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位令人感动考研人(转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sx2008 发表于 08-9-24 20:5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家好!以下是一位名叫胡长春的同学给杂志社提供的报道线索——也不知道有没有被这家杂志社采用,反映的是赵云辉同学的一些事情。我无意中读到了,读完后有所触动,于是转贴如下:(因为我不知道向哪个版面发这篇帖子,如果发错了,还请斑竹转发到其他版面。谢谢!)

尊敬的编辑老师:
  您好!
  我叫胡长春,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我想向您提供一条报道线索,是关于我们学校赵云辉同学的。
  我之所以要赶在他离校之前把他的这些经历说出来,一是佩服他像洪战辉一样,在逆境中能够自强不息;二是佩服他那开放的思想、创新的意识;三是想向社会、尤其是向目前似乎有点浮躁了的校园展示出另一道风景线,以温馨地提示一下:在华夏大地上曾经无所不在的那些理想和激情,有时还是不能全部抛弃的。
  编辑老师,学生还想向您说明一点:这封邮件虽然写得很长、很详细,但我并不是想用这封邮件来投稿,因为我知道自己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功底还很不够;我只是想向您提供一条线索,以供您参考。之所以写了这么长,是由于内心的激动使得我想收笔也收不住。

         一、中央政策以及现实情况
  在2004年“马加爵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关注:去年,胡锦涛主席做了“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今年3月,胡锦涛主席又提出“八荣八耻”的荣辱观讲话,而《人民日报》在显著版面指出,要把这一讲话精神融入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今年5月,胡锦涛主席提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
  但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据《大学生》杂志(以前叫《中国大学生》)披露,湖南省湘潭市一名20岁的女大学生,因为内心空虚,竟然先后与二、三十位素不相识的男子发生不正当的关系,并先后怀孕两次;大学生自杀数字仍然在逐年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是任重而道远;而通过一些具体的正面例子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单纯的说理教育更有效,因而,通过把我们身边同学的真实故事加以报道,对推进这一工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赵云辉同学的基本情况如下:
  爷爷处于半失明状态,爸爸被砸断了肋骨,一字不识的妈妈同时患有气管炎、坐骨神经痛等各类疾病;
  哥哥放弃了上高中的机会,他才得以上初中;因为担心哥哥的安危、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哥哥了,他16岁就陪哥哥到建筑工地上去打工,有一次因为来不及吃饭、头晕目眩,差点从八楼摔下来;
  初中时被称为“小校长”,高中时被称为“赵老师”,大学时被称为“学神”、“win2044”;
  联合一些好友给温家宝总理写信;仿照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写下《沁园春?碑》;
自己贫困仍送书给同学;
  在他那“怪异”思想的作用下,在香港的“印刷大王”林光如先生和“中国最有良知的经济学家”吴敬琏老师等人的影响下,在朱镕基总理的简历的启发下,他从全国排名第二、自己考了第一、就业形势很好的通信工程转到经济学;
  力图挑战中国传统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的革命”;
  初生牛犊不怕虎,向诺奖得主发起挑战;
  笛子独奏获得乐器表演第一名……
  具体情况如下,请您过目。
       二、家庭困难,自强不息
  赵云辉来自广西的一个小山区。他家有五口人,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那三亩多稻田和几十株柑橘树。
  他家各个成员的情况分别如下:
  他爷爷已经74岁了,患有20多年的各种眼病,一直处于半失明状态,在2001年时为治疗眼睛而花了一两千元(但只治了一只,并且仍然没有大的起效);同时,还患有前列腺方面的疾病,在2004年、2005年曾几度发生无法小便的情况。
  他妈妈从小因为家里穷而丧失了上学的机会,至今仍然一字不识,并因为身体原因(身高只有一米四左右,非常瘦弱,并患有气管炎、坐骨神经痛等疾病)而无法干重活,而她每年的医药费开支却非常大;
  他54岁的爸爸在做工时被木材砸断了几根肋骨,不能做重活……
  他哥哥本来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的,但这一年赵云辉正好以全乡第二名的成绩考上初中,而家里又只能提供一个人的学费,哥哥就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他。因为没有文凭,又没钱上技校,他哥哥就只能到建筑工地上去做一些杂工,如扛钢筋、挑水泥,每天劳动十四五个小时,并且时时冒着被长钉子刺伤脚、被砖头砸伤头的危险,而每月领到的血汗钱却只有几百元。不过,即使如此,他哥哥也一直在默默地忍受着,因为,他知道,这个大家庭的全部负担都落在他一个人身上,——除了他之外,全家所有的人都很需要花钱……
  赵云辉从高中开始就在外边做兼职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高中一年级的暑假就跟着他哥哥到市区的建筑工地上去打工了,那年他才16岁。此间,他因为摔倒在工地上、嘴里进了水泥而舔尝过水泥的滋味;他的脚被锈迹斑斑的长钉子刺伤过;他的手被吊车的尖钩子钩裂过;并且还要在烈日炎炎的正午从正在施工的、满扎着铁丝架的一楼跑到十楼,用水管逐层去给新砌的墙淋水(即“养护”)。有一次,大约是中午一点多钟的时候,因为太疲劳了,又来不及吃饭,两眼发昏的他差一点从八楼摔了下来……他尝到了人间的辛酸,更体会到了他那可怜的哥哥所处的危险处境——在建筑工地上,随时都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回学校后,他把暑假打工的感受写成了一篇纪实性质的文章,题目叫作《品尝》,发表在其母校全州高中的校刊——《溪梦文学》上。此后,他又去建筑工地上打了几次工,一方面是挣钱补贴家里,更重要的, “是为了能够天天看到我哥哥,看到他是不是还平安无恙,这样心里才踏实、才不会提心吊胆。因为,他处的工作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我甚至担心会不会在什么时候就再也看不到他了……家里人没有不担心他的安危的,但又没办法……他为了我,为了我们整个家庭付出太多了……”
  2002年,赵云辉考入我们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全国首批二十所重点大学之一)的通信工程专业。
  上大学之后,赵云辉几乎没有买过新衣服,所穿的衣服绝大多数是亲戚朋友送的旧衣服,有的还是别人把旧的送给他哥、他哥穿不了了再给他的;皮带断了也没有去买新的,只是把它缝好,然后继续用……在课外,他尽力挤时间做兼职:当家教,做推销,等等。为此,他遭遇过冷眼,遭遇过讥言讽语……
  为了能够拿到奖学金以自食其力,赵云辉每晚在路灯下学到凌晨一点钟——后来因为宿舍楼12点就要关门了,他又蹲在宿舍楼道里看书,弄得楼管和门卫都对他印象颇深。后来,全校很多同学都认识了他,并暗暗地送了他一个美誉——“学神”,即学习之神,默默地以他为榜样……
  天道酬勤,最终,他在全班120人当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他的数学考了满分,并提前一个小时交卷,总的考试时间是两小时),获得了校一等奖学金、香港海鸥助学金、国家一等奖学金。
  所以,从自强不息这一点来讲,他跟洪战辉一样,不向生活低头,与逆境顽强作斗争。但他同时在理想信念、学习方法、团队精神、社团活动等其他方面也做得很好,这主要体现在他转专业这件事情上。
          三、经历特殊,思想“怪异”
  正当他“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做出了下面这件令许多人费解的事情。
  我们学校是全国首批20所重点大学之一,其通信工程专业在全国排第二名,就业形势相当不错。赵云辉学的就是通信工程专业。但是,他却在大二下学期转到了金融学专业。
  其实,赵云辉在大二上学期还尝试过转校,并且向经济学实力雄厚的西南财经大学提交了转学申请和相关材料,申请转入该校的经济学专业。通过与赵云辉的交流,西南财大经济学院的院长、姜副院长,教务处主管教学的江副处长乃至王校长都被这位大学生的优秀、胸怀和抱负所感动,同意了他的转校申请,并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发了同意接收的公函。    
  后来,或许由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边不愿放人,说转校的话必须把他所贷的12000元国家贷款还清,所以他最终才在校内转了专业。
  那么,他为什么要转专业呢?
  通过与他几年的接触,我发现,他转专业,并非是不喜欢通信工程,因为:在他学通信的那一年半里,每次做实验时他都很投入,对那些旁根错节的电路有着很大的兴趣,常常是走得最晚的一个;甚至当他已经转入经济管理学院的那个学期(大二下学期),他都时不时地去通信工程专业那边听听课,如模拟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等;他常常说自己很想在哪一天用最先进的望远镜亲眼观测一下地球卫星的运转。
  其实,他转专业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他由来已久的“怪异”思想的作用。
除了对工程技术、数学等感兴趣之外,他同时又比较喜欢历史、经济等社会科学,积极关注社会现象,不时地写一些对社会现象的评论之类的文章,并且发表了一些关于打工等方面的评论。
  在2005年的暑假,他跟我们学校其他几个同学以及西安交大的几个同学一起写了一封信给温家宝总理,向他反映网络环境的净化问题。
  今年4月份的时候,他仿照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写了一首《沁园春?碑》,写的是读中国近现代史的感想:
                  沁园春?碑
  祖国沧桑,百年屈辱,千载辉煌。叹长城内外,毒雾漫漫,两京上下,割地赔款。辛丑瑷珲,马关望厦,欲灭我族将国亡。阴霾中, 盼仁人志士,捐躯国难。
  华夏如此多疮,迫炎黄子孙共存亡。赞辛亥破旧,五四呐喊,征阀逐寇,驱蒋建邦。风起云涌,拨乱反正,改革旧弊促开放。辟新天,需吾辈儿女,勇挑重担!
  这首词,从题材、语言上看都不能说是一流的文学作品,但从中也许可以窥见他的内心世界。
  那次,当我让他留邮箱时,他写的是win2044@163.com,我看着挺奇怪的,还以为他写错了,应该是win2004吧?然后就执意问他win2044是什么意思。他又不好推托,最后解释说,这个邮箱地址win2044是他在大二转专业的那段时间申请的,后来也一直在用,意思是说,他争取在60岁那一年即2044年赢(win)得“竞选”,因为很多领导人都是在60岁左右当选的。不过,他深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成功的关键是踏踏实实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此外,他也挺喜欢做政策方面的研究,因为他觉得,“学界、政界、商界这三者并不是完全隔绝的;相反,若先在政策研究方面打下较深的功底,以后再做实际工作时可能更容易出成就。”
  后来我才了解到,在初中三年级学习异常紧张的时候,他还担任了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组织了很多活动,还劝导了好些不想上学的同学,替他们补习功课,跟他们促膝谈心,甚至还主动地进行“家访”,做了不少“份外之事”和很多“傻事”,被老师和同学们称为“小校长”;在高中的时候,同样是因为他的上述“越权行为”而被称为“赵老师”。
在他的qq“个性签名”以及他一些书的首页上,他都写有李向群的这句话:人,要追求金钱以外的其他一些东西。
  那时,他跟我谈心的时候说:“如果继续学通信、以后拿到一份不错的工资,好像只能‘救济’我们一家;但社会上还有很多和我一样贫困以及比我更贫困的家庭需要‘救济’,而学习宏观政策、尤其是宏观经济政策能更直接地为更多家庭服务,能‘救济’更多家庭。”而他觉得,在和平时期,经济是最大的政治,经济政策是最重要的政策,所以,他立志要学经济理论。
    二是他所接触的人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他哥哥、林光如先生和吴敬琏老师对他的影响比较大。
  刚刚也已提及,为了能让赵云辉上学,他哥哥甘愿辍学打工,并冒着生命危险独力支撑起这个家,默默地为家庭奉献着,这种奉献精神对赵云辉的影响是很大的;
  他在大二上学期获得了香港海鸥助学金,是由一位被称为“香港印刷大王”的林光如先生资助的。林先生不仅创办了香港最大的印刷集团,而且心地特别善良,捐资助学超过千万元;同时,林先生还积极关注社会现象,是全国政协委员,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一些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文章。林先生身为一家国际型大集团的总裁,又身兼众多社会公职,工作非常繁忙,但尽管如此,他仍乐意与赵云辉互通邮件,讨论一些公共政策、理想信念等方面的问题,并将自己的一些文章送给赵云辉——这位具有远大理想、奉献精神、深得他赏识的大陆学生。
  在转专业之前,赵云辉就对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老师敬佩不已。“吴老师不顾及个人的安危,不惧怕利益集团的压力,一心以全民利益为重,在改革的紧要关头提出了正确的政策建议,是我最敬佩的经济学家。”后来,他在北大做学术交流时,还有幸跟吴老师合影留恋,也算是没有辜负他对吴老师的一片敬慕之情吧。
  或许,在旁人看来,赵云辉的那些“怪异”思想似乎是难以理解的;但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一个人频繁接触众多具有奉献精神的人的时候,这些人的理想、信念、品格势必会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到身处其中的人,赵云辉即是一例。
  三是朱镕基总理简历的启发。
当时,很多老师和同学都劝赵云辉先上完通信专业的本科,然后再转向经济专业,并说朱镕基总理也是先学技术、然后才转向经济政策的。但他仔细“研究”完朱总理的简历之后发现,朱总理在被打成“右派”的二十年里,得到了著名经济学家马洪手把手的指点,这在较大程度上为他打下了经济理论的基础知识,为日后的叱咤风云做好了准备。但是,赵云辉觉得,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朱总理这样的机遇的,不能指望自己也能在哪一天得到哪位经济学家手把手的指点;而“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政策对理论功底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要想为以后的建功立业打好基础的话,必须要自己努力去学。与其奢望着在哪一天得到某某的指点,还不如在本科阶段就转到经济专业去,从现在开始就好好学习经济理论。”
  基于以上几个原因,他最终在二年级的下学期转了专业。
  他的这些想法在现在的一些同学看来是比较“怪异”的,但他确实是这么想、并且是这么做的,而且感觉很能激励人。
            四、积极进取,全面发展
  另外,他在学习方法、合作精神、社团工作上做得也很出色。
          (一)学习方面:进行“学习的革命”
  转专业之后,赵云辉迅速补上了他所欠下的几门课程,并大力拓展自己的视野,在专业知识方面初露锋芒,成为小有名气的“后起之秀”。
  他自学了许多西方的经济、金融方面的“大部头”经典教材,如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汉姆?列维的《投资学》、威廉?夏普的《投资学》、Krugman的《International Economics》,以及一些由“海归派”主编的国内经典教材。此外,他也阅读了许多经济、金融方面的期刊、杂志,如《经济研究》、《金融研究》、《金融与保险》、《金融时报》等。他经常将这些教材和期刊杂志在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之间传看,共同讨论这些教材中的疑难问题。
  这里还想特别说一说他的学习方法。他很喜欢与别人交朋友,很喜欢与别人交流、合作,并且觉得,在我国目前的大学校园里,似乎少了一些自由讨论的气氛,多了一些独自学习的“独行剑客”。当然,他也很赞同独立思考,“不过,目前我们好像走入了一个极端,即,就学习方面而言,同学们好像越来越‘闭关锁国’了,这或许是由于大学校园里的竞争越来越大、同学之间少了一些坦诚和信任的缘故。但是,讨论、交流是一件互利的事情,很多诺奖得主也认为,跟别人讨论可以激发出意想不到的灵感来,而在国外的大学里,更是一直都很看重讨论和交流的。”
  所以,在独立思考之后,他一直坦诚地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开玩笑说是要在中国大学里进行一场“学习的革命”。在我们学校的几乎每一个专业他都有认识的同学,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的一些老师和同学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如吴敬琏老师、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系主任陈希敏老师,著名的宏观经济学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宋国青老师,中央党校教授孙仲涛老师等。
(二)社会工作方面:“海鸥爱延社”、 “经济-金融论坛”、 “考研俱乐部”
  高中时他一直担任班长、团支书等职务,并在高三时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
  大学时担任多门课程的课代表;
  在大二下学期(04年5月)时参与组建了“海鸥爱延社”并任副社长,负责管理我们学校那160多名获得“海鸥助学金”的同学,同时组织一些公益活动等。
大三时,他组织成立并负责主持了一个“经济-金融研讨会”,参加者来自我们学校的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不久后,他们将该研讨会的成员扩展到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的同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也有同学参加,但由于地域所限,他们是通过网络的形式来参与该研讨会的讨论的)。每周日下午,他们都聚在我们学校的一个活动室里,讨论一些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一些经济和改革方面的热点问题。后来,该研讨会中,有一名同学考到了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有一名同学被保送到了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其导师是公司治理方面的权威李维安老师),还有被保送到西安交大企业管理专业的,西安交大“金禾经济研究中心”的,南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的等等。
  从大三下学期开始,他组织成立了一个“考研俱乐部”,参加者有我们学校各个专业的同学。每周的周二、周四、周六晚上十点钟他们都聚在一起(就是在举办“经济-金融研讨会”的那个活动室),讨论在考研过程中碰到的一些疑难问题,比如数学难题、英语语法等。
在这大学的最后的一个学期,他也组织了一些小型的讲座,请了一些在今年的考研当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给那些下一年考研的同学介绍备考经验,并发布在考研的qq群上以供今年考研的同学参考。另外,他将自己的很多书送给了学弟学妹。

          (三)科研方面:挑战诺奖得主
  在大三时,他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进行学术交流,从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的老 师、同学那里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和许多新的理念,与一些老师建立了联系,并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同学。
  大三上学期时,他与我们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一名大三同学合写了一篇讨论中国足球运作机制改革的小论文,用NPV法分析足球俱乐部的运作模式,用以参加西安市“星火杯”课外科技作品暨论文比赛。虽然最终没有获奖,但是,“在准备论文的那一个半月里,我学到了许多查阅资料的技巧,学到了许多经济学知识,如产业经济学、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等,提高了向别人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他进行了一些思考,并与老师、同学进行了一些讨论,对经济学界的正统观点进行了一些质疑和修正,相继写成了六七篇小论文。其中,有对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原理”的质疑,对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分析通货膨胀时用得最多的权威模型——“AD-AS模型”的修正,用博弈模型分析股东行为,对“基数效用论”的修正等。
    

     (四)特长以及爱好
1、写作方面
  在高中时,三次获得“国庆征文比赛”一等奖和一次“五四征文比赛”一等奖;在校刊《溪梦文学》上发表了一些小文章。
  上大学之后,他很喜欢关注社会现象和宏观政策,并于大二寒假在《今日资源》、《桂林日报》(市级报纸)上发表了几篇关于打工方面的短评。另外,他还就高校的“迎评促建”工作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2、英语方面
  他非常喜欢英语,在高中时曾获得全国英语竞赛初赛的全校第一名、复赛的全国二等奖,并在高中的前两年坚持组织和主持了他们高中学校每月一次的英语晚会,自编、自演了多部英语小品和话剧,还在高三时代表全县的初、高中参加了市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表演的是英语话剧《The Merchant of Venice 》)。
上大学之后,他坚持参加我们学校每周一次的“English Corner”;考取了英语口语证书;在课外自学了一些英文教材,如Krugman的《International Economics》等。
3、数学方面
  大学期间所开设的高等数学、概率论都考了满分,并且自学了博弈论等相关数学课程,很喜欢用数理模型去分析宏观经济形势、企业管理决策、公司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试着写了几篇相关的小论文(比如,用数学公式去修正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的观点,用NPV法分析足球俱乐部的运作模式,用博弈论来分析股东行为等)。
4、其他方面
  他在11岁的时候跟他爸爸学习了吹笛子、拉二胡、吹口琴,并在初中一年级的元旦晚会上因笛子独奏而获得表演二等奖;在初中三年级时代表他们乡参加了县里的文艺汇演,笛子独奏获得乐器表演第一名,并在当年代表他们县参加市里的文艺汇演,获得了乐器表演一等奖;在2003年通信工程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的联谊活动中,他也演奏了一首曲子,另外还唱了一首歌。
  他比较喜欢看书,阅读了不少中外名著;在课余时间,也喜欢进行体育锻炼,如打乒乓球、慢跑等,并争取做到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每天都去锻炼。

                五、附注

林光如先生简介:
  林先生祖籍广东梅县,1963年移居香港。在他的带领下,星光集团逐步成长为亚洲最大的印刷企业之一,并于2005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亚洲200家最佳中小型上市公司”之一 。1986年,他获得“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奖”,1988年被评为“香港第一届杰出青年企业家”,1990年被评为“香港创业家奖”,1999年获得“香港杰出成就奖”,2002年,获得了香港政府颁发的荣誉勋章。同时,林先生拥有新加坡国立大学MBA学位,是全国政协委员。几十年来,他积极推动社会公益事业,捐资助学超千万元。
(资料来源:http://gz.jxcn.cn/NEWS/2004-11/20041121120718.htmhttp://enjoy.eastday.com/epublis ... 00005/hwz891655.htm, http://www.168ec.com/show_mien/638.html 等)

  去年,赵云辉参加了考研,考的是人民大学,但部分地由于他考前身体不好(打了好几次吊针),他以五分之差与人大失之交臂。今年他准备继续考研,仍是报考人大(考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备考之中(同时,他非常希望能够跟大家交流、向大家学习:他的邮箱是win2044@163.com,qq是494734748)。衷心祝愿他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一直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有这么好的一个哥哥;有幸认识这么善良的林先生;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获得了校一等奖学金、海鸥助学金,在政府和社会的大力帮助下,在自己和家人的努力下,他已经逐步走出了困境。并且,资助他的香港星光集团总裁林光如先生也把自己写的一篇《逆境是财富》送给他、用刘济民先生的话鼓励他说:“逆境对于人的一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财富。”
  在赵云辉的一些书的首页上,他还写有“感恩”两个大字。他说,他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社会的帮助才取得的,他总感觉自己欠社会很多……
  最后,我还冒昧将他与吴敬琏老师的照片、林光如先生送给他的那篇《逆境是财富》以附件的形式给您发了过来,请您过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02级学生:胡长春
                             2006年6月1日
沙发
okgirl8631 发表于 08-9-24 22:1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lsx2008 的帖子

只是觉得好多字啊~
板凳
rendawolaile 发表于 08-9-24 22:37:43 | 只看该作者

惊讶

俺是西安的,俺有同学在西电,看他知道不?[s:2]
地板
graceful.qq 发表于 08-9-25 09:47:26 | 只看该作者
人生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当以此才为精彩,以前为一些芝麻绿斗小事胡思乱想,太不应该了,怪不得一无所成,现在醒悟还来得及,赵云辉大哥,向你学习 [s:4] [s:2]
5#
 楼主| lsx2008 发表于 08-9-25 10:09:50 | 只看该作者
为理想,为信念而拼搏!!!
6#
笑熬浆糊 发表于 08-9-25 10:31:49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要加油哦
7#
jeffsummer 发表于 08-9-25 15:54:31 | 只看该作者

好长啊
看不完
8#
wodeyangyanghap 发表于 08-9-25 22:51:14 | 只看该作者
差距就是在平时中不知不觉的出现了,今天很郁闷耐着性子读完了!!!
除了感动,还有嫉妒! 嫉妒他那超强的毅力......
致敬
9#
haomao6538 发表于 08-9-26 22:59:13 | 只看该作者
为理想,为信念而拼搏!!!
10#
newsday 发表于 08-9-27 15:5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lsx2008 的帖子

只要能坚持下来的都是强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22 05:05 , Processed in 0.09779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