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东方公约(《东方洛迦诺公约》) 1934
Eastern Pact
1934年苏法两国为防止法西斯侵略联合拟订的、准备邀请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等国参加的集体互助公约(草案)。亦称《东方洛迦诺公约》。在法西斯战争危险日益加剧的形势下,1933年12月28日,苏联政府建议缔结一个建立在集体安全原则基础上共同防止德国侵略的区域性协定,即东方区域性公约,这是苏联积极推行集体安全政策的一项重大措施。英国口头上支持,实际上破坏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立。对德国法西斯威胁越来越感到不安的法国国务部长□.赫里欧和外交部长J.-L.巴尔都等,在国内反法西斯民主力量影响和推动下,认为保卫法国和防止法西斯危险,应依靠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同盟体系。在此背景下,苏、法共同主张签订一项集体反击侵略者的条约,作为1925年《洛迦诺公约》的补充。1934年 5~6月,两国外长进行谈判。6月底拟订《东方公约》的联合草案。草案提出签订两项相互联成一个体系的互助协定,即苏、德、波、捷以及波罗的海等国参加的互助公约和苏法互助公约。规定缔约国任何一国受到进攻时,其他缔约国应自动向遭受进攻的一方提供军事援助。纳粹德国立即觉察到该公约会束缚自己的侵略活动,1934年9月10日,德国政府声明拒绝缔约。接着罗马尼亚、波兰拒绝参加。英国采取抵制立场。美国在欧洲的外交官包括驻苏大使也展开反对签署该公约的活动。10月 9日,巴尔都在马赛迎接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时,两人同时遇刺。东方公约夭折。
88美国中立法 1935、1936、1937
American Neutrality Acts
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为防止美国卷入西半球以外的战争的立法。1935年,在意大利发动侵略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的旧称)的战争的前夕,美国国会内外的孤立主义派利用美国人民不愿卷入新的战争的和平情绪,推动国会于8月31日通过第1个中立法,规定“在两个或若干个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时或在战争过程中,总统将此事宣布,嗣后凡由美国或其属地之任何地点把武器、弹药及军事装备输往交战国港口,或输往中立国以转运至交战国者,均属违法”。并禁止美国船舶运载军用品至交战国和美国公民乘搭交战国船只旅行,但不禁止其他物资包括战略物资出口。到1936年2月底该法期满时,国会随即通过第2个中立法,将第1个中立法有效期延长到1937年5月1日,并补充禁止向交战国提供贷款的条款。1937年4月29日,国会通过第3个中立法,即《永久中立法》,除前两法规定的内容以外,又规定中立法适用于发生内战的国家,授权总统判定战争状态之是否存在,不仅有权禁止武器输往交战国,而且可以禁止任何货物输往交战国。 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前后,F.D.罗斯福总统认定美国的防线是在欧洲,多次向国会提出修改中立法。国会经过长期争论,于1939年11月3日通过修正的中立法,废除武器禁运的条款,允许交战国在美国购买军火,但实行“现购自运”的原则。新法案在武器和物资上支持了英法;在东方则有利于日本而不利于中国,因中国无力自运。1941年 3月11日国会通过罗斯福提出的《租借法案》。中立法至此名存实亡。12月,美国对德意日宣战后,中立法正式废除。
89小协约国
Little Entente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 3国在法国支持下建立的军事政治联盟。为维护凡尔赛体系,防止德国、匈牙利、保加利亚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3国先后通过《捷克斯洛伐克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防御同盟条约》(1920年 8月14日)、《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同盟条约》(1921年 4月23日)、《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防御同盟条约》(1921年6月7日)、《小协约国间友好和同盟条约的补充协定》(1930年 6月27日)以及《小协约组织公约》(1933年2月16日),结成同盟体系。其主要目的之一,最初是反对匈牙利修改《特里亚农和约》、加强3国间的外交军事和经济合作。匈报讥讽其效法协约国。它们也自称小协约国。法国为了利用小协约国扩大自己的影响,抑制德国,反对苏联,维持巴黎和会 (1919)所确定的欧洲秩序,分别于1924年、1926年和1927年与捷、罗、南缔结了友好条约或同盟条约。1921年小协约国两次参与挫败匈废王查理四世的复辟活动。为防止德奥合并,1931年反对德奥关税同盟。1933年缔结组织公约后,成立了小协约国常设委员会和常设秘书处,以协调 3国政策,加强经济合作,对付德意扩张,继又反对认可修改凡尔赛体系诸和约,反对认可企图由大国主宰欧洲事务的英法德意4强公约,参加侵略定义公约,支持苏联参加国联。由于德国对小协约国分化离间和法国推行绥靖政策,促使罗、南改变亲法立场并与捷疏远。1936年,罗、南拒绝捷关于将小协约国变成反对任何外国侵略的防御体系的建议,1938年慕尼黑危机中,又拒不援助捷克斯洛伐克对抗德、匈,小协约国因之解体。
90蒙特勒会议 1936
Montreux Conference
1936年 6月在瑞士蒙特勒召开的讨论修订黑海《海峡制度公约》的国际会议。参加国有土、英、法、日、希、保、南、罗、澳、苏等10国。意大利拒绝出席。20世纪30年代中期。由于德、意法西斯国家扩军备战,欧洲和地中海局势日趋紧张。土耳其为维护本国安全,急欲收回对黑海海峡的主权与控制权,1935年正式倡议修改《洛桑海峡公约》,得到苏联的积极支持。英、日出于巩固其在东地中海的地位和加强英、土关系的愿望,也表赞同。 1936年7月20日,与会各国签订《关于黑海海峡制度的公约》,即《蒙特勒公约》。主要内容:各国商船可以自由通过海峡;在平时,黑海沿岸国家军舰自由通过海峡(主力舰仅限1艘),非黑海沿岸国家军舰通过海峡时,在同一时间内总吨位不得超过 3万吨,其中1个国家不得超过1.5万吨,数量不得超过9艘,军舰在黑海停留期不得超过3周;在战时,如土耳其中立,交战国军舰不得通过,如土耳其参战,允许通过与否,由土酌情决定。有效期20年。公约生效满5年,缔约国有权提出建议修改公约的条款。公约期满前两年,任一缔约国未向法国政府预先通知废止时,则公约继续有效,直到这种通知发出后 2年时为止。但公约第1条确认的通航自由原则将无限有效。
公约恢复了土耳其对黑海海峡地区的主权,加强了土耳其对海峡的控制权。公约也扩大了黑海沿岸国家通过海峡的航行权,并对非黑海国家通过海峡的权利作了比《洛桑公约》更多的限制,有利于维护黑海沿岸国家的权利和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允许德国军舰驶入黑海而违反了公约第19条的规定。1946年 8月苏联提出修改蒙特勒公约,要求苏、土共同保卫和管理黑海海峡,遭土耳其拒绝。1953年 5月苏联正式撤回这一要求。此后缔约各国未正式提出异议,蒙特勒公约继续生效。
91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8
annexation of Austria by Germany
指1938年 3月12日希特勒德国武装占领奥地利。奥地利共和国地处欧洲心脏地带,战略地位重要,是A.希特勒猎取的第一个对象。早在1933年德国间谍就在奥地利活动。1934年 7月策动维也纳法西斯分子叛乱,刺杀奥首相E.陶尔斐斯。此后,纳粹德国颠覆奥政府的活动从未停止。1936年 7月11日德国强迫奥地利签订《德奥协定》,要奥地利保证在外交政策中将始终按照承认自己是“一个日耳曼国家”的原则行事,并在秘密条款中规定让德、奥法西斯党徒参加奥政府机构。视奥地利为自己势力范围的意大利,对希特勒吞并奥的企图开始持反对态度。1934年初,B.A.A.墨索里尼首席外交顾问访奥时重申,“必须首先保证奥地利的独立”。墨索里尼曾下令意军 4个师开赴边境。后形势逆转,意、德日益接近。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墨索里尼改变了在奥地利问题上的立场。1938年 2月,英国首相A.N.张伯伦宣称,当德国占领奥地利时,奥无法指望其他大国的援助。美国驻法大使W.C.布利特通知德国,华盛顿“完全理解”德改变欧洲地图的计划。法国政府也表示无意干涉奥地利事务。由此,德国更加有恃无恐,加紧了吞并奥地利的步伐。
1938年2月12日,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迫使奥总理K.舒施尼格(1897~1977)答应德国以下要求:特赦以政治犯名义囚禁的全部纳粹党员,任命奥地利纳粹分子A.赛斯-英夸特为内务部长兼保安部长,掌握警察权。3月12日,纳粹党徒大肆宣扬“奥政府被共产党暴徒包围”,伪造奥政府请德出兵镇压骚乱的“紧急请求”,接着,德国军队长驱直入,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奥地利。次日,希特勒到维也纳,签署了“德奥合并”的法律,奥国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东方省”。对希特勒这一赤裸裸的侵略行为,西方列强仅仅表示抗议。不久,英、法、美等国又承认了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分别把驻奥使馆改为驻维也纳领事馆。苏联强烈谴责纳粹德国的侵略,并建议召开国际会议讨论集体对付希特勒的侵略,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建议置之不理。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和战略地位,更加肆无忌惮地实现它的侵略和战争计划。
1943年10月苏、美、英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宣布德国吞并奥地利无效,决定恢复奥的独立。战争结束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奥地利。1955年 5月四国同奥签订《奥地利国家条约》,奥地利重新赢得主权国地位。
92慕尼黑会议 1938
Conference of Munich
1938年9月29~30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英、法、德、意 4国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谋求相互妥协与勾结的国际会议;参加者有英国首相A.N.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和德国总理A.希特勒、意大利首相B.A.A.墨索里尼。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居住着约 300万日耳曼人少数民族,多聚居在苏台德区。德国法西斯利用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问题挑起事端,为侵略制造借口。1933年10月德国扶植苏台德日耳曼人党,充当侵略工具。1937年 6月希特勒制定了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其侵略行径受到大力推行绥靖政策的英法政府的纵容。1937年11月,英国掌玺大臣哈利法克斯伯爵E.F.L.伍德明确向希特勒表示英国将容忍德国“变更”欧洲秩序,侵占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但泽。1938年 3月,德国强行兼并奥地利后,加紧对捷施加政治与军事压力。 4月,希特勒唆使日耳曼人党要求苏台德区“自治”,德军同时在德、捷边境集结,进行武力威胁,由于捷举国奋起,决心抵抗。希特勒被迫暂时退却。 9月12日,希特勒在纽伦堡发表演说,公开宣布要援助苏台德日耳曼人党。当晚苏台德发生暴乱,出现“九月危机”。边境局势再趋紧张。 9月15日,张伯伦赴德国伯希特斯加登同希特勒举行会谈,不惜一再退让,表示英国“承认苏台德脱离的原则”。 9月19日,英、法两国对捷施加压力,迫其割让苏台德区。9月21日捷被迫接受英、法建议。波、匈也向捷提出领土要求。 9月22日,张伯伦再次飞抵德国同希特勒会谈。希特勒又要求兼并更多的领土,并于9月26日以战争相威胁,局势空前紧张。美国政府虽未直接参预英、法的“调解”活动,但始终支持英、法与德国妥协,并建议为此召开国际会议。 苏联在危机期间一再表示将履行1935年《苏法互助协定》和《苏捷互助协定》承担的义务。甚至表示即使法国不提供援助,只要捷自己抵抗,并请求苏联援助,苏联也将援捷。苏联还建议英、法共同制止侵略,均遭拒绝。
经过幕后策划,由墨索里尼出面斡旋,决定举行英法德意4国慕尼黑会议。9月30日凌晨签订了《德国、联合王国、法国及意大利间的协定》,即《慕尼黑协定》。协定规定:1938年10月10日前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及同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连同上述地区的一切建筑和设施,移交给德国;日耳曼居民是否占多数尚不确定的地区,暂由国际委员会占领,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归属,最后划定边界;英、法对新国界提供保证,当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波兰和匈牙利少数民族问题解决之后,德、意才同意提供保证。会议期间发表了具有互不侵犯条约性质的《英德宣言》,不久,法、德也签署了类似宣言。实际上这些宣言不过是一纸空文。慕尼黑会议及协定粗暴地践踏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大国主宰小国,牺牲弱小国家利益进行妥协的一次交易,是绥靖政策登峰造极的表现。慕尼黑会议及协定鼓励和助长了法西斯国家进一步发动侵略战争的野心。同年10~11月德军占领苏台德区。1939年 3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全部领土,并于 9月进攻波兰。这一切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火首先燃向英、法及其事实上的盟国。
参考书目
William Waite Hadley,Munich:before and after,Cassell and Co. Ltd., London,1944.
93远东慕尼黑阴谋
Munich scheme in the Far East
日本侵华时期英美等国在东方策划对日绥靖,牺牲中国,造成反苏反共局面的国际阴谋。因袭用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会议方式,史称远东慕尼黑。其主要内容是:帝国主义各国在反苏、反共、反华的基础上达成妥协;诱迫中国国民党对日投降,变中国为东方的捷克斯洛代克,乘机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挑起反苏冲突,维护英、美的远东利益。促成远东慕尼黑危机的主要因素是:英、美的东方绥靖政策,德国、意大利一度进行的劝和调停,日本的诱降和国民党当局的妥协,以及它们共同的反共、反苏企图。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远东慕尼黑危机持续了3年之久。
中国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当局与日本多次秘密接触。国民党当局一再要求英、法斡旋,并妄图通过1937年11月国际联盟在布鲁塞尔召开的九国公约缔约国会议(布鲁塞尔会议),结束抗战。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1938年12月在日本政治诱降下,亲日派汪精卫集团公开投敌,国民党当局的妥协分裂倾向日益加强。英、美、法由于欧洲局势的牵制,无力东顾,遂策划召开太平洋国际会议,诱使国民党政府同日本“议和”。1939年7月24日英国与日本签订《有田-克莱奇协定》,承认日本侵华为“合法”。宣称日本在中国进行侵略战争时,有权“铲除任何妨碍日军或有利于敌人之行为与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远东慕尼黑危机进一步加深。英国由于法西斯德国在欧洲发动进攻,急于对日妥协,充当了策划的主角。1939年10月英、法从华北撤军。1940年6月英、日签订《天津协定》,勾结日本镇压中国抗日并承认日本在天津的政治经济统治地位。7月17日英、日签订封锁滇缅路和香港边境协定,以切断中国抗战外援,压蒋降日。8月8日,英外交部拟定《对日总协议》的备忘录,力图达成全面对日妥协。
1940年法国溃败,英伦告急,日本南进趋势加强。英国开始转向诱引中国参加英美集团,利用中国战场拖住日本的策略。德、意在战略上急于要日本从中国脱身,南下打击英、美,以配合其全球攻势;经济上又有攫取中国市场的需要,一度成为劝降中国的主角。1940年底,德外长通过劝和,力图拉国民党当局结束战争参加法西斯阵营。
1941年 3~12月美、日秘密谈判是远东慕尼黑的新阴谋。美国面临西线告急、东线吃紧的严峻局势,为了援英反德,确保欧洲重点,力求避免或推迟在远东与日冲突,成为策划远东慕尼黑新阴谋的主角。美国对远东局势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又是国民党当局的主要靠山,故美、日勾结对中国和远东局势的危险最大。谈判中美国竟然承认“近卫三原则”,承认伪满,同意日本延缓从中国撤军等,出卖中国换取日本同意恢复“门户开放”,以维护美国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既得利益。中国共产党及时严正指出,日美妥协,牺牲中国,造成反共、反苏局面的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正在日美蒋之间酝酿着,我们必须揭穿它,反对它。
远东慕尼黑阴谋几经策划,终归破产。其主要原因是:英、美和日本的矛盾无法调和,最终导致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苏联坚决支持中国抗战,又避免卷入远东冲突;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坚持正确政策和策略,对国内投降活动和国际上远东慕尼黑阴谋进行了及时的揭露和有效的斗争,从而扭转了危局。
94英法苏莫斯科谈判 1939
Anglo-Franco-Soviet Moscow Negotiation (1939)
1939年4~8月英国、法国和苏联为缔结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在莫斯科举行的谈判。1939年3月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和平受到严重威胁。3月18日,苏联建议召开苏、英、法、波、罗、土6国参加的国际会议,讨论采取共同行动制止德国侵略的问题,为英国所拒绝。4月15日,英国要求苏联单方面发表声明,许诺一旦与苏相邻的欧洲国家遭受德国侵略而请求援助时给予援助,但不规定苏联遭受德国侵略时英国应负的义务。苏联未予接受。4月17日,苏联向英、法建议缔结英法苏互助条约,条约内容包括:缔约一方受到德国侵略时,其他缔约国应提供军事援助;3国共同保障波罗的海和黑海之间与苏联相邻各国的安全;3国应尽快确定在上述情况下进行军事援助的规模方式;3国应同时签订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抗德战争开始后,任何一方不得与德国单独媾和。A.N.张伯伦政府被迫于5月27日同意就此举行谈判。6月14日,英国外交部司长W.斯特朗抵莫斯科,与以外交人民委员В.□.莫洛托夫为首的苏联代表团举行会谈。
在谈判中,英国先是不接受苏联关于签订互助条约的建议,后在英、法民主舆论压力下,表面上表示同意缔结三国互助条约,但坚持要互助条约签订后再谈判军事协定问题。在对波罗的海国家作出保证的问题上,英国先是不肯给予保证,后只同意在它们遭受直接侵略时可提供保证。这意味着英国将在德国向波罗的海各国发动侵略时保持中立,为其东侵苏联敞开大门。由于英、法在这两个问题上坚持己见,谈判陷于僵局。 为了挽救濒于失败的谈判,苏联于7月9日建议先行举行军事谈判。谈判于 8月12日开始举行。苏联派出以国防人民委员K.E.伏罗希洛夫为首的代表团,提出共同抗击德国的具体计划,表示准备派出136个陆军师和大量空军参战,但因苏、德没有共同边界,故要求战时波、罗同意给予苏军过境的便利,遭波、罗拒绝。8月21日,法国同意苏联这一要求,并以废除法、波盟约为手段,要求波兰同意苏军过境。波兰政府仍拒不同意。8月21日军事谈判破裂。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英、法、苏莫斯科谈判的失败意味着建立反侵略战线的最后努力完全落空,这就为法西斯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95英德秘密谈判 1939
Anglo-German secret negotiation
1939年5~8月,英国和德国为调整彼此关系,实现英德两国合作,划分势力范围而举行的秘密谈判。 1939年3月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之后,英国A.N.张伯伦政府继续执行绥靖德国的政策,英、德之间多次举行秘密谈判。5~7月英国政府官员同来英访问的德国霍恩洛厄亲王就英、德合作和重开谈判的问题频繁进行接触。7月18~21日英国政府首席工业顾问H.威尔逊和外贸大臣G.赫德森分别同德国《四年计划》专员沃塔特在伦敦举行会谈。7月29日英国工党国会顾问巴克斯顿同德国驻英使馆参赞科尔特密商。谈判集中酝酿英、德合作纲领。英国提出的纲领包括:把东欧和东南欧划作德国势力范围;德国尊重英帝国的权益;就殖民地、世界原料和市场等问题进行谈判,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缔结英、德互不侵犯条约和互不干涉协定。英国还提出,一旦实现英、德合作,英国将中止同苏联的谈判,取消对波兰、土耳其等国的保证,迫使法国废除法、苏互助条约。8月上旬威尔逊和英国外相E.F.哈利法克斯继续同德国驻英大使迪克逊进行接触。8月7~10日H.戈林同以斯潘塞为首的英国工业家在德、丹边境就召开国际会议解决波兰问题举行会谈。8月下旬,瑞典商人达勒鲁斯受戈林之托,多次奔走于伦敦和柏林之间进行撮合。由于英、德在瓜分殖民地等问题上矛盾尖锐,难以妥协,加上德国先占波兰、后攻英法的战略方针已内定,A.希特勒在利用英、德密谈破坏英、法、苏谈判的目的达到后,9月1日便对波兰开战。长达4个月的英、德秘密谈判遂以失败告终。 英、德秘密谈判是张伯伦在战争前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它破坏了英法苏莫斯科谈判(1939),便利了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