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官僚資本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統治者憑借國家政權的力量建立和發展起來的資本主義經濟。是政治不民主、經濟不發達的産物。19世紀後期清政府洋務派大官僚采取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等形式開辦的近代軍事企業和民用企業,是中國官僚資本的雛形。以後北洋政府由外債支持建立的一些官辦企業也構成官僚資本的一部分。1936年以後,近現代曆史文獻中使用的官僚資本一詞,主要是指國民黨統治集團中的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四大家族,憑借國家政權的壟斷力量,通過發行公債、苛捐雜稅、商業投機、通貨膨脹等手段巧取豪奪而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工商企業。尤其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四大家族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權和戰時經濟統制手段大發橫財,進而控制了國家經濟命脈。到1949年,官僚資本大約占有全國工礦和交通運\輸業固定資産的80%,壟斷全國鋼鐵産量的90%,煤産量的33%,發電量的67%,並擁有全國最大的銀行和十幾個壟斷性貿易公司。國民黨政府統治下的中國是大地主和買辦資産階級專政的國家,它的官僚資本除具有壟斷資本主義的一般特征外,又具有買辦的封建的特征。它的存在和發展,阻礙了社會生産力的發展,使中國的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因而是壹種反動的生産關系,是中國人民在民主革命時期的革命對象。另一方面,官僚資本本身又是壹種高度集中的社會化大生産,它集中了一定的現代化設備和科技力量。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後,人民政府在全部沒收官僚資本的基礎上,直接建立了社會主義國營經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6 01:05 , Processed in 0.08735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