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史重难点权威解析(论坛整理版)

[复制链接]
21#
 楼主| d1983green 发表于 07-8-26 09:45:2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第一节  雅尔塔体系与联合国的建立
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一)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
1.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2.美国独占鳌头
在军事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了原子弹;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五百个军事基地。
在经济上: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在政治上:一度操纵联合国,把它作为推行全球扩张政策的工具;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也惟美国马首是瞻。
3.苏联空前强大
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二)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1.基本概念
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公平的国际关系格局。
2.主要内容
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等。其中对新的世界格局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
3.初步确立的过程
(1)成立联合国(略)
(2)审判战犯:纽伦堡审判
(3)划分势力范围
4.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1)积极意义:对战胜法西斯起了决定作用;维护并扩大集体安全原则,联合国促进了国际经济文化交流;肯定了国际民主原则,确立了法西斯国家非军事化;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进程;把和平共处原则纳入国际关系体系。
(2)消极意义:大国强权政治、大国主宰世界,加剧世界紧张局势、危及世界和平;侵犯中小国家领土、主权合法化,苏军和美军分别长期进驻东欧和西欧各国;不尊重国家间的平等互利原则。
二、联合国的建立
1945年春天,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主要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第二节 “铁幕演说”与冷战
“冷战”是相对“热战”,即敌对双方直接诉诸武力而言的。它是指国际关系中一种激烈的对抗形式,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对峙的一种形式。这种激烈的对抗形式主要是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包括开展军备竞赛和用武力优势相威胁,但没有直接诉诸武力的进犯行动,其基本状态是“不战不和”。
一、冷战的根源
(一)现实原因
美苏两国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世界秩序的原则存在根本分歧:美国主张“门户开放”原则,苏联强调“势力范围”原则。
(二)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
(三)美苏不同的对外战略构想的冲突
苏联基于自身安全考虑谋求在欧洲的扩张,与美国全球扩张战略冲突。美英联合对付苏联
二、“铁幕演说”
1945年12月,美国国内掀起一股反对“姑息主义”浪潮。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受杜鲁门邀请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题为《和平的中流砥柱》的“冷战”演说。
三、美国冷战政策的推行
(一)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了一份特别咨文。杜鲁门主义出笼。它是美国遏制苏联、控制“中间地带”、称霸世界的战略原则,是美国公开推行对苏“冷战”的重要步骤,是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
杜鲁门主义主要内容: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全球战略性质的国家安全战略。
(二)“欧洲经济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
又名“欧洲经济复兴计划”。该计划是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于1947年6月5日在哈佛大学发表的一篇演说中提出的,故称“马歇尔计划”。马歇尔提出这项计划的目的在于用经济手段扶助西欧,使其迅速复兴和稳定,进而拉拢和控制西欧,共同与苏联抗衡。
(三)“第四点计划”
1949年1月杜鲁门在就职演说中提出。从1951至1953年,美国约对亚非拉国家拨出三亿美元的拨款。
(四)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年4月4日,美、英、法等12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9月17日,北大西洋公约第一届理事会在华盛顿举行。
北约进行了几次扩充。
第三节 两大阵营在全球的对峙
一、两大阵营在全球的对峙的背景
二、 两大阵营的形成
(一)北约的建立
1949年4月4日,美、加、英、法、荷、比、卢、丹、挪、冰、葡、意等12国外长在华盛顿正式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的成立,是帝国主义阵营形成的标志。
(二)华沙条约组织的形成
1955年5月11~14日,苏联与东欧7国在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条约》,即通常所说的《华沙条约》。“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是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的标志。
三、 两大阵营在全球的对峙
两大阵营形成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一)政治上
主要表现为冷战。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对抗。柏林危机和德国的分裂。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1949年5月23日,西德成立。10月7日,东德成立。
(二)经济上
封锁、禁运与反封锁、禁运。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角逐
(三)军事上
遏制、对立和局部战争,朝鲜和越南战争是其代表。华约和北约的较量。
(四)意识形态上
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矛盾与斗争激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
第四节 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解体与第三世界的兴起
一、亚洲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
(一)印度尼西亚的独立运动
1945年8月17日,印尼爆发了驱除日寇的“八月革命”。
(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治和独立
(1)1947年6月,英印总督蒙巴顿公布了“印度独立法案”(即“蒙巴顿方案”)。
(2)1947年8月,印巴正式实行分治,分别独立。
(三)以色列的建国和巴勒斯坦问题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成立。
二、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埃及共和国的建立和苏伊士运河的收回
1.1952年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起义,推翻国王,成立共和国。
2.1956埃及完全独立,纳赛尔宣布收回运河主权。
(二)阿尔及利亚的独立
(1)1954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控制了大部分地区。
(2)1962年,法、阿签订《埃维昂协议》,阿尔及利亚独立。
(三)非洲独立浪潮
1.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2.20世纪70年代:
3.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
(1)是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崩溃时期,其标志是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的独立。
(2)90年代初,南非第一次全国大选。曼德拉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拉美独立革命——古巴革命
1.革命的发生和政权的巩固
(1)1959年初,
2.走社会主义道路
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古巴政府实行了以土地国有化和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社会经济改革。
四、第三世界的崛起
(一)亚非会议
1955年、印尼万隆。 “万隆精神”。
(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五、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一)联合国的变化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二)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三)第三世界兴起的意义
22#
 楼主| d1983green 发表于 07-8-26 09:46:2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节 当代科技革命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兴起的原因和背景
1.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2.世界大战的促进作用。
3.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特别是军备竞赛刺激了新科技革命的加速发展。
4.二战后,全世界基本上未发生过大的战争,这对新科技革命极为有利。
5.由于资源的短缺,迫使人类开发新的替代产品,不断创造新技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了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6.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生产关系,特别是普遍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能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规模大、耗资大、利润低而风险大的尖端科研项目及基础研究项目,从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7.战后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培养高科技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当代科技革命的特点
(一)这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新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技术群。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诸多领域。
(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如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三)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构成了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生产力,如生物工程这一综合性科学技术的兴起。
(四)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科学进步日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三、当代科技革命的影响
(一)使生产力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生产率显著提高。
(二)引起了经济结构和阶级状况的变化。
(三)导致世界经济的变化。
(四)科技的发展还使世界经济结构出现新的格局。
(五)科技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竞争方式和手段发生重大变化。
第二节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兴起是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一、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一)战后经济的恢复与转轨时期(1945—1950年前后)
(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0—1973年)。
(三)“滞胀”的时期(1973—1982年)。
以1973年石油危机为导火索,不少西方国家的经济都程度不同地陷入停滞状态。
(四)经济低速增长和全面调整时期(1982—1992年)。
欧美主要国家开始调整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改而推行供应学派和货币主义政策。
(五)冷战后的新时期(1992—当前)。
世界经济格局和经济发展发生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加速发展,引起经济增长方式、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企业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革,国家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二、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兴起
(一)原因
1.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战争的特殊作用也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的形成。
3.经济危机呼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
4.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需要国家投巨资并进行有效管理。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萌芽时期。
它出现于个别国家的个别部门,规模很小,层次很低。毕竟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附庸。
2.二战结束前为不稳定发展时期。
3.二战后上升至主导地位和走向完善时期。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的一种新形式,它和私人垄断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它在当时有一些积极性。
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和社会政策的调整
  (一)在经济政策上,寻求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点。
(二)在经济结构上,追求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促进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在管理体制上,推进企业管理的社会化和科学化。
(四)在国际经济关系上,建立国际经济的协调机制和资本同盟。
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的现实困难和深层矛盾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面对的现实困难主要
   1.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加重,贫富差距扩大。
   2.各发达国家政府的财政赤字连年扩大,政府的债务负担不断加重。
   3.就业增长缓慢,结构性失业持续存在。
   4.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中也存在着结构性的问题
   (二)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深层矛盾主要
1.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2.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和经济危机
第三节 美国的内政与外交
一、杜鲁门的“公平施政”
(一)杜鲁门政府面临的新问题
(二)“公平施政”的内容和实质
1.“公平施政”的内容
2.“公平施政”的实质
二、艾森豪威尔的现代共和党主义
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宣誓就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内政上走的是一条被称为“现代共和党主义”或“能动的保守主义”的中间道路。它表现为主要社会经济政策上的二重性: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互相渗透。
三、反共、反民主浪潮和麦卡锡主义
(一)对内政策反动性的加强
(二)麦卡锡主义
1950年2月9日,共和党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州惠林市发表演说,指责国务院中“充斥着共产党人”。
四、肯尼迪的“新边疆”
1960年肯尼迪当选时43岁,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肯尼迪在就职演说中宣称:“火炬已传到新一代的美国人手中。”他要开拓“新边疆”,号召建立“全球大联盟”以反对人类共同的敌人:“暴政、贫困、疾病和战争本身”。
肯尼迪在国内政策方面提出了众多计划,如:改善城市住房条件、发展教育事业、改革税收制度、修改农业计划、保护和发展天然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反对种族歧视、给黑人以公平权利等。
1962年肯尼迪争取立法最重要的成绩是通过了贸易扩大法,授权总统降低关税50%,并可以对主要是由美国与共同市场进行贸易的商品实行免税。
五、约翰逊的“伟大社会”
1964年大选结果,约翰逊以空前多数选票当选美国总统。早在1964年5月,约翰逊就提出“伟大社会”的目标,作为他的政府的施政纲领。他在1965年的国情咨文中,更进一步地提出一系列实现“伟大社会”的方案。他说,“伟大社会”有赖于所有的人都能富足与自由。在约翰逊任内,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法令。约翰逊的立法成果十分巨大,堪与罗斯福新政的立法成果相媲美。
六、40—50年代美国的工人斗争和民权运动
(一)工人斗争
(二)走向觉醒的黑人民权运动
1955年底蒙哥马利城黑人抵制公共汽车的运动,是高潮到来的标志。马丁\"路德\"金
七、美国全球外交战略的演变
  (一)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的全球战略扩张阶段。(“遏制政策”)
      在这一阶段,美国以强大的军事、经济力量为后盾,大力扶植、援助西方的亲美政府,向第三世界渗透,在全世界范围内反对共产主义、对社会主义进行遏制,妄图称霸世界。其外交战略具有鲜明的进攻性、侵略性。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时期(1945—1953年)。杜鲁门上台后,视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为美国称霸世界的重大障碍,终止了罗斯福的大国合作战略,制定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
艾森豪威尔时期(1953—1961年)。根据朝鲜战争后世界的形势,美国在坚持冷战与遏制战略的同时,对其全球战略进行了一些调整。
      肯尼迪、约翰逊时期(1961—1969年)。进入60年代,肯尼迪上台,提出“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更为灵活的“和平战略”,试图通过和平与战争的两手策略,对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
     (二)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的全球战略调整阶段。(“缓和战略”)
尼克松、福特时期(1969—1977年)。1969年7月,尼克松上台不久,正式提出尼克松主义,表示美国要从亚洲实行战略收缩。1970年2月,在向国会提交的国情咨文中,尼克松正式提出了尼克松主义作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伙伴关系、实力后盾、谈判手段”,
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福特继任总统,他在对外政策上延续了尼克松主义。
      卡特时期(1977—1981年)。卡特政府上台后,在延续尼克松主义的基础上加强美国意识对世界的影响,将恢复美国在第三世界的政治号召力作为对外战略的突破口,提出“世界秩序战略”。
     (三)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战略推进阶段。(“新遏制战略” 或“超越遏制”战略)
     里根时期(1981—1989年)。里根上台后,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放弃了前任的缓和与利用均势的战略,打出了“扩军抗苏、重振国威”的旗号,制定了“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战略”。“星球大战计划”
     布什时期(1989—1993年)。布什的总统任期跨越了冷战前后两个时期,根据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美国的全球战略也发生了很大的调整。
    (四)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战略扩展和单边主义阶段。(“国家参与和扩展安全战略”)
1993年1月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经过近一年的时间的摸索,1993年1月,克林顿比较清晰地描述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指导原则——“一个目标、三大支柱”。“一个目标”是坚持美国的领导地位,把它定位为媚骨外交战略的首要目标。
1994年7月,美国政府正式提出“国家参与和扩展安全战略”,它的核心是确保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使21世纪仍然是美国世纪。
      2001年小布什新政府上台,组成了一个有军工集团背景、保守色彩浓厚的执政班子。布什明确提出了“先发制人”的原则。美国的“单边主义”恶性膨胀
小布什政府穷兵黩武的外交政策的形成原因。
第四节 英国的内政与外交
一、英国内政
(一)工党政府的国有化政策和福利政策
1.第三届工党政府
1945年英国历史上第三届工党政府建立,工党领袖艾德礼出任首相。
工党的政治纲领包括四项主要内容,即以最低工资限额和最长工作时限等保障国民最低生活标准;实行工业民主监督,实行工业国有化;向高收入者和资本家征重税,用此办法维持公共服务业;利用国家财政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等。
2.国有化的措施
3.社会改革与“福利国家”
(二)保守党重新执政及其政策
1951年,保守党以丘吉尔为首重组内阁,对工党政府的许多政策实施反攻倒算。
丘吉尔内阁针对财政经济状况恶化、福利支出负担过重等情况,提出“金融复兴特别纲领”,决定削减粮食和原料等项的进口额,削减保健、社会保险、社会服务事业等开支。
(三)撒切尔主义
1979年,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当选为首相,并连任3届。她励精图治,大刀阔斧地改革,创造了“撒切尔奇迹”。“撒切尔主义”主要内容:
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引发新的矛盾,社会贫富悬殊扩大,犯罪率上升。
继任的梅杰“萧规曹随”,结果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并发。布莱尔上台后选择“第三条道路”。
二、英国外交
(一)丘吉尔的“三环外交”思想
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思想。
(二)积极推行欧洲一体化(略)
第五节 法国的内政与外交
一、短命的第四共和国
1945年,战后法国建立了第四共和国。
二、第五共和国与戴高乐的重新执政
1958年9月,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宣告诞生。
戴高乐上台后,于1960年完成了“从殖民化到合作”的历史性转变
三、戴高乐主义
50年代,随着法国实力的增长,法国不再愿意听任美国摆布。1958年戴高乐上台。戴高乐主义的核心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恢复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它的主要内容是:
四、70年代后经济进入曲折发展时期
蓬皮杜(1969-1974)时期经济取得长足的进步。德斯坦时期经济进入“滞胀”时期。1981年密特朗当选总统,宣布推行法国式的社会主义,但经济难有起色。1986年希拉克出任总理,但1987年经济进入新一轮衰退。
第六节 联邦德国的内政与外交
一、德国的分裂和联邦德国的建立
1949年5月2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布成立,首都设在波恩。9月15日,议会选举基督教民主联盟领袖康纳德\"阿登纳为联邦总理。
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
二、联邦德国的内政
(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阿登纳时期
以阿登纳为首的基督教民主联盟成为战后执政的第一个民主政党,执政长达15年之久,
2.艾哈德时期
1963年,艾哈德出任总理。未有新的建树。1966年下台。
3.勃兰特时期
1969年勃兰特上台出任总理,推出“连续与改革” 的方针,推行了各项改革:
(1)扩大民主 (2)扩大共决权 (3)教育改革  (4)扩大社会福利
1974年下台
4.施密特时期
1974年上台,将施政重点从“改革”转向“稳定”。从1975年至1979年,经济陷入新一轮衰退之中。
5.科尔时期
1982年上台,提倡不要过多干预经济,发展市场经济。
(二)外交上推行“新东方政策”
1.联邦德国推行“新东方政策”背景
2.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的内容
3.“新东方政策”的实质
23#
 楼主| d1983green 发表于 07-8-26 09:47:32 | 只看该作者
第七节 西欧一体化进程
一、西欧一体化的原因和目标
(一)原因
为了抵制超级大国的控制与威胁,谋求自身独立、安全和发展。
(二)目标
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西欧一体化的进程
(一)西欧一体化准备
(二)西欧一体化进程
1951年4月,法、德、意、荷、卢、比6国在巴黎签署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也称为《巴黎条约》。
1952年欧洲煤钢联营组织建立。
1967年7月,《布鲁塞尔条约》正式生效,欧洲共同体建立。
1973年,英国、爱尔兰、丹麦加入欧洲共同体。
1981年1月希腊、1986年1月西班牙、葡萄牙先后加入欧洲共同体。
1993年1月,统一大市场建立。1993年11月,《马约》被各国议会通过后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建立。
1997年10月,欧盟完成对《马约》的修改,正式签订了《阿姆斯特丹条约》。
1995年1月,奥地利、芬兰、瑞典加入欧洲联盟。
1999年1月,欧元按期启动,除英国、丹麦、希腊、瑞典外,11个国家成为经济联盟的首批成员国。
2004年5月1日,欧盟正式接纳塞浦路斯、马耳他、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兰、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10国入盟,欧盟成员国由15个增加到25个,从而实现了历史上第五次扩大。
三、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西欧一体化进程极大地促进了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24#
 楼主| d1983green 发表于 07-8-26 09:48:2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第一节 赫鲁晓夫的改革
一、 改革背景
   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作《论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秘密报告,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号召改革斯大林模式。
二、改革的内容
1.政治
批判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恢复和健全法制;建立干部更新制度;调整政府机构,精简人员;改进苏维埃制度;改进党的组织结构;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2.经济
(1)以“放权”和贯彻“物质利益”原则为主的农业改革。
(2)变“条条”管理为“块块”管理的工业建筑改革。
3.外交上
推行和平外交,以“和平共处”、“和平过渡”、“和平竞赛”为理论基点,变“阵营对抗战略”为“和平渗透战略”;全面开展多边和双边会谈,变“对抗”为“对话”。
二、 改革的评价
赫鲁晓夫在社会主义改革事业上有开创性贡献
赫鲁晓夫改革的历史局限性
第二节 苏南冲突与“铁托主义”
一、苏南冲突
(一)苏南矛盾由来以久
(二)苏南冲突爆发
1948年
(三)赫鲁晓夫时期的苏南关系
二、“铁托主义”
(一)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道路
自治社会主义既是一种思想体系,又是一种社会主义制度,它大致经历了工人自治、社会自治和联合劳动自治三个发展阶段。
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二)评价
南斯拉夫开创的以工人自治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南斯拉夫国情相结合的体现。
第三节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东欧国家
一、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一)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的背景
(二)东欧主要国家
(三)政权性质
无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专政。
(四)东欧人民民主政权取得胜利的原因
1.内因: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的革命斗争。
2.外因:苏联强有力的援助。
二、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背景
除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外,大多数国家的工业不够发达,农村中存在严重的封建残余。
(二)东欧各国在国家建设方面的共同特点
1.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人民民主国家。
2.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基本上都是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
3.在国家关系上都和苏联建立了友好密切关系。
4.通过建立经互会和华约组织,这些国家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治经济实体。
(三)东欧各国在国家建设的评价
在一段时间内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体制逐渐束缚了社会主义各国的发展,为日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四)东欧各国基本上照搬苏联模式的原因
1. 东欧各国除苏联外无所借鉴。
2. 苏联将东欧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强行推行自己的模式。
三、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
  (一)波兹南事件
1956年
(二)匈牙利事件
   1956年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发生的政治事件。
第四节 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苏联超级大国地位逐步确立。
一、勃列日涅夫的上台
1964年10月
二、勃列日涅夫时期内外政策
(一)政治方面
取消原来划分“工业党”和“农业党”做法,恢复统一的党的领导体制,取消干部轮换制,保持干部队伍的稳定;健全党的集体领导,定期召开中央全会和政治局会议;改善苏维埃制度和人民监察制度,设立监察机构。
(二)经济方面
提出“经济改革”决议,强调改革要遵循3项原则:扩大企业管理权和经营权,提高企业积极性;由以往行政方法和经济方法相结合,逐步转变为以经济方法为主,加强经济杠杆的作用;贯彻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国营企业的新经济体制
2.发展农业的措施
(三)外交方面
在社会主义阵营内坚持勃列日涅夫主义,鼓吹“有限主权论”、“社会主义大家庭论”、“利益相关论”、“大国特殊责任论”,推行强权主义,与美国争霸。
三、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
(一)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苏联经济不断发展。
(二)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扩军备战步伐大大加快。
第五节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逝世以后,苏联经历了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领导的两个极其短暂的时期。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的上台,结束了苏联28个月的新老权力交替过程。上台伊始,戈尔巴乔夫雄心勃勃,决心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调整与改革,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
(一)改革经济体制,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
1987年苏共6月全会通过了《根本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把商品货币关系列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并强调是社会主义的固有特征。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完全经济核算和自筹资金制,广泛发展集体承包制。同时,在计划、价格、财政信贷、科技等方面实行配套改革。
(二)改革政治体制
在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的思想指导下,放弃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走上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 。
(三)调整对外政策,实行对外关系的“新思维” 。
1.关于当今时代的判断,“新思维”强调当今时代是各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相互依赖日益增长的时代。
2.关于阶级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问题,“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地说,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
3.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新思维强调两者之间在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竞赛是必然的。
4.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新思维在强调了苏联在国际社会政治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的同时,也阐述了相互合作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合作的核心问题强调“要在完全自主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整个政治关系体系。”
5.强调对外关系的灵活性。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与评价
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经济上的改革的失败导致了苏联经济状况恶化和社会秩序全面动荡;在政治的改革使苏联国家政治生活中失去了领导核心。在思想上失去了统一的基础,各民族失去了联系的纽带。导致了苏联的社会思想混乱、民族矛盾加剧、苏联的政治局面难以控制。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第六节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一、苏联解体
(一)苏联解体的过程
1991年8月苏联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并把该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
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签署明斯克协定,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签署《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扩大到苏联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独联体”是国家的联合组织。至此,苏联完全解体。
(二)苏联解体的原因
1.历史原因: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在体制上有许多弊端,政策上也有许多失误。
2.现实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三)苏联的解体产生的影响
1.苏联的解体使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2.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北约扩大创造了条件,也为欧洲摆脱美国成为独立的力量提供了前提。
3.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的分裂过程,如南斯拉夫的四分五裂。
4.苏联的解体对欧洲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是一次沉重打击,使得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空前的曲折和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伟大运动的终结。
二、东欧剧变
(一)东欧剧变的概况
1989~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人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把建立“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实行政治多元化。
(二)东欧剧变的原因
东欧国家的剧变,是各国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
1.内部原因:在历史上,东欧各国长期受制于苏联,教条主义地袭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采用片面发展重工业和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的工业化方针,产生了许多问题和错误。
2.外部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放松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其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推动了东欧各国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以及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 
3.苏联长期实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庞大的军费开支与援外开支使得国家经济不堪重负,也是促使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三) 东欧剧变的实质
共产党和工人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三、苏东剧变的教训
(一)在指导思想上,执政的共产党要善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时代、国情、具体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以创新的精神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和时代化。
   (二)在组织和制度建设上,执政的共产党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和要求,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和监督机制。
   (三)在作风建设上,执政的共产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勤政为民的原则,坚决反对腐败现象和既得利益集团出现。
   (四)在领导方式上,执政的共产党必须适应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研究执政的基本规律,不断改进和完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
   (五)在适应生产力要求上,执政的共产党必须尊重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始终把握先进生产力发展趋势和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强国富民为己任。
   (六)执政的共产党必须高度重视并慎重稳妥地处理民族、宗教等问题。
   (七)执政的共产党必须掌握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任何削弱、放弃党对军队、警察等强力部门的绝对领导的行为等于自毁政权柱石、自毁长城。
   (八)执政的共产党不仅不能忽视而且必须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九)执政的共产党要处理好农民问题和知识分子问题。
   (十)执政的共产党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并得到人民拥护的外交政策。
25#
 楼主| d1983green 发表于 07-8-26 09:51:39 | 只看该作者

终于发完了

其实,本来只要两个附件就能够搞定的,可是权限不够啊。这一套是在论坛里整理出来的。另外的中国古代史只有开头,中国近现代史还差结尾,还请发贴得的仁兄补齐。
26#
雾的眼泪 发表于 07-8-26 11:10:34 | 只看该作者
太感谢了,有劳了,狂顶``[s:2]
27#
常败将军 发表于 07-8-26 11:40:01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收了。感谢楼主的大方。
28#
xiaoer_3 发表于 07-8-26 22:36:31 | 只看该作者
顶啊!同志,辛苦你啦!感谢!
29#
jeason03 发表于 07-8-28 11:04:0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
30#
jeason03 发表于 07-8-28 11:04:49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5 12:02 , Processed in 0.10391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