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去购买大厚本的全书和指南
高数 同济4版+赵达夫的辅导讲义(较贴近真题,和全书的重点的内容有所重复)
线代 清华2版+李永乐的辅导讲义(参透此2书,线代会成为你的强项)
概率 浙大3版(其实已经够用了).王式安的讲义也不错,不过大多数内容都是真题解析,已经包括在了大纲解析中
习题集,开始的时候可以做做基础660,虽然这本书不怎么样,难度参次不齐,有些地方解题的技巧也比较怪异,但总体难度比较适中,而且归纳了"全书"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在目前的填空选择题习题集中算是最好的了.
考前可以做做全程预测100题,一天三题,一个小时内做完,练练手感,题目出的还行.有一定的综合性.
以上两本习题如果时间有限完全可以放弃
还有就是必不可少的一本书就是大纲解析,很多人认为这本书没有价值,其实不然,我认为这本书是本多功能的书
1 教材导读
一本教材动不动就是3,4百页,当然不能全看,特别是浙大概率的后半本,看了就亏大了,只需要挑和考试相关的内容进行阅读
而且大纲上对知识点要求的表述,理解和了解,掌握和会要求是不一样的,理解和掌握是重点掌握的,最好能将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过程都阅读一下(这次考试就考到了变上限积分的证明,教材上的证明)
了解和会要求则略低,把公式背下,拿书上例题练练手既可(这次那道复里叶级数的大题就是这个要求)
2 查缺补漏
对于教材上不一致的提法,做了归纳,比方说函数的凹凸性
3 真题解析
该书的例题基本上是真题,还有很多是考试中心的专家自己出的题,难度和真题高度一致
建议大家从网上下载真题套题,做个两遍之后再看大纲解析,大纲解析的概念讲解部分应该和教材阅读配套.
最后是400题,难尔不偏,和真题基本一致.
真题+400题=OK,不要去相信其他的模拟试题了,如果考前实在闲得慌可以做做合工大的5套题.
最后提醒大家
1 教材的复习要贯穿整个复习过程,到最后,要读薄读精
比方说到复习后期,线性代数的行列式和矩阵两章基本可以不看(这两部分就算出大题也是和后面知识的综合),而方程组,向量,特征值在清华那本教材中加起来都不超过60页,而且是小开本,一天一个半小时,两天过一遍完全没有问题.
2 教材上的应用题
教材上的应用题背景比较深刻,和考研要求的建模要求差距比较大,建议阅读教材时跳过这些应用背景比较深刻的内容,特别是浙大的概率,概率在数一出应用题的概率相当低,其实近三年数一也没出现应用题.就算出现也考察的建模能力也比较基本,建议应用题还是通过大纲解析上的历年真题消化解决.
3 无论多晚开始复习,都不能放弃教材的复习
4 ,教材上的练习题概念比较少,而且计算量大,不值得一做.
但有一部习题还是很值得做的,就是对定理的推广的证明.对概念的理解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如果是练练手,则教材上的例题足以.
至于两本大厚本全书和指南
1 全书的高数写的比较罗嗦,而且归纳的不好,和教材上重复的篇幅较大,重点不明确,比方说用凹凸性证明不等式,大纲中已明确凹凸性是"了解,会"这一层次的知识点,考试要求断然不会提高到如此境界.所以,全书对于时间充裕,希望全面复习的同学比较适用,如果时间紧迫,还是放弃次书,或将其当参考书使用.
2 至于指南,好书是好书,可惜和考研的命题方向已经渐行渐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