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华是这样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独鹰 发表于 07-7-28 08:5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华十评

一评:清华是中国最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所大学  www.examedu.net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其主要的特征莫过于“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始建于1911年,1925年设立大学部的清华,在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和现代大学教育的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奠定“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的制度架构,成为中国最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所大学。从国立清华大学到西南联合大学,从解放后院系调整的“工程师摇篮”到改革开放后恢复的综合性大学,在历史长河的每个阶段,清华以其卓越的人才培养和学术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二评:清华,大学风范、学府精神   www.examedu.net

1914年冬,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工字厅演讲,引用《易经》里的话来勉励清华学子要做君子,要树立“完整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先生所言,影响深远,“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后来成为清华的校训。早期的清华园远离城市中心,成为莘莘学子求知成才的一块静谧之地,其气质亦为纯粹。清华以紫荆为自己的校花,校旗亦为紫白两色。紫色由红、蓝两色混合而成,红色是火焰,是中国的国色,蓝色是海水,是西土的象征,红蓝相融亦蕴含着中西文化的会通,亦是清华的历史与文化的特征。清华园大礼堂的草坪前日晷上在风雨中挺立数十载,上面刻着清华的校风:“行胜于言”。淡泊风骨、质朴坦诚,读书不为稻梁谋,但开风气不为师,清华人用自己的人生去阐述清华的精神。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早已超出清华一校的意义。清华的力量,正在于此。

三评:清华,以学术为轴的人文传统   www.examedu.net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清华早期的学者如王国维、陈寅恪等等重新进入公众的视野,而学术界也重新去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并为他们的学术追求所感动。九十年来,清华人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去探索和学习西方文明的精髓,一代国学大师在这里孜孜探索中国文化的未来,直到他们逝世后多年,仁忍、内敛、实干、合作……在清华仍处处可寻。清华人知道,中国要强大,就必须发展自己的文化和科技,中国要自立,就必须有人脚踏实地、务实苦干。不拒传统,尊重现实,是清华的理性所在;为国家、民族、大义而牺牲自己,是清华的建设性所在。

清华从建立初期就是中国的人文重镇,清华九十多年的历史中,既有“老文科”,也有“新文科”。历史上,清华园里大师云集,贤人辈出。文科学者中以“古今融会、中西贯通”为指导思想、以推理和实证为研究方法的“清华学派”名声甚至超过了其他理工科的学者们。老清华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界的脊梁,而今日清华,同样是中国文科从复兴到走向世界所依靠的重要力量。

今天的清华文科,涵盖文、史、哲、法、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门类,汇聚了国内一大批知名学者和青年才俊,并以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跻身国内文科前列。在全国学科评估中,清华的工商管理学、艺术学名列全国首位,新闻传播、社会学跻身国内三甲。在人才培养方面,清华文科因为没有旧有方式的束缚,开创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的教学理念、宽口径的专业设置、小规模精心培养、名师活跃在教学一线”是清华文科的突出特点。

四评:清华,科技改变社会     www.examedu.net

多年来,清华以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国家科技创新体制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教育部的权威统计资料显示(同一统计口径),目前清华大学共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工程中心5个,在国内高校中均位居首位。在国家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建设的5个国家实验室中,清华以其在信息科技的雄厚实力,独力承担“清华信息科技国家实验室”的建设。自2001年以来,清华在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索引)发表的重要科技论文均位居全国高校首位,专利授予数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高校首位;学校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均具有很强的优势。

近年来,清华的科研经费一直名列全国高校之首,2004年到校科研经费近12亿,为学校的学科建议和科研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2001年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清华理工科(不含医)共有45个学科获选,是国内高校中最多的;与清华大学共建“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共有18个学科获选,在医学院校位居第二(第一名为20个)。在2002—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在“理工农医”4个学科门类内,清华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工程”、“建筑学”、“力学”等11个一级学科获得第一名,总数在全国高校中较大优势领先(第二名的高校为5个一级学科获得第一名)。

在现代科技发展向着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的背景下,清华利用其综合性的学科优势,构建了信息学科群、建筑学科群、能源学科群、环境学科群、航空航天学科群、材料学科群、理学学科群、生命科学与医学学科群等大的学科平台。这些学科群中存在着大量有待探索和求证的领域,并在整个科技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占据主导位置。这为有志于求知探索、成为科技改变社会的实践者的理科考生提供了最广泛的选择(此外,经济管理学科也招收理科考生)。

五评:大学者,大师之谓    www.examedu.net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乃有大师之谓也。”经过多年努力,清华已经形成了一支国际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清华现任全职教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6人,两院院士总数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此外,清华延聘的讲席教授中有两院院士4人,双聘教授中有两院院士20人,兼职教授中有两院院士48人,各类在任教师中两院院士总人数达132人,在国内高校中遥遥领先。与清华大学共建“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有两院院士26人,以较大优势在全国各医科大学(医学院、医学部)中列第一。

863计划、973计划、攀登计划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重要科研计划。目前清华现任教授中有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含聘任首席科学家后调入清华的)20人,国家863计划各领域首席科学家7人,国家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多年来,清华大学的教师以其学术上的卓越成就,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他们中(含全职教授和讲席教授)有40多位当选为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学术权威机构院士,其中包括美国国家院士7人,俄罗斯国家外籍院士8人,法兰西诸院外籍院士2人,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IEEE Fellow,国际电气电子领域最高荣誉)4人,其他国家与国际权威学术机构院士19人(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5人),在全国高校中以较大优势领先。

六评:学在清华    www.examedu.net

在北京的高校中,“学在清华”的赞誉广泛流传。“名师上讲堂”,知名教授活跃在教学一线,是清华人才培养的重要传统。以物理系为例,现有的9名院士中除1名因身体原因没有授课外,其余的8位院士都在授课,43名教授则全部活跃在讲台上,本科生课程任课教师几乎全部为教授。在教育部评选的百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中,清华大学共有5名教师入选,居全国高校之首。在已经进行的4届高校青年教师奖评选中,清华共有18位教师当选,是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

在教学上,清华大学广泛吸收世界著名大学的经验,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教育。例如,清华计算机系的课程设置与世界一流大学基本同步,而新生的工业工程系则聘请美国工程院院士萨文迪教授担任系主任,从建系之初就实现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采用英语教学或双语教学,使用国外原版教材,与世界名校共同组织课程、联合培养等重要措施,都旨在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视野。

清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全面而具有个性化的教育。每学期,清华大学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了近两千门课程,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学科领域。这两千多门课程,除个别专业很强的课程以外,都是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同学们可以在培养计划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兴趣,各取所需。这一在国内领先的选课制度,打破了国内传统的各院系之间层层封闭、学生选课自由度小的问题,真正实现了综合性大学的魅力。

高水平的艺术教育和体育教育是清华的重要特色。艺术教育帮助人去体验自然和生活的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清华拥有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高水平的学生艺术团(800名成员中大部分都是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这里更有全国综合性大学最丰富的艺术课程,涵艺术史论、美学、赏析、艺术表演与艺术创作等,年均选修学生达7000人以上。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是清华大学体育教育提出的口号,而强健的体魄、良好的锻炼习惯,是清华给学生相伴一生的重要财富。目前清华开设有全国综合性大学中最丰富的体育课程,年均选修学生超过25000人次,其中定向越野、射击、跳水、艺术体操等都是深受同学欢迎的特色课程。在体育运动中,清华人的许多优秀品质,比如合作中的竞争精神,朝气蓬勃的体魄和工作动力,都蕴育在其中了。

七评:半国英才聚清华   www.examedu.net

优秀学子相聚清华,相互切磋,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可谓人生的一大快事。从1998年到2004年,分别有41、38、39、31、28、28、33位高考理科各省第一名考入清华;近几年来高考各省理科前10名70%以上被录取。随着清华文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优秀的文科考生把清华作为第一报考志向,2004年清华各省市的文科录取分数线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其中在河北省、江苏省位居首位。历年国家理科实验班学生,国际数、理、化、生和信息等国际竞赛奖牌得主也多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在课程上、在实验室、在宿舍,在校园的走廊、草地、树下,到处都可以看到清华学子的身影,就在那倾听的时刻、讨论的时刻、思考的时刻,这,就是一群天才聚在一起慢慢成长的地方。

八评:清华 辉煌人生的新起点    www.examedu.net

清华大学学生拥有乐观的就业前景。清华“通识教育”与“专业训练”并重的培养特点,使清华的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对用人单位连续几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清华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数理基础、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自学能力、实践动力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在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往往看重清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潜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目前清华本科毕业生约有70%选择在国内国外名校中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其中大部分是免试推荐),其余的选择高质量就业或者自主创业。

近年来,清华的本科生培养越来越被世界一流大学所广泛认可。哈佛大学(Harvard)和麻省理工学院(MIT)这两所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名校,近年来招收的中国学生半数以上来自清华,专业也涉及理、工、文、法、历史等领域。例如,清华物理系2005年20多位学生申请出国深造,共收到来自美国哈佛大学(2人)、麻省理工(2人)、斯坦福大学(6人)、加州伯克利大学(5人)、普林斯顿大学(2人)、康奈尔大学(2人)、哥伦比亚大学(2人)等著名高校的多份录取(一般为提供全额奖学金)。建筑学院10多位申请出国深造,共收到哈佛大学(5人),麻省理工(4人)、哥伦比亚大学(3人)、耶鲁大学(2人)、康奈尔大学(3人)等多份全奖录取。清华生物系46位同学申请出国深造,共获得包括哈佛大学(3人)、麻省理工、牛津大学等140多份国外名校的全奖录取。

对于选择就业的同学来说,录取清华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不仅数量多,而且层次高。名列世界500强的微软、IBM、壳牌、通用电气、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等企业,联想、华为等国内高科技企业,汇丰银行、摩根斯坦利、高盛投资银行、工商银行等国内外金融单位,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广州报业集团为代表的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包括清华大学、中科院在内的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清华毕业生都活跃在其中。

清华的学习生活的主旋律不是自由和安逸,而是奋斗和挑战。因而清华的生活也决不是学生一生的顶峰,而是莘莘学子起跑,加速,奔向更高远人生目标的关键一程。朱?F基学长以“水木清华,春风化雨,教我育我,终生难忘”来表达自己的母校的感情,许多清华校友在取得事业的成功后,回味清华时光时,都衷心的感谢在清华得到的高质量的教育。清华是莘莘学子腾飞的起点,精神的家园。

九评:清华校友,社会的栋梁之才    www.examedu.net

清华的声誉,是与清华校友对社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分不开的。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7位科学家中,有4位是清华学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神舟系列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同为清华校友。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世界微分几何大师陈省身,试管婴儿之父、美国科学院院士张明觉均曾在清华度过他们难忘的求学岁月。在清华94年的历史中,58位毕业生当选为解放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近500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8名校友当选美国国家院士。约有1/3的中国科学院院士,1/4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清华校友,400多名毕业生就任国内兄弟院校校长。以上数据在国内均位居首位。

清华是享有盛誉的人文社科重镇,滋养了一代代思想先驱、文学巨匠、史学大家、经济学者和法学巨擘,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如费孝通、钱钟书、许国璋、杨绛、梁实秋、闻一多、曹禺、吴晗、季羡林、陈岱荪、夏鼐、李健吾、高士其、金岳霖、李济、潘光旦、王铁崖、英若诚、端木蕻良、胡乔木和于光远等开创并发扬了清华的人文传统,为清华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

清华还培养了一大批治国才俊,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副总理黄菊、曾培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国务院前任总理朱镕基等均为清华毕业生,三百多位省部级干部出自清华。

十评:清华是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www.examedu.net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清华大学主体校园面积近六千亩,其中林木俊秀,草依依,道路宽阔,气势磅礴。这里曾经是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的一部分,而今这里坐落着当代中国一所的著名学府。皇家建筑的尊贵气度,西洋建筑的诗情画意,苏式建筑的雄伟庄重,现代建筑的简洁典雅,融会在清华的校园中。

清华,在她成长的早年,是国运衰败中的一个希望,一个梦想。

清华,在她辉煌的今天,仍是莘莘学子希望与梦想的摇篮。

清华,在她九十多年的生命里,经历了数多的曲折、风雨和荣耀。

从清华学堂到西南联大到清华大学;从第一任校长唐国安到终身校长梅贻琦到今天的校长;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到“西南联大物理四杰(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朱光亚)”;从物理学一代宗师叶企孙网尽天下名师,到大数学家熊庆来聘请杂货铺店员华罗庚为教授;从率领中国远征军横扫缅甸日军的孙立人,到壮烈殉国的空军英雄沈崇诲;从梁实秋的夕阳古道,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两弹元勋到"863计划";从政府部长到国家主席……

在清华的天空上,有太多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才和治国之俊。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闪耀的星群,将中华大地映照的熠熠生辉。从1909年深秋越洋留美的47位少年,到如今的10万学子,清华是一部动人的长篇故事,清华是一首写不完的长诗。

清华园,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洁白神圣的二校门,高雅华贵的大礼堂,古朴精致的清华学堂,让多少学子为之终生无悔。当莘莘学子走进清华园,胸前戴上清华大学的校徽的那一刻,又将是多么激动人心,相信那是所有清华人都毕生难忘的一幕。

心动了吧.如此好的学校!!!!但,之所以好,所以难!!!大家量力而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5 06:41 , Processed in 0.08781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