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云南大学世界史讲义10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水倾城 发表于 07-10-27 20:5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二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一、 “布拉格之春”及苏联出兵侵捷事件
进入60年代,捷克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经过斗争,改革派占了上风。改革派代表人物杜布切克代替诺沃提尼,担任了党的第一书记。后来,诺沃提尼企图利用军队搞政变,结果政变失败,他不得不辞去总统职务,捷克领导层趁机改组,由改革派人物上台执政。19684 捷克共产党召开中央全会,通过了《行动纲领》,宣布在政治、经济体制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内容P239。政治:(1)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党政分离;(2)加强民族阵线的作用,广泛发扬民主;(3)执行独立的对外政策。经济:(1)改革国家计划体制,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2)工商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完全独立经营;(3)取消外贸国家垄断。
《行动纲领》公布后,受到全国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拥护,捷克国内掀起改革的局面。报纸、电台也活跃起来,群众对政治问题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意见和政治要求,民主的空气非常浓厚。对于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西方舆论把它称作是“布拉格之春”。
1968820 深夜11点,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影响:
1)它使得国际关系更趋紧张,加剧了华约组织与北约组织之间的对抗。
苏联出兵后,美国立即中止了正在于苏联进行的关于军备控制的谈判,而且要求欧洲盟国增加国防预算。北约认为,苏联侵捷后把作战部队普遍向西移动,使苏联队西方突然袭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于是决定增强北约部队的常规作战能力。华约组织对此也做出了相应的反应,加强了军备。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愈演愈烈。
2)扼杀了东欧国家的改革运动,使东欧各国陷于政治沉闷、经济停滞的困境,同时引起华约组织内部的不安,各国都为自己国家的安全担忧。
3)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也使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特别是小国深感不安,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影响也大大降低。
中苏同盟的破裂
1 中苏分歧和大论战
中苏分歧是从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开始的。在这次大会上,赫鲁晓夫在各国共产党事先不知道的情况下,以突然袭击的方式,通过了一个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强调通过议会道路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并且强迫各国共产党都接受他的观点。
这样,在评价斯大林和对待和平过渡问题上,中共和苏共开始出现意见分歧。
196010 苏共二十二大,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参加了大会,这次大会进一步全盘否定斯大林,并公开攻击阿尔巴尼亚共产党。
196211月起,苏联报刊连续发表几百篇文章,攻击中共。同时苏联还在参加东欧国家党代表大会的时候攻击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也连续发表了几篇文章,系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驳斥了苏共领导的攻击。
中苏大论战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主要内容包括: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暴力革命与和平过渡问题;“和平共处”问题;向共产主义过渡问题;国际共运内部党与党的关系问题等等。
如何看待这场论战:中苏论战中,中共在一系列当代国际共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同苏共领导的大党主义、大国主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对于破除对苏共的迷信,推动各国党独立地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起了积极作用。但当时中共极左思潮也比较严重,对于某些问题,在处理方法上是不恰当的。(职工当时巴赫鲁晓夫在苏联进行的改革和铁托在南斯拉夫所进行的改革,一概指责为是“复辟资本主义”)。这次大论战是国际共运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大曲折,给国际共运造成了严重损失,引起了国际共运的动荡和分裂。
中苏最终由意识形态的分歧发展到发生边界冲突。
2 中苏边界冲突
196410——1969315 苏联挑起边境事件4189起。更严重的是,196932 苏联边防军出动大批部队,侵入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上的珍宝岛,首先开枪开炮,打死打伤几名中国边防人员(“珍宝岛事件”)。中国边防军进行还击,将苏军赶出中国领土。
与此同时,苏联大量在中苏、中蒙边境增兵,到勃列日涅夫时期,在中苏边境和在蒙古驻军达54个师,近百万人,还部署了进攻性核武器。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已名存实亡,19794 中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不延长《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214签订,为期30年,1980年到期)。
第三节 帝国主义阵营的分裂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
1 欧洲联合趋势的加强与舒曼计划
二战结束后,美苏在欧洲形成对峙,西欧领导人感到:世界已发生变化,欧洲已不再是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他们认识到:如果欧洲不想在起了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否则,“欧洲各国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欧洲联合已是战后的一种普遍趋势。
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法德矛盾,为解决这个矛盾,法国外长罗贝尔·舒曼提出了“欧洲煤钢联营计划”(舒曼计划)。
19505 法国外长罗贝尔·舒曼提出了欧洲煤钢联营计划,主张以法国和西德煤钢工业为核心,把西欧各国的这两个基本工业部门联合起来,置于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共同管理之下。它不仅具有经济性,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性质,它有利于防止西德重新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也促进了法德和解。
根据舒曼计划,经过将近一年的讨论,法、西德、意、荷、比、卢6国代表1951418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联营,取消有关关税限制。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推动了6国经济的发展。头4年,成员国煤炭产量增加了23%,钢铁产量增加了145%6国在经济上都得到了实惠。6国的采矿、煤炭和钢铁工业也进行了技术革新,迈向现代化。煤钢产量、出口量大幅度增加,也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煤钢共同体的建立,为欧洲经济的进一步联合,为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2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煤钢联营给成员国带来经济上的实惠。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入发展,比、荷、卢认识到要抓住时机,扩大联合。19555 三国外长向“煤钢共同体”呈交“三国备忘录”,建议把煤钢联营扩大到电力、原子能和运输等部门,在这些方面也实行一体化。三国的建议引起重视。6月,六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拿开会,讨论三国备忘录,确定了建立欧洲共同市场的基本设想和目标,并决定由各国政府代表和专家组成筹备委员会,具体筹划此项事务。
经过筹划,1957325 6国政府首脑和外长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统称为《罗马条约》,决定成立共同市场,逐步实现6国之间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通,废除关税壁垒和贸易限额。
《罗马条约》经过6国议会批准,于195811生效,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西欧共同市场)。至此,欧洲6国组建了3个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其中,“欧洲经济共同体”占主导地位。196771,三个共同体合并,定名为“欧洲共同体”。
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主要机构有:(1)部长理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2)执行委员会,常设执行机构。(3)欧洲议会,监督和咨询机构。(4)欧洲共同体法院,司法仲裁机构。
6国面积116.8万平方公里,人口1.6亿。战后国际关系中的新现象,西欧历史的转折点,不仅推动经济发展,而且改变了西欧的国家关系格局,历时上战乱不断的西欧出现从未有过的长期稳定发展的和平局面。
欧共体成立的原因和条件:
1)经济发展的需要。      西欧在50年代已经逐步恢复了经济,各国经济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且互相渗透,联系越来越密切。它们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也需要在经济上联合起来,以同美国向抗衡。
2)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战结束后,欧洲国家已经普遍降为二等国、三等国,政治地位、经济地位都已急剧下降。美苏则在欧洲形成冷战对峙的局面,欧洲已经成为美苏冷战的重要战场。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欧洲要想求得自身的发展,不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就必须联合起来。
3)从西欧六国的具体情况看,有联合的有利条件,六国在地理上连成一片,文化、历史传统有共同之处,社会制度、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接近,互补性强。
4)美国对西欧的联合采取支持和赞助的态度。
3 欧共体的发展
欧共体建立后,六国经济发展比美、英等国快得多,它们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地位得到增强。“共同市场”在对抗超级大国、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成为世界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对欧洲其它国家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纷纷提出申请,要求加入。
成立后,经历了三次扩大的过程。
1197311 英国、丹麦、爱尔兰加入
280年代初、80年代中期 198111 希腊 198611 西班牙、葡萄牙
3199511 奥地利、芬兰、瑞典加入,有了15个成员国。
欧共体按照创建初期的设想,它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欧洲联邦”或“欧洲合众国”。
关税同盟是基础,也是欧共体的重要支柱。关税方面规定:对内在成员国之间分阶段削减关税,达到共同体内部的商品自由流通;对外通过逐步拉平各成员国的关税率,筑起统一的关税壁垒,以抵制和排挤共同体以外的商品输入。
经过6国努力,关税同盟顺利实现,1962年,6国工业品进口限额全部取消,196771 进一步取消成员国间工业品关税,工业品实现自由流通。19687建立了关税同盟。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共同体国家的对外贸易,特别是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对成员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欧共体另一个重要支柱是共同的农业政策,农业政策方面规定:6国逐步取消相互间农产品关税和统一农产品价格,以实现6国间农产品的自由流通;建立共同的农产品进口壁垒,以排挤集团以外的农产品;建立农业基金,用于补贴出口,调节价格和改革农业结构。
共同体推行经济一体化,决定性的步骤是建立共同的货币政策,19712 成立经济和货币联盟。此后,共同体首脑会议决定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创立“欧洲货币单位”,19793 正式生效。货币联盟的重要目标是统一货币(欧元),199911 欧元正式启动,200211全面流通。
共同体的目标不仅是经济一体化,而且实行政治一体化。199112 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111 正式生效,成立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向政治经济一体化目标大步迈进。200451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加入。
戴高乐的独立自主外交
法国刚刚解放,戴高乐在对外关系方面,就提出要恢复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维护法兰西民族的尊严与独立。
戴高乐任第五共和国总统后,在对外政策方面。开始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他的外交目标就是要打破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主地位。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反对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向美国的霸权地位发出挑战。
2)主张法国与西德联合,把法德团结作为维系欧洲稳定的基础。
3)改善对苏关系,用“缓和、谅解、合作”的外交政策代替冷战与对抗,增强在美苏对抗中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戴高乐认为美国迟早会回到西半球去,欧洲的事应该由欧洲人自己来管,因此主张和苏联直接谈判,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19603 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问法国,会谈中,他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主张。19666 戴高乐也访问了苏联,发表了法苏宣言。戴高乐的这次访问使战后东西对峙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4)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特别是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
19641同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法国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1964年,戴高乐两次到美国的后院拉丁美洲访问(74岁),访问了墨西哥等11个拉美国家,行程两万多公里,发表50多次演说,公开指责美国的对外政策。
戴高乐在执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戴高乐主义”。戴高乐主义是戴高乐对外政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基本原则,其核心是维护法国的民族独立和争取法国的大国地位,即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维护战后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建立以法国为核心的欧洲,以对抗美国的控制。
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
联邦德国建国后,对外政策方面是对美国和西方一边倒。联邦德国政府多次提出要“收复德国东部领土”,要“重新统一德国”。阿登纳195410月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联邦政府在各种场合毫不含糊地声明过,它不承认奥德——尼斯河是国界,它不能片面地割裂德国东部。”
这一时期,联邦德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点就是不承认民主德国。
19559 阿登纳访问苏联,同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而苏联是承认民主德国的,为防止其它国家既承认联邦德国又承认民主德国,联邦德国政府在对外方面提出了“哈尔斯坦主义”。
1955年,联邦德国同苏联建交后,为避免此举引起其他国家和民主德国建交,当时的联邦德国外交国务秘书哈尔斯坦制定的一项外交政策中声称:联邦德国政府是代表德意志国家的合法政府,不承认民主德国为主权国家,除苏联外,不同与民主德国建交的任何国家建交或保持外交关系,这一外交政策被称为“哈尔斯坦主义”。
根据这一原则,1957年南斯拉夫同民主德国建交后,联邦德国中断了与南斯拉夫的外交关系,1963年古巴也是这样,对东欧国家更是这样。直到60年代,联邦德国同东欧国家关系一直没有正常化。
“哈尔斯坦主义”把联邦德国与东方完全隔绝开来,限制了自己发挥主权国家的作用。到60年代末,国际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美苏力量出现均势。美苏在激烈争夺的同时,又寻求妥协,东西方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缓和,这使得联邦德国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陷于困境。另外,在美苏关系缓和的同时,两个德国的局面也进一步巩固,民主德国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承认。所以,联邦德国领导人逐渐认识到,武力统一德国是难以实现的,要想解决德国问题,必须首先承认东欧现状,承认两个德国并存的事实。
同时,调整与苏联、东欧的关系,也是联邦德国政治、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经过20年的发展,西德已经成为“经济上的巨人”,但政治上它仍然没有什么地位。而打通与苏联、东欧的关系,既可以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又可以扩大外交上的回旋余地,还可以重新取得东欧传统的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些考虑,联邦德国进入60年代后期,逐渐调整了外交政策,提出“新东方政策”(自俾斯麦以来,每个时期有一个相应的东方政策,为了区分,把这一次称为“新东方政策”)
19699月,勃兰特上台出任总理,采取“以接近求演变”的战略,正式宣布“新东方政策”:1)在加强与西方合作的同时,积极同东方达成谅解;2)承认战后欧洲现状,改善与苏联、东欧的关系;3)承认两个德国并存的局面,发展相互间的关系。
“新东方政策”出台后,西德采取了具体的行动,第一步,是通过与苏联、波兰、东德签订条约,以退为进,打开东进的大门。
1970815 勃兰特到莫斯科和苏联签订《德苏友好合作条约》:联邦德国政府承认战后所有欧洲边界的不可侵犯性,尤其是作为波兰西部边界的奥德——尼斯线;苏联方面保证,不反对德国通过和平手段重新统一。
三个月后,勃兰特又飞往华沙,1970127 同波兰签订《关于两国关系正常化基础的协定》,在条约中,双方确认两国现有边界“不可侵犯”,“保证无条件尊重彼此的领土完整”。
上面两个条约,即联邦德国和苏联、波兰签订的条约,统称为“东方条约”。
19721221 两德签定“基础条约”: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彼此承认是主权国家;双方在平等基础上发展相互之间的睦邻关系,将只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放弃用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双方互设常驻代表机构;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贸易部受国界限制,货物可以自由流通。19739月,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同时加入联合国。
“新东方政策”的第二步是与东欧国家建交,进一步加强经济联系。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同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建立了外交关系。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实现关系正常化,他们之间的人员和经济往来大大增加。到1980年,联邦德国同苏联、东欧的贸易额达94亿美元,比1970年增长13倍。
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促进了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为两德的和平统一开辟了道路。新东方政策突破了美国对西欧的战略限制。联邦德国独立自主地向苏联、东欧推行缓和和对话的政策,这是西欧实力增强,美国实力相对下降的必然结果。
思考题1 亚非会议的历史意义
2 简述万隆精神
3 不结盟运动的基本原则和宗旨、特点。
4 普雷维什命题
5 “布拉格之春”
6 舒曼计划
7 欧共体成立的原因和条件
8 欧共体的发展
9 戴高乐的独立自主外交
10 哈尔斯坦主义
11 新东方政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5 19:51 , Processed in 0.11141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