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通胀
一、 理论背景
1) 概念
通货膨胀是商品和劳务的货币物价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需要注意的三点是:
第一、 不是一次性或者短期的上升,而是持续的过程,只有当价格持续上涨作为一种趋势不可逆转时才是通货膨胀。
第二、 不是个别价格上涨,而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
第三、 不是轻微的上升,而是明显上升。
2) 分类
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爬行的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
第二,加速的通货膨胀,又称奔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还在加剧。
第三,超速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非常高(标准是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
以通胀的原因为标志,它分为需求拉上、成本推进和结构性三种。(即通货膨胀的成因)
第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论:两种理论解释
(1)凯恩斯的过度需求理论:通货膨胀是由总需求过度引起的。当经济处于或高于潜在的产量水平时,需求的增加致使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从而导致“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2)货币学派的需求拉上: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根据传统货币数量论,MV=PY,V(货币流通速度)是由制度决定的常数,Y(实际产量)由要素、供给和技术决定,不受货币政策影响。因此M(货币供应量)是决定P(价格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增加的速度超过产量的增加速度导致的,并且强调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第二、“成本推进”通货膨胀论者认为,通胀根源于供给或成本方面,即使没有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出现过度的情况,但因生产成本增加,物价也会被推向上升。生产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货币工资的提高、垄断部门所获取的较高的价格。
第三、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由于一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在整体经济中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但却有相同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因此,当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较高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时,就给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较低的部门形成了一种增加工资成本的压力,因为尽管这些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较低,但各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却是一致的,在成本加成的定价规则下,这一现象必然使整个经济产生一种由工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的度量:CPI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根据若干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一级服务费用编制。CPI的计算公式是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期价格计算的价值)。在日常中我们更关心的是通货膨胀率,即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公式为T=(P1—P0)/P0,式子中T为1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1和P0分别表示1时期和0时期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
扩展内容(供参考):CPI难以反映真实价格水平
第一、 基于经济由计划向市场转轨所导致的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中国的物价状况是相当复杂的。再加上中国的历史数据以及数据处理体系十分短暂,中国形成一套完全市场化的数据是相当困难的。
第二、 目前国家统计局的CPI加权指数基本上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无法反映变化了的经济生活,更无法用来判断中国的经济趋势。
第三、 我国的CPI统计不包括房价。尽管在西方国家, CPI 也不把房价囊括进去。按照国际惯例, 居民购买住房是投资。但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消费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发达市场体系下的房地产市场已经非常成熟。在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市场, 二手房市场交易达到80% 以上, 一手房市场不足20% , 而中国房地产情况恰好相反, 二手房市场交易不足15%, 一手房市场则超过了80%。从这种情况可以看出, 房屋消费是中国消费者最大的消费, 房价的上涨是对消费者最大的通胀。
4)通胀的效应
通货膨胀像一把“双刃剑”,它在整个经济系统中,对经济本身和各经济主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1)通货膨胀的正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一国政府可从通货膨胀中获得收入,以弥补因扩大政府支出而导致的政府财政赤字。政府主要通过如下途径取得收入:第一,增发纸币。这实质上是对本国国民以隐蔽的方式征收的通货膨胀税。第二,通货膨胀能自动提高实际税率。若实行累进税率,当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名义收入因通胀而增加时,纳税率就要进入较高的档次,从而使税率和纳税额增高。第三,通胀还可使政府偿还公债的数额实际上减少,从而间接地增加政府收入。另一方面,在短期内,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可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增加就业。
(2)通货膨胀的负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通货膨胀的部门不平衡,会使价格体系扭曲,导致资源配置恶化。其次,通货膨胀增大了长期投资的风险和不稳定性,从而降低投资者的长期投资意愿,助长短期投机性投资,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第三,通货膨胀使有资产的富人和投机者获益,而损害了穷人和靠固定货币工资为生者,从而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第四,通货膨胀刺激进口、抑制出口,从而使对外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导致对外贸易赤字和国际收支失衡。最后,通货膨胀使消费者形成通胀预期,从而推动进一步的通货膨胀。
二、 中国通胀的现状及原因
过去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国经济运行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但2007年下半年以来,在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率也明显上升。CPI连续10个月超过国家规定的3%的通货膨胀警戒线,尤其是2007年第三季度末以来,CPI当月涨幅一直维持在6%以上的高位。截止2008年2月份CPI当月涨幅已经达到8.7%。
从“高增长低通胀”到“高增长高通胀”的转变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总供给和总需求对比关系发生了变化。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取决于总供给和总需求相互对比的情况。同时,在短期内,一个经济体的潜在产出规模是既定的,经济的实际产出规模决定于现实的社会总需求,因此,实际产出规模与潜在产出之间的对比状况,决定了价格总水平变化的方向与幅度。当实际产出规模明显低于潜在产出时,扩大社会总需求更多地会促使总产出规模增加,带动价格上涨的作用较弱;反之,当实际产出规模达到或高于潜在产出时,扩大社会总需求更多地会起到带动价格上涨的作用,促使总产出规模增加的作用较弱。但是,对我国这样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的经济体来说,潜在总产出规模也保持较快的增长,因此,判断总供求的平衡状况还要观察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增长率的对比情况。
根据多家机构和多位经济学家计算,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大致位于9-10%的区间内。由此,我们大致可以判断,1997-2002年我国经济增速连续数年低于或大体与潜在经济增长率持平,因而可能导致2002年前后实际产出规模明显低于潜在产出规模。在2003-2005年,尽管我国年度经济增长率都在10%以上,高于潜在增长率,但由于高出潜在增长率的幅度不算大,且持续时间还不够长,在此期间产出规模可能仍然没有超出潜在产出规模,因此价格上涨幅度没有因总需求的扩张势头加快而导致明显的通货膨胀。而在2006-2007年,由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分别增长11.1%和11.4%,高出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幅度进一步加大,实际产出规模可能已经高出潜在产出规模,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加大。
其次,从总供求平衡状态的变化到价格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时滞。从社会总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来看,当社会需求增大时,商业企业的销售增加,库存开始减少;当库存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商业企业开始加大从生产企业的进货量;生产企业感觉到产品需求的扩大,开始增加生产。只有当企业感受到整个行业甚至是全社会的供求态势发生变化后,企业才会调整价格。因此,价格的上升要滞后于总供求的变化。这是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对价格滞后于经济增长的变化进行分析。
第三,从“高增长低通胀”到“高增长高通胀”的转变,也与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变化的对比有关。在经济刚开始进入高增长阶段时,劳动力的供给还比较充裕,因此,工资大体保持稳定或上涨幅度较低,赶不上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步伐。这样就使得单位产品的工资成本相对下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减轻了成本上涨的压力,价格不会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而上涨。但是,随着经济高增长时间的延长,劳动力供给的增加有可能逐渐赶不上需求的增长,企业为了招聘到足够多较好的员工,相应就会提高职工的工资。因此,在这个阶段,工资的增长就有可能超过产出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资成本推动价格上涨的压力就会增强。
总之,从“高增长低通胀”到“高增长高通胀”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经济周期的阶段发生了变化,同时由于经济增长与价格之间的变化不同步,造成经济增长与价格上涨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生了改变。
参考:对于我国目前通胀的成因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输入型通胀:因国内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形成的大量顺差,致使巨额外汇流入国内,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央行必须通过不断发行人民币来对冲流入的外汇,由此外汇进入储备,而增发的人民币则流入国内流通。此外持续的对冲造成国内流通中“钱多于物”的局面,形成通胀基础。
三、 通货膨胀的治理
第一、 增加有效供给。目前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农产品有重要的生产规律,就是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本期产量不足会导致价格上升,这种强烈的市场信号传导给农民后,会增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使量的增加,也就是市场能起自发调节的作用。
第二、 抑制不合理需求,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西方经济学认为采取限制性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即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使总需求接近于所要求的维持充分就业而又比较稳定的物价水平。中央银行应实行抽紧银根的政策,即通过操纵利率、变动货币供应量、影响信贷流量或改变商业银行存款法定准备金率等措施,遏制总需求。目前央行已数次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加息的措施,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胀问题。
补充:央行采取加息的空间很小,因为:一、美联储的大幅降息(一周之内降息125个基点)进一步降低了中国升息空间,否则会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二、尽管1月份CPI创出新高,但其部分反映了雪灾所造成的供应短缺现象,而使用利率应对这种通胀并不合适。三、加息会不利于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扩大。
第三、 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为缓解短期内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对低收入者的影响,政府可以对低收入消费者提供财政补贴。在微观层面上,政府可以考虑用包括财政补贴在内的方式提高和稳定粮食和畜牧业生产积极性。
补充:通胀目标制
1) 内容:稳定物价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货币当局预测通货膨胀的未来走向,并将此预测与已经确定的通货膨胀目标相比较,根据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决定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整和操作。如果通货膨胀预测结果高于目标或目标区上限,采取抑制性货币供给调整;如果通货膨胀预测结果低于目标或目标区下限,采取松动性货币供给调整;如果通货膨胀预测结果在目标区范围内或非常接近目标,货币政策可以保持不变
2) 实行通胀目标制需满足的前提条件:1、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2、货币政策的透明,目的在于使公众了解并相信央行的政策意图3、通货膨胀预测值的准确性4、对通胀原因准确深入的分析
[ 本帖最后由 together 于 2008-8-29 12:13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