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族英雄和爱国正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wtx 发表于 07-10-10 14:5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民族英雄和爱国正气

           王曾瑜
今年正好是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诞辰770周年,蒙《求是》杂志编辑部盛情,邀我写一纪念文章。我思考一个问题,无论如何,民族英雄是历史人物,纪念他们,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我考虑再三,纪念他们的现实意义,无非是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国正气,无论如何,是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一笔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今天用得着,世世代代都用得着,没有或丧失这笔精神财富是无论如何不行的。

中国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传统,已经形成了一个从未中断过的、持续发展的中华文明的传统,这是其他民族和国家所没有的。这是悠久的中华爱国主义传统的深厚根基。

研究历史的基本原则,一是客观,二是公正。不能用实用主义对待历史。中国古代大史学家刘知几提出直书,反对曲笔,这是很对的。某些人可能出自维护民族团结的好心,但他们建议取消民族英雄的提法,恰好又挫伤了中华民族应有的爱国正气。应当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民族观作正确引导,既维护和加强民族团结,又发扬爱国正气,两全其美。
   
马克思主义向来强调,人类不分种族和民族,一律平等。这种观点目前已在全世界深入人心。今天研究历史,正是从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基本观点出发,客观地、公正地对待中华历史上的各民族所建的皇朝和民族纷争。对于各民族的成就贡献,一概予以肯定,而对各民族统治者的倒行逆施,也一概予以否定,一视同仁。这正是站在理性的高度,在历史研究中贯彻民族平等的原则。既不要大汉族主义,也不要地方民族主义。
     
例如清朝是满人所建,公正地说,其治理中国,主要是指奠定现代中国疆域,得分应高于汉人所建的明朝。当然,对清朝的很多倒行逆施,如清兵入关时的屠杀,惨酷的文字狱等,也必须批判,而不须掩讳。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得分不可能高,但如修建北京的“泸沟石桥”,就是一项贡献,如今又成为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历史纪念地。

今天各民族的纷争已成往事,回顾往事,就应当倍加珍惜各民族的平等团结。站在今天的高度回顾历史,我赞成老师邓广铭先生的意见,如岳飞等人自然应作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人物。譬如战国时代的屈原,他爱的是楚国,而不是秦国,但时至今日,我们还是把他作为中华民族的爱国诗人,加以纪念。岳飞当时虽然是代表宋朝,反抗金朝的倒行逆施,但作为中华民族的英雄,也是同样道理。

我也曾思考过中国古代的政治传统问题。中国古代有我们民族的坏传统,可否概括为专制、愚昧和腐败六字。但即使就政治传统而论,只怕也不可能将它说得一无是处。例如中国古代也有忧国爱民、清正廉明、直言敢谏、举贤任能、忍辱负重、临危授命等好的政治传统,至今为人们所称道。在两宋的三百二十年间,如范仲淹、李纲、宗泽、岳飞、文天祥等一大批人,他们无疑是好的政治传统的代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岳飞“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命,天下当太平”的箴言,为人们所熟知。在两宋的三百二十年间,我提了五个代表人物,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固然决不止他们五位,但他们五位最有代表性。除了范仲淹外,其他四位都是国难当头时的民族英雄。在山河破碎的特殊境遇下,他们以悲壮的、史诗般的人生和奋斗业绩,向世间展示了毫无作秀成份在内的,相当完美的人格和崇高的爱国正气,在他们的生前和身後,产生了强烈而巨大的精神感召力。

就以文天祥而论,他无疑是完全失败的英雄人物,在无可挽回的颓势下,不可能建树辉煌的业绩,而只能在颓势下苦斗。文天祥在起兵抗元前,他的家道无论如何是宽裕的。他在狱中一首回忆往日的《生日》诗描述说:“忆昔闲居日,端二逢始生。升堂拜亲寿,抠衣接宾荣。载酒出郊去,江花相送迎。诗歌和盈轴,铿戛金石声。”这当然决不是广大下层民众饥啼寒号的生活。用如今图实惠的世俗眼光看,他是将人生最美好的一切全部自行毁弃了,岂不是一个标准的大傻瓜?退一步说,即使做个退隐不仕元的遗民,也尚可保全人生最美好的一切。但从史实上看,文天祥简直就没有设想过自己尚可有另外的苟活之道,而是满怀着“时穷节乃见”,“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的坚韧志向,承受着身与心的双重折磨,义无反顾地走向生命的尽头。唯其如此,中华的汗青上也方有一个民族英雄文天祥。文天祥的绝命词说:“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後,庶几无愧。”表明他是一个以古代儒家思想的精粹律己,而毫无反顾地走上取义成仁之道的猛士。我常想着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的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近些年来,随着唯权势是崇,唯金钱是爱,唯实惠是捞的物欲甚嚣尘上,史学界和屏幕上也出现一些怪现象。例如有人写书撰文,曲意强辩,否认秦桧是奸细,转弯抹角,要为卖国贼宋高宗和秦桧翻案,卖国贼洪承畴和吴三桂竟成了某些史学作品和屏幕上的正面角色。还有人提出,不要在中小学历史书中称岳飞、文天祥等为民族英雄。歪理说三分不难,他们所鼓吹和崇尚的,无非是历史领域的虚无主义和实惠主义,宋高宗、秦桧一流所代表的投降哲学和腐恶传统;他们所要贬损和否定的,却正是中华民族的爱国正气和优秀传统。否定民族英雄,岂不是否定中华民族,否定我们的历史。中华民族在世界上人口最多,但如果没有岳飞、文天祥、于谦、袁崇焕、林则徐、孙中山等许多民族英雄传承和发扬的爱国正气,我们的民族岂不成为一个断了脊梁骨的民族。

今日的中国已成为各民族平等和睦相处的统一国家,但是,对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民族英雄,不论是汉族、蒙古族、满族,还是其他民族的,我们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当然都要给予他们以相应的历史地位。一些人动辄说要与国际接轨。如今欧洲要一体化,强调各民族团结。但是,英国人照样隆重纪念特拉法加海战,纪念民族英雄纳尔逊,法国人对圣女贞德的纪念规格,远高于我们对岳飞、文天祥等人的纪念。难道就不值得效法。

我们必须歌颂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为我们的时代树立正气。但也必须指出,古代的民族英雄,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是与现代不同的。如岳飞、于谦、袁崇焕,甚至林则徐,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人们不会去苛求他们具有反对专制政治的超前意识,而他们却是专制腐败政治的牺牲品。孙中山就不同了,他首先举起了一面民主的大旗。从他开始,任何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就必须具备民主的素养,他们的爱国正气,也必然体现在他们的民主的素养上。在五四时代,我的母校北京大学又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著名口号,这是对孙中山爱国主义的重要补充。自此之後,任何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就必须具备民主和科学的素养,他们的爱国正气,也必然体现在他们的民主和科学的素养上。依我作为历史研究者的观察,在现时代,任何一个人,不管他口头上或书面上如何说,只要他事实上是个反民主,反科学者,在他身上就决不可能体现真正的爱国正气。

我愿在此提出一个建议,应当把诸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之类编入中学教科书,让我们民族的少年知晓,中华民族曾经有过多么崇高的历史伟人,让文天祥倡导并身体力行的爱国浩然正气传之万代。正如他在《正气歌》中所说,“天地有正气”,“凛烈万古存”。愿古代民族英雄的爱国正气高度发扬,愿新时代以民主和科学为基本内涵的爱国正气高度发扬!
沙发
yufeng0373 发表于 07-10-11 18:49:32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感谢楼主!
支持发历史新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15 01:22 , Processed in 0.08737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