《劳动过剩经济的发展》中,转换了研究视角,着眼于不发达国
家的实际,纠正了帕森斯忽视农业的倾向,认为农业对工业的贡献除了向工业提供所
需的劳动力外,更重要的是向工业提供农产品、原料,所以必须重视农业与工业的同
步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甚至认为农业的发展是“构成一国经济的任何真正持续扩
大的基础”和“发展的原动力”。他们合理地提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推动农业
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①⑤],肯定农业是不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关
键。这个观点切合不发达国家的实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经验也说明这一点

            四、研究发展与代价的关系,探索发展的负效应。
    西方发展理论家把价值范畴引入发展理论,探讨发展与代价的关系,拓展了发展
研究的新维度。佩鲁说:“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中,社会和个人都曾沉浸于定性价值中
。”[①⑥]又说:发展“发生于各种活动和相反活动的过程中,发生于人类行为者
彼此冲突的评价中”。[①⑦]既然发展过程充满着冲突、矛盾,那么发展就免不了
付出代价。M·A·西纳索把发展定义为“既指发展的活动,又意味着发展的状态”
。[①⑧]从价值的角度看,发展的结果和状态有正负效应两方面,既要考察其正面
效应,即进步方面,又要考察其反面效应,即人们所付出的代价。这就要求人们在发
展探索中改变那种直线性的、理想主义的观念,克服那种认为发展似乎是平稳的进化
过程、只有进步没有退步、不必付出代价的形而上学观点。把价值范畴引入发展理论
,研究代价问题,使发展理论研究沿着辩证思维的道路前进,这是发展研究的一个重
要成果。
    关于发展与代价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早已作了精辟的论述。马克思指出:“个
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只有以牺牲个人的历史性为代价。……因为在人类,也像在动
植物界一样,种族的利益总是要靠牺牲个体的利益为自己开辟道路的”[①⑨]。恩
格斯认为文明的发展是以原始平等的丧失和纯朴道德的失落为代价的。这里,马克思
恩格斯表述了人类社会及其文明的发展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观点。他们曾尖锐地批评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以牺牲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有些发达国家工
业化过程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持续300多年的英国圈地运动就是一个典型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以产生殖民主义和殖民地、剥削压迫第三世界人民为代价
的。几十年来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有一定增长,但这是以大量的“经济剩余”转移到殖
民主义的腰包为代价的。联合国倡导的“第一个发展10年(1960~1970年
)”遭到失败,人们曾付出极大的代价,作出极大的牺牲。发展论者对这十年所奉行
的“发展=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罗马俱乐部成员提出“人类困境”、“
世界性难题”,看到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失衡、酿成生态危机,威胁到人类自身的
安全,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于是人们开始把发展与生态联系起来考察,认识到
生态危机是发展的负效应,不解决生态危机就谈不上持续、健全的发展。例如,第4
4届联大主席加尔巴在联合国纪念4月22日“地球日”大会致词中说:今天,全人
类面临着威胁,如果地球生态平衡不能得以保持,生物系统不能够得以保护,任何发
展理论和发展计划都等于零。
    如何扬弃代价以寻求再生之路,西方学者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由于观点不同,
出现了悲观派和乐观派的争论。罗马俱乐部成员梅多斯提出“增长的极限”,认为如
果当前人口、工业化污染、食品生产的增长趋势和耗尽资源的趋势继续下去而不加改
变,将会在100年内的某个时刻达到“增长的极限”,只有以遏制和停滞经济增长
的办法来实现全球均衡,才能解决人类的困境。这种观点实质上是主张“零增长”。
这种消极无为的态度遭到许多学者的批评,美国赫德森研究所所长赫尔曼·康恩把梅
多斯的“零增长”观点斥之为新马尔萨斯主义。我们不赞同对社会发展持悲观消极的
态度,但我们认为,悲观派们注意到发展中的代价问题,客观上为深入探索发展理论
拓开了一个新的维度。它给人们的启发是,对发展理论的研究,不仅要注重发展本身
的意义,即正面效应,同时也要注意研究发展所付出的代价。当前,对于我们来说,
尤其要研究社会主义改革以及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代价问题
,力求把代价降低到最低限度。
    西方学者不仅从生态平衡角度考察代价问题,而且还从人的异化角度来考察发展
与代价问题。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关于“单向度的人”的描述、萨特的
存在主义等,都以不同方式从异化角度探讨发展代价问题。例如,马尔库塞把现代资
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描述成这样一个等式:“技术进步=增长的社会财富(上升的国民
生产总值)=扩大的奴役。”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发展使人失去人性,人成为物、
工具,人与产品的关系被颠倒了,产品不是为了人而生产,反而是人为了使产品得到
消费而存在,人拜倒在物的面前,成为物的奴仆。马克思早就批评黑格尔“只看到劳
动的积极方面,而没有看到它的消极方面”[②⑩]。劳动的消极方面就是劳动异化
。西方学者从异化角度来探讨发展与代价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
    西方发展理论演变的趋势愈来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他们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
思想、观点,值得我们研究、借鉴。但他们的发展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有些
西方学者否认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斯宾塞的发展理论的区别,混淆马克思的“世界
历史”思想与西方学者宣扬的欧洲中心主义,把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歪曲为单线论
。另外,有些学者如佩鲁还没有摆脱抽象人性论、文化决定论的思想倾向。我们评价
当代西方发展理论应持科学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其中错误的东西要加以分
析、批评,对有价值的东西则要认真研究、借鉴。
    注:
    ①  ②  ③  ④  ⑤  ⑦  ⑩  ①②  ①⑥  ①⑦  ①⑧[法]弗朗索瓦·佩鲁
:《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9、22、108、11、57、2
、2、11、38、21、3页。
    ⑥转引自高清海、刘少杰:《社会发展理论的演化趋向及其面临的问题》,《天
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⑧[美]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
50页。
    ⑨  ①④威尔伯主编:《发达与不发达问题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84年版,第50、145页。
    ①①  ①③安德鲁·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
38页。
    ①⑤参阅[美]费景汉和古斯塔夫·拉尼斯:《劳动力剩余价值经济的发展》,
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①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1),第124~125页。
    ②⑩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
116页。
                                              (责任编辑  洪峻峰)*
5#
 楼主| ~快雪时晴~ 发表于 07-5-26 19:25:50 | 只看该作者
【 文献号 】98058
【原文出处】学习与探索
【原刊地名】哈尔滨
【原刊期号】199706
【原刊页号】77~82
【 标  题 】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
【 作  者 】姜汝祥
【作者简介】姜汝祥,1965年生,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国家计委社会研究所研究
人员。
【内容提要】发展社会学的理论构造经历了三个阶段:现代化理论阶段、依赖理论阶段
和世界体系理论阶段,为什么产生于五六十年代的现代化理论对中国有着较大的影响,
而产生于七八十年代的其它两个理论则几乎无人问津?本文探索了其中的原因并通过国
内外的有关发展经验讨论了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正  文 】
    以第三世界为主要内容的发展社会学研究,基本的理论构造经历了三个阶段:现代
化理论阶段、依赖理论阶段和世界体系理论阶段。从时间序列上看,大体上,五六十年
代是现代化理论风行的时期,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依赖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进
入80年代,世界体系理论影响渐渐增大,盛极一时。当然,这种从时间角度的划分并不
是十分严格的,就观点和方法而论,围绕这三个理论形成的是所谓的学派,尽管每一个
新的理论的兴起,都建立在对原有理论的抨击和批判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原有理论的失
败或消亡,各个学派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仍然争论不休。应当说这三大发展理论基本上
反映了发展社会学,反映了对第三世界国家如何选择发展道路的认识,但是,这三个理
论在中国学术界的命运却不大一样。曾几何时,现代化理论风行整个学术界,不仅社会
学,而且哲学、政治学以及其它领域的许多社会科学,都以引用或谈论现代化理论观点
和方法为时尚,明显的例子是80年代后期关于“中国文化”的那一场大讨论,从头至尾
都可以说是源于“现代化理论”的争论。与此相对应的是,依赖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却
几乎无人问津。以现代化理论为靶子建立起来的两种理论,却在以现代化理论为指导的
“文化热”冷寂之后,几乎对中国学术界毫无影响,为什么?
            一、理论构造:基本观点与战略选择
        1.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从理论渊源上来说,源于韦伯和德克凯姆,从方法论上看,则基本是帕
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一个具体应用。这种具体应用的特点表现在,无论是讨论经济发展
还是社会变迁,现代化理论都或明或暗地包含了两个前提:(1 )发展中国家在西方科
技制度的导引下正在经历着社会变迁;(2 )结构一致性原则或包容性原则规定了未来
变迁的方向。
    在这两个前提下,现代化论者按照韦伯、德克凯姆关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划分
,构拟了有关发展的概念。首先,他们认为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具
备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的价值观念与规范。正如现代化理论家鲍尔(Bauer)指出的那样,
经济能否取得成就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能力和态度,取决于根据能力和态
度建立起的社会政治制度和采取的组织措施,取决于历史经验;而外部联系、市场、机
会和自然资源等因素的作用则是次要的。〔1〕
    其次,他们认为社会发展存在着一种“结构一致性”的互容原则,发展中国家要想
发展就必须要采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而只要采用科学技术就必然要导致一系列与之
共容的或者说结构一致性的其它因素,下面是共容性的一些例子:
    (1)工业职业结构与核心家庭;(2)工业职业结构与开放的社会结构(即高度的
社会流动);(3)广泛的职业专业化、 教育正式化与全民文化程度的提高;(4)社会
制度的分化、 职业的专业化与竞争的多元化结构;(5)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与私有财产
契约的法律制度; (6)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与选举制度、民主制度以及多党政治体系。
    正是这些互容性的因素,规定了发展中国家的变革及其方向。现代化理论所说的一
切变革,都是在这种结构一致性原则下发生的。因而,现代化理论对第三世界国家变革
的判断,从整体上可以概括为:①价值的转变是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前提;②西方的工业
化过程将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再现;③改变行为传统模式的社会变迁,是在现代化的推力
下发生的,这个推力与西方社会长期发展所凭借的动力是一致的;④西方科技和观念对
第三世界国家的传播,同时也将伴随着许多相容性原则的扩展;⑤现代化过程是一个政
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一体化的变迁过程,第三世界不发达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国家本身的
社会结构系统有“缺陷”,因而经济增长需要以改组其结构条件——文化和社会制度的
阻碍为前提。一句话,所有的现代化理论都相信:由于西方科技的传播,发展中国家不
可避免地会产生发达国家现有的一切社会特征。〔2〕
    体现在发展政策上,现代化理论的选择是明确的:必须对现存社会、政治和文化模
式进行改造,以便能够和传播而来的西方科技互容,并反过来加快这种传播。尽管后来
有一些(如英格尔斯)现代化理论家退了一步,认为某一些孤立的组织或环境也能帮助
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增强其现代性〔3〕,但作为一种总体的发展政策, 现代化理论家开
出的药方是一致的,他们都强调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工业化,强调外援是支持社会经济变
迁的重要工具,强调自由企业,强调正式教育以及政治的民主和独立的司法系统等等是
经济得以增长的结构性共容原则。
        2.依赖理论
    在现代化理论中,现代化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发展”过程,然而,如果把发展中国
家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发展放到一个相互作用的环境中去考察,就会发现现代化理论用
目的代替了手段和过程,因为发展中国家改造本土社会以接受和促进科技传播的结果,
很可能是在制造依赖发达国家的陷阱,从而否定了真正现代化的可能性。依赖理论的主
要代表人物弗兰克(A.G.Frank )对此说得很清楚:“目前拉丁美洲迟缓发展是几个世
纪以来,它参加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所种下的恶果。”〔4〕而另一位依赖理论的代表
人物桑托斯(T.DosSantos )则对这种境况的未来下了一个断语:拉丁美洲诸国对其它
国家的依赖情况,若没有内在结构与外在关系的质变,将没有克服的可能。〔5〕
    从理论渊源来说,依赖理论来自马克思、列宁对世界经济不平衡以及对资本主义殖
民统治的分析,在起因上看,则是源于一些拉丁美洲国家的发展经验,特别是30年代资
本主义市场体系不景气期间的经验,具体地说,依赖理论是两种背景的汇合:一种是所
谓的“新马克思主义学派”;另一种是联合国拉丁美洲委员会(CEPAL )的观点(二次
大战之后,联合国为了解决经济重建问题成立了“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亚洲
和远东经济委员会”〔ECAFG〕, 拉丁美洲国家感到自己被排斥,极力主张成立自己的
区域性组织,1948年联合国拉丁美洲委员会成立,总部设在智利的圣地亚哥,依赖学派
的许多代表人物都在这里工作过)。
    那么,到底什么是依赖?按照桑托斯的定义,依赖指的是一种境况,在这种境况中
,某些国家的经济为其它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扩张所制约。依赖理论认为,国家之间的不
发达与发达是世界经济整合的结果,世界经济整合了个别的“国家经济”于商品、资本
乃至劳动力的市场体系中,而这个世界市场所创造出来的关系却是不公平的,这种体系
当中某些部分的发展是以其它部分的牺牲为代价的。换句话说,发达国家的发达和发展
中国家的不发达,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在这个命题下,依赖理论关于第三世界发展的
判断与现代化理论就正好倒了个:(1 )发展最重要的阻碍并不是缺乏资本和企业技术
,而是国际分工所造成的;(2)国际分工可以依照两种区域中心一边缘(Center—Per
ipher )之间的关系来分析:边缘地区总是将其剩余转移到中心地区;(3 )边缘地区
处于被剥夺的地位,因而中心区域的发展,总是意味着边缘地区的落后;(4)由于边缘
与中心区域的这种不平等关系,所以, 边缘地区注定永远都是不发达的,除非边缘地区
能够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体现在发展政策上,依赖理论强调要打碎经济秩序中剩余价值从边缘地区转移到中
心地区的依赖链条,强调要在高度保护壁垒下进行工业化,同时强调工业化需要政府力
量的支持,强调更公平的所得分配,强调把乡村的大众聚合于现代社会之中,这就是所
谓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3.世界体系理论
    依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边缘与中心,这种两极式的分析方法在很多社会学家看来,
未免太笼统和简单,容易将问题简单化,特别是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全球意识的兴起,
使很多人开始将问题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去思考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1974年,沃勒
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现代世界体系》一书出版, 标志着超越边缘与中心
两极的“世界体系理论”的诞生。
    从理论渊源上来说,世界体系理论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依赖理论在五六十年代对现
代化理论的批判; 二是法国史学中的年鉴学派(Annales School)的影响。法国年鉴学
派反对史学中实证主义主流, 而采用一种整体的或全貌的观点,这种观点在沃勒斯坦提
出的社会科学研究三个新原则中体现得最为明显:1.重视较长历史时期和较大空间范围
的经济分析;2.把社会过程和历史过程统一起来;3.注重理论的过渡性(即启迪性)。
〔6〕
    在这种原则下,沃勒斯坦把注意力放在各国的相互联系上,他认为各国的关系是互
赖而不是单一的依赖,为此他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半边缘”来完成这种联结:“半
边缘位于中心和边缘的一系列层次之间,它并不是统计意义上的分割点,也不是残余类
属,它是世界经济体系必要的结构要素。”〔7 〕“一个半边缘国家的标准型是出口‘
边缘性产品’到中心国家,而出口‘中心性产品’到边缘国家,并且两者的量差不多相
等。”〔8〕有了半边缘这样一个中间层次的概念, 世界体系理论在研究整个世界经常
变化的矛盾与危机时,否定了依赖理论包含的一种宿命论:即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剥削关
系使边缘地区注定不发达。
    这种否定是通过对世界体系(World—system )的历史演进分析来完成的。世界体
系是一个有着边界、结构、组织、明确规则和内聚力的社会体系,其生命取决于各种冲
突力量——在压力下产生内聚,而在组织将其作为获得更多利益的手段下产生分裂。〔
9 〕资本主义体系从历史过程上看,是通过结合、农业商业化、工业化、无产阶级化这
一长期趋势得以发展的。“结合”在这里指的是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向外扩张,使新的边
缘地带卷入世界经济体系,某一个地区一旦被卷入,这些地区农村就会逐渐发展起以出
口为目的的经济作物,原料也被加工成半成品以供中心国之需,直接生产者为生计而出
卖劳动力。
    与这一趋势相伴随,由于世界性的商品供求不平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出现
扩张和停滞的周期性变动,每次变动都会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提出新的机会:(
1)边缘地区的不发达, 并非仅是中心地区扩张的结果,而是中心扩张、边缘的内部经
济和社会结构以及发展政策等因素共同造成的;(2 )半边缘地区在世界体系中是体系
稳定的主要因素,它具有既被中心地区剥削,又剥削边缘地区的双重角色,这种双重角
色增加了世界体系内的异质性和多元性;(3 )在世界体系中,市场交换机能是体系动
力的来源,世界供给基本上是市场取向的“个别生产决策”的函数,世界需求却基本上
是“社会决定”的收入分配的函数,世界体系的空间分布是由市场的获益来决定的。(
4 )在世界体系中,国家结构在功能运作上,会影响或扭曲正常的动作方式,因此,国
家的机能愈强,它影响世界市场以增进其自身利益的能力也就愈强。
    表现在发展政策上,世界体系理论提出了三种发展战略:“夺取机会战略”,这是
一种古典式的战略,这种战略提倡抓住国际经济变动的机会,转变国家机构以及在世界
经济中的位置;“诱发性战略”,这种方法是以既存的利益为基础,通过利益诱导达到
振兴;“自我发展战略”,以自我的发展环境为基础,寻求内向性的振兴道路。
            二、现实与选择:西方化还是本土化?
    现代化理论的出发点说白了就是要“全盘西化”,不仅在技术上要学习西方,在社
会制度和文化上也要学习西方。事实上,早在现代化理论还未诞生的本世纪初,关于中
国社会发展就有过是否要“全盘西化”的论争,本世纪80年代,这一论争又再度兴起。
不过十分遗憾的是这两次论争都远离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经济发展过程,道理很
简单,讨论一种属于“特征”或“性质”之类的东西,不与具体的发展过程相联系,不
放在经济活动中去讨论,是很难深入下去的,现代化理论从整体上说,失足之处也正在
于此。正如美国社会学教授高棣民指出的那样:“就这些学者专家背景出身分析起来,
他们都持有以欧美为中心的论点,即使有些第三世界的学者,也因为在西方训练出来的
,在观点上也与西方同出一辙,萧规曹随,他们都假定,第三世界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
,即便能免除欧美一些锯齿状的发展过程,但由于一般的过程和现代化的结果还是会一
样的”〔10〕,就是说,成就动机、企业精神等现代化理论的基本特征,“在于假设了
导致西方变迁的相同社会手段及动力,一定也可以供第三世界使用,并且会达致相同的
目标。”〔11〕
    以对家庭的认识为例,现代化理论认为工业的职业结构与核心家庭是互容的,就是
说,大家庭不容于现代工业结构,在前些年的文化讨论中,这样的论述也随处可见。然
而,如果把这样一个问题放到具体的经济发展中去讨论,结论又如何呢?温州及其它一
些地区家庭工业的兴起,大概可以从一个小范围说明大家庭与工业活动的共容。另外日
本的许多大公司都有极强的家庭化倾向,印度的私有民族企业,也与一些家庭氏族相联
,墨西哥最高度工业化的城市Manterrey, 实际上是被一个彼此有着亲属关系的企业家
所垄断,对此美国社会学家波斯特评道:“大家庭不仅提供了大规模工业所需的资本来
源及行政人事,更在主要职位上提供了互信、合作与纪律,远非雇佣陌生人所能及”〔
12〕,这一点即便是号称“个人主义主导”的美国也不例外。“早期美国文化中的许多
特质,可被视为传统的事实,绝不意味着他们将有损于经济成长,当初工业发展所凭借
的动力,若无家庭忠诚、宗教性及社区压力等传统主义的支持,就不可能在美国出现。
”〔13〕
    因此像“传统价值观推动或(阻碍)经济发展”这些命题,实际上并无多大学术意
义和实际意义,因为传统价值观这样一种概念不仅模糊,而且无所不包,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限定传统的价值观主要指的是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话,那么按照现
代化理论,早在韦伯那里就已判明是阻碍经济发展的,前些年的文化讨论也大有不破不
立之势,然而,如果我们将儒家思想与东亚这几十年来的发展相联系,结论就不一定那
么好下了。东亚发展中儒家伦理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有益的生活和工作态度,或者
更“辩证”地说,同样的价值观,有时有抑制作用,有时有助长作用,关键的问题恐怕
还是取决于在什么样的环境、通过什么样的媒介传播给个体,取决于整个社会制度所提
供的行为准则结构。如果硬把一些价值观从社会发展过程中抽离出来讨论,它们就会被
扭曲。现代化理论中民主政治、市场机构、消费刺激以及人格特征等等论述,面临的都
是同样的困境:把西方的成功个案当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与“西方中心论”相对应的是依赖理论标榜的“自立更生论”。自从1949年之后,
中国就不再是依赖于外国的独立国家,在依赖理论看来,这似乎就是“自赖式”的发展
。的确,在六七十年代,中国经常被作为一种“自赖”的样板而被引用。但十分不幸的
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发展境况,却是对依赖理论最好的反诘。
    在依赖理论看来,只有摆脱了对中心国家的依赖,才能获得发展的机会,但从整个
世界发展格局来看,依赖理论似乎忽略了内在动力的分析,也过分地否定了进入世界经
济体系的正面效果。加拿大是依赖国家的明显例子,但加拿大显然不属于发展中国家之
列,东亚的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可以说是明显的属依赖“国家”之列,这些国家的经济
深深根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但这些国家并没有出现拉丁美洲国家出现的庞大外债、
经济萧条、收入不均等等“发展症结”。
    90年代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走过了十多年,对外开放的一个标志便是吸引外资,积
极加入世界经济体系,甚至开办特区,以特殊的政策和条件优惠外商。十几年后的中国
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缩
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此而言,世界体系理论提出的“互赖”概念,显然要比“依
赖”更能说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不错,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是边缘地区,但由于
有像香港、台湾、泰国、韩国等半边缘地区,因而日本、美国等中心地区对世界经济中
的优势地位是相对的。正如沃勒斯坦所说的那样,半边缘地区对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维
持是必需的,这种必需不仅表现在它们是整个经济循环链中的中介,而且由于半边缘地
区在经济结构(甚至社会结构)方面与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均具有相通性,从而使得边
缘地区能够利用其比较优势(如劳动力价格优势),通过世界经济体系大市场的规模效
益获得好处,同时,世界经济体系周期性的变化,会通过半边缘地区改变某些国家的结
构位置,这给中国的发展揭示了一种可能的前景:只要能利用和控制国际经济体系带来
的影响,把握机会,就有可能从边缘变成半边缘甚至中心。
    这种可能性还说明了一个道理,要能完成对机会的把握,还必须强化自身的把握能
力,这就涉及到对外开放中如何培养自己的能力。事实上,拉丁美洲国家和东亚国家的
不同发展过程对此已作了回答。在大部分拉美国家,采用的都是简单而直接的进口替代
战略,在缺乏必要的农业后备和基础设施情况下,过于急速强化工业化进程。一旦缺少
资金和技术,便求助于外国银行和跨国企业,结果很快就陷入债务陷阱而不能自拔,愈
来愈多的部门和企业受控于外国。而在东亚国家包括中国就与此不同,大部分东亚国家
都以土地改革和政府在农业部门的投资为开端,将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有效地结合起来
,使某些主要生产部门如纺织和塑料、电子与机械工业等有序地整合在一起,再加上一
些机会和援助,终于走出了发展的“低水平循环陷阱”,创造了发展的奇迹。而在这一
过程中,这些国家注意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创新行为,积极利用产业政策发挥调控作用
,以政府的身份参与和协调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这些对发展社会学的既有发展模式无疑
是重要的突破。
    所以,西方化或本土化恐怕都不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最优选择,问题
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世界经济体系中通过比较优势获得自己想要的,如何根据本民族的社
会文化结构,通过经济与社会协调机制阻止自己不想要的。国家现代化理论给了我们一
个重要的提醒,即要注意经济发展中的非经济层面。现代化理论的主题——前工业社会
秩序中价值的合法性如何能够过渡到符合工业社会秩序中价值的合法性,并不会因为理
论本身所具有的“种族中心主义”或者说“西方中心论”缺陷而失去探索的价值。依赖
理论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即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会不会成为再次贫困的导因?对外开放
会不会使自身永远沦为远离发展的“边缘”?这样一些问题对现在的中国来说,作为问
题本身的价值也是不容置疑的,“敬而远之”或者“避而不谈”似乎有些缺乏责任感和
远视。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开放中不会扭曲自己吗?依赖理论提醒
我们注意,那种认为开放会自然地使中国获利的想法,未免太一厢情愿。即便是东亚国
家已经获成功,但仍有一些学者发出警告:“东亚才开始获得成长,对成长到某一阶段
的负面预测还有待于证实,他们到目前为止所做的或许是为日后打下高度依赖和扭曲的
基础,就像拉丁美洲那些依赖国家过去所做的。”〔14〕
    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已经给出了一个十分明确的答复:出路并不在于害怕资
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剥削或利润倾向,也不在于竖起高高的堡垒“自赖”发展,问题的关
键在于我们自身,在于我们对世界经济体系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在于如何合理有效地引
进、利用外资,如何改造企业成为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如何有效地控制和诱导国际市
场对国内的影响,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既然处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内,就不可避免地
沦为这一体系中的某一阶层要素,世界范围的南南合作或南北对话等等对话形式应当就
是这种阶层利益的体现,因而,冲破既有格局的限制,谋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沟通和理解,并通过地区间的联合以及其它方式以获得较为公平和合理的国际发展环境
,这是我们应当努力的。
    注释:
    〔1〕鲍尔:《关于发展问题的论争》,11页, 伦敦·韦登菲尔德公司,1976。
    〔2〕胡格韦尔特:《发展社会学》,70页,白桦、丁一凡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3〕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268页,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4〕A·G ·弗兰克:《低度发展的发展——依赖理论的基本假设》,载《低度发
展与发展:发展社会学选读》,萧新煌编,161页, 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5。
    〔5〕T·桑托斯:《依赖结构分析》,载《低度发展与发展:发展社会学选读》,
萧新煌编,171页,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5。
    〔6〕苏耀昌:《华南丝区:地方历史的变迁与世界体系理论》,2页,中州古籍出
版社,1987。
    〔7〕彼特·埃文斯:《超越核心和边缘:评世界体系理论》, 载《低度发展与发
展:发展社会学选读》,萧新煌编,426页, 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5。
    〔8〕沃勒斯坦:《世界体系分析:理论与诠释的问题》,322页,载《低度发展与
发展:发展社会学选读》,萧新煌编,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5。
    〔9〕Wallerstein,Immanuel,1974:Moden World Svstem,New York:Academic Pres
s,Inc.PP.347.
    〔10〕高棣民:《东亚新兴国家对发展理论的挑战》,载《低度发展与发展:发展
社会学选读》,萧新煌编,9页,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5。
    〔11〕波斯特:《个人现代性与发展:一个批判》,载《低度发展与发展:发展社
会学选读》,萧新煌编,135页,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5。
    〔12〕〔13〕波斯特:《个人现代性与发展:一个批判》,载《低度发展与发展:
发展社会学选读》,萧新煌编,142页,143页,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5。
    〔14〕高棣民:《东亚新兴国家对发展理论的挑战》,载《低度发展与发展:发展
社会学选读》,萧新煌编,15页,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5。
【责任编辑】张澜
【 文献号 】98203
【原文出处】理论学刊
【原刊地名】济南
【原刊期号】199805
【原刊页号】112~115
【 标  题 】社会发展理论分析的新视角
【 作  者 】韩慧
【作者简介】韩慧  作者单位: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正  文 】
    研究社会发展,一个重要环节便是借助于某种社会指标体系对社会发展的实际进程
进行科学评价,在肯定其进步的同时确认其差距和不足,从而为进一步采取适宜对策提
供根据。但是,究竟应该怎样进行这种社会发展评价,以及相应的社会指标体系如何建
立,这在目前尚存在种种分歧和争议。为了推进这方面的探讨,我认为很有必要从研究
思路和方法上作一分析。
            一、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思路有待拓宽
    第一,应以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为依托,把社会发展的制度
的分析研究纳入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背景中。循此研究路线,有助于清楚
地把握社会发展可能采取的模式和发挥何种作用,把握社会发展理论如何更具中国特色
。笔者认为,为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大格局相一致,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完善需遵循一
条与众不同的自身发展道路。在国际社会发展理论发展的十字路口上,应当清醒地认识
到,重要的问题在于探索由中国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发展态势所选择的一种制度安
排,以及它的发展形式和变化、运动规律,而不是机械照搬、移植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
模式。
    第二,社会发展理论,必须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作一些新的探索。我们知道,
当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研究视角和评价标准各有不同时,势必产生相距甚远乃至截然相反
的结论。当人们以冷静的态度审视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进程时不难发现,受18世纪以来
占主导地位的工具理性学说和科学至上思潮的影响,西方学者在研究社会发展理论时带
有很大的片面性。过分注重工具理性的作用,崇尚并机械移植自然科学中所普遍采用的
一些原则和数学模式来分析社会发展问题。当这一研究视角超过一定范围和限度时,必
然难以解释超出科学实证范围的诸多社会经济现象、人的经济及社会行为、制度安排及
选择等重大问题。不仅如此,照此研究视角及与之相关的研究方法,往往使人们的研究
重心日益远离社会经济、社会运行的既定轨道并难以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发展现实作出正
确的诠释。如对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中过分侧重技术机制和建构数学模式而忽略运行
机制的社会经济条件、制度条件、文化历史及社会心理条件。有鉴于此,笔者力图通过
拓宽研究领域,对社会发展的制度根源、社会结构条件、社会发展运行的政治、文化及
社会习俗的基本约束条件等,进行力所能及的探索,以便对构建较为适合中国历史与现
实实际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系贡献微薄之力。在笔者看来,应力图在社会发展运行机制的
背后找出社会发展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深层原因,影响社会发展的经济、政治、法律及
文化等原因。而现有研究成果对制约社会发展的若干潜在因素的探索甚少,弥补这一研
究领域的不足或有所创新,是笔者着力强调的拓宽研究思路的重要方面。
    第三,强调从跨文化的比较中,为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社会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寻找
富有启迪意义的方法论原则。诚然,在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领域,国际比较是一个重要
方面。但问题在于,在现有比较研究中,常常带有两种类型的偏颇:一类是过分重视某
一两个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经验,并有将其具体作法套用于其他国家的倾向;另一类是
仅将研究视角放在具体技术机制的差异上,而将决定各国社会发展运行的更深刻的社会
、经济、政治、文化及历史条件存而不论,或作为既定前提加以肯定。前者囿于其制度
外观先进、发达的光环而忽略其产生、发展轨迹的内在制约因素的分析,容易产生简单
套用的倾向;后者则是偏重技术分析、忽略制度分析而必然出现的偏颇。须知,这两种
类型的偏颇均离跨文化研究的既定目标相距甚远,都不利于真正从国际比较中找出有利
于构建本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根本之点及可借鉴别国经验的根本立足点。显然,国际比较
和跨文化研究的重要方法论意义,固然在于学习和借鉴这一层面,但更在于通过比较,
清醒地认识和把握适合本国国情的自身发展条件和自身发展道路。形成这两类偏颇的重
要原因,似可归结为,由于人们更多地将社会发展作为一种技术机制而不是作为一种特
定的制度安排来讨论。作为一种技术机制则易于在别国推行和实施。但社会发展既是一
种技术机制,更主要的是一种特定的制度安排,受特定的文化背景、社会结构和社会习
俗制约,单从技术角度去探索是很难真正获得成功的。这无论从被动地移植社会发展模
式的国家(如不少发展中国家的情形),还是主动移植的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均不
难予以说明。再者,不少国家的功利主义政策导向,亦使照搬他国模式和具体做法成为
一种时髦。由于忽略了对本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把握,忽略了对影响社会发展深层原因
的剖析,自然难以摆脱最终陷于困境的局面。正由于中国社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因此
如何避免在决策领域中出现某些偏颇,探索中国社会发展自身发展道路,建立更能解释
和指导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及方法论原则,成为笔者强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社会发展作为一种制度安提,只能从综合的、普遍的,尤其是联系社会的、
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及社会习俗的角度才有助于把握住某些深刻复杂的运
行机制和变化趋势。遗憾的是,由于受技术及工具理性思潮的影响,社会发展的运行机
制及规律被置于十分狭隘的领域,而其中更主要的是取决于精算技术的影响力。不仅如
此,由于受西方发展模式的影响,我们根深蒂固地形成这样一种评价标准,即西方社会
发展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是唯一合理的,其它模式都应以西方社会发展模式作为评判标准
并决定其优劣。这一狭窄的研究思路阻塞限制了对社会发展运行机制的隐性因素的分析
。笔者力图运用现代社会科学各门学科结合的方法,从更广的研究视野,运用社会学、
历史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多因素分析而非单因素
分析、从综合的而非孤立的分析去揭示社会发展这种制度安排的模式选择、运行规律及
发展走势;力图探索在不同社会结构条件下的社会发展模式、存在形式及其演进规律,
而这后者或许是制度分析将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二、社会发展理论的制度分析
    用制度分析方法研究社会发展运行机制并将其贯穿始终,是笔者研究思路强调的一
个重要方法论特色。在经济科学领域,人们对于西方经济学主流派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方
法表现出日益明显的疑虑。制度分析在社会问题研究中必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
且“制度经济学将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米切达尔:《反潮流:经济学批判论文
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4页)。制度分析方法旨在对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社
会制度、历史进程、社会心理、生活习俗、行为方式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察,更有助
于人们把握经济运行轨迹及其内在制约因素。较之于一般经济学把制度作为既定的前提
,侧重于经济数量关系的分析,局限于对几个基本经济变量的分析方法,制度分析方法
的综合优势在世纪之交人们反思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模式弊端的背景下,更是确定无疑
了。
    运用制度分析方法研究社会发展问题,有助于我们从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更
广阔的分析视角去把握社会发展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内在制约因素,从而更全面把握社
会发展的运行轨迹。显然,这一分析视角较之于仅从技术角度,抑或仅从经济角度的分
析方法,无疑能够获得更广泛、更深刻、更有洞见性的分析结论。同时,对于中国和众
多发展中国家而言,运用制度分析方法探索适合于本国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的
社会发展模式,具有更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人类社会的文明结构至少包括三大层次,即器物层、制度层、观念层。以器物的发
展为主体形成物质文明,以制度的发展为主体形成制度文明,以智力和观念的发展为主
体形成精神文明。人类文明的这三种形态,共同组成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使
人类自身不断地趋于完善,人类社会不断地趋向进步。
    制度文明对整个社会文明系统起着组织、协调和整合的作用,不仅维护、保护和促
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而且是连接这两大文明的中介环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
明之间不是直接的、一一对应的决定关系。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精神文明的进
步,同样的物质文明成就可以用来为不同性质的精神生活服务,就在于它对精神文明的
影响要通过制度这一中介环节,要受到制度安排的制约。所以,制度文明是整个社会文
明结构中的关键部位和领域。它既根源于并服务于物质文明,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反作
用,又直接地制约和作用于精神文明,积极地影响着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深刻
地规定和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能否协调发展、相互
促进而不致于脱节和背离,很关键的就是要看制度是否先进以及制度建设是否健全,即
取决于能否充分发挥制度文明的协调功能和整合作用。所以,制度文明在整个人类社会
文明发展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因此
,制度文明是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尺度。
    制度文明可分为社会的基本制度所体现的文明和各项具体制度——它们的系统组合
就构成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所体现的文明这两个基本层次。人类社会的发
展和进步,社会形态的更替,固然主要表现为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社会基本制度的更新
和变革,所以封建制较之于奴隶制、资本主义制度较之于封建制、社会主义制度较之于
资本主义制度,都更先进也更文明;但是同一社会形态中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就主要表
现为通过各项体制建设的发展和更新,来推动生产力的继续不断向前发展,并促进社会
精神生活的繁荣发展,从而使社会的基本制度得以巩固、发展和完善。这就是社会的自
我更新,也是改革的实质和实现现代化的动力所在。社会体制建设所体现的文明,是制
度文明中最活跃的部分,它既为社会的基本制度服务,又有其相对独立性,更多地凝聚
着人类制度建设的共同智慧和经验,因此它可以超越不同民族、地域和国家的界限,使
之相互影响、借鉴和吸收。所以我们在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借
鉴和吸收世界上发达国家建设和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就十分必要和有益。
    制度文明是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尺度,判断某种制度文明如何,可从下列基
本因素中去进行综合判断:
    第一,制度所代表的利益和所包含的、为之服务的对象广泛程度如何。制度文明虽
然始于人类利益的分化且是为某种(些)利益服务的,但只代表和为少数人利益服务的
制度却是不文明的,因为它是为着肯定和保护少数人的利益而去规范大多数人的行为的
,它把少数人的幸福建立在对大多数人的剥削压迫和痛苦之上。因而,尽管它有着人类
在解决与自然界的对立时所取得的文明的意义,但在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对立上,
它却是程度很低的、甚至是含有更多的不道德和野蛮成分的一种文明。所以,只有制度
所代表的利益和所包含的为之服务的对象越广泛,越能够规范全体社会成员,制度才越
文明。
    第二,制度是否促成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人们共同生活的前提是形成某种秩序。
任何一种制度都是在确立、维持某种秩序。在社会学中,“秩序”有着丰富的内涵,它
包括社会政治秩序(即社会统治秩序)、社会安全秩序(即治安秩序)、社会活动秩序
、社会组织秩序等。制度的秩序取向,是说任何一种制度都以实现社会政治安定、社会
生活安全、社会活动有序、社会组织体制稳定、社会生活各方面有章可循为出发点和目
标,同动荡、无序、混乱相对而言。
    第三,制度能否提高各类社会活动的效率。人们共同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各
类社会活动的效率,更全面、更高程度、更优化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多种需要。因此
,效率始终是制度、尤其是各类社会活动制度的最核心的价值取向。影响社会活动效率
的因素主要有:社会活动的物质条件、人们同物质条件的结合方式、人们从事社会活动
所采取的组织形式、人们在社会活动和社会组织中的分工协作的方式、社会活动内部的
秩序规则等。制度的效率取向,是说任何一种制度对这些方面的规定都以最大限度地节
省社会资源(物质、资金、人力)的投入,最大化地获得社会活动产生的对人们的需要
的满足具有实际意义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为出发点和目标,同低效、无效、浪费相对而
言。
    第四,制度所包含和体现的正义原则如何。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必然结成某种分工
、交换、分配的关系。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的社会关系都表现为一定的责任、
权利、义务。社会关系是人们分工合作从事各项社会活动的基础。但是,由于存在着人
类劳动产品的有限性和人们需要的无限性的矛盾,因此人们的利益分配不可能绝对平均
,人们的社会地位总是有差距的。而当制度对人们的分配关系进行规定后,就形成全社
会内集团性的、结构性的利益矛盾和地位差别。当人们意识到社会分配不可能绝对平均
后,人们退而求其次,要求分配可以不平均,地位可以有差别,但分配的原则必须是公
正的,形成地位差别的原因必须是合理的。由此产生自有社会以来始终存在着的人们的
共同生活对正义的社会关系的需要和追求,正义成为所有关于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制度的
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根本内容就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所得
与应得、所付与应付之间的“相称”的关系(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
版社1957年版,第625-626页)。在经济领域,公正是一种分配原则,叫“分配公正”,
即贡献和满足之间的相称。在政治领域,公正是一种政治原则,叫“政治公正”。它要
求社会成员的社会作用和社会地位之间是相称的,亦即权利和义务之间的相称。在法律
领域,公正是一种法律原则,叫“法律公正”。它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与罚之间
相一致、相平衡,亦即自由和责任之间的相称。
    第五,制度的社会协调功能如何。人们共同生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赖于各种社
会活动来满足。如果缺少某种活动,人们某一方面的需要就不能满足。各种社会活动之
间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一种社会活动的状况影响、制约着其他社会活动的状况。各种
社会活动又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中又存在着人类社会同自
然界的关系,自然界的状况又影响、制约着社会系统的状况。因此,人们的共同生活需
要在人类和自然界之间、各类社会活动之间形成一定的协调关系。“协调”成为关于社
会活动的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制度的协调取向,是说它是以维持、促进人类
社会同自然界之间、各种社会活动之间、社会发展各部分之间的规模、结构、水平的平
衡、协调为其出发点和目的的。
    第六,制度的权威性如何。制度只有得到公正的、不折不扣的执行,才会具有权威
性,而权威性又是制度约束有效性的根本前提。制度因缺乏必要的惩罚力度,就难以对
人们的行为产生应有的约束力,从而使制度产生“软化”现象。一项制度得不到严格、
有效的执行,不仅会使制度本身形同虚设,而且还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很坏的影
响。它会助长违规行为的泛滥,也会动摇守规者的意志。如何通过健全对权力的监督约
束机制,防止权力、金钱对制度的践踏和腐蚀,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如何通过加大
对违规行为的制裁力度,提高违规的风险成本,降低违规的预期收益,使遵守规范成为
合乎个人利益的行为,这是增强制度权威性的两大重要课题。
    我们所揭示的制度的上述六个价值取向,是建立在对人类共同生活内在的必然要求
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因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任何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制
度都必须符合这些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一回事,人们在创造、制定一种制度时对其内
容是否符合价值取向的判断是另一回事。由于人们的认识受着时代、条件和阶级利益的
局限,并不总是正确的,因此历史上已经存在过的制度经常是背离制度的价值取向的。
人们主观认识和客观存在的矛盾是造成社会生活的需要和现实的制度的矛盾的根源。但
是这并不能否认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发展已经证明,一个背离制度价值取向
的制度,不管其如何被人为地维持,最终总是要被历史所否定的。
【责任编辑】陈曦
6#
 楼主| ~快雪时晴~ 发表于 07-5-26 19:26:40 | 只看该作者
【 文献号 】97160
【原文出处】天津社会科学
【原刊期号】199606
【原刊页号】31-36
【 作  者 】沈晓阳
【 标  题 】发展理论研究  社会发展与社会正义
【 正  文 】
            一
    正义,原指事物之间的一种平衡的关系或秩序。根据古希腊人的观念,每件事物
都有它的规定地位和职责,一旦有事物突破它的界限,就会有一种超人类的法则来惩
罚这种侵犯,恢复侵犯者所破坏的那种永恒的秩序。这种永恒的秩序就是正义。现在
,人们用正义来表示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理想目标和价值准则,它所指称的是
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合理的、平衡的关系。正义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具有广泛
的概括性。它可以是指国内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个人与
集体之间的关系(国内正义),也可以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正义)。它可
以是同代人之间的关系(同代正义),也可以是异代人之间的关系(代际正义)。
    正义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合理的、平衡的关系,涉及到人们关于什么是合理、
什么是平衡的价值观念。从历史上来看,思想家们提出的与正义有关的价值目标主要
有五种:第一种是稳定。正义作为关系,必须是一种平衡、和谐、稳定、安全、有序
的关系。一个动荡不定、缺乏安全感的社会,必定是一个非正义的社会。伊壁鸠鲁、
霍布斯等人就把安全、和平、稳定、秩序看成是社会正义的首要目标。第二种是平等
。包括人格上的平等、权利上的平等和财富上的相对平等。亚里士多德等人就把正义
视为一种平等关系。如果说稳定是一种外部形式上的平衡的话,那么平等就是一种实
质内容上的平衡。第三种是自由。正义作为一种合理、平衡的关系,不应是一种僵化
的平衡,而应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关系应该使每个人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
发挥自己的才能,追求自己的目标。因此康德、斯宾塞等人认为与正义相联系的最高
价值就是自由。第四种是博爱。正义作为一种合理、平衡、和谐的关系,还应该表现
在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关心,团结互助,友好相处。如美国当代伦理学家弗兰
彻就认为爱与正义是一回事。第五种是效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不能仅仅
从静止的角度来进行考察,还应从功能上进行考察,即要看这种关系能否发挥出其最
大的效率。西方功利主义正义观就把效率、福利看成是正义的基本要求。虽然历史上
不同的思想家在理解正义时其侧重点是有区别的,虽然这五种价值目标互相之间存在
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和冲突,但应该看到,它们之间从总体上说是必须兼顾的,也是可
以统一的。它们构成了西方历史上正义概念的基本内涵。
    西方思想家们为什么要把这五种价值目标作为正义的基本内涵?原因当然不仅仅
是因为它们符合正义的字面含义,更重要的是它们都体现了一个更为基本的价值目标
,这就是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幸福、自由和全面发展。正义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
系,但关系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使处于这一关系中的全体个人得到幸福、自由和全
面发展。正因为稳定、平等、自由、博爱和效率都有助于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幸福、
自由和全面发展,所以它们构成了正义的基本价值系统。虽然西方思想家们的理想在
现实的实现中具有严重的虚伪性和局限性,但这一理想本身是值得借鉴的。
            二
    应该承认,社会发展与社会正义,其侧重点是不同的。从内容上看,发展是指一
个社会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和转化。虽然国内外在发展问
题上存在着众多理论,但都承认经济起飞是发展的关键。发达与不发达首先是从经济
的意义上而言的。因此发展的侧重点是经济的增长。而正义的侧重点却是经济关系和
政治关系的改进。从形式上看,发展侧重于变动。一个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必
然伴随着各方面激烈的变动,从而导致原有各种社会关系的解体和利益关系的调整,
引起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和冲突,造成社会生活的错位和失衡。而正义则侧重于稳定和
平衡。
    但是从根本上说,社会发展与社会正义是一致的。从目标上说,社会发展与社会
正义是彼此统一的。正义就是使社会关系能够有利于全体(或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幸
福、自由和全面发展,而这也正是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
程,而是人们有意识加以推进的社会历史过程。人们之所以要推进社会发展,乃是因
为发展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重要价值目标,这些目标就不仅包括
经济增长,而且也包括社会稳定、收入平等、关系和谐、个人自由等。社会是一个整
体,社会发展是社会的全面进步。目前,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
都已从单纯追求当前的经济增长演变为追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根据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发展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经济上的工业化、经济增
长和收入平等;政治上的稳定和民;文化上的理性化和文明化,以及社会方面的分化
、整合、城市化等内容。可以看出,在这些内容中已经包含着很多正义方面的要求。
可以说,正义本身就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个国家的
发展战略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发展,而且要重视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优化各
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以求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体现了同代正义的要求,
而且也体现了代际正义的要求。此外,现代化还是一个世界性的进程,特别对于后发
外生型现代化来说,既要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从中吸收和借鉴现代性因
素,又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利益和民族特色。为此,我们不仅要维护国内正义,而且
还要争取国际正义。
    从功能上说,社会发展与社会正义是互相促进的。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可以
为社会正义提供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而社会正义也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正确
的目标和强大的动力。社会发展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全面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互动。如果忽略诸方面的
关系而单独追求经济增长,发展过程便会因得不到整体环境的有力支持而失败。而要
使社会诸方面协调发展,就必须把经济上的平等、政治的民主(自由)、社会的有效
整合(稳定)、文化上的文明化等有关正义方面的要求提上日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各方面的变动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同步达到各自的目标,而往往有快有慢,有先有后
,甚至互相牵制和抵牾。发展过程的不同步性还表现在社会各阶层之间,引起社会各
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甚至造成社会动乱。为了尽可能地消除和避免发展过程
中的无序性所带来的混乱,就需要用社会正义来制约这种变动过程,使社会发展的变
动性成为相对有序的变动。
    当然,社会发展与社会正义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和冲突,很多学者所指
出的公平和效率的两难抉择就说明了这一点。既然我们要实现社会的整体发展,那么
就必须对两者给予兼顾和协调,而不能只顾经济增长而不顾社会正义。进一步说,这
种冲突往往只是存在于发展目标的某一方面与正义目标的某一方面之间,而并不是发
展与正义本身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虽然从纯粹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似乎十分明显,但
从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却往往统一胜于冲突。因为要实现公平、正义等目标虽然
要消耗经济资源,降低经济效率,但却可以通过避免社会动荡,缓解社会矛盾来节约
更多的经济资源,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率。
            三
    社会发展必须兼顾社会正义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求社会的正义观念随着社会发
展而发展。历史上有些思想家离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来试图寻找永恒的正义,其结
果不但没有找到,而且引起了无休止的争论。另有一些思想家把正义等同于社会历史
条件本身,认为历史上必然产生的东西在当时都是正义的,其结果是否定了正义概念
的理想性质和批判功能。笔者认为,正义的基本价值目标,即有利于全体(或大多数
)社会成员的幸福、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永恒的、不变的。但是正义的实际内容和形
式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我们在建构社会正义的时候必须根据当前的
社会状况特别是经济发展状况,使其尽量有利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在中国
社会由传统迈向现代的时候,我们的正义观念也要由传统走向现代,确立现代正义观
念。这本身也是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国古代也有正义观念,如“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
等追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守和执中”的和谐意识,等等。这
种传统的正义观念在维系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方面曾经起
过积极的作用。但在今天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严重的消极作用。我们必须
对这种传统的正义观念进行改造,一方面吸取和借鉴其中的积极因素,使我们的正义
观念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批判和剔除其中的消极因素,排除其对现代化进
程的阻碍作用,使我们的正义观念由传统走向现代。
    首先,中国传统的正义观念是一种群体本位的正义观念,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利
益欲望,维护群体的稳定有序。这种正义观念对于纠正西方正义观念中的极端个人主
义倾向,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可以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但是另一方面,这种传统
的正义观念缺乏现代正义观念中所必须具有的个人自由和权利的观念。这就与市场经
济、民主政治等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不相吻合。公私的分离是一个客观事实,否认了
私,也就否认了公与私的界限,也就把公等同于私。因此这种以否定个人利益为基本
特征的传统观念在以个人追求自己利益为动力的市场经济面前丧失了其规范功能,使
化公为私、损公肥私等现象严重泛滥。我们改造传统的正义观念,就是要在坚持集体
主义的同时确立个人的自由和权利的观念,明确群己之分、公私之分。
    其次,中国传统的正义观念十分重视平等的价值。“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口号表
现了下层民众对封建专制社会中极端的社会不平等的不满和抗议。我们在向现代社会
的过渡过程中仍然需要克服分配不公,避免两极分化。但传统平等观念具有两大缺陷
:一是偏向于结果的平等,收入的平等,而没有把平等更多地理解为权利的平等和机
会的均等;二是在平等与效率的抉择中过多地偏向了平等而没有对效率给予应有的重
视。这就既不利于个人的充分发展,也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因而与现代社会的要
求是相悖的。我们改造传统的正义观念,就是要在兼顾收入平等的同时,首先保证权
利的平等和机会的均等。
    再次,中国传统的正义观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追求稳定和谐、守和执中、恭敬礼
让、仁爱宽容。这对于我们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保持社会稳定、人民团结、祖国统一
、世界和平、生态和谐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这种传统的正义观念存在着封闭自
足、求稳怕乱、安于现状、不思竞争的保守倾向,影响着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
进程。我们改造传统的正义观念,必须输入勇于开放、积极进取、不怕风险、敢于竞
争的观念,使社会在稳定与发展、开放与自主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使人们在和谐与
进取、合作与竞争之间寻求合适的支点。
    此外,中国传统的正义观念在思想方法上带有明显的重习俗、重感情和特殊主义
的色彩。这在互相分散、隔离的传统农业社会中有利于具体地调节较小范围内人们之
间的特殊关系,维持一种亲密温馨的人际感情。但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和人们
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的今天,单凭习俗和感情已无力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我们
改造传统的正义观念,必须要用重法律代替重习俗,以重理性代替重感情,以普遍主
义代替特殊主义。
            四
    西方正义理论的开创者之一亚里士多德把正义分为普遍的正义与特殊的正义。前
者是指政治上的正义,而后者又包括分配的正义和纠正的正义。借用他的区分方法,
我们把社会正义区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社会根本制度的正义,亦即普遍正义
。第二个层面是社会各方面的具体体制、机制、结构和关系的正义,亦即特殊正义。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出,我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
代化。这就指明了我们追求的社会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发展。社会
主义,这是我们追求社会发展的制度性的正义保证,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
持的普遍正义。
    社会主义制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正义的制度。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理论,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深刻的揭示:社会主义的
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
说明,社会主义一方面应该具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特别是应该具有比资本主
义更强的通过改革不断解放生产力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应该具有更为合理的社会关系
。两极分化,阶级剥削,使一部分人的幸福、自由和全面发展建立在大多数人的贫穷
、不自由和不发展的基础之上。而社会主义消灭了阶级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这就
为全体人民的幸福、自由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使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利益为
全体人民所共享。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人
们选择一种社会制度,主要标准有两个:一个是社会发展,一个是社会正义。前者侧
重于从社会整体考虑,要求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而后者则侧重于从社会成员个
体的角度进行考虑,关心社会成员之间如何分配各种利益和权力。前者主要依赖于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后者主要依赖于社会关系的改造。由于社会主义制度一方面能够
通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实现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又能通过消灭剥削、消除两
极分化而实现共同富裕即社会正义,所以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社会主义
制度。而今天,我们在努力推进社会现代化的时候,仍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如果偏
离了社会主义制度,那么虽然可能实现社会发展,却无法实现社会正义。而离开了社
会正义,社会发展便只能是一种畸形的和短暂的发展。
            五
    特殊正义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结构。亚里士多
德把特殊正义分为分配正义和纠正正义。前者是指社会的财富、权力及其他可以在个
人间进行分配的东西的分配原则;后者是指人与人之间经济上的交往和制定契约所遵
循的原则,也包括民法上的损害的禁止和补偿的原则。后来霍布斯把其中的纠正正义
改称交换正义,这样更为明确地表达了亚氏纠正正义的主要内容,但也遮蔽了其中所
包含的损害的禁止和补偿这一内容。当代美国政治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提出了财产
占有的三个正义原则:“获取的正义原则”、“转让的正义原则”和“校正的正义原
则”。参考这些古今思想家的思想,我们把特殊正义的内容规定为分配正义(获取的
正义)、交换正义(转让的正义)和补偿正义(校正的正义)三个方面,并根据我们
面临的社会历史条件赋予它们新的内涵。
    分配正义是指以经济资源为主体的各种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的原则
。历史上的思想家都一致认为,分配正义的基本含义就是使每个人得到其应得的东西
,困难只是在于如何理解和确定“应得”。当代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从分配正义的
角度提出了两个正义原则:第一,各种基本权利和义务在分配上实行平等;第二,某
些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只有当它们使最少得益的社会成员的利益得到补偿,并且职
务和地位对一切人开放(机会均等)的前提下,才是正义的。在社会主义普遍正义已
经保证了人的基本权利平等的前提下,我们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保证分配的正义性
:第一是机会均等。所有的职业、职务和其他各种机会向全社会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开
放,按同样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竞争者,录用其中的优秀者。第二是收入与投入相适
应。虽然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不可能做到每一次收入与投入都相适应,但是在大
范围成在长时期中,收入与投入应该是基本相适应的。只有这样,才能鼓励人们积极
投入,促进社会发展。第三是避免两极分化。由于人们之间在能力上、在努力程度上
以及在机遇上的差距,必然会产生贫富差距。这种差距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两
极分化,使一部分人可以借助金钱的力量侵犯、奴役另一部分人。这就需要通过多种
途径来调节收入差异,避免两极分化。分配正义既是社会正义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
发展的需要。实现机会均等,使收入与投入相适应,就有利于劳动者发挥自己的积极
性,增加投入,从而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交换正义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换时所应遵循的合理的原则。亚里士多德、霍布
斯等人把分配正义称为“几何的正义”,而把交换正义称为“算术的正义”。就是说
,分配应该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而交换则应该对所有人一视同仁。这是交
换正义的总的要求。具体来说,交换的正义应该包括以下要求:第一,交换主体的正
当性。交换的主体必须是各自用于交换的东西的所有者。有些人在代表国家、集体或
他人与人发生交换关系时为自己捞取正当报酬以外的好处,这就违反了交换主体的正
当性原则。第二,交换内容的合理性。广义的交换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以获取经济
利益为目的的交换,一种是不以获取经济利益作为目的的交换,如某种政治资源或精
神资源的交换。如果混淆这两类交换,为了金钱而出卖自己的基本权利、人格、尊严
、良心等,那就违反了交换内容的合理性原则。第三,交换比例的等价性。对于以获
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交换来说,如果交换不是以等量劳动相交换,那就必然是一方占
有了另一方的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换比例的等价性就是要求按照市场价格进
行交换。第四,交换程序的规范性。交换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律规范和秩序。交换有助
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而遵循交换正义的要求,一方面可以维持正
常的交换关系,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有些人通过投机活动或不正当的交换获取大量财富
,引导人们通过增加投入来增加财富。这两方面显然都是保证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
件。
    补偿正义是对非正义的分配和交换的校正。在分配正义与交换正义的条件下,一
个人获取财产和其他资源是合乎正义的,这种财产和其他资源不允许受到他人的侵犯
。反过来,在违反分配正义和交换正义的情况下获得财产和其他资源便是非正义的。
当这种情况出现时,补偿正义要求运用强制手段改变这种非正义的侵占。诺齐克指出
:(1)一个按照获取正义原则而获得某种财产的人有资格占有该物;(2)一个按
照转让正义原则而从另一个有资格占有该物的人那里获取该物的人有资格占有该物;
(3)除了通过反复运用规定(1)和规定(2)之外,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占有该物
。补偿正义就是对这种没有资格占有某物却又占有了某物的不正义状况的校正。补偿
正义是对分配正义和交换正义的保证和补充,因而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分配秩序和交换
秩序,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六
    从内容上说,特殊正义包括分配正义、交换正义和补偿正义。而从形式上说,特
殊正义包括体制正义、法律正义和道德正义。
    体制正义是指通过经济、政治和其他各种社会体制的建构和改革来维护社会生活
中人与人的合理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各种体制既必须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又
必须符合社会正义的要求。实践证明,最能体现发展需要和正义要求的经济体制是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为市场经济一方面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率
;另一方面能够实现机会均等和等价交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机会向所有人开
放,鼓励人们通过竞争来获取自己的利益;各种商品和其他生产要素都可以按市场价
格进行交换,而商品的市场价格虽然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
从总的趋势来说则是与商品价值相一致的。可见,市场经济是一种机会均等和等价交
换的经济,而机会均等和等价交换正是分配正义和交换正义的内在要求。从政治体制
来说,最能体现发展需要和正义要求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它能使大多数社会
成员充分享受自己的政治权利,利用这种政治权利来发挥和发展自己的才能,实现和
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既是社会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在教
育体制、文化体制等各种体制上,应使各种受教育的机会和从事各种文化活动的机会
向全社会开放,使所有儿童都能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接受文化
教育和参与文化娱乐。这不仅是社会正义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提高社会成员素质,
推进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法律正义是指运用法律的手段来实现和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合理关系。法律正义包
括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两个方面。实体正义是指法律的内容要体现正义的要求,要通
过法律这一明确的普遍的规范把人们公认的一套行为准则和价值体系确定下来。一个
正义的法律规范既要确保社会的稳定、文明和进步,又要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团
结,同时还要维护社会成员个人的自由和尊严。程序正义是指法律的形式要保持公正
性,即对所有的社会成员要一视同仁,严格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的实体正义
和程序正义是互相统一的。西方实证主义法学家把正义仅仅归结为程序正义,他们在
反对形而上学的口号下,试图将价值考虑排除在法律正义之外,而只是以现行的法律
制度作为判断正义与否的标准,认为正义就是服从国家所制定的法律。这种脱离了实
体正义的程序正义,并不是真正的正义。我们应该致力于实现法律的实体正义和程序
正义的统一。法律正义既是社会正义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领域,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
要保证。这一方面是因为法制本身就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性的重要标志;
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来保障。
    道德正义是指通过道德的途径来实现和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合理关系。道德有广义
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正义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观念。这种道德观念为体制的确立
和法律的制定提供了道德上的准则和目标。而从狭义上说,正义的实现也必须借助于
道德的手段。正义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合理的关系,而道德正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
的行为规范。要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合理关系,离开一定的体制和法律是不可能的。但
没有相应的道德,再好的体制和法律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人与人之间的合理关
系也就无法建立和维护。道德正义的基本要求就是恪守自己的规定地位,履行自己的
规定义务。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注意自己的事而不要干涉别人的事。撇开其试图把
人的等级关系凝固化这一奴隶主阶级局限性不谈,他的观点较好地表达了道德正义的
基本要求。今天我们奉行道德正义,就是要强化敬业意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树
立守信观念,恪守契约,言而有信;明确人我之分、群己之分,不损人利己、不损公
肥私;提倡仁爱精神,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总之,只有通过正确的道德规范和道德
情操来使社会大多数成员自觉地恪守自己的规定地位,履行自己的规定义务,才能使
人与人之间的合理的关系得以维护,使社会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本文作者:沈晓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蚌埠坦克学院政教室副教授)
                                                责任编辑:赵景来
【 文献号 】98066
【原文出处】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原刊期号】199802
【原刊页号】1~5
【 标  题 】韦伯科层制理论分析
【 作  者 】焦文峰
【 正  文 】
    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或官僚制)理论有着丰厚的思想内蕴,它是韦伯政治社会
学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的许多概念、范畴和分析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来源之一。
本文试图对这一理论作一讨论。
            一、以合理性作为科层论的学理预设
    “合理性”(rationality)或“合法性”(legitimacy )是韦伯政治社会学的中
心概念。可以说,他的政治理论实际上是围绕着这两个概念展开的,是对它们的进一步
引申与发挥。合理性是韦伯科层理论的重要学理预设。
    韦伯认为任何一种合乎需要的统治都有着合理性基础。既然科层制能够稳定地运作
,并且呈现出等级制的权力矩阵关系,它必然也是以某种合理性作为其实现前提的。他
认为,科层制是特定权力的施用和服从关系的体现。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或全部命令得
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可称为“统治”,此处的统治不包括纯粹暴力的控制,因而统
治看来更多地限于自愿的服从。自愿的服从又是以形成个人价值氛围的“信仰体系”为
基础的,作为个人,他必得深刻认同信仰体系,才能取得行动的一致性、连续性而不致
导致内心的紧张,并最终获得自愿的服从。韦伯把个人自愿服从的体系视为合理性或合
法性体系,从而他对一个体系的认识排除了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合理性并不表现在事
实的好坏之分,而是存在于看它是否被人们在信仰上认可,或者说,个人对一种秩序保
持了它是一种合法秩序的信念,这就是这个秩序的“正当性”(validity)或它之所以
存在的合理性。在正当性信念的支持之下,任何来自权威的命令都会得到个人的遵从,
而不论这些命令是否来自统治者个人,或通过契约、协议产生的抽象法律条文、规章等
命令形式。
    这样一个合法性来源或正当性信念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主观的正当性,包括
情感的正当性(多表现为情绪的接近、亲和)、价值合理性的正当性(相信一个秩序体
现了个人的美学、伦理或其他价值)、宗教的正当性(来自于对救赎需要秩序这一看法
的认可);第二类是所谓客观的正当性,包括习惯的正当性(对已经成为过程或重复出
现的事实的默认,以及心理学意义上可表述为主要来自于外部压力的从众心理)、法律
的正当性(对法律体系无论是出于内心的抑或外在的服从)。在这五种正当性信念的统
领、号召或驱使之下,由内心向行动的发展方向又可判明为四种不同的行动类型:(1)
情感类型行动(情感的正当性);(2)价值合理性类型行动(包括价值合理性和宗教合
理性正当性);(3)传统类型行动(习惯的正当性);(4)目的合理性类型行动(法
律的正当性)。
    对行动者行动类型的分析,成为韦伯社会秩序的基础,他对社会体系的看法,包括
对科层制的理解,大抵由此生发开来。通过下文的分析我们将可以看到,韦伯根据不同
的行动类型,把科层制作了进一步的甄别,他尽管常常在对政治问题的评价中表现出实
证主义的倾向,但还是对不同的科层制作了价值判断,似乎这是有违他价值中立的分析
态度的初衷的。在韦伯看来,科层制或许仅仅是指现代社会的科层制,对于其它社会而
言,典型的科层制是不存在的,或者至少是残缺不全的。
            二、以命令—服从类型作为科层论的解析机理
    在韦伯那里,命令—服从类型往往意味着就是统治类型,它又是与行动类型紧紧相
扣的。他认为,不同的行动类型构成了不同统治类型的基础,并发展出三种相互独立的
统治形式,它们是基于传统背景之上的合法化统治、依靠个人魅力而建立的合法化统治
和借助法律的正当性建立的合法化统治,它们分别被韦伯概括为传统型统治、“卡里斯
马”型统治和法理型统治。这三种统治形式又可被指称为三种命令—服从类型。
    在第一种命令—服从类型中,个人出于由来已久的忠诚而服从一个领袖。人们认为
领袖拥有权力,是因为领袖本人及其祖辈从来就处于统治者的地位,统治者因据有传统
所承认的统治地位而具有他人服从的权威。在这一类型中,家长制和世袭制是其突出的
代表。依靠超凡魅力的命令—服从类型是三种形式中最不稳定和最易发生变化的。它的
服从者对统治者怀有敬畏和完全忠诚的情感,相信领袖具有超凡的禀性、非常的气质或
者是魔幻般的才能,认为他因为拥有启迪和喻示的天赋而能够给服从者指明行动的方向
,甚至能够创造奇迹。在法理型命令—服从类型中,由成文法律规定了统治者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对统治者的服从不是基于血统论、世袭制或情感依恋,而是根据人
们所认可的法律对现实等级制表示承认。服从不是对个人的个性化服从,而是主要体现
于对由法律规定的某个职位的服从。从而,在此处命令—服从类型业已被物化,在所有
的政治关系中,拒绝传统抑或“祛除巫魅”成为既定的社会法则,政治结构体系已被完
全地非人格化了。
    韦伯显然比较倾心于后一种命令—服从类型。他认为,在三种不同类型的命令—服
从类型中可能都曾产生过行政生活中的官僚主义化或者说是科层化的行为,在传统型和
个人魅力型这些前现代的统治形式中,科层化曾经在一些个案中明显地表现出来。例如
,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当然是有着结构应力的考虑的(它需要成立科层化的机构具体处理
这些问题);古代地中海和近东地区以及中国和印度的簿记的合理化形式也是类似的事
实。即使从国家政治看,许多前现代的社会形态已经通过发达而庞大的官僚主义机构组
织自身,如新帝国时期的埃及、秦代以来的中国等等。但是,所有前现代的官僚主义都
可以看成是非理性的统治形式,因而它们不是真正程序化的典型的科层制行政管理。比
如古代的中国,通过科举取士的办法实现了知识分子向官僚体制的流动,官员升降擢免
也反映出官僚体制的内部流动,然而对官员的评价却主要基于伦理相对主义的标准,以
及对皇帝的忠诚程度。在这里,谙熟儒家典籍并具有人文教养是最为重要的,官员几乎
完全避免了对自身职位与职权的技术化与科学支持,并极端缺乏行政管理专业知识。由
于用伦理主义的相对标准衡量官员的行为,依据一般是模糊的,官员在体制中的地位取
决于上司个人的态度,从而大大发展了人身依附关系。“这是中国这种行政机构特有的
反官僚制和倾向世袭制的原因,反之又说明了这一行政机构的粗泛和技术上的落后。”
〔1〕
    比较而言,韦伯赞赏的是各种现代官僚主义制度,这种官僚主义制度由于其明确的
技术化、理性化和非人格化而表现出它的合理性。所以,他认为,现代官僚主义体制是
当代世界的特征。他还进一步分析了现代科层制度所共有的而且是相互关联的几个要素
。第一,现代科层制表现为一整套持续一致的程序化的命令—服从关系。各级官员由于
受到非政治化的管理(对他们最主要的肯定评价是技术性要求),下级必须依靠其上级
的首创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层体制是法律化的等级制度,任何官员的行动方向是
由处在更高一级的官员决定的。
    第二,上述从属关系一般是由严格的职务或任务等级序列先在地安排的。在这里,
权力矩阵并不反映在权力的个性特点方面,而是基于职务本身的组织构造。在科层体制
内部,每一个个体单元被分割成各自独立的部分,并且要求完全排除个人的情感纠葛。
对权力义务体系的规定细致而明晰,使得每个个人都能够照章办事而不致越出权力义务
体系范围。在此种情况下,不允许科层个人随意扩大其行动的阈值并表现出所谓的“能
动性”。这就是说,个人在科层体制中已经被物化与原子化了,官僚制度就象一部运转
良好的行政机器,它要求其成员只是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即使在一些情况下过分的程序
化可能导致效率的低下也在所不惜。
    第三,现代科层的非人格倾向。由于权力来源不是出自血统的或世袭的因素,而是
源于建立在实践理性基础上的形式法学理论和形式法律规定的制度,科层运作的主要指
标是可操作性与效率,实证主义有时甚至是功利主义就大大占了上风,个人的性格和意
志在这里难以有所作为,人身依附关系因为科层内部流动的物化标准与程序化而弱化乃
至消失了。个人和国家财产的实际分离以及个人权力资源与管理手段的分离导致个性化
权威的虚化。所有这些都表明,现代官僚制比之前现代官僚制度要有效得多,并且不那
么容易遭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冲击。官员的体制内流动,现在不是由他的上司的个人好
恶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制度所规定的行动的程序化、客观化、他的年资、工作经验、责
任心和敬业精神等等更加可以在形式上加以量化。用纯粹理性主义的观点看,个人的服
从对象不再是拥有特定职务的个人,而是个人拥有的特定职务,换句话说,他为客观的
非个人的组织和组织目标服务。
    第四,现代科层的技术化倾向。现代科层拥有极为完美的技术化程序和手段,这也
正是它之所以优越于前现代科层体制的突出优势。在技术化取向的支配下,现代科层不
仅愈益倚重各类专家,而且在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上也越来越科学化、合理化,组织行为
的科学化业已成为各类科层的共识。这是因为,非此不足以回应现代社会的无论是来自
程序或是系统外部的种种挑战。于是,个人的或者说是“卡里斯马”式的行动效应在此
无能为力,现在受到专家指导的科层的行动方式更加一丝不苟,科层的日常工作大部分
与信息、各种知识、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纳、多个可行的决策方案的提出以及对这些方
案的进一步的彻底的论证等等相关。不仅组织行为技术化了,而且组织目标及这些目标
的确立过程也技术化合理化了。
            三、以工具—目的论作为科层论的实证指归
    为了进一步深入论述官僚主义体制的合理性,同时又注意避免对不同合理性的价值
判断,韦伯试图从事物因果关系上判明合理性的类别,从而表明他完全是在实证主义的
层面上贯彻他对体现不同合理性的科层体制的个人倾向。据此,他在逻辑上划分出两种
合理性,即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
    所谓形式合理性,是指在统治关系中,行动方式倾向于在其手段和程序等方面尽可
能地被加以量化,从而使得行动本身以及对行动结束后目的实现程序的预测成为可以被
计算的任务。这是一种纯粹客观的合理性。实质合理性则完全基于价值判断的基础,它
对行动的目的和后果作出价值评价,这些评价如是否合乎宗教信仰或宗教教义,是否符
合习惯,是否表现出某种社会美德或善行等。实质合理性只是关乎伦理主义或道德理想
的一种合理性,它仅仅对行动实现价值判断,极力强调行动的社会关注,忽视行动效率
,这是一种主观合理性。而形式合理性则与之相反,它不仅把行动过程看成是可计算的
,而且把目的本身也看成是可计算的。韦伯认为,目的其实就是意味着社会秩序的理性
化,或者说就是使它表现出最大程序的可计算性。因此,形式合理性可以表述为工具—
目的主义,实质合理性则体现出伦理道德理想主义。
    韦伯指出,实质合理性是前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本质特征,在现代社会,这种合理
性已经基本失去了它存在的社会氛围。现代社会日趋繁复的生产与生活,必然要求把行
动的效率提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社会管理必然愈益科层化。在经济生活中,受到资
本主义市场经济法则的支配,公司不得不连续地、精确地并尽可能以更大的成本效益和
更快的速度处理它的业务;在现代民族国家问题上,现代国家统治越来越依靠科层化的
管理方式,使它的军事、司法和行政管理人员日益脱离行政管理组织的物质手段,领取
工资和薪金的国家行政人员彻底摆脱了过去曾经被先赋的任职条件,他们已经被广泛地
普遍地雇员化了;在公共生活领域中,报刊等社会舆论不仅在内部形成了分工明确运作
有序的机制,而且在外部也愈加和科层化的国家相互信赖,并受着受过专业训练的各类
活动家或党派官员的指导,同时,社会公共空间也日益官僚主义化;在政党政治中,科
层化的政党想方设法从技术上强化其操纵人民大众的漠不关心和“同意”能力,并精细
地事先计算自己行动的过程与所能达到的结果。
    在韦伯看来,现代生活的彻底科层化意味着工具—目的论已完全控制了一般社会心
理。资本主义合理化过程在消灭和取代其他形式生活的同时,本身也倾向于变成一种目
的。这种工具—目的论与现代社会的效率相呼应,它或许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社会
发展进程中压倒性的世界潮流。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都倾向于变得取决于纪律严明的等
级制度、合理的专业化、个人本身及其活动的条理化工具化。科层主义的统治是当今世
界的共同命运,这一过程基本上是不可逆转的。
            四、以人文回护作为科层论的社会关怀
    尽管官僚主义在现代社会是不可避免的,但在韦伯看来,现代官僚主义仍然存在着
指向人类本身的许多限制。他指出,现代社会包括现代科层制度是新教改革运动的结果
。从16世纪开始,新教就用其自身的纪律逐渐切入信徒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在这里
,为世俗生产和生活而辛苦劳作不是为了世俗的享受,或是刻意追求某种行动的条理化
,而是教徒们普遍感到自己有义务履行为了上帝的荣誉而尽的责任。这种天职驱使他们
深深投入日常生活,个人必须通过那些平常的有时近乎琐细的行动方能检验自身,并获
取自我救赎。新教运动通过求助于作为一种得到认可的天职的劳动来具体验证这些天职
的内容。按照新教徒的理解,“无休止的、不间断的和有组织的劳动本身变成了世俗生
活的首要目的、来世得到超度的禁欲主义手段、复活和虔信最可靠的标志。”〔2 〕这
种以伦理和宗教信仰为世俗生活的精神取向的合理化运动,无疑体现了一种实质合理性

    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新教通过成功宣扬这些主张,对现代官僚主义的出现作出
了意义深远的贡献。新教运动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恰恰在这一运动的实质合理性消解之后
才表现出它的实证价值。在现代社会,通过禁欲寻找天国的强烈愿望逐渐迷失了,代之
以反映了形式合理性的功利主义、技术主义和实证主义。对于伦理价值的热情,让位于
缺乏人性的冷冰冰的整理、归纳、演绎、推理、计算和论证之中。为了追求效率,人们
日益把价值、信仰、理想弃之不顾,而几乎在社会领域的各个层面都努力用被认为能够
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的机制——现代科层制组织起来。也就是说,全部现代生活被官僚
制化了。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之间出现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并且前者仍在不断
蚕食着实质合理性的地盘。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在庞大而且全能的科层机器面前完全
无能为力,他们已被彻底地物化了。韦伯认为,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之间的历史的
和现实的悖论,反映了官僚主义化过程中的不平衡既是现代文明的独特成就的主要根源
,又是现代文明的局限性的主要根源。
    如何才能走出现代文明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二律背反的峡口?韦伯大抵希望通
过对科层主义的人文回护摆脱这一社会困境。在他看来,科层制的发展路向无疑是应该
向其中加入社会关注的因素,经过民族国家和有作为的政治与社会活动家等现实因子打
通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之间的关隘。他既不想否定现代官僚制的成就,也企望能够
克服其业已被当代社会人们所普遍意识到的积弊。
    第一,由于官僚主义是最难破坏的社会结构之一,同时由于作为一种技术主义的必
要性,对官僚主义决不能采取决裂的态度。试图用扩大公共领域的办法解决现代科层制
,表面上似乎在倡导一种民族要求,但其结果必定是大大降低效率、法律秩序和物质发
展水平这些现代文明成果。鉴于科层统治“铁的必要性”,韦伯建议通过发展民族国家
的权力来克服现代科层制度中存在的非理性。既然科层制的主要弊端恰恰在于它的形式
合理性与非人性,从而提高民族国家的权力可以强化社会对作为人格化政治表征的民族
国家的心理体认。对技术主义挑战的回应首先是提高国家在世界上的实力地位,通过经
济发展、军事强化、政治建设等等历史的和现实的人类化的活动抒发人们深层意识和感
情上的共同体情结。经过国家政治领导人用行政手段塑造共同体新的话语体系、风俗习
惯以及政治记忆,借助于民族荣誉以恢复已经失落的价值合理性传统,或许可以重新建
立对伦理相对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的信心,用国家价值目标整合社会公众。在国际关系
上,民族国家的固化必然带来政治共同体的独立性和个性化。
    第二,走出现代科层制困境的第二个出口是铸造政治与社会领导人的独立的政治人
格。韦伯认为,官僚主义使得几乎每一个行政领袖都淹没在技术绝对主义的情景之中,
这种工具主义的正当性甚至已经成为集体无意识而得到人们的遵崇,它是一种社会不自
觉的潜在魔力。在当代,培育具有个性的、意志坚定目标明确、对自身行动充满信心并
且具有高度责任感的领导人已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这样的领导人将是打破普遍主义的
重要因素。这种领导人至少应具备下述条件:1.他必须对从事的事业保持充沛的热情,
因为只有热情才是坚定信仰的主要心理前提。唯有如此,信仰及由信仰感召的行动才可
获取它执着的始终如一的力量源泉。2.他还应该对从事的事业怀有持续的信仰。没有信
仰的热情自然是十分浅薄的、缺乏独创性的。在信仰的召唤下,他的行动必然目标明确
、意志坚决和负有深重的责任感及献身精神。3.他的行动必须体现出在信仰与客观现实
之间的某种均衡感。他不会因为现实限制而修正信仰,也不会由于信仰而无视现实;他
不是鄙薄客观的超人,也不是随波逐流的庸人。当然,在个人意图的实现历程中,信仰
应该始终处于统领与涵带的地位。
            五、几点评价
    韦伯科层制理论对西方政治学影响深远。他的关于“合理性”、“合法化”等范畴
几乎已经成为现代政治学的公理。他认为,对韦伯科层理论的积极意义的探讨似乎可从
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韦伯建立了对科层制的全新的学理分析模式。他综合运用哲学、历史学、社
会学、政治学全方位地、动态地讨论这一问题,使得科层理论在较多的向度上展开,表
现出他的这一理论的确呈现了深入厚重而又富于延展性的特点。他的关于合理性和合法
化等分析,基本上把握了现代社会公众对社会制度的无意识认同的某些重要原因。其应
该提到的是,他不仅就科层这一社会的子层面作了条分缕析的议论,而且注意把它放在
整个社会历史与现实的大背景下考察,这也同时部分地暗暗契合了后来人们从系统论和
政治生态学的角度追究科层主义的风气。
    其次,韦伯科层制理论的学理追踪最终指向了对当代资本主义合理性的拷问。他指
出了资本主义历史演进中的价值扭曲及其现实运作中人性的泯灭。尽管韦伯对现代官僚
主义的工具理性表示了赞赏,但也只是就科学对神学的胜利这一层面而言的,因而看起
来就只具有个案的、实证论的意义。马克思根据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异化带来社会的
全面异化批判了资本主义,而韦伯则通过合理性范畴同样针贬了资本主义。
    尽管韦伯关于科层理论的合理分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但其中亦包藏了不少在
一些情况下连韦伯本人也甚感困窘的漏洞,并 突出表现在他对工具理性的提升和对技术
主义的改造问题上。具体来说:
    首先,韦伯对社会系统合法性的研究建立在纯粹功能主义的基础之上,试图刻意避
免对合法性作出价值判断。他认为统治系统的确立与存在以合法性为基础,而一个系统
之所以是合法的,恰恰取决于它的存在;或者合法性以公众的“同意”为理由,公众的
“同意”又反过来表露了统治的合法性。这样,韦伯就在逻辑上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双方
互证的陷井:每一方的存在竟然成为对方存在的唯一理由。这就使合法性理论堕入了二
者死循环的封闭的怪圈。倘若对系统的存在与合法性的社会前提作进一步的追问,那么
所有理论释读都将会不甚了了。
    其次,关于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分析同样也是一个二难推理。韦伯坚持认为
,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似乎在现代社会在总量上是确定的,一方的扩张必然意味着
另一方的收缩。那么如何在一个总量衡定的结构里在调整中实现平衡同时又不致贬抑任
何一方的必要性意义,就终于成为使包括韦伯在内的所有人进退维谷的难题。
    再次,韦伯的统治合法性理论是把暴力理论排除在外的。合法性就是意味着公众对
统治形式的“同意”。但同意似乎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心理机制问题。在社会同意的过程
中,无不隐藏着包括暴力在内的国家编制对社会心理的整合与调整,应有业已技术主义
的国家怪物的阴影在社会心理中的潜在投射。
    复次,以强化民族国家为方案来解决官僚主义的痼癖,既反映了韦伯对官僚主义全
能化的深刻而急追的忧虑,同时也说明了他在解决方法上的欠缺。在他所描绘的民族国
家图景中,国家将完全包融社会与个人,以国家利益为唯一目的,这种国家的发展结果
必然最终走向强权政治。
    最后,韦伯为了补缀上一点的不足,在社会科层中设计出了具有强烈的“卡里斯马
”倾向的各类精英们。他们富有个性和创造力,信仰坚定,目标明确,责任感强烈,然
而如何才能调适他们的个性化与民族国家个性特征的唯一性,这又是韦伯所付厥如的理
论空白。特别是,既然技术化倾向已经成为普遍主义,个性化如何从它已经深陷其中的
工具理性的困境中跃拔出来,则又成为他没能解决的重大问题。
    注释:
    〔1〕Economy  and  Society, ed. Guenther  Roth  and  ClausWittich, 2 Vol
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2〕约翰·基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第58页。
【责任编辑】董翔薇
7#
 楼主| ~快雪时晴~ 发表于 07-5-26 19:27:47 | 只看该作者
【 文献号 】97128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研究
【原刊地名】成都
【原刊期号】199701
【原刊页号】96-101
【 作  者 】王茂福
【 标  题 】组织分类研究:韦伯与帕森斯之比较
【 正  文 】
    〔内容提要〕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和塔尔科特·帕森斯(Tal
cott Parsons)都曾对社会组织作过分类研究。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对二者进行比较
性分析。文章先介绍了二者组织分类研究的基本内容,然后就二者在组织分类的依据
、组织类型比较的项目和方式、分类研究的方法类型、分类研究中组织的广泛性、方
法论背景这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
    社会组织的分类研究,有助于揭示某类社会组织的特性,也有助于概括出有别于
社会群体的各种社会组织的共性。社会组织的分类研究得到了马克斯·韦伯、塔尔科
特·帕森斯等社会学家、组织管理学家的重视。现将他们的研究比较如下。
            一、组织分类及组织类型比较
    科兹洛夫说,社会学研究的“分类的基本部分是:分类的客体、划分出的种类、
作为分类的依据。”[(1)]据此,笔者认为组织分类有三大构成要素:待分类的
组织、划分出的组织种类、分类的依据。组织分类就是以一定的依据(或标准、指标
)把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组织划分为不同的种类。组织分类是组织分类研究的一部分
,是其起点。
    韦伯和帕森斯运用了不同的组织分类法。从分类依据看,韦伯的组织分类法可称
为权威分类法,而帕森斯的组织分类法可称为功能目标分类法。
    韦伯的组织类型的具体划分是建立在他对权威的认识基础上的。他认为,权威是
组织的基础,它起着维持和支配组织的作用,因此可以以权威的具体差别为标准对组
织进行分类。韦伯把权威分为三类:其一是传统权威(traditional authority);其
二是个人魅力型权威(charismatic authority);其三是合法合理权威(legal-rat
ional authority)。合理合法权威在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其它两种权威主要出现
在传统社会中。
    以上述权威类型为基础,韦伯相应地把社会组织划分为传统组织、神秘组织、合
理合法的组织这三种类型。传统组织是以传统权威为基础的组织。神秘组织是以个人
魅力型权威为基础的组织。合法合理组织就是以合法合理权威为基础的组织,这种组
织也称科层制(Bureaucracy)组织。韦伯指出,实际生活中,很难说某一组织绝对属
于哪一类,许多社会组织都可能兼有三种组织的某些特征。然而,把全部组织区分为
三种类型,借此来分析组织,还是十分有益的。
    结合社会组织的类型,韦伯指出了组织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就是,神秘组织向
其它两种类型转化,而科层组织优于传统组织,最终得到普遍发展。他说,神秘组织
中权威仅仅靠领导者个人的人格,组织成员对命令的服从仅仅基于领导者个人的煽动
力,与他们对领袖的迷信有关。当那个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死后,组织必将失去其神
秘化的形式,转变为其它两类组织形态。如果领袖的继承问题通过遗传或世袭方式解
决,那么神秘组织就会演变为传统组织;假如领袖继承问题通过法则来解决,那么神
秘组织就将发展成为科层组织。
    通过对传统组织和科层组织的比较,韦伯认识到了科层组织的优点,指出了科层
组织不断扩大领域范围的原因。传统组织靠先例、惯例等维持权威。习惯是仲裁组织
成员行动的准绳。领袖靠继承拥有权威,而权威的内容根据习惯来确定。这种组织认
为凡是先前的东西就具有合理的价值,它们根据组织从前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去看待目
前所采用的工作方式是否正确,而不是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考虑组织目前的工作方式
是否合适。而科层组织从纯技术的角度看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如果认为只有科层
组织才像现代机器,那么其它的组织形式则只能属于非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而且,科
层组织容易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阻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实施合理化的机
构。因此,科层组织将成为社会上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并扩大到社会的其它领域。
“例如,教育机构、政府部门、政治组织均把官僚制度作为自己的组织形式。最后,
科层组织终于成为现代社会一切组织机构的典型。”
    与马克斯·韦伯不同,帕森斯主张以目标为标准,把社会组织划分为经济生产组
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和模式维持组织四种类型。[(2)]
    “组织首先按其被组建的目标或功能的类型来划分。”组织的目标从组织是更大
的系统的分化部分或子系统的观点来看,是指专门的或分化的功能,反映的是组织与
它作为一部分所在的较大系统之间的主要联系。目标类型包括适应目标、实施目标、
整合目标和模式维持目标。据此,社会组织主要分为以下基本类型:
    1.经济生产组织。这类组织的典型是实业公司。
    2.政治目标组织。这类组织致力于实现有价值的目标,形成和部署社会的权力
。主要包括政府机关,还有其它组织如银行、社团。
    3.整合组织。这类组织旨在实现社会的整合目标。政党、法庭和其它具有法律
职业功能的实体、“利益群体”等都属此类组织。
    4.模式维持组织。主要指那些具有“文化”、“教育”和“揭示”功能的组织
。如教会、学校、研究机构、艺术表演单位等。
    针对这种分类,帕森斯作了以下几点说明。第一,这种分类在操作过程中考察组
织的主要功能,借此将其归入恰当的组织类别。因为,只能说经济组织是把经济放在
首位的,而决不能说它是只有经济功能的组织。这一点也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组织。第
二,这种分类的基点可作为更详细分类的起点,从而把基本类型进一步划分为其它较
低层次的子系统。第三,组织的恰当分类是由作为局部的组织在系统中实施的功能类
型决定的,但不能因此忽视组织内部不同结构层次所存在的功能分化。组织具有其整
体功能的一致性,同时又存在不同层次的功能分化。[(3)]
    与马克斯·韦伯一样的是,帕森斯也在组织分类完成后进行了组织类型的比较分
析。具体方式是:选择实业公司、军事组织、大学作为三种不同的组织基本类型的典
型代表,从“价值”、“适应模式”、“工作规则”、“制度模式”四个方面对它们
进行比较。他说,价值用来界定组织目标,并使其合法化。适应模式关系到资源流通
。工作规则与组织目标实施的直接过程有关,也称达标活动机制。制度模式即组织的
整合机制。各类组织存在上述四个方面的差别。首先考察各类组织的价值。实业公司
追求经济合理性价值,即最大限度的生产和最小耗费的成本;军事组织以法律效力的
价值为中心;大学组织以模式维持价值至上。其次考察各类组织的适应模式。人力和
货币是组织系统与其环境交流资源的两个重要领域。实业公司在这些方面呈现出的一
般模式就是边际效用的边际生产率原则。在长期内,它期望通过生产经营获得货币收
入,支付成本后有剩余;在短期内,它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资本投资收回其投资并
获取利息。公司吸收职员以市场竞争决定的边际生产率为前提,支付劳务价值的报酬
,而由边际效用决定的足够的报酬被公认为是决定个人对公司负责的准则。至于军事
组织获取资金的机制几乎是背离经济原则的,它依靠公共权威的允许筹款,从税收资
金中解决。军队招收人员有两种基本模式:“志愿加入”和应征,这与实业公司吸收
职员的机制明显不同。至于大学,无论是经费收支还是人员招收都“介于实业组织和
军事组织之间”。再次考察各类组织的工作规则,尤其是决策过程中的工作规则。实
业公司是决策相当集中化的组织,顶层管理部门是其主要政策决策中心,决策程序是
背离“民主”规范的。而军事组织是最崇尚权力的组织,指挥官一旦获得合法的地位
,就可以行使在其它任何场合下都令人难以容忍的决策权和强权。与其它两类组织比
较起来,“大学基本上不能靠由校长发布命令通过系主任下达给教员这种直线原则来
组织活动”,对教员的委任、管理的一般结局是管理部门和教员的双方责任平衡。最
后考察各类组织的制度模式,具体比较其中的权威模式和合同模式。实业公司通过“
自由合同”出售产品,获取货币资源和人力资源,相比而言拥有较“自由”的市场。
军队组织则根本无服务市场可言,而大学的服务市场有较大的限制。至于权威方面,
军队是最严厉的组织,它贯彻直线原则,使用强制惩罚比任何社会组织有过之而无不
及。实业公司有令人注目的合法权威,但受自身利益和市场竞争影响,权威是有限的
。而大学“在某些方面是一种独特的‘逆权威’类型的组织”。集中体现在:下级的
职权范围受明文规定的保护,不受顶层管理部门的权威干涉;实行学术自由。
            二、研究者的结论
    分类研究也称类型比较分析法,可分为横向类型比较法和历史类型比较法两类。
横向类型比较法就是对同一时期的某一现象进行分类比较研究,如当前我国民营企业
与集体企业的比较。历史类型比较法就是对不同时期的某一现象进行分类比较研究,
如腾尼斯(F.Tonnies)的民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比较。分类研究的基本步骤是:首先
要对事物进行分类或建立类型,然后对各种类型进行比较分析。[(4)]
    这为我们比较韦伯的组织分类研究和帕森斯的组织分类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分析框
架。关于二者的组织分类研究有以下若干点值得关注。
    (一)二者都对社会组织进行了分类,但分类的依据和划分出的组织类型明显不
同。韦伯选择了权威为组织分类的标准,这取决于他对权力、权威的认识。他说:“
我们所理解的权力,就是一个人或若干人在社会活动中即使遇到参与活动的其他人的
抵制,仍能有机会实现他们自己的意愿。”[(5)]而且,权力的拥有者总是试图
通过各种途径为自己的权力披上合法化的外衣,努力使权力得到认可,把权力变成权
威。他认为权力和权威特别重要,“权威乃是社会行动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在
形形色色的社会行动中,权威都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社会行动的一切领域都
无一例外地、深深地受着权威结构的影响。”[(6)]权威意味着人们在接受命令
时是出于自愿,“权威是对权力的认可和服从。”他把权威和权力联系起来。[(7
)]社会及其它有机体更多的不是通过契约关系或道德一致,而是通过权力的行使而
被整合在一起。
    如果说韦伯的组织分类反映了他十分重视组织权威,那么帕森斯则十分重视组织
功能。这是帕森斯主张社会系统论的理论指导、贯彻结构功能分析法的必然结果。帕
森斯承认:“社会系统功能问题的同一基本分类被用作划分组织类型的参照基准”[
(8)]。
    (二)二者都进行了组织类型间的比较分析,但比较的项目有较大差异。韦伯重
视从组织权威、组织结构等方面对各类组织加以比较。而帕森斯则注意比较各类组织
的组织功能或目标、组织价值系统、组织适应机制、工作规则、制度模式等方面。看
来帕森斯的比较更全面。
    比较分析的方式也有一定差异。韦伯和帕森斯在对组织分类的同时都开展了理论
上的比较分析,着重比较各种类型组织在分类依据上的差异。但帕森斯不只如此,他
还通过“考察实业组织、军事组织和学院组织的基本特征这种原始的实证方法”,对
组织类型进行了更多方面的比较。就是说,帕森斯的组织类型比较分析方式是将理论
上的比较分析与经验上的典型比较分析结合在一起。
    (三)韦伯采用了历史类型比较法,而帕森斯采用了横向类型比较法。社会组织
现象有悠久的历史,氏族、部落是人类最早的组织,奴隶制国家诞生后社会组织骤增
,现代社会更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面对纷繁的社会组织现象,韦伯和帕森斯都运用
了类型比较法。
    被韦伯进行类型比较研究的组织既有传统社会中的,也有现代社会中的。即他对
人类历史中的组织进行分类研究,而不是对历史上某一时期的组织作分类研究。他把
历史上的组织分为传统组织、神秘组织、合法合理组织,认为前二者主要存在于传统
社会中,而第三种组织主要存在于现代社会中,传统组织和神秘组织最终要被合法合
理组织取而代之。社会组织类型间的这种发展趋势是社会“合理化”(rationalizat
ion)中的一个方面。[(9)]我们认为,这种趋势其实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
型的一个重要标志。韦伯运用历史类型比较法研究组织现象,无疑有助于我们理解合
法合理组织(即科层组织),理解历史的现代化进程。
    帕森斯只对现代社会中的组织进行分类研究,重视各种组织的功能差异和资源交
换机制,视现代社会就是由各种组织通过资源交换、实现一定的功能需求而整合在一
起的大的社会系统。帕森斯运用横向类型比较法分析现代社会中的组织问题有助于我
们认识现代社会的结构及其变化过程。
    韦伯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组织进行分类研究,最终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科层组织,更
好地认清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源及其合理性。帕森斯则只对现代社会中的组织进行分类
研究,直接探讨科层组织尤其是其中的正式组织,以期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
和运行机制。因此,尽管二者采用了不同的组织类型比较法,但其研究目的不无相同
之处,即认识科层组织,维护资本主义社会。
    (四)韦伯和帕森斯组织分类研究的客体——组织都具有全面性。这种全面性是
指所有领域的组织都被纳入考察的视野中。帕森斯曾说,组织横跨社会科学的一般学
科领域,如果公司只让经济学家来研究,政府组织只让政治学家来研究,学校只让教
育学家来研究,显然是有局限的。[(10)]于是,他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开展
了对社会组织的分类研究。韦伯的组织分类研究亦呈现出类似的特点。
    二者的这一共同之处是社会学家在社会组织分类研究中存在的相同倾向。个案1
:布劳(Peter M.Blaw)根据组织目标与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分为互利组织、服务
组织、营利组织、公益组织。个案2:爱兹奥尼(A·Etzioni)则根据对其内部成员
的控制方式,将组织分为强制组织、功利组织、规范组织三类。个案3:马克思主义
社会学根据组织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不同活动领域,把它们划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
织、文化组织等。个案4:梅约(Mayo)从组织结构的角度,将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
非正式组织两类。无论是韦伯和帕森斯的组织分类研究,还是上述个案,都反映出社
会学学者所分类研究的社会组织具有广泛性、全面性,他们的分类研究根本不是拘泥
于某一领域的组织。坚持广泛性、全面性,这是社会学研究社会组织应继承的一大传
统。
    (五)二者存在方法论的差异。韦伯的研究具有理想类型法的方法论背景,帕森
斯则以结构功能分析法指导组织分类研究。
    韦伯对社会组织作类型划分并进行比较分析,最终是为了认识科层组织。而为了
更全面、深入地揭示科层组织,他借助理想类型(ideal-type)法[(11)]。他
认为理想型的科层组织具有以下特点:1.分工明确,划分职责、权限;2.分科分
层,实行等级制;3.严格规章制度;4.成文交往;5.专业化;6.组织成员非
人格化;7.推行绩效标准的人事制度。韦伯提出,这些要素结合在一起,便赋予了
科层组织一种“超过任何其它组织形式的技术优势”。“充分发展了的科层组织与其
它组织相比较,正如机械与生产的非机械形式相比较。”[(12)]按照韦伯的定
义,“理想类型是通过单方面地突出一个或更多的观点,通过综合许多弥漫的、无联
系的,或多或少存在、偶尔又不存在的具体的个别的现象而成的,这些现象根据那些
被单方面地强调的观点而被整理成一个统一的分析结构(Gedankenbild)。”[(1
3)]韦伯所建构的科层组织的理想类型其实也就是他将具体的个别的科层组织的某
些主要性质和突出的特征抽取出来,并通过综合整理而成的精神产物。在现实世界中
,几乎不可能发现有哪一个科层组织完全具备科层组织的理想类型的全部特点。
    在经验分析中,理想类型都只有一种功能,即把经验实在与其比较,以便确定社
会现象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以便对社会现象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因果性的理解、说明。
韦伯在建立了科层组织的理想类型后,似乎应该将它与科层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
,但他并没有作这样的工作。[(14)]看来,马克斯·韦伯并未全面地遵循理想
类型法的程序去研究科层组织,他只是概括出了科层组织的理想类型,而没有借此去
比较、把握现实中具体科层组织的特点。因此,他对科层组织的研究论断有待后继者
的验证。
    韦伯不愧是科层组织研究中的第一个里程碑。他对科层组织所作的理想类型的概
括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有人以此为参考物去比较现实中的科层组织,实现韦伯构建科
层组织的理想类型所应该达到的目的,[(15)]完成韦伯未完成的研究程序。
    帕森斯是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他重视研究社会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关系,重视
分析子系统的功能。他把结构功能分析法运用于社会组织的分类研究之中,主要表现
有:第一,他从系统功能角度定义组织。他说,组织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更大社会系
统中的“功能分化子系统”。第二,主张以作为局部的组织在系统中实施的功能类型
对组织分类。第三,认为组织的特征及不同类型组织间的差别取决于组织运行于其中
的环境,是更大的系统造成的。第四,在他看来,类型不同的功能组织之间所达成的
关系模式也是社会这种大系统的结构形式。
    注释:
    (1)科兹洛夫著,曹静等译:《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的问题》,南开大学出版
社,第33页。
    (2)(3)(8)(10)帕森斯著,梁向阳译:《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37、75、47、15页。
    (4)袁方主编:《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
383—389页。
    (5)(7)马克斯·韦伯:《作为职业的政治》,见格思、米尔斯合译、编辑
的《马克斯·韦伯文选》,牛津大学出版社,纽约,1946年,第180页。
    (6)(12)韦伯著,罗斯、威蒂克合译、编辑:《经济与社会》,贝德敏斯
特出版社,纽约,1968年,第13、973页。
    (9)库佐尔特、W·金著,张向东等译:《二十世纪社会思潮》,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页。
    (11)理想类型法就是建立社会现象的理想类型,并将具体的社会现象与之比
较,从而认识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程序是:先建立理想类型,而后进行
具体社会现象与理想类型之间的比较。此法由韦伯首创。
    (13)韦伯著,朱红文等译:《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
92年版,第85页。
    (14)弗兰克·帕金著,刘东等译:《马克斯·韦伯》,四川人民出版社19
87年版,第33页。
    (15)权威论著有:A.罗伯特·K·默顿:《官僚机构与人格》,收于《社
会理论与社会结构》,自由出版社1957年版;B.菲利普·塞尔茨尼克:《田纳
西流域管理局与一般人民》,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53年版;C.彼得·M·
布劳:《现代社会中的官僚政治》,兰登出版社,纽约,1955年;D.阿尔文·
W·吉尔登:《工业官僚政治的模式》,自由出版社1954年版。
                          (作者  郧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地址  湖北省丹江口市  邮码  441900)
                                              责任编辑  张小路  何频*
【 文献号 】99055
【原文出处】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原刊地名】武汉
【原刊期号】199901
【原刊页号】70~74
【 标  题 】试论涂尔干对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影响
【 作  者 】徐超/殷正坤
【作者简介】徐超,襄樊学院政史系副教授;殷正坤,华中理工大学哲学系教授。
【内容提要】文化人类学中的功能主义企图阐明文化或社会的每一个别构成要素在现实
存在的社会或文化有机体中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总体中发挥的功能,而结构主义则致
力于分析文化或社会背后的人类共同的无意识结构,所有这些都是“涂尔干原则”——
整体优先于局部,社会优先于个人——的具体运用。
【关 键 词】涂尔干/文化人类学/功能主义/结构主义
【 正  文 】
            一
    埃米尔·涂尔干(1858—1917),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其独特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对文化人类学中的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涂尔干生活的年代,宗教与科学的矛盾非常尖锐。他力图建立一种“科学的宗教”
,以维护社会的“协调一致”。为此,他使用了先辈奥古斯特·孔德的研究方法,把古
代社会当作参考和对比的蓝本。涂尔干注重研究一个社会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个人
在集体结构中所发挥的功能。在博士论文《社会劳动分工论》(1893)中,他提出了“
机械关联”和“有机关联”两个概念。前者概括的是一种由于彼此相似而形成的关联,
在这种关联形式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例如原始氏族和部落)里,个人之间的差异不大,
个体意识几乎完全相同,整个社会是协调一致的;后者是建立在个人分化基础上的关联
,这时个人之间彼此有别,各司其职,整个社会经过个体的彼此努力和合作也会协调一
致,现代工业社会就是这种典型的“有机关联”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他认为,从“机械
关联”发展到“有机关联”的标志是社会分化(包括分工的发展),而社会分化的原因
在于“生存斗争”。由于人们交往的扩大,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愈加激烈。社会分化作
为生存斗争和平解决的办法,使一大部分人分化,从而在一派和平友好的气氛中,个体
同全体停止了竞争,变得坚持岗位,安分守己了。可见,涂尔干是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角度来考察社会的。
    在涂尔干的思想中,社会是一崇高、巨大的物质性(他用“事实”这一概念来表述
)力量,甚至可称之为“神”。他在博士论文中指出,社会的这种巨大力量是通过集体
意识来表现的,而所谓“集体意识”是指“一般社会成员共同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
它在本质上并非个体意识的机械相加。法律通过惩罚等强制手段,达到了表现集体感情
的力量,从而表明了社会这一实体的尊严和强大,以使个体经常地、井然有序地相处,
达到社会的协调一致。在《宗教生活的原始形式》(1912)里,涂尔干认为,宗教也不
过是社会面貌的变形而已。图腾、上帝、天主等,无非都是社会力量的化身。宗教不是
“一种幻景”,“空虚的幻景怎能对人们的意识熏陶得如此有力,又如此长久呢?”归
根结蒂,宗教不表现社会中不存在的东西,宗教崇拜的不过是“变了形”的社会本身。
    通过对集体意识的分析,涂尔干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个人诞生于社会,而不是社
会诞生于个人。这一论断看似荒谬,其实不然。涂尔干强调的是:离开了社会,个体是
无法生存下去的,尤其是在“机械关联”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我们看到的是集体的力
量、社会的力量,单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涂尔干的这一思想可以概括为“整体优
先于局部、社会优先于个人原则”。在确立了这一原则以后,他还分析了一些社会现象
、个人行为与社会总体的关系。他认为,不能忽视总体结构中个别构成要素:每一构成
要素都在结构总体中发挥着一定的功能,例如狂热的宗教仪式的功能就在于会使人忘记
了自己,使每个人都分享到集体的力量,涂尔干强调,通过对个别构成要素的分析可以
帮助我们把握总体。例如在《自杀论》1897)中,涂尔干探讨了自杀问题。他分析道:
任何社会都存在着自杀现象。除了病理的原因(作为社会学家,他对此不感兴趣)之外
,很多自杀行为都是由于个人与社会的矛盾而引起的。由于这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所
以一定的自杀率的存在就是正常的;只有当自杀率大幅度上升时才显示了社会的不正常
,说明社会染上了某种病症。假如我们以“自杀只是极少数人的病态行为”为由而忽视
对不同的自杀现象的研究,把它推给精神病专家,那么我们实际上就关闭了一扇了解社
会之窗。他具体分析道,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存在着“社会潮流”,其形成的
原因在于社会。现代人由于对集体的依存关系不够,具有敏感性和脆弱性,因此极易卷
入这种“社会潮流”中,“自杀潮流”就属于这种“社会潮流”,它作为一种特定的社
会现象,支配着个人的自杀现象。很多人由于慑于集体的威力才随“潮流”而走上绝路
,从而成了集体力量的玩物。这说明,社会本身与个人是不同质的,有些现象和力量的
支柱是集体,而不是个人的机械相加。但是,只有在对个人及其行为的研究中我们才能
把握社会,也只有在对个别构成要素在总体中所发挥的功能的考察中我们才能认识总体
结构。
    涂尔干的这种独树一帜的方法论后来被布朗、马林诺夫斯基以及莫斯和列维·斯特
劳斯等人运用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从而创立了人类学中的重要流派——功能主义人
类学和结构主义人类学。
            二
    功能主义人类学是由英国人类学的新旗手——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共同创立的。19
22年,他们分别发表了《西太平洋的远洋航海者》和《安达曼岛民》,标志着这一流派
以崭新的姿态踏上了人类学舞台。他们都是从涂尔干那里得到启示,才使用了“功能”
这一概念的。拉德克利夫·布朗所继承的涂尔干的思想包括: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组织
结构;每项制度、每种宗教、每条法律、每类家庭组织的作用均是为了维持社会的延续
和发展,并使社会结构保持长久稳定。人类学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来达
到认识社会本质的目的。马林诺夫斯基对功能主义研究方法作了如下概括:(功能主义
学派)“注重于制度、风俗、工具及思想的功能。这派学者深信文化历程是有一定法则
的,这法则存在于文化要素的功能中。这派学者认为把文化分成原子及个别研究是没有
希望的,因为文化的意义就在要素间的关系中,他们也不同意于文化丛林是偶然集合的
说法。”总的来说,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所使用的方法是:将文化或社会视为有机的统
一体,企图阐明每一个别构成要素在现实存在的社会或文化中的相互关系和它们在总体
中发挥的作用(功能)。
    20世纪初,在英国乃至于欧美人类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是进化主义。马林诺夫斯基
和布朗对此很反感。他们的理论的建立是与对进化主义的批判分不开的。马林诺夫斯基
对于古典进化论的批判主要是方法论上的。他认为那些先辈人类学家们所作的进化分析
几乎完全建立在猜测之上,无法得到准确的材料证实。他倡导的是一种以“参与观察法
”为特征的“露天人类学”,认为“从带有推测性质的历史中得不到任何真正有助于理
解人类生活和文化的重要启示。”对进化主义的失望使得他们转而采用了涂尔干的方法
论。
    按照克巴里的归纳,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的功能主义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否定通过推论重新构筑人类历史;
    第二,重视研究实际存在的社会制度,重视实地调查;
    第三,不是互不联系地,而是从总体理解构成社会和文化的每个要素;
    第四,认为每个要素都在总体中起一定的作用,并将其称为“功能”。
    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不仅倡导人类学家应采用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搜集第一手
资料的方法,而且他们还为人类学家描绘了一张如何去寻找第一手材料的“导游图”—
—重视整体结构中的每个构成要素及其在总体中的功能。这也是涂尔干研究社会问题的
原则。他们认为,构成文化或社会的最小单位是个人,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构成一巨大的
“网络”或“诸关系的结合”(布朗称之为“社会结构”)。在这种寻求“网眼”的研
究中,他们使用的是共时性(Synchronic)研究方法,尽管声称并不排除真正的关于历
史的研究,但他们还是认为不宜采用历史主义的历时性(Dyachronic)研究方法。
    虽然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都标榜功能主义,但二者的理论仍存在着一些差异。例如
对“功能”这一概念的解释上,布朗强调的所谓“功能一致性”指的是要素在整体中的
和谐一致,这接近于涂尔干的思想。而马林诺夫斯基则更多地强调“需要”(包括生物
性需要和文化性需要)。在他看来,“所谓功能意味着经常满足需要”,人类在各种需
要的刺激的推动下,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文化要素并不断地扩大着文化要素的功能价值。
无论是一根木杖、一支猎枪、一件祭器或其他任何器物,只有充分理解它们在经济上、
技术上、社会上及仪式上的功能或用处,才能对它的出现、传播及传播过程中形式上的
变化作出合理的说明。如果只注意器物、仪式、宗教或风俗的形式和外观,不联系整个
文化和社会结构深入地分析其实际功能,任何人类学的研究都只能被导向混沌和黑暗之
中。正因为马林诺夫斯基强调的是不同的“个人”(individual)的“需求”,因而其
理论中的人物个性很鲜明;相反,布朗重视的是社会整体的和谐一致,因而其理论中的
“个体”(Person)的个性被抹煞了,成了涂尔干所谓“机械关联”中那种彼此相似的
个体。
    通过吸收和消化涂尔干的方法论,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的思想相结合,产生出一批
非常出色的学术成果。其独特的视野,至今仍是其他人类学派所不能媲美的。布朗将研
究对象局限于社会结构,以便依据实际可能观察的材料和人类行为,从中抽象出社会关
系的“网眼”。而马林诺夫斯基则不但研究社会关系,而且将物质文化乃至语言和巫术
、科学、宗教、神话、艺术和游艺等所有精神文化都包括在“文化”这一概念中加以分
析。尽管他对这些文化要素的相互关系并未讲清楚,但他的分析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
在这种研究中,布朗提出了他著名的“政治组织类型论”,这也是从涂尔干那里继承来
的。涂尔干进行社会分类的基本原则是:各个社会可按其不同的复杂程度来分(涂尔干
总是倾向于把一切社会现象划归到“属”和“种”的范畴中去)。布朗及其后继者在涂
尔干研究的基础上对很多社会的亲族组织作了精密的比较和研究,他们还探讨了涂尔干
所说的“机械关联”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政治组织类型。例如他们
提出非洲社会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原始国家”和“没有国家的社会”。他们还发现,
无论是在集权社会(“原始国家”)还是在无首领社会(“没有国家的社会”),整个
社会都不会陷于如霍布斯所说的那种充满明刀暗箭的无秩序状态,因为在这里,对于不
断发生的纠纷,血缘分枝联盟机制可以发生作用。这就进一步论证了涂尔干所说的“机
械关联”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内部是协调一致的论断。马林诺夫斯基用功能主义方法分析
了原始人生活中的各种文化事实。例如,他认为在原始文化中,“科学的功能是在给初
民以技术活动的理论及实际指导”;“巫术的功能在使人的乐观仪式化”,并把社会生
活维系在一定的秩序的范围内;“宗教(的功能在于)解救了人类,使人类不屈服于死
亡和毁灭”;神话是传统的载体,“它的功能就在于它能用往事和先例来证明现存社会
秩序的合理,并提供给现社会以过去的道德价值的模式、社会关系的安排,以及巫术的
信仰等”;艺术和游戏的功能,不仅在于提供娱乐、休息和调节身心,还在于它具有教
育、培养情趣、满足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乃至于调节社会关系等功能。
    由于理论本身的局限性,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的功能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很
多人的批评。这些批评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他们在反历史主义的同时也抛弃了一些经得起推敲的人类学资料。
    第二,布朗的“功能一致性”具有目的论性质,过分强调了平衡状态。马林诺夫斯
基的学生克鲁克曼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冲突论”,他认为,正是在冲突中(包括阶
级冲突),法和社会秩序才得以维持。
    第三,针对布朗所谓存在着“组织良好的社会”这一理论,布朗的学生利奇批评道
:把眼界仅仅局限于若干个封闭、完满的社会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各个社会之间并不存
在明显的疆界,宣称社会的一体化会掩盖社会进程的复杂性与变化性。
    功能主义的理论成果有很多在今天已成为常识。这一学派能在人类学界声名显赫且
深入人心,除了马林诺夫斯基、布朗及其后继者的努力之外,涂尔干的影响显然也是不
能忽视的。
            三
    人类学中的结构主义、强调的是一种同功能主义理论形成反题的方法论和分析观点
。其代表人物是列维·斯特劳斯(1908—)和R ·尼达姆(1923—)。在列维·斯特劳
斯的思想中我们仍可捕捉到涂尔干的影子。对于列维·斯特劳斯来说,至关重要的是涂
尔干的外甥和学生马塞尔·莫斯的理论。他在法国社会学派由涂尔干向莫斯的过渡中悟
出了从功能论向结构论转换的契机。
    在涂尔干的理论中,含有寻求历史起源的起源论和探求功能的功能论两个方面。莫
斯自称是涂尔干理论的当然继承者,他放弃了起源论的方向(这同反历史主义的布朗是
一致的),发展了涂尔干的结构功能论。通过接手涂尔干的社会分类研究,他创立了“
社会交换理论”体系。莫斯从另外的角度研究了国家的形成,在《馈赠论》中,他指出
:使相互独立的“机械关联”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结合并发展的是以各种形式出现的,覆
盖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于整个社会生活的“义务性互酬制”。这种“互酬性原则”使
各集团克服闭锁性而组成更高层次的社会集团甚至国家。莫斯在提示一种制度时,总是
把它作为社会现象的整体来把握,并且从中抽取出不是显露在表面,而是潜藏在深处的
原则。例如他认为集团间的婚姻关系本质上是互酬性的“女人的交换”,通过这种“女
人的交换”而使不同的集团彼此联接起来,从而杜绝了乱伦而形成文明社会的婚姻关系
。与涂尔干和布朗不同,莫斯的理论使得人们把视点放到了集团间的关系上,而涂尔干
和布朗则只是研究一种完结了的体系的内部结构分析上。对于列维·斯特劳斯来讲,莫
斯的理论是一重大转折点。列维·斯特劳斯的理想是“从无次序中寻找次序”。由于接
受了结构语言学的方法以及对莫斯的研究工作的兴趣,他很快在人类学的研究中确立了
一个特殊的视角。他不仅批评了进化主义只注意“历时性”分析而不重视“共时性”分
析,而且也批评了功能主义在进行功能分析时脱离了结构分析,因而停留在表面,不可
能触及人类心灵深处的无意识结构。
    列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研究大致分为婚姻研究和神话研究两部分。在《亲属关系
的基本结构》(1949)一书中,他以莫斯的“女人的交换”为基础,把婚姻置于以女性
为媒介的集团之间的交流中,探讨了它的基本形态。他指出“女人的交换”形态有两种
,一种是“限定交换”,即莫斯所讲的女性在两个集团之间被交换的形态;另一种是“
一般交换”,即女性按特定的方向在集团之间流动的形态。这种“一般交换”理论是受
荷兰结构主义所谓“循环婚”的启发而提出的。列维·斯特劳斯认为,这两种交换形式
,就是婚姻的基本结构。其它所有婚姻体系,都是两种基本结构经过复杂的组合而形成
的。
    列维·斯特劳斯还以同样的方法去说明神话。在亲属结构的研究中他发现,亲属称
谓体系(或者说符号体系)和态度体系之间有很大差别。所以他力图透过表面的符号体
系去寻找真实的深层无意识结构。列维·斯特劳斯对不同文化的语言与神话相互类似、
而且看来以一种相似方式构造出来这一点感兴趣,他企图证明,它们实际上就是以同样
的方法构成的,即在众多的现存神话版本中有个“真实的”版本。他认为,同一个神话
都有相同的神话结构,而神话结构又是由很多情节即神话素构成的。列维·斯特劳斯的
各种分析是先有了一个结构分析原则,然后把材料安排到这个结构框架中去。这个框架
就是最基本的结构。列维·斯特劳斯与涂尔干、布朗以及莫斯一样都力图探究社会结构
。但他认为,莫斯等人的所谓结构是基于实体分析的,抽象度很低,难以理论化,而他
本人却赋有提出一种有理论武装并有高度抽象性的结构论的使命。可以看出,列维·斯
特劳斯具有唯理主义和先验论倾向。照他自己的话来讲,“有的时候需要运用逻辑演绎
,它可以赋予这种规律以绝对的特征”。他很欣赏康德的名言——“人为自然立法”,
称自己的理论是“没有先验主体的康德主义”。因此,他把原始人的无意识结构视为人
类所具有的一种逻辑。涂尔干等人对社会结构的考察是立足于所谓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
转移的“社会性事实”的,而列维·斯特劳斯却超越了这一观点,重新将“社会性事实
”理解为“智力性事实”。他的这种结构主义方法所涉及的主要是模式、社会结构与社
会关系这三个概念。他认为,社会关系是一些经验的原材料,从这些原材料中形成了一
些模式,然后通过这些模式理解社会结构。由于理解了社会结构,就抓住了社会关系的
本质,认识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因此,社会结构不能归结为一定社会中所描写的社会关
系的总和,社会结构只是社会关系的模型,而社会关系则是社会结构的表现形式。
    遗憾的是,列维·斯特劳斯所建立的结构主义理论并非是经得起推敲的理论,其致
命弱点在于它所谓的“模型”经济是主观的任意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的社会关系内部结
构的正确认识。可以说,他的唯理主义的、先验论的逻辑向我们揭示的既不是个别文化
所具有的独特的理论,也不是社会的客观结构,而且也并非是作为他的研究课题的人类
精神所具有的普遍特性,它仅仅揭示“列维·斯特劳斯式”的世界观。从性质上说,他
的“结构分析”作为分析的方法,一旦脱离了他的整个理论体系,就无法付诸应用。
    正因为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理论的这种局限性,它因此招来了来自不同方面的
批评。例如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就否认无意识的存在。他认为列维·斯特劳斯所说的无意
识心理结构是不可想象的。按照萨特的观点,结构主义过分贬抑了人这一主体在历史发
展中的创造性作用,它远离人的存在,甚至根本否认人的存在的基本条件——自由。他
认为结构主义观点的错误在于把人变成静止的、不在时间中的客体,以一种纯粹形式的
、客观的、无时间限制的方式与世界中的事物和其他人发生关系。
    结构主义人类学还有另一个代表人物,那就是尼达姆。他也是从莫斯那里领略到了
人类学从功能主义向结构主义的转折。由于列维·斯特劳斯吸收了结构语言学的方法,
转向对先验的无意识结构的研究,在此他便与列维·斯特劳斯分道扬镳了。与列维·斯
特劳斯不同,尼达姆忠实于以涂尔干和莫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精神,即重视“社会性事
实”这一概念,而拒绝接受列维·斯特劳斯的理性优先社会事实的立场。如果说列维·
斯特劳斯致力于“先验的无意识结构”的分析,那么尼达姆则重视在经验事实中寻找“
后天的无意识结构”;如果说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是从分析者方面抽取出来的,
那么尼达姆的“结构”则是从被分析者方面抽取出来的。尼达姆所使用的方法是从对个
别社会进行透彻的分析出发,探究该社会的整体结构。为此,他使用了大量民族志的资
料,对社会事实做了实证性的研究,进行了结构分析。同时,他还探究了在人类精神中
被视为普遍性的一些特征,这也是列维·斯特劳斯为自己提出而又没有深入分析的课题

    结构主义人类学在列维·斯特劳斯那里得以发挥光大,但同时也有走向尽头的危险
。这是因为,列维·斯特劳斯把自己的理论看成是封闭的、终极的真理。值得庆幸的是
,尼达姆的理论则是开放的,这为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发展带来了生机。
            四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以前,社会历史研究领域长期被唯心主义所占领。无论是奥
古斯特·孔德、H·斯宾塞, 还是马克斯·韦伯都免不了用唯心主义因素来解释不同社
会现象。涂尔干也不例外,他虽然反对“猜测历史”、反对用心理现象来解释社会现象
,并且提出了“集体意识”这一作为它的理论出发点的重要概念,但从他对“集体意识
”的起源的解释来看,他仍然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的羁绊。涂尔干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概念
的观点看来近似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的观点,但也仅仅是看来而已。历史唯物主义
把社会意识看作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对于涂尔干来说,集体意识和集体概念则是具有
第一性的意义。正因如此,得益于涂尔干的方法论而发展起来的功能主义人类学和结构
主义人类学也难免留下了唯心主义的烙印。以功能主义来说,它在强调“功能”的同时
,忽视了社会意识对于推动社会存在变革的巨大反作用,它过分强调了社会的协调一致
,以便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活生生的革命性相比,
功能主义不免带有保守的性质。再以结构主义来说,其“猜测历史”的性质表现得更为
明显,它的实质在于用个人的无意识心理结构去构筑人类历史。
    尽管如此,作为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网结,无论是功能主义人类学,还是结构主义
人类学都为人类探索社会之谜、人类自身之谜作出了贡献。人类学自从摩尔根、泰勒等
古典进化论者的开创性研究以来,已发展成一个拥有众多流派的学科。一代代人类学家
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这一学科的研究之中。他们不惜把整个人生投入到艰苦的野外调查、
浩繁的文献整理之中。没有这种宝贵的献身精神,人类学是得不到发展的。然而,如同
任何科学的发展一样,光有满腔的热情而没有科学的精神,没有正确的方法的引导,那
么人类学也不会发展到今天。无论是马林诺夫斯基、布朗还是莫斯、列维·斯特劳斯,
他们的研究多少都得益于涂尔干的方法论。然而他们并没有停留在涂尔干的方法论圈子
里,而是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对这一方法论进行了吸收和消化,最终超越了这一方法论
,丰富了这一方法论。
【责任编辑】刁翠萍
【参考文献】
    [1](法)雷蒙·阿隆著:《社会学思潮》,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2](日)绫部恒雄编:《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版。
    [3](美)伊·库兹韦尔著:《结构主义时代》,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 4]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文化论》,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8#
崖溪枯木 发表于 07-5-29 09:12:07 | 只看该作者
[s:4] [s:9]
9#
陌初寒 发表于 07-6-18 10:21:49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10#
dawnstars0112 发表于 07-7-13 08:15:4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2 17:11 , Processed in 0.15109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