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三樁學術抄襲:師古注《漢書》、郭象注《莊子》、郭慶藩《莊子集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youshin 发表于 08-9-3 21:3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载自 北大中文论坛 作者 不繫之舟
這裡要說的三位都是鼎鼎有名的學人: 注《漢書》的唐代顏師古,注《莊子》的晉代郭象,撰《莊子集釋》的晚清郭慶藩。 這三位都多少有些攘人善的嫌疑,其中郭象注剽竊向秀《莊子注》至少在學界算很有名(雖然今本《莊子注》很多自是郭象自家說),另外二位卻並不昭著。

  1). 先看顏師古注《漢書》。

  《新唐書·顏師古傳》:「師古叔游秦,武德初累遷廉州刺史,封臨沂縣男。時劉黑闥初平,人多強暴,比游秦至,禮讓大行,邑里歌之,高祖下璽書獎勞。終鄆州刺史。撰《漢書決疑》,師古多資取其義。」

  舟案,《新唐書》本傳提到顏師古對待自己叔父顏遊秦的著作《漢書抉疑》是「多資取其義」,這是很委婉的說法。 師古注《漢書》是在初唐時,恰與司馬貞《史記索隱》、張守節《史記正義》時間相當。  《史記·高祖本紀》「楚歌」,司馬貞《索隱》引顏遊秦曰:「楚歌,猶吳謳也。」 今本《漢書·高帝紀》則為顏師古注;《史記·孝文本紀》「中大夫令勉」,《索隱》引顏遊秦曰:「令是姓,勉是名,為中大夫。」今本《漢書·文帝紀》則為顏師古注;《史記·陳涉世家》「臘月」,《索隱》引顏遊秦曰:「按史記表,二世而年十月,誅葛嬰,十一月,周文死,十二月,陳涉死是也。」 今本《漢書·陳涉傳》則為顏師古注。

  以上抄錄自王利器先生《顏氏家訓集解》。顏遊秦為顏之推幼子,顏師古為顏之推長子顏思魯之子,不意遊秦學說竟被子姪乾沒。 我讀書不廣,不知道最先是誰論及此事的。記得《越縵堂讀書記》中評騭《文選》李善注與《漢書》顏師古注,二者都是初唐的學術名著,然而前者實有李善之子李邕的學說,後者實有顏師古叔父顏遊秦的學說,李邕是把自己的成績歸於父親李善名下,顏師古則是剽竊叔父的學說據為己有,早已分了高下。  《漢書抉疑》今佚,無以考見《漢書》顏注到底又多少成份是出自顏遊秦,幸虧同時代的司馬貞有所徵引,不然千載之下,誰復知之。

  既然李慈銘也考訂過此事,想來還該有更早的人注意吧。 且留待以後讀書再看看。


  2). 再看郭象注《莊子》

  自從顏師古注本《漢書》行,舊注皆沒。 與此類似,自從郭象注莊,並把劉向編定的五十二篇本《莊子》重新編訂為三十三篇,舊本《莊子》皆沒。《莊子》郭注雖然價值不高,還是自有其不可磨滅處的。最遺憾是劉向本(司馬彪、孟氏注《莊》即用此本)就此散佚,使千載之下,我等佞莊之人不得見舊本編次與文字異同,空自馳騁其想象而已。 這些且不說。

  《世說新語·文學》:「初,注《莊子》者數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於舊注外為解義,妙析奇致,大暢玄風,唯《秋水》、《至樂》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義遂零落,然猶有別本。郭象者,為人薄行,有儁才,見秀義不傳於世,遂竊以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樂》二篇,故今有向、郭二《莊》,其義一也。」

  應該是這樁公案的最早出處。此事在後世學者中爭論紛紜,足夠有名了,所以在此不錄入諸家說法,大致說一下我認為比較公允的觀點:今本《莊子注》有向秀的注在內,鐵證就是,《列子》偽書晚出,抄襲《莊子》最多,與郭象、向秀同時而稍晚的張湛為《列子》做注,所徵引的《莊子》向秀注,在今本郭象《注》中並不具向秀之名。 又,郭象注莊,自家發揮多,抄襲少,《世說》所載究屬小說家言,未免誇大。


  3). 最後看郭慶藩《莊子集釋》

  晚清湖南學者郭慶藩《莊子集釋》一書,全部收錄郭象注、成玄英疏、陸德明音義,並採用歷代學人和自己的學說,自問世以來便為治《莊》者所重視,直至今日仍是不可或缺的書。(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收錄此書,王孝魚點校精覈,為考訂莊子本文的第一參考書)

  王叔岷先生《<莊子校詮>序論》論及此書,根據他說法,這裡論列一下。

  一,王念孫、王引之父子直接考訂《莊子》的學說,亦即《讀書雜志餘編》的「莊子」部分,郭氏給出王氏父子的大名;而王氏父子在其他地方論及《莊子》的學說,如《廣雅疏證》、《讀書雜志》、《經傳釋詞》、《經義述聞》間接論及《莊子》的,郭氏則直接據為己有,並不給出王氏父子的名諱。 例如,

  《莊子·大宗師篇》:「厲乎其似世乎。」 郭慶藩曰:「厲,當從崔本作『廣』者是。經傳中厲廣二字,往往而混。如《禮·月令》『天子乃厲飾』,《淮南·時則篇》作『廣飾』;《史記·平津侯傳》:『厲賢予祿』,徐廣曰:『厲,亦作廣。』;《儒林傳》『以廣賢材』,《漢書》廣作厲; 《漢書·地理志》『齊郡廣』,《說文》水部注廣訛為厲。 皆其證。」

  這段話洋洋灑灑,絕不似郭氏治學風格,明眼人不必費力就能看出。 那麼這段話出自哪裡呢?《史記·禮書》:「步驟馳騁廣騖。」 王念孫《讀史記雜志》:「念孫案,二說(舟案,指《史記索隱》和《史記正義》)皆非也,廣騖當為厲騖,字之誤也。」自注:「經傳中厲、廣二字,往往相亂。《月令》『天子乃厲飾』,《呂氏春秋·季秋篇》作『厲服厲飭』,《淮南·時則篇》作『厲服廣飭』;《莊子·大宗師篇》『厲乎其似世乎』,崔譔本厲作廣;《史記·平津侯傳》『厲賢予祿』,徐廣曰:『厲,一作廣』;《儒林傳》『以廣賢材』,《漢書》廣作厲;《漢書·地理志》『齊郡廣』,《說文》水部注廣訛作厲。」

  恍然大悟。又,《秋水篇》:「鴟鵂夜撮蚤,察毫末,晝出瞋目而不見丘山」, 郭慶藩說鈔自王念孫《讀管子雜志》;《天地篇》:「百年之木,破為犧尊,青黃而文之」,郭慶藩說鈔自《廣雅·釋器》王念孫《疏證》,又見王引之《經義述聞》「犧尊、象尊」條。 等等。

  二,王先生說,郭慶藩補陸德明《經典釋文·莊子音義》中所闕的司馬彪注,多取自清代學者茆泮林《莊子司馬彪注考逸》一書。這裡就不一一錄入王先生的論據了(王先生有一處論據失考,詳見拙作《<莊子校詮>簡端記》一文),衹是提一下,茆泮林此書乃是在更早的輯佚學者孫馮翼所輯《司馬彪莊子注》一書的基礎上做的。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學問一道,竟也擺脫不了名繮利索的羈絆,必得求那生前身後名嗎? 更何況如郭慶藩這般,難道竟以為後世學人必不能讀王氏父子的著作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9 16:25 , Processed in 0.08537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