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业务笔记.

[复制链接]
11#
 楼主| angelwj21st 发表于 07-9-12 16:42:59 | 只看该作者
第八章 各类新闻的写作
一 简明新闻:
1 概念:简明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短、迅捷的一种体裁,又称简讯、短讯、快讯和一句话新闻。
2 特点:a 篇幅短小;b 结构简单;c 叙事简明;d 一般一事一报;e 要求简而不陋。
二 动态新闻:
1 概念:动态新闻是迅速及时的反映现实世界最新变动状态的新闻报道的统称。
2 特点:a 以事物的最新变动为其主要着眼点;b 以时新性与重要性为其主要价值取向;c 以突发性事件为其主要报道内容;d 以客观叙事为其基本特征;e 以开门见山,、一事一报为其主要写作原则。f 动态新闻要给人以“动感”与现场感。
三 综合新闻
1 概念:综合新闻是对同类事物或一事物的多侧面进行归纳综合的新闻报道的统称。
2 特点:a 综合新闻所涉及的新闻信息具有一定的隐蔽性。b 通过综合新闻事实表达新闻主题,体现记者的报道意图;c 注意点面结合,多角度的反映客观事物或人物的概貌。d 注重导语的构思与背景材料的交代;e 重视新闻根据,新闻来源的交代;f 注重分析,却又以客观叙事的方式表现。
四 述评新闻:
1 概念:述评新闻是以夹叙夹议的方式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载体。
2 写作特点:a 视野开阔,材料丰富,高屋建瓴的分析事件与问题的实质和发展趋向;b 跳出材料概括,抓住典型举例子;c 边述边评,讲究逻辑,不摆架子,以理服人;
五 事件新闻:
1 概念:事件新闻是以突发事件为主的新闻报道,是动态新闻的主要品种。
事件包括:a 社会政治、经济局势的突变;b 重大自然灾害;c 重大交通事故;d 暴发性流行病;e 重大刑事案件;f 对社会各界有较大影响的新发现或新成就。
六 非事件新闻:
1 概念:是表现内容与表现手法上都有别于事件新闻的新闻报道的统称。
2 特点:a 它不以记录突发事件为满足,而是注重事物渐变过程中对某些带有规律性内容的揭示;b 具有新闻性;c 综合归纳多个事件或事实;d 非事件新闻,写作要找新闻由头,发表要寻报道时机;e 非事件新闻仍需以写实为主;f 在表现手法上,非事件新闻一般描述、概括兼而有之;g 非事件新闻是一种透视性的新闻报道,它要求记者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素养与新闻洞察力。
3 广义的非事件新闻包括综合新闻、记者见闻、记者述评、新闻综述、采法札记、工作通讯等多种形式。狭义的非事件新闻限于消息体裁。
七 人物新闻:
1 概念:人物新闻就是通常说的人物消息。是以消息形式专门报道新闻人物的活动与事迹的新闻体裁。
2 特点:a 篇幅短小,叙事单一;b 时效性强,所表达的内容必须是“现在进行时“或者”现在完成时”c 有一定故事性,能够打动人心;d 人物新闻要求“一人帅事,以事显人”。
3 写作要求:a 要选准新闻人物;b 不要贪大求全;c 力求概括叙述与具体描写相得益彰 d 注意以事显人。
4 在人物新闻中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与思想品格的方法:a “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b 记其行而明其心。c 通过捕捉人物的神态、语调的变化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或性格特征。
八 会议新闻:
1 概念:会议新闻是与会议有关的新闻报道的总称。
集会新闻
2 集会新闻特点:a 讲究规格程序;b 注重声势与气氛。c 突出演讲内容;
3 工作会议新闻的写作要求:a 要从纷繁复杂的会议内容中,挑出读者最关心的新闻信息,突出地写入报道。b 要善于抓住会议召开的背景。c 要兼顾会场内外。
九 社会新闻:
1 概念:指侧重于报道社会上或自然界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能激起读者某种情感,或富有情趣的新闻。
2 特点:a 传通性大;b 民间性强;c 人情味浓;d 涉及面广
3 社会新闻的写作要求:a 尽量写出情趣b 尽量追求时效;c 写作要不拘一格
12#
 楼主| angelwj21st 发表于 07-9-12 16:43:33 | 只看该作者
第九章 通讯写作的一般技巧
一 通讯是抓住新近发生的典型事物、重大事件,从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写出一种思想,一个人物,一种经验,一个问题的报道形式。
二 通讯的特点:1 新闻性;2 完整性;3 形象性;4 四个区别:a 通讯以严格的真实性与文学相区别;b 通讯已报道的客观性与评论、调查报告相区别;c 通讯以较强的时间性与回忆录、人物传记相区别;d 通讯以叙述描写的形象性、故事性、细致性与消息相区别
三 通讯的种类:1 人物通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2 事件通讯:报道突发的、为受众所关心的事件,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意义的事件。3 工作通讯:通过各种典型事实,反映各地区,各条战线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经验和方法;提出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而没有获得解决的各种问题;对一些新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4 风貌通讯
四 通讯的几种表达方法:
1 叙述:a 从头到尾的叙述法;b 头足倒置或中心开花的叙述法;c 中断过程穿插材料的叙述法;d 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叙述法
2 描写:a 人物描写;b 场景描写;c 细节描写
3 议论、抒情:a 开头之处作诱导;b 关节之处作渲染;c 衔接之处作揉和;d 结尾之处作抒发
作用:a 揭示本质,深化主题;使事物形象光辉;b 借助议论,阐明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c 激发读者感情;
五 通讯写作表现手法的特点:
1 叙述的直接性;2 描写的直观性;3 议论抒情的实在性;4 对话的实录性;
六 通讯的主题:要求是,集中,新鲜,深刻
七 通讯的结构:1 纵式结构;按事情发展 2 横式结构,将几个侧面集纳。3 纵横结合的结构

第十章 各类通讯的写作
一 人物通讯(具体的形象的报道各类人物的事迹、经历的新闻文体)的要求:
1 着力从写人物的具体事迹中,反映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思想感情。
2 要善于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来表现人物
3 正确处理人物通讯写作中的几个关系:a 人物与群众的关系;b 人物与社会的关系c 人物与家庭的关系d 人物与党的关系;
二 事件通讯
1 事件通讯是详尽、具体,形象的描写新闻事件的通讯。
2 事件通讯的共同特点:a 新闻性与具体性;b 典型性与重要性;c 完整性与形象性
3 写作要求:a 以人记事,以事带人;b 故事完整,主线突出;c 寓清于事,寓理于事;d 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三 工作通讯
1 工作通讯指问题性、论述性、经验性的通讯。
2 工作通讯的内容:a 提出并探讨当前实际工作和人民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b 某个地区,单位,部门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中的经验,教训,某些具有普遍意义和借鉴作用的工作体会。c 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作方法,工作作风方面有普遍启迪作用的事例评述d 揭露性、批评性的典型报道。
3 工作通讯与工作总结的区别:a 在对象上,工作总结是上下级之间报告工作情况的;工作通讯却是面向广大受众,包括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受众的。b 在内容上,工作总结比较全面,必须反映工作概貌、问题、经验、措施以至努力方向;工作通讯则要求集中、尖新,有现实针对性和迫切性;c 在写法上,工作总结是第一人称汇报情况的口吻,概述多,架子较大,涉及面广,结构较死板,工作通讯则多以第三人称作客观报道,除了叙述外,还多用描写、抒情和议论,抓住一点加以引申即可。
4 工作通讯的写作要求:a 提出问题具有现实性,切合当前工作需要;b 阐述问题和经验力求透彻具体;c 表现形式不拘一格。
四 风貌通讯:
1 风貌通讯是着重描写事物发展中新变化、新面貌的通讯。
2 写作要求:a 善于观察,突出见闻;b 抓住特征,着力写“变”c 缘物寄情,感同身受。d 知识丰富,文笔增趣
13#
 楼主| angelwj21st 发表于 07-9-12 17:27:26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章 特色通讯的写作
一 新闻特写:
1 新闻特写是以集中突出的、形象化的描绘,再现新闻事件的新闻体裁。
2 特点:a在选材上,注重再现生活的画面,放大新闻事实诸要素中有意义,有情趣,有影响的一两个要素片段。b 在结构上,多数采用“倒金字塔”结构,按重要程度安排材料。引言-叙述-最高潮;c 在角度上,切忌从头到尾的流水帐,要求选取特定角度,出奇制胜。
3 写作要领:a 要抓住生动的形象。b 要抓住事物的特征。c 要抓住情节的高潮。
4 新闻速写:指在短暂的时间内,即景写生,粗线条描绘勾勒对象的形象动态,反映出事物的大致轮廓和主要特征的报道手法。
5 新闻素描:指主要依靠朴素自然的描写手法,淡色轻抹,质朴自然,准确平实的记录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新闻体裁。
二 深度报道和大特写:
1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的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2 深度报道的特点:a 题材的重要性;b 材料的详尽性;c 内涵的深刻性;d 体裁的综合性;
3 深度报道的形式:a 单一类,包括:1)提出问题型,2)分析解释型,3)综合概括型;4)典型传播型,5)对比解释型;b 集合式的深度报道,包括:1)连续报道: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进行的报道;2)系列报道:对于典型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用不同体裁进行的一系列报道。3)组合报道:围绕某一主题,将不同地点,单位和不同内容的新闻编排组合在一起的报道。
4 大特写:大特写是抓住社会热点中的事件、人物或现象,对新闻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的报道,用优美的文笔,新颖的题饰,突出的照片吸引读者的一种报道方式。
大特写的特征:a 新闻性;b 社会性;c 深刻性;d 艺术性。
三 解释性新闻报道:
1 解释性新闻,是一种充分运用背景材料,说明事物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预测其发展趋势的分析性报道。
2 解释性报道与纯新闻的区别:a 对新闻要素的叙述,着重点不同:b 背景材料的运用不同;3 解释性报道与评论、社论的区别:a 前者内容较实在,一般不直接发表意见,后者则以发表意见为主。b 前者反映记者个人观点,后者反映集体观点。
4 解释性新闻的写作要求:a 把(WHY)作为高潮和重点,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反映事件的来龙去脉;b 在报道事实的基础上,点明事物的意义、特征;c 把今天的实践,置于昨天的背景之下,从而揭示它对明天的含义。d 把某一事件与一系列其他有关事实联系起来,从比较对照中揭示其本质,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 其他文体
一 广播电视稿写作的特点和要求:
1 要严格注意内外有别,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2 事实具体,实实在在。
3 通俗易懂,采用口语。
1)用句要短,少用长句,倒装句;2)合理重复,少用代词。3) 不要滥用简称,略语,少用方言,土语。 4)音同义不同的字词要分清。5) 多用口语词,少用文言词,单音词、行语、术语6) 适当注意协调音节,协和音调。7) 有些标点符号,在广播、电视新闻稿里,一定要改成文字。8) 说话要注意身份,什么人讲什么话。
4 言简意明,新鲜活泼。
二 调查报告的写作基本要求:
1 深入第一线,大量地,详细的占有材料。1)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2)下苦功夫,甘当小学生。3)从具体问题着手进行调查。4)处处做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5)要选择调查对象,分门别类
2 占有材料的具体要求:1)既要掌握间接材料,又要掌握第一性的直接材料。2)既要了解现实材料,又要了解历史材料。3)既要了解面的材料,又要了解点的材料。4)既要了解正面意见材料,又要了解反面意见材料。
3 对材料分析、概括和提炼。1)分析要有正确的立场。2)分析要有辩证的方法。
4 对材料恰当运用。
三 内参的写作要求:
1 事实具体,文字简洁
2 客观分析,准确判断。
3 实事求是,敢讲真话。
4 专题为主,典型为主。
5 尊重党委,独立思考
14#
 楼主| angelwj21st 发表于 07-9-12 17:28:23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新闻传播学》
导言
网络新闻传播滥觞于互联网上的邮件列表、电子公告牌、新闻组。90年代中开始蓬勃发展。
198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圣何塞信使报》,开传统媒体上网先河。
网络媒体:广义的指互联网,严格的是指由报社、通讯社、电视台等传统新闻机构创办的媒体网站及从事新闻传播的商业网站。我国网络媒体主要由传统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新闻中心构成。
网络新闻:是指网络媒体在互联网上发布的新闻,或网络媒体所传播的新闻报道及其评论。
网络新闻传播:网络媒体通过互联网而从事的新闻传播活动。
80年代初,美国等西方国家产生了“计算机辅助新闻学”,包含以下4个方面内容:(计算机辅助报道)、(计算机辅助调研)(计算机辅助引证)(计算机辅助聚会)。
一般新闻传播学由理论、历史、实务三部分构成;要解决的是新闻传播学中的普遍性问题。
部门新闻传播学要解决的是新闻传播领域中特殊性的问题;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传播学。
部门新闻传播学研究必须进行3个方面的融会贯通:
1、        贯通不同媒介领域的新闻活动和社会活动;既充分认识新闻传播活动对社会活动的推动作用,有充分把握社会活动对新闻活动的决定性和制约性。
2、        贯通部门新闻活动的理性认识和实践经验;把实践上升为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
3、        贯通部门新闻活动的历史与现实;以现实眼光去追溯历史,让历史轨迹展现规律。

第一章 网络新闻传播的历程

一、        计算机成为传播媒介的历史
1945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
1960年,利克莱德《人机共生》。
90年代,万维网。
二、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互联网:指全球性信息系统:(1)通过全球性唯一的地址逻辑的链接在一起,这个地址是建立在“网络间协议”(IP)或今后其他协议基础上的;(2)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和“网络间协议”(TCP/IP)或今后其他接替的协议或与“网络间协议”兼容的协议来进行通信;(3)可以让公共用户或者私人用户使用高水平的服务,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上述通信及相关基础设施之上的。
  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ARPANET阶段,略具雏形。(1969-1986)
  第二阶段:NSFNET阶段,在科研教育中发展。(1986-1992)
  第三阶段:互联网阶段,在商业化运作中飞跃。(1992-今)
万维网:又称WWW,是一种在INTERNET之中扩增其力量的网络技术,能够以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存取因特网信息文档,并支持图形、声音、视频和文本。
三、        互联网的功能及应用
1、        技术特征:多媒体、超文本、分组交换、同步传播、交互性。
2、        功能:多媒体、信息检索、超链接、媒介数据库等。
3、        应用:电子邮件、万维网、在线聊天、网上论坛等。
四、        网络新闻传播:
1987年《圣何塞信使报》,全球第一家拥有报纸网络版;
1993年《杭州日报》,我国新闻机构的最早网上行;
1995年《神州学人》,我国第一份电子报刊;
1995年《中国贸易报》,我国第一家传统媒体电子版日报。
1998年“德拉吉报告”,报道克林顿丑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00年千龙新闻网、中青在线、东方网标志着我国网络媒体合纵连横进入全面整合期。
*早期网络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
1、        信息量少,重复性高,基本上是传统媒体的拷贝,时效性还晚于传统媒体;
2、        新闻分类不科学,编排不醒目,工作人员不懂新闻规律,缺乏新闻修养;
3、        网络新闻单调陈旧,假新闻、假消息泛滥;
4、        服务功能单一。
*网络新闻的优势:
1、网络新闻内容丰富、形态多样;
2、迅速及时,不受时空限制;
3、信息承载具有海量性;
4、网络新闻检索方便;
5、网络新闻具有很强的交互性。

网络媒介指互联网这种形式,网络媒体则指体制化的传播媒介组织。
五、        网络新闻传播的媒体形态
传统媒体网络版;商业网站新闻中心或新闻频道;整合多家传统媒体资源组建的新型新闻网站。
上网媒体:先以原子形态出现的传统媒体所设立的网站;
网上媒体:以比特为原生形态出现的的网站,节目只存在于互联网,现实中无相对应的媒体。
在信息资源、媒体信誉、政策法规方面,上网媒体占有优势;
在资金来源、人力资源、观念意识方面,网上媒体占有优势。

第二章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性

一、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性:
1、        内容的海量性和多样性;
2、        形式的多媒体和超文本;
3、        传播主体的多元化;
4、        受众的个人化和主动化;
5、        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传播范围的全球化;传授关系的交互性。
二、        对网络新闻传播的共识:
网络媒体有优势,也有局限,网络媒体不会取代传统媒体,只能是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共存共荣,全面推进人类信息交流的进步。
1、        海量性让公众不知所措;
2、        新闻公信力差抵消了快捷性;
3、        技术依赖强,使广泛性受到限制;
4、        大众化程度低,使信息的全民共享停留在理想阶段。
三、        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
主要是在传统媒体——媒体网站——商业网站之间展开。
合作:一体化合作(传统媒体与媒体网站)、利益性合作(传统媒体与商业网站)、整合性合作(新闻资源整合如东方网;新闻与资本如中青在线)、业务性合作(媒体网站与商业网站)
竞争:找准网络媒体的类优势;明确网络媒体的市场定位;不断进行网络新闻传播创新。

第三章 网络新闻价值取向

一、        新闻的双重价值:
对于受众而言具有新闻价值;对于媒体而言具有宣传价值。
对于新闻媒介来说,(新闻定义)、(新闻法规)、(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是新闻选择的四项标准。
二、        新闻价值的定义及要素:
新闻价值定义:新闻满足受众认知客观现实变动情况的需要的属性。
五要素说:时新性、重要性、趣味性、接近性、显著性。
三要素说:时新性、重要性、趣味性。
三、        宣传价值的定义及要素:
宣传价值定义: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并能够证明传播者政治主张的素质。
五性:一致性、针对性、普遍性、典型性、时宜性。
新闻价值是宣传价值的基础;宣传价值或隐或显得控制着新闻价值的实现。
*二级评价模式: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新闻价值判断:
一种是新闻工作者的预测性判断;(初级新闻价值评价)
一种是受众对新闻价值的评价性判断;(终极新闻价值评价)
四、        新闻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新闻价值取向: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价值判断过程中对某些价值要素和突出和强调而形成的新闻价值取向或倾向。
传播史上的新闻价值观:
1反常论;2“黄色新闻论”;3法西斯新闻价值观;4新闻有利论或正面宣传论。
五、        网络新闻价值取向:
判断标准:1实时性;2重要性;3趣味性;4实用性。

第四章 网络新闻传播的准则

一、        真实性原则
二、        在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寻求有机的统一:
*客观性原则:新闻记者本着客观的态度和手法来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不因为主观偏见而歪曲事实。
客观性原则要求:对事实的高度重视;将事实和言论分开;公正的报道立场;客观报道方法。
主观性:由于社会控制和从业人员的主观意识,新闻报道中必然存在主观性和倾向性。而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更加有利于主观意见的表达。
坚持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要求:大力强化新闻客观性的根基作用;善于在客观报道中表达自己的倾向性;充分发挥新闻倾向性的主导作用。
三、        网络新闻应该坚持雅正性,避免煽情化:
*雅正性:与煽情性相对,指新闻传播应当具有高雅纯正而不追求低级趣味的文化境界;要求新闻报道严谨、深刻、权威。
如何坚持雅正性,避免煽情化:
1、        网络新闻工作者要发挥“把关人”的职能,把握好网络新闻价值选择的标准;
2、        处理好网络新闻中硬新闻和软新闻的关系;(处理好比例,软新闻硬化、硬新闻软化)
3、        网络新闻可运用高质量的深度报道来增强雅正性。

第五章 网络新闻采访

网络新闻采访具有两重含义:“利用网络进行新闻采访”;“网络新闻的采访”。
一、        利用网络采访的依据:
1、        网络是新闻采访的辅助通讯工具;
2、        网络是获取新闻线索的一种途径;(抢到某条新闻;信息整合;零星信息挖掘)
3、        网络是进行采访准备是不可或缺的帮手。(背景材料;最新动态;竞争对手报道动态)
二、        利用网络采集新闻信息的方式:
1、        信息获取型:浏览万维网;使用网络检索工具;查阅网上数据库。
2、        人际联络型:收发电子邮件、使用网络寻呼工具如OICQ等。
3、        信息获取与人际联络结合型:电子论坛;聊天室;新闻组;邮件列表等。
三、        对网上信息的搜寻和评估:
评估:
1、        网站或网页的拥有者是否可靠?
2、        网页是不是经常更新?
3、        网页材料是否是第一手的?
4、        信息发布者是否权威?
5、        信息来源是否可靠?能否得到相关的证实和支撑?
6、        信息发布的动机?
7、        信息的准确程度如何?观点是否前后一致?
8、        信息是不是最新的?等
应用:
由于网上信息来源复杂,种类繁多,目的各异,信息总量巨大,故我们要树立以下基本认识:
1、        网络上的资料信息只能作为报道线索,要完成报道还要进一步证实和采访调查;
2、        对于网上庞杂的信息要做科学有效的取舍,避免时间浪费;
3、        网络不是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有些信息传统方式更容易获取或根有权威性、可靠性;
4、        搜集和整理资料永远不可能代替记者的亲自采访,要随时做好深入一线采访的准备。
四、        网络媒体的新闻采访:
网络记者采访的特性:
1、        采集方式的多样性,录音、摄像等十八般武艺全面出击;
2、        更强的时效性,争分夺秒毫不含糊;
3、        可能的交互性,随时准备与受众面对面。


第六章        网络新闻写作

一、        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性:
1、        写作材料的价值多元化;
2、        写作形式的多媒体化;
3、        写作指向的模糊性;
4、        写作过程的互动性。
二、        写作方法探讨:
1、        继承传统媒体:倒金字塔、时序结构、逻辑顺序;
2、        自创:超文本结构写作(分层倒金字塔)、动态写作、多媒体化表现、网状写作。
网络新闻标题需要很多的信息量和刺激度;
网络新闻主体要注意链接的均衡;
多媒体新闻如FLASH新闻。

第七章        网络新闻编辑

编辑的定义:
1、“编辑工作”:新闻传播和出版机构中以他人原稿及材料为对象,依照实际需求和构想,汇集稿件,加以鉴别、整理和组织,使之符合传播目的的专业工作。
2、“编辑职业”: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

一、网络编辑的特性:
1、非线性编辑: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多媒体和超文本的、网状的编辑;
2、高技术编辑:数字化技术、超文本技术、多媒体技术。
二、网络新闻编辑的职能:
1、强大的信息汇总职能;(要广泛搜集信息;要精心选择信息;要认真加工信息)
2、艰难的把关职能;
3、更巧妙的舆论导向职能;
*网络新闻把关面临巨大的挑战:
1)网络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信息空间,因其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和隐蔽性,使得把关者难辨真假,难辨是非;
2)从游戏规则来看,网络是信息的自由流动,本质上是排斥把关的;
3)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信息无限丰富,要对其把关十分困难;
4)网络传播信息的路径十分广泛,难以控制;
5)信息在网络上的流动基本上是无序的,而把关则是为了有序,二者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网络新闻传播必然存在着把关现象:
1)传受互动机制导致把关:信息爆炸使人们希望得到最有价值的信息,而网络新闻真实性和公信力较低,这些问题要由把关人来解决;
2)政治经济机制要求把关:符合法律、符合经济利益原则;
3)媒介自律机制导致把关:
网络新闻编辑应成为信息提供者、信息引路人、信息规范者和监督者。
15#
 楼主| angelwj21st 发表于 07-9-12 17:28:50 | 只看该作者
*如何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引导舆论:
1)        利用各种适合网络特点的编辑手段引导舆论:运用时间和空间手段来评价新闻事件(刷新和编排);运用稿件集合的合力指向表达编辑意图;运用多媒体形式凸显编辑意图;在网页中以特殊手段形成强势(图片、字体颜色)
2)        利用言论功能来引导舆论:配发评论等
3)        利用交互式手段来引导舆论:论坛、聊天等
三、        网络新闻编辑的原则:
1、整合性原则:
2、策划性原则:
3、美学性原则:
*网络新闻编辑如何把握整合性原则:
1)处理好质和量、长和短、快和慢、抢和压的关系;
2)从真实性、新鲜性、全面性和平衡性几个方面对新闻进行筛选;
3)对新闻进行纠错;
4)对同类事件、某一时段的新闻、同一时间的新闻进行综合;
5)标题必须是一行实题,简洁明了,求新求活,富有内涵,当日最重要的新闻标题要做特殊处理,网页内的标题比主页标题标出更多更完整的信息。
*网络新闻编辑如何把握策划性原则:
1)策划的重要性:适应媒介与社会的互动;有利于在新闻竞争中胜出;更好的满足受众的需求。
2)策划类型:阶段性报道策划;专题性报道策划;即时性报道策划。
3)策划要求:创新性要求(思想新颖性、内容开拓性、运作独特性);动态程序和稳定性要求(对于策划系统而言);适应性和反馈性要求(对于环境而言)。
*网络新闻编辑如何把握美学性原则:
1)主要内容:对比、统一、律动、平衡。
2)存在问题:首页与内页失衡;导航系统不清晰;超链接、超文本使用过度;多媒体、动画技术使用不当,过多或过少。
3)如何有效传达美学理念:要符合观众视觉规律,网页设计上强刺激点不能太多,最重要的新闻、图片或广告要放在页面的左上角;有效地运用色彩,合理运用题花、线条,巧妙编排信息内容,慎重使用多媒体手段。

第八章        网络新闻专题

新闻专题:对一个关注程度较高的或者持续时间较长的新闻事件进行集合式的报道。
新闻专题在我国网站上的第一次凸现,是对澳门回归的报道。

网络新闻专题的特性:
多媒体性、链接性、互动性和变动性。

网络新闻专题的优势:
题材多样;栏目联动;检索方便。


网络新闻专题的作用:
有助于充分认识社会现实;有助于培育社会舆论空间;有助于营造媒体品牌。

*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和设计:
1、内容策划:
1)题材的挑选:重大题材,即硬新闻;有吸引力的题材,即软新闻;专业性题材。
2)图片的选用:要有图片;图片要精炼、形象、生动;可使用组照,但图片不宜过多。
3)标题于导语的制作:一方面要求形象生动、简洁鲜明;一方面要注重编排上的独具匠心。
4)内容链接的设置:
绝对地址链接:指向本站点以外的站点或文档的参考链接;(要权威,控制数量。)
相对地址链接:指向同一网站内不同网页的链接;(有返回、有上一层和相关层链接、有网民参与交流链接)
页内地址链接:较少见,用于长文档。
5)反馈调查的策划:方式有评论和问卷调查等;要注意聚集人气和监管反馈结果。
2、页面设计:
1)创意结构时要有整体感;
2)版式结构要讲究平衡、对比、虚实,常用结构有“T”型、“非”型、自由式结构等;
3)色彩运用要富有涵义,讲究合理、独特、艺术,搭配方式上有单色、同类色、补色或对比色。

第九章        网络新闻论坛

一、网络新闻评论
网络新闻评论:网络媒体上对新近发生的某一新闻事实,迅速、及时进行评述,阐明道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见。
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
1、        网络速度快,可以针对新闻进行及时点评;
2、        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十分巨大的传播空间;
3、        网络新闻评论在交互性传播过程中可以产生很好的舆论效果。
网络新闻评论的形态:
1、        通过电子邮件传递对实事的看法;
2、        通过新闻组来组织个人对实事的看法;
3、        通过网上聊天来交流彼此对实事的观点;
4、        通过BBS论坛交流与汇聚对实事的意见。

二、网络媒体论坛:
一个BBS通常提供的服务:阅读文章、粘贴文章、收发电子邮件、在线讨论、聊天。
网络媒体论坛的分类:
1)        根据主题、内容和形式分:时事论坛、思想文化对话论坛、网友俱乐部论坛、嘉宾论坛、公益论坛。
2)        从时间长短分:临时论坛、永久论坛。
3)        按使用对象和网站性质分:校园BBS、专业BBS、商业BBS、非商业性BBS、新闻媒体BBS。
设立网络新闻论坛的意义:
1)        为网民提供一个公共舆论空间;
2)        反映社情民意;
3)        促使政府决策透明化、公开化。
网络新闻论坛的特性:
1)        意见传播的交互性;
2)        意见传播的迅捷性;
3)        意见传递的开放性;
4)        言论的匿名性。

三、网络新闻论坛的策划与管理
程序:定位——内容策划——策划调整与跟进。
1、        定位:对象调查与定位;论坛细分;个性化精品栏目的建设。
2、        内容策划:
1)        论坛选题策划:现实性,具有新意;要有全局观念;见微知着。
2)        讨论主体策划:借助新闻事实;根据时局发展确定;根据节日确定;
3)        交流方式策划:自由上贴式;嘉宾主持式。
4)        整体形象策划:
3、        调整与改进:

网络新闻论坛言论的特点:(传递快速)、(观点丰富)、(写作随意与匿名发表)、(观点相异)。

*版主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版主,又叫斑竹,是一个论坛的管理者,承担管理论坛言论和主持人的角色。他们不仅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而且也要有较高水平的政治理论修养。
1、        对计算机、网络运作比较熟悉,能灵活操作论坛的计算机应用软件;
2、        不断学习,积累各种知识;
3、        善于交流,拥有宽容的胸怀;
4、        果断处理言论的能力;
5、        善于引导;
6、        创新能力。

第十章        网络新闻工作者

网络新闻工作者:专业新闻机构包括新闻网站中,在互联网平台上专门从事新闻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发布的工作人员。

一、        网络新闻工作者的特征:
1、        职能身份的多重性;
2、        业务手段的多样性;
3、        工作实践的自主性;
4、        与受众关系的互动性。

二、        网络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由(政治素质)(新闻理论素养)(业务素养)三部分构成:
1、        政治素质:
1)        必须具备马列主义的理论水平;
2)        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        具备政治敏感和全局意识。
2、        新闻理论修养:
1)        熟练掌握新闻学的基本理论;
2)        正确比较中西方的新闻观念。
3、        业务素养:
1)        善于运用各种新闻网络采集和报道的方式;
2)        具有基本的新闻采访、写作技能;
3)        熟练掌握多媒体操作技能;
4)        具备超文本写作和构思能力;
5)        具有辨别、过滤信息的能力,养成检验信息的习惯;
6)        具备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7)        具有较强的外语水平。

三、        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1、        面临的冲击:新闻信息的可靠信受到质疑;网络传播中的新闻侵权;把关人地位受挑战。
2、        网络新闻道德观的特点:新闻道德观的多样性;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的道德差异。
*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要求:
1)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2)拒绝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内容;
3)尊重知识产权,加强版权意识;
4)树立团结合作的业务精神;
5)加强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自律。
16#
 楼主| angelwj21st 发表于 07-9-12 17:31:14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我继续发,请管理员不要打乱顺序就好了.谢谢.
我是去年考广院,最近找到这些笔记,觉得还不错的.
17#
 楼主| angelwj21st 发表于 07-9-12 17:32:05 | 只看该作者
新闻编辑学笔记
第一章 导言
一 编辑的四重含义:1 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2 编辑工作;3 编辑劳动;4 编辑技术职称
二 编辑人员的修养:1 理论修养(邓小平理论、政策理论)2 知识修养 3 道德修养 4 业务修养
第二章 报道的组织和调控
一 编辑方针(报纸的定位)
1 概念:编辑方针是指报纸编辑部门根据报纸的性质、立场、读者对象和办报目的而制定的指导报纸编辑工作的总体方针,是编辑报纸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是编辑理想的具体化、原则化。
2 内容:a 办报宗旨;b 报道内容;c 报纸水准;d 报纸的风格、特色(其中a为政治定位,b、c为业务定位)
3 确定依据:a 报纸的归属和立场;b 办报的目的;c 报纸的读者对象(其中a、b为媒体因素,c为受众因素)
4 编辑方针要有稳定性,稳定的编辑方针使报纸特色的重要保证。
二 报道的组织:
1 概念:它是编辑根据编辑方针,对每个时期的报道内容、报道重点、报道角度和报道形式所作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它是编辑方针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2 必要性:a 报道组织是将编辑方针具体化、实践化;b 只有加强组织报道,才能正确反映现实生活。
3 步骤:
a 报道开始前对报道计划的制定(报道策划):指对一个时期或一个专题的报道内容和方法所作的统筹安排。它分为阶段性的报道计划和专题性的报道计划。
b 报道开始后对整个报道的调度和指挥。
三 新闻报道的设计思路:
1 报道计划的制定原则:a 重点突出;b 全面
2 报道设计的思路:a 辩证设计;b 创新设计(报道内容新;报道形式新;版面编排新);c 贴近读者心理
四 报道的组织实施:
1 报道进程:指报道的组织过程。
报道进程分为:a 部署与开篇(直入式、铺垫式);b 展开与控制;c 结束(封闭式、开放式)与总结。
2 报道时机:指报道进行的时间。
报道时机分为:a 配合式;b 即时式;c 预见式
3 报道方式:指报道者反映报道对象的方法。
A 集中报道:指短期内集中较多篇幅反映某一事物的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在一定的报道空间和时间内,发稿数量多,同类内容的稿件呈密集状态,使整个报道突出、醒目,可以表示重大的主题和强烈的感情。
B 连续报道:指报道者随着报道事件或问题的发展,连续及时作出报道的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及时、完整,这种报道方式多用于突发事件。
C 系列报道:指从事物的各个侧面及中展开的报道。它的特点是,全面、深刻,这种报道方式多用于反映一些具有深度,带有启示性和研讨性的问题,有时也用于反映重大的典型。系列报道在迅速及时方面不如连续报道。
D 组合报道:指用一组稿件反映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所发生的同一类型的情况,或针对同一主题进行报道。组合报道多用于揭示某种状态和存在的问题。
五 新闻报道的调控:
1 概念:报道调控是指在报道进行过程中对报道效果的把握,也即随时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调整报道规划、控制报道进展,以达到最好的报道效果。
2 主要内容:
A 调整报道思路:指改变原来的报道思想、报道重心、报道态度等。
B 调整报道内容:指在不改变报道思路的前提下补充或压缩报道内容,改变原来的选题和发稿计划。
C 调整报道规模:通过延长或缩短报道时间,增加或减少报道篇幅,提高或降低报道的版面地位等手段,改变报道的阵势和力度。
D 调整报道形式:指变更报道的组织方面,使报道取得好的效果。
E 调整报道力量:改变原定的报道人员部署。

第三章 新闻稿件的组织
一 组稿的概念:组稿又称约稿,是指编辑约请社(台)内记者或着社(台)外相关人员撰写特定内容的稿件,为具体展开报道计划收集原材料的过程。
#编辑“六艺”:选题、组稿、审读、编辑加工、定稿发排、校样付印。
二 组稿的意义:
1 组稿是提高报道质量,顺利完成报道计划的重要保证。
2 组稿是形成版面独特风格的重要举措。
3 组稿是编辑主动性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
三 组稿和投稿的区别:组稿是作者承编辑之命配合当前新闻出版需要而写的特定新闻稿;投稿是作者主动写成的自发的新闻稿。
四 向社内人员组稿和向社外人员组稿的区别:a 向社内人员组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向社外人员组稿具有一定的特定性。b 二者都具有互动性。
五 组稿的步骤:
1 选题:指编辑根据报道计划拟制题目,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选题的原则:a 围绕编辑方针;b 追求新闻时效;c 努力开拓创新
2 选人:解决“谁来写”的问题。
选人的原则:a 对选题内容要熟悉;b 写作水平要胜任;c 不薄新人爱名人
3 协调,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协调的内容:a 让作者了解版面的特色、个性和风格;b 让作者了解本次组稿选题的意图、依据和要解决的问题;c 让作者了解具体的篇幅要求和交稿时间;d 要随时联系,协助作者解决写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六 组稿工作的注意事项:
1 广交朋友,组织作者队伍;2 尊重作者,讲究组稿技巧;3 慎重从事,做好退稿工作;4 及时合理,支付作者稿酬
18#
 楼主| angelwj21st 发表于 07-9-12 17:35:41 | 只看该作者
新闻编辑学笔记
第一章 导言
一 编辑的四重含义:1 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2 编辑工作;3 编辑劳动;4 编辑技术职称
二 编辑人员的修养:1 理论修养(邓小平理论、政策理论)2 知识修养 3 道德修养 4 业务修养
第二章 报道的组织和调控
一 编辑方针(报纸的定位)
1 概念:编辑方针是指报纸编辑部门根据报纸的性质、立场、读者对象和办报目的而制定的指导报纸编辑工作的总体方针,是编辑报纸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是编辑理想的具体化、原则化。
2 内容:a 办报宗旨;b 报道内容;c 报纸水准;d 报纸的风格、特色(其中a为政治定位,b、c为业务定位)
3 确定依据:a 报纸的归属和立场;b 办报的目的;c 报纸的读者对象(其中a、b为媒体因素,c为受众因素)
4 编辑方针要有稳定性,稳定的编辑方针使报纸特色的重要保证。
二 报道的组织:
1 概念:它是编辑根据编辑方针,对每个时期的报道内容、报道重点、报道角度和报道形式所作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它是编辑方针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2 必要性:a 报道组织是将编辑方针具体化、实践化;b 只有加强组织报道,才能正确反映现实生活。
3 步骤:
a 报道开始前对报道计划的制定(报道策划):指对一个时期或一个专题的报道内容和方法所作的统筹安排。它分为阶段性的报道计划和专题性的报道计划。
b 报道开始后对整个报道的调度和指挥。
三 新闻报道的设计思路:
1 报道计划的制定原则:a 重点突出;b 全面
2 报道设计的思路:a 辩证设计;b 创新设计(报道内容新;报道形式新;版面编排新);c 贴近读者心理
四 报道的组织实施:
1 报道进程:指报道的组织过程。
报道进程分为:a 部署与开篇(直入式、铺垫式);b 展开与控制;c 结束(封闭式、开放式)与总结。
2 报道时机:指报道进行的时间。
报道时机分为:a 配合式;b 即时式;c 预见式
3 报道方式:指报道者反映报道对象的方法。
A 集中报道:指短期内集中较多篇幅反映某一事物的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在一定的报道空间和时间内,发稿数量多,同类内容的稿件呈密集状态,使整个报道突出、醒目,可以表示重大的主题和强烈的感情。
B 连续报道:指报道者随着报道事件或问题的发展,连续及时作出报道的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及时、完整,这种报道方式多用于突发事件。
C 系列报道:指从事物的各个侧面及中展开的报道。它的特点是,全面、深刻,这种报道方式多用于反映一些具有深度,带有启示性和研讨性的问题,有时也用于反映重大的典型。系列报道在迅速及时方面不如连续报道。
D 组合报道:指用一组稿件反映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所发生的同一类型的情况,或针对同一主题进行报道。组合报道多用于揭示某种状态和存在的问题。
五 新闻报道的调控:
1 概念:报道调控是指在报道进行过程中对报道效果的把握,也即随时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调整报道规划、控制报道进展,以达到最好的报道效果。
2 主要内容:
A 调整报道思路:指改变原来的报道思想、报道重心、报道态度等。
B 调整报道内容:指在不改变报道思路的前提下补充或压缩报道内容,改变原来的选题和发稿计划。
C 调整报道规模:通过延长或缩短报道时间,增加或减少报道篇幅,提高或降低报道的版面地位等手段,改变报道的阵势和力度。
D 调整报道形式:指变更报道的组织方面,使报道取得好的效果。
E 调整报道力量:改变原定的报道人员部署。
19#
 楼主| angelwj21st 发表于 07-9-12 18:11:18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新闻稿件的组织
一 组稿的概念:组稿又称约稿,是指编辑约请社(台)内记者或着社(台)外相关人员撰写特定内容的稿件,为具体展开报道计划收集原材料的过程。
#编辑“六艺”:选题、组稿、审读、编辑加工、定稿发排、校样付印。
二 组稿的意义:
1 组稿是提高报道质量,顺利完成报道计划的重要保证。
2 组稿是形成版面独特风格的重要举措。
3 组稿是编辑主动性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
三 组稿和投稿的区别:组稿是作者承编辑之命配合当前新闻出版需要而写的特定新闻稿;投稿是作者主动写成的自发的新闻稿。
四 向社内人员组稿和向社外人员组稿的区别:a 向社内人员组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向社外人员组稿具有一定的特定性。b 二者都具有互动性。
五 组稿的步骤:
1 选题:指编辑根据报道计划拟制题目,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选题的原则:a 围绕编辑方针;b 追求新闻时效;c 努力开拓创新
2 选人:解决“谁来写”的问题。
选人的原则:a 对选题内容要熟悉;b 写作水平要胜任;c 不薄新人爱名人
3 协调,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协调的内容:a 让作者了解版面的特色、个性和风格;b 让作者了解本次组稿选题的意图、依据和要解决的问题;c 让作者了解具体的篇幅要求和交稿时间;d 要随时联系,协助作者解决写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六 组稿工作的注意事项:
1 广交朋友,组织作者队伍;2 尊重作者,讲究组稿技巧;3 慎重从事,做好退稿工作;4 及时合理,支付作者稿酬

第四章 新闻稿件的选择
一 选稿的概念:对作者写好的稿件进行审读,确定那些稿件可以录用的过程。
二 选稿的必要性:1 新闻事实繁多,不可能有闻必录;2 报纸版面有限,不可能将每一变化都反映出来;3 报纸的编辑方针决定要对稿件进行取舍。
三 选稿的程序:1 初选:根据报纸宣传要求进行选择,主要解决稿件可用不可用的问题;2 精选(定选):根据当天版面的宣传要求进行选择,主要选择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的问题。
四 选稿的依据:
1 稿件的新闻价值:
a 新闻价值定义:参看新闻传播学笔记
b 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参看新闻传播学笔记
c 在稿件选择中,要选取最具有新闻价值的稿件。
2 稿件的社会价值:
a 社会价值定义:指新闻发布后产生社会效果的好坏、利弊
b 社会价值的构成要素:思想性、政策性、针对性
c在稿件选择中,要选取最具有社会价值的稿件。
3 媒介取向与稿件选择(不同的媒介对稿件的选择标准是不同的):
a 不同类型的传播媒介因为自身传播特性的不同,对稿件选择的标准会有不同。
b 同一类型的媒介,因为各自定位的不同、读者对象的不同,对稿件的选择也会有所差别,或者有所侧重
c 新闻选择要根据媒介的特点来进行
五 选稿的原则:
1 沙里淘金,从分利用来稿;
2 全面平衡,合理利用来稿:a 要注重报道中心与报道面之间的平衡;b 要注重各种内容之间的平衡;c 要注重报道地区、单位的适当平衡;d 要注重通稿和特稿的平衡
20#
liaowang518 发表于 07-9-14 16:33:15 | 只看该作者
不错,顶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3 13:50 , Processed in 0.09495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