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8李永乐最后冲刺5+3【数一】

[复制链接]
31#
Neacholas 发表于 08-1-4 16:41: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共享
32#
jerry56 发表于 08-1-4 18:23:49 | 只看该作者
[s:9] [s:9] [s:4]
33#
jerry56 发表于 08-1-4 18:26:54 | 只看该作者
[s:9] [s:4]
34#
googggle 发表于 08-1-4 19:50:3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收下了,
35#
googggle 发表于 08-1-4 19:52:54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了,归并了
36#
chq_shuang 发表于 08-1-4 21:2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x851109 的帖子

谢谢!!!!!!!!!!!
37#
feiying8387 发表于 08-1-6 21:52:39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多谢,呵呵
38#
colinbai 发表于 08-1-7 10:50: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数学的模拟还有很有用的
39#
safetiger 发表于 08-1-7 15:20:3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谢了
40#
BLUESNOWFOX 发表于 08-1-7 19:55:21 | 只看该作者
2008考研政治密押18金鉴--海文


转载自:http://bbs.free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227052
2008考研政治密押18金鉴
1.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哲学解读
(1)唯物辩证法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系统和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当各要素以合理的结构形成系统时,系统具有全新的功能,系统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这就要求我们搞好要素,使系统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就要坚持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正确认识和利用地理环境、生态、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和谐就是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协调,这是矛盾的同一性第一种情形的体现;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内在的统一性。建设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体现了促进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面转化,这是矛盾同一性第二种情形的体现。
(2)认识论
①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与理念,表明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认识上的质的飞跃,是一种理论创新。实践是在认识指导下的实践,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获得良好的效果。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与理念为指导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体现了上述道理。
(3)价值观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在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人民各尽其能,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各得其所\"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4)唯物史观
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所以,人类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应该坚持一切依赖于人,一切为了人,一切以人民群众为本。
②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统一的过程。社会进步归根结底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其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同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③生态文明的构建。地理环境或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它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成为社会存在的构成要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上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④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⑤社会有机体是指由人和全部社会生活条件、要素构成并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的活动和发展着的有机整体。人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必然要同时进行人自身的生产,一定的人口因素是社会有机体不可分割的前提性的有机构成部分:社会有机体有一个基础性的有机构成部分,这就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或社会经济形态;社会有机体有一个上层性的有机构成部分。这里包括最上层的由人的精神生产的实践创造的社会意识,还包括由人变革社会的实践创造的具有中介性质的社会制度体系或政治法律及设施。社会有机体思想要求社会各构成要素关系的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基础。
⑥社会有机体思想要求在社会发展问题上必须既要坚持以实践为基础又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
2.科学技术的作用与自主创新
(1)科学技术的本质:它始终以客观事实和规律为依据,以实践为准绳;它始终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它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事业,具有特有的社会建制。
(2)科学技术的功能:认识功能;生产功能:经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社会政治功能。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是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的“科学是一种生产力\"思想的深化。在当代中国,要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4)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技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
(5)科学技术与‘‘全球’’问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实践的复杂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我们人自身的问题,是人的活动方式和社会建制问题。
(6)关于科学技术的几种错误观点:
①科技乐观主义:主张依靠科技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②科技悲观主义:认为现时代所有的负面问题都是科技所导致,主张废除科技,回归自然。
这两种看法都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夸大化。虽然,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但并不是唯一、根本的动力,而是受各种社会条件制约的。正确的观点在于认识到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客观的,科技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所导致的后果,都是人在使用科学技术所取得或所导致。因此,人们在使用科学技术的时候,要在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使用,使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
(7)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8)我国应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3.实践主体、历史主体、历史主体性与社会规律、社会发展
(1)实践主体、历史主体: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特征。实践主体是现实的、历史中的人,参与历史活动,也是历史主体,但不一定是历史的创造者。凡是社会中从事一定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而历史的创造者是指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和总趋势的决定者。历史的创造者当然是历史的参与者,但历史的参与者不一定就是历史的创造者。否则,就会从“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正确命题中得出“人人创造历史\"的简单结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2)历史主体与社会发展: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剧作者\"。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3)历史主体与社会规律: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从社会规律的形成机制看,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从社会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看,是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从社会规律的表现形式看,表现为统计学规律。人们不可能准确地预见社会事件的发生,而只能预见社会发展的大概趋势。历史规律既形成和实现于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中,又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性,二者统一于人们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中。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4)历史主体性与社会规律: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在主体的选择和创造过程中实现的,主体的选择性是社会发展决定性的实现方式。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自然历史过程与人的自觉创造过程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在社会发展道路上表现为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在社会发展中表现为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了对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的认识;深化了对改革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深化了对社会基本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认识。
(6)交往包括个人、社会团体、许多国家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交往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交往可以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交往是科学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交往有利于人自身的发展,交往为中国的开放、人的发展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7)以人为本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发展的程度最终是通过人的发展程度来衡量的,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自身、来源于人创造历史的活动,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的需要,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包括丰富的内涵:作为历史观,它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作为价值观,它强调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也要确立和运用人的尺度,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
4.实践与意识(含社会意识)
(1)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丰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
(2)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观点。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3)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也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4)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一般来说,这种调节总是要使价值服从真理,使需要服从可能,使暂时服从长远,使局部服从全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意识形态对社会经济结构以及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形态能动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意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这两大功能上。
(6)文化与文明:文化是与自然比较而言的,文化越发展,表明人类的发展越是依赖于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世界。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文明主要指人类活动的结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活动方式、活动手段;文明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成果,其中既有积极成果,也有消极成果。文化与文明不可分割地联系着。文明正是文化中进步、积极、合理的成分的总和: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也就越高。社会文明具有多种形态。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状态的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与累积的成果的总和。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2)实行这一分配制度具有客观必然性
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
②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都可以利用,这样,在客观上决定了与此相应的分配方式的多样性,对由此而带来的各种合法收入必须予以承认和保护。
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参与商品使用价值创造,为价值形成创造条件的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把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活动过程中,要求取得相应的收益,以在经济上实现其所有权。
(3)按劳分配的内容
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而不劳动者不得。按劳分配不承认阶级差别,只承认人们的劳动差别及由此产生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和富裕程度的差别。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把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直接联系起来,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①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而不是社会惟一的分配原则。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②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③就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企业之间的关系来说,按劳分配还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而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
④按劳分配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表现。
概括起来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原则所体现的等量劳动相交换必须通过市场实现,要受等价交换原则的制约,这是它的显著特点。
(5)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参与商品使用价值创造,为价值形成创造条件的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把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活动过程中,要求取得相应的收益,以在经济上实现其所有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应该体现一般劳动的价值,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也应体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的价值,以激发科技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精神,还应体现包括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的价值,以集中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也就是说,要形成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机制,让各种劳动、知识、技术和资本竞相汇聚,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类,造福社会。
(6)除了按劳分配以外,我国还存在的主要分配方式
①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这种个体劳动所得虽然也是一种劳动收入,但不同于按劳分配的劳动收入。
②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这是指在外资经济和私人经济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工资收入。
③经营收入。这种收入除以税、利形式上缴国家和留作企业基金外,一部分分给本企业的劳动者。个体经营者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民的收入中也包含经营收入。
④资产收益。这主要是指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和个体经营者取得的资产收益,如购买债券、股票和在银行存款所取得的利息、股息收入等。
⑤按资本取得的收入。这主要是指外资经济中资本所有者取得的利润,以及我国私营业主取得的收入等。这些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但是,只要合法,就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6.政府的经济职能
(1)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
①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就是直接管理和经营企业,直接包揽了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整个社会经济活动都成为政府机构的附属。
②在这种体制下,政府通过层层分解的指令性计划直接控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国家的总体计划目标,是通过直接向企业下达指令的方式来贯彻的。
③政府对企业微观活动的管理职能和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状态的调节即宏观调控职能,往往合二为一。这就会造成两方面的弊端:
一方面,政府按“条块\"划分的行政等级隶属关系直接支配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企业没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能力,经营活动既缺少内在动力,也缺少外在压力,导致效率低下:
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包揽企业的微观经营管理,对干百万个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进行人为的控制,又不可避免地使计划指令在很大程度上脱离实际,缺少科学性,并远远滞后于市场变化。
事实上,政府是以对国民经济微观活动的直接管理,代替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结果是“小的管死了,大的没管住\"。这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集中概括。
(2)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概括起来应包括三个方面:
①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所具有的经济职能:
②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所具有的职能;
③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所具有的职能。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应彻底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
(3)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
①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实行政企分开。政府不直接管理经营企业,凡是国家规定属于企业行使的职权,各级政府都不得干预和截留政府正确履行其经济职能,必须在管理方式、管理内容、调节手段等方面进行变革。
②政府经济职能要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
③从管理微观经济活动为主转向管理宏观经济为主;
④从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主转向培育、组织和管理市场为主;
⑤从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
⑥强化政府权力监督的体制和机制:
一方面,没有制约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另一方面政府在行使权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创租寻租行为,所以必须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以确保政府经济职能的客观、公正、有效。
7.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1)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①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资本量在不断地增大,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同时,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扩大了无产阶级的队伍,造成了相对过剩人口,无产阶级遭受的劳动折磨及其贫困状况愈加严重。
②资本积累的结果是,一极是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马克思称之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③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对资本主义积累的整个过程及其后果的概括,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质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经济根源。
(2)如何理解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社会后果,不仅是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还有无产阶级的失业或过剩人口问题,即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其原因如下:
①一是随着资本积累,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资本家手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
②二是相对过剩人口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劳动力供求不利于工人阶级,使得资本家能够把工资降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从而使工人的生活水平降低。
(3)资本积累的结果是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①无产阶级贫困化可以分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
A.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指的是,国民收入中无产阶级工资收入所占的份额同资产阶级剥削收入所占的份额相比日趋下降,它反映了无产阶级生活水平同资产阶级生活水平差距的日益扩大。
B.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也指无产阶级物质生活状况的恶化,即无产阶级后一个时期的生活水平低于前一个时期。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隶属于资本的这种绝对的社会经济地位。
C.从资本主义发展史来看,无产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总的来说呈上升趋势,但很不稳定,有时趋于改善,有时趋于恶化。
D.无产阶级物质生活状态的恶化,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它主要表现在工资水平低于劳动力价值、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数增加等等方面。
E.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是辩证的,即相对贫困是绝对的,绝对贫困是相对的:
相对贫困是绝对的,是指无产阶级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有着不断下降的总趋势;绝对贫园是相对的,则是指无产阶级物质生活状况不是经常地、不断地下降,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的绝对下降。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必然加深相对贫困,但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并不必然引起绝对贫困。
F.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消灭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②无产阶级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日益增多,改变不了无产阶级隶属于资本的状况。
(4)这一规律仍然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
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已经成为发达的、富裕的经济。然而,无产阶级的贫困并没有消除,而是依然存在,因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积累的规律就不会改变。因而随着资本的积累,社会财富的积累同贫困的积累同时并进,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
8.新民主革命的性质和前途问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因为他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凡是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
(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他有了新的领导者无产阶级,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前途社会主义。处在新的时代,十月革命之后,具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3)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①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明确论述了二者关系,指出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②两个阶级革命的区别: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成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革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以后进行的,它的任务是完全消灭城乡资本主义的成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③两个阶级革命的联系: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④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在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上,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即把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者的区别,没有看到两者的联系,而在两个阶段革命之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二二是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两种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9.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及其采取的相关政策
(1)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实现对农民的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足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2)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和中心内容。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改革和土地革命中都采取了坚定地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的政策,对富农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政策。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中大都采取限制富农的做法,以便使他们在革命中保持中立。建国以后,则采取实行保存富农的政策。
(3)在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十.地政策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没收地主土地进行分配,没有把地主的土地和富农、中农的土地进行区分,往往造成对富农、中农的损害,影响了他们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其二,土地所有权属于工农革命政府而不是属于农民个人,这样不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容易侵犯中农利益,不为广大农民所接受,不利于土地革命的进行。1 929年,毛泽东在制定的《兴国土地法》中,将《井冈山土地法》巾规定的“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纠正。到1 93 1年,中国共产党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切实可行的土地革命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十J地所有制;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4)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十地政策。这样既减轻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又有利于调动地主富农的积极性。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变化,发布《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将抗战时期地丰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1 947年,在刘少奇主持下,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针对土改中出现的“左\"的偏差,毛泽东在l 94 7年1 2月会议上强调,土改中必须注意两个基本原则:其一,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其一,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1 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士地改革的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土地改革依靠的阶级路线),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土地改革遵循的总原则),发展农业生产(检验土地改革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
(5)1 95 3年,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列宁的合作化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合作化理论,即:第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_丰义改造相结合。第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并举。第三,走“先集体化,后机械化\"的农业互助合作化的发展道路。第四,坚持自愿互利,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步骤,引导、说服和教育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有步骤、分阶段地走上社会主义集体道路。第五,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正确执行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蕴藏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
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特点和基本经验有: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并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经过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到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引导农民逐步摆脱私有制;贯彻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从而引导了了广大的农民共同走上合作化的道路。
1 O.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
(1)实现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这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一条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牛的基础上,努力结成尽可能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以促进本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同盟者领导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第一,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第二,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
(3)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自己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争取和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4)“两个先锋队\"的原理
1 935年1 2月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的讲话《论反对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提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5)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主要内容和经验
1 939年1 O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①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②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党的组织建设
③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注重党的作风建设
④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
⑤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6)执政党建设理论
①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
②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③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接受来自党内和党外的监督
④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⑤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11.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①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②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③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可能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以促进本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观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①从国内看,正确处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大力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2005年2月1 9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鬟旱季雩手u轰鋈霾萎≥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的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元吾,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
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
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③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④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⑤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⑥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丰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1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1)区域发展不平衡原因
第一,这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决定的。第二,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原冈,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3,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遵循的是循序渐进的原则,解决区域差距需要一定的条件,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格局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
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3)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
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地I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
(4)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5)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1 3.教育公平、扩大就业和医疗问题
(1)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2)就业是民生之本。扩人就业,实现比较充分的社会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目标,是全面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根本保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就业形势决定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状况。从供给方面来看,就业主要面临这样三个方面的压力:一是新增劳动力数量,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镇转移,三是城镇的下岗和裁员。
此外,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差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矛盾、传统就业观念落后与新兴劳动力市场现实的矛盾、宏观管理改革滞后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也制约着就业率。
解决就业问题的方针政策: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第三产业。
(3)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
1 4.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
这既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义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丰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国家必须对市场活动加以正确的指导和调控。
(2)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即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生产力布局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宏观调控手段
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包括利率、税收、价格、汇率等,以及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在宏观调控中,各种调控手段都有其自身的作用特点,相互之间不能替代。因此,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才能对复杂的经济活动和利益关系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
(4)分析2007年宏观调控的特点、目标和重点
当前投资增幅仍处高位,货币信贷增长仍然偏快,贸易顺差仍在扩大,结构调整仍然滞后,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扩大。
我国投资增长一直存在过快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导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日趋不平衡;二是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 D P,造成自下而上的投资过热。
2007年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如提高利率、提高印花税、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以及调整分配政策等。央行五次调高利率,八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重点分析2007年宏观调控目标和重点:防上卜经济发展速度过快、投资过热、信贷规模过大。为了使经济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协调、健康发展,必须注意两个防止:一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二是防止物价由结构性增长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实行“稳中趋紧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温和而且有预期。
(5)宏观调控具体措施
①应该以防止经济过热和投资反弹为主要目标,努力优化投资结构。
②要立足于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重点是采取有力措施扩大消费需求。
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保持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以节能降耗、减少排放为重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切实转入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污的轨道。
④要完善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加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切实做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巩固宏观调控成果,防止出现反复。
1 5.地区热点问题的和平努力与大国关系
(1)美国中东新战略
背景:美国在中东陷入进退两难的战略困境:一方面,美军的存在给反美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圣战’’的力量:另一方面,美军的撤退则意味着反美主义的胜利并可能导致伊斯兰极端主义在整个中东地区的蔓延。此外,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得失将成为国内两党相互竞争2008年总统大选的重要议题。
提出:2006年l 2月6日,“伊拉克研究小组”向布什总统、国会和公众公布了一份伊拉
克问题研究报告:《前进之路——一个新的战略》。从美国政府中东战略的逐渐调整来看,该调研报告的不少主张都得到了采纳。
2007年1月1 O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提出了以解决伊拉克安全困局为核心的中东新战略。
实施:①对伊拉克进行了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理。②对“恐怖阵营.,,采取阻遏和接触的两手策略。阻遏伊朗、叙利亚扩张的势力,保持对伊朗、叙利亚的强大压力:同时与伊朗、叙利亚进行建设性接触与对话。③组建温和国家联盟。降低了‘民主改造’的调门,将对话重点锁定为共同应对极端主义威胁,推动军事与安全合作。美国国务卿赖斯1月访问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埃及、沙特和科威特等,组建“温和国家联盟”。美国副总统切尼5月中旬访问伊拉克、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埃及、约旦,寻求对美新政策的支持。拟向温和国家进行总额高达630亿美元的军援。④力促巴以和谈。促成奥尔默特与阿巴斯同意每两周举行一次双边会晤:推动协调与“阿拉伯四方”(埃及、约旦、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向巴以双方提出一份详细的调解计划;提出今年秋季召开中东问题国际会议的倡议,重启中东和平进程。
(2)马利基政府陷入政治危机
①逊尼派的全面退出和什叶派主要政治势力的抵制,使马利基领导的“民族团结政府”名存实亡,陷入政治危机。
②民族和解出现困境的原因:政府权力分配不均;各派对美国驻军的政治态度不一。
(3)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 7 70号决议
决议决定延长联合国伊拉克援助团的任期1年,并扩大其授权,加强其在伊拉克政治进程和重建中的作用。
(4)大国中亚战略、“颜色革命\"和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①中亚的战略地位。中亚五国,地处欧亚大陆接合部,与我西北地区毗邻。在大陆上是连接东亚、南亚、中东和欧洲的枢纽,成为东进西出、南上北下的必经之地。在中亚四周,有俄罗斯、北约(欧盟)、印度和中国等较大的地缘政治实体,也有伊朗等地区强国,中亚可以成为它们之间自然和历史形成的天然的缓冲地带。中亚自然资源丰富,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中亚成为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东亚儒家文化三种不同价值观念的交界地。中亚地区民族众多,历史上这些民族经历过恩恩怨怨,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容易发生震荡。
⑦美国在中亚的战略意图。美国在中亚地区的战略意图非常清楚,影响中亚国家,使中亚国家政权和美国进行合作,可以北遏制俄罗斯,东遏制中国,南抵御伊朗伊斯兰势力对这个地区的控制。
当前美国中亚政策的重心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支持中亚国家对俄罗斯的独立倾向,把它们纳入西方体系;“解决冲突\"同开发石油资源同时进行,使之成为美国2 1世纪的战略能源基地;遏制和削弱俄罗斯和伊朗的影响,把这一地区列入美国的“战略利益地区’’,使其逐步变为美国的势力范围,进而主导欧亚大陆事务,实现其全球霸权目标。
③中国在中亚的战略利益
中国在中亚追求的目标是明确的,即希望中亚地区稳定,希望中亚国家发展,希望与它们保持长期友好的关系并开展多方面合作,使中亚地区形成对中国安全与经济发展有利的态势。中国对中亚国家的方针政策集中体现在中央制定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政策上。
④中亚地区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
中亚地区对俄罗斯国家利益来说具有原则性的、战略性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提供了俄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地区性大市场,而且是其南部的安全屏障。俄罗斯很清楚,在北约东扩的威胁下,如果任凭美国势力长驱直入中亚,将迫使俄在两个重要战略方向均受到西方的有力钳制,其后果不堪设想。另一方面,在西方的刻意施压下,俄南翼需要有一个稳定、友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制约的中亚,这也是俄日后恢复其世界大国地位所必需的地缘政治环境。
⑤“颜色革命”
借反恐的旗帜,利用俄罗斯在独联体国家影响日益缩小的形势,美国又先后在独联体内的国家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颜色革命\"。
(注意结合“意识形态的功能\"、“文化的本质和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冈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等考点分析苏东剧变的教训,正确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坚定不移地走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 6.联合国作用与改革、反对恐怖主义
(1)冷战后联合国作用
20世纪90年代,它在维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核军控和裁军方面,联合国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为各国、各地区的协调中心;联合国还是大国间调整相互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结纳朋友、维护权益、交换意见、共同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最重要场所:在解决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联合国存在的问题
联合国在机制、结构、运作、管理、功能、作用和使命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之处:遭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挑战:财政问题一直是联合国的一个严重问题,某些国家拖欠会费以及联合国机构膨胀,使联合国的财政负担加重。
(3)美国霸权与联合国
①美国的单边主义,以及反动的反恐战争极人地损害了联合国的权威。
②美国的改革方案与立场。第一,不会给予“新常任”否决权;第二,常任、非常任增加的数目应控制在最小数口:第二,与按照地域分配理事国席位的方案相比,美国更重视对联合国的贡献;第四,坚决支持日本入常。新增常任理事国不具有否决权。
③美国的改革方案实质:想控制联合国,使:其成为美国实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
(4)中国关于联合国改革的基本丰张
①关于联合国改革:改革应有利于推动多边主义,提高联合国的权威和效率,以及应对新威胁和挑战的能力;改革应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改革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在安全和发展两方面均应有所建树:改革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会员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和关切。
⑦关于安理会改革:提高安理会的权威和效率,增强其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的能力;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应让更多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有更多的机会轮流进入安理会,参与其决策:坚持地域平衡原则,并兼顾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代表性;涉及各地区的改革方案应首先在有关地区组内达成一致;坚持协商一致,反对人为设时限,反对强行表决尚有重大分歧的方案;改革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有助于维护和增进联合国会员国的团结。
(5)其他改革方案比较
①主要有:“四国联盟’’的方案;非洲联盟的方案;团结谋共识运动的方案。
⑦主要分歧:第一,安理会扩大的规模。如提出增加9个,以及提出增加11个等;第一,安理会扩大的规模。如提出增加9个,以及提出增加11个等;第二,是只增加非常任理事国,还是解决所有理事国扩大问题。第三,增加常任理事国席位,采取什么样的标准与原则。
③分歧原因:体现各国利益之争,也表明了联合国改革的困难性与艰巨性。
④联合国改革的主要方案: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削减开支,把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
(6)中国关于反对恐怖主义的立场
①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冈
恐怖主义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有复杂而深层次的原因。它与和平与发展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尤其是冷战结束后南北差距拉大、民族宗教矛盾日益尖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发展以及极端宗教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抬头有密切的关系。
②中国政府丰张
第一,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加强国际合作,标本兼治,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第一二,以暴治暴,用军事手段打击和压制恐怖主义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三,主张在联合国的主导作用下解决恐怖主义,反对以反恐为幌子,谋求霸权主义目的。
第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才是根除恐怖主义的根本途径。
1 7.美国次贷危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与“中国制造\"贸易战
(1)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
①次贷危机由来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自200 7年4月,美国第2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界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以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发了投资者对美国整个金融市场健康状况和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导致近来股市出现剧烈震荡。
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迅速向全球扩散,美欧乃至亚洲金融市场都出现较大波动。为了解决次级债带来的流动性匮乏问题,稳定金融市场,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当局连续向金融系统注入巨资,以应对信贷流动性短缺风险、阻止危机进一步波及其他经济领域。美国还降低了联邦基准利率。
世界经济增长势头放缓,预计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略低于2007年,世界经济稳中趋降。
②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全球货币政策的调整使我国进一步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空间缩小,利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受到限制,增大人民币升值压力。
美国经济放缓和美元贬值,这将导致我国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速度减慢。
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我国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的空间增大。
(2)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必要性
中美建立战略经济对话有利于增信释疑,有利于两国经贸合作和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稳定安全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3)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启动
2006年l 2月l 4日至1 5日,中美首次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
2007年5月22日一23日,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作为胡锦涛主席和布什总统的特别代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美国财长保尔森共同主持了第二次对话。会后,两国联合发布《关于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联合情况说明》。
两国达成的原则共识:促进经济平衡增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双方共同的责任;承认创新在实现经济繁荣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平竞争,有效的产权保护,特别要促进中小企业创新的发展、管理与应用:加强合作,以实现各自在能源安全、节能和能源效率方面的目标;加强在清洁能源开发、环境保护、清洁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就透明度开展合作与交流,为市场参与者提高可预见性,增强对两经济体的信心,同时加强透明度方面的国际义务。
中美各自关注的重点:美方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进一步开放中国的市场:中国则坚决反对美国国内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3)“中国制造\"与中国转变对外贸易方式
结合“邓三概论’’中自主创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十七大关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考点。
(4)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我们将继续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我们将继续按照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市场准入,依法保护合作者权益。我们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我们支持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
1 8.中非关系、达尔富尔问题与和谐世界
(1)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
2006年11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举行。会议主题是‘‘友谊、和平、合作、发展’’。
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一北京行动计划(2007—2009)》两个文件。
中非关系50年发展的原则和经验: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胡锦涛发展中非关系的五点建议。
(2)胡锦涛主席出访非洲8国
2007年1月30日至2月l O日,胡锦涛访问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塞舌尔非洲八国。 .
2007年2月2日,胡锦涛提出了处理达尔富尔问题应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尊苏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对话和平等协商,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非盟、联合国等应在达尔富尔维和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促进达尔富尔地区局势稳定,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条件。
2007’年6月9日,苏丹西部达尔富尔地区府组织“权力与民主人民力量’’同苏丹政府代表共同签署了《关于落实达尔富尔和平协议的政治备忘录》,这标志着该反政府组织正式接受和平协议。
非洲领导人高度评价中国对非政策,称其为‘‘国际合作中新的实践’’,是“团结、友谊、 (注意结合“新殖民主义\"论调。改善南北关系,加强南南合作。中美等大国对非洲的关系和战略)
(3)南南合作
南南合作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经济上的密切合作,促进政治外交上的一致性。整个发展中国家用一个声音说话,对于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将产生重要影响。南方国家的团结合作,壮大了这些国家的力量,对于提高它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很重大的意义。
影响南南合作的主要因素有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与边界纠纷、地区霸权主义
经济矛盾以及由这些问题引起的冲突和战争。南南关系中有矛盾和冲突的一面,但合作关
系是主流。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建设和谐世界,就是建设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和包容的世界,更加注重世界间的对话,协调与合作,强调国家国家间的平等,相互依存和遵守国家规则的重要性体现了和平共处的意愿。它高度概括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卜,如何在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①和谐世界思想的内涵
和谐世界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领导人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科学分析后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具有丰富内容何深刻内涵。具体包括:坚持多边主义。是实现共同安全与和平坚持瓦利合作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利和谐世界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②努力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
中I国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瓦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互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足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欢迎来到免费考研网www.freekaoya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9 17:36 , Processed in 0.46518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