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计划与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joyce_gu 发表于 08-3-6 20:0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计划与方法
我知道我的记忆方法是循环记忆法,需要足够的时间,所以我就提前开始看政治了。借鉴的同时要有选择地吸收。我当时就初步定下了4轮的复习计划
第1轮:7月-8月,把陈文登的数学书仔细的做一遍,包括例题;做完张锦芯的阅读200篇的前面的精读100篇阅读(阅读里面包括有翻译)。
第2轮:9月-10月,把陈文登的数学书再做一次,做完张锦芯的阅读200篇,开始做完形和新题型,把专业课的书大概浏览一遍,把政治书浏览一遍。
第3轮:11月,做数学和英语真题,看政治。
第4轮:12月,第3次做陈文登的数学书,重点钻研自己的知识弱点;做英语翻译和写作、阅读。看专业课。从整体框架把握政治的知识点,并做模拟题。

计划并不是制定好就没事了,关键是要按时执行,并根据具体的复习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我前2轮的复习计划都是按时完成的,第3轮是提前完成,因此在11月我重新制定了复习计划,增加了第5轮(至考试前10日,建议不要把计划定到考试前几天,因为这样会自己很压抑的感觉,且如果不能完成计划的话,会影响考试心态)。
在制定计划的同时,也要摸索复习的方法,在第1轮复习的过程中逐步探索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建议不要找什么研友之类,特别是第1轮时,大家都定不下心,人多了反倒会互相影响,还是一个人或者两个人一起看书吧。
关于参考书我的建议是,不要过于迷信某一本书,看完一本书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清楚这本书的弱点所在;参考书宁精勿滥,即把一本书看3遍的效果要比把3本书看1遍的效果要好;11月之后会出现大量猜题书籍,切记勿迷信,但可作参考,考研的题目千变万化,但其实质却离不开大纲要求的那些知识点,只要把那些知识点一个个攻破,何须猜题!

4、 关于真题
各种模拟题质量良莠不齐,唯真题是最标准的参考!真题的数量有限,也就那么十来套,所以必须珍惜,尤其是近3年的真题。建议2007年的真题之前不要看,不要接触,留在考研之前十天左右做,而且是全真模拟(时间安排跟真正的考研一样,且不能受任何干扰)。而做其它真题的时候也最好能在考试的那个时间段做,例如英语是下午2:00开始考,那么做真题的时候应该在下午做。
真题一定要好好研究,研究它是怎么出题的,是怎么考查一个知识点的,对照标准答案,掌握答题技巧(尤其是政治的主观题)。建议真题至少做2遍,最好能做3遍。

5、 心态
我们都长大了,面对考试会产生很多想法,再也不会像以前那么单纯,选择考研必然牺牲了其它机会。因此我们首先要坚定自己考研的信心和决心,决不能中途放弃。看到身边同学前途有着落了心里会很不好受。请相信上帝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该走的路,请相信自己走的路是对的,是适合自己的。

不需要过多地强迫自己,只要每天坚持看就够了。但不能一天看十个小时,第二天什么都不看,这样很容易使得考研夭折的。关键在于坚持而已!
进入状态之后,逐渐加强复习强度,注意要循序渐进,不能一下子就加强,否则无论身体或心理都承受不了,此时关键是咬紧牙关,挺住逐渐加大的压力,适应了就没事的。
进入强化阶段之后,可在临睡前好好想想自己在白天里干了些什么,收获了什么,以此安慰自己:辛苦值得,因为每天的收获都是显而易见的!
白天的时候可和一起考研的人吃饭什么的,找一个可以让自己释放压力的方法(与好友聊天、散步、发呆……)

过了强化阶段之后,面对的复习压力就不大了,但却会面对即将来临的考试了,紧张是不可避免的。尽量保持轻松,即使心里很紧张,多笑笑,聊聊天,既能让别人轻松,也能在无形中释放心中的压抑。

6、 英语
第一阶段:张锦芯的阅读200篇中精读部分,里面把每篇阅读的考研词汇总结出来,而且把其中的好句长句挑出来做翻译题,一举三得,等做完这100篇之后,阅读水平、词汇量和翻译都可以进入考研状态了。
这100篇精读后面还会重复做的,所以答案不要写在书上,令找一个专门的本子来写答案,且把完全不懂和有点印象的词汇做不同的标记,方便后面复习。当然,这时也应该准备一本专门的词汇书来背,这样单词就不会有遗漏了。耗时两个月。

第二阶段:把精读100篇重做,挑着做部分就行了,不必强求全部都做,但单词还是要全部重背的,同时应该开始做整套的模拟题了,接触完形和新题型。

第三阶段:做真题,最好能每天连续地做,从2005年的真题开始限定3个小时完成,并记录自己完成每一部分所需的时间;并写大小作文,每周至少一次。

第四阶段:限定三个小时完成整套的模拟题,根据自己的习惯调整时间,最好能提前10分钟完成;好好地研究真题,尤其是阅读,力求知道每道题每个备选答案为什么是错的,为什么是对的,以使以后做题知道命题人是如何用干扰项来影响我们的思维。

○1做卷子不要按照试卷题目的顺序,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调整(我认识的人中有一半是调整过的)。我当时的顺序为:完形-阅读-小作文-大作文-翻译-新题型。依据为:阅读是分数的重点,必须优先完成,完形先做可使自己慢慢进入状态;新题型我一直做不好,干脆就放在最后,时间不够的话就随便做做吧;而翻译需要用中文来写,扰乱了原来的英文思路,在作文之前做翻译的话会影响的作文的语感,所以先写作文。这样的好处还有一个,就是不用把作文最后才写,因为时间不够的话,作文写不完是很吃亏。
○2英文基础不好的,作文可用模板来写,坚持一周两次,进步会很快的。
○3翻译其实不会很难,特别是长句,越长的句子越容易,英语的句子不外乎主谓宾,找到了主谓宾,其它成分依次插入就行了,关键是理顺中文句子的语序就行了。
○4阅读一定要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即使题目不直接问,但知道文章的主旨之后,做题时可迅速排除干扰项,提高做题速度。
○5模拟题答案有错很正常,不必苦苦纠缠;真题有打印错误也正常,可对比不同出版社的真题来找错。

7、 政治
第一阶段:粗略浏览一次红宝书(大纲解释)或者比较权威的参考书(例如任汝芬的),看完之后心里要有个数,知道自己对这些知识是否熟悉,或者自己是否容易把握这些知识。
第二阶段:细看每一个知识点,不要迷信所谓的重点,每个知识点都必须仔细看,看完一章就做相应的练习,迅速消化知识。
第三阶段:细看知识点,从整体框架上把握知识体系,即背目录,并总结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例如马哲里的各种“论”(经验论、机械论……),马政经里的各种资本。
第四阶段:从总体上看书,每个部分花2个小时左右就得看完,力求做到看到小标题就能想到这一部分讲的是什么内容。做真题,学习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第五阶段:对着大纲,以红宝书为参考,一个个知识点地看,把自己把握得不好的知识点勾出来,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点。再次看勾出来的那些知识点。做适当的模拟题。
通过这一阶段,整个政治的知识框架已尽在掌握中,

○1对于时政,可以放在休息的时候看看就行了。其实命题人只会拿这些时事作为材料、引子,答案最终还是我们所背的知识。
○2每年都会有一个重要的中央文件,例如06年的是十一五规划,07年的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原文件下载下来好好研读。
○3一个知识点的考查方法有千万种,但只要我们把握了这个知识点,何惧之有?切记勿为外表所迷惑,透过现象看透本质,政治也就那么回事而已!

8、数学
第一阶段:把陈文登的数学书做一遍,把会做且做对的,会做而做错的,不会做的都标记好,方便后面的复习。每题都必须仔细地做,包括例题,掌握做题的方法。
第二阶段:把陈文登的数学书再做一遍,力求做到把第一次没做好的题目能够一次做对。
第三阶段:做真题,全部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并严格按照考试的书写格式来完成试卷。并把不懂的题目整理出来。把数学一和数学三真题的相关题目当作练习题一样做一遍。
第三阶段:把陈文登的数学书上不懂的题目再做一遍。并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模拟卷。系统地把公式背一遍。

○1在和同学吃饭的时候,大家一起把自己觉得比较好的题目和方法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来欣赏欣赏,今年数二最后一道题我就曾经做过,并觉得出得很好,就拿出来大家一起欣赏,效果可想而知。
○2数学也很注重知识本质的理解。一个定理可推出很多个推论,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定理,推论大概记得就行了,千万不能记了一大堆推论,到时一用起来就混淆了。抓住本质,数学的考点也就那么几个而已。
9、 专业课  专业知识的修养是必备的!
10、关于外界的影响
    考研期间应尽量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外界干扰,包括情感、前途和一些琐屑的事情。不要专门找研友之类,不要期望别人能监督你。

11、备战
考前10日,不能安排学习任务,而应利用前一年的真题进行一次全真模拟考场,体会考场的紧张气氛,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
接下来拾补遗漏,好好地调整心态,一定要给自己这样的心里暗示:我已经把所有书都看完了,我没什么不懂的。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考前请给周围的人鼓励,特别是一起奋斗的同学,这样对调节自身心态也有很大的作用。
沙发
lingling_0 发表于 08-3-19 19:40:51 | 只看该作者
专业课最好也做真题,联系题只是为了熟悉知识点!真题才是考点!
板凳
seamaid 发表于 08-3-22 10:43:09 | 只看该作者
恩,很有参考价值……谢谢斑竹经验分享
地板
zhouliang815 发表于 08-3-23 03:15:13 | 只看该作者
好 啊
谢谢啊
5#
wubiao1986 发表于 08-4-14 17:32:26 | 只看该作者
[s:2] 谢谢!!!
6#
ellottqiu 发表于 08-7-22 21:02: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我都快坚持不住了  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5 14:41 , Processed in 0.09071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