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北大学中国通史教案-精华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400 发表于 08-5-22 07:4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编 史前史
(约170万年前-约公元前21世纪)

     原始社会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它延续的时间很长,历史发展的进程相当缓慢。在原始社会,人们过着集体劳动、平均分配的无阶级、无剥削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

第一章 原始群

    原始群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原始社会的低级阶段。
原始群时期的人类按其体质形态进化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原始群早期阶段的人类叫做"猿人",晚期阶段的人类叫做"古人"。这两个阶段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

第一节 猿人时期

     一、我国发现的猿人化石及其意义
    我国境内的猿人化石和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极其丰富,遍布南北各地。
元谋猿人:1965年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为两枚上中门齿化石,可能属于男性青年。共存的还有三件打制石器、炭屑和烧骨。经测定据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化石。
蓝田猿人:1963-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新发现化石为头盖骨一具,上颌骨、下颌骨各一具,还有10余枚牙齿。共存的还有打制石器。经测定距今约65-80万年。
北京猿人:1927年首次发现于北京房山县周口店的龙骨山洞穴里。经过长时间的有计划的系统发掘,先后发现了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具,还有一些头骨残片以及股骨、胫骨、下颌骨、牙齿等,属于40个以上的男女老幼不同的个性。还发现10万多件打制石器和石片、9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还有木炭、灰烬、烧骨等用火的痕迹。经测定距今约70万年。
此外,在山西、河南、贵州、湖北、辽宁等地,都发现了属于猿人时期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物。
丰富的猿人化石及其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表明,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并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伟大真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比如,北京猿人身体各部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四肢的发展比较进步,但头部却相对落后。在四肢中,手的演化最快。北京猿人体质形态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证明了恩格斯所说"劳动创造了人"是一伟大真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猿人时期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组织
     采集植物果实、挖掘植物根块是猿人维持生活的主要手段;狩猎也是当时人们重的生活来源。打制石器是猿人的主要生产工具。
    北京猿人的洞穴中保留有成堆的灰烬,说明当时人类不仅在使用天然火,而且能有意识对火进行控制使用。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是人类在征服自然进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果。
猿人时期的婚姻形态还处于杂交状态,与这种婚姻关系相适应,当时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原始群。这样的群体是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比较松散。

第二节 古人时期

     一、我国发现的古人化石
     "古人"生存的时间,距今约一、二十万年。我国境内发现的古人化石分布地域更广,内涵也更丰富,华北、长江流域、西南、华南等地区都发现了古人化石或遗址。
马坝人:1958年发现于广东省曲江县马坝乡的一个洞穴中,所发现的化石为一具不完整的头骨和一些动物化石,其年代比北京猿人要晚。
      长阳人:1956年发现于湖北长阳县赵家堰的洞穴中,所发现的化石为一上颌骨的一部分和三枚牙齿,其年代晚于马坝人。
      丁村人:1954年在山西省襄汾县丁村附近发现,所发现的化石为属于同一个体的两枚门齿和一枚臼齿,其年代又晚于长阳人。
      大荔人:1978年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为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
此外,在山西阳高许家窑、贵州桐梓、辽宁喀左鸽子洞等处也发现了古人化石或遗迹。
古人的体质形态比猿人进步,但和现代人相比还有原始性。
     二、古人时期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组织
      古人时期人们的经济生活来源仍然是采集和狩猎两大部门,使用的工具仍主要是打制石器。这一时期可能已经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
      古人时期的婚姻关系,已摆脱了原始的杂交状态,进入群婚的早期阶段,婚姻只能在同辈之间进行,父母和子女间不得婚配。由这样的婚烟关系结合成的社会组织叫做"血缘家庭"。

第三节 有关原始群的传说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了许多有关原始群时期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婚姻和亲族关系以及经济生活等情况的神话与传说。如《吕氏春秋·恃君览》记载:"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礼记·礼运》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 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韩非子·五蠹》中还有"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和"钻燧取火,以化腥臊"等记载。
这些古文献的成书时间虽晚,但其中的有些传说由来已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始群时期的某些社会面貌,对我们了解原始群时期的社会状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二章 母系氏族公社

      母系氏族公社是继原始群之后形成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类共同体,是氏族公社的第一阶段,也是主要阶段。
我国古代的母系氏族公社出现于距今约两万年之前,这时的人类体质形态已进入"新人"阶段,相当于考古学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母系氏族公社的发展时期,是在距今约7千到5千年左右。

第一节 母系氏族公社的确立

     一、我国发现的新人化石
      我国境内的新人化石及其遗存非常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种新人化石:
柳江人:1958年发现于广西柳江通天岩洞穴中,有一具完整的头骨和部分体骨、肢骨等。
河套人:1922年在内蒙古乌审旗的萨拉乌苏河发现一枚小孩牙齿。1956年又在大乌审旗嘀哨沟湾村附近发现一块右侧顶骨碎片和一段股骨。
      山顶洞人: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发现基本完整的三个头骨(一男二女)和其他骨骼,至少有8个男女个体,还有动物化石及其他文化遗物。经测定,山顶洞人距今约有1.8万年。
麒麟山人:1956年在广西来宾麒麟山发现老年男性个体的颅底骨化石。
峙峪人:1963年在山西朔县峙峪发现枕骨化石一块,石制品15000多件及动物牙齿等。
左镇人:1972年在台湾台南菜寮溪发现距今1-3万年的头骨,是目前在台湾发现的最早人类。
就体质形态来说,新人已基本上消除了猿的特征,和现代人的体质形态基本一致,现代人开始形成了,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山顶洞人。
     弓箭的发明是这一时期人们在劳动技能方面的突出成就,它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新人时期人们已学会用兽皮缝制衣服;已有爱美的观念;可能已经产生了原始宗教观念。当时人们过着以渔猎和采集为主的经济生活。
     二、氏族制的确立
     新人阶段由于制造工具技术的改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过去那种不稳定的、松散的血缘家庭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要求能够经常保持经济联系的、比较稳定的生产集团和生活单位的出现,以保证生产的持续和技术经验的继承和积累,这就是氏族产生的经济基础。
族外婚是氏族产生的前提。族外婚的出现除了上述经济原因外,还由于人们逐渐认识到近亲结婚产生的不良后果,逐渐对婚姻从习惯上进行了限制,即禁止同胞和旁系的兄弟姊妹间的通婚,这种婚姻关系称为族外婚。
氏族是起源于一个老祖母,有特定的氏族名号,以族外婚为前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共同信仰的比较牢固的经济生活的社会单位。
     母系氏族制确立的经济原因是由于女子在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因为女子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另外一个原因是由婚姻关系所决定的,因为族外婚仍然是群婚,"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留在氏族内的都是各代女儿的子孙,这就必然确立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制。

   第二节 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一、星罗棋布的母系氏族公社遗址
    大约距今1万年左右,我国的母系氏族公社进入繁荣阶段,这一时期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文化时代。建国以来,我国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6千多处,遍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主要的文化遗存有:
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分别分布于河南省中部,河北省邯郸地区,关中平原的渭、泾流域和陕南的汉水、丹江上游。这几种文化属于早期新石器文化,距今七八千年。
    仰韶文化:分布地区很广,目前已发现1千多处遗址,距今约5千年到7千年。
    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浙江东部,距今约6千到7千年,是江南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西北的甘、青地区,距今约4500年左右。
    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辽宁西部地区,近年来有许多重要的发现。
    除上述文化外,已经发现的还有川鄂三峡地区的大溪文化,江汉平原的屈家岭文化,淮河流域的青莲岗文化,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北方草原地区的细石器文化,东南沿海和华南地区以绳纹粗陶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等。
     二、母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
    在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下列几点:
最主要的成就是原始农业的发生。农业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石器多经过磨光或穿孔,有石斧、石耜、石铲、石刀、石镰等,还有石磨棒、石磨盘等谷物加工工具。黄河流域以种粟(谷子)为主,江南地区则普遍种植水稻。原始农业的发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使人类逐渐定居下来。同时,原始农业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家畜饲养、原始手工业、副业等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才得到发展的。原始农业虽然已经发生和发展,但采集依然是人们重要的生活来源。
    其次,家畜饲养业也已发生。家畜饲养业是在狩猎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渔猎经济在当时仍占相当重要的地位。
    原始手工业的发生和发展也是这一时期的突出成就。当时的手工业以制造陶器为主。
     三、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
    母系氏族公社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普遍形成了人口较多、规模较大的长期定居的村落。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处就是比较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为我们了解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和生活情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第三章 父系氏族公社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父系氏族公社是继母系氏族制之后的又一个社会阶段,是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

第一节 父权制的确立

     一、父系氏族公社的文化遗存
    大约在距今4千年左右,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母系氏族公社逐渐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我国境内发现的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主要有:
龙山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陕西、河南、山西、山东等省,延续时间较长。
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和江苏省北部部分地区。
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的浙江省东部和江苏省南部。
此外,属于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还有东南沿海的几何印纹陶文化,广东境内的石峡文化和福建境内的昙石山文化等。
     二、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比母系氏族公社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明了铜器。大汉口文化、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存中均发现红铜器,多为小型工具或饰物。这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取得的最大成就。
     农业和家畜饲养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手工业技术有了提高,出现了冶铜业、丝织业等新兴的手工业部门。陶器制造有了很大的进步。玉骨器的制造是这一时期手工业的突出成就,
     三、父权制的确立
     父权制取代母权制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男女在氏族中经济地位的变化。这一时期男子的劳动由狩猎和捕鱼转向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占据了原来女子从事的经济领域,成为氏族主要经济活动的承担者,处于主导地位。由于经济地位的变化,父权制逐渐取代了母权制。
     这时的婚姻形态已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度。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是父权制确立的标志。
父权制确立以后,世系从父系计算,财产也按父系继承,与母权制的情况正好相反。

第二节 私有制、阶级及国家的出现

     一、私有制的出现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原始的财产公有制渐趋瓦解,私有制由萌芽而产生。私有制的出现主要反映在这个时期的墓葬中,死者随葬品多寡悬殊的现象严重。当时不仅出现了私有制,而且出现了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阶级的出现
     关于阶级产生的情况,也反映在这一时期的墓葬中,齐家文化中有奴隶殉葬的现象。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贫富的不断分化,人们的关系也在重新组合:富有者成为氏族贵族,成为奴隶主的前身;贫困者往往要承受富有者的剥削和奴役,从而沦为奴隶。
     三、国家的形式
     中国古代国家产生的途径,是在各个发生了阶级分化的氏族部落间的冲突与联盟中形成的,不同于欧洲历史上任何国家兴起的形式。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中国古代存在着许多氏族部落,黄河上游和中游地区是黄帝和炎帝部落;黄河下游地区是东夷族部落;长江流域是苗蛮都落。
     在原始社会末期,部落之间或部落联盟之间,经常因彼此掠夺而发生战争。因此,在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中,都要设置军事领袖,设置氏族大会、氏族议事会为领导机构,以决定大事,组织指挥战争。这种制度被称为"军事民主制"。
     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了许多有关部落和部落联盟之间发生大规模战争的传说。如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联盟曾"战于阪泉之野",黄帝取得了胜利;黄帝又和九黎"战于涿鹿之野"(《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亦取得胜利。黄帝部落成为黄河流域最强大的部落联盟。在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争与联盟中,国家逐渐形成。
我国古代国家的形成约在尧、舜时期。我国的历史从这时起进入了阶级社会。


第二编 古代史
(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1840年)

第一章 夏 朝
(约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

     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文明时代。

第一节 夏朝的兴亡

     一、夏王朝的建立及其国家机器
     夏族是居住在黄河中游的一个历史悠久的部族,亦称夏后氏。尧、舜时期,洪水泛滥成灾,对人民危害极大,夏部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被舜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领袖。禹年老时,按照传统?quot;禅让"制,选择东夷族首领益作继承人。禹死后,其子启联合拥护他的势力,杀掉益而夺得王位,废除传统的"禅让"制,实行王位世袭制,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国号为"夏"。
     根据古文献记载,夏朝国家组织已初具规模。王,亦称天子,王之下有"百吏",主要有羲氏、和氏,掌握教化和农业生产;有牧正、庖正、车正等,分管畜牧、膳食、车服等事;六卿掌军事。又有法律和刑罚,主要用于镇压奴隶们的反抗。夏朝亦有监狱,其著名者叫做"夏台",或称"钧台"(在今河南禹县)。
     二、夏王朝的发展和衰亡
     启死后,传位于儿子太康,太康荒淫无度,被东夷族首领后羿赶走,后羿夺得王位,后被寒浞谋杀。少康联合拥护夏朝的势力,攻灭了寒浞,重建夏朝,史?quot;少康中兴"。由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前后大约经历了40年左右的时间。
     夏王朝的统治从孔甲开始,逐渐走上了衰乱的道路。孔甲之后,三传至桀。桀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对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生活奢移腐朽,导致诸侯叛离,民众反对。在夏王朝内外交困之际,商族的首领汤乘机率兵伐夏,桀战败后逃亡于外,夏朝灭亡。
     从禹到桀,共传14代、17王,约500年左右。

第二节 夏文化的探索

     由于没有发现夏代的文字资料,后世文献对夏代历史的记述又过于简略,因此,人们对夏代的历史面貌不很清楚,过去甚至有人怀疑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过夏朝。探索夏文化,即根据地下发掘出来的实物资料,用考古的手段来恢复和研究夏代的历史。
     根据文献记载,夏朝的中心区域在今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一带;它存在的时间大约是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据此推断,在上述地区和纪年之内发现的考古文化,就有可能是夏朝遗留下来的。从1958年开始,考古学界即在豫西一带展开了夏文化的探索工作,发现了偃师二里头文化,其分布范围在夏朝的中心区域,年代也在夏朝的纪年之内,文化内涵亦与夏代奴隶社会的情况相符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学术界终于得到基本共识,即在文献中夏人集中活动的豫西、晋南地区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以及"东下冯类型"和"陶寺类型",可以确定为属于夏王朝时期的的文化。有关夏文化的探索仍在继续深化之中。但由于二里头文化没有发现文字,目前还不能完全断定这种文化就是夏文化。
     总之,夏文化的探索工作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存在着一些疑难问题。


第二章 商 朝
(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立国约600年。商朝后期,奴隶制文明高度发展,标志这一文明的,是甲骨文字的相当成熟和青铜冶炼技术的相当进步。

第一节 商朝的建立和发展

     一、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商族是黄河下游地区东夷族的一支。商族的始祖名契。从契至汤,历经14世。这期间商族曾有过8次迁徙。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和山东西部一带,是商族早期活动的主要区域。
商族在汤之前,一直臣服于夏朝。汤是一位颇有才能的首领,他在位时,商族处于向上发展的阶段,夏朝的统治已开始崩溃。商族由东向西发展,和夏朝发生冲突。商汤首先灭掉了夏朝的一些盟国,最后集中力量伐夏,灭亡了夏朝。
汤灭夏后建立了商朝,向黄河中上游地区发展,统治范围以今河南中部为中心,东至海,西至今陕西,北达今河北,南抵今湖北、湖南一带,堪称"邦畿千里"的奴隶制大国。
商朝建立后,维持了一个时期的稳定局面,后因王位继承问题,贵族内部发生了长期而又激烈的争权斗争,商王朝曾多次迁都。盘庚即位后,将国都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市郊),从此以后,直到商朝灭亡,商朝的都城再也没有迁徙。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扭转了商朝一度出现的"九世之乱"的局面,加强了商王室的统治力量,为商朝的新发展打下了基础。故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的转折点。
     武丁是商朝后期很有名的一个国王,统治时间长达50多年,文治武功颇盛,是商王朝最强大的时期。
     二、商朝的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
     商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占有全国的土地和臣民,对全国臣民操生杀予夺之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商王下面有重要的辅佐功臣,协助商王处理政务。
商代中央政权的官职有尹、傅、乍册、史、卜、多射、卫、戍、师、多马、多亚、小臣、百工等,分管政务、军事、经济等。
     王都所在地为王畿,王都以外的居住区叫鄙。在商王朝控制的区域内,分布着许多邑,邑是商代社会的基层组织。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一种外服制,即侯、甸、男、卫四服,是地方向中央必须履行的几种服役制度,既是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又是一种经济剥削关系。
     商王朝还把其统治地区分为畿内和畿外两大部分。畿内是商王室直接统治的地区,畿外是众多方国分布的地区。
为了对外征伐和对内镇压,商王朝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国家还设有监狱和残酷的刑罚。

第二节 商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及商朝的灭亡

     一、商代的经济和文化
     商代的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是当时具有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手工业发展迅速,青铜铸造业是商代最主要的手工业部门,集中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水平。商业在商代也有初步的发展。
     甲骨文是商代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商代的文字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因之称为"甲骨文",内容多为记录占卜之事,因之也称为"卜辞"。铜器和其他器物上也有一些文学,但为数不多。甲骨文实际上是商王朝的档案资料,商代贵族对祭祀、征伐、田猎、疾病、农业的丰歉、天气的阴晴风雨等等,都要用占卜的方法询问鬼神,这些占卜的记录就是甲骨文。在商代后期都城殷墟发现的甲骨卜辞,约有10万多片,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3500字左右,目前已经认识的约有2000字左右。甲骨卜辞对研究商代的历史文化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商代已有相当水平的天文知识和较完善的历法。天文学和历法的进步,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商朝的灭亡
     商朝奴隶主贵族的生活奢侈腐朽,对广大奴隶实行残暴的统治,最突出的事例就是人祭和人殉。人祭就是将奴隶以各种方式杀戮,作为祭品,以供奉祖先、鬼神。甲骨卜辞中有大量的人祭的记载。人殉就是用奴隶为奴隶主贵族殉葬,大量的考古资料亦可作为证明。
     商代的最后一个国王商纣王继位以后,生活更加腐朽,作"酒池肉林",为"长夜之饮",对内实行高压政策,滥用酷刑,对外连年用兵,征服异族,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在这时,商的属国周在西方兴起,周武王乘商纣王全力征伐东夷之机,兴兵大举向殷都进攻。纣王的主要兵力集中在东方,只好临时将奴录武装起来与周对抗,双方会战于牧野(今河南汲县北),奴隶们前途倒戈,纣王兵败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商王朝由汤建立,到纣亡国,共传17代,30王,立国约600年。

第三章 西 周
(约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周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它的建立及其兴盛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新阶段。

第一节 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

     一、周族的兴起
     周族是居于今陕甘黄土高原、渭水流域一带的古老部落,以善于经营农业而著称。周族的始祖名弃,号曰后稷。
     弃的四世孙公刘时,迁居于豳,社会经济有较快的发展。公刘之后又九世,传到古公亶父,他率领周人迁到岐山脚下的周原,对周族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周文王时期,周人的势力有了长足的发展。文王一边修治内政,迅速发展国势,一边征服西北方向的游牧部落方国,巩固了周族在渭水中游的统治,并积极准备灭商。
     二、周朝的建立
     周武王继承其父周文王的遗志,在商王朝内外交困之际,联合西方和西南方的一些与商为敌的部族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
     武王灭商后的第二年病死,其子成王继位,武王弟周公旦摄政,引起了"三监"(武王之三个弟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于商都附近监视商纣王之子武庚)的不满,他们与纣子武庚及商朝在东方的残余势力联合起来,发动叛乱。周公率兵东征,用三年时间平定了叛乱,又在洛水北岸修建了一个东都,称作雒邑(今河南洛阳),作为周统治者控制东方的政治、军事中心,从而巩固了周朝的统治。

第二节 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机器

     一、分封制
     分封制是周王朝行使全国统治的一种方式,是西周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西周历史的一个显著特点。
     周灭商以后,为了统治被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即派遣王室子弟或其他贵族到全国各地去建立诸侯国,代表周王统治地方,以拱卫王室。这就是分封制,历史上称其为“封藩建卫”或“封建”。
     周初分封的诸侯一是王室子弟;二是异姓贵族;三是古代圣贤或帝王的后代。受封的大小诸侯,关系有亲有疏,地位有高有低,疆域有大有小,军队有多有少,表现了等级附属关系。当时重要的封国有:鲁国、晋国、卫国、齐国、宋国、燕国等。周天子对诸侯国拥有一定的权力,诸侯国要对周王室承担一定的义务。
     西周王室通过分封制将其政治势力扩展到各地。东起海滨,西到甘肃,北达辽宁,南至长江以南,这样广大的地区都成了周王室的统辖范围,形成了比商朝更加庞大的奴隶制国家。
     二、宗法制
     宗法制是周代又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宗法制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地位,庶子分封。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则被分封到各地去当诸侯;诸侯国君的嫡长子继承诸侯位,其余的儿子则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卿大夫位,其余的儿子为士。嫡长子与众庶子有双重关系,既是兄弟关系,又是君臣关系。宗法制就是这样把权力继承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解决贵族间的矛盾,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继承问题而发生内乱。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用以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三、国野制(乡遂制)
     周灭商后,在大分封的过程中,对地方实行军事统治。为了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周王朝对不同身份的人采取不同的统治政策和剥削方法。"国野制"就是这种统治方法的具体体现。
     "国",亦称"乡",即当时的都邑或较大的居民点。一般来说,国是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是周王室在分封诸侯或征服异族的过程中建立的,居住着大小贵族和为贵族服务的手工业者、商人等,住在国中的人称?quot;国人"。
     "野",亦称"遂",即国以外的广大地区,其地域比国大。居住在野的人叫做"野人"。
     国人与野人的地位大不相同,前者是统治者,后者是被统治者,政治待遇有着天壤之别。国与野的对立,是西周时期阶级矛盾的具体体现,也是西周奴隶制度的一个特点。
     四、官制、刑罚、军队
     西周的最高统治者是周王,又称为周天子,占有全国的土地和人民。王以下有三公,即太师、太保、太傅,是辅佐周王的大臣。三公以下的官吏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政务官,一类是神职官吏,一类是史官。"世卿世禄制"是西周官制的显著特点。
     记载西周刑罚的文献主要见于《尚书·吕刑》和《周礼·秋官》。前者主要记载的是刑罚的名目,后者则主要记述了与刑罚有关的各类官吏的名称及其职责。此外,铜器铭文中也有反映西周刑罚和法律的内容。
西周的常备军有两支,一为"西六师",一为"成周八师"。前者驻扎在都城镐京一带,主要任务是保卫宗周的安全;后者驻扎在成周,主要是为了防犯殷遗民及维护周王朝东部的安全。除王室的军队外,各诸侯国也都有一定数量的军队。

第三节 西周时期的经济

     一、井田制
     西周时期的土地所有制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也可以说是土地王有,具体表现为井田制。井田制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是体现周代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部分。
井田制有两种含义,一是田地形式。一般田地中有沟、渠、道路,自然分割成方块,"井"是田地的象形字。二是经营方式,也就是剥削方式。井田分公田、私田,驱使奴隶无偿代耕公田,以劳役地租的形态剥削奴隶。
     二、农业
     西周的农业有进一步的发展。当时主要农具有木制耒耜、骨铲、石铲、石刀、蚌镰等。人们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农业知识和生产技能,注意选育良种、施肥、除草、除虫及灌田排水等,一般田地多修有排灌系统。农作物的种类主要有黍、稷,此外还有稻、梁、麦、菽及蔬菜、瓜果等。用做手工业的桑、麻等经济作物,种植也较为普遍。《诗经》中就有不少记述西周农业生产状况的诗篇。
     三、手工业
     西周的手工业主要有青铜器铸造、制陶、制骨、制玉、木工、竹工、漆工、纺织等,其中青铜器铸造业是当时主要的手工业部门。
     当时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工匠和商贾都是贵族的奴仆,主要为奴隶主贵族服务,受官府的严密控制,独立经营的手工业和商人极少。
     四、商业
     西周的商业主要是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商业活动以交换奴隶、牛马、兵器和珍宝异物为主。民间也存在着以物易物的早期交换形式。当时的货币以贝为主,以“朋”为单位,文献与青铜器铭文都有关于“赐贝”的记载。

     第四节 西周的衰亡

     一、西周中后期的社会矛盾
     西周王朝的鼎盛时期是在西周的前期,即武、成、康、昭等几个王的统治时期。穆王时,"王道衰微",西周王朝开始走下坡路,社会矛盾加剧,出现了社会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土地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土地国有为特征的井田制已发生了动摇,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出现了崩溃的前兆。
     第二,王室与诸侯的矛盾加剧。
     第三,周边少数民族的侵扰。
     二、国人暴动
     周厉王实行专利措施,引起了中小贵族和劳动人民的普遍不满,厉王对此实行了残酷镇压。公元前841年,国都镐京爆发了"国人暴动",厉王被赶出镐京,由周公和召公共同摄理朝政,史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三、西周的灭亡
     周宣王即位以后,整顿内政,稳定社会秩序,对周边的少数民族连年用兵,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史称"宣王中兴"。
     宣王在位期间,"不籍千亩",标志着井田制开始崩溃。宣王后期,对外战争也很不顺利,连遭败绩,丧师折兵,不得已"乃料民于太原",以补充兵源,使社会矛盾更趋尖锐。
     宣王死后,其子幽王即位,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奢侈腐朽,内政黑暗,加之严重的天灾人祸,周王朝的统治已无法继续下去了。
     西周灭亡的直接原因是王位继承问题。周幽王宠褒姒,废申后和太子。公元前771年,申侯勾结犬戎和缯侯攻周,杀幽王于骊山之下。幽王死后,其子平王立,因宗周残破,异族威胁,平王遂放弃旧都,于公元前770年将国都东迁雒邑,西周灭亡,东周开始。


第四章 春 秋
(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王室东迁雒邑到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这段历史大体与孔子所修订的《春秋》年代(前722年-前481年)相当,所以历史上称作春秋时期。


第一节 王室衰微与大国争霸

     一、王室衰微
     春秋历史舞台上的周天子,与西周时期的周天子不可同日而语,其政治、经济地位一落千丈,变成了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导致王室衰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王室经济地位的下降。周王室东迁以后,关中地区为犬戎等少数民族所占据,周王室丧失了旧都关中地区广阔而富饶的土地。春秋时期王室能控制的地盘和人口越来越少,经济实力远远不如西周时期。经济地位的下降,是导致王室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诸侯国家的不断壮大,也是导致王室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诸侯国地广人众,经济实力雄厚。随着诸侯国经济地位的提高,他们在政治上也开始不服从周王室。春秋时期,周天子与一些诸侯的关系实际上颠倒过来,经济上需要诸侯的援助,政治上寻求诸侯的保护,天子调动不了诸侯,甚至还要朝见诸侯霸主。有的诸侯国不但在政治上不服从周天子,经济上不向王室纳贡,甚至还和周天子兵戎相见。到了春秋中晚期,周王室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形同小国。
     二、大国争霸
     春秋时期邦国林立,见于史书记载的就有几十个。在这些诸侯中,比较重要的有14个,《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了其中12个国家的世系,它们是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另外两个国家是吴国和越国。这些国家活跃在春秋历史的舞台上,互相展开了以争夺土地和人口、掠夺财物为目的的争霸战争。
     春秋时期出现大国争霸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周天子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这是大国争霸出现的前提。第二,各诸侯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弱肉强食的争霸局面。第三,戎狄蛮夷等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为大国争霸提供了可乘之机。
     春秋时期争霸的主要是齐、晋、楚、秦四国,宋国也曾有过昙花一现的霸业。吴、越争霸已是春秋晚期,且局限于东南一隅,于中原地区影响不大。
     春秋历史上的著名霸主被称为"春秋五霸",关于春秋五霸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法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春秋中期以后,晋、楚争霸激烈,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大小诸侯国几乎都卷入了战争,兵连祸结,无有宁日。特别是地处中原地区的诸侯国,所受战争的危害更为严重,小国普遍厌战。此外,晋、楚两个大国势均力敌,谁也无法吞并对方,加之国内政治斗争的复杂,也各想暂时休战。在这种背景之下,出现了旨在停止战争的"弭兵"运动。
     弭兵运动是由经常处于交战状态的宋国发起的,前后共有两次。第一次是在公元前579年,由宋国大夫华元发起,后因楚国撕毁盟约而没有成功。第二次是在公元前546年,由宋国大夫向戌发起,会议确立晋、楚两个大国同作盟主,除齐、秦外,其余小国要同时朝见晋、楚,向两国同时纳贡。第二次弭兵大会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晋、楚平分霸权为条件取得了成功。此后,晋、楚两国几十年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黄河流域的争霸战争告一段落,历史进入了春秋晚期。
     春秋时期,大国发动争霸战争 不可避免地给社会带来了种种惨祸、灾害和痛苦,但也产生了有利于历史前进的客观效果,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进程,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变革的趋势和特点是奴隶制的日益消亡和封建制的逐渐产生。促成这一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铁器的使用。文献材料和考古实物资料都说明,当时许多国家已普遍使用人工冶炼铸造的铁器。铁器的使用在我国古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如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奴隶社会的诞生一样,铁器的使用将预示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来临。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另外一个标志,就是牛耕的出现。有关当时牛耕的情况,主要见于文献记载。
     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从西周中晚期开始,井田制就已经动摇,出现了土地转让等现象。进入春秋以后,井田制进一步遭到破坏并开始瓦解。
     土地兼并是导致井田制瓦解的一个重要因素。春秋时,土地兼并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诸侯兼并公室;二是诸侯之间互相兼并;三是诸侯国内部卿大夫兼并公室;四是诸侯国内卿大夫之间的互相兼并。土地兼并的总趋势是以下犯上,导致土地所有权不断下移,使土地逐渐集中到新兴的地主阶级手中。由于土地兼并的作用,自西周以来实行的井田制度遭到破坏,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逐渐崩溃,代之而起的是封建制的土地占有关系。
     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另外一个标志是土地买卖。
     伴随井田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阶级关系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封建依附关系产生、发展起来,出现了农民和地主两个新兴的阶级。春秋时期的个体农民绝大部分是由奴隶和平民转化来的,也有一部分贵族沦落为自耕农。地主阶级有的是由奴隶主贵族转化而来,有的则是获得土地赏赐的军功地主,还有一些是从平民乃至"鄙人"中上升而来的。
     随着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各国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和增加剥削收入,对赋税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以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齐国在公元前685年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其重要内容之一即"相地而衰征"(《国语·齐语》),即按土地的好坏一律征税,以增加国家收入。晋国在公元前645前"作爰田",废除了井田制下定期分配土地的制度,使个人对土地的占有权固定下来,促进了国有土地向私有土地的转化。公元前594年,鲁国颁布"初税亩"法令,对公私土地一律按亩征税,取消了公田和私田的差别。楚、郑、秦等国都进行了类似的赋税改革。赋税制度改革的结果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

第三节 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

     在奴隶社会内部孕育的封建生产关系,到春秋末期有了明显的发展。由奴隶主贵族蜕化而来的、从下层人士中上升而来的、或因军功起家的新兴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地位的变化,迫切要求取得政治上的权力,他们向奴隶主贵族展开了激烈的夺权斗争。其中鲁、齐、晋三国的情况最为典型。
     一、三桓与鲁公室的斗争
     在鲁国,新兴势力的代表是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裔,史
     称"三桓"。公元前609年,鲁文公去世,发生了杀嫡立庶的权位之争,三桓乘机各自在封邑筑城,发展自己的势力。公元前562年,"作三军,三分公室而有其一"(《左传》襄公十年),历史上称作"三分公室"。此后三家各辖一军,并在各自统治地区进行改革,季孙氏力量最强。公元前537年,三家又重新调整分地,"四分公室",季孙氏独得二分,叔孙、孟孙各得一分。三家都在各自辖区推行征税办法,遭到鲁君为首的旧势力的反对,三家联合反击,击败鲁昭公和鲁哀公,三家夺得鲁国的政治实权。
     二、田氏代齐
     在春秋各国新旧势力的斗争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齐国。
     春秋初年,陈国发生内乱,陈公子完(亦称田氏)逃避至齐,被任命为工正。春秋中期,田氏势力逐渐强大,采用施恩授惠的手段,与公室争夺民众,得到民众的拥护。田氏作为新兴地主集团的代表与以国君为首的奴隶主贵族集团进行了长期而激烈的斗争,相继于公元前532年、公元前489年、公元前481年发生了三次大的武装冲突,田氏均获胜并于公元前476年控制了齐国的政权。公元前391年,田和废齐康公,自立为国君。公元前386年,田和列为诸侯,仍沿用齐国国号,完成了田氏代齐的过程。
     三、三家分晋
     晋国的公族在春秋早期即已衰亡,至春秋中期,掌握晋国政权的是非公族的异姓六卿,即赵、韩、魏、智、范、中行氏六家。春秋晚期,六卿之间通过战争的方式互相兼并,赵、韩、魏、智四家联合灭掉范、中行氏,接着韩、赵、魏三家又联合起来灭掉智氏,使晋国政权控制于三家之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赐韩、赵、魏,皆命为诸侯"。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史记·晋世家》)韩、赵、魏三家分晋,建立了三个封建国家。


第五章 战 国
(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历史上称为战国时期。经过春秋时期的兼并战争,到战国时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被人们称为"七雄"。各国所处的大致方位是: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秦在西,齐在东,韩、魏居中。除"七雄"外,战国初期尚有十几个国家,周王室也依然存在。

第一节 各国的变法运动和封建集权政治的形成

     进入战国以后,各诸侯国为了巩固政权,增强国力,都程度不同地进行了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改革,史称变法运动。经过变法运动,封建制度得以逐步确立。
     一、魏国的李悝变法
     战国初年,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这是战国时期最早进行的一次变法运动。李悝变法的内容主要有下列几点:废除奴隶制的世卿世禄制,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任用官吏;推行"尽地力之教",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平籴法",由国家调剂粮食价格,以稳定小农经济;作《法经》,确立封建法制。
李悝变法的结果,使魏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封建政权得以巩固,成为战国初年最强盛的国家。
     二、楚国的吴起变法
     公元前382年,楚悼王任吴起为令尹,主持变法,以图振兴楚国。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废除贵族特权,"三世而收爵禄","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裁汰冗员,精简无关紧要的职官,节省经费用以训练军队;整顿吏治,对官吏提出严格要求。
     吴起变法沉重地打击了楚国的旧贵族,加速了楚国封建化的进程,使楚国力迅速强盛。
     楚悼王死后,吴起被旧贵族射杀,变法也随之失败。
     三、秦国的商鞅变法
     在秦孝公的支持和重用下,商鞅于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两次在秦国主持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有:用法令形式废除了奴隶制的井田制,"废井田,开阡陌,使民得买卖";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在全国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什伍连坐制;统一度量衡。
     商鞅在秦国掌权19年,他的新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得到较彻底的推行,使秦国很快富强起来。然而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而死。商鞅虽因旧贵族的个人恩怨而被处死,但"秦法未败",他的变法措施仍被贯彻推行下去。
     在战国变法运动中,以商鞅变法最为广泛彻底,也最为成功。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期最为先进的强国,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四、其他各国的改革
     除魏、楚、秦三国外,其他国家也都程度不同地进行改革:赵国有赵烈侯的改革;韩国有韩昭侯的改革;齐国有齐威王的改革以及燕国的燕王哙改革。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封建化运动。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打击奴隶主贵族,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废除奴隶制的政治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封建制的政治经济制度,使封建制度得以确立。变法运动之后,社会经济和文化日益繁荣,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五、封建集权政治的形成
     封建集权政治的形成在战国时期主要表现在郡县制的推行、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等几个方面。
     封建中央集权制体现在地方组织上就是郡县制。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进入战国以后,各国已普遍推行。郡县制的确立,加强了以国君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一次重大改革。
     官僚制度是封建集权政治的重要内容。经过变法运动,各国普遍建立了封建官僚制度,这时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官分文武。国君之下设相和将,文武分职,各司其职,分散了大臣的权力,利于权力集中于国君手中;二是俸禄制度。对各级官吏的报酬改分封土地为粮食或钱币俸禄,便于国君利用利害关系控制各级官吏;三是"上计"制度。即以年初上报各种预算而年终汇报完成情况作为考课官吏的手段,决定对地方和下级官吏升降赏罚;四是符、玺制度。国君普遍用符、玺作为凭证,用以调遣军队,派遣使者,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便于控制军队和臣下。
     当时各国选拔官吏大体有五种方式:一是臣下向国君推荐;二是通过上书和游说自荐;三是根据军功选拔;四是从侍从的郎官中选拔;五是中央和地方长官在一定范围内拥有选拔任用下级官吏的权力。

第二节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战国时期,由于封建的生产关系代替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大部分直接生产者都从奴隶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劳动兴趣和生产积极性有了提高,促使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一、农业的发展
     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铁农具的普遍使用。考古工作者在全国各地发现大量战国时期的铁农具,从这些农具的种类看,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序,如犁田、中耕、除草、收割等,都已使用铁器。
     兴修水利。各国统治者都把水利事业的发展看作是富国的重要措施之一。典型的有:魏文侯派西门豹任邺县县令时治理漳水;关中地区秦国兴修郑国渠;最著名者为李冰父子主持兴修的都江堰。
     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深耕熟耨、辨土施肥、注意农时、疏密得宜四个方面。出现了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农业专著,如《吕氏春秋》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篇以及《礼记·月令》等。
     农业产量的提高。铁农具的使用,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普遍有所提高。
     二、手工业的发展
     战国时期的手工业比以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行业种类增多,生产规模扩大,技术也较前进步。除了各国有官府手工业外,民间手工业也有新的发展。
     冶铁业是当时一项重要的手工业。从已发现的冶铁遗址和遗物看,其规模相当大,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很多,质量也很好。北方发现铁器以农具和手工业生产工具居多,而南方发现的铁器则以兵器居多。
     铸铜业仍在发展。考古工作者在全国大多省区都发现有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种类繁多,工艺水平很高,出现了焊接、鎏金、镶错金银等工艺。
南方盛产漆器,考古发现中多见,制作考究,花纹美观,品种多样。
     三、商业的繁荣
     战国时期商业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商人的活跃与金属货币的广泛流通以及城市的发展三个方面。
     战国时期的商人非常活跃。当时的商人大体上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坐列贩?quot;的普通商人和小本经营的"贩夫贩妇";另一类是富商大贾,他们资本雄厚,拥有一定的政治地位,象白圭、吕不韦之类。此外,有些靠煮盐、冶铁起家的大富豪,同时也兼营商业。
     金属货币在战国时期已广泛流通。当时的金属货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铜币,另一类是金币。铜币的形状主要有四种:形状象刀的叫刀币,流通于齐、燕、赵等国;形状象铲的叫布币,流通于韩、赵、魏等国;圆形圆孔或方孔的叫圜钱,流通于秦国和东周、西周等地;形状像贝壳的叫贝币,也叫蚁鼻钱,流通于楚国。金币主要流通于楚国,称为"郢爰",是一种称量货币。
     城市的发展是战国时期商业繁荣的又一标志。由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促使了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导致了城市的迅速发展。当时齐国的临淄、楚国的郢、赵国的邯郸、燕国的燕下都是很典型的都城。

第三节 各国的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

     战国"七雄"之间频繁而激烈的战争,属于封建性的兼并战争,发展的趋势是逐步转化为封建统一的战争,从而形成由封建割据走向封建统一的历史特点。
     战国时期的封建兼并战争大体上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魏国独霸中原时期
     战国初年,魏国经过李悝变法,首先成为最强盛的国家,西攻强秦,北伐中山,东败齐军,南控淮、泗,声威大振。
     齐、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魏从来没有过的惨败,也是魏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马陵之战以后,齐、秦、赵从三方面夹攻魏国,使之很快衰落下去。
     二、秦、齐对峙时期
     魏国衰落以后,出现了秦、齐两大强东西对峙的局面。两国彼此展开了争取与国,孤立敌国的斗争,而魏、赵、韩等国内部也分成联秦抗齐和联齐抗秦两派,从而展开了合纵与连横的活动。
     从策略上来说,合纵是"合众弱以攻一强"的意思,是阻止强国进行兼并的策略;连横是"事一强以攻众弱"的意思,是强国迫使弱国帮助它进行兼并的策略。起初,合纵既可以对秦,也可以对齐;连横既可以连秦,也可以连齐。后来逐渐固定为合纵是关东六国并力抵抗强秦,连横是秦国拆散六国联盟的意思了。张仪和公孙衍是当时著名的纵横活动家。
     这一时期燕国的乐毅伐齐,使齐国几乎亡国,国势从此一蹶不振。这样,秦、齐对峙的局面也就被打破了。
     三、秦、赵大战时期
     秦国采纳范睢的建议,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即远交齐、楚,近攻三晋。
公元前262年至前260年,秦、赵之间爆发了规模涨暗某て酱笳剑怨野埽?0多万军队被秦将白起坑杀。从此以后,赵已无力与秦抗争。
     四、秦统一六国时期
     结束诸侯割据分裂的局面,实现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使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为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二)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各民族之间的共性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华夏族,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三)统一为人心所向,各国人民都要求统一。
     (四)经过长期的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改变了大国之间的均势,使秦国逐渐成为实现统一的中心力量。
由秦国来完成统一事业,不是偶然的。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社会改革比较彻底,政治、经济、军事均较为先进,国力日益强盛,而关东六国则一个一个衰败下去。秦王政即位以后,凭借秦国的强大和他本人的才干,具备了统一天下的条件。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用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韩、赵、燕、魏、楚、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四节 西周、秦秋、战国文化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在文化典籍、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
     一、文化典籍
     五经,即《诗》、《书》、《易》、《礼》、《春秋》,是我国现存最古的文献。
     《诗》,也叫《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现存305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据考证,其创作年代最早的在西周初年,最晚大约在春秋中叶。全书经过五、六百年的积累,并经过搜集者的加工和润色而成。《诗》的内容非常丰富。
     《书》也叫《书经》或《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集。全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主要记述商、周两代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如重要战争、阶级关系、政治制度和政策等,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书》早已散佚,现存本有今文和古文的区别,二者都有真伪问题。
     《易》也叫《易经》或《周易》,是我国最早的占卜用书。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可能出现于商、周之际,成书于战国或秦汉之际。书中对自然和社会变化的论述,富有朴素的辩证法观点。
     《礼》也叫《仪礼》、《士礼》或《礼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礼仪制度的汇编,共有17篇,旧说周公制作或孔子修订。据近人考证,认为可能成书于战国前、中期。
     《春秋》也叫《春秋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以鲁国的历史为主,简要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年-前481年)242年史事。相传经孔子整理成书。
三传,是解释《春秋》的三部书,即《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左传》相传为春秋、战国之际的左丘明所撰,《公羊传》旧题战国时公羊高所撰,《谷梁传》旧题战国时谷梁赤所撰。三者都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思想文化史的重要资料,其中《左传》尤显突出。
     二、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和思想家,都按照本阶级、本阶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quot;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加争鸣的各派,史称"诸子百家"。诸子中主要的学派有儒、道、墨、法、名、阴阳、兵、纵横、农、杂等家,在当时思想领域影响最大的是前四家。
     孔子和儒家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他在整理古文献、传播古代文化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保留在《论语》一书里。他大半生时间从事教育活动,开创私人办学之风,打破了过去"学在官府"的局面,在教学方法上积累了不少值得后人借鉴的经验。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孟子和荀子。孟子(前390-前305)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著有《孟子》一书,主要发挥孔子的学说,以"义"为其理论核心。荀子(前313-前238)名况,赵国人,著有《荀子》一书,对孟子等人的旧说进行了激烈批判。
     老子和道家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约与孔子同时,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有《道德经》一书,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为其思想的代表。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周(约前369-前286),宋国人,著有《庄子》一书,其世界观与老子相同。
     墨子与墨家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国人,为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一书基本上保存了他的思想。墨子的信徒多为劳动人民出身,生活简朴。
     法家和韩非 法家是反映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流派。前期法家代表人物有李悝、商鞅和申不害,后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韩非(约前280-前232),出身于韩国贵族,为荀子的学生,著有《韩非子》一书,阐明他的思想和主张,为先秦法家学派之集大成者。
     三、文学
     西周至战国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前期有《诗经》,后期有《楚辞》。散文艺术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发展。
     屈原和楚辞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楚国贵族,曾任楚三闾大夫。他是以楚辞著称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其代表作,他的诗篇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腐朽贵族统治的愤怒,使语言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散文 《左传》、《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书中的许多篇章,说理透彻,语汇丰富,是优秀的散文作品。
     四、科学技术
     天文 西周时期,天文学有相当的发展。到战国时,已有二十八宿之名,二十八宿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座标图,五大行星的运行,彗星、新星、流星的出现,都可以在这个座标图上标定出方位来。根据恒星的方位,又可以比较准确地推算出一年中的重要季节的到来,二十八宿的划分和应用,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一项重大成就。战国时期有许多观测星宿运行的占星家,齐人甘德著有《星占》八卷,魏人石申著有《天文》八卷,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后人将他们两人的著作合编为《甘石星经》。他们测定的关于恒星的记录,是世界上最古的恒星表。
     历法 西周的历法,比以前有所进步。至春秋时,已有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气。春秋时期,各国使用了三种不同的历法,即"周正"、"殷正"、"夏正"。夏正也叫做"夏历",比较符合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最便于农业生产。到战国时期,夏历被普遍采用。
     医学 在西周时期,医学尚与巫术结合在一起,迷信的色彩较浓。到春秋时期,医学进一步发展,并逐步摆脱了巫术而独立。扁鹊是春秋后期一位杰出的民间医生,对祖国古代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黄帝内经》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全书记载了我国两千数百年前的有关人体解剖的知识和血液循环的概念,对世界医学是一个贡献。
     《考工记》 这是我国古代工程技术史的重要著作。书中记载了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乐器、兵器等的制作工艺以及城市、房屋等建筑的设计规范。总结了手工工匠有关数学、力学和声学方面的知识,还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合金成份研究的记载。
     《墨经》中也有有关物理学方面成就的记载,如有关力、力系的平衡和杠杆、斜面等简单机械的论述,有关小孔成像和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研究,首先提出直线前进的观点,为世界上最早的几何光学著作之一。


第六章 秦 朝
(公元前221年-前207年)

     经过战国时期多年的兼并战争之后,强大的秦国在公元前221年实现统一,它以咸阳为都城,建立了大一统的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统治。其政治体制的构成对此后两千年的历史有重要影响。

第一节 秦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政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
     皇帝制 秦王政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超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于是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而为一,号称"皇帝"。从此,皇帝便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此外,还规定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废除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规定皇帝按照世代排列,第一代称始皇帝,后世以二世、三世计,以至"传之无穷"。这些规定都表明皇帝的神圣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
     三公九卿制 秦朝的中央机关实"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相互制约,都直接为皇帝负责,使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三公之下设九卿,具体是: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卫尉,掌管皇宫保卫;郎中令,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典客,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及外交;廷尉,负责司法;治粟内史,掌全国财政税收;宗正,管理皇室亲族内部事务;少府,掌管全国山河湖海税收和手工业制造。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
     郡县制 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彻底废除了古代的分封制度,把战国时期已经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郡设郡守、郡尉和监御史,分别掌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一郡之内辖若干县,县设县令或县长,此外还有县尉、县丞。一县之内再分为若干乡,乡之下有亭、里等,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
     秦始皇所创立的上述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基本上被后代的封建统治者所继承。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除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外,秦始皇还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迁徙富豪,销毁兵器。秦灭六国后,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和富豪到咸阳及南阳、巴蜀等地,以削弱他们的政治、经济势力。为了防止旧贵族反叛,秦始皇还下令将六国流散于民间的兵器收缴起来,集中到咸阳,加以销毁,改铸成12个铜人。
     决通川防,修治驰道。为了消除反秦势力可能利用的地形或建筑设施,秦始皇命令拆除各国的旧城郭,决通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河道堤坊,平掉了易于据守的险阻。为加强全国的统治,又修了以咸阳为中心东至今浙江、江苏、山东,南至今湖北、湖南,西至今甘肃东部,北至今河北和山西北部的驰道。还修了专为加强北面边防的"直道"。形成了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统一文字。战国时期由于长期分裂割据,各国的文字极不一致,这对统一后的秦朝推行政令和文化交流造成严重障碍。秦始皇命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主持统一文字,制定出字形固定,笔画省略,书写方便?quot;小篆"作为标准文字,推行全国。
统一货币。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其形状、大小、轻重各不相同,计算单位也不一致,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各地区之间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公元前211年,秦始皇下令统一货币,废除六国旧币,制定新的统一货币,规定货币分二等,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的铜线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
     统一度量衡。战国时期,度量衡制度也相当混乱。秦统一后,把商鞅变法时制定的度量衡制度推行到全国,并专门颁发诏书。度量衡的统一对于消除各地割据势力的影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加强政治思想统治。秦始皇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国家体制问题上,朝廷内对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多有争论。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又提出恢复分封制的主张,遭到丞相李斯的反驳,于是李斯向秦始皇提出除《秦纪》、医药、卜筮、农书以及国家所藏《诗》、《书》、百家语外,其他全部交官府销毁的农书以及国家所藏《诗》、《书》、百家语外,其他全部交官府销毁的"焚书"建议,得到秦始皇批准,并得以在全国实施。次年,又由于一些儒生对秦始皇进行诽谤,秦始皇下令将逮捕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土全部坑杀,即"坑儒"事件。秦始皇以焚书坑儒的手段统一思想,是"师今"与"师古"两种政治思想斗争激化的表现。
     三、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其他各族大融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秦灭六国后,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开始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北征匈奴 匈奴族是居住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之一,对开发祖国的北方起了重大的作用。战国时期,匈奴已跨入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利用骑兵行动迅速的优势,经常深入中原地区,对以农业为主的内地各族人民进行袭扰和掠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保证北部边境的安全,于公元前218年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进军河套,征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之后在那里设郡县。又在蒙恬主持下将过去秦、赵、燕三国旧有长城连接起来,修筑了一条东西延袤万余里的长城,以抵御匈奴的南下侵扰。
     征服越族统一岭南 在我国南部和东南部,先秦时期居住着众多的越族,它们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秦始皇在统一以后,命令屠睢指挥50万大军,分五路南下,对居住在今两广地区的南越和西瓯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为解决运输粮饷的困难,又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之间的交通,之后花费数年时间最终征服了越族,设置郡县,后来又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
     经过对匈奴、越族的战争,秦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第二节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秦始皇的暴政 秦始皇对劳动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是非常残酷的,主要表现为沉重的徭役、兵役和残酷的刑罚。秦始皇为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无休止地征发徭役,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动用大批劳力在咸阳仿建六国宫殿,在渭河南岸的上林苑修筑规模宏大的朝宫即阿房宫,修建大量的离宫别馆,在骊山北麓(今陕西临潼)给自己修建陵墓。当时北有防备匈奴的士卒30万,南有戍守五岭的戍卒50万,还有修驰道,转运粮草的,全国服徭役和兵役的人数不下200万,占当时整个人口十分之一,给社会经济和社会秩序造成极大危机。秦的刑罚也很残酷,人民动辄触刑,全国到处出现"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汉书·刑法志》)的恐怖局面。
     秦二世的昏庸腐朽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巡行途中,接替他的是少子胡亥,是为秦二世。秦二世之昏庸、残暴程度不亚于秦始皇,广大农民"力罢(疲)不能胜其役,财尽不能用其求"(《汉书·贾山传》),生活陷入绝境。酝酿已久的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终于在秦二世时期爆发了。
     二、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境内)发动处于绝境的戍卒举行起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的旗帜。
    大泽乡起义不久,农民军攻克了陈县(今河南淮阳),在起义百姓的拥戴下,陈胜被立为王,国号"张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此后,全国范围内,"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史记·陈涉世家》),其中项梁、项羽起义于吴县(今江苏苏州),刘邦起义于沛县(今江苏沛县),秦嘉等起义于淮北。农民军以陈县为中心,兵分三路,向秦王朝发动总攻。在秦王朝的反扑下,各路起义军均先后失利,吴广、陈胜相继牺牲,反秦斗争转入低潮。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前后只有短短的6个月时间,但席卷全国,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为推翻秦王朝奠定了基础。
    三、秦王朝的灭亡
    陈胜、吴广牺牲以后,反秦斗争暂时受到挫折,但斗争的新高潮很快兴起,继续领导农民进行反秦斗争的主要是项羽和刘邦。
    项梁、项羽均出身于楚国的贵族,与秦王朝有很深的仇恨。刘邦为泗水亭长,在沛地起义后投奔项梁,受其节制。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大破秦军,打垮了秦王朝的主力部队。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中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大战,为最后推翻秦王朝的反动统治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07年7月,刘邦率起义军至灞上(今陕西西安东),刚刚当了46天的秦王子婴向起义军投降,秦朝灭亡。
    秦末农民大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推翻了残暴的秦王朝,开创了中国农民革命的光辉传统。其历史功勋是不可磨灭的。
沙发
scanda 发表于 08-5-24 09:48:20 | 只看该作者
内容似乎少了点
板凳
nonzi126 发表于 08-5-24 11:47:37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不用附件的形式把所有都发上来?
地板
 楼主| 400 发表于 08-5-24 12:18:18 | 只看该作者

西北大学中国通史教案

第七章 西 汉
(公元前206-公元23年)
    秦亡以后,项羽与刘邦发生矛盾,双方进行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最终以刘邦获胜、项羽自刎于乌江而告结束。刘邦在秦王朝的废墟上,建立起又一个新的封建王朝--西汉。
    第一节 西汉初年的统治制度和政策
    一、\"汉承秦制\"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定都于长安。他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基本承袭了秦王朝的制度,仅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变。
    汉的行政组织,从中央到地方完全和秦相同,只是到景帝以后名称上有些改变。
汉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有封国制的存在,这是同秦最大的相异之处。早在楚汉战争时间,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阵营,壮大自己的力量,曾封韩信、英布等为王,这些人因为非刘姓,故称\"异姓\"。由于异姓王非刘邦嫡系,又雄踞一方,在封立后数年之中,他们相继被诛除殆尽。与此同时,刘邦又大封他的子弟为王,称为\"同性王\",高于列侯。当时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国,他们在封国内是国君,权力很大,其政权与中央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财权等。史称\"郡国并行制\"。
    刘邦还继承了秦朝的二十级爵的制度,又封功臣和亲属、外戚140人为列侯。列侯为二十级爵的最高爵位。然而列侯与诸侯王不同,在封国之内无治民之权。列侯有大小之分。侯国设相,其职掌与县令(长)相同,由中央任免,归所在郡守统辖。
    当时的郡只有15个,主要设置在旧秦国的疆域之内和魏、韩、楚的西部地区,郡之下设县。郡守、县令等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诸侯王国和郡都直属中央,但诸侯王国的地位远远高于郡。
    汉朝的法律也沿袭秦朝,刘邦入关后曾宣布\"除秦苛法\"、\"约法三章\"。在建立起新的王朝之后,刘邦即令萧何根据秦律制定汉律九章,叔孙通又作汉律傍章十八篇。汉律的基本精神在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皇帝可以随时用命令对法律条文加以改变、补充或取消,皇帝的命令凌驾于法律之上。
    西汉封建国家军队也完全继承秦制。汉初在长安设南军北、军两支驻屯部队,守卫京师。在地方郡国设有轻车、骑士、材官、楼船等兵种。
    二、西汉初年的统治政策
    \"无为而治\" 刘邦当了皇帝以后,要士人陆贾总结历代兴亡,特别是秦的\"二世而亡\"的经验教训,为他的统治提供借鉴。陆贾根据黄老学说,又结合当时国家残破、经济凋敝的实际情况,写论文10篇,主张\"无为而治\",得到刘邦的赞赏。陆贾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朝后期的政治和社会实际,符合刘邦当时的建国思想。这一思想在西汉初年是最高统治集团的政治指导思想。后来历吕后、文帝、景帝时期,都坚持未变。
    黄老学说是道家学说中的两派,黄指\"黄帝之学\",老指老子的学说。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曾发现已经佚失多年的黄帝之学的著作。在黄老思想指导下,汉初统治者采取\"顺民之情与之休息\"的政策,用以恢复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汉初的赋税政策大致有以下几种:
    田租:刘邦时为十五税一,文帝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改为三十而税一,直到西汉末年,都一直坚持这一税制。
    人口税;分为算赋和口赋。算赋是丁税,15-56岁的男、女每年每人纳120钱(一算);口赋是儿童税,7-14岁的儿童,每人每年纳20钱。
    更赋:男子23-56岁之间,要服兵役两年。此外,每人每年在本郡服役一个月,叫做更卒或卒更。不服役的,每月出钱二千,叫做践更。每人每年还要戍边3月,不服役的,出钱三百,叫做过更。
    鉴于西汉初年城市人口散亡,经济凋敝,商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物价腾贵,国家财政困难的情况,西汉王朝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重农表现在:复员军队,士卒都给予土地和宅舍;召集逃亡人口归乡;减轻田租,解放奴婢。
    抑商表现在:商贾及子孙不得作官;商贾不得拥有私有土地;商贾不得穿名贵织品,不得乘车、骑马、携带武器;加倍征收商人的算赋。
    对匈奴、南越的羁糜政策 刘邦在打败项羽之后,曾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被匈奴40万骑兵困于平城,后虽突围,但难与匈奴再战,只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即把宗室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冒顿,与匈奴约为兄弟。当时南越、东越也都割据一方,刘邦也无力征战,只有采取羁糜政策,承认赵佗为南越王,立无诸为闽越王。
     西汉初年各项政策实行的结果是使社会秩序稳定,社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到文帝和景帝时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兴盛局面。
     三、加强中央集权
    《治安策》和《削藩策》 为解决中央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贾谊和晁错分别上了《治安策》和《削藩策》。景帝时开始削剪诸侯王的地盘,这引起了中央和诸侯王之间的尖锐矛盾。
平定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是以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实则要夺王位。景帝命太尉周亚夫以武力镇压,七国被废除。此后,汉武帝在制度上解决了刘邦封立诸侯王所产生的弊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二节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汉武帝时期,西汉封建国家的国势已相当强大,但当时仍存在三大问题:一是诸侯王尚有一定的政治、社会势力;二是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不安;三是匈奴不断入侵,边境不宁。这些因素促使汉武帝决心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政治。
     一、改革政治体制
建立\"中朝\" 中朝是由皇帝身边较低级的官吏和待从人员组成的决策机构。形成的目的是削弱丞相的权力,使尚书令一职日益重要。而原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成?quot;外朝\"。\"中朝\"是皇帝的御用工具。
    设置刺史 元封五年(前106年),汉分全国为13个州郡(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整个官僚机构的控制。
     \"推恩令\"和\"附益法\" 为彻底解决诸侯王问题,主父偃上《推恩策》,建议在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部分土地为列侯,侯归郡管辖。武帝采纳了此建议,下\"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无力与中央抗衡。武帝又制定《附益之法》,不允许诸侯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
二、强化军队
     汉武帝时,在中央常备兵中,增设八校尉,隶属北军;增设期门、羽林军,隶属南军。此外,又增加楼船(水军)等军种。
军队的加强,使中央集权有了更坚强的支柱,同时也加强了对外作战和对内镇压的能力。
     三、改革财政
总一盐铁 因长期对匈奴作战,财政困乏,汉武帝强收盐铁归国家垄断经营。国家经营的方式是:在大司农令之下设盐铁丞,各郡县设盐官或铁官,经营盐铁的制造和销售。
     算緍、告緍 元狩四年(前119年),开始实行算緍。算緍即征收财产税,令商贾、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向官府自报资产价值,每值两千钱即纳税一算(120钱)。同时实行告緍,即在算緍令下达后,针对富豪大家隐藏财产不肯实报者,由专人主持鼓励告发事,当时揭发者极多。
    改革币制 元狩五年(前118年),武帝下令由上林三官(钟官、技巧、辨铜)铸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全国,以改变货币混乱的局面,并严禁各郡国私人仿铸。
     均输、平准 均输法即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以谋取利益的政策。平准法即由国家平抑物价的政策,由国家在长安和其他主要城市中设置主管物价的官吏,利用均输官所储存的物资,根据市场上的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以保持物价的稳定。
汉武帝以上财政政策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打败匈奴的侵扰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封建专制主义,在思想上也加强了专制统治。
    这时,汉初以黄老思想为指导的政治已不适于中央集权政治,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武帝采纳了这个建议。此后,儒家学说逐步成为西汉后期的统治思想。
    汉武帝还在长安大兴太学、置明师,培养人材,以选拔官吏。建元五年(前136年),又置《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博士,凡通一经以上者,即可补为官吏。此后,儒学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攻读五经成了干禄仕进的敲门砖。
第三节 社会经济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发展 西汉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已相当普及,考古发现有西汉铁农具的地区遍及今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的各个省份和辽宁、福建等边远地区。铁犁壁的发现证明我国使用此种农具的时间比欧洲早1000年左右。当时的耕作方式以牛耕为主,用二牛抬杆的形式,也有马耕。赵过总结和推广的\"代田法\"和耧播技术是当时的一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方法。《氾胜之书》详细记录了当时农业生产的经验。
     兴修水利 西汉时开凿了大量水渠,其著名者有利用黄河水的漕渠、白渠等。还创造了井渠法。汉武帝时修治黄河也是一项重大功绩。
     手工业的发展 西汉一代的冶铁业有很大的发展,到西汉后期,铁器皿和铁兵器基本上代替了铜器皿和铜兵器。铁器品种很多,冶铁技术有很大进步,发明了火卒 火技术。纺织业中以丝织业最为进步,有国营与民营之分,国营主要为皇室和官府织造服装。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大量随葬丝织品是当时织造技术水平的最好实证。西汉的漆器制造业也有很大成就,西汉政府在蜀、广汉等郡设有工官,专门制造供王室、贵族使用的漆器。漆器制造工序繁多,技术复杂,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大量漆器,反映了当时漆器制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商业的发展 西汉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十几个大的经济区。长安是关中地区的经济中心。邯郸、临淄、陶(今山东定陶)、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南)、江陵(今湖北江陵)、吴(今江苏苏州)、寿春(今安徽寿县)、番禺(今广东广州)、宛(今河南南阳)、洛阳、成都等地都是所在地区的经济中心,这些城市对相应地区的经济起着沟通有无、调剂多寡的作用。各大城市之间有大道和河渠通连。西汉时期商业经营的范围极广,商品种类繁多,据史书记载,当时市场陈列有几十种商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小城市的兴起,交通运输业也随之发达起来。在南方考古发现中,经常可以看到木制或陶制船舶或车的明器。同时,考古发现中还经常见到玻璃、琥珀等物品,有的明显是从海外输入的,可见当时海外贸易也相当活跃。
     二、民族关系的发展
    西汉时期,统一的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当时中国境内的汉、匈奴、西域各族、越族以及西南、东南、东北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虽然各族统治阶级之间存在着矛盾或者有过战争,但人民之间融合的趋势增长了,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开发了祖国的边疆,构成了西汉时期丰富多彩的生动历史场面。
     汉与匈奴的关系 西汉一代,与匈奴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刘邦至景帝时期,为屈辱的\"和亲\"阶段。此时汉初的经济急待恢复,政权尚未巩固,无力对匈奴作战。文景时期,这一时期对匈奴虽然仍采取和亲政策,但为抵御匈奴的侵扰,已开始为反击匈奴积极进行准备。第二阶段汉武帝时,中央集权加强,国家经济实力空前雄厚,进入反击匈奴阶段。反击匈奴战争主要在公元前133年-前119年间进行,先后打了十几仗,其中有决定性的大规模战役有三次。战争的结果,使匈奴大败而北徙漠北,汉政府于北部与西部设郡、屯田,并开辟了通往西域地区的重要通道。第三阶段为\"昭君出塞\"及其以后的和睦相处阶段。与降汉的呼韩邪部和亲,汉匈40多年未发生战争,双方有互市关系,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
     汉与西域的关系 西域是我国古代对西部疆域的惯用名称。这里沙漠多,土地少,人们居于河流灌溉的绿州上,共有36国,大部分随牲畜逐水草而居,无定处。汉武帝时,为准备反击匈奴,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联合大月氏与乌孙国夹击匈奴。张骞历经十多年艰辛,出使虽未达到预定目标,但到了许多国家,了解到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地理、风俗等情况,扩大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视野,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西汉晚期于西域地区设置行政机构并屯田,开辟丝绸之路,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的经济、文化联系。
     汉与西南、东南各族的关系 西汉时期,在我国西南地区居住着许多语言、风俗不同的少数民族,当时统称\"西南夷\"。巴蜀地区的汉族人民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很早就有频繁的交往,秦始皇统一后,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建立了行政机构,至西汉时,西南各族人民与内地的联系与日俱增。汉武帝派唐蒙进入夜郎、派司马相如出使西南、派十多起使者到西南企图打开通往身毒(今印度)之路、赐\"滇王之印\"等等,都使得西南各族与汉的关系更加紧密。地处东南地区的闽越、东瓯、南越政权也一直与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汉王朝曾多次派使者出使这些地区,封立王号,这里的人民也多次迁徙,与汉人杂居,使东南沿海地区与内地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促进了南方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汉族、越族人民的进一步融合。
    汉与东北各族的关系 西汉时期,居住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夫余、肃慎、挹娄、高句丽、乌桓、鲜卑、沃沮、濊貊等。其中乌桓人因受匈奴贵族的奴役,在汉武帝打败匈奴以后,请求内属,迁人内地,汉政府设护乌桓校尉进行管理。汉武帝时以高句丽为县,之后高句丽自立为国,与汉族来往密切。其他各族都与汉族有不同程度的交往。
第四节 西汉中后期的社会问题与王莽改制
    一、西汉中后期的社会问题
     西汉中后期,随着地主经济的发展,官僚、地主、豪商横征暴敛,而且还利用灾荒大量兼并土地,逼得农民陷入\"卖田宅,鬻子孙\"的悲惨境地,土地兼并与奴婢问题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社会问题。
     汉武帝时由于频繁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再加上统治阶级日益奢侈腐朽,极度挥霍,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汉武帝晚期,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严重地威胁了西汉王朝的统治。武帝曾多次发兵镇压农民起义,再加上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的严重政治危机\"巫盅之祸\",不但农民起义并未因此而销声匿迹而且还使政治局势日趋恶化。这一切都迫使汉武帝晚年改变其统治政策,他颁布了《轮台罪己诏书》,表示要\"禁苛暴,止擅赋,务本农\",停止了对外战争,转向对内政整顿。又积极发展生产,封丞相车千秋为富民侯,以示\"与民休息\",\"思富养民\",借以缓和阶级矛盾,使社会逐渐安定。昭宣时期,进一步奉行武帝的这一政策,减少徭役和赋税,采取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社会得到安定,史称\"宣帝中兴\"。
 二、王莽改制
     西汉后期,由于统治阶级日益腐朽,阶级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土地兼并,政治黑暗,是西汉晚期阶级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社会危机的日益严重,为王莽篡位提供了条件。
     王莽在平帝时篡夺王位,建立\"新\"朝,并进而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主要内容有:(一)\"王田、私属\"政策;(二)\"五均\"、\"六筦\";(三)改革币制;(四)改革中央机构。王莽改制很快就以失败告终,因为他的改制首先遭到贵族、官僚、地主阶级的反对;同时改制给广大劳动人民也未带来好处;加之他又征发30万人准备进击匈奴和东北各族,激化了民族矛盾,也给内地人民造成负担。王莽改制失败进一步加剧了各方面的矛盾,但王莽能抓住西汉末年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改革,虽遭失败,在某种程度上仍有其进步意义。
第五节 西汉末年农民大起义
     西汉末年的农民大起义是长期以来社会矛盾发展的结果。王莽改制所造成的社会混乱加速了大起义的爆发。
    一、起义大致情况
     起义军主要有绿林、赤眉、铜马三支。
绿林军以王匡、王凤为首,以绿林山(今湖北当阳)为根据地。起义不久,宗室刘秀也加入。起义军在昆阳与王莽军进行了著名的昆阳之战,大败王莽军,攻下昆阳(今河南叶县)。绿林军的一支还攻下了长安城。
     赤眉军以樊崇为首,于莒(今山东莒县)起义。之后转战青、徐、兖、豫(今山东和苏北、豫东一带)四州,势力迅速壮大。
  铜马军主要战斗在今河北、山东交界处,有人数十万。
     由于贵族混入绿林军,招致了绿林军的瓦解与赤眉军的对抗,使起义力量大大削弱,刘秀以后又破铜马军等部,借此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二、新莽王朝的覆灭
     在起义军的强大威势下,新莽政权上层统治集团也发生了分裂,王莽外有出师之败,内有大臣之叛,朝廷一片混乱。这时,隗嚣从天水(今甘肃庄浪)起兵,邓晔华、于匡从析(今河南西峡)起兵,三辅豪杰也纷纷起兵响应起义大军。在反新莽大军逼近长安时,王莽组织城中囚徒出城抵抗,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莽政权灭亡。

     第八章 东 汉
     (公元25-220年)
     东汉王朝始建于公元25年(建武元年),在名义上存在到公元220年(献帝元康元年)。可是,公元184年(灵帝中平元年)黄巾大起义以后,东汉王朝的统治就已经被摧毁了,中平六年(189年),灵帝死,董卓率兵入洛阳,废少帝刘辩,另立献帝刘协,自掌大权,全国陷入军阀割据之中,东汉王朝已名存实亡。
第一节 东汉王朝的建立及东汉初期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
    一、刘秀建立东汉王朝
     刘秀以恢复汉家的天下为号召,得到官僚、地主们的拥护。他在公元25年6月称帝,改元为建武,大封功臣,以洛阳为国都,不久消灭了赤眉军。刘秀在中原地区恢复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史称\"东汉\"。
     刘秀在灭赤眉军以后,继续屠杀其他起义军,并对中原和边疆地区的若干割据势力进行统一战争,用招降和进攻两种手段逐步消灭了割据势力,至建武十二年(36年)全国基本统一。
     二、东汉初期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
     西汉末年历时10年的大规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由于刘秀是利用起义军的力量登上皇位的,他懂得要以\"柔道\"治理天上,面对当时生产破坏、人口锐减、社会经济凋敝的局面,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成为东汉王朝最迫切的问题。所以,在东汉初年,刘秀采取了以下政策。
     (一)释放奴婢。奴婢问题曾经是西汉后期的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王莽改制也企图解决这个问题,但未能奏效。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从公元26年到38年,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刘秀前后公布了6次解放奴婢、3次禁止虐待奴婢的诏令。这一政策的实行,对稳定东汉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社会经济起了很大作用,也使得东汉-代奴婢问题比西汉有所缓和。
     (二)度田。所谓度田,就是丈量土地,其中也包括核实户口。度田的目的是增加政府租税和赋役的收入。刘秀在公元39年(建武十五年)下令度田和检查户口,要各州、郡清查田地数量和户口、年岁,以便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同时也核查豪强地主的土地人口,以限制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使国家赋税收入增加。度田遭到了豪强地主的反抗,最终以失败告终。
    (三)组织军队屯田。刘秀在河北站稳脚跟以后,在战争间隙,就组织军队屯垦,以保证战争的供给,减轻人民的负担。屯田的成功使刘秀在建武六年(30年)就宣布恢复\"三十税一\"的旧制。\"三十税一\"是西汉的赋税制度,在王莽掌权时遭到废除,刘秀在很短时间之内利用军队屯田使国家粮食储备增加从而恢复这种比较轻的赋税制度,不但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其政治上的影响也很大。
     (四)精兵减政。官多害民,自古皆然。东汉初年,由于连年的战争和灾荒使得人口锐减,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其户口情况较之西汉末年不过十之二三,相反当时的统治机构却和过去一样庞大。为节省开支,刘秀在公元30年(建武六年)下令裁并郡县,省减吏员,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节省了国家开支。
     刘秀通过以上各项措施,减轻了民众负担,增加了劳动力,恢复了生产,安定了社会秩序。
第二节 加强封建专制体制
     刘秀建国后,鉴于西汉时期权臣当政,外戚篡权,地方权重,尾大不掉等历史教训,从一开始就极力加强皇权,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退功臣,进文吏\"
     刘秀着意防范功臣,东汉初年,即封那些戎马出身,不熟悉封建典章制度的功臣360多人为列侯,给予其尊崇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但却解除了他们的实权。
     相反,刘秀在退功臣的同时,多次征召\"天下俊贤\",收罗天下文士充任吏职。特别对那些隐居山林而不仕王莽的儒学名士非常重视,认为这些人熟悉封建制度,懂得治理国家,又情操高尚,不与时沉浮。他多方访求,重礼征聘,委以重任。刘秀这一\"退功臣而进文吏\"的政策使他能较容易地\"总揽权纲\",同时形成以儒生为主的官僚政治人才基础。这是东汉政治文化基点与西汉最明显的相异之处。
     二、\"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为了加强皇权,刘秀一方面削弱三公权力,另一方面则扩大尚书台的权力。刘秀把原来掌管公文发放的简单机构扩大,设置各种官吏并加强职权,使之成为皇帝的决策机构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关。三公的职位虽高,都徒有虚名,并无实权,权力集中于尚书台,尚书台则直接听命于皇帝,皇权得到加强。
     三、加强监察制
     东汉初年,刘秀恢复了西汉时曾设置的三套监察机构,而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御史台 东汉时,由御史中丞主管御史台,掌监察,其下又设治书侍御史2人,侍御史15人,专事察举官吏违法,接受公卿、郡吏奏事。御史丞的权力仅次于尚书令。
     司隶校尉 于京师附近设司隶校尉,主管察举中央百官犯法者,并领一州,权力很大。司隶校尉参与议论朝政时,位在九卿之上,公卿朝见皇帝时,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会同并专席而坐,号曰\"三独坐\"。
     州刺史 东汉在司隶校尉辖区之外,分全国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每年8月巡行所属郡国,并将考察结果于年终奏于皇帝。
     四、集军权于中央
     东汉建立不久,刘秀就废除了执掌地方兵权的郡国都尉,以后又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实际上取消了地方军队。还取消了每年一度的\"都试\"制度。
在削减地方兵力的同时,刘秀逐步扩大中央军队,主要有4支:首都两支,即南、北军、南军掌守卫宫殿和侍从;北军宿卫京师。地方两支:一支驻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守卫黄河以北,以为首都洛阳北面之营障;一支驻雍(今陕西凤翔南),以守卫三辅,为首都洛阳西边之屏障。
     东汉一代地方军队的数量不多,这与豪强地主田庄之内的部曲家兵制有关,这种地方上封建田庄的部曲家兵,承担着镇压农民,维护地方治安的某种职能。
第三节 社会经济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东汉时期,由于官府比较重视改善社会状况,解放奴婢,兴修水利,社会秩序渐趋稳定,长期逃亡的人口多回到故乡,重整家园,农业生产由恢复而发展,到汉明帝刘庄时为东汉时期最富庶、最安定的时期。
     农业生产的发展 东汉时铁制农具的种类和西汉基本相同而略有增加,主要在器形方面有很大改进。比如铁犁的锋部角度缩小,刃部加宽,利于深耕、快耕、翻土和碎土。牛耕这时更为普遍,还出现了全铁曲柄锄头和镰等新农具。东汉时期官府与郡守县令都比较重视水利设施的兴修,对西汉后期以来长期失修的黄河和卞渠进行了修治,使黄河改道给下游造成灾害的情况得到改善。各地还开凿修复了一些渠道,对农田的灌溉和交通运输都起到了很大作用。还利用水力进行生产,其中主要是水碓和水排,水碓为粮食加工工具,水排鼓风用以冶炼钢铁。东汉末年还发明了翻车和渴乌,是很先进的汲水工具。
     地主庄园 西汉后期以来,地主阶级的上层,即豪强大地主,多以庄园的形式剥削压迫农民,世代称霸一方,称作世族和豪族。至东汉时,他们又成为新贵族,疯狂地侵占土地,蓄养奴婢,其庄园占有大量土地,庄园内的农民实为农奴,庄园的生产以满足地主生活需要为主,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庄园修有坞堡,养有部曲家兵,这些私人武装平时为豪强看家护院、巡警守卫,战时则跟随豪强打仗。崔实所写的《四民月令》,详细具体地反映了地主庄园的经营情况,大量的考古资料,特别是东汉晚期的墓葬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地主庄园或坞堡的模型。
     手工业的发展 东汉时期重要的手工业有煮盐、冶铁、铸铜、漆器、纺织、造纸等,大多以私营为主,生产技术均较西汉时有所进步。
     冶铁业:主要生产兵器、车马器、农具、手工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具。南阳地区的冶铁工匠发明了水力鼓风炉(即水排),利用河水冲力转动机械,这种水力鼓风炉的发明,是冶铁技术史上的一大进步。东汉冶铁技术的另一重大成就,是低温炼钢法的发明,这一技术的发明和推广,使钢的使用普遍化了。
     铸铜业:这时的铸铜业仍有所发展,铸铜作坊遍及全国,主要生产生活用具,制作精巧,还有鎏金、错金银等工艺的运用。
     造纸业: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来看,造纸术的发明是在西汉。东汉和帝时,蔡伦总结前人经验,发明了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作原料造纸,并在纸浆的化学处理和漂白等关键工艺上有重大突破,使造纸业得以广泛推广。
     商业的发展 东汉时期,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生产较多,但由于地主庄园的普遍存在,自然经济特点突出,对商业的发展有所限制,所以东汉商业发展的特点是既发展却又不很兴盛。这时商品比西汉多,市场亦有所扩大,城市中都设有交易商品\"市\"。商品交换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达,中原地区的陆路和水路交通都有新的发展,中原与边疆地区的交通也有所发展。南方地区也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地区,太湖、钱塘江流域、鄱阳湖、洞庭湖周围地区及成都平原一带都成为新的商业发展地区。东汉时期,民族间和官方组织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商业交换,叫做\"合市\"或\"互市\"。合市在西汉已出现,东汉时汉与匈奴之间定期\"合市\"。
     汉与匈奴的关系 东汉时匈奴贵族为夺单于继承权而分裂为南、北两大部,史称南、北匈奴。南匈奴居住在五原(今内蒙古包头)一带,与汉的关系密切,得到汉的帮助,统治稳定。北匈奴曾一度被南匈奴击败,退居漠北,后又派人至汉要求“和亲”。之后又一度侵扰边郡,汉联合南匈奴及乌孙兵予以打击,窦宪、耿秉等曾率兵出击,大破北匈奴。
     汉与西域的关系 王莽时,汉与西域关系一度紧张,匈奴势力乘机侵入。汉明帝时,北匈奴一再胁迫西域各国出兵扰掠东汉的河西等地,明帝派军于伊吾庐(今新疆哈密)屯田驻兵,又进军车师,后又设西域都护,驻乌垒城(今轮台东),为统辖西域的最高长官。班超出使西域,控制西域南道诸国,以后又使西域大多国家摆脱匈奴的控制和奴役,纳于东汉都护的统辖之下。东汉恢复对西域的统治,保?quot;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汉与东北各族的关系 东汉初年,乌桓各部依附匈奴,在匈奴分化南北以后,乌桓乘机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而臣服东汉政府。东汉即沿袭西汉做法,在上谷郡宁县(今河北宣化西北)设护乌桓校尉,监领乌桓各部。之后乌桓各部世代为东汉守边,乌桓铁骑名闻天下。鲜卑族在乌桓归附东汉以后,也遣使与东汉通好,同时亦受护乌桓校尉的监护。东汉中期以后,鲜卑族占领匈奴故地,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势力迅速强盛,摆脱了对东汉王朝的依附,成为东汉中晚期在北方的劲敌。
     羌族人民的斗争 东汉初年,羌族居住在青藏高原、陇西一带,过着游牧生活。东汉王朝为了便于控制羌人,强迫部分羌人迁徙到关中和河东与汉人杂处,并对羌人进行残酷的奴役,引起羌人的激烈反抗。东汉中后期,羌人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反抗斗争,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羌族人民的三次大起义,先后延续了五、六十年,由于统治阶级的残酷镇压,致使整个西北地区残破不堪。在战争中东汉政府耗费了巨大的资产,给各族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给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第四节 外戚宦官的专权与党锢之祸
     东汉中期以后,政权主要控制在外戚和宦官两大集团手中,这两大集团各谋私利,互相斗争,政治黑暗。东汉后期,宦官专权,政治更加腐朽,一些较正直的官吏和太学学生结合起来,与宦官集团进行斗争。
     一、外戚与宦官的斗争
     外戚与宦官的斗争始于和帝永元四年(92年),至桓帝延熹二年(159年)。这期间基本为皇帝年幼继位,以太后临朝,太后即以自己的父兄辅政,遂使外戚出人宫廷,掌握大权,不可一世。年幼的皇帝长大以后又依靠宦官的力量打击外戚。这样,在东汉历史上就形成了外戚宦官轮流执政,相互争斗的局面。这60多年间共发生了四次大的外戚与宦官的斗争,最后均以宦官获胜而告终,使得宦官集团势力逐步加强,并独揽了东汉王朝之大权。
     二、党锢之祸
     由于宦官专权垄断了仕途,严重侵夺了士人的上进之路,大批太学生和儒生们上进无门,就与官僚士大夫结合,在朝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对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他们以清流自命,视宦官人物为浊流,对宦官进行猛烈地抨击,其手段是上奏书,揭露宦官罪恶,或利用职权直接惩治贪桩枉法的宦官及其党羽。他们 \"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后汉书•党锢列传》),兴起\"清议\"之风。当时的太学成为京师\"清议\"的中心。太学生们推崇李膺、陈蕃、王畅等人为其领袖和楷模。桓帝时,逮捕了李膺等200余人,后虽赦免回归田里,但却禁锢终身,此为第一次\"党锢\"事件。灵帝时,又起用了李膺等一些被禁锢的名士,由于他们谋除宦官集团之事泄露,宦官集团再次以\"部党\"罪名逮捕了李膺等百余人,使这些人皆死于狱中,宦官集团又对他们五服以内的亲属免官禁锢,此为第二次\"党锢\"事件。
    党锢事件以后,东汉统治更加黑暗腐朽,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终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
第五节 黄巾大起义
    一、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
    太平道首领张角以传教为手段,以10余年的时间在8个州发展信徒数10万人,为大起义作准备,并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公元184年2月起义正式爆发,数10万农民同时拿起了武器,他们头裹黄巾,故称黄巾军。起义遭到东汉王朝和各地豪强地主武装的残酷镇压,于同年10月失败,共战斗9个月。组织在黄巾旗号之下的起义军约有百万余人,起义风暴席卷全国。这次起义是有计划、有纲领、有准备、有组织的,起义地区广大,起义军战斗英勇,给予东汉王朝和豪强地主以沉重的打击。
    黄巾军失败以后,黄河南北广大地区的农民仍不断起义,并仍有黄巾军的旗号。巴蜀、汉中地区亦发生农民起义,并建立了政权。
    二、黄巾大起义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起义特点:有计划、有纲领、有组织、有准备;提出了\"平均\"的革命口号;利用宗教组织发动起义。
    历史意义:第一,推翻和改造了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基本上摧毁了东汉王朝的统治,破坏了世族大地主建立的封建统治秩序,使东汉王朝的统治分崩离析,名存实亡。第二,调整了土地占有关系,使土地兼并趋于缓和,农民所受剥削有所减轻;第二,发扬了中国人民的光荣革命传统,起义军领袖们临危不惧,勇于牺牲的精神作为中国人民的光荣革命传统而载入史册,在此后近两千年的历史中,一直鼓舞着广大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第六节 两汉的文化
    一、经学、宗教、哲学
    今文经与古文经 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儒家经典大部被毁,至西汉初年,一些老儒依靠记忆,口头传经,弟子们即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将老儒背诵的经典本文和解释记录下来,此即所谓的今文经。武帝时,置五经博士,由今文经学家充任,在太学教授弟子,使今文经得到广泛传播。由于今文经来自记忆,解说差异很大,就出现了一经有几家说法的情况,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派别。博士及其弟子们多以治经为获取功名利禄的重要门径,他们研究经典,着重发挥经文的\"大义\",以烦琐的史事附会经文,又附会于政治。古文经则是用秦统一以前的篆书抄写的经典,在西汉时期相继被发现,于西汉晚期为王莽所利用。古文经虽未得立学官,但却在民间广为流传,它主要按字的形、音、义解经,极力恢复经的本义,不作任意发挥,形成系统的训诂方法。今文经与古文经作为两大学派在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到东汉时基本以古文经占经学统治地位,东汉晚期双方趋于合流。
    道教与佛教 两汉时期的宗教主要有道家和佛教。主要流传于东汉时期。
    道教是由黄老学说与巫术结合而形成的,最早的道教经典为《太平清领书》,传世的《太平经》残本基本保存了这部经典的面貌。东汉末年,道教的信徒多为贫苦农民,他们大多成为农民大起义的主力。
    佛教是迦毗罗卫城(今尼派尔王国境内)净饭王的太子悉达多创立的。西汉末年,佛教传到长安,东汉开始有汉译本佛经,佛教教义开始在中国流传。最早信奉的是贵族,东汉末期,由于政治黑暗,民不聊生,佛教成为一种精神的\"慰籍\",在劳动人民中逐渐传开。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两汉时期,在思想战线上的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斗争十分尖锐。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西汉中期的董仲舒,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东汉前期的王充。
    董仲舒是今文经学派公羊学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等书中。他反对天道自然观,进一步发展了先秦?quot;天人同一\"的思想,此思想的核心是\"天人感应\"。他的思想核心,是从维护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的立场出发,神化专制皇权,并力图把封建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结合起来,为地主阶级服务。
    王充的代表作为《论衡》。他对于传统的学术和思想甚至对孔孟和儒家经典,敢于独立思考,大胆提出怀疑。他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而元气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他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神论,发展了古代的天道自然观。王充的论证方法是\"引物事以验其言行\",这是比较科学的,但由于当时科学不甚发达,其理论难免受到限制。他对社会问题或历史人物评述时,往往又归之于命,陷入唯心主义。
    二、文学艺术
    文学 两汉的文学以散文、赋和诗歌为主。
    散文以《史记》为代表,其中许多篇传记具体生动地记述或刻划了社会各个方面的事件或人物,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和憎。
    两汉时有许多文字生动、说理深刻的政论文章,其中以贾谊的《过秦论》、《治安策》、晁错的《论贵粟疏》、桓宽的《盐铁论》为代表。
    赋是两汉时期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起初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主,西汉中期以后,成为最高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工具,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东汉时赋向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如张衡的《思玄赋》、《归旧赋》等。
    两汉的诗歌以《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为代表。《乐府》是汉武帝时期由乐府采集民间诗歌选编配乐而成的诗集,内容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古诗十九首》是东汉中后期中下层知识分子的作品,往往倾述生离死别,情感追求,仕途坎坷等感触。
    绘画 西汉时期的绘画艺术很发展,多用于宫廷府寺的墙壁上和贵族、官僚、地主宅第的墙壁和墓壁上。绘画内容以神话人物、传说人物、夏商周三代兴亡故事以及忠臣、孝子、烈士、贞女的事迹为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彩绘帛画,其内容丰富,线条流畅,着色鲜艳精细,人物情态自若,鸟兽栩栩如生,艺术水平极高。
    雕塑 西汉的石刻最有代表性者,是霍去病墓前的石刻群,以巨大完整的天然石料顺势加工而成,形象生动逼真。
    东汉的雕塑以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的一座墓葬中发现的铜马、铜俑最有代表性,其中有一\"马踏飞燕\"铜雕,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极为优秀的代表作。此外,东汉时期用于垒砌墓葬的画象砖(石),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雕刻艺术。
    三、史学
    两汉时期,史学有了卓越的成绩,其中最有名者是《史记》和《汉书》。
    司马迁与《史记》 西汉武帝时的太史令司马迁继承其父的遗愿,用了近20年的时间,忍辱负重,不畏艰辛,撰成了《史记》。此书上起黄帝,下迄司马迁所处的汉武帝时代,记述了上下3000年的历史,以人物为主,辅之以编年和记事,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此后两千年间的正史编纂的规范。全书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52万6千5百字。《史记》不仅对上至皇帝、宗室贵族、外戚和官僚,下至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领袖进行记述和评价,还为古代、当代的著名学者、医者、商贾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各个阶层的代表人物立传,又对天文、历法、礼乐、水利、经济、少数民族以专章论述,比较具体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正在形成的多民族国家的面貌。
    班固与《汉书》 班固承其父班彪所著之《史记后传》,以20余年时间,修成《汉书》120卷。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传。始于刘邦起兵,终于王莽覆灭,记述了230余年间的史事人物。属于西汉前期的内容,多采自《史记》。全书体例也仿照《史记》,惟改\"书\"为\"志\",废\"世家\"而入\"传\"。其中《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和《百官公卿表》等为班固新创。《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整、内容丰富的断代史,各传、志多载录有关学术、政论的文章。
    汉代的主要史学著作还有《东观汉记》、《汉记》、《吴越春秋》、《越绝书》等。
    四、科学技术
    算学 大约在西汉中期,我国古代第一部算学著作《周髀算经》成书。此书主要讲述天文历法。在数学方面,使用了相当复杂的分数法和开平方法,还用勾股定理以竿标测日影求日高,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引用勾股定理的著作。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前期,全书分为九章,其中负数、分数计算、联立一次方程解法等,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全书由246个算术命题和解法汇编而成,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完整体系的形成。
    1984年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中出土一部完整的数学专著《算术书》,其体裁与《九章算术》有不少共同之处,然而时代却在西汉早期,所以《算术书》的发现为追溯《九章算书》的渊源提供了条件。
    天文学 西汉时期对星象的观测和认识,有着惊人的成就,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星占》中就有五大行星运行的记载,在其他汉墓中发现的二十八星宿图,还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载等,都说明了西汉天文学的发达。东汉安帝时太史令张衡,撰有《灵宪》一书,比较正确地阐述了许多天文现象,他在西汉浑天仪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浑天仪,以漏水转动,星宿出没,与灵台所见的情况相符合。他还设计制作候风地动仪,是科学技术史上的巨大成就。
    历法 西汉武帝时,改进历法,以《太初历》代替秦统一后一直使用的《颛顼历》。《太初历》可校正朔望,预知日食,还把二十四节气第一次订入历法,这对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学 两汉时期,医学很发达,官府设有医官,民间医师也很多。
    西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有淳于意、楼护等。
    东汉时期最著名的医学家有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后来由西晋的王叔和分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前者论述当时属于\"伤寒\"的若干病症,后者论述内科、妇科等多种常见病。张仲景还从临床实际出发,把以往的病因学说和医治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总结出新的辩证医治方法,对祖国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华佗是一位杰出的外科医生,他发展了我国的麻醉学和外科手术学,还编成了\"五禽之戏\",是以体育活动为主,与气功结合的健身运动。
    近年来考古发现中有不少这一时期的医学典籍出土,如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五十二病方》、《胎产书》、《导引图》、张家山汉简《脉书》等都可看作是西汉医学成就的代表。传世的《神农本草经》则是成书于东汉时期药物学著作,共著录药物365种,计有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完善的药物学著作。
5#
 楼主| 400 发表于 08-5-24 12:23:30 | 只看该作者

西北大学中国通史教案

第九章 三国
(公元220-265年)
    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代汉建魏,史称曹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也在建邺称帝,国号吴,史称吴或孙吴。公元263年,魏将邓艾灭蜀,两年以后,司马炎代魏建晋。279年,晋灭吴,三国亡。
第一节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一、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形成的原因
    第一,这是东汉后期州部长官权力恶性膨胀的结果。东汉后期,东汉王朝接受了太常卿刘焉的建议,把一些重要地区的州刺史改为州牧,并选择有名望的官僚充任,使其总掌一州的军政大权,遂使州牧的权力大增。当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王权极度衰弱之际,这些州牧和一些州刺史便企图火中取栗,摘取皇冠。其中为祸最烈的军阀并州牧董卓以及徐州牧陶潜、荆州牧刘表、冀州牧韩馥、益州牧刘焉、刘璋和幽州刺史公孙瓒等都是以州牧和州刺史起家的军阀。
   第二,这是东汉以来门阀士族势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门阀士族是从两汉之际在地主阶级内部逐渐兴起的一个特权阶层。到东汉后期,这个阶层的势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不但在政治上累世享有高官厚禄,在经济上广占田宅、佃客,而且还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大都组建了一支由佃客、部曲和宗族亲兵构成的私人武装,遂使军阀混战愈演愈烈。出身于“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袁绍、袁术兄弟就是这部分军阀的代表。
    第三,这是中小地主势力乘机崛起的结果。在镇压黄巾起义和后来的军阀混战中,一些中小地主也乘机建立武装力量,发展私人势力,并挤身军阀行列,参加军阀混战。曹操、刘备以及割据江东的孙坚父子等即是这类军阀的代表。
     二、军阀混战的经过
     董卓之乱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死,何皇后之兄何进入朝辅政,并拥立皇子刘辩即位,史称少帝。他密谋诛杀了宦官首领蹇硕,并企图悉诛宦官,独揽朝政。由此宦官与外戚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又趋激烈。宦官张让、段珪等先发制人,杀死何进。何进党人中军校尉袁绍闻讯,遂勒兵洛阳,将宫中宦官二千多人全部诛杀,结束了为时数十年的宦官专权的局面。不久,原何进之党的并州牧董卓率兵进入洛阳。他下车伊始,即废掉少帝刘辩,立年仅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董卓专制朝政后,放纵其所部胡、汉兵士四出抢掠,烧杀奸淫,无所不为,遂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骤然加剧。
     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袁绍遂纠集后将军袁术、典军校尉曹操以及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等,组成关东军,讨伐董卓。董卓在关东军的强大压力下,挟献帝由洛阳迁居长安,后被司徒王允和部将吕布合谋杀死。董卓部将李催、郭汜又杀王允,逼走吕布,关中大乱。
     董卓西逃后,关东军也随之瓦解,各割据势力又展开了相互厮杀,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至此拉开。
     官渡之战 关东军瓦解以后,盟主袁绍利用自己的优越地位,相继从韩馥和公孙瓒等人手中夺取了冀、幽、青等州之地,遂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关东军成员曹操也在董卓西迁后,大肆在中原地区扩张势力。他先被兖州地方官迎为兖州牧,不久又收编了青州黄巾军30余万,势力大振。建安元年(196年),又迎汉献帝都许昌,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两年以后,又相继攻杀了吕布,逼降了张绣,势力扩大到了徐州和南阳一带,成为和袁绍足以抗衡的力量。
     建安五年(200年)十月,袁绍率十万大军南下,向曹操发动突然进攻,并迅速攻占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进围白马(今河南渭县东)。曹操用声东击西策略,解白马之围,并阵斩袁军将领颜良、文丑,退守官渡(今河南中牟)。接着,袁军主力亦抵达官渡,两军相持达半年之久。后袁绍的谋士许攸因进谏受阻,愤而降曹,并暴露了袁绍在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的储粮据点。曹操当即率兵五千,假扮袁军,焚烧了袁军的乌巢万余石储粮,使袁军军心动摇。大将张郃率部在前线倒戈,袁军全线崩溃。曹操乘机麾军进攻,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仅率800余骑,逃回河北。官渡之战即以曹操的胜利和袁绍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曹操不但拥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地位,而且他本人也具有非凡的政治才能;他任人唯贤,其部下谋士武将多为“效实之士”;又宽宏大量,能虚心接受部下建议,故内部精诚团结,将帅用命。曹操又处事果断,“用兵如神”,长于应变,他极高的军事才能在官渡之战中得到了充分发挥。而袁绍虽兵力众多,但他却自恃门第高贵,放纵豪强兼并,境内百姓不附,可谓失道寡助,故兵虽多而内部不合,离心离德。加之他又任人唯亲,刚愎自用,心胸狭窄,又“不知兵要”、“军令不立”。故在政治和军事等方面与曹操相比,都处于劣势。因此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就不纯属偶然,而有一定的必然性。
     官渡战后第二年,袁绍忧愤而死,其子袁谭、袁尚又相互争立,发生火并。曹操乘机先后攻占邺城,杀袁谭和并州刺史高干,驱逐袁尚,占据了幽、冀、青、并四州之地。后又大破乌桓和袁氏联军,收降乌桓和汉人20余万口,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地区。
     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以后,想乘胜向南扩张,一举消灭割据荆州的刘表和割据江东的孙权,进而统一全国,遂于建安十三年(208年)亲率20万,号称80万大军向荆州挺进。这时,荆州牧刘表新逝,继领荆州牧的刘表次子刘琮慑于曹操的强大兵力,遣使投降。只有被出任江夏太守的刘表长子刘琦和北驻樊城的刘表部将刘备坚持抗曹。
     刘备是涿县(今属河北)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属汉朝远支宗室。曾因镇压黄巾起义之功,担任过县丞、县尉之职。在后来的军阀混战中,亦拥有部分武装力量。但因实力微弱,只能依靠强大的军阀,故一直没有固定地盘。官渡战后他投靠了刘表,被派驻新野,后移驻樊城。他在樊城一面招兵买马、训练士卒,一面又搜寻人才,积极壮大自己力量。他曾三顾茅庐,将隐居隆中(今湖北襄樊西)的诸葛亮请出山,作为自己的幕僚,并访以政事,终于结为莫逆之交。
     占据江东的孙权是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次子。孙坚曾因镇压黄巾起义之功,升任长沙太守。在军阀混战中追随袁术,后被刘表的部将黄祖所杀。长子孙策代领部曲,始向江东发展。孙策死后,孙权袭领旧部,经过苦心经营,势力渐强。
     当刘备听说曹操率军经樊城向江陵进发的消息后,因兵力单薄,遂向南撤退。行至长坂(今湖北当阳境内)被曹军击溃,使折而向东,在樊口(今湖北鄂城西北)与刘琦会合。为了联合江东势力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
     孙权接到曹操在江陵给他的关于要\"会猎于吴\"的书信后,当即召集部下商议。但部下中的主降派和主战派却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孙权虽力主抵抗,但由于受到投降派的压力,很难决断。诸葛亮抵达江东后,孙权始坚定了抗曹决心,并很快组成了孙刘联军,以江东周瑜为统帅。曹操率部东进,在赤壁与联军遭遇,初战失利,便把军队撤回长江北岸的乌林,又将船舰首尾用铁链相连,欲使北方的曹军将士适应水上生活。周瑜指示部将黄盖向曹操诈降,曹操当即应允。于是黄盖遂率领载有膏油干柴的数十艘蒙冲斗舰,向曹营驶来。时东南风劲吹,船行迅疾,快要接近曹军船舰时,黄盖令部众放起火来,蒙冲斗舰犹如火龙直冲曹营。曹军首尾相连的船舰当即着火,并引燃了乌林营垒。曹军大乱,人马被烧和溺死者甚众。周瑜又指挥联军水陆并进,乘胜追击,曹操慌忙率残部逃回江陵。
     曹军数量虽多,但内部并不统一,收编的荆州降众,心怀犹豫,不肯用命;曹军主力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又远来疲惫,发生病变,战斗力大减。加之曹操麻痹轻敌,急于求成,放弃了自己的陆战之长,而就水战之短;连锁战船,给对方以可乘之机;又在仓猝之际,中了黄盖诈降火攻之计。因此,导致了赤壁之战的失败。
     赤壁兵败以后,曹操曾主动放弃江陵,把战线收缩在襄阳、樊城和合肥一带。接着,他又麾军西入关中,逐杀了关中陇右地区的军阀韩遂和马腾、马超父子。不久,他又南下汉中,打败了张鲁。为后来曹魏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赤壁战后,刘备占领了长沙、零陵、武陵、桂阳四郡,随后又向孙权借得荆州。后来,刘备又打败刘璋,占领益州,为他的建立蜀汉创造了条件。
     赤壁战后的孙权一面同曹操争夺江淮地区,一面又派兵经略岭南,相继占领交、广等州,势力扩展到了珠江流域。不久,他又派吕蒙袭杀了刘备的荆州守将关羽,把刘备的势力彻底逐出长江中游。
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第二节 三国政治
     一、曹魏政治
     曹操评价 曹操,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父曹蒿,是宦官曹腾养子,买官至太尉。曹操二十岁时以孝廉被推举为郎,遂步入仕途,历任洛阳北部尉、屯丘县令、议郎、济南相、东郡太守和典军校尉等职。董卓之乱发生后,他在兖州召募丁壮,训练士卒,并率部加入关东军,曾以孤军向董卓进攻。关东军瓦解后,遂着手经营河南之地。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逐渐统一了黄河流域。赤壁战后,又进军关陇,占领关中,由魏公晋升魏王,220年病逝。
     曹操从小喜读兵书,曾广泛收集各家兵法,汇编成册,题名《接要》,又为《孙子兵法》十三篇作注,曾传之于世,可惜原书现已失传。他在官渡之战及其众多战役中,都充分表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这是他在军阀混战中能够由弱变强的主要原因。因此,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之一。
     曹操在政治上也表现了非凡的才能。他虽功盖天下,又\"挟天子而以令诸侯\",但却能审时度势,至死也未代汉称帝,说明他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并不是一个欲壑难填的白脸奸臣。他曾三次发布《求贤令》,都把才能作为选任官吏的首要条件,因此在他身边罗致了众多的有识之士和文臣武将。这是他的事业能够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
     总之,曹操以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杰出才能,为消除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和促进统一大业的完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同一时代中很少有人能和他比拟的。虽然有时他也会表现出残酷暴虐和奢侈荒淫等诸多缺点,但他的巨大功绩却是不能抹煞的。
     九品中正制 这是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在代汉建魏前夕接受了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而创立的一项选官制度。
     东汉后期,由于宦官专权,权门请托,贿赂公行,致使秦汉以来实行的察举、征辟等选官制度已腐朽不堪,加之军阀混战,士人播迁,原来察举制时盛行的\"乡举里选\"已无法照常进行,于是九品中正制便应运而生。
     九品中正制的选举办法是先由中央的司徒选择在京师任职的官吏兼任原籍州郡的大中正或中正官,负责考察散处在各地的本州郡士人,然后综合他们的门第、德才,订出\"品\"、\"状\"。品分九等,主要依居门第、资历,状是士人的德才行为。品、状写好后上报中央,以备选用。
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中央吏部还较重视士人的状,但后来状则逐渐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选官用人单靠门第高下。这就为后来西晋时期门阀政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曹魏政权的建立及司马氏势力的崛起 220年10月,曹丕在洛阳即帝位,是为魏文帝,曹魏政权正式建立。七年以后,曹丕死,其子曹叡即位,是为魏明帝,曹真、陈群、曹休、司马懿受遣诏辅政。次年,孙权和诸葛亮相互配合,向魏进攻。明帝当即派兵抵抗,又多次派兵北攻辽东,并淹有其地,使曹魏政权进入了鼎盛时期。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死,养子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入朝辅政。后来,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曹魏政权逐渐被司马懿父子所控制,日趋衰落。
     二、蜀汉政治
     刘备的取蜀与建汉 东汉末年,太常卿刘焉被任为益州(治今四川成都)牧。刘焉入蜀时带去了他的很多亲戚故旧,又组建了一支由南阳和三辅流民构成的\"东州兵\",作为他所依靠的政治和军事力量。这就和土著的益州地主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乃至爆发了长达十余年的武装冲突。加之张鲁在汉中领导的五斗米道日趋活跃,也给益州造成了巨大威胁。刘焉死后,其子刘璋继立。益州的土著地主、蜀郡太守张松企图依靠外力推翻刘璋,遂向刘璋建议,请刘备从荆州入蜀,抵御张鲁。刘璋欣然应允,当即派法正迎请刘备。
     刘备在赤壁战后虽取得了荆州大部分土地,但因这里无险可守,随时都有遭受曹操和孙权袭击的危险,故把富庶而又险塞的益州看成是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随时都想加以吞并。法正的到来,使他喜出望外,当即率部进入益州。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在诸葛亮的协助下,终于攻占了成都,自领益州牧。接着,又派兵北上,夺取了汉中,进一步巩固了益州防务。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国号汉,史称蜀汉。
     夷陵之战 刘备和诸葛亮相继入蜀以后,留守荆州的刘备部将关羽曾率部进攻襄樊,掳于禁,斩庞德,威震北方,也使坐镇江东的孙权受到威胁。建安二十五年(219年),当关羽北围樊城之际,孙权遂派吕蒙率兵袭占江陵,并在当阳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设伏,擒杀了关羽。章武元年(221年)七月,称帝不久的刘备便以替关羽报仇为名,亲率40万大军,沿江东下,直扑荆州。孙权当即派大将陆逊率兵迎战。次年二月,双方在夷陵(今湖北宜都北)遭遇。刘备自恃兵多势重,\"树栅连营\",首尾相沿六七百里。陆逊始则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挫其锐气。相持将近半年,陆逊又乘蜀军麻痹之际,采用火攻,发起强大攻势。结果,蜀军大败,只得退守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章武三年四月,刘备病死。
     诸葛亮对蜀汉的贡献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水)人。早孤,由叔父诸葛玄抚养。玄投刘表后不久病死,诸葛亮便在襄阳以西二十里的隆中隐居。刘备曾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相助。他当即为其分析了天下形势,并精辟地为刘备提出了向益州发展的方向以及应该采取的战略、策略,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赤壁战后,他又协助刘备夺取益州,建立蜀汉。夷陵战后不久,刘备在白帝城病逝,诸葛亮受遗诏扶后主刘禅即位,自任丞相兼益州牧,系蜀汉安危于一身。此后,他对蜀汉又作出了以下贡献:即联吴抗曹、以法治蜀、安定南中和北伐曹魏。
     夷陵战后,蜀汉和孙权的关系破裂,双方都面临曹魏的威胁。诸葛亮当即派人前往江东,重申友好,终于恢复了吴、蜀联盟。
     诸葛亮认为,\"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这是蜀地自刘焉以来诸多弊政的根源。因此,他采取了\"威之以法\"、\"限之以爵\"和\"荣恩并济\"的治蜀方针,不仅严厉打击了\"专权自恣\"的土著地主,对外来的不法官吏也严惩不货,执行\"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的法治路线,遂使蜀地\"人怀自励,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
     南中位于蜀汉南部,包括今之云南、贵州和四川南部地区。这里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时称\"西南夷\"。刘备取蜀建汉后,曾于此地置庲降都督,任用当地豪酋管理该地。刘备死后,南中的越嶲、牂牁、益州和永昌四郡一时俱反,蜀汉面临丧失南中的危险。后主建兴三年(225年),经过一段充分准备以后,诸葛亮开始对南中用兵。他先后遣将分别进攻牂牁、益州,又亲率主力进军越嶲,击杀了叟帅高定元。同年五月,渡过泸水(今金沙江),进入益州,用\"七擒七纵\"的策略,连败叛乱的蕃将孟获,南中之乱终于平定。不但解除了蜀汉的后顾之忧,而且也打破了这一地区的闭塞状况,加强了\"西南夷\"各族同汉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对南中地区的开发是有积极意义的。
     安定南中以后,诸葛亮又率军北上,进驻汉中,开始了北伐曹魏之举。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祁山(今甘肃西和祁山堡),想迂回陇右,威胁关中。但因前锋马谡违背军令,失守街亭,汉军被迫撤退;同年冬,诸葛亮又北出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进围陈仓(今陕西宝鸡),因粮尽退兵;次年,诸葛亮第三次出征,攻占了武都和阴平二郡;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再出祁山,魏将司马懿坚壁防御,蜀军粮尽而退;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蜀军进至五丈原(今陕西眉县境内),与魏军隔渭水对峙。不久,诸葛亮因积劳成疾,卒于军中。北伐曹魏至此结束。故有人认为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末评语》)但通过北伐却遏止了曹魏的南侵,保卫了汉中,使蜀汉赢得了休养生息和发展经济的时间,实现了诸葛亮以攻为守的战略思想。且由于他善于治军,纪律严明,指挥灵活,使蜀军一直处于主动地位,故其杰出的军事才能是不能否认的。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分析天下形势精辟允当,高瞻远瞩;对待蜀汉社稷鞠躬尽粹,死而后已。因此,千百年来受到众人的好评和爱戴,乃至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这是事出有因的。但有人把他说成是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甚至可以呼风唤雨的圣仙神人,乃是好事者的传说而已,并不是对诸葛亮的真实评价。
     蜀汉政权的衰亡 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相继执政,还维持了一段与魏、吴的三足鼎立之势。景耀元年(258年),费祎死后,姜维任大将军。这时,后主刘禅贪图享乐,又宠信侍中陈祗和宦官黄皓,排挤姜维,国力日衰。
     三、孙吴政治
     孙权建吴 夷陵战后,孙权与蜀汉的联盟破裂,魏文帝曹丕乘机南征。孙权一面调兵遣将,分路迎击;一面遣使赴蜀汉求和。诸葛亮也派邓芝出使江东,于是双方言归于好,再次结盟。曹丕遂从南方撤兵,专力对付蜀汉北伐。229年,孙权在建邺称帝,建国号吴,史称\"孙吴\"或\"东吴\"。
     通使台湾 黄龙三年(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和诸葛直率兵士万人,渡海抵达夷州(今台湾),并将夷州土著居民数千人迁居大陆。这是台湾和大陆交通的最早记录。
     孙吴的衰亡 神凤元年(252年),孙权病死,继立的会稽王孙亮和景帝孙休都昏庸无能,致使孙吴政局日趋动荡。咸熙元年(264年),吴末帝孙皓继位以后,政治更加腐败。孙皓不仅残酷暴虐,肆意屠杀大臣,又广营宫室,滥用民力,致使统治层上下离心,人人自危,老百姓也过着\"老幼饥寒,家户菜色\"的贫困生活。因此,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孙吴政权的灭亡已成定局。
第三节 三国经济
     一、曹魏的屯田制度
     东汉末年,由于黄巾起义打击了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出现了\"土业无主,皆为公田\"(《三国志》卷15《司马朗传》)的局面。接踵而至的军阀混战又使大批农民流离失所,变成流民。这就为当时推行屯田制提供了大量土地和劳动力;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从农民军手中掠夺了许多耕牛和农具,也为屯田制的顺利推行提供了条件;又由于兵戎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饥荒流行,割据军阀都严重缺粮。曹操为了解决军粮问题,遂吸取了西汉曾在边疆屯田的经验,大力推行屯田制度。
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接受了部下枣祗和韩浩的建议,曾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屯田制从此兴起,并逐渐推广。
     屯田制有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始于建安元年(196年),先在许昌周围兴起,后逐渐推广各地。其组织机构是中央由大司农和尚书令掌管,各州郡则设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县设典农都尉,其下还有屯司马,由50人组成。民屯上的生产者是破产、流亡的农民,被称\"典农部民\"。其剥削量为分成制,即使用国家耕牛的屯田客,要把收获物的六成交给政府,使用私牛者,则缴纳一半。
     军屯始于建安末年。是曹操接受了军司马司马懿的建议后开始实行的。其组织机构是由度支中郎将、度支校尉和度支都尉逐级管理,营为基层单位,每营60人。军屯上的生产者是军队士兵及其家属。士兵家属时称\"士家\",按规定要另立户籍,世代相承,不得改业。故地位特别低下。兵士屯田要将收获物全部归还国家,政府则供给士家饭食。士家所受剥削与民屯上的的屯田客大致相同。
     曹魏推行屯田制大致取得了以下作用:即把东汉末年以来失去土地的流民与土地结合起来,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充足了军粮等。
     二、蜀汉经济
     益州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东汉末年遭受的战乱也较中原为轻,故社会经济比北方发展较快。蜀汉建国以后,诸葛亮又派人整修和护理都江堰,保障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北伐曹魏之始,诸葛亮又先后在汉中一带实行屯田制度,不仅减少了军粮运输,也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
蜀汉的手工业以盐、铁和织锦业等最为发达。特别是成都的织锦\"技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远销吴、魏,是军费的一大来源。
     蜀都成都也是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之一,\"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里,罗肆巨千;财货山积,纤丽星繁。\"其兴盛景象可以想见。
     三、孙吴经济
     孙吴所在江淮地区的社会经济起步较晚,故最为落后。但由于这里战乱较少,加之北方人民大量迁居江南,给这里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使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加之吴国建立前期,又大力推行屯田制度,遂使耕田面积显著扩大,耕作技术和农产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第十章 西 晋
(公元265-316年)
     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建晋,仍都洛阳。280年,晋灭孙吴,统一全国。316年,西晋被汉主匈奴人刘聪所灭,西晋亡,立国51年。
第一节 西晋的政治
     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洛阳政变 曹魏政权的太傅司马懿于公元249年在首都洛阳发动政变,夺取了曹魏大权,是为洛阳政变。
     魏明帝太和五年(231年),当蜀相诸葛亮向曹魏发动第五次进攻时,司马懿遂继任都督荆豫雍梁四州诸军事和太尉等职,西拒诸葛亮于秦陇,北灭公
   
第二节 西晋的经济
     一、西晋占田制推行的原因
     占田制是西晋王朝实行的一项土地和赋税制度。泰始二年(266年),晋武帝诏令\"罢农官为郡县\",屯田制度被废止。太康元年(280年),即灭吴统一全国后,颁布占田令。
     西晋推行占田制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整齐赋役征收制度。这是因为曹魏政权对屯田客的剥削量高达50%-60%,故使屯田客强烈不满,逃亡事件屡见不鲜,以致武装反抗亦与日俱增。后来,许多贵族官僚又乘机将大量屯田据为己有,不少屯田客又沦为私家奴隶,使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曹魏政权对自耕农用户调式进行剥削:亩收租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这和对屯田客的剥削方式和剥削量极不一致。于是晋武帝便用占田制代替了曹魏时期的屯田制和户调式。
     第二,为了使流亡农民和荒芜土地重新结合起来,发展农业生产,增加赋税收入。曹魏末期,由于屯田客大量逃亡,贵族官僚又\"侵役寡弱,私相置名\",到晋初时荒地和流民很多,出现了\"地有余羡,而不农者众\"(《晋书》卷38《司马攸传》)时状况。国家的赋税收入严重不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占田制遂代之以兴。
     第三,为了对地主阶级内部的土地占有情况实行再分配。曹魏后期,豪强世族大肆兼并土地和抢占屯田,出现了\"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地\"的状况。西晋建立后,为了在地主阶级内部对土地的占用进行重新分配,故颁布了这一制度。
     二、占田制的内容
     西晋的占田制包括百姓的占田课田、品官的占田荫客和户调式三个内容。
     百姓的占田课田规定:男子一人占田70亩,女子30亩;丁男课田50亩,丁妇20亩,亩课8升。
     品官占田荫客制规定:一个一品官可占田50顷,以下每品递减5顷,第九品可占田10顷。各级官吏又可依官品大小荫庇不同数量的佃客和衣食客。
     户调式规定:丁男为户主的每户岁输帛3匹、绵3斤,丁女及次丁男为户主的纳半数。
     三、占田制的意义
     第一,因为占田制下农民的负担与屯田制相比,有所减轻,并解除了屯田制下军事编制的强制形式,因此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刺激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二,百姓占田无年龄之分,课田则有年龄和性别的区分,占田数又高于课田数,故可以鼓励农民占田垦荒,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
     第三,扩大了封建国象的剥削对象,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由于占田制推行以后,大量流民垦占荒田,并申报户口,故实行数年以后,西晋的户数由246万增至377万。
     但西晋的占田制只是规定了农民占有土地的最高数量,而多数农民的占田数量却远远达不到占田制的规定,但课田之数却不能因此递减,故农民的赋税负担还是十分沉重的。
第三节 西晋末年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与西晋的灭亡
     一、西晋末年各族人民反抗斗争发生的原因
     第一,西晋政府对占田农民的赋税剥削虽比曹魏对屯田客的剥削有所减轻,但却比曹魏对自耕农的户调式剥削田租增加了一倍,调绢增加了50%。加之官僚地主兼并土地,农民普遍占田不足,?quot;一岁不登,便有菜色\"(《晋书》卷47《傅玄附咸传》)。阶级矛盾日趋激化,终于酿成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
     第二,魏晋之际,周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等纷纷移居晋陕高原北部、河西走廊、陕甘和关陇等地,而魏晋统治者和官僚地主对这些内迁民族却进行残酷的奴役和剥削,致使他们的\"怨恨之气,毒于骨髓。\"(《晋书•江统传》)因而民族矛盾更加尖锐。
     第三,西晋末年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的长期战乱,加之政治腐败和天灾流行,造成了各族人民的大流亡。流亡人民生活无着,只能铤而走险,奋起反抗。
     二、西晋末年各族人民反抗斗争的经过
     李特起义与成汉建国 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年)至九年,关中地区发生了一次由氐人齐万年领导的武装起义,加之连年荒旱,关陇地区的天水、略阳、扶风、始平、阴平和武都六郡的汉、 氐、賨等族十多万人由于生活无着,结队南迁,涌入蜀地。这时,西晋的益州刺史赵廞图谋割据四川,便想把这十多万流民作为自己和西晋抗衡的力量。不久,赵廞又嫌流民领袖李庠、李特兄弟的势力过大,遂借故杀李庠及其子侄十余人。于是李特、李流便率流民进攻成都,杀了赵廞。晋廷又派罗尚任益州剌史。罗尚入蜀后,限期迫令流民返回故地,又暗中派兵向流民进攻。李特遂在绵竹揭旗造反,率众进攻成都。由于麻痹轻敌,李特、李流相继兵败被杀。李特之子李雄继领其众,于永安元年(304年)攻占成都,杀了罗尚,自称成都王。两年以后,即位称帝,国号大成。后来,即位的李寿又改大成国号为汉,史称成汉。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成汉被东晋将领桓温所灭。
     刘渊、石勒起兵与西晋灭亡 刘渊是南匈奴单于余扶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原居并州(治今山西太原),后长期充作质子,留居洛阳,汉化极深。\"八王之乱\"发生后,成都王司马颖欲结刘渊外助,遂遣其返回故地并州。晋惠帝建武元年(304年),刘渊称汉王。晋怀帝永嘉二年(308年),又改称皇帝,建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国号汉。接着,刘渊遂率众攻晋,并对洛阳形成包围态势。永嘉四年,刘渊死,其子刘聪即位,继续进攻洛阳。次年,洛阳陷落,晋怀帝被俘。这时,西晋大臣拥立晋武帝之孙司马邺在长安称皇太子。怀帝被杀后,司马邺遂在长安称帝,是为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刘聪派族弟刘曜攻入长安,俘获愍帝,西晋亡。
     石勒是羯族人,世居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西晋末年,曾被掠为奴隶,卖往山东荏平为耕奴,后被免奴为客。\"八王之乱\"发生后,石勒以十八骑造反,投奔刘渊。后经转战河南、河北,兵力增至10多万。当刘渊围攻洛阳时,西晋执政东海王越和太尉王衍曾率10万主力部队南撤,企图控据江东。行至苦县(今河南鹿邑),被石勒追及,晋军被俘后,全被坑杀。
6#
 楼主| 400 发表于 08-5-24 12:25:56 | 只看该作者

西北大学中国通史教案

第十一章 东晋十六国
     (317-420年)
     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邺(后改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在此前后,由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少数族又相继在北方建立了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和大夏(可简称为一成、二赵、三秦、四燕、五凉、一夏)16个割据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420年,东晋大将刘裕代晋建宋,东晋灭亡。东晋十六国的历史,以淝水之战为界,可划分两个阶段。
第一节 淝水战前北方各族建立的割据政权
     一、汉、前赵、后赵兴亡
     汉国兴亡 汉国是匈奴人刘渊所建。刘渊死后,即位的刘聪于316年灭西晋。刘聪死后,其子刘粲继位。刘粲荒淫无度,朝政混乱,太后之父靳准乘机发动政变,杀死刘粲,遣使称藩于东晋。319年被石勒所灭。
     前赵兴亡 318年,靳准在平阳发动政变不久,镇守长安的刘渊族子、汉相国刘曜即起兵东征,行至赤壁(今山西夏县西北)即帝位,建国号赵,后迁都长安,史称前赵。329年,前赵被石勒所灭。
     后赵兴亡 后赵的建立者是羯人石勒。靳准政变后,镇守河北的石勒率部亦向平阳进击。靳准被部下杀死后,石勒攻入平阳。319年,石勒自称赵王,迁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史称后赵。石勒对境内百姓实行\"户赀帛二匹,租二斛\"的赋税制度,剥削较轻。又大兴学校,喜爱汉族文化,优容汉族门阀著姓。并严禁酗酒,劝课农桑,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兴盛,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位杰出君主。
     石勒死后,其子石弘继立。335年,石勒之侄石虎杀弘自立,又把都城迁至邺城。石虎是十六国时一个著名暴君,残忍暴虐,嗜杀成性。其子石邃更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349年,石虎死,诸子争权。次年,石闵乘机夺取了后赵政权,后赵亡。
     二、冉魏兴亡
     冉魏的建立者石闵,原姓冉,被石虎收为养孙后改姓。石闵灭后赵不久,即登帝位,改国号为魏,又还本宗,故史称冉魏,仍都邺。冉闵执政后,遂下令禁\"六夷\"携带武器,后又在邺城内大杀羯和其他少数族人,前后被杀的胡人有20多万,加深了民族矛盾。352年,冉魏被鲜卑慕容氏所灭,立国仅2年。
     三、前燕兴亡
     前燕的建立者是鲜卑慕容氏。公元285年,鲜卑族首领慕容廆统一了内迁辽西的慕容诸部,并将其迁于辽东北居住。294年,慕容廆死,其子慕容皝继立,被东晋封为燕王,后迁都龙城(今辽宁朝阳),为前燕之始。352年,继位燕王的慕容皝之子慕容儁击灭冉魏,称帝于邺,建国号燕,史称前燕。公元370年,苻秦乘前燕政治腐败之机,攻占燕都,前燕亡。
     四、前凉兴亡
     前凉的建立者是汉人张轨,他曾于晋怀帝永嘉四年(310)任凉州剌史,治所姑臧(今甘肃武威),是为前凉之始。西晋灭亡后,中州避难士人接踵而至,促进了凉州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张轨死后,其子孙张寔、张骏、张重华等相继即位。张重华在位时曾多次打败了后赵石虎的进攻,使前凉达到兴盛时期。363年,重华之弟天锡继位后,政治日衰。376被前秦所灭。
     五、前秦兴亡
     前秦的建立者苻健是氐族人,祖籍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其父苻洪曾被氐人推为首领,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剌史、略阳公。后被后赵石虎迁于枋头。苻洪被石虎将领麻秋毒死后,苻健继领其众,并自枋头迁入关中,据有关陇。351年,苻键自称大秦天王,次年改称皇帝,建国号秦,史称前秦,都长安。355年,苻键死,其子苻生继立。苻生荒淫暴虐,政治日乱。357年,苻健之弟苻坚杀生自立。苻坚在汉族士人王猛的辅助下,兴利除弊,振兴纲纪,使前秦迅速强大起来,相继灭前燕、前凉和鲜卑拓跋氏建立的代国。382年,又命将军吕光进驻西域。基本统一了北方地区。
第二节 东晋前朝的政治与淝水之战
     \"三定江\" 从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到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期间,曾先后发生了由石冰在扬、徐一带领导的流民起义和由合肥度支陈敏及吴兴人钱璯领导的两次武装叛乱,但均被以义兴(今江苏宣兴)周玘为首的江南士族所镇压,是为\"三定江南\"。这说明江南士族的实力和社会地位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为后来东晋在江东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王与马,共天下\" 早在西晋末年,一些北方士族鉴于局势恶化,纷纷南迁江东。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西晋执政东海王越令其侄司马睿把根据地从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移至建邺。同时,太尉王衍又把他的两个弟弟王澄和王敦分别任为荆州和扬葚菔罚刂瞥そ邢掠蔚牧礁鼍轮卣颉M跹艿淖宓芡醯加趾退韭眍\"素相亲善\",被其纳为谋主,迅速在江南形成了以王氏和司马氏为主体的政治力量。王导清醒地看到江南士族虽有一定力量,但并没有发展成割据一方的足够势力。为了在江东站稳脚根,取得江东士族的支持,他在永嘉二年(308年)三月三日上巳这一天,特意安排了一次出游。隆重的仪仗和威严的队列,使江东士族大为震惊,便相率拜于道左,\"由是吴会风靡\",\"渐相崇奉,君臣之礼始定\"(《晋书•王导传》)。317年,司马睿在王导的辅助下,在建邺称晋王。次年,当晋愍帝司马邺被杀的消息传来后,司马睿正式称帝,是为晋元帝,东晋建立。因建邺和司马邺之名犯讳,故改名建康。由于王导有拥戴之功,故司马睿要他升御床共坐,故时?quot;王与马,共天下。\"
     二、祖逖北伐
     祖逖是两晋之际一位著名的北伐将领。早在他任司州主簿时,就曾与好友刘琨\"闻鸡起舞\",发誓要报効国家。晋末大乱以后,祖逖挟宗族数百家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并向时任镇东大将军的司马睿提出了带兵北伐和收复中原的请求。司马睿遂拨给他千人廪和3000匹帛,让其自行募兵。祖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北伐战争,并接连取胜,前锋进至荥阳。正当他准备乘胜北渡黄河,扫清河朔之时,东晋政权内部发生了争权夺利的斗争,北伐受到牵制。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年),祖逖忧愤而死,北伐遂告失败。但祖逖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忠于祖国的爱国激情却一直受到后人的歌颂和爱戴。
     三、东晋前期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
     东晋建立后,面对北方少数民族上层首领的肆虐中原,不仅无意收复失地,反而接连发生了多次争权夺利的矛盾斗争。
     王敦之乱 王敦是王导族兄,西晋末年曾任扬州剌史。东晋建立后,他击杀了族兄、荆州剌史王澄,移镇武昌,权位日重。永昌元年(322年),他又起兵武昌,攻入建康。晋元帝司马睿忧愤而死,其子司马绍即位,是为晋明帝。两年以后,王敦在年老病笃之时,仍率兵进攻建康,被苏峻和祖约击败,王敦病死。
     苏峻、祖约之乱 王敦之乱被平定后,原临淮太守苏峻以功被封冠军将军、历阳内史,原豫州剌史祖约被封镇西将军,屯驻寿春。不久,晋明帝死,其子司马衍继立,是为晋成帝,年仅五岁,由太后之兄庾亮专决政事。苏、祖二人心怀不满,遂于咸和二年(327年)起兵叛乱,兵败被杀。
     桓温专权 咸康五年(339年),东晋丞相和外戚庾亮相继死去,晋成帝遂以桓温为荆州剌史,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桓温有雄才,并极富有野心。他从晋穆帝永和二年(346年)以后,曾三次进行北伐:同年冬,他率军溯江而上,直捣成都,一举消灭了成汉,夺回了梁、益二州;永和十年(354年),他又率步骑四万,攻入关中,兵锋直至灞上,后因粮草不继,只得退军;晋废帝太和四年(369年),桓温率步骑五万,北伐前燕,前锋进至距燕都邺城仅二百余里的枋头,后因运粮水道被阻,只得退兵。随着军功的不断增多,桓温的野心也愈来愈大。太和六年(371年),他废掉了晋帝司马奕,立司马昱为简文帝。二年后,司马昱死,孝武帝司马曜继位。这时,桓温已重病不起,但仍要晋帝加赐\"九锡\"。宁康元年(373年),桓温死,东晋的大权归司徒谢安执掌。
     四、淝水之战
     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8月,苻坚倾全国87万、号称百万大军,分路向东晋大举进攻。他曾自豪地说:\"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其军势之盛可以想见。东晋执政谢安以其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以其侄谢玄为前锋都督,指挥由其子谢琰和将军刘牢之率领的8万北府兵迎战。同年10月,秦军前锋都督苻融率25万兵马渡过淮水,攻占寿春,又派将军梁成率军5万,渡过淮水的支流淝水,逼洛涧以西屯驻,切断了淮水交通,不仅使援助寿春的晋将胡彬及其所率0.5万人不得东撤,而且也加强了寿春秦军的东西防务。苻坚得知胡彬被困峡石,粮草将尽的消息后,遂亲率轻骑0.8万,昼夜兼行,赶往寿春,并派人去晋营说降。谢石乘秦军尚未集结完毕,麾军渡过洛涧,将秦军驱于淝水之西,与秦军隔水对峙。接着,谢石又派人向苻融说:如秦军肯向后稍退,让晋军渡过淝水,再行决战。苻坚以为趁晋军半渡而击,必胜无疑。遂麾军稍退。这时,东晋降将、原襄阳太守朱序在阵后大喊:\"秦军败了!\"于是秦军大乱,不可遏止,苻融企图整顿阵势,被退军踏杀。谢石乘机发动攻势,风声鹤戾,秦军大败。
     前秦投入淝水之战的兵力虽多,但军士成份复杂,离心离德,缺乏战斗力。加之前秦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很尖锐,并在不断发展。而东晋在大敌压境之际,君臣上下,精诚团结,民众支持,将士用命,而北府兵大都由北方侨人组成,有极强的战斗力,故能以少胜多,打败前秦。另外,苻坚轻敌麻痹,兵力分散,而晋军主 帅指挥得当,很少失误,也是造成秦败晋胜的原因之一。
第三节 淝水战后北方的再至
     淝水战后,苻坚逃回长安,被羌人姚苌所杀。394年,前秦主苻登又被姚兴所杀,前秦亡。在此前后,前秦国内的各族首领纷纷举众造反,北方又陷入了更大的分裂。
     一、后秦、大夏与西秦兴亡
     后秦兴亡 后秦的建立者姚苌是羌族人。淝水战前,曾被苻坚封为龙骧将军,率蜀军沿江东下,未及参战,苻坚即败。返回长安,姚苌遂于384年自称大秦大王,386年即帝位,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其子姚兴继位后,重用汉族士人尹纬,招民垦荒,整饬吏治,使后秦达到极盛时期。姚兴死后,诸子争权,内乱迭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东晋大将刘裕率众攻破长安,后秦亡。
     大夏兴亡 大夏的建立者赫连勃勃,匈奴族人,世居代北。曾任后秦骁骑将军、安北将军,率众驻守朔方,势力渐强。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年),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年号龙升,定都统万(今陕西横山境内)。刘裕灭后秦退回江东,勃勃乘机攻占长安。次年,在灞上即位,仍回统万。勃勃为人不但极端狂妄,而且残忍至极。他曾说:\"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方\",故把都城取名统万。他派人用铁锥检验民夫所筑统万城墙时,锥剌墙内一寸,杀筑墙民失;否则,则杀检验官吏。对制作弓矢和铠甲的工匠,也用此法检验。真是个\"视民如草芥\"的暴君。勃勃死后,其子赫连昌继位,428年被北魏俘获。赫连定逃奔平凉,自称夏皇帝,并于431年灭西秦。不久,大夏被吐谷浑所灭。
     西秦兴亡 西秦的创建者是鲜卑族人乞伏归仁。前秦瓦解后,他于385年在苑川(今甘肃榆中)自称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其弟乾归继位后,又改称河南王,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394年,乾归改称秦王,史称西秦。乾归子炽盘继位后,又迁都枹罕(今甘肃临夏)。431年被夏王赫连定所灭。
     二、后燕、西燕、北燕与南燕兴亡
     后燕兴亡 后燕的建立者慕容垂,原为前燕宗室,后因与执政不合,西投前秦。淝水战后,慕容垂由洛阳返回邺城,杀前秦邺城守将符丕,于384年称燕王,两年后称帝,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县),史称后燕。407年,后燕主慕容熙被部下所杀,后燕亡。
     西燕兴亡 西燕的建立者慕容冲,亦为前燕宗室。前燕灭亡后,慕容冲曾随大量鲜卑人被苻坚迁入关中。前秦灭亡后,慕容冲遂于385年在阿房(今陕西咸阳)称帝,后都长子(今山西长治),史称西燕。394年,被后燕灭亡。
     北燕兴亡 北燕的建立者冯跋,是汉族人。原为后燕禁卫将军。后燕主慕容云于409年为庞臣离班所杀,冯跋自称燕天王,仍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史称北燕。436年,北魏攻入龙城,北燕主冯弘逃往高丽,438年,被高丽所杀,北燕亡。
     南燕兴亡 南燕的建立者慕容德,原为后燕主慕容垂之弟。后燕建立后,慕容德被封车骑将军,镇守邺城。北魏攻入后燕都城中山后,慕容德移驻滑台,400年又迁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自称燕帝,史称南燕。410年,南燕被东晋大将刘裕所灭。
     三、后凉、南凉、西凉与北凉兴亡
     后凉兴亡 后凉的建立者吕光,是略阳(今甘肃天水东北)氐人。382年,被前秦苻坚派往西域,使西域30余国归附,被任西域校尉。淝水战前,吕光奉命东归,行至凉州,苻坚失败,吕光即称凉州牧。386年,自称大凉天王,史称后凉。403年,被后秦灭亡。
     南凉兴亡 南凉的建立者秃发乌孤,是鲜卑拓跋氏的一支,曾在汉魏之际迁入河西,被称河西鲜卑。397年,乌孤先称大单于、西平王,后称武威王,迁都乐都。399年,其弟利鹿孤继位后,又迁都西平(今青海西宁)。402年,其弟辱檀继位后,又迁乐都,改称凉王,史称南凉。414年,被西秦所灭。
     西凉兴亡 西凉的建立者李皓,是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世为陇西大姓。后凉时曾任敦煌太守。400年,自称凉公,迁都酒泉,史称西凉。420年,被北凉所灭。
     北凉兴亡 北凉的建立者沮渠蒙逊,匈奴人。后凉时曾任宿卫将军。曾推后凉建康(今甘肃高台南)太守段业为凉州牧。410年,蒙逊杀段业,自称凉州牧。次年,入主张掖,改称河西王,史称北凉。439年,被北魏所灭。
第四节 东晋后期的政治与经济
     一、侨置与土断
     侨置 侨置亦称侨州郡。东晋建立后,为了吸引更多的北方人南迁江东,遂在江东设立了很多和北方侨人原籍同名的州郡机构,并规定:只要注籍侨置州郡,就可获得免除赋役的优待,北方士族亦可继续保持原来的崇高郡望,是为侨置。
     土断 侨置推行以后,州郡纷繁,或“一郡分为四五,一县割成三四”,“版籍为之混乱,职方所不能记”;加之北方士族兼并土地,荫庇佃客,致使财政收入日益减少。于是东晋和后来的南朝政府遂对北方侨人实行著籍输课制度,即查实户口,登记户籍,废除原来的优待政策,一律按规定收缴赋税,是为土断。东晋政府曾先后进行过四次土断,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在晋哀帝兴宁二年(364年)由桓温主持的“庚戌”(三月一日)土断。
     二、东晋后期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
     司马道子专权 淝水战后,谢安由于声望极高,招致东晋孝武帝的猜忌,遂出镇广陵,不久病死。孝武帝遂将胞弟司马道子任为司徒、录尚书事,代谢安为相。司马道子专权自恣,暴横跋扈,又引起孝武帝的不满,遂以王皇后之兄王恭为南兖州剌史,又以殷仲堪为荆州剌史,以分道子之权。道子又引王国宝和王绪兄弟为心腹,用以对抗王恭和殷仲堪。
     王恭、殷仲堪之乱 王恭和殷仲堪看到司马道子专横暴虐,心怀不满,遂相互联合,于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分别从京口和武昌向建康进攻,司马道子被迫杀王国宝兄弟,请求退兵。不久,王、殷二人又联合广州剌史桓玄等,再次进攻建康。后因北府兵将领刘牢之受司马道子诱降倒戈,王恭被杀,各路军遂仓惶退却。
     桓玄专权 进攻建康的诸路军退至浔阳(今江西九江)后,共推桓温之子桓玄为盟主,桓玄遂乘机火并了殷仲堪,控制了荆州,兵马日盛。元兴元年(402年),司马道子发兵进攻荆州,桓玄又收买了北府兵将领刘牢之,遂长驱直入,攻占建康,道子被杀。不久,桓玄逼晋安帝退位,自己称帝,建国号楚。
     刘裕当国 桓玄建楚后,为了巩固帝位,迫刘牢之自刎而死,又起用了一批中下级年轻将领,企图将北府兵变成自己的私人武装。北府兵将领刘裕虽表面迎合,暗中却进行倒桓准备。元兴元年(402年),刘裕在京口起兵,率北府兵攻入建康,击杀桓玄,扶晋安帝继位,遂控制了东晋大权。义熙六年(410年),刘裕北伐,灭南燕;次年,击败了卢循起义;十三年,灭后秦,年底,刘裕称宋王。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代晋称帝,东晋亡。
     三、孙恩、卢循起义
     起义原因 司马道子专权时期,为了增强中央的防卫力量,阻止荆州和京口北府兵的进攻,遂令其子司马元显强征浙东地区免奴为客的丁壮入伍,企图组建一支新军,名曰\"乐属\",于是\"东土骚然\",孙恩乘机聚众起义。
     起义经过 孙恩原为东晋新安太守孙泰之侄,孙泰被司马道子诱杀后,孙恩逃入海岛。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孙恩乘\"东土骚然\"之机,率众登陆,相继攻占了上虞、会稽等地。东晋当即派刘牢之和谢琰率北府兵镇压。元兴元年(402年)三月,孙恩兵败后赴海而死。余众推卢循为首领,继续战斗。桓玄建楚后,曾将卢循任为永嘉(今福建福州)太守。桓玄被击杀后,卢循乘机北攻东阳(今浙江金华),被刘裕击退,只得南下番禺。义熙六年(410年),刘裕北伐南燕,卢循又再次北上,进攻建康。刘裕灭燕后,当即回救建康。卢循兵败投水而死,起义失败。

     第十二章 南北朝
     (420-589年)
     公元420-589年期间,中国南方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封建王朝,均都建康,是为南朝;与此同时,北魏先后统一北方。534年,北魏分裂,先后出现了建都邺城的东魏、北齐和建都长安的西魏、北周。577年,北周灭北齐。581年,隋朝灭北周,589年,又灭陈朝,中国重归统一。
第一节 南朝政权的更替
     一、刘宋兴亡(420-479年)
     刘宋是东晋北府兵将领刘裕于420年建立的,并改元永初,是为宋武帝。刘裕建宋后不到三年病死,其子刘义隆即位,是为宋文帝,年号元嘉。元嘉三十年间,宋文帝励精图治,出现了\"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宋书•孔恭传》)的兴盛局面,被后人誉为\"元嘉之治\"。
     元嘉三十年(453年),刘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的骨肉相残的内部斗争。宋文帝想废掉太子刘劭,事泄后被刘劭所杀。接着,文帝第三子、江州剌史刘骏又率兵攻入建康,杀了刘劭。嗣后,王室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大权遂落在了中领军萧道成之手。宋顺帝升明三年(479年),萧道成代宋建齐。
     二、南齐兴亡(479-502年)
     萧道成原为刘裕的远支亲属,以此入仕,后升任中领军之职,掌握了禁卫军权。479年登极称帝,建国号齐,史称南齐。齐高帝萧道成在位不到四年死去,其子萧赜继位,是为齐武帝。武帝永明三年(485年),南齐境内爆发了一次由唐寓之领导的武装起义。
  这次起义是由南朝政府的“检籍”引起的。因为南北割据以后,战事频繁,江东百姓的徭役和兵役十分沉重。为了逃避兵徭,广大百姓和庶族地主便利用各种方法,“改注籍状,诈入仕流”,千方百计使自己变成“百役不及”的特权阶层或不服兵徭的各色人户。故从刘宋开始,便推行“检籍”,旨在清查冒牌“士族”和搜刮避役的游食之民。齐武帝继位,又严厉推行“检籍”,对却籍者不惜重刑处罚,遂激起了却籍者的强烈不满。唐寓之趁机在富阳造反,“三吴却籍者奔之,众至三万”。唐寓之攻占富阳等地后,遂在钱塘称帝,建国号吴,年号兴平。后被官军镇压。这次起义虽失败了,但却迫使齐武帝停止检籍,并恢复了以前的籍状。有人认为唐寓之领导的是一次农民起义,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富民反对“检籍”的武装叛乱,并不是农民起义。
     齐武帝死后,统治集团内部又发生了接连不断的内部斗争。最后,南齐宗室、雍州刺史萧衍率兵攻入建康,专制朝政。和帝中兴二年(502年),萧衍代齐建梁,南齐灭亡。
     三、萧梁兴亡(502-557年)
     萧梁的建立者萧衍原是萧道成之侄,后官至雍州剌史,镇守襄阳。南齐东昏侯萧宝卷杀其兄萧懿,萧衍遂率兵攻入建康,废杀宝卷,502年即帝位,建国号梁,是为梁武帝。
     梁武帝生活简朴,勤于为政,但对其亲属却放纵贪污,故吏治腐败。他又佞信佛教,创立三教同源说,又大修佛寺,早晚礼拜,甚至还三次舍身同泰寺,表示要出家当和尚。于是,达官贵人都竟相效尤,佛教在江南得以广泛传播。
     由他主持修订的《梁律》繁琐庞杂,苛重无比。他还大兴土木,轻用民力。故有人评价他是\"罔恤民之不存,而唯忧士之不禄。\"
     中大同二年(547年),东魏大将侯景因与执政高澄有隙,派人向梁投降。梁武帝力排众议,表示接受,又派其侄萧渊明率兵策应。结果,兵败被俘。侯景亦被高澄击败,遂率残部800多人南逃,赚取了寿阳,被梁武帝任为南豫州剌史。这时,东魏又开展外交攻势,表示要用被俘的萧渊明换回侯景,梁武帝当即示表示同意。于是侯景便暗中勾结主持长江防务的萧正德,渡过长江,迅速攻占了建康的石头城和东府城,将梁武帝围困在台城达四月之久。台城陷落后,梁武帝即病饿而死。侯景又将萧正德缢杀,于551年11月登极称帝,建国号汉。次年二月,梁荆州剌史萧绎派大将王僧辩攻入建康,击杀侯景,侯景之乱至此平息。与此同时,萧绎在江陵称帝,是为梁元帝。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派兵攻入江陵,元帝被杀。次年,西魏又将萧詧在江陵扶立为帝,是为后梁。不久,王僧辩和陈霸先在建康拥立元帝之子萧方智为帝,是为梁敬帝。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废敬帝自立,梁亡。
     四、阵朝兴亡(557-589年)
     陈朝的建立者陈霸先原为梁末高要太守。他曾与王僧辩一起率部攻入建康,平定了侯景之乱,以功被封为扬州剌史,坐镇京口。王僧辩废梁敬帝,拥立从北齐迎回的萧渊明为帝后,霸先从京口率兵攻入建康,杀王僧辩,废萧渊明,扶敬帝即位,并打败了北齐的进攻。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又废敬帝,登上帝位,建国号陈,是为陈武帝。但陈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后主陈叔宝却是南朝有名的荒淫之君。他宠爱贵妃张丽华,又信用佞臣,政治日坏。589年,终被隋朝所灭。
     五、南朝地主阶级内部的政治变动
     门阀士族的盛极而衰 南朝时期,门阀士族势力盛极而衰的首要标志就是士庶之间不准通婚的界限开始被打破,出现了\"婚宦失类\"的现象;其次是士庶之间的界限也出现混乱,社会上已经产生了一些\"昨日卑细,今日便成士族\"的冒牌士族,以致\"士庶不分\"和\"士庶合流\"的现象已屡见不鲜。
     与此同时,寒门庶族的势力乘机崛起,其主要标志就是寒人掌机要和寒人任典签。
     东晋南朝的机要官是指中书监下的中书通事舍人。东晋时期,杂用士庶,但自南朝以来,则专用寒人,且权力大增,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典签亦称签帅,是刘宋时创设的一个官职,开始的职权是代替出任州郡重镇的宗室诸王批阅公事和照管诸王的饮食起居。后来,诸王的年龄日长,权势渐盛,争权夺利和骨肉相残的事件,史不绝书。于是,典签的权力大增,以致\"威行州郡,权重藩君\",\"诸州唯闻有签帅,不闻有剌史。\"总之,随着门阀士族的盛极而衰,寒门庶族乘机崛起,逐渐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权大权。这是当时地主阶级关系变动的重要内容。
     南朝时期地主阶级内部出现这种阶级变动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愈演愈烈和农民起义的此起彼伏,沉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的结果。同时,也是门阀士族本身的日益腐巧,不愿\"竟智尽心,以邀恩宠\",于是,军政大权遂落入寒人之手。
第二节 北朝政权的更替
     一、北魏兴亡
     鲜卑拓跋氏的兴起与北魏的统一北方 北魏是鲜卑拓跋氏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拓跋氏最早居住在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的大兴安岭北部东麓。魏晋时期,内迁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云中故城)一带。后迁居定襄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成为塞上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378年,其首领拓跋什翼健在繁峙(裆轿骰朐次? 即代王位,具有了国家规模。386年,什翼健之孙拓跋珪乘前秦瓦解之际,在牛川(今内蒙古锡拉木伦河附近)建魏,史称北魏。397年,攻占后燕都城中山和邺城,隔河与东晋对峙。次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进称魏帝,是为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之孙拓跋焘继位后,于431年灭大夏,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与南朝刘宋形成对峙之势。
     北魏孝文帝改革 皇兴五年(471年),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死,其子拓跋元宏继位,时年五岁,其母冯太后辅政。从太和九年(485年)开始,孝文帝曾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先后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风俗等方面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汉化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这是北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鲜卑拓跋氏是一个兴起较晚的民族,而被征服的中原地区则早已进入了发达的封建社会。“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为被征服者所同化”(《马恩选集》第三卷第222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当是北魏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这场改革遂应运而生。
     第二,这是北魏建国后北方各族人民长期进行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北魏统治者是用野蛮的肆意屠杀和残酷的军事征服入主中原的,因而迅速地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各族人民曾进行多次武装起义,奋起反抗,极大地震憾了北魏的统治秩序。孝文帝为了巩固帝位,就不得不对原来野蛮的统治方式有所更张。
     第三,这是北方人民长期以来进行民族融合的必然结果。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风俗等三个方面。
     经济方面:
     第一,推行均田制。太和九年(485年),遣使\"均给天下之田\":即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每人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良人。丁牛一头,受田30亩,限4牛。土地宽余之处露田可加倍或加两倍授与。受田者年老或身死,则要给国家交还露田。受露田的男子又给桑田20亩或麻田10亩,妇人5亩,奴婢依良人。桑麻田皆为永业,可世代相传,并可买其不足,卖其所余。
     地方官于任所授给公田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县令、郡丞各有差。罢官者还田,新任者继受,严禁买卖。
     由于均田制并未触动大土地私有制的封建性质,故拓跋贵族和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大肆兼并并未止息,农民受田不足相当普遍。但由于均田制的实行,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增加了北魏的财政收入,改变了拓跋族内农、牧业的经济结构,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其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
     第二,变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北魏初年,为了拉拢和争取拥有大量荫庇户的豪强地主和世家大族,便把他们封为宗主,用以督护所属民众,是为宗主督护制。孝文帝于太和十年下令: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党,分别设立邻、里、党长。不但增加了财政收入,也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三,变九品混通制为新的租调制度。九品混通制是北魏初年在宗主督护制推行时的一项赋税制度。即按每个宗主的财产多寡,分为九等,按等征税。实行三长制后,孝文帝即颁布了新的租调制度:即一夫一妇调帛一匹,纳粟二石,另外,十五岁以上未婚者4人,奴婢8口,耕牛20头,并纳一夫一妇租调。由于曾被荫庇的大量民户从宗主督护制下分离出来,纳税户比前大大增加,故国家的财政收入亦有增长。
     政治方面:
     第一,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由于北魏初年的首都平城,地处偏北,土地瘠薄,交通不便,又是拓跋贵族聚居之地,保守势力很大,对推行改革不利。于是,孝文帝遂于太和十七年(493)借口南征南齐,遂率军迁至洛阳,并下令定都于此,并先后平定了保守势力的多次叛乱,有利于改革的大力推行。
     第二,改革官制。北魏初年的官名\"皆拟远古云鸟之义\",不仅质朴,且带有图腾余味。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遂模仿两晋南朝,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新的官僚机构。
     第三,改革律令。孝文帝曾于太和十六年颁定新律。新律不但律文简省,而且删去了旧律中的一些残酷而又落后的刑法,在我国法制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社会风俗方面:
     第一,禁胡服胡语,倡导着汉服,说汉话,用以消除鲜卑族和汉族在服饰和语言方面的隔阂,为进一步推行汉化改革创造条件。
     第二,改革丧葬风俗。孝文帝迁洛后曾下令:\"迁洛之人,死葬河南,不得北还。\"(《魏书•高祖纪下》),改变了鲜卑族原来身死要归葬祖茔的旧习。
     第三,改姓氏。太和十二年(496年),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的复姓一律改为汉字单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达奚氏改为奚氏,丘穆陵氏改为穆氏等。
     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第一,使北魏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第三,加速了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大融合。
     北魏六镇起义 北魏初年,为了拱卫首都,防止柔然人的入侵,遂在平城以北设置了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和怀荒等六个军事重镇,是为北魏六镇。
     北魏从孝明帝以后,统治集团日益腐化,阶级矛盾迅速激化。而北魏六镇则成了社会矛盾的交织点,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很尖锐。于是便爆发了北魏六镇起义。
     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匈奴人破六韩拔凌首先在沃野镇举起了起义大旗,相继攻占了沃野、怀朔和武川等镇。起义失败后,20余万起义军被迁至河北。由于河北灾荒流行,无食可就,杜洛周、鲜于修礼和葛荣等又相继率领镇兵起义。与此同时,羌人莫折大提和敕勒族人胡琛部将万俟丑奴等又相继在秦州和高平镇(今宁夏固原)起兵,起义的烽火又燃遍了关陇地区。直到孝庄帝永安三年(530年),起义才被镇压。
     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的腐巧统治,导致了北魏的分裂。
     北魏的分裂 武泰元年(528年)二月,胡太后毒死孝明帝,立年仅三岁的族子元钊为帝,临 朝称制。在镇压六镇起义中权势日隆的契胡族酋长尔朱荣以此为籍口,遂率部兵攻入洛阳,拥立元子攸为帝,是为孝庄帝,并把胡太后和元钊沉死黄河,又在河阴杀王公卿士2000多人,史称\"河阴之役\",尔朱荣专制朝政。永安三年(530年)九月,孝庄帝不甘心充当傀儡,设计诛杀了尔朱荣。尔朱荣之侄尔朱兆又带兵入洛,废杀庄帝,另立元恭为帝,是为节闵帝。这时,从河北返回山西的六镇镇兵又在其首领高欢的领导下,多次起义。尔朱兆当政后,为了稳固他在山西的统治,遂答应了高欢欲将20多万镇兵仍带回河北就食的请求。高欢脱离了尔朱兆的控制后,遂在河北扩充实力,并与尔朱兆的矛盾日深。结果,高欢击杀了尔朱兆及其党羽,进入洛阳,废杀节闵帝,另立元修为帝,是为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为了摆脱高欢控制,率轻骑西入潼关,投靠了关中的宇文泰,北魏分裂。
     二、东魏、北齐兴亡
     东魏兴亡 孝武帝入关以后,高欢遂拥立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又迁都邺城,史称东魏。东魏建立后,曾与西魏发生过沙苑之战、河桥之战、邙山之战等多次战争,互有胜负。
     武定五年(547年),高欢死,其子高澄继掌东魏大权。不久,即发生了侯景之乱。两年以后,高澄死,其弟高洋继掌魏政。天保元年(550年),高洋废东魏孝静帝,东魏亡。
     北齐兴亡 高洋废魏帝后,建国号齐,史称北齐,高洋是为北齐文宣帝。文宣帝时期,是北齐的鼎盛时期。但高洋死后,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均田制迅速破坏。故北齐武成帝高湛曾于河清三年(564年)重颁均田令,但收效甚微。故国力日渐削弱。577年,终被北周所灭。
     三、西魏、北周兴亡
     西魏兴亡 北魏孝武帝入关以后不久,即被宇文泰毒死。大统元年(535年),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是为魏文帝,都长安,史称西魏。西魏大权遂落入宇文泰之手。
     宇文泰原为北魏大将贺拔岳的部属,后随贺拔岳与侯莫陈悦等入关镇压关陇起义。不久,贺拔岳与侯莫陈悦发生火并,贺拔岳被杀,部将遂推举宇文泰为首领,并击杀了侯莫陈悦,占据关中。
     西魏建立后,宇文泰曾建立计账(租赋预算)和户籍之法,颁布六条诏书,实行\"不限制荫资,唯在得人\"的选官制度,又创建府兵制度,增长了西魏的国力和军事力量。
     公元557年,西魏执政宇文护废西魏恭帝,立宇文觉为帝,西魏亡。
     北周兴亡 宇文护废西魏恭帝后,立宇文泰嫡子宇文觉为帝,是为闵帝,建国号周,仍都长安,史称北周。北周初年,宇文护专横跋扈,先后废杀周闵帝和明帝,又于保定元年(561年)立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为帝,是为周武帝。建德元年(572年),周武帝杀宇文护,政由己出。他曾进一步整顿府兵制度,又下诏禁断佛、道二教,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度,遂使北周的国力迅速扩大。建德六年(577年),周武帝率兵出关,一举灭亡了北齐,统一了北方。
     周武帝死后,其子周宣帝宇文赟继位。宣帝荒淫奢侈,政治败坏,即位二年即死,年仅八岁的儿子周静帝宇文阐即位,大权遂落入外戚杨坚之手。581年,杨坚代周建隋,并于589年灭亡陈朝,南北朝至此结束。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哲学与宗教
     魏晋的清谈与玄学 清谈与玄学是魏晋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这一时期很多士人因参与政治斗争而招致杀身之祸,于是,他们为了明哲保身,便不敢预闻政事,而是采用过去“清议”的形式,口谈玄学。但同东汉时的“清议”相比,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次,这也是正统儒家思想进一步衰落的产物。随着西汉和东汉王朝的相继覆亡,儒家学说所宣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正统思想受到沉重打击。于是,一些人便冲破儒家思想的桎梏,寻求新的思想武器和新的精神寄托。于是,清谈玄学便应运而生。复次,玄学家们也广泛吸收了很多佛教教义,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学说。因此,可以说魏晋的清谈玄学是中国的传统思想和佛教合流的产物。
     魏晋玄学的开创者是曹魏正始年间的王弼,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其主要经典,号称\"三玄\"。他和时人何晏都崇尚老子的\"贵无\"。认为\"无\"是万物的宗主,万物的\"有\"是由超事物之上的\"无\"产生的。其目的在于鼓吹与世无争、知足长乐的思想,以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晋惠帝元康年间以嵇康、阮籍代表的\"竹林七贤\"则是魏晋玄学发展到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他们鉴于玄学名士何晏等因党附曹爽,已身败名裂,于是便走向极端,采取撕裂名教的观点,主张达生任性,对欺世骗人的名教礼法提出了尖锐抨击。因此,嵇康被杀,阮籍也一生沉沦,很不得志。
     两晋之际的鲍敬言是玄学发展到第三阶段的代表人物。他在《无君论》中反对儒家思想中君权神授的理论,认为君主是产生人间一切祸乱的根源。这种敢于和君权抗争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封建统治者的信奉宣扬和中外僧人的日益增多,佛教得了到广泛传播与发展。法显则是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中国僧人。他于后秦时期先后游历西域各国,足迹遍布今天的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地,取回了很多佛教经卷,历时13年之久。回国后,他又写了一部《佛国记》(亦称《法显传》),记录了西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成了今天研究中西交通的重要史料。
     范缜与《神灭论》 范缜是南朝齐、梁时期一位著名的反佛思想家和无神论者。他所撰写的《神灭论》是一篇反佛的战斗檄文。该文针对佛教理论中关于人的灵魂与肉体可以分离这一观点,针锋相对地指出人的形(肉体)、神(灵魂)是不可分离的,即“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并将形、神之间的关系比喻成刀上的刀刃和锋利一样,认为:“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则神在哉!”这就从根本上推翻了佛教教义的立论基础,同时,也使唯物主义思想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二、史学
     正史类 《三国志》65卷,西晋陈寿撰。是记载三国历史的正史著作,\"文质辩洽\",记事允当,但失之过简。刘宋时人裴松之为之作注,亦具极高的史料价值。
     《后汉书》120卷,刘宋范晔撰,但仅成10纪和80列传,共90卷,后萧梁刘昭又取西晋宗室司马彪《续汉书》中8志补之,并为作注,分成30卷行世,合共120卷。是今天研究东汉历史的一部唯一的正史著作。
     其次,还有萧梁沈约所撰《宋书》100卷;萧子显所撰《南齐书》60卷;北齐魏收所撰《魏书》130卷。
     历史地理类 《水经注》40卷,北魏郦道元著。该书是对东汉桑钦所撰《水经》一书的疏注,所记水系比原来的130条扩大了近千条之多,文字也多出20余倍。是研究古代历史地理的珍贵史书,又是山水文学中的上乘之作。
     《洛阳伽兰记》,东魏杨衔之撰。该书真实地记载了北魏时洛阳的城市建筑和寺院分布,又保存了一些西行僧人的资料,故是研究洛阳地志和中西交通的重要史书。
     笔记小说类 《颜氏家训》,北齐颜子推撰。书中不仅记有士大夫的立身治家之法、学习求知之道,而且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和南朝士族子弟的堕落亦有一定披露。
     《世说新语》,南朝刘宋刘义庆撰。主要记载东晋南朝门阀士族的轶闻趣事、生活方式和清谈风气。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三、文学艺术
     建安文学 建安是东汉献帝的年号。这一时期的文学极盛,尤以五言诗歌的成就最大。其著名诗人有三曹(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孔融、阮瑀、陈琳、王粲、徐翰、应瑒和刘桢)以及女诗人蔡琰等。
     田园山水诗 东晋诗人陶潜是这一时期田园山水诗人的代表。其代表诗作《归田园居》、《归去来辞》等均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充满泥土气息,故有田园诗人之称。
     民歌 《敕勒歌》原为一首鲜卑语民歌,后被译为汉语。歌词短小精炼,气势豪放,描写了北方草原苍茫辽阔、牛羊成群的自然景色。
     《木兰诗》约写成于北朝后期,诗中描述一个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事。语言朴素,笔法细腻。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民的喜爱。
     刘勰与《文心雕龙》 南梁刘勰所撰《文心雕龙》是一部文学评论专著,着重论述了文学应反映现实,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光辉著作。
     石窟寺艺术 石窟寺艺术是南北朝时期雕塑艺术的代表。最著名的有敦煌千佛洞、大同云岗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敦煌千佛洞(亦称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主要是丰富多彩的壁画和塑像,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位于今河南洛阳南伊水西岸,始凿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500年),现存1352窟,佛造像9.7万余尊。
     绘画与书法 东晋南朝时期的三大绘画家是东晋的顾恺之、刘宋的陆探微和萧梁的张僧繇。
     东晋王羲之则是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书法家。曾官至右军将军,故人称王右军。其著名作品有《兰亭序》和《道德经》等。
     四、科学技术
     数学 魏晋时期最著名的数学家是刘徽,撰有《九章算术》和《重差》(即《海岛算经》)等。南朝刘宋的祖冲之则把圆周率π值精确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是当时最精确的数值。
     医学 西晋名医王叔和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被后代从医者视为经典。
     农学 北魏贾思勰所撰《齐民要术》是当时最为著名的一部农书,是今天研究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参考资料。
7#
juliet413 发表于 08-5-27 14:58:5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虽然看起来有些辛苦,不过节省了考元,呵呵
8#
小猪想飞 发表于 08-5-28 17:23:43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呀,谢谢楼主
9#
chenshimei 发表于 08-5-30 07:30:4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搂主!!!!
10#
 楼主| 400 发表于 08-6-1 09:00:27 | 只看该作者

续---西北大学中国通史教案

第十三章 隋朝(581-618年)
     隋朝建立于公元581年,历经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二代皇帝,618年灭亡,立国共37年。
第一节 隋朝的政治与经济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入宫辅政 隋朝的建立者杨坚之父曾任西魏府兵的十二大将军之一,晋爵隋国公。杨坚不仅娶北周大贵族独孤信之女为妻,历任北周要职,而且还把女儿嫁给了周宣帝为皇后,故在朝廷形成了一个有力的政治集团。宣帝死后,年仅八岁的周静帝即位,杨坚遂在其党羽的支持下入宫辅政。
     平定三总管之乱 杨坚辅政后,北周政权岌岌可危。于是相州总管尉迟迥、益州总管王谦和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相继起兵叛乱。但均被杨坚迅速平定。
     代周建隋 大定元年(581年),杨坚逼周静帝禅让帝位,建国号隋,改元开皇,杨坚是为隋文帝。
     灭陈与统一全国 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以其次子杨广和大臣杨素为统帅,率兵50余万,大举伐陈。次年,隋兵攻入建康,俘获了陈后主陈叔宝和宠妃张丽华,陈亡。于是从东晋十六国以来长达近三百年分裂割据的局面至此结束,为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唐朝的昌盛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改革官制 隋文帝即位之初,即在中央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即内史省,长官内史令,负责起草政令,为决策机构;门下省,长官纳言,负责审议政令,为审议机关;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和左右仆射,负责执行政令,为执行有机关。尚书省下又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尚书,分别执行各项行政事物。三省长官皆为宰相,且相互牵制,遂使皇权大为加强。另外,又把自东汉以来地方机构实行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并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一律由中央吏部任免,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创立科举制度 隋朝建立之初,隋文帝即下诏废除九品中正制。开皇十八年(598年),又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即位\"始建进士科\",科举制至此确立。这就扩大了国家选拔人才的范围,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加强。
     改订律令 隋文帝在位期间曾制订了一部新的刑律,名曰《开皇律》,律文500条,具有删繁就简和化重为轻的特点,实是法制史上的一大进步,亦对后世发生了深刻影响。
     整顿府兵制度 开皇十年(590年),隋文帝诏令\"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计账,一与民同\"(《隋书•高祖纪》)。从此,府兵制与均田制紧密结合,更具有兵农合一和寓兵于农的性质。又设立了府兵的最高机构十二卫和基层组织骠骑府,炀帝时又改为鹰扬府,使府兵制的组织机构更加完善。
     继续实行均田制 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即颁布了继续均田的诏令:即丁男一人受露田80亩,桑麻田20亩,妇人受露田40亩,一夫一妇受田共140亩。奴婢受田依良人,但官吏之家最多限300人,平民之家最多限60人。丁牛一头受田60亩,仅限4牛。
     官吏按品级高低可受永业田,多者百顷,少者30顷,可世代相传;又可受1-5顷职分田,其地租可作为俸禄补充;还可获得数量不等的公廨田,其地租可作办公费用。
     颁定租庸调制 隋初的租调制规定,丁男一床每年纳租粟三石,调绢一匹、绵三两或调布一端、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役30天。开皇三年(853年),又把成丁年龄由18岁延至21岁,调绢一匹(4丈)减为2丈,股役由30天减为20天。并允许\"民年五十,可输庸代役\"。即年满50岁以上的丁男,如不愿服役,每天可折绢3尺、折布3.75尺缴纳,是为\"庸\"。
     \"大索貌阅\"与\"输籍定样\" 鉴于南北朝以来,广大农民为了逃避赋役,或诈老诈小,或依托豪强,或潜逃流亡,脱离户籍。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下令\"大索貌阅\":即根据年龄和体貌特征,检查户籍,发现隐瞒不实者,地方官就要判罪。另外,又颁布\"输籍之法\":即国家按财产的多少,划分户等,作为定样,颁布全国,然后再规定各等民户所应负担的赋役数量,并从轻定额,旨在同豪强地主争夺剥削对象和劳动人手。
     三、隋文帝评价
     有人认为隋文帝代周建隋,灭亡陈朝,统一全国,又大力改革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迅速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专制集权的封建帝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后来唐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历史功绩应予充分肯定。但有人却认为隋文帝在灭陈以后,由于由俭变奢,恣意享乐;听信谗言,重用奸佞;又严刑峻法,淫刑滥杀,制造冤狱,诛除功臣,废立太子,终于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和阶级矛盾,导致了隋朝的短命而亡,其严重过失也是不能抹煞的。
     四、隋炀帝其人及其评价
     隋炀帝其人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次子。仁寿四年(604年),因在其母独孤皇后和大臣杨素的支持下,被立为太子。隋文帝死后,即帝位,改元大业,是为隋炀帝。
     隋炀帝在位共14年,大致共作了以下几件事情,即在大业元年(605年)曾役使200多万民夫,营建了一座规模宏大而又富丽堂皇的东都洛阳。与此同时,又从大业元年到大业六年期间,先后修建了一条包括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永济渠组成的南北大运河。又三次北巡,先后到达了东突厥牙帐,与启民可汗握手言欢。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又巡行河西,到达了河西重镇张掖,并在西域设立了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从大业元年开始,他又沿通济渠和邗沟,乘龙舟三游江都。大业三年和六年,炀帝又两次派人到达流求(今台湾),\"求访异俗\";从大业八年(612年)开始,隋炀帝又先后三伐高丽。
     隋炀帝评价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隋炀帝生性残酷,弑父杀兄,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又穷兵黩武,三征高丽,迅速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导致了隋朝的短促而亡。因此,隋炀帝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
     近年来有人却认为对隋炀帝应具体分析,不应一概否定。他的营建东都,从政治上加强了隋王朝对中原和关东地区的控制,稳定了社会秩序;他的修建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遗惠后代,其功可纪;他巡行突厥和河右,加强了隋朝和突厥及西域地区的友好关系。他的三伐高丽,事出有因,不可一概斥之为侵略战争,而是带有收复失地的正义性质。总之,无论从主观动机或客观效果上进行考察,隋炀帝都应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帝王,决不能因隋朝的短促而亡而否定他的历史功绩。
第二节 隋末农民大起义
    一、隋末农民大起义发生的原因
     隋末农民大起义主要是由隋炀帝为首的统治集团的暴政引起的。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政治上的残酷暴虐 拒谏饰非是隋炀帝在政治上的一大错误。他曾对大臣虞世基说:\"我性不喜人谏,若位望通显而谏以求名,弥所不耐。至于卑贱之士,虽少宽假,然卒不能置之地上。\"(《通鉴》卷182,大业九年八月)高颖和贺若弼等骨鲠大臣相继以直言见杀,而虞世基、宇文述等一批奉迎拍马之徒遂麕集左右,政治日坏。另外,隋炀帝又生性残酷,淫刑滥杀,不仅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也使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经济上的肆意掠夺 隋炀帝是个穷奢极欲而又好大喜功的封建帝王。他在营建东都和三游江都之时极尽铺张,对人力、财力的挥霍浪费,都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他又为了向西域和诸蕃酋长夸耀富强,于每年正月在洛阳盛演百戏,以布帛缠绕街旁树木,所供酒食亦不取值。于是财政开支与日俱增。为了填补财政支出,便加重对百姓的剥削,\"租赋之外,一切征敛\",甚至\"逆折十年之租\"(《隋书•食货志》)。另外,他又滥用民力,大兴土木,频繁征辽,督役过急,故繁重的徭役、兵役成了广大农民最为沉重的负担,把人民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二、隋末农民大起义的经过
     长白山王薄首义 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山东邹平人王薄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境内)聚众起义,又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以相号召。于是,揭开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山东地区则成为起义的策源地。
     杨玄感起兵与农民起义的进一步发展 大业九年(613年),当隋炀帝二伐高丽之时,大贵族杨素之子、礼部尚书杨玄感乘机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起兵叛乱,进攻东都洛阳。迫使隋炀帝从辽东前线回师,将其镇压,杨玄感兵败自杀。但在此前后的农民起义却更加高涨,隋王朝已陷入农民起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三支农民起义主力军的形成与发展 瓦岗(今河南滑县东南)起义军兴起于大业七年(611年),领导人是原隋朝的法曹小吏翟让,迅速发展到万余人,活跃于中原一带。后来,经人荐引,李密又加盟其间,并布署大海寺之战,围歼了隋将张须陀部,又相继攻占了兴洛仓和回洛仓,瓦岗军急骤增至几十万人。于是,翟让遂把领导权让给李密,李密称魏公。大业十三年冬,李密袭杀翟让。次年,又力排众议,率部狙击在江都弑杀了隋炀帝的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部,使瓦岗军受到重创。接着,把持了洛阳政权的王世充乘机出军,瓦岗军大败,兵马损失殆尽。李密只得入关降唐,被任光禄卿之职。李密嫌封官太小,遂以招集瓦岗旧部为名,率部出关,行至桃林,又欲叛唐而去,被唐将盛彦师所杀。至此,瓦岗军彻底失败。
     河北起义军的领导人是窦建德,农民出身。曾先后随孙安祖和高士达在高鸡泊(今河北故城西南)起义。孙、高二人死后,建德遂收合余众,攻占了河北很多州县,起义队伍发展到十多万人。大业十三年(617年),他在乐寿(今河北献县)称长乐王。次年,又建国号夏,改称夏王。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唐将李世民率兵包围洛阳,王世充派人向建德求救。建德率众赴援,被唐军在虎牢击败,建德被俘,后送斩长安。次年秋,建德部将刘黑闼再次起兵,尽复夏国故地。但至武德六年,亦被镇压。
     江淮起义军是活跃在东南地区的主力部队,领导人是杜伏威和辅公祏。他们率众击败了隋将陈稜部后,遂以丹阳(今江苏南京)为根据地,尽有江淮地区。唐朝建立后,杜伏威亲赴长安,向唐投降。武德六年(623年),辅公祏在丹阳称帝,建国号宋,继续坚持起义大旗。次年,亦被唐军所镇压。
     三、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意义
     第一,这次起义推翻了隋朝的统治,打垮了以隋炀帝为首的暴虐政权,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扫除了最大障碍。
     第二,这次起义给了唐初统治者以深刻教训,迫使其不得不改变隋末赋役繁重的局面,使广大农民的处境有所改善,社会经济也得以较快发展。
     第三,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以门阀士族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有利于减轻劳动人民的封建剥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5 09:47 , Processed in 0.12343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