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已经结束
举报
由于汉字是传承文化的信息载体,是整个汉民族文化的构成因子,只有对汉文字有充分的理解,然后才可探骊得珠地掌握汉民族文化。研究中国文化而不研究汉字是难以想象的,学习中国文化不理解汉字的深刻内涵同样是难以想象的。但是,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汉字简化运动,造成了汉字“失血”过多,造成了汉字文化信息的大量流失,同时也造成了文字和文化的断裂。其突出的特征是年青一代越来越丧失对古汉语的了解,甚至丧失了对繁体字的认知能力,大部分人已习惯用简体字进行交流,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比如“医”,繁体为“医”或“毉”。繁体“毉”字从殹,从巫;“医”从殹,从酉。“殹”是治病时的叩击声,“殹”中有“殳”,为敲打,代指调药用的木棒或拍打、敲击、点穴、推拿、按摩等手法。“巫”为巫医,“毉”从巫,是因为医与巫初期是合二为一的。“酉”本义为酒坛子,“酉”为酒的本质,酒为药引子或指熬药或酿药酒用的罐子,所谓“无酒不成医”。“医”从繁体到简体的演变,其实就是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近现代不断的受到西医影响的一个折射。它的简化意味着现代中医逐渐弱化了传统中医“望、闻、问、切、针灸、按摩、推拿、砭针”等整体诊疗医治的方法,有意无意地实践了“西医是治人的病”的局部诊治理论,远离了“中医是治病的人”的全局诊疗优良传统。所以,简化后的“医”更多地体现了中国现代医学的现状。要保证汉字能够适应时代、社会的需要,一味地求简或提倡“复古”——恢复使用繁体字,都是极端且不符合实际的做法。而今人仅把简体字当成一个个枯燥艰涩的符号,对汉字的滥用、错用、误解、误读比比皆是。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3 16:24 , Processed in 0.15614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