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王浦劬 政治学基础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nobodyshomenow 发表于 08-5-18 10:1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知道为什么我下载不了资料,哪位好心人能贴一份在这给我看看。小女子不胜感激。。。。。
沙发
000fly000 发表于 08-10-22 13:47:54 | 只看该作者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分析方法
第一节  政治的含义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
1.        道德政治观分析
这种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因此,它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在中西方文明史上有长久的影响。中国儒家学说关于政治即“公正”的阐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就是最大的“善”的看法,都是其典型体现。
道德或者伦理政治观是从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社会价值判断的角度对于政治进行的解释,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应然”的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揭示了社会政治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政治的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
但是,这一政治观有其弱点:它仅仅从“应然”的角度出发把握政治,因此,不能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同时,它以抽象的伦理价值掩盖了社会利益冲突和权力过程,因而没有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权力政治观分析
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典型代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思想史率先把道德和政治权力分离出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现在西方诸多思想家,如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也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
权力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和内容,其认识和把握政治的角度强调“实然”性,因此,又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尤其是指出了权力这一政治的重要内容。
但是,它忽视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没有看到“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3.管理政治观分析
在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就是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他曾从管理的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
当代西方政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来探讨政治涵义的,也不在少数,如美国政治学家G.庞顿和P.吉尔认为:“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的集体生活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英国政治学家也指出:“政治是‘参加一个社会的全面管理’的进程。”
认为政治是对众人之事的管理,把握了政治的两个特性,一是政治的公共性,二是政治的管理性,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这一政治观既忽视了并非所有众人之事都有具有政治性,又忽视了政治除了管理性之外,还有统治性的一面,这些都影响了它对于政治含义把握的全面性。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在当代西方政治学界,得到广泛承认和采用的政治观,是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的:“政治就是对于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包含三层基本意思:
a)        认为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b)        认为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
c)        认为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
戴维。伊斯顿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和基本方式,同时,指明了政治与非政治活动的重要区别之一是权威性的存在,因此,有特定的合理因素。
但是,这一政治定义存在的缺陷是,它没有揭示社会需要权威性价值的深层动因。同时,它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既有社会价值,而忽视了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同样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把政治活动仅陷于决策,而忽视了在决策之外,政治活动还包含着斗争、统治、规制、参与等活动。
其它还有一些别的政治观。这些政治观都没有能够深刻而全面地确定政治的涵义。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
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们的社会关系有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种族等各个方面。而政治则是这些关系中的一种或者一个方面,“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因此,列宁说:“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而与世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关系。”与此同时,政治还包括非对抗阶级在之间的关系,如无产阶级对本阶级群众、对农民的关系,包括其他的社会关系如民族关系等。
在剥削阶级消灭以后的社会主义时期,政治关系主要是人民内容不同群体、阶层、民族等方面的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相对于社会经济而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其基本含义是:
首先,这里的经济是指特定经济关系,包含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生产过程中的支配被支配关系和生产成果的分配关系。
其次,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在其本质、内容、形态和方式等方面,根本上是经济关系决定的,体现着经济关系的要求。
再次,政治以围绕特定权力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于经济关系起着反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这种经济关系在社会群体的现实性上体现为阶级关系,因此,政治是阶级关系的体现。因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所以,政治集中体现着特定社会阶级利益。在社会主义时期,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中最根本的是发展生产力,因此,经济建设成为“最大的政治”。
3.国家政权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在政治生活中,一切政治现象都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社会生活中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通过国家政权就可以得到集中而充分的反映、实现和保证,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而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国家和国家政权,就其内容来讲,是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是一种从不可解决的社会矛盾中产生,居于社会之上,以保持社会秩序的特殊力量。因此,认为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实际上是指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政治现象和其他一切社会现象一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矛盾运动,其产生、发展、变化乃至消失,都遵循着特定的规律,都有着其客观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是一门科学”,人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深刻认识政治的本质,把握其发展规律,才能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运筹自如,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政治活动过程中,政治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这就要求人们从实际出发,具体地现实地把握政治,在把握政治生活规律的基础上,切实把握其方法和尺度。从这个意思上讲,政治又是“一种艺术”。  
三、政治的定义
1政治的定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含义的理解同时,扬弃和吸收前述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定义,我们可以把政治定义为: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的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2政治定义的理解
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是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因此,政治关系涵盖阶级、民族、社会集团、阶层等之间的关系,涵盖了对立阶级之间、非对立的阶级之间和特定阶级内部的关系。
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
它指出了政治的全部本质内容。一方面,这一定义把政治的本质归结为特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它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应该包括了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这三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四、政治的社会地位
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通常意义上的经济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即生产力,一是指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状况,生产关系直接对于社会政治具有决定性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社会政治的特性;社会经济的活动方式决定或者影响社会政治的活动方式;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推动着社会政治的发展和变化。
另一方面,政治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关系具有反作用,它保护、改革或者破坏特定的经济关系,进而推动或者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政治与法律都是建立在特定经济关系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因此,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它们都以特定统治阶级和集团的意志为转移。
不过,政治与法律又有所不同,政治是人们围绕特定利益要求,借助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社会关系,法律则是特定社会公共权力制定、认可和实施的关于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则和规范。
就两者的关系来说,政治是法律产生和实施的条件和前提,法律由特定的政治机关制定和认可,依靠特定权力机关合法强制实施,而且必须在稳定的政治秩序环境下形成和实施。法律又使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法律化,使政治权力的运行规范化,使政治秩序法治化,以确保统治者的意志和利益得到有效贯彻和实现。
3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道德是规范人们社会行为,维系和调整人们的社会联系,进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机制。它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和实现,以善恶为核心价值进行社会评价的社会规范和标准。
政治与道德有密切的联系。政治对于道德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它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强化或者弱化特定的道德价值,改造道德内容,为统治者的利益服务。
另一方面,道德对于政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社会道德中的价值标准会影响政治秩序的基础、作用方向和方式,进而影响政治秩序。
政治与道德又有不同的一面。政治是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和利益关系的直接体现,道德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它既受到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也受到包括政治关系在内的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政治具有政治权力的强制性,而道德不具有这种强制性,而主要依靠社会成员的舆论和心理机制发生作用。
第二节  政治学的涵义和内容构成
一、政治学的涵义
1政治学的定义及其理解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这一定义的基本含义是:
(1)        在抽象意义上,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与政治的定义联系在一起的。按照政治的定义,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围绕特定的利益,借助于政治权力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社会关系。因此,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关系具有多种外延形态。因此,政治学在研究政治的本质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也对于政治的行为形态、组织形态、文化形态、规则和规范形态及其这些形态的发展等分别展开研究。
(3)        政治学以探求政治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因此,政治学要求在把握政治现象基本属性和特征的基础上,必须深入研究政治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
(4)        政治学是一门科学,它要求人们以客观政治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从事研究,其研究的科学成果和结论必将对于人们认识政治现象,掌握政治规律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二、政治学的内容构成
政治学的内容是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的。时至今日,政治学的内容已经相当广泛。
按照不同的标准,人们可以对于政治学的内容作不同的分类,比如按照其本质属性,可以划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按照其功能,可以划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按照其分析的角度和层次,可以划分为宏观政治学和微观政治学。
我国的政治学从本质上来讲,无疑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从政治学内容的技术分类来讲,目前,我国的政治学总体上分为四大类,即政治学理论(包含中外政治思想),中外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
三、政治学的学习意义
1政治学对于行政管理学的意义
政治学的学习,对于行政管理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其具体体现在:
(1)        政治学指明了行政管理的政治和制度环境。就社会政治的基本内容来看,其主要包括国家、立法机构及其活动、行政机构及其活动、司法机构及其活动,政党,社会团体,公民等及其活动。由此可见,行政管理是社会政治的一部分。把握社会政治,实是对于行政管理的政治背景和基本制度环境的把握。
(2)        政治学提供了行政管理的政治哲学基础。通过对于政治现象本质性原因的分析,政治学揭示了行政管理发生和发展的原因,指明了行政管理的基本属性产生的根源和基础。只有对于政治学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行政管理的特性和基础。
(3)        政治学指明了行政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其发生和发展的根源。通过对于政治的基本特性的分析,政治学指明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价值及其产生原因,从而为人们准确深入把握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提供了指导。
(4)        政治学指明了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及其发展规律。公共权力和权威是行政管理得以进行的基本依据,政治学对于这些现象的理论阐述,为人们深刻理解和把握行政管理及其规律提供了理论解释。
第三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方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
唯物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精髓,也是政治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原则。在政治学研究中,这一方法论要求人们客观到、全面地、联系地观察和分析政治现象。
这些要求在分析方法上集中体现为对于客观事物的矛盾的研究。“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辨证法对于矛盾的研究,是政治学其他一切方法的基础,因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
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价值分析和事实分析相结合、个案分析和一般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政治分析的基本角度
马克思主义分析政治现象有四个基本角度,即历史的、经济的、阶级的和利益的角度,由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历史研究方法、经济研究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和利益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方法的特点是把政治现象和政治事物放到特定的历史范围和背景中去考察和研究;同时,从历史的因果联系中去把握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要求从社会经济关系的角度去把握政治现象的本质 、方式和方向,同时,确认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巨大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把阶级看作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关系为核心的经济关系的人格承担者,是社会群体意义上的经济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政治的主要原因和内容,阶级分析即是由此出发解释和说明政治现象。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方法从利益角度分析政治关系的动因、内容、功能、范围,并由此解释政治现象。它是马克思主义其他政治分析角度的深化。
3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调查方法
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重要方法。马克思主义主张科学的调查研究有三个基本程序,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同毛泽东所说的那样:“大略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还不能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调查研究就是解决问题”。
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方法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即客观地观察事物;科学性,即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出发进行调查和研究;全面性,即不是根据个别现象,而是从:“事实的整体上。。。。。。去掌握事实”
二、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
1哲学研究方法
西方政治学中的哲学研究方法,不同与政治研究的哲学原则,而是指以哲学的思辨的方法,在原有的政治思想研究基础上进行解释和评价。
哲学研究方法的特点是:以政治价值作为研究对象;以哲学的逻辑思辨为主要方式,以揭示政治价值并由此构建理论内容为基本。
这种研究方法注意了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政治价值方面,并且力图以严密的逻辑进行研究。
但是,政治哲学脱离现实的研究,使得这种研究方法进行的研究常常成为纯粹的理论解释,并且具有主观玄想的色彩。
2历史研究方法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研究方法认为,政治理论可以通过历史的证据来证明,“历史证据可以提供在一个广为不同的背景下考察不同政治现象的机会”。因此,政治研究可以运用历史的方法来进行。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方法注重政治史料的收集和政治历史的描述。同时,其中贯穿着政治学研究者的价值观,或者说其研究带有特定的价值立场。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方法,从历史资料的角度为政治研究提供了实际证据;显示了不同时期的不同政治状况,为政治学历史比较提供了资料基础;它力图用历史资料验证和建立政治理论,使得政治研究不再是纯粹思辨性的;
但是,西方政治学的历史研究方法缺乏科学的历史哲学方法论,因此,不能象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方法那样科学地说明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同时,由于史料的全面性、适用性和研究者价值立场的限制,削弱了历史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3制度研究方法
西方政治学的制度研究方法以政治制度和政府法定机构作为政治研究的对象,通过对于政治制度和机构的分析政治的目的和政治价值,并且尽力从特定的政治价值出发设计合目的的政治制度安排和机构设置。
在西方政治学中,制度研究方法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期。十九世纪末,制度研究方法成为政治学已经主要方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新制度主义的兴起,制度被认为是政治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基本原因和内在变量,因此成为西方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角度。
西方政治学的制度研究方法着力分析具有现实确定性的政治制度和机构,使得政治研究与现实政治生活具有明显相关性和可把握性。
但是,无论是传统的西方政治学的制度研究方法,还是新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都没有深入分析制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原因,因此,其研究往往缺乏深刻性。同时,制度研究限于制度和机构的描述和说明,因此不能完整准确地说明活生生的社会政治生活。
4经济研究方法
西方政治学的经济研究方法,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来分析和说明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分析途径。
这一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按照经济理性人的原则,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第二,把政治活动看做是类市场过程,按照市场过程原理及其规则特点,对于政治过程的各环节进行类失常分析;第三,根据失常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特定的分析模式,如理性选择模式、博弈对策模式、联盟理论模式等等,用来分析和解释政治现象。
西方政治学的经济研究方法,把政治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实现了对于政治学的跨学科研究;其对于政治过程的类市场分析,指出了政治过程的若干特点;其创造的分析模式,具有一定的分析效用。
另一方面,这种分析方法对于政治人的理性假设和对于政治权威性的忽视,使得其具有片面性。
5社会学研究方法
西方政治学从社会学中引进和形成的研究方法,包括政治精英分析、政治团体分析、政治文化分析方法。
政治精英分析方法以政治精英作为分析对象,以此为中心展开对于政治过程和决策特点的分析;政治团体分析以政治团体作为基本分析单元,从政治团体相互作用及其对于政治过程的影响,分析的特点;政治文化分析则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和指明政治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在政治分析中的运动,扩展了政治研究的视野,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途径,同时,从这些分析方法出发进行的政治分析,对于全面认识政治现象的特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分析方法把自己的分析角度视为政治的本源,因而具有相当认识上的误区;这些分析方法仅仅把握了政治的影响因素和过程要素,忽视了政治本身的本质特点的把握,因此具有其分析意义上局限性。
6心理研究方法
西方政治学在进行政治行为研究的过程中,以政治心理的测验作为把握政治行为的基本依据,因此,政治学研究从心理学引进分析研究方法展开政治行为的研究。
西方政治研究中的心理研究方法注重人们的政治心理研究,以心理测试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展开政治行为分析,并以此作为把握政治现象重要途径。
这种研究方法注意了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的心理状况及其政治行为的影响甚至支配性作用,其主张和运用的心理测量技术和规则具有特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但是,这种研究方法对于特定政治心理成因的解释常常包含着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和标准,从而影响了其科学性程度;同时,对于心理因素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的片面强调,往往也使其忽视了环境因素,尤其是制度因素的作用。
7政治系统分析方法
在西方现代政治学研究中,政治系统分析方法主要是按照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形成的系统论和结构功能原理和分析模式,对于政治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展开的一般政治系统的输入输出分析而后政治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经过理论建构而形成的研究途径。
政治系统分析方法包含一般政治系统分析和政治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两种基本分析模式。
一般政治系统分析以政治系统的环境与系统的相互关系,运用输入——输出——反馈等过程要素建立分析模式。
结构功能分析则以政治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作为分析的对象,以此揭示政治生活的过程和发展规律。
政治系统分析方法有助于对于政治实际过程的揭示,为政治的比较研究提供了特定的基础。
但是,其着眼于分析政治过程、结构和功能的特点,使其缺乏关于政治本质和社会属性的分析,因此其建立的政治分析框架,难以深刻地说明政治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8政治沟通分析方法
政治沟通分析方法是当代西方政治学按照现代自然科学的控制论原理和分析模式,对于政治信息及其输送过程展开分析,按照自控和反馈原则对于政治生活展开模拟研究,以此探讨政治决策过程的分析途径。
政治沟通分析把握了政治信息在政治过程中重要性并且按照自然科学的原理展开政治信息传播的分析,从而开辟了政治分析的新的角度,其对于政治信息传播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具有特定的科学性和启发性。
另一方面,政治沟通分析也有简单套用自然科学原理的弱点,而且其对于政治沟通信息缺乏性质的分类分析,也影响了其研究的科学性程度。
9实证调查和分析方法
实证调查和分析的方法,是现代西方政治学研究,特别是实证性研究采用的普遍方法。这类方法通常进行的研究步骤是:
课题选择。根据学术研究和社会政治生活的要求,并且按照可研究的程度,选择特定的课题;
研究设计。根据所选择研究的问题,设定可检验和具有相对性的命题和假设,并且设计研究方式和步骤;
展开调查和资料收集。通常采用的调查方式主要有,文献调查,抽样调查,问卷调查,观察与访谈,案例调查。
分析和验证。根据调查的资料,展开定性和定量分析。其中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按照社会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在分析过程汇总,对于所选择的命题和假设展开验证。
实证调查和分析方法重视政治现象的实际状和第一手资料,重视分析技术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这些都有助于政治学科学性的真实性的发展。
但是,实证调查和分析方法的局限在于,研究者常常因为选择和分析的技术性而忽视了研究的思想和理论性,从而使研究陷入形式主义。
第二章:利益与政治
第一节:利益的涵义
一、        利益的本质
1、        利益的形成过程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人的利益的形成是从人的需要到人的生产劳动再到社会关系的逻辑过程。在理论意义上,这个过程可以按五个步骤说明:
     (1)人的利益首先起源于人的需要。需要是人对于所需对象的欲求,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第一个事实,“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 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2)需要的满足使得人们“需要在他之外的自然界、在他之外的对象”。满足需要的途径问题使得人必须建立与自然的联系,从而把从事生产的问题提上了历史日程。
    (3)在生产中,人们的生产能力限制着其需要的满足,这种限制主要表现在生产工具水平的限制和社会组织方式的限制。人们在改进生产工具的同时,改进生产的社会组织方式,这就使得他们必须进行协作性生产。
    (4)协作性生产使得人们之间建立了社会联系。这种联系起初是简单的血缘联系。随着生产和分工的发展,人类发展出了各种社会群体,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5)人们的社会关系形成后,使得需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化为人与人的关系,需要具有了社会内容和特性:它要求通过社会途径实现;它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它具有社会关系的性质。
    这种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就是利益。
2、        利益定义的理解
从对利益形成过程的分析可见,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从这一定义可见,利益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
    (1)利益的心理和生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需要是利益的主观基础,利益是需要的社会形态。而“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动物”。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决定了利益内容的无限丰富多样性。
     (2)特定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利益是人们企图借助于生产来满足的需要。因此,凡是无须通过生产来实现的需要,都不构成利益的内 容;凡是超越现实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的需要,都是主观虚幻的需要,也不构成利益的基本内容。就此而言,利益是需要和实现需要的手段的统一,是人们生产能力 和生产水平的标尺。
(3)利益反映着特定阶段上的社会关系。利益是人们需要的社会转化,因此,它反映和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任何利益背后,都隐藏着特定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关系,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也必然要体现为各种利益。
二、利益的内在矛盾
1、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的矛盾
实现其要求是一切利益的天然本性和基本规定,否则,利益就不成其为利益。
    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源于利益主体需要的主体满足。任何需要主体的任何需要,从其产生那一刻起,就带有主体满足的动力基因和目标指向。在生产活动和社会关系中,人的需要转变为利益,需要满足的主体性就转变成了利益实现的主体性。
    另一方面,任何利益都是具有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这就构成了利益实现途径的社会性。
    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和实现途径的社会性,构成了利益内含的第一个,也是最为基本的矛盾。这一 基本矛盾决定和影响着利益内含的其他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它使社会利益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必要和可能,而人们在利益关系中形成的共同利益和利益矛盾,则是 人类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的基础。此外,它还铸造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基本特性。
2、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的矛盾
利益以人的需要为基础,需要是对于人们所处的外部状况的反映,它是以人们的主观意识和心理的形式存在的,它具体表现为人们在特定生产力水平基础和社会关系中特有的兴趣、愿望、追求等,因此,利益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另一方面,利益是与一定社会实践水平和社会关系状况相适应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直接表现,其内容反映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状况,因而是客观的。
    利益形式的这种主观性与利益内容的客观性构成了利益内在的另一矛盾。
    利益形式的主观性,使得利益必然以人格承担者的形式而存在。这种人格承担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特定群体,其构成了利益主体。利益内容的客观性,又使得利益必然反映客观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关系内容。
    利益的这一内在矛盾激发和促使人们去进行社会活动,以实现利益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人类的政治活动,不过是人们通过实现主观和客观统一的活动之一。
  3、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的矛盾
利益的实现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人们的活动是围绕着利益展开的,是为了实现和满足自己的利益和需求而进行的,因此,利益对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来说,具有特定的目标意义。
    另一方面,对于人们形成社会关系,参与社会生活,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和发 展来说,利益又具有手段意义。这就是说,人们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是以利益为媒介结成和构成的;人们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借助于利益的作用来进行的;历史 的进步和发展,是通过利益的作用和发展来实现的。
    对于政治生活来说,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之间的这种矛盾,使得利益既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又是人们控制社会生活和政治关系,认识和完善自身,推动社会前进的手段。
  4、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的矛盾
利益有其具体的一面。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和水平上,就每个社会成员的特定需要和需要层次来说,利益总是具体有限的。
    同时,利益又有其无限的另一面。就社会和社会成员的需要的总体发展来说,利益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动物”。
    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使得社会和政治呈现若干具体实际形态和类型,而利益发展的无限性,则使得社会和政治不断发展,人类政治文明不断进步。
第二节:利益关系
一、        利益关系的涵义
1、        利益关系的定义
从一般意义上讲,利益关系是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但是,不同的利益包含着各种各样类型的利益,而逐一确定这些不同类型的利益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分析意义上实际是不可能的。
    由于利益的社会存在单位是归属特定主体的利益,因此,利益关系可以简略为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社会联系。
    就其基本存在形式来看,利益主体可以分为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因此,所谓利益关系,就是不同的个体和个体、群体与群体以及特定的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联系。
    就这个意义上的利益关系来看,利益关系包含两个方向上的利益联系。在横向上,包含个人与个人、同一个层次上的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联系;在纵向上,它包含个人与特定的群体、不同层次上的群体之间的利益联系。
2、        利益关系的形成原因
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单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形成,首先来分析横向利益关系形成的原因。
    从作为利益主体的个人来看,利益首先是个人自身的需要,同时,它又具有社会特性。利益的这种双重性,迫使作为利益主体的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在社会中寻求实现途径,从而促成了利益关系的形成。
    另一方面,从作为利益主体的他人来看,由于个人的利益所蕴含的两重性具有普遍意义,因而每一个 人都内在地具有通过社会途径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实际冲动。这样,当两个以上的人作为利益主体存在时,结成利益关系就会成为每个人的各自行为,而正是利益主体 之间的互动性,构成了利益关系得以发生的条件。
    同一个层次上的群体,可以视为形式上的个体,其间的利益关系产生与单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产生相同。
    至于纵向的利益关系,则是横向的利益关系形成后自然形成的利益关系。
    由此可见,利益关系不过是利益主体的利益所包含的基本矛盾和双重特性的外化和展开,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的基本矛盾和双重特性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体现。
3、        利益关系的内容和基本特性
  利益内含的基本矛盾和双重特性不仅促使利益关系得以形成,而且影响和决定着利益关系的基本内容和特性。
    就其基本内容而言,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决定了任何一对利益主体结成的利益关系中首先包含着独立意义的两个利益内容,即两个利益主体各自的利益。
    另一方面,由于利益具有社会性,因而利益主体各自的利益共存于一个利益关系中,这就使得利益关 系中产生了不同于形成利益关系的两个利益主体的原构利益的新的利益内容,即第三种利益。因此,由于利益的双重性,使得利益关系中包含三种利益,即两个原构 利益主体的利益和相互结成的共同利益。
    就其基本特性而言,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决定了结成利益关系的利益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这就使得利益关系具有矛盾性的一面。而利益的社会性又决定了利益关系中的不同利益之间又有共同之处,利益关系由此形成了共同性的一面。
二、共同利益
1、        共同利益的含义
共同利益首先是在同一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地位基础上形成的,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
    共同利益的基础是个人利益,或构成某一群体的各子群体利益,比如构成某一阶级的各阶层的利益,构成某一国家的各地区的利益等等。这些不同的个人利益或子群体利益的相同部分,构成了共同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共同利益就是人们结成群体后形成的利益,即群体利益。
  2、共同利益的特性
  共同利益具有如下基本特性:
?          客观性。这一特性一方面体现在共同利益是不同利益主体利益的实际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体现在共同利益具有实际的利益客体,比如社会公共工程等。
?          独立性。共同利益一旦形成,就成为利益关系中的第三种利益,因而取得了独特的利益地位。而且这种利益一经形成,还常常对于同一利益关系中的不同利益取得支配地位。
?          稳定性。这是说共同利益的社会属性相对稳定。这种稳定性,根源于社会和经济关系的相对稳定,人们的社会和经济关系不发生根本变化,共同利益就不会根本变化。
?          唯一性。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范围内,共同利益只有一个,就此而言,它是唯一的。
?          公共性。共同利益是构成利益关系的各主体的共同利益,因此,它具有公共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共同利益就是公共利益。
?          非市场实现性。由于共同利益具有外部性,即技术上不能排除没有付出成本的人无偿享用其好处,或者虽然技术上可以排除,但是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因此,共同利益不可能由以赢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来实现,而只能由政府等公共权力机构来实现。
3、政治生活中的共同利益基本类型
   在社会生活中,共同利益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因为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在政治生活中,主要的共同利益有集体、集团、阶层、阶级、民族及社会利益。
    集体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特定群体;二是指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单位。因此,所谓集体利益,或者指特定群体的利益,或者指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单位的利益。
    利益集团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有现象,它是人们根据特定利益要求,为了影响政治决策而结成的社会群体。这种利益要求,就是利益集团的共同利益。
    阶层是人们基于相同的社会地位、职业和收入等形成的社会群体。同一阶层人们的共同利益,构成了社会阶层利益。
    阶级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人们由于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因而引起经济地位和收入不同而形成的大的社会集团,这些社会集团的共同利益,构成了阶级利益。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这一共同体中人们的共同利益,即民族利益。
     社会利益是某一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其范围和内容不同。在原始社会,人们以氏族或部落的形式共同生活,社会利益就是氏族利 益或部落利益。国家产生以后,人们以国家作为共同生活的最大单位,社会成为国家范围之内的社会,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是重合的。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历史现 象的国家已消亡,社会利益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三、利益矛盾
1、        利益矛盾的含义
利益矛盾是利益关系的另一个侧面,它指的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以及它们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差异和对立的一面。
板凳
000fly000 发表于 08-10-22 13:55:45 | 只看该作者
利益矛盾包括两个方向上的矛盾:一方面,利益矛盾是指同一层次上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矛 盾,比如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这个方向上的利益又被称为横向利益矛盾;另一方面,利益矛盾又是指不同层次上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矛盾,比如,个人的 利益与他们所处的集体、集团、民族等群体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个方向上的利益又被称为纵向利益矛盾。
2、        横向利益矛盾
横向利益矛盾的发生具有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原因:
?          客观方面,特定利益关系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差别,是利益矛盾得以产生的客观基础。这种差别主要有:个体的自然差异、能力差别;教育背景差别;劳动分工差别;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差别;民族特点和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别等。
?          主观方面,特定利益关系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对于同一利益客体同时具有利益要求,是横向的利益矛盾得以产生的主观条件。
  横向利益具有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的存在形态。影响横向利益矛盾存在形态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特定的条件下,横向矛盾的对抗和非对抗的存在形态是可以相互转变的。
    一般来说,解决对抗性的横向利益矛盾多采取斗争的方式,解决非对抗横向利益矛盾多采取协调的方式。而创造条件促使对抗向矛盾向非对抗性矛盾的转变,以有利于解决利益矛盾,是政治家的艺术。
3、        纵向利益矛盾
纵向利益矛盾是发生于不同层次上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它实际上是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
    就其内容来说,共同利益是由构成利益关系的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的共同部分组成的,特殊利益则是这些利益主体的利益的不同部分,因此,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同一利益主体的两部分利益之间的矛盾。
    同一利益主体的两部分利益之间矛盾的发生,同样具有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
?            客观方面,是这两部分利益具有天然的不同特性,其主要表现为直接性和间接性、局部性和全局性、当前性和长远性及非根本性和根本性的差别。
?            主 观方面,是社会对同一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两部分分割时的不合理。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并不天然地构成利益矛盾,只有在扭曲一种利益来实现另一种利益,即不合 理地分割这两部分利益时,它们之间的矛盾才会发生。这种不合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过分侵犯共同利益以满足特殊利益,一是夸大和无限扩展共同利益而过分压 制特殊利益。
   由此可见,解决纵向利益矛盾的途径在于重新合理分割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
第三节:利益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而结成各种社会关系,人们的需要通过这些社会关系而转化为人们的利益,同 时,人们的利益也只有在这些社会关系中才能够得到满足和实现。由于社会关系的多样性,人们在社会中满足和实现自己利益的途径是多种多样,显然,这其中,经 济关系和物质生产是实现人们利益要求的基本途径。
    可是,当社会共同利益需要得到实现时,当特定社会群体成员的利益实现与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和根 本利益发生矛盾时,当该群体成员的利益实现与其他社会群体利益实现之间发生矛盾时,当这种利益的实现和利益矛盾需要由特定社会范围中形成强制性权威力量加 以解决时,人们就会结成特定的政治关系。
    由此可见,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原始动机,而政治关系不过是人们用来满足自己利益要求的特殊途径。
二、        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利益关系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共同利益,二是利益矛盾,而正是以这两个方面为基础和条件,人们才形成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
    就政治权力来说,共同利益是人们结成特定政治力量的内部基础,不同社会群体的成员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实现自己的利益,凝结成一定的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形成了实现共同利益的基本途径,而政治权力不过是一种特殊的超过其他政治力量的政治力量。
    利益矛盾是政治权力形成的外部条件,特定群体成员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首先必须处理好与 其他不同群体之间的横向利益矛盾,而政治权力则是处理这种矛盾的必要凭藉。同样,特定社会群体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必须处理和控制本群体内成员利益 与群体共同利益即纵向利益的矛盾,政治权力则是进行这种处理和控制的有力手段。
    就政治权利来说,特定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是该群体成员具有同等政治权利的基础,利益的横向矛 盾,决定了特定的群体成员要以特定的政治权利,保证自己的利益得到实现。而利益的纵向矛盾,则使特定社会群体需要以政治权利方式规定其单个成员的利益与群 体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
三、        利益关系规定了社会政治活动的范围、内容和职能
利益关系首先规定了人们进行政治活动的范围,即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需要公共权力来予以解决的问题;
    其次,这种利益关系规定了社会政治活动的基本内容,即政治活动是围绕着社会成员在特定经济和社会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和利益要求展开的活动,其基本内容都是利益和利益要求实现的活动;
    再次,政治活动的基本职能是实现利益和利益关系中的共同利益或公共利益,克服或者协调不同利益矛盾。
    由此可见,利益和利益关系是政治活动的基础,也是政治活动的社会前提。
四、        利益是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是围绕着特定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同时也是为建立这些组织和制度的社会成员的利益服务 的。在这其中,国家是以特定的阶级利益为基础和归宿,采取了公共权力形式的政治组织和制度;政党是阶级利益的最高代表者;政治社团的社会基础则是各个方 面、各个层次不同的具体利益和要求。
    在政治组织和制度运行过程中,无论国家的政策、方针、法规、条令,还是政党的政纲、政纪和政治活动及政治社团的政治要求、政策措施,都是为了各自代表的利益服务的。
五、        利益是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源泉
作为心理和观念而存在的社会政治文化,来自于人们的利益,反映着人们的利益内容和利益要求,并服务于特定政治要求。因此,利益是社会政治文化的本源,离开了这一本源,任何政治文化都无从解释。
    不过,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文化往往并不采取直接与利益相联系的形式,而是通过人们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态度、看法和论述来间接地与特定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分析特定政治文化的利益取向必须把它们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联系起来。
六、        利益关利益矛盾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不同的个人,不同的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同一群体中不同成员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发展,以及利益本身内容和层次的发展提高,都会引起社会政治关系的变化发展,从而引起政治生活的变化和发展。
    在政治关系变化和发展过程中,政治革命是横向利益矛盾以及相应的政治力量激烈冲突和对抗的结 果,是代表着新的生产力要求的阶级的利益取代其他阶级的利益的过程。政治变革则是统治者根据社会利益矛盾调整政治体系,改造政治文化,以维护自己统治和利 益的过程。政治民主则是统治阶级成员通过平等、自由的权利行使和实现来调节相互之间利益矛盾的政治形式。
第三章:政治权力
第一节:政治权力的涵义
一、        政治权力的本质
1、        政治权力的形成分析
分析政治权力形成的逻辑过程,可以了解政治权力的本质:
    (1)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在于利益。在社会生活中,利益的实现是利益主体自觉能动的活动过程,这种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是调动其有效资源,并将其有机地凝聚成特定的实际力量,以此为凭借展开谋利活动,利益主体因此成为能动的利益主体。
    (2)政治权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在于利益关系。在利益关系的基础上,能动的利益主体会形成不同的实际力量,并且形成相互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在这种力量对比关系中,能动的利益主体转变为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力量主体。
    (3)政治权力形成的必要前提,是在力量对比关系中产生了制约其他力量的力量。在力量对比关系 中,会呈现两种状态:一是双方力量均衡,一是一方的力量超过另一方,并形成对另一方的制约关系。当后者出现时,制约其他力量的力量成为政治权力,其主体也 转变为政治权力主体。
    在社会生活中,群体力量天然大于个人力量,全社会的力量天然大于其他群体力量。因此,在力量对 比关系发生时,相对于个人力量的群体力量、相对于个人和群体力量的社会力量这种公共力量天然地成为政治权力。在实际力量转变为政治权力的过程中,各种力量 对比关系的交汇点上必然是某种公共力量,因此,政治权力形式上总是公共权力。
    由此可见,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
二、        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1、        客观构成要素
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是指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素和条件,其主要有:
    (1)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人类劳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可以获得支配社 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此,生产资料对于政治权力具有根本的意义,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必然成为政治权力的主体。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只有有效占有生产资料,才 能对政治权力构成具有正效应,否则,则具有零效应或者负效应。
    (2)物质财富。这指劳动形成的物质产品。作为劳动的物质产品,物质财富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 一。物质财富的价值是抽象劳动意义上的劳动者智力和体力的凝结,而它的使用价值则从两个方面影响着社会政治力量的形成和发展,从物的方面来看,物质财富的 使用价值可以解决政治力量形成和活动中的技术要求;从人的方面来看,物质财富的使用价值可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这就可以使物质财富的拥有者把他人利益与自 己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社会政治力量在人力方面的扩展。
    (3)暴力。暴力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暴力执行者、暴力组织和暴力工具。它的强弱取决于暴 力执行者的能力和素养、暴力组织的严密程度和运行的有效程度、暴力工具的技术水平和适用程度等因素。暴力又是一种特殊的力量,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暴力具 有相对严密的组织性;其次,它具有机动性,具有对其他力量的时间上的优势;再次,暴力具有直接强制力,而强制和制约是政治权力的基本特性。此外,它还具有 明显的效果性。正是暴力的这些特殊性,使得它成为政治权力中的核心构成要素。
2、        主观构成要素
  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是指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政治权力主体自身的状况和条件。一般来说,其主要有:
    (1)能力素质。政治权力主体的能力素质是其智力和体力的总和。它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它也是使政治权力得以形成和保持的能动的基础。
    (2)身份资格。这是政治权力主体的社会规定性和外部特征。它的含义和内容因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对于政治主体的要求的不同而相异。个人身份资格是个人的社会政治规定性,群体的身份资格则指群体的社会形象、社会地位、社会政治威望和声誉等等。
    (3)理论与策略。理论是政治权力主体对其社会政治目标及其原则的逻辑构思,其作用程度主要取决于理论实际上反映和代表着多少人的利益及理论本身是否彻底。
    策略是政治权力主体在具体的客观条件下强化自身力量、弱化对方力量的方式,它是与实际政治生活的具体时间、地点、性质、内容、对象、矛盾程度等等复杂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作用影响到政治权力在具体情况下能否形成和保持。
    (4)组织。组织是若干个人的有机集合,但是,组织的力量不是该组织中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大于其全体成员力量的新的力量。组织的力量取决于组织基础、组织原则、组织结构、组织运行方式以及组织成员的相互关系等多方面因素。
三、        政治权力的特性
1、        制约性
政治权力是政治权力主体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因此,制约性是一切政治权力的基本特性,它本质上是政治权力的控制性。
    政治权力的制约性在不同方面有不同体现:
    在社会作用方面,它体现为政治权力的统治性和管理性。其统治性即政治权力主体通过实施一系列政治统治行为,保持对社会或其他政治力量和成员的制约地位。其管理性则是政治权力主体通过对保持统治所必需的社会职能的领导、组织和贯彻实施,实现对于社会的管理。
    在作用范围方面,它体现为政治权力的普遍性,在国家范围内,它使政治权力跃升为国家主权。
    在作用方向上,它对对立力量呈现强制性,对本群体呈现约束性。
    在力量对比关系方面,它使之呈现出力量对比的不对称性。
2、        能动性
政治权力是特定群体公共力量的汇聚,这种力量一旦形成,就具有极大的能动性,使得政治权力主体能够有意识自觉地运用这种力量去争取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
    政治权力的能动性主要体现在:
    首先,它是政治权力主体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动杠杆,政治权力能够使这种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从而体现为权力作用结果的有效性。
    其次,它是政治权力作用范围内的积极支配力量,在它的作用下,政治权力能够对其他力量和社会生活施以强大的支配和影响作用。
    再次,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动的反作用力。
3、        动态扩展性
政治权力的动态扩展性,是指政治权力在时间、空间、作用程度、实际内容等方面都具有天然的扩展趋势。
    政治权力的动态扩展性主要体现在:
    (1)它表现为政治权力具有内在的延展要求。为了实现更广范围和更新内容的利益要求,政治权力必定要扩展自身能力及作用范围、效果、层次、方式、强度和利益含量。政治权力这方面的扩展性,是对于政治权力进行制约,保证使之处于合理范围内的理论依据。
    (2)它表现为政治权力构成要素的更新变化。随着生产力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化水平的发展,政治权力诸构成要素也会随之更新。
    由于政治权力是在特定社会关系和力量对比关系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因而能否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往往成为决定政治权力强弱的根本原因,而当某种政治权力不能推动生产力发展时,政治权力就会本质上弱化乃至让位于新兴政治力量(如无产阶级政治力 量),这是政治权力在另一层意义上的动态发展性。
4、        垄断性
在一定范围之内,政治权力是唯一的,因此,它具有特定范围的权力的垄断性。
    政治权力的垄断性意味着在特定范围内,只有其制约性是合法的,任何其他的、与其同样类型和同样 层次的政治权力的存在都是不被允许的。同时,政治权力对于其资源具有垄断性,只有其才有调动其控制的政治资源的合法性,而不允许其他权力任意按照自己的意 志调动这些政治资源。
    政治权力的垄断性,决定了在特定范围之内其具有至上性,即具有最高效用性。同时,决定了该权力在此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性。
第二节:政治权力的类型和政治权力关系
一、        政治权力的类型
1、        主体性质不同的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主体的性质取决于该权力基础的利益主体的性质。从根本上说,特定利益主体的性质是由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按照这一标准,可以把政治权力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政治权力、奴隶主阶级、封建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政治权力。
    原始社会以原始公有制为其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普遍的公共利益,原始社会的公共权力正是以这种公共利益为核心形成的。
    奴隶社会生产关系是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主们凭借对于生产资料的占有而占有社会财富乃至占有奴隶本身,形成了对于奴隶阶级的统治权。
    保证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和农民对于地主的依附关系,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共同利益,在此基础上聚集的政治力量,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权力。
    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根本上是资本主义制度,因此,资产阶级政治权力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前提,本质上是资本的权力。
    无产阶级政治权力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
2、        主体组织类型不同的政治权力
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组织类型差异,政治权力主要可以分为社会公共权力、政党权力和政治社团权力。
    社会公共权力是全社会范围内的政治权力,它是以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在国家产生后,它表现为国家权力。
    政党权力是特定阶级的最高政治组织的政治权力,其形成的基础是特定阶级和阶层的共同利益。它的范围要小于社会公共权力,即使是执政党的权力意志,要成为社会公共权力意志,也必须经过法定的转化程序。
    政治社团的权力是不同阶层、集团等社会群体政治权力,它以这些阶层、集团和群体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它与政党权力都属次级范围政治权力,但两者利益基础不同。同时,作为阶级核心组织,政党权力具有极大能量,相形之下,政治社团权力能量小得多。
3、        主体层次不同的政治权力
按照这一标准,可以把政治权力分为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上级权力和下级权力。
    中央权力是特定政治权力主体内部最高层次上的权力,它是同一政治权力中的核心部分。它常常成为社会公共权力的代表,具有普遍性、至上性和排他性的特点。
    地方权力是特定政治权力主体内部次级层次上的权力,是按照政治社区的划分而形成的权力,它以特定政治社区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当这种社区与民族区域相吻合时,地方权力与民族权力的范围是一致的。
    上级权力是组织层次上高于下级权力,作用范围大于下级权力并且处于对下级权力统率地位的权力。下级权力正好相反。
4、        不同功能的政治权力
政治学中的政治权力功能类型通常是指社会公共权力的功能类型。按其不同功能,社会公共权力大体上可以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立法权是社会公共权力中制定、修改或废止法规、法案的权力。它集中社会全体成员或统治阶级全体 成员意志和利益要求,形成共同利益和共同意志的权力。除了制定、修改或废止法规、法案的权力之外,立法权中常常还包含着对行政和司法权力进行监督的权力, 以保证自己的意志和利益要求得到贯彻,并规范行政和司法权力的运行。
    行政权是社会公共权力中实施法案,管理社会行政事务的权力。它是执行社会全体成员或统治阶级全体成员共同利益和意志要求的权力。
    司法权是社会公共权力中实施法律、法规并以此为标准规范社会生活的权力。它是维护社会全体成员或统治阶级全体成员的利益和意志要求的权力。它一般由侦察权、诉讼权和审判权构成。
二、        政治权力关系
1、        不同性质的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
不同性质的社会公共权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因而相互之间具有历史发展的否定性,在阶级社会中, 不同性质的社会公共权力又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因而相互之间具有阶级的否定性或对立性。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不同性质的社会公共权力之间主要是相互否定或 相互对立关系。
    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性质的政治权力之间也可能存在妥协或协调关系。这种特定的社会历 史条件主要表现为:不同性质的社会政治力量之间的力量对比不相上下,双方都有妥协的要求;第三种外在力量对全社会构成威胁;不同性质的社会政治力量在社会 中有某种共同利益。
2、        执政党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
执政党的权力与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过,执政党作为统治阶级的核心组织,其权力范围要小于社会公共权力,因此,这两种权力之间又有差别。
    就两者关系而言,一方面,任何阶级社会中的执政党都代表本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支配着社会公共权力,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公共权力在形式上表现为社会范围内的权力,因而执政党的权力又都必须以法定的方式转化为社会公共权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执政党以党魁任内阁首脑并组阁,党的议员组成议会党团以参与和影响立法等方式来实现这种转化,以此掩盖其少数人统治的真相。
    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执掌社会公共权力,并以制定基本政治路线、原则、方针的形式,通过法定的程序使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在社会公共权力中得到充分体现。
3、        根本利益一致的执政党权力与政治社团权力之间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一关系表现为资产阶级政党权力与利益集团权力之间的关系,由于私有制的存在,这种关系首先是一种利益的相互争夺关系,另一方面,这种关系又是一种利益的相互利用关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它表现为两种具体的权力关系。一是根本性质一致的政党权力和政治社团权力之 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同一阶级不同阶层的利益与共同利益关系在权力关系方面的体现。二是根本利益相同,但性质不尽相同的政党权力和政治党派或社团权力之间的 关系,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权力关系。这实际上是无产阶级的利益与其他社会阶级、阶层、群体、集团的利益的关系在权力关系方面的体现。
4、        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
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实际上是社会公共权力在其权力主体内部不同层次之间的纵向关系,同时,它又是全社会整体和共同利益与特定政治社区的局部利益之间的关系在权力关系上的体现。
    与纵向利益关系一样,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包含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两者之间的关系状况,二是两者之间的权力配置或分割。
    在两者之间的关系状况方面,由于地方权力不过是社会公共权力在地方层次上的分布,因而它对于中 央权力具有隶属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特定政治社区的利益与全社会的利益存在着发生利益矛盾的可能性,因而中央权力与作为该社区共同利益代表的地方权力之间 又存在需要相互协调的关系。
    在两者之间的权力配置方面,从根本上说,两者之间的权力分割是由两者之间的利益分割所决定的,但是,这种配置还受着历史状况、文化传统、民族关系、政治局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它依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5、        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之间的关系
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是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功能性划分。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因社会公共权力及其所代表的利益的性质不同而不同。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公共权力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因此,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只不过是资产阶级“为了简化和监督国家机构而实行的日常事务上的分工罢了”。  由于资产阶级内部的各阶层、集团、派别的私自利益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它们必然要寻求不同的政治权力为后盾,这就使立法、行政、司法呈现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经济关系的确立,使得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内部本质上不存在利益对立关系,因而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不过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政治 权力的功能性体现,它们都统一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由于立法权能够集中和表达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并使之形成普遍有效 的法律法案,因而它是社会主义社会公共权力的核心,行政权和司法权不过是贯彻和执行这些利益和意志的手段,因而在三权中处于从属立法权的地位
第三节:政治权力的作用
一、        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
政治权力作用有如下主要特点:
    (1)政治权力作用有特定的目标指向性。政治权力作用的目标,是个复杂的问题,在特定作用过程 中,它可以是直接利益、当前利益规定的指向,也可以是长远利益、根本利益规定的指向。具体的政治权力特定作用的指向,要根据特定权力作用意图来确定。另一 方面,政治权力的指向,可以是明确直接体现的,也可以是间接体现的。
    (2)政治权力作用的过程是其权力能量转变为权力后果的过程。这一特点产生了政治权力作用的效 益问题,即政治权力作用的成本与收益之比的问题。不过,在权力作用的具体过程中,政治权力作用效益往往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政治权力作用的 这一特点,也提出了政治权力量化计算的问题。
    (3)政治权力作用影响深远。由于政治权力的作用广及特定范围内的全体成员,因此,政治权力的 作用范围广大。同时,政治权力作用的后果是难以收回的,因此,政治权力作用具有不可逆性。这一特点,决定了政治权力的作用是一双刃剑。其正确运用,对于社 会和权力主体两利,错误的运用则对于这两者两害。因此,政治权力的运用必须十分慎重。
二、        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
1、        暴力方式
暴力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直接以暴力手段实施政治权力。暴力方式一般见诸于根本对立的政治权力关系之中,如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不过,当非对立的政治力量之间矛盾激化而呈现对抗状态时,暴力方式也可能出现。
    暴力方式主要包括暴力镇压、武装起义、军事政变、恐怖暗杀等,战争是暴力方式的一种大规模极端形式,因此,“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
2、        压力方式
政治权力主体运用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客体形成一定的强制形势,以此使权力客体意识到政治权力作用的后果而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作出行为选择,从而达到政治权力主体的既定目的,这种权力行使方式,就是压力方式。
    严格地说,压力方式发挥的是政治权力的势能作用,因此,它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压力方式常常存在于对抗性的利益之间。人们运用政治压力的具体形式如政治警告、政治恐怖、政治恐怖、政治戒严、政治威胁、政治舆论、院外活动等。
3、        命令方式
命令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借助于某种传播,以指示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志,要求政治权力客体照此行为。
    命令方式通常发生于根本利益一致的权力关系中,尤其是同一政治权力主体内上下层次之间的权力关系中,比如中央权力对地方权力,上级权力对下级权力。
    命令方式的基础是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和受支配,否则命令方式将无法进行。
    命令方式的例子如行政命令、国家主席令等等。
4、        规范方式
规范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制定或借助于某种社会规范来贯彻自己的意志,规约政治权力客体的行为。
    规范方式一般以某种强制力、甚至暴力作为自己的后盾。
    规范方式的特点在于政治权力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关于实际行为的事先约定,这种约定是明确、公开和稳定的,双方行为都以此为据进行,因而规范方式不仅对政治权力客体有规约作用,而且对政治权力主体也有规约作用。
    规范方式主要有法律规范、制度规范、纪律规范等。道德规范是一种社会性规范,一般不作为政治权力的规范依据。
5、        说服方式
说服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以特定的理论、方案实现与政治权力客体思想的和心理的沟通,进而贯彻自己的意图。
    说服方式通常运用于具有共同利益的权力关系之中,比如人民内部领导与群众的关系。
    说服方式具有特定的劝导性和技巧性,其运用成功与否往往与政治权力主体所凭借的理论的力量、方案的可行性及技巧的有效性有很大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谈判也是一种特定的说服方式。
6、        奖酬方式
奖酬方式即政治权力主体运用自己的政治资源对政治权力客体施行奖酬,以鼓励或激励其按照预定的目标行为。
    奖酬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显然,这种方式主要存在于非对抗的权力关系之中。
    奖酬方式以鼓励或激励为其特征,因而是一种积极的权力作用方式。具体的奖酬方式如表扬、记功、付以酬金或职位等等。
7、        处罚方式
处罚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依据某种规范或要求对政治权力客体的逾矩行为进行程度不同的惩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规范方式的一种补充方式。
    处罚方式以惩罚为特征,因而是一种消极方式。不过,对于政治权力客体的后来行为和其他政治权力客体来说,它有一种毖后性,因而也不失其积极意义。
    与奖酬方式不同的是,处罚方式不仅可以是物质和精神的,在特定情况下,社会公共权力还可以以剥夺权利的方式进行。
地板
000fly000 发表于 08-10-22 13:57:37 | 只看该作者
三、        政治权力的作用
1.        对于政治关系的作用
从政治关系来看,首先,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凭藉。政治权力主体的成员为了实现自己利益而凝结 成为特定的强制性力量,通过这种力量,他们一方面维护自己利益赖以形成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而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求。另一方面,他们获取特定的社会资 源,来直接满足自己的利益要求。
    其次,政治权力是人们获得和实现政治权利的必要条件和力量后盾。政治权利的形成和政治统治的确 立,是社会成员获得真正政治权利的政治前提。另一方面,社会成员政治权利的实现也必须以政治权力作为力量后盾,正是在政治权力的保障下,社会才能保证一定 的政治秩序,使政治权利的实现获得稳定的环境。因此,政治权力又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2.        对于政治生活的作用
从社会政治生活来看,政治权力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首先,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都是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 容展开的,这其中,人们的一切政治斗争都是为了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人们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都是运用政治权力来实现的,人们的政治参与是通过特定方式对 政治权力的影响和作用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的。
    其次,社会政治体系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的。这其中,国家是社会公共权力的组织和制度构成,政党是执掌、影响或谋求社会公共权力的阶级政治组织和制度构成,而政治社团则是代表不同方面利益,以影响社会公共权力为中心任务的社会政治组织。
    再次,社会政治文化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和价值取向,一方面,社会政治文化反映着政治权力的本质、内容、特点、运行和发展状况;另一方面,政治文化依附着社会政治权力,特定的政治文化为特定的社会政治权力服务。
    最后,社会政治权力的发展是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从一个方面显示着社会政治发展的规律和发展水平。
3.        对于社会生活的作用
  从社会生活来看,首先,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能够极大地推动、阻碍乃至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作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对于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保护和破坏来间接实现;通过政治权力直接组织或破坏社会生产直接实现。
    其次,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具有巨大影响力。由于政治权力在全社会或特定范围内具有巨大渗透力,政治权力不仅是思想文化生活的构成素材和内容,而且影响甚至支配着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式。
    第三,政治权力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政治权力的特定性质、组织构成、运行方式、规则规范不仅影响着社会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而且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第四章:政治权利
第一节:政治权利的涵义
一、政治权利含义辨析
1、        天赋权利说
天赋权利说是西方近代自然法学派对于权利含义的典型解释。这一观点依据自然法理论,认为权利是人与生俱来的秉赋,人只要是人,就天然地具有权利,因此,权利是人的本性。
    天赋权利说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争取政治平等的斗争中曾起过积极的历史作用。可是,就其对 于权利的解释而言,却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一方面,权利是人的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出生只是赋予人以个人的存在,首先是赋予他以生命,使他成为自然 人”,但并不赋予他权利。另一方面,在人类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着奴隶主阶级拥有权利,而奴隶阶级毫无权利可言的状况,因而天赋权利说既没有揭示权利的社 会本质,也不符合历史事实。
2、        权利自由说
权利自由说大多从权利的价值内涵来定义权利,认为权利就是法律允许范围内人们所享有的种种自由,也就是作为和不作为的自由。从权利自由说中衍生的定义是权利意志说,即认为权利就是人们的意志自由,就是人们的自主性。
    权利自由说指出了权利的特定价值内涵即自由或自主。但是,它并没有说明人们的自由或自主产生的社会和政治根源,因而缺乏深刻性,并且带有抽象意志论的色彩。同时,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其自由总是与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把权利单纯归结为自由,也是不全面的。
3、        权利力量说
权利力量说认为,权利就是法律赋予权利主体的强制力量,权利由此而成为一种法律规范。
    这一解释说明了权利的特点和它的社会依据。但是,法律本身并没有自发的力量,因而它没有说明权利力量的来源。同时,社会公共权力往往也是一种法定的力量,因此,这一解释并没能使权力与权利区分开来,从而没有能够说明权利本身的内容和特征。
4、        权利平等说
权利平等说是20世纪新自然法学派的主张。这一学派认为,权利意味着政府对人民的平等关心和尊重,新自然法学 派的代表人物德沃金就此提出:“政府必须关心它所统治的那些人,这就是说,把他们看作可能遭受痛苦和挫折的人;政府必须尊重这些人,这就是说,认为他们能 够就本身应该如何生活形成明智的观念并照此行事。不仅如此,政府还必须平等地关心和尊重人民。”
     这一看法涉及到了权利的两个重要问题即平等问题和政府与人民的关系问题。可是,它既没有指明权利本身的内容,也没有说明平等权利的基础。事实上,在人类历史相当长的时期内,权利并不意味着平等而只意味着不平等。
二、马克思主义确定政治权利含义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根据经济分析和阶级分析方法,科学阐明了科学确定政治权利含义的基本原则:
?          权利是由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关系决定的。它是经济关系决定的人与人的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
?          权利是历史的、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的发展”。
?          权利是统治经济的利益和意志在社会法律形式中的体现,是政治权力的延伸。
?          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三、政治权利的定义
1、        政治权利的定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结合对于其他的政治权利观的辨析,我们可以认为:
    所谓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获取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这种资格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是一种社会利益分配关系。
    所谓政治权利,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实现利益分配的政治资格。
2、        政治权利定义的理解
对于政治权利的这一定义,可以作如下理解:
    (1)政治权利本质上是政治权力主体单个成员利益与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任何政治权利都是根据政治权利主体的单个成员的利益与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关系构成的;单个政治成员实施政治权利就是从这种关系中去争取和实现自己的利益。
    (2)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的统一。从利益的实现来看,政治权利表现为社会成员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在法定范围内进行政治活动的自由,政治义务则意味着社会成员在实现自己的利益过程中对于社会和他人所承担的政治义务。
    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的统一,具体表现在: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互为条件的;两者在量上是同等的;两者都必须由强制性法律来保障;两者的最终指向都是利益的实现。
    (3)政治权利是对于社会成员的身份性规定,这表明:政治权利的内容就是参加政治生活,人们有 资格参与这种活动,要求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同时,政治权利仅仅是人们实现自己利益的资格,因此,人们拥有政治权利并不等于在政治生活中实现了自己的利 益,而如果人们没有政治权利,那就肯定不能在政治生活中实现自己的利益。
    (4)政治权利是以建立在特定经济关系和利益基础上的政治权力为先决条件和实现力量的。
四、        政治权利的特性
1、        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成员的政治活动具有规范性
  在法定意义上,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力以法律或法规形式对于社会成员政治资格的确认,为了使这种确认切实有效, 政治权力必须把自己的制约性转化为政治权利的约束性,并且以自己的力量作为政治权利的力量后盾,这种由政治权力的制约性转化而来的政治权利的约束性,就形 成了政治权利的规范性。
    政治权利的规范作用主要在于:其一,它对于政治权利拥有者的政治活动的范围、内容和方式具有规 范作用;其二,它对于其他社会成员发生的与特定政治权利相关的政治活动范围、内容和方式具有规范作用;其三,由于政治权利已作为特定社会成员的政治资格而 成立,因而它对于政治权力的组织承担者如政府、政党与特定政治权利相关的政治活动同样具有规范作用。
2、        政治权利意味着社会成员在政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
政治权利是社会成员在法律规定范围之内自由从事政治活动的政治资格,因而它具有自主性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没有法定范围内的自主性,就不存在政治权利。
    政治权利的自主性本质上是法定范围内社会成员政治意志的自由,它集中体现为政治权利拥有者选择政治活动及其方式、目的的自由,即在法定范围内从事或不从事政治活动,争取或不争取特定的政治目标以及采取或不采取特定方式进行这种活动的自由。
    不过,应该强调的是,任何政治权利的自主性都有其特定范围和边界,这种范围即法定范围,这种边界原则上必须以不妨碍其他社会成员政治活动的法定自由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前提。
3、        政治权利是不断发展的
  从历史过程来看,政治权利的性质、内容、范围随着社会经济活动、利益关系和政治权力的性质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政治权利的发展首先体现为其内容的扩展。人类社会政治权利的发展是一个权利内容不断丰富和扩展的过程,它从人们参加政治生活的简单权利,发展至今实际上已包括进了许多并不仅仅属于政治范围的公民权利。
    其次,它体现为政治权利范围的扩展,它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少数统治者的特权,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全体公民表面上平等的权利,直到社会主义社会公民最广泛真实平等的权利。
    再次,它体现为政治权利实现形式的发展,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专制政治下,少数统治者拥有的 政治权利能否实现,完全以国王或皇帝的意志为转移,资本主义民主形成了公民实现政治权利的民主形式,可实际上却由金钱支配着政治权利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才 使人民政治权利得到了真正平等实现。
4、        政治权利是社会成员实现政治利益的手段
政治权利是社会成员获取自身利益活动中的政治资格,相对于人们的利益目标来说,它仍然是途径,因而具有手段性的特点。
    政治权利的手段性不仅体现在它与社会成员利益目标的关系上,而且也体现在它与经济权利、尤其是 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区别上,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确立意味着社会成员对于经济利益以及由此决定的各种社会利益的拥有,而政治权利的确立仅只意味着社会成员具有获 取自身利益的资格,因此,政治权利只有与所有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结合,才具有实际意义。
第二节: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
一、        政治权利的历史发展
1、        原始社会的政治权利
原始社会后期,氏族社会成员通过公共活动来维护氏族共同利益,分配共同劳动成果以满足氏族成员的需要。在参与这些活动时,氏族社会的每个成员是以平等的资格出现的,而正是在这种资格中,实际存在着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
    原始社会后期的这种政治权利有着自己的特点:
    首先,它是社会成员人人都具有的政治资格。由于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生产和生活必须以社会群体的方式进行,因而人人有资格对社会公共事务提出自己的看法。
    其次,氏族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资格是平等的;
    再次,氏族社会成员的政治资格不是法律确定的,而是道德习俗确定的。
    第四,氏族社会成员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是完全溶合的。
2、        奴隶社会的政治权利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通过自己掌握的政治权力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政治权利,这种政治权利的特点是:
    (1)政治权利专属奴隶主阶级所有。奴隶是奴隶主阶级的私人财产,没有任何权利,而自由民中的平民虽有一定权利,但不能决定社会公共事务。因此,政治权利不过是奴隶主的特权。
    (2)政治权利具有宗法等级制特色。奴隶社会法律明确规定,在享有政治权利的贵族中,按照与王室的血缘亲疏、嫡幼关系又分为若干政治等级,每个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因此,奴隶社会政治权利是与族权联系在一起的。
    (3)政治权利和私有财产相联系。奴隶主阶级凭借政治特权瓜分社会财富和奴隶,以维持骄奢淫逸的生活。国家是奴隶主阶级总代表,享有对土地和奴隶的最高所有权。
    (4)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相分离。由于奴隶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只是以艰辛的劳动实行着奴隶主阶级强加的社会义务。而奴隶主阶级享有政治权利,而对奴隶和平民几乎没有任何政治义务。
3、        封建社会的政治权利
在封建社会,封建地主阶级凭借自己的经济地位和政治统治攫取了政治特权,并允许农民以租佃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自己的利益,地主阶级以土地为中介,使得农民对地主产生人身依附关系。这种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使得政治权利具有封建社会的特点:
    (1)私有财产直接决定政治权利的归属。封建社会中,拥有财产的多寡直接决定政治权利的多少,由于地主阶级占有绝大多数的土地和社会财富,因而政治权利基本上归地主阶级所有。
    (2)君主享有最大的政治特权。封建君主是最大的地主,他拥有全国的土地和财富,因而享有最大的政治权利。君王是最高政治决策者,是一切其他社会成员政治资格的赐与者和剥夺者,是最大的政治自由人。
    (3)政治权利与官僚等级制紧密相关。官僚等级制是封建地主政治统治的工具和特征,为了维护这种等级制,政治权利往往与之紧密相联,国家依照官僚等级的高低,确定政治权利的多少。
    (4)由于封建社会实行政治世袭制,血统也是政治权利的重要依据,这就使人们生来就有高低贵贱之分。
    (5)农民虽然也享有某些政治权利,如诉讼权等,可是,其社会政治地位始终是低下的,其政治命运始终受着地主阶级和封建官僚的支配。
4、        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权利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利益是通过剥削雇佣劳动和市场交换实现的,资本雇佣劳动的自由平等与劳动者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平等,同时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方式的内在要求,这些要求给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权利打上了深刻烙印:
    (1)政治权利形式上体现为政治民主、自由和平等。资产阶级打碎了封建君主专制、官僚等级制和政治特权,代之以代议制、选举制,承认每个公民具有独立人格和平等的政治权利,这就使得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权利比封建社会政治权利前进了一步。
    (2)政治权利以其形式上的平等掩盖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不平等。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可是,资本主义政治权利却以政治上的民主、自由、平等掩盖着这种社会经济上的不自由和不平等。
    (3)政治权利还以法律的平等掩盖着实际政治生活的不平等。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权利虽然在法律 上平等,可是,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资本金钱操纵政治,使政治成为富人的游戏,另一方面又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权利加以具体限制,所以无产阶级和劳动 人民的政治权利大多只是形式意义而很少有实际政治意义。
    (4)政治权利以其表面的正当性掩盖着资本的不正当性。资本主义政治如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样,不过是把人们的政治资格作为商品用作交换,形式公正而实质不公正。
5、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权利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公共权力归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所有,使得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权利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特点:
    就广泛性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权利是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广泛享有的权利,而不是某一阶级和集团的政治特权。同时,人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又具有广泛的内容。
    就公平性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权利为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平等地享有,不受金钱、财产状况、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的限制。
    就真实性来说,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得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地位,使其政治平等和经济平等紧密结合在一起。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权利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权利的扬弃,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基础上实现的人民真正的政治平等资格,也是实现人民政治利益和社会平等的重要途径。
二、        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1、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在各资本主义国家,有关政治权利的规定集中体现在关于自由权、平等权、参政权三个方面:
    (1)自由权。主要包括:
    人身自由。公民不受随意逮捕、拘留和其他非法人身侵犯。而公民被捕后应在规定期限内受审。
    言论自由。其中包括以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发表自己言论的自由,如言论、出版、著作、新闻等自由。
    通信自由。一般指公民的通信秘密不受侵犯,不受当局随意检查。
    集会自由。指公民以一定形式集会而表达自己的意志、意愿或商讨特定问题的自由。
    结社自由。主要指公民结合成某种组织以实现特定目的的自由。
    (2)平等权。主要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政治活动中一人一票权,也体现着政治平等。
    (3)参政权。主要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资本主义社会规定的公民参政权大体上包括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其中,创制权主要指公民的立法提案权,复决权是指公民投票表决法案的权利,罢免权则是指公民罢免国家官吏的权利。
2、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政治权利主要是:
    (1)自由权。社会主义社会公民自由权是一种社会权利,也是政治权利。它包括人身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和通信自由。
    (2)平等权。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平等权不仅体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且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社会平等,如种族、民族、性别、教育平等。
    (3)民主权。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批评和建议权、检举权、申诉和控告权、民主管理企事业单位的权利,这些权利都是劳动人民掌握公共政治权力的地位的集中体现。
三、        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
1、        有利于维护和实现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
政治权利是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它体现着这种权力主体的意志和要求。在阶级社会,它反映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因而总是最大限度地为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提供政治可能。
    对于政治权力主体的每个成员来说,政治权利又是他们作为个体参与政治生活,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资格,因此,政治权利又为政治权力主体的每个成员实现其利益提供了政治可能。
2、        有利于政治生活有序正常进行
政治权利具有的规范性的特性,它以法定的形式规定着社会政治成员政治活动准则,因而有利于保障政治生活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愿有序地进行,在阶级社会中,它有利于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秩序。在社会主义社会,它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按照人民的利益要求而正常进行。
3、        有利于发挥政治权力主体成员的政治积极性
政治权利是其享有者的法定政治自由,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政治权利的享有者必然要在权利的法定范围之内进行积极的政治活动,因此,政治权利的确定,会为政 治权力主体成员进行政治活动提供有效的空间和积极的条件。在剥削阶级社会,政治权利是剥削阶级进行自由、积极的政治活动,压迫被剥削阶级的保障。在社会主 义社会,政治权利是人民发挥政治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的必要前提。
4、        有利于社会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政治权利的明确规定和有效实现,意味着社会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明确规定和有效实现,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政治向着规范化、法制化、责任化的方向发展。
    政治权利的规定和实现,还意味着社会成员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权利 可以被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用来进行政治斗争,谋求自己的利益,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的政治权利则使得广大人民有可能通过政治生活实现自 己的利益要求,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第五章:国家
    第一节:国家的含义
        一、若干国家定义分析
              1、社会共同体国家观分析
把国家看作是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看法,在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就有表述。古罗马的法学家西塞罗也具有同样的看法,认为国家是由许多社会团体,基于共同的权利意识及利益互享的观念而结合成功的组织体。当代西方政治学者有不少也认为国家是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把国家看作是社会生活的共同体仅仅涉及了国家的表面的社会特征,而没有深刻揭示国家的本质构成。同时,这种看法也不能有效地区别国家与氏族、部落等社会群体。
2、契约国家观分析
认为国家是人们之间的契约性的社会结合的观念,起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家伊璧鸠鲁。在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中,这种国家学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一大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和完善了社会契约学说,使之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基石。
    按照社会契约的观念,国家产生之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为了获得更加安全和方便的生活环境,人们组成了国家,而这个组成过程是按照理性的原则,由社会成员之间结成契约的形式而形成的。因此,国家是社会成员在理性契约基础上的组织体。
    对于国家的社会契约性的解释,反映着社会生活中的交换关系和交换方式,但是,由于这种学说的前提是虚构的,因此,这一学说带有明显的历史唯心主义的特点。
3、        构成要素国家观分析
构成要素国家观一般是从国家的人民、土地、主权和政府等要素出发,来确定国家含义的,认为所谓国家,就是这些要素组成的社会组织。
    从构成要素的角度对于国家含义的确定,指出了国家构成中的若干要素特征,而且在国际法的意义上,它常常被人们用作判别国家的基本标准,因此具有一定的技术性效用。但是,由于国家的这些构成要素一般都是其外部表征,因此,构成要素国家观并没有揭示国家的本质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1、        马克思主义国家定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劳动分工、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人类社 会出现了巨大的利益分化和对立。面对这种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氏族社会原有的公共权力及其组织制度和设施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共同利益基础,又 不能胜任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协调新的利益矛盾的要求,因此已经过时了。
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镇压和控制奴隶阶级的反抗,协调其他利益矛盾,需要一种新的、不同以往的“特殊的公共权力”,国家即是这种新的公共权力组织。因此,“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 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 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2、        马克思主义国家定义的理解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国家是阶级社会中的特殊的公共权力。比起原始社会中的公共权力来,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1)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其本质是阶级统治。因此,“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
    在实行阶级统治的同时,国家也必须承担社会管理职能。同时,国家本质上是阶级统治,但是形式上却表现为超然于社会之上的独立力量。
    (2)国家是按照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阶级的产生,破坏了原始社会的血缘关系,形成了社会流动和不同血缘关系的社会成员交杂居住,为了便于实行对于居民的统治,国家不再按照氏族划分居民,而按照地区实行对于国民的统治。
    (3)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其特殊性在于:国家具有武装的人和常设的暴力机关;国家的暴力为统治阶级专属,统治阶级以此为凭借实行对于内外的统治;国家的暴力具有精巧性和系统性。
三、国家职能
1、        国家职能的本质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由于国家是统治阶级利益实现的组织和机器,因此,国家职能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意志和要求的具体化。在现实性上,国家职能体现为具体的国家统治和管理的事务,但是,国家职能实施的要求、方向、范围、程度,本质上都是以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为转移的。
2、        国家职能的类型
按照国家职能的行使领域,国家职能可以划分为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实行社会控制,以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外部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在具体的国家活动中,两者密切结合在一起,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辨证统一关系。
    从国家活动的性质和方式的角度说,国家的内部职能可以相对地划分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两种。前者是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后者是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社会管理职能。不过,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本质的一个方面的体现,也具有政治性质。
    按照国家职能行使的范围,国家职能可以划分为有限职能和无限职能。有限职能一般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职能,国家在特定的范围内管理社会经济和公共事务;无限职能则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家职能,国家对于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第二节:国家的历史类型
        一、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
             1、国家历史类型的划分标准
国家的类型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多种划分。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标准是社 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实质。按照这一标准,国家的类型实际是与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经济基础和阶级状况联系在一起的,以此划分的国家类型即国家的历史类型,它们 是对建立在同一类型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一切国家的共同特征的概括。
    自从阶级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四种社会生产方式,即奴隶制生产方式、封建制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方式,与这四种生产方式联系的四种经济基础和阶级状况,因此,国家的历史类型相应地分别是: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2、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不同的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社会制度的变革,包括国家历史类型的变革,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性质的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一般规律是:当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同现存的社会生产关系即 经济基础发生矛盾,从而要求对这种经济基础进行变革。经济基础的这种变革,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由一个阶段进入到 下一个阶段,国家的类型也就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在此过程中,政治改革是社会政治发展的另一种方式,但是, 它不是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方式和途径。
二、国家的基本类型
1、        奴隶制国家
奴隶制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剥削阶级国家。最早产生于公元前4000年初期的埃及。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力实施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特权和根本利益,压迫和剥削奴隶的政治组织和制度体系。
    奴隶制国家一般是建立在血亲宗法的基础上,按照分封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国王是最大的奴隶主,其下有诸侯,国家就是由这些诸侯的势力范围组合起来的。
2、        封建制国家
奴隶制社会崩溃以后,人类社会进入了封建时期。这个时期在西欧大约经历了1300-1400年,在我国则有2300年的历史。
    封建制国家是在封建地主所有制基础上,封建地主阶级维护自己的利益,压迫农民阶级统治的机器,它本质上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阶级的专政。
    封建制国家具有以下特点:
    (1)封建国家的最高权力为君主所有;
    (2)封建国家的组织结构一般呈金字塔形,常常设置极为庞大的官僚机构,豢养着庞大的官僚队伍;
    (3)封建国家把全社会组织并且融进政治生活,从而使政治组织与社会生活同一化,由此加强了对全社会的封建专制控制。
  3、自由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革命胜利后而建立起来的,它是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的组织化、制度化,是人类历史上有国家以来较完备和复杂的国家机器。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资产阶级国家的统治方法及某些制度也有相应变化。按其发展阶段划分,通常称为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国家。其经济特征是资产阶级在资本私人所有制和剥削雇佣劳动这一利益要求的基础上,采用开放市场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方式来实行各个资本家和资本集团的利益。其政治特征是国家以自由主义方式进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
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国家,其基本特征是:
?          垄断财团与国家政权直接结合,控制和操纵国家政治权力;
?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从以保护个人自由和权利为主要内容转向以保护利益集团,尤其是垄断财团的利益为主要内容;
?          象征资本主义民主制的议会权力逐步弱化,而行政权力却逐步加强。
  
  在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为了对付资本主义私有制带来的深刻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法西斯国家和福利国家成为其具有典型特点的演变形态:
     (1)法西斯国家是特定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危机爆发时,对付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的一种制度选择。这些国家一般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民主传统比 较薄弱。在特定时期,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社会进步力量较弱小。同时,这些国家一般具有民族和种族优越的政治文化传统。
    法西斯国家由国家以军事或准军事方式控制社会生活,以残酷的方式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以法西斯信仰和种族优越论控制思想,以疯狂的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
    (2)福利国家是资产阶级为了适应生产力社会化的要求,缓和阶级矛盾,实行经济政策调整而形成 的国家形态。通过调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国家垄断资本占有一定比例,在分配制度方面,由国家通过社会福利的形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财富再分配,从而在 某种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但是,福利国家仅仅是垄断资产阶级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性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
5、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矛盾运动的基础上,由代表新的生产力的无产阶级根据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打碎资本主义国家机器而建立起来的。因此,社会主义国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国家类型。
    社会主义国家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特征。
    社会主义国家以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为其政治特征,并从组织上和制度上确认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
    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作为其思想特征。
第三节:国家的形式
          一、国家形式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国家形式是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总和。
    国家形式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尤其是中央政权的组织形式。它主要涉及国家机关设置和权力配置的基本原则,并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分配关系。从权力配置和国家机关设置的角度看,政体主要体现为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行使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
    (2)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指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为一个整体,具体地表现为国家整体与 部分(包括地域的、行政的、民族的等等)之间的权力关系。国家结构决定了调整和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和权力划分的基本原则,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纵向 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二、国家政体
             1、国家政体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国家政体是国家的组织形式,它是指“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国家政体与国体是密不可分的。所谓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体现着国家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利益内容。一般来说,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国体是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决定内容,而国体又必须通过一定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来反映和实现。
    除了国体之外,具体的历史条件、经济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以及政治力量的对比等因素,也会影响到具体国家在特定发展阶段的政体选择。
2、剥削阶级国家政体
不同的政治学家对于国家政体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不同政体概念的运用,可知其认定的划分政体类型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最高国家权力执掌人数的多少;二是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的生产方式和任职期限。
    按照这两个标准,古往今来的剥削阶级政体可以总体上划分为君主制政体和共和制政体。
    (1)君主制。按照君主的实际权限,君主政体又可以划分为专制君主政体和立宪君主政体。
    专制君主制又称绝对君主政体,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普遍采用的政体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君主不受任何人或机关的限制和监督。
    立宪君主政体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政体形式之一,它通常存在于资产阶级在进行政治革命时力量并不十分强大,革命以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妥协而告终的国家。但君主的权力由宪法加以规定和限制,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他国家机关的制约。
    (2)共和制。共和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治制度,也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政体形式。根据国家元首、议会和政府三者之间关系的不同形式,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又可以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两种主要形式。
    议会共和制的特征是: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是“虚位”国家元首,不掌握实际权力,内阁首脑由议会选举产生并组织政府,政府要向议会负政治责任。
    总统共和制的特征是: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和议员分别由普选产生,并有特定任期,内阁由总统组织并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有权力制约关系。
3、        社会主义国家政体
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采取民主共和政体形式。但是,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的民主共和制与任何剥削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在根本性质上不同,它是按照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而组织的,是一种完全新型的政体形式。
    由于历史条件和国情的不同,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别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又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从历史的发展过程看,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政体有巴黎公社的政权形式、苏维埃政权形式和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国家的第一次尝试,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形式的雏形。其特点是:第 一,实行了普遍的直接选举。第二,公社的一切管理人员直接向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并随时可以撤换。第三,公社委员是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行使立法权和行 政权。第四,废除常备军,废除旧式的警察和官吏,法官由选民选举产生,取消了公职人员的高薪制度。
    苏维埃制是列宁根据巴黎公社的原则和俄国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国家政权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按照马克思主 义国家学说并结合中国实际而创立的新型无产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其基本特点是: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和根本准则。第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三、国家结构形式
             1、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
    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的、民族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个国 家的地区构成和民族构成,历史形成的地区往来和民族关系、文化联系、民族心理及地方情感,统治阶级为解决民族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策略等,都会影响到一个国 家对于国家结构形式的确定和选择。
    在决定和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诸多因素中,民族因素是重要的因素。一般说来,民族状况如何,常常 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结构形式。各民族内部存在着共同性,民族之间也存在着共同利益和共同生活的基础,同时,各民族之间又存在着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差异 性。因此民族关系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采取什么样的结构形式。
2、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
5#
000fly000 发表于 08-10-22 14:02:13 | 只看该作者
在政治学中,区分国家结构形式类型,主要根据以下情况和标准:
?          国家主权是否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
?          全国性权力和地方性权力的来源,即是中央政府授权给地方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委托权力给中央政府;
?          全国性权力与地方性权力之间如何划分各自的权力;
?          全国性权力和地方性权力的划分,依据双方确定的规则还是以一方意志为依据。
   按照这些因素和标准,国家结构形式可以划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大类。
    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其基本特点是:中央权力独享全部国家主权,国家具有单一的宪法,统一的法律体系和司法体系;统一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的行政体系;统一的国籍。
    复合制国家由若干独立的国家或政治实体通过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在复合制国家,地方权力程度不同地享有国家主权。按照其联合程度不同,复合制国家又有联邦制和邦联制之分。
    联邦制是由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
    邦联制是由若干个各自保留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国家联盟。严格意义上讲,邦联只是一种国家联盟。
3、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宪法确定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确保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坚持地方服从中央,下级服从上级;二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而在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基础上,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具有特殊地区的特色,这种特色在制度方面体现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即在国家不可分割的领土之内,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少数民族以充分行使自治权的方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事物。它是根据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的特点而设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2)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设立特别行政区,是我国在国家结构形式上的重大创造。这种制度规定,一方面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政府,另一方面,特别行政区又享有高度自治权。
第四节: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的含义和设置原则
             1、国家机构的含义和特点
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完成政治权力的职能,按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各种国家机关的总和,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政治权力组织实体的体现。国家机构的基本特征是:
    (1)阶级性。国家机构作为统治阶级行使政治权力的工具,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和统治意志组织和运行的,因此,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运行,都会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要求,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实现。
    (2)实体性。国家机构一般是作为组织实体存在的,它具有特定的物质、人员和财力要素,而且具有这些要素配置和构成的特定形式,因此,国家机构具有特定的物质形态,它在外形上是可以辨认的。
    (3)整体组织性。国家机构是精巧的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机器,因此,它是统一的整体,是有机的组织体系。其设置和运行都遵循着特定的组织原则和程序,各机构之间有程度不同的分工和相互依赖性。
    (4)特定的职能规定性。从总体上看,国家机构执行着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职能。而从不同的国家机构和部门来看,它们又承担和履行着不同的职能。
2、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
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是指统治阶级在组织国家机构时所确定的不同职能的国家机构的相互关系原则,它是反映不同职能的组织权力之间关系的机构设置原则的体现。
    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
    (1)集权原则。它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机构设置的通常原则。其基本内容是国家的最高立法、行政、司法、监督、军事、外交等权力集中于君主一身,一切国家事物和政治决策均以君主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一般说来,集权原则是与专制主义政治联系在一起的。
    (2)分权制衡原则。分权学说由洛克提出,并由孟德斯鸠加以完善的。分权制衡原则是资本主义国 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分立与制衡。分权制衡原则是资产阶级通过设置不同国家机关为自己利益服务的原则,籍此实现资产阶级内部不同 权力之间的制约和平衡,以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3)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机构设置 和组织实践中,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内容具体体现为:第一,实行民主集中制,目的是保证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因此,国家机构设置和 建设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第二,其他国家机关,包括国家元首都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第三,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的职权划分,遵循 在中央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二、主要国家机构
1、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结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国家元首的职权在各国不尽相同,一般说来主要有:
?          公布法律;
?          任免国家机关中的高级官员;
?          召集议会、宣布戒严、大赦、紧急状态或对外宣战;
?          以国家最高代表身份对外交往;
?          代表国家颁布荣誉称号和证书。
    此外,国家元首还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统帅,具有全国武装力量的指挥权。
2、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是指有权制定、修改、废止或恢复法律的国家机关,在现代国家中,它一般是指代表大会、国民议会、国民大会等机构。立法机关是国家立法权的体现。其具体职权主要包括如下几项:
?          制定、修改、废止法律;
?          审查和通过国家财政预算、决算,并监督实施;
?          组织或监督政府
?          其他有关国家大政方针的决定,如批准对外宣战等等。
3、行政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是贯彻国家政治决策、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和各行政职能部门的机关,它是国家行政权的组织体现。其主要职权有:
?          组织必要的人力物力,贯彻立法机关通过的各项决策、议案;
?          制定各项政策,发布命令,管理社会经济、文化、科教和卫生等各方面工作;
?          领导全国行政机关工作,征擢、管理、任免行政工作人员;
?          负责或协助处理军事力量的编制、训练、调遣和指挥事宜。
  4、司法机关
司法机关是依照法律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和法律监督权的机关,司法机关在属性上是维护法律、法令的机关,它是国家司法权的组织体现。
    司法机关的职能一般包括:侦察、提起公诉、审查等。
    侦察是指国家专门机关依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犯罪活动所进行的专门侦察活动。
    提起公诉一般是由检察机关担任,其职能是弄清案情,确定是否构成违犯法律,并代表国家起诉。检察机关一般具有公诉权、抗诉权和其他法律监督权。
    审判一般由法院担任。法院通常有普通法院和专门法院之分。法院按不同级别一般可分为若干不同层次,比如高级、中级和基层法院。专门法院指处理专门事务的法院,如军事法院等。
第六章:政党
    第一节:政党
          一、政党的含义
              1、政党的定义
政党是现代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普遍现象,是政治生活的重要组织形式。虽然政党的概念古代即有,但是,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却是世界近现代历史上政治发展和民主政治形成的产物。
    关于政党的含义,不同的政治学家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作过不同的论述,比如认为政党是实现某种主 义的组织;政党是人们进行政治选举的工具;政党是人们谋求公职的工具;政党是社会成员表达和聚合利益要求的结构等等。关于政党本质的这些论述虽然从不同的 角度指出了政党的某方面特征,但是,并没有深刻揭示政党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从阶级分析的角度,揭示了政党的阶级本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者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二、政党的特征
              1、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政党建立的基础是阶级,是特定阶级进行政治活动的组织工具。特定的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和要求,组织政党以统帅本阶级的力量,这就使得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除了阶级基础之外,政党的形成还需要特定的社会政治和技术条件,因此,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并非是与阶级同时产生的组织形式,只是到了近代,政党才在大工业和资本主义民主条件下得以形成。
    由于特定阶级又由若干阶层或者集团组成,特定的阶层和集团的利益也可以驱使人们组成政党进行政治活动,因此,政党也可以是特定阶层和集团的组织。尽管如此,代表特定阶层和集团利益的政党,仍然首先具有这些阶层和集团所归属的阶级的基本特性。
2、政党是特定阶级进行政治活动的统帅力量
政党通常由特定阶级中政治上最活跃、最积极的一部分人组成,就此而言,政党往往聚集着本阶级的政治精华分子和中坚力量,成为阶级的政治核心。
    政党的思想和理论集中体现着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因此,政党是阶级意志的集中代表者,是阶级力量的精神凝聚者和思想灵魂。
    政党是特定阶级进行政治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特定阶级的组织标志,因此,政党在阶级的政治活动中起着统帅的作用。
3、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纲领
政党都具有自己的政治目标和纲领。
    政党的政治目标包含政权目标和社会目标,根据实现阶段的不同,又有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之分。
    政党的纲领一般包括政党的政治目标以及对于实现这些目标的社会条件、基本途径的论述和分析。由于不同的政党具有不同的政治纲领,因此,不同的政党也具有不同的政治主张。同时,由于政党政治纲领具有实现阶段的区别,因此,政党纲领又有近期纲领和远期纲领之分。
4、政党具有特定的组织和纪律   
政党实现自己目标和纲领的重要依托,是政党的组织和纪律。因此,政党通常具有特定的组织形式和纪律规定。
    政党的组织具有特定的形式和体系,这些形式和体系往往与特定时期政党的政治任务和政治活动有关,一般说来,政党对于自身组织形式和体系的选择,以实现自己政治目标和任务的有效和有利为原则。
政党的纪律是政党正常运行和政治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内部规则,政党的纪律对党员有不同程度的约束力。政党纪律的严密与否与政党建立的思想基础相关,也与特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方式相关。
5、政党与政权具有密切相关性
夺取、掌握和巩固政权,是政党的重要任务,也是政党区别于其他社会政治团体和组织的重要特征。
    政党与政权的密切相关性,是由政党作为阶级利益的最高体现者和阶级政治活动最高统帅者的属性决定的,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作用,政党必须以政权的获得和掌握、巩固为目标。
    政党的政治纲领和所处地位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政党与政权的关系有所不同,这也决定了政党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身份的不同。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有执政党和在野党之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有执政党和参政党之分。
三、        政党的类型
1、        资产阶级政党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在本质上是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因此,政党类型的划分在本质上应该以阶级性为标准进行。据此,可以把政党划分为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
    所谓资产阶级政党是建立在资产阶级利益和阶级力量基础上,以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利益、要求和政治意志为宗旨的政党。其基本特征是:
    (1)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以资产阶级的利益为根本指导原则和价值取向,是资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
    (2)以资产阶级的政治上积极和活跃的分子为中坚。表面上,资产阶级政党对于其成员资格的限制比较松散,但是,实际上这些政党却是由资产阶级中熟悉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生活,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具有强烈的政治积极性的分子为中坚的。
    (3)根据政治活动的不同环境和需要,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纪律要求。一般情况下,资产阶级政 党出于在资本主义民主制下选举和议会斗争的需要,常常采取松散的组织形式和纪律规定。不过,在资产阶级感到自己的政治统治受到威胁时,往往会把政治民主的 统治形式转变为极端专制的组织和纪律形式,如历史上的法西斯德国纳粹政党。
2、        无产阶级政党
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是劳动人民的利益的代表者。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是:
    (1)以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2)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成员是无产阶级优秀品格的集中体现者,同时,决定了这些党员是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中坚力量,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政治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利益的理论阐述,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体现,因此,无产阶级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使自己遵循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持和发挥无产阶级领导者的作用。
    (4)具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严密的组织纪律,是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和领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政治斗争的重要保证,因此,无产阶级政党以民主集中制作为组织原则,以严明的纪律形成统一的行动,从而保证了其具有坚强的战斗力。
四、政党的作用
1、凝聚和集中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特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意志,必须形成统一的政治纲领,才可能使阶级在政治斗争中聚集自己的力量,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和任务。政党以自己的理论纲领和方针政 策,使得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意志理论化、集中化、深刻化、明确化、从而有效地凝聚和集中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意志,使得自己代表的阶级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力的政 治力量。
2、动员和发展政治力量
作为阶级的政治组织,政党具有强大的政治动员和组织作用。政党运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本阶级的群众,以形成基本政治力量。同时,政党可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其他阶级的群众,以形成广泛的政治力量。
3、领导和影响社会政治生活
在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特定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实现,一般都是通过政党进行的,因此,政党具有领导和影响社会政治生活的巨大作用。
    在掌握政权时,政党以执政党的身份,掌握和监督国家政权,并把自己的方针政策转变为国家的方针和政策,以国家权力的形式予以实施。同时,政党还派遣党员担任政权要职,直接参与和领导国家政治生活。
    在不掌握政权时,政党会以参政党或者反对党的身份,通过各种途径,从多方面影响社会政治生活。
第二节:政党制度
         一、政党制度的含义
政党制度,是由国家法律规定或者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有关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执政掌权者或者参与政权的方式、方法和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影响和决定特定国家实行何种政党制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国的历史传统、经济制度、政体、选举制度和政治力量的对比状况,是主要因素。
    政党制度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1)政党制度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而设立和规定的,因此,其根本性的支配原则是有利于统治阶级维护和实现自己的统治和利益实现,因此,统治阶级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立和调整乃至改变政党制度。
    (2)政党制度可以是成文法规定的,也可以是宪法惯例规定的。这就是说,政党制度可以在宪法或其他法律中予以明确的规定,也可以依照宪法惯例形成,而不作明确的法律规定。
    (3)政党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而有机的组成部分,因此,政党制度必然与一国政治制度具有相互的适合性。这也决定了政党制度不仅规定着政党的地位、作用、活动方式和途径,而且深刻影响着一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成员的政治活动方式。
二、政党制度的类型
              1、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党进行合法社会政治活动的规则、程序和方式的制度性规定。综合考察一国政党数目、政党关系、和政党执政方式等方面因素,可以把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进一步划分为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制。
    两党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中代表资产阶级的不同集团利益的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 多数席位,或者赢得总统选举胜利而轮流掌握国家权力的政党制度。实际上,在实行两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除了两个主要政党之外,往往还存在着其他的政党,不 过,由于其政治力量弱小,不可能作为主要执政党执政。
    多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由多个政党竞争国家职位,轮流或者联合执政的政党制度。错综复杂的 社会矛盾、高度分化的社会结构和利益的多元化、社会政治力量的多样化以及选举制度中的比例代表制度,都是多党制形成的原因。按照资本主义多党制国家政党结 构和执政方式的差异,可以把多党制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多元并存的多党制。第二,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第三,一党独大的多党制。
    一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政权由一个政党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的制度。实行一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法西斯国家,二是当代的民族主义国家。
2、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无产阶级政党处于领导地位。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体现为它对国家政治生活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
    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又有两种类型。
    (1)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这种政党制度的特点是:第一,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这一制度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无产阶级政党不 仅对国家政治生活实行思想、政治和组织领导,而且对其他政党实行政治领导。第二,其他政党是合法的参政党。这些政党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包括参政议政,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实行,参加国家政权。第三,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合法政党之间的关系是协商和合作关系。
    (2)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
    在这种政党制度下,无产阶级政党是唯一合法的政党,并由它执掌政权。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其特点是无产阶级政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独自掌握政权,并由其党员担任政府领导职务。
第七章:政治团体
    第一节:政治团体的含义
        一、政治团体的含义
              1.政治团体的含义
政治团体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政治现象和组织现象。不少政治学家试图对其含义进行确定和概括,比如认为政治 团体是任何一群为了争取或维护某种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而行动的人;认为政治团体是一群人联合起来为了追求特定利益而对于政治过程施加压力的过程;或者认为政 治团体是特定利益表达和要求的非政府的实施组织。如此等等。
    关于政治团体含义的这些确定,或者是过于宽泛而没有区分政治团体与社会团体,或者是没有指明政治团体的基本特征而把政治团体混同于其他政治组织。
    按照政治团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目标、实际功能和活动特点,可知政治团体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按照特定利益结合在一起,通过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以实现自己利益目标和要求的团体。
2.政治团体的产生原因
在现代社会,政治团体的形成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利益的多样化、政治权力对社会作用的增强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政治团体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利益复杂化、多样化的产物。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使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提高,社会利益结构日趋分化,人们的利益内容不断更新。因此,人们往往结成特定的团体,并介入政治过程以实现自己的利益。
    其次,政治团体的形成与政治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扩展和增强密切相关。政治权力的扩展、政府政策作用的增强,使得各个社会阶层、集团、行业利益的实现受到政治权力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因而以特定团体的方式向政府表达利益与要求。
    再次,政治团体的发展是以民主政治为制度条件的。西方的民主政治具有虚伪的形式性,但是这种形 式民主的分权制度和权力间的制衡,给政治团体寻求影响政治的途径提供了形式可能。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中的不同阶层和不同方面组成的政治团体,从不同的 行业和方面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与要求,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二、政治团体的特征
1.团体利益的具体性、单一性和有限性
特定的群体利益和目标是人们组成政治团体的基础。但是,具有特定利益并不是政治团体独有的属性,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有的政治组织都有各自的特定利益。
    政治团体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之处,首先在于其特定利益的具体性、单一性、有限性。这种具体性、 单一性和有限性,是指政治团体的利益要求往往是围绕具体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形成和展开的,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这些问题往往体现为具体政策层次的问题,因 此,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影响政策的过程,是政治团体的主要活动方式。这就是说,政治团体的利益一般不是社会政治的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因此,其利益和 要求往往不是根本政治制度层面的和根本政治原则层面的,也不是涉及到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性和普遍性的利益要求。
    政治团体的利益之所以具有这一特点,主要是因为其利益形成的基础:一方面,政治团体利益形成的 基础是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居住区域、特定社会经历、身份资格等等具体的社会关系要素,另一方面,其利益形成基础是对于具体的、与政治团体的成员切身 利益直接相关的共同要求。
2.政治参与的有限性和针对性
政治团体组成的目的是要通过对政治过程的参与来实现各自的利益,但是,政治团体参与政治生活的目的是有限的、有明确针对性的,即通过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有限政治参与,来促使公共政策制订系统与执行系统对它们有利的或危害较小的计划、措施、方案。
    由此可见,政治团体并不是对所有政治过程都感兴趣,而仅仅参与或者影响与自己的具体利益有关的 政治过程;同时,政治团体的政治参与层次是有限的,即仅仅重视参与并影响与自己相关的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因此,其参与仅仅限于政府政策层次;此外,政 治团体对于政治生活的参与仅仅限于自己的利益得到一定程度实现和满足。
    政治团体的这一特点,也表明政治团体不同于通过市场交换机制和社会协商机制来实现自己利益要求的团体,它是通过政治过程和政府政策过程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要求的。
3.组织的非政治权力性和社会性
虽然政治团体具有合法性和一定程度的组织性,但是,它的存在和活动则带有非法定性、非政治权力性和社会性的特 征。在法治国家中,国家权力组织的权力、职责、规模、活动程序都是法定的。而政党一般具有特定的明确纲领、组织原则和活动程序,其目的是获得或巩固政权。 相形之下,政治团体则不带有政治权力性质。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政治团体一般独立于政治权力,或者与政府处于对立地位。其存在和活动与法律 程序没有直接联系,也没有谋取国家权力的明确纲领。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政治团体一般是执政党和政府与广大群众相联系的纽带,它不是法定的国家权力组织,也 不是致力于谋取权力的组织。
4.组织成员的群众性
政治团体的群众性。政治团体虽然介入和参与政治,但是,它是非政府、非政党组织,因而具有群众性。这种群众性主要体现在:政治团体的成员构成具有群众 性,一般的并不对要求加入或退出团体的人有特别的政治要求;政治团体服务于特定的群众利益,每个政治团体在活动中都从自己的群众利益出发;政治团体的活动 目标、方式、内部构成皆由团体内部的成员决定;政治团体与特定的群众保持联系。
第二节:政治团体的类型
一、政治团体的技术类型
政治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形成了对于政治团体的不同技术分类标准,并由此形成了不同政治团体的类型:
    (1)按照政治团体所追求的利益来分类,可以将政治团体分为追求特殊利益的政治团体与维护公共 利益的政治团体。前者的特点是以政治活动来追求或维护团体成员的特定要求。后者的特点是通过一定的活动来维护和促进与社会全体成员或绝大部分成员相关的共 同利益,比如环境保护团体。
    (2)按照政治团体的自主性程度分类,可以将政治团体分为完全自主性政治团体,依附性政治团体 和合作性政治团体。完全自主性的政治团体是在参与政府决策以追求自己的具体利益时,不依赖于任何其他组织而完全独立。依附性政治团体是政治团体本身或在参 与决策时隶属于或服从其他政治团体或组织。合作性政治团体是在参与决策、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时,要与其他政治团体平等协商或联合。
    (3)按照政治团体的法律地位来分类,可以将政治团体分为合法性政治团体与非法性政治团体。前者的特点是政治团体的存在和参与的方式是公开的、合法的。后者的特点是政治团体存在和活动是非法的。
    (4)按照政治团体所处的社会形态来分类,可以将政治团体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团体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团体。
    二、政治团体的社会类型
             1.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
资本主义国家压力集团是指在法律上有较大的独立性,在组织上独立于国家权力机构和政党,通过政府和议会外的行 动,对政府施加压力,影响政府的政策制订和实施,以满足其利益和要求的政治团体。这些政治团体通常通过对政府和议会施加压力的方式进行活动,所以人们通常 将其称为压力集团。
    压力集团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和利益分化的产物。资本主义私有 制及其分配关系,加上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使社会利益出现分化和多样化。这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会产生利益集团之争,从而出现压力集团;其次,压力集团 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单个的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不足以与资本垄断集团竞争,从而迫使人们通过组织团体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再次, 压力集团是制约国家权力膨胀的产物。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权力与垄断资本的结合,会不断扩张膨胀,原有的分权制衡制度不足以制约政府权力,社会需要新 的权力制约机制,压力集团正是这一机制。
    压力集团的特点是:
?          种类较为复杂;
?          活动范围广泛;
?          压力集团之间频繁对立冲突。
    压力集团参与政治的主要形式是院外活动,这些活动可分为直接与间接活动。
直接院外活动是压力集团的主要活动方式。主要由集团代表或专职活动人员直接对参与决策者进行游说、沟通关系等;提供情报与材料,并且帮助专题研究、起草法案和报告,在听证会上作证,参加顾问委员会等。
    间接的院外活动是指压力集团通过中介来影响政府公共决策活动,包括政治捐款,破坏所要反对的候选人的竞选等;利用新闻媒介影响公众舆论;运用抗议活动引起决策者重视;进行基层动员等
2.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
  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存在着 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加上职业、行业、性别、年龄等差别,社会成员必然会存在利益差异。为了在共同利益基础上,通过参与政治来实现不同利益,人 民组成不同的政治组织,参与政治过程,从而形成了政治团体。它们在执政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挥联系党与群众、政府与人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政治团体之间以及 它们与政府和执政党之间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团体主要有工会组织、青年组织、妇女组织等。工会组织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工人 群众自愿结合的组织;青年组织包括共青团、青年联合会和学生联合会。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性组织,是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青年联合会是各青年团体的联 合组织;学生联合会是高等学校学生会的联合组织;妇女组织主要是妇女联合会等,它们是妇女的群众性组织。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团体的基本特征是:
?          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          具有统一规范的组织形式;
?          具有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参与政治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来参与商讨和决定国家大事;直接参与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决策工作;通过参 加各级地方政府与本团体有关的工作来维护和实现特定的利益要求,并保护本团体成员的权益;通过对党组织和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来影响政策制订,维护 本团体利益。
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素质更新
          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作用
   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团体对于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
    (1)政治团体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团体能够将公民具体的、单一的利益与要求,在参与决策时加以表达和综合,从而影响政府决策。
    (2)政治团体是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在政治团体的活动中,具有相同利益的公民自发聚集,交流政治信息,将特定政治价值观点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政治意识。政治团体的活动,还让具有某种政治观点的公民改变原先看法,从而实现政治再社会化。
    (3)政治团体是维护资本主义政治秩序的有效手段。不同的政治团体之间的矛盾相互抵消,可以维 护资本主义的政治秩序。另一方面,政治团体利益的表达与综合,会被资产阶级政党更强有力的利益表达与综合所淹没,而资本主义政党政治又最终会被占统治地位 的资产阶级所操纵。
    (4)政治团体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权力制约的补充因素。随着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扩展和权力的膨胀,国家权力之间的制衡已不能充分实现权力制约的目的,政治团体却能够起到补充权力制衡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作用主要是:
    (1)组织作用。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是群众性政治组织,它可以广泛有效地组织群众,从而为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参政议政提供组织依托。
    (2)参政功能。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通过政治团体这种组织方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和意志,从而切实有效地实现人民民主。
    (3)民主监督功能。在社会主义国家,为保证公共权力公平、公正、公开、有效地为人民服务,需要对公共权力实施充分和有效的监督。政治团体在参政议政时,除了关心本团体的利益外,还对公共权力加以监督,从而保证其能够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4)教育功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部分群众由于文化程度较低,主体意识和权利观念不强,民 主的素质与要求不高,从而影响了他们自觉有效地参政议政。政治团体可以利用与群众直接相联的优势,通过团体的活动,以各种方式教育群众,帮助他们提高政治 的参与意识,增强参与政治的能力。
第八章:政治统治
    第一节:政治统治的含义和特征
        一、政治统治的本质
              1、若干政治统治观分析
在人类政治思想发展的历史上,关于政治统治有种种解释和说法,其中有代表性的如:
    (1)认为政治统治是神权统治,统治者是神的意志的化身,因此,政治统治是神意的安排。
    (2)认为政治统治是父权统治,政治权力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中的父亲权力在社会范围内的扩展,因此,政治统治就是父权在国家范围内的放大。
    (3)认为政治统治是人们根据理性的要求订立社会契约的结果,因此,统治秩序就是契约秩序,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是委托——代理的契约关系。
    (4)认为政治统治是精英统治,即按照社会中的少数政治精英意志形成的秩序。
    关于政治统治的这些看法,具有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政治思想渊源,如神权统治观是神权政治的体现,父权统治观则是对于政治现象的血缘关系的解释,而契约统治观则是自然法政治哲学对于政治统治的典型解释。但是,它们并没有科学地揭示政治统治的本质。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统治观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深刻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政治统治的本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政治统治是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对抗和斗争的结果;是在阶级斗争和政治 斗争中取得统治地位和政治权力的阶级,对敌对阶级和社会政治秩序破坏者的强制和压迫行为;是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和政治生活进行支配和控制,使之处 于秩序范围之内的行为。
    从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统治含义的分析,可以看出:政治统治本质上是阶级统治。它是阶级对抗和斗争中取得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和社会秩序,运用政治权力和国家机器对被统治者和社会政治秩序的破坏者进行的强有力控制和支配行为。
二、政治统治的特征
1、阶级性
政治统治的阶级性集中体现在:政治统治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是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要求。
    在政治统治过程中,这种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往往以国家的意志和要求的形式出现,并用国家机器予以实施,这是由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主导地位决定的,也是统治阶级把自己的意志和要求转变为社会意志和要求的需要。
    政治统治的阶级性,是其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2、强制性
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机器对敌对阶级和社会成员的强力支配和控制,因此,政治统治具有强制性。
    政治统治的强制性一般以直接强制和规范强制等方式出现:直接强制是统治阶级对统治对象的直接暴力镇压,规范强制性则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政权制定适用于全社会的法律和规则并予以实施,以进行强制性的规则控制和支配。
3、秩序性
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把社会和政治生活控制在秩序范围内的意志体现,因此,政治统治在政治生活中往往具体表现为秩序状态。
    这种状态一方面表现为政治统治体系和行为的有序性,另一方面表现为政治统治的社会效果的有序性。
    政治统治的秩序性的实现,即为社会政治生活的稳定。其秩序性的程度,实际是政治稳定的程度。
4、最高性
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保持统治地位的前提,因此,它是统治阶级的本质的行为体现,是统治阶级政治行为中的最高行为,统治阶级的其它利益要求和行为都必须服从这一要求。
    政治统治的最高性还表现在,维护和控
6#
000fly000 发表于 08-10-22 14:08:35 | 只看该作者
制统治秩序的行为具有最高意志性,其他社会意志和要求必须服从这一意志的要求。
第二节:政治统治的基础
          一、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
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是指,政治统治必须以政治权力为后盾和力量前提,以此为凭借对权力对象进行控制和支配。这一统治基础的基本含义是:
    (1)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意味着,进行政治统治的统治阶级必须在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始终掌握和控制着超过敌对阶级和其他反抗力量,并且能够有效动员和运用的物质和精神力量。
    (2)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意味着,政治统治的权力必须以国家权力形式出现。在政治生活中, 国家权力具有代表全社会,超然于社会之上的形式。统治者只有使自己对于社会的统治和控制转变为国家权力,才能使自己的力量和意志要求转变为对全社会的合法 有效的秩序控制,使自己的力量和意志要求通过国家机器顺利有效地予以实施。
    (3)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的核心是暴力。暴力是构成统治权力强制的核心因素,不过,暴力是 依托于生产资料的占有和这种占有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前提的。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暴力为核心的统治权力,往往以规则性的形式和方式作用于社会政 治,因此,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常常体现为规则性权力基础。
二、政治统治的社会职能基础
  统治阶级要有效地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秩序,除了必须运用政治权力进行政治强制
    和控制之外,还必须运用这种权力承担起社会职能,因此,政治统治同时必须以统治阶级的社会职能的履行为基础。
    社会职能对于统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基础意义在于:
    (1)统治阶级承担和履行社会职能,是统治阶级掌握、维护和保持国家权力合法地位和作用的必要 前提。国家权力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权力,但是形式上却是全社会的公共权力。因此,国家权力的合法地位的确立和维护,既依靠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又依靠 对于公共事务的承担。
    (2)统治阶级承担和履行社会职能,是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从而维护统治秩序的基础条件。社 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秩序的保持,是政治统治秩序的社会体现,是政治权力正常运行的社会基础。而这一基础的保持,需要社会事务的正常处理,这就需要通过 统治阶级承担和履行社会职能来实现。
    (3)统治阶级承担和履行社会职能,是统治阶级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进而增强统治力量的根 本途径。统治阶级的力量本质上来自于对于社会和政治资源的控制和运用,而社会和政治资源的状况,是随着生产力的状况而变化的。而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 说,统治阶级和国家承担并履行社会职能是重要的实现条件。就此而言,承担和履行社会职能,对于统治阶级强化自己的统治能力,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三、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
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是社会成员在思想和心理上对于政治统治及其方式的认可和同意,也就是对于政治统治正当性和合理性的认可和同意。这种心理基础包含两个方面基本内容:
    (1)运用政治权力,尤其是国家权力进行政治统治形成的政治权威。所谓政治权威,就是统治阶级在运用权力过程中形成的令人信服的威望和威信,它是政治权力造成的心理效应和态势。
    (2)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的思想心理认可和同意。这种认可和同意,构成了政治统治中的政治合法性,因此,政治学中的政治合法性,就是社会成员对于特定政治权威的认可和同意。社会成员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于政治统治的思想和心理上的服从。
    (3)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首先建立在政治统治的权威与本阶级成员的认同之间的和谐关系基础上。 与此同时,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政治统治,也常常对于敌对阶级和反抗势力中的成员进行教化和灌输,以使其思想和心理归附和皈依统治阶级的权威和统治的思想价 值,从而形成政治服从心理。
    (4)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政治权力必须有效地转化为政 治权威,转化为以政治合法性和正当性为核心的政治认同,才能持久有效地建立和维护特定政治统治秩序。同时,政治统治的要求和规则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 有效实施,往往也取决于政治合法性和正当性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建立。
第三节:政治统治的类型和方式
        一、政治统治的类型
             1、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统治类型的划分
马克思主义从阶级关系以及由此体现的阶级利益和阶级统治出发,按照政治统治的本质对于政治统治进行类型划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划分,人类有史以来的政治统治可以划分为剥削阶级对于被剥削阶级的统治和被剥削阶级对于剥削阶级的统治。
    剥削阶级对于被剥削阶级的统治,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政治统治特征,这种 政治统治是由少数剥削者建立的阶级统治,这些剥削者凭借着对于生产资料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占有而形成社会统治阶级,由于他们在社会成员中占少数,所以,这种 统治又是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政治统治。
    无产阶级在推翻剥削阶级政治统治,夺取政权后,建立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统治,这种政治统治,是原来的被剥削阶级对于原来的剥削阶级的统治。由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构成了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所以,这种统治又是多数人对于少数人的统治。
2、马克斯.韦伯关于政治统治类型的划分
在当代西方政治学中,政治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于政治统治类型的划分具有一定影响。他根据政治生活中人们政治认同的依据,即政治合法性基础的不同,把政治统治划分为传统型的政治统治、魅力型的政治统治和法理型的政治统治。
    按照韦伯的说法,传统型的政治统治,是以传统的习俗和习惯形成的政治价值和规则为依据而建立政治合法性的政治统治,在这种政治统治中,政治社会的成员认同的是传统的政治习俗和习惯。
    魅力型的政治统治,是统治者凭借自己的政治人格的特殊魅力和超凡品质建立政治权威,获得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的政治统治。由于魅力在英文中读作“卡里斯玛”,因此,这种统治又被称为“卡里斯玛式的统治”。
    法理型的政治统治,则是把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即政治合法性建立在法律和政治规则的权威基础上的政治统治,人们服从的仅仅是法律和政治生活的规则。
    马克斯?韦伯对于政治统治类型的划分,说明了政治统治的特定依据。尽管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但是,它并没有根据政治统治的本质进行分类划分。
二、政治统治的方式
在实施和维护政治统治的过程中,统治阶级一般采取的方式主要有:
    (1)暴力镇压。即对于对立阶级的反抗和敌对分子的破坏进行直接的暴力镇压,以维护政治统治秩序,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
    (2)规则强制。统治阶级制定特定的法律、法规和原则、政策,确定社会政治秩序的基本要求和边界,规定敌对阶级和反抗分子的行为限度,并予以实施。
    (3)承担国家社会职能。为形成强有力的政治统治能力和权威,统治阶级及其代表必然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并承担国家的社会职能,以巩固政治统治的基础,强化政治统治的力量,形成高度的社会政治认同。
    (4)贯彻统治阶级的思想和价值观,培植高度的政治认同。为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统治阶级必然 把自己的思想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并在社会生活中贯彻和灌输这些思想。同时,统治阶级必然会以各种方式,培植和强化有利于政治统治的政治价值、政治观 念,以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形成政治统治的持久有效的精神支柱和心理基础。
第九章:政治管理
    第一节:政治管理的本质
        一、政治管理的定义
              1、政治管理含义辨析
政治管理在中西方政治学研究中,是一个新的概念。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正式形成这一概念。在西方,政治管理是与治理的概念一起产生和发展的。目前,对于政治管理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因此,需要简要予以辨析。
    (1)认为政治管理就是政治活动。这种看法带有管理政治观的浓重痕迹。实际上,这种看法至少忽 视了政治活动不仅是管理,而且首先是统治,忽视了政治活动不仅包含政府或者其他管理主体的管理活动,而且包含公民的政治参与活动。因此,政治管理并不等于 是政治活动,而仅仅是政治活动的一个方面。
    (2)认为政治管理就是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行政管理仅指对于行政机关本身的管理,广义的行政管理包含对于行政机关的管理和政府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而政治管理一般仅仅指公共权力机构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3)认为社会公共事务可以作两个方面的划分,一方面是政治事务,另一方面是行政事务。公共权力处理政治事务的活动为政治管理,处理行政事务的活动为行政管理。这种划分和确定实际上把政治统治事务等同于政治管理事务,混淆了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
2、政治管理的定义
按照马克思主义有关论述,在政治活动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统治,需要履行特定的社会职能,需要把社会中的阶级冲突和其他利益冲突控制在秩序允许的范围之内。这种出于政治统治要求而承担社会职能,对于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就是政治管理。
按照这一定义,政治管理的主体,是国家以及由国家权力延伸而构成的政治管理权力体系;政治管理的客体是国家范围内的全体社会成员;政治管理的目的,是 保障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并以此保障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的稳定和巩固;政治管理的任务,是承担国家所应承担的社会公共职能;政治管理的主要方式,是 国家运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和权力,自上而下地对社会进行约束或协调。
二、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关系
              1、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相同之处
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是国家权力的两种基本行为,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着差别。
    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共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国家行为,两者都是以社会公共权力为凭借的。两者都是为了维护特定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所进行的活动,因此,这两种行为都统一在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中。
  2、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不同之处
政治管理在具体表现形式和行为等方面,与政治统治有所不同:
    (1)在行为主体方面,政治统治行为的主体是由统治阶级所组织的国家政权,特别是军队、警察等国家的暴力机关,而政治管理的主体则主要是由国家机构中承担社会职能的机构,如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中的社会事务和社会职能承担部门实行的。
    同时,政治管理的主体还可以包括国家权力延伸的组织,包括与国家政权承担的社会职能的基本方向相一致的政党,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等准政治管理主体。而政治统治则是国家机关承担的。
    (2)在行为客体方面,政治统治行为的客体可以是多数人,也可以是少数人。在剥削阶级社会,政治统治是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统治。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统治是多数人对于少数人的统治。
    但是,就政治管理来说,由于管理的技术性要求,承担管理任务的人一般都具有特定熟练的专业管理技能,是统治阶级中的少数,而政治管理的对象则是多数社会成员。
    (3)政治统治以政治秩序的稳定和巩固作为基本任务,因此,在其目标和价值要求上,它强调的是 社会政治稳定和统治秩序。相形之下,政治管理必须以统治阶级全体成员的公共意志和要求,以及由此形成的公共事务作为管理的主要任务和价值主导,因此,其主 导价值往往是秩序和效率。
    (4)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和自己利益要求的直接体现。而政治管理除了维护统治之外,它还担负着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任务,因此,对于政治统治的稳定和巩固来说,政治管理是通过对于社会职能的有效承担来实现的。
第二节:政治管理的基本类型
一、传统政治管理
作为社会管理活动,除了根据政治统治前提决定的根本性质差异之外,政治管理往往还与社会经济活动方式、主体特征、权力特性、管理功能、管理方法和总体运行机制等因素有关。根据这些因素,可以把政治管理划分为传统政治管理和现代政治管理。
    传统政治管理是以传统的经济活动方式即自然经济作为经济背景的,因此,它是以自然经济方式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导方式的社会政治管理类型。
    从管理主体看,国家的社会职能相对简单,政治管理机构也比较简单,一方面,政治管理的权力机构 呈现单一性,除了国家权力机构之外,在政治管理中没有政党和其它以政党为依托的政治组织,也不存在其他的政治社会团体。另一方面,在国家机构内部,其功能 分化的程度也相当低。
    从权力运用来看,传统政治管理具有明显的任意性和连带性。传统社会中小生产者的重要特点是他们 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而他们的代表一定是他们的主宰和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但是,当这种不受限制的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一人之手,它就变成了任 意权力,变成了绝对的君权和王权。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化不充分,传统的血缘关系在社会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位,因此,传统的政治管理又常常与宗法权力、宗教 权力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政治权力的连带性。
    从管理过程看,传统政治管理具有强烈的封闭性和神秘主义特点。
    从管理方法来看,传统政治管理表现出简单性和落后性。
    由此可见,传统的政治管理表现出明显的人治特征。
二、现代政治管理
现代政治管理是以市场经济为社会主要经济活动方式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管理。
    现代政治管理以市场经济为依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横向的社会利益关系增加,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中的相互制约的因素增加。这就决定了现代政治管理具有与传统政治管理不同的特征。
    从管理主体方面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利益结构复杂,社会分化的程度较高,国家机构和社会管理机构的构成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在权力行使方面,现代政治管理所运用的权力具有规范性。为了在充满经济竞争的条件下保证社会生活有序动作,就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
    在管理过程方面,现代政治管理具有开放性的功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现代政治管理兼容多种利益的存在,并作为宏观调控者对之加以协调。
    在管理方法方面,现代政治管理以法治为基础,强调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的有机结合,并结合运用政治社会化等方面的手段。
    总之,现代政治管理在运行机制方面,用法治取代了人治。法治化的政治管理,具体表现为管理法规体系的完善化、管理权威的法制化、管理责任的明确化和管理过程的程序化。这其中,政治管理权威的法治化尤为重要。
第三节: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
        一、政治管理的方式
             1、政治领导
政治领导,是政治管理的主体运用权力和权威,制定社会和政治发展的目标,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和方式,并且动员和选择政治力量和骨干队伍来为之奋斗的行为。
    根据这一含义,政治领导的基本特征是:
    (1)政治领导是政治管理主体把自己的权力转化为政治影响力的过程,在领导活动中,政治管理者依靠自己的影响力,推动和支配被领导者的活动,贯彻自己的意志和意图;
    (2)政治领导的基本任务为两个方面,一是制定和贯彻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二是动员的选择政治力量,尤其是选择干部。
    (3)政治领导贯穿于政治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行为环节中。因此,政治领导在政治管理中具有支配性和核心性的作用。
2、政治决策
  政治决策,是指各国家机构、政党等政治管理主体对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现代政治管理中,政治决策的基本特征是:
    (1)选择性。政治决策是对社会公共政治事务和问题所作的抉择,由于社会公共事
    务具有多重价值的综合性,并且这些价值相互之间还是矛盾的特点,因此,一次政治决策不可能同时 实现这些多种价值,这就决定了政治决策需要在这些价值之间进行选择;同时,作为决策,政治决策要对不同的决策和实施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另外,政治决策还 常常需要对于其实施的时机和条件进行选择。
    (2)权威性。它的行为主体是国家政权和政治领袖人物,而政权和政治领袖的权威往往又给各种决策形式带来了权威性。
    (3)指导性。它是关于政治管理的蓝图性设计,决定着政治管理的整个实施过程。
    (4)强制性。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因而要求服从,并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不可违抗或破坏。
    政治决策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由多个具体行为环节构成的,其主要是:第一,分析和把握政治形势,确定政治目标。第二,进行政策分析和评估。第三,面对若干意见综合方案,进行论证,然后决定取舍。第四,接受对决策结果的信息反馈,进行决策调整。
3、决策实施
政治决策的实施,是政治管理的关键环节。在政治管理过程中,政治行为各主体产生复杂的相互关系,为使之达到或走向某种政治有序化的活动过程,必须有一系列 工作环节。作为政治管理主体中主要部分的国家机构,其决策施行活动的主要环节一般有指导、计划、组织、服务、提取、分配、协调、管制等。
4、政治沟通
政治沟通是指传递政务信息、交流政治思想和政治信息的活动。政治沟通常常被誉为政治管理的中枢神经,它对整个管理活动起着不可替代的整合作用和驱动作用。而且,愈是现代型的政治管理体系,信息流动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就愈重要。
    政治沟通的基本内容是政治信息的传递,它包括政治体系中政治信息的获取、输送、存贮、处理和反馈等过程。
5、政治监督
  政治管理中的监督,是为了保证管理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从权力运行角度看,监督可以分自上而下的监 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两种。自下而上的监督乃是公民对政府的监督,属政治参与行为。政治管理意义上的政治监督指的是在政治管理过程中,政府、政党的领导机构 及专门的纪律监督部门为保证政治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制的范围内履行公务,所进行的监察、纠偏、检察、督促等活动,因此,这种监督是自上而下的监督。
    政治监督是政治管理的免疫系统,其目的在于抵御权力的腐蚀性,避免社会公共利益受到特殊利益的非法干扰,以保证政治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政治监督由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社团监督等环节组成。
二、政治管理的作用
              1、保证政治统治的稳定和巩固
  政治统治的稳定和巩固,除了统治阶级的力量强大之外,必须以政治合法性的稳固作为重要条件,而政治合法性稳固的核心因素,在于国家有效地承担管理社会 公共事务的职能。实际上,在任何国家,如果统治阶级要想维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承担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责任。就此而言,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的稳固程度,往 往与国家承担社会和政治管理职能的有效程度成正比。因此,政治管理是统治阶级维护和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的必要和有效途径。
2、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任何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必须以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实行和社会生活的规则有效实施作为先决条件。政治管理的有效进行,正是承担社会生活的这些要求,从而 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的过程。因此,如果说政治统治的主要作用在于建立和保证社会政治秩序,那么政治管理的直接效应就在于维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3、保证民主政治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在通过政治统治对敌对势力进行专政的同时,政治管理担负着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成员内部实行民主的任务。在现代政治管理的条件下,政治管理行为还必须保证全体公民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权利。这是社会政治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
    民主作为政治权利的实现方式,始终离不开政治管理的积极作用:政治管理通过培养公民意识和正确的民主习惯,通过有效管理各种社会政治组织和社会团体,通过加强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建设,来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从而为政治统治创造必不可少的社会政治基础。
第十章:政治参与
    第一节:政治参与的含义
        一、政治参与的定义
              1、不同的政治参与概念
政治参与思想源自于近代民权理论。不过,现代政治科学中“政治参与”概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学者从对选举问题的研究拓展而来的。
    不少西方政治学者对于“政治参与”下过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如认为政治参与就是在政治体制的各个层次中,企图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政治选择的个别公民的一切自愿活动,认为政治参与是表示社会成员选择统治者以及直接或者间接的公共政策形成等方面的自愿的活动,认为政治参与是一般平民直接地、或多或少意图影响政府人事选择以及(或者)他们所采取行动而做的法律行为。如此等等。
这些定义并没有全面而深刻地指明政治参与的本质特征。
2、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政治参与问题作过多方面论述,根据这些论述,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参与问题的把握有三个基 本方面:一是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实现其政治权利和人民民主的必要途径;二是政治参与的核心问题是公民对于国家事务的参与;三是政治参与可以是直接民主的, 也可以采取间接民主的各种形式。
    按照马克思主义把握政治参与的基本原则,可见政治参与是一个社会中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且影响政治体系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社会政治生活中公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基本方式。
    政治参与的程度和广度,集中反映着特定社会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本质。
二、政治参与的特征
              1、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
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这是政治参与的主体特征。这一特征包含着两个基本方面的含义:
    (1)政治参与的主体必须是公民,而不可能是臣民。公民,是近代以来民主政治赋予社会政治生活 成员的资格概念,它意味着社会成员在法律上的政治平等,意味着社会成员具有平等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意味着只有在民主政治的制度条件下,真正的政治参 与才是可能的。而在封建社会专制等级政治制度条件下,社会成员只具有臣民的资格和身份,而臣民是不可能成为政治参与的主体的。
    (2)政治参与的主体必须是普通的公民。这里的普通公民,主要是指不包括政府公职人员和政治家在内的公民。作为公民,政府公职人员也参与政治,但是,他们的公务活动,是行使公共权力的活动,不能看作是政治参与活动。
2、政治参与本质上是公民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政治参与体现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这是政治参与的本质特征。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不仅有服从的义务,而且有参与的权利。政治参与实际上是公民行使以普选权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
    由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政治参与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过程。公民的政治参与活动是以公民对于 民主政治的承诺为基础的,同时,这种参与活动也是履行对于社会和公共利益的关心和责任。因此,对于普通公民来讲,所谓政治参与,意味着他们应该积极了解、 参与政治事务,积极表达意见,将自己的要求转化为支持或否定的行为,从而加入政府过程。
3、政治参与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进行
政治参与只限于公民以合法方式进行的影响政府和政治过程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和活动。
    政治参与的这一特点,是与政治参与的目的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政治参与的目的,是普通 公民为了明确表达自己对于公共事务的看法和意见,表达自己对于政府和公共权力的要求,实现自己或者特定社会群体的利益,以影响政府和政治过程。它并不以破 坏和摧毁现有政治制度,推翻和颠覆现有政权为目标。因此,政治参与活动必然、而且也只能以合法的政治活动为作为自己的活动方式,而一切非法的政治活动,都 超出了政治参与的范围。
4、政治参与的范围包括一切公共政治生活
  政治参与的范围,不仅限于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还应该包括所有直接或者间接与政府活动有关的公共政治生活过程。
    政治参与的这一特征表明,其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包含多种层次、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的参与活动,包含围绕着各种公共事务活动展开的参与活动。尽管如此,政府重要公职人员的产生、政府公共政策的决策和实施过程,却是政治参与的主要内容和范围。
第二节:政治参与的类型
        一、政治参与的历史类型
              1、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
按照国家和民主政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可以把政治参与划分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是建立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基础上的。这种民主政治制度贯彻的形式上的自 由和平等原则,形成了一系列公民政治参与的机制,比如议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活动舞台,普选制又使政治参与具有了合法化机制,政党政治、 结社自由等也为政治参与提供了活动空间。
    对于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来说,这种参与有其特定作用:它作为“遮羞布”,可以掩盖社会和经济利益 分配中的实际不平等;它作为“政治晴雨表”,可以为资产阶级统治集团调整政策提供依据;它作为政治统治的“后备武器”,可以调整和裁决统治集团内部不同派 别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它作为社会的“调压阀”,可以缓解社会的内部矛盾。
2、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是人民民主的组成部分,它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参与有着本质上的深刻区别。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利益是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社 会主义政治统治从本质上讲是多数人的统治,这就为多数人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比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参政议政的场所,人民政协也是 为参政议政而设置的机构,在其他各项政治机制中,也都有人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同时,政治参与作为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实现形式,又 与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条件,与每个人的自主能力等主观因素相联系。因此,社会主义政治参与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参与必然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深入。
二、政治参与的行为类型
             1、自动参与
自动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因为自己或者特定群体的利益和要求,而自觉主动参与政治过程的行为。
2、动员参与
  动员参与,是公民响应政府、政党的号召,或者受到其他团体或公民的影响和鼓动而产生的参与政治过程的行为。
3、消极参与
消极参与,是指公民出于不自觉或不自觉的原因而对于政治问题漠不关心,或者对于政治问题和公共事务采取消极行动。因为这种态度和行为也是对于政治参与的态度和行为,因此,它被看作是一种参与行为。
第三节: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
        一、政治参与的方式
              1、投票
投票,是公民个人在政治过程中直接对于不同的政策或政治候选人表示其政治态度的政治行为方式。
    在今天的政治生活中,投票的政治作用已经相当广泛:在选举公职人员的过程中,投票的作用在于确 定国家政务官或其他组织中的相当人员;在复决的过程中,公民投票可以影响或决定政府决策;全民公决,作为对国家生活中的重大事项集体负责的一种方式,常常 使用于具有直接民主传统的国家,但在某些条件下它也有可能被个别社会集团所利用;在罢免的意义上,公民可以决定某些官员的去留,并借此表达自己的政治倾 向。
    目前,投票大多是以无记名的秘密方式进行,以确保投票结果的真实性、公平性。投票形成的决定,是典型的民主决定。在投票过程中,规则的确定和严格实施是保证投票民主结果的重要前提,因此,制定和实施公正合理的规则,是投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2、选举
选举,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类型。直接选举,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政治人物或者公职人员;间接选举,是由选民先选出代表,再由代表来选举应选公职人员或者政治人物。
    选举是一系列的政治行为的综合。除了投票之外,选举活动还包括组党活动、政治宣传、组织选民、政治捐助、培养干部等。
    作为政治参与的一种方式,公民通过定期选举的形式向决策者表达自己的意愿,但选举的具体方式不同,而且选举自身具有非持续进行的特点,这些都会限制选举的政治参与功能。
    选举的基本政治功能不仅在于选择政治任职者,而且在于对于政治竞争进行公民式的判断,对于政治任职者进行公民式的政治评判。
3、结社
结社,是指具有相同政治目的的公民结成特定社会和政治组织和团体的行为。这些公民可能致力于某些特殊的利益,也可能致力于广泛的公共问题,但其基本目标一般是影响政府决策。
    结社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政治参与方式。结社包括组织及参与政党活动和其他社团活动两种情况。
    在西方国家,政党活动多集中在选举期间,公民以投票的形式决定加入特定党派,因此,投票与加入特定党派常常具有同一过程性,由此形成力量加入党派的政治参与;在社会主义国家,党的活动是经常性的。在中国,加入中国共产党或民主党派,都是政治参与。
    所谓参加社团活动,在西方国家主要是加入压力集团。压力集团是代表和维护特定社会利益群体的利 益,但不具备政党条件,没有组织政府的具体目的,但却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力图影响政策的社会集团。公民参加这种组织,也构成了政治参与。在中国,政治 性社团一般称为人民团体,其主要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等。这些团体,分别代表不同方面的社会成员的具体利益,同时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 极与政府合作,是参加国家事务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公民参加这些组织,也就是参与政治。
4、意见表达
意见表达,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过程,公民通过法律规定的途径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
    意见表达的方式一般包括集会、游行示威、在出版物上发表看法以及通过政治程序表达意见等。
    意见表达,不论是以个体的形式,还是以团体的形式进行,都要使政府明确感受到某些利益要求和支持意向。
    集会,是意见表达的重要形式,它是指众多的人为了共同的要求集中起来联合表明政治观点,向政府提出某种支持或者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集会多是有组织的,通过收集或表达群众意见来向政府表示某种支持,或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
    游行示威,也是意见表达的政治形式。在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游行示威都是请愿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按照法定方式进行的。
    在出版物上发表看法,是公民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政治见解的活动。
    公民解决个别政治问题,谋求个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接触和影响有关政府官员,是意见表达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西方国家这主要包括各种个别接触和院外活动;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信访、党政机关接待日、座谈会、意见箱等形式和合法政治程序与政府官员进行沟通。
二、政治参与的主要制约因素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一个社会的政治参与状况与其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在总体上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
    首先,生产力发展能够提高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增加可支配时间,从而也就相应增强了人们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其次,生产力发展必然带来社会利益关系的不断分化,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促使人们通过采取政治行动以维护自身权益。
    再次,生产力发展同时也促使政府职责的扩大,从而带动群众对政治生活的关心,提高参与程度。在 现代社会条件下,生产力发展使个人与政府的关系变得日益密切,这就无形之中增加了每个公民的国家意识,而现代国家意识是公民权利和义务感的重要来源。由权 利和义务共同构成的公民概念,为群众性政治参与奠定了广泛基础。
    当然,生产力发展并非都直接带来政治参与的扩大。由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作用和政治发展自身某些因素的限制,在特定时空范围内,政治参与状况的发展也可能滞后于经济进步。
2、公民的民主意识状况
一个国家公民的政治参与状况与其民主意识状况之间也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
    推进现代民主进程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就是公民要普遍具有现代民主意识。民主政治要求成熟的公民,而成熟的公民是以具有现代民主意识为重要标志的。
    所谓“民主意识”,是指公民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理解或认同,这种理解和认同,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比如,在我国,民主建设水平之所以不高,除了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外,也因为一部分群众和官员现代民主意识尚处于比较初步的阶段。
    另一方面,民主的意识往往又是在政治参与的实践中形成和强化的,因此,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关键是要在经济建设和民主建设的过程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政治参与机会。
3、社会政治机制
特定社会的政治机制,包括政权的阶级性质、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程度等,对政治参与无疑具有重大影响。
    统治阶级和政治集团对现代民主的认同程度,对一个国家政治参与的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无疑十分巨大。
    在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一个国家所选择的制度的合理与完善程度,往往直接制约着公民政治参 与的状况。比如,近代以来,公民权扩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选举权的资格限制逐步减少的过程,即选举是一个从少数人的特权行为,不断转化为全体成年公民基本 政治参与权利的过程;又如,政党制度是政党掌握政权或干预政治的形式,它在获得了公民认可的情况下对于公民的政治参与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再如,健全的监督 机制会为公民及公民团体提供政治参与的重要条件,否则相反。
4、公民的自然状况
公民的政治参与不仅要受到经济的、制度的、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制约,而且还要受到公民某些先天条件的影响。比如,在政治参与中,年龄的限制是普遍的,未满 18周岁的社会成员在许多国家是不能参加选举的;又如,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采用各种直接的政治参与形式的难度就比人口较少的国家大得多。在历史上,还 有过一些本来不应作为条件的“条件”,例如性别、种族等等。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自然因素对于政治参与的影响和限制正在逐步减弱或者失去效用
第四节: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发展状况
        一、政治参与的政治作用
              1、政治参与促进政府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政府担负着分配社会资源的任务,公民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和自己的利益,必须与其发生联系。所以,政治参与是公民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利,并通过政权机关实现利益的主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政治参与对于政府管理的民主化和决策的科学化具有重要影响。
    就政府管理的民主化而言,民主化的标志是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平等、真实和广泛的实现。只有这样, 才能使政府管理行为按照广大社会成员的意志和要求进行。历史表明,公民的政治参与范围的扩大和内容的深化,正是社会政治民主化程度和范围不断扩展的标志。 比如,近代以来,社会对于公民参与的性别、年龄、财产、教育程度限制的逐步取消,正是民主发展的内容。而通过政治参与实现的公民对于政府管理的监督,同样 是政府管理民主化的重要保证。
    就政府决策的科学化而言,政治实践表明,只有充分的政治参与,才能明确表明公共利益的内容和公民的利益所在,才能使得政府管理和决策按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进行,才能实现其科学化的目标。
7#
000fly000 发表于 08-10-22 14:13:10 | 只看该作者
制统治秩序的行为具有最高意志性,其他社会意志和要求必须服从这一意志的要求。
第二节:政治统治的基础
          一、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
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是指,政治统治必须以政治权力为后盾和力量前提,以此为凭借对权力对象进行控制和支配。这一统治基础的基本含义是:
    (1)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意味着,进行政治统治的统治阶级必须在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始终掌握和控制着超过敌对阶级和其他反抗力量,并且能够有效动员和运用的物质和精神力量。
    (2)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意味着,政治统治的权力必须以国家权力形式出现。在政治生活中, 国家权力具有代表全社会,超然于社会之上的形式。统治者只有使自己对于社会的统治和控制转变为国家权力,才能使自己的力量和意志要求转变为对全社会的合法 有效的秩序控制,使自己的力量和意志要求通过国家机器顺利有效地予以实施。
    (3)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的核心是暴力。暴力是构成统治权力强制的核心因素,不过,暴力是 依托于生产资料的占有和这种占有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前提的。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暴力为核心的统治权力,往往以规则性的形式和方式作用于社会政 治,因此,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常常体现为规则性权力基础。
二、政治统治的社会职能基础
  统治阶级要有效地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秩序,除了必须运用政治权力进行政治强制
    和控制之外,还必须运用这种权力承担起社会职能,因此,政治统治同时必须以统治阶级的社会职能的履行为基础。
    社会职能对于统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基础意义在于:
    (1)统治阶级承担和履行社会职能,是统治阶级掌握、维护和保持国家权力合法地位和作用的必要 前提。国家权力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权力,但是形式上却是全社会的公共权力。因此,国家权力的合法地位的确立和维护,既依靠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又依靠 对于公共事务的承担。
    (2)统治阶级承担和履行社会职能,是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从而维护统治秩序的基础条件。社 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秩序的保持,是政治统治秩序的社会体现,是政治权力正常运行的社会基础。而这一基础的保持,需要社会事务的正常处理,这就需要通过 统治阶级承担和履行社会职能来实现。
    (3)统治阶级承担和履行社会职能,是统治阶级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进而增强统治力量的根 本途径。统治阶级的力量本质上来自于对于社会和政治资源的控制和运用,而社会和政治资源的状况,是随着生产力的状况而变化的。而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 说,统治阶级和国家承担并履行社会职能是重要的实现条件。就此而言,承担和履行社会职能,对于统治阶级强化自己的统治能力,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三、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
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是社会成员在思想和心理上对于政治统治及其方式的认可和同意,也就是对于政治统治正当性和合理性的认可和同意。这种心理基础包含两个方面基本内容:
    (1)运用政治权力,尤其是国家权力进行政治统治形成的政治权威。所谓政治权威,就是统治阶级在运用权力过程中形成的令人信服的威望和威信,它是政治权力造成的心理效应和态势。
    (2)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的思想心理认可和同意。这种认可和同意,构成了政治统治中的政治合法性,因此,政治学中的政治合法性,就是社会成员对于特定政治权威的认可和同意。社会成员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于政治统治的思想和心理上的服从。
    (3)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首先建立在政治统治的权威与本阶级成员的认同之间的和谐关系基础上。 与此同时,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政治统治,也常常对于敌对阶级和反抗势力中的成员进行教化和灌输,以使其思想和心理归附和皈依统治阶级的权威和统治的思想价 值,从而形成政治服从心理。
    (4)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政治权力必须有效地转化为政 治权威,转化为以政治合法性和正当性为核心的政治认同,才能持久有效地建立和维护特定政治统治秩序。同时,政治统治的要求和规则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 有效实施,往往也取决于政治合法性和正当性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建立。
第三节:政治统治的类型和方式
        一、政治统治的类型
             1、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统治类型的划分
马克思主义从阶级关系以及由此体现的阶级利益和阶级统治出发,按照政治统治的本质对于政治统治进行类型划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划分,人类有史以来的政治统治可以划分为剥削阶级对于被剥削阶级的统治和被剥削阶级对于剥削阶级的统治。
    剥削阶级对于被剥削阶级的统治,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政治统治特征,这种 政治统治是由少数剥削者建立的阶级统治,这些剥削者凭借着对于生产资料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占有而形成社会统治阶级,由于他们在社会成员中占少数,所以,这种 统治又是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政治统治。
    无产阶级在推翻剥削阶级政治统治,夺取政权后,建立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统治,这种政治统治,是原来的被剥削阶级对于原来的剥削阶级的统治。由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构成了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所以,这种统治又是多数人对于少数人的统治。
2、马克斯.韦伯关于政治统治类型的划分
在当代西方政治学中,政治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于政治统治类型的划分具有一定影响。他根据政治生活中人们政治认同的依据,即政治合法性基础的不同,把政治统治划分为传统型的政治统治、魅力型的政治统治和法理型的政治统治。
    按照韦伯的说法,传统型的政治统治,是以传统的习俗和习惯形成的政治价值和规则为依据而建立政治合法性的政治统治,在这种政治统治中,政治社会的成员认同的是传统的政治习俗和习惯。
    魅力型的政治统治,是统治者凭借自己的政治人格的特殊魅力和超凡品质建立政治权威,获得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的政治统治。由于魅力在英文中读作“卡里斯玛”,因此,这种统治又被称为“卡里斯玛式的统治”。
    法理型的政治统治,则是把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即政治合法性建立在法律和政治规则的权威基础上的政治统治,人们服从的仅仅是法律和政治生活的规则。
    马克斯?韦伯对于政治统治类型的划分,说明了政治统治的特定依据。尽管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但是,它并没有根据政治统治的本质进行分类划分。
二、政治统治的方式
在实施和维护政治统治的过程中,统治阶级一般采取的方式主要有:
    (1)暴力镇压。即对于对立阶级的反抗和敌对分子的破坏进行直接的暴力镇压,以维护政治统治秩序,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
    (2)规则强制。统治阶级制定特定的法律、法规和原则、政策,确定社会政治秩序的基本要求和边界,规定敌对阶级和反抗分子的行为限度,并予以实施。
    (3)承担国家社会职能。为形成强有力的政治统治能力和权威,统治阶级及其代表必然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并承担国家的社会职能,以巩固政治统治的基础,强化政治统治的力量,形成高度的社会政治认同。
    (4)贯彻统治阶级的思想和价值观,培植高度的政治认同。为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统治阶级必然 把自己的思想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并在社会生活中贯彻和灌输这些思想。同时,统治阶级必然会以各种方式,培植和强化有利于政治统治的政治价值、政治观 念,以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形成政治统治的持久有效的精神支柱和心理基础。
第九章:政治管理
    第一节:政治管理的本质
        一、政治管理的定义
              1、政治管理含义辨析
政治管理在中西方政治学研究中,是一个新的概念。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正式形成这一概念。在西方,政治管理是与治理的概念一起产生和发展的。目前,对于政治管理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因此,需要简要予以辨析。
    (1)认为政治管理就是政治活动。这种看法带有管理政治观的浓重痕迹。实际上,这种看法至少忽 视了政治活动不仅是管理,而且首先是统治,忽视了政治活动不仅包含政府或者其他管理主体的管理活动,而且包含公民的政治参与活动。因此,政治管理并不等于 是政治活动,而仅仅是政治活动的一个方面。
    (2)认为政治管理就是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行政管理仅指对于行政机关本身的管理,广义的行政管理包含对于行政机关的管理和政府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而政治管理一般仅仅指公共权力机构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3)认为社会公共事务可以作两个方面的划分,一方面是政治事务,另一方面是行政事务。公共权力处理政治事务的活动为政治管理,处理行政事务的活动为行政管理。这种划分和确定实际上把政治统治事务等同于政治管理事务,混淆了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
2、政治管理的定义
按照马克思主义有关论述,在政治活动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统治,需要履行特定的社会职能,需要把社会中的阶级冲突和其他利益冲突控制在秩序允许的范围之内。这种出于政治统治要求而承担社会职能,对于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就是政治管理。
按照这一定义,政治管理的主体,是国家以及由国家权力延伸而构成的政治管理权力体系;政治管理的客体是国家范围内的全体社会成员;政治管理的目的,是 保障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并以此保障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的稳定和巩固;政治管理的任务,是承担国家所应承担的社会公共职能;政治管理的主要方式,是 国家运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和权力,自上而下地对社会进行约束或协调。
二、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关系
              1、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相同之处
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是国家权力的两种基本行为,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着差别。
    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共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国家行为,两者都是以社会公共权力为凭借的。两者都是为了维护特定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所进行的活动,因此,这两种行为都统一在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中。
  2、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不同之处
政治管理在具体表现形式和行为等方面,与政治统治有所不同:
    (1)在行为主体方面,政治统治行为的主体是由统治阶级所组织的国家政权,特别是军队、警察等国家的暴力机关,而政治管理的主体则主要是由国家机构中承担社会职能的机构,如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中的社会事务和社会职能承担部门实行的。
    同时,政治管理的主体还可以包括国家权力延伸的组织,包括与国家政权承担的社会职能的基本方向相一致的政党,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等准政治管理主体。而政治统治则是国家机关承担的。
    (2)在行为客体方面,政治统治行为的客体可以是多数人,也可以是少数人。在剥削阶级社会,政治统治是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统治。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统治是多数人对于少数人的统治。
    但是,就政治管理来说,由于管理的技术性要求,承担管理任务的人一般都具有特定熟练的专业管理技能,是统治阶级中的少数,而政治管理的对象则是多数社会成员。
    (3)政治统治以政治秩序的稳定和巩固作为基本任务,因此,在其目标和价值要求上,它强调的是 社会政治稳定和统治秩序。相形之下,政治管理必须以统治阶级全体成员的公共意志和要求,以及由此形成的公共事务作为管理的主要任务和价值主导,因此,其主 导价值往往是秩序和效率。
    (4)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和自己利益要求的直接体现。而政治管理除了维护统治之外,它还担负着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任务,因此,对于政治统治的稳定和巩固来说,政治管理是通过对于社会职能的有效承担来实现的。
第二节:政治管理的基本类型
一、传统政治管理
作为社会管理活动,除了根据政治统治前提决定的根本性质差异之外,政治管理往往还与社会经济活动方式、主体特征、权力特性、管理功能、管理方法和总体运行机制等因素有关。根据这些因素,可以把政治管理划分为传统政治管理和现代政治管理。
    传统政治管理是以传统的经济活动方式即自然经济作为经济背景的,因此,它是以自然经济方式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导方式的社会政治管理类型。
    从管理主体看,国家的社会职能相对简单,政治管理机构也比较简单,一方面,政治管理的权力机构 呈现单一性,除了国家权力机构之外,在政治管理中没有政党和其它以政党为依托的政治组织,也不存在其他的政治社会团体。另一方面,在国家机构内部,其功能 分化的程度也相当低。
    从权力运用来看,传统政治管理具有明显的任意性和连带性。传统社会中小生产者的重要特点是他们 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而他们的代表一定是他们的主宰和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但是,当这种不受限制的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一人之手,它就变成了任 意权力,变成了绝对的君权和王权。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化不充分,传统的血缘关系在社会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位,因此,传统的政治管理又常常与宗法权力、宗教 权力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政治权力的连带性。
    从管理过程看,传统政治管理具有强烈的封闭性和神秘主义特点。
    从管理方法来看,传统政治管理表现出简单性和落后性。
    由此可见,传统的政治管理表现出明显的人治特征。
二、现代政治管理
现代政治管理是以市场经济为社会主要经济活动方式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管理。
    现代政治管理以市场经济为依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横向的社会利益关系增加,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中的相互制约的因素增加。这就决定了现代政治管理具有与传统政治管理不同的特征。
    从管理主体方面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利益结构复杂,社会分化的程度较高,国家机构和社会管理机构的构成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在权力行使方面,现代政治管理所运用的权力具有规范性。为了在充满经济竞争的条件下保证社会生活有序动作,就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
    在管理过程方面,现代政治管理具有开放性的功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现代政治管理兼容多种利益的存在,并作为宏观调控者对之加以协调。
    在管理方法方面,现代政治管理以法治为基础,强调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的有机结合,并结合运用政治社会化等方面的手段。
    总之,现代政治管理在运行机制方面,用法治取代了人治。法治化的政治管理,具体表现为管理法规体系的完善化、管理权威的法制化、管理责任的明确化和管理过程的程序化。这其中,政治管理权威的法治化尤为重要。
第三节: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
        一、政治管理的方式
             1、政治领导
政治领导,是政治管理的主体运用权力和权威,制定社会和政治发展的目标,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和方式,并且动员和选择政治力量和骨干队伍来为之奋斗的行为。
    根据这一含义,政治领导的基本特征是:
    (1)政治领导是政治管理主体把自己的权力转化为政治影响力的过程,在领导活动中,政治管理者依靠自己的影响力,推动和支配被领导者的活动,贯彻自己的意志和意图;
    (2)政治领导的基本任务为两个方面,一是制定和贯彻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二是动员的选择政治力量,尤其是选择干部。
    (3)政治领导贯穿于政治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行为环节中。因此,政治领导在政治管理中具有支配性和核心性的作用。
2、政治决策
  政治决策,是指各国家机构、政党等政治管理主体对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现代政治管理中,政治决策的基本特征是:
    (1)选择性。政治决策是对社会公共政治事务和问题所作的抉择,由于社会公共事
    务具有多重价值的综合性,并且这些价值相互之间还是矛盾的特点,因此,一次政治决策不可能同时 实现这些多种价值,这就决定了政治决策需要在这些价值之间进行选择;同时,作为决策,政治决策要对不同的决策和实施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另外,政治决策还 常常需要对于其实施的时机和条件进行选择。
    (2)权威性。它的行为主体是国家政权和政治领袖人物,而政权和政治领袖的权威往往又给各种决策形式带来了权威性。
    (3)指导性。它是关于政治管理的蓝图性设计,决定着政治管理的整个实施过程。
    (4)强制性。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因而要求服从,并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不可违抗或破坏。
    政治决策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由多个具体行为环节构成的,其主要是:第一,分析和把握政治形势,确定政治目标。第二,进行政策分析和评估。第三,面对若干意见综合方案,进行论证,然后决定取舍。第四,接受对决策结果的信息反馈,进行决策调整。
3、决策实施
政治决策的实施,是政治管理的关键环节。在政治管理过程中,政治行为各主体产生复杂的相互关系,为使之达到或走向某种政治有序化的活动过程,必须有一系列 工作环节。作为政治管理主体中主要部分的国家机构,其决策施行活动的主要环节一般有指导、计划、组织、服务、提取、分配、协调、管制等。
4、政治沟通
政治沟通是指传递政务信息、交流政治思想和政治信息的活动。政治沟通常常被誉为政治管理的中枢神经,它对整个管理活动起着不可替代的整合作用和驱动作用。而且,愈是现代型的政治管理体系,信息流动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就愈重要。
    政治沟通的基本内容是政治信息的传递,它包括政治体系中政治信息的获取、输送、存贮、处理和反馈等过程。
5、政治监督
  政治管理中的监督,是为了保证管理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从权力运行角度看,监督可以分自上而下的监 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两种。自下而上的监督乃是公民对政府的监督,属政治参与行为。政治管理意义上的政治监督指的是在政治管理过程中,政府、政党的领导机构 及专门的纪律监督部门为保证政治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制的范围内履行公务,所进行的监察、纠偏、检察、督促等活动,因此,这种监督是自上而下的监督。
    政治监督是政治管理的免疫系统,其目的在于抵御权力的腐蚀性,避免社会公共利益受到特殊利益的非法干扰,以保证政治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政治监督由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社团监督等环节组成。
二、政治管理的作用
              1、保证政治统治的稳定和巩固
  政治统治的稳定和巩固,除了统治阶级的力量强大之外,必须以政治合法性的稳固作为重要条件,而政治合法性稳固的核心因素,在于国家有效地承担管理社会 公共事务的职能。实际上,在任何国家,如果统治阶级要想维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承担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责任。就此而言,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的稳固程度,往 往与国家承担社会和政治管理职能的有效程度成正比。因此,政治管理是统治阶级维护和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的必要和有效途径。
2、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任何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必须以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实行和社会生活的规则有效实施作为先决条件。政治管理的有效进行,正是承担社会生活的这些要求,从而 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的过程。因此,如果说政治统治的主要作用在于建立和保证社会政治秩序,那么政治管理的直接效应就在于维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3、保证民主政治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在通过政治统治对敌对势力进行专政的同时,政治管理担负着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成员内部实行民主的任务。在现代政治管理的条件下,政治管理行为还必须保证全体公民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权利。这是社会政治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
    民主作为政治权利的实现方式,始终离不开政治管理的积极作用:政治管理通过培养公民意识和正确的民主习惯,通过有效管理各种社会政治组织和社会团体,通过加强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建设,来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从而为政治统治创造必不可少的社会政治基础。
第十章:政治参与
    第一节:政治参与的含义
        一、政治参与的定义
              1、不同的政治参与概念
政治参与思想源自于近代民权理论。不过,现代政治科学中“政治参与”概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学者从对选举问题的研究拓展而来的。
    不少西方政治学者对于“政治参与”下过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如认为政治参与就是在政治体制的各个层次中,企图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政治选择的个别公民的一切自愿活动,认为政治参与是表示社会成员选择统治者以及直接或者间接的公共政策形成等方面的自愿的活动,认为政治参与是一般平民直接地、或多或少意图影响政府人事选择以及(或者)他们所采取行动而做的法律行为。如此等等。
这些定义并没有全面而深刻地指明政治参与的本质特征。
2、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政治参与问题作过多方面论述,根据这些论述,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参与问题的把握有三个基 本方面:一是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实现其政治权利和人民民主的必要途径;二是政治参与的核心问题是公民对于国家事务的参与;三是政治参与可以是直接民主的, 也可以采取间接民主的各种形式。
    按照马克思主义把握政治参与的基本原则,可见政治参与是一个社会中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且影响政治体系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社会政治生活中公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基本方式。
    政治参与的程度和广度,集中反映着特定社会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本质。
二、政治参与的特征
              1、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
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这是政治参与的主体特征。这一特征包含着两个基本方面的含义:
    (1)政治参与的主体必须是公民,而不可能是臣民。公民,是近代以来民主政治赋予社会政治生活 成员的资格概念,它意味着社会成员在法律上的政治平等,意味着社会成员具有平等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意味着只有在民主政治的制度条件下,真正的政治参 与才是可能的。而在封建社会专制等级政治制度条件下,社会成员只具有臣民的资格和身份,而臣民是不可能成为政治参与的主体的。
    (2)政治参与的主体必须是普通的公民。这里的普通公民,主要是指不包括政府公职人员和政治家在内的公民。作为公民,政府公职人员也参与政治,但是,他们的公务活动,是行使公共权力的活动,不能看作是政治参与活动。
2、政治参与本质上是公民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政治参与体现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这是政治参与的本质特征。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不仅有服从的义务,而且有参与的权利。政治参与实际上是公民行使以普选权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
    由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政治参与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过程。公民的政治参与活动是以公民对于 民主政治的承诺为基础的,同时,这种参与活动也是履行对于社会和公共利益的关心和责任。因此,对于普通公民来讲,所谓政治参与,意味着他们应该积极了解、 参与政治事务,积极表达意见,将自己的要求转化为支持或否定的行为,从而加入政府过程。
3、政治参与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进行
政治参与只限于公民以合法方式进行的影响政府和政治过程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和活动。
    政治参与的这一特点,是与政治参与的目的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政治参与的目的,是普通 公民为了明确表达自己对于公共事务的看法和意见,表达自己对于政府和公共权力的要求,实现自己或者特定社会群体的利益,以影响政府和政治过程。它并不以破 坏和摧毁现有政治制度,推翻和颠覆现有政权为目标。因此,政治参与活动必然、而且也只能以合法的政治活动为作为自己的活动方式,而一切非法的政治活动,都 超出了政治参与的范围。
4、政治参与的范围包括一切公共政治生活
  政治参与的范围,不仅限于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还应该包括所有直接或者间接与政府活动有关的公共政治生活过程。
    政治参与的这一特征表明,其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包含多种层次、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的参与活动,包含围绕着各种公共事务活动展开的参与活动。尽管如此,政府重要公职人员的产生、政府公共政策的决策和实施过程,却是政治参与的主要内容和范围。
第二节:政治参与的类型
        一、政治参与的历史类型
              1、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
按照国家和民主政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可以把政治参与划分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是建立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基础上的。这种民主政治制度贯彻的形式上的自 由和平等原则,形成了一系列公民政治参与的机制,比如议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活动舞台,普选制又使政治参与具有了合法化机制,政党政治、 结社自由等也为政治参与提供了活动空间。
    对于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来说,这种参与有其特定作用:它作为“遮羞布”,可以掩盖社会和经济利益 分配中的实际不平等;它作为“政治晴雨表”,可以为资产阶级统治集团调整政策提供依据;它作为政治统治的“后备武器”,可以调整和裁决统治集团内部不同派 别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它作为社会的“调压阀”,可以缓解社会的内部矛盾。
2、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是人民民主的组成部分,它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参与有着本质上的深刻区别。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利益是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社 会主义政治统治从本质上讲是多数人的统治,这就为多数人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比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参政议政的场所,人民政协也是 为参政议政而设置的机构,在其他各项政治机制中,也都有人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同时,政治参与作为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实现形式,又 与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条件,与每个人的自主能力等主观因素相联系。因此,社会主义政治参与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参与必然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深入。
二、政治参与的行为类型
             1、自动参与
自动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因为自己或者特定群体的利益和要求,而自觉主动参与政治过程的行为。
2、动员参与
  动员参与,是公民响应政府、政党的号召,或者受到其他团体或公民的影响和鼓动而产生的参与政治过程的行为。
3、消极参与
消极参与,是指公民出于不自觉或不自觉的原因而对于政治问题漠不关心,或者对于政治问题和公共事务采取消极行动。因为这种态度和行为也是对于政治参与的态度和行为,因此,它被看作是一种参与行为。
第三节: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
        一、政治参与的方式
              1、投票
投票,是公民个人在政治过程中直接对于不同的政策或政治候选人表示其政治态度的政治行为方式。
    在今天的政治生活中,投票的政治作用已经相当广泛:在选举公职人员的过程中,投票的作用在于确 定国家政务官或其他组织中的相当人员;在复决的过程中,公民投票可以影响或决定政府决策;全民公决,作为对国家生活中的重大事项集体负责的一种方式,常常 使用于具有直接民主传统的国家,但在某些条件下它也有可能被个别社会集团所利用;在罢免的意义上,公民可以决定某些官员的去留,并借此表达自己的政治倾 向。
    目前,投票大多是以无记名的秘密方式进行,以确保投票结果的真实性、公平性。投票形成的决定,是典型的民主决定。在投票过程中,规则的确定和严格实施是保证投票民主结果的重要前提,因此,制定和实施公正合理的规则,是投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2、选举
选举,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类型。直接选举,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政治人物或者公职人员;间接选举,是由选民先选出代表,再由代表来选举应选公职人员或者政治人物。
    选举是一系列的政治行为的综合。除了投票之外,选举活动还包括组党活动、政治宣传、组织选民、政治捐助、培养干部等。
    作为政治参与的一种方式,公民通过定期选举的形式向决策者表达自己的意愿,但选举的具体方式不同,而且选举自身具有非持续进行的特点,这些都会限制选举的政治参与功能。
    选举的基本政治功能不仅在于选择政治任职者,而且在于对于政治竞争进行公民式的判断,对于政治任职者进行公民式的政治评判。
3、结社
结社,是指具有相同政治目的的公民结成特定社会和政治组织和团体的行为。这些公民可能致力于某些特殊的利益,也可能致力于广泛的公共问题,但其基本目标一般是影响政府决策。
    结社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政治参与方式。结社包括组织及参与政党活动和其他社团活动两种情况。
    在西方国家,政党活动多集中在选举期间,公民以投票的形式决定加入特定党派,因此,投票与加入特定党派常常具有同一过程性,由此形成力量加入党派的政治参与;在社会主义国家,党的活动是经常性的。在中国,加入中国共产党或民主党派,都是政治参与。
    所谓参加社团活动,在西方国家主要是加入压力集团。压力集团是代表和维护特定社会利益群体的利 益,但不具备政党条件,没有组织政府的具体目的,但却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力图影响政策的社会集团。公民参加这种组织,也构成了政治参与。在中国,政治 性社团一般称为人民团体,其主要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等。这些团体,分别代表不同方面的社会成员的具体利益,同时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 极与政府合作,是参加国家事务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公民参加这些组织,也就是参与政治。
4、意见表达
意见表达,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过程,公民通过法律规定的途径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
    意见表达的方式一般包括集会、游行示威、在出版物上发表看法以及通过政治程序表达意见等。
    意见表达,不论是以个体的形式,还是以团体的形式进行,都要使政府明确感受到某些利益要求和支持意向。
    集会,是意见表达的重要形式,它是指众多的人为了共同的要求集中起来联合表明政治观点,向政府提出某种支持或者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集会多是有组织的,通过收集或表达群众意见来向政府表示某种支持,或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
    游行示威,也是意见表达的政治形式。在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游行示威都是请愿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按照法定方式进行的。
    在出版物上发表看法,是公民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政治见解的活动。
    公民解决个别政治问题,谋求个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接触和影响有关政府官员,是意见表达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西方国家这主要包括各种个别接触和院外活动;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信访、党政机关接待日、座谈会、意见箱等形式和合法政治程序与政府官员进行沟通。
二、政治参与的主要制约因素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一个社会的政治参与状况与其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在总体上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
    首先,生产力发展能够提高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增加可支配时间,从而也就相应增强了人们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其次,生产力发展必然带来社会利益关系的不断分化,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促使人们通过采取政治行动以维护自身权益。
    再次,生产力发展同时也促使政府职责的扩大,从而带动群众对政治生活的关心,提高参与程度。在 现代社会条件下,生产力发展使个人与政府的关系变得日益密切,这就无形之中增加了每个公民的国家意识,而现代国家意识是公民权利和义务感的重要来源。由权 利和义务共同构成的公民概念,为群众性政治参与奠定了广泛基础。
    当然,生产力发展并非都直接带来政治参与的扩大。由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作用和政治发展自身某些因素的限制,在特定时空范围内,政治参与状况的发展也可能滞后于经济进步。
2、公民的民主意识状况
一个国家公民的政治参与状况与其民主意识状况之间也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
    推进现代民主进程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就是公民要普遍具有现代民主意识。民主政治要求成熟的公民,而成熟的公民是以具有现代民主意识为重要标志的。
    所谓“民主意识”,是指公民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理解或认同,这种理解和认同,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比如,在我国,民主建设水平之所以不高,除了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外,也因为一部分群众和官员现代民主意识尚处于比较初步的阶段。
    另一方面,民主的意识往往又是在政治参与的实践中形成和强化的,因此,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关键是要在经济建设和民主建设的过程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政治参与机会。
3、社会政治机制
特定社会的政治机制,包括政权的阶级性质、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程度等,对政治参与无疑具有重大影响。
    统治阶级和政治集团对现代民主的认同程度,对一个国家政治参与的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无疑十分巨大。
    在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一个国家所选择的制度的合理与完善程度,往往直接制约着公民政治参 与的状况。比如,近代以来,公民权扩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选举权的资格限制逐步减少的过程,即选举是一个从少数人的特权行为,不断转化为全体成年公民基本 政治参与权利的过程;又如,政党制度是政党掌握政权或干预政治的形式,它在获得了公民认可的情况下对于公民的政治参与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再如,健全的监督 机制会为公民及公民团体提供政治参与的重要条件,否则相反。
4、公民的自然状况
公民的政治参与不仅要受到经济的、制度的、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制约,而且还要受到公民某些先天条件的影响。比如,在政治参与中,年龄的限制是普遍的,未满 18周岁的社会成员在许多国家是不能参加选举的;又如,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采用各种直接的政治参与形式的难度就比人口较少的国家大得多。在历史上,还 有过一些本来不应作为条件的“条件”,例如性别、种族等等。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自然因素对于政治参与的影响和限制正在逐步减弱或者失去效用
第四节: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发展状况
        一、政治参与的政治作用
              1、政治参与促进政府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政府担负着分配社会资源的任务,公民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和自己的利益,必须与其发生联系。所以,政治参与是公民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利,并通过政权机关实现利益的主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政治参与对于政府管理的民主化和决策的科学化具有重要影响。
    就政府管理的民主化而言,民主化的标志是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平等、真实和广泛的实现。只有这样, 才能使政府管理行为按照广大社会成员的意志和要求进行。历史表明,公民的政治参与范围的扩大和内容的深化,正是社会政治民主化程度和范围不断扩展的标志。 比如,近代以来,社会对于公民参与的性别、年龄、财产、教育程度限制的逐步取消,正是民主发展的内容。而通过政治参与实现的公民对于政府管理的监督,同样 是政府管理民主化的重要保证。
    就政府决策的科学化而言,政治实践表明,只有充分的政治参与,才能明确表明公共利益的内容和公民的利益所在,才能使得政府管理和决策按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进行,才能实现其科学化的目标。
8#
金小紫 发表于 11-7-12 10:19:5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啊,真的太感谢了
9#
金小紫 发表于 11-7-12 10:20: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真的太感谢了
10#
:=(ii) 发表于 12-2-20 20:40:32 | 只看该作者
请问这是笔记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3 07:13 , Processed in 0.20904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